02第二章教育学与教育研究(教育学模块一——教育基础知识和基本原理)
- 格式:docx
- 大小:49.87 KB
- 文档页数:18
第二章教育学与教育研究
第一节教育学的研究对象和任务
一、教育学的研究对象和任务
1、教育学的研究对象(理解)
教育学是以教育现象和教育问题为研究对象,揭示教育规律的一门科学。
教育现象是教育活动外在的、表面的特征,包括教育社会现象和教育认识现象。
教育现象被认知和研究,便成为教育问题。但并不是所有的教育现象都可以成为教育问题,只有教育现象引起人们的注意,并具有研究价值的时候,才成为教育问题。教育问题就是人们从大量教育现象中提出来作为认识和研究的课题,是推动教育学发展的内在动力。
教育规律是教育活动中内在的、本质的和必然的联系,包括教育内部诸因素之间、教育与教育外部诸因素之间的具有本质性的联系,以及教育发展变化的必然趋势。
教育最基本的规律:教育与社会发展关系的规律(教育的外部关系规律)和教育与人的发展关系的规律(教育的内部关系规律)。
2、教育学的(研究)任务
教育学的研究任务就是要阐明教育的基础知识和基本理论,揭示教育的基本规律,为教育理论工作者和时间工作者提供理论支撑,为培养符合社会需要的人才服务。
二、教育学研究的价值
1、超越日常教育经验:对教育的认识有两种基本形式:一种是日常教育经验,一种是科学的形式,即教育学。
2、科学解释教育问题:教育学作为对教育问题的科学解释,其解释是有理论依据的,而不是直接建立在感性经验与判断的基础之上的,因而是一种科学的解释。
3、沟通教育理论与实践:教育学扮演者一种“中介”或者“桥梁”的作用,有效地沟通教育理论和教育实践。
三、教育学与教育科学(了解)
教育科学是有关教育问题的各种科学理论的学科群,包含许多分支学科。教育学是庞大教育学科体系中的基础学科,研究的是教育的基本的、一般的问题,如教育的目的、内容、方法、途径等,是从总体上分析教育问题,而其他学科是从某一角度或者某一方面进行研究。所以、教育学是教育科学体系中的基础学科。
四、教育学与教育方针政策、教育实践经验汇编的关系(了解)
1、教育学与教育方针政策的不同点:
教育学就其内容来说,是客观的、是对客观规律的揭示,教育方针政策是人们根据一定的需要而制定出来的,它是人们主观意志的体现。教育方针政策,它是依据科学的教育理论和当时的现实状况和需要制订出来的,反映了教育的客观规律。
2、教育学与教育经验汇编的不同点:
教育经验汇编多为教育实践经验的汇集,它们还只是表面的、局部的、个别的具体经
验,尚未揭示出教育规律。当然,教育学不能离开教育的实际经验,经验之中有规律,我们应当重视教育经验,将教育的实践经验提高到理论高度,从教育经验中总结出教育规律,以丰富和发展教育学。
五、学习教育学的意义
1、有利于树立正确的教育观,掌握教育规律,指导教育实践
2、有利于树立正确的教学观,掌握教学规律,提高教育质量
3、有利于掌握学生思想品德发展规律,做好教书育人工作
4、有利于构建教师合理优化的知识结构,提高教育理论水平和实际技能
5、有助于教师塑造专业精神
现代教师应具备的三种专业精神:敬业精神、人文精神和科学精神,其中敬业精神是核心,人文精神和科学精神是相辅相成的两翼。敬业精神是一种忠诚于教育事业的工作态度;人文精神的核心是对受教育者的关心和爱护,也是教师自身的发展和完善;教育是转播真理的活动,教育的发展呼唤科学精神。
6、有利于教师培育创新精神,积极投身教育改革
第二节教育学的产生与发展
教育学与其他社会科学一样,有一个漫长而又短暂的历史。漫长,是因为早在几千年前我们的先哲就有对教育问题的专门论述和精辟见解;短暂,是因为作为一门规范学科,只有不到200年的历史。
可分为萌芽阶段、独立形态阶段、多元化发展阶段、现代化发展四个阶段。
一、教育学的萌芽阶段
(一)中国古代的教育思想
1、孔子
孔子的教育思想集中体现在《论语》一书中。
孔子从探讨人的本性人手,认为人的先天本性相差不大,个性的差异主要是后天形成的(“性相近,习相远”)。所以很注重后天的教育工作,希望把人培养成“贤人”和“君子”。
①学说的核心是“仁”和“礼”,强调“忠孝”和“仁爱”。
②教学对象上主张“有教无类”,重视因材施教。
③教育内容上,孔子继承了西周“六艺”的教育传统,整理修订基本科目是诗、书、礼、乐、易、春秋六种教材。奠定了儒家教育内容的基础。教学内容偏重社会人事、文事,轻视科技与生产劳动。
④教学原则与方法
启发诱导原则:产生了“不愤不启,不悱不发”启发诱导原则。孔子是世界上最早提出启发式教育的教育家,比苏格拉底的“产婆术”还早几十年。
因材施教原则:孔子以承认学生的先天差异为前提,并了解学生特点,有针对性地进行教育。
主张学、思、行相结合:即学思并重,强调“学而不思则罔,思而不学则殆”即学习与思考的结合。
温故知新:“温故而知新,可以为师矣”
为师之道:“学而不厌、诲人不倦”
2、孟子
次于孔子的一代儒家宗师——孟子的《孟子》。
提出“性善论”,认为人性本善,这是研究孟子教育作用论的基本出发点。他认为教育的目的在于“明人伦”。
在人伦关系上,提出了理想的“大丈夫”人格:“富贵不能淫,贫贱不能移,威武不能屈”
3、荀子
荀子主张“性恶论”,从人性论出发,荀子提出了教育作用论,即“化性起伪”。教育对人的成长起着“化性起伪”的作用,任何人只要肯努力.经过长期的教育.就可以改变人的本性。
荀子认为完整的学习过程是由感性认识到理性认识,再到行动的过程,即闻-见-知-行,“不闻不若闻之,闻之不若见之,见之不若知之,知之不若行之。学至于行之而止矣。行之,明也;明之为圣人。”
4、道家
根据“道法自然”的哲学,主张遵循自然原则,回归自然,复归人的本性,一切任其自然,便是最好的教育。如老子的《老子》、庄子的《庄子》。
道家提倡怀疑的学习方法,讲究辩证法,提倡“用反”“虚静”等充满辩证法思想的教育教学原则。
5、墨家
先秦时期以墨翟为代表的墨家与儒家并称显学。
墨子以“兼爱”“非攻”为教,注重文史知识的掌握和逻辑思维能力的培养,同时还注重实用技术的学习。创作墨家学说,后来其弟子收集其语录完成《墨子》一书。
对于知识的理解,墨子认为主要有亲知、闻知和说知三种途径。前两种都不可靠,重视说知,说知是指依靠类推与明故的方法来获得理性知识。
6、《学记》
战国时期出现的教育文献《学记》(传说为乐正克所作)是世界上教育史上最早(第一部)、最完整的一部教育文献。比西方的第一部教育著作《论演说家的教育》早了300多年。
《学记》从正反两方面总结了儒家的教育理论和经验,以言简意赅的语言,生动的比喻,系统地阐发了教育的作用和任务,教育、教学的制度、原则和方法,教师的地位和作用,师生关系和同学关系等,尤其以教学原则的总结最为突出。
①教育与政治:提出“化民成俗,其必由学”“建国君民,教学为先”揭示了教育的重要性和教育与政治的关系。设计了从基层到中央的完整的教育体系,提出了严密的师导和考试制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