言语治疗技术+课程标准解析
- 格式:doc
- 大小:26.00 KB
- 文档页数:11
言语治疗学教案教案题目:言语治疗学课程设计一、教学目标:1.了解言语治疗学的定义和重要性;2.学习正常语言发展过程,并识别发展中的问题;3.掌握言语治疗学常用的评估工具;4.学会制定言语治疗计划,并指导实践操作;5.探讨言语治疗学在儿童发展中的应用价值。
二、教学内容:第一章:简介1.言语治疗学的定义和重要性2.言语治疗学的历史第二章:正常言语发展1.语言发展的阶段2.语言发展中的问题第三章:言语治疗学的诊断和评估1.常用的评估工具2.评估结果的解读和应用第四章:言语治疗计划的制定1.个体化治疗计划的编制2.治疗目标的设定和评估第五章:言语治疗实践操作1.常见的治疗方法和技术2.治疗过程中的注意事项和方法第六章:言语治疗学的应用价值1.言语治疗学在儿童发展中的应用2.言语治疗学的未来发展方向三、教学方法:1.讲授式教学2.案例分析3.互动讨论4.实践操作四、教学器材:1.教学PPT2.言语治疗学评估工具3.实践操作设备及材料五、教学过程安排第一节:简介1.引言-三分钟;2.旨在使学生了解言语治疗学的定义和重要性;3.使用教学PPT介绍言语治疗学的基本概念和历史-十分钟。
第二节:正常言语发展1.引言-三分钟;2.旨在使学生了解语言发展的阶段以及其中的问题;3.使用教学PPT介绍正常言语发展的阶段和出现问题时可能的原因-二十分钟。
第三节:言语治疗学的诊断和评估1.引言-三分钟;2.旨在让学生了解常用的评估工具及其套路,学习评估结果的解读和应用;3.以案例分析为例,分析具体诊断和评估流程,带领学生了解不同阶段的评估套路-二十五分钟。
第四节:言语治疗计划的制定1.引言-三分钟;2.旨在让学生掌握个体化治疗计划的编制方法以及治疗目标的设定和评估;3.引导学生以案例为例,制定相应的治疗计划并解读治疗目标-二十三分钟。
第五节:言语治疗实践操作1.引言-三分钟;2.旨在使学生了解常用的治疗方法和技术,引导操作设备和材料的使用。
言语治疗学教学大纲导言言语治疗学作为一门综合性、应用性较强的学科,研究对象主要是语言和言语障碍的防治。
本课程的教学目标是使学生掌握言语治疗学的基本理论和实践技能,培养学生的专业素养和创新思维能力。
本大纲基于对话答疑和案例分析相结合的教学模式,分为六个主要模块:理论基础、评估与诊断、治疗方案设计、治疗技术、矫正手段和实践能力。
一、理论基础本模块旨在使学生掌握言语治疗学的基本概念和发展历程,了解语言和言语障碍的分类及其原因。
教学内容包括:1. 语言和言语障碍的定义和分类2. 言语治疗学的发展历程与研究方法3. 社会文化因素对语言和言语发展的影响4. 特定人群的言语障碍特点和治疗需求二、评估与诊断本模块旨在使学生掌握言语治疗学评估与诊断的基本原则和方法,能够利用各种评估工具进行客观评估和诊断。
教学内容包括:1. 评估工具的选择和应用2. 评估过程中的数据记录和分析3. 评估结果的解读和诊断标准4. 与其他专业人员的合作与沟通三、治疗方案设计本模块旨在使学生具备制定个性化治疗方案的能力,能够合理选择和组织治疗手段。
教学内容包括:1. 目标设定和治疗计划安排2. 治疗目标的可达性和评估标准3. 不同方法和策略的选择与搭配4. 治疗方案的个性化和灵活性四、治疗技术本模块旨在使学生掌握常见的言语治疗技术和方法,能够灵活运用于不同的治疗场景。
教学内容包括:1. 演练和训练技术的选择与使用2. 言语训练的步骤和方法3. 言语表达和沟通技巧的培养4. 情绪管理和社交技能的训练五、矫正手段本模块旨在使学生了解并能够正确使用言语治疗学中的矫正手段,如辅助沟通工具和技术。
教学内容包括:1. 各类辅助沟通工具和技术的介绍2. 矫正手段的选择与应用3. 矫正手段与智力、情绪、感知的关系4. 矫正手段的效果评价与调整六、实践能力本模块旨在培养学生的实践能力,通过实地实习和案例分析等方式提高学生的问题分析和解决能力。
教学内容包括:1. 系统的实地实习活动2. 案例分析和小组讨论3. 实践中的问题解决和反思4. 成果展示和分享结论言语治疗学教学大纲以培养学生的专业素养和创新思维能力为目标,通过系统的课程设置和综合性实践训练,使学生能够掌握言语治疗学的基本理论和实践技能,为今后从事相关工作奠定坚实的基础。
言语治疗学教学大纲一、引言言语治疗学是一门专注于改善沟通障碍和言语困难的学科。
本教学大纲旨在规划言语治疗学课程的目标、内容、教学方法和评估方式,帮助学生全面掌握言语治疗学的理论和实践技能。
二、课程目标1. 熟悉言语治疗学的基本概念和理论知识;2. 掌握言语治疗学的评估方法和技巧;3. 理解言语障碍的分类、病因和发展;4. 学习制定个性化的言语治疗计划,并能有效实施;5. 培养学生的观察、分析和解决问题的能力;6. 培养学生的职业道德和团队合作能力。
三、课程内容1. 言语治疗学基础知识1.1 言语发展理论1.2 言语障碍的分类与定义1.3 言语治疗的概述2. 言语评估2.1 评估的目的和原则2.2 评估工具和方法2.3 语言样本的收集与分析3. 言语障碍3.1 儿童语言障碍3.2 成人言语障碍3.3 自闭症谱系障碍中的言语障碍4. 言语治疗技术4.1 口语-听觉训练4.2 发音矫正技术4.3 语法和语义训练4.4 交流技巧和社交互动训练5. 个性化治疗计划制定与实施5.1 治疗计划的制定5.2 治疗目标和策略的选择5.3 治疗进展的监测与调整6. 言语治疗领域的新进展6.1 言语治疗技术的创新与发展6.2 言语治疗与辅助技术的结合四、教学方法本课程将采用多种教学方法,包括:1. 讲座和案例分析,通过理论知识的讲解和实际案例的分析,帮助学生理解课程内容;2. 小组讨论和合作学习,培养学生的团队合作和问题解决能力;3. 角色扮演和模拟实践,通过模拟真实场景的言语治疗过程,提高学生的实践技能;4. 实地实习和观察,让学生亲身参与真实的言语治疗工作,加强实践经验。
五、评估方式学生的评估将以以下方式进行:1. 书面考试,测试学生对课程基本概念、理论知识和评估方法的掌握程度;2. 课堂参与和小组讨论,评估学生在讲座、案例分析和合作学习中的参与度;3. 实践表现,包括模拟实践、实地实习和观察的评估;4. 课程作业,要求学生完成课堂作业和课程项目;5. 学生自评和同伴评估,鼓励学生对自己和同学的学习和表现进行反思。
言语听觉治疗技术专业介绍
言语听觉治疗技术专业简介:言语听觉治疗技术专业是中国高等职业教育本科专业。
该专业的修业年限是四年。
面向康复技师、听力师、助听器验配师等职业,言语康复治疗、听力康复治疗等技术领域。
一、言语听觉治疗技术专业课程体系:
1.专业基础课程:人体解剖学、生理学、人体发育学、语音学基础、听力学基础、儿童语言发展、临床疾病概要、言语听觉康复导论、言语科学基础。
2.专业核心课程:嗓音障碍康复治疗、构音音韵障碍康复治疗、听功能检测评估、听觉障碍康复治疗、运动性言语障碍康复治疗、儿童语言障碍康复治疗、失语症康复治疗、吞咽障碍康复治疗、语畅障碍康复治疗。
二、言语听觉治疗技术专业培养目标:
本专业培养德智体美劳全面发展,掌握扎实的科学文化基础和言语听觉康复理论及相关法律法规等知识,具备言语障碍、语言障碍、吞咽障碍、听力障碍的康复评定及康复治疗等能力,具有敬佑生命、救死扶伤、甘于奉献、大爱无疆的职业精神和信息素养,能够从事言语功能、语言功能、吞咽功能、听功能康复治疗等工作的高层次技术技能人才。
三、言语听觉治疗技术专业发展前景:
面向康复技师、听力师、助听器验配师等职业,言语康
复治疗、听力康复治疗等技术领域。
(完)。
言语治疗技术课程标准解析《言语治疗技术》课程标准建议课时数:64 学分:4适用专业:康复技术先修课程:考试一、课程定位(一)课程性质本课程是本专业的职业核心课,以职业基础课为前导,为临床治疗技术专业课打基础,对康复职业岗位能力培养有打下理论基础作用,通过学习达到实际工作要求。
《言语治疗技术》的教学过程包括课堂讲授与实践。
课堂讲授注重基础理论与临床相结合;实践包括临床见习、实验室的操作实践以及课堂讨论等;通过实践,巩固和加深对基本理论知识的理解,强化基本操作技能。
(二)课程理念本课程采取就业导向、能力本位、以学生为主体,以学生发展为本,以培养学生综合职业能力和全面提升学生素质为中心,关注学生的职业成长和个人发展需求。
以工作过程为导向、采取行动导向教学、理实一体化教学等。
二、设计思路该课程是依据康复技术专业工作任务与职业能力分析表中的工作项目设置的。
其总体设计思路是,打破以知识传授为主要特征的传统学科课程模式,转变为以工作任务为中心组织课程内容,并让职业能力。
课程内容突出对学生职业能力的训练,理论知识的选取紧紧围绕工作任务完成的需要来进行,同时又充分考虑了中等职业教育对理论知识学习的需要,并融合了相关职业资格证书对知识、技能和态度的要求。
项目设计以言语治疗为线索来进行。
教学过程中,要通过校企合作,校内实训基地建设等多种途径,采取工学结合、半工半读等形式,充分开发学习资源,给学生提供丰富的实践机会。
教学效果评价采取过程评价与结果评价相结合的方式,通过理论与实践相结合,重点评价学生的职业能力。
三、课程目标(一)知识目标:1. 掌握言语康复治疗方法;2.熟悉基本理论和功能评定;3. 了解言语治疗技术的基本概念。
(二)能力目标:1.使学生对功能障碍的治疗原则有一个明确的认识;2.对功能障碍的发生发展规律有一定的了解;3.对功能障碍的基本评定方法和处置原则、治疗技术能较熟悉掌握。
(三)素质目标:1.培养学生的辨证的和综合的科学思维方法;2.拓展其分析和解决问题的能力。
四、课程内容和要求(一)课程内容选取表1 课程项目和学习情境设计一览表项目学项目名称情境学习内容序号时言语的形成基本概念 1.言语治疗技术的基本概念 1 42.言语治疗技术.的对象、内容、工作方式。
言语治疗技术的发展史 1.发展简史言语治疗技术。
42.言语治疗技术的形成和发展。
3. 言语治疗技术发展基础言语的形成 1.言语治疗技术的内容:言语4功能评定学、言语治疗学。
2. 言语治疗技术的地位3.医学生的培养目标4. 康复效益失语症基本概念 1、基本概念 2 62、致残原因失语症分类国际失语症的分类方法 4失语症预防、概况及颁布特1.预防 6征 2.我国失语症儿童语言发儿童语言发育迟缓 1.儿童语言发育迟缓概念 3 4 育迟缓 2.应用研究评定 1(掌握儿童语言发育迟缓的4评定的定义。
2(熟悉儿童语言发育迟缓治疗的原则。
治疗 1. 明确儿童语言发育迟缓的6评定2. 治疗的原则。
构音障碍治疗及基本原则 1构音障碍定义 4 62. 构音障碍的治疗听力障碍所听力障碍的语言评定 1、常用的听力障碍检查及5 6致的语言障评定碍 2、助听器的类别及选配口吃 1.历史与发展 6 4口吃的定义。
2.临床康复实践问题3.如何选择患者4.制定个体化的康复方案5.医患关系6.专业团队的协调与配合7.家庭成员的作用与职责8.康复治疗质量控制与终止口吃的评定 3. 口吃的定义 44. 口吃的评定5. 口吃的治疗吞咽障碍的吞咽障碍的定义 1. 吞咽障碍定义 7 4定义 2. 吞咽障碍评估3. 吞咽障碍治疗(二)学习情境设计表2 学习情境学习情境1 言语的形成学时 12知识目标:掌握言语治疗技术的内容。
能力目标:掌握言语治疗技术在现代医学中的地位及与其他医学关学习目标系。
素质目标:培养学生高度责任感和良好的医德风尚。
学习内容教学方法学习方法1言语治疗技术的内容:言语功能评定学、任务驱动法模拟实训言语治疗学。
讲授法小组讨论2. 言语治疗技术的地位媒体与媒介学生具备能力教师要求多媒体设备 1.掌握言语治疗技术的基本概念 1.对本教学情境系统而透彻各种言语治疗技术2.培养学生高度责任感和良好的医德风的掌握和理解。
器械尚 2.了解学生的心理特点。
3.具备与病人沟通的能力,指导患者运3.掌握一定的教育理论。
动的能力失语症学习情境2 学时 16知识目标:掌握失语症基本概念及致残原因,失语症的鉴别诊断分类原则及评定方法。
学习目标能力目标:会对失语症进行鉴别诊断和评定。
素质目标:具备与病人沟通的能力,指导患者运动的能力。
学习内容教学方法学习方法 1、失语症基本概念任务驱动法模拟实训 2、致残原因讲授法小组讨论 3、国际失语症的分类方法4、预防5、我国失语症媒体与媒介学生具备能力教师要求多媒体设备 1. 掌握失语症基本概念及致残原因,1.对本教学情境系统而透彻各种失语症训练卡失语症的鉴别诊断分类原则及评定方的掌握和理解。
片法。
2.了解学生的心理特点。
2.培养学生高度责任感和良好的医德风3.掌握一定的教育理论。
尚3.具备与病人沟通的能力,指导患者运动的能力儿童语言发育迟缓学习情境3 学时 12知识目标:掌握儿童语言发育迟缓的评定和治疗。
能力目标:会对儿童发育迟缓进行评定和治疗。
学习目标素质目标:具备与病人沟通的能力,指导患者运动的能力。
学习内容教学方法学习方法 1(掌握儿童语言发育迟缓的评定的定义。
任务驱动法模拟实训 2(熟悉儿童语言发育迟缓讲授法小组讨论治疗的原则。
3.明确儿童语言发育迟缓的评定4.治疗的原则。
媒体与媒介学生具备能力教师要求多媒体设备 1. 掌握儿童语言发育迟缓的评定和治1.对本教学情境系统而透彻各种言语训练卡片疗。
的掌握和理解。
2.培养学生高度责任感和良好的医德风2.了解学生的心理特点。
尚 3.掌握一定的教育理论。
3.具备与病人沟通的能力,指导患者运动的能力构音障碍学习情境4 学时 6知识目标:掌握构音障碍的评定和治疗。
能力目标:会对构音障碍进行评定和治疗。
学习目标素质目标:具备与病人沟通的能力,指导患者运动的能力。
学习内容教学方法学习方法 1(掌握构音障碍的评定的定义。
任务驱动法模拟实训 2(熟悉构音障碍治疗的原则。
讲授法小组讨论 3.明确构音障碍的评定4.治疗的原则。
媒体与媒介学生具备能力教师要求多媒体设备 1. 掌握构音障碍的评定和治疗。
1.对本教学情境系统而透彻各种言语训练卡片 2.培养学生高度责任感和良好的医德风的掌握和理解。
尚 2.了解学生的心理特点。
3.具备与病人沟通的能力,指导患者运3.掌握一定的教育理论。
动的能力听力障碍所致的语言障碍学习情境5 学时 4知识目标:掌握听力障碍所致的语言障碍的评定和治疗。
能力目标:会对听力障碍所致的语言障碍进行评定和治疗。
学习目标素质目标:具备与病人沟通的能力,指导患者运动的能力。
学习内容教学方法学习方法 1(掌握听力障碍所致的语言障碍的评定任务驱动法模拟实训的定义。
讲授法小组讨论 2(熟悉听力障碍所致的语言障碍治疗的原则。
3.明确听力障碍所致的语言障碍的评定4.治疗的原则。
媒体与媒介学生具备能力教师要求多媒体设备 1. 掌握听力障碍所致的语言障碍的评1.对本教学情境系统而透彻各种言语训练卡片定和治疗。
的掌握和理解。
2.培养学生高度责任感和良好的医德风2.了解学生的心理特点。
尚 3.掌握一定的教育理论。
3.具备与病人沟通的能力,指导患者运动的能力口吃学习情境6 学时 4知识目标:掌握口吃的评定和治疗。
能力目标:会对口吃进行评定和治疗。
学习目标素质目标:具备与病人沟通的能力,指导患者运动的能力。
学习内容教学方法学习方法 1(掌握口吃的评定的定义。
任务驱动法模拟实训 2(熟悉口吃治疗的原则。
讲授法小组讨论 3.明确口吃的评定4.治疗的原则。
媒体与媒介学生具备能力教师要求多媒体设备 1. 掌握口吃的评定和治疗。
1.对本教学情境系统而透彻各种言语训练卡片 2.培养学生高度责任感和良好的医德风的掌握和理解。
尚 2.了解学生的心理特点。
3.具备与病人沟通的能力,指导患者运3.掌握一定的教育理论。
动的能力吞咽障碍学习情境7 学时 4知识目标:掌握吞咽障碍的评定和治疗。
能力目标:会对吞咽障碍进行评定和治疗。
学习目标素质目标:具备与病人沟通的能力,指导患者运动的能力。
学习内容教学方法学习方法 1(掌握吞咽障碍的评定的定义。
任务驱动法模拟实训 2(熟悉吞咽障碍治疗的原则。
讲授法小组讨论 3.明确吞咽障碍的评定4.治疗的原则。
媒体与媒介学生具备能力教师要求多媒体设备 1. 掌握吞咽障碍的评定和治疗。
1.对本教学情境系统而透彻各种言语训练卡片 2.培养学生高度责任感和良好的医德风的掌握和理解。
尚 2.了解学生的心理特点。
3.具备与病人沟通的能力,指导患者运3.掌握一定的教育理论。
动的能力六、实施建议(一)教材选用与编写《言语治疗技术》内容全面、深入、新颖,具有较强的理论性和实用性,是康复医学的入门教材。
分别介绍了康复和康复医学的的概念、地位、作用、工作内容、服务方式、人员职责、流程、康复机构设置等。
课程是继康复基础和康复临床的桥梁课。
对掌握康复医学专业理论,即明确的特征、范畴、知识结构、专门的诊疗技术及独立的理论体系,具有很好的作用,充分体现了科学性、理论性和实用性。
(二)教学方法、教学模式运用本课程采用讲授法、谈话法、讨论法、读书指导法、任务驱动、案例教学、项目教学、行动导向、模拟教学法、情境教学法、理实一体化教学法、启发式教学等。
通过多种教学方法和教学手段以激发和提高学生的探索、求知的学习积极性,提高学生学习知识、应用知识的能力;以必需和够用为度,以掌握基本知识、基本概念、基本理论为主,强化学以致用为教学重点。
着重阐明各类口腔疾病的病理变化,注重培养和提高学生科学思维、独立思考、分析问题和解决问题的能力,为后续各课程的学习打下扎实基础,以适应新世纪对技能型人才的需要。
(三)教学基本条件言语治疗技术是应用性和实践性很强的学科,因此我们非常注重实践性教学以及实验室和实习基地的建设。
本课程的实践教学主要由校内实践与校外实践组成。
校内实践教学创建综合实训室。
实训室配备有供本课程实践教学使用的硬软件设备,如物理治疗仪器。
在专业的教学计划中,把实训环节以实训课程的形式嵌入课程体系,开出与课程相配套的实训,让学生把理论的学习与实际应用紧密结合,校外实践主要是与实习医院配合,通过在医院康复理疗室的见实习活动,实际接触病人及理疗仪器,以掌握较强的管理技能和实操能力。
七、教学评价按照基于真实工作任务的项目化教学实施,从项目的专业知识准备、信息收集处理、项目方案制定实施、结果考核评价全方位进行考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