布氏杆菌病
临床表现
31
布氏杆菌病
临床表现
潜伏期1~3周(3日至数月)。 临床可分为急性期和慢性期。
32
布氏杆菌病
临床表现
(一) 急性期 (多缓慢起病,少数突然发病)
1、 发热 热型不一,典型的波浪热已不多见。 羊种菌感染发热明显,牛种菌感染低热者多。
患者高热时可无明显不适,体温下降 时症状加重,这种发热与其他发热性 疾病不同,有一定诊断意义。
21
布氏杆菌病
流行病学
传播途径—经皮肤黏膜)
❖ 1、处理病畜难产、流产及正常产; ❖ 2、检查牲畜; ❖ 3、饲养放牧病畜; ❖ 4、接触病畜的尿、粪; ❖ 5、屠宰病畜、剥皮、切肉、分离内脏; ❖ 6、剪羊毛或从事皮毛加工; ❖ 7、挤奶或加工病畜奶制品; ❖ 8、采取病畜、病人的血液和病理材料; ❖ 9、直截了当或间接接触被病畜分泌物、排泄物污染的
39
布氏杆菌病
6、 乏力
这一症状为全部病人所具有, 尤以慢性期患者为甚,患者自觉 疲乏无力,能吃不爱动,故有人将 此病称为“懒汉病”、“爬床 病”。
临床表现
40
布氏杆菌病
临床表现
7、 肝、脾及淋巴结肿大
约半数患者可出现肝肿大和肝区疼痛。脾多为轻度肿大。
淋巴结肿大与感染方式有关,经口感染者以颈部、咽后壁 和颌下淋巴结肿大为主,接触性传染者多发生在腋下或腹股 沟淋巴结。有时腹腔或胸腔淋巴结亦可受累。肿大的淋巴结 一般无明显疼痛,可自行消散, 亦有发生化脓,破溃而形成瘘 管者。
12
布氏杆菌病
病原学
生长特性:
布氏菌属生长繁殖时需要多种氨基酸及维生素, 少数菌种培养时需加入5%~10%CO2。一般生 长缓慢,从人体内分离细菌时常需1周以上,有时 需1个月。由于各型之间具有共同抗原。因此 可用毒力弱的菌株制备弱毒活菌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