matlab实验九控制系统的PI校正设计及仿真
- 格式:docx
- 大小:26.59 KB
- 文档页数:5
控制系统matlab仿真实验报告5实验内容:本实验主要学习控制系统中PI控制器的设计和仿真。
实验目的:1. 了解PI控制器的基本原理和控制算法;2. 学习控制系统建模的基本思路和方法;3. 通过matlab仿真实验掌握PI控制器的实现方法和调节技巧。
实验原理:PI控制器是一种比比例控制器更加完善的控制器,它是由比例控制器和积分控制器组成的复合控制器。
在控制器设计中,通常情况下采用PI控制器进行设计,因为PI控制器的设计参数比其他控制器更加简单,调整起来也更加方便。
PI控制器的输出信号u(t)可以表示为:u(t) = kP(e(t) + 1/Ti ∫e(τ)dτ)其中,kP是比例系数;Ti是积分时间常数;e(t)是控制系统的误差信号,表示偏差;∫e(τ)dτ是误差信号的积分项。
上式中,第一项kPe(t)是比例控制器的输出信号,它与偏差信号e(t)成比例关系,当偏差信号e(t)越大,则输出信号u(t)也越大;PI控制器的设计步骤如下:1. 根据控制系统的特性和要求,选择合适的控制对象,并进行建模;2. 选择比例系数kP和积分时间常数Ti,使系统具有良好的动态响应和稳态响应;3. 利用matlab仿真实验验证控制系统的性能,并进行参数调节和改进。
实验步骤:1. 控制对象的建模a. 选择一个适当的控制对象,例如在本实验中选择一个RC电路。
b. 根据控制对象的特性和运行原理,建立控制对象的数学模型,例如在本实验中建立RC电路的微分方程模型。
a. 根据控制对象的特性和要求,选择合适的比例系数kP和积分时间常数Ti,例如在本实验中选择kP=1和Ti=0.1。
b. 根据PI控制器的输出信号,设计控制系统的反馈环路,例如在本实验中选择负反馈控制系统。
a. 在matlab环境下,利用matlab的控制系统工具箱,建立控制系统的仿真模型。
b. 运行仿真程序,并观察控制系统的时间响应和频率响应特性。
实验结果:本实验利用matlab环境下的控制系统工具箱,建立了RC电路的PI控制系统,并进行了仿真实验。
实验四基于MATLAB的控制系统校正实验一、实验目的1.熟悉并掌握MATLAB的使用2.掌握用MATLAB实现频率法的串联校正验证3.用MATLAB程序解决一般性设计问题二、实验内容1.录入并执行教材6.7三个程序并得出结果并比较2.通过6.7程序,完成6-3,6-4,6-5习题仿真三、实验过程1.录入程序,并完成教材6.7三个程序的仿真2.验证其结果3.绘制三个程序的流程图4.设计6-3,6-4,6-5,习题仿真程序5.验证仿真结果四、实施过程及结果1.录入书中程序并执行得出结果:(1)串联超前校正实验Mum/den=0.22541s+1--------------0.053537+1校正后:幅值穿越频率=8.8802rad/s,相角穿越频率=Inf rad/s。
校正后:幅值裕量=Inf dB,相角裕量=50.7196°Bode图:(2)串联滞后校正实验校正后:幅值穿越频率=0.60508rad/sec相角穿越频率=1.8675rad/sec校正后:幅值裕量=15.8574dB,相角裕量=40.6552゜Bode图:(3)串联滞后—超前校正实验校正后:幅值穿越频率=1.3175rad/sec相角穿越频率=3.6027rad/sec校正后:幅值裕量=13.7848dB,相角裕量=52.4219゜Bode图验证成功2.设计6-3,6-4,6-5,程序如下6-3:numo=[200];deno=conv([1,0],[0.1,1]);[Gm,Pm,Wcg,Wcp]=margin(numo,deno);numo=200;deno=conv([1,0],[0.1,1]);[Gm1,Pm1,Wcg1,Wcp1]=margin(numo,deno);r0 = 45;r=Pm;w = logspace(-1,3);[mag1,phase1]=bode(numo,deno,w);for epsilon = 5:15phic=(r0-r+epsilon)*pi/180;alpha=(1-sin(phic))/(1+sin(phic));[i1,ii] = min(abs(mag1-sqrt(alpha)));wc=w(ii);T=1/(wc*sqrt(alpha));numc=[T,1];denc=[alpha*T,1];[num,den]=series(numo,deno,numc,denc);[Gm,Pm,Wcg,Wcp]=margin(num,den);if(Pm>=r0);break;endendprintsys(numc,denc);[mag2,phase2]=bode(numc,denc,w);[mag,phase]=bode(num,den,w);subplot(2,1,1);semilogx(w,20*log10(mag),w,20*log10(mag1),'--',w,20*log10(mag2),' -.');grid;ylabel('幅值(dB)');title('--Go. -.Gc, __GoGc');subplot(2,1,2);semilogx(w,phase,'--',w,phase1,'-.',w,phase2,w,(w-180-w),':'); grid;ylabel('相角(度)');xlabel('频率(red/sec)');disp(['校正后:幅值穿越频率=',num2str(Wcp),'rad/sec','相角穿越频率=',num2str(Wcg),'rad/sec']);disp(['校正后:幅值裕量=',num2str(20*log10(Gm)),'dB,','相角裕量=',num2str(Pm),'゜']);结果:校正后:幅值穿越频率=64.7053rad/sec相角穿越频率=Infrad/sec校正后:幅值裕量=InfdB,相角裕量=45.9356゜验证结果即正确6-4numo=4;deno=conv([1,0],[2,1]);[Gm,Pm,Wcg,Wcp]=margin(numo,deno);numo=4;deno=conv([1,0],[2,1]);[Gm1,Pm1,Wcg1,Wcp1]=margin(numo,den o);r0=40;w=logspace(-3,1);[mag1,phase1]=bode(numo,deno,w);for epsilon=5:15r=(-180+r0+epsilon);[i1,ii]=min(abs(phase1-r));wc=w(ii);beta=mag1(ii);T=5/wc;numc=[T,1];denc=[beta*T,1];[num,den]=series(numo,deno,numc,denc);[Gm,Pm,Wcg,Wcp]=margin(num,den);if(Pm>=r0);break;endendprintsys(numc,denc);[mag2,phase2]=bode(numc,denc,w);[mag,phase]=bode(num,den,w);subplot(2,1,1);semilogx(w,20*log10(mag),w,20*log10(mag1),'--',w,20*log10(mag2),' -.');grid;ylabel('幅值(dB)');title('--Go. -.Gc, __GoGc');subplot(2,1,2);semilogx(w,phase,'--',w,phase1,'-.',w,phase2,w,(w-180-w),':'); grid;ylabel('相角(度)');xlabel('频率(red/sec)');disp(['校正后:幅值穿越频率=',num2str(Wcp),'rad/sec','相角穿越频率=',num2str(Wcg),'rad/sec']);disp(['校正后:幅值裕量=',num2str(20*log10(Gm)),'dB,','相角裕量=',num2str(Pm),'゜']);结果:校正后:幅值穿越频率=0.415rad/sec相角穿越频率=Infrad/sec校正后:幅值裕量=InfdB,相角裕量=40.6397゜验证结果:6-5:numo=5;deno=conv([1,0],conv([0.1,1],[0.25,1]));[Gm,Pm,Wcg,Wcp]=ma rgin(numo,deno);numo=5;deno=conv([1,0],conv([0.1,1],[0.25,1]));[Gm1,Pm1,Wcg1,Wcp1 ]=margin(numo,deno);w=logspace(-2,2);[mag1,phase1]=bode(numo,deno,w);ii=find(abs(w-Wcg1)==min(abs(w-Wcg1)));wc=Wcg1;w1=wc/5;beta=5;numc1=[1,w1];denc1=[1,w1/beta];w2=w1;mag(ii)=2;while(mag(ii)>1)numc2=[1,w2];denc2=[1,(w2*beta)];w2=w2+0.01;[numc,denc]=series(numc1,denc1,numc2,denc2);[num,den]=series(numo,deno,numc,denc);[mag,phase]=bode(num,den,w);endprintsys(numc1,denc1);printsys(numc2,denc2);[Gm,Pm,Wcg,Wcp]=margin(num,den);[mag2,phase2]=bode(numc,denc,w);[mag,phase]=bode(num,den,w);subplot(2,1,1);semilogx(w,20*log10(mag),w,20*log10(mag1),'--',w,20*log10(mag2),' -.');grid;ylabel('幅值(dB)');title('--Go. -.Gc, __GoGc');subplot(2,1,2);semilogx(w,phase,'--',w,phase1,'-.',w,phase2,w,(w-180-w),':'); grid;ylabel('相角(度)');xlabel('频率(red/sec)');disp(['校正后:幅值穿越频率=',num2str(Wcp),'rad/sec','相角穿越频率=',num2str(Wcg),'rad/sec']);disp(['校正后:幅值裕量=',num2str(20*log10(Gm)),'dB,','相角裕量=',num2str(Pm),'゜']);结果:校正后:幅值穿越频率=1.8187rad/sec相角穿越频率=9.3957rad/sec校正后:幅值裕量=17.8382dB,相角裕量=67.4806゜五、实验总结1.由于对于MATLAB不熟悉造成很多不必要的损失,对于MATLAB的使用掌握也要认真学习。
控制系统PID参数整定方法的MATLAB仿真1. 引言PID控制器是一种常见的控制算法,广泛应用于自动控制系统中。
其通过调节三个参数:比例增益(Proportional gain)、积分时间常数(Integral time constant)和微分时间常数(Derivative time constant),实现对被控对象的稳态误差、响应速度和稳定性等性能指标的调节。
PID参数的合理选择对控制系统的性能至关重要。
本文将介绍PID控制器的经典整定方法,并通过MATLAB软件进行仿真,验证整定方法的有效性。
2. PID控制器的整定方法2.1 手动整定法手动整定法是根据经验和试错法来选择PID参数的方法。
具体步骤如下:1.将积分时间常数和微分时间常数设为零,仅保留比例增益,将比例增益逐渐增大直至系统产生较大的超调现象。
2.根据超调响应的情况,调整比例增益,以使系统的超调量接近所需的范围。
3.逐步增加微分时间常数,观察系统的响应速度和稳定性。
4.增加积分时间常数,以减小系统的稳态误差。
手动整定法的优点是简单易行,但需要经验和反复试验,对控制系统要求较高。
2.2 Ziegler-Nichols整定法Ziegler-Nichols整定法是一种基于试探和试错法的自整定方法,该方法通过调整系统的输入信号,观察系统的输出响应,从而确定PID参数。
具体步骤如下:1.将I和D参数设为零,仅保留P参数。
2.逐步增大P参数,直到系统的输出出现大幅度的振荡。
3.记录下此时的P参数值,记为Ku。
4.根据振荡的周期Tp,计算出系统的临界增益Kc = 0.6 * Ku。
5.根据系统的类型选择相应的整定法则:–P型系统:Kp = 0.5 * Kc,Ti = ∞,Td = 0–PI型系统:Kp = 0.45 * Kc,Ti = Tp / 1.2,Td = 0–PID型系统:Kp = 0.6 * Kc,Ti = Tp / 2,Td = Tp / 82.3 Cohen-Coon整定法Cohen-Coon整定法是基于频域曲线拟合的方法,主要应用于一阶和二阶系统的整定。
《MATLAB与控制系统仿真》实验报告一、实验目的本实验旨在通过MATLAB软件进行控制系统的仿真,并通过仿真结果分析控制系统的性能。
二、实验器材1.计算机2.MATLAB软件三、实验内容1.搭建控制系统模型在MATLAB软件中,通过使用控制系统工具箱,我们可以搭建不同类型的控制系统模型。
本实验中我们选择了一个简单的比例控制系统模型。
2.设定输入信号我们需要为控制系统提供输入信号进行仿真。
在MATLAB中,我们可以使用信号工具箱来产生不同类型的信号。
本实验中,我们选择了一个阶跃信号作为输入信号。
3.运行仿真通过设置模型参数、输入信号以及仿真时间等相关参数后,我们可以运行仿真。
MATLAB会根据系统模型和输入信号产生输出信号,并显示在仿真界面上。
4.分析控制系统性能根据仿真结果,我们可以对控制系统的性能进行分析。
常见的性能指标包括系统的稳态误差、超调量、响应时间等。
四、实验步骤1. 打开MATLAB软件,并在命令窗口中输入“controlSystemDesigner”命令,打开控制系统工具箱。
2.在控制系统工具箱中选择比例控制器模型,并设置相应的增益参数。
3.在信号工具箱中选择阶跃信号,并设置相应的幅值和起始时间。
4.在仿真界面中设置仿真时间,并点击运行按钮,开始仿真。
5.根据仿真结果,分析控制系统的性能指标,并记录下相应的数值,并根据数值进行分析和讨论。
五、实验结果与分析根据运行仿真获得的结果,我们可以得到控制系统的输出信号曲线。
通过观察输出信号的稳态值、超调量、响应时间等性能指标,我们可以对控制系统的性能进行分析和评价。
六、实验总结通过本次实验,我们学习了如何使用MATLAB软件进行控制系统仿真,并提取控制系统的性能指标。
通过实验,我们可以更加直观地理解控制系统的工作原理,为控制系统设计和分析提供了重要的工具和思路。
七、实验心得通过本次实验,我深刻理解了控制系统仿真的重要性和必要性。
MATLAB软件提供了强大的仿真工具和功能,能够帮助我们更好地理解和分析控制系统的性能。
1 数字PID控制在MATLAB仿真实验下图为数字PID控制算法仿真实验的示意图:
在模拟的过程中,我们分别改变其中的一个参数,而其他的两个参数不变的情况下,观测他的图像变化。
1、当改变比例时:
分析结果:当只改变比例,积分和微分都不变的情况下,比例系数越大,调节作用越强,但是存在调节误差。
2、当只改变积分时
分析结果:当系统中只改变积分,而比例和微风都不变时,可以减少或消除误差,但响应慢。
3、当只改变微分时
分析结果:当系统中加入了微分环节时,改善了系统的稳定性能和动态性能,但是,它的响应比较慢。
《MATLAB控制系统仿真》PID控制系统校正设计引言1.PID校正装置PID校正装置也称为PID控制器或PID调节器。
这里P,I,D分别表示比例、积分、微分,它是最早发展起来的控制方式之一。
2.PID校正装置的主要优点原理简单,应用方便,参数整定灵活。
适用性强,在不同生产行业或领域都有广泛应用。
鲁棒性强,控制品质对受控对象的变化不太敏感,如受控对象受外界扰动时,无需经常改变控制器的参数或结构。
在科学技术迅速发展的今天,出现了许多新的控制方法,但PID由于其自身的的优点仍然在工业过程控制中得到最广泛的应用。
PID控制系统校正设计1.设计目的1.1 熟悉常规PID控制器的设计方法1.2掌握PID参数的调节规律1.3学习编写程序求系统的动态性能指标2.实验内容2.1在SIMULINK窗口建立方框图结构模型。
2.2设计PID控制器,传递函数模型如下。
()⎪⎭⎫⎝⎛++=s T s T k s G d i p c 112.3修改PID 参数p K 、i T 和d T ,讨论参数对系统的影响。
3.4利用稳定边界法对PID 参数p K 、i T 和d T 校正设计。
2.5根据PID 参数p K 、i T 和d T 对系统的影响,调节PID 参数实现系统的超调量小于10%。
3. 实验操作过程3.1在SIMULINK 窗口建立模型图1 设计模型方框图3.2设计PID 控制器图2 PID控制器模型3.3利用稳定边界法对PID参数p K、i T和d T校正设计: 表1 PID稳定边界参数值校正后的响应曲线图3(a)校正后的响应曲线图3(b)校正后的响应曲线3.4调节PID参数实现系统的超调量小于10%:表2 PID 参数图4 响应曲线图4.规律总结1.P控制规律控制及时但不能消除余差,I控制规律能消除余差但控制不及时且一般不单独使用,D控制规律控制很及时但存在余差且不能单独使用。
2.比例系数越小,过渡过程越平缓,稳态误差越大;反之,过渡过程振荡越激烈,稳态误差越小;若p K过大,则可能导致发散振荡。
matlab控制系统仿真设计Matlab控制系统仿真设计控制系统是现代工业领域中的关键技术之一,用于实现对系统行为的预测和调节。
在控制系统设计中,仿真是一个重要的工具,可以帮助工程师和研究人员理解和评估系统的性能。
在本文中,我们将以Matlab的控制系统仿真设计为主题,介绍控制系统仿真的基本概念、方法和工具。
一、控制系统仿真基础1.1 什么是控制系统仿真?控制系统仿真是指通过计算机模拟系统的动态行为来评估和验证控制策略的一种方法。
仿真可以帮助工程师在构建实际系统之前,通过计算机模型对系统的运行过程进行预测和分析。
1.2 为什么要进行控制系统仿真?控制系统仿真可以帮助工程师在实际系统建造之前对系统进行评估和优化。
它可以提供系统的动态响应、稳定性、鲁棒性等信息,帮助工程师优化控制策略和设计参数。
此外,仿真还可以帮助工程师调试和验证控制算法,减少实际系统建造和测试的成本和风险。
1.3 Matlab在控制系统仿真中的作用Matlab是一款功能强大的科学计算软件,也是控制系统仿真的重要工具之一。
Matlab提供了丰富的控制系统设计和分析工具箱,使得控制系统仿真变得更加简单和高效。
二、Matlab控制系统仿真设计的步骤2.1 确定系统模型在进行控制系统仿真设计之前,首先需要确定系统的数学模型。
系统模型可以通过物理原理、实验数据或系统辨识方法得到。
在Matlab中,可以使用符号计算工具箱或数值计算工具箱来建立系统的数学模型。
2.2 设计控制器根据系统模型和性能要求,设计合适的控制器。
常用的控制器设计方法包括PID控制、根轨迹设计、频率响应设计等。
在Matlab中,可以使用Control System Toolbox来设计控制器,并进行性能分析和优化。
2.3 仿真系统响应利用Matlab的仿真工具,对系统进行动态仿真,观察系统的响应。
仿真可以根据预先设定的输入信号和初始条件,计算系统的状态和输出变量随时间的变化。
《MATLAB与控制系统仿真》实验报告实验报告:MATLAB与控制系统仿真引言在现代控制工程领域中,仿真是一种重要的评估和调试工具。
通过仿真技术,可以更加准确地分析和预测控制系统的行为和性能,从而优化系统设计和改进控制策略。
MATLAB是一种强大的数值计算软件,广泛应用于控制系统仿真。
实验目的本实验旨在掌握MATLAB在控制系统仿真中的应用,通过实践了解控制系统的建模与仿真方法,并分析系统的稳定性和性能指标。
实验内容1.建立系统模型首先,根据控制系统的实际情况,建立系统的数学模型。
通常,控制系统可以利用线性方程或差分方程进行建模。
本次实验以一个二阶控制系统为例,其传递函数为:G(s) = K / [s^2 + 2ζω_ns + ω_n^2],其中,K表示放大比例,ζ表示阻尼比,ω_n表示自然频率。
2.进行系统仿真利用MATLAB软件,通过编写代码实现控制系统的仿真。
可以利用MATLAB提供的函数来定义传递函数,并通过调整参数来模拟不同的系统行为。
例如,可以利用step函数绘制控制系统的阶跃响应图像,或利用impulse函数绘制脉冲响应图像。
3.分析系统的稳定性与性能在仿真过程中,可以通过调整控制系统的参数来分析系统的稳定性和性能。
例如,可以改变放大比例K来观察系统的超调量和调整时间的变化。
通过观察控制系统的响应曲线,可以判断系统的稳定性,并计算出性能指标,如超调量、调整时间和稳态误差等。
实验结果与分析通过MATLAB的仿真,我们得到了控制系统的阶跃响应图像和脉冲响应图像。
通过观察阶跃响应曲线,我们可以得到控制系统的超调量和调整时间。
通过改变放大比例K的值,我们可以观察到超调量的变化趋势。
同时,通过观察脉冲响应曲线,我们还可以得到控制系统的稳态误差,并判断系统的稳定性。
根据实验结果分析,我们可以得出以下结论:1.控制系统的超调量随着放大比例K的增大而增大,但当K超过一定值后,超调量开始减小。
2.控制系统的调整时间随着放大比例K的增大而减小,即系统的响应速度加快。
基于MATLAB的PID控制器参数整定及仿真PID控制器是一种经典的控制器,在工业自动化控制系统中广泛应用。
其主要功能是根据系统的误差信号,通过调整输出信号的比例、积分和微分部分来减小误差,并达到系统的稳定控制。
PID控制器参数整定是指确定合适的比例常数Kp、积分常数Ki和微分常数Kd的过程。
本文将介绍基于MATLAB的PID控制器参数整定及仿真的方法。
首先,在MATLAB中建立一个包含PID控制器的模型。
可以通过使用MATLAB的控制系统工具箱来实现这一过程。
在工具箱中,可以选择合适的建模方法,如直接设计模型、积分节点模型或传输函数模型。
通过这些工具,可以方便地建立控制系统的数学模型。
其次,进行PID控制器参数整定。
PID控制器参数整定的目标是通过调整比例常数Kp、积分常数Ki和微分常数Kd,使系统的响应特性达到最佳状态。
常用的PID参数整定方法有经验法、试误法、Ziegler-Nichols方法等。
1.经验法:根据系统的特性和经验,选择合适的PID参数。
这种方法常用于初步整定,但可能需要根据实际情况调整参数。
2.试误法:通过逐步试验和调整PID参数,使系统的输出响应逐渐接近期望值,从而达到最佳控制效果。
3. Ziegler-Nichols方法:该方法是一种经典的系统辨识方法,通过测试系统的临界稳定性,得到系统的传递函数参数,并据此计算出合适的PID参数。
最后,进行PID控制器参数整定的仿真。
在MATLAB中,可以通过使用PID模块进行仿真。
可以输入相应的输入信号和初始参数,观察系统的输出响应,并通过调整参数,得到最佳的控制效果。
总结起来,基于MATLAB的PID控制器参数整定及仿真的过程包括:建立控制系统模型、选择PID参数整定方法、进行PID参数整定、进行仿真实验。
PID控制器参数整定的好坏直接影响控制系统的工作性能。
通过基于MATLAB的仿真实验,可以方便地调整和优化控制系统的PID参数,提高系统的响应速度、稳定性和抗干扰性能。
基于matlab 仿真的pid 校正总结PID 控制器是目前在过程控制中应用最为普遍的控制器,它通常可以采用以下几种形式:比例控制器,0;D I K K ==比例微分控制器,0;I K =比例积分控制器,0;D K =标准控制器。
下面通过一个例子来介绍PID 控制器的设计过程。
假设某弹簧(阻尼系统)如图1所示,1,10/,20/M kg f N s m k N m ==⋅=。
让我们来设计不同的P 、PD 、PI 、PID 校正装置,构成反馈系统。
来比较其优略。
系统需要满足:(1) 较快的上升时间和过渡过程时间;(2) 较小的超调; (3) 无静差。
图1 弹簧阻尼系统系统的模型可描述如下:控制系统建模与仿真论文( 2011)()2()1()X s G s F s Ms fs k==++(1)、绘制未加入校正装置的系统开环阶跃响应曲线。
根据系统的开环传递函数,程序如下:clear; t=0:0.01:2; num=1; den=[1 10 20]; c=step(num,den,t); plot(t,c);xlabel('Time-Sec'); ylabel('y');title('Step Response'); grid;系统的阶跃响应曲线如图2图2 未加入校正时系统的开环阶跃响应曲线(2)、加入P 校正装置我们知道,增加p K 可以降低静态误差,减少上升时间和过渡时间,因此首先选择P 校正,也就是加入一个比例放大器。
此时,系统的闭环传递函数为:2()10(20)pc p K G s s s K =+++此时系统的静态误差为120pp K K -+。
所以为了减少静差,可以选择系统的比例增益为300p K =。
这样就可以把静差缩小到0.0625。
虽然系统的比例系数越大,静差越小,但是比例系数也不能没有限制地增大,它会受到实际物理条件和放大器实际条件的限制。
控制系统pid参数整定方法的matlab仿真实验报告一、引言PID控制器是广泛应用于工业控制系统中的一种常见控制算法。
PID 控制器通过对系统的误差、误差积分和误差变化率进行调节,实现对系统的稳定性和动态性能的控制。
而PID参数的整定是保证系统控制性能良好的关键。
本实验旨在利用Matlab仿真,研究控制系统PID参数整定的方法,探讨不同整定策略对系统稳定性和动态性能的影响,为工程实际应用提供理论依据。
二、控制系统模型本实验采用了以二阶惯性环节为例的控制系统模型,其传递函数为:G(s) = K / (s^2 + 2ξω_ns + ω_n^2)其中,K为系统增益,ξ为阻尼比,ω_n为自然频率。
三、PID参数整定方法实验中我们探讨了几种典型的PID参数整定方法,包括经验法、Ziegler-Nichols方法和遗传算法。
1. 经验法经验法是一种简单粗糙的PID参数整定方法,根据实际系统的性质进行经验性调试。
常见的经验法包括手动调整法和试探法。
在手动调整法中,我们通过调整PID参数的大小,观察系统的响应曲线,从而找到满足系统性能要求的参数。
这种方法需要操作者有一定的经验和直觉,且对系统有一定的了解。
试探法是通过试验和试验的结果来确定PID参数的值。
在试探过程中,我们可以逐渐逼近最佳参数,直到满足系统性能要求。
2. Ziegler-Nichols方法Ziegler-Nichols方法是一种广泛应用的PID参数整定方法。
该方法通过系统的临界增益和临界周期来确定PID参数。
首先,在开环状态下,逐渐增加系统增益,当系统开始出现振荡时,记录下此时的增益值和周期。
然后根据临界增益和临界周期的数值关系,计算出PID参数。
3. 遗传算法遗传算法是一种基于生物进化原理的优化算法,可以用于自动化调整PID参数。
该方法通过对参数的种群进行进化迭代,逐渐找到最优的PID参数。
四、实验结果与分析我们利用Matlab进行了控制系统的PID参数整定仿真实验,并得到了不同整定方法下的系统响应曲线。
控制系统pid参数整定方法的matlab仿真
控制系统PID参数整定方法的MATLAB仿真,可以分为以下几个步骤:
1. 建立模型。
在MATLAB中建立你要进行PID参数整定的模型,比如电机速度控制系统或温度控制系统。
2. 设计控制器。
根据建立的模型,设计出对应的PID控制器,并将其加入到系统中。
3. 确定初始参数。
在进行PID参数整定前,需要确定PID控制器的初始参数。
通常可以选择Ziegler-Nichols方法、Chien-Hrones-Reswick方法等经典的PID参数整定法则来确定初始参数。
4. 仿真模拟。
使用MATLAB中的仿真工具,对整定后的PID控制器进行仿真模拟,并记录下系统的响应曲线和各项性能指标。
5. 调整参数。
根据仿真结果,对PID控制器的参数进行适当的调整,以达到更理想的控制效果。
6. 再次仿真模拟。
调整完参数后,再次使用MATLAB中的仿真工具,对整定后的PID控制器进行仿真模拟,并比较其与上一次仿真的差异,以确认调整是否合理。
7. 实现控制。
最后,将优化后的PID控制器应用到实际控制系统中,进行控制。
总的来说,PID参数整定是一个相对复杂的过程,需要根据具体情况选择合适的方法和工具。
MATLAB作为一种强大的数学计算软件,可以提供丰富的工具和函数,方便进行控制系统的建模和仿
真,也可以帮助我们更好地进行PID参数整定。
PID 控制算法的matlab 仿真PID 控制算法是实际工业控制中应用最为广泛的控制算法,它具有控制器设计简单,控制效果好等优点。
PID 控制器参数的设置是否合适对其控制效果具有很大的影响,在本课程设计中一具有较大惯性时间常数和纯滞后的一阶惯性环节作为被控对象的模型对PID 控制算法进行研究。
被控对象的传递函数如下:()1d sf Ke G s T sτ-=+ 其中各参数分别为30,630,60f d K T τ===。
MATLAB 仿真框图如图1所示。
图12 具体内容及实现功能2.1 PID 参数整定PID 控制器的控制参数对其控制效果起着决定性的作用,合理设置控制参数是取得较好的控制效果的先决条件。
常用的PID 参数整定方法有理论整定法和实验整定法两类,其中常用的实验整定法由扩充临界比例度法、试凑法等。
在此处选用扩充临界比例度法对PID 进行整定,其过程如下:1) 选择采样周期 由于被控对象中含有纯滞后,且其滞后时间常数为60d τ=,故可选择采样周期1s T =。
2) 令积分时间常数i T =∞,微分时间常数0d T =,从小到大调节比例系数K ,使得系统发生等幅震荡,记下此时的比例系数k K 和振荡周期k T 。
3) 选择控制度为 1.05Q =,按下面公式计算各参数:0.630.490.140.014p k i k d k s kK K T T T T T T ====通过仿真可得在1s T =时,0.567,233k k K T ==,故可得:0.357,114.17,32.62, 3.262p i d s K T T T ====0.0053.57p s i i p d d sK T K T K T K T ====按此组控制参数得到的系统阶跃响应曲线如图2所示。
010020030040050060070080090010000.20.40.60.811.21.41.61.8图2由响应曲线可知,此时系统虽然稳定,但是暂态性能较差,超调量过大,且响应曲线不平滑。
实验九 控制系统的PI 校正设计及仿真
一、 实验目的
1. 应用频率综合法对系统进行PI 校正综合设计;
2.学习用MA TLAB 对系统性能进行仿真设计、分析;
二、实验设计原理与步骤
1.设计原理
滞后校正(亦称PI 校正)的传递函数为:
其对数频率特性如图9-1所示,参数β表征滞后校正的强度。
2.设计步骤
基于频率法的综合滞后校正的步骤是:
(1)根据静态指标要求,确定开环比例系数K ,并按已确定的K 画出系统固有部分的Bode 图;
(2)根据动态指标要求试选c ω,从Bode 图上求出试选的c ω点的相角,判断是否满足相位裕度的要求(注意计入滞后校正带来的0012~5的滞后量),如果满足,转下一步。
否则,如果允许降低c ω,就适当重选较低的c ω;
(3)从图上求出系统固有部分在c ω点的开环增益Lg (c ω)。
如果Lg (c ω)>0令Lg (c ω)=20lg β,求出β,就是滞后校正的强度,如果Lg (c ω)〈0,则无须校正,且可将开环比例系数提高。
(4)选择C T ωω)10
1~51(12==,进而确定T βω11=。
(5)画出校正后系统的Bode 图,校核相位裕量。
滞后校正的主要作用是降低中频段和高频段的开环增益,但同时使低频段的开环增益不受影响,从而达到兼顾静态性能与稳定性。
它的副作用是会在c ω点产生一定的相角滞后。
三、实验内容
练习9-1 设系统原有开环传递函数为:
系统的相位裕度γ0
40≥
系统的开环比例系数K= 5 S -1
截止频率为c ω=0.5 S -1
(1)用频率法设计满足上述要求的串联滞后校正控制器;
(2)画出校正前后的Bode图
(3)用Simulink对校正前后的闭环系统进行仿真,求出其阶跃响应;(4)分析设计效果。
k0=5;n1=1;
d1=conv(conv([1,0],[1,1]),[ 1]);
w=logspace(-1,3,1000);
sope=tf(k0*n1,d1);
figure(1)
margin(sope);grid on
wc=;
num={1};
den={1};
na=polyval(num,j*wc);
da=polyval(den,j*wc);
g=na/da;
g1=abs(g);
h=20*log10(g1);
beta=10^(h/20);
t=10/wc;
bt=beta*t;
gc=tf([t,1],[bt,1])
sys1=sope*gc
[mag1,phase1,w]=bode(sys1,w);
[gm1,pm1,wcg1,wcp1]=margin(mag1,phase1,w);
figure(2)
margin(sys1);
grid on;
滞后:
-----------
s + 1
练习9-2设被控对象开环传递函数为:
系统的相位裕度γ0
40≥
系统斜坡输入稳态误差e ss =0.05;
截止频率为c ω=2 1/ S
要求:
(1)用频率法设计满足上述要求的串联滞后校正控制器;
(2)画出校正前后的Bode 图;
(3)用Simulink 对校正前后的闭环系统进行仿真,求出其阶跃响应;
(4)分析设计效果。
滞后:
5 s + 1
-----------
s + 1
k0=20;n1=10;
d1=conv([1,0],[1,5]);
w=logspace(-1,3,1000);
sope=tf(k0*n1,d1);
figure(1)
margin(sope);grid on
wc=2;
num={1};
den={1};
na=polyval(num,j*wc);
da=polyval(den,j*wc);
g=na/da;
g1=abs(g);
h=20*log10(g1);
beta=10^(h/20);
t=10/wc;
bt=beta*t;
gc=tf([t,1],[bt,1])
sys1=sope*gc
[mag1,phase1,w]=bode(sys1,w);
[gm1,pm1,wcg1,wcp1]=margin(mag1,phase1,w);
figure(2)
margin(sys1);
grid on;
练习9-3 已知单位反馈系统被控对象开环传递函数为:
试用BODE 图设计方法对系统进行滞后串联校正设计,使之满足:
(1)在单位斜坡信号r (t )= t 的作用下,系统的速度误差系数K V 1
30-≥s ;
(1) 系统校正后剪切频率ωC 13.2-≥s ;
(3)系统斜校正后相角裕度γ040≥
要求:
(1)用频率法设计满足上述要求的串联滞后校正控制器;
(2)画出校正前后的Bode 图;
(3)用Simulink 对校正前后的闭环系统进行仿真,求出其阶跃响应;
(4)分析设计效果。
clear
%s=tf('s')
%G=30/s+1)+1)
k0=30;n1=1;
d1=conv(conv([1,0],[,1]),[ 1]);
w=logspace(-1,3,1000);
sope=tf(k0*n1,d1);
figure(1)
margin(sope);grid on
wc=;
num={1};
den={1};
na=polyval(num,j*wc);
da=polyval(den,j*wc);
g=na/da;
g1=abs(g);
h=20*log10(g1);
beta=10^(h/20);
t=10/wc;
bt=beta*t;
gc=tf([t,1],[bt,1])
sys1=sope*gc
[mag1,phase1,w]=bode(sys1,w);
[gm1,pm1,wcg1,wcp1]=margin(mag1,phase1,w);
figure(2)
margin(sys1); grid on;。