铁路运输一般行车事故的处理办法
- 格式:docx
- 大小:32.98 KB
- 文档页数:17
国家处置铁路行车事故专项应急预案(最新版)编制人:__________________审核人:__________________审批人:__________________编制单位:__________________编制时间:____年____月____日序言下载提示:该文档是本店铺精心编制而成的,希望大家下载后,能够帮助大家解决实际问题。
文档下载后可定制修改,请根据实际需要进行调整和使用,谢谢!并且,本店铺为大家提供各种类型的安全管理制度,如通用安全、交通运输、矿山安全、石油化工、建筑安全、机械安全、电力安全、其他安全等等制度,想了解不同制度格式和写法,敬请关注!Download tips: This document is carefully compiled by this editor. I hope that after you download it, it can help you solve practical problems. The document can be customized and modified after downloading, please adjust and use it according to actual needs, thank you!In addition, this shop provides you with various types of safety management systems, such as general safety, transportation, mine safety, petrochemical, construction safety, machinery safety, electrical safety, other safety, etc. systems, I want to know the format and writing of different systems ,stay tuned!国家处置铁路行车事故专项应急预案1 总则1.1 编制目的预防和最大程度地减少铁路行车事故造成的人员伤亡、财产损失和对公共安全的影响,及时有效处置铁路行车事故,尽快恢复铁路运输正常秩序。
铁路行车事故应急预案一、背景与目的随着社会的发展和经济的提升,铁路交通成为了人们出行的重要方式之一。
然而,在铁路行车过程中,由于各种因素的影响,可能会发生各种事故,如列车脱轨、火灾、碰撞等。
为了保障乘客和工作人员的生命安全,并保证铁路交通的安全稳定运行,制定一套完备的铁路行车事故应急预案是非常必要的。
本预案的目的在于明确铁路行车事故发生时的应对措施,确保及时、迅速、有效地进行抢救和救援,并最大限度地减少人员伤亡和财产损失。
二、应急响应程序1. 基本原则(1)人民生命安全至上:以保护乘客和工作人员的生命安全为首要任务。
(2)快速应对抢救:在事故发生后,要迅速调动救援力量并展开抢救行动。
(3)分工协作:各部门要协调配合,互相支持,共同完成应急工作。
2. 应急响应程序(1)报警:任何人员发现铁路行车事故,应当立即通过紧急电话向相关部门报警,并提供尽可能详细的事故描述和地点信息。
(2)事故确认:接到报警后,相关部门要尽快派遣应急人员前往现场进行事故确认,并调动必要的救援力量。
(3)救援行动:一旦事故确认,并进行初步评估后,应当立即展开救援行动。
按照预案进行人员疏散、现场救治、消防灭火、货物清运等工作。
(4)协调指挥:各相关部门要加强沟通与协调,确保救援行动有序进行,并向上级报告事故情况。
(5)事故调查与处理:事故救援结束后,应当组织相关部门对事故原因进行深入调查,并根据调查结果进行事故责任认定和处理。
三、应急救援措施1. 人员疏散(1)列车上:列车发生事故时,乘务员应当根据事故情况,按照紧急疏散程序指导乘客有序疏散,并帮助弱势群体和特殊人群。
(2)站台上:如果事故发生在车站,工作人员应当迅速疏散乘客,并引导他们前往安全的区域等待。
2. 现场救治(1)伤员救治:事故发生现场要立即启动医疗救护预案,派遣医生和医护人员前往现场进行伤员救治,并尽快将伤员送往医院进行进一步救治。
(2)重伤员运送:对于重伤员,要及时运送医院,提供全程监护,确保他们及时得到救治。
铁路交通事故调查处理规则第一章总则第一条为及时准确调查处理铁路交通事故,严肃追究事故责任,防止和减少铁路交通事故的发生,根据《铁路交通事故应急救援和调查处理条例》(国务院令第501号,以下简称《条例》),制定本规则。
第二条铁路机车车辆在运行过程中发生冲突、脱轨、火灾、爆炸等影响铁路正常行车的事故,包括影响铁路正常行车的相关作业过程中发生的事故;或者铁路机车车辆在运行过程中与行人、机动车、非机动车、牲畜及其他障碍物相撞的事故,均为铁路交通事故(以下简称事故)。
第三条国家铁路、合资铁路、地方铁路以及专用铁路、铁路专用线等发生事故的调查处理,适用本规则。
第四条铁道部、铁路安全监督管理办公室(以下简称安全监管办)要加强铁路运输安全监督管理,建立健全铁路交通事故调查处理工作制度,发生事故后应当按照法定的权限和程序,及时组织、参与事故的调查处理。
铁道部、安全监管办的安全监察部门负责铁路交通事故调查处理的日常工作。
铁道部、安全监管办派驻各地的安全监察机构,依据本规则的规定,分别承担铁道部、安全监管办指定的事故调查处理工作。
第五条铁路运输企业及其他相关单位、个人应及时报告事故情况,如实提供相关证据,积极配合事故调查工作。
第六条事故调查处理应坚持以事实为依据,以法律、法规、规章为准绳,认真调查分析,查明原因,认定损失,定性定责,追究责任,总结教训,提出整改措施。
第二章事故等级第七条依据《条例》规定,事故分为特别重大事故、重大事故、较大事故和一般事故四个等级。
第八条有下列情形之一的,为特别重大事故:(一)造成30人以上死亡。
(二)造成100人以上重伤(包括急性工业中毒,下同)。
(三)造成1亿元以上直接经济损失。
(四)繁忙干线客运列车脱轨18辆以上并中断铁路行车48小时以上。
(五)繁忙干线货运列车脱轨60辆以上并中断铁路行车48小时以上。
第九条有下列情形之一的,为重大事故:(一)造成10人以上30人以下死亡。
(二)造成50人以上100人以下重伤。
铁路交通事故调查处理规则第一章总则第一条为及时准确调查处理铁路交通事故,严肃追究事故责任,防止和减少铁路交通事故的发生,根据《铁路交通事故应急救援和调查处理条例》(国务院令第501号,以下简称《条例》),制定本规则。
第二条铁路机车车辆在运行过程中发生冲突、脱轨、火灾、爆炸等影响铁路正常行车的事故,包括影响铁路正常行车的相关作业过程中发生的事故;或者铁路机车车辆在运行过程中与行人、机动车、非机动车、牲畜及其他障碍物相撞的事故,均为铁路交通事故(以下简称事故)。
第三条国家铁路、合资铁路、地方铁路以及专用铁路、铁路专用线等发生事故的调查处理,适用本规则。
第四条铁道部、铁路安全监督管理办公室(以下简称安全监管办)要加强铁路运输安全监督管理,建立健全铁路交通事故调查处理工作制度,发生事故后应当按照法定的权限和程序,及时组织、参与事故的调查处理。
铁道部、安全监管办的安全监察部门负责铁路交通事故调查处理的日常工作。
铁道部、安全监管办派驻各地的安全监察机构,依据本规则的规定,分别承担铁道部、安全监管办指定的事故调查处理工作。
第五条铁路运输企业及其他相关单位、个人应及时报告事故情况,如实提供相关证据,积极配合事故调查工作。
第六条事故调查处理应坚持以事实为依据,以法律、法规、规章为准绳,认真调查分析,查明原因,认定损失,定性定责,追究责任,总结教训,提出整改措施。
第二章事故等级第七条依据《条例》规定,事故分为特别重大事故、重大事故、较大事故和一般事故四个等级。
第八条有下列情形之一的,为特别重大事故:(一)造成30人以上死亡。
(二)造成100人以上重伤(包括急性工业中毒,下同)。
(三)造成1亿元以上直接经济损失。
(四)繁忙干线客运列车脱轨18辆以上并中断铁路行车48小时以上。
(五)繁忙干线货运列车脱轨60辆以上并中断铁路行车48小时以上。
第九条有下列情形之一的,为重大事故:(一)造成10人以上30人以下死亡。
(二)造成50人以上100人以下重伤。
铁路交通事故调查处理规则第一章总则第一条为及时准确调查处理铁路交通事故,严肃追究事故责任,防止和减少铁路交通事故的发生,根据《铁路交通事故应急救援和调查处理条例》(国务院令第501号,以下简称《条例》),制定本规则。
第二条铁路机车车辆在运行过程中发生冲突、脱轨、火灾、爆炸等影响铁路正常行车的事故,包括影响铁路正常行车的相关作业过程中发生的事故;或者铁路机车车辆在运行过程中与行人、机动车、非机动车、牲畜及其他障碍物相撞的事故,均为铁路交通事故(以下简称事故)。
第三条国家铁路、合资铁路、地方铁路以及专用铁路、铁路专用线等发生事故的调查处理,适用本规则。
第四条铁道部、铁路安全监督管理办公室(以下简称安全监管办)要加强铁路运输安全监督管理,建立健全铁路交通事故调查处理工作制度,发生事故后应当按照法定的权限和程序,及时组织、参与事故的调查处理。
铁道部、安全监管办的安全监察部门负责铁路交通事故调查处理的日常工作。
铁道部、安全监管办派驻各地的安全监察机构,依据本规则的规定,分别承担铁道部、安全监管办指定的事故调查处理工作。
第五条铁路运输企业及其他相关单位、个人应及时报告事故情况,如实提供相关证据,积极配合事故调查工作。
第六条事故调查处理应坚持以事实为依据,以法律、法规、规章为准绳,认真调查分析,查明原因,认定损失,定性定责,追究责任,总结教训,提出整改措施。
第二章事故等级第七条依据《条例》规定,事故分为特别重大事故、重大事故、较大事故和一般事故四个等级。
第八条有下列情形之一的,为特别重大事故:(一)造成30人以上死亡。
(二)造成100人以上重伤(包括急性工业中毒,下同)。
(三)造成1亿元以上直接经济损失。
(四)繁忙干线客运列车脱轨18辆以上并中断铁路行车48小时以上。
(五)繁忙干线货运列车脱轨60辆以上并中断铁路行车48小时以上。
第九条有下列情形之一的,为重大事故:(一)造成10人以上30人以下死亡。
(二)造成50人以上100人以下重伤。
(最新)《铁路交通事故调查处理规则》中华人民共和国《铁路交通事故调查处理规则》铁路交通事故调查处理规则第一章总则第一条为及时准确调查处理铁路交通事故,严肃追究事故责任,防止和减少铁路交通事故的发生,根据《铁路交通事故应急救援和调查处理条例》(国务院令第501号,以下简称《条例》),制定本规则。
第二条铁路机车车辆在运行过程中发生冲突、脱轨、火灾、爆炸等影响铁路正常行车的事故,包括影响铁路正常行车的相关作业过程中发生的事故;或者铁路机车车辆在运行过程中与行人、机动车、非机动车、牲畜及其他障碍物相撞的事故,均为铁路交通事故(以下简称事故)。
第三条国家铁路、合资铁路、地方铁路以及专用铁路、铁路专用线等发生事故的调查处理,适用本规则。
第四条铁道部、铁路安全监督管理办公室(以下简称安全监管办)要加强铁路运输安全监督管理,建立健全铁路交通事故调查处理工作制度,发生事故后应当按照法定的权限和程序,及时组织、参与事故的调查处理。
铁道部、安全监管办的安全监察部门负责铁路交通事故调查处理的日常工作。
铁道部、安全监管办派驻各地的安全监察机构,依据本规则的规定,分别承担铁道部、安全监管办指定的事故调查处理工作。
第五条铁路运输企业及其他相关单位、个人应及时报告事故情况,如实提供相关证据,积极配合事故调查工作。
第六条事故调查处理应坚持以事实为依据,以法律、法规、规章为准绳,认真调查分析,查明原因,认定损失,定性定责,追究责任,总结教训,提出整改措施。
第二章事故等级第七条依据《条例》规定,事故分为特别重大事故、重大事故、较大事故和一般事故四个等级。
第八条有下列情形之一的,为特别重大事故:(一)造成30人以上死亡。
(二)造成100人以上重伤(包括急性工业中毒,下同)。
(三)造成1亿元以上直接经济损失。
(四)繁忙干线客运列车脱轨18辆以上并中断铁路行车48小时以上。
(五)繁忙干线货运列车脱轨60辆以上并中断铁路行车48小时以上。
第九条有下列情形之一的,为重大事故:(一)造成10人以上30人以下死亡。
铁路行车安全事故的分析及相应的解决策略摘要:铁路安全是一个常备不懈、永恒的话题,关乎生命与社会稳定。
铁路安全运行同时也是铁路各项工作的基础,是铁路质量的综合反映。
经济越是发达,铁路越是市场化,铁路的安全越是需要强化,越是需要拧紧安全的弦。
安全形势不稳,铁路事故不断,影响铁路的经济效应和社会效应。
根据铁路行车事故的性质不同,采用宏观和微观分析相结合的方法,对列车的惯性事故进行分析。
从直接影响和间接影响的角度上,科学分析事故产生的原因,并提出解决的对策,减少铁路运行事故,维护社会稳定。
关键词:铁路安全;科学分析;对策;社会稳定铁路运行是经济发展的一个重要因素,铁路的安全性为经济的飞速发展保驾护航。
当前,我国的铁路进入了一个高速发展的时期,新的站段管理体制应运而生,同时也提升了铁路的运行效率。
新的站段式管理对列车的工作人员的要求更高,对工作人员的需求量也更大,这必然会导致铁路管理的难度上升。
列车内的后勤设备复杂,线路不稳定,管理人员与技术人员的素质参差不齐,具体的工作执行不够标准等等这些不利的因素往往会影响到铁路的安全运行。
针对这些铁路安全方面的问题,我们应该科学分析事故产生的原因,提出对策,在日常运行中做好预防工作,避免类似事故的再次发生。
1铁路行车常见的安全问题1.1铁路设备的突发故障铁路运输设备是影响运输的一个重要的因素。
运输基础设备与运输安全技术设备是铁路运输设备的两个方面,有线路、车站、信号设备、机车、车辆、通信设备是运输基础设备,安全监控设备、检测设备、自然灾害与防治设备等为运输安全技术设备。
铁路设备的种类多,复杂,加上铁路基建的增多,时间紧,任务多,往往导致铁路干线上的停电次数增多,封锁频率增高,使得设备不能够正常运行,为列车的行车埋下隐患。
铁路设备的复杂性同时也给技术人员巡查铁路故障带来一定的难度,系统化的铁路运输设备给应对突发故障带来一定的挑战。
1.2人员的偶然性失误运输过程中基本是靠人员在具体操作,维持正常的运行,且客运中乘客也是铁路运输的重要组成部分。
铁路行车事故应急预案背景铁路作为我国紧要的交通运输方式之一,其紧要性不言而喻。
然而,由于各种原因,铁路行车事故还是会时不时地发生。
为削减事故的损失,保障乘客和员工的生命安全,必需建立完善的应急预案,以应对突发情况。
目的该应急预案的目的紧要在于:1.最大程度地削减人员伤亡和财产损失;2.缩短事故处理的时间;3.保障列车上乘客和员工的生命安全。
内容应急响应措施当发生铁路行车事故时,应立刻启动应急响应措施。
实在应急响应措施如下:1.立刻启动紧急制动,停止列车运行;2.第一时间报告运输调度中心,向有关部门、社会组织、媒体发布公告,通知相关人员;3.成立现场应急指挥部;4.依据现场情况,实行适当的应急措施,例如疏散乘客、扑灭火源、疏通交通等;5.收集、分析和报告相关信息。
紧急救援措施1.确认事故情况后,立刻启动救援工作,打开抢救行动;2.确认乘客和员工伤亡情况,适时进行紧急处理和救治;3.为伤者供应病房、餐食、生活用品等基本生活保障;4.确定特别严重的患者,联系当地医院协调医疗资源,启动疏散转运工作。
事故调查和处理措施在应急救援工作打开的同时,必需同时开展事故调查工作。
实在措施如下:1.现场勘查,把握事故基本情况;2.询问相关乘客和工作人员,了解事故的全貌;3.收集现场证据和监控视频等材料;4.有关部门和专业人员分析事故原因,并订立应对方案;5.订立防止仿佛事故再次发生的措施。
应急预案提交和更新本预案由相关部门订立,应急预案需要每年进行一次演习以检验其质量和完好程度。
假如预案中的内容需要修改或更新,必需经过相关部门的审核,并适时通报全员。
结论铁路行车事故是一种不可推想的突发事件。
在这种情况下,应急响应措施、紧急救援措施以及事故调查处理措施等一系列应对方法对维护铁路安全具有紧要意义。
本文供应的事故应急预案对铁路安全进行保障,更好地为铁路安全供应了有效的保障和保障。
铁路交通事故调查处理规则第一章总则第一条为及时准确调查处理铁路交通事故,严肃追究事故责任,防止和减少铁路交通事故的发生,根据《铁路交通事故应急救援和调查处理条例》(国务院令第501号,以下简称《条例》),制定本规则。
第二条铁路机车车辆在运行过程中发生冲突、脱轨、火灾、爆炸等影响铁路正常行车的事故,包括影响铁路正常行车的相关作业过程中发生的事故;或者铁路机车车辆在运行过程中与行人、机动车、非机动车、牲畜及其他障碍物相撞的事故,均为铁路交通事故(以下简称事故)。
第三条国家铁路、合资铁路、地方铁路以及专用铁路、铁路专用线等发生事故的调查处理,适用本规则。
第四条铁道部、铁路安全监督管理办公室(以下简称安全监管办)要加强铁路运输安全监督管理,建立健全铁路交通事故调查处理工作制度,发生事故后应当按照法定的权限和程序,及时组织、参与事故的调查处理。
铁道部、安全监管办的安全监察部门负责铁路交通事故调查处理的日常工作。
铁道部、安全监管办派驻各地的安全监察机构,依据本规则的规定,分别承担铁道部、安全监管办指定的事故调查处理工作。
第五条铁路运输企业及其他相关单位、个人应及时报告事故情况,如实提供相关证据,积极配合事故调查工作。
第六条事故调查处理应坚持以事实为依据,以法律、法规、规章为准绳,认真调查分析,查明原因,认定损失,定性定责,追究责任,总结教训,提出整改措施。
第二章事故等级第七条依据《条例》规定,事故分为特别重大事故、重大事故、较大事故和一般事故四个等级。
第八条有下列情形之一的,为特别重大事故:(一)造成30人以上死亡。
(二)造成100人以上重伤(包括急性工业中毒,下同)。
(三)造成1亿元以上直接经济损失。
(四)繁忙干线客运列车脱轨18辆以上并中断铁路行车48小时以上。
(五)繁忙干线货运列车脱轨60辆以上并中断铁路行车48小时以上。
第九条有下列情形之一的,为重大事故:(一)造成10人以上30人以下死亡。
(二)造成50人以上100人以下重伤。
道路车辆运输事故处置方案在道路车辆运输中,事故是无法完全避免的。
一旦发生交通事故,怎样快速、有效地应对,对于减少人员伤亡、保护现场和处理纠纷,都至关重要。
因此,制定一份完善的道路车辆运输事故处置方案是非常有必要的。
一、事故发生后的第一时间一旦发生道路车辆运输事故,驾驶员和车辆管理人员应立即停车,并通知管理人员和相关部门处理事故。
必要时,应马上拨打120或交警部门的电话,将伤者送往医院或现场处理。
在等待相关人员到场之前,应先尽力避免造成二次事故,在路边设置警示标志或开启危险警示灯,并告知其他车主绕道而行。
二、事故现场管理在处理道路车辆运输事故时,现场管理至关重要。
相关人员应及时到达现场,开展调查和处理工作。
在现场处理过程中,应有明确的管理程序和配套措施,具体包括以下内容:1. 伤亡人员的紧急救护在事故现场,应立即对受伤的人员进行紧急救护。
如果伤者情况比较严重,一定要及时拨打急救电话,将伤者及时送往医院进行救治,以保障其生命安全。
2. 现场警示和清理需要维护现场治安和防止次生事故的发生,在现场及周边范围内设置明显的指示标志和警戒线。
同时,还需要将事故现场有关车辆及物品进行尽快的清理,以保证交通通畅和正常运转。
3. 调查和处理在清理现场后,需要对事故进行调查。
对于事故原因的认定,应以责任分析为基础。
在处理中,一定要严格按照法律规定进行,并考虑市场,从实际情况出发,采取切实可行的措施和方式。
三、事故处置的顺序和程序具体的事故处置顺序和程序如下:1. 事故现场指示和警示一旦发生事故,现场处理人员应尽快赶到现场,设置明显的指示标志和警戒线,防止次生事故的发生。
2. 伤亡人员处理如果现场有伤亡人员,应立即对其进行紧急救护,并送往医院进行救治。
3. 现场调查对事故原因进行调查,进行责任认定,严格按照法律规定进行处理。
4. 司机和车辆管理人员的处理在调查处理结束后,应及时对车主或驾驶员进行调查,对其违法行为进行处罚。
铁路行车安全事故分析及对策研究铁路作为国家重要的交通基础设施,是旅客和货物运输的主要途径。
然而,近年来铁路行车安全事故频发,给人们的生命和财产安全带来了严重威胁。
本文将对铁路行车安全事故进行深入分析,探讨其原因和解决方案,以期为铁路行车安全的提升提供参考。
关键词:铁路行车安全事故、原因分析、对策、解决方案近年来,我国铁路行车安全事故屡见不鲜。
以某铁路局“7·23”动车事故为例,由于列控中心设备故障和人员操作失误,导致本应停车的列车继续前行,最终造成40人死亡、172人受伤的严重后果。
这次事故暴露出我国铁路行车安全管理的诸多问题。
(1)设备故障:铁路设备故障是导致事故的重要因素。
上述“7·23”事故中,列控中心设备故障便是直接原因。
设备老化、维护不当、监测不到位等情况都可能导致设备故障,进而引发事故。
(2)人员操作失误:铁路行车安全事故中,人员操作失误也是一个常见因素。
如“7·23”事故中,车站值班员在设备故障情况下未能及时发现并处理,导致事故发生。
作业人员安全意识淡薄、培训不足、管理不严等都可能引发事故。
(3)安全管理问题:铁路行车安全管理不到位也是事故的重要原因。
例如,“7·23”事故反映出铁路局对设备维护和管理存在疏漏,对人员培训和监督不够严格。
(1)加强设备维护和管理:针对设备故障问题,铁路部门应加强设备的维护和检测,定期进行巡检和维修,确保设备运行状态良好。
同时,要加大对设备更新改造的投入,提高设备的可靠性和稳定性。
(2)提高人员素质和操作规范:针对人员操作失误问题,铁路部门应加强对作业人员的培训和考核,提高其业务素质和操作技能。
同时,要建立健全的操作规范和安全管理制度,对违规操作和不当行为进行严厉惩处。
(3)强化安全管理:铁路部门应建立健全的安全管理体系,落实安全生产责任制,加强对安全管理的监督和考核。
同时,要加强对安全隐患的排查和整改,防止安全漏洞的产生。
铁路行车事故救援铁路一旦发生行车事故,应先进行应急处理。
确定需救援时,必须以最短的时间救援。
为此,应及时派出救援列车赶赴事故现场进行救援工作,积极采取措施,迅速起复机车、车辆,清除线路上的障碍,尽快开通线路,迅速恢复通车,减少事故对铁路运输的干扰和影响。
一、事故救援组织1.事故救援工作的组织领导为做好铁路行车事故的救援工作,在铁道部运输局设事故救援专职干部,对全路事故救援工作进行组织指导和监督检查;在铁路局机务处可根据工作量,设专职人员1~2人,直接领导和掌管铁路局事故救援一切工作。
在铁道部和铁路局规划的地点,设适当等级的救援列车,并在救援列车的驻地,组织事故救援班,负责事故救援工作。
在无事故救援列车的区段站或较大的车站,组织事故救援队,负责一定的事故救援工作。
事故救援列车、队、班设置的数量和人员的多少,是根据每条铁路线的运量、列车密度、在国民经济中所占的位置及其他客观因素来确定的。
救援列车以设置在铁路枢纽和较大的区段站为宜;事故救援队可考虑每隔50km左右设置一个,以设置在较大的车站为宜;事故救援班的组织,是在事故救援列车驻地由各站、段、院、所分别组成的。
2.事故救援工作的组织指挥事故发生后,当事的有关人员应准确地向行车调度员报告事故情况及损坏的程度,周围的地形、地物。
各级分管运输生产的领导同志要亲临事故现场,亲自指挥。
各级行车调度指挥人员、事故救援列车主任、事故救援队长及有关职工要掌握事故救援技能,各工种之间要密切配合,加强协作,确保事故救援工作顺利进行,减少事故造成的影响和损失。
二、事故救援设备铁路事故救援设备主要包括两大类:救援设备和防火设备。
1.救援设备。
为及时起复机车车辆,清除线路故障,保证迅速恢复行车,在铁道部指定的地点应备有各种救援设备。
(1)事故救援列车。
主要用于处理机车车辆颠覆、脱轨等事故而设置的专用列车。
它主要由轨道起重机,装载拖拉机、发电机、钢轨、枕木和工具器材的车辆,以及救护、炊事、宿营等专用车辆组成。
铁路行车事故处理规则(2000)正文:---------------------------------------------------------------------------------------------------------------------------------------------------- 铁路行车事故处理规则(2000年4月28日铁道部令第3号发布)第一章总则第1.0.1条为了及时正确处理铁路行车事故,维护铁路运输秩序,贯彻“安全第一、预防为主”的方针,使铁路运输更好地为国民经济建设服务,制定本规则。
第1.0.2条本规则适用于国家铁路企业和国家铁路企业参股并委托国家铁路企业经营的地方铁路。
国家铁路企业的机车,车辆,客、货列车在地方铁路营运时发生的事故按本规则办理。
地方铁路自营范围内的区段可比照本规则自行规定行车事故处理规则。
第1.0.3条凡因违反规章制度、违反劳动纪律、技术设备不良及其他原因,在行车中造成人员伤亡、设备损坏、经济损失、影响正常行车或危及行车安全的,均构成行车事故。
第1.0.4条发生行车事故,应采取积极措施,迅速抢救,尽量减少损失。
第1.0.5条处理事故要以事实为依据,以有关法规、规章为准绳,认真调查分析,查明原因,分清责任,吸收教训,制定对策。
对事故责任者,应根据事故性质和情节,予以批评教育、经济处罚、行政处分直至追究法律责任。
事故性质、情节严重的,要按有关规定逐级追究领导责任。
第1.0.6条各级行车安全监察机构是铁路行车事故调查处理的主管部门。
铁道部安全监察特派员办事处依据本规则参与所辖区域发生的行车重大、大事故调查并提出定性、定责建议。
第二章行车事故分类按照事故的性质、损失及对行车造成的影响,行车事故分为特别重大事故、重大事故、大事故、险性事故和一般事故。
第一节特别重大事故构成条件第2.1.1条列车发生冲突、脱轨、火灾、爆炸或调车作业(包括机车车辆整备作业)发生冲突、脱轨,造成下列后果之一的为特别重大事故:1.人员死亡50人及以上。
中华人民共和国铁道部令第30号《铁路交通事故调查处理规则》已经2007年8月19日铁道部部长办公会议通过,现予公布,自2007年9月1日起施行。
《铁路行车事故处理规则》(铁道部令第3号)、《铁路企业伤亡事故处理规则》(铁道部令第7号)、铁道部《关于重新修订<铁路路外伤亡报告、处理、统计办法>的通知》(铁安监字[79]2056号)同时废止。
前发有关文电与本规则相抵触的一律以本规则为准。
部长:二OO七年八月二十八日铁路交通事故调查处理规则第一章总则第一条为及时准确调查处理铁路交通事故,严肃追究事故责任,防止和减少铁路交通事故的发生,根据《铁路交通事故应急救援和调查处理条例》(国务院令第501号,以下简称《条例》),制定本规则。
第二条铁路机车车辆在运行过程中发生冲突、脱轨、火灾、爆炸等影响铁路正常行车的事故,包括影响铁路正常行车的相关作业过程中发生的事故;或者铁路机车车辆在运行过程中与行人、机动车、非机动车、牲畜及其他障碍物相撞的事故,均为铁路交通事故(以下简称事故)。
第三条国家铁路、合资铁路、地方铁路以及专用铁路、铁路专用线等发生事故的调查处理,适用本规则。
第四条铁道部、铁路安全监督管理办公室(以下简称安全监管办)要加强铁路运输安全监督管理,建立健全铁路交通事故调查处理工作制度,发生事故后应当按照法定的权限和程序,及时组织、参与事故的调查处理。
铁道部、安全监管办的安全监察部门负责铁路交通事故调查处理的日常工作。
铁道部、安全监管办派驻各地的安全监察机构,依据本规则的规定,分别承担铁道部、安全监管办指定的事故调查处理工作。
第五条铁路运输企业及其他相关单位、个人应及时报告事故情况,如实提供相关证据,积极配合事故调查工作。
第六条事故调查处理应坚持以事实为依据,以法律、法规、规章为准绳,认真调查分析,查明原因,认定损失,定性定责,追究责任,总结教训,提出整改措施。
第二章事故等级第七条依据《条例》规定,事故分为特别重大事故、重大事故、较大事故和一般事故四个等级。
铁路运输一般行车事故的处理办法铁路行车工作中凡事故性质及损害后果不够重大、大事故及险性事故的均为一般行车事故。
一、行车一般事故的范围一般事故分为A类、B类。
(一)A类一般事故1.调车冲突。
2.调车脱轨。
3.挤道岔。
4.错办或未及时办理信号招致列车停车。
5.错误办理行车凭证发车或耽误列车。
6.调车作业碰轧脱轨器或防护信号。
7.列车分离。
8.施工、检修、清扫设备耽误列车。
9.行车值班、值乘人员违反劳动纪律、作业纪律耽误列车。
10.列车发生火灾或爆炸。
11.滥用紧急制动阀耽误列车。
12.擅自发车、开车、停车,错办通过或在区间乘降所错误通过。
13.列车拉铁鞋开车。
14.漏发、错发、漏传、错传命令耽误列车。
15.错误操纵及使用行车设备耽误列车。
16.使用轻型车辆、小车及施工机械耽误列车。
17.其他(经铁路局、分局决定算事故的列入本项)。
(二)B类一般事故1.机车故障耽误列车。
2.车辆故障耽误列车。
(1)车辆燃轴;(2)其他配件。
3.线路、桥梁、隧道设备不良耽误列车。
4.水害、塌方、落石耽误列车。
5.动车、重型轨道车故障耽误列车。
6.信号、通信设备故障耽误列车。
(1)信号设备;(2)通信设备。
7.供电、给水设备故障耽误列车。
(1)牵引供电设备;(2)信号供电设备;(3)给水设备。
二、一般行车事故的认定1.“耽误列车”(1)列车在区间内停车;(2)通过列车在站内停车;(3)列车在始发站或停车站晚开;(4)列车超过图定的停车或调度员指定的时间,包括早到没有早开,晚点列车增晚;(5)列车停运、合并、保留。
如符合上述条件之一,即便是列车在运行中,终到站或交口站赶正点,仍视为耽误列车。
2.调车冲突、脱轨一般事故认定调车冲突、脱轨的事故,其损失及后果构不成重大、大事故条件时,列为一般事故。
3.挤道岔的认定凡车轮挤过或挤坏道岔就构成挤道岔事故。
“车轮挤过”系指车轮顺尖轨方向越过未开通的整根尖轨,尽管道岔未损坏,同样构成此项事故。
车轮系指机车、车辆的车轮,还包括动车、重型轨道车、轻型车辆、拖车等,只要是车轮挤过,挤坏道岔都算。
4.错办或未及时办理信号招致列车停车的认定构成该项事故的条件系指:(1)因办理不及时或忘办、错办信号使列车在站外或站内停车;(2)禁止同时接车的车站或不准同时接人站内的列车,误使两列车均在站外停车时;(3)接发列车人员未及时或错误显示手信号,使列车停车时。
事故责任的认定:如发车站未及时或忘记通知接车站接车时,定发车站责任;发车站通知及时时,列接车站的责任。
5.关闭折角塞门发出列车的认定只要列车中折角塞门处于关闭状态(位置),列车起动后,其前端越过出站信号机或警冲标就构成此项事故。
造成此类事故的原因复杂,有路内也有路外原因,责任很难确定,为此只能根据具体情况分析定责。
6.错误办理行车凭证发车或耽误列车的认定错误办理行车凭证发车或耽误列车系指与邻站已办妥闭塞手续,但由于未交、错交、未拿、错拿、漏填、错填行车凭证;自动闭塞、半自动闭塞区间未开放出站(进路)信号机发车或耽误列车。
行车凭证交与司机或运转车长显示发车手信号后(车站直接发车时为发车人员显示手信号后),发现行车凭证错误,即为错误办理行车凭证发车。
填写的路票,错填、漏填电话记录号码、车次、区间、地点时,列行车事故,其他项目漏填、错填时,不列行车事故。
自动闭塞、半自动闭塞区间未开放出站(进路)信号机,列车起动后发觉停车未越过信号机或警冲标时,列一般事故。
如果越过信号机显示的停车信号或警冲标时,列列车冒进信号或越过警冲标的险性事故。
责任的划分:未开放出站(进路)信号机,停车列车起动,主要责任是司机。
司机发现未发车,责任是车站。
通过列车司机未及时发现,主要责任列司机;司机发现及时停车,责任列车站。
车站发现错误进行纠正,未耽误列车,不列事故。
7.调车作业碰轧脱轨器或防护信号的认定“脱轨器”是一种能使车轮脱轨的线路防护器具。
按使用方法不同分固定脱轨器和移动脱轨器两种。
设置在来车方向的左侧钢轨上。
目的是车轮引向轨外方造成脱轨,保证前方人身安全及防止造成更大的事故。
“防护信号”是为了防护施工、装卸及车辆作业的固定或移动信号。
设置位置可根据不同情况设置在道心里或车辆的两端。
构成此项事故的条件是:(1)机车、车辆碰上、轧上脱轨器或防护信号即算。
(2)对插有停车信号的车辆,只要机车碰上车钩即算。
8.列车运行中刮坏行车设备或货物坠落损坏行车设备的认定构成此项事故的条件是:列车运行中,凡货物坠落、货物装载不良、篷布绳索松开、车门开放或脱落,致使设备损坏或人员死亡,均列本项事故。
若未造成“设备损坏”或“人员伤亡”不列本项事故。
事故责任的划分:(1)货物装载不良或篷布苫盖捆绑不良,列装车站责任;(2)货检站未按规定检查处理时,列货检站责任;(3)运转车长未按规定检查发现时,列运转车长责任。
装车站、货检站和运转车长对保证货物装载的良好状态和运输安全有着共同责任,在其职责范围内都有重叠的内容,因此,要根据事故的具体情况,分清责任,也是比较困难的。
所以,在划分责任时,必须根据铁道部制定的货物运输方面的《铁路货物运输管理规则》、《铁路货物装载加固规则》、《铁路超限货物运输规则》及《运转车长作业标准》等规定,具体划分事故责任者。
9.列车分离事故的认定列车分离是指在列车运行中由于机车、车辆之车钩及车钩缓冲装置的原因使列车分为两部分及其以上部分时称为列车分离。
按列车分离的原因及车钩状态分为:车钩破损分离和车钩自动分离(即车钩未破损而分离)两种类型。
列车分离事故的责任划分:(1)新痕断钩,列机务责任;(2)旧痕和过限断钩,列车辆责任;(3)机车、煤水车旧痕和过限断钩,列机务责任;(4)车钩因砂眼、夹渣或气孔等铸造缺陷断钩,列制造单位责任;(5)编组始发列车或甩挂作业后未确认连结状态,或因车钩作用不良,而发生车钩分离时,列始发站调车人员责任;(6)运转长未按规定使用紧急制动阀,造成车钩破损分离,列运转车长责任;(7)二号车钩确属强度不够,发生车钩破损分离时,不列行车事故。
10.机车故障耽误列车的认定这是指机车部件裂纹、折断、破碎、损坏等或因机车零部件性能变化,不能发挥正常作用,如风泵缺油停打,增压器固死,电气元件的特性变化等影响机车正常运转。
(1)下列情况构成事故:①牵引列车的机车(包括补机和回送机车),在机务(折返)段出段后,因故障而耽误列车时(包括补机或回送机车);②因机车破损故障,列车在区间停车时;③列车在站内停车处理机车故障,自列车到站停车时间起至修复后通知车站时间止,超过30min或更换机车时。
(2)下列情况不列事故:①因机车故障,在机务(折返)段(点)所在地更换机车,不耽误列车时。
②列车在站内停车处理机车故障,不超过30min(但每一机车交路只准一次)。
③调车机车在车站发生故障。
11.车辆故障耽误列车的认定车辆故障耽误列车是指车辆燃轴和车辆其他配件破损的故障而耽误列车运行的结果。
(1)事故的构成:①客运列车在中途站(包括有列检作业的车站)甩车,不论是否耽误列车,均算责任单位事故。
②同一车辆在区间或车站连续发生燃轴时,只算一件。
如经过列检^员处理后或列检人员未作处理而编入另一列车,该车再发生燃轴,则另算一件。
-个列车在同一区间或车靖有两辆以一区间或车站按其中最严重的算一件。
另一辆在另则另算一件。
(2)事故责任的划分:①凡在铁道部规定的列检检查范围内发生的故障或放定检过期车(超过允许延长日期),造成事故时,定列检责任;在定检期限内(包括允许延长日期),因检修质量不良或材质不良和规定的列检检查范围以外而造成的事故,列定检责任。
②经列检到达检查或通过检查后发出的车辆,运行在70km以内发生的滑动轴承燃轴、热切事故,列列检责任;超过70h冽定检责任。
定检过期车(超过允许延长日期),不论运行距离多远,发生燃轴、热切事故,列列检责任。
定检后第一次使用的车辆(不包括经过翻车机卸车未经检修补油的车辆),不论运行距离多远,发生燃轴、热切事故,列定检责任。
③提前施行轴检的车辆,其保证期限相应延长至厂、段、辅修到期为止,在延长期内发生定修责任的燃轴事故时,仍由提前施修单位负责。
(3)下列情况不列事故:①列车在规定进行列裣作业的车站,处理车辆故障、燃轴;②在车站上处理制动软管故障或调车作业拉断制动软管;③因车辆故障在没有列检作业的车站甩车,不超过图定的停站时间。
12.线路、桥梁、隧道设备不良耽误列车的认定这是指由于线路钢轨、道岔及其他设备,桥梁、隧道设备不良,造成耽误列车正常运行时为事故。
(1)工务部门事前发现钢轨折损(包括道岔、连结配件)或胀轨,将列车扣在站内或区间(站内不超过1h,区间30min)内不超过规定时间时,不列事故(不按耽误列车论)。
(2)钢轨疲劳或材质不良(包括焊缝)发生折断,造成耽误列车,如不属漏检责任时,列工务部门其他责任事故。
(3)除上述2项外,一般情况下均列责任事故。
13.水害、塌方、落石耽误列车的认定“水害”指暴雨或久雨使山洪暴发,水位急涨,形成泥石流(滑坡、崩塌等灾害冲坏、砸坏或掩埋路基、桥涵等铁路设施)而影响列车。
“塌方”指:路堑及路堤边坡滑塌而影响列车。
“落石”指:山体危石坠落,砸坏或者堵塞铁路行车设施而影响列车。
(1)列责任事故的条件:①人力能够事先进行预防整治的而未进行整治,使列车在区间或站内停车时,列工务部门责任。
②工务部门虽然事前发现水害、塌方、落石等灾害将列车拦住停车,仍已构成机车,车辆破损或脱轨时,应列事故,事故性质按后果认定。
(2)下列情况不列事故:①工务部门事先发现水害、塌方、落石将列车拦住停车,未造成机车、车辆破损脱轨时,不列事故。
②遇有暴风雨雪,线路情况不明而采取措施拦停列车,查明情况后列车又继续运行时,不列事故。
14.动车、重型轨道车故障耽误列车的认定“动车”是指本身有动力的车辆,如轻油动车、重油动车(不包括轨道起重机)。
“重型轨道车”是指不能由搭乘人员随时撤出线路(一般指发动机在16181w以上)的轨道车。
(1)不影响其他列车时,不列事故。
(2)发生影响其他列车运行时,列动车、轨道车的隶属单位。
15.使用轻型车辆、小车及施工机械耽误列车的认定轻型车辆是指能由随乘人员随时撤出线路的铁路内部运输工具,如轻型轨道车(指发动机在16181w以下,自重不超过1t)、养路发电车、脚踏轨道车、手压车、线路平车等。
小车是指轨道检查小车、单轨小车及钢轨探伤小车等。
当轻型车辆、小车及施工机械下道不及时或未下道,虽未被列车刮上、碰上或轧上,但造成列车停车时,均列事故。
16.信号、通信设备故障耽误列车的认定信号设备是铁路信号、联锁、闭塞设备的总称。
通信设备主要是指:列车、干线、局线、站内调度电话;站间行车电话(闭塞电话)及扳道电话等与行车有直接关系的通信设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