银行表外业务分析解析
- 格式:ppt
- 大小:1.18 MB
- 文档页数:52
商业银行表外业务回表的原因分析
表外业务是指商业银行在资产负债表以外的业务范围内所承担的各类金融业务活动,包括信用授信业务、担保业务、委托业务、承销及代销业务、国内外间接融资业务等。
表外业务一般与银行的传统业务相对应,主要是为了满足客户的融资需求和风险管理的需要。
1. 扩大收入来源:商业银行在传统的存贷业务中利差较小,利润空间有限。
而表外业务通常与金融市场有关,投资收益较高,可以实现利润的增长。
2. 拓宽业务范围:表外业务可以提供更多种类的金融产品和服务,可以满足不同客户的需求。
这些业务往往是根据客户的特定需求量身定制的,可以提供更灵活、多样化的金融解决方案。
3. 风险分散:商业银行通过进行表外业务可以将风险进行分散,减少单一风险对银行的冲击。
通过进行承销和代销业务可以将资金分散投向不同的行业和项目,降低了单一借款人违约的风险。
4. 利用资金: 有一部分存款收到的短期资金没有及时投资或者贷出,这些资金一直存在银行的账户中,会导致银行的资金利用率低下。
而通过进行表外业务,银行可以将这些闲置资金投资于更高收益的项目中,提高资金利用率。
5. 优化资本结构: 表外业务可以通过各种金融工具来帮助银行优化资本结构。
通过发行债务证券,可以引入外部资金来加大银行的资本规模,从而提高资本充足率和抵御风险的能力。
表外业务也存在一些风险和不确定性。
由于表外业务的复杂性和高风险性,商业银行在进行这类业务时需要进行充分的风险评估和管理。
如果风险管理不善,可能会导致银行资产质量下降,甚至引发系统性金融风险。
商业银行表外业务回表的原因分析商业银行表外业务是指银行在经营过程中利用自身的信用和资源,通过与客户进行委托理财、信贷业务等方式,为客户提供服务,并以此获取收入的业务行为。
表外业务对于商业银行来说具有重要意义,可以有效地提高银行的盈利能力和风险抵御能力,但同时也存在一定的风险。
对于商业银行来说,及时回表表外业务是一项非常重要的工作。
一、表外业务的意义尽管表外业务对商业银行具有重要意义,但是由于表外业务本身存在一定的风险,因此商业银行需要进行表外业务回表来对表外业务进行风险管理和控制。
那么,商业银行进行表外业务回表的原因主要有以下几点:1. 风险管理需求商业银行进行表外业务回表的一个主要原因是出于对风险的管理需求。
表外业务具有较高的风险性,一旦市场出现波动或者各种风险事件发生,可能会对银行的资产和盈利能力产生不利影响。
商业银行需要通过回表来及时了解和监控表外业务的风险状况,为风险的应对和控制提供依据。
2. 监管要求另一个原因是受到监管要求的影响。
近年来,在金融监管趋严的大环境下,各国的金融监管机构都更加重视对表外业务的监管。
商业银行需要通过回表及时向监管机构报告自身的表外业务情况,接受监管机构的监督和检查,以确保表外业务的合规性和健康发展。
3. 信息透明度商业银行进行表外业务回表的另一个原因是提高信息透明度。
表外业务相对于传统的表内业务来说,更为复杂和不透明,需要通过回表让外部利益相关方,如投资者、股东、债券持有人等,了解商业银行的表外业务情况,以提高信息透明度,增加对商业银行的信任和认可。
4. 内部控制表外业务回表还可以帮助商业银行加强内部控制。
通过回表,商业银行可以及时了解和掌握表外业务的运作情况,发现问题和风险,并及时采取相应的措施加以解决和控制,从而提高内部控制的有效性和水平。
5. 改进经营决策回表可以帮助商业银行改进经营决策。
通过回表收集的数据和信息,可以为商业银行提供有价值的参考,帮助其更好地了解整个市场环境、客户需求和风险状况,为经营决策提供支持和依据。
商业银行中间业务与表外业务审计分析浅析
商业银行的中间业务是指除传统的存款、贷款业务外的其他非金融性服务业务,通常
包括证券承销、银行承销、代理理财、基金销售、期货经纪等诸多领域。
而表外业务是指
商业银行以金融工具的形式进行的业务,包括股票、债券、衍生品等金融产品的买卖、投资、融资等。
中间业务和表外业务在商业银行的盈利结构中占据了重要地位,因此对其进行审计分
析是非常必要的。
审计分析中间业务时,首先需要对商业银行的中间业务规模和结构进行评估。
通过审
计中间业务的收入和成本,可以对中间业务的盈利能力进行评估。
同时还需要对中间业务
的风险进行评估,包括市场风险、信用风险和操作风险等。
审计工作还需评估商业银行的
中间业务管理水平和控制措施的有效性。
审计分析中间业务和表外业务还需要关注现行法律法规和监管要求对中间业务和表外
业务的规范要求。
审计工作要充分考虑法律法规和监管要求对中间业务和表外业务的影响,确保商业银行的业务活动符合法律法规和监管要求。
商业银行的中间业务和表外业务对于其经营盈利能力和风险管理能力具有重要影响,
审计分析能够对中间业务和表外业务进行全面评估,帮助商业银行发现问题、改进业务管
理和控制措施,确保其经营活动的稳健性和合规性。
商业银行表外业务回表的原因分析
商业银行的表外业务是指银行以外的金融机构,包括其他金融机构(如保险公司、信托公司等)和非金融机构(如企业、个人等)之间的业务往来。
表外业务通常包括担保业务、承诺业务、委托业务等。
1. 风险控制:商业银行进行表外业务所涉及的资金规模较大,涉及的风险也相对较高。
回表就是为了及时监控和控制这些风险,确保不会对银行的整体风险承受能力造成过大的冲击。
2. 法律法规要求:根据相关法律法规的规定,商业银行进行表外业务需要及时向监管部门报备和备案。
回表就是为了确保这些业务的合规性,以及监管部门能够及时了解和监控其风险状况。
3. 经营需求:商业银行进行表外业务主要是为了扩大经营规模和拓宽收入渠道。
回表就是为了及时了解和掌握这些业务的经营状况和效益,以便根据实际情况进行调整和优化。
4. 信息披露:商业银行回表是为了向投资者、债券持有人、股东等相关方提供有关表外业务的信息。
回表的内容通常包括业务规模、风险状况、收入状况等,以便相关方能够对商业银行的业务情况有透明的了解。
5. 决策参考:商业银行回表是为了给管理层提供决策参考。
通过回表,管理层可以了解和评估表外业务对经营业绩和风险状况的影响,从而做出相应的决策和调整。
商业银行进行表外业务回表的原因主要是为了风险控制、法律法规要求、经营需求、信息披露和决策参考等方面的需要。
回表是商业银行管理和运营的重要手段,能够提高风险控制的能力,保护相关方的利益,并为决策提供有关信息。
商业银行中间业务与表外业务审计分析浅析中间业务和表外业务是商业银行的两种主要业务形式,在银行的盈利中都占有重要的地位。
中间业务包括信用卡、储蓄存款、理财产品、贷款等银行传统业务,表外业务包括信托、保险、证券等金融衍生产品。
这两种业务在审计中都有着重要的地位,因为它们可以直接或间接地影响银行的收益、风险和合规性。
首先,中间业务审计需要关注的重点是风险控制和合规性。
因为中间业务涉及到的金额较大,因此其风险较高,同时它们也必须遵守各种法律、法规和政策要求。
审计人员必须确保银行在中间业务的运营过程中,有效控制风险和遵守合规性要求。
审计团队需要验证银行制定的各种规章制度是否符合法律法规的要求,以及是否严格执行。
其次,表外业务审计需要关注的重点是风险评估和价值管理。
表外业务常常涉及到与其他金融机构进行的业务合作,如保险、信托和证券等。
这些业务对银行可能产生巨大的风险,因此审计人员需要确保银行规范运营表外业务,适当地评估风险水平,并管理表外业务的价值风险。
最后,审计人员在分析商业银行的中间业务和表外业务时需要关注其财务和合规风险。
中间业务和表外业务通常更复杂,比起传统的存款和贷款业务更容易产生不良贷款和信用风险,审计人员应注意确保银行有效控制这些风险。
同时,在审计过程中还需要关注银行是否按照各自财务标准或国家会计准则的要求编制财务报表。
审计人员还需要从合规方面考虑,确保银行的业务遵守监管机构设定的各种法规和政策要求。
总之,在审计过程中,商业银行的中间业务和表外业务都需要审计人员关注到的方面比较多,需要审计人员从不同角度考虑,应注意审计的广度和深度,尽可能全面地把握银行的情况,发现和处理潜在的风险,为银行的合规发展提供有效的保障。
商业银行表外业务回表的原因分析商业银行的表外业务是指银行在业务中与债券市场、衍生品市场、股权市场以及其他金融市场之间进行的各种交易和业务活动,这些业务不计入银行的资产负债表和利润表中。
回表是指这些表外业务交易产生的风险和损益需要回归到资产负债表和利润表中,以便更好地了解和控制银行的风险状况和盈利能力。
1. 风险控制和监管要求:回表是一种风险管理和监管要求的体现。
由于表外业务涉及到各种金融市场的交易和业务活动,其风险性较高,容易给银行带来较大的风险暴露。
为了控制和管理这些风险,监管部门要求商业银行将表外业务回表,以便更好地评估银行的风险状况,确保银行运营的安全性和稳定性。
2. 信息披露和透明度:回表可以增加银行的信息披露和透明度。
表外业务的交易和业务活动对于外部投资者和监管部门来说往往是不透明的,这给银行的风险管理和监管带来了困难。
通过回表,银行可以将表外业务的风险和损益回归到资产负债表和利润表中,向外界揭示银行的真实风险状况和盈利能力,提高银行的信息披露和透明度,增强投资者和监管部门的信心。
3. 业绩评估和盈利能力分析:回表可以帮助银行评估自身的业绩和盈利能力。
表外业务往往具有较高的收益性和风险性,其回归对银行的利润表产生显著影响。
通过回表,银行可以计算出表外业务的净利润和风险敞口,进而评估自身的业绩和盈利能力,分析表内业务和表外业务的收益贡献,为银行的战略决策提供依据。
商业银行进行表外业务回表的原因包括风险控制和监管要求、信息披露和透明度、业绩评估和盈利能力分析,以及内外部监督和控制的需要。
回表可以帮助银行更好地了解和控制自身的风险状况和盈利能力,提高银行的战略决策和运营管理水平。
商业银行表外业务回表的原因分析商业银行表外业务回表是指商业银行通过向其他金融机构购买资产,将其转为准备金等形式,再通过公开市场操作等方式将其回表到表内。
一是监管要求。
随着金融风险的增加,监管部门对银行表外业务进行了监管,要求商业银行将一部分表外业务回表到表内,以增加监管的可控性和透明度。
监管要求商业银行加大对资产的持有、风险控制等方面的监管力度,回表是一种行之有效的监管方式。
二是风险控制。
表外业务往往与表内业务相比,存在较高的风险。
商业银行进行表外业务回表主要是为了降低风险,确保资产质量和资本充足性。
表外业务回表可以转移风险,减少商业银行资产的风险敞口,保护商业银行的资金安全。
三是资本管理。
商业银行进行表外业务的原因之一是为了提高收益。
通过购买其他金融机构的资产,商业银行可以实现风险转移和收益获取。
这些表外业务对商业银行的资本占用较高,影响到商业银行的资本管理。
为了平衡风险与收益,商业银行需要将部分表外业务回表到表内,以实现资本的有效配置和管理。
四是市场需求。
商业银行的表外业务往往是根据市场需求而进行的。
当市场需求发生变化时,商业银行需要调整表外业务的规模和结构,以适应市场需求的变化。
表外业务回表是商业银行根据市场需求做出的调整,以满足市场的需要。
五是传导货币政策。
商业银行的表外业务回表也可以用来传导货币政策。
当货币政策趋紧时,商业银行将部分表外业务回表到表内,以减少货币市场的波动,调整货币供应量,稳定货币市场的运行。
商业银行表外业务回表是出于监管要求、风险控制、资本管理、市场需求和传导货币政策等多方面的考虑。
通过回表,商业银行可以实现风险的控制和转移,资本的有效配置和管理,满足市场需求的变化,稳定货币市场的运行。
商业银行表外业务回表的原因分析商业银行作为金融机构的一种,其主要业务范围包括吸收存款、发放贷款、结算等传统银行业务,同时也开展了一些表外业务。
表外业务是指商业银行在进行金融业务时,通过某种方式将业务转移至表外,即不在经营报表中反映的业务。
商业银行表外业务回表是指商业银行在一定规定时间内,将表外业务重新纳入经营报表中进行汇总和统计工作。
下面将针对商业银行表外业务回表的原因进行分析。
商业银行表外业务回表的原因之一在于规范金融市场秩序。
表外业务具有灵活性和不透明性,如果表外业务不及时进行回表,可能会造成金融市场秩序混乱,影响金融市场的稳定发展。
商业银行需要通过回表来规范表外业务,加强对表外业务的监管和管理,确保金融市场秩序的健康发展。
商业银行表外业务回表的原因之二在于提高风险管理水平。
表外业务具有较大的不确定性和风险性,如果表外业务不及时进行回表,可能会给商业银行带来未知的风险。
通过回表,商业银行可以及时了解表外业务的情况,识别和监控可能存在的风险,有效降低风险的发生概率,提高风险管理水平。
商业银行表外业务回表的原因之四在于满足监管要求和法律法规的规定。
监管部门和法律法规通常要求商业银行对表外业务进行回表,进行全面的统计和报告。
通过回表,商业银行可以满足监管要求和法律法规的规定,避免因为表外业务而引发的监管和法律风险。
商业银行表外业务回表是商业银行为了规范金融市场秩序、提高风险管理水平、加强内部控制和监督、满足监管要求和法律法规的规定等多方面考虑,通过对表外业务进行统计和报告的一项重要措施。
商业银行应该充分认识和重视商业银行表外业务回表的重要性,不断完善表外业务回表制度和机制,做好表外业务回表工作,同时加强风险管理和内部控制,确保商业银行的稳健经营和可持续发展。
商业银行发展表外业务的分析第一篇:商业银行发展表外业务的分析表外业务有两种定义,一种是广义的理解,表外业务包括所有不在资产负债表中反映的业务,具体包括金融服务类表外业务;或有资产和或有负债。
另一种是更准确的狭义的理解,是指商业银行从事的,按照通行的会计准则不计入资产负债表内,不影响资产负债总额,但能改变当期损益及营运资金,从而提高银行资产报酬率的经营活动。
这类业务主要有贷款承诺(包括承兑票据、贷款透支、贷款限额、回购协议),金融担保(包括跟单信用证、备用信用证、正式担保、银行担保与赔偿),金融衍生工具(互换及套期保值业务),证券业务(如证券的分销、包销、代客买卖证券)等等。
这些业务构成了商业银行的或有资产和或有负债,在风险成为现实时,就转为表内业务。
目前我国商业银行传统的存款、贷款市场已大部分瓜分完毕,很难找到新的利润增长点,在这种情况下,表外业务作为一种新的业务,涉及客户、同业等方方面面,而且提供手续费,咨询费等收入来源,从而使表外业务的开发与拓展将成为各家银行在激烈竞争中生存发展的新武器。
一、我国商业银行表外业务的发展现状及存在的问题目前我国银行资产负债表外业务主要是传统的担保和承兑业务,开展比较多的表外业务有:(一)信用保函。
信用保函是一种不可撤消的银行担保行为,银行要承担经济责任和经济风险,包括进口订货保函、投标保函。
(二)银行保函。
银行保函是银行承担债务人对债权人的偿债、违约或履约失败的义务的书面承诺,按性质可分为从属性保函和独立性保函。
(三)承兑业务。
(四)备用信用证业务。
从表外业务占总收入比重来看:中国农业银行为3%,中国工商银行为5%,中国建设银行为8%,中国银行最高且仅为17%.全国商业银行表外业务收入在总收入中所占比例不到8%.在西方发达国家,一般最低已达到银行业务收入的25%以上,大银行甚至超过50%.如瑞士银行表外业务盈利占其总利润的60%-70%;英国巴克莱银行表外业务的盈利可抵补其业务总支出的70%以上;在90年代中期亚太地区银行的利润中,表外业务收入达到25%以上,有的甚至达到45%以上。
商业银行中间业务与表外业务审计分析浅析【摘要】本文主要对商业银行中间业务与表外业务进行了审计分析。
首先介绍了商业银行中间业务的概念与特点,以及表外业务的种类和风险。
然后对商业银行中间业务与表外业务的审计要点进行了分析,重点探讨了内控措施和审计挑战。
结论部分强调了审计的重要性,并预测了未来审计工作的发展趋势。
通过本文的分析,读者可以了解商业银行中间业务和表外业务的复杂性,以及审计在监管和风险控制中的重要作用。
商业银行需要不断提升审计水平,加强内控措施,应对不断变化的市场环境和风险挑战,确保业务稳健发展和客户资金安全。
【关键词】商业银行、中间业务、表外业务、审计、风险、内控措施、重要性、发展趋势1. 引言1.1 商业银行中间业务与表外业务审计分析浅析商业银行中间业务与表外业务审计分析是商业银行审计中的重要内容之一。
中间业务是指商业银行在向客户提供资金融通、支付结算、投融资服务等过程中所发生的业务活动,是商业银行主要的业务来源之一。
表外业务则是指商业银行在资产负债表以外发生的融资、担保、衍生品等业务。
对商业银行中间业务和表外业务的审计分析,可以帮助审计人员深入了解银行的业务特点、风险特征、审计难点等,从而提高审计质量和效率。
在审计中,需要重点关注商业银行中间业务的概念和特点,例如中间业务的种类、交易规模、风险水平等;同时也要深入了解商业银行表外业务的种类和风险,包括担保业务、信用衍生品业务等。
审计人员还应当分析商业银行中间业务与表外业务的审计要点,如数据准确性、合规性、风险控制等方面。
审计人员还需对商业银行中间业务与表外业务的内控措施进行审查,确保其合理有效。
在审计过程中,商业银行中间业务与表外业务审计可能会面临各种挑战,如信息不对称、复杂性高、数据披露不足等问题。
审计人员需要加强对审计技术和方法的应用,提高审计水平和专业能力,更好地发现和解决审计中的问题。
商业银行中间业务与表外业务审计分析是商业银行审计工作中不可或缺的一部分,对于保障金融市场稳定和金融机构风险控制具有重要意义。
表外业务管理知识分析表外业务是指银行与客户之间的各种非存款类的交易业务,主要包括担保业务、承兑汇票业务、信用证业务、保理业务、融资租赁业务等。
这些业务的特点是高风险、高收益,对银行的资金实力和业务风险管理能力提出了很高的要求。
下面将对表外业务的管理知识进行分析。
首先,表外业务的管理应注重风险控制。
由于表外业务的特点决定了其风险相对较大,所以银行在进行表外业务时,必须建立完善的风险控制机制。
银行应根据不同的业务类型,制定相应的风险控制措施,例如在担保业务中,银行可以要求客户提供足够的抵押物来减少贷款风险;在信用证业务中,银行可以通过核实客户信用记录来降低违约风险。
此外,银行还应建立健全的风险评估制度,定期对表外业务风险进行评估和监控,及时调整风险控制策略。
其次,表外业务的管理应注重合规性。
目前,随着金融监管力度的加大,银行在开展表外业务时必须遵守各种法律法规和监管规定。
银行应建立健全的内部合规管理制度,明确各级管理人员的责任和义务,确保员工在表外业务中的行为符合法律法规和内部政策。
此外,银行还应加强与监管部门的沟通与合作,及时了解最新的监管要求,确保表外业务的合规性。
再次,表外业务的管理应注重信息技术支持。
随着科技的发展,信息技术在银行业务中的应用越来越广泛,表外业务也不例外。
银行应建立完善的信息系统,提高业务处理的效率和准确性。
例如,在信用证业务中,银行可以利用信息技术来实现电子信用证的发放和核查,提高业务处理的速度和安全性。
此外,银行还应加强信息安全管理,确保客户信息的保密性和完整性。
最后,表外业务的管理应注重人才培养。
表外业务是一项高风险、高收益的业务,对银行的人员素质提出了很高的要求。
银行应加强对表外业务人员的培训和教育,提高他们的业务能力和风险意识。
此外,银行还应建立完善的绩效考核制度,激励员工积极参与表外业务,提高业务水平和效益。
综上所述,对于银行来说,有效管理表外业务是保持竞争力和实现可持续发展的重要手段。
商业银行表外业务回表的原因分析商业银行的表外业务是指在金融监管部门规定的银行表内业务之外的金融服务活动,包括但不限于信用证、保函、财务顾问业务、代理发行债券、资产证券化业务、代理销售证券等,这些业务通常会出现在商业银行的资产负债表外,因此称之为表外业务。
表外业务是商业银行非常重要的业务之一,能够增加银行的盈利能力,提高企业的竞争力,但是也存在一定的风险。
本文将针对商业银行表外业务回表的原因进行分析。
一、为什么要进行表外业务回表?1. 透明度要求上升表外业务的回表主要是出于金融市场透明度的要求。
在过去,商业银行的表外业务是不太透明的,不容易被监管部门和公众所了解。
自2008年发生次贷危机以来,金融市场透明度要求大大提高,监管部门要求银行对表外业务进行披露,以便监管和公众能够更好地了解银行的风险和财务状况。
商业银行需要对表外业务进行回表,将这些业务纳入财务报表进行披露,以提高透明度和可追溯性。
2. 风险管理需要增强表外业务回表也是出于风险管理的需要。
商业银行的表外业务通常包含了大量的金融衍生品交易、非标准化交易和复杂的结构化产品,这些业务具有较高的风险性。
如果不对表外业务进行回表,就很难对这些业务的风险进行有效的监控和管理。
而通过进行回表,银行能够更好地了解表外业务的性质、规模和风险,从而加强对表外业务的风险管理,降低金融风险。
3. 信用评级需求增加表外业务回表也是为了满足信用评级的需求。
许多国际信用评级机构都要求银行对其表外业务进行回表,以便对银行的全面风险状况进行评估。
如果银行不对表外业务进行回表,将很难获得正面的信用评级,这将会对银行的融资成本和经营活动产生负面影响。
为了维护和提高信用评级,商业银行需要对表外业务进行回表,以满足信用评级机构的要求。
二、表外业务回表可能面临的挑战1. 技术系统需要升级对表外业务进行回表需要商业银行具备相应的技术系统支持。
由于表外业务的复杂性和多样性,对表外业务进行回表需要银行进行技术系统的升级和改造,以满足回表的要求。
商业银行表外业务回表的原因分析商业银行的表外业务是指银行在金融市场以外的渠道上所进行的业务,通常包括信托业务、委托贷款、代理金融业务等。
在当前金融市场的环境下,商业银行的表外业务回表问题成为了一个备受关注的话题。
下面将从多个角度来分析商业银行表外业务回表的原因。
一、金融市场环境的变化随着金融市场的全球化和市场交易的增多,商业银行通过表外业务在金融市场中获取利润的机会和方式也不断增加。
但是金融市场的变化也带来了商业银行表外业务回表的问题。
金融市场变化主要包括市场和交易方式的变化、国际金融市场的繁荣等。
这些变化使得商业银行在表外业务中面临更多的风险和挑战。
二、监管政策的调整随着金融市场的发展,监管政策也在不断地调整和完善。
一些国家的金融监管机构为了防范金融风险,对商业银行的表外业务进行了一些限制和规范。
要求商业银行对表外业务报表进行回表,以加强对表外业务的监管和管理。
监管政策的调整对商业银行的表外业务经营环境产生了一定的影响,也是表外业务回表的原因之一。
三、商业银行内部因素商业银行自身的经营状况和管理水平也是引发表外业务回表的原因之一。
商业银行在开展表外业务时,可能存在管理不当、对风险的认识不足等问题,导致表外业务出现问题需要回表。
商业银行的资本水平、资产质量、资金流动性等方面的情况也可能引发表外业务回表。
四、市场需求的变化市场需求是商业银行开展表外业务的重要原因之一。
市场需求的变化可能对商业银行的表外业务经营产生影响,从而引发表外业务回表的问题。
市场上的货币政策调整、国际贸易环境的变化等都会对商业银行的表外业务经营产生一定的影响,从而引起商业银行需要回表的情况。
五、风险管理体系的不足商业银行的表外业务往往伴随着更大的风险。
若商业银行的风险管理体系不足以应对这些风险,就容易导致表外业务出现问题需要回表。
商业银行在开展表外业务时,需要充分考虑市场风险、信用风险、操作风险等多方面风险,而这些风险的管理如果不到位,可能会引起表外业务回表的情况。
产业财经 Industrial Finance28摘 要:伴随金融市场创新,对外开放深入推进以及金融领域日趋激烈的竞争态势,我国的商业银行表外业务经营风险加大、挑战攀升。
本文首先介绍了我国商业银行表外业务的发展现状,重点分析了审慎开展该项业务面临的主要风险,并总结了商业银行表外业务稳健发展的风险策略建议。
关键词:表外业务;风险;风险管理近年来,随着金融体制改革深入推进,金融工具层出不穷,社会融资总体规模日益扩大,表外业务得到了显著进步。
银行表外业务蕴含的诸多风险日渐暴露,对其开展严格、审慎的风险管理迫在眉睫。
在此背景下,本文对我国商业银行表外业务的发展及风险特点进行剖析,提出该业务稳健发展的策略建议。
一、我国商业银行表外业务的发展概况(一)表外业务规模持续攀升,增速有回落趋势根据央行公布的《中国金融稳定报告(2019)》资料显示,2018年商业银行表外业务余额 338.42万亿元,同比增长12.02%,增速较去年下降 7.15%。
就总体规模而言,近年来表外业务量持续攀升,而从增速上看,呈现相对平稳且有下行趋势。
就业务结构而言,金融资产服务类业务占据主导地位,占比超过55%,近年来呈现下降趋势,从2016年的64.9%下降到了2018年的55.8%。
表1 中国银行业金融机构表外业务规模与增速年份银行业金融机构表外业务余额余额分类增速担保类承诺类金融资产服务类2016253.5219.0316.08164.6312.042017302.1118.3421.98186.0919.17%2018338.4220.6624.46188.812.02数据来源:中国人民银行网站(二)表外业务逐渐成为商业银行的重头之戏目前,在利率市场化深入推进与金融脱媒双重背景叠加下,以银行为中介的间接融资作用发挥日渐式微,金融市场融资格局正显著变化。
我国商业银行表外资产规模超过表内业务,2016年前者相当于后者的109.16%(分母为法人口径资产),2017年这一数字为119.69%,2018年则达到了126.1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