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文档之家› 查理芒格智慧的精华

查理芒格智慧的精华

查理芒格智慧的精华
查理芒格智慧的精华

从达尔文到芒格(附录三、四)

附录三

概率

从1654年开始,布莱士·帕斯卡(Blaise Pascal)和皮埃尔·费马(Pierre Fermat)在相互来往的信件中发展了概率论中的基本原理。

定义

试验是进行观察的过程。例如:连续掷两次同一枚硬币,观察结果如何。

可能的结果是指试验可能产生的结果。某个试验中所有可能产生的结果被称之为“样本空间”。连续掷两次同一枚硬币的试验会产生4种可能的结果:两次都是正面朝上,两次都是背面朝上,第一次正面朝上、第二次反面朝上,以及第一次反面朝上、第二次正面朝上。

事件是指某个试验中一系列可能产生的结果。简单事件指:观察至少出现一次正面朝上的结果。这一事件由两次正面都朝上,第一次正面朝上、第二次反面朝上,以及第一次反面朝上、第二次正面朝上这三种可能的结果所组成。复合事件指由两个或更多个别事件所组成的事件。

独立事件——如果B 事件发生与否皆不影响A 事件发生的概率,称A 事件与B 事件为独立事件。A事件:观察投掷一枚硬币时正面朝上的情况。B事件:观察投掷另外一枚硬币时背面朝上的情况。掷每个硬币都属于独立事件,因为第一个硬币的投掷结果不会影响到投掷第二个硬币的结果,第一个硬币的投掷结果也不会告诉我们投掷第二个硬币时会产生怎样的结果。

互斥事件——A事件和B事件属于互斥事件,则意味着A、B事件不可能同时发生,也就是说这两个事件之间沒有共同的元素。只投掷一枚硬币。会有两个事件:正面朝上,以及背面朝上。看到了正面朝上意味着排除了看到背面朝上的可能性。如果两个事件之间至少存在一个相同的结果,则这两个事件为非互斥事件。掷出一颗骰子。A事件:看到掷出四点。B事件:看到掷出了偶数。因为偶数包括了2、4、6,因此这两个事件之间有一个结果是相同的。

概率——介于0-1之间的数值,用来衡量某一事件发生的可能性。若概率为1,则表明这一事件肯定会发生。若概率为零,则意味着这一事件肯定不会发生。

算术平均数——一系列结果的算术平均数通常被称之为这些结果的平均值。为了获得1、8、6、4、7这几个数值的平均数,我们先把这些数字加总,得到26,然后除以5,得到5.2。

变异性(Variability)显示了结果与算术平均数之间的离散程度。

期望是指,如果我们进行大量的试验,我们所希望观察到的结果的平均数。也被称之为期望值,指经过概率加权之后所有可能的结果的总和。

总体——结果、目标、事件等的总数。这是一个由至少拥有一个共同特征的样本所组成的群体。

样本——从被研究的总体中随机抽取的一个代表,目的是为了对总体得出一个结论。样本规模越大,对概率的预测就越准确。但应该注意到,关键是样本的绝对规模(比如说,接受询问的人的数量),而不是样本占总体中的百分比。从整个美国人口中随机抽取的3000人较从一所大学中抽取的40人更具预言性。随机抽样调查是指,总体中每个个体被选中的机会相等。

我们如何判断一个事件的概率?

概率法则告诉我们,在大量的试验中可能会出现什么情况。这意味着我们应能对长期内将发生什么情况做出合理的预期,但我们无法对一起特定事件的结果做出预测。

由三种方法可以衡量概率:逻辑法,相对频率,以及主观概率。

逻辑法

如果我们知道可能发生的结果的具体数量,或者所有结果出现的可能性都是均等的,那么我们就可以用逻辑法来衡量概率了。例如,在机遇游戏中,通过将我们希望看到的结果的数量除以所有可能出现的结果的数量,我们就得到了想要的概率。如果我们所要分析的情形其结果出现的可能性是均等的,那么我们才能使用这一定义。

投掷一枚硬币,正面朝上的概率是多少?我们希望看到的结果出现的次数为1次,且这一结果出现的可能性是均等的,而所有可能出现的结果的数量为2 (一个为正面朝上,一个为反面朝上),那么所要知道的概率就是1/2,或50%。

相对频率法

当一个试验可以重复多次进行时,概率就是该事件之相对频率(Relative Frequency)之极限。在多数情况下,我们不知道这一事件的概率。为什么?因为我们不知道所有的结果。因此,我们必须通过试验,或者找到有关这一事件过去发生频率的具有代表性的信息,来试着预测这一事件在长期内可能出现的相对频率。

所谓的具有代表性的信息是指,这些信息必须以过去大量独立试验中所得的相对频率,或者在相同条件下对参考类的观察为基础。这里的参考类指的是,结果的分布是已知的,或者是可以做出合理预测的。我们研究的参考类越多,正确预测概率的机会就越大。

进行一项试验,以测出掷出正面朝上的可能性有多大。连续掷一枚硬币1000次,并观察结果。如果你看到有400次是正面朝上,那么掷出正面朝上的相对频率即为正面朝上(发生的事件)的次数除以投掷的总次数(即试验的总次数),为400/1000。如果掷2000次,然后观察结果。如果有900次正面朝上,则相对频率为900/2000。掷的次数越多,发生这一事件的理论概率与相对频率之间的差距就会越小。在这个案例中,掷出正面朝上的相对频率将朝1/2靠拢。

出现损失的频率有多少?按时间顺序,这些损失是如何分布的?程度如何?保险公司就是使用相对频率来解答这些问题的。他们是根据对承保事件发生可能性的预测来设定保费的。如果他们假定历史可以代表未来,那么他们便会试着通过观察一些特定事件之前的发生频率来算出某一特定事件的相对频率。

假设房子着火的概率为0.3%。这意味着保险公司发现,历史数据,以及其它一些大量有关房屋的指标(比如,参考类是“在某一区域50年来的火灾数据”)显示,过去这个地区每1000套房子中有3套房子会着火。这一概率也意味着,假定引起火灾的因素没有改变,我们可以做出合理的预测,认为未来房子发生火灾的概率也保持不变。

一家保险公司知道,每年有一定比例的保户会遇到意外。他们不知道这会是哪些保户,

但通过给许多个人提供保险,他们分散了这一风险。虽然很难预测单个保户的出险概率,但如果把个体放在规模巨大的总体中,那么出险概率是可以预测的。但保险商必须确保承保的事件都是独立事件,且一个事件的发生,或者多个独立事件的同时发生不会给更多的保户带来影响,从而使保险商避免在同一时间支付巨额赔偿。例如,一家给某一街区内的许多建筑物提供火灾险的保险公司可能会因为发生一起特大火灾而面临破产的威胁。

主观概率

如果某项试验无法重复进行,或者当不存在具有代表性的历史相对频率或可比数据时,那么此时的概率就是我们对某一事件发生可能性的主观预测。我们必须使用一切可以使用的信息来做出主观评估,或者做出个人预测。但我们并不是随意给事件安排一个数字了事。这些主观概率必须符合概率法则。

纽约尼克斯队(New York Knicks)的一名支持者可能会说:“我相信纽约尼克斯队赢得下一场比赛的概率为90%,因为他们现在的状态一直很好。”

概率法则

如果两个事件是独立事件(一个事件的发生不会影响到另外一个事件的发生概率),那么这两个事件同时发生的概率就是它们各自发生概率的乘积。即:A事件和B事件同时发生的概率=P(A)×P(B)。

一家公司拥有两条独立的生产线。在第一条生产线上,出现次品的概率为5%,第二条生产线上产出次品的概率为3%。如果我们从这两条生产线上各取出一件产品,两个产品都是次品的概率有多大?答案为0.15%(即0.05×0.03)。

如果这些事件属于相关事件,那么这一法则就会有所改变。在许多情况下,某个事件的概率依赖于另外一个事件的发生。不同的事件之间经常是通过某一方式联系在一起的,因此,如果一个事件的发生会增加或降低其它事件的发生概率。例如,如果我们掷骰子,A事件:掷出一个偶数,B事件:掷出一个小于4的点数,然后鉴于我们已经知道B事件已经发生,A 事件的概率就是1/3。这被称之为条件概率,或者说一个事件的发生概率由其它事件的发生所决定。条件概率适用于相关事件。由B事件所确定的A事件的条件概率是1/3,因为我们知道B事件的结果可能为1、2、3,而只有2才是A事件。

在一个有两个孩子的家庭中,如果知道至少有一个是男孩,那么这个家庭的两个孩子都是男孩的概率有多大?问:这个家庭中的两个孩子的性别排列有几种可能性?都是男孩,大的是男孩小的是一个女孩,大的是女孩小的是男孩,以及都是男孩。因为我们已经知道“至少有一个是男孩”,我们可以排除“两个都是女孩”的这一情况。因此,这一概率为1/3,或33%。

在一个有两个孩子的家庭中,如果知道第一个出生的是男孩,那么两个都是男孩的概率有多大?这个家庭中两个孩子的性别排列可能为:都是男孩,大的是男孩小的是一个女孩,大的是女孩小的是男孩,以及都是男孩。因为我们已经知道大一点的是男孩,因此我们可以排除“大的是女孩小的是男孩”以及“两个都是女孩”的情况。最终得出概率为50%。

在条件概率中,有一个问题让许多数学教授们伤透了脑筋,它就是“三门问题”(Monty Hall Dilemma,也称蒙特霍问题)。专栏作家玛莉莲·莎凡(Marilyn vos Savant)问了下面这个问题(Parade的杂志,1990年,9月9日,第13页):

“假设你在一个电视节目上,主持人要求你在三个门中选择一个。其中一个门后面是车,剩下的两个门后面是羊。你选了一个门,记为1号门。而这时知道门后面有什么的主持人打开了另外一扇门,记为3号门,里面是一头羊。然后他会问你‘你想选择2号门嘛?’你是否应该改变你的选择呢?”

你会怎样回答?假设我们可以随时调整我们的选择。对可能出现的结果列出表格,看看改变选择会让你得到多少种结果。

门1 门2 门3

车羊羊

羊车羊

羊羊车

假设你选了门1。按照车子分别位于三扇门背后,以及你是否改变自己的选择,看一下最终的结果会怎么样。

车子所在的门主持人打开门你改变了原来的选择你没有改变选择

1 2 输赢

2 3 赢输

3 2 赢输

2/3 1/3 不管车子在哪扇门后面,我们都应该改变我们最初的选择,因为这么做的话我们获胜的概率有2/3。这一问题的关键是,我们知道在这个游戏中,主持人知道每扇门后面都有什么,并且他只会打开背后是羊的那扇门。

当两个事件是互斥事件(指不可能同时发生的事件)时,那么发生这两个事件的概率为这两个事件各自发生概率之和。即:发生A事件或者B事件的概率=P(A)+P(B)。

如果拿一颗骰子掷一次,掷出2点或者4点的概率有多少?可能的结果有6中,而这两个事件(掷出2点和掷出4点)没有任何共性。我们不可能同时用一颗骰子掷出2点和4点。掷出2点的概率有多少?是1/6。掷出4点的概率是多少?也是1/6。因此,我们掷出2点或者4点的概率为1/6+1/6=33%。

有时候用排除法可以更为容易地计算出所要的概率。一个事件不会发生的概率为1减去该事件发生的概率。如果A事件可能发生的概率为30%,那么该事件不会发生的概率为70%,因为除了发生A事件外,剩下的都是“不会发生A事件”。一个事件的发生概率和不发生概率之和总是等于1。

我们用一颗骰子连续掷4次,至少有一次掷出6点的概率有多少?我们把这个问题倒过来看,并计算“用一颗骰子连续掷4次,没有一次掷出6点”的概率。这里有四个事件,在掷第一次时没有掷出6点,第二次、第三次和第四次也没有。在这四个事件中,每个事件的概率为5/6,因为在五种情况下属于“没有掷出6点”,即掷出了1、2、3、4、5点。而这四个事件相互之间没有任何影响。这意味着连续4次没有掷出6点的概率为5/6×5/6×5/6×5/6=

48.2%。因此,“用一颗骰子连续掷4次,至少有一次掷出6点”的概率为1-48.2%=51.8%。

计算可能出现的结果

根据乘法原理,如果一个事件能够以n种方式出现,不受第一个事件影响的第二个事件能够以m种方式出现,那么两个事件能够以nm种方式出现。

假设洛杉矶和纽约之间有4条不同的航班,纽约和波士顿之间有3条不同的航班,波士顿和百慕大之间有5条不同的航班。在这些航班种,我们可以有60种组合方式。

排列或重组意味着我们可以使用不同的方法来排序或安排一系列的对象。

有三顶帽子可供我们选择——颜色分别是黑、白、棕。如果白、黑、棕的排列顺序与黑、白、棕的排列顺序属于不同的排列,那么这三顶帽子有多少种排列方式?我们有六种排列方式:黑-白-棕、黑-棕-白、白-黑-棕、白-棕-黑、棕-白-黑、棕-黑-白。

可以换一个角度来思考这个问题:我们将这三顶帽子放进三个排成一排的盒子中。我们可以有三种选择将一顶帽子放在第一个盒子中,因为我们有三顶帽子可供选择。接下来我们

有两种选择将一顶帽子放在第二个盒子中,因为我们现在只剩下两顶帽子可供选择了。对于最后一个盒子,我们只有一种选择,因为我们只剩下一顶帽子了。这意味着我们可以有3×2×1=6中不同的放置方法。

这一等式也可以写成3!=6。如果我们有n(6)个盒子,并可以在这些盒子中任意选择,那么就有n(6)种选择。对于第二个盒子,剩下的选择为n-1(5)种,留给第三个盒子的选择为n-2(4)种,依此类推。n个盒子的排列方式有n!种。n!就是阶乘,表示从1到n中所有数字的乘积。

假设12个人坐在桌子盘一起吃饭。有多少种坐法?第一个来到房间内的那个人可以在所有12把椅子中任意选择一把,第二个人在11把椅子中选择,依此类推,这意味着共有12!=479,001,600种不同坐法。

在n个对象中,我们对r个对象的排列方法的数量被称之为对n个对象中r个对象的排列,记为:n!/(n-r)!

一个保险箱有100个数字。为了打开这个保险箱,小偷必须正确选中三个不同的数字。这可能吗?对100个数字中的3个数字进行排列的方法有970,200种,即100!/(100-3)!。如果测试每种排列需要小偷用时5秒,以每天24小时不间断地试验这些排列,共需56天才能完全试完。

组合指的是,从一群对象中选出部分对象,且不考虑被选中的对象的先后顺序,只考虑有多少种选择方法。

如果有草莓味、香草味和巧克力味三种不同的口味,如果从这三种口味中任意挑出两种口味来制作冰激凌,可以有多少种调配方式?我们有三种调配方式:草莓+香草,草莓加巧克力,以及香草加巧克力。不管是先放草莓后放香草,还是先放香草后放草莓,得到的都是同一种冰激凌。哪种口味先放并不会影响最后的结果。香草放在最上面与香草放在最下面是一样的。

在n个对象中,我们对r个对象的组合方法的数量被称之为对n个对象中r个对象的组合,记为:n!/r!(n-r)!

从10个人当中选3个人,可以有120种不同的选法,即10!/3!(10-3)!

二项分布

假设我们做10个是非判断题。我们对所问的问题一无所知,因此,我们只能猜答案。为了通过这项测试,我们必须答对5个问题。我们有可能猜对这么多问题吗?

我们该如何判断呢?问:当我们在猜答案的时候,出现概率均等的结果有多少种?有两种可能出现的结果。要么我们答对,要么我们答错。如果只有一个问题,那么我们猜对的概率为50%,猜错的概率同样为50%(即1-猜对的概率)。

那么这10个问题所有可能出现的结果有多少种呢?因为每个问题都可能出现两种结果,因此,10个问题可能出现的结果总数为210,即1024种组合。我们对这些问题的答案可能有1024种。那么正确的答案有多少种呢?只有一种情况才会答对(或答错)所有这10个问题。必须答对(或者答错)所有这10个问题。全部答对或者答错的概率为1比1024。这意味着如果我们对这些问题给出1204种不同的答案,且每次都是随机猜测这些问题的答案,那么在这1024种答案中,我们只有1次是全部答对或者答错的。

那么猜对5个问题的情况有多少种呢?让我们回过头来看一下组合,并问:如果我们从10个问题中挑选5个问题,我们有多少种挑选方法呢?有252种组合,即10!/5!(10-5)!,可以在10个问题中答对5个问题。因为猜对每个问题的概率为50%,且我们会回答10个问题,而我们只需要答对5个问题就可以了,且答对5个问题的组合有252种,因此,我们答对5个问题的概率为(0.5)5×(0.5)5×252=24.6%。

我们至少答对5个问题的概率又是多少呢?这一概率应该高于前一概率,因为我们答对6个、7个、8个、9个和10个问题的情况也计算在内。因此,我们必须将加上我们猜对6个、7个、8个、9个、10个问题的概率。

猜对5个问题的组合有多少种?10!/5!(10-5)!=252种

猜对6个问题的组合有多少种?10!/6!(10-6)!=210种

猜对7个问题的组合有多少种?10!/7!(10-7)!=120种

猜对8个问题的组合有多少种?10!/8!(10-8)!=45种

猜对9个问题的组合有多少种?10!/9!(10-9)!=10种

猜对10个问题的组合有多少种?10!/10!(10-10)!=1种

总和=638种

因为每个问题猜对的概率都为50%,且总共需要回答10个问题,我们希望至少答对其中的5个,这样的组合有638种,因此,我们至少答对5个问题的概率为(0.5)5×(0.5)5×

638=62.3%。

这个例子就是二项试验。一个二项试验的概率分布是指:有多少种从n件事情中选中k 件事情的方法(n次试验中有k次是成功的)×(成功概率)k(1-成功概率) n-k

如果我们把数字代入上面的公式,则可以得到:252×(0.5)5×(0.5)5+210×(0.5)6×(0.5)4+120×(0.5)7×(0.5)3+45×(0.5)8×(0.5)2+10×(0.5)9×(0.5)1+1×(0.5)10×(0.5)0=62.3%。

二项试验具有一下特征:某个事件是能重复出现的,或者这个试验由n个相同且独立的试验所组成。每个试验都只有两种结果——成功或者失败,错或者对,存在或者不存在,0或者1等。每个试验中的成功和失败的概率都是恒定的。

二项试验可以是:打靶(打中或者没打中)、开发新药(有效或者无效)、销售结束(卖掉或者没卖掉)等。

我们用同一个骰子连掷5次。你掷出3次6点的概率有多大?怎样才算成功了?掷出一个6点才算成功。每次掷出一个6点的概率有多少?是1/6(掷出去的骰子可能有六种结果,只有其中一种结果符合要求)。失败的概率是多少?是1-1/6=5/6。试验次数是多少?5次。在这些次数的试验中,需要成功几次?3次。在5次试验中,你3次掷出6点的情况有多少种?答案是5!/3!(5-3)!,从而得出概率为10×(1/6)3×(5/6)2=3.2%。

一艘船配备有三个独立的发动机,且至少需要两个发动机才能保证这艘船正常行使。每个发动机正常工作的概率为98%。所有三个发动机都正常工作的概率为94.1%(即0.98×0.98×0.98)。至少有一个发动机(包括两个和三个发动机)不能工作的概率为5.9%(相当于1个发动机不能工作、2个发动机不能正常工作以及3个发动机不能正常工作的概率总和)。

那么至少有两个发动机正常工作的概率是多少?让我们先来看一下组合以及二项分布:3个发动机都正常工作的概率+2个发动机正常工作的概率=3!/3!(3-3)!×(0.98)3×

(0.02)0+3!/2!(3-2)!×(0.98)2×(0.02)1=99.8816%。因此,至少有两个发动机不能正常工作的概率为0.1184%。在845次航行中,这艘船会有一次无法正常行使。

让我们再加一个备用发动机。这时至少有两个发动机正常工作的概率会变为多少?4个发动机都正常工作的概率+3个发动机正常工作的概率+2个发动机正常工作的概率=4!/4!(4-4)!×(0.98)4×(0.02)0+4!/3!(4-3)!×(0.98)3×(0.02)1+4!/2!(4-2)!×(0.98)2×

(0.02)2=99.996848%。因此,至少三个发动机无法正常工作的概率为0.003152%。也就是说,现在这艘船在31,726次航行中才会有一次无法正常行使。

二项概率假设各个事件都是独立的。有可能一个发动机的损坏会增加另外一个发动机出故障的概率。例如,一台发动机出故障之后会增加另外一台正在工作的发动机的负荷。使用

一台发动机会增加这台发动机的工作强度和损耗。

对书中一些例子的概率计算

页数

150页从49个数字中选出6个数字的组合有49!/(49-6)!×6!=13,983,816种。

24小时等于1440分钟。一年365天等于525,600分钟。1400万分钟相当于大约27年。159页我们成功的概率为(0.8)6=26%。

160页10个相互独立的新公司都获得成功的概率为0.01%(即0.410),但至少有一家新公司获得成功的概率高达99.4%(1-0.610)。

161页至少有一个部件不工作的概率为86.5%(1-0.9992000)。假设这些部件都是独立的,整个系统出故障(至少有一个部件出故障)的概率等于1减去系统正常运行的概率。161页假设两个导航系统都是独立的,整个系统出故障(该系统中的两个导航系统必须无法正常工作)的概率是主系统和备用系统出故障的概率总和。

162页如果一个事件在任何一年内出现的概率为0.05%,那么该事件在50年内几乎肯定会出现(概率为1-0.9550=92.3%)。如果一个事件在任何一年内出现的概率为0.05%,

那么其不出现的概率为95%。这一事件在未来50年内不会出现的概率为7.7%。这意

味着这一事件在50年内至少出现一次的概率为92.3%。

162页在任何一年中,至少发生一起事故的概率为3.9%(1-0.99940)。在未来10年中,至少会发生一次事故的概率为33%(1-0.96110)。

162页因此,任何一年发生大地震的概率为3.2%((1-p)30=38%)。在未来5年中,至少发生一次大地震的概率为15%(1-0.9689)。

165页在一个由1,048,576(即210)人所组成的一个群体中,肯定有人会遇到这样的事情。事实上,在美国2.8亿人口中,发生概率为1/1,000,000的事件每天会发生280次

(1/1,000,000×2.8亿)。

165页假设可以选择365天中的任何一天为自己的生日,一个人的生日就有365种可能性,且所有这些生日的发生概率都是均等的。当这个群体由两个人组成时,第二个人可

以从剩下的364天中选择一天作为自己的生日。第二个人与第一人同一天生日的可

能性只有一种。因此,这两人同一天生日的概率为1/365=0.27%。当这个群体由3

人组成时,通过找到这3人的生日不是同一天的概率,可以更为容易地算出3人中任

何2人同一天生日的概率。当人数为3人时,第三个人可以从剩下的363天中选择一

天作为自己的生日。这意味着第三个人的生日不同于其他两人的概率为363/365=

99.45%。

为了计算多个事件同时发生的概率,我们将单个事件的发生概率相乘。在一个由3

人组成的群体中,没有一人生日相同的概率为365/365×364/365×363/365=

99.18%。因此,3人中有两人同一天生日的概率为1-0.9918=0.82%。让我们来重复

这一过程,看一下23人组成的群体中的这一概率。

365×364×363×……343=49.3%

36523

因此,23人中有两人同一天生日的概率为1-0.493=50.7%。

178页在做出了10次预测之后,有一只猴子完全预测到了利率的走势(1000×0.510)。

180页在10次试验中取得两次成功的组合有10!/(10-2)!2!=45种。概率为45×(0.8)2×

(0.2)8=0.007%。

附录四

清单

对实现目标、选择、解决问题、评估正误等有帮助的一些观点。

使用观念:

-使用支撑事实的大观念

-理解事情的本质

-简单

-使用规则和筛选标准

-知道自己要实现的目标

-发现并评估替代选择

-了解结果,以及这些结果对整件事情的影响

-量化

-寻找证据,一切以证据为基础

-以史为鉴

-牢记量变会引起质变

-评估出错之后可能产生的后果

-

问题是什么?

-问题是什么?这究竟意味着什么?

-问题的实质或是核心是什么?随后关键的问题是什么?

-是否相关?是否可解决?是否重要?是否可知?是否可利用——或应用?

-我理解这一话题吗?为了对这一话题形成一些看法,我需要一些相关数据和与这一话题相关的基本知识,否则我只会说:“我不知道。”

-我的判断比别人更出色吗?

-我必须做出哪些预测,这些事情是可以预测的吗?

-有必要做出这个决定吗?如果我不这么做,将会发生什么?我所能做的就只有这些吗?

我应当这么做吗?

-我正考虑哪个时期内的这个问题?我现在在哪里?以谁为出发点?

-通过首先决定“无需大脑思考的问题”来做到简单化,并以我在哪里为开始。

-

了解真正的含义

-将语句与思想转换成我能理解的形式。我理解这些语句或者声明当中的真正含义及其寓意吗?这有什么含义?它有助我预测将要发生的事情吗?

-我理解一些事情如何,以及为何会发生和成功吗?它在做什么?为何它要那么做?正发生些什么?为何以及如何发生?这件事情(观察、发现、事件、经历……)的后果是什么?-定义和含意?

筛选标准和规则

-使用筛选标准,包括规则和缺省规则——我能做哪些测试?

-适应我的心理本质、能力、优势以及局限性

-对价值和偏好予以考虑,确定哪些是我优先考虑的,哪些是我想回避的。

我特别想实现或者避免哪些事情?何时?原因?

-我希望在未来获得怎样的“价值”?目标数字是多少?目标效果是什么?时间多长?-假设我已经实现了目标。这在数字和效果中会有何暗示?必定已经实现了哪些目标?它(指目标)是否合理?如果放到现在,它还合理吗?

-我有办法衡量自己的目标实现到了何种程度吗?衡量标准中的关键变量或者组成部分是什么?

-如果我实现了这一目标,接下来会发生什么?我希望它重复发生吗?

-我能将自己的目标设定为短期目标,并制定最后日期吗?

-我这么做的真正原因是什么?是因为我希望这么做,或者是因为我必须这么做?我是基于内部和外部的现实情况列出了我的目标,还是在一些心理因素的影响下制定了我的目标?

-我能用一种人们更易理解如何实现目标的方式描述我的目标吗?

-这是我真正想要实现的目标吗?

制定这一目标的原因是什么?

-为了实现我的目标,我必须了解是什么让我制定了希望实现的目标。

-这一目标的等式是什么,有什么证据来支持这些内容?

-我不希望实现哪些目标?是什么造成了没有目标,以及我该如何做才能避开这些目标?

哪些事情我一定不能做,或者说哪些事情是我必须避开的?

-哪些变量会影响到这个系统?对主要结果产生主要影响的关键力量和变量是什么?哪些是关键的未知因素?我可以评估和优化的确定因素有哪些……有哪些不同的变量?-哪些变量依赖于其它的变量(或者情形、环境、具体情况、具体时间点、行为),哪些变量不受其它变量的影响

-哪些力量能使变量成为现实?这些力量产生于哪里?这些是短期力量还是长期力量?

他们的相对强势是什么?这些力量如何整合,如何相互影响,会生产怎样的效果?我如何才能使许多力量朝着同一个方向前进?它们有多大的可预测性?缺少哪个力量会破坏这个系统?这个力量产生于哪里?它们有多大的可预测性?对这些力量所能造成的影响能够做出哪些合理的预期?哪些是短期力量,哪些是永久性力量?随着这些力量对变量的改变做出反应,这个系统将如何变化?

-这个系统抵制变量或者力量的改变的能力如何?变量或者力量,如规模、尺寸或体积、强度、密度、长度、时间范围、环境、参与者等的(好与不好的)变化(给数量和效果)可能会带来哪些希望或者不希望看到的短期和长期结果?当某些不起眼的原因长期产生影响时,会发生什么?如果某个力量长期作用于这个变量,会出现什么样的结果?哪些力量可以改变这种情况?需要哪些因素才能创造出一种临界物质?当加入哪种力量时,就能创造出一种临界物质?这是如何做到的?当我改变某个变量或者力量时,会发生其它事情吗?为了改变某个力量,什么事情必须发生?某个变化会产生其它的一些后果吗(注意到我对整个系统以及最终结果所受到的影响感兴趣)?某个变量的改变会产生迥然不同的结果吗?其特性也会随之改变吗?如果不同变量之间的关系发生了改变,会产生什么样的结果?改变点是什么?障碍是什么?催化剂是什么?临界点是什么?拐点是什么?突破点是什么?限制有哪些?在效果显现之前,是否有时滞?有回馈吗?什么东西能加速诱因的形成?如果效果适得其反,临界点是什么?我能对等式中的哪些因素做出调整,其它一些因素能进行怎样的调整?怎么做?谁来做?什么时候做?为了实现目标,我必须改变哪些变量?我如何衡量做出了多大的调整?如果我调整了假设,如何衡量调整的幅度?对目标和过程产生怎样的影响?如果我让某个变量保持不变,将会发生

什么?如果在同一时间增加有个变量并减少两个一个变量,将会发生什么?总的影响是什么?如果我一次只改变一个变量或者力量呢?在能够改变情况的环境中,这个变量或者力量是什么?如果我对某个变量进行优化,我会得到哪些其它的优势和劣势?为了改变结果,什么事情必须发生?如果我改变了条件,这个变量仍是变量吗?

为了实现目标,我必须拥有哪些替代选择?

-从目标、讨论的话题、规则和筛选标准、因果关系、人类行为、证据、反面证据、简单以及资金的机会成本、时间、其它资源、效果、理解、风险以及精神压力等方面来判断替代选择。

-我有哪些证据(包括模型)可以证明,这些替代选择最有可能实现目标?

-它们依赖于时间范围或者时间吗?

-每个行动可能会带来怎样的后果?会出现怎样的结果?可能性有多大?对每种后果有着怎样的期望?

-如果我现在采取特别行动,我能赶在未来的机会之前吗?

结果是什么?

-通过估计这些替代选择可能带来的后果,找出哪些替代选择最有可能实现我的目标。-如果我这么做了,会发生什么?为何这不会发生?

-在相关的变量中,每个替代选择/事件带来希望看到的,或者不希望看到的(或者出乎意料的)结果,以及(即刻出现的,或者在很长一段时期内产生的)结果的结果的可能性有多大?

-可能会出现哪些不同的情形和结果?以证据为依据,短期和长期内发生的概率是多少?-有什么能帮我预测结果,或者判断一些事情或错或对的可能性?

-为了实现目标,哪些事情必须发生?发生必要事件以及发生在我头上的概率是多少?什么样的概率是有利的?如果我做出相反的主张,会发生什么?

-哪些不确定因素会给结果带来重大影响?哪些出乎意料的结果的出现是因为重复受到影响,节外生枝……?总体影响有利吗?这些结果还预示了其它事情吗?这还意味着什么?

-如果这是对的,或是错的,结果会怎样?

-我已经从不同的角度考虑了整个系统吗?我已经考虑了社会、财务、物理以及情感方面的结果吗?其他人可能会做什么?先前的行为给我带来了哪些经验?当其他人做同样事情时,会发生什么?

偏见

-有理由因自利或者可能造成误判的心理影响而产生偏见吗?

-这是一个带有偏见性的声明或者事实吗?以事实为依据的判断是什么,以及价值判断是什么?

-他有多可靠?他有能力做出判断吗?有何证明?他如何知道这是对的?

假设

-以我希望实现的目标为基础;检验由目标所蕴含的陈述,或者对后果的陈述。

-对每个替代选择都问一下:这个替代选择可能会实现我的目标吗(正确的)?对提出的主张则问一下:这一主张可能会是正确的吗?

-如果这是正确的,我如何才能对其进行检验(可检验性)呢?在我试图看到它是否正确之

前,我能否尝试证明它是错的?

-如果我要检验这一陈述,我需要知道些什么?我必须先找出让这一陈述成为正确的等式,如此我就能知道,如果我需要知道未来正确的结果是什么,什么才是最重要的,接下来为支持或反驳这一目标可以实现寻找证据。什么样的声明应当证明是正确的?

-最简单的假设是什么?

寻找证据,对证据做出判断

-(目标、无目标和主张的)关键诱因得以实现的可能性有多大?

-在评估陈述或者对错时,寻找意图、动机、诱因、结果,以及正反面证据。

-如果这是正确的,那么它暗示了哪些结果?它所带来的这些结果从逻辑上看是否是不正确的,或者说是不可信的?是否可以对此进行预测?

-如果这是正确的,我如何,以及在哪里才能找到具有代表性的证据。推理过程中的已知事物是什么?哪些是无可争议的事实?重复的检验或者用其它方式进行重复衡量能得到相同的结果吗(可靠吗)?我能检验结果吗(能够检验吗)?这些证据是以已知的事物为基础吗?我对数据的理解正确(有效)吗?我有哪些证据?有哪些反面证据?我认可这些证据的立场是什么?证据占了多大的份量?这些证据质量如何?这些证据的可信度有多大?取决于事件和环境吗?样本太小?这一陈述与可以获得的证据一致吗?它违反了科学法则或者自然法则吗?

-我拥有哪些具有代表性的信息?通过观察,正在发生些什么?我能通过一项试验来证明自己的猜测吗?它与试验结果一致吗?

-过去发生的事情的记录是什么(包括案例数量、基本利率的周期、可变性、平均数、随机程度、我自己的经验、环境、参与者,以及其它与这一案例有关的因素)?有理由相信,这些记录不代表着未来可能会发生的事情?我们能让未来与过去截然不同吗?哪些是一直都没有变过的,哪些不是?

-这能持续多久?现在的主要诱因是什么?哪些力量能让它持续下去,或者致其改变,或者让其结束,为什么?这可能吗?

-如果我所获得的证据与我之前所相信的事情截然相反,那么我必须问:怎么会这样?这里发生了什么?我有什么证据?我认可这些证据的立场是什么?

通过像一名起诉人一样思考来反驳我(或者其他人)的结论

-考虑哪些因素会造成错误的判断。

-我如何才能检验出自己的想法和结论是错的?有什么理由可以解释为何我可能错了?

我从哪里可以找到那些能现实我错了的证据?我的证据有多大的可信度?哪些事实和证据与我的结论/想法不一致?

-我是根据哪些主要的假设来制定方案的?这些假设都是以现实为基础吗?它们所带来的结果合理吗?有人已经证实我的这些假设是正确的吗?如果我的信念和假设是错的,会有怎样的后果?

-我忽略或者忽视了什么?有更好的替代选择吗?我忽略了证据吗?当有人为因素参与其中时,我是否考虑到了这一因素的局限性?哪些因素是不确定的,为什么?我只是预计了当前的趋势吗?我误解了什么?我使用了正确的定义吗?我考虑并综合了所有的相关因素吗?我使用了合适的衡量方法/标准吗?我在进行衡量时出错了吗?我是否混淆了诱因和相关性?如果我的目标是以我所认为是正确的,但事实上并不正确的事物而制定的,那会怎么样?会有随机错误或者系统性错误吗?其它哪些诱因能够解释我所得到的结果?我考虑过整个系统,以及那些相互影响的部分有时会有出乎意料的表现吗?

-对我自己的想法有偏见吗?是我的个人主义妨碍我做出聪明的决策吗?我能真正打败过去的平均水平/记录吗?我寻找过相反的结果吗?

-什么是我看不到的?这有多重要?颠倒假设会引出一个逻辑谬论吗?出现相反结果的可能性是否更大?存在相反的证据吗?什么证据能证明它是错的(或者无法实现目标)?

哪些试验性(经历、观察……)证据是错的?是否支持它的证据更多?是什么导致它是错的?

-意图是什么?我能证明如果它是正确的,结果有多么不可思议吗?如果我从数学角度对其进行研究,会得到哪些暗示?相反的陈述是否更有可能是正确的?如果确实如此,那么这一主张就是错的。

不利因素有哪些?

-我如何才会受到伤害?什么可能出错?什么能让它变成一个错误?结果可能会是什么?

-事情出错的频率有多大?意外因素呢?会发生能彻底改变结果的事情吗?

-可能发生的最糟糕的事情是什么,即恶梦是什么?可能性有多大?如果出现这种情况,我会怎么做?如果事情越变越糟,结果会是什么?之后的结果会是什么?

-如果有2-3个力量对我不利,结果会是什么?哪些替代选择的整体影响恶化的程度最小?-执行风险?

-我最不喜欢什么?我最不确定的是什么?

-某项优势会带给我不希望看到的结果吗?我如何会失去一项优势?

-我如何构建这个“系统”才能将负面因素的影响降至最低?对我不希望发生的事情进行矫正吗?如果出现意外,我有备用计划吗?我能修正这个系统吗?为了实现目标,以及避免无目标,我能制定哪些规则?有内置的安全因素吗?

如果我错了,后果会是什么?

-什么是我赌注中的关键?我是否为了那些对我用处不大的东西,而让那些对自己重要的东西面临风险?

-相比下面可能出现的最好的机会,相对于押准之后所获得的利益或者价值,如果我押错了,代价是什么(包括金钱、事件、心理等)?

-如果我不这么做是因为,我相信结果并不是对我最有利,或者认为这么做是错的,但我证明自己的这种观点错了,这么做是正确的,我的目标会产生怎样的短期和长期结果,我能控制或者逆转这些结果吗?

-如果因我认为没有必要而不做出决定,但结果我错了,我的目标会产生怎样的短期和长期结果,我能控制或者逆转这些结果吗?

价值是什么?

-对我而言,这些替代选择的用途或者好处是什么?哪个替代选择最有可能实现我的目标和最终目的?它真的比我所拥有的其它选择都要更吸引人吗?

-我可以拿什么作为标准来判断我的每一个替代选择?

-如果通过对所有的替代选择的特征赋值来对每个替代选择进行比较,我最喜欢的是什么?

-这会有什么区别吗?会有影响吗?我接受特定结果的意愿有多大?

可以使用什么样的准绳来衡量事情的进展,或者同其它事情做比较?

-我使用什么样的准绳?根据什么样的准绳来制定决策?

-我如何才能轻松地衡量自己的目标实现到了何种程度?我可以跟踪哪些指标?

-这一“系统”会激励人们做出能使我的目标得以实现的行为吗?或者它会与我的目标背道而驰?

现在该怎么做?

-我能执行了吗?我现在必须采取哪些特别的行动?我需要做的第一件事情是什么?

-谁将在什么时候、于哪里、以何种方式做什么事,原因是什么?

-我已经决定临界点(时间和影响)在哪里了吗?

-我已经安排了一些控制点和规则了吗?为什么说这是正确的规则?如果我不安排这一规则(或者改变我做事情的方法),结果会怎样?因为这一规则,我必须进行哪些管理和实际性的行动?遵守规则将需要多长时间?我能控制自己遵守规则的方式吗?我们安排一个有时间限制的规则吗?在什么情况下,这些规则没有用?

我已经主动做了一个决策吗?

-我是否已经准备好调整决策,以反映最新的信息,或者对哪些事情会奏效,哪些事情不会奏效有新的看法?

-另外一个决策视一个特定事件的发生而定吗?我已经对现在已经存在的这个问题进行了评估吗?这一决策依然合理吗?什么样的新证据会改变这种可能性?我评估进程的方法会对未来可能发生的事情给出什么线索吗?事件——相关或者不相关事件?这会对我的目标产生影响吗(不受时间范围影响)?

死去之后,或者从错误中学习

-它会有多成功,或者它不会成功吗?我采取行动了吗?我言行一致吗?当时我是怎么想的?与现实相比的最初的理由是什么?

-为什么我错了?怎么会错的?错在哪里?机会成本是什么?

-如果这件事继续发生,我如何才能搞明白?我对自己的错误是否已经做出了反应?该怎么做才能避免重复犯错?哪些是我应该做而没有做的事情?我应当将注意力放在哪里?哪些方面我必须提高?我必须学到些什么?

问题究竟是什么?

-我想实现的目标是什么?为什么我没有实现自己的目标?发生了什么?它是怎么发生的?它是在哪里发生的,以及它没有发生在哪里?它什么时候发生,什么时候不发生?

谁受到了影响?

-是什么让我制定了这样的目标?让我制定了自己目标的因素受到了哪些事情的干扰?

症状或者核心诱因是什么?为实现我的目标,单个最重要的限制性因素是什么?我是依据哪些原则或假设?如果这些依据都是错的,会有什么样的结果?假设没有任何限制,最好的行动步骤是什么?还有哪些其它的后果?

人类行为可能会带来哪些结果?

是什么让我这么做的?

我当前处在怎样的环境下,我的精神状态如何?如果我想避免受到伤害,我希望从行动或者说话中获得哪些回报?我感到自己会落得怎样的下场呢?这些后果会让人感到痛苦或是让人感到高兴?哪些心理趋势会影响到我?它们可能会让我做出错误的判断吗?

背景是什么?

环境和参与者(包括规模)像什么?谁是决策制定者,他做决策的标准是什么?谁是受益人,谁是付出者?谁该对结果负责?谁或者什么事情正在影响参与者对现实的认知?

我能对他做出判断吗?

我能判断他的性格吗?他有哪些经历?哪些暂时性或者永久性的特性影响了他(如年龄、教育背景、简况状况、心情……)?什么样的环境因素(当前的外部和内部因素)或者情境因素会影响到他?

从自利的角度来看,他会做什么?

他会做出哪些符合逻辑的事情?如果他希望避免受到伤害,他希望从自己的行为中获得什么样的回报?在他眼中什么才算是痛苦?他害怕什么,以及为什么?哪些东西他希望越多越好,或者哪些东西他不希望被别人拿走?哪些“资源”会对他产生激励?是他的健康、工作、家庭、职位、名誉、地位、权力吗?什么东西会给他带去激励,或者让他失去兴趣?他的行为受怎样的奖惩观所影响?他会从所作所为中获得什么样的(所谓的)回报或者惩罚?他是

如何进行衡量的?他是如何知道没有目标所带来的后果的?相信(或者不相信)一些事情对

他有利吗?

哪些心理倾向以及捷径会影响到他,并可能造成他判断错误?

哪些偏见会影响到他的结论?哪些外部因素可能会影响到他?哪些诱惑会迎合他的自私自利?是什么刺激了他的行为?

结果是什么?

对我而言结果是什么?我的目标仍会实现吗?他正在获得的回报也是我正在获得的回报吗?这个系统是否被设计成所有相关参与者的利益与我的目标都保持一致?“给他回报”会让你做出错误的决策吗?他了解自己行为的后果吗?对他而言,短期和长期结果是什么?责任是什么?他对这些结果负有责任吗?当其他人做同样的事情时,会发生什么?

如果角色互换,我喜欢什么样的系统?

如果角色互换,我希望别人怎么对待我?是什么会让我做我希望他做的事情?我能利用哪些行为倾向来改变他的行为?如果我希望确保没有目标,我的行为方式应当是怎样的?现在我能悬崖勒马,并避免所有这一切吗?

这是一个正确的系统吗?

我能依赖于他的自私自利吗?我能依赖于对失去名誉、金钱、地位、家庭等的恐惧吗?我能改变他现在对痛苦的联想吗?为了将这些影响降至最低,我该如何组织这些系统?我已经告诉他我想要的是什么了吗?我已经检查了那些已经完成了的事情吗?我支持了那些做得很好的事情吗?他具备必须的技能、知识和相关信息吗?他知道别人对他有着怎样的期望吗?他知道目标吗,他会实现目标吗,以及为何那是最好的方法?他能衡量自己的进展吗?这与他的日常活动有关吗?他对此负有责任和权力吗?他所获得到回报与目标一致吗?我能制定哪些能对人性弱点予以考虑的规则?我能制定相反的规则吗?必须做出哪些改变?谁会要求这么做?可能性有多大?他的价值是什么?他的目标呢?他认为会出现哪些结果?如果他的行为符合我们的预期,他对最终结果有着哪些认知?如果他的行为不符合我们的预

期,他对最终结果的认知又是怎样的?

企业评估

标准1——我能理解这家企业吗,也就是说这家企业的可预测性如何?

-需求动机——我对人们会在未来继续购买这种产品或者服务有多确定(以及我能如何肯定地对此做出解释)?过去发生了什么,未来可能发生什么?需求呈现周期性波动吗?产需情况如何?

-回报特征——行业和公司的回报特征,以及过去10年来所发生的变化是什么?

-行业结构——有没有竞争对手?规模多大?谁制定了这一行业中的规则?为了在这一行业中赚钱,需要具备哪些条件?在行业中处于怎样的地位?我是否知道谁会在这一行业中赚到钱,以及为什么?

-真正的客户——谁决定该买什么,他以什么标准做出决定?

标准2——这家企业看起来是否具备一些持续的竞争优势?

-竞争优势——对于他们会从这家公司而非其它公司那里购买这种产品或者服务,我有多确定(以及我能多么确定地解释其中的原因)?这些理由10年来来都没有变过吗?这些动机10年内也不会变吗?

-价值——这一优势有多大,以及能持续多久?这些优势是否随着时间的推移而变得更为强大和可持续了?哪些因素会破坏或者削弱这些优势?有行业准入门槛吗?具备品牌忠诚度吗?需求或者价格容易发生波动吗?产品容易被复制吗?产品生命周期短吗?

若掉换供应商,消费者会有哪些成本,动机是什么?每年的成本与竞争对手相比有何不同?需要资本投资吗?议价能力如何?技术退化风险如何?消费者有新的替代选择吗?购买习惯或者购买能力出现了改变吗?假设成本结构相同,竞争对手降价的潜力有多大?为了保证竞争优势能维持下去,需要做些什么事情?有着怎样的成长潜力?对这种产品的需求会增加吗?单位使用量是否有上升空间?定价能力如何?

-盈利能力——这些优势能转化成盈利能力吗?为什么?这家公司通过何种方式赚钱?

为获得增量收入,需要投入多少资本?有着怎样的财务特征——资本回报率(经营利润和资本周转率)、毛利润、销售增长率、成本和资本结构、以及效率?正常情况下的自由现金流是多少?有规模优势吗?关键变量是什么?

标准3——管理层是否德才兼备?

-管理层是否由那些能够理解并专注于创造价值的德才兼备的人所组成?

标准4——价格合适吗?

-同其它投资选项相比,我的购买价格是否为我提供了巨大的安全边际,并能从中获得丰厚的回报?来自于事实和数据的证据能否支持这一价格?

标准5——反驳

-如果才能让这家企业倒闭?如果这家公司能够令一名竞争对手倒闭,这会是哪家公司?

如果这家公司离开这个市场5年,竞争对手会下怎样的赌注,为什么?这家企业对困境有着怎样的抵抗能力?假定这家公司偿还了所有的权益资本,这家公司还有价值吗?如果有人能获得大量资金,且多才多艺,他能打败这家公司吗?如果他不关心回报,竞争对手会对他造成怎样的伤害?对经济衰退敏感吗?有执行风险吗?新技术有利还是有害?

标准6——如果我错了,后果会是什么?

投资理财经典语句

投资理财经典语句 导读:本文是关于投资理财经典语句的文章,如果觉得很不错,欢迎点评和分享! 1、不一定要按自己拥有的实际现金去决定投资规模,而要在认定安全稳健的前提下,需要投资多少钱就想办法去借多少钱。 2、投资是长期与短期的平衡,也是自己与市场间的平衡,还是预期与现实的平衡。从微观一点讲,投资亦是数据与感知的平衡,是绝对和相对的平衡。当然,投资还是多头与空头的平衡,是风险与收益的平衡,更是坚守与放弃之间的平衡。投资是一门平衡的艺术,懂得了权衡与取舍,才算成熟,才不为固执所累。 3、读万卷书不如行万里路,行万里路不如阅人无数,阅人无数不如名家指路,名家指路不如名家带路。 4、看起来能找到5年5倍或10年10倍股,固然很好,但是找不到也不必烦恼。还是小斯尔必说得好,既然你能走楼梯,为什么还要冒险撑杆跳呢? 5、买房要么是为了提高自己的生活品质,要么是为了作为投资手段赚更多的钱。但如果为了买房而终生成为“房奴”,不管房子怎么升值对你来说都是毫无意义的。 6、诚信第一,你值得很多人信赖和有很多人值得你信赖是两笔巨大的财富。 7、不要指望,麻雀会飞得很高。高处的天空,那是鹰的领地。

麻雀如果摆正了自己的位置,它照样会过得很幸福! 8、发现被错误定价的股票,要比准确地预测它们在何时被纠正更为容易。在股票被市场错误定价时,很少能看到刺激股价上涨的因素(这比股票被错误定价更稀有)。如果刺激股价上涨的因素很明显,那么股票就不会被错误定价了。 9、学习巴菲特其实简单概括起来就是“便宜的时候买入好公司的股票,然后长期持有”。只要确认做到了前面这一条,那么剩下的就是持有,只要不发生高估、基本面变坏或有性价比更好的股票的情况下,就要坚决持有。 10、我们投资时不应该做什么?就是他知道自己什么东西不应该做。 11、投资成功的关键词希望经常在我们耳边回荡和长久铭记于心:能否精确估值不是决定因素,而在于街上血流成河时,你敢不敢踏着前人的血迹买进;当所有人都在憧憬股市就是款机时,你舍不舍得激流勇退。 12、赌博是有可能赢钱的,但永远不要羡慕一个赌徒赢了钱。 13、科学合理地消费就等于收入的增加,省钱就等于赚钱。 14、股票的长期收益并不依赖于实际的利润增长情况,而是取决于实际的利润增长与投资者预期的利润增长之间存在的差异。 15、市场从来不是一台根据证券的内在品质而精确地客观地记录其价值的计量器,而是汇集了无数人部分出于理性(事实)部分出于感性(理念和观点)的选择的投票器。这就是市场波动的由来。

查理芒格智慧的精华

从达尔文到芒格(附录三、四) 附录三 概率 从1654年开始,布莱士·帕斯卡(Blaise Pascal)和皮埃尔·费马(Pierre Fermat)在相互来往的信件中发展了概率论中的基本原理。 定义 试验是进行观察的过程。例如:连续掷两次同一枚硬币,观察结果如何。 可能的结果是指试验可能产生的结果。某个试验中所有可能产生的结果被称之为“样本空间”。连续掷两次同一枚硬币的试验会产生4种可能的结果:两次都是正面朝上,两次都是背面朝上,第一次正面朝上、第二次反面朝上,以及第一次反面朝上、第二次正面朝上。 事件是指某个试验中一系列可能产生的结果。简单事件指:观察至少出现一次正面朝上的结果。这一事件由两次正面都朝上,第一次正面朝上、第二次反面朝上,以及第一次反面朝上、第二次正面朝上这三种可能的结果所组成。复合事件指由两个或更多个别事件所组成的事件。 独立事件——如果B 事件发生与否皆不影响A 事件发生的概率,称A 事件与B 事件为独立事件。A事件:观察投掷一枚硬币时正面朝上的情况。B事件:观察投掷另外一枚硬币时背面朝上的情况。掷每个硬币都属于独立事件,因为第一个硬币的投掷结果不会影响到投掷第二个硬币的结果,第一个硬币的投掷结果也不会告诉我们投掷第二个硬币时会产生怎样的结果。 互斥事件——A事件和B事件属于互斥事件,则意味着A、B事件不可能同时发生,也就是说这两个事件之间沒有共同的元素。只投掷一枚硬币。会有两个事件:正面朝上,以及背面朝上。看到了正面朝上意味着排除了看到背面朝上的可能性。如果两个事件之间至少存在一个相同的结果,则这两个事件为非互斥事件。掷出一颗骰子。A事件:看到掷出四点。B事件:看到掷出了偶数。因为偶数包括了2、4、6,因此这两个事件之间有一个结果是相同的。 概率——介于0-1之间的数值,用来衡量某一事件发生的可能性。若概率为1,则表明这一事件肯定会发生。若概率为零,则意味着这一事件肯定不会发生。 算术平均数——一系列结果的算术平均数通常被称之为这些结果的平均值。为了获得1、8、6、4、7这几个数值的平均数,我们先把这些数字加总,得到26,然后除以5,得到5.2。 变异性(Variability)显示了结果与算术平均数之间的离散程度。 期望是指,如果我们进行大量的试验,我们所希望观察到的结果的平均数。也被称之为期望值,指经过概率加权之后所有可能的结果的总和。 总体——结果、目标、事件等的总数。这是一个由至少拥有一个共同特征的样本所组成的群体。

《向管仲学管理》系统法则3:信息创造活力(节选)教学提纲

系统法则3:信息创造活力 马云发达了,丁磊首富了,李彦宏人物了。张朝阳、王志东、方兴东、马化腾、高燃、李想等等都成牛人了。年纪轻轻就取得这么大成就,的确让研究经济的老学究们大跌眼镜。为什么会有这么多现代奇迹发生?所有人都知道,是信息时代帮了他们大忙。到今天为止,还有多少人没有网络生活?还有哪家企业和政府不需要信息就能决策和竞争? 系统是完成某种功能的结构体。为了完成任务,需要为系统输入能量,就像人需要吃饭一样。但是,只要吃饱了饭人就可以工作吗?当然不是,还需要输入信息。任何企业系统的运转都需要有能量和信息的双重输入。企业运营过程中,必然经过对内外信息采集、整理、加工、创造和输出的过程。 没有信息交换的系统相当于植物人 很多人一直以为,孙子是最早提出重视信息的人。因为他说过:知己知彼、百战不殆。这句话的出镜率相当之高,很多人把它当做信条。但是,按照现在的了解,比孙子早近200年的管子,他对信息的理解和运用不但孙子无法相比,以2700年后今天的水平来看也会惊得目瞪口呆!因为管仲对信息的管理可以说是革命性的。 一、管子的国家统计局 统计,是我们获得整理和加工信息的重要手段,对决策具有非同寻常的辅助意义。 【参考资料】统计小故事 二战前期德国势头很猛,英国从敦刻尔克撤回到本岛,德国每天不定期的对英国狂轰乱炸,后来英国空军发展起来,双方空战不断。为了能够提高飞机的防护能力,英国的飞机设计师们决定给飞机增加护甲,但是设计师们并不清楚应该在什么地方增加护甲,于是请来了统计学家。统计学家将每架中弹之后仍然安全返航的飞机的中弹部位描绘在一张图上,然后将所有中弹飞机的图都叠放在一起,这样就形成了浓密不同的弹孔分布。工作完成了,然后统计学家很牛X的说没有弹孔的地方就是应该增加护甲的地方,因为这个部位中弹的飞机都没能幸免于难。 ——来源于网络,作者不详 虽然我们无法确认这个故事的真实性,但是它说出我们心目中的一个基本印象,外国人很重视统计技术的运用,现代统计学、统计技术和工具,也主要从国外诞生和发展起来的。但是有多少人知道,早在2700年前齐国,管子已经设立了国家统计局!虽然我们说腻了比其他国家早多少年的老话,但2700年前的国家统计局,的确让人肃然起敬。而这个听起来很雷人的事情,的确又那么清楚地写在《管子》的这部书里,越读内心越是疑惑——管子真的生活在2700年前吗?

查理芒格的经典语录

查理·芒格的经典语录 1、我认识一位制造钓钩的人,他制作了一些闪闪发光的绿色和紫色鱼饵。我问:“鱼会喜欢这些鱼饵吗?”“查理”,他说,“我可并不是把鱼饵卖给鱼的呀”。 2、我想自己不是受到良好教育的典范,我是自己学会通过阅读而获取自己想要的信息的。我一生中常常如此。我经常是更喜欢已经作古的杰出导师而不喜欢仍在人世的老师。 3、在遭遇一件令你难以接受的悲剧时,你永远也不能因为摆脱不掉它的困扰、在生活中再屡遭失败而让这一件悲剧变成两件、三件。 4、生活就是一连串的“机会成本”,你要与你能较易找到的最好的人结婚,投资与此何其相似啊。 5、我喜欢资本家的独立。我素来有一种赌博倾向。我喜欢构思计划然后下赌注,所以无论发生什么事我都能泰然处之。 6、一个素质良好的企业和一个苟延残喘的企业之间的区别就在于,好企业一个接一个轻松地作出决定,而糟糕的企业则不断地需要作出痛苦的抉择。 7、如果你的思维完全依赖于他人,只要一超出你的领域,就求助专家建议,那么你将遭受很多灾难。 8、我从不为股票而支付内在价值,除非像沃伦·巴菲特那种人所掌管的股票,只有很少人值得为了长期利益投资一点,投资游戏总是蕴含考虑质量与价格,技巧就是从你付出的价格中获得更好的质量,很简单。 9、不要同一头猪摔跤,因为这样你会把全身弄脏,而对方却乐此不疲。 10、人们低估了那些简单大道理的重要性。我认为,在某种意义上说,伯克夏·哈萨维是一个教导性的企业,它教会一种正确的思维体系。最关键的课程是,一些大的道理真的在起作用。我想我们的这种渗透已经起到了非常好的作用———因为它们是如此简单。 11、所谓投资这种游戏就是比别人更好地对未来作出预测。你怎样才能够比别人做出更好的预测呢?一种方法是把你的种种尝试限制在自己能力许可的那些个领域当中。如果你花费力气想要预测未来的每一件事情,那你尝试去做的事情太多了。你将会因为缺乏限制而走向失败。 12、我与巴菲特工作这么多年,他这个人的优点之一是他总是自觉地从决策树的角度思考问题,并从数学的排列与组合的角度思考问题。

查理·芒格:要得到你想要的东西,就让自己配得上它

查理·芒格在一次毕业典礼的演讲中分享了一些他自己的人生道理和态度。他表示,这些态度不一定对每个人而言都是完美的,但它们之中有许多具有普遍价值,也有许多是“屡试不爽”的道理。以下是他的演讲内容: 己所不欲,勿施于人 我非常幸运,很小的时候就明白了这样一个道理:要得到你想要的某样东西,最可靠的办法是让你自己配得上它。这是一个十分简单的道理,是黄金法则。你们要学会己所不欲,勿施于人。在我看来,无论是对律师还是对其他人来说,这都是他们最应该有的精神。总的来说,拥有这种精神的人在生活中能够赢得许多东西。他们赢得的不止是金钱和名誉,还赢得尊敬,理所当然地赢得与他们打交道的人的信任。能够赢得别人的信任是非常快乐的事情。 我很小就明白的第二个道理是,正确的爱应该以仰慕为基础,而且我们应该去爱那些对我们有教育意义的先贤。我懂得这个道理且一辈子都在实践它。 坚持终身学习 另外一个道理——这个道理可能会让你们想起孔子——获得智慧是一种道德责任,它不仅仅是为了让你们的生活变得更加美好。有一个相关的道理非常重要,那就是你们必须坚持终身学习。如果不终身学习,你们将不会取得很高的成就。光靠已有的知识,你们在生活中走不了多远。离开这里以后,你们还得继续学习,这样才能在生活中走得更远。 就以世界上最受尊敬的公司伯克希尔·哈撒韦来说,它的长期大额投资业绩可能是人类有史以来最出色的。让伯克希尔在这一个十年中赚到许多钱的方法,在下一个十年未必还能那么管用,所以沃伦·巴菲特不得不成为一部不断学习的机器。 我不断地看到有些人在生活中越过越好,他们不是最聪明的,甚至不是最勤奋的,但他们是学习机器,他们每天夜里睡觉时都比那天早晨聪明一点点。孩子们,这种习惯对你们很有帮助,特别是在你们还有很长的路要走的时候。 哲学家怀特海曾经说过一句很正确的话,他说只有当人类“发明了发明的方法”之后,人类社会才能快速地发展。人类社会在几百年前才出现了大发展,在那之前,每个世纪的发展几乎等于零。人类社会只有发明了发明的方法之后才能发展,同样的道理,你们只有学习了学习的方法之后才能进步。 我非常幸运。我读法学院之前就已经学会了学习的方法。在我这漫长的一生中,没有什么比持续学习对我的帮助更大。 进行跨学科的学习 再拿沃伦·巴菲特来说,如果你们拿着计时器观察他,会发现他醒着的时候有一半时间是在看书。他把剩下的时间大部分用来跟一些非常有才干的人进行一对一的交谈,有时候是打电话,有时候是当面,那些都是他信任且信任他的人。仔细观察的话,沃伦很像个学究,虽然他在世俗生活中非常成功。 所以我这辈子不断地实践跨学科的方法。这种习惯帮了我很多忙,它让生活更有乐趣,让我能做更多的事情,让我变得更有建设性,让我变得非常富有,而这无法用天分来解释。我的思维习惯只要得到正确的实践,真的很有帮助。 我想进一步解释为什么人们必须拥有跨科学的心态,才能高效而成熟地生活。在这里,我想引用古代最伟大的律师马尔库斯·图鲁斯·西塞罗的一个重要思想。西塞罗有句话很着名,他说,如果一个人不知道他出生之前发生过什么事情,在生活中就会像一个无知的孩童。 这个道理非常正确,西塞罗正确地嘲笑了那些愚蠢得对历史一无所知的人。但如果你们将西塞罗这句话推而广之——我认为你们应该这么做——除了历史之外,还有许多东西是人们必须了解的。所谓的许多东西,就是所有学科的重要思想。但如果你对一种知识死记硬背,以便能在考试中取得好成绩,这种知识对你们不会有太大的帮助。 你们必须掌握许多知识,让它们在你们的头脑中形成一个思维框架,在随后的日子里能自动地运用它们。如果你们能够做到这一点,我郑重地向你们保证,总有一天你们会在不知不觉中意识到:“我已经成为我的同龄人中最有效率的人之一”。与之相反,如果不努力去实践这种跨科学的方法,你们中的许多最聪明的人只会取得中等成就,甚至生活在阴影中。

查理·芒格在南加州大学毕业典礼上的演讲

查理·芒格在南加州大学毕业典礼上的演讲 你们当中肯定有许多人会觉得奇怪:这么老还能来演讲(听众大笑)。嗯,答案很明显:他还没有死(听众大笑)。为什么要请这个人来演讲呢?我也不知道,我希望学校的发展部跟这没什么关系。 好啦,我已经把今天演讲的几个要点写了下来,下面就来介绍那些对我来说最有用的道理和态度。我并不认为它们对每个人而言都是完美的,但我认为它们之中有许多具有普遍价值,也有许多是“屡试不爽”的道理。 是哪些重要的道理帮助了我呢?我非常幸运,很小的时候就明白了这样一个道理:要得到你想要的某样东西,最可靠的办法是让你自己配得上它。这是一个十分简单的道理,是黄金法则。你们要学会己所不欲,勿施于人。在我看来,无论是对律师还是对其他人来说,这都是他们最应该有的精神。总的来说,拥有这种精神的人在生活中能够赢得许多东西,他们赢得的不止是金钱和名誉。还赢得尊敬,理所当然地赢得与他们打交道的人的信任。能够赢得别人的信任是非常快乐的事情。 我很小就明白的第二个道理是,正确的爱应该以仰慕为基础,而且我们应该去爱那些对我们有教育意义的先贤。我懂得这个道理且一辈子都在实践它。 另外一个道理——这个道理可能会让你们想起孔子——获得智慧是一种道德责任,它不仅仅是为了让你们的生活变得更加美好。有一个相关的道理非常重要,那就是你们必须坚持终身学习。如果不终身学习,你们将不会取得很高的成就。光靠已有的知识,你们在生活中走不了多远。离开这里以后,你们还得继续学习,这样才能在生活中走得更远。 就以世界上最受尊敬的公司伯克希尔?哈撒韦来说,它的长期大额投资业绩可能是人类有史以来最出色的。让伯克希尔在这一个十年中赚到许多钱的方法,在下一个十年未必还能那么管用,所以沃伦?巴菲特不得不成为一部不断学习的机器。我不断地看到有些人在生活中越过越好,他们不是最聪明的,甚至不是最勤奋的,但他们是学习机器,他们每天夜里睡觉时都比那天早晨聪明一点点。孩子们,这种习惯对你们很有帮助,特别是在你们还有很长的路要走的时候。 阿尔弗雷德?诺斯?怀特海曾经说过一句很正确的话,他说只有当人类“发明了发明的方法”之后,人类社会才能快速地发展。人类社会在几百年前才出现了大发展,在那之前,每个世纪的发展几乎等于零。人类社会只有发明了发明的方法之后才能发展,同样的道理,你们只有学习了学习的方法之后才能进步。 我非常幸运。我读法学院之前就已经学会了学习的方法。在我这漫长的一生中,没有什么比持续学习对我的帮助更大。再拿沃伦?巴菲特来说,如果你们拿着计时器观察他,会发现他醒着的时候有一半时间是在看书。他把剩下的时间大部分用来跟一些非常有才干的人进行一对一的交谈,有时候是打电话,有时候是当面,

传统文化与现代管理智慧课程小论文

传统文化与现代管理智慧课程小论文 ——法家理论对现代管理的意义 一、法家思想简介 法家学派是春秋战国时的一个重要学派。起源于春秋时的管仲、子产,发展于战国时的李悝、商鞅、慎到和申不害等人。商鞅重法,申不害重术,慎到重势。到了战国末期,韩非子加以综合,集法家学说之大成。 法家在理论上提出了进化论和性恶论两个重要观点。他们认为"古今不一度",社会是不断演变向前发展的。固守先王之道是行不通的。"世异则事异,事异则备变",要想使社会达到长治久安,就必须加强法治。法家思想的一个重要特点是注重实际需要,不尚空谈。但到了汉代,统治者们看到只用法家思想并没有使秦王朝得到长治久安,严刑峻法,反而加速了秦王朝的灭亡。于是,汉武帝改变策略,"罢黜百家,独尊儒术"实则把法家思想同儒家思想等结合起来揉为一体,进行政治统治。这一思想被历代统治者所效法。 法家学派的法治理论对春秋战国之际进行封建化的改革以至秦始皇统一六国,建立中央集权专制的封建国家起了重大的作用,并成为秦王朝的统治思想。到了西汉以后,独立的法家学派逐渐消失,其法治思想被吸收到儒学的体系中,德刑并用,成为维护地主阶级专政的有力工具。但是,先秦法家对以后的一些唯物主义者和进步思想家仍产生了一定的影响。 二、法家思想中的管理智慧 法家在法理学方面做出了贡献,对于法律的起源、本质、作用以及法律同社会经济、时代要求、国家政权、伦理道德、风俗习惯、自然环境以及

人口、人性的关系等基本的问题都做了探讨,而且卓有成效。总的说来,法家并不寄希望于通过教育将大众改造成新人。而是通过从实际出发,制定法律,配以君王的权术与威势,统治臣民。 法家的政治学术思想概略的讲,主要有以下内容:1、奖励农耕,崇尚军功,以求富国强兵。2、因时变法,整饬法令,设立在官府,布之于百姓。3、厚赏重刑,执法严厉,刑过不避大臣,赏善不遗匹夫。4、君主谨守主道,用刑名之术考核群臣,操持赏罚二柄。5、君主独占权势之位,高度集权,君临万民,权力无限,超越于法令之上。 法家的核心思想是以法治引领社会。他们的理论根据是万物以道为原为本,法是道在社会的体现。韩非子之前,法家分三派。一派以慎到为首,主张在政治与治国方术之中,“势”,即权力与威势最为重要。一派以申不害为首,强调“术”,政治权术。一派以商鞅为首,强调“法”,法律与规章制度。韩非子认为“不可一无,皆帝王之具也”。明君如天,执法公正,这是“法”;君王驾驭人时,神出鬼没,令人无法捉摸,这是“术”;君王拥有威严,令出如山,这是“势”。韩非子是法家集大成者,他的思想不仅继承和发展了此前各位法家思想家如申不害、慎到、商鞅等人的思想,而且也广泛吸取了儒(荀子)、道(老子)、墨(墨子)等学派的精神成果。兼容并蓄,深入的思考和清晰的表达,铸造了韩非子管理思想的独到价值。韩非子式的法家管理以“法”即管理制度为核心,注重“法”、“势”、“术”即管理制度、管理权威与管理技巧的完美结合。 法家反对以来那些空洞和不切实际的绝对的忠信概念,以及那些只具有主观的道德规范。因为人不是靠自觉就能遵守法律的,因此,他们主张使用

查理芒格的12个思维模型

做决策、定战略、带团队:查理·芒格的12个思维模型作者l 異端Heresy “养成一个掌握多元思维模型的习惯是你能做的最有用的事情”,投资家、巴菲特的黄金拍档查理·芒格认为:“思维模型是你大脑中做决策的工具箱。你的工具箱越多,你就越能做出最正确的决策。”与您分享查理·芒格的12种思维模型,对做决策、定战略以及领导团队都将有所启发。 一 做决策 1、沃伦·巴菲特的双目标清单系统 Mike Flint 做了巴菲特的私人飞行员十年之久,还曾为美国四任总统开过飞机,但他在事业上依然有更多追求。有一次,他和巴菲特在探讨他的职业生涯目标时,巴菲特让他去做这么一件事: 首先,巴菲特让Flint 写下他职业生涯最重要的25 个目标。于是Flint 花了一些时间把这些目标写了下来。然后,巴菲特让他审视一下这个清单,然后圈出他认为最重要的 5 个。Flint 也照做了。Flint 现在有了 2 个清单:一个是他认为自己职业生涯最重要的 5 个目标;另一个是另外20 个他也觉得比较重要的目标。 巴菲特问Flint:“你现在知道该怎么做了么?” Flint 回答道:“知道了。我现在会马上开始着手实现这 5 个目标。至于另外20 个,并没有那么紧急,所以可以放在闲暇的时间去做,然后慢慢把它们实现。” 巴菲特听完后说到:“不,Flint,你搞错了。那些你并没有圈出来的目标,不是你应该在闲暇时间慢慢完成的事。而是你应该尽全力避免去做的事,你应该像躲避瘟疫一样躲避它们,不去花任何的时间和注意力在它们上面。” 这让我想到了三件事: (1)有目标是非常重要的。 当有了具体的目标,你才能反复地推演实现这个目标的方法和路径,才能在每天早上睁眼之后明白自己应该围绕什么东西优化和努力。我听过的另外的一个很好的表述方法是:将开放式的问题变成封闭式的问题。而“什么都能做”或者“所有方向都可以是方向”是最可怕的,对于个人或是企业都是如此。 (2)专注很有力量。 在一个人的认知资源有限的情况下,一段时间如果有太多目标,那么很可能哪个都无法完成。尽管“专注”和“聚焦”的概念已经被现代人提及得太多,但真正能做到准确地辨识自己的欲念,去除自己不真正需要的东西的人,还是少数的。

古人智慧:管仲的立德立功与立言

古人智慧:管仲的立德立功与立言 《左传》言:“太上有立德,其次有立功,其次有立言;虽久不废,此谓不朽。”愚以为,在先秦众多思想家中,能够全面实现此“三不朽”者,唯管仲一人而已。 春秋战国时期是中国历史上云水翻腾、风雷激荡的大变革时代,在思想领域里也呈现出诸子争鸣、百家蜂起的繁荣局面。这样一个时代,确实为形形色色的“士”提供了脱颖而出、崭露头角的广阔舞台。但仔细比较一下,则不难发现,此一时期的诸子百家多为布衣之士,他们笔下纵有千言,手中却无寸柄,因而也就无力贯彻自己的政治、经济主张,无从检验自己理论的正确与否,更没有机会在实践中证明自己思想的真理性,唯有管仲和商鞅这两个人例外。 管仲和商鞅不仅有自己的一套思想,而且身居要职,手握重权,因而就有贯彻自己的主张、躬亲实践自己的理论的机会。更重要的是,从实践的结果看,二人均获得极大的成功。史载:管仲辅佐齐桓公,“九合诸侯,一匡天下”,使齐国成为春秋时期第一个霸主。而秦孝公用商鞅,“移风易俗,民以殷盛,国以富强,百姓乐用,诸侯亲服,获楚魏之师,举地千里”(《史记·李斯列传》),使“秦无敌于天下,立威诸侯”(《战国策》卷三),为秦灭六国、统一中国奠定了牢固的基础。而如果再进行一番比较,商鞅虽然事业上成功了,但从个人角度看他又是失败者(最后被保守势力车裂而死);而管仲则不

然,他在位的时间长达40余年,功成名就,既是学识渊博的思想家,又是政绩斐然的政治家,可以说是先秦诸子中唯一成功的典范。即使在今天,管仲的思想遗产也仍有借鉴意义。 在政治方面,管仲特别强调建立一套严格考核、任命和提拔各级官吏的办法。古人云:“圣人治吏而不治民。”《管子》的许多篇章都讨论到这个问题。管仲主张,在官吏的任命与管理上,要“以劳受禄”、“受禄不过其功”,“故明主之治也,明分职而课功劳”、“案其功而行赏,案其罪而行罚”。他还激烈地批评以下三种不良现象:“一曰德不当其位,二曰功不当其禄,三曰能不当其官。”他认为这三种现象都是国家的大患、动乱的根源。 他提出的用人原则是:“德义未明于朝者,则不可加于尊位;功力未见于国者,则不可授以重禄;临事不信于民者,则不可使任大官。”用今天的话说就是在任命一切官员时,都必须根据其实际的政绩,特别是要有取信于民的真实政绩,而不是虚假的、表面的政绩。此外,他还总结出一套对于各级官员实行奖惩的具体办法。 在经济方面,管仲把富民放在首位。他说:“凡治国之道,必先富民。民富则易治也,民贫则难治也。”他还说过一句传颂千古的名言:“仓廪实则知礼节,衣食足则知荣辱。”两千多年来,这句名言曾经被中国历代进步的思想家反复传诵不

查理·芒格名言

查理·芒格名言 1.另外一个我认为很重要的道理就是,将不平等最大化通常能够收到奇效。 2.如果不终身学习,你们将不会取得很高的成就。光靠已有的知识,你们在生活中走不了 多远。离开这里以后,你们还得继续学习,这样才能在生活中走得更远。 3.如果你看清了这个世界,必定因为它的荒诞而变得幽默。 4.反过来想,总是反过来想。 5.在大多数情况下,要说服一个人,从这个人的利益出发最有效。 6.要得到你想要的某样东西,最好的办法是让你自己配得上它。 7.不要同一头猪摔跤,因为这样你会把全身弄脏,而对方却乐此不疲。 8.最好是从别人的悲惨经历中学到深刻教训,而不是自己的。我们有些成功是早就预言的, 有些是意外获得的。 9.巴菲特每个礼拜有70个小时花在思考投资上。 10.我始终相信从别人那里学到现成精华的道理,不喜欢一个人坐在那里空想。因为还没有 人能聪明到那种程度。 11.永远不要低估利益捆绑和激励机制的威力。 12.伟大与平庸的区别是对大多数事说不。 13.我这一辈子认识的所有智者,没有不爱看书的。我和巴菲特看书之多都能吓着你。我的 孩子取笑我说我就是一本伸出两条腿的书。 14.凡事往简单处想,往认真处行。 15.我这辈子从来没有见过哪个智慧的人不是每天都读书,一个都没有。巴菲特和我的阅读 量可能会让你惊讶。 16.我们都爱大量阅读,聪明人都这样,但这还不够,你还应该有一种批判接受、合理应用 的态度。大部分人看书都没有抓到正确的重点,看完了又不会学以致用。 17.如果你确有能力,你就会非常清楚能力圈的边界在哪里。如果你问起(你是否超出了能 力圈),那就意味着你已经在圈子之外了。 18.走到人生的某一个阶段时,我决心要成为一个富有之人。这并不是因为爱钱的缘故,而 是为了追求那种独立自主的感觉。我喜欢能够自由地说出自己的想法,而不是受到他人意志的左右。 19.你需要的不是大量的行动,而是大量的耐心。你必须坚持原则,等到机会来临,你就用 力去抓住他们。 20.如果你让比你做得更好的人去做,生活就会更容易,也会更美好。 21.在发布命令之前要想清楚原因,而且还应该把这些原因告诉命令的接受者,没有比这更 明智的做法了。 22.若是受到足够高明的心理操控,人类会做出各种匪夷所思的事情。 23.对世界的伤害更多的来自认知缺陷,而不是恶意。 24.别兜售你自己不会购买的东西。别为你不尊敬和敬佩的人工作。只跟你喜欢的人同事。 25.有性格的人才能拿着现金坐在那里什么事都不做。我能有今天,靠的是不去追逐平庸的 机会。 26.你必须把经验悬挂在头脑中的一个由许多思维模型组成的框架上。

论人类误判心理(查理芒格)

论人类误判心理(查理·芒格) 我对人类误判这个主题很感兴趣——上帝知道,我在误判方面已经小有创造——但我不认为已经把我这辈子的误判都“创造”完了。我想,谈这个的原因之一是,我试图解决一下这个我在哈佛法学院毕业时没有解决的问题。 我意识到人类的非理性已有既定模式,但这种非理性如此极端,我毫无任何理论可以解释和解决,不过我看到了它如何极端,也看到它具有一定模式。我刚开始创建我自己的心理学体系,小部分靠随性阅读,大部分则来自于个人经历,我运用这个模式帮助自己安度此生。后来,我偶然读到《影响力》一书,作者是一位名叫鲍勃·查尔蒂尼的心理学家。这本书现在已经卖出30多万本,确实不同凡响。这是一本针对普通读者的理论书,它填补了我粗糙体系中的很多漏洞。在这些被它填补的漏洞中,我想我已经建立起了一套自己的体系,该系统是一个很好用的工具,我愿与你们分享。 1.低估心理学家称之为“强化”或经济学家称之为“激励”的威力 你可以说这个东西“众人皆知”,但我也认为在与我同龄的人群中,我这一生都位于最能理解“激励”威力的前5%之列。每一年,我都会惊讶地发现,我对此的认知都在不断增加。 联邦快递的例子是我最欣赏的有关“激励”效果的案例之一。该公司的内部系统有效运作的核心是:每晚,所有的包裹都必须从同一个中央位置快速运送出去,而且,如果整个运送过程不够迅速的话,系统也就出问题了。但是在正常运转之前,联邦快递经历了一段糟糕的时期,他们试图进行道德规劝,尝试了世上一切手段。最后,一些人想出了妙招:他们按小时给夜班工人计酬。如果按照不同的轮班情况支付报酬的话,系统会运行得更加良好。你看,这个办法生效了。 在哈佛,b·f·斯金纳是一个真正将“强化”视为一个强大工具的人。他的实验很有创造性,实验结果是“反直觉”的,但这些结论都很重要。搞坏斯金纳名声的是一种我称之为“拿锤综合症”的东西:对于一个拿着锤子的人来说,所有的问题都看起来像一个钉子。而斯金纳是学术史上的一个极端。一些聪明人也会患上这种综合症。稍后我们会探讨一下为什么人们会患上这种综合症。 2.简单心理否定 第一次给我极大触动的事情,是我家一个朋友,她那有着超级健将体格、超好学习成绩的儿子,从北大西洋的一艘航空母舰上驾机起飞后,就再也没有回来过。他的母亲,一位心智健全的女子,从不相信他已经死了。当然,如果你打开电视机,就会发现,那些罪行显而易见的犯罪分子的母亲们,也从来都认为自己的儿子是无辜的。这就是心理否定。有时,真相太残酷了,让人难以承受。所以,你就扭曲它,将之变得可以承受。我们在某种程度上都会这么做。这是一种造成可怕问题的常见心理误判。 3.由激励导致的偏见,既存在于自己和其所信赖的顾问的脑海中,它创造了经济学家所谓的“代理成本”

查理芒格——价值投资王冠上的明珠——论偏见

(六):世事洞明说“误判” 读了芒格的这篇文章之后,我体会到了芒格在价值投资领域中的地位,他应该是将价值投资的理论上升到最高境界的一个人物,就是他从心理学的角度来说明了价值投资中的很多原理是多么的合理,同时,其他的投资方式在心理学上存在的一些缺陷。这是非常重要的提高,是他——芒格给了价值投资真正的灵魂,他也很好的解释了其他投资方式的肤浅。 提要: 1.低估心理学家称之为“强化”或经济学家称之为“激励”的威力 2.简单心理否定 3.由激励导致的偏见,既存在于自己和其所信赖的顾问的脑海中,它创造了经济学家所谓的“代理成本” 在这个地方,提到了激励导致的偏见的问题,在后面的部分中,又提到了前后一致性和坚守承诺导致的偏见,他们两者之间的根本的区别在于,激励导致的成本是因为激励,也就是一种正方向的加强这样的一种事件导致了偏见的发生,而前后一致性和坚守承诺导致的偏见是因为在发生的事件的过程中,主观意志对于前后不一致现实事件的忽视,或者说是主观性的消除不一致现实事件,从而导致主观上的前后一致性实现。 从本质上来说,激烈导致的偏见和前后一致性和坚守承诺导致的偏见都是时头脑中现有的意志得到保留或者是加强。 4.由错误导致的心理倾向所具备的超级力量:偏见来自于人们对前后一致和坚守承诺的倾向,包括对避免或迅速解决认知不和谐的倾向,以及对所有结论——尤其是对已公开表达或者来之不易的结论——自我确认的倾向。 其实就就是指的以自己的现有的意愿为主体,忽视与主体的意愿向违背的现实事件,或者根据自己的意愿采用一些手段消除与意愿相违背的现实事件。 5. 6.从“回报倾向”中产生的偏见。包括一个人会按照其他人对他的期望来行动的倾向 7.由社会证明(即他人的结论,尤其是在天生的不确定性和重压条件之下产生的结论)的过度影响所产生的偏见 8.经济学家爱上有效市场理论,是因为数学太美观了 9.反差致使感觉、感受和感知被扭曲后导致的偏见 10.权威人物的过度影响所造成的偏见 11.“剥夺超级反应综合症”(deprival super-reaction syndrome)导致的偏见。包括由 当下的或潜在的匮乏造成的偏见,包括可能发生的对几乎已经拥有或从未曾拥有的东西被剥夺 12.羡慕/嫉妒导致的偏见 13.药物依赖导致的偏见 14.“错误的赌博强制”导致的偏见 15.喜好扭曲所导致的偏见,包括特别喜欢自己、自己这类人、自己的知识架构,还以及极 度容易被自己喜欢的人误导的倾向,以及不会从你不喜欢的人那里正确学习的倾向 16.来自于人类头脑中非数学性质的偏见 17.被额外鲜活的证据过度影响所导致的偏见 18.由于知识和理论架构无法处理当前信息而引发的思维混乱。 19.感觉、记忆、感知和知识的限制,所导致的偏见 20.由压力导致的精神变化(有大有小,有暂时性的有永久性的)

芒格:避免灾难而并非成功之道的多元化

芒格:避免灾难而并非成功之道的多元化 查理·芒格(董事长兼CEO):我的计划是先跟去年一样走完会议流程,然后谈谈大家感兴趣的东西(发现那么多的人去了奥马哈后又赶来帕萨迪纳,芒格感到很吃惊。他认为自己的观点人们听得很多了,但很显然,有人已经对他的话语“上瘾”了。威斯科现在的市值是20亿美元,当年他们开始回购股票的时候,市值仅2,000万美元。跟伯克希尔·哈撒韦相比,威斯科算是一家失败的公司,但和其他公司相比,威斯科看起来还行吧)。 储蓄和信贷业的破产率很高,威斯科是少数几家幸存下来的公司之一。为什么加利福尼亚州储蓄和信贷业的伤亡如此惨重?这些机构依靠贷款和债务成本之间细微的息差生存。对于一家有点雄心的机构来说,依靠很细小的息差生存是非常艰难的。如果一家机构决心每年使资产和利润都有10%-20%的增长,为了达成这个目标的努力将会使这家机构走向毁灭。竞争对手降低放贷的标准,你要么裁掉冗员(因为业务被抢而导致人员过剩),要么也降低放贷的标准。这场恶性竞争使得整个行业走向毁灭。这就是所谓的希腊悲剧——虽然你预见到悲剧的来临,却怎么也逃不掉。如果不是政府出手拯救,整条华尔街都会灰飞烟灭。这场竞争导致资产质量恶化并使整个系统走向毁灭,这是一目了然的趋势。 必须对公众的看法持怀疑态度 为什么人类没能发展出一套体系来防止这场悲剧呢?事实上,在这场恶性竞争中,胆大的人变得富裕而强大,从而能买通政治家站在自己这一边,审计机构也站到了他们这一边。若深入思考这场危机,你会发现这是非常严重的问题。我们曾处于某种状况的边缘,整个文明几乎陷入严重的困境中。二战后,我们放弃了过去愚蠢的做法。我们向我们的敌国投资,帮助敌国复苏。这是有史以来最好的决策,效果非常出色。一战后,我们没有帮助敌国,导致希特勒掌权。一战后所采取的政策显然是失败的。 为什么我们不能在金融上也采取像马歇尔计划那样聪明的行动呢?如果我们所有的精英,特别是那些学术界的精英全都辜负了我们,会怎么样?商学院课程中设有缺陷风险控制,最后连法学院也接受了这种理念——所有的东西都符合高斯分布。但这种理念是错的,尽管不少高智商的人在分析金融市场,为什么有的人能作出正确的决策,而其他的聪明人则是昏招不断呢?有些昏招的根源来自我们社会的内在激励机制——大家都希望出名,希望能有支配权。怎样在众人皆醉的时候坚持当独醒的少数派呢?你必须对公众的看法持怀疑态度,在别人都失去自己的想法时,让自己不受影响。 还有谁让我们失望了?学术界认为多元化就是成功的秘诀。多元化可能是避免灾难的方法,但并不是通往成功的道路。如果一个人的本领只限于避免灾难发生,此人称不上是个合格的导师。这就是为什么人们将其称为de-worsification(这是将diversification(多元化)戏称为发音类似的de-worsification(避免恶化),嘲笑多元化只能防守,不能进取——译者注)的原因所在。伯克希尔持有自己非常了解的东西,而不是盲目地购买。贝塔系数或波动性的概念是愚蠢的,并非仅仅是坏的点子带来坏的结果,有时候好的点子若过度了,也会带来坏的结果。很显然,如果你持有的股票波动性很高,你每天的回报相应地也会有很大的波动。只有知道什么东西行得通、什么行不通以及为什么,你才能解决人生的主要问题。

管仲管理思想

课程感想

云之深处花之未央 ——学习管仲管理思想的感想在未学习《管仲管理思想》之前,我所知道有关管仲的就只是“管鲍之交”的典故,只知道他是一位让诸葛孔明、孔子等一批贤人尊敬的圣人,但他的圣明之处究竟体现在哪我却一无所知。通过这一学期对于《管仲管理思想》的学习,我从老师独到的讲课方式中对管仲有了一个初步的认识,也深深为他的文韬所折服。这门课程也让我受益匪浅。 虽然,在历史的车轮里,管仲这位值得尊敬的圣人离我们越来越远,但他的思想却让每一个知道他,去了解他的人受益匪浅。也许这就是真正的“云之深处,花之未央”。 读过《论语》的人也许记得这样一些对话:子路曰:“桓公杀公子纠,召急死之,管仲不死。”曰:“未仁乎?”子曰:“桓公九合诸侯,不以兵车,管仲之力也。如其仁。”……子贡曰:“管仲非仁者与?桓公杀公子纠,不能死,又相之。”子曰:“管仲相桓公,霸诸侯,一匡天下,民到于今受其赐。微管仲,吾其被发左衽矣!岂若匹夫匹妇之谅也,自经于沟渎而莫之知也?”由此可见管仲在我国思想文化领域的重要性。 以前总是想着自己要完成这个任务或那个任务,要成为这样或那样的人,但从来都像一个无头苍蝇一样,发到处乱撞。每次总结失败教训时也不知道真正的原因究竟在哪?总是自我辩解说:我有目标啊?我是想这个方向努力的啊?怎么会失败呢?所以同样的错误总是一犯再犯。通过学习《管仲管理思想》经老师讲解,原来我所立的目标压根就不是真正的目标,而最多称得上是目的。真正的

目标应是“目标体系=目的+任务+指标”,也许单就这一个十字不能 说明什么,但对我而言,它却让我在学习效率方面发生了质的变化。每次期末考试来临,我都会提前复习,但是以往复习到中间就无法 再继续,因为总觉得越复习越乱,有些科目复习了灵便有些却没时 间看。而这次,我严格按照老师所讲的管仲版目标体系制定复习计划,明显觉得复习高效化了,也从每天的收获中积攒了许多动力。 我们也许都知道,管仲的思想理论博大精深。从这门课程中我 也学习了许多不单单适用于企业管理中的思想,收获更多的应是自 我素养的完善。而我们需要从管仲这里学习的也远不止十几节课多 的思想。在这位圣人的思想里,需要我们学习的东西太多太多。经 过一学期的学习,让我跟深刻的认识到,作为一个大学生,更确切 地说一个想立足于社会的人,对于管仲的了解是必不可少的,也许 我们没有时间读那本蕴含几万字文言文的《管子》,但我们应该通 过涉猎相关研究者的感想来完善自己。 “云之深处,花之未央”,只有真正的思想才能在历经千年历 史风雨的的考验之后,依然显示出其无群的活力,而管仲思想就是 这种思想;真正的思想就是即使你只接触他冰山一角,也会获益良多,而管仲思想就是这种思想。而这种思想离我们如此之近,可我 们却忙于追逐海市蜃楼。也许到我们累了,受挫了,无意间抓住了它,才发现在追求的过程中,我们遗忘了最重要的东西——圣人管 仲留给我们的精神食粮。

巴菲特黄金搭档查理芒格:漫长一生,我都在期待麻烦的到来(好文,强烈推荐)

巴菲特黄金搭档查理·芒格:漫长一生,我都在期待麻 烦的到来(好文,强烈推荐) 解读企业DNA,点击关注强基茵 查理·芒格(Charlie Thomas Munger),1924年1月1日出生,沃伦·巴菲特的黄金搭档,伯克夏·哈撒韦公司的副主席,出生于美国内布拉斯加州的奥马哈,毕业于哈佛大学法学院。本文选自查理·芒格在南加州大学毕业典礼上的演讲。下面就来介绍那些对我来说最有用的道理和态度。我并不认为它们对每个人而言都是完美的,但我认为它们之中有许多具有普遍价值,也有许多是“屡试不爽”的道理。是哪些重要的道理帮助了我呢?我非常幸运,很小的时候就明白了这样一个道理:要得到你想要的某样东西,最可靠的办法是让你自己配得上它。 这是一个十分简单的道理,是黄金法则。你们要学会己所不欲,勿施于人。在我看来,无论是对律师还是对其他人来说,这都是他们最应该有的精神。 总的来说,拥有这种精神的人在生活中能够赢得许多东西,他们赢得的不止是金钱和名誉。还赢得尊敬,理所当然地赢得与他们打交道的人的信任。能够赢得别人的信任是非常快乐的事情。我很小就明白的第二个道理是,正确的爱应该以仰慕为基础,而且我们应该去爱那些对我们有教育意义的先

贤。我懂得这个道理且一辈子都在实践它。另外一个道理——这个道理可能会让你们想起孔子——获得智慧是一种道 德责任,它不仅仅是为了让你们的生活变得更加美好。有一个相关的道理非常重要,那就是你们必须坚持终身学习。 如果不终身学习,你们将不会取得很高的成就。光靠已有的知识,你们在生活中走不了多远。离开这里以后,你们还得继续学习,这样才能在生活中走得更远。就以世界上最受尊敬的公司伯克希尔·哈撒韦来说,它的长期大额投资业绩可能是人类有史以来最出色的。让伯克希尔在这一个十年中赚到许多钱的方法,在下一个十年未必还能那么管用,所以沃伦·巴菲特不得不成为一部不断学习的机器。 我不断地看到有些人在生活中越过越好,他们不是最聪明的,甚至不是最勤奋的,但他们是学习机器,他们每天夜里睡觉时都比那天早晨聪明一点点。孩子们,这种习惯对你们很有帮助,特别是在你们还有很长的路要走的时候。阿尔弗雷德·诺斯·怀特海曾经说过一句很正确的话,他说只有当人类“发明了发明的方法”之后,人类社会才能快速地发展。人类社会在几百年前才出现了大发展,在那之前,每个世纪的发展几乎等于零。 人类社会只有发明了发明的方法之后才能发展,同样的道理,你们只有学习了学习的方法之后才能进步。我非常幸运。我读法学院之前就已经学会了学习的方法。在我这漫长的一

智慧启示

智慧 美女住酒店一晚结账时账单800元,她抱怨太贵。经理说这是标准收费,酒店附设泳池、健身房和wifi。美女说自己完全没使用,经理说饭店有提供,是她自己不用。女客人打开皮包掏钱付账,但说要扣除经理和她共度春宵的700元,只拿出100元。经理急呼:“我哪有?”女客人:“我有提供,是你自己不用!”【习惯】 乞丐到小王家乞讨,他给十块,第二天乞丐又去,又给十块,持续两年。一天只给五块,乞丐:以前给十块,怎么现在给五块?小王:我结婚了。乞丐一巴掌打过去:妈的,你竟拿我的钱去养你老婆? 启示:当提供免费服务让客户成为一种习惯,这种服务就不再是优势,而是劣势。 *【夫妻】 夫妇逛商场,女的看中一套高档餐具,坚持要买,丈夫嫌贵,不肯掏钱。导购一看,悄悄对丈夫说了句话,他一听马上掏钱。是什么让他立马转变?导购员对丈夫说:“这么贵的餐具,你太太是不会舍得让你洗碗的。”启示:人的观念没有什么不可改变,关键是角度,要善于揣摩客户心理。 【班花】 女生公开投票选班花,相貌平平的小梅发表演说:如我当选,再过几年,在座姐妹可以向自己先生骄傲的说,我上大学时候,比班花还漂亮!结果,她全票当选—— 启示:说服别人支持你,不一定要证明比别人都优秀,而是让别人觉得,因为有你,他们变得更优秀更有成就感。 *【管理的弊端】 女孩买了条裤子,一试太长,请奶奶帮忙剪短,奶奶说忙;找妈妈,也没空;找姐姐,更没空。女孩失望地入睡了。奶奶忙完家务想起小孙女的裤子,就把裤子剪短了一点;姐姐回来又把裤子剪短了;妈妈回来也把裤子剪短了,最后裤子没法穿了。——管理的弊端就在于:要么都不管,要么都来管! *【经典故事】 老虎抓到一头鹿后要把它吃掉!鹿说:“你不能吃我!” 老虎愣了一下,问:“为什么?” 鹿:“因为我是国家二级保护动物!” 老虎大笑道:“总不能为了二级保护动物而让一级保护动物饿死吧?!” 感悟:时刻保持危机感,不要让自己那点优势害死。 【杯子】 当一只玻璃杯中装满牛奶的时候,人们会说“这是牛奶”;当改装菜油的时候,人们会说“这是菜油”。只有当杯子空置时,人们才看到杯子,说“这是一只杯子”。同样,当我们心中装满成见、财富、权势的时候,就已经不是自己了;人往往热衷拥有很多,却往往难以真正的拥有自己 【碗破的启示】 一个卖瓷碗的老人挑着扁担在路上走着,突然一个瓷碗掉到地上摔碎了,但是老人头也不回地继续向前走。路人看到觉得很奇怪,便问:“为什么你的碗摔碎了你却不看一下呢?”老人答到:“我再怎么回头看,碗还是碎的。”你得到什么启示呢? 【要害与敏感关键点】 公司在男厕小便池上贴了一纸条:“往前一小步,文明一大步。”结果地上仍有许多尿渍。后来公司认真吸取教训,纸条改成:“尿不到池里说明你短;尿到池外说明你软”,结果地上比以前干净许多。启示:有时扬其长不如揭其短!给客户的提案要具体并准确地切中其要害与敏感关键点才有效。 【个人与团队】 老师问弟子:一滴水如何能不干枯?弟子沉默不语。老师说道:一滴水,风可以将它吹干、土可以把它吸干、太阳可以把它蒸发,要想要不干枯,只有让它融入大海。一个人无力独撑天下,要想获得成功,就得学会与人合作,独木难林,这就是我们常说的:再强大的个人都不如一个团结的组织。 【比耐力】

相关主题
文本预览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