方剂学药物组成
- 格式:doc
- 大小:46.00 KB
- 文档页数:4
方剂学总结整理打印版
一、方剂的组成
方剂是由一种或多种药物组成的,每一种药物都具有其独特的性味、功效和主治病证。
方剂的组成要根据病情、体质、环境等多种因素进行选择。
一般来说,方剂的组成应该遵循以下原则:
1. 药物相辅相成,相互协调,不得相互抵消或产生不良反应。
2. 药物的剂量应该适当,不宜过大或过小。
3. 药物的炮制方法应该得当,以保证其疗效和安全性。
二、方剂的用法
方剂的用法包括煎服法、丸剂法、散剂法等。
其中,煎服法是最常用的一种用法。
煎服法的基本步骤包括:将药物放入煎药壶中,加入适量的水,煎煮一定时间,滤去渣,取汁饮用。
丸剂法是将药物制成丸状,便于患者服用。
散剂法是将药物研成粉末,混合均匀后分装成小袋,每次服用时取出适量粉末冲服。
三、方剂的功效
方剂的功效取决于其组成的药物,药物的性味、归经、功效和主治病证等。
方剂可以调节人体阴阳平衡,调整气血运行,提高免疫力等。
四、方剂的分类
方剂可以根据不同的分类标准进行分类。
常见的分类方法包括:
1. 按照方剂的组成分类:如草方、汤方、丸方、散方等。
2. 按照方剂的功效分类:如补益方、清热解毒方、安神方、理
气方等。
3. 按照方剂的主治病证分类:如感冒方、咳嗽方、胃痛方、月经不调方等。
五、方剂学的历史沿革
方剂学是中医药学的重要组成部分,历史悠久,源远流长。
方剂学的发展可以追溯到远古时期,当时的人们通过尝试治疗疾病,逐渐积累了一些药物知识。
中药方剂学中药方剂学是中医药学的重要分支之一,是指通过对中草药性味归经、功效作用和配伍规律的研究,探讨以中草药为主要药材制成的复方制剂,即中药方剂,其形式包括汤剂、丸剂、散剂等。
中药方剂学旨在总结丰富的中医药传统经验,提高中药治疗效果,确保使用中药安全有效。
中药方剂的基本概念方剂的定义中药方剂是指按照一定的配方规律,将若干种中草药按一定比例配伍煎煮或制成剂型,用以治疗疾病的药物组合。
方剂通常包含主药、佐使药、调和药以及药引等组成部分,各药性味相辅相成,共同发挥治疗作用。
方剂的分类方剂按类型可分为汤剂、丸剂、散剂、片剂等;按作用可分为解表剂、清热剂、和解剂、化气剂等多种类型;按使用目的可分为治标方、治本方、方解、方草、便民方、辨变方等不同类别。
中药方剂的基本原则君臣佐使配伍原则中药方剂使用中,通常根据君臣佐使相配的原则进行配伍。
君药在方剂中起主导作用,臣药则在辅助君药的同时有特定的作用,佐药则有助于调和君臣药的作用,使整个方剂更加有效。
用药考量原则在选择用药过程中,需要综合考虑患者的病情、年龄、体质等因素,确保选用药物不仅疗效确切,而且用量适中,药性温和。
疾病辨证原则中药方剂的使用需要根据中医辨证施治的原则,结合患者的病情特点,确保选用适合的方剂治疗疾病,提高治疗效果。
中药方剂学的未来发展随着现代科学技术的不断发展,中药方剂学也在不断创新与发展。
未来,中药方剂学将更加注重对方剂的药效成分研究,探索中药方剂的作用机制,致力于提高方剂的疗效并减少不良反应,实现中药的规范化、现代化应用。
总的来说,中药方剂学是中医药学中不可或缺的重要组成部分,它传承了中医药精髓,通过对中药材性味归经、功效作用和配伍规律的深入研究,为中医药的临床应用提供了重要依据,同时也为现代科学技术的融合提供了广阔的发展空间。
愿中药方剂学在未来的发展中继续发光发热,造福人类健康。
方剂学[单项选择题]1、逍遥散的组成中有()A.当归、川芎B.白芍、茯苓C.香附、陈皮D.薄荷、防风E.白术、半夏参考答案:B参考解析:逍遥散的药物组成:柴胡、当归、白芍、白术、茯苓、生姜、薄荷、炙甘草。
故本题选B。
[单项选择题]2、清营汤主治证的热型是()A.夜热早凉B.身热夜甚C.日晡潮热D.往来寒热E.皮肤蒸热参考答案:B参考解析:清营汤主治证为热入营分证。
身热夜甚,神烦少寐,时有谵语,目常喜开或喜闭,口渴或不渴,斑疹隐隐,脉细数,舌绛而干。
本方证乃邪热内传营分,耗伤营阴所致。
邪热传营,伏于阴分,入夜阳气内归营阴,与热相合,故身热夜甚。
故本题选B。
[单项选择题]3、龙胆泻肝汤与蒿芩清胆汤中均含有的药物是()A.半夏B.木通C.黄芩D.栀子E.泽泻参考答案:C参考解析:龙胆泻肝汤、蒿芩清胆汤的药物组成见下表。
故本题选C。
[单项选择题]4、下列各项,不属龙胆泻肝汤的组成药物的是()A.通草B.生地C.黄芩D.栀子E.泽泻参考答案:A参考解析:龙胆泻肝汤的组成为龙胆草、黄芩、栀子、泽泻、木通、车前子、当归、生地、柴胡、生甘草。
[单项选择题]5、下列方剂组成药物中含有地黄的是()A.一贯煎B.芍药汤C.归脾汤D.当归补血汤E.当归四逆汤参考答案:A参考解析:一贯煎:北沙参、麦冬、当归身、生地、枸杞子、川楝子。
芍药汤:芍药、当归、黄连、槟榔、木香、甘草、大黄、黄芩、官桂。
归脾汤:白术、当归、白茯苓、炒黄芪、远志、龙眼肉、酸枣仁、人参、木香、甘草。
当归补血汤:黄芪、当归。
当归四逆汤:当归、桂枝、芍药、细辛、甘草、通草、大枣。
故本题选A。
[单项选择题]6、甘温除热的代表方剂是()A.小建中汤B.补中益气汤C.四君子汤D.黄芪桂枝五物汤E.升阳益胃汤参考答案:B参考解析:甘温除热法为金元时期李呆所创,旨在应用性味甘温的药物治疗虚损劳倦引起的发热,其代表方剂为补中益气汤。
故本题选B。
[单项选择题]7、当归补血汤重用黄芪为君,意在()A.补气固表B.补气行血C.补气生血D.补气行水E.补气托毒参考答案:C参考解析:方中重用黄芪,其用量五倍于当归,其义有二:本方证为阴血亏虚,以致阳气欲浮越散亡,此时,恐一时滋阴补血固里不及,阳气外亡,故重用黄芪补气而专固肌表,此其一;有形之血生于无形之气,故用黄芪大补脾肺之气,以资化源,使气旺血生,此其二。
绪言一、“方剂”与“方剂学”的概念1、方剂,是在治法的指导之下,选择合适的药物,酌定用量,按照方剂的组成原则配伍而成。
2、方剂学,是研究并阐明治法与方剂的理论及其运用的一门学科。
一、方剂与治法1、方剂与治法的关系:(1)治法来源于方剂;(2)治法是指导遣药组方的原则;(3)方剂是体现和完成治法的主要手段。
2、常用的治法:清代程钟龄《医学心悟》将常用治法概括为“八法”,即汗、和、下、消、吐、清、温、补。
体现各法的代表方剂如下:(1)汗法——解表剂(2)和法——和解剂(3)下法——泻下剂(4)消法——行气、活血祛瘀、祛湿、祛痰、消导化积、驱虫剂等(5)吐法——涌吐剂(6)清法——清热剂(7)温法——温里剂(8)补法——补益剂三、方剂的组成1、组成原则:君、臣、佐、使。
(1)君药:针对主病或主证起主要治疗作用的药物,在方剂中不可缺少。
(2)臣药:协助君药加强治疗作用的药物,或针对兼病或兼证起主要治疗作用的药物。
(3)佐药:①佐助药,即配合君、臣药以加强治疗作用,或直接治疗次要症状的药物;②佐制药,即用以消除或减弱君、臣药的毒性,或制约其峻烈之性的药物;③反佐药,即病重邪甚可能拒药时,配用与君药药性相反而又能在治疗中起相成作用的药物。
(4)使药:①引经药;②调和药。
2、组成变化:(1)药味加减的变化(2)药量加减的变化(3)剂型更换的变化各论1解表剂凡以解表药为主组成,具有发汗、解肌、透疹等作用,治疗表证的方剂,统称解表剂,分为辛温解表、辛凉解表、扶正解表三类。
使用解表剂时应注意:①不宜久煎;②温覆;③微汗为佳;④表里同病者,或先表后里,或表里双解;⑤若表邪入里,麻疹已透,疮疡已溃,虚证水肿,或吐泻失水者,禁用。
1.1辛温解表麻黄汤[方解]麻黄——发汗解表,宣肺平喘。
麻、桂相伍,(君)桂枝——助麻黄发汗散邪,温经止痛。
有峻汗之功。
(臣)杏仁——降利肺气,合麻黄一宣一降以增平喘之力。
(佐)甘草——调和药性,缓麻、桂峻烈之性。
中医方剂学总论一、方从法出:根据所立治法选方或组方二、常用治法1.汗法(表证)2.和法(分消上下)3.下法(疗效快)4.消法(疗效慢)5.吐法6.清法7.温法8.补法三、方剂的变化形式1.药味加减的变化大承气汤——调胃承气汤2.药量增减的变化小承气汤——厚朴三物汤3.剂型更换的变化理中丸——人参汤1、解表剂辛温解表1、麻黄汤—发汗峻剂【组成】麻黄,桂枝,杏仁,炙甘草(麻黄汤中用桂枝,杏仁甘草四般施)【功用】发汗解表,宣肺平喘。
【主治】外感风寒表实证。
恶寒发热,喘而无汗服之宜。
2、桂枝汤:【组成】【桂枝,芍药,】【生姜,大枣,】炙甘草(两个药对调和营卫)【功用】解肌发表,调和营卫【主治】外感风寒表虚证。
解肌发表调营卫,表虚自汗正宜用。
【用法】温服、温覆【用量】桂枝与芍药的用量比例是1:13、九味羌活汤:【组成】羌活、防风、细辛、苍术、白芷、川芎、黄芩、生地、甘草(防止秦琼藏草地,细洒九味羌活汤。
——防、芷、芩、芎、苍、草、地、细、羌9 味药)【配伍意义】黄芩+生地【兼清里热】【功用】发汗祛湿,兼清里热【主治】外感风寒湿邪,内有蕴热证。
【风、寒、湿、热】恶寒发热,肌表无汗,头痛项强,肢体酸楚疼痛(表现湿邪),口苦而渴(表现热邪),苔白,脉浮。
分经论治:羌活—太阳、白芷—阳明4、小青龙汤:【组成】麻黄,桂枝,细辛,干姜,半夏,白芍,五味子,炙甘草(小青龙汤桂芍麻,干姜辛夏草味加。
)【功用】解表散寒,温肺化饮【主治】风寒客表,水饮内停证。
恶寒发热,无汗,喘咳,痰多而稀,或痰饮咳喘,不得平卧,或身体疼重,头面四肢浮肿,舌苔白滑,脉浮。
【配伍意义】①五味子敛肺止咳,芍药敛阴益营。
体现“散中寓收”②温化寒饮的固定配伍:姜辛五味法辛凉解表1、银翘散——辛凉平剂【功用】辛凉透表,清热解毒(君药:金银花、连翘)【主治】温病初起【配伍意义】荆芥穗、淡豆豉属“去性存用”之法,也称“制性取用”。
本方重在透表。
2、桑菊饮——辛凉轻剂【功用】疏风清热,宣肺止咳。
方剂学之方剂基本结构君臣佐使方剂学之方剂基本结构君臣佐使方剂的组成与变化第二节方剂组成原则与基本结构一、方剂的组成原则方剂的组成不是药物随意的堆砌,主观的选择,而是必须遵循一定的组成原则。
组方是在辨证立法的基础上,针对病因病机,以药物的性味、归经、功用为依据,所用药物与其病证的病机丝丝入扣,使药物配伍后的综合效用与所立治法高度统一。
所以,方剂组成的原则可概括为“依法选药,主次有序,辅反成制,方证相合”。
遣药组方既要重视药物之间的配伍关系,还应重视药物配伍与病证的针对性,做到以法统方,方中有法,药证相应二、方剂的基本结构方剂是由药物组成的,是在辨证立法的基础上选择合适的药物组合成方。
药物的功用各有所长,也各有所偏,通过合理的配伍,增强或改变其原有的功用,调其偏性,制其毒性,消除或减缓其对人体的不利因素,使各具特性的药物发挥综合作用,徐灵胎说:“药有个性之专长,方有合群之妙用”,即是此意。
“方之与药,似合而实离也,得天地之气,成一物之性,各有功能,可以变易气血,以除疾病,此药之力也。
然草木之性与人殊体,入人肠胃,何以能如人所欲,以致其效。
圣人为之制方,以调剂之,或用以专攻,或用以兼治,或以相辅者,或以相反者,或以相用者,或以相制者。
故方之既成,能使药各全其性,亦能使药各失其性。
操纵之法,有大权焉,以方之妙也。
”方剂的组成不是药物随意的堆砌,主观的选择,而是必须遵循严格的原则来组合。
中医将方剂的组成原则归纳为“君、臣、佐、使”,借以说明方剂的组织形式,和各药之间的主次关系。
“以法统方”和“君臣佐使”理论的关系,前者是遣药组方的原则,是保证方剂针对病机,切合病情需要的基本前提;后者是组方的基本结构和形式,是体现治法、保障疗效的手段。
只有正确把握上述两方面的基本理论和技能,加之熟练的用药配伍技巧,才能组织好理想的有效方剂。
北医说最早源于《内经》。
《素问·至真要大论》说:“主病之谓君,佐君之谓臣,应臣之谓使。
方剂学重点方剂总结归纳方剂学作为中医药学的重要组成部分,是研究中药方剂的组成、用法用量、功效及适应症等内容的学科。
方剂是中医药的重要表现形式,它是由多种药物按一定比例配伍而成,具有一定的药理作用和临床应用价值。
在方剂学中,有一些重点方剂被广泛运用于临床实践中,对治疗各种疾病起到了积极的作用。
本文将对方剂学的重点方剂进行总结归纳,以便进一步了解和学习方剂学知识。
一、四物汤四物汤是一味温经活血、通络止痛的经典方剂,由当归、川芎、熟地、白芍组成。
主治血虚经络不畅所致的痛经、月经不调、产后腹痛等症状。
四物汤具有滋补血气、调经止痛的作用,被广泛用于妇科疾病的治疗。
二、桂枝汤桂枝汤是一味温经解表、扶正宣通的经典方剂,由桂枝、白芍、生姜、大枣、甘草组成。
主治表里不和、经气郁滞所致的发热恶寒、头痛体痛等症状。
桂枝汤具有解表散寒、调和营卫的作用,常用于治疗风寒感冒、初期风热感冒等疾病。
三、通草四物汤通草四物汤是一味活血化瘀、调经止痛的经典方剂,由当归、川芎、通草、川芍组成。
主治经络瘀阻、气血不畅所致的痛经、闭经、乳房胀痛等症状。
通草四物汤具有行气活血、调经止痛的作用,常用于治疗痛经、不孕症等疾病。
四、逍遥散逍遥散是一味理气和胃、疏肝解郁的经典方剂,由枳壳、白芍、茯苓、甘草等组成。
主治肝郁气滞所致的胸胁胀满、情绪不宁等症状。
逍遥散具有疏肝理气、和胃开郁的作用,常用于治疗郁证导致的各种疾病。
五、四君子汤四君子汤是一味补益脾胃、健脾和胃的经典方剂,由人参、白术、茯苓、甘草组成。
主治脾胃虚弱所致的食欲不振、腹胀便溏等症状。
四君子汤具有健脾益气、补益中气的作用,常用于治疗脾胃虚弱引起的消化不良等疾病。
方剂学重点方剂总结到此结束,通过对上述方剂的介绍,我们可以了解到这些方剂的主治疾病、药物组成以及药理作用,对于临床实践具有一定的指导意义。
在学习方剂学知识的过程中,我们应该深入理解方剂的配伍原则和应用规律,不断提升自己的临床应用能力,为患者的健康服务。
方剂学笔记整理 (终极版)方剂学是中医药学中的重要学科,涉及方剂的组成、功效、配伍等方面。
在总论部分,我们介绍了一些重要的方书,如《伤寒杂病论》、《五十二病方》、《太平惠民和剂局方》等,以及方剂的基本结构和方剂变化形式。
同时,我们也介绍了常用的治法和方剂比较。
解表剂是一种治疗外感风寒表实证的方剂,分为辛温解表剂、辛凉解表剂和扶正解表剂。
其中,麻黄汤是一种常用的辛温解表剂,可以发汗解表、宣肺平喘。
其组成包括麻黄、桂枝、杏仁和甘草。
临床表现为恶寒发热、头身疼痛、无汗而喘、舌苔薄白、脉浮紧等。
在方剂学中,君臣佐使药是一个重要的概念。
君药是治疗主病或主证起主要作用的药物,臣药则是辅助君药加强治疗主病或主证作用的药物,或针对重要的兼病或兼证起主要治疗作用的药物。
佐药包括佐助药、佐制药和反佐药。
使药则是引领方中诸药至特定病所的药物或具有调和方中诸药作用的药物。
方剂与治法的关系也是方剂学中的重要内容。
治法是指导遣药组方的原则,方剂是体现和完成治法的主要手段。
方从法出,法随证立。
最后,我们需要了解方剂的分类和比较。
例如,肾气丸和六味地黄丸加桂枝、附子的用法,小承气汤和厚朴三物汤的药量加减变化,以及理中丸和理中汤的剂型更换等。
掌握这些知识,有助于我们更好地理解和运用方剂学。
方剂学重点整理考试时间:2011-01-05 9:00-11:00,中药081班1210.方解:麻黄辛苦性温,属于肺、膀胱经,善于开腠发汗,祛除表面的风寒;宣肺平喘,开闭郁之肺气,故用作君药。
然而,单用麻黄发汗只能解卫气之闭郁,不能透营达卫,因此需要配合桂枝,解肌发表,温通经脉,既助麻黄解表,使发汗之力倍增,又畅行营阴,使疼痛之症得以解除。
杏仁则降利肺气,与麻黄相伍,一宣一降,以恢复肺气之宣降,加强宣肺平喘之功,是为宣降肺气的常用组合,为佐药。
炙甘草能调和麻、杏之宣降,又能缓和麻、桂相合之峻烈,使汗出不致过猛而耗伤正气,是使药兼佐药之用。
四药配伍,表寒得散,营卫得通,肺气得宣,则诸症可愈。
方剂学组成见方解和方歌绪言1.方剂:在中医辩证审因、确定治法之后,选择适宜的药物,酌定用量、按照组方基本结构的要求,妥善配伍而成2.方剂学的概念: 在辩证审因、决定治法之后,选择适宜的药物,按照组方原则,酌定用量、用法及剂型,妥善配伍而成3.方剂学的发展简史:1)先秦时期:1973年在湖南长沙马王堆3号汉墓出土的《五十二病方》是现存最古老的方书。
全书共有医方283个,涉及临床各科病证100余种。
诸方用药242种,有不少品种是《神农本草经》中所未收载的。
2)两汉时期:(1)方剂学的基础理论,主要集中地反映在《黄帝内经》的七篇大论之中。
此书在治则和治法方面,较全面而系统地总结了“谨察阴阳,以平为期”,“治病必求于本”,“治求期属”以及整体治疗、标本缓急、三因制宜等有关治则的理论。
书中总结的大量治法内容无一不是后世立法组方的理论基础;在制方的基本结构方面,提出了“君、臣、佐、使”的组方理论,并对君药、臣药、佐使药的含义作了概括性的界定,提出:“主病之谓君,佐君之谓臣,应臣之为使。
”此书虽是专门阐述中医基本理论的经典之作,还有13首方剂(2)张仲景以《内经》理论为基础,完成了当代最高水平的临床巨著——《伤寒杂病论》。
创造性地将理、法、方、药融为一体。
此书经晋•王叔和及宋•林亿等先后整理编辑为《伤寒论》和《金匮要略》,使之得以广为流传。
《伤寒论》载方113首,《金匮和略》载方245首,不计两书并见的重复方,计有323个方剂。
《伤寒杂病论》历来被推崇为“方书之祖”。
3)魏晋南北朝时期:《肘后备急方》(《肘后救卒方》),为东晋著名医家葛洪所撰。
4)隋唐时期:( 1)《千金要方》和《千金翼方》是唐代医药大家孙思邈的力作。
《千金要方》共30卷,132门,载方5300余首。
《千金翼方》亦为30卷,载方2200余首,用以羽翼前书。
( 2)《外台秘要》唐代又一部大规模的方书和临床医学著作。
全书计40卷,1104门,收方6800余首。
方剂的组成组方目的药物通过有机的配伍而成为方剂,这个过程叫“组方”。
药物通过“组方”而成为方剂,是药物运用的一次质的飞跃。
这种“质的飞跃”表现在,药物经过组方而成为方剂之后,可出现下面几个优点:一、增强药效例如大黄与芒硝,单用大黄口服,一般是6-8小时才见泻下;单用芒硝口服,一般是4-6小时才见泻下,但若两者有机地配伍(如大承气汤(伤寒论)),则于1小时左右可出现泻下,其原理:大黄荡涤大肠(增加肠蠕动),芒硝成寒软坚(增加肠容积),因此,两药相伍,“芒硝先化燥屎,大黄继通地道”,共奏“急下”之效。
从上面的例子亦可以看出,两个(或以上)物配伍,,其效之所以能够增强是有科学原理的,是“有机配伍”的结果,而不是简单的数学式的相加。
需要强调的是,几乎所有的“相须”配伍,都能增强药效,但作为临床用药,不是多多益善,而是恰到好处。
例如治疗阳明腑实轻证之小承气汤《伤寒论》,作为君药大黄就不必配伍芒硝了。
因此,作为“组方”的要诀之一则是选药要精当。
二、扩大药效或产生新药效每一个中药,作为单体,其功效、主治是有一定范目的。
但若与不同药物“相使配伍”多能扩大药物的功效,甚至产生新的作用(或改变其原有的作用),从而扩大其治疗范围。
例如桂枝,桂枝的功效是发汗解表,温经通阳。
但若与白芍相伍(如桂枝汤),则产生调和营卫的新药效;若与茯苓相伍(如苓桂术甘汤),则奏温阳化饮的作用;若与泽泻相伍(如五苓散).则奏化气利水的作用,这些都是扩大药效的例子。
需要强调的是,不是所有的“相使配伍”都能扩大药效。
能否扩大药效,关键在于两药之间在性味功效(包括归经)方面是否有“某种共性”的存在。
三、监制药物之烈性或毒性首先,需要说明的是,这里所说的“烈性或毒性”,是指某些药物具有一定毒性或副作用,与古时所言的广义的“毒药”,其概念有所不同。
具有一定毒性或副作用的药物,用得不当就可能导致中毒。
因此,医药学家便通过配伍(或炮制)以减轻或消除其对人体的不利因素。
中医药物学与方剂学中医药物学与方剂学是中医学中的两大重要学科,它们以药物为基础,研究与应用中药方剂,是中医学理论与实践的重要组成部分。
一、中医药物学中医药物学是研究中药药物的特性、来源、加工、性味归经、功效与应用的学科。
药物学主要包括药物的分类、质量控制、生物碱、苷类及药物的性能等方面内容。
1. 药物分类中药药物根据其来源可分为:植物药、动物药、矿物药。
植物药按其形态可分为:草本、木本、霍香类等。
植物药会根据不同部位收集,如叶、茎、根、果实等。
动物药包括各种动物的组织、分泌物和器官。
矿物药指以矿物为主要来源的中药。
2. 质量控制中药质量控制是确保中药品质量的重要环节。
包括药材的鉴别、质量标准的制定、提取物的质量控制等。
质量控制要求准确鉴别中药材,确保中药的质量稳定和安全性。
3. 药物的性味归经中药药物根据其性味与归经进行分类。
性味包括寒、凉、温、热、平五种,归经指药物进入人体后所影响的经络系统。
性味归经的分类有助于中药的应用和配伍。
4. 药物的功效与应用中药药物具有多种功效与应用。
药物功效包括清热解毒、祛风散寒、润燥化痰、调气活血等,应用涉及疾病的治疗和症状的缓解。
二、方剂学方剂学是研究方剂的配方、应用、药理作用及临床疗效的学科。
方剂是中药中以多种药物组成的药方,根据不同病症和病机,配伍不同药物,形成不同的方剂。
1. 方剂的配方方剂的配方是根据病症、病机以及药物性味归经等因素而确定的。
配方包括主药、辅药、使药、调药等,各药物相互配伍,发挥协同作用。
2. 方剂的应用方剂的应用是根据临床实践,将配伍好的药物组成的方剂应用于治疗不同病症。
方剂的应用包括中药内服、外用、煎服、膏贴等方式。
3. 方剂的药理作用方剂中的各种药物具有不同的药理作用,根据方剂中各药物的性味归经,配合使用能够发挥更好的疗效。
药理作用包括药物的活血祛瘀、湿热利胆、化湿燥湿等。
4. 方剂的临床疗效方剂经过长期临床实践验证,具有一定的疗效和稳定性。
中医方剂学的配方组成及功效中医方剂学是中医药学中重要的学科之一,研究中药方剂的配方组成、制备方法以及药效等方面。
中医方剂由多种草药组成,每种草药都有特定的功效和作用,通过合理的组合能够发挥最佳的治疗效果。
本文将介绍中医方剂学中常见的配方组成及其功效。
一、四逆汤四逆汤是中医中治疗感冒、寒证等疾病常用的方剂之一。
它由四味中草药组成:附子、干姜、桂枝和甘草。
附子有温阳散寒的作用,干姜能驱寒解表,桂枝有温经散寒的功效,甘草主要是调和药性、增加药物的疗效。
二、清热解毒类方剂清热解毒类方剂常用于治疗疾病中的热毒。
其中代表性的方剂有黄连解毒汤、银翘散等。
黄连解毒汤的主要成分包括黄连、黄芩、黄柏等,它们具有清热解毒、燥湿止泻的功效。
银翘散的主要成分是连翘、银花,它们具有清热解毒、解表发汗的作用。
三、调理脾胃类方剂调理脾胃类方剂用于治疗脾胃功能不佳、消化不良等问题。
六君子汤是其中的代表方剂,它由六味草药组成:人参、白术、茯苓、甘草、大枣和生姜。
六味草药各有不同的功效,如人参补气、白术健脾、茯苓利水、甘草调和药性等,通过合理的搭配可以改善脾胃功能,增进食欲。
四、补益类方剂补益类方剂主要用于强壮体质、提高机体免疫力等。
党参养荣汤是其中的典型代表,它由党参、黄芪、天冬、白术等草药组成。
党参和黄芪具有补气养血、提高人体抵抗力的作用,天冬和白术有益胃健脾的功效。
五、安神助眠类方剂安神助眠类方剂多用于治疗失眠、焦虑等因素引起的神经系统问题。
代表性的方剂包括安神丸和逍遥丸。
安神丸由柴胡、香附、白芍等草药组成,它们能够安抚心神、镇定情绪、改善睡眠质量。
逍遥丸的主要成分是逍遥、牡丹皮等,它们有舒肝定志的功效,可以减轻焦虑症状。
总结起来,中医方剂学中的配方组成及功效与中草药的性能和作用息息相关。
透过合理的配伍、科学的用量可以发挥草药的疗效,从而达到治疗疾病的目的。
中医方剂学的研究和运用对传承和发展中医药学有着重要的意义,也为人们的健康提供了有效的药物选择。
常用中药方剂药物组成及功用主治1.四逆散:柴胡、枳实、芍药、炙甘草功用:透邪解郁,疏肝理气。
主治:阳郁厥逆证,肝脾不和证。
2.生脉散:人参、麦冬、五味子功用:益气生津,敛阴止汗。
主治:温热、暑热、耗气伤阴证;久咳肺虚,气阴两虚证。
3.四物汤:生地黄、川芎、当归、芍药功用:补血活血。
主治:营血虚滞证。
4.补阳还五汤:生黄芪、当归尾、赤芍、川芎、地龙、桃仁、红花功用:补气活血通络。
主治:中风。
5.小柴胡汤:柴胡,黄芩,人参,半夏,甘草,生姜,大枣功用:和解少阳。
主治:伤寒少阳证,妇人热入血室。
6.血府逐瘀汤:生地黄、桃仁、红花、当归、甘草、赤芍、桔梗、枳壳、柴胡、川芎、牛膝功用:活血祛瘀,行气止痛。
主治:胸中血瘀证。
7.六味地黄丸:熟地黄、山药、山茱萸、丹皮、泽泻、茯苓功用:滋阴补肾。
主治:肾阴虚证。
8.银翘散:金银花、连翘、竹叶、荆芥穗、牛蒡子、豆豉、薄荷、生甘草、桔梗功用:辛凉透表,清热解毒。
主治:温病初起。
9.五苓散:猪苓、泽泻、白术、茯苓、桂枝功用:利水渗湿,温阳化气。
主治:蓄水证,水湿内停,痰饮。
10.止嗽散:桔梗、荆芥、紫苑、百部、白前、甘草、陈皮功用:宣利肺气,疏风止咳。
主治:风邪犯肺证。
11.四君子汤:人参、茯苓、白术、甘草功用:益气健脾。
主治:脾胃气虚证。
12.保和丸:山楂、神曲、半夏、茯苓、陈皮、连翘、萝卜子功用:消食和胃。
主治:食积。
13.小承气汤:大黄,厚朴,枳实功用:轻下热结。
主治:阳明腑实证。
14.二陈汤:陈皮、半夏、茯苓、炙甘草功用:燥湿化痰,理气和中。
主治:湿痰咳嗽。
15.玉屏风散:生黄芪、白术、防风功用:益气固表止汗。
主治:表虚自汗。
16.小蓟饮子:生地黄、小蓟、滑石、木通、蒲黄、藕节、淡竹叶、当归、山栀子、炙甘草功用:凉血止血,利水通淋。
主治:血淋、尿血。
17.理中丸:人参、干姜、甘草、白术功用:温中散寒,补气健脾。
主治:脾胃虚寒证。
18.酸枣仁汤:酸枣仁、茯苓、知母、川芎、甘草功用:养血安神,清热除烦。
解表剂
九味羌活汤:羌活防风苍术细辛川芎白芷生地黄芩甘草
小青龙汤:麻黄桂枝细辛干姜五味子半夏芍药甘草
银翘散:连翘银华桔梗薄荷牛蒡子竹叶芥穗淡豆豉生甘草
柴葛解肌汤:干葛柴胡黄芩芍药羌活白芷桔梗甘草生姜大枣石膏
败毒散:柴胡前胡川芎枳壳羌活独活茯苓桔梗人参甘草生姜薄荷
泻下剂
大黄牡丹汤:大黄牡丹桃仁冬瓜仁芒硝
麻子仁丸:麻子仁芍药杏仁大黄枳实厚朴
温脾汤:大黄芒硝甘草附子干姜当归人参
济川煎:当归牛膝肉苁蓉泽泻升麻枳壳
黄龙汤:大黄芒硝枳实厚朴当归人参甘草桔梗生姜大枣
和解剂
大柴胡汤:柴胡黄芩半夏生姜大枣大黄枳实芍药
蒿芩清胆汤:青蒿脑青子芩仙半夏淡竹茹赤茯苓生枳壳陈广皮滑石甘草青黛
逍遥散:柴胡当归白芍白术甘草茯苓薄荷生姜
痛泻要方:白术白芍陈皮防风
半夏泻心汤:半夏干姜黄芩黄连人参大枣甘草
清热剂
竹叶石膏汤:竹叶石膏半夏麦冬人参甘草粳米
清营汤:犀角生地元参竹叶麦冬丹参黄连银花连翘
犀角地黄汤:犀角地黄芍药丹皮
凉膈散:连翘川大黄朴硝甘草栀子薄荷黄芩竹叶
普济消毒饮:黄连黄芩牛蒡子连翘僵蚕玄参马勃板蓝根橘红人参甘草桔梗升麻柴胡
仙方活命饮:金银花归尾赤芍乳香没药陈皮白芷防风贝母天花粉穿山甲皂角刺甘草
导赤散:生地木通生甘草竹叶
龙胆泻肝汤:龙胆草黄芩栀子泽泻木通车前子生地当归柴胡甘草
清胃散:生地黄当归身牡丹皮黄连升麻
玉女煎:熟地黄生石膏麦冬知母牛膝
泻白散:地骨皮桑白皮甘草粳米
芍药汤:芍药当归木香槟榔黄连黄芩大黄肉桂甘草
青蒿鳖甲汤:青蒿鳖甲生地知母丹皮
祛暑剂
清署益气汤:西洋参石斛麦冬黄连竹叶荷梗知母甘草精米西瓜翠衣
补益剂
参苓白术散:人参茯苓白术甘草山药莲子肉白扁豆薏苡仁砂仁桔梗
补中益气汤:黄芪人参白术甘草当归陈皮柴胡升麻
玉屏风散:黄芪白术防风
四物汤:当归川芎白芍熟干地黄
一贯煎:生地黄当归身麦冬北沙参枸杞子川楝子
地黄饮子:熟地巴戟天肉苁蓉山茱萸石斛官桂远志茯苓附子菖蒲五味子麦门冬姜枣薄荷理气剂
半夏厚朴汤:半夏厚朴茯苓生姜苏叶
天台乌药散:乌药木香茴香青皮高良姜槟榔川楝子巴豆
暖肝煎:肉桂小茴香当归枸杞子乌药沉香茯苓生姜
苏子降气汤:紫苏子半夏当归甘草前胡厚朴肉桂姜枣苏叶
定喘汤:白果麻黄苏子杏仁半夏款冬花桑白皮黄芩甘草
旋覆代赭汤:旋覆花代赭石半夏生姜人参大枣炙甘草
橘皮竹茹汤:橘皮竹茹人参姜枣甘草
治风剂
川芎茶调散:川芎羌活白芷薄荷荆芥防风细辛甘草
小活络丹:川乌草乌天南星地龙乳香没药
大秦九汤:秦艽羌活防风白芷独活细辛当归川芎白芍生地熟地白术茯苓甘草石膏黄芩消风散:荆芥防风牛蒡子蝉蜕苍术苦参木通石膏知母当归生地胡麻生甘草
羚角钩藤汤:羚羊角钩藤霜桑叶菊花生地白芍川贝竹茹茯神甘草
镇肝熄风汤:怀牛膝生赭石生龙骨生牡蛎生龟板生杭芍玄参天冬川楝子生麦芽茵陈甘草
天麻钩藤饮:天麻钩藤石决明山栀子黄芩川牛膝杜仲益母草桑寄生夜交藤茯神
大定风珠:生白芍阿胶生龟板干地黄麻仁五味子生牡蛎麦冬炙甘草鸡子黄鳖甲
治燥剂
杏苏散:苏叶杏仁桔梗枳壳前胡半夏陈皮甘草生姜大枣
桑杏汤:桑叶杏仁沙参贝母豆豉栀子梨皮
清燥救肺汤:桑叶石膏甘草人参胡麻仁阿胶麦门冬杏仁批把叶
麦门冬汤:麦门冬半夏人参甘草粳米大枣
百合固金汤:生地熟地当归身麦冬百合贝母白芍桔梗甘草玄参
养阴清肺汤:大生地麦冬生甘草元参贝母丹皮薄荷白芍
祛湿剂
平胃散:苍术厚朴陈橘皮甘草
八正散:车前子瞿麦萹蓄滑石山栀子甘草木通大黄
三仁汤:飞滑石杏仁白蔻仁薏苡仁通草竹叶厚朴半夏
甘露消毒饮:飞滑石黄芩茵陈菖蒲川贝母木通藿香连翘白蔻仁薄荷射干
连朴饮:厚朴黄连菖蒲半夏单豆师栀子芦根
五苓散:猪苓泽泻白术茯苓桂枝
猪苓汤:猪苓茯苓泽泻阿胶滑石
防己黄芩汤:防己甘草白术黄芩
真武汤:芍药白术生姜附子茯苓
实脾散:厚朴白术木瓜木香草果仁大腹子附子白茯苓干姜甘草
萆薢分清饮:益智川萆薢石菖蒲乌药
羌活胜湿汤:羌活独活藁本防风甘草蔓荆子川芎
独活寄生汤:独活桑寄生杜仲牛膝细辛秦艽茯苓肉桂防风川芎人参甘草当归芍药干地黄二陈汤:半夏橘红白茯苓甘草生姜乌梅
温胆汤:半夏竹茹陈皮甘草茯苓枳实姜枣
清气化痰丸:陈皮杏仁枳实黄芩瓜蒌仁茯苓胆南星制半夏姜汁
贝母瓜蒌散:贝母瓜蒌花粉茯苓橘红桔梗
止嗽散:桔梗百部白前甘草陈皮荆芥紫菀
保和丸:山楂神曲半夏茯苓陈皮连翘莱菔子
枳实导泻丸:大黄枳实神曲茯苓黄芩黄连白术泽泻
健脾丸:白术木香黄连甘草白茯苓人参神曲陈皮砂仁麦芽山楂山药肉豆蔻
乌梅丸:乌梅细辛干姜黄连当归附子桂枝人参黄柏蜀椒
风寒犯肺→疏风散寒,宣肺止咳→三拗汤合止嗽散
风热犯肺→疏风清热,宣肺止咳→桑菊饮
痰浊阻肺→燥湿化痰,降气止咳→二陈汤合三子养亲汤
痰热郁肺→清热化痰,肃肺止咳→桑白皮汤
寒饮伏肺→温肺化饮,散寒止咳→小青龙汤
肺气虚→补肺益气,化痰止咳→补肺汤
肺脾气虚→补肺健脾,止咳化痰→玉屏风散合六君子汤
肺肾阴虚→滋阴补肾,润肺止咳→沙参麦冬汤合六味地黄丸
肺心病
痰浊壅肺→健脾益肺,化痰降气→苏子降气汤
痰热郁肺→清肺化痰,降逆平喘→越脾加半夏汤
痰蒙神窍→抵痰开窍,熄风止经→抵痰汤
阳虚水泛→温肾健脾,化饮利水→真武汤合五苓散
肺肾气虚→补肺纳肾,降气平喘→补肺汤
气虚血瘀→益气活血,止咳化痰→生脉散合血府逐瘀汤
支气管哮喘
寒哮→温肺散寒,化痰平喘→射干麻黄汤
热哮→清热宣肺,化痰定喘→定喘汤
肺虚证→补肺固卫→玉屏风散
脾虚证→健脾化痰→六君子汤
肾虚证→补肾纳气→金贵肾气丸或七味都气丸
支气管扩张
痰热壅肺→清热化痰,宣肺止咳→清金化痰汤合千金苇金汤
肝火犯肺→清肝泻火,凉血止血→黛蛤散合泻白汤
气阴两伤→滋阴养肺,化痰止血→百合固金汤
肺脾气虚→补肺健脾,润肺止咳→补肺汤
呼吸衰竭
痰浊阻肺→化痰降气,活血化瘀→二陈汤合三子养亲汤
肺肾气虚→补益肺肾,纳气平喘→补肺汤合参蛤散
脾肾阳虚→温肾健脾,化湿利水→真武汤合五苓散
痰蒙神窍→抵痰开窍,熄风止经→抵痰汤、安宫牛黄丸、至宝丹阳微欲脱→益气温阳,固脱救逆→独参汤
急性呼吸窘迫综合征
热毒袭肺→清热解毒,宣肺降逆→清温败毒饮合麻杏石甘汤
痰热壅肺→清热化痰,肃肺平喘→清金化痰汤
气阴两伤→益气养阴→沈麦三合补肺汤
心肾阳虚→温通心肾→参附汤
肺炎
邪犯肺卫→疏风清热,宣肺止咳→三拗汤或桑菊饮
痰热壅肺→清热化痰,宽胸止咳→麻杏石甘汤合千金苇金汤
热闭心神→清热解毒,化痰开窍→清营汤
阴竭阳脱→益气养阴,回阳固脱→生脉散合四逆汤
正虚邪恋→益气养阴,润肺化痰→竹叶石膏汤
肺阴亏损→滋阴润肺→月华丸
阴虚火旺→滋阴降火→百合固金汤合秦艽鳖甲散
气阴耗伤→益气养阴→保真汤
阴阳两虚→滋阴补阳→补天大造丸
肺癌
气滞血瘀→活血散瘀,行气化滞→血府逐瘀汤
痰湿毒壅→祛湿化痰,清热解毒→导痰汤
阴虚毒热→沙参麦冬汤合五味消毒饮
气阴两虚→益气养阴,化痰散结→沙参麦冬汤
急性心力衰竭
饮凌心肺→温阳利水,泻肺平喘→真武汤合葶苈大枣泻肺汤
阳虚喘脱→益气温阳固脱→参附龙牡汤
痰浊壅肺→宣肺化痰,移饮平喘→三子养亲汤合真武汤
慢性心力衰竭
心肺气虚→补益心肺→养心汤合补肺汤
气阴亏虚→益气养阴→生脉散合酸枣仁汤
气虚血瘀→养气活血,疏肝通路→人参养荣汤合桃红四物汤
阳虚饮停→益气温和,一饮平喘→真武汤
心肾阳虚→温补心肾→桂枝甘草龙骨牡蛎汤合金匱肾气丸
痰饮阻肺→宣肺化痰,一饮平喘→三子养亲汤合真武汤
快速性心律失常
心神不宁→安神定志丸气血不足→归脾汤
阴虚火旺→天王补心丹气阴两虚→生脉散
痰火扰心→黄连稳胆汤心脉瘀阻→桃仁红花煎
心阳不振→参付汤合桂枝甘草龙骨牡蛎汤
慢性心律失常
心阳不足→人参四逆汤合桂枝甘草龙骨牡蛎汤
心肾阳虚→参附汤合真武汤气阴两虚→炙甘草汤
痰浊阻滞→抵痰汤心脉闭阻→血府逐瘀汤
心绞痛
心血淤阻→活血化瘀,通脉止痛→血府逐瘀汤
痰浊内阻→通阳泄浊,豁痰开闭→瓜蒌泻白半夏汤合涤痰汤
阴寒凝滞→辛温通阳,开闭散结→枳实薤白桂枝汤合当归四逆汤气虚血瘀→益气活血,通脉止痛→补阳还五汤
感染性心内膜炎
风热外袭→疏风清热,辛凉解表→银翘散
热炽气分→清热生津,泻火解毒→白虎汤合五味消毒饮
热入心营→清热解毒,凉血活血→清营汤合犀角地黄汤
阴虚火旺→滋阴清热,凉血活血→青蒿鳖甲汤
气阴两虚,血脉瘀滞→益气养阴,活血祛淤→生脉散合补阳还五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