焦虑焦虑症资料
- 格式:doc
- 大小:24.50 KB
- 文档页数:5
焦虑症的常见症状和特征焦虑症是现代社会中常见的一种心理疾病,给患者的生活和工作带来了很大的困扰。
了解焦虑症的常见症状和特征,有助于早期识别和治疗。
本文将介绍焦虑症的常见症状和特征,帮助读者更好地理解。
一、心理症状焦虑症的心理症状主要表现为不安、紧张、恐惧和焦虑等情绪的持续存在。
患者常常感到无法平息的内心焦虑,这种焦虑常常无法被理性思考所缓解。
他们会频繁担心各种事情,包括生活琐事、工作压力、人际关系等等。
这种心理症状对患者的生活产生了严重的干扰,使得他们难以集中注意力,记忆力下降,工作效率降低。
二、身体症状焦虑症的身体症状主要包括心悸、呼吸困难、胸闷、肌肉紧张、头痛等。
患者常常出现心跳加快、气短、胸闷等症状,甚至有时会出现恐慌发作。
这些身体症状常常使患者感到不适和痛苦,严重影响了他们的日常生活。
三、社交焦虑社交焦虑是焦虑症的一种常见特征。
患者在与他人交流、社交场合或公共场所中会感到极度的不安和紧张。
他们会过分担心自己的言行举止是否符合他人的期待,会担心被他人评价和批评。
这种社交焦虑常常使患者回避社交活动,导致他们与他人的交往变得困难。
四、强迫症状部分焦虑症患者伴有强迫症状。
他们会产生一种强烈的冲动,需要进行一些重复性的行为来减轻内心的不安。
例如,他们可能会反复检查门窗是否关闭,多次洗手,或者进行其他令人费解的行为。
这样的强迫症状严重干扰了患者的正常生活和工作。
五、睡眠问题焦虑症患者常常伴有睡眠问题。
他们往往难以入睡,经常在夜间醒来,难以再次入睡。
早晨起床时常常感到疲倦和精力不济。
这种睡眠问题的出现加剧了焦虑症患者的症状,使他们的心理状态进一步恶化。
六、自我意识过强焦虑症患者通常对自己过分关注,过分担心他人对自己的看法。
他们对自己的言行举止过度审视,并经常担心自己的过失或不当会被他人注意到,这增加了他们的焦虑和压力。
在了解了焦虑症的常见症状和特征之后,我们可以更好地理解焦虑症患者的心理状态,并为他们提供更好的帮助和支持。
焦虑症病历书写范文一、基本信息。
1. 姓名:[患者姓名]2. 性别:[男/女]3. 年龄:[X]岁。
4. 职业:[具体工作]5. 婚姻状况:[已婚/未婚/离异等]二、主诉。
患者愁眉苦脸地走进诊室,就像头顶上顶着一片乌云似的,说:“大夫啊,我这心里就像揣了只小兔子,整天蹦跶个不停,心慌慌的,还老是担心这担心那,感觉自己都快被这些想法给淹没了。
”三、现病史。
患者表示这种情况已经有一段时间了。
最开始呢,是因为工作上的一些变动。
公司接了个大项目,领导把一些重要的任务交给他,他就感觉压力山大啊。
从那时候起,每天早上一睁眼,就开始发愁这一天的工作该怎么干,满脑子都是项目里那些复杂的事儿。
就像脑子里有个调皮的小恶魔,一直在他耳边嘀咕:“这搞砸了可怎么办呀?领导肯定会大发雷霆的,说不定还会丢了工作呢!”这还不算完,慢慢地,这种焦虑就像病毒一样蔓延到生活的各个方面。
以前出门逛街是件挺轻松愉快的事儿,现在呢,走在路上总是担心会不会突然发生什么意外,看到汽车就觉得会不会被撞到,看到陌生人就怀疑是不是坏人。
晚上睡觉也不安生,翻来覆去的,脑海里像放电影一样,各种乱七八糟的想法闪过,好不容易有点困意了,稍微有点动静就又惊醒了。
患者还说,自己也知道有些担心是多余的,可就是控制不住自己的脑子,就像一辆刹车失灵的汽车,一路狂飙,根本停不下来。
整个人变得特别容易发脾气,一点小事就像点着的炮仗一样,“轰”地就炸了,搞得家里人也都小心翼翼的,他自己也觉得特别不好,但是就是忍不住。
四、既往史。
患者以前身体还算不错,没什么大病。
就是偶尔感冒发烧,吃点药就好了。
也没有什么家族遗传病,家里人身体都挺健康的,可没想到自己却被这个焦虑症给缠上了。
不过呢,他回忆起小时候,自己就是个比较胆小、敏感的孩子,遇到点小事就容易紧张,比如考试之前就会紧张得吃不下饭,看来这焦虑的种子可能早就种下了,只是现在遇到这个工作上的导火索,一下子就爆发了。
五、个人史。
患者成长在一个普通家庭,父母对他要求比较严格,从小就希望他能好好学习,将来有出息。
焦虑症(焦虑性神经症)【病因】一、遗传。
二、生化。
对焦虑症进行的研究有:乳酸盐、神经递质、苯二氮卓受体等方面。
三、神经解剖。
四、生理。
五、心理。
精神分析理论认为,神经症状焦虑是对未认识到的危险的一种反应。
【症状】一、症状分类焦虑症多发生于中青年群体中,诱发的因素主要与人的个性和环境有关。
前者多见于那些内向、羞怯、过于神经质的人,后者常与激烈竞争、超负荷工作、长期脑力劳动、人际关系紧张等密切相关。
亦有部分患者诱因不典型。
临床上医师常把焦虑症分成急性焦虑和慢性焦虑两类。
(1)急性焦虑:主要表现为惊恐样发作,在夜间睡梦中多发生,有濒死的感觉。
患者心脏剧烈地跳动,胸口憋闷,喉头有堵塞感和呼吸困难。
由惊恐引起的过度呼吸造成呼吸性碱中毒(二氧化碳呼出过多导致血液偏碱性),又会诱发四肢麻木、口周发麻、面色苍白、腹部坠胀等,进一步加重患者的恐惧,使患者精神崩溃。
这类患者就诊时往往情绪激动、紧张不安,常给医师一种心血管疾病发作的假象。
一般急性焦虑发作持续几分钟或数小时,当发作过后或适当治疗后,症状可以缓解或消失。
(2)慢性焦虑:急性焦虑常在慢性焦虑的背景上产生,但更多患者主要表现为慢性焦虑的症状。
一般慢性焦虑的典型表现为五大症状,即心慌、疲惫、神经质、气急和胸痛。
此外还有紧张、出冷汗、晕厥、嗳气、恶心、腹胀、便秘、阳痿、尿频急等,有时很难与神经衰弱或其他专科疾病相区分,故需要医师对病情有全面细致的了解,以免误诊。
有时候一些必要的辅助检查有助于排除器质性疾病,像心电图、X线胸片、消化道造影、胃镜等可以帮助医师查出疾病。
不过,焦虑症的主观症状虽然严重,但客观休征却是很轻或阴性。
二、症状特点(1)广泛性焦虑症:是以经常或持续的,无明确对象或固定内容的紧张不安,或对现实生活中某些问题,过分担心或烦恼为特征,这种紧张不安、担心或烦恼与现实很不相称;常伴有植物神经功能亢进,运动性紧张和过分警惕。
(2)惊恐发作:是以反复出现强烈的惊恐状态,伴频死感或失控感,可有严重的植物神经症状。
焦虑症病历书写要点一、患者信息:1. 姓名:2. 性别:3. 年龄:4. 职业:5. 家庭住址:二、主诉:患者详细描述自己的主要症状,包括出现的频率、强度和持续时间。
三、现病史:1. 发病时间:2. 诱发因素:3. 病情发展过程:4. 过去是否有类似病史:5. 是否接受过治疗及治疗效果:四、既往史:包括患者过去的疾病史、手术史、药物过敏史等。
五、个人史:1. 婚姻状况:2. 教育程度:3. 工作环境:4. 是否有生活事件的影响:5. 生活习惯:六、家族史:有无家族中出现焦虑症或其他精神疾病的情况。
七、心理测量:1. 使用的焦虑测量工具:2. 测量结果及分数解读:八、体格检查:根据需要进行身体各系统的检查,排除可能的身体原因。
九、诊断:根据患者的症状、体格检查和心理测量结果,做出正确的诊断。
十、治疗计划:根据诊断结果,制定针对患者的治疗计划,包括药物治疗、心理治疗等。
十一、随访计划:确定患者的随访频率和时间,以便对治疗效果进行评估和调整。
十二、预后评估:根据患者的病情和治疗反应,对预后进行评估,说明可能的康复情况。
十三、康复建议:提供患者康复期间的自我管理建议,包括生活方式调整、心理技巧等。
以上是焦虑症病历书写的要点,根据这些要点可以编写一份完整且清晰的病历记录。
医生在书写病历时,需要严格遵守规范,并根据患者的实际情况进行详细记录。
病历的准确性和完整性对于患者的诊治非常重要,因此医生需细致入微地记录患者的病情,以保证患者能够得到准确的治疗和关怀。
注:以上内容仅供参考,具体书写要根据病历本身的要求和使用者的实际需要进行适当的调整。
焦虑症焦虑性神经症(简称焦虑症)。
是以焦虑为主要特征的神经症。
表现为没有事实根据也无明确客观对象和具体观念内容的提心吊胆和恐惧不安的心情,还有植物神经症状和肌肉紧张,以及运动性不安。
焦虑症分为惊恐障碍和广泛性焦虑两种形式。
【诊断】一、症状特点(1)广泛性焦虑症:是以经常或持续的,无明确对象或固定内容的紧张不安,或对现实生活中某些问题,过分担心或烦恼为特征,这种紧张不安、担心或烦恼与现实很不相称;常伴有植物神经功能亢进,运动性紧张和过分警惕。
(2)惊恐发作:焦虑症是以反复出现强烈的惊恐状态,伴频死感或失控感,可有严重的植物神经症状。
(3)一个月内至少有惊恐发作3次,每次发作不超过2小时,明显影响日常活动。
二、体检发现恐惧发作并非躯体疾病所致,不伴有精神分裂症、情感性障碍或其他神经症性疾病。
三、鉴别诊断该病需与甲状腺功能亢进,兴奋药物过量、镇静药物或苯二氮苯类药物的撤药反应相鉴别。
【治疗措施】药物治疗对该病有明显疗效,但心理治疗有减轻焦虑的作用,一般应在药物控制焦虑的基础上适当配合心理治疗。
一、药物治疗(1)三环类抗抑郁剂:以丙咪嗪、氯丙咪嗪效果较好,开始剂量宜小,如丙咪嗪可从每天12.5mg睡前一次开始,隔天增加12.5mg,直到300mg,一般治疗剂量150mg,个别需用至300mg以上。
(2)苯二氮蕈类:以阿普唑仑疗效最好;其次,氯酯安定、氢羟安定、舒乐安定、安定等也有较好的作用。
阿普唑可用0.4~0.8mg 3次/d。
(3)B-肾上腺受体阻滞剂,心得安可用于减轻病人植物神经亢进症状。
(4)丁螺环酮对广泛性焦虑疗效好,无嗜睡等副作用。
二、心理治疗:是治疗焦虑症的基本方法,常用者有:(1)集体心理治疗;(2)小组心理治疗;(3)个别心理治疗;(4)森四疗法。
心理治疗由医生向病人系统讲解该病的医学知识,使病人对该病有充分了解,从而能分析自己起病的原因,并寻求对策,消除疑病心理等,减轻焦虑和烦恼,打破恶性循环。
焦虑症的不同类型及其特点焦虑症是一种常见的心理疾病,常表现为人们持续的紧张、担心和恐惧。
焦虑症可以分为多种类型,每种类型都具有独特的特点。
本文将介绍焦虑症的不同类型及其特点,以帮助读者更好地了解焦虑症以及如何进行有效的管理和治疗。
一、广泛性焦虑障碍(Generalized Anxiety Disorder,GAD)广泛性焦虑障碍是一种最常见的焦虑症类型,患者通常表现出过度的、无法控制的担心和焦虑,涉及多个生活方面。
这些担忧常常伴随着身体不适,如肌肉紧张、疲劳、头痛等。
GAD的特点包括:1. 持续的担心和恐惧,超过6个月以上;2. 担心范围广泛,包括工作、学习、家庭、健康等方面;3. 难以控制的焦虑,常伴随身体不适。
二、恐慌症(Panic Disorder)恐慌症是一种突发性的焦虑障碍,患者出现反复的、突发的恐慌发作,伴随着身体症状,如心悸、呼吸困难、头晕等。
恐慌症的特点包括:1. 突发的、间歇性的恐慌发作;2. 伴随身体不适的症状,如胸闷、出汗、颤抖等;3. 对于恐慌发作的担忧和对于再次发作的恐惧。
三、社交焦虑症(Social Anxiety Disorder)社交焦虑症是一种特殊类型的焦虑症,患者在社交场合中感到过度的紧张和害怕,常害怕他人的批评或评价。
社交焦虑症的特点包括:1. 在社交场合中感到紧张、害怕或自卑;2. 害怕他人的批评或评价;3. 避免或逃避社交场合,对于社交活动抱有强烈的抵触情绪。
四、强迫症(Obsessive-Compulsive Disorder,OCD)强迫症是一种以强迫思维和强迫行为为特征的焦虑症类型。
患者常常被困于反复出现的、令人不安的思维(强迫思维),并通过某种行为或仪式来减轻这种不安感(强迫行为)。
强迫症的特点包括:1. 反复出现的强迫思维,如恶心的念头、反复洗手的念头等;2. 强迫行为,如反复洗手、检查行为等;3. 对于强迫思维和行为的不能控制和耐受。
五、创伤后应激障碍(Post-Traumatic Stress Disorder,PTSD)创伤后应激障碍是一种焦虑症类型,通常发生在经历了严重创伤事件后,如战争、自然灾害、交通事故等。
焦虑症名词解释焦虑症是一种心理疾病,被认为是一种普遍的心理障碍,表现为持续的焦虑和担忧。
焦虑症会对患者的思考、情绪、行为产生负面影响,严重时还会影响其日常生活。
焦虑症被广泛认为是一种长期的、过度的焦虑反应。
患者通常对日常生活中的一些事物、事件或情境感到过度担忧、恐惧和紧张不安。
这种担忧往往是不切实际或不合理的,但患者却无法摆脱它们。
他们可能会体验到持续的紧张和害怕的感觉,导致激动神经系统过度兴奋,出现各种身体症状,如心悸、呼吸急促、头痛、胃痛、肌肉紧张等。
焦虑症的主要症状包括过度的忧虑、紧张不安、易激动、难以集中注意力、容易疲劳、易激怒、入睡困难等。
焦虑症还可能导致社交恐惧、强迫症、恐慌症等并发症。
焦虑症的发病原因比较复杂,包括遗传因素、环境因素和个体心理因素的相互作用。
在遗传方面,一些研究表明焦虑症可能与家族中有焦虑症状者的存在有关。
环境因素可能是诱发焦虑症的重要原因,如童年时期的创伤、生活事件的压力等。
此外,一些个体心理因素,如低自尊、悲观和负面思维方式等,也可能增加焦虑症的发病风险。
针对焦虑症的治疗方法多种多样,包括心理治疗和药物治疗。
心理治疗通常包括认知行为疗法和心理动力疗法等,旨在帮助患者改变不合理的思维方式和行为模式。
药物治疗通常采用选择性5-羟色胺再摄取抑制剂(SSRI)等药物来减轻焦虑症状。
要预防焦虑症的发生,建议保持良好的生活习惯,包括规律的作息时间、均衡的饮食、适量的运动等。
此外,积极应对压力和学习应对焦虑的方法也对预防焦虑症有帮助。
总之,焦虑症是一种常见的心理疾病,患者会持续感到过度紧张、担忧和恐惧,严重影响其日常生活。
了解焦虑症的症状和治疗方法对于提早发现和干预焦虑症非常重要,同时也有助于改善患者的生活质量。
焦虑症的主要分类及特点焦虑症是一种常见的心理障碍,严重影响患者的生活质量和社交能力。
根据世界卫生组织的定义,焦虑症是一种持续或反复出现的过度担心、紧张和恐惧的情绪状态。
焦虑症的主要分类及特点如下:1. 广泛性焦虑障碍(GAD):广泛性焦虑障碍是最常见的焦虑症类型之一。
患者常常感到无法控制的过度担心和紧张,这些担忧通常与日常生活中的各种事物有关,如工作、学习、健康、家庭等。
患者可能会出现身体症状,如头痛、肌肉紧张、疲劳和睡眠障碍。
2. 社交焦虑障碍:社交焦虑障碍是指在社交场合中出现过度担心和恐惧的情绪。
患者害怕被他人评价、批评或嘲笑,因此常常避免社交活动。
他们可能会出现面部潮红、心跳加快、手汗等身体症状。
社交焦虑障碍对患者的职业和社交生活造成了重大影响。
3. 特定恐惧症:特定恐惧症是指对特定事物或情境产生过度恐惧的情绪反应。
常见的特定恐惧症包括恐高症、恐飞症、恐鸟症等。
患者在面对恐惧对象时会出现明显的恐慌和回避行为。
这种恐惧可能是由于早期的负面经历或创伤引起的。
4. 强迫症障碍:强迫症障碍是一种以强迫思维和强迫行为为特征的焦虑症。
患者经常出现重复、不合理的思维和行为,他们无法控制这些思维和行为,但又不能摆脱它们。
常见的强迫症状包括反复洗手、检查门窗是否关闭等。
这些强迫行为给患者带来了严重的困扰和焦虑。
5. 恐慌症:恐慌症是一种反复发作的恐慌和焦虑的情绪障碍。
患者在没有明显原因的情况下突然出现强烈的恐慌和身体不适感,如心悸、胸闷、呼吸困难等。
这些恐慌发作可能会导致患者对特定情境或场所的恐惧,从而影响他们的日常生活。
总体而言,焦虑症的主要分类包括广泛性焦虑障碍、社交焦虑障碍、特定恐惧症、强迫症障碍和恐慌症。
每种焦虑症都有其独特的特点和临床表现。
了解这些分类和特点有助于医生更好地诊断和治疗焦虑症患者。
对于患者本人来说,了解自己所患的焦虑症类型有助于他们更好地应对和管理焦虑情绪,提高生活质量。
焦虑焦虑症焦虑的概念:焦虑是指一种缺乏明显客观原因的内心不安或无根据的恐惧。
预期即将面临不良处境的一种紧张情绪,表现为持续性精神紧张(紧张、担忧、不安全感)或发作性惊恐状态(运动性不安、小动作增多、坐卧不宁、或激动哭泣),常伴有自主神经功能失调表现(口干、胸闷、心悸、出冷汗、双手震颤、厌食、便秘等)。
焦虑时一定会有不合理的思维存在,正是其不合理的思维维持着精神的紧张和身体的不正常反应。
也可以说,不合理思维是焦虑的本质。
引发焦虑的原因:人们预感到不利情景的出现而产生的一种担忧、紧张、不安、恐惧、不愉快等的综合情绪体验。
焦虑伴有明显的生理变化,尤其是植物神经活动的变化。
表现为血液内肾上腺素浓度增加、心悸、血压升高、呼吸加深加快、肌张力降低、皮肤苍白、失眠、尿频、腹泻,等等。
焦虑分类:①状态性焦虑。
由于某一种情境而引起的焦虑,情境改变时,焦虑随之消失。
但有时某种情境很特殊,产生的焦虑十分强烈,有可能产生短暂的人格变化。
②特质性焦虑。
由于一个人的人格特点与众不同,在相同的情境中,其情绪反应的频度和强度也与众不同。
例如,在与陌生人相处的时候,有的人就会出现这种特质性焦虑。
焦虑是人们对情境中的一些特殊刺激而产生的正常心理反应,只是每个人经历的时间长短不一或程度不同。
只有当焦虑原因不存在或不明显,焦虑症状很突出而其他症状不突出,焦虑的持续时间及程度均超过一定的范围,以致影响正常的生活、学习、工作时,才可以认为患了焦虑症,又称为焦虑性神经症。
产生焦虑症的原因主要有:①生物学因素,如遗传影响与生理因素;②心理因素,如认知、情绪等;③社会因素,如城市过密、居住空间拥挤、环境污染、紧张、工作压力过大等。
焦虑的表现:1、惊恐发作这是一类急性发作的强烈焦虑.会突然感到危机或威胁即将来临或死亡迫在眉睫,体验到强烈的恐惧,并产生立即逃离的冲动;同时出现各种躯体症状和认知症状,如心悸、出汗、震颤、或摇晃、呼吸困难或窒息感、堵塞感、胸痛或不适、恶心或胃不适、头昏或感到头重脚轻、现实解体、人格解体、害怕失去控制或会“发疯”、濒死感、感觉异常,以及寒战或发热。
常见于惊恐障碍或各种恐怖症。
2、无名焦虑或浮游性焦虑是一类没有原因的不限于特殊场景的广泛而持久的焦虑。
个体预感到存在迫在眉睫,而且几乎是不可避免的危险,但是又说不清楚危险来自哪里;同时,个体又怀疑自己是否有应对这种即将来临的危险的能力。
出现警觉性增高,运动性不安和躯体症状,如心跳加快、窒息感、胸部堵塞感或不适、恶心或胃部不适、出汗、面色潮红或苍白、震颤等。
此类焦虑是广泛性焦虑障碍的特征。
3、预期焦虑焦虑障碍患者预期再次面临害怕的场合或情境时出现的焦虑,例如:惊恐障碍患者对惊恐再次发作的担心,社交恐惧症患者对即将来临的社交场合的担心。
4、忧虑性期待由患者过分担心自己或亲友会发生不幸的事情或会发生非现实威胁引起。
例如担心子女出门会发生诸如车祸的意外。
他们常常有恐慌的预感,整日忧心忡忡、心烦意乱、坐卧不宁。
其焦虑的程度与现实或诱发焦虑的事件本身的程度很不相称。
5、临场焦虑它与执行一项任务有关,完成该项任务越没有把握,焦虑也可能越大。
考试前出现的焦虑属此类。
临场焦虑特别见于性功能障碍者,6、分离焦虑是儿童对父母分离的一种反应,通常出现哭叫易激怒和其他痛苦象征。
大多数人认为只是儿童试图对强加给他的改变作出的一种调整反应。
分离焦虑见于儿童的分离焦虑障碍。
焦虑的解决方法之——自我的防御机制(西格蒙德-弗洛伊德)防御机制产生的原因:1、道德焦虑产生与“超我”的影响,即当个体的思维,感觉或行为违反了自己最初的价值或道德标准。
当个体做错事(甚至只是认为做错事时)超我会制造出内疚,羞愧以及自卑感。
道德焦虑是对来自自己良心的惩罚的恐惧。
(焦虑在人类进化中起到了非常重要的作用)2、有强大“自我”的人能够有效应付各种有威胁的环境状况,对本能冲动能够控制并能够提供有益的释放,并对所知的价值和标准进行考虑。
对于这样的人,焦虑起一种有用的信号作用,它表示某中需求---环境的本能的,道德的---存在而且要求注意。
于是作出行动,焦虑在达到高水平之前被降低。
然而对于多数人来说,这一过程并不总是这样顺利工作的。
多数人至少需要暂时的防御来抵挡焦虑以解决困难的经历。
我们并不总是能够很理智的对待自己,不能以现实的方式对待生活。
当我们采取不现实的方法来对待环境,冲动或良心时,就是在运用防御机制。
根据精神分析理论,自我应用防御机制来保护个体不受焦虑侵袭,对防御机制的运用表明自我的减弱---这一状态可能是轻微的,暂时的,也可能是严重的,持续的。
防御机制是对实际状况的歪曲,而且是无意识进行的,如果长期运用,个体的功能会严重受到影响;当情况恶化时需要建立更极端的防御,因为逃避了真实的应对。
总之,运用一些防御机制是常见的,如果他们成为对不愉快的内部或外部的典型反映,则可能会伤害有效的功能?常常提到的防御机制有:压抑,反向形成,取消,投射,合理化,否认,认同,转移,固结,回归。
1、压抑是最基本的防御机制,自我将它不能接受的东西排除出意识之外。
不愉快或不合要求的冲动,思想,情感,或记忆,被留或投入无意识之中,因为他们可能会引起焦虑。
自我必须运用能量阻止这些材料进入意识水平。
2、反向形成指在意识中可能引起焦虑的冲动,思想或情感转变为相反的东西。
恨转变为爱,怨恨转变为热情,性要求转换为“纯洁”的关心,等等。
但是,最初的冲动,思想,情感,并未失去,它只是一相反的表达在意识中隐藏起来。
反向形成可以通过相反情感的表达强度察觉出来。
例如,防御的个体对他人表现出比一般情况过多的爱,热情和关心,使得接受者感到不安和有落入圈套的感觉。
3、取消是自我重新构件以前的行动使它产生较少焦虑的努力,如果一个行为或其后果不能被接受,软弱的自我会以幻想它消失和使情况安定来取消这一行动,因而让这一行动不轨造成过多的不快。
在取消过程中事实回受到严重的扭曲,当事人在意识水平上也许真的相信他从未以不可接受的方式作过什么事。
4、投射指把自己的无法接受的特点给以别人来消除自己的这一特点的努力。
好像一个人在说“这不是我的情感,思维或冲动,因为这些都是他们的!”进行投射的人会认为其他无辜的人恨他,希望他受到伤害,想要利用他,认为别人是罪恶的,敌意的,等等,而实际上正是他有着这些情感或思想。
5、合理化指对不合理的,不能接受的行为给以合理解释,让非理智的东西对自己或他人显得理智。
如果个体作出了以后感到后悔的冲动的事情,他可能不接受自己作出了冲动的行为这一解释,于是对这一行为找出“好的理由”。
合理化还用以解释奋斗目标的失败。
例如说“我没有认真去做”,或在做事前做事后装成很随便的样子,这是个体免遭由于未成功和丧失自尊产生的焦虑。
6、否认指自我不能直接处理目前的环境中的威胁现实,因而不承认这一情况的真实性。
环境中的某些情况太不愉快让人无法面对;否认这一现实的存在可以消除焦虑,至少暂时地消除。
伴随否认得的还有可能对现实的幻想。
例如,某人会否认他爱的人死去的这一事实,用保存去世的人的物品或把屋子保留成去世人生前是的样子来使幻想存在。
在另外的情况中,已婚夫妇可能回无意识的排斥婚姻不和的迹象,仍然表现出关系很好很幸福的样子。
7、认同是对他人特点的接受。
它可以达到消除对更强大的人恐惧的目的。
如果是为了这个目的它可以被成为认同侵犯者。
例如,为了消除俄狄普斯情结产生的阉割恐惧,男孩通常会认同父亲。
还有“丢失物体认同”,这是企图重新得到或恢复失去喜爱的物体或人。
这也许就是小女孩对她所排斥的母亲人体能够以解决伊莱莎情结的基础。
有些人还会表现出离开或死去亲人或自己渴望的人的特点,无意识地企图在自己身上使亲人爱人重新出现或得到。
与其他防御机制一样,认同可以是个体消除威胁和不安,不用直接面对它们。
8、转移是把本能能量放入最直接最满意的替代出口的活动中,因为最直接最满意的出口可能不存在或可能被禁止的。
通常我们都是不能直接释放最基本的性和攻能量的。
然而,如果不给以出口,会出现无法忍受的挫折感。
转移可以将最直接的满足形式转换成某种替代的满足形式。
个体对自己最渴望或最恨的人不能占有或攻击通常会将注意力转移到某一可以替代的人身上,或用其他方式来使用这一能量。
如果转移的结果是做出了让社会接受的,有益的活动,就称为升华。
弗洛伊德认为文明的进展来源与升华,在升华中原始的,本能驱力被导向建设性的,创造性的活动中。
9、固结和回归是有关联的防御机制。
在心理性发展中,个体可能会或多或少地固结在不同的阶段上。
过多的挫折(也许因为过少的满足)或对发展下一步骤过多的焦虑(也许因为过于受宠)回导致儿童的自我按兵不动来保护自己,导致个性发展的障碍。
以后,当遇到某种不愉快的体验时,个体很可能不会有效地处理;作为对不适情境的防御,个体将回归,即回到有前一发展阶段特点的行为上,由于固结,对不断增长的复杂性和挫折的足够的处理方式得不到发展;当个体面对困难的现实时,倾向与回到他所知道的唯一应对方式R桓龃竽泻⒃诿娑岳亚榫笆笨赡芑夭欢纤笔种富虿卦诼杪枞棺雍竺妗R晃荒昵岬男履?当见到婚姻不和的第一个迹象时就会跑回父母家中寻求安全。
一位开始一个新的,困难的工作的男人也许会生病,要求呆在家中受到妻子的照顾,回归的一个较轻微的情况(与口唇阶段的固结有关)是处于压力下时咬指甲。
多数防御机制对人类活动有消极影响。
我们必须学会接受自己和他人的弱点和局限性。
我们应该积极的面对生活中的“问题”,建立强大的“自我”。
根据弗洛伊德的理论,婴儿在出生时从母体中分离是人类所体验到的最大的焦虑。
弗洛伊德把这种体验称为出生创伤,因为这时的婴儿从一个非常安全与满足的环境突然跨入一个对需要的满足很少能预知的环境。
所以,弗洛伊德认为,由于出生而产生的分离感是一切后来出现的焦虑情感的基础。
焦虑的功能是对我们发出警告,如果我们继续以某种方式思考或行动,就会碰到危险。
既然焦虑是令人不快的,那么我们就必须去降低焦虑,即我们将努力去消除那些引起焦虑的思想或行动。
弗洛伊德区分出三种类型的焦虑:现实性焦虑,是由环境中真实地、客观的危险来源产生的,同时也是最容易降低的焦虑,因为只要某些必要的行动就可以从客观上解决焦虑,例如离开一幢着火的建筑物。
精神症性焦虑,是担心本我的冲动会战胜自我,并引起个人去做某些会使他或她遭受惩罚的事情的一种恐惧。
也许强奸就是一个例证。
通常这种恐惧会转变成野兽般的恐惧。
道德性焦虑,是害怕个人可能会做违背超我的事情,从而体验到内疚。
例如,如果一个人已经懂得成功是件好事,那么失败就会使它产生道德上的焦虑。
因而,焦虑通过促使我们避免环境中使人感到威胁的经验,抑制本我的冲动,根据内化了的价值观行动这三种方式来控制我们的行为。
显然,自我具有的最重要的职能是避免和降低焦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