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3第一章第三节软体动物和节肢动物
- 格式:ppt
- 大小:6.16 MB
- 文档页数:27
八年级生物上册第5单元第1章第3节软体动物和节肢动物教案第一篇:八年级生物上册第5单元第1章第3节软体动物和节肢动物教案第三节软体动物和节肢动物第1课时一、教学目标1.了解软体动物与人类的关系。
2.知道软体动物的基本结构特点和主要特征。
二、重点难点重点:1.软体动物的主要特征。
2.软体动物和人类的关系。
难点:软体动物的主要特征。
三、教学准备河蚌的浸制标本、各种软体动物的图片、自制课件四、引入新课教师猜谜:“没有手,没有脚,背着房子到处走,有谁把它碰一碰,赶紧缩到房里头。
”请同学们猜一下这是什么动物?对,是蜗牛。
那同学们知不知道蜗牛属于哪种动物啊?对,那我们今天就来了解一下软体动物。
学生回答:蜗牛、软体动物。
趣味情景引入,设疑诱思,激发学生的兴趣。
五、探究新知一、认识常见的软体动物利用多媒体展示蜗牛、河蚌、石鳖、乌贼等几种常见软体动物的图片,并让学生进行识别,让学生想一想,这几种动物的形态、结构是否一样?教师进一步指出:这些动物尽管在形态、结构上存在着很大差异,但是它们都属于软体动物。
下面我们通过软体动物的代表——河蚌来了解软体动物的特点。
二、观察河蚌的内部结构取出河蚌的浸制标本,组织学生观察。
教师提出问题:1.贝壳的作用是什么?2.你所观察的动物是靠什么结构运动的?3.你所观察的动物是靠什么结构呼吸的?4.它是如何获取食物的?教师总结:(1)河蚌外面有两片大小相近的石灰质贝壳,因而称为双壳类。
壳内柔软的身体表面包裹着外套膜,贝壳是由外套膜分泌的物质形成的。
(2)靠足缓慢运动。
(3)用鳃呼吸。
(4)在吸入和排出水的过程中摄取食物。
三、软体动物的主要特征通过观察图片和实物标本,引导学生总结软体动物的主要特征:柔软的身体表面有外套膜,大多具有贝壳;运动器官是足。
观看图片,注意观察几种动物的形态、结构。
学生分组观察河蚌标本,边观察边记录。
小组派代表总结观察结果。
学生讨论总结软体动物的主要特征。
提高学生的观察、总结能力。
XX实习教案XX实习学校XX 实习班级XX 实习学科X教学题目第一章动物的主要类群第三节软体动物和节肢动物教学目标知识目标:1、说出双壳类软体动物、蝗虫的形态结构及生理特征。
2、概述软体动物、节肢动物的主要特征。
3、列举常见的软体动物、节肢动物。
4、举例说出软体动物、节肢动物与人类生活的关系。
能力目标:1、通过对软体动物实物、图片和蝗虫挂图的观察,培养学生观察、分析、思考的能力。
2、通过比较节肢动物各种动物之间的异同,培养学生比较、归纳、总结的能力。
情感目标:通过图片展示软体动物、节肢动物丰富的种类,使学生认识到大自然的奇妙多彩,激发学生热爱大自然的情感态度。
教学重点教学难点教学用具教学方法课时安排1、阐明双壳类软体动物、蝗虫的形态结构和生理特征。
2、概述软体动物、节肢动物的主要特征。
1、观察双壳类软体动物、蝗虫的形态结构及生理特征。
2、比较节肢动物各动物的异同。
海蜇、华枝睾吸虫、蚯蚓、河蚌、扇贝及文蛤图片;河蚌活体;蝗虫实物、蝗虫基本结构及讨论部分表格的挂图。
讲授法、谈话法、问答法、观察法2课时第1课时软体动物教学进程教师活动学生活动一、导入新课5min二、讲授新课28min1、观察河蚌18min2、其他软体动物导课:老师今天给大家带来了几幅图片,请同学们告诉我,图片上是什么动物?它们分别属于前面2节学习的哪类动物?(将图片贴在黑板上)提问:很好,那大家再观察这三张?(河蚌、文蛤、扇贝)有同学认识它们吗?讲述:第一张是我们常见的河蚌、第二张是文蛤、第三张是扇贝。
这三种动物就属于我们这节课要学习的软体动物。
板书:软体动物讲述:软体动物是动物界的第二大类群,目前已命名的有10万种以上。
今天老师就给大家带来了河蚌,前后桌的同学为一个小组,参照12页的观察与思考内容,观察你们手中的河蚌的形态结构、生理特征。
好,现在大家开始观察。
(10min)板书:代表动物——河蚌提问:现在请这一组的同学分享你们观察的成果,你们都观察到河蚌的哪些结构?讲述:很好,这组的同学观察得比较仔细,基本上都观察到了。
八年级生物上册教案新版新人教版:第三节软体动物和节肢动物教学目的:1、软体动物的基本结构特点。2 、通过本节教学,使学生知道软体动物与人类的关系。3、通过对当地常见的软体动物的观察,使学生学会观察软体动物的基本方法,培养学生的动手操作和观察的能力。教学重点:1. 软体动物和人类的关系是本课重点。因为软体动物与人类的关系非常密切,有的有益,要加以保护和发展;有的有害,要加以控制,这个道理必须让学生明白。教学难点:1、确定软体动物的主要特征是本课难点。因为本章没有软体动物的特征,但是上完本节课又必须让学生知道哪些动物属于软体动物,它们属于软体动物的依据是什么。教法:观察阅读课时安排:1 课时教具:蜗牛模型蝗虫模型教学过程:一、导入新课“没有手,没有脚,背着房子到处走,有谁把它碰一碰,赶紧缩到房里头”请同学猜一下这是什么动物?二、探究新知软体动物缢蛏1、观察与思考:观察缢蛏的内部结构教师:观察缢蛏的内部结构思考:贝壳的作用是什么?靠什么结构运动?靠什么结构呼吸?缢蛏如何获取食物?(1)缢蛏外面有两片大小相近的石灰质贝壳,因而称为双壳类。壳内柔软身体表面包裹着外套膜,贝壳是外套膜的分泌物形成的。(2)靠足缓慢运动。(3)用鳃呼吸。(4)在吸水和排水过程中摄取食物。2、常见的其他软体动物石鳖、蜗牛、乌贼3、软体动物的主要特征是:柔软的身体表面有外套膜,大多具有贝壳;运动器官是足。4、软体动物与人类的关系(1)水产养殖:贝类富含蛋白质和多种维生素,低脂肪(2)药用:鲍的壳( 石决明 ) 、乌贼的壳(海螵鞘)、珍珠粉(3)螺壳和珍珠是很好的装饰品。(4)有些软体动物也对人类有一定危害:钉螺5、观察与思考观察蝗虫、七星瓢虫、蜘蛛、虾的图片或标本,比较它们的形态结构特征,完成表格6、昆虫蝗虫、七星瓢虫等动物的形态结构相似,他们都属于昆虫。昆虫是节肢动物中种类最多的一类动物。(1)蝗虫的形态结构身体分为头部、胸部和腹部。(2)蝗虫的呼吸体表有气门,每个气门都向内连通着气管,气门是气体出入蝗虫身体的门户,气管是进行气体交换的结构。(3)外骨骼蝗虫身体外表面包围着坚韧的外骨骼。外骨骼对昆虫起到很好的保护作用,还能防止体内水分蒸发的作用。7 、昆虫的基本特征有一对触角,三对足,两对翅膀,等等8 、节肢动物的主要特征体表有坚韧的外骨骼,身体和附肢都分节9 、节肢动物与人类的关系(1)虾、蟹提供了动物蛋白。(2)蜜蜂等昆虫为地球上几十万种开花植物传播花粉(3)蝎、蜈蚣、蝉蜕等可以入药,治疗疾病。板书:1 软体动物和节肢动物的主要特征是什么?2 它们与人类的生活有什么关系? 作业:1 软体动物的贝壳和昆虫的外骨骼对动物的生存意义有什么相同和不同之处?2 节肢动物有什么特征?教学反思:在生物课堂教学中,要切实抓好生物概念、生物规律等基础知识的教学,在具体教学中, 要搞清生物要领的形成过程,讲清生物概念的定义、含义及特性等,有时要通过举例、作图等手段让学生加深对抽象生物要领的理解。对生物规律的讲解中,要注意引导学生通过分析、概括、抽象、推理、归纳等思维活动得出结论,同时要讲清生物规律的适用条件和范围及生物规律中各生物量之间的关系,。
软体动物和节肢动物知识点1:软体动物目前已命名的软体动物有10万种以上,是动物界的第二大类群.除少数种类可在陆地较湿润的环境中生活外,其他软体动物都生活在水域中。
软体动物的主要特征:柔软的身体表面有外套膜,大多具有贝壳;运动器官是足。
常见的软体动物有生活在淡水中的河蚌,生活在陆地湿润处的蜗牛,生活在海洋中的乌贼等。
1.河蚌(1)河蚌的外部形态河蚌身体表面有两片贝壳,在壳内柔软的身体表面包裹着犹如外套一般的肉质膜,称为外套膜。
贝壳是外套膜的分泌物形成的。
外套膜包裹着柔软的身体,前端生有一个肌肉质的斧足.斧足是河蚌的运动器官。
河蚌(2)河蚌的结构和生理消化:消化系统由口、触唇、胃、小肠、肛门组成,取食流经口旁的水里的微小生物。
呼吸:河蚌的呼吸器官是鳃.通过鳃,河蚌在水中能进行气体交换,完成呼吸作用。
(3)珍珠的形成河蚌的外套膜受到沙粒等异物的刺激时,会分泌大量的珍珠质把异物层层包裹起来,最后形成了珍珠.2。
蜗牛蜗牛的壳为螺旋形,头部有两对触角,眼长在后面一对较长触角的顶端。
蜗牛身体腹面有肥大而发达的足。
蜗牛蜗牛足中有足腺,能分泌黏液,可减小爬行时足与地面的摩擦力.3。
乌贼乌贼身体内有退化的贝壳,保留在背面的皮下,称为海螵蛸。
有一对发达的眼,腕足有10条,腕足上有用于捕食的吸盘,因此腕足的作用主要不是游泳,而是捕食。
乌贼可借助漏斗喷水的反作用力快速运动。
遇到敌害时能喷出墨囊中的墨汁,将周围的海水染黑,掩护自己逃生.乌贼4。
软体动物与人类的关系软体动物与人类的关系非常密切。
很多种类可以食用,味道鲜美,富含蛋白质,如蚶、蛏、牡蛎、乌贼、田螺、河蚌、鲍鱼、扇贝、贻贝等。
其中乌贼是重要的捕捞对象;鲍鱼、扇贝等是人工养殖的海产珍品。
有些软体动物可以做中药材,如鲍的壳(石决明)、乌贼的壳(海螵蛸)等。
有些软体动物的贝壳形状独特,色泽美丽,可以做工艺品,如鸡心螺、榧螺、竖琴螺等。
但是,也有些种类是有害的。
例如,蜗牛中的多数种类啮食植物,对农业生产有害.有些淡水螺是人体或动物体的某些寄生虫的寄主,血吸虫的幼虫阶段就寄生在钉螺体内,因此,钉螺与血吸虫病的传播有关。
第三节软体动物和节肢动物一、教学目标1.概述软体动物和节肢动物的主要特征。
2.举例说明双壳类动物和昆虫的结构特征与功能相适应。
3.概述软体动物和节肢动物与人类生活的关系。
4.认同应辩证地认识软体动物和节肢动物与人类的益害关系。
二、教学重点和难点1.教学重点概述软体动物和节肢动物的主要特征以及它们与人类生活的关系。
2.教学难点举例说明双壳类动物和昆虫的结构特征与功能相适应。
三、教学设计思路软体动物和节肢动物是动物界种类最多的两大类群。
这两大类群中的许多动物是学生比较熟悉的。
初中学生的形象思维较强,所以在教学中要充分地利用学生已有的知识和经验,尽可能地组织学生动手实验,同时采取问题引导、表格归纳等方式,使学生通过观察和分析,由具体动物的特征逐步归纳总结出软体动物和节肢动物的主要特征。
通过比较软体动物和节肢动物的主要特征,说明节肢动物的结构更为复杂。
此外,运用讨论、资料分析等多种手段和方法,引导学生学会辩证地看待动物与人类的关系。
四、教学准备1.教师准备有关软体动物和节肢动物的图片、视频资料,常见的双壳类动物(如河蚌、扇贝、文蛤、缢蛏等),解剖的实验器材,节肢动物(蝗虫、七星瓢虫、蜘蛛、蜈蚣、虾等)的标本,搜集软体动物和节肢动物与人类生活相关的实例资料等。
2.学生准备搜集与人类生活密切相关的软体动物和节肢动物的实例(如有条件,还可调查市场中软体动物的种类,并准备1至2种熟悉的种类用于交流。
)五、教学过程皮的情况和蜕皮后身体的变化。
观实例中更好地理解蜕皮的意义。
提问:蝗虫的呼吸方式又与它的生活环境有什么关系?课后思考引导学生将所学的动物类群进行比较,按照结构的复杂程度进行排序,想一想在漫长的生物进化历程中,哪种生物可能出现得较早?哪种生物可能出现得较晚?课后结合前面已学过的动物类群进行综合比较,相互交流。
引导学生将所学的知识融会贯通,为今后学习生物的进化打基础。
六、板书设计第三节软体动物和节肢动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