最新美术教学理念_New
- 格式:doc
- 大小:4.89 MB
- 文档页数:8
小学美术教学的创新理念在当今教育不断发展和变革的时代,小学美术教学也需要与时俱进,引入创新理念,以更好地培养学生的创造力、审美能力和综合素质。
美术作为一门艺术学科,不仅能够让学生学会欣赏美、创造美,还对他们的思维发展、情感表达和个性培养起着重要作用。
一、培养学生的创造力创造力是小学美术教学的核心目标之一。
传统的教学模式往往注重模仿和技巧的训练,而创新理念则强调激发学生的内在创造力。
教师可以通过提供多样化的素材和主题,鼓励学生自由发挥,不拘泥于传统的表现形式。
例如,在一次绘画课上,教师不规定具体的绘画内容,而是让学生们以“梦想”为主题,自由创作。
有的学生画出了自己未来成为宇航员在太空中遨游的场景,有的则画出了一个充满神奇生物的梦幻世界。
这种开放式的教学方式能够让学生充分发挥想象力,展现出独特的创意。
为了进一步培养学生的创造力,教师还可以引导学生从生活中获取灵感。
比如,组织学生进行户外写生,观察大自然的色彩、形状和纹理,让他们将这些观察融入到自己的作品中。
同时,鼓励学生尝试不同的材料和工具,如废旧物品、泥土、树枝等,进行手工制作和艺术创作,激发他们的创新思维。
二、融合多种艺术形式美术不仅仅局限于绘画,还包括雕塑、手工、摄影、数字艺术等多种形式。
在小学美术教学中,创新理念要求教师打破单一的教学形式,融合多种艺术形式,让学生全面感受艺术的魅力。
例如,在学习了绘画基础知识后,可以安排一节手工课,让学生用彩纸、剪刀、胶水等工具制作立体的艺术作品。
或者开展摄影活动,让学生用相机记录下身边的美好瞬间,并在课堂上分享和讨论如何通过构图、光线等元素来表达情感和主题。
此外,随着信息技术的发展,数字艺术也逐渐成为美术教学的重要组成部分。
教师可以教学生使用绘画软件、动画制作工具等,让他们在虚拟的世界中展现自己的创意。
通过融合多种艺术形式,学生能够更全面地理解美术的内涵,拓宽艺术视野,同时也能提高他们的综合艺术素养和实践能力。
美术教学的新理念我是一名普通的中学美术教师,从事美术教育工作己近20个年头,这份美好的工作已成为我生命中不可缺少的一部分,一次次与学生的情感交流,一回回与学生的心灵碰撞,都让我的生命多了一份惊喜,多了一份幸福,多了一份期待。
我惊喜于学生无穷的创造力,幸福于学生无尽的求知热情,更期待着适合学生的新的教学理念的诞生。
我国九年义务教育初中阶段的美术教育,是实施美育的重要途径。
在这里,就我的教学经验浅谈一下新课程标准的几点体会:一、新课程下,美术教师角色的变化美术课堂教学中教重视对知识的传授,主观上重视教学的结果,在教学方法上重视讲授法、谈话法,师生交流的方式是单向的,缺乏师生互动的交流过程。
按新课程标准的要求,美术教师不能总关注自己在课堂中的形象,而应更多关注学生在课堂中的需要和发展,走下讲台,放下架子,努力成为课堂活动的参与者。
这并不是说要打破班级授课制,而是要改变教师在班级中知识传授者的形象,成为学习活动的参与者。
教师和学生之间、学生和学生之间的信息及时交流,建立起平等和谐的、互动共生的师生关系。
特别是美术课,本来就是以学习活动方式划分美术学习领域,完全可以去探索更大的教学空间,寻找到更适合师生共同参与的班级教学形式。
二、关注学生需求,让学生成为课堂活动的参与者以前我们美术教师以成人的要求、专业的标准要求学生,要求学生该怎么画就怎么画,该画什么就画什么,这种循规蹈矩的做法完全由老师规定课业内容形式,限制了学生的思维,不能充分发挥学生的想象力和创造力,束缚了学生的动手能力,在一定程度上压抑了学生的个性发展,脱离了学生的生活经验,把学生沦为学习的奴隶,使学生不赶轻易出手,加重了学生的自卑感,导致学生对美术望而却步,学习兴趣荡然无存。
在我们的美术课程中,应该要让每一个学生都能参与到美术学习活动中来,这样就要求美术教师要积极关注学生的发展需求,想方设法促进不同基础的学生都能有所进步。
美国人本主义教育家罗杰斯曾说:“教师必须是促进学生自主学习的促进者,而不是传统的只注重教的教师。
美术教学理念集锦简短1.美术课程的基本理念是什么美术课程的基本理念是:力求体现素质教育的要求,以学习活动方式划分美术学习领域,加强学习活动的综合性和探索性,注重美术课程与学生生活经验紧密关联。
使学生在积极的情感体验中提高想像力和创造力,提高审美意识和审美能力,增强对大自然和人类社会的热爱及责任感,发展创造美好生活的愿望与能力。
扩展资料:美术课程具有人文性质,是学校进行美育的主要途径,是九年义务教育阶段全体学生必修的艺术课程,在实施素质教育的过程中具有不可替代的作用。
九年义务教育阶段美术课程的价值主要体现在以下几个方面:(一)陶冶学生的情操,提高审美能力现代社会科学技术的高速发展,需要人的丰富而高尚的情感与之平衡。
因为情感性是美术的一个基本品质,也是美术学习活动的一个基本特征,所以美术课程能陶冶学生的高尚情操,提高审美能力,增强对自然和生活的热爱及责任感,并培养他们尊重和保护自然环境的态度以及创造美好生活的愿望与能力。
(二)引导学生参与文化的传承和交流美术是人类文化最早和最重要的载体之一,运用美术形式传递情感和思想是整个人类历史中的一种重要的文化行为。
在现代社会中,随着信息化进程的加快,图像作为一种有效而生动的信息载体,越来越广泛地出现在人们的生活中。
通过对美术课程的学习,有助于学生熟悉美术的媒材和形式,理解和运用视觉语言,更多地介入信息交流,共享人类社会的文化资源,积极参与文化的传承,并对文化的发展作出自己的贡献。
(三)发展学生的感知能力和形象思维能力感知觉是思维的必然前提。
形象思维是一种重要的思维方式。
在学校体系中,大多数课程都是建立在抽象符号的基础上,而美术课程则更多地让学生接触实际事物和具体环境,有利于发展学生的感知能力,从而向思维提供丰富的营养。
美术课程能逐步培养学生的形象思维能力,提高学生的综合思维水平。
(四)形成学生的创新精神和技术意识在知识经济时代,创新精神是社会成员最重要的心理品质之一。
试论初中美术教学新理念摘要:在教学中,应该转变传统的教学观点,改变教学模式,充分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提高审美意识,培养学生的创造力,让学生学会运用美术知识去解决生活中的问题,培养美术素养,体会到美术就在自己身边,感受到美术学习的趣味和作用,体验到美术的魅力。
关键词:美术新课标;教学改革;新理念一、教师要有素质教育的观念当课程由专制走向开放,由封闭走向开放时,要求以“面向全体,全面发展,自主发展。
”的素质教育去实现新的教学目标迫在眉睫。
首先要面向全体学生,让全体学生都受到适合自己的美术教育。
其次,是让学生德、智、体、美、劳全面发展的观念。
学生的全面发展是我们教育的最美好理想。
最后,美术教学中应更多地创设学习情境,让学生自主发展,强调学生学会思考,有自己的思想,学会学习,终身学习……总之,美术教学的归宿,是归向人的精神和情感,最不追求和表现一种标准的课程。
教师通过教学活动引导受教育者去欣赏美,学习美,创造美,并将其内化为自己的人格、气质、修养,从而形成一种基本的相对稳定的内在文化素质的美术教育。
在培养技能技巧的基础上,注重创造力的培养,进一步陶冶人的精神情操,提升人的审美境界,均衡人的理想情感。
这种以人为本的教学理念是符合时代发展要求的。
二、教师要具备扎实的专业基本功和丰富的美术专业理论知识,及组织课堂教学的能力。
常言道:“学海师为导”,在美术教学中教师的示范是促进教学质量优劣的关键所在。
在课堂上,一幅成功的范画能给学生以良好的启发和诱导,所以,特别是在实践课的教学中要准确地传授美术技法知识。
同时还要具备一定的美术专业理论知识,从欣赏到实践,从工艺到设计,都离不开老师的理论传达。
除此之外,还要会组织教学,怎样调动学生主体的积极性,怎样处理突发事件等,都是教师应拥有的知识。
学习不是毫无表情地把知识从一头脑装进另一个头脑里,而是师生之间每时每刻都在进行心灵的接触,情感的交流,知识的沟通。
教学中加强主导意识,尊重爱护学生,面向全体地把爱洒向每一个学生,融洽师生关系,这样就能充分挖掘美术教材中的形象性,趣味性,激发学生学习的兴趣,从而创设一个宽松和谐的教学课堂气氛,使学生能够在这一气氛中主动学习,积极思考,勇于创新。
谈新课标的美术教学理念和实施原则走进校园的美术新课标,课程内容的着眼点具有发展性,同时也要求具有适应性。
所谓发展性,就是新课程内容和教学方法与社会科技发展相联系,在为学生的艺术学习提供了必要的基础知识、基本技能的同时,力求以创新精神综合发展学生的艺术的能力,帮助学生培养良好的情感态度与价值观。
所谓适应性,就是新课程内容结合了大多数学生的实际水平,是基础的,不是任意被拔高的。
我们的美术教学要适应新课标的内容和要求, 就不能不在教学理念整合、课堂组织形式、实施操作的具体环节上告别传统的教法,以新的理念和实施原则调整我们的美术教学和课堂设计。
然而,要真正改变传统的教学方法和摒除旧的教学观念, 钻研新课标并确立新的教学理念和树立新的原则对我们教师而言是非常必要的。
一、树立能力生成的教学理念,努力为美术课营造艺术能力产生的环境。
传统的美术教学普遍是一张白纸、一支画笔、一个老师和一群默不作声的学生在一间没有任何氛围的课室作画,按照“由不会画到会画,由画得不像到画得像”这样得轨迹周而复始地运行!课室没有环境营造,没有一种使“教”与“学”的共振产生不了学生艺术能力生成的物质“场”,因而美术课索然无味,如同嚼蜡!再加上教学上的本本主义、机械主义、机会主义充斥课堂教学,学生没有主动学习的动机,何来艺术能力的培养!现代心理学和生态学认为人的能力和素质的形成不是孤立的,它是一种物质,可以在一定的关系中生成并逐步发展起来的。
同时,学习动机的形成亦有赖于环境的积极影响。
因而,我们在教学上要树立新型环境理念,努力为美术课营造艺术能力产生的环境。
所谓环境理念,实际操作起来就是为美术课的内容和上课场所营造能让学生能感受艺术和艺术能力生成的“物理环境”、“空间环境”和更高层次的多学科沟通与交融的知识情景情境。
这些环境的创设目的就是促进学生的艺术学习和综合艺术能力的形成。
比如:课室的“物理环境”中的多媒体声、光、电的光效及音乐效能,课室的“空间环境”的装修、艺术陈设、整体氛围,美术课与其它艺术学科的教学交融和整合的一些课中活动,都可以使美术课的教学更为突出地帮助学生艺术能力的生成和促进学生的综合艺术能力的形成。
美术的教育理念
美术的教育理念主要是围绕着培养学生的艺术素养和审美能力展开的。
它不仅仅是一种技能的培训,更是一种对生活的理解和表达形式。
首先,美术教育要注重培养学生的审美能力。
通过学习美术,学生可以感受到各种不同的美感,领略到不同艺术形式的魅力,从而对美的本质产生理解和感悟。
同时,美术教育也可以引导学生对自然、社会和人生问题进行深入思考,从而达到拓展视野的效果。
其次,美术教育还要重视个性化的培养。
每个学生都是独特的个体,有着不同的生活经历和感受,因此教育者要充分尊重学生的个性,从个性特点出发进行教学。
同时,美术教育也要注重培养学生的创造力,鼓励他们发挥自己的想象力和创造思维,创作出属于自己的作品,从而达到个性化的表达和提高自我价值的效果。
最后,美术教育还要注重实践性的培养。
美术不仅仅是理论学习,更需要学生通过实践来掌握技术和艺术表现力。
因此,美术教育要注重实践性的培养,给学生提供充足的机会和条件,让他们在实践中积累经验、提高技巧和表现能力,从而实现知行合一的效果。
综上所述,美术教育的教育理念是多方面的,旨在培养学生的审美能力、个性化的表达能力和实践能力。
这不仅可以提高学生的艺术素养,还可以对学生的整个人生产生积极影响。
- 1 -。
关注人是新课程的核心理念“一切为了每一位学生的发展”在美术教学中的具体体现,应该要关注每一位学生。
学生在课堂上是兴高采烈冷漠,或愁眉苦脸,对学科学习的态度是积极还是消极?对学科学习的信心是强还是弱?这一切必须是我们教师所关注,用“心”施教。
面对拥有灿烂生命力的学生,教师就必须把感情投注到教学之中,教学的过程就是教师的知识经验智慧与学生灿烂的生命活力的有机融洽的过程,美术教学是重个性及重创新精神,因而在美术教育,应培养学生的创新精神,故而在教学《***历险记》一课中我以编班中一个学生离奇故事入课,在故事加入班中的学生,使得课堂教学充满亲和力的同时,更为不同学生从不同的视角展开想象,预设了一个富有生成性的具有童话色彩的意境。
使得学生的思路一下子被打开了,创作出作品出现了意想不到的效果,还营造出了让学生活跃的氛围,学生学得极其开心,触发了学生绘画创作的无限表现力。
摘要:新课程改革中的美术教育教学,是由原来的注重知识点和技法训练向现在注重审美教育的转变,把教材与现实生活融会贯通。
在教育教学中突出学生的主体地位,即一切都是为学生服务,一切都是为了学生的未来服务,以学生的一生的发展为落脚点。
新课程改革下的美术教育教学是综合的审美教育,教师是学生成才的纽带和哺育者(服务者)。
关键词:审美现实生活综合纽带美术新课程改革一个重大突破就是由原来教学中注重知识点和技法训练向现在注重审美教育的转变,这是我从事中学美术教学以来感受到的一个最大变化。
要想正确深入地进行新课程改革,就必须分析课程设置有什么不同,就要分析当前义务教育的实质,就必须不断提高教师专业素质技术水平和教育教学水平。
只有这样才能适应当前素质教育的需要,才能把握时代的脉搏,才能完成每个学期的教育教学任务,才能把教材与现实生活融会贯通,真正实现美术教学中突出学生为主体,对学生进行审美能力的培养,使学生形成正确的美学观念和人生价值观念,从而使三个目标得以真正落实。
新的美术教材由原来注重知识点和技法的传授向注重审美教育转变,这一点我感受最深。
以前的天津版教材是以知识点和技法为主要教学内容的,如教材基本上是由中外美术作品欣赏、素描写生训练、中国画临摹训练、水彩画写生、色彩知识、构成练习、速写训练、手工艺制作和摄影取景与构图等几大板块组成。
初中美术六个学期的教学就是这几大板块由浅到深、循序渐进的过程。
新教材我已经是第三次使用了,而且我任教七、八两个年级,所以我对新教材的认识就多一点。
这两年来,每到寒暑假我就随教研室的教研员去市教研室进行培训学习,因此对新课程内容的设置和新课程理念有更多的认识和理解。
我认为新课程改革的人教版教材从内容设置上突出了工艺装潢美术、环境艺术设计和艺术欣赏在教学中的地位。
这就表明新教材强调了美术教学侧重了义务教育与现实生活紧密相联系,实现美术教育由传统的艺术家培养向培育生活课堂的大众人才化转变,新教材侧重对学生的审美教育,使学生在教育阶段形成正确的美学观念和人生价值观念。
美术教学理念简短经典
美术教学是一门艺术教育,其本质是传递美的艺术价值观和审美能力。
在美术教学中,我们应该注重学生的个性和创造性,鼓励他们表达自己的想法和情感,培养他们的艺术才能和创造力。
美术教学理念主要包括以下几个方面:
1. 注重理论知识的传授。
学生应该了解美术史、美术理论和技术知识,以便他们能够更好地表达自己的艺术想法。
2. 注重实践能力的培养。
学生应该参与到各种艺术实践中,例如画画、雕塑、设计等,以便他们能够更好地掌握艺术技巧和表达能力。
3. 注重个性和创造性的发展。
学生应该被鼓励在艺术实践中表达自己的想法和情感,以便他们能够成为有创造力的艺术家。
4. 注重跨学科的学习。
美术教学应该和其他学科相结合,例如历史、文学、科学等,以便学生能够更好地理解和表达自己的艺术观点。
通过以上的教学理念,我们可以培养出有才华、有创造力、能够表达自己想法和情感的艺术家,为社会和人类文化的发展做出贡献。
小学美术新课标大观念
小学美术新课标强调大观念的培养,旨在通过美术教育激发学生的创
造力、想象力和审美能力,同时培养学生的合作精神和文化理解力。
这一教学理念强调以下几个方面:
1. 跨学科学习:美术教育不再局限于传统的绘画和手工制作,而是与
语文、数学、科学等其他学科相结合,通过跨学科的项目让学生在实
践中学习,增强知识的综合运用能力。
2. 创造性思维:鼓励学生在美术活动中自由表达,不拘泥于传统技法,而是鼓励学生探索新的表现手法和创作思路,培养学生的创新意识。
3. 审美教育:通过欣赏不同文化和历史时期的美术作品,引导学生理
解和欣赏美的多样性,培养学生的审美情趣和审美判断力。
4. 文化传承:在美术教学中融入本土文化元素,让学生了解和学习传
统文化,增强文化自信和文化认同感。
5. 实践操作:重视学生的动手操作能力,通过各种美术活动,如绘画、雕塑、版画、剪纸等,让学生在实践中掌握美术技能,提高动手能力。
6. 评价方式多元化:美术课程的评价不再单一依赖于作品的完成度,
而是综合考虑学生的创意、过程参与、合作态度等多方面因素,采用
过程性评价和结果性评价相结合的方式。
7. 情感态度价值观:在美术教育中注重培养学生的情感态度和价值观,如尊重他人、团队合作、坚持不懈等,通过美术活动促进学生全面发展。
8. 信息技术的融合:利用现代信息技术,如数字绘画、3D打印等,丰富美术教学手段,提高教学效率和学生的学习兴趣。
通过这些大观念的实施,小学美术教育不仅能够提升学生的艺术素养,还能够促进学生综合素质的提升,为学生的全面发展打下坚实的基础。
新课改下的美术教学理念在新课程理念下,如何使学生在每一节美术课中兴趣盎然、体味美感、激发想象、创新作品,进而达到全面提高学生素质的教育目标,是每一位美术老师面临的严峻课题。
虽然在中学美术教学中还存在着许多现实性问题,但美术教学却发挥着不可忽视的重要作用。
美术课程应适应素质教育的要求,面向全体学生,以学生发展为本,改进教学策略,培养学生的人文精神和审美能力,为促进学生健全人格的形成,促进他们全面发展奠定良好的基础。
标签:新课程中学美术教学理念教学策略基础教育课程改革的浪潮滚滚而来,新课程体系在课程功能、结构、内容等方面都较原来的课程有了重大创新和突破。
这场改革给教师带来了严峻的挑战和不可多得的机遇。
可以说,新一轮基础教育课程改革将使我国的中小学教师队伍发生一次历史性的变化。
每一位教师都将在这场变革面前实现新的”蜕变”,新的跨越。
人的全面发展是人类努力追求的教育理想,美术课程不仅作为美育的一个重要门类促进这一理想的实现,而且,美术课程本身就包含情感与理性的因素、脑力与体力的因素,所以在促进人的全面发展方面,其作用是独特的。
美育,是素质教育中的重要任务,它同素质教育中的其他形式的教育存在相互促进、相互补充、共同发展的关系,提高审美教育会使学生由被动地接受思想品德教育到主动地达到心灵境界的转化,可以提高学生对科学美的感知能力.达到培养学生个性、创造力的目的。
新课程提出新的教学理念,在新课程的环境中教师和学生将共同营造新的课堂,参与课程改革的教师将在新课程中实现自身的发展,与新课程一起成长。
身为美术教师,无可回避正在变化的教育环境。
怎样改革美术课的教学?理念的转变,是深化教学改革的前提,更是关键。
在教学实践中,我打破传统的把学生当着容器,拼命向学生灌输知识的填鸭式的定向思维,坚持“以美育心、以心赏美”的人本主义思路,收到了良好的教学效果。
怎样在美术教学中坚持“以美育心、以心赏美” 这条主线呢?主要是把握好四个教学环节。
中小学美术课程教育教学新理念1.案例在课程标准中起着什么作用,应如何对待案例新的《美术课程标准》与以往美术教学大纲的不同之处是增添了一些案例。
所谓案例,指的是具有典型性的具体事例,通过它们能印证某种理念或提示某种认识方法。
由于新的美术课程标准显示了较强的改革力度,出现了一些大家不熟悉或理解起来比较困难的理念,倡导了一些新的教学方法,因此提供具体的案例就显得十分必要。
新的美术课程标准中一共精选了6个案例,而且大多集中在“综合·探究”领域,因为这一学习领域是全新的,广大教师最需要学习和理解其基本精神和要求,需要知道如何实施与这一领域相关的教学。
这一领域的教学大多是依据主题来组织教学内容的。
主题大致可分为两类,一是与社会性活动相关的主题,另一是学科间所具有的共通的规律和法则。
课程标准提供了“通过跨学科学习理解共通的原理和法则”的案例。
理解了这一案例的示范性,教师不难理解与社会性活动相关主题的综合探索教学活动的组织与实施方法。
关于综合探索领域的教学,课程标准中还提供了美术与语文、自然、社会和生活劳动等课程或活动的结合,与传统文化相结合,与科学相结合以及以环境保护和社区建设为目的的综合探索教学活动的案例。
此外,由于课程标准十分强调激发学生学习美术的兴趣,尤其在低年级重视造型游戏活动。
为了帮助教师有效地开展造型游戏活动,特意提供了关于低年级的造型游戏活动的案例。
在案例的表述上,采取了相对概括的方式,重在提示与启发,让教师们通过横向的发散和纵向的发掘,进行再创造,丰富教学内容,形成更加多样的教学方法。
因此,我们主张教师们在运用案例时,不要拘泥案例,更不要受其束缚,而要将案例视作思考的起点和创新的基础,以求举一反三,进行自己的创造。
2.课程总目标包括哪几个维度?课程的总目标是按照三个维度表述的,即知识与技能;过程与方法;情感、态度和价值观。
在知识与技能方面,学生要学习美术欣赏和评述的方法,了解基本美术语言的表达方式和方法,努力形成基本的美术素养。
基础教育中的美术教育理念美术教育,一直以来都被认为是基础教育中非常重要的一门学科。
那么,对于基础教育中的美术教育应该如何看待和实施呢?本文将探讨美术教育的理念和意义,以及如何有效地进行美术教育。
一、美术教育的理念和意义美术教育的最基础的理念就是“美”,美术教育的目的是帮助孩子感知美,引导孩子的艺术创造力和鉴赏力。
在美术教育中,学生不仅可以学习如何绘画、创作,还能够了解不同文化的艺术作品、学会欣赏和评价艺术作品,更加丰富了孩子的生活阅历。
美术教育还能够凸显孩子的个性和思考方式,鼓励孩子怀抱独立思考的态度,让孩子在艺术创作中拥有自己独立的想法和看法。
通过美术教育,孩子能够学会如何表达自己的内心感受,培养自己的表达能力和创造力。
这些所谓的“软技能”,在孩子未来的职场发展和人际沟通中都具有重要作用。
二、有效的美术教育方法美术教育是需要一个系统的教学方法,以下是本文的一些建议:1、建立自由的学习空间。
在美术教育中,创造力是非常重要的,所以任何形式的限制都可能对孩子的创造力产生不良的影响。
美术教育需要一个自由的学习空间,让学生拥有独立思考的空间,从而达到更好的效果。
2、提高教育的沟通效率。
美术教育是一个语言能力和思维效率的提高过程,所以今年校管理需要和专业美术教师建立良好的沟通渠道,相互理解,学习知识,共同探究课程,从而使美术教育开花结果。
3、注重美术课程的多样化。
美术课程应该结合不同的媒介,包括纸笔、颜料、画板、音乐、电子媒体等,不同媒介可以激发学生不同的创造力和艺术天赋。
4、通过艺术展示和评价来促进学生的美术创作。
既然美术教育是为了发掘和培养学生的创造力,那么展示作品和评价成就的过程就显得尤其重要。
基于这样的理念,在美术教育中必须为学生提供充分的展示渠道和评价机制,便于他们发掘、探索和创作出更优秀、更贴近人生价值观的作品。
三、结语美术教育本身是无法保障学生成才的,但我们不能因此放弃美术教育,相反,应该秉持理性的态度,加强美术教育的本质和意义的解读,融合艺术知识、美学观念、文化素养和人际交往能力,注重学生的活动性和主体性,采用多元化的教学方式,为学生的美术天赋悄然加力,让孩子在今后的创业之路上,能够更加自信、坚定地走出自己的世界。
美术课程核心理念解读美术课程核心理念解读引言:美术课程是现代教育体系中不可或缺的一部分,它旨在培养学生的艺术创造能力、审美能力和文化素养。
然而,美术课程的核心理念是什么?本文将深入解读美术课程的核心理念,从多个方面探讨其意义和作用。
第一部分:创造力的培养在美术课程中,创造力是一个核心理念。
创造力是指学生能够独立思考并提出新的、独特的创意。
美术课程通过提供艺术创作的机会,培养学生的创造力。
学生可以通过绘画、雕塑、摄影等方式,将自己的想法和感受表达出来。
这样的创造性活动有助于培养学生的想象力、观察力和表达能力。
第二部分:审美能力的提升除了培养学生的创造力外,美术课程还致力于提升学生的审美能力。
审美能力是指学生对艺术作品的品味和鉴赏能力。
通过学习不同的艺术形式、风格和流派,学生能够培养对艺术的独特感知和欣赏能力。
美术课程通过引导学生观察、分析和解读艺术作品,提高他们对美学价值的认识和理解。
第三部分:文化素养的提高除了创造力和审美能力的培养外,美术课程还通过介绍不同的艺术文化,提升学生的文化素养。
艺术作为一种文化形式,承载着人类的历史、价值观和思想。
通过学习艺术作品和艺术家的生平事迹,学生能够了解不同文化的传统、习俗和思维方式。
这样的学习有助于培养学生的开放心态和跨文化交流能力。
总结:美术课程的核心理念包括创造力的培养、审美能力的提升和文化素养的提高。
通过培养学生的创造力,美术课程能够培养学生独立思考和创新的能力。
提升学生的审美能力,美术课程能够培养学生对艺术作品的品味和鉴赏能力。
提高学生的文化素养,美术课程能够让学生了解不同文化的传统和思维方式。
综上所述,美术课程的核心理念为学生提供了一个综合性的学习平台,旨在培养学生的艺术素养和文化素养。
观点和理解:我认为美术课程的核心理念非常重要。
美术课程不仅能够培养学生的艺术创造能力,还能够提升学生的审美能力和文化素养。
通过美术课程,学生能够培养自己对美的感知和欣赏能力,同时也能够了解到不同文化的艺术表达方式。
美术高中1年级教学理念在美术高中一年级的教学中,我们的理念是通过激发学生的创造力和审美能力,培养他们成为具有艺术才华和扎实基础的艺术家。
作为教育者,我们像播种者一样,精心选择每一颗种子,为它们提供滋养和指导,帮助它们茁壮成长。
首先,我们注重在学生心中播下对艺术的热爱。
我们相信,只有当学生对艺术充满热情时,才能够在创作中表现出真正的灵感和情感。
因此,我们为他们创造一个开放、包容的学习环境,鼓励他们自由表达和探索。
每一个学生都是独一无二的个体,有着独特的艺术天赋和观察力,我们尊重并倾听他们的声音,引导他们发现自己的艺术风格和表达方式。
其次,我们重视技术与理论的结合。
艺术不仅仅是灵感的流露,更是技艺的表现。
在课堂上,我们注重教授学生基础的绘画技巧、色彩运用和造型能力,让他们掌握艺术语言的基本规则和表现技巧。
通过系统的课程安排和实践性的教学活动,我们帮助学生建立起扎实的艺术基础,使他们能够在创作中游刃有余地表达自己的想法和情感。
另外,我们强调跨学科的学习和启发。
艺术与其他学科有着密切的关系,它不仅可以独立存在,还能够与科学、历史、文学等学科相互交融。
因此,我们鼓励学生从多角度去理解和表达艺术,通过跨学科的学习,拓展他们的视野和思维深度,激发出更多创新的灵感和观点。
最后,我们注重个性化的教学和评估。
每一个学生都有自己的学习节奏和理解方式,我们尊重并适应他们的学习需求,通过个性化的指导和反馈帮助他们不断进步。
在评估方面,我们不仅关注作品的完成度和技术水平,更重视作品背后的创作动机和思维过程,鼓励学生在反思中不断提升自我。
总而言之,美术高中一年级的教学理念是通过启发、技术、跨学科学习和个性化教育,培养具有创造力、批判性思维和良好表达能力的艺术人才。
我们致力于在每一个学生心中种下艺术的种子,并用知识和关怀呵护它们的成长,帮助他们在未来的艺术道路上闪耀光芒。
最新美术教学理念
《我的新朋友》教学案例
一、教学对象:一年级新生
二、教学目标:
1.通过画新朋友,培养同学间的情感,建立同学间的友谊。
(人文目标)
2.培养大胆作画,随兴赋色的作画习惯。
(技法目标)
三、授课时间:45分钟
四、主要材料
教师:收集范例若干、多媒体、小型录像机
学生:彩色作业纸、各种绘画工具、自带照片一张。
五、背景说明:(本课在教材中的地位,与学生身心发展的关系、分析教法)
本课原为一年级上册第十课,现将其调至第一课上,旨在通过美术教学把社会人际交往,友情观念,朋友意识灌输给学生,让刚刚认识的同学建立朋友关系,为今后六年的共同学习生活打好感情基础。
这样的安排较符合实际。
作为进入小学的第一节美术课,它的地位尤为重要,教师的教学态度和教学理念在本课起决定作用,如果第一节课是在宽松融洽的气氛中进行,那么容易激发学生对这门学科的喜爱。
为此本课采取多种教学方法,激发学生的创作欲望,降低技能难度,不讲人物比例,画面构图等,只要能大胆作画就是好的。
对于刚入小学的学生来说,新学校,新书本,新同学,新老师都是他的新朋友。
但根据课本中提示:确定本课的作业为画新同学。
在技法指导上,本课借一系列的范例让学生欣赏,力求让其学会观察,并能抓住人物特征。
范作形象稚拙,构图简洁,色彩明快,学生会产生“和我画的一样”的亲切感,消除高不可攀的神秘感,产生学习的自信心。
考虑到中国特有的独生子女的境遇因素,可借由本课的学习,树立班级是个大家庭,里面有我的许多新朋友的观念。
所以把本课定位为以情感为主的课。
六、教学片段
1.激情引趣
师:小朋友们,今天的美术课,老师先唱首歌给你们听,好不好?
生3:一颗颗牙齿像珍珠米塞满了嘴巴。
师:你们记得最牢的地方就是这位新朋友的最大特点,是他跟其他人不同的地方。
你如果要画新朋友,可也要把他的最大特点画出来哦!
师:还想认识吗?好,再请一位!(图片三)
学生发出更响亮的笑声,在大家的笑声中老师随便指一位学生问:你笑什么?
生:脸黑黑的像黑人了。
师:如果把你的脸涂成这样你喜欢吗?
生:不喜欢。
师:那你知道他为什么这样画吗?
没有人回答。
教师代小画家做介绍:因为这个小朋友他认为自己太喜欢自己的这位朋友了,如果颜色涂的不够深,就表示不出他对朋友的喜爱。
世界著名的大画家毕加索就用这种方法画人物的(出示《戴帽子的女人》)。
毕加索认为人脸是高低不平的,就应该画不同的颜色。
那他用了哪几种颜色画人物的脸部呢?
学生很容易就答出:“红、黄、白。
”
师:这样几种颜色画的人物的脸给人一种光亮的感觉。
这张大师的作品,左脸红色,右脸由黄、白二色涂成,色块并置所构成的画面常常可以打破儿童画中形象关系分离的弊端,使学生迅速形成完整的画面意识,让学生体会大师在色彩上的追求,在自己的绘画中“复兴”。
师:身上的其他地方也可以装饰呀,画出五颜六色的头发既好看又有趣。
以上的教学环节,引导学生要大胆的用颜色画画,这可以作为我们对小学新生发出的第一个号召,事实上在没有展开色彩知识的具体教学之前,色彩感觉的训练已有计划的拉开了序幕。
师:接下来这位朋友就更有趣了,想不想认识?一,二,三,把他请出来,瞧这头发,摸摸看,这位朋友跟前面几位有什么不同?
学生边摸边说:“用纸做的。
”
师:怎么做的?
生:撕成纸条贴上去的,旁边还剪了几朵小花贴在了头发上。
师:哦,原来除了画还可以撕撕、剪剪、贴贴。
从进入欣赏环节,课堂的气氛非常好,每张范例出现学生都爆发出笑声,包括听课的老师也被一张张稚拙的范例和学生的笑声所感染,跟学生一起边欣赏边盈盈浅笑,最重要的是学生通过这些范例学到了表现事物的观察方法。
师:老师又有一个问题要问大家了:你平时和你的新朋友在一起干什么呢?
此时教师利用问题即时把学生的兴趣重心转移,把过于激动的情绪拉回到对问题的思考上。
生1:一起上学,放学一起回家。
生2:一起做游戏,他当大灰狼,我做小红帽。
生3:到我家吃我的生日蛋糕。
师:的确,跟新朋友在一起我们还可以讲讲悄悄话(图片四)女孩子在一起“你可以帮我梳个头,我帮你扎个小辫”,如果你有许多新朋友(图片五)大家还可以在一起唱歌跳舞呢!(图片六)
只有前面的方法的介绍和情感的引导是不够的,让学生经历各种感情的体验,绘画可以重温这些感情,获得体认,使他们确立绘画的主题,这样就有了故事和场景。
结合前面的两个环节构成了完整的体系,情感+方法+场景=表现。
最后作业就丰富了,每张作品可以呈现出不同的表现内容。
3.切磋创新
师:这些新朋友都被留在了纸上,你们想不想也把自己的新朋友在纸上留住呢?
生:充满信心地齐声说:想!
师:其实,画新朋友的方法还有很多,不信我们瞧瞧书上第10课,请你拿着书到你的新朋友那儿去一起聊聊,有哪些方法呢?你准备用什么方法呢?
讨论好了,请带上你的绘画工具到你的新朋友桌上去,边商量边画,也可以两人一起画。
以上环节学生会自觉分两步进行。
第一步讨论书上范作绘画方法时,教师要参与其间,听到有较好的发现,要及时表扬;有的同学一时找不到新朋友,要帮其配对。
并引导总结书上的绘画技法:这张是剪出许多新朋友,胶水粘住小手跳圆圈舞;这张是把自己的照片剪下来贴到画好的新朋友的旁边,这样的作业肯定会挺有趣的……
第二步学生作业的形式采用了开放式教育,让学生自由选择。
这样的作业方式激发了他们的创作欲望,而且边与新朋友交谈,边画会使画面更丰富、有趣,在相互启发、密切合作中体会合作的“好处”与快乐。
作为统领全局的教师应该清楚知道孩子们在干什么,提醒他们避免绘画中的太小则“空”和太大则“憋”的现象。
4.巡回指导
5.作业点评也采用摄像的方式,让学生上来介绍创作作品的思路和经过。
生1:这是我和新朋友一起坐着公交车到水上乐园去玩。
生2:这是我和新朋友XX一起画的,这是他画的我,这是我画的他。
我们晚上一起看星星。
生3:XXX当小老师,在帮我背拼音。
生4:我们把自己的照片剪下来贴在一起,再添点风景,多好看!
生5:……我还用白颜色画了XXX在流鼻涕呢!
当有反面作业出现时,教师不能盲目批评他表现的内容不好,不能这样画,而应巧妙地引导:“那你是不是该在他手上画块手帕,让他把鼻涕擦干净,这样你的新朋友就是个人见人爱的爱清洁的小孩了。
”
6 教学延伸
大家画的新朋友太让我喜欢了,你们画的开心吗?问问你的新朋友喜欢你画的他吗?其实生活中还有许多东西都可以成为我们的新朋友。
妈妈带回家一只可爱的小猫,你也可以和它做朋友;爸爸的同事叔叔来家做客,你还可以和他做朋友;甚至可以把雪人、大树、娃娃都当成你的朋友。
但我们现在首先要学会和班里的每一位同学友好相处,让每位同学都成为你的好朋友,好吗?
生活中处处有朋友,愿你们今后能结交更多的新朋友!
七、课后反思
“孩子的画是性格差异被形象化的结果,是可以窥探其心灵的。
”当我面对学生们大胆随兴画出的造型各异,内容各异的作品时,我深深的感染了。
低年级的儿童虽然以表现活动为主,但并不表示他们对欣赏作品漠不关心。
他们会欣赏美术作品中表现的很有趣和特别美丽的地方。
当他们发现欣赏作品是一件乐趣无穷的事情时很快就引起他们表现的兴趣与欲望。
他们也会大胆尝试,选择自己认为好看的鲜艳颜色,进行涂抹,竭尽全力表现自己的感受。
对于本课的人文目标:加强团结,增进友谊,本课在每个环节都不露痕迹的实施着:通过猜朋友加强对朋友外形的观察;同桌互相猜时,在交谈中加强了彼此的友谊;介绍和新朋友一起做什么时,和新朋友一起讨论作业形式、共同完成作业且合作的作品更是达到完美的契合;在课后延伸中提示让学生可以和生活中的人、物结交朋友,扩大朋友概念。
学生的感触会由浅入深,体味会由淡到浓。
但是观察一下全班学生的情况,就能发现总有一些孩子不能投入到绘画中,当时因为时间的关系没有给予太多的指导。
现在想来,应让他们知道自己与活动有关,是活动的主人,充分调动他们的积极性,让他们轻松明朗起来,然后再进行具体方法的指导。
当然这也是一件磨合善需的工程,根据学生在造型能力和兴趣方面的差异,一步步用长远的目光加以指导。
回顾整节课,学生时不时的沉浸在笑声中,他们的欢乐产生的巨大涟漪不仅激荡在第一节美术课上,还将延续到他们今后的美术课。
老师和学生对每节美术课将会共同用心的去感悟,倾心的去创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