某市政道路施工测量及监控量测施工方案

  • 格式:doc
  • 大小:29.00 KB
  • 文档页数:6

下载文档原格式

  / 6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施工测量及监控量测

一施工测量

㈠、测量控制点的移交和复测

工程上场后,由施工测量人员负责与监理工程师进行工程范围测区内有关三角网点、水准网点和中线控制桩点等基本数据测量资料的移交工作,并按规定作好交接手续;同时在收到基本数据测量资料后进行复核验算和复测工作,在此基础上实施工程施工所需的施工测量工作。

㈡、施工测量

施工测量工作选派有经验的专业测量人员,采用全站仪、经纬仪、水准仪等精密仪器操作,主要包括以下几方面内容:

(1)、根据监理工程师提供的测量数据资料研究布设自己的控制网点,增设的控制网点与监理工程师提供的三角网点和水准网点的基本数据完全吻合,同时满足规定的施测精度。

(2)、根据监理工程师提供的基本数据测量资料精确地测定建筑物的位置,进行施工放样和全部测量数据的计算工作。

(3)、在放测前10天将有关施工测量的意见报告(一式五份)报送监理工程师审批,内容包括:施测方法和计算方法;操作规程;观测仪器设备的配置和测量专业人员的设置等。

(4)、施工全过程中,保护和保存好施工范围内全部三角网点、水准网点和自己布设的控制点,使之容易进入和通视,防止移动和损坏。一旦发生移动和破坏立即报告监理工程师,并共同协商补救措施。

(5)、全部测量数据和放样均报监理工程师检查,必要时在监理工程师的直接监督下

进行对照测量。

二工程施工的监控量测

本工程采用明挖法施工,由于基坑开挖、降水施工对地层产生扰动,有可能引起地表、附近重要或高大建筑物变形或沉陷,危及附近建筑物的安全。因此,在施工过程中按规范要求进行施工监控量测,并根据监测成果,及时反馈信息指导施工,修正设计参数,优化施工工艺,变更施工方法,以确保建(构)筑物及作业人员、居民的安全。

㈠、监控量测的目的

工程上场伊始,组织具备有丰富施工经验、监测经验及有结构受力计算、分析能力的工程技术人员成立专业监测小组,及时收集、整理各项监测资料,并对这些资料进行计算、分析、对比,以达到下列目的:

1、通过监控量测了解基坑周围土体在施工过程中的动态变化,明确工程施工对原始地层的影响程度及可能产生失稳的薄弱环节。预测基坑及结构的稳定性和安全性,提出工序施工的调整意见及应采取的安全措施,保证整个工程安全、可靠的推进。

2、通过监控量测了解支护结构的受力和变位状态,并对其安全稳定性进行评价。优化设计,使围护结构达到优质、安全、经济合理、施工快捷的效果。

3、通过监控量测,了解工程施工对周围地下管线的影响程度,以确保其处于安全的工作状态。

4、通过监控量测,了解施工降水效果及对周围地下水位的影响程度。

5、通过监控量测,为修正设计和施工参数、预估发展趋势、确保工程质量及周边管线的安全运营提供实测数据,是设计和施工的重要补充手段。

6、通过监控量测,收集数据,为以后的类似工程设计、施工及规范修改提供参考和

积累经验。

㈡、监控量测的内容

⑴、周边地下管线的位移

⑵、坑周地表沉降

⑶、周边建筑物的沉降和倾斜

⑷、墙顶水平位移

⑸、墙顶沉降

⑹、土体侧向变形

⑺、支撑轴力

⑻、工具柱沉降和变形

⑼、地下水位

⑽、空隙水压力

1、基坑支护结构的稳定性监测

基坑支护结构的稳定性检测主要包括:墙顶水平位移监测;墙顶垂直位移(沉降)监测。监测频率开挖过程中2次/天,精度取±1mm。

⑴、墙顶水平位移监测

监测方法:采用视准线法进行。即当经纬仪架设调平后,在基坑相反方向找一个固定的目标作为后视方向,用T型尺,设置在观测点上,读取数值。一般经纬仪正倒镜4次读数,取中数作为一次观测。初始值要测两遍,以保证无误。以后每次观测结果与初始值比较,求得测点的水平位移量。

监测仪器:TDJ2经纬仪、精度±2″。

监测点埋设:测点沿基坑周边布置,在墙顶的测点处埋入(或打入)顶部为光滑凸球面

的钢制测钉,测钉与混凝土间结合牢固,不得松动。

⑵、墙顶垂直位移(沉降)监测

监测方法:利用水准仪观测测点高程变化情况。

监测仪器:徕卡NA2型精密水准仪、精度0.5mm/km。

监测点埋设:测点布置与桩顶水平位移监测相同。

2、支撑稳定性监测

支撑稳定性监测主要指横撑轴力监测和竖撑变形监测。

监测方法:采用支撑轴力计监测支撑轴力的变化,将轴力计电阻应变仪(片)安装在钢管支撑与围护结构间,利用专用的支持器以保证加装了轴力计的钢管支撑正常工作,起到应有的支撑作用。

监测仪器:钢弦式支撑轴力计;数字式读数仪。

监测点埋设:支撑轴力监测点共设置16处,每施工段(30m)至少设一组,另在有地质代表性的支撑处加设测点。

监测频率:开挖过程中1次/天、受力稳定后1次/周,精度取±1t。

3、地表变形监测

地表变形监测内容包括:地面沉降监测;基坑周围土体水平位移监测;地下管线、构筑物水平位移及沉降监测。监测频率围护结构施工中1次/天、开挖过程中2次/天、主体结构施工中2次/周,精度取±1mm。

⑴、坑周地表沉降监测

监测方法:利用水准仪观测测点高程变化情况。

监测仪器:徕卡NA2型精密水准仪、精度0.5mm/km。

监测点埋设:每隔15~20m一组,共计40处。测点为顶部光滑的具有凸球面的钢

制测钉,测钉打入土体中0.8~1m,测钉与土体间不允许松动。

⑵、地下管线、构筑物水平位移及沉降监测

对地下管线、构筑物的监测主要是防止出现由于埋设处土层位移而导致地下管线、构筑物产生变形,以及防止管线的接头部位由于变形产生开裂泄漏的事故。

测点分布于每条管线上,范围为基坑两侧各50m,点距15~20m(管线处于基坑中的部分施工中采取特殊的悬吊保护措施,因此监测只对其在两侧土层中的部分进行),测点直接与被监测的管线和构筑物相连接,每侧接近基坑的两个测点加测水平位移。

4、周围建筑物监测

周边建筑物监测主要是通过对被保护建筑物的沉降观测,从而了解是否发生会引起倾斜或开裂的基础不均匀沉降。监测频率围护结构施工中1次/天、开挖过程中2次/天、主体结构施工中2次/周,精度取±0.2mm。

监测方法:利用水准仪观测测点高程变化情况。

监测仪器:徕卡NA2型精密水准仪、精度0.5mm/km。

监测点埋设:在需保护的毗邻建筑物的柱、桩、地面处设置测点。

5、地下水位变化监测

地下水位变化监测包括大口井降水效果监测和孔隙水压力监测。监测频率围护结构施工中1次/2~3天、土方开挖1次/天、主体施工1次/2~3天,精度取±10mm。

⑴、降水效果监测

监测方法:预埋水位测点在基坑外的土体内,测量水位的沉降,了解降水效果。

监测仪器:徕卡NA2型精密水准仪、精度0.5mm/km。

监测点埋设:观测井布置在基坑两侧,距围护桩1~2m。

⑵、空隙水压力监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