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植被分布规律
- 格式:docx
- 大小:479.60 KB
- 文档页数:3
中国植被分布规律(一)中国植被的水平分布规律1、纬向变化规律我国东南半部是季风区,发育着各种类型的中生性森林,由于自北而南的热量递增,明显地依次更替着下列森林带:寒温带针叶林带,温带针阔叶混交林带,暖温带落叶阔叶林带,亚热带常绿阔叶林带,热带季雨林、雨林带和赤道雨林带。
2。
经向变化规律由于我国东临太平洋,因而夏季东南季风的强弱决定着降水的多少。
自东南往西北,距海愈远,东南季风力量愈弱,降水愈少,所以植被按东南一西北近乎经度方向按下列规律更替:(1)温带针阔叶混交林或暖温带落叶阔叶林地区,(2)温带草原地区,在这地区内由东向西随着干燥度的递增,依次出现森林草甸草原带,典型草原带,荒漠草原带;(3)温带与暖温带荒漠地区,从东到西按水分状况可分为东阿拉善一西鄂尔多斯草原化荒漠,中亚东部荒漠和中亚西部荒漠。
3。
我国植被水平分布的几个特点(1)由于青藏高原的存在,迫使高原面上的西风环流向南北两侧分流,其北支急流加强了蒙古一西伯利亚高压,使其具有荒漠气候,故在北纬35”一50。
之间形成了广阔的温带荒漠,成为世界上纬度最北的荒漠。
蒙古一西伯利亚高压反气旋使草原向东南方向扩展,直达欧亚草原区的最南界,而且华北暖温带落叶阔叶林也偏向干旱性。
(2)由于冬半年寒潮向南侵入低纬地区,因此亚热带常绿阔叶林和季雨林出现一定数量的落叶成分,同时热带植被也向南退到北回归线以南的南海沿岸一线。
(3)滇南和藏南的东喜马拉雅山地的热带山地植被向北挺进可达北纬29”,其原因是青藏高原隆起后,夏季强大湿热的西南季风受东喜马拉雅山和横断山脉阻挡,产生大量降雨,为热带雨林发育创造条件。
同时由于青藏高原的屏障作用,使寒潮不能到达藏南也是重要原因之一。
(4)我国亚热带地区面积广阔,南北延伸纬度达12。
夏季在强盛的太平洋东南季风影响下,炎热多雨,发育着广阔的亚热带常绿阔叶林,而在欧亚大陆的其它同纬度地区则为亚热带荒漠和稀树草原,或夏千冬湿的地中海硬叶常绿林和灌丛。
植被分布的地带性规律 Company number:【0089WT-8898YT-W8CCB-BUUT-202108】中国植被分布的地带性规律王晓云14应用生物科学摘要:本文以中国的自然地理为基础,描述了中国植被地带性分布的规律。
国自然地理环境复杂多样,气候、湿度、地形甚至土壤,都会对植被分布产生影响,在地理环境的影响下,我国植被分成八个分区,我国的植被分布具有明显的纬度地带性和经度地带性。
热量分带和构造分区都是基本地域分异规律的典型表现,它们构成了不同形式的地域分异的基础。
关键词:植被自然地理地带性规律中国引言:纬度地带性规律:每个地带与纬线大体平行地伸展为条状。
成因:太阳辐射受地球形状影响,从赤道向两极递减的结果。
即其以热量为主要基础。
分布:热带——亚热带——温带——亚寒带——寒带(陆地自然带)经度地带性规律:从大陆滨海地区向内陆方向显示自然带的逐渐更替,大致与经线项平行伸展为条状带。
成因:以水分条件为主要影响。
分布:低纬度和高纬度地区水分条件变化较小,经度地带性不明显,中纬度地区最明显。
大陆东部:(季风、常绿、落叶)落叶林——温带草原——温带沙漠带大陆西部:地中海式气候常绿硬叶林-温带海洋气候温带落叶林——温带草原——温带沙漠带。
垂直地带性高山地区,从山顶到山麓的水热状况随高度增加而变化。
每增加1000没米,温度下降6度。
低纬地区的高山地区表现最为明显。
如青藏高原。
经度地带性和纬度地带性并无从属关系,它们处于相互联系的统一体中。
某一地区植被分布的水平地带性规律,决定于当地热量和水分的综合作用,而不是其中一种因子世界植被的纬度地带性规律:北半球自北至南依次出现寒带的苔原、寒温带的针叶林、温带的夏绿阔叶林、亚热带的常绿阔叶林以及赤道的雨林,大体上是沿纬度排列的。
欧亚大陆中部与北美中部,自北向南依次出现苔原、针叶林、夏绿林、草原和荒漠,植被分布也呈现明显的纬度地带性。
但这种分布规律是相对的,常受海陆位置、地形、洋流性质以及大气环流等因素的强烈影响。
中国植被分布规律植被地理分布主要决定于热量和降水量,水热结合导致植被沿纬度地带性分布。
从沿海向内陆随着降水量变化而使植被沿经度地带性更替。
海拔的离度变化形成了植被的垂直地带性。
这三方面的结合决定了一个地区植被的基本特点。
(一)中国植被的水平分布规律1,纬向变化规律我国东南半部是季风区,发育着各种类型的中生性森林,由于自北而南的热量递增,明显地依次更替着下列森林带:寒温带针叶林带,温带针阔叶混交林带,暖温带落叶阔叶林带,亚热带常绿阔叶林带,热带季雨林、雨林带和赤道雨林带。
2,经向变化规律由于我国东临太平洋,因而夏季东南季风的强弱决定着降水的多少。
自东南往西北,距海愈远,东南季风力量愈弱,降水愈少,所以植被按东南一西北近乎经度方向按下列规律更替:(1)温带针阔叶混交林或暖温带落叶阔叶林地区,(2)温带草原地区,在这地区内由东向西随着干燥度的递增,依次出现森林草甸草原带,典型草原带,荒漠草原带;(3)温带与暖温带荒漠地区,从东到西按水分状况可分为东阿拉善一西鄂尔多斯草原化荒漠,中亚东部荒漠和中亚西部荒漠。
3,我国植被水平分布的几个特点(1)由于青藏高原的存在,迫使高原面上的西风环流向南北两侧分流,其北支急流加强了蒙古一西伯利亚高压,使其具有荒漠气候,故在北纬35”一50。
之间形成了广阔的温带荒漠,成为世界上纬度最北的荒漠。
蒙古一西伯利亚高压反气旋使草原向东南方向扩展,直达欧亚草原区的最南界,而且华北暖温带落叶阔叶林也偏向干旱性。
(2)由于冬半年寒潮向南侵入低纬地区,因此亚热带常绿阔叶林和季雨林出现一定数量的落叶成分,同时热带植被也向南退到北回归线以南的南海沿岸一线。
(3)滇南和藏南的东喜马拉雅山地的热带山地植被向北挺进可达北纬29”,其原因是青藏高原隆起后,夏季强大湿热的西南季风受东喜马拉雅山和横断山脉阻挡,产生大量降雨,为热带雨林发育创造条件。
同时由于青藏高原的屏障作用,使寒潮不能到达藏南也是重要原因之一。
中国植被自然地理区系划分中国是一个地域广阔的国家,拥有丰富多样的植被。
根据植被的分布特点和生态环境条件,中国的植被可以划分为六个自然地理区系:北方针叶林区、华北平原及长江中下游地区的落叶阔叶林区、岭南亚热带阔叶林区、西南季风常绿阔叶林区、青藏高原高山嵩草草甸区和西北干旱荒漠草原区。
一、北方针叶林区北方针叶林区主要分布在中国的东北地区和内蒙古自治区的东部。
这个区域的气候寒冷,冬季漫长而寒冷,夏季短暂而凉爽。
这里的植被以针叶树为主,如松树、落叶松和云杉等。
这些针叶树适应了北方严寒的气候条件,具有很好的抗寒性能。
二、华北平原及长江中下游地区的落叶阔叶林区华北平原及长江中下游地区的落叶阔叶林区分布在中国的华北地区和长江流域的中下游地区。
这个区域的气候温和,四季分明。
植被以落叶阔叶树为主,如梧桐树、榆树和枫树等。
这些落叶阔叶树在秋季会落叶,为地面提供了丰富的落叶层,有利于保持土壤湿度和保护地下生物的生存环境。
三、岭南亚热带阔叶林区岭南亚热带阔叶林区分布在中国的广东、广西、海南和台湾等地。
这个区域的气候炎热湿润,四季如春。
植被以常绿阔叶树为主,如南洋杉、榕树和竹子等。
这些常绿阔叶树在炎热的气候条件下具有很好的适应能力,能够保持长时间的绿叶,为动物提供了丰富的食物和栖息地。
四、西南季风常绿阔叶林区西南季风常绿阔叶林区分布在中国的云南、贵州、广西和四川等地。
这个区域的气候温暖湿润,雨量充沛。
植被以常绿阔叶树为主,如柚木、铁皮石斛和荔枝树等。
这些常绿阔叶树在湿润的气候条件下生长迅速,形成了茂密的森林,为许多珍稀植物和动物提供了生存的环境。
五、青藏高原高山嵩草草甸区青藏高原高山嵩草草甸区分布在中国的青藏高原地区。
这个区域的海拔高,气候寒冷干燥。
植被以高山嵩草和其他草本植物为主,如藏蓝、藏羚羊茶和灌木等。
这些植物能够适应高寒的气候条件,形成了独特的草甸生态系统。
六、西北干旱荒漠草原区西北干旱荒漠草原区分布在中国的新疆、甘肃和宁夏等地。
植被分布的地带性规律 The latest revision on November 22, 2020中国植被分布的地带性规律王晓云14应用生物科学摘要:本文以中国的自然地理为基础,描述了中国植被地带性分布的规律。
国自然地理环境复杂多样,气候、湿度、地形甚至土壤,都会对植被分布产生影响,在地理环境的影响下,我国植被分成八个分区,我国的植被分布具有明显的纬度地带性和经度地带性。
热量分带和构造分区都是基本地域分异规律的典型表现,它们构成了不同形式的地域分异的基础。
关键词:植被自然地理地带性规律中国引言:纬度地带性规律:每个地带与纬线大体平行地伸展为条状。
成因:太阳辐射受地球形状影响,从赤道向两极递减的结果。
即其以热量为主要基础。
分布:热带——亚热带——温带——亚寒带——寒带(陆地自然带)经度地带性规律:从大陆滨海地区向内陆方向显示自然带的逐渐更替,大致与经线项平行伸展为条状带。
成因:以水分条件为主要影响。
分布:低纬度和高纬度地区水分条件变化较小,经度地带性不明显,中纬度地区最明显。
大陆东部:(季风、常绿、落叶)落叶林——温带草原——温带沙漠带大陆西部:地中海式气候常绿硬叶林-温带海洋气候温带落叶林——温带草原——温带沙漠带。
垂直地带性高山地区,从山顶到山麓的水热状况随高度增加而变化。
每增加1000没米,温度下降6度。
低纬地区的高山地区表现最为明显。
如青藏高原。
经度地带性和纬度地带性并无从属关系,它们处于相互联系的统一体中。
某一地区植被分布的水平地带性规律,决定于当地热量和水分的综合作用,而不是其中一种因子世界植被的纬度地带性规律:北半球自北至南依次出现寒带的苔原、寒温带的针叶林、温带的夏绿阔叶林、亚热带的常绿阔叶林以及赤道的雨林,大体上是沿纬度排列的。
欧亚大陆中部与北美中部,自北向南依次出现苔原、针叶林、夏绿林、草原和荒漠,植被分布也呈现明显的纬度地带性。
但这种分布规律是相对的,常受海陆位置、地形、洋流性质以及大气环流等因素的强烈影响。
中国植被分布的地带性规律中国植被分布的地带性规律王晓云14应用生物科学摘要:本文以中国的自然地理为基础,描述了中国植被地带性分布的规律。
国自然地理环境复杂多样,气候、湿度、地形甚至土壤,都会对植被分布产生影响,在地理环境的影响下,我国植被分成八个分区,我国的植被分布具有明显的纬度地带性和经度地带性。
热量分带和构造分区都是基本地域分异规律的典型表现,它们构成了不同形式的地域分异的基础。
关键词:植被自然地理地带性规律中国引言:纬度地带性规律:每个地带与纬线大体平行地伸展为条状。
成因:太阳辐射受地球形状影响,从赤道向两极递减的结果。
即其以热量为主要基础。
分布:热带——亚热带——温带——亚寒带——寒带(陆地自然带)经度地带性规律:从大陆滨海地区向内陆方向显示自然带的逐渐更替,大致与经线项平行伸展为条状带。
成因:以水分条件为主要影响。
分布:低纬度和高纬度地区水分条件变化较小,经度地带性不明显,中纬度地区最明显。
大陆东部:(季风、常绿、落叶)落叶林——温带草原——温带沙漠带大陆西部:地中海式气候常绿硬叶林-温带海洋气候温带落叶林——温带草原——温带沙漠带。
垂直地带性高山地区,从山顶到山麓的水热状况随高度增加而变化。
每增加1000没米,温度下降6度。
低纬地区的高山地区表现最为明显。
如青藏高原。
经度地带性和纬度地带性并无从属关系,它们处于相互联系的统一体中。
某一地区植被分布的水平地带性规律,决定于当地热量和水分的综合作用,而不是其中一种因子世界植被的纬度地带性规律:北半球自北至南依次出现寒带的苔原、寒温带的针叶林、温带的夏绿阔叶林、亚热带的常绿阔叶林以及赤道的雨林,大体上是沿纬度排列的。
欧亚大陆中部与北美中部,自北向南依次出现苔原、针叶林、夏绿林、草原和荒漠,植被分布也呈现明显的纬度地带性。
但这种分布规律是相对的,常受海陆位置、地形、洋流性质以及大气环流等因素的强烈影响。
世界植被经度地带性:太阳辐射是地球表面热量的主要来源,随着地球纬度的高低不同,地球表面从赤道向南、向北形成了各种热量带。
八下地理中国自然环境要素的空间分布规律知识点中国自然环境要素的空间分布规律是指中国境内各种自然环境要素(如气候、地貌、水文、植被等)在空间上的分布规律。
了解这些规律可以帮助我们更好地理解中国的自然地理特征,并为各种资源开发和环境保护提供科学依据。
下面是地理学界普遍认可的中国自然环境要素空间分布规律的一些知识点:1.气候分布规律:中国地处东亚季风区,主要受到季风气候的影响。
东部和南部沿海地区气候温和,冬季较暖,夏季较凉爽;西部和北部内陆地区气候寒冷,冬季严寒,夏季炎热。
另外,中国气候较为干湿分明,大部分地区夏季多雨,冬季少雨。
2.地貌分布规律:中国地貌多样,主要包括高山、高原、丘陵和平原等地形类型。
高山主要分布在西部和西南部,如喜马拉雅山脉、昆仑山脉和藏北高原;高原主要分布在西部和西南部,如青藏高原、云贵高原和贵州高原;丘陵主要分布在东南沿海地区,如华夏丘陵;平原主要分布在东部和北部沿海地区,如华北平原、珠江三角洲和松花江平原。
3.水文分布规律:中国河流众多,主要有长江、黄河、珠江、松花江等。
长江是中国最长也是亚洲第一大河,流经中西部地区,注入东海;黄河是中国第二长河,流经西北和北部地区,注入渤海。
另外,中国还有许多湖泊,如长白山天池、青海湖和洞庭湖等。
4.植被分布规律:中国植被多样,主要分为森林、草原、沙漠和湿地。
森林主要分布在东北地区、西南地区和台湾岛,以及丘陵山地;草原主要分布在北部地区,如内蒙古草原;沙漠主要分布在西北地区,如塔克拉玛干沙漠和大戈壁沙漠;湿地主要分布在东南地区,如长江三角洲湿地。
5.矿产资源分布规律:中国矿产资源丰富,主要包括煤炭、石油、铁矿石、铜矿石、锌矿石等。
煤炭主要分布在华北平原和西南地区;石油主要分布在东北和西南地区;铁矿石主要分布在北部和西部地区;铜矿石主要分布在西南地区;锌矿石主要分布在西南和华北地区。
需要注意的是,以上知识点只是中国自然环境要素空间分布规律的一部分,中国地域广阔,自然环境十分复杂多样,还有很多其他要素的空间分布规律值得进一步研究和了解。
中国的地理植被带中国是一个地域广阔的国家,拥有丰富多样的地理植被。
由于地理和气候条件的差异,中国的地理植被分布形成了不同的植被带。
本文将对中国的地理植被带进行介绍。
一、北方草原带位于中国的北方地区,主要包括内蒙古、辽宁、吉林、黑龙江等省份。
这个地区夏季短暂而湿润,冬季则干燥而寒冷。
北方草原带植被以草原为主导,覆盖范围广阔。
这里土地肥沃,适宜放牧和农耕。
主要植被有针叶林、草原草地等。
二、温带落叶阔叶林带位于中国的中部地区,主要包括河北、山西、山东、江苏、安徽等省份。
这个地区四季明显,气温适宜,降雨均匀分布。
温带落叶阔叶林带植被以落叶阔叶树木为主,树种丰富多样。
这里的土壤肥沃,适宜种植大豆、玉米等农作物。
三、亚热带常绿阔叶林带位于中国的南方地区,主要包括福建、广东、广西、海南等省份。
这个地区夏季炎热多雨,冬季温暖潮湿。
亚热带常绿阔叶林带植被以常绿阔叶树木为主,树种多样且呈现茂盛繁荣的态势。
这里适宜种植水稻、茶叶等农作物。
四、西北干旱草原带位于中国的西部地区,主要包括甘肃、宁夏、青海、新疆等省份。
这个地区气候干燥,降水稀少。
西北干旱草原带植被以草原为主,以耐旱和耐寒的植物为主要特点。
这里草原广袤,适宜放牧和畜牧业。
五、西南热带雨林带位于中国的西南地区,主要包括云南、贵州、广西等省份。
这个地区气候湿润,降水充沛。
西南热带雨林带植被以热带雨林为主,植物种类丰富多样。
这里的地形复杂,有利于物种多样性的发展,且适宜种植水果、蔬菜等农作物。
六、青藏高原草甸带位于中国的青藏高原地区,主要包括西藏、青海等省份。
这个地区气候寒冷干燥,夏季短暂,冬季漫长。
青藏高原草甸带植被以高寒草甸和高山草甸为主,适宜藏羚羊、牦牛等野生动物的生存。
这里的土壤贫瘠,不适宜大规模农业种植。
综上所述,中国的地理植被带分布广泛,每个地区的气候和地形条件不同,因此形成了多样化的植被类型。
地理植被带的划分为科学研究和资源开发提供了依据,也为保护和维护中国的生态环境做出了贡献。
我国植物资源分地理分布规律我国植物资源分地理分布规律讲述要点我国植物资源分区概况:东北区(重点)华北区(重点)华中区华南区西南(云贵高原)区(重点)西北区(重点)青藏高原(重点)根据我国气候、土壤和植物类型以及资源植物分布等特点,把我国资源植物分布分为东北、华北、华中、华南、黄土高原、西北、云桂高原、青藏高原等八个区。
中国植物资源分区一、东北区范围:本区包括黑龙江、吉林、辽宁三省和大兴安岭以东内蒙古自治区的一部分。
气候:该区是我国最冷的地区,大部分属于寒温带和温带的湿润和半湿润地区,冬季严寒而漫长,年降水量在350~700mm,海拔高度从松辽平原的120m到长白山白云峰为2 691m。
本区水湿条件较好,资源植物非常丰富,可分几种类型:(一)木材用植物本区的大、小兴安岭和长白山保存着大片森林。
据统计全区林地面积占全国森林总面积的30%,木材蓄积量占全国总量的33.7%,每年上调国家的木材占全国各地上调总量的72%,是我国最大的木材基地。
大兴安岭以耐寒针叶林为主,主要的有兴安落叶松(Larixgemelinii)、樟子松(Pinussylvestris var. mongolica)。
长白山地区以寒温带针叶林为主,主要树种为红松(Pinuskoraiensis)(图6-8) 、云杉(Piceakoraiensis)、冷杉(Abiesnephrolepis)、华山松(图6-7) 、水曲柳(Fraxinusmandshurica)。
(二)药用植物本区药用植物约有500余种,我国道地药材“关药”多产于本区:如升麻(Cimicifugadahurica)、白头翁(Pulsatillachinensis)、五味子(Schisandrachinensis)、细辛(Asarumhelerotropoides var. mandshuricum)、马兜铃(Aristolochiacontorta)、木通(A. mandshuriensis)、野罂粟(Papaxernudicaule)、芍药(Paeonialactiflora)、西伯利亚小檗(Berberissibirica)、龙牙草(Agrimoniapilosa)、黄芪(首屈一指的补气要药)(Astragqlusmembranaceus)、黄檗(Phellodendronamurense)、人参(Panax ginseng)、防风(Saposhnikoviadivaricata)、兴安杜鹃(Rhododendron dahuricum)、杜香(Ledumpalustre)、兴安薄荷(Menthadahurica)、大叶龙胆(Gentianamacrophylla)、党参(Codonopsispilosula)、北苍术(Atractylodeschinensis)等。
中国森林水平分布的特点和规律一、纬度分布中国的森林分布在不同纬度区域表现出显著的差异。
从北到南,随着纬度的降低,森林覆盖率逐渐增加。
高纬度的东北和西北地区以寒温性针叶林为主,其中大兴安岭和长白山地区分布最为集中。
中纬度的华北和西南地区则以暖温性和亚热带针叶林为主,而低纬度的南方地区则以亚热带和热带雨林为主。
这种分布特点与不同纬度地区的温度、湿度和光照等气候条件密切相关。
二、经度变化中国的森林分布也呈现出显著的经度变化特点。
从东向西,随着经度的增加,森林覆盖率逐渐降低。
这是因为中国的东部地区多为湿润的季风气候区,适宜森林的生长;而西部地区则多为干旱或半干旱气候区,不利于森林的生长。
因此,中国的森林主要集中在东部地区,而西部地区则以草原和荒漠为主。
三、海拔分布中国森林的海拔分布也呈现出一定的规律性。
一般来说,高海拔地区的森林以针叶林为主,而低海拔地区的森林则以阔叶林为主。
此外,不同海拔地区的森林类型和植被特点也有所不同。
例如,在海拔较低的地区,常绿阔叶林是主要的森林类型;而在海拔较高的地区,针叶林和灌丛则是主要的森林类型。
四、气候条件气候条件是影响中国森林分布的主要因素之一。
中国的气候类型多样,包括温带、亚热带、热带和干旱气候等。
不同的气候类型对森林的生长和发展有着重要的影响。
例如,湿润的季风气候区有利于森林的生长,而干旱或半干旱气候区则不利于森林的生长。
五、土壤条件土壤条件也是影响中国森林分布的重要因素之一。
不同地区的土壤类型和性质对森林的生长和发展有着显著的影响。
例如,肥沃的土壤有利于森林的生长,而贫瘠的土壤则不利于森林的生长。
此外,土壤的水分和酸碱度等性质也对森林的生长和发展有着重要的影响。
六、植被类型中国的森林类型十分丰富多样,包括针叶林、阔叶林、竹林、灌丛和草原等。
这些不同类型的森林在不同地区表现出不同的生长和发展特点。
例如,东北地区的针叶林以红松和落叶松为主,而南方地区的阔叶林则以樟树和楠木为主。
植被分布的地带性规律 This model paper was revised by the Standardization Office on December 10, 2020中国植被分布的地带性规律王晓云14应用生物科学摘要:本文以中国的自然地理为基础,描述了中国植被地带性分布的规律。
国自然地理环境复杂多样,气候、湿度、地形甚至土壤,都会对植被分布产生影响,在地理环境的影响下,我国植被分成八个分区,我国的植被分布具有明显的纬度地带性和经度地带性。
热量分带和构造分区都是基本地域分异规律的典型表现,它们构成了不同形式的地域分异的基础。
关键词:植被自然地理地带性规律中国引言:纬度地带性规律:每个地带与纬线大体平行地伸展为条状。
成因:太阳辐射受地球形状影响,从赤道向两极递减的结果。
即其以热量为主要基础。
分布:热带——亚热带——温带——亚寒带——寒带(陆地自然带)经度地带性规律:从大陆滨海地区向内陆方向显示自然带的逐渐更替,大致与经线项平行伸展为条状带。
成因:以水分条件为主要影响。
分布:低纬度和高纬度地区水分条件变化较小,经度地带性不明显,中纬度地区最明显。
大陆东部:(季风、常绿、落叶)落叶林——温带草原——温带沙漠带大陆西部:地中海式气候常绿硬叶林-温带海洋气候温带落叶林——温带草原——温带沙漠带。
垂直地带性高山地区,从山顶到山麓的水热状况随高度增加而变化。
每增加1000没米,温度下降6度。
低纬地区的高山地区表现最为明显。
如青藏高原。
经度地带性和纬度地带性并无从属关系,它们处于相互联系的统一体中。
某一地区植被分布的水平地带性规律,决定于当地热量和水分的综合作用,而不是其中一种因子世界植被的纬度地带性规律:北半球自北至南依次出现寒带的苔原、寒温带的针叶林、温带的夏绿阔叶林、亚热带的常绿阔叶林以及赤道的雨林,大体上是沿纬度排列的。
欧亚大陆中部与北美中部,自北向南依次出现苔原、针叶林、夏绿林、草原和荒漠,植被分布也呈现明显的纬度地带性。
结合地理环境特点等原因,论述中国植被的分布规律薛如丽07生科B班074120096摘要:我国的植被类型极为丰富多样,而植被分布主要决定于气候和土壤,可以说它是气候和土壤的综合反映。
正是由于我国的气候和地形地貌复杂,才使得我国的植被分布也极具多样性。
那么,它们之间存在着什么样的分布规律呢?关键词:地理环境;中国植被;分布规律Abstract::Vegetation type of summary of our country is rich and varied vegetation, and distributed mainly by the climate and soil, it can be said that it is the climate and the soil. the comprehensive reflect our climate and complex topography, vegetation of our country are alsoa diversity. so, they existed between the law? what kindof distributionKeywords :Geographical environment;China vegetation;Distribution regularly(一)中国的植被类型:覆盖一个地区的植物群落的总称叫做植被。
它与我们平时说的植物区系是完全不同的概念。
植物区系是指某一地区植物种类(科、属、种)的总体。
我国现行的植被分类系统,采用的是三级制,即植被型(高级单位)群系(中级单位)和群丛(基本单位),并设有辅助级和亚级。
我国的植被类型极为丰富多样,几乎包括世界上除了极地冻原以外所有主要植被类型,并有高原高寒植被。
全国自然植被包括29植被型、52亚型和600多个主要群系。
其中,最常见的有以下几种:一、森林中国森林主要分布于东南部、少数零星分布到西北山地,从北向南呈有规律的地带性分布。
我国植被分为8个分区1.大兴安岭北部寒温带落叶针叶林区域我国大兴安岭北部的落叶针叶林是欧亚大陆北方针叶林的一部分,属于东西伯利亚南部落叶针叶林沿山地向南的延续部分。
大兴安岭山地海拔高度约600-1000米,有些山峰接近1400米。
年平均温度为-1.2℃——-5℃以下,七月平均气温为16~20℃,全年积温(持续日均温>10℃之总和)为1100-1700℃,无霜期为70-100天,年降水量为400-600毫米。
由于生长素气温低,空气相对湿度较大。
山地下部为棕色森林土,中上部为灰化棕色针叶林土,均呈酸性反应。
这里的植被有明显的垂直分带现象。
海拔600米以下的谷地是含蒙古栎的兴安落叶松林。
其它树种有黑桦、山杨、紫椴、水曲柳、黄檗等。
林下灌木有二色胡枝子、榛子、毛榛等。
海拔600-1000米为杜鹃-兴安落叶松林,局部有樟子松林。
林下灌丛有兴安杜鹃-杜香、越桔、笃斯越桔等。
海拔1100-1350米为藓类-兴安落叶松林,含有红皮云杉、岳桦等少量乔木树种。
林下藓类地被层很发育,主要有塔藓、毛梳藓、树藓等,树杆上有黑树发藓,但没有松罗。
海拔1350米以上的顶部为匍匐生长的偃松矮曲林,还有桦属植物和越桔,它们也都变成了高山型植物。
这里农业不发达。
在平坦谷地有一年一熟的喜凉作物,如马铃薯、甘兰、春大麦等。
果树有李子、山杏、山荆子以及野生的山果品——牙疙疸等。
2.东北、华北温带落叶阔叶林区域域包括本区东北东部山地,华北山地,山东、辽东丘陵山地,黄土高原东南部,华北平原和关中平原等地。
由于南北热量条件的差异,可分为以下两个植被带:1.温带针叶-落叶阔叶混交林带:2.暖温带落叶阔叶林带:3.华中、西南常绿阔叶林区域华中、西南常绿阔叶林区域本区域包括淮河、秦岭到南岭之间的广大亚热带地区,向西直到青藏高原边缘的山地。
我国亚热带是世界上南北两半球同纬度地区,唯一的面积最广大的湿润亚热带,这是我国的宝贵财富。
这里气候温热多雨。
中国植被分布规律
植被地理分布主要决定于热量和降水量,水热结合导致植被沿纬度地带性分布。
从沿海向内陆随着降水量变化而使植被沿经度地带性更替。
海拔的离度变化形成了植被的垂直地带性。
这三方面的结合决定了一个地区植被的基本特点。
(一)中国植被的水平分布规律
1.纬向变化规律我国东南半部是季风区,发育着各种类型的中生性森林,由于自北而南的热量递增,明显地依次更替着下列森林带:寒温带针叶林带,温带针阔叶混交林带,暖温带落叶阔叶林带,亚热带常绿阔叶林带,热带季雨林、雨林带和赤道雨林带。
2。
经向变化规律由于我国东临太平洋,因而夏季东南季风的强弱决定着降水的多少。
自东南往西北,距海愈远,东南季风力量愈弱,降水愈少,所以植被按东南一西北近乎经度方向按下列规律更替:
(1)温带针阔叶混交林或暖温带落叶阔叶林地区,
(2)温带草原地区,在这地区内由东向西随着干燥度的递增,依次出现森林草甸草原带,典型草原带,荒漠草原带;
(3)温带与暖温带荒漠地区,从东到西按水分状况可分为东阿拉善一西鄂尔多斯草原化荒漠,中亚东部荒漠和中亚西部荒漠。
3。
我国植被水平分布的几个特点
(1)由于青藏高原的存在,迫使高原面上的西风环流向南北两侧分流,其北支急流加强了蒙古一西伯利亚高压,使其具有荒漠气候,故在北纬35”一50。
之间形成了广阔的温带荒漠,
成为世界上纬度最北的荒漠。
蒙古一西伯利亚高压反气旋使草原向东南方向扩展,直达欧亚草原区的最南界,而且华北暖温带落叶阔叶林也偏向干旱性。
(2)由于冬半年寒潮向南侵入低纬地区,因此亚热带常绿阔叶林和季雨林出现一定数量的落叶成分,同时热带植被也向南退到北回归线以南的南海沿岸一线。
(3)滇南和藏南的东喜马拉雅山地的热带山地植被向北挺进可达北纬29”,其原因是青藏高原隆起后,夏季强大湿热的西南季风受东喜马拉雅山和横断山脉阻挡,产生大量降雨,为热带雨林发育创造条件。
同时由于青藏高原的屏障作用,使寒潮不能到达藏南也是重要原因之一。
(4)我国亚热带地区面积广阔,南北延伸纬度达12。
夏季在强盛的太平洋东南季风影响下,炎热多雨,发育着广阔的亚热带常绿阔叶林,而在欧亚大陆的其它同纬度地区则为亚热带荒漠和稀树草原,或夏千冬湿的地中海硬叶常绿林和灌丛。
(二)中国山地植被垂直分布的规律性
1.我国湿润区的山地植被带谱结构和特征
(1)山地植被垂直带谱的系列特点决定于山地所处的纬度,带谱的结构从北向南趋于复杂,层次增多。
(2)山地植被垂直带谱的各个垂直带的海拔高度位置随纬度带由北向南而相应升高。
(3)每一个纬度地带的山地植被垂直带谱中,都具有本地带特有的山地植被类型,反映了水平气候地带的特征。
(4)在旱季显著的山地,同一垂直带谱内阴坡与阳坡的森林植被类型有较大差别;而在较湿润和旱季不明显的山地,阴阳坡的森林类型差别不大。
2.我国干旱区山地植被垂直带谱结构和待征
(1)从东到西,随着干旱程度的加强,山地植被的基带由:草甸草原—典型草原—荒漠草原—温带荒漠。
(2)从东到西,山地森林带的位置由基带上升到中山带,这是与山地湿润带在干旱地区的上移相关的植被地理分布现象。
(3)草原带位置也由东向西升高,在草原地区,它们是基带;到了荒漠地区的!妇地则成为第二垂直寸告。
(4)在干旱地区,气候愈干旱,山地植被垂直带谱结构愈趋于简化。
(5)干旱地区山地植被垂直带谱的坡向性十分显著,而在湿润区由于湿度条件较一致,不同
坡向的垂直分异远不及干旱区明显。
(三)中国八大植被区域
我国的植被分布规律既不能说以纬向变化为主,也不能说以经向变化为主。
我国东半部的森林植被,南北方向上的变化很明显。
但就全国来说,是从东南向西北递变的,依次出现森林、草原、荒漠和裸露荒漠。
青藏高原上的植被,也不是像从前有些人所想象的“寒原一块”,其植被分布有明显的地带性分异,大致是东部和南部高原边缘为森林地带,向西北依次为高寒草甸、高寒草原和高寒荒漠。
八大植被区域的植被概况如下:
1.大兴安岭北部寒温带落叶针叶林区域:我国大兴安岭北部的落叶针叶林是欧亚大陆北方针叶林的一部分,属于东西伯利亚南部落叶针叶林沿山地向南的延续部分。
2.东北、华北温带落叶阔叶林区域:本区域包括东北东部山地,华北山地,山东、辽东丘陵山地,黄土高原东南部,华北平原和关中平原等地。
3.华中、西南常绿阔叶林区域:本区域包括淮河、秦岭到南岭之间的广大亚热带地区,向西直到青藏高原边缘的山地。
我国亚热带是世界上南北两半球同纬度地区,唯一的面积最广大的湿润亚热带,这是我国的宝贵财富。
4.华南、西南热带雨林、季雨林区域:这一区域包括北回归线以南的云南、广东、广西、台湾四省、区的南部以及西藏东南缘山地和南海诸岛。
5.内蒙、东北温带草原区域:包括东北平原、内蒙高原和黄土高原的一部分。
本区域可以划分为草甸草原、典型草原、荒漠化草原、森林摹。
6.西北温带荒漠区域:我国荒漠地区年降水量大部在200毫米以下,很多地方不到100毫米,甚至不到10毫米,属于温带干旱气候和极端干旱气候。
这里的植物普遍具有旱生特征,其旱生形态有:叶片缩小,叶子退化成刺,叶片完全退化,茎、叶被有密集的绒毛,或出现肉质茎和肉质叶等,以便减少水分蒸发或贮集水分。
同时这里植物的根系特别发达,有的深达几十米,有的根系重量是地上部分的8~10倍,这样便能从土层的深度和广度吸收水分。
这是在干旱生态环境下植物长期适应演化的结果。
7.青藏高原高寒草甸、草原区域:本区域包括青海和西藏东南半部的大部分地区,并包括川西和云南西北部部分地区。
8.高寒荒漠区域:分布在西藏西北部,海拔高度在4500~5000米以上。
年降水量在100毫米以下,有的地方不到20毫米,气候特点是寒冷而干燥,全年平均气温在0℃左右,但夏季白天气温经常升高到20℃以上。
植被是以垫状驼绒黎、藏亚菊、蒿类为主的高寒荒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