浅议可转让信用证的风险防范
- 格式:doc
- 大小:58.00 KB
- 文档页数:21
转让信用证的风险 Final approval draft on November 22, 2020浅析可转让信用证的风险防范学生:鲁尹志指导老师:刘雁(湖南农业大学东方科技学院,长沙 410128)摘要:信用证作为商业人士长期使用的支付习惯,其地位在反复运作过程中得到确定,更随着商业的需要与变化而得到广泛的普及与运用。
信用证是当前国际贸易中最普遍使用的支付方式,可转让信用证是其中的一种。
可转让信用证为以中间商为中介的贸易方式提供了信用基础,简化了支付程序。
鉴于此,本研究作了主要做了以下工作:首先介绍了可转让信用证的定义、特征及分类,接着分析了可转让信用证的三方主体存在的风险及风险产生的原因,最后提出了可转让信用证风险的防范措施。
关键词:可转让信用证;防范措施;风险The Brief Analysis Transferable Letter of Credit's RiskGuardStudent:Lu YinzhiTutor:Liu Yan(Oriental Science & Technology College of Hunan AgriculturalUniversity,Changsha 410128)Abstract: Commercial letter of credit has been widely used in the business field between seller and buyer. The letter of credit is in the current international trade the most universal use payment pattern, transferable letter of credit is one kind. Transferable letter of credit for as the intermediary type of trading has provided the credit foundation take middle man , simplified the payment procedure. In view of this, this research did has mainly done the following work: First in introduced may transfer letter of credit's definition, the characteristic and the classification, then analyzed has been possible to transfer the reason which letter of credit's tripartite main body existence's risk and therisk produced, finally proposed might transfer the letter of credit risk the measure.Key words:Transferable Letter of Credit; measure; risk一、绪论(一)研究意义可转让信用证(Transferable letterof credit)系指经出口商请求,进口商同意,由开证银行开立可转让信用证,并载明授权受益人(即原信用证受益人)有权将信用证所列金额的全部或部分转让给出口商以外的第三者,即第二受益人(Second beneficiary)有权使用转让后的权力,也就是出运货物,交单取款的权力,此时原来信用证上的受益人为第一受益人,受让者为第二受益人。
浅谈信用证的风险及防范措施引言
一、信用证概述
(一)信用证的发展历程
(二)信用证的定义和特点
(三)信用证的各方当事人及之间的关系
(四)信用证的流转过程
二、信用证的作用
(一)对进口商的作用
1、保证取得代表货物的单据
2、保证按时、按质、按量收到货物
3、提供资金融通
(二)对出口商的作用
1、凭单取款
2、外汇保证
3、资金融通
三、信用证存在的风险
(一)进口商面临的风险
1、出口商伪造单据实施欺诈
2、出口商与承运人联手欺诈
3、“软条款”信用证
(二)出口商所面临的风险
1、进口商伪造信用证
2、开证行资信出现问题
3、单证不符
(三)银行所面临的风险
1、审单不严造成损失
2、开证申请书条款
(四)其他风险
四、信用证风险的防范措施
(一)进口商对风险的防范措施
1、了解出口商信誉
2、选择资信良好的开证行
3、合理明确的订立信用证条款
4、掌握船舶的情况
5、加列商品检验条款
(二)出口商对风险的防范措施
1、严格审证,以及谨防“软条款”的出现
2、慎重选择贸易伙伴
(三)银行对风险的防范措施
1、加强对进口商的资信了解
2、加强对单据的控制
五、其他降低信用证支付方式风险的措施(一)信用证与汇付相结合
(二)信用证与托收相结合
(三)国际保理业务。
可转让信用证的法律风险信用证作为国际贸易结算的方式之一,一经开立就构成银行对出口商凭规定的单据进行付款的承诺。
因而,出口商一旦与进口商在国际货物买卖合同中约定以信用证进行支付,出口商便以为只要符合信用证的规定便可以收到货款。
然而,在使用可转让信用证的情况下,对于信用证的第二受益人来说,存在的风险十分大,或者说,第二受益人在信用证项下受到的保护非常弱,与D/P并无多大差别。
以下,我们通过对一典型案例的分析,对可转让信用证的法律风险进行分析,以期引起对可转让信用证风险的重视。
案例1997年1月30日中国银行寄出某可转让信用证下14票单据,金额共USD1223499.12。
单寄新加坡某转证行,由新加坡的第一受益人换单后将单转寄德国的原始开证行要求付款。
2月14日,中国银行收到新加坡银行转来的德国银行的拒付电。
拒付原因两点。
第一,动物健康证缺少名称;第二,正本提单弄混。
中国银行查信用证及单据留底,认为:1、信用证对动物健康证名称规定为英文名称,仅在括号内显示德文名称。
提交的单据未显示括号内的德文名称,但显示了括号外的英文名称。
因此,即使不符也是非实质上的不符,德国银行借此拒付理由不充分。
2、单据留底记录表明,提单提交新加坡银行时完整无缺,没有问题。
单据是否为新加坡银行搞混不得而知。
因此正本提单即使搞混也不是中国银行的责任。
据此,中国银行向新加坡银行发出反拒付电报,新加坡银行在回电中声明已将中国银行电文内容转达德国开证行听候回复,同时声明作为转证行本身对单据的拒付和最终的付款与否不负责任。
其后,中国银行通过新加坡银行再次发出反拒付的电文,要求开证行付款,但从新加坡银行得到的回电都说正在与德国开证行联系,开证行坚持不符点成立,拒绝付款。
鉴于通过新加坡银行无法解决问题,中国银行曾几次直接给德国开证行发电,催促付款。
但德国开证行在回电中声明,既然它的信用证是开给新加坡的转证行的,中国银行无权直接与开证行联系。
此后,中国银行也就无法与德国银行进行交涉。
可转让信用证基本特点与风险可转让信用证基本特点与风险一、第一受益人面临的风险分析由于被指定的转让行没有转让的义务,若其拒绝办理转让,可能导致第一受益人的交易无法进行,UCP600中允许开证行作为转让行解决了被指定银行拒绝转让的问题。
然而第一受益人一旦选择开证行作为转让行,它将面临商业秘密泄露的风险。
众所周知,第一受益人往往是货物供应商即第二受益人和最终买主即开证申请人的中间商,它之所以要求采用可转让信用证方式结算就是想在不占用自身资金的同时切断开证申请人与第二受益人之间的联系,赚取差价。
当指定转让行拒绝办理转让,第一受益人转而申请由开证行办理转让时,第一受益人必须将第二受益人、转让后信用证金额、货物单价等信息全部告知开证行,而开证行往往是与开证申请人即最终买主关系密切的往来银行,相关信息很容易泄露给最终买主,从而使第一受益人遭受重大损失。
所以当指定行拒绝办理转让时,第一受益人仍应尽量说服该指定行办理转让,或者,要求修改信用证以指定其它银行作为转让行,尽量避免通过开证行办理转让。
二、转让行面临的风险分析1.寄单风险UCP600第38条i款规定:“如果第一受益人应提交其自己的发票和汇票(如果有的话),但未能在第一次要求时照办,或第一受益人提交的发票导致了第二受益人的交单中本不存在的不符点,而其未能在第一次要求时修正,转让行有权将从第二受益人处收到的单据照交开证行,并不再对第一受益人承担责任。
”尽管在上述两种情况下,转让行有权直接将第二受益人单据寄交开证行,并且不再对第一受益人负责,但实务中第一受益人往往是转让行的重要客户,有的甚至对转让行的利润贡献度很高,转让行若草率的直接寄交第二受益人单据给开证行可能导致第一受益人利益受损,影响银企关系,甚至有丧失重要客户的风险。
所以转让行应谨慎对待UCP600第38条i款的.规定,尽量要求第一受益人完成换单或改单的工作。
若确信第一受益人不准备替换单据,可以将第二受益人单据直接寄交开证行;若第一受益人对于自己换单造成的不符点不再修改,转让行也应该谨慎衡量寄交第一受益人不符点单据和寄交第二受益人单据两种情况所带来的后果,以求最小化自己的风险。
论可转让信用证的风险和防范对策(总14页)-CAL-FENGHAI.-(YICAI)-Company One1-CAL-本页仅作为文档封面,使用请直接删除安庆职业技术学院毕业设计论文论可转让信用证的风险和防范系部经济贸易系专业国际贸易实务班级国贸班学生姓名刘菊学号14指导教师王厚义2014年4月10日目录一.绪论 ............................................... 错误!未定义书签。
研究意义 ........................................... 错误!未定义书签。
可转让信用证的概念 ................................. 错误!未定义书签。
、可转让信用证的定义 ........................... 错误!未定义书签。
、可转让信用证的特点及分类 ..................... 错误!未定义书签。
二.可转让信用证在国际贸易应用中存在的风险 ............. 错误!未定义书签。
第二受益人面临的风险 ............................... 错误!未定义书签。
转让行面临的风险 .................................. 错误!未定义书签。
、寄单风险 ..................................... 错误!未定义书签。
、资信风险 ..................................... 错误!未定义书签。
第一受益人面临的风险 (7)三.当下可转让信用证的风险防范政策 ..................... 错误!未定义书签。
开证申请人的风险防范 .............................. 错误!未定义书签。
转让行的风险防范........................................... 错误!未定义书签。
浅析信用证的风险与防范摘要:信用证算中占主导地位的一种结算方式,因其操作简便、风险相对较小的特点,在全球国际贸易结算中使用最为广泛。
然而,由于信用证结算方式中"纯粹的单据交易"方式,使其在实际应用中经常为不法者所利用,从而使其对各当事人充满了变数,给贸易双方及银行带来了很大风险,其中附有软条款的信用证日益成为国际贸易运作实务中最为普遍的做法。
本文从出口商、进口商和银行这三者的角度分别列出了可能发生的风险,并提出了相应的如何解决的一系列措施。
关键词:L/C 风险防范结算单据Abstract:As a dominant way of international settlement,ards are easy to deal with and have comparatively fewer risks, and are globally used in international trade settlement. However, advantage is often taken of "only receipt transaction "by lawbreakers in the practice, which brings potential problems and often causes more serious risks to the trade parties; therefore credit cards with additional soft conditions become popular in the operation of international trade.This article introduce some possible risks from the aspects of seller,buyer and bank.Then it states the ways to solve.Keywords: L/C risk prevenion settlement documents一、信用证结算方式流程概述信用证结算方式是在托收方式的基础上演变出来的一种比较完善的逆汇形式。
信用证业务的主要风险及防范措施信用证是国际贸易中常用的支付方式之一,它的流程复杂,涉及多个环节,存在一些主要风险。
本文将分析信用证业务的主要风险,并提出相应的防范措施。
首先,信用证存在欺诈风险。
一些不良商家可能利用信用证的复杂性,提供虚假文件或进行伪造等欺诈行为。
为了防范这种风险,银行应对信用证的申请人进行严格的审查,确保其可靠性和信誉度。
此外,银行还应加强对信用证的复核,确保所有文件的真实性与合法性,防止欺诈情况的发生。
其次,信用证存在付款风险。
在国际贸易过程中,买方在开立信用证后可能会出现资金问题,导致无法按时付款。
为了降低这种风险,建议银行在开立信用证前要仔细审查买方的资信状况,并要求买方提供足够的抵押品或担保。
此外,银行还应及时催促买方履行付款义务,并保持与买方的良好沟通,确保款项的及时到账。
第三,信用证存在操作风险。
由于信用证流程复杂,涉及多个环节,操作中可能出现疏忽、错误等问题,导致付款延迟或文件无效。
为了减少这种风险,银行应加强对信用证操作人员的培训和管理,确保其熟悉信用证操作流程,并建立良好的内部控制体系。
此外,银行还应加强对信用证操作过程的监控和审查,及时发现并纠正操作错误。
第四,信用证存在政治和法律风险。
国际贸易中涉及不同国家之间的交易,当国际关系出现变动或发生法律冲突时,可能对信用证产生一定影响。
为了应对这种风险,银行应密切关注国际形势,及时了解相关政治和法律变化,并在必要时与法律专业人士进行沟通,以确保信用证的有效性和合规性。
最后,信用证存在货物风险。
在国际贸易中,由于长途运输和不同国家之间的货物检验标准存在差异,可能导致货物的质量、数量或完整性出现问题。
为了防范这种风险,银行应建立健全的货物检验机制,确保货物符合合同要求。
此外,信用证的申请人和受益人也应在合同中明确规定货物的质量要求和检验标准,以减少相关争议的发生。
综上所述,信用证业务存在一些主要风险,包括欺诈风险、付款风险、操作风险、政治和法律风险以及货物风险。
可转让信用证的风险提示可转让信用证适用的贸易方式1. 若进出口商签约成交的订单,系商品规格化,包装标准化,检验程序化,而且批量多,金额大,货源来自分散的异地,亦就是一份订单的货源须从不同地方的港口予以出口。
这种贸易方式为了使合同货物(Contract products)与计价货币(Price Currency)相对换,作到简便、易办、顺利装货和安全结汇,可采用可转让信用证(Transferable Credit)。
遵照UCP第44条规定,出口商可要求进口商开具可转让信用证,可转让信用证的受益人(Beneficiary)作为转让人(Transferer),通过银行称转让银行(Transferable Bank)将信用证金额(Amount)的全部或部分,一次转让给出口商所在地或异地口岸的分支机构,或给异地各货源的供应商,即第二受益人(Second Beneficiary),由第二受益人按规定的产品,在规定的时间内分批装船,制单结汇。
第二受益人不得作再次转让,分割转让的金额不得超过信用证的总金额。
2. 若进口商派员到国外采购所需商品,或委托国外代理商采购商品,进口商可开具以货源地的代理商为受益人的可转让信用证。
国外代理商可向一地或异地的各供应商为第二受益人予以分割转让其信用证的全部或部分金额。
可转让的信用证系由国外的通知银行承担转让银行的职责。
3. 从一个国家生产的商品,运输到另一个国家或地区去销售,经过国际间的多层次的交换,其特点是商品的生者与销售者之间的地理位置遥远,交易批量大,签约复杂,故须中间人介入,或请经纪人介入,他们以赚取中间费用即佣金为目的。
中间商从国外接到订单并收到由国外进口商开具的可转让信用证,以中间商为受益人。
第一受益人将订单交给生产厂,并将信用证金额的全部或部分转让给第二受益人。
第一受益人不愿将提供货源的生产厂的地址及交易条件告知给进口商,为保住商业秘密和商业竞争的机会。
这种作法对中间商有两点好处,一是可保商业秘密,二是可赚取中间利润(Commission)。
由一则案例探讨可转让信用证的风险防范作者:沈克华胡培培来源:《对外经贸实务》2009年第12期在外贸实务中,中间商通常使用可转让信用证的方式以避免实际买主和供货商相互得到对方的信息。
但是,由于可转让信用证业务的复杂性,较易引发争议。
因此本文试图通过对一则相关案例的分析,探讨可转让信用证业务的风险防范。
一、案例简介香港开证行开立以美国公司为受益人的可转让信用证,兑付方式为付款信用证,开证行作为付款行,受UCP600约束。
信用证明确授权美国通知行为转让行。
美国的通知行将信用证转让给台湾的第二受益人,其中货物的单价(CIF价格)和总金额被降低10%;交单期和有效期被提前。
第二受益人收到已转让信用证(以下简称转让证)后即按要求发货制单,然后向美国转让行交单。
美国转让行通知第一受益人换单,然后向香港开证行交单。
开证行审核单据后拒付,理由如下:第一,逾期交单,且信用证已失效。
虽然第二受益人在转让证的有效期和最迟交单期内交单,但是转让行在收到单据后的第14天才将单据交给开证行(可能是等待第一受益人换单),致使向开证行交单时已经超出原证的交单期和有效期。
第二,投保金额不足,只有原证金额的99%。
第三,第一受益人的发票号码与产地证上显示的发票号码不一致。
第四,单据中缺少申请人签发的检验证书。
第二受益人认为上述不符是由于第一受益人的换单造成的,而自己的交单和转让证相符,要求其银行通过美国转让行向香港开证行发出反拒付电文,要求开证行付款。
但从美国转让得到的回电说一直在积极与香港开证行沟通,而开证行坚持不符点成立,拒绝付款。
同时美国转让行在回电中声明作为转证行本身对单据的拒付和最终的付款与否不负责任。
最终,开证行拒付,此业务退单,第二受益人台湾公司丧失了信用证项下收款的保障;美国转让行因单据传递不及时承担部分责任。
二、问题分析(一)香港开证行为何不承担付款责任根据UCP600第2条关于信用证的定义,信用证实质上是开证行对受益人的有条件的付款承诺。
可转让信用证中转让行的风险防范作者:杨毅来源:《对外经贸实务》2010年第06期从表面看,转让行在转让信用证业务的操作中风险是比较小的,因为转让行并不对第二受益人承担独立的付款责任,它只在原证开证行付款后才能向第二受益人付款,所以讨论转让行的风险似乎没有很大的意义。
然而随着转让证业务在贸易实务中的不断增多,各种新的业务运作方式的出现,客户不断有新的需求提出,转让行在转让证的业务处理中稍加疏忽,将会给自身带来很大的风险隐患。
一、可转让信用证中转让行面临的风险(一)转让行越权转证的风险任何银行在接到客户可转让信用证下的转让申请时,应首先确认自己是否具备转让行的资格,这一点容易被忽视,也容易被客户误解。
不少客户甚至某些银行操作员认为,只要是可转让信用证的通知行就可以做转让,实际上这是一种误解。
UCP600第38条b款规定:“可转让信用证系指特别注明“可转让(transferable)”字样的信用证。
可转让信用证可应受益人(第一受益人)的要求转为全部或部分由另一受益人(第二受益人)兑用。
转让行系指办理信用证转让的指定银行,或当信用证规定可在任何银行兑用时,指开证行特别如此授权并实际办理转让的银行。
开证行也可担任转让行。
已转让信用证指已由转让行转为可由第二受益人兑用的信用证。
”也就是说,转让银行意指办理信用证转让的被指定银行,或者在适用于任何银行的信用证中,转让银行是由开证行特别授权并办理转让信用证的银行。
开证行也可担任转让银行。
具备转让资格的银行包括:指定银行、开证行特备授权的银行和开证行。
所以如果某银行仅是通知行而未符合上述条件的话,则不具备转让行的资格。
(二)转让行对转让信用证条款的风险UCP600第38条g款规定:“信用证只能按原证中规定的条款转让,但下列项目除外:信用证金额、其中的任何单价、到期日、最后交单日期、装运期限。
以上任何一项或全部均可减少或缩短。
必须投保的保险比例可以增加、以满足原信用证或本惯例规定的保额……”。
可转让信用证下第二受益人的风险及防范郑颖鑫摘要:国际贸易以信用证为主要结算方式,近年来中介贸易和转口贸易逐步兴盛,使得可转让信用证随之不断发展并得到广泛使用。
本文在充分了解可转让信用证特点的基础上,通过大量查阅相关文献,提出了相应的防范风险的措施,旨在为第二受益人降低风险,减少损失提供建议和帮助。
关键词:信用证;转让;第二受益人一、引言中介贸易和转口贸易的繁荣促成了可转让信用证的产生和发展。
它不仅有助于出口商拓宽国际市场,消除贸易壁垒,促进全球贸易,而且也为中间商提供了诸多便利。
但是许多外贸公司在使用可转让信用证时却比较容易陷入诉讼纠纷当中,特别是作为第二受益人即实际供货商时往往处于被动地位,不能够顺利收汇。
中国作为一个贸易大国,近年来,出口量不断扩大,中介贸易和转口贸易业务比例逐渐上升,使用可转让信用证进行结算的业务量也逐渐增加。
为了更好地保障中国出口企业的权益,减少贸易纠纷,应着重加强对可转让信用证风险的研究,特别是要加强第二受益人风险防范的研究。
二、可转让信用证的概述关于可转让信用证的概念。
《UCP600》第38条b款对其有明确的定义,即可转让信用证就是,写明可以被转让的,经第一受益人申请后,开证行授权转让行根据第一受益人的要求将信用证下的权利及金额的全部或者部分转让给第二受益人的信用证。
关于可转让信用证的特点。
第一,必须注明“可转让”。
《UCP600》中第38条b款明确规定,只有写明“此信用证可转让”或“此信用证允许转让”等字样时,该信用证为可转让信用证。
除此之外,写有“可让渡”“可转移”等其他字样的,不能作为可转让信用证使用。
若信用证上有以上词语,银行可不予理会。
第二,只可转让一次。
《UCP600》第38条d款规定,可转让信用证只能由第一受益人转让给第二受益人,第二受益人接受转证之后不可转让给第三、第四及其后的其他受益人,但第二受益人再转回给第一受益人的情况除外。
第三,先收后支。
转让银行在进行转让时会在信用证上注明“先收后支”,即转让行在收到开证行的货款前不会向第二受益人付款,也就意味着转让行与第二受益人之间的业务不属于银行信用,而是一种商业信用,转让行不承担付款责任,也不向第二受益人保证付款。
可转让信用证主要当事人风险及防范可转让信用证主要当事人风险及防范摘要:可转让信用证是信用证的一种特殊形式,随着国际贸易中各种间接贸易的发展,可转让信用证应运而生,为以中间商为中介的贸易方式提供了信用基础,使用的范围逐步扩展到结算、履约、融资等各个领域,在国际经济交往中的地位也日益重要起来。
由于可转让信用证自身的特点,使得可转让信用证当事人除了要面对像其它信用证一般的风险外,还要应对可转让信用证特殊的风险,例如转让行信用风险、第二受益人要面临中间商的换单风险、第一受益人的议付风险等,这些风险已经严重的影响了可转让信用证的运用和发展,阻碍了中间商贸易的发展。
所以对可转让信用证风险的研究有重要的现实意义,特别是对于我们这样一个贸易大国,在金融危机的今天,可转让信用证的作用显得尤其重要,对可转让信用证风险及防范的研究更是迫在眉睫。
新的国际惯例《跟单信用证统一惯例》国际商会第 600 号出版物的出台,对可转让信用证风险控制起到一定的积极作用,但仍存在很多难以解决的问题,对可转让信用证风险及防范的研究也随之提上了日程。
当前,对可转让信用证的研究还比欠缺,主要是对其基本知识的介绍,特别是对于其风险的研究没有一个系统的、规范的体系。
该文首先采用定性分析和对比分析的方法对可转让信用证主要当事人之间的法律关系深入的研究,揭示了风险存在的根源;可转让信用证风险有多种存在形式,第一受益人和进口商面临着供货商的违约风险,第二受益人面临中间商的换单风险,转让行的资格确认的风险等,文章分别从信用风险、操作风险和融资风险三个角度做了详细的论述;而风险的防范是写作的重点,主要从事前的预防、过程的控制和事后的补救三个角度对可转让信用证的主要当事人各自应采取的措施进行了详尽的阐述,以期对实践中可转让信用证风险的防范以及更好的发挥其作用有所帮助。
关键词:可转让信用证 UCP600 风险防范The Risk and Precaution of Main Parties inTransferable Letter of GreditAbstract :Transferable letter of credit is a special form of letters of credit. With the development of a variety of indirect international trade, transferable L/C credit came into being, providing the basic credit for intermediary trade. The use of transferable L/C has expanded gradually to the scope of the settlement, compliance, finance and other fields, and plays an increasingly important position in international business. Owing to the characteristics of their own, the parties of transferable L/C have to face risk in general as the parties in common L/C, but also to deal with special risks of transferable L/C, such as the credit risk of transferring bank, the riskof broker document changing faced by the second beneficiaries, the risk of the first beneficiaries’ negotiation, etc. These risks have influenced seriously the useand development of transferable L/C, and hinder the development of intermediary trade. So the risk research of transferable L/C has important practical significance, especially for such a large trading nations, the financial crisis at today, the role of transferable letter of credit is particularly important which is urgent. New introduction of international practice UCP600 plays a positive role in risk control of the transferable L/C, but there are still lots of difficult problems, and the study of risk in the transferable L/C also put on the agenda. Primarily depth study of the legal relationship between the parties revealed the existence of the root causes of risk by the method of qualitative analysis and comparative analysis, and made a detailed analysis of the form of risk. The risk can have a variety of forms of existence, the first beneficiary and importers are faced with the risk of supplier default, the second beneficiary is facing a single risk for the brokers, transfer line to confirm the qualifications of the risks. The article discussed in detail separately from credit risk, operational risk and financial risk. And the risk prevention is the focus of writing, It expatiates the main parties’ measures respectively from the beforehand Process control and subsequent remedial in detail, and wish it helpful prevent the transferable of L/C risk in practice, as well as its better to play its role.Key Words: Transferable letter of credit;UCP600;Risk;Precaution目录1.1 本课题研究目的 01.2 本课题研究的意义 01.2.1 对企业来说 01.2.2 从银行的角度来看 (1)1.3 国内外研究概况 (1)1.4 本文的研究思路及创新点 (3)1.4.1 文章的框架 (3)1.4.2 文章的创新点 (4)2.1 可转让信用证的内涵及主要当事人的界定 (4)2.1.1 可转让信用证的内涵 (4)2.1.2 可转让信用证主要当事人的界定 (5)2.2 可转让信用证的特点及分类 (5)2.2.2 可转让信用证的分类 (7)2.3 可转让信用证的操作流程 (9)2.3.1 可转让信用证适用的贸易方式 (9)2.3.2 可转让信用证的操作流程 (9)2.4 可转让信用证与背对背信用证的对比分析 (11)2.4.1 使用程序不同 (11)2.4.2 性质不同 (12)2.4.3 主要当事人的权利、义务以及面临风险不同 (13)3.1 可转让信用证的法律性质 (14)3.2 可转让信用证主要当事人的法律关系 (15)3.2.1 开证行和第一受益人的关系 (15)3.2.2 开证行与第二受益人的关系 (16)3.2.3 开证行与转让行的关系 (18)3.2.4 转让行与第一受益人的关系 (19)3.2.5 转让行与第二受益人的关系 (20)3.3.1 案情介绍 (21)3.3.2 案例分析 (22)第 4 章可转让信用证主要当事人所面临风险 (23)4.1 信用风险 (23)4.1.1 开证行的资信风险 (24)4.1.2 第一受益人的资信风险 (24)4.1.3 供应商的资信风险 (24)4.1.4 转让行的资信风险 (25)4.1.5 进口商资信风险 (25)4.1.6 任何两方恶意勾结 (26)4.2 操作风险 (26)4.2.1 转证环节的风险 (27)4.2.2 换单环节 (30)4.2.3 交单环节 (32)4.3 融资风险 (33)4.3.1 第一受益人 (34)4.3.2 第二受益人 (34)5.1 UCP600 中可转让信用证条款的变化 (35)5.1.1 可转让信用证的定义 (35)5.1.2 转让行的规定 (35)5.1.3 费用的承担更加明确 (35)5.1.4 保兑 (35)5.1.5 第二受益人的交单必须经过转让行 (35)5.1.6 保护没有过错的第二受益人 (36)5.2 UCP600 相关变化对主要当事人利益的影响 (36)5.2.1 关于“开证行可以充当转让行”的影响分析 (36)5.2.3 关于“保兑的反映”的影响分析 (37)5.2.4 关于“第二受益人交单条款”的影响分析 (37)5.2.5 关于“保护没有过错第二受益人”的影响分析 (38)6.1 事前的风险预防 (39)6.1.1 从转让行的角度 (39)6.1.2 从中间商的角度 (40)6.1.3 从供货商的角度 (41)6.1.4 从进口商的角度 (43)6.2 过程中风险的控制 (44)6.2.1 从转让行的角度 (44)6.2.2 从中间商的角度 (45)6.2.3 从供应商的角度 (46)6.2.4 从进口商的角度 (49)6.3 事后的风险补救 (49)6.3.1 从转让行的角度 (49)6.3.2 从中间商的角度 (51)6.3.3 从供货商的角度 (51)6.3.4 从进口商的角度 (52)6.4 国际贸易中可转让信用证的风险及防范案例1 (52)6.4.1 案情介绍 (52)6.4.2 案例分析 (54)结论 (55)参考文献 (57)第 1 章引言1.1 本课题研究目的可转让信用证由于其灵活性和优点,目前在国际贸易中逐步的被广泛使用起来。
浅议可转让信用证的风险防范可转让信用证是国际贸易中常见的支付方式之一,可以向卖方提供支付保障。
然而,与其他支付方式相比,可转让信用证也存在一定的风险,需要采取相应的措施进行防范。
首先,需要认识到可转让信用证存在的风险之一是不正当转让。
不正当转让是指信用证转让方违反信用证规定,将信用证转让给与转让规定不符合的受让方。
为了防范这一风险,转让方在转让信用证前应仔细核实受让方的身份和信誉,确保其能够履行相应的义务。
同时,可以要求受让方提供相关的证明文件和担保,进一步减少风险。
其次,受让方在接受可转让信用证时也需要考虑到风险。
受让方应仔细研究信用证条款,确保自己能够符合相应的要求。
在接受信用证后,受让方应及时通知转让方和开证行,并确保相关的文件和信息的准确性。
此外,还需要防范信用证中的文档风险。
文档风险是指与信用证相关的文件存在缺陷或不符合信用证要求。
为了减少文档风险,买方在开立信用证时应明确指定相应的文件,包括要求特定的文件或证明,以及明确文件的份数和要求的时限。
卖方在准备相关文件时应仔细核对信用证要求,确保文件的准确性和合规性。
此外,信用证的可转让性也可能带来支付风险。
如果转让方无法履行转让义务,或受让方无法收到相应的付款,将会给交易双方带来经济损失。
为了防范这一风险,双方可以在信用证中加入相应的条款,明确转让方的责任和义务。
另外,可以考虑引入第三方担保机构或保险公司,为交易提供额外的保障。
综上所述,可转让信用证在国际贸易中具有重要的作用,但也存在一定的风险。
为了防范这些风险,转让方和受让方应仔细核实对方的身份和信誉,确保信用证的合规性和准确性。
另外,双方也可以在信用证中加入相应的条款和额外的保障措施,以减少风险的发生。
可转让信用证是国际贸易中常见的支付方式之一,具有灵活性和提供支付保障的特点。
然而,与其他支付方式相比,可转让信用证也存在一定的风险,需要采取相应的措施进行防范。
在本文中,我将继续探讨可转让信用证的风险,并提出一些防范措施。
浅议可转让信用证的风险防范近年来,随着国际贸易的不断发展,信用证作为一种重要的支付方式得到了广泛应用。
在国际贸易过程中,可转让信用证被广泛使用,它可以使电商平台、贸易中介和交易商等参与者之间对信用证进行转让,提高了交易的便利性和效率。
但与此同时,可转让信用证也存在着一定的风险,为了降低这些风险,需要采取一系列的措施进行防范。
首先,要加强对受让人的背景调查与评估。
在可转让信用证的转让过程中,对受让人的身份、信用等进行全面、准确的调查是非常重要的。
要确定受让人是否有足够的能力和信用承担所转让的信用证。
可以通过查看受让人的财务状况、信用记录以及以往的交易记录等方面来评估其信用水平和支付能力。
如果发现受让人存在信用问题或经营状况不佳,就要警惕转让给他们信用证的风险。
其次,要加强对信用证的限制和控制。
在信用证的转让过程中,发证行和受让人可以通过在信用证中约定各种限制条件来控制风险。
例如,可以限制信用证的转让次数,或者规定只有满足一定条件才能进行信用证的转让。
此外,在信用证的转让过程中,还可以采取一些技术手段来防范风险,如使用电子签名、条形码等来验证受让人的身份和信用。
第三,要加强对信用证的监督和管理。
在信用证的转让过程中,发证行应当加强对信用证的监督和管理,及时掌握信用证的转让情况,确保信用证的有效性和真实性。
同时,还应与受让人保持良好的沟通和合作,及时解决转让中可能出现的问题和纠纷。
对于有违反信用证转让规定的情况,应及时采取相应的惩罚措施,保护受让人的合法权益。
最后,要树立风险意识,加强风险教育。
可转让信用证的转让过程中存在一定的风险可能,为了降低这些风险,需要各方参与者加强对风险的认识和防范意识。
发证行、受让人、交易商等各方都应加强自身的风险管理能力,学习风险防范的知识,了解信用证转让的相关法律规定和操作规程,提高对风险的判断和应对能力。
综上所述,可转让信用证的风险防范是一个复杂而又重要的问题。
只有加强对受让人的背景调查与评估、加强对信用证的限制与控制、加强对信用证的监督与管理以及树立风险意识、加强风险教育等一系列措施,才能有效降低可转让信用证的风险,保护各方的利益,促进国际贸易的发展。
从一个案例看可转让信用证的风险可转让信用证的风险案例简介:一家成立不久的外贸公司(A公司)与香港中间商(B公司)于2006年4月签订了一个服装出口合同,总值40万美元。
该批货物目的港为德国汉堡,付款方式为即期信用证。
同年5月A公司收到T市C银行的信用证通知书和所附转让信用证。
通知书上列明开证行为德国D银行,转证行为深圳E银行。
信用证标明:FORM OF CREDIT: IRREVOCABLE, WITHOUT OUR CONFIRMATION ; APPLICATION HEADER: 深圳E银行;ISSUINGBANK: 德国D银行;FIRST BENEFICIARY: 香港B公司;SECONDBENEFICIARY:收到该信用证后,A公司立即安排投产,但在生产过程中由于工艺出现一些问题,加之B公司售给A 公司的辅料未能准时到货,致使A公司不能在合同约定的时间内交货。
就此情况A公司与B公司进行了交涉,最终B公司同意A公司将交货期推迟10天,并应A公司要求对合同相关条款进行了修改。
2006年8月A公司将有关单据交由C 行议付。
因数周后仍不见货款,A公司遂通过C银行查询货款下落。
查询结果:E行称因德国D银行以第一受益人提供的单据与信用证不符为由而拒付,故E行也无法就信用证项下金额付款。
当A 公司再次与B公司联系时B公司一改常态,埋怨由于A未能按期交货,导致B也遭受了经济损失,现正与德国客户联系争取最好效果。
最终该笔业务以A公司减价15%了结,A公司直接损失近6万美元。
案例分析:A公司之所以遭受如此巨额损失,其原因是对可转让信用证的特点及信用证的性质理解不够导致无法在信用证项下安全结汇。
信用证之所以能够保证卖方安全结汇,在于银行信用参与到货款支付过程。
信用证是由银行开出的有条件的支付承诺书。
其条件就是信用证中的各项条款。
只要卖方满足这些条款,银行便会以第一付款人身份支付货款。
但信用证的性质之一为“信用证是自足性文件”――尽管信用证的开立是以买卖合同为基础,可信用证一旦开出,它就是一个独立于合同之外的文件,受益人是否可以安全收汇完全取决于其是否能在信用证有效期之内提交符合信用证要求的全套单据。
一、信用证概述(一)信用证的概念信用证(letter of credit,L/C)通常是指开证银行应申请人的要求并按其指示,向第三者开立的载有一定金额,在一定期限内凭符合规定的单据付款的有条件书面付款承诺。
UCP600第2条“定义”中对信用证所作的定义为:“一项不可撤销的安排,无论其名称或描述如何,该项安排构成开证行对相符交单予以承付的确定承诺。
”(二)信用证的特点1.信用证是一种银行信用,开证行对受益人承担第一性付款责任信用证是开证行以自己的信用对受益人做出的一项付款承诺,只要受益人履行信用证所规定的各项条件,即提交符合信用证所规定的全套单据,开证行就保证付款。
开证行不能以开证申请人不付款或拖延付款为由而对受益人拒绝付款或延期付款。
因此,在信用证支付方式下,开证行成为第一付款人,承担第一性的付款责任,信用证是一种典型的银行信用。
在信用证业务中,开证银行对受益人的责任是一种独立的责任。
2.信用证是独立于合同之外的自足性文件信用证的开立以买卖合同为依据,但信用证一经开出,就成为一项独立的契约,不受买卖合同的约束,开证行和参与信用证业务的其他关系人只按信用证的规定办事。
UCP600第4条规定,信用证与可能作为其开立基础的销售合同或其他合同是相互独立的交易,即使信用证中含有对此类合同的任何援引,银行也与该合同无关,且不受其约束。
因此,银行关于承付、议付或履行信用证项下其他义务的承诺,不受申请人基于其与开证行或与受益人之间的关系而产生的任何请求或抗辩的影响。
3.信用证是一种单据业务信用证业务是纯粹的单据业务。
UCP600第5条规定:“信用证处理的是单据,而非单据可能涉及的货物、服务或履约行为。
”所以,银行必须合理、小心地审核一切单据,以确定单据表面上是否符合信用证条款,开证行根据“表面相符”、“严格相符”原则履行付款责任。
银行对任何单据的形式、完整性、真实性及伪造性或法律效力或单据上规定的或附加的一般和/或特殊条件概不负责,但是单据之间以及单据与信用证之间的表面不一致将被视为单证不符。
浅析可转让信用证的风险防范学生:鲁尹志指导老师:刘雁(湖南农业大学东方科技学院,长沙 410128)摘要:信用证作为商业人士长期使用的支付适应,其地位在反复运作过程中得到确定,更随着商业的需要与变化而得到广泛的普及与运用。
信用证是当前国际贸易中最普遍使用的支付方式,可转让信用证是其中的一种。
可转让信用证为以中间商为中介的贸易方式提供了信用基础,简化了支付程序。
鉴于此,本研究作了要紧做了以下工作:首先介绍了可转让信用证的定义、特征及分类,接着分析了可转让信用证的三方主体存在的风险及风险产生的缘故,最后提出了可转让信用证风险的防范措施。
关键词:可转让信用证;防范措施;风险The Brief Analysis Transferable Letter of Credit's RiskGuardStudent:Lu YinzhiTutor:Liu Yan(Oriental Science & Technology College of Hunan AgriculturalUniversity,Changsha 410128)Abstract:Commercial letter of credit has been widely used in the business field between seller and buyer. The letter of credit is in the current international trade the most universal use payment pattern, transferable letter of credit is one kind. Transferable letter of credit for as the intermediary type of trading has provided the credit foundation take middle man , simplified the payment procedure. In view of this, this research did has mainly done the following work: First in introduced may transfer letter of credit's definition, the characteristic and the classification, then analyzed has been possible to transfer the reason which letter of credit's tripartite main body existence's risk and the risk produced, finally proposed might transfer the letter of credit risk the measure.Key words: Transferable Letter of Credit; measure; risk一、绪论(一)研究意义可转让信用证(Transferable letterof credit)系指经出口商请求,进口商同意,由开证银行开立可转让信用证,并载明授权受益人(即原信用证受益人)有权将信用证所列金额的全部或部分转让给出口商以外的第三者,即第二受益人(Second beneficiary)有权使用转让后的权力,也确实是出运物资,交单取款的权力,现在原来信用证上的受益人为第一受益人,受让者为第二受益人。
第一受益人一般是与进口商签订合同的中间商,而第二受益人则是实际供货人。
在国际贸易实践中可转让信用证是一项专门好的国际结算手段,既能够像背对背信用证那样切断供求双方,又不必占用中间商的资金和额度,达到扩大成交的目的。
可转让信用证对受益人来讲, 在贸易中灵活性比较大,但面临的风险极大。
产生风险后,依照法律维护自己的权利也专门困难。
为了保障权利,基于对可转让信用证及其法律关系的分析,对实际中其利弊及风险的防范做出分析。
(二)国内研究现状1、关于可转让信用证的风险研究谭姝, 孙翠侠(1997)在《》中提出:使用可转让信用证时,原证申请人收到的物资,不是与他签订合约的第一受益人而是第二受益人所提供的。
这一来,进口商对第二受益人的资信情况无从把握,因而物资的质量也就无法得到保证,相应地存在一定的风险。
因此,企业在从事进口贸易时应慎重使用可转让信用证[1]。
马丽(2000)在《转让信用证操作问题》中提出:(1)由于转让行收到第二受益人的单据,经审核后通知第一受益人换单,换单后所有的单据该银行还要依照原证重新审单,确认无误后才将其邮寄原证的开证行。
为此,转让行的某些业务人员认为既然原开证行收到的是换单后的单据,因此只要认真审核换单后的单证即可,因而不重视在第一时刻对第二受益人递交的原始单据进行审核,有的甚至放弃了这一环节的审单程序,作者认为这种做法是不妥的。
(2)作为转让行审单后,若发觉单中存在不符点,不管该不符点是否最终会被第一受益人所同意,均应于第一时刻先电告第二受益人改单,只有在第二受益人未能在给定时刻内改单时再通知第一受益人,由其决定退单或凭其担保出单。
(3)尽管转让信用证上列有“先收后支”条款,但这并不代表转让行能够对第二受益人不尽其应尽的责任,即便失职,犯错也能够此为挡箭牌而心安理得地不承担责任,应该讲没有一项条款的设置是为同意某人或某方犯错而制订的[2]。
王专英, 袁文胜(2000)在《防范信用证欺诈风险之我见》中提到:信用证的流通性和信用证的欺诈是孪生兄弟,对信用证流通性的过度强调会导致欺诈风险的增加。
不法商人正是利用信用证的上述特点炮制与信用证条款严格相符的假单据向开证行交单以获得兑付,而不管自己基础合同项下的义务是否得到履行。
而开证行一旦兑付,就丧失了追索权。
从银行的角度按照业务操作的先后顺序探讨在各个环节对信用证欺诈的风险防范措施[3]。
慕德升(2004)在《跟单信用证若干法律问题研究》中提到:受益人将信用证的项下全套单据直接交付于收货人,而直接由收货人来付款于受益人是能够被同意的。
此种观点广泛的在实际商业适应中是能够得到实现的。
信用证过去是一种支付的手段,而现在的信用证更接近于担保概念,不然而一种支付手段,而是一种保证的手段来实现支付的辅助功能,加强承兑的可靠性。
应对交易方的信誉和资信有所掌握或者通过出口保险制度来回避降低风险,而且更要加强对信用证项下物资的质量和相关单据,严格遵照合同履行的同时,严格的执行“严格相符原则”来交付信用证单据[4]。
胡天行(2005)在《》中提出:转让行对转让证条款的风险,转让行在进行信用证转让时能够进行改变的内容。
在实务当中,第一受益人可能会提出一些貌似合理但却超出UCP500规定的要求,对此,转让行一定要慎重处理,不能随意同意客户的要求,否则转让行可能面临处理不当的风险。
第二受益人的风险:只在专门情况下得到开证行的付款保障;一般得不到转让行的付款保障;面临第一受益人换单后不可操纵的风险[5]。
孙光锐(2005)在《》中提到:第二受益人所受的要紧风险:(1)开证行的资信状况可能不佳;(2)可转让信用证内的“软条款”;(3)信用证被转让后部分条款的变化;(4)第一受益人与开证申请人可能联手欺诈;(5)第二受益人向开证行主张支付的权利无充分保障;(6)第一受益人保留拒绝转让行将原可转让信用证的修改内容通知给第二受益人的权利;(7)第一受益人把第二受益人的交单时刻、有效期规定得过短;(8)转让行所加列的“先收后支”条款;(9)第二受益人难以得到出口地银行的资金融通[6]。
余桂霞(2006)在《》中提到:(1)第二受益人的风险: 在可转让信用证支付方式下,第二受益人的承担的风险往往最大。
因为正常情况下,向开证行交单所偿的直接当事人是第一受益人而不是第二受益人,银行的付款承诺在金额和时刻上都受到银行对第一受益人履行付款的约束。
(2)第一受益人的风险:中间商在贸易中承担了向买方交付物资和向卖方付款的双重责任,因此不管是买方拒付货款,依旧卖方没有交货,中间商都需对受害方承担违约责任;延迟换单的风险[7]。
徐晓莉(2006)在《可转让信用证项下第二受益人面临的风险及防范》中提到: (1)单证不符遭到拒付的风险;(2)尴尬的法律地位带来的风险;(3)信用证转让中出现差错带来的风险;(4)第一受益人置换单据带来的风险;(5)转让行处理单据不慎带来的风险;(6)难以得到出口地银行融资的风险;(7)第一受益蓄意制造骗局的风险[8]。
柴晔(2006)在《》中提到:1、第一受益人在换单时,由于客观缘故或主观疏忽使单据出现了不符点,造成开证行拒付。
2、第一受益人利用与开征申请人之间的客户关系和换单的机会,有意将正点单据换成不符点给开证行提供拒付的机会,然后提出降价等不合理要求迫使第二受益人妥协,最终获得一定的好处。
因此,国内公司在运作转口贸易时,假如对中间商的资信没有把握的话,操作转让信用证时一定要慎之又慎[9]。
林孝成(2005)在《银行信用依旧商业信用—可转让信用证第二受益人法律关系分析》中提到:(1)可转让信用证第二受益人,也确实是可转让信用证第二程业务不是银行信用,事实上质是一种商业信用。
这使得第二受益人必须承担第一受益人单据中有不符点(如前述案例)、转让行寄丢单据、开证行过于挑剔、以及其他缘故造成的开证行拖延付款甚至拒付货款的风险。
因此第二受益人不得不为许多自己不能操纵的、并不是自己错误引起的风险和失误承担损失。
(2)从资金融通方面来看,也对第二受益人造成困难,使其难以得到出口地银行的资金融通[10]。
2、关于可转让信用证的风险防范对策的研究孙光锐(2005)在《》中提到:第二受益人的风险规避措施:充分了解开证行和第一受益人的资信状况;认真审核可转让信用证中是否包含软条款;争取增加转让行的责任;要求第一受益人开立背对背信用证;实际供货商可对中间商进行劝讲,要求进口商将信用证直接开给供货商;第二受益人应依照信用证条款严格制作单据;第二受益人在同意可转让信用证的同时,可通过中间商要求第一受益人汇付部分定金,以作为定单顺利成交的保障[6]。
余桂霞(2006)在《》中提到:(1)出口方的防范措施:1)通过合同和信用证条款维护自身利益;2)充分发挥中间商的积极作用;3)减少单证不符。
(2)进口方的防范措施:1)审慎选择开证行;2)争取订立FOB贸易合同[7]。
徐晓莉(2006)在《可转让信用证项下第二受益人面临的风险及防范》中提到:第二受益人防范风险的措施:(1)使用背对背信用证取代可转让信用证;(2)审慎审核信用证,幸免陷阱条款;(3)对的第一受益人进行资金、资信的调查;(4)出口商投保短期出口信用险[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