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龄前儿童攻击性行为研究综述
- 格式:doc
- 大小:41.00 KB
- 文档页数:20
儿童攻击行为研究综述摘要:本文从儿童攻击行为的定义着手,对攻击行为的分类、攻击行为的理论,影响因素以及有效控制做了梳理,试图使读者对攻击行为有一个全面系统的了解,并得出结论:要培养儿童优良的人格特征,从而减少和控制儿童攻击性行为的发生。
关键词:攻击行为;儿童;研究综述攻击行为是儿童经常会发生的不良行为。
儿童之间因矛盾而互相辱骂、恶意中伤、打架斗殴、乃至动用武器伤害生命的事件时有发生,报刊上此类报道已屡见不鲜,着实让人忧虑。
儿童的攻击性行为不仅对其身心健康、人格发展与学业进步等有极其消极的影响,而且在一定程度上影响着教师教育教学工作的正常实施,因此,对儿童攻击性行为的研究具有理论上和实践上的双重价值。
有鉴于此,本文在较广泛参阅有关文献的基础上,对有关研究成果中儿童攻击性行为的定义、分类、攻击行为的理论、影响因素以及有效控制等方面,进行研究归类,在此基础上做了综合论述,以期对儿童良好行为的塑造有所启迪。
一、攻击行为的界定及其分类(一)攻击行为的界定心理学家对攻击行为的研究历时近百年,但迄今为止对攻击行为并没有统一的定义。
心理学中对攻击行为的界定,主要是以行为的解剖学性质、行为的前提条件、行为的后果和观察者对行为所作的社会判断这四个方面为基础。
[1]与之对应,心理学中对攻击的定义主要有解剖学定义、前提条件定义、行为后果定义和社会判断定义四种。
这四种定义从不同角度阐述了攻击性行为,各有其侧重及可取之处,同时也存在着不足。
因此,儿童攻击行为可定义为儿童“有意伤害别人且不为社会规范所许可的行为”,包括一个人故意打、踢、推、掐等躯体攻击行为和哄起外号、造谣中伤等口头攻击行为。
这种行为通常表现为情绪不稳、脾气暴躁、易冲动、自控能力差、言语较多,喜欢与人争执,好胜心强等方面。
(二)攻击行为的分类根据不同的维度,攻击可分为不同类型。
如劳伦茨(Lorentz)和雷斯(Reise)把攻击分为情感性攻击和工具性攻击;哈吐普(Hartup)把攻击分为敌意性攻击和工具性攻击;艾沃雷尔(Averile)把攻击分为可接受的攻击和不被接受的攻击;美国心理学家道奇和考依将攻击分为反应型攻击和主动型攻击。
儿童攻击性行为研究综述儿童攻击性研究儿童攻击性行为研究综述何伟健吴思远梁熙维 [摘要]儿童攻击性行为是儿童表现出来的对他人和社会造成负面影响的一种不健康的社会行为,不利于儿童未来的发展。
导致儿童攻击性行为的原因有多方面,本文对其中的媒体因素进行了深入分析,并从正确使用媒体的角度提出矫正的相关对策。
在个人内部冲突和社会性冲突中有的儿童缺乏有效的方式化解,于是采取攻击行为,阻碍了社会化发展。
只有正确认识小学生攻击行为的表现和特点才能进行有效干预,帮助小学生克服攻击行为,学会合理解决问题,促进其社会化健康发展。
[关键词] 攻击性行为;儿童;现状;对策随着社会的发展变化,儿童的攻击行为、暴力犯罪正呈日益严重的势态,不仅在犯罪率居高不下的美国,在整个西方国家如此,中国也受到这个问题的严重困扰。
可以这么说,我国《预防未成年人犯罪法》正是针对这样一种严峻形势而制定的,同时,在社会心理学和社会认知研究中,对攻击行为的研究乃是证明社会认知具有内隐性的突破口,因此,对儿童攻击行为进行深入全面的研究极具迫切性,具有重要的现实意义和理论意义。
攻击行为的概念:攻击行为,就是攻击,也称侵犯,也称侵犯或侵犯行为。
而对于攻击行为这一概念,学术界对其界定可谓是众说纷纭,莫衷一是。
那么,攻击性行为究竟是怎样一种行为,又是如何形成的呢?我们的教师和家长又应该采取什么样的教育策略才是最佳方式呢?针对这一系列的问题,笔者认为有必要进行实例研究。
1.攻击性行为的概念以及形成原因. 1.1 攻击性行为的概念.攻击是指个人或者团体有意地攻击或伤害他人身体或精神或者损害他人财物的反社会行为。
儿童, 甚至是成年人都会表现出这种行为, 主要表现在三个方面。
一是言语攻击,即指通过取笑、讽刺、诽谤、谩骂、背后说别人坏话等方式对他人进行人格欺侮, 或者是恶意造谣中伤他人, 破坏别人之间的关系。
二是身体攻击, 即用身体的某些部位或者是有可能造成伤害的工具攻击他人身体。
幼儿击性行为原因分析文献综述王敏(教育科学与管理学院2014级B班 00136)摘要:近几年来幼儿攻击行为问题层出不穷,受到了社会各界的关注。
本文将基于有关专家学者的研究对幼儿攻击行为进行分类,并进一步研究导致幼儿攻击行为产生的自身原因和外部原因。
希望能够帮助家长和老师正确认识幼儿的攻击行为。
关键词:幼儿;表现与危害;原因;一、前言当今幼儿大多数为独生子女,受到了家人和社会的关爱。
因攻击行为而导致的幼儿暴力事件频频发生,现状令人担心。
要解决幼儿攻击行为,让他们健康地成长,家长和老师就必须对幼儿攻击行为有正确的认识。
本文将运用儿童心理学方面的理论研究幼儿攻击行为产生的原因。
希望通过对其发生原因的探究帮助家长、老师们认识幼儿攻击行为。
二、幼儿攻击攻击行为的表现与危害(一)幼儿攻击性行为的表现攻击性行为也叫侵犯行为,是幼儿常见的问题。
具体表现分为:一是身体侵害,如踢人、打人、咬人等。
二是权力侵害,如经常抢夺别人的东西。
三是心理伤害,如在背后造谣生事、挑唆等。
四是语言伤害,如骂人、叫嚷等。
(二)幼儿攻击性行为的危害幼儿的攻击性行为严重影响着幼儿的身心健康。
如不能及时矫正,会影响日后的成长。
攻击性行为会延续到青年和成年时期,导致其人际关系紧张,甚至走上犯罪的道路。
三、幼儿攻击行为的原因幼儿攻击性行为有很多种说法,综合各界学术人士和一线教师的经验可以分为以下几类。
(一)生物学因素1.大脑:在之前的很多种研究中,我国大部分的学者认为,人的大脑是直接决策人类行为的关键所在。
攻击性行为是一种特殊的行为方式,很可能就是受到大脑的影响。
2.性激素:攻击行为与雄性激素的水平有关。
Birnbaum和Croll(1984)进行的实验结果证明男性在愤怒时出现攻击性行为的倾向性比女性要高很多。
(二)社会因素1.学校教育:教师消极评价会使幼儿产生攻击性行为。
如果一个幼儿行为不够端正良好,很容易就会受到老师的消极评价,这会严重的挫伤幼儿的自信心,并且随着时间的推移也会逐渐的认同了老师的不合理评价,然后就引发了攻击性行为。
儿童攻击行为研究综述儿童攻击行为是指儿童在日常活动中采取物理或言语方式对他人进行伤害的行为。
这种行为对被攻击者的身心健康产生负面影响,同时也对攻击者的发展和社会关系造成了困扰。
因此,对儿童攻击行为的研究成为心理学、教育学和社会学等学科领域的重要研究内容。
首先,儿童攻击行为的形成原因是研究的重点之一、研究表明,儿童攻击行为的形成与个体特征、家庭环境和社会文化等多种因素有关。
个体特征方面,儿童的性别、年龄、情绪调节能力等均与攻击倾向有关。
例如,男孩相对于女孩更容易表现出肢体攻击,而年龄较小的儿童则更容易使用言语攻击。
家庭环境方面,家庭暴力、父母教养方式和家庭冲突均被视为可能导致儿童攻击行为的因素。
此外,社会关系和社会文化环境也对儿童的攻击行为产生重要影响。
其次,儿童攻击行为对儿童自身发展的影响是研究的另一个重要方向。
攻击行为的长期存在可能导致一系列负面后果,包括行为障碍、心理健康问题和学业困难等。
这些问题将进一步影响儿童的自尊心、社交技能和心理健康等方面的发展。
因此,研究如何预防和干预儿童攻击行为,以促进儿童健康发展,是儿童心理学领域的一个重要课题。
此外,儿童攻击行为的研究还需从教育和社会角度进行深入分析。
学校和教育环境是儿童攻击行为发生的重要场所,研究表明,教育者的教育方式和学校的管理方式对儿童攻击行为产生影响。
因此,教育者需要掌握对儿童攻击行为进行干预和防范的方法和策略。
同时,社会也需要关注儿童攻击行为问题,并提出有利于儿童健康成长的政策和支持。
总之,儿童攻击行为的研究需要多方面的综合分析,包括个体特征、家庭环境、社会关系和教育等方面,并结合心理学、教育学和社会学等多个学科的知识进行综合研究。
只有深入研究儿童攻击行为的形成原因和对儿童发展的影响,才能更好地制定预防和干预策略,促进儿童的身心健康发展。
幼儿攻击性行为观察研究报告标题:幼儿攻击性行为观察研究报告摘要:本研究旨在观察和分析幼儿攻击性行为的发生情况,并探讨可能的影响因素。
通过观察和记录幼儿在日常活动中的攻击性行为,收集相关数据并进行分析。
研究结果对于理解和处理幼儿攻击性行为具有重要的参考价值。
1. 引言攻击性行为在幼儿期是一个常见的问题,对幼儿的发展和周围环境的稳定性都有负面影响。
因此,研究幼儿攻击性行为的发生情况和相关因素具有重要的现实意义。
2. 方法2.1 参与者:选取XX幼儿园中X个班级的X名幼儿作为研究对象。
2.2 观察记录:在幼儿园的日常活动中,记录幼儿的攻击性行为,包括身体攻击(如推搡、打人)、言语攻击(如嘲笑、辱骂)等。
2.3 数据分析:将收集到的数据进行统计和分析,比较不同因素之间的相关性。
3. 结果3.1 攻击性行为的频率:记录期间,幼儿园中发生攻击性行为的频率为XX次/天。
3.2 攻击性行为的类型:身体攻击是最常见的攻击性行为类型,占总攻击性行为的XX%。
3.3 影响因素:研究发现,幼儿在人际互动中的自信程度、家庭教育方式以及与同伴的关系等因素与攻击性行为有一定的关联。
4. 讨论幼儿攻击性行为的发生受多种因素的影响,包括个体因素(性格、情绪等)、家庭因素(家庭环境、教育方式等)以及社交环境因素(同伴关系、学校环境等)。
针对这些影响因素,采取相应的干预措施可以减少幼儿攻击性行为的发生。
5. 结论本研究通过对幼儿攻击性行为的观察和分析,总结了发生频率、类型以及相关影响因素。
这些结果对于教育工作者和家长采取适当的干预措施以减少幼儿攻击性行为具有重要意义。
进一步研究还可以关注幼儿攻击性行为的长期影响及干预效果评估等问题。
编号泉州幼儿师范高等专科学校毕业论文(设计)题目学前儿童攻击性行为的问题研究学生姓名学号专业艺术教育班级指导教师艺术教育系2014 年11 月28 日学前儿童攻击性行为的问题研究艺术教育2010级指导老师:内容摘要:学前儿童的攻击性行为是经常发生在幼儿群体中的一种不良行为。
对此,许多家长却表现的较为漠视,甚至还觉得小孩就要这样子才有出息,不会在外受欺负。
而众多幼儿教师呢,却认为是一种犯错.因此,经常大声呵斥或者惩罚有攻击他人行为的幼儿,导致他们在走向社会化的过程中,身心得不到健康发展。
近年校园内发生的欺负弱小和儿童打架等暴力事件逐渐增多,引发了人们对儿童攻击性行为高度的关注。
为确保孩子从小都拥有健康的心理,本文专题对学前儿童进行了其攻击性行为的问题研究,分析了幼儿攻击性行为产生的原因,剖析攻击性行为的差异性,继而提出解决学前幼儿攻击性行为的对策。
旨在于幼儿教师在对待学前儿童的攻击性行为时,保持冷静头脑,客观认知其自然成长规律,不盲目归结错误缺点,加以合理疏导,帮助幼儿纠正错误从而健康成长.关键词:攻击性行为学前儿童产生原因差异性引导措施一、幼儿攻击性行为产生的因素儿童的攻击行为在通常情况下,是指学前儿童对他人存在伤害,从而导致被害人受到人身伤害,或者被唤起恐惧心理的一种行为,它在儿童的日常生活中时有出现,却也常常为我们所忽略。
其攻击性行为的表现形式,可分为身体攻击性行为、言性攻击行为,以及间接攻击性行为。
据科学研究表明,学前儿童中年纪越小的,其表现出的身体性攻击性行为就越多,而随着年龄的增大,这种攻击性行为也随之减少。
按攻击性的行为起因划分,有主动性和反应性二种,后者是指幼儿受到环境的影响所发生的攻击行为,比如被小伙伴骂生气去打对方.而导致学前儿童攻击性行为产生的原因,有着多个方面,主要体现在以下三种因素上:1、环境因素环境对幼儿的身心影响最大,在好的环境下,幼儿会茁壮的成长,反之,不论是社会、学校,还是家庭哪种环境有所偏差,都有可能导致幼儿攻击性行为的产生,对幼儿的身心健康有着非常不利的影响。
摘要攻击性行为的产生与发展将会影响学前期儿童社会性的培养和良好社会性的形成。
家庭因素、同伴关系、行为强化和观察模仿等都可以引发学前儿童攻击性行为。
教师与家长必须了解学前儿童攻击性行为产生的原因,并采取包括净化学前儿童生长环境、提高学前儿童社会认知水平、引导学前儿童合理宣泄情绪和为学前儿童树立亲社会行为榜样等有效对策,促进学前儿童健康成长。
关键词学前儿童;攻击性;社会性;干预Research on Preschool Children 's Aggressive Behavior //Zhang WeiAbstract The emergence and development of aggressive behavior will affect the development of preschool children's sociality and the formation of good sociality.Family factors,peer relationship,behavioral reinforcement,and observational imitation can all trigger preschool children's aggressive behavior.Teachers and parents must understand the causes of preschool children's ag-gressive behavior,and take effective countermeasures to promote the healthy growth of preschool children,including purifying the growth environment of preschool children,improving the social cognitive level of preschool children,guiding preschool children to vent their emotions reasonably,and setting a prosocial behavior model for preschool children.Key words preschool children;aggressiveness;sociality;interven-tion1学前儿童攻击性行为的概念和表现形式攻击性行为也称侵犯性行为,是指有意伤害他人或毁坏物品的行为(不是出于好奇)。
幼儿攻击行为的调查与研究幼儿阶段是儿童的成长发育阶段之一,也是孩子形成行为与价值观的重要阶段。
在这个阶段,孩子会经历许多困扰家长和教师的行为问题,其中,攻击行为是一种普遍存在的问题。
虽然儿童攻击行为在一定程度上是生理和心理发展的表现,但是,它却对儿童和他们周围的家长、老师和同伴都带来了巨大的困扰和伤害。
因此,我们有必要对幼儿攻击行为进行深入的调查和研究,以便更好地了解这一现象的特点、影响及有效的干预方法。
一、幼儿攻击行为的特征1.显性攻击儿童的攻击行为包括打、踢、咬、推、抓等形式的暴力行为,打架、打闹等行为。
2.隐性攻击儿童的隐性攻击行为包括比如放冷箭、斗大嘴巴等形式,这些攻击行为是比较隐蔽,也比较微妙的,不如直接暴力行为明显,但是同样会给孩子带来受伤的危险。
二、幼儿攻击行为的影响1.对自身的影响通过攻击行为,孩子在满足自己需求的同时,也在承受着面临负面评价、惩罚的压力,这对于孩子的自尊心和心理健康都会造成损害,也会影响其在社交中的表现。
2.对家长的影响对于孩子攻击行为的发生,家长常常感到无助,无法有效控制孩子,也会带来一定的负担和心理压力。
3.对幼儿园师资的影响对于幼儿园师资,孩子的攻击行为也带来了教学难度和安全风险。
4.对同伴之间的影响对于同伴,孩子的攻击行为会导致其之间的关系出现裂痕,孩子之间的互信度降低,也会影响到孩子健康发展,影响到幼儿的团体合作能力和情感发展。
三、幼儿攻击行为的干预措施1. 家长配合家长是孩子成长过程中最重要的参与者,他们可以与园方携手,共同寻找有效的干预措施,如定期沟通家长会,让家长了解孩子的表现情况,协助解决问题。
2. 重新制定规则园方应根据教育部新发布的关于安全隐患专项整治工作的通知,重新修订安全管理规则,明确每个幼儿应有的行为规范和责任,并向幼儿和家长公示。
3. 社会化代码通过游戏、角色扮演等多种形式,学习社会化代码,提供积极的学习环境,让孩子能够树立社会化习惯,并在游戏中学会合作,同伴相处,管理情绪。
幼儿攻击行为的调查与研究幼儿时期是个体心理和社会行为发展的重要阶段,然而在这一阶段中,攻击行为是幼儿常见的一种行为问题。
为了深入了解幼儿攻击行为的特点、原因及对策,本研究通过对一线幼儿教育工作者的访谈、家长问卷调查以及观察法,对幼儿攻击行为进行了调查与研究。
一、幼儿攻击行为的现状1.攻击行为的表现形式幼儿攻击行为主要表现为身体攻击、言语攻击和关系攻击。
身体攻击包括打人、推人、咬人等;言语攻击包括骂人、嘲笑、威胁等;关系攻击则表现为排斥、孤立、背后说坏话等。
2.攻击行为的频率调查发现,大部分幼儿的攻击行为频率较低,但仍有部分幼儿攻击行为较为频繁。
其中,男孩的攻击行为频率高于女孩。
3.攻击行为的对象幼儿攻击行为的对象主要是同伴,是老师和家长。
同伴间的攻击行为多发生在争夺玩具、争抢地盘等情境下。
二、幼儿攻击行为的原因1.家庭因素家庭环境、父母教养方式、亲子关系等都可能影响幼儿的攻击行为。
如家庭氛围紧张、父母溺爱或严厉、亲子关系疏远等都可能导致幼儿出现攻击行为。
2.学校因素幼儿园的教育环境、教师的教育方式、同伴关系等都可能影响幼儿的攻击行为。
如幼儿园环境不良、教师忽视幼儿情感需求、同伴关系紧张等都可能导致幼儿产生攻击行为。
3.社会因素社会环境中的暴力文化、媒体传播的暴力信息等也可能影响幼儿的攻击行为。
如幼儿接触过多的暴力画面、受到周围人的不良影响等都可能诱发攻击行为。
三、幼儿攻击行为的对策1.家庭对策(1)营造和谐的家庭氛围,减少家庭冲突。
(2)改进父母教养方式,关注幼儿情感需求。
(3)加强亲子沟通,增进亲子关系。
2.学校对策(2)提高教师教育水平,关注幼儿情感需求。
(3)加强同伴关系教育,引导幼儿学会交往。
3.社会对策(1)限制幼儿接触暴力信息,营造健康的社会环境。
(2)加强家庭教育宣传,提高家长教育意识。
(3)开展幼儿心理健康教育,提高幼儿心理素质。
四、结论幼儿攻击行为是一个复杂的社会现象,涉及到家庭、学校、社会等多方面因素。
•教学研究13【参考文献】[1] 周冰菁.小班幼儿攻击性行为的分析与思考[J].读写算,2020,(32):57+59.[2] 郑菲菲.浅谈幼儿攻击性行为的影响及控制策略[J].青春期健康,2020,(24):90-92.[3] 孙崇勇,多兰,赵红,李淑莲.亲子关系对幼儿攻击性行为的影响[J].陕西学前师范学院学报,2020,36(12):60-68.[作者简介:马太仙,贵州毕节,贵州省威宁县海边街道中心幼儿园。
]幼儿的攻击性行为研究内容摘要 每个孩子都是天使,其实攻击性行为并不可怕,它并不是偶然发生的,而是在一些事物环境的影响下导致孩子患上攻击性行为,当面对这些孩子的攻击性行为时,老师和父母应该根据实际情况正确处理和耐心指导,只有这样孩子的童年才是快乐的。
关键词 幼儿;攻击性行为;产生原因;对策1 儿童攻击性行为产生的原因1.1 幼儿自身的原因首先,孩子自己的年龄特点。
儿童期为3岁-6岁。
在这一时期,儿童的自律能力和自控能力刚刚开始发展,仍然缺乏自我约束,有强烈的好奇心和探索环境的精神,展示行为是不经思考的,尤其是一些独生子女家庭,做事以自我为中心,并是不合理的。
其次,负面情绪。
在活动中,年幼的孩子总是认为自己是游戏的中心,当他发现没有人愿意和他玩时,他就制造了一场风暴,只能通过攻击行为来缓解。
以此让别人关心他,让别人注意他。
如在活动中,因为一个女孩抢了一个男孩的东西,他很不高兴,立即互相撕咬,这也是一种消极的发泄,心里想“你别跟我玩,我不让你玩。
”最后,自己的沟通方式有问题。
在活动中,有些孩子的性格是傲慢的,说一不二,从不听其他小朋友的意见,有一种强烈的表现欲望,孩子们非常希望得到老师的肯定和鼓励,也想吸引教师的注意,但他引起教师注意的方法是不正确的。
在平时的区域性活动中,教师应引导孩子学会分享,学会与同伴交流,避免孩子以攻击性行为达到自己的目的。
1.2 社会环境的影响人的许多行为是通过观察别人的行为造成的,这些观察的形式存储在大脑心理表象或象征性的特点,帮助他们模仿行为。
学前儿童在园攻击性行为的观察研究学前儿童在园攻击性行为的观察研究攻击性行为在学前儿童中属于一种常见的行为问题。
学前儿童在园攻击性行为的表现形式包括推、撞、打、咬等。
这种行为的表现形式具有直接性和即时性,同时也具有明显的伤害性和危险性。
因此,学前儿童在园攻击性行为的问题既关注儿童本身的健康和安全,也涉及到家庭、学校和社会的园所整体规范和治理。
本研究选择以一家幼儿园的学前班为调查对象,采用参与性观察法,通过观察、记录、分析和讨论等方式,探讨学前儿童在园攻击性行为的发生、原因、形式和对策等问题。
研究的结果如下:一、学前儿童攻击性行为的发生率较高,其中男孩的攻击性行为明显高于女孩。
通过对样本的观察和统计分析,可以发现学前儿童在园攻击性行为的发生率较高,其中男孩的攻击性行为明显高于女孩。
这可能与男孩天性好动、好斗、好冒险等特点有关。
同时,在家庭和社会中成年男性的暴力行为和冲突解决方式也可能对学前儿童的攻击性行为起到了一定的影响。
二、学前儿童攻击性行为的原因复杂,包括情绪失控、竞争紧张、游戏冲突等多种因素。
学前儿童的攻击性行为并非单一的原因所致,而是由多种因素共同作用所致。
情绪失控是学前儿童攻击性行为的一个重要原因,比如儿童由于饥饿、疲劳、焦虑、孤独、疼痛等原因导致的情绪失控。
此外,学前儿童的攻击性行为还与竞争紧张、游戏冲突、资源争夺等因素有关。
学前儿童往往缺乏社交技能和解决冲突的能力,在玩耍、分享、交流等方面存在一定的困难。
三、学前儿童攻击性行为的形式多样,主要包括推、撞、打、咬等。
学前儿童在园攻击性行为的表现形式多种多样,主要包括推、撞、打、咬等。
这些形式具有直接性和即时性,同时也具有明显的伤害性和危险性。
学前儿童的攻击性行为不但可能给其他儿童带来身体上的伤害,也可能对儿童的心理健康和自尊心产生影响。
四、学前儿童攻击性行为的对策包括影响因素干预、心理辅导、方法指导等多种方式。
学前儿童攻击性行为的对策需要综合考虑多种因素,包括影响因素干预、心理辅导、方法指导等多种方式。
关于儿童攻击性行为的分析研究报告幼儿的攻击性行为在幼儿园期间是一种较为普遍的现象,如果幼儿的攻击性行为如不及早予以纠正引导,对幼儿的发展将会产生极大的影响,必须加以淡化、纠正和引导。
攻击行为是指对他人进行的有意的伤害,这也包括语言伤害。
在幼儿园里幼儿的攻击行为主要表现为工具性攻击和言语性攻击。
幼儿“攻击性”行为形成的原因主要有以下几点:一是年轻的父母(或祖父母)对幼儿娇宠、放纵,过分溺爱,要什么给什么;二是电视广告和动画片中不良内容的影响。
三是从父母同伴和周围人那里模仿得来的。
导致他们以自我为中心,为所欲为,稍不如意,便以“攻击性”行为来发泄不满,甚至发展到以攻击他人为乐的地步。
“攻击性”行为在幼儿园阶段有着两个明显的差异:首先是性别差异,即男孩子的攻击性行为表现的比女生突出;二是攻击类型差异,即攻击性攻击和语言攻击。
幼儿的不仅对自己的行为会对其他幼儿的生活学习会产生什么样的影响并没有清晰的认识和了解,而且对幼儿自己以后的发展以及人际关系、社会交往方面都会产生严重的影响;有资料显示,70%的暴力少年犯在儿童时期就被认为有功性行为,因此,对于幼儿时期攻击性行为的矫正显得至关重要。
作为幼儿教师只希望他们在幼儿园里健康快乐的发展,为将来迈入社会打好基础,因此幼儿的这一行为必须加以淡化。
我通过两年的跟踪观察和教育实践,对幼儿攻击性行为形成的原因进行了了解和分析,觉得可以采取相应的措施来淡化和矫正幼儿的攻击性行为。
(一)、幼儿出现攻击性的原因分析1、需求不满幼儿的需求多种多样,在不同的时间和地点有不同的需求。
有精神需求和物质需求,当幼儿的这些需求得不到满足,幼儿的攻击性行为就相应的产生了,由于幼儿有很强的自我中心意识、对自己喜爱的物品、玩具有强烈的占有欲,所以常常发生争抢玩具的攻击性行为。
由抢夺玩具而产生的攻击性行为在幼儿园较为普遍,这是一种需求性的攻击行为。
2、遭遇挫折攻击行为有时是对所受挫折的一种隐射。
学龄前儿童攻击性行为研究综述时间: 2010-4-26 作者: 刘晋来源:幼儿教育[摘要] 攻击性行为的存在造成了教养者不同程度的困扰,为了解决这种困扰,笔者进行了一系列的调查和研究。
要解决问题,我们首先要了解攻击性行为是什么回事,它在学龄前幼儿的身上又是如何的产生,如何体现的,它发生的概率、频率有多高?第二,现在面对这一现象存在,社会以及社会各界给予的态度又是怎样,有没有找到合适的方式来解决。
第三,这一群体的幼儿其社会关系比较差,作为他们的教养者,我们应该采取的正确方式是什么,怎样的方式方法才是对“问题幼儿”最好的。
事实上,为了避免攻击行为的发生,人们容易孤立这一群体的幼儿。
在这种消极、否定的环境中成长,久而久之,各方面的发展必然受到很大的限制,更要引起注意的是如果幼儿的攻击性行为不及时加以干预、矫治,那么幼儿期攻击性行为严重的幼儿将来容易走上犯罪的道路。
[关键词] 攻击性行为;形成原因;现状;对策学龄前(0—6岁)幼儿的教育是基础教育的基础,但由于学龄前幼儿各方面都处在发展阶段,也就是说处在不稳定状态,家长和教师在教育过程中会遇到各种不同的问题,例如:幼儿问题行为。
幼儿问题行为是一种具有普遍性特点的客观存在的行为,能直接或间接地影响民族素质的提高,而攻击性行为是问题行为极其重要的表现之一,是一种消极行为。
它不但会对其他幼儿或班集体造成危害,而且容易使攻击者本人得到比较多的来自周围环境的否定,不利于幼儿健康的成长。
正因为如此,该问题历来为发展心理学和幼儿教育学研究所重视,在这方面的研究也取得了较丰富的成果,这些研究成果为我们一线教育者对有攻击性行为的幼儿进行教育提供了有效的依据。
那么,攻击性行为究竟是怎样一种行为,又是如何形成的呢?我们的教师和家长又应该采取什么样的教育策略才是最佳方式呢?针对这一系列的问题,笔者认为有必要进行实例研究。
一、攻击性行为的概念以及形成原因要解决攻击性行为的问题,不可避免,首先对攻击性行为需要具备有深刻的认识,这里我们所谈到的攻击性行为的对象为学龄前幼儿。
㈠攻击性行为的概念攻击性行为⑴(aggressive behavior)通常定义为有意伤害他人身心健康的行为。
而幼儿攻击性行为是指幼儿经常性发生对他人、周遭物体进行的行为或言语上的严重攻击表现。
0——4岁的幼儿常采用直接的吵架,打架等进行身体攻击,4——6岁的幼儿常采用间接的语言攻击,漫骂、诋毁,故意给其他幼儿造成心灵伤害等。
㈡攻击性行为的形成原因攻击性行为早在一个多世纪之前就引起了社会和教育界广泛关注,在其形成原因上,也是众说纷纭。
不可否认的是,环境对攻击性行为的影响最为重要。
笔者认为,环境作用才是造成攻击性行为产生的主要原因。
l.心理环境⑴挫折⑵的产生引起攻击性行为的产生当人朝着自己的目标前进时,遇到障碍,挫折感油然而生,而这种挫折感表现在行为上就是攻击性行为。
虽然挫折可以引起攻击性行为,但不是产生攻击性行为的必要条件。
⑵社会中无意识的学习⑶现在社会中充斥着各种因子,幼儿对这些因子的吸收良莠不分,这对幼儿攻击性行为的产生造成了不可磨灭的影响。
在班杜拉⑷1961年和1965年的两次实验中我们可以得出,幼儿的攻击性行为很大程度上是在学习模仿平常在社会上的所见所闻,如果在他发生攻击性行为的当时,没有任何成人对他的错误行为做出反应,那么攻击性行为的发生频率在这个孩子身上会逐步提高,将来发展成不可挽回的后果。
社会评价和指导也对攻击性行为的再次产生有不可估量的作用。
⑶心理成长因素3-4岁是人成长过程中的第一反抗期⑸,心理发育的状态会影响人今后的性格和情感的健康形成和发展。
这个时段是人在生理上的断乳期,对于幼儿来说,这种震撼不亚于人类第一次登上月球所造成对人的震撼。
3岁之前,孩子在心理上同父母处于一体状态;3岁以后,他们开始能区分自己与环境的不同,想自己独立行动。
随着孩子活动能力的增强,知识的不断丰富,心理变化急剧,特别是孩子的需要发生了很大的变化,而教育者却还停滞不前,造成教养者要求与孩子心理需要的不同,从而引起孩子的种种反抗行为,出现了反抗倾向。
⒉教育环境在六岁之前,人这一生所需要的习惯、态度、发展倾向都是可以通过学习培养成功的,这与幼儿所处的教育环境有着紧密联系。
⑴父母是幼儿的第一任老师,他们的教育方法和态度对幼儿身心健康的发展有极大的影响。
我们常遇见那种父母很难管带的婴儿,他的攻击性行为并不是天生的,而是抚养者针对婴儿在成长过程中表现出的某些特点,采用严格的控制手段,让婴儿形成急躁、易怒、易反抗等性格特征,表现出攻击倾向。
⑵在3岁后,幼儿园成为幼儿的接受教育和生活的重要场所,教师对幼儿在教学生活上采取的方式和态度,也是幼儿产生攻击性行为的直接因素。
教师会逐步培养幼儿之间的合作性,却在经常采用“谁坐得最好”、“看谁跳得最好”等语言时,不经意强化了幼儿的争强好胜心理和挑战行为。
很多教师认为这是竞争的一种方式,实际上,攻击性与竞争性只是一墙之隔,因为有竞争精神的人拥有一种善于超越、不甘落后的“攻击意识”,这种“攻击”是有限度的,但是超出后就会演变成攻击性行为。
可见,幼儿攻击性行为的形成与环境教育的一些因素存在密切关系。
因此,我们更多地从环境中去认识了解它,并寻找原因,积极矫治。
二、运用各种调查方法获得的具有攻击性行为幼儿的集体情况,以及教师和家长对待幼儿攻击性行为的处理方式的调查。
㈠攻击性行为在学龄前幼儿中存在有普遍性的特性,并且显性或隐性的从幼儿的行为中表现出来。
对于具有攻击性行为的幼儿群体,我从不同年龄段的幼儿中随机抽取了50名幼儿(男女幼儿各25名)范围的群体调查。
从上表中我们不难发现,在0-2岁之间的幼儿缺乏独立意思,各种能力都尚未发育完全,更多的是通过自己的肢体语言来表示自己的不满情绪,正如心理学家阿利瑟·所特⑹所说的“碎饼干现象”:一个一二岁的孩子不大可能由于得到碎饼干就感到不安,只是将这块饼干作为借口释放郁积的沮丧心情。
这种行为传达的信息是孩子需要放慢速度,简单他的活动,确保他有足够的时间自由玩耍。
2——4岁的幼儿刚产生独立意识和具备独立行动的能力, 对周围的一切充满强烈的好奇心,他希望亲自去探察一切。
但由于某些能力上的不完善,还不能独自应对问题,而教养者怕出现意外,经常限制他的活动,使独立个性正在形成,自由需求增加的幼儿心情不佳,从而产生反抗行为。
4——6岁的幼儿心智发展已接近一个成人,加上教养者长期的教育引导,其攻击性行为主要出现在语言攻击上,造成他人心灵伤害,攻击群体中,女孩子主要为语言攻击,男孩子则是打而不叫⑺。
教养者此时更应该多加关注,避免造成严重后果。
㈡幼儿教师对待攻击群体的教育策略⑻调查⒈幼儿教师对待具有攻击性行为幼儿的教育策略针对发生在幼儿园的攻击现象,教师将视不同对象,不同情节采取不同的教育策略。
对待偶尔攻击他人的幼儿采取的多数是“批评教育, 向对方道歉,讲道理” 的方法。
对待经常发生攻击行为的幼儿,教师通常采用的方法有:首先孤立幼儿,让经常攻击他人的幼儿单独坐,告诉其他幼儿不跟他玩或者少跟他玩;第二以强攻强,让跟他力量相当的幼儿跟他坐一起;第三强弱搭配,与比较弱小的幼儿与攻击强的幼儿一起坐,减少冲突的机会;第四是活动惩罚,剥夺攻击他人的幼儿参与游戏或户外活动的机会。
⒉幼儿教师对待被攻击幼儿的教育策略对待被攻击的幼儿,教师一般采用的都是“处理伤情,安抚情绪,告诉老师”的方法,相对单一。
而只有极少数教师会告诉幼儿一些简单的自卫方式,让幼儿避免下次再遭受攻击。
㈢家长对待孩子攻击他人和被攻击的应对策略⒈家长对待孩子攻击他人的应对策略调查笔者针对此问题对幼儿园的100位家长进行了问卷调查。
当家长被问到此问题时,有62位家长会采用批评的方法;29位家长表示会要求孩子向被攻击的幼儿道歉;3位家长表示回家会惩罚孩子;6位家长则没有表示什么,态度是默许自己的孩子这样做。
而幼儿园的教师表示,其实大部分家长在知道孩子攻击他人时(没有造成严重后果),几乎都是表情淡然的说一句:“不要打别人啊!”隐隐觉得只要自己的孩子没有被别人打就行。
⒉家长对待孩子被攻击现象的应对策略调查这100位家长在回答孩子被他人攻击后,怎样教育孩子时,77位家长表示会要求孩子打回去;21位家长表示会要求孩子告诉老师;2位家长表示会自己出面干预.几乎没有家长表示会告诉孩子一些自我保护的方法,大部分家长都会这样告诉孩子:只要是他先打你,你就可以打回去。
三、针对调查结果和个别典型案例对攻击群体进行具体分析⒈针对群体调查的结果不难看出,0——4岁幼儿的攻击性行为更多的表现在行为上的攻击,如用手指甲抓侵犯者的脸部等。
4——6岁幼儿的攻击性行为则更多的表现在言语上的攻击。
而攻击性行为更容易发生在0——6岁的男性幼儿身上,女性幼儿只有18.3℅的概率发生攻击性行为。
⒉具有攻击性行为,欺负弱者:毛坨(2岁1个月)攻击性行为形成的关键期是婴幼儿阶段。
这期间,父母千方百计地满足孩子的各种需要,不经意间的娇宠和放纵导致了孩子的为所欲为,孩子稍不如意就会采用攻击手段来发泄不满情绪。
⒊有攻击性行为,但是在他人对自己的“领土”有威胁时才发生:卓卓(3岁9个月)独立的意识在逐渐形成的过程中,其他幼儿对自己的“领土”产生威胁时,让他感到自己受到了限制,从而出现攻击性行为。
⒋被固定攻击的对象,无法保护自己,只能够寻求老师的帮助:可可,杨韬。
体形娇小或力量小的幼儿会因为无法很好的保护自己而成为比较固定的攻击对象,加之缺乏自我保护和自卫的方法,往往在失去老师或家长的庇护后,容易被攻击。
教师和家长对待他们应该多给予一些方法上的帮助,而不是一味的要求他们在受到攻击时采用告诉老师的方式。
⒌被全班幼儿语言攻击的对象,表现为缺乏自信等:昭阳。
攻击性行为是一种目的在于使他人受到伤害或引起痛楚的行为,它在不同的年龄阶段有不同的表现形式。
幼儿攻击性不仅仅是行为上的,言语也是攻击的武器。
对于被全班幼儿言语攻击的幼儿,教师应更多的让其在全班幼儿表现出她的优势,给予全班性表扬,让其他幼儿明白每个幼儿都有自己的优点,不应该对全班任何幼儿采取排斥态度。
四、以幼儿为对象,针对攻击性行为的问题如何解决进行教师﹑家长为主体的不同教育方法。
㈠幼儿3岁后,生活中心开始从家庭为主转为家庭与幼儿园并重,这时作为主要教育者之一的教师更应该多关注攻击性行为。
⒈正确的教育观对待幼儿一视同仁,给予每个幼儿情感上的支持和关怀,不以教师自己的好恶影响幼儿与同伴的关系。
对待幼儿的攻击性行为,教师应该采用温和、安静的爱的教育,在平时对孩子的教育中注意培养他们的爱心、善良、耐心、合作、谦让等品德,铲除孩子攻击性行为的土壤,切忌当孩子出现行为问题时,用冷漠的态度,歧视的眼光,粗暴的对待有过错的孩子,应该将其视为幼儿成长过程中出现的正常现象耐心的教育,引导,避免幼儿从教师的行为中学会敌视他人,冷漠等不良的情绪情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