区资源要素市场化配置改革总体方案
- 格式:docx
- 大小:23.42 KB
- 文档页数:10
要素市场化配置体制机制的实施意见一、市场化配置要素体制机制的基本原则1、深化市场化改革,充分发挥市场在资源配置中的决定性作用,增强市场在经济发展中的资源配置功能。
2、促进市场的公平竞争和有效运作,加强对市场秩序的监管,维护良好的市场竞争环境。
3、坚持国家对战略性、关键性行业和领域的总体调控,以适应市场经济的需求和政府的管理职责。
4、坚持政府在市场体系中的主导作用,积极引导市场发展方向和发展重点。
5、鼓励企业和个人自主选择各种资源配置方式,促进自主创业、自由就业和精准扶贫。
二、市场化配置体制机制的重点任务1、完善市场体系建设。
加快发展现代市场体系,提高市场的透明度、公平性和规范性,营造良好的市场竞争环境。
加强市场监管,加强消费者权益保护,加强对市场的宏观调控。
2、促进要素自由流动。
加强对劳动力、资本、土地、技术等要素市场的监管,拓宽要素配置渠道,加强要素配置的流动性和灵活性,建立健全留汉行业人才引进、用人机制,创造更多发展机会和就业岗位。
3、鼓励创新创业。
加强对科技创新和企业创业的支持,鼓励企业加大研发投入,提高自主创新能力,促进“双创”发展,加大创新创业扶持力度。
4、优化产业结构。
加强和优化现代农业、先进制造业、新兴服务业、新能源和节能环保等产业结构,推动产业结构方向的转变,切实提高资源配置效率。
5、促进人力资源培育。
加强对人才培育、市场化用人机制的建立和优化,提高人力资源的配备和利用效率,为科技创新、产业升级和社会发展提供充足的人才保障。
6、加速资源环境保护。
加强与自然环境的和谐协调,坚持生态优先、绿色发展的理念,加快推进生态文明建设,保护生态环境,为可持续发展提供充足的物质基础保障。
三、市场化配置体制机制的实施路径1、建立科学决策机制。
建立决策科学化和制度化的机制,确保政策的科学性、合理性和可行性,使市场化体制机制的建立和改革更加具有长远性和可持续性。
2、加强市场监管机制。
建立健全市场监管机制,增强对市场垄断和不正当行为的监管与惩处功能,完善市场信用体系和重大市场信息发布制度,提高市场的规范化、公正化和透明度。
浙江省人民政府办公厅关于在杭州市萧山区等24个县(市、区)推广开展资源要素市场化配置综合配套改革的复函
【法规类别】资源综合利用
【发文字号】浙政办函[2014]87号
【发布部门】浙江省政府
【发布日期】2014.09.18
【实施日期】2014.09.18
【时效性】现行有效
【效力级别】XP11
浙江省人民政府办公厅关于在杭州市萧山区等24个县(市、区)推广开展资源要素市场
化配置综合配套改革的复函
(浙政办函〔2014〕87号)
各有关县(市、区)人民政府:
你们关于要求列入资源要素市场化配置改革扩面地区的请示悉。
经省政府同意,现就有关事项函复如下:
一、根据《浙江省人民政府办公厅印发关于推广海宁试点经验加快推进资源要素市场化配置改革指导意见的通知》(浙政办发〔2014〕65号)精神,同意将杭州市萧山区等24个县(市、区)列为省资源要素市场化配置综合配套改革首批扩面地区。
原则同意杭州市萧山区等24个县(市、区)资源要素市场化配置改革总体方案,并由省经济体制
改革工作领导小组办公室印发。
要素市场化配置改革经验做法要素市场化配置改革是指通过市场机制,让资源要素在市场上自由流动,实现资源要素的优化配置。
这种改革经验做法在我国的改革开放中得到了广泛的应用,取得了显著的成效。
要素市场化配置改革经验做法的核心是市场化。
市场化是指通过市场机制,让资源要素在市场上自由流动,实现资源要素的优化配置。
在这个过程中,政府的作用是引导和监管,而不是直接干预。
这种市场化的改革经验做法,可以有效地激发市场活力,提高资源要素的利用效率。
要素市场化配置改革经验做法需要建立健全的市场机制。
市场机制是指通过市场规则和制度,实现资源要素的自由流动和优化配置。
在这个过程中,需要建立健全的市场规则和制度,包括市场准入、价格形成、信息公开、监管机制等。
只有建立健全的市场机制,才能保证市场的公平、公正和透明。
要素市场化配置改革经验做法需要加强政府的引导和监管。
政府的作用是引导市场的发展和监管市场的秩序。
在这个过程中,需要加强政府的引导和监管,包括制定相关政策、加强市场监管、提高市场信息公开度等。
只有加强政府的引导和监管,才能保证市场的稳定和有序。
要素市场化配置改革经验做法需要注重人才培养和技术创新。
人才和技术是推动市场发展的重要因素。
在这个过程中,需要注重人才培养和技术创新,提高市场的竞争力和创新能力。
只有注重人才培养和技术创新,才能保证市场的长期发展和持续创新。
要素市场化配置改革经验做法是一种有效的改革经验,可以提高资源要素的利用效率,激发市场活力,促进市场的发展和创新。
在未来的改革中,我们需要进一步加强市场化改革,建立健全的市场机制,加强政府的引导和监管,注重人才培养和技术创新,推动市场的长期发展和持续创新。
要素市场化配置改革经验做法
1. 确立市场化配置资源的原则。
应该让市场在一定条件下自己
配置资源,而不是让领导一手集中配置资源。
领导的作用是营造公平
的竞争环境,保证市场的公正性和透明度,加强对市场的监管。
2. 对市场化配置资源进行制度设计。
例如,建立市场化的资源
交易平台,通过公开的竞拍、拍卖等方式,让市场参与者自主投标、
竞争配置资源。
3. 建立资源交易的规则和标准。
通过制定统一的交易标准和规则,确保资源的质量和公正交易。
4. 建立市场监管机制。
对市场交易进行监管,确保交易的真实
性和合法性,防止欺诈和操纵市场行为的发生。
5. 积极创新金融工具,引导社会资本进入市场。
通过发行债券、股票等金融工具,吸引国内外资本进入市场,推动资源配置更加市场化。
6. 推动领导改革和部门合作。
领导需要通过改革来调整自身的
职能定位,确保市场和领导的分工合理,促进资源配置更加市场化。
同时,各部门需要加强协作,共同打造一体化的市场化资源配置平台。
资源环境要素市场化配置体系随着经济的发展和人口的增长,资源环境问题日益凸显。
为了合理利用资源、保护环境,并推动经济可持续发展,资源环境要素市场化配置体系的建立显得尤为重要。
本文将从资源环境要素的概念入手,探讨资源环境要素市场化配置体系的意义及其构建方法。
资源环境要素是指物质或能量的来源,如土地、水、空气、能源等,以及与其相关的自然环境因素,如生态系统和生物多样性。
资源环境要素是人类经济社会发展所必需的基础,但由于其稀缺性和有限性,必须通过合理配置来满足人类的需求。
市场化配置是指通过市场机制来决定资源环境要素的供求关系和价格。
它是一种基于供求关系和价格信号的分配方式,能够有效地引导资源环境要素的流动和分配,从而实现效益最大化和可持续发展。
市场化配置有助于调动各方面参与资源环境管理的积极性,激发社会创新和动力,促进资源环境优化配置。
资源环境要素市场化配置体系的建立具有重要意义。
首先,它可以提高资源环境要素的利用效率。
市场机制能够自动调节供求关系,使资源环境要素得以有效地流动和配置,避免了资源环境的浪费和滥用。
其次,市场化配置可以推动绿色经济发展。
通过建立资源环境要素的市场和价格,可以培育绿色产业和推动清洁能源的使用,促进经济的可持续发展。
再次,市场化配置还可以促进区域协同发展。
不同地区之间的资源环境要素配置存在差异,通过市场化配置,资源环境要素可以在区域间实现优化配置,从而实现区域间的协同发展。
资源环境要素市场化配置体系的构建需要多方面的努力。
首先,需要完善法律法规体系,建立健全的市场监管机制。
通过法律法规的制定和实施,可以规范资源环境市场的行为,保证市场的公平竞争和有效运行。
其次,需要建立资源环境市场信息平台,提供准确和及时的市场信息。
市场信息的透明度和准确性对市场化配置至关重要,只有当参与者获得准确的市场信息时,才能做出正确的决策。
再次,需要加强科技创新和技术支持。
科技创新和技术支持是推动资源环境领域改进和创新的重要力量,只有通过技术进步,资源环境要素的市场化配置才能更加有效和可持续。
特稿EXVLUSIVE北方经济“十四五”时期深化要素市场化配置改革的重点和方向“十四五”时期内外环境变化对要素市场化配置改革提出紧迫要求“十四五”时期区别于以往的五年规划期,最大的不同就是外部环境“百年未有之大变局”。
大变局的“变”既表现为生产力层面的新一轮科技革命和产业变革,也表现为生产关系层面的全球治理体系变革和国际政治格局调整。
新一轮科技革命和产业变革将改变传统生产要素和新生产要素之间的关系,劳动力、土地等传统生产要素的地位将相对下降,而技术、数据等新生产要素的重要性将大幅提升,特别是数字经济发展起来以后,数据规模、数据加工能力、数据治理体系正在成为市场竞争的制高点。
全球治理体系将加快重构,国际政治不确定性上升。
美国在贸易、科技、金融等领域不断对我国发难,并推动与我国经济脱钩。
我们要抵御风险挑战,就必须建设高标准要素市场体系,并与国际市场对接,既要畅通国内大市场循环,又要促进形成国际国内双循环发展新格局。
总之,要从外部环境的大变局中认识要素市场化配置改革的重要意义。
从国内看,“十四五”时期我国发展将继续面临结构性、体制性、周期性因素的多重制约,制造业大规模扩张阶段将要结束,支撑产业发展的要素条件深刻变化,创新能力不足进一步凸显,经济增长的动力结构发生变化,人口老龄化加快,储蓄率随着抚养比上升而趋势性下降,资本积累速度将逐步放缓。
随着越来越接近国际技术前沿,可模仿学习空间越来越少,加上美国和西方国家的技术封锁,提升要素配置效率的难度增大,这对深化我国要素市场化配置改革提出更加紧迫的要求。
无论从外部环境变化,还是从国内发展阶段性特征来看,都要加快要素市场化改革,提升要素配置效率,培育经济增长的新动力。
事实上,近年来,我国经济增速放缓在很大程度上是全要素生产率增速下降造成的,关键是有利于释放增长潜能的要素市场化改革滞后,要素流动不畅,资源配置扭曲,要素市场化价格形成机制不健全,影响了全要素生产率增速的提升。
推进土地要素市场化配置的主要措施引言推进土地要素市场化配置是指通过市场机制对土地资源进行合理配置,促进经济发展和社会进步。
本文将详细介绍土地要素市场化配置的主要措施,并对每个措施进行全面深入的分析。
1. 建立健全土地市场化配置机制1.1 建立土地市场化定价机制•完善土地估价体系,建立土地市场价格指导价制度,引导土地市场价格形成。
•提升土地市场数据透明度,建立土地市场交易信息公开平台,为市场参与者提供准确、及时的土地市场信息。
•加强土地估价监管,打击虚假估价等违法行为,保障土地市场定价的公正合理。
1.2 建立土地市场化出让机制•推行土地竞拍、拍卖等市场化的出让方式,代替行政指标约束。
•引入多元化的竞买主体,鼓励社会资本参与土地出让,增加市场竞争程度。
•建立土地使用权有序流转机制,提高土地使用效率。
2. 改革土地征收制度2.1 建立合理的土地征收补偿机制•完善土地征收补偿标准,确保农民和其他土地权益相关方获得合理补偿。
•推行货币化补偿,减少非货币化补偿形式,提高补偿的现实性和可操作性。
•引入土地流转税等相关税费,分配给受征收土地的农民,增加他们的财产性收入。
2.2 改革土地征收程序•建立公正、透明的土地征收程序,明确土地征收的目的、范围和程序,保护土地权益相关方的合法权益。
•强化土地征收程序监督,建立征收程序评估机制,及时发现和纠正征收过程中的违法行为。
3. 推动农村集体建设用地市场化3.1 建立农村集体建设用地市场化制度•改革农村集体土地所有权和使用权制度,确立农民对土地的经营权和收益权。
•建立村庄土地收益分配机制,确保土地经营收益合理分配给农民。
•推动农村集体经济组织合理参与土地市场,提高农民土地流转的灵活性和效率。
3.2 加强农村土地市场监管•完善农村土地权属登记和标准化流转程序,确保市场交易的合法性和规范性。
•加强对农村土地市场的执法监管,打击非法土地交易和侵犯农民土地权益的违法行为。
4. 政府监管和服务4.1 加强土地市场信息化建设•建立土地市场信息平台,整合土地市场数据,提供全面、准确的土地市场信息。
区资源要素市场化配置改革总体方案一、背景和意义区资源要素市场化配置是为了适应市场经济的发展需求,解决非效益要素的浪费和优化资源配置的问题,进一步推动经济发展的可持续性。
通过市场竞争和价格机制的作用,实现资源要素的合理配置和有效利用,可以提高资源利用效率,推动经济发展的质量和效益。
二、目标和原则1.目标:实现资源要素的市场化配置,推动经济发展的转型升级,提高资源利用效率,促进经济可持续发展。
2.原则:市场导向、政府引导、多元主体参与、公平竞争、保护环境。
三、主要方案和措施1.建立资源要素市场化配置政策体系:(1)资源要素价格形成机制,逐步建立市场供求关系决定价格的机制,取消政府指导性价格,实行市场调节价格。
(2)建立和完善资源要素市场准入制度,鼓励更多社会资本进入资源要素市场,打破垄断,促进竞争。
(3)完善资源要素市场信息管理机制,加强信息公开和透明度,提高市场运行的效率和公平性。
2.加强资源要素市场监管:(1)建立资源要素市场监管机构,负责资源要素市场的监管和调节工作,维护市场的公平竞争和秩序。
(2)加强对市场行为的监督,制定和完善相应的监管规范和制度,严厉打击价格垄断、虚假宣传等违法行为。
3.促进创新和技术进步:(1)鼓励企业和科研院所加大研发投入,提高科技成果的转化率,促进创新和技术进步。
(2)支持和引导创新型企业,提供相关政策和财政支持,加快推动新兴产业的发展和壮大。
4.加强环境保护:(1)加强环境保护法律法规的制定和完善,建立健全环境损害赔偿制度。
(2)提高资源利用效率,减少资源浪费和污染排放,促进绿色发展。
(3)加强环境监测和治理,加大对环境违法行为的处罚力度。
四、实施路径和政策措施1.制定优惠政策:对于重点行业和创新型企业,可以给予税收减免、贷款优惠、科技支持等政策,鼓励其参与资源要素市场的竞争。
2.加强宣传和教育:通过宣传和教育活动,增强公众的市场经济意识和资源保护意识,提高市场竞争的观念和能力。
加快推进资源要素市场化配置改革资源要素市场化配置是当前深化经济体制的重点任务之一、这一是指通过市场机制实现资源要素配置效率优化、价格反应准确、供求平衡的过程。
加快推进这一对于促进经济发展、提高资源利用效率、增强经济活力具有重要意义。
首先,加快推进资源要素市场化配置可以提高资源配置效率。
当前,我国资源配置仍然存在着政府行政干预过多、市场化程度不高等问题。
加快推进资源要素市场化配置,可以进一步优化资源配置,提高资源利用效率。
通过市场机制确定资源价格,可以让市场主体根据资源价格进行投资和生产决策,从而更加精准地配置资源。
同时,通过市场竞争,可以促进资源优胜劣汰,提高资源利用效率,推动产业结构升级和经济发展。
其次,加快推进资源要素市场化配置可以提升市场主体的决策权和创造力。
在当前的资源配置体制中,政府干预过多,企业和个人的市场决策权受到限制。
加快推进资源要素市场化配置,可以让市场主体更好地发挥其决策和创造力。
通过市场机制,市场主体可以根据市场需求和价格变动进行决策,提高市场主体的自主性和创造性。
这将有助于激发企业和个人的创新活力,促进经济增长和社会发展。
再次,加快推进资源要素市场化配置可以增强经济发展的韧性和适应性。
当前,我国经济面临着从高速增长阶段向高质量发展阶段转变的挑战。
资源要素市场化配置可以提高市场主体的适应能力和抗风险能力,使经济发展更加稳健。
通过市场机制,可以实现市场自行调整和平衡,减少政策不确定性对经济的冲击,提高经济的抗风险能力。
同时,通过市场竞争和创新,可以推动产业结构调整和升级,提高经济的竞争力和韧性。
最后,加快推进资源要素市场化配置可以促进公平竞争和社会公正。
在当前的资源配置体制中,存在着不公平和不合理的现象。
政府干预和行政性价格导致资源配置不公平,市场主体之间的竞争不充分。
加快推进资源要素市场化配置,可以打破垄断和垄断行为,促进公平竞争。
通过市场机制,市场主体可以在公平竞争的基础上实现资源配置的优化,提高社会公正。
《要素市场化配置体制机制的意见》学习解读讲义要素市场化配置是指通过市场机制,在资源配置中起决定性作用,使各种要素在市场中自由流动和平等交换,实现最佳配置。
这是市场经济的重要特征,对于提高经济效益、推动创新发展具有重要意义。
《要素市场化配置体制机制的意见》明确了推进要素市场化配置的总体目标和基本原则。
总体目标是建立健全适应现代经济体制的要素市场化配置机制,使要素在市场中自由流动、公平交换、优化配置。
基本原则是充分发挥市场作用,保障公平竞争,完善法治化、便利化和透明化的要素交易环境,加强监管和约束,提高要素配置效率。
该意见提出了一系列具体任务和措施。
首先,优化要素流动环境,户籍制度,促进人口、资本、劳动力的自由流动,消除要素“壁垒”。
其次,加强要素交易市场建设,推动要素交易市场多元化发展,完善交易规则和减少市场摩擦。
第三,加强对要素市场化配置的监管和约束,建立健全要素市场监管体系,加强对要素交易行为的监督,打击违法违规行为。
最后,加强政府的服务和引导作用,完善政府支持政策和要素配置政策,提供良好的发展环境。
推进要素市场化配置需要政府和市场共同发挥作用。
政府应当为市场提供有利的政策和法规环境,引导市场发展,加强监管和约束,防范市场风险。
市场则应当根据市场供需情况和价格信号,自主决策和交易,实现要素的自由流动和优化配置。
实施要素市场化配置具有多重好处。
一方面,可以有效提高要素配置效率,促进经济发展。
通过市场交易,可以将各种要素配置到效益最好的领域和企业,提高资源利用效率。
另一方面,可以推动创新发展,激发各方的创造力。
市场竞争可以激发企业创新意识,提高创新能力,推动经济结构转型升级。
总之,《要素市场化配置体制机制的意见》为推进要素市场化配置提出了明确的目标、原则和任务。
实施要素市场化配置对于促进经济高质量发展,提高资源配置效率具有重要意义。
政府和市场应当共同发挥作用,建立健全的市场机制和监管体系,确保要素自由流动、公平交换和优化配置。
深入推进土地权改革完善土地要素场化配置的实施方案深入推进土地权改革,完善土地要素场化配置,是我国经济发展的重要任务。
下面是一个实施方案,旨在进一步深化土地权改革,完善土地要素场化配置:一、推动土地所有权改革:建立健全现代土地产权制度,确保土地承包经营权、收益权、流转权能够明确归属,实行多权分离、有序流转。
通过土地产权明晰,提高农民土地财产化、确权颁证工作的质量和效率。
二、加强土地资源统筹与管理:建立全面负责、透明高效的土地资源管理体制,优化土地利用结构。
完善土地用途管制制度,严格控制建设用地规模与强度,加强耕地保护,减少非农占用农地。
同时,加大对农业用地和农田水利设施的投入,提高农田质量和水利设施建设水平。
三、推进土地要素市场化配置:建立健全土地要素市场,深化土地流转市场改革,推进土地要素优化配置。
通过市场竞价、拍卖、挂牌等方式,促进土地要素有效流动和高效利用。
夯实土地要素市场的基础建设,确保各类主体能够平等参与土地要素交易,保障价格的公平和透明。
四、加强土地财政体制改革:完善土地出让金征收和使用机制,加强土地增值收益的调节和监管。
解决土地收益问题,确保农民在土地收益中能够合理获得相应的收益,真正实现土地财政的公平公正,促进土地财政与社会公共资源配置的有效衔接。
五、推进农村土地综合整治:加强农村土地确权登记和土地流转登记工作,推进确权登记和流转登记与土地管理、农村产权交易的有机衔接。
通过农村土地综合整治,保护农村土地资源,提高土地的综合利用效率,促进农民增收。
六、加强土地要素监管:加强对土地要素市场的监管力度,建立健全土地要素信息公示制度,加强对土地资源使用情况的监测和评估,及时发现和纠正土地资源使用中的问题。
加强土地要素流转合同的登记和备案工作,确保交易的合法、合规。
以上是一个深入推进土地权改革完善土地要素场化配置的实施方案。
通过以上措施的实施,可以促进土地要素的优化配置,提高土地资源的综合利用效率,推动农村发展和农民增收,为我国经济持续健康发展提供有力支撑。
区资源要素市场化配置改革总体方案随着市场经济的深入和发展,资源要素市场化配置已成为我国经济体制的一个重要方向。
资源要素市场化配置旨在通过市场机制的作用,实现资源要素的有效配置和提高资源利用效率,推动经济发展转型升级。
为了更好地推进资源要素市场化配置,我区制定了以下总体方案:一、加强政策引导,优化资源配置1.完善市场化配置机制。
建立健全市场化资源配置机制,逐步放开资源要素的市场准入,深化资源要素的价格形成机制,提高资源配置效率。
2.推进产权制度。
健全产权保护机制,完善土地、劳动力、资本等资源要素的产权制度,激发各类资源持有者的积极性。
3.加强政策支持。
制定相关政策法规,支持市场化配置资源要素的发展,引导各类资源要素向市场自由流动。
二、深化,优化资源配置结构1.推进财税体制。
深化财税体制,建立健全资源税制度,推进资源要素的合理配置和税收政策调整。
2.增强市场竞争力。
促进市场竞争,打破垄断行业,优化资源配置结构,提高市场经济效率。
3.加强创新驱动。
加大科技创新投入,提升资源要素的创新质量,增强经济发展动力,实现资源要素的智能化配置。
三、完善监管机制,保障资源配置公平1.健全监管制度。
建立完善资源要素市场监管机制,加强资源要素市场监管,维护市场秩序。
2.强化信息披露。
加强资源要素市场信息披露,提高市场透明度,促进资源配置公平。
3.建立诚信体系。
建立资源要素市场诚信体系,加强信用管理,提升市场参与者的诚信意识。
四、促进绿色发展,优化资源配置效益1.推动绿色经济发展。
加大环保力度,推动资源要素向绿色发展方向转型,实现资源要素的高效利用。
2.提升资源利用效率。
加强资源清洁生产,提高资源利用效率,降低资源浪费。
3.促进循环经济发展。
推动资源要素的循环利用,实现资源要素的最大化利用价值。
总之,资源要素市场化配置是我区经济发展的重要方向,需要各方共同努力,加大力度,实现资源要素的有效配置和提高资源利用效率,推动经济发展转型升级。
数据要素市场化配置改革思路和计划一、背景介绍数据要素是当今社会的重要生产要素之一,对于经济发展和社会进步起着至关重要的作用。
然而,长期以来,我国的数据要素配置存在着政府主导、资源浪费、效率低下等问题,亟需进行市场化改革,以提高数据要素配置的效率和质量。
二、数据要素市场化配置改革的必要性1.提高资源配置效率:市场化改革可以通过引入竞争机制,使数据要素的配置更加高效和灵活,提高资源的利用率。
2.激发创新活力:市场化改革可以激发各方的创新活力,促进数据要素的创新和发展,推动经济转型升级。
3.促进产业协同发展:市场化改革可以促进不同产业间数据要素的流动和共享,推动产业协同发展,形成良性循环。
4.增强数据要素的价值:市场化改革可以使数据要素的价值更好地体现,激励各方积极参与到数据要素的开发和利用中。
三、数据要素市场化配置改革的主要思路1.建立市场化配置机制:建立健全数据要素市场化配置的制度和机制,引入市场竞争机制,实现资源配置的自主决策和市场化交易。
2.完善法律法规:制定相关的法律法规,明确数据要素的产权和交易规则,保护各方的合法权益,为市场化配置提供有力的法律保障。
3.加强监管和服务:建立健全数据要素市场的监管机制,加强对市场的监督和管理,同时提供相关的服务和支持,为市场参与者提供便利和保障。
4.加强信息公开和共享:建立统一的信息平台,加强数据要素的信息公开和共享,提高市场的透明度和公平性,促进市场的健康有序发展。
四、数据要素市场化配置改革的实施计划1.制定改革方案:制定详细的改革方案,明确改革的目标、内容、步骤和时间表,确保改革的顺利进行。
2.推进改革试点:选择几个具备条件的地区或领域进行改革试点,总结经验,发现问题,为全面推进改革积累经验和教训。
3.逐步推进全面改革:在试点的基础上,逐步推进数据要素市场化配置改革的全面实施,推动数据要素市场化配置改革向纵深发展。
4.完善相关政策和措施:根据改革的实践和需要,及时完善相关的政策和措施,为改革提供有力的政策支持和保障。
要素市场化改革实施方案要素市场化改革是当前经济体制改革的关键一环,是深化改革、激发市场活力、提高资源配置效率的必由之路。
为了推动我国要素市场化改革,制定实施方案具有重要意义。
一、要素市场化改革的背景和意义要素市场化改革是适应市场经济发展要求的必然选择。
在市场经济条件下,要素市场化改革可以更好地发挥市场在资源配置中的决定性作用,促进资源配置效率的提高,推动经济发展方式的转变。
同时,要素市场化改革可以激发企业活力,促进企业技术创新和管理创新,提高企业竞争力,推动经济持续健康发展。
二、要素市场化改革的主要内容和措施1. 加强产权保护,建立健全产权交易市场。
要素市场化改革的核心是产权的明晰和保护,只有产权得到有效保护,要素市场才能发挥应有的作用。
因此,需要加强产权保护力度,建立健全产权交易市场,为各类要素提供公平、透明、有序的交易环境。
2. 推进要素价格市场化改革。
要素价格市场化是要素市场化改革的重要内容,通过市场化的价格机制,可以更好地调动各类要素的供给和需求,提高资源配置效率。
因此,需要逐步推进要素价格市场化改革,放开价格管制,建立健全市场调节机制,使要素价格能够更好地反映市场供求关系。
3. 完善要素流动机制,促进要素自由流动。
要素流动是市场经济的基本特征之一,要素市场化改革需要建立健全要素流动机制,促进要素自由流动。
这就需要打破行政壁垒,取消户籍限制,建立健全社会保障体系,为要素流动提供保障和便利。
4. 加强要素市场监管,维护市场秩序。
要素市场化改革需要加强市场监管,维护市场秩序,防止市场垄断和不正当竞争,保障各类要素在市场上的公平交易权利,维护市场经济的正常秩序。
三、要素市场化改革的保障措施1. 完善法律法规,建立健全制度体系。
要素市场化改革需要依法进行,因此需要完善相关法律法规,建立健全要素市场化改革的制度体系,明确各类要素的产权和交易规则,为要素市场化改革提供法律保障。
2. 加强政府引导和服务,促进要素市场化改革落地。
国务院办公厅关于印发要素市场化配置综合改革试点总体方案的通知文章属性•【制定机关】国务院办公厅•【公布日期】2021.12.21•【文号】国办发〔2021〕51号•【施行日期】2021.12.21•【效力等级】部门规范性文件•【时效性】现行有效•【主题分类】经济体制改革正文国务院办公厅关于印发要素市场化配置综合改革试点总体方案的通知国办发〔2021〕51号各省、自治区、直辖市人民政府,国务院各部委、各直属机构:《要素市场化配置综合改革试点总体方案》已经国务院同意,现印发给你们,请认真组织实施。
国务院办公厅2021年12月21日要素市场化配置综合改革试点总体方案为深入贯彻落实《中共中央国务院关于构建更加完善的要素市场化配置体制机制的意见》,现就积极稳妥开展要素市场化配置综合改革试点工作制定本方案。
一、总体要求(一)指导思想。
以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为指导,全面贯彻落实党的十九大和十九届历次全会精神,弘扬伟大建党精神,坚持稳中求进工作总基调,完整、准确、全面贯彻新发展理念,加快构建新发展格局,充分发挥市场在资源配置中的决定性作用,更好发挥政府作用,着力破除阻碍要素自主有序流动的体制机制障碍,全面提高要素协同配置效率,以综合改革试点为牵引,更好统筹发展和安全,为完善要素市场制度、建设高标准市场体系积极探索新路径,为推动经济社会高质量发展提供强劲动力。
(二)基本原则。
——顶层设计、基层探索。
按照党中央、国务院统一部署,在维护全国统一大市场前提下,支持具备条件的地区结合实际大胆改革探索,尊重基层首创精神,注重总结经验,及时规范提升,为全国提供可复制可推广的路径模式。
——系统集成、协同高效。
突出改革的系统性、整体性、协同性,推动各领域要素市场化配置改革举措相互配合、相互促进,提高不同要素资源的组合配置效率。
——问题导向、因地制宜。
牢牢把握正确的改革方向,聚焦要素市场建设的重点领域、关键环节和市场主体反映最强烈的问题,鼓励地方结合自身特点开展差别化试点探索。
http ://since1937习近平总书记在党的十九大报告中指出:“经济体制改革必须以完善产权制度和要素市场化配置为重点,实现产权有效激励、要素自由流动、价格反应灵活、竞争公平有序、企业优胜劣汰。
”这一重要论述,是当前深化经济体制改革必须坚持的重要原则。
回首改革开放40年,我国经济取得了历史性的成就,积累了丰富的改革经验。
贯穿其中的一条主线,就是资源在不断激活、趋优配置、高效交易、法治保护,这也正是实现资源要素市场化配置的过程。
我国改革开放的伟大成就:一天胜半年新中国成立后,我国建立了完善的计划经济体制。
经过近30年的艰苦奋斗,积累了庞大的资产。
比如,我国建立了门类齐全的工业体系;我国的医疗卫生教育事业取得长足进展,文盲率在发展中国家几乎是最低的。
这里有几组数据,均来源于《中国统计年鉴2017》,用不变价衡量。
第一,按2010年的农村贫困线标准,1978年我国农村贫困人口高达7.7亿人,贫困率为97.5%;即便按1978年的农村贫困线标准,当年我国农村贫困人口也达到2.5亿人,贫困率为30.5%。
到2016年,我国贫困率下降到4.5%(2010年标准)。
第二,1978年我国不变价的GDP 为3593亿元,2016年则为735149亿元。
2016年,我国1.78天内所生产的GDP ,相当于1978年全年;这意味着一天产生的GDP ,超过1978年半年。
第三,我国成就的取得,并非完全是资源粗放投入的结果。
比如,1978年我国农业就业人口为2.83亿人,到2016年则为2.16亿人,规模不仅没有增长,反而下降。
但不变价的农业增加值则从1978年的927.8亿元上升到6.3万亿元,2016年,我国5.4天内所生产的农业增加值相当于1978年全年。
也就是说,过去40年的增长,有投入规模增加(比如就业人口)的因素,但这不足以解释经济长达30年年均9.6%的增长。
那么,中国经济增长秘密在哪里?资源市场化的三个途径:盘活、流动与保护我国过去40年快速增长,有技术进步的因素,但秘密之一在于打破了“资源陷阱”——在这个陷阱中,资源无法交易、无法配置、无法权证化。
健全资源环境要素市场化配置体系在当今全球化的时代,人们的生活质量得到了显著的提高,经济发展日益强劲,但同时也对资源和环境造成了严重的破坏。
传统的资源和环境的管理方法已经不能有效的解决这一问题,因此建立一套能够有效配置资源和环境要素的市场化体系已成为迫切需要解决的问题。
市场化配置资源和环境要素的体系,是通过构建资源和环境要素及其交换环境的查找机制,来提高资源和环境要素的分配效率,满足社会的需求,有效调节资源和环境要素传播的过程。
一、资源和环境要素市场化配置体系1.利用市场化配置技术,充分挖掘资源和环境要素的价值,建立起完备的信息及其传输机制,实现资源和环境要素的可视化,使其在传播中更加有效,从而减少了资源和环境污染的发生,更好的维护人们的生活质量。
2.通过市场化的配置机制,建立一个适宜的交换环境,协调不同的需求,给权力和财力都给予了意义,构建了一个有效的资源和环境要素传播系统,实现资源和环境要素有效可靠的分配。
3.通过市场化配置体系,建立监督机制,提高监督的有效性,加强资源和环境要素的使用效率,避免了资源和环境要素的浪费,促进了经济发展和社会进步。
二、建立健全资源环境要素市场化配置体系的具体步骤1.长远规划,制定资源和环境要素利用规划,统筹资源和环境要素的运行,明确各部门的职责权利,为市场化配置体系提供依据。
2.完善资源和环境要素的价格机制,根据价值熵理论,以社会价值最大化为目标,建立资源和环境要素交换价值体系,为市场化配置体系提供动力机制。
3.搭建配置信息网络,构建配置信息平台,建立起配置信息的获取、传播和应用的系统,实现资源和环境要素的可视化,改善传播的效率,提高社会的运行效率。
4.建立资源和环境要素的管理框架,明确市场化配置体系的运行规则,保证管理的有效性,健全市场化配置体系。
三、推动健全资源环境要素市场化配置体系的措施1.健全法律制度,明确相关权责,加强市场化配置体系的执行力,使其能够得到有效的实施。
区资源要素市场化配置改革总体方案
**区资源要素市场化配置改革总体方案
是贯彻落实党的十八届三中全会精神、全面深化改革的开局之年,也是推进要素市场化配置改革的攻坚之年。
结合我区实际,现就加快推进要素市场化配置改革制定本实施方案。
一、总体要求
(一)指导思想
以党的十八届三中全会、省委十三届四次全会精神为指导,围绕“奋战五年、再造**”的总目标,以大幅度减少政府对资源的直接配置、优化政府保障公共服务、促进公平竞争、推动可持续发展为主线,深入推进资源要素市场化配置改革,着力破除要素配置中的体制性障碍,提高要素配置效能和节约集约利用水平,为建设长三角都市圈中清丽、富裕、乐居的现代化生态型水乡魅力之城提供动力和保障。
(二)基本原则
——立足于要素配置方式向更好地发挥市场基础性作用转变,正确处理政府和市场的关系,不断提高要素配置效能。
——立足于经济增长方式向创新驱动转变,强化内生动力,提升产业层次,引导和倒逼企业转型升级。
——立足于政府管理方式向公共服务型转变,完善公平、公正、公开的政策制度,提高服务效率,优化发展环境。
二、主要目标
,健全完善公平、公正、公开的亩产效益动态综合评价排序机制,形成要素差别化配置和“腾笼换鸟”激励倒逼机制,加快建立完善地方金融、创新驱动和要素交易体制机制。
到,土地、能源、资金、人才、环境容量等要素配置中的体制性障碍取得实质性突破,基本形成集约、高效的要素市场化配置机制。
经过3-5年的努力,到全区力争腾退低效用地,规模以上工业企业单位工业增加值能耗水平、单位GDP能耗和万元工业增加值用水量低于全市平均,新增工业用地亩均投资强度、规模以上工业企业亩均投入、亩均销售和亩均税收达到全市先进水平,主要污染物排放量完成市下达目标,重点整治行业整治工作取得明显成效,全区发展质量和效益明显提升。
三、主要改革任务
(一)完善公平、公正、公开的亩产效益综合评价排序机制。
1. 制定工业企业绩效综合分类管理办法。
坚持以“亩产论英雄”的发展理念,经过对亩均用地税收、亩均用地增加值、单位用电增加值、单位用电税收和全员劳动生产率等5项指标作为基本评价标准,根据各项指标的加权核算得出企业单位效益水平指数,结
合行业地位、技术、品牌等定性指标,对全区规模以上工业企业进行排名排序,实行ABCD四类分级动态管理,建立全区企业资源产出绩效档案。
推动全区资源要素向高效益优质企业流动,加快工业企业转型升级提高经济发展质量和效益。
(牵头部门:区发改经信委)(二)建立差别化的资源要素价格机制。
2. 实施差别化电价制度。
结合亩产效益综合评价排序结果,对7大行业中单位土地、电力税收产出低于行业最低标准以下工业企业,和国家、省、市规定的淘汰及限制类行业执行差别电价政策。
对差别电价的收入管理,按照“谁征收、谁使用”原则,全额用于淘汰落后产能,推进工业转型升级。
同时对经过整改达到标准的企业,经认定不再执行差别化电价制政策(牵头部门:区发改经信委)
3. 推行污水处理复合计价收费制度。
改革污水处理费仅按化学需氧量排放浓度计征的办法,结合亩产效益综合评价排序结果,对企业采取按入网污水中有害污染物浓度多因子复合计收、差别加价的污水处理收费制度,引导企业加强污水预处理和达标排放,增加排污成本,减少排放数量。
(牵头部门:区住建交通局、区环保分局、区物价局)
4. 建立用能总量核定和指标交易制度。
健全用能总量核定制
度,对全区年综合能耗3000吨标煤及以上(电力生产企业、热力生产企业和公共事业企业除外)的重点用能工业企业,根据行业单位工业增加值能耗对企业核定用能基数,并实行差别化用能管理。
健立用能指标交易制度,对全区年综合耗能3000吨标煤(等价值)以上的工业企业,及列入交易范围企业所有新增用能项目和其它新增年耗能500吨标煤(含)以上项目,实行核定配额使用(配额内不增加收费)、新增量有偿申购、超限额差别收费的核定申购制度并经过交易中心平台进行交易。
(牵头部门:区发改经信委)
5. 实施城镇土地使用税差别化减免政策。
按照市政府统一调整的土地等级划分范围和适用税额标准,结合亩产税收、单位能耗、单位排放等指标进行综合考评,实施城镇土地使用税分类分档的差别化减免政策,加快低端低效产能淘汰步伐,有效提高土地使用效益。
(牵头部门:区地税分局)
6. 推行差别化排污总量控制和排污权交易制度。
实行主要污染物总量控制,根据下达的总量控制要求制定年度总量控制计划,并纳入地区年度计划,强化管理执行;按照“统筹协调、综合治理、突出重点、防治结合”的原则,从结构减排、工程减排、管理减排三方面落实总量减排措施;将总量控制纳入建设项目的环保审批,严控项目新增总量。
开展排污权交易制度,对日排放生产废水10吨以上的排污单位或配有1吨/时以上燃煤锅炉或相当规模工业窑炉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