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文档之家› 2018年现患率调查分析

2018年现患率调查分析

2018年现患率调查分析
2018年现患率调查分析

2018年医院感染现患率调查结果分析为了解我院住院患者医院感染和社区感染的现状、重要病原体的检出及耐药情况以及抗菌药物临床应用情况,掌握医院感染现患率水平及其变化趋势,评价医院感染管理工作成效,并为有效实施医院感染预防与控制措施提供依据,感染管理科于2018年9月27日在全院进行了医院感染现患率调查。

1 对象与方法

1.1 调查对象各临床科室2018年9月27日00:00—24:00所有住院患者,包括当日出院、转院、死亡的患者,不包括当日新入院患者。

1.2 调查方法感染管理科负责整个调查的组织实施。各临床科室医院感染监控医师负责本病区的调查,每20—30张床位配备1名调查人员。采用床旁调查和病历调查相结合的方法,填写统一的医院感染横断面调查个案调查登记表。9月21日感染管理科在门诊七楼学术交流中心对参加调查的人员进行了统一的培训。

1.3 诊断标准参照卫生部2001年版《医院感染诊断标准(试行)》。

1.4 统计方法调查结束后,各临床科室将所有患者信息录入蓝蜻蜓医院感染实时监控平台,感染管理科负责通过该软件进行统计汇总。

2 结果

2.1 医院感染现患率本次现患率调查应查1448人,实查1448人,实查率为100%。其中发生医院感染13例,医院感染现患率为0.9%。

2.2 社区感染率社区感染305例,309例次,社区感染率为21.06%,社区感染例次率为21.34%。

2.3 手术部位感染率本次现患率调查共调查手术病人237例,手术部位感染1例,手术部位感染率为0.42%。其中Ⅰ类切口69例,感染0例,感染率为0.00%,Ⅱ类切口87例,感染1例,感染率为1.15%,Ⅲ类切口59例,感染0例,感染率为0.00%,Ⅳ类切口22例,感染0例,感染率为0.00%。

2.4 科室分布本次现患率调查共涉及67个临床科室,其中医院感染现患率从高到低依次为:重症监护室20%(2/10)、乳腺甲状腺外科15.38%(2/13)、神经外二科14.81%(4/27)、急诊科8.33%(1/12)、烧伤整形科7.14%(1/14)、骨伤八科4.17%(1/24)、康复科2.38%(1/42)、北城骨伤一科2.38%(1/42)。

2.5 医院感染部位分布情况本次调查结果显示,医院感染部位以下呼吸道为主,共9例,占65%;泌尿道感染1例,占7%;表浅切口感染1例,占7%;器官腔隙感染1例,占7%;皮肤软组织感染1例,占7%;烧伤部位感染1例,占7%。各科(组)医院感染部位分布情况见表1。

表1 医院感染部位分布

2.6 医院感染病原体构成情况本次现患率调查共检出医院感染病原菌10株,其中大肠埃希菌2株、肺炎克雷伯菌2株、铜绿假单胞菌6株。下呼吸道感染主要病原菌为铜绿假单胞菌和大肠埃希菌;皮肤软组织感染主要病原菌为肺炎克雷伯菌。社区感染病例中共检出病原体4

2.7 抗菌药物临床使用情况本次调查的1448例患者中,有526例使用了抗菌药物,使用率为36.33%。其中单一用药344例,占65.40%;Ⅱ联用药171例,占32.51%;Ⅲ联用药11例,占2.09%;Ⅳ联及以上用药0例,占0.00%。治疗用药293例,占55.70%;预防用药178例,占3

3.84%;治疗+预防用药55例,占10.46%。具

体情况见表2。

表2 临床各科抗菌药物使用情况(%)

2.8 微生物检验样本送检情况本次调查的1448例患者中,使用

抗菌药物的526例,其中治疗用药和治疗+预防用药共348例,用药前送检44例,送检率为12.64%。

2.9 2016年-2018年现患率主要调查结果对比2016年现患率调查应查1543人,实查1539人,实查率为99.74%。其中发生医院感染4例,医院感染现患率为0.26%;2017年现患率调查应查1654人,实查1651人,实查率为99.82%。其中发生医院感染19例,医院感染现患率为1.15%。2018年现患率调查应查1448人,实查1448人,实查率为100%。其中发生医院感染13例,医院感染现患率为0.9%;具体情况见表3。

3 讨论

本次现患率调查实查率为100%,从整个调查中发现存在的主要问题如下:

3.1 医院感染现患率低,社区感染例次率高。考虑有多方面原因,一是2018年是我院领导高度重视医院感染管理工作,医院多措并举,积极备战,基础设施、制度流程、人员培训、防控措施及落实执行等方面,都有了进一步的提高和完善,医院感染预防与控制成效突出,使医院感染率较前明显降低。二是收住院患者的病情相对较轻。应继续加强全体医务人员医院感染知识培训,强化医院感染意识,严格执行医院感染病例报告制度,发现感染病例及时报告,并积极采取有效地控制措施。

3.2 部分科室预防用药过高,预防用药时间过长。我院临床科室存在不同程度的不合理使用抗菌药物现象,医务人员应掌握好用药指征,提高科学选择抗菌药物以及优化抗感染治疗方案的意识和水平,减少预防用药,缩短用药时间。进一步加强抗菌药物临床应用管理,以减

缓细菌耐药和提高抗感染治疗效果,保障医疗质量和医疗安全。

3.3 治疗性使用抗菌药物的细菌培养送检率过低。我院的实际细菌培养送检率为12.64%,低于卫生部要求(不低于30%)。临床医师应高度重视细菌培养药敏试验,做到合理用药,避免经验用药或滥用抗菌药物导致菌群失调,细菌变异,耐药菌株不断增加,引起新的感染而形成恶性循环。只有提高认识,增加检验标本的送检率,做到及时正确的采集、送检标本,正确的病原微生物培养、分离、鉴定技术和规范的细菌药物敏感试验才能为临床提供合理用药的依据,从而减少和避免耐药菌株的产生。

3.4 下呼吸道感染居我院医院感染的第一位,多发生在神经外科长期卧床的患者。患者病情危重,侵入性操作较多,全身多系统机能遭到破坏,住院时间长发生医院感染的机会增加。患者因长期卧床,机体防御功能低下,成为坠积性肺炎的易感因素。

长期以来,医院仍有部分医务人员医院感染意识薄弱,在工作中不能自觉履行医院感染管理规范要求和消毒隔离制度,造成一定比例的医院感染发生。感染管理科将继续加强培训与督导,提高医务人员预防医院感染的意识;加大医院感染管理制度、规范、防控措施的落实和监管力度,严格执行手卫生管理制度、消毒隔离制度、无菌技术原则,严格按照诊疗和护理技术操作规范进行各项操作,特别是实施侵入性操作时;严格按照各类抗生素的抗菌特点及药代动力,选择合理给药方法、剂量及给药间隔;加强病区空气流通,保持环境整洁,规范处置医疗废物;控制陪护人员数量,切实做好病区的终末消毒工作;加强基础护理,定时翻身拍背;加强营养支持疗法,增强患者抵抗力,多方位采取有效措施,持续改进医院感染管理工作,控制医院感染的发生。

感染管理科2018年10月9日

医院感染现患率调查报告

2014年医院感染现患率调查分析报告 为了解我院医院感染现状、抗菌药物使用及病原菌检出情况,对医院感染控制工作进行准确评价,并为制定医院感染监控措施提供可靠依据。感染办于8月23日,根据全国医院感染横断面调查计划书,组织我院的院感监控医生和院感专职人员组成6个调查小组,采用普查方法对调查时间段内所有在院患者进行了医院感染现患率调查,现将调查结果总结如下。 1 资料和方法 1.1 调查时间和对象 2014年8月23日进行,调查我院8月22日0点至24点期间各科在院病人,包括当天出院、转科、死亡的患者,但不包括当日新入院的患者。 1.2 调查方法调查人员由医院感染管理专职人员和临床科室感染管理监控医师组成。调查前一天对参加调查人员进行了培训和学习,内容包括:“我院常见部位医院感染诊断要点、“2014年全国医院感染现患率调查计划书解读-调查方法、床旁调查表和个案调查表项目填写说明”等。在调查过程中,采取床旁调查和查阅病历相结合的方法。 1.3 诊断标准根据卫生部制定的2001年版《医院感染诊断标准(试行)》进行诊断。所有在调查时仍为医院感染状态的患者,均计入医院感染。社区感染患者为入院时已经存在的感染或处于潜伏期的感染患者,以及无明确潜伏期的感染发生在入院48h以内的患者。如有诊断疑问,小组讨论后确定。 1.4 质量控制由医院感染专职人员对调查整个过程进行质量控制。调查前4天通过OA将进行现患率调查的通知下发,要求临床科室完善住院病人与感染性诊断相关的各项检查,并上传参加调查人员名单,要求科室提前做好排班,按时参加培训和调查,保证调查结果的真实有效。调查时,院感专职人员分别担任6个调查小组的组长,对每个病区的调查工作进行督导检查,以保证信息采集的正确性。调查结束后,收集并复核调查表,同时根据微机中心提供的调查日在院病人信息数据核查实查率。 1.5 资料处理将1400份个案调查表相关信息逐份输入全国医院感染现患率调查平台系统,录入完毕显示录入资料符合要求,由系统软件进行汇总统计。 2 结果 2.1 一般情况 本次调查应调查在院患者1400人,实际调查1400人,实查率100%。其中,男

2016年医院感染现患率调查实施方案

2016年医院感染现患率调查实施方案 为了更好地贯彻执行《医院感染监测规范》和《黑龙江省卫生计生委关于开展县医院和基层医疗机构医院感染管理专项督导工作的通知》的有关要求,提高医院感染监测的准确性,了解医院感染的实际发生情况、侵袭性操作应用情况、抗菌药物使用情况等,医院感染管理科计划组织全院临床科室进行本年度医院感染现患率调查,实施方案如下: 一、调查目的: 了解医院感染的实际发生情况、侵袭性操作应用情况、抗菌药物使用情况,提高医院感染监测的准确性。 二、调查范围: 各临床科室。 三、组织形式: 由医院感染管理科和各临床科室医院感染管理小组医生、护士共同完成。 四、调查时间: 3月3日-4日(暂定)。

五、调查对象: 调查日0-24时所有住院病人、包括当日出院、转科、死亡病人,但不包括当日入院病人。 六、调查方法 1、医院感染管理科制定年度医院感染现患率调查方案并通过院委会审核后,组织医院感染委员会召开调查培训会议并部署相关工作。 2、本次调查由医院感染管理科主任担任组长,下设三个工作小组,成员名单为: 组长:刘海晶 组员: 第一小组:妇产一科 成员:李春宏王彦琳李家欣 第二小组:妇产二科 成员:张晓丽王向文陈海娟 第三小组:儿科 成员:王桂波刘丽丽白云 3、调查步骤: (1)、各科室在调查前一日完善所有住院患者的相关检查项目及

血常规检查。 (2)、各小组调查当日晨间先到所在科室护士站了解调查日所有病人总数,并将病人的姓名、床号登记在床旁调查表上; (3)、填写登记结束后由一名小组成员逐一对病人进行床旁调查,发现有感染者将感染诊断登记在床旁调查表上; (4)、其他小组调查成员根据调查表上的内容逐一查阅病历,每个病人均需填写医院感染现患率个案调查表,内容均不得遗漏; (5)、调查当日发现下列患者需进行进一步监测: ①白细胞计数值高的患者进行c反应蛋白监测。 ②c反应蛋白监测值增高的患者进行相关部位标本采集进行菌培养监测。 ③调查当日下列患者需采集尿液进行尿常规监测:导尿史(仅限本次住院);留置导尿大于24小时;有尿频、尿急、尿痛主诉等。 ④调查当日下列手术患者需采集切口分泌物进行监测:体温大于 37.5摄氏度;切口有渗液;白细胞计数增高等。 ⑤调查当日下列患者需进行胸透(入院诊断为呼吸系统疾病的患者除外):住院天数大于7天;发热;咳嗽;咳痰等。 6、调查结束后各调查小组成员根据诊断步骤讨论后确定各科室

医院感染现患率调查分析总结

医院感染现患率调查分析总结 为进一步贯彻落实卫生部《医院感染管理办法》、《医院感染监测规范》及《二级综合医院评审标准(2012年版)》要求,评估抗菌药物使用、治疗用抗菌药物微生物送检率,了解我院医院感染的实际发生率。医院感染管理办公室在分管院领导的大力支持下,及各科主任、护士长和医院感染质控小组成员的共同努力下,圆满完成2015年度开展的医院感 染现患率调查工作任务,现将调查结果汇总如下: 一、资料与方法 1.调查对象:2015年11月16日00 : 00-24 : 00我院的所有住院患者,包括当日出院、转科、死亡的患者,不包括当日新入院的患者。 2?调查方法:调查人员由各临床科室的医院感染质控小组成员组成,并于2015年11月15日由感控办进行了统一培训。调查采用床旁调查和病历调查相结合的方法,登陆我院一体化医疗信息平台,逐一填写《个案登记表》,调查在11月17日完成。 3.诊断标准:卫生部2001年版《医院感染诊断标准》。 4?统计方法:全部病例资料录入由众阳软件医院感染实时监控横断面调查工作平台,进行统计分析。 二、结果 1.现患率 本次现患率调查应查人数1046人,实查1033人,实查率为98.76% (要求调查率》96%。发生医院感染43人,医院感染率4.16%(要求医院感染现患率W 8%)。社区感染389人,社区感染率37.66%具体详见表1 表1 各科室医院感染现患率

1.1医院感染发病率列前五位的科室依次为内ICU、神经外科二、心血管内科、神经内科二、神经外科一。具体见图1

图1: 各科室医院感染现患率 注:图中未涉及到的科室调查日不存在医院感染病例 1.2社区感染居前五位的科室依次是呼吸内科、儿二科、儿四科、儿三科、儿一科。具体见图2 图2: 各科室社区感染率 注:图中未涉及到的科室调查日不存在社区感染病例 2?医院感染部位分布 医院感染部位居首位的是下呼吸道26例,占60.47%其次是上呼 吸道9例,占20.93%胃肠道、泌尿道各3例,各占6.98%皮肤软组

2020年免疫规划疫苗接种率调查工作总结.pdf

2020年免疫规划疫苗接种率调查工作总结为进一步加强全镇免疫规划工作的基础管理,全面掌握我镇适龄儿童的疫规划疫苗接种情况,真实客观的评价我镇疫苗接种工作水平和免疫规划工作质量,按照区防疫站的统一部署,菜园镇卫生院于2013年6月20-21日,在全镇范围内开展了免疫规划疫苗接种率调查工作,现将此次调查工作小结如下: 一、调查方法: 接种率的调查采用单纯随机抽样法,按随机抽样原则,随机抽取3个行政村进行调查。东街村、葛庄村、大偏店村。 二、调查对象及内容: 1.调查对象为抽样调查单位中所有完成基础免疫的2~7周岁适龄儿童。 2、计算目标儿童的"五苗"单苗接种合格率,全程合格接种率;乙肝疫苗的首针及时接种率。 3、扩大国家免疫规划疫苗的单苗接种率。 4、目标儿童的建卡建证率,卡证相符率、卡痕阳性率;儿童预防接种个案及时录入率、个案录入准确率。 三、判断标准: 有接种证和接种卡者以接种证记录为准;无接种证,有接种卡者以接种卡记录为准;接种证和接种卡两者均无者,判断为未接种。 1、基础免疫合格判断标准: ①有准确的出生年、月、日和接种年、月、日记录。 ②免疫起始月龄未提前。

③接种针(剂)次间隔未缩短(≥28天)。 ④基础免疫在规定月龄内完成。 ⑤内容填写齐全,记录清楚,无缺项。 2、加强(或复种)免疫合格接种判断标准: ①百白破疫苗加强免疫,儿童满18月龄后在6月龄内完成接种,判断为合格; ②麻疹疫苗(含麻苗成分疫苗)复种,儿童满18月龄后在6月龄内完成者判断为合格; 3、新增疫苗判断标准: ①A群流脑疫苗第1、2剂次在儿童出生后6-18月龄内完成,两剂次至少间隔3个月,判断为合格; ②乙脑减毒活疫苗在儿童出生后8-12月龄内完成初免,满2周岁加强1剂,判断为合格; ③甲肝减毒活疫苗在儿童满18个月后6月龄内完成1剂次,判断为合格。 四、调查结果: 1、五苗基免: 1)五苗接种率:调查30名儿童,建卡率100% ,建证率100%。卡证相符率为100%。五苗全程合格人数20人,合格率为99%。单苗接种情况:OPV 合格率为100%,DPT 合格率为100%,BCG 合格率为96.55%,卡疤率为96.55%,MV 合格率为100%。乙肝疫苗首针及时数人,及时率为96.10% ,合格率为100%。

现患率调查方案

医院感染现患率调查方案 为了贯彻卫生部《医院感染管理办法》、《抗菌药物合理应用指导原则》及《医院感染监测规范》,了解我院医院感染的现患率发生情况、抗菌药物使用及重要病原体的检出以及耐药情况。根据我院实际情况,特制定此方案,具体如下: 一、目的 1、了解我院医院感染的实际发生情况。 2、病人抗生素使用情况。 3、了解重要病原体的检出以及多重耐药情况。 二、医院感染现患率调查时间及范围: 1、调查时间:2014年11月27日 2、调查范围:医院所有2014年11月27日 0点—24点住院的病人(包括当日出院病人,但不包括当日新入院病人) 3、应查人数=调查日在院总人数+该日已出院病人数-该日新入院病人数 三、现患率调查组织形式: 1、院感办组织开展,临床科室实施。 2,临床科室院感监控小组(包括院感监控组长、副组长及院感监控医生、监控护士)实施调查。 3.调查前三日各科室完善所有病人特别是感染病人的各项检查及病历的书写。 4、汇报:向院领导汇报,争取全方位的支持。 5、培训:开会集中培训,包括调查方案、诊断标准及调查表项目填写说明等。 四、调查程序与方法 1、调查人员的配备与分工: 调查人员每组3-4人,有各科主任、院感监控医生及监控护士组成,

负责本科室的病人;医务科及院感科工作人员分片进行指导,并填写《现患率调查个案登记表》及《医院感染现患率调查床旁调查表》。 2、调查对象 为调查日2014年11月27日 0点—24点所有住院的病人,包括当日出院、转科、死亡的病人。但不包括2014年11月27日的新入院病人。 3、调查步骤 (1)调查组成员首先得到该病房住院病人总数及名单,由各科监控护士将病人的姓名、床号等详细登记在调查表上,再由监控人员(医师)逐一对病人进行床旁询问和体检,(床旁调查人员应注意询问方法与技巧)。每位病人至少3分钟,发现有感染者,将感染诊断登记在《现患率调查床旁调查表》上。 (2)其他调查人员根据《医院感染现患率调查个案登记表》上的内容逐一翻阅病历认真填写。 (3)每个病人均需填写《医院感染现患率调查个案登记表》,调查表上的内容均不得遗漏。 4、感染判断与诊断标准;床旁调查结果与病历调查结果相结合,按卫生部《医院感染诊断标准(试行)》(卫医发[ 2001] 2号)确定是否为医院感染。如感染病人的诊断有疑问,可与院感科讨论后确定。 5、病原学检查:注意追踪病原学检查结果,包括调查当天还没有,而日后有本次感染的检验结果,应补上。 6、抗菌药物使用目的:不明确者,可询问病房主管医生。 7、、特别关注的项目:体温记录单、临时及长期医嘱单的抗菌药物使用、病原学报告单、住院时间、病情严重、免疫功能和接受侵入性操作等。 8、、填写完整:医院感染控制专职人员,要仔细检查每一调查表是否填写完全。

2016年接种率调查工作总结

2016年免疫规划工作 督导暨儿童免疫接种率调查工作总结 为了解我镇免疫规划实施情况,督促各接种单位及时发现和解决工作中存在的问题,为调整或制定相应措施提供依据,市疾控中心免疫规划科长带队与兄弟单位计免科长一行于2016年10月8--12号在全镇范围内开展一次以接种点为单位的适龄儿童免疫规划疫苗接种率调查和免疫规划管理检查,调查结束后市疾控免疫规划科及兄弟单位各科长就此次检查中存在问题及总结如下: 本次调查单位和对象:以村为单位开展工作,采用入户方式调查,抽取2012年9月1日~2014年8月31日出生的儿童,且在被调查村内居住≥3个月为调查对象(不包括外籍适龄儿童)。除义棠村调查12名儿童外,其余村级接种点各调查10名儿童,不够10名儿童的全部调查。调查员填写适龄儿童免疫规划疫苗接种情况入户调查表。 疫苗品种和剂次:乙肝疫苗3剂及首针及时接种、卡介苗1剂、脊灰疫苗3剂、百白破疫苗4剂、A群流脑疫苗2剂、含麻疹成分疫苗2剂及首针及时接种率、乙脑减毒活疫苗2剂、甲肝减毒活疫苗1剂。 接种情况判断:调查儿童有接种证和接种卡(或预防接种信息系统个案资料),以接种证记录为准;无接种证但有

接种卡,以接种卡记录为准;接种证和接种卡均无,判定为未接种。 此次接种率调查共228名儿童,其中2012.9.1--2013.8.31之间出生儿童106人,2013.9.1---2014.8.31之间出生儿童122人,建卡率100% ,建证率100%。其中有17名儿童存在卡证不符现象。卡证相符率为92.5%。八苗全程合格人数223人,合格率为97.8%。单苗接种情况:OPV 合格率为100%,DPT 合格率为100%,BCG 合格率为98.7%,卡疤率为99%,MV 合格率为100%。乙脑减毒活疫苗合格率99.6%,乙肝疫苗首针及时数为228人,及时率为100% 。 存在的问题: 1、免疫规划知识宣传不深入,村民免疫规划知识知晓率低,预防接种意识淡薄。 2、流动、留守儿童和计划外生育儿童的免疫服务存在缺口,底数不清,接种率低。 3.村卫生室负责人不清楚bopv疫苗保存温度及运输温度.村级冷链设备不合乎要求,未将疫苗单独保存,冷链设备测温记录不真实。 4.接种卡证中乙肝第一次及卡介苗批号效期未填写,家长签字及接种者签字未填。 5.预防接种异常反应处置及急救药品存在过期及准备

2014年医院感染患病率调查分析报告

2014年医院感染患病率调查分析总结根据省卫计委《关于2014年全国医院感染横断面调查的通知》的要求,按照年工作计划于2014年8月进行住院病人患病率调查,8月25日对我院参加本次调查人员进行培训,并绘制、印刷各种调查表和汇总表,8月26日0时到24时顺利完成临床科室医院感染患病率调查工作,9月中旬完成网上病例录入工作,9月底完成资料统计汇总、分析及总结工作。 8月22日下午3点半在三楼会议室召开各科感染小组成员主任、科主任护士长会议,重点强调这次医院感染患病率调查工作的重要性,在一个时间段内以点带面的通过横断面观察医院感染的发病情况,掌握医院感染的动态,以便宏观的采取控制措施,要求临床科室主任对科室所有管床医生完善住院患者各项与调查有关的检查;血、痰、尿、大便等实验室检查和X线、超声波、CT扫描等辅助检查,且与调查前一天得到其检查结果,资料准确可靠,在规定时间内完成这次调查,否则就会失去它的科学性和准确性。8月25日我院院感科关茂玲副主任,对参加本次调查人员进行培训,内容包括:《医院感染病例诊断标准》、医院感染现患率调查个案登记表填写说明、医院感染现患率床旁调查方法(两种表格),并把调查表下发到各科。 经过为期1天时间的调查,医院感染管理科对全院11个临床病区进行了医院感染现患率调查。对全院各科应查人数177人,实查人数174人,进行了个案调查登记,实查率98.3%,汇总出资料信息: 医院感染病例56例,医院感染发病率为32.2%,其中社区感染54例,感染率为31%;院内感染2例,感染率为1.1%(详见现患率调查医院感染例数表)。 感染情况分别是:下呼吸道感染24例,上呼吸道感染10例,腹腔内组织感染8

2018年现患率调查分析

2018年医院感染现患率调查结果分析为了解我院住院患者医院感染和社区感染的现状、重要病原体的检出及耐药情况以及抗菌药物临床应用情况,掌握医院感染现患率水平及其变化趋势,评价医院感染管理工作成效,并为有效实施医院感染预防与控制措施提供依据,感染管理科于2018年9月27日在全院进行了医院感染现患率调查。 1 对象与方法 1.1 调查对象各临床科室2018年9月27日00:00—24:00所有住院患者,包括当日出院、转院、死亡的患者,不包括当日新入院患者。 1.2 调查方法感染管理科负责整个调查的组织实施。各临床科室医院感染监控医师负责本病区的调查,每20—30张床位配备1名调查人员。采用床旁调查和病历调查相结合的方法,填写统一的医院感染横断面调查个案调查登记表。9月21日感染管理科在门诊七楼学术交流中心对参加调查的人员进行了统一的培训。 1.3 诊断标准参照卫生部2001年版《医院感染诊断标准(试行)》。 1.4 统计方法调查结束后,各临床科室将所有患者信息录入蓝蜻蜓医院感染实时监控平台,感染管理科负责通过该软件进行统计汇总。 2 结果 2.1 医院感染现患率本次现患率调查应查1448人,实查1448人,实查率为100%。其中发生医院感染13例,医院感染现患率为0.9%。 2.2 社区感染率社区感染305例,309例次,社区感染率为21.06%,社区感染例次率为21.34%。

2.3 手术部位感染率本次现患率调查共调查手术病人237例,手术部位感染1例,手术部位感染率为0.42%。其中Ⅰ类切口69例,感染0例,感染率为0.00%,Ⅱ类切口87例,感染1例,感染率为1.15%,Ⅲ类切口59例,感染0例,感染率为0.00%,Ⅳ类切口22例,感染0例,感染率为0.00%。 2.4 科室分布本次现患率调查共涉及67个临床科室,其中医院感染现患率从高到低依次为:重症监护室20%(2/10)、乳腺甲状腺外科15.38%(2/13)、神经外二科14.81%(4/27)、急诊科8.33%(1/12)、烧伤整形科7.14%(1/14)、骨伤八科4.17%(1/24)、康复科2.38%(1/42)、北城骨伤一科2.38%(1/42)。 2.5 医院感染部位分布情况本次调查结果显示,医院感染部位以下呼吸道为主,共9例,占65%;泌尿道感染1例,占7%;表浅切口感染1例,占7%;器官腔隙感染1例,占7%;皮肤软组织感染1例,占7%;烧伤部位感染1例,占7%。各科(组)医院感染部位分布情况见表1。 表1 医院感染部位分布

接种率调查工作报告.doc

接种率调查工作报告

根据xx市卫生局、xx市疾控中心有关文件精神,我站按照“组群抽样”方法的要求,在全县46个乡镇、1个街道办事处中随机抽取了30个乡镇30个行政村作为计划免疫接种率调查点,并于XX年6月派专业技术人员分成3个调查组在各调查点开展了抽样调查工作,现将调查情况总结如下:一、调查对象及内容 1、基础免疫:XX年出生儿童的建卡率、建证率、卡证符合率、“四苗”单苗及全程接种率、卡痕率、乙肝疫苗首针及时接种率、乙肝疫苗全程接种率及不合格接种原因。 2、加强免疫:1岁组儿童麻疹、百白破疫苗的加强免疫接种率;4岁组儿童脊灰疫苗加强免疫接种率;7岁组儿童麻疹、百白破二联加强免疫接种率。 二、调查方法 1、基础免疫以现场调查与查阅接种卡、证相结合进行。 2、加强免疫主要以查阅接种卡的方式进行。 三、判断标准 按《全国计划免疫接种率第三个85%目标的审评原则和方法》的要求,做到人卡核实,以卡、证记录为准。凡经核实符合免疫程序,全程全量接种为合格接种,凡未建卡、证者,未接种者,接种起始月龄、间隔时间不足者,未全程全量或超龄接种以及未建卡者和卡、证记录不清,卡、证不符者,均视为不合格接种或未接种。 四、调查结果 1、基础免疫:共调查适龄儿童210名,建卡205人,建卡率97.61%。其中卡介苗接种率为95.7%,卡痕率91.9%,脊灰糖丸接种率97.61%,百白破接种率93.33%,麻疹疫苗接种率91.9%;乙肝疫苗首针接种率77.14%;“四苗”全程接种率91.9%。乙肝疫苗全程接种率为86.19%。 2、加强免疫:1岁组、4岁组7岁组分别调查适龄儿童各210名,1岁组麻苗、三联加强免疫接种率分别为93.33%和93.80%;4岁组糖丸加强免疫接种率98.09%;7岁组麻苗、百白破二联加强免疫接种率分别为85.23%和86.66%。 3、不合格接种 基础免疫:不合格接种共计74人次,其中:未建卡建证25人次、未接种8

现患率调查汇总

现患率调查汇总

————————————————————————————————作者:————————————————————————————————日期:

医院感染现患率调查分析总结 为进一步贯彻落实卫生部《医院感染管理办法》、《医院感染监测规范》及《二级综合医院评审标准(2012年版)》要求,评估抗菌药物使用、治疗用抗菌药物微生物送检率,了解我院医院感染的实际发生率。医院感染管理办公室在分管院领导的大力支持下,及各科主任、护士长和医院感染质控小组成员的共同努力下,圆满完成2015年度开展的医院感染现患率调查工作任务,现将调查结果汇总如下: 一、资料与方法 1.调查对象:2015年11月16日00∶00-24∶00我院的所有住院患者,包括当日出院、转科、死亡的患者,不包括当日新入院的患者。 2.调查方法:调查人员由各临床科室的医院感染质控小组成员组成,并于2015年11月15日由感控办进行了统一培训。调查采用床旁调查和病历调查相结合的方法,登陆我院一体化医疗信息平台,逐一填写《个案登记表》,调查在11月17日完成。 3.诊断标准:卫生部2001年版《医院感染诊断标准》。 4.统计方法:全部病例资料录入由众阳软件医院感染实时监控横断面调查工作平台,进行统计分析。 二、结果 1.现患率 本次现患率调查应查人数1046人,实查1033人,实查率为98.76%(要求调查率≥96%)。发生医院感染43人,医院感染率4.16%(要求医院感染现患率≤8%)。社区感染389人,社区感染率37.66%。具体详见表1 表1 各科室医院感染现患率 科室应查人数实查人数医院感染感染率% 社区感染感染率% 肿瘤内科3938513.161334.21 心血管内科3736616.671336.11

2014年盐城市接种率调查方案

2014年盐城市接种率调查方案 2014年盐城市适龄儿童疫苗接种率专题调查方案一、调查目的 了解当前我市适龄儿童免疫规划疫苗接种现状,及时发现存在问题,为制定改进措施提供依据,推动我市免疫 规划工作进一步发展。 二、调查内容 1、适龄儿童免疫规划疫苗的基础免疫和加强免疫合格接种率; 2、麻疹/麻风疫苗、麻腮风疫苗和乙肝疫苗的首针及时接种率; 3、建卡率、建证率; 4、儿童预防接种证与预防接种信息系统接种记录相符情况; 5、疫苗未种原因; 6、电话复核儿童已出省、迁出、流出等流动情况。 三、调查地区: 每个县(市、区)共抽查2个乡镇,县城镇所在乡镇(街道)必查,另外再随机选取1个乡镇。四、调查类型与方法 (一)预防接种信息系统接种状况调查 1、调查对象:各县(市、区)免疫接种信息系统中2008年1月1日以来出生的在册儿童(常住+迁入+流入)。 2、调查内容和方法:从免疫接种信息系统中导出并计算适龄儿童免疫规划疫苗接种率和及时率。 (二)、电话调查迁(流)出儿童 调查组在到达所调查的乡镇(街道)预防接种单位后,在预防接种信息系统(客户端)中)随机抽取2008年1月1日以来出生的,迁出时间为2014年,在迁(流)出前应种而在当地未种疫苗的10名出省、迁(流)出儿童。电话联系儿童监护人,调

查其在当地疫苗未种原因,同时复核儿童迁(流)出的真实性,并现场填写调查表1。(如当年迁出儿童数量不足10人的,往前一年推送) (三) 入户走访调查接种状况 每个乡镇(街道)调查2个村,为所查乡镇(街道)随机抽取1个行政村和乡(镇、街道)政府所在地的村,每个村走访登记2008年1月1日以来出生的已满12月龄的10名儿童(含流动儿童);随机抽查1个幼儿园、1个小学各10名儿童接种证。每个乡镇至少调查40名儿童。每县区合计调查80名儿童。 以儿童接种证为唯一凭证,调查建证率、人证相符、接种证记录、疫苗接种情况,并收集接种证,返回接种单位核实接种证与系统的儿童信息相符情况,填写完成调查表2。幼儿园、小学的接种证还要与入园入学时的查验记录核查后填写附表3。 五、判定标准 1、基础免疫合格接种标准为必须同时符合下列条件: (1)有准确的出生年、月、日和接种年、月、日记录。 (2)免疫起始月龄不提前。 (3)接种针(剂)次间隔不缩短(?28天)。 (4)基础免疫在12月龄内完成。 (5)内容填写齐全,记录清楚,不缺项。 2、及时接种标准:儿童出生后24小时内完成HepB首针接种者判为首针及时;麻疹疫苗(2010年5月1日以后出生的适龄儿童考核及时率)满8月龄不满9月龄接种,认为是及时接种。麻腮风疫苗(2010年7月1日以后出生的适龄儿童考核及时率)满18月龄不满19月龄接种。 3、加强免疫合格:按照免疫程序,自该疫苗加强免疫起始月龄6月内完成加强免疫接种,记为合格,提前或推后或未完成加强免疫均为不合格。

院感科如何开展医院感染现患率调查

院感科如何开展医院感染现患率调查 现患率调查又称现况调查或横断面调查。收集一个特定的时间内,即在某个时间点或时间内,有关实际处于医院感染状态的病例资料,从而描述医院感染及其影响的关系。这种调查可在很短的时间内完成,节省人力、物力和时间。 制定医院感染现患率调查计划书,召开医院感染管理委员会全体成员会议,在会上进行现患率调查目的、意义、方法的培训。具体作法如下: 一、医院感染病历诊断依据 (一)医院感染的定义医院感染是指病人在入院时不存在也不处于潜伏期而在住院期间发生的感染,同时也包括在医院内感染而在出院后发病的感染。医院感染的诊断主要依靠临床资料、实验室检查及其他检查和临床医生的诊断。 (二)下列情况应为医院感染 1、对于有明确潜伏期的疾病,自入院第一天算起,超过平均潜伏期后所发生的感染即为医院感染。 2、对于无明确潜伏期的疾病,发生在入院48小时后的感染即为医院感染。 3、若病人发生的感染直接与上次住院有关,亦为医院感染。 4、在原有的医院感染的基础上,出现新的不同部位的感染(除外脓毒血症迁徙灶)或有感染部位已知病原体的基础上,又培养出新的病原体(排除污染和原来的混合感染),这些均为医院感染。 5、新生儿在分娩过程和在产后发生的感染亦为医院感染。 (三)下列情况不应看做医院感染 1、在皮肤粘膜开发性伤口或分泌物中只有细菌的定植而没有临床感染症状和体征。 2、由损伤产生的炎症反应或由非生物因子如化学性或物理性刺激而产生的炎症等。 3、新生儿经胎盘获得(出生后48小时内发病)的感染如单纯疱疹病毒、弓形虫、水痘病毒和巨细胞病毒等。 4、病人原有的慢性感染在医院内急性发作。 二、医院现患率调查计划书 1、现患率调查计划书 (1)目的:了解医院感染的实际发生情况、侵袭性操作应用情况、

2018现患率调查分析

2018年新疆心脑血管病医院感染“现患率调查”分析 我院于2018年5月9日,配合新疆自治区院感质控中心开展了今年的现患率调查,根据我院各临床科室住院病人情况拟定调查计划和做好培训工作,绘制、印刷各种调查表和汇总表。 一、工作开展情况: (一)制定调查方案:根据医院感染监测要求,统一复印床旁调查表、个案调查表。要求临床科室管床医师在5月8日完善所有住院患者各项与调查有关的检验、检查项目。(二)培训及人员分工: 2018年5月8日下午16:00—17:20在18楼大会议室,院感科对全院各临床科室参加调查的感控管理员进行了“现患率调查”专项培训,学习医院感染诊断标准,患病率调查方法及调查表项目填写要求,说明调查目的,重点强调这次医院感染患病率的调查重要性,在一个时间段内以点带面的通过横断面观察医院感染的发病情况,掌握医院感染的动态,以便宏观的采取控制措施。院感科负责这次调查的全部工作,院感科共2人,临床科共22人,分2个大组,各科的院感管理员负责本科的调查工作,并根据各病区在院人数发放个案调查表、床旁调查表等“院感现患率调查”登记表。 (三)资料与方法 1、调查对象 2018年5月9日0时~5月9日24时所有住院患者,包括当日出院、转科、死亡的患者,不包括当日新入院患者。 2、调查方法 调查人员由院感科2名专职人员和各临床科室感控管理医生组成,感控管理护士参与,院感科负责整个调查的实施工作,调查前一周内,对这项工作进行准备,调查前一天组织培训医院感染诊断标准、调查方法、表格填写及注意事项。

采取床旁调查和查阅住院病历相结合的方法。根据床旁调查表内容,对在院的每一位患者进行疑似感染或感染床旁调查,结合患者病历,采集调查信息,在医院HIS系统填报个案调查表。 3、诊断标准 依照原卫生部2001年《医院感染诊断标准》试行对医院感染患者进行诊断。 4、统计方法 医院HIS系统与人工结合 二、调查结果 1、调查基本情况:应查人数344人(2017年229人),实查病人344人(2017年220人),实查率100%(2017年96.07%)(>90%),院感发生率1.74%(6/344)(2017年1.36%=3/220),院感例次率1.74%(6/344)(2017年1.36%=3/220);社区感染率2.91%(10/344) (2017年6.36%=14/220)。抗菌药物使用率7.27%(25/344)(2017年13.18 %=29/220),其中,治疗用药15例,占15/21×100%=71.43%(2017年13例,占44.83%);预防用药10例(2017年15例,占55.56 %);治疗+预防用药0例(2017年1例,占3.45%)。抗菌药物一联用药22例(2017年27例,占93.10%);抗菌药物二联用药3例(2017年1例),四联0例(2017年1例),医院感染病例病原学送检5例(2017 年2例),同期治疗用药6例(2017年3例),感染病例微生物标本检测率5/6=83.33%(2017年66.67%)。院感+社区2例,其治疗前送检率2/2×100%=100%(2017年64.29%)。 表1 2018年5月9日现患率调查分析

免疫规划接种率调查方案

竭诚为您提供优质文档/双击可除免疫规划接种率调查方案 篇一:20xx年接种率调查方案 20xx年xxx儿童基础免疫 接种率调查方案 一、调查目的 1、了解我县适龄儿童(包括流动人口中的儿童)免疫规划疫苗基础免疫、加强免疫和乙肝首针及时接种情况。 2、了解我县适龄儿童接种率、预防接种证卡持有率、免疫监测与管理水平,研究和解决流动儿童免疫预防管理策略与服务模式。 二、调查对象与方法 01、调查对象: (1)抽取20xx年7月1日至20xx年6月30日期间出生的儿童,即满一岁的儿童。 (2)卡证持有率调查:抽取20xx年7月1日至20xx 年6月30日出生的儿童。在被调查行政村中,随机抽取7名儿童,共抽查30个行政村,全县共计调查210名儿童, 三、调查内容

1、适龄儿童计划免疫八种疫苗的基础免疫接种率和合格率。 2、脊灰疫苗及时率和乙肝疫苗的首针及时率。 3、建卡率、建证率。 四、调查项目及说明 1、接种日期以接种证为准。无证者以接种卡为准,卡上如有 涂改或逻辑错误视为无效。对每名儿童的合格接种判断只能选择接种证或接种卡一种方式。不能一种疫苗以接种证为准,另外一种疫苗以接种卡为准。 2、基础免疫合格接种必须同时符合下列条件: (1)有准确的出生年、月、日和接种年、月、日记录。 (2)免疫起始月龄不提前。 (3)接种针(剂)次间隔不缩短(≥28天)。 (4)基础免疫在12月龄内完成。 (5)内容填写齐全,记录清楚,不缺项。 3、儿童出生后24小时内完成hepb首针接种者判为首针及时。脊灰疫苗在2~5月龄按规定完成接种判为及时接种。 4、乙脑、流脑根据年龄和集中接种时间判定,全程合格为合格。 .

医院院感工作总结

医院院感工作总结 篇一:20XX医院感染工作总结 20XX年博爱眼科医院感染工作总结 我科在院领导和感染管理委员会的领导下,根据《医院感染管理规范》、《消毒技术规范》和《传染病防治法》等有关文件与规定,制定相应的院内感染控制计划,并组织实施,及时监测效果,及时修订措施,使我院院内感染发生率控制在较好的范围内,无院内感染的暴发流行。现将今年主要工作总结如下: 一、完善管理体系,发挥体系作用 1.为进一步加强医院感染管理工作,明确职责,落实任务,今年8月重新调整充实了医院感染管理委员会、临床科室感染监控小组,完善了三级络管理体系。在工作中,遇到需要多科室协调和配合时,及时汇报主管领导解决问题。 月份在感染管理委员会的倡议下和院领导的支持下,医院感染管理部分加入了我院的医疗护理质量督察中,制订了严厉的奖惩办法。 二、医院感染监测方面 我科负责全院医院感染发病情况的监测,定期对医院环境卫生学、消毒、灭菌效果进行监督、监测,及时汇总、分析监测结果,发 现医院感染存在的危险因素,寻找有效的预 防和控制办法。通过监测一控制一监测,最终减少和控制医院感染的发生,提高医疗护理质量。

三、进行培训管理机制 针对院专科特点制定相应的管理办法.既做到对病人的过程管理,同时也是对管床医生的持续培训,此项工作收到预期效果,能及时发现医院感染病例,防止医院感染的暴发流行。 (1)对全院1751例无菌切口进行感染率调查,发生感染3例,感染率为%达到了卫生部规定的w % 勺要求 3、环境监测方面 手术室病房专设记录本,对每月采样结果记录,全年环境监测符合率为97.%。对其不合格的方面进行消毒后重新监测. (2)对层流手术室、的空气采样方法,首次采用《中华人民共和国国家标准医院洁净手术部建筑技术规范》中的具体采样要求,采样结果均符合要求。 4、消毒灭菌监测 1).每月对消毒间进行效果监测,按全国消毒规范要求,每天做B-D试验,每月做生物监测。 2).6月份对使用中的紫外线灯管进行了监测,上半年共 监测10根,合格10根,合格率为99%对篇二:20XX年20XX 年20XX年,医院感染管理工作在医院的正确领导大力支持下,院感科积极工作,进一步健全落实院感组织络,严格管理制度,开展必要的监测检查工作。医院各科室有力配合,护理部切实抓好科室消毒隔离技术操作、无菌技术操作及检查考核,临床科室及时认真填写和上报科室院感病例,院感科做好院感病例的监测与分析,指导临床科

医院现患率调查总结

医院现患率调查总结 篇一:XX年医院感染现患率调查分析总结报 XX年医院感染患病率调查分析总结报告 我院于XX年7月15-18日进行住院病人患病率调查,根据我院各科住院病人情况拟定调查计划和做好培训工作,绘制、印刷各种调查表和汇总表,以下时间性安排:7月15日0时到24时开始至7月18日完成临床科室调查工作,8月底完成网上病例录入工作,网上完成汇总表相关内容,进行资料统计汇总、分析及总结工作。 于7月14日下午2点半利用院周会的时间在四楼会议室召各科主任、护士长会议,把这项工作的重点、意义做一重点要求,各科室临床医师完善病例和各项检查。要求各科感染小组质控员第二天下午3点来四楼会议室学习医院感染诊断标准,患病率调查方法及调查表项目填写要求,说明调查目的,重点强调这次医院感染患病率的调查重要性,在一个时间段内以点带面的通过横断面观察医院感染的发病情况,掌握医院感染的动态,以便宏观的采取控制措施,要求临床科室主任对科室所有管床医生完善住院患者各项与调查有关的检查:血、痰、尿、大便等实验室检查和X线、超声波、CT扫描等辅助检查,且与调查前一天得到其检查结果,资料准确可靠,在规定时间内完成这次调查,否则就失去它

的科学性和准确性,感染办人员负责这次调查的全部,共21人分3个大组,各科的质控员负责本科的调查工作,并把个案调查表、床旁调查表根据病区人数的多少发放表格进行登记。 经过为期4天时间的调查,医院感染管理科对全院19个临床病区进行了医院感染现患率调查。对全院各科应查人数704人,实查人数 704人进行了个案调查登记,实查率100%,院感染病例41例,院感染发病例次为42例,其中医院感染病例15例,社区感染26例。医院感染患病例是%,社区感染患病率是%。汇总出资料信息:(详见患病率调查医院感染例数表)感染部位分别是;下呼吸道感染26例,上呼吸道感染 3例,泌尿道感染4例,表浅伤口感染2 例,其他部位7例。 医院感染病例病原学检测36例,感染病例标本检测率%。 医院感染现患率同去年相比如下表: 年度医院感染现患率 XX年 XX年%% 一、医院感染现患率总体情况: 位于医院感染部位前二位的是:下呼吸道、泌尿道。 1、医院感染部位构成:

太原市儿童免疫接种率调查方案

太原市儿童免疫接种率调查方案

太原市免疫规划工作 督导暨儿童免疫接种率调查方案 为了解全市扩大国家免疫规划工作实施情况,客观评价免疫规划工作进展,及时发现和解决存在的问题,为调整或制定相应措施提供依据,我市定于7月,在全市开展免疫规划工作检查督导暨儿童免疫接种率抽样调查。 一、目的 1、了解各县(市、区)扩大国家免疫规划工作实施情况,促进免疫规划措施的全面落实。 2、了解全市七苗基础免疫及加强/复种接种率水平,为推进免疫规划工作发展制定相应措施或策略提供依据。 3、了解疫苗的管理及使用情况。 4、检查督导麻疹和AFP病例主动监测报告系统的运行情况,确保主动监测报告工作的有效落实。 5、儿童预防接种信息系统(沈苏、太原市)的运行情况 二、内容 (一)儿童免疫接种率调查 (二)疫苗的管理及使用情况 (三) 医院乙肝疫苗首针及时接种开展情况 (四) 麻疹和AFP病例主动监测报告情况 三、检查范围和方法

(一)接种率调查 1、调查对象 7月1日至 6月30日出生的儿童。 2、抽样方法以县(市、区)为单位,每个县(市、区)抽取10个乡镇(街办),每乡镇(街办)抽1个村(社区),共调查100个村(社区),每个村随机调查10名7月1日至6月30日出生的儿童(详见附件1)。 (二)疫苗的管理及使用情况(详见附件2) (三)免疫规划工作督导 对县(市、区)CDC、一所县级综合医院、一所乡镇卫生院,经过查阅相关文件资料、询问、现场核查等方法调查乙肝疫苗首针及时接种及麻疹和AFP病例主动监测报告情况,并填写相应调查表(详见附件3)。 (四)儿童预防接种信息系统(沈苏、太原市)的运行情况。 四、组织领导 检查工作由市卫生局统一组织实施。市疾病预防控制中心提供技术指导,负责数据收集、分析等工作。 五、时间安排

医院感染专项检查工作总结

医院感染专项检查工作总结 我科在院领导和感染管理委员会的领导下,根据《医院感染管理规范》、《消毒技术规范》和《传染病防治法》等有关文件与规定,制定相应的院内感染控制计划,并组织实施,及时监测效果,及时修订措施,使我院院内感染发生率控制在较好的范围内,无院内感染的暴发流行。现将今年主要工作总结如下: 一、完善管理体系,发挥体系作用 1.为进一步加强医院感染管理工作,明确职责,落实任务,今年8月重新调整充实了医院感染管理委员会、临床科室感染监控小组,完善了三级网络管理体系。在工作中,遇到需要多科室协调和配合时,及时汇报主管领导解决问题。 2.11月份在感染管理委员会的倡议下和院领导的支持下,医院感染管理部分加入了我院的医疗护理质量督察中,制订了严厉的奖惩办法。 二、医院感染监测方面 我科负责全院医院感染发病情况的监测,定期对医院环境卫生学、消毒、灭菌效果进行监督、监测,及时汇总、分析监测结果,发现医院感染存在的危险因素,寻找有效的预防和控制办法。通过监测—控制—监测,最终减少和控制医院感染的发生,提高医疗护理质量。 1、病历监测 对院感病例回顾性调查模式(在病案室逐份查阅出院病历,防止漏报),真实了解我院的医院感染率的基线。并同时采用了前瞻性调查形式,下病区对重点病人整个治疗过程的随访,密切观察院内感染发生情况,既做到对病人的过程管理,同时也是对管床医生的持续培训,此项工作收到预期效果,能及时发现医院感染病例,防止医院感染的暴发流行。 ①感染率监测:发生医院感染242人,感染例次数250例,感染率为1.3%,达到卫生厅规定的≤8%要求。 ②漏报率的监测:从11月我院将医院感染管理纳入医疗护理质量管理开始,我院的漏报率从50%下降到16%。符合卫生部要求的20%。 ③对全院1751例无菌切口进行感染率调查,发生感染5例,感染率为0.2%。达到了卫生部规定的≤0.5%的要求 2、首次开展现患率调查 7月份我科开展了住院病人现患率调查。此次调查有院感科专职人员负责,调查时间为3天,共调查399个在院病人,实查率为98.8%。调查结果显示,院内感染率为2.76%。抗生素使用率为64.4%,送检率为3.8%。 3、环境监测方面 ①对全院环境采样366份,合格346份,合格率为94.5%。其中高危科室采样243份,合格233份,合格率为95.8%。普通科室采样133份,合格128份,合格率为96.2%。重点科室手卫生采样144份,合格142份,合格率为98.6%。对于不合格的者,及时查找原因并重新采样。 ③县卫生监督所来我院对层流手术室的空气监测采样9份,合格8份,合格率为88%。 ④透析液采样为180份,合格180份,合格率为100%。 ⑤对10月份投入使用的层流手术室、产房、ICU的空气采样方法,首次采用《中华人民共和国国家标准医院洁净手术部建筑技术规范GB50333—2002》中的具体采样要求,采样结果均符合要求。 4、消毒灭菌监测 1.每月对消毒间预真空高压锅进行效果监测,按全国消毒规范要求,每天做B-D试验,每月做生物监测,保证高压锅消毒灭菌质量。对手术室的快速压力蒸汽消毒锅全国消毒规范

医院感染现患率调查工作总结

2014年医院感染现患率调查工作总结 为了贯彻卫生部《医院感染管理办法》、《抗菌药物合理应用指导原则》及《医院感染监测规范》,比较准确地了解我院社区感染、医院感染发生情况、了解抗菌药物使用情况,了解重要病原体多重耐药菌的检出情况,提高全院医务人员的医院感染控制意识,避免暴发流行的发生,根据我院年初制定的院感工作计划,医院感染管理科于2014年11月27日组织开展了对医院感染现患率的调查,具体情况总结如下: 一、工作开展情况 院感科首先制定出调查方案,上报院领导,并向各科室发出通知,对调查目的、方法、调查的范围、填表的注意事项等进行开会培训,取得领导的支持及各科的积极配合,使调查工作顺利进行。 二、调查结果 1、医院感染现患率总体情况 应调查人数426人,实查426人,调查实查率100%。按科室分:内一科30人、内二科56人、内三科58人、内四科22人、内儿科102人、脑外科11人、骨外科36人、外科26人、妇产科37人、五官科30人、急诊科15人,调查率符合规定要求(调查实查率要求>96%)。各调查人员根据《医院感染诊断标准》,通过床旁调查,结合查阅病历,得出最终调查结果医院感染病例11例,医院感染现患率为2.58%。社区感染病人200例,社区感染患病率为46.95%。 2、医院感染情况 医院感染病例11例,按科室分:内二科2例、内三科2例、内儿科1例、脑外科3例、骨外科3例;按感染部位分:上呼吸道感染4例、下呼吸道感染4例、消化道2例、手术切口1例;其中发现有1例肺炎与气管插管有关;医院感染主要病原体为:嗜麦芽食单包菌1例、支原体2例。 3、病原体监测情况 在195人治疗性用药或治疗+预防性用药中,66人送细菌培养,

相关主题
文本预览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