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中历史第一课《鸦片战争》教案
- 格式:doc
- 大小:17.64 KB
- 文档页数:8
《鸦片战争》教案范文模板一、教学目标1. 理解鸦片战争对中国历史和世界历史的影响。
2. 掌握鸦片战争的发生背景、过程和结果。
3. 培养学生分析历史事件的能力。
二、教学内容1. 鸦片战争的发生背景。
2. 鸦片战争的过程。
3. 鸦片战争的结果。
三、教学步骤第一步:导入通过图片和视频等多种形式,让学生了解鸦片战争的一些基本信息,引发学生对鸦片战争的兴趣。
可以组织小组讨论,了解学生的初步认识,并进行讲解和补充。
第二步:讲解鸦片战争的发生背景1. 讲解“鸦片”是什么,它的历史和作用。
2. 讲解中国封闭的历史背景,解释西方列强为什么要向中国输出鸦片。
3. 讲解林则徐禁烟的背景以及它的作用。
4. 讲解中国对鸦片贸易的态度,进而讲解两江总督林则徐被免职和林则徐禁烟失败的原因。
第三步:讲解鸦片战争的过程1. 讲解英国的威慑政策,并以郑成功、马关条约等为例,让学生认识到中国在航海和治理中面对的困难。
2. 讲解“黄蜂事件”和“阿美尔号事件”,让学生了解入侵中国的列强是如何制造事端的。
3. 讲解英法联军入侵、中方各地抵抗、军事胜利、使节大礼、南京条约、太平天国等一系列鸦片战争事件,帮助学生更深入地了解鸦片战争的过程。
第四步:讲解鸦片战争的结果1. 讲解南京条约的内容,并解释它的影响。
2. 讲解鸦片战争对中国开放和割据的影响,包括条约口岸、领土割让、通商关税、外国居留权、军队和警察等。
3. 讲解 openerp 金融系统、教育和科技等方面,英、法等列强对中国的影响,以及中国社会的变化和反应。
第五步:总结和复习对鸦片战争的学习进行归纳和总结,让学生学以致用。
可以让学生自由组织课外活动,为他们提供更多的学习资源和材料,加深他们对鸦片战争的理解。
四、教学方法1. 讲授法:老师讲解,学生听取。
2. 问答法:老师提问,学生回答。
3. 组织小组讨论:老师布置课题,学生自由讨论。
4. 实践活动:老师组织实践活动,让学生参与。
五、教学与评价本教案的教育目标和教育方法非常适合中等和高等学校的历史教育。
第1课鸦片战争目标感知1.知识目标认识鸦片战争给中国社会带来的危害;熟记《南京条约》等系列条约的主要内容。
2.能力目标理解鸦片战争中清政府战败的原因及其签订《南京条约》对中国社会的影响。
3.情感、态度与价值观目标学习林则徐维护中华民族利益和尊严的爱国主义精神。
重难点感知重点林则徐虎门销烟和中英《南京条约》。
难点英国发动鸦片战争的原因和鸦片战争造成的影响。
教学设计教学准备:教师准备:课件。
学生准备:教学图册。
教学过程导入新课清朝闭关锁国的改策严重影响了中国社会的进步,在19世纪40年代,英国通过一场战争,开了中国的大门,这就是今天我们要学习的《鸦片战争》。
讲授新课一、鸦片走私与林则徐禁烟1.鸦片走私师:英国为什么要向中国输人鸦片?英国于19世纪中期完成工业革命,机器生产取代了手工芽动,工业发展水平较高,为了推销工业品和掠夺原材料,英国走上殖民扩张的道路。
英国将绒、布匹等工业品销往中国,但销路并不好。
在中英正当贸易中,中国一直处于出超地位。
为了改变这种不利局面,英国向中国大量走私鸦片师:社会背景:英国是世界资本主义的发样地。
继17世纪40年代最早爆发资产阶级革命之后,18世纪时英国殖民主义者又率先实现了“工业革命”,英国成为当时世界上最强大的资本主义工业国。
鸦片战争前夕的中国,虽说已走到了封建末世,新的社会因素逐渐进行了量的积累,在一定程度上呈现一种新旧交互渗透的过渡性状况,但从18世纪下半叶开始,清王朝已经走上衰败的道路,统治黑暗,国防力量薄弱,财政拮据,国势日衰,到了19世纪以后,嘉庆、道光王朝更呈现江河日下之势。
2.林则徐禁烟(1)鸦片输入带来的危害鸦片的输入给中华民族带来了深重的灾难。
白银大量外流直接威胁到清政府的财政;许多官员、士兵吸食鸦片,不但严重了他们的体质,更导致政治腐败和军队战斗力制明这些都引起统治阶级中一些有识之士的重视。
1838年底,道光帝派林则徐前在广东查禁烟片。
(2)林则徐的烟措施派人明察暗访,拿烟贩。
高中历史《鸦片战争》教学教案大全林则徐是近代中国开眼看世界的第一人。
魏源在《四洲志》的基础上编成《海国图志》,提出“师夷长技以制夷”。
接下来是小编为大家整理的高中历史《鸦片战争》教学教案大全,希望大家喜欢!高中历史《鸦片战争》教学教案大全一【教学内容】《鸦片战争》(人教版)·历史·高一(必修)第四单元第10课,需1课时【教材分析】《鸦片战争》这一课包括两次鸦片战争的背景、经过、结果、签订的不平等条约及影响等内容,其中两个鸦片战争的背景和影响为重点,正确理解“虎门销烟与鸦片战争爆发的关系”和“为什么说第二次鸦片战争是第一次鸦片战争的继续和扩大”为难点。
教材以19世纪初英国的对外侵略扩张讲起,作为一个导入,由此帮助学生进行一个回顾性的知识连接,帮助学生为本课的学习提供背景材料,并进一步向学生提出疑问:英国在经过一个多世纪的侵略扩张后,已经建立了一个庞大的殖民帝国,为什么还要把中国作为他的下一个目标?发动第一次鸦片战争。
由此进入这堂课的重点问题:分析第一次鸦片战争发生的原因,简单讲述经过,对于结果《南京条约》的签订,要引导学生分析条约的危害。
影响是另一个重点,要使学生明确,它使中国的社会性质发生了深刻的变化。
接着在以列强侵略的不可满足性导入第二次鸦片战争,第二次鸦片战争的经过简单的一笔带过,重点讲结果即《天津条约》和《北京条约》并比较两者的内容和给中国带来的危害有什么变化?接着分析第二次鸦片战争的影响。
最后可以提出两个问题由学生进行探究学习总结:1、两次鸦片战争清政府为什么会战败?2、学完本课你有什么启示?请学生回答后教师做总结,点明“落后挨打”“思变才能崛起”的道理,进而帮助学生确立积极进取的人生态度,对学生进行爱国主义教育。
【学情分析】1、学生在初中时已经学习过《鸦片战争》这一课,对鸦片战争已经有深刻感性认识。
2、鸦片战争既是中国近代史的开端,又是中国屈辱史的开端,学生在平时的爱国主义教育中也接触的比较多。
第1课鸦片战争教案A教学目标知识目标:通过本节内容的教学,使学生了解或掌握鸦片战争的必然性;英国向中国走私鸦片的原因及害;林则徐领导的禁烟运动;英国发动鸦片战争的原因和经过;清政府与列强签订的一系列不平等条约两次鸦片战争的对中国社会的影响。
过程与方法:(1)通过分析鸦片战争爆发的根本原因和直接原因,培养学生运用“透过现象看本质”、“历史发展的必性通过偶然性表现出来”等观点辩证地观察和分析历史问题的能力。
(2)通过探讨中国战败的原因,培养学生全面、客观分析和比较历史现象的能力。
B教学重点与难点重点:两次鸦片战争爆发的必然性;两次鸦片战争的原因和性质。
难点:中国在鸦片战争中战败的原因,两次鸦片战争对中国社会的影响。
——教学过程引导学生分析战前的中国君主专制空前强化,而英国则朝着现代民主制度的方向发展在军事上中国还是传统的木船,而英国则拥有当时最先进的铁甲舰。
最后在再让学生分小组讨论归纳完下表:鸦片战争前夕的中国和英国项目中国英国政治封建主义,日益腐败先进的资本主义国家经济落后的自然经济,财政入不敷出完成了工业革命,商品经济发达军事装备陈旧,营务废弛船坚炮利外交闭关自守,愚昧无知殖民扩张综合封建统治,危机四伏资本主义迅速崛起2.虎门销烟(1)让学生结合课本归纳中国和英国的贸易特征,得出英国处于出超的地位,从分分析得出英国中国倾销鸦片原因——为了扭转贸易逆差。
(2)让学生归纳鸦片对中国的危害(财政危机、吏治腐败军备废弛、危害身心)面对鸦片的危害清政府采取了哪些措施,从而引出了林则徐的广州禁烟运动,并观看虎门销烟的视频。
(向学生绍林则徐的英雄事迹,面对清王朝的落后,提出了向西方学习的口号,并组织人翻译西方书籍、纸,向中国人介绍西方;面对鸦片的危害,领导了禁烟运动,积极抵抗外来侵略,维护中华民族尊严)3.鸦片战争爆发的原因有人说,鸦片战争是由林则徐的过激行为引起的,如果没有林则徐的虎门销烟,英国就不会发动争。
中国历史上鸦片战争教案3篇同学们知道是在什么时候在我国大规模蔓延的吗?同学们知道因为直接导致的一场近代战争吗?下面是为大家收集了鸦片战争教案,希望你们能喜欢。
鸦片战争教案一教学目标知识目标1.掌握19世纪上半期中英贸易情况。
2.掌握鸦片给中国社会带来的危害。
3.掌握林则徐虎门销烟。
4.掌握鸦片战争的过程。
5.掌握中英《南京条约》的内容及影响。
能力目标1.通过学习本课内容,培养学生分析问题的能力(可以通过对鸦片输入危害、战争原因等分析)。
2.通过英国发动侵略中国的鸦片战争和中英《南京条约》签订使中国沦为半殖民地半封建社会的发展过程,培养学生用历史唯物主义的观点观察问题、分析问题的能力。
3.通过对鸦片战争发生的根本原因和直接原因的学习,培养学生通过历史现象分析本质问题的能力。
●教学重点1.林则徐虎门销烟(包含鸦片、危害及销烟)。
2.中英《南京条约》(包含鸦片战争、条约内容及影响)。
●教学难点怎样理解中国开始由封建社会沦为半殖民地半封建社会。
●教学方法1.归纳法。
像鸦片的危害、《南京条约》的影响等内容,都需用到此法。
2.讲述法。
对鸦片战争的过程等内容,可以用讲述法来解决。
3.分析法。
19世纪上半期中英贸易情况及原因、鸦片战争的影响等,可用此法。
●课时安排一课时●教学过程[导入语例示一]《炮子谣》(节选)清陈澧“请君莫畏大炮子,百炮才闻几个死?请君莫畏火箭烧,彻夜才烧二三里。
我所畏者鸦片烟,_不计亿万千。
君知炮打肢体裂,不知吃烟肠胃皆熬煎。
君知火箭破产业,不知买烟费尽囊中钱。
呜呼!太平无事吃鸦片,有事何必怕炮怕火箭?”同学们,这首《炮子谣》里讲的是鸦片输入中国后,民众吸食,造成体质下降、倾家荡产、社会风气败坏等恶劣影响,一个主题便是鸦片之害甚于_的武器炮和火箭。
那么,鸦片又是如何进入中国的?是谁把鸦片输入进来的?其目的是什么?鸦片进入中国后给社会带来哪些危害?中国政府态度如何?等等。
通过对本课的学习,就会明白的。
高中历史《鸦片战争》教案设计鸦片战争打开了中国国门,是中国被侵略的开端。
接下来是小编为大家整理的高中历史《鸦片战争》教案设计,希望大家喜欢!高中历史《鸦片战争》教案设计一三维教学目标一、知识与能力目标1.识记:鸦片走私;虎门销烟;鸦片战争;中英《南京条约》。
2.能力(1)理解中国近代史既是资本主义、帝国主义列强侵略、奴役中国人民的侵略史,也是中国人民不断反抗内外压迫的历史。
(2)通过创设情景、角色转换,学生积极发言,突出新课程教学中学生主体性,培养学生分析与解决问题能力,提高学生语言表达能力。
(3)通过情景创设、问题探究设计,引导学生自主学习、探究,培养学生动脑与研究历史能力。
如本课设计三个探究问题,在每个问题下再设计小问题,引导学生自主学习,充分调动学习积极性、主动性、张扬学生的个性,让学生在活跃的课堂、愉悦的氛围中完成了学习任务。
(4)通过鸦片战争爆发原因探究分析培养学生用历史主义、联系的方法分析历史现象能力和通过现象抓本质能力。
(5)通过阅读关于林则徐史料,分析道光帝接受禁烟要求原因,培养学生辩析史料,获取有效信息能力。
二、过程与方法采用“情景创设——问题提出——探究学习”的课堂教学模式,运用以学生为中心的教学思想,把“以任务为中心”的活动作裁体,在研读与阐释史料,问题探究,历史比较过程中实现本课教学目标。
三、情感态度与价值观1.通过学习林则徐以及其他爱国将士义无反顾地反抗侵略英雄壮举,培养学生爱国主义情感及正确的人生价值观与历史责任感。
认识到今天幸福与安定是国人民不断抗争结果,从而珍惜今天幸福生活。
2.通过鸦片战争背景及清政府难以抵御外国侵略史实,让学生明白“封闭必然落后,落后就要挨打”、“御侮必先自强”的道理。
进而确立积极进取的人生态度,树立国民对国家的历史责任感。
3.通过火烧圆明园,认识到侵略者对中国文化摧残,也是人类文明史上的悲剧,形成“勿忘国耻,振兴中华”历史使命感。
(二)教学重点、难点一、重点:两次鸦片战争爆发的原因与影响两次鸦片战争的爆发跟西方资本主义的发展有必然联系,其中第一次鸦片战争使中国社会性质、主要矛盾、革命任务、思想领域、清朝政局、社会经济结构等方面开始发生了全方位的变化,使中国开始沦为半殖民地半封建社会。
《第1课鸦片战争》教案❶教学分析【教学目标】【重点难点】重点:中英《南京条约》难点:鸦片战争对中国社会的影响❷教学过程一、导入新课今天是新学期的开始。
我们历史的学习也将进入一个新的时期——中国近代史。
展示:通过展示视频鸦片战争的经过,美丽的罂粟花引入本课,观看后说明:中英两国远隔重洋,一个在亚欧大陆东端,一个在亚欧大陆西端。
相距如此遥远的两个国家,为什么会在19世纪中期爆发战争呢?这场战争能否避免呢?今天让我们一起学习第1课鸦片战争。
二、新课讲授目标导学一:鸦片走私与林则徐禁烟1.请同学们阅读教材第2页正文第一自然段内容,指出鸦片战争前中英贸易情况?茶叶、生丝呢绒、布匹(清前期中英贸易情况——中国出超,英国入超,英国处于贸易逆差地位)教师引导:为了扭转贸易逆差,英国想到了什么?(答案提示:鸦片)2.教师引导学生阅读第3页图片、数据资料;同时出示一则材料,让学生分析讨论:鸦片走私给中国带来的危害。
多媒体课件展示材料:(鸦片)槁人形骸,蛊人心志,丧人身家,实生民以来未有之大患,其祸烈于洪水猛兽。
——魏源(答案提示:财政危机、政治更加腐败、军队战斗力下降)3.教师过渡:面对鸦片的输入所造成的严重危害,道光帝派主力禁烟的林则徐为钦差大臣,前往广东查禁鸦片。
多媒体展示林则徐:“若鸦片一日未绝,本大臣一日不回,誓与此事相始终,断无中止之理。
”“苟利国家生死以,岂因祸福避趋之。
”和虎门销烟图(指出林则徐禁烟的决心)提出问题:有人说,鸦片战争是由林则徐的过激行为引起的,如果没有林则徐的虎门销烟,英国就不会发动战争。
这种观点对吗?为什么?(答案提示:不对。
虎门销烟只是英国发动侵华战争的借口,这场战争的爆发是必然的,不可避免的。
)目标导学二:英国发动侵略战争1.教师多媒体课件展示“鸦片战争形势示意图”,教师据图讲述鸦片战争的经过。
教师:鸦片战争以大清王朝的的失败而结束,其实当时英国派往中国作战的士兵前后不过万人,而清王朝派往南方作战的兵力超过10万人,但却打了败仗,其原因有哪些?学生讨论后回答:①清朝政治制度腐朽(根本原因);②清朝统治腐败;③中国国力衰弱;④经济落后,武器落后等。
教学设计一、导入新课:近一段时间,一些国家沆瀣一气,对我黄岩岛、钓鱼岛进行肆意的挑衅,牵动着我们每一个国人敏感的神经。
再没有哪一个国家比我们更懂得和平的珍贵,也再没有哪一个民族像我们这样去珍爱民族的独立和国家的主权。
因为中华民族是一个多灾多难的民族,中国近代史上,我们的国家主权被肆意的辱没,中华民族尊严被无情的践踏。
而所有这些屈辱的开端是176年前的中英之间的鸦片战争。
今天就让老师和同学们一起掀开历史这沉重的一页。
二、学习新课(一)偶然与必然探原因大家知道,中英两国相距万里之遥,为什么会爆发这场战争?偶然和必然探原因。
有人提出这样一种观点,说鸦片战争的爆发是两种植物较量的结果,是什么?学生答。
早在18世纪中期的时候中英两国就经常联系,英国对华输出的是棉布、尼龙等产品,而中国输出的是以茶叶为主的大量的农产品。
但是由于闭关锁国的限制,自然经济的抵制,英国的商品卖的并不好,而中国的这种小小的绿色的植物在英国却备受青睐,给清政府赚了大量的白银。
在当时中英贸易中,中国的输出额大于进口额,中国处于贸易顺差,也就是出超的地位。
因此,英国政府就想方设法改变这种状况。
所以贪婪的英国商人就开始对中国无耻的走私鸦片。
第二种植物上场了。
我们知道鸦片走私给中国无论是财政,还是国防,还是民众的身体健康都带来的严重的危害。
因此,清廷经过激烈的讨论之后,就派林则徐到广州主持禁烟。
这就是震惊中外的虎门销烟。
也就是这个事件传入英国后,英国决定以此为借口掀起教训中国的——鸦片战争。
至此,我们似乎找到了这场战争爆发的原因。
但是,他无法解决一个疑问,就是没有这场禁烟运动发生的话,这场战争可以避免吗?(学生答不可以),那同学们认为,这场战争背后还有更深层次的因素,下面呢,我们很有必要换一种视野探原因:同学们看看这几组图片,看看这一时期的东西方分别是个什么样子政治制度、生产方式、外交政策等)通过这一组图片,我们发现这一时期的清王朝已经处在了封建社会的末期。
高一历史鸦片战争教案教案标题:高一历史鸦片战争教案教案目标:1. 了解鸦片战争的起因、经过和结果。
2. 分析鸦片战争对中国近代历史的影响。
3. 探讨鸦片战争的历史意义和启示。
教学重点:1. 鸦片战争的起因和经过。
2. 鸦片战争对中国的影响。
3. 鸦片战争的历史意义和启示。
教学难点:1. 分析鸦片战争对中国近代历史的深远影响。
2. 探讨鸦片战争的历史意义和启示。
教学准备:1. PowerPoint演示文稿。
2. 鸦片战争相关的历史资料和文献。
3. 学生参考书籍和教材。
教学过程:一、导入(5分钟)1. 利用图片或视频展示鸦片战争的场景,引起学生的兴趣。
2. 提问:你们对鸦片战争有什么了解?请简单描述一下。
二、知识讲解(15分钟)1. 介绍鸦片战争的起因和经过,包括英国对中国的贸易要求、鸦片走私和中国政府的反应。
2. 解释鸦片战争中的重要事件,如虎门销烟、第一次鸦片战争和南京条约的签订。
3. 分析鸦片战争对中国的影响,包括政治、经济、社会和文化方面的变化。
三、讨论与分析(20分钟)1. 分组讨论:请学生分组,讨论鸦片战争对中国近代历史的深远影响,并列举相关事例和证据。
2. 每组派代表发言,分享自己的观点和结论。
3. 教师引导学生进行讨论和辩论,促进学生思考和交流。
四、历史意义与启示(10分钟)1. 引导学生思考鸦片战争的历史意义,如何评价这场战争的结果和影响。
2. 探讨鸦片战争给中国带来的启示,以及如何从历史中吸取教训。
五、小结与作业布置(5分钟)1. 小结鸦片战争的起因、经过、结果和影响。
2. 布置作业:要求学生撰写一篇关于鸦片战争的文章,结合课堂所学知识,分析其历史意义和启示。
教学延伸:1. 鼓励学生自主查找更多关于鸦片战争的资料,拓宽他们的历史知识。
2. 组织学生进行小组展示,分享自己对鸦片战争的研究成果和发现。
教学评估:1. 课堂讨论和辩论的表现。
2. 作业的完成情况和质量。
教学资源:1. PowerPoint演示文稿。
高中鸦片战争教案一、教学目标1.了解鸦片战争的历史背景、原因和过程;2.掌握鸦片战争对中国的影响;3.培养学生的历史意识和国家意识。
二、教学内容1.鸦片战争的历史背景;2.鸦片战争的原因;3.鸦片战争的过程;4.鸦片战争对中国的影响。
三、教学重点和难点1.鸦片战争的原因;2.鸦片战争对中国的影响。
四、教学方法1.讲授法:通过讲述鸦片战争的历史背景、原因和过程,让学生了解鸦片战争的基本情况;2.分组讨论法:将学生分成小组,让他们讨论鸦片战争对中国的影响,并在课堂上进行汇报和讨论;3.视听法:通过播放相关视频,让学生更加直观地了解鸦片战争的过程和影响。
五、教学过程第一节课:鸦片战争的历史背景和原因1.讲述鸦片战争的历史背景,包括中国的封闭政策、英国的工业革命和殖民扩张等;2.分析鸦片战争的原因,包括英国对中国的贸易不平等、中国政府对外交政策的失误等;3.布置小组讨论任务:让学生分成小组,讨论鸦片战争的原因,并在下节课上进行汇报。
第二节课:鸦片战争的过程1.学生小组汇报鸦片战争的原因;2.讲述鸦片战争的过程,包括鸦片战争的爆发、英军占领广州、南京条约的签订等;3.布置小组讨论任务:让学生分成小组,讨论鸦片战争对中国的影响,并在下节课上进行汇报。
第三节课:鸦片战争对中国的影响1.学生小组汇报鸦片战争对中国的影响;2.讲述鸦片战争对中国的影响,包括中国的领土割让、赔款、关税提高等;3.分析鸦片战争对中国的影响,包括中国政府的改革和变革、中国民族意识的觉醒等。
六、教学评价1.课堂表现评价:包括学生的听讲、讨论和汇报表现;2.作业评价:包括小组讨论任务和课后作业的完成情况;3.考试评价:包括对鸦片战争的历史背景、原因、过程和影响的理解和掌握程度。
七、教学反思1.教学目标:教学目标要明确,要让学生知道他们要学什么,为什么要学,学到了以后能做什么;2.教学方法:教学方法要多样化,要根据不同的教学内容和学生的不同特点,采用不同的教学方法;3.教学评价:教学评价要及时、准确、客观,要让学生知道他们的学习成果和不足之处,以便他们及时调整学习方法和提高学习效果。
《鸦片战争》教案【教学目标】1.知识与技能了解鸦片输入给中国带来的严重危害;理解鸦片战争爆发的原因;记住林则徐虎门销烟的时间和鸦片战争爆发的时间;理解虎门销烟的历史意义;掌握《南京条约》及其附件的主要内容。
2.过程与方法培养学生从文字材料或图片中获取有效信息的能力;引导学生把中国史放到世界范围去思考,初步培养从宏观角度分析问题的能力;引导学生透过现象看本质,探讨鸦片战争爆发的直接原因和根本原因;引导学生用历史唯物主义观点分析不平等条约对中国社会带来的危害。
3.情感态度和价值观深刻认识鸦片战争给中国社会带来的严重影响;牢记列强侵略给中华民族带来的痛苦和灾难,明白“落后就要挨打”的道理,并进一步认识到增强国力、实现民族振兴的重要性。
【教学重点】《南京条约》的内容及其影响。
【教学难点】鸦片输入给中华民族带来的深重灾难;鸦片战争爆发的根本原因;鸦片战争给中华民族带来的危害。
【教学方法】讲授、探究、合作【课前准备】教师准备多媒体课件、相关视频【课时安排】1课时【教学过程】一.导入新课教师出示幻灯片2-3:播放视频:《鸦片战争的背景》,让学生体会鸦片战争的前夕中国和西方国家的差距。
出示幻灯片4-5,教师指出:19世纪初,统治中国的清王朝已由盛转衰,阶级矛盾、民族矛盾十分尖锐,封建统治危机四伏。
此时的英国已成为世界上最强大的资本主义国家,正处心积虑地把侵略矛头指向地大物博、人口众多的中国。
英国商人先是向中国输出毛、棉织品,从中国输入茶叶、丝织品等物。
但是,在正当的中英贸易中,中国长期处于出超的有利地位。
英国商人为牟取暴利,竞丧心病狂地把毒品鸦片大量偷运到中国。
二.新课讲授(一)虎门销烟出示幻灯片6:同学们,你知道“鸦片”(opium)名称的由来吗?(学生进行讨论)学生:罂粟原先产于南欧及小亚细亚,在公元前五世纪左右,希腊人把罂粟的花或果榨汁入药。
发现它有安神、安眠、镇痛、止泻、止咳、忘忧的功效,希腊人称其音为“阿扁”。
第1课鸦片战争(1840--1842)教案[课标内容](1)讲述林则徐虎门销烟的故事。
(2)简述中英《南京条约》的主要内容,认识鸦片战争对中国近代社会的影响。
[教学目标]一、知识与能力:(1)指导学生解答鸦片输入对中国的危害,增强学生的概括与归纳能力。
(2)通过学习英国发动侵略中国的鸦片战争和中英《南京条约》的签订,使中国开始沦为半殖民地半封建社会的发展过程,使学生了解鸦片战争爆发的根本原因和《南京条约》的主要内容及其对中国社会的影响,培养学生运用历史唯物主义的观点方法认识问题、分析问题、判断问题的能力,以及透过历史现象揭示历史本质的能力。
二、过程与方法:(1)通过感知英国向中国走私鸦片给中国社会带来的严重危害,林则徐为维护中华民族利益进行虎门销烟的壮举,以及英国以此为借口发动侵略中国的战争的经过和中英《南京条约》的主要内容,使学生积累有关鸦片战争对中国社会的影响。
(2)结合时代背景学习林则徐领导的禁烟运动,逐步学会分析评价历史人物和历史事件的方法;分析鸦片战争的原因、经过、结果影响,指导学生掌握系统有序的历史知识链,逐步形成良好的逻辑思维习惯和方法。
三、情感态度与价值观:(1)英国向中国走私鸦片,是一种罪恶的掠夺手段,表明资本主义侵略的贪婪性和侵略性。
(2)学习林则徐维护中华民族利益和尊严的爱国主义精神,认识林则徐是伟大的民族英雄。
(3)鸦片战争中,中国军民的顽强抵抗,表现了中华民族反抗侵略的坚强意志和爱国主义的崇高精神;清政府动摇不定、妥协求和,暴露了清政府统治者腐朽本质。
(4)吸取鸦片战争“落后就要挨打”的历史教训,培养学生的忧患意识和振兴中华的历史使命感。
[重点和难点]重点:林则徐虎门销烟和中英《南京条约》。
难点:英国发动鸦片战争的原因和鸦片战争的影响。
[教学方法准备]启发、探究、综合教学,课件、资料。
[教学过程] 课前引导:教师引导学生回顾七年级所学历史知识,然后让学生阅读教材第一目。
必修一鸦片战争教案一、教学目标1. 了解鸦片战争的背景和原因,掌握相关的历史事件和人物。
2. 理解鸦片战争对中国的影响,特别是对中国近代史的转折点的意义。
3. 培养学生分析历史事件的能力,以及对国家利益的思考和判断能力。
二、教学重点1. 鸦片战争的起因和过程。
2. 鸦片战争对中国的影响。
三、教学难点1. 学生对鸦片战争的历史事件和人物有一个全面的了解。
2. 学生对鸦片战争对中国的影响有一个深刻的理解。
四、教学手段与方法1. 情景再现:运用多媒体教学的手段,还原鸦片战争的场景和背景,让学生亲身感受这场战争的残酷和对中国的冲击。
2. 小组讨论:将学生分成小组,让他们就鸦片战争对中国的影响进行讨论和交流,鼓励他们发表自己的观点和看法。
3. 问答互动:通过提问和回答的方式,帮助学生深入思考和理解鸦片战争的历史事件和人物。
五、教学过程1. 课堂导入通过展示一些与鸦片战争相关的图片或物品,使学生对鸦片战争产生一定的兴趣和好奇。
2. 情景再现通过多媒体教学的方式,让学生了解鸦片战争爆发的背景和起因,以及战争的过程和结果。
同时,让学生感受这场战争对中国的冲击和伤害。
3. 学生讨论将学生分成小组,让他们就鸦片战争对中国的影响进行讨论和交流。
每个小组挑选一位代表,向全班汇报他们的观点和看法。
4. 教师讲解根据学生的讨论内容,辅导他们对鸦片战争的影响进行一个全面的理解。
教师可以就以下几个方面向学生进行讲解:(1)鸦片战争对中国的政治影响:鸦片战争导致中国政权的弱化,直接威胁到中国的领土完整和民族独立。
(2)鸦片战争对中国的经济影响:战争导致中国的国际贸易遭到破坏,中国的资源被外国侵占,丧失了独立发展的能力。
(3)鸦片战争对中国的文化影响:战争加速中国的西化进程,传统文化受到冲击,对中国人的价值观和思维方式产生了深远的影响。
5. 总结归纳学生结合教师的讲解,总结鸦片战争对中国的影响,并思考这场战争对中国近代史的意义。
六、课堂作业要求学生撰写一篇文章,总结鸦片战争对中国的影响,并提出自己的观点和看法。
第1课鸦片战争教学目标1、识记和理解了解鸦片输入给中国带来的严重危害;记住虎门销烟的时间及意义;理解鸦片战争爆发的根本原因;记住鸦片战争爆发的时间;掌握《南京条约》的主要内容。
2、能力与方法引导学生从政治、经济、军事等方面比较战前西方资本主义迅速崛起和中国封建社会走向衰落的情况,分析鸦片战争爆发的根本原因;通过引导学生分析《南京条约》内容给中国社会带来的严重影响,提高学生初步运用历史唯物主义观点分析历史现象的能力;分析鸦片输入的危害、中国在鸦片战争中战败的原因、鸦片战争给中国社会带来的影响,培养学生探究学习、合作学习的能力。
3、情感态度与价值观通过比较战前的中国与世界,使学生认识鸦片战争爆发的必然性,从而明白“落后就要挨打”的道理;通过揭露鸦片贸易给国家和人民带来的严重危害,认识作为毒品对吸食者身心带来的巨大痛苦和伤害,从而自觉地远离毒品,珍爱生命;通过分析鸦片战争的影响,使学生认识和牢记西方列强的侵略跟中华民族带来的灾难和痛苦,培养学生的忧患意识和振兴中华的历史使命感。
教学重点和难点1、重点:虎门销烟,《南京条约》的内容及其影响。
2、难点:分析鸦片战争对中国的影响。
教学过程一、导入:对于清朝通过电视我们都非常的熟悉,作为中国封建社会的最后一个朝代,且由少数民族建立的朝代,它遭受了外国殖民者的侵略、经历了中国社会向近代化的转变。
让我们来了解中国近代史上那段不堪回首的过去。
我们学习的目的是:铭记历史,勿忘国耻,从历史中得到借鉴和经验。
二、学习新课学生自主学习,完成导学案中填空部分教师主要讲授内容:(一)、虎门销烟1、想想—英国为什么把侵略矛头指向中国?英国侵略中国哪三步?输入鸦片给中国社会带来了什么危害?2、虎门销烟起到了一个什么作用?我们该如何评价领导了虎门销烟的林则徐?(二)鸦片战争1、鸦片战争的起因:启发引导学生了解鸦片战争爆发的原因(直接、根本)。
2、经过:指导识别历史地图的方法,了解战争经过,正确认识战争的性质和中国战败的原因、结果。
高一历史鸦片战争教案5篇高一历史鸦片战争教案1教学目标1.需要掌握的基础知识有:洋务派和顽固派的出现及争论;洋务运动兴起的时间、目的、代表人物、主要活动;洋务运动失败原因;评价洋务运动2.⑴通过学习洋务派发动洋务运动的目的、洋务派的活动,使学生认识到洋务运动是地主阶级在外国资本主义侵华加剧的情况下进行的一场自救运动,虽以失败而告终,但它引进了近代生产方式,刺激了中国民族资本主义的发展。
⑵通过分析洋务运动失败的原因,使学生认识到不彻底变革封建制度中国是无法走上独立富强之路的;列强不愿见一个强大的中国,对中国的自救运动只会起消极作用。
3.⑴通过对洋务派和顽固派争论的分析学习,使学生认识到洋务派和顽固派观念上的异同与时代变革的关系,从而对学生进行发展地看待事物的教育。
⑵通过对洋务运动的评价,使学生科学地认识洋务运动在中国近代的积极与消极作用,从而对学生进行辨证地看待历史事物的教育。
教学建议教材地位分析19世纪60-90年代的洋务运动,是地主阶级洋务派以“自强”、“求富”为旗号进行的一场自救运动。
它引进了西方国家的近代生产方式,培养了一批技术人员,刺激了中国民族资本主义的发展,也对外国经济势力的入侵起了一定的抵制作用。
但是,由于洋务运动并没有从根本是变革封建制度,而且存在着各种消极因素,在很大程度上受洋人的控制,最终以失败而告终。
虽然这次自救运动失败了,但是因它而产生的中国民族资产阶级、无产阶级和受过近代西方教育的人才为接下来的中国革命奠定了基础。
重点分析洋务运动的兴起和发展是本课重点。
洋务运动是晚清统治阶级为了维护自己的统治而进行的一场自救运动,对近代中国产生了较为深远的影响。
要正确地评价洋务运动和分析其失败的原因,必须较全面地了解洋务运动的概况,因而洋务运动的兴起和发展是本课重点。
重点突破方案将学生分为若干小组,阅读课文中有关“洋务运动的兴起和发展”的内容,经小组讨论制作洋务运动活动一览表和洋务运动分期示意图。
《鸦片战争》教案设计【教案设计】《鸦片战争》一、教学目标:1. 知识目标:了解鸦片战争的起因、经过和结果,掌握相关的历史事实和背景知识。
2. 能力目标:培养学生的批判性思维和历史分析能力,提高其历史意识和历史素养。
3. 情感目标:培养学生的国家意识和爱国情感,加深对中华民族的历史荣辱感。
二、教学重点与难点:1. 重点:鸦片战争的起因、经过和结果的理解与掌握。
2. 难点:培养学生历史分析和批判性思维能力。
三、教学过程:1. 导入(10分钟):通过播放一段介绍鸦片战争的视频或呈现相关图片,激发学生的兴趣,引入本课话题。
2. 探究(20分钟):分组讨论:将学生分成小组,让他们通过查阅资料或课本,探讨鸦片战争的起因、经过以及对中国的影响等方面的问题,并汇报各自小组的发现。
3. 分析(15分钟):教师对鸦片战争的起因、经过和结果进行系统性的讲解和解读,引导学生进行思考和分析,并解答学生提出的问题。
4. 辨析(20分钟):通过展示相关图片或文献资料,引导学生对鸦片战争所带来的影响进行辨析,了解这场战争对中国的历史发展和国家命运的深远影响。
5. 总结(10分钟):教师对本节课的内容进行总结,并向学生提问,帮助他们回顾和巩固所学的知识。
6. 拓展活动(15分钟):布置学生作业,要求学生通过阅读相关文献或书籍,进一步扩展了解鸦片战争的历史背景和后续发展,完成相关的作业或报告。
四、教学资源与评估:1. 教学资源:视频资料、图片、文献资料、课本、多媒体设备等。
2. 教学评估:通过学生的小组讨论、课堂表现和作业完成情况进行评估,及时给予学生反馈。
五、板书设计:(根据具体内容设计相应的板书,以图文并茂的形式呈现关键知识点)六、教后反思:本节课通过多种教学手段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培养学生的批判性思维能力和历史触觉,但在组织学生讨论和辨析环节,需要教师对学生进行更紧密的引导和指导,确保学生能够准确理解和分析相关知识。
同时,在教学资源的准备上,要充分利用多媒体设备和优质教学资料,提升教学效果。
高一历史必修1《鸦片战争》说课教案一、说教材课标要求列举1840年至1900年间列强的侵华史实。
(一)、教材的地位和作用鸦片战争是近代百年屈辱的开始,是近代史的开端,在全书中具有开篇的地位和作用,是中国近现代史的起始课。
(二)、教学目标和要求1、知识与能力(1)两次鸦片战争发生背景、经过、结果及影响;鸦片战争中国失败的原因。
(2)通过本课的学习,培养学生论从史出分析问题的能力。
(3)通过比较两次鸦片战争,认识第二次鸦片战争是第一次鸦片战争的继续和扩大,从而培养历史学习的比较思维能力。
2、过程与方法采用以教师引导学生研读和阐释史料,进行讨论,探究问题,比较两次鸦片战争,学生发挥主体作用。
3、情感态度和价值观(1)通过讨论鸦片战争中国战败的原因,使学生认识到落后就要挨打的道理,激发学生为中华民族的伟大复兴而努力学习的爱国热情。
(2)了解中国人民在鸦片战争中的反侵略精神,认识到林则徐是一个伟大的民族英雄,他捍卫民族的利益,是我们后人学习的榜样。
(三)、教学重点和难点(1)重点:两次鸦片战争发生的起因与签定的条约(2)难点:分析中国战败的原因和鸦片战争对中国社会的影响二、说学情本课的授课对象是高一学生,学生已具备了一定的基础和思维,高中生的抽象思维能力已有所提高,学习历史喜欢深层思考和理性探求。
但是对知识的掌握上学生好没有形成体系,还没有达到一定的广度;对历史现象的认识还没有上升到一定的高度、深度;分析问题能力还有待提高。
三、说教法主要采用讲授法为主,也结合启发式,比较法,借助地图等。
四、说学法:阅读法、课堂讨论、归纳分析;采取“提出问题——阅读材料及课本——分析理解——讨论——得出结论”的方法,培养学生自主学习的良好习惯。
课前让学生查阅、搜集历史资料,培养学生通过多种途径获取并处理历史信息的能力。
五、说教学设计本节是中国近现代史的起始课,在讲具体内容之前,老师应讲明两点:(1)中国近代史的时间范畴及民主革命的分期(让学生形成完整而准确的认识)(2)指明鸦片战争是中国近代史的开端。
高中历史第一课《鸦片战争》教案
鸦片曾经有一个非常好听的别名叫“福寿膏”,它真的能让人添福增寿吗? ___网准备了《鸦片战争》教案,欢迎查阅!
【教学目标】
知识与能力了解虎门销烟、中英《南京条约》的内容;通过对中英《南京条约》内容、影响的分析,培养学生的分析能力
过程与方法以生活化事件以及战争视频作引入以引起学生学习兴趣;教师创设情境及学生分组调查、讨论,以培养学生的探究性和创造性,锻炼其合作、自主学习的能力
情感态度与价值观学生认识到“弱国无外交”“落后就要挨打”的历史规律,从而激发学生立志为中华民族的伟大复兴而努力学习
【重点难点】
重点:中英《南京条约》
难点:鸦片战争 ___社会的影响
(一)导入新课
今天是新学期的开始。
我们 ___学习也将进入一个新的时期——中国近代史。
展示:通过展示视频鸦片战争的经过,美丽的罂粟花引入本课,观看后说明:中英两国远隔重洋,一个在亚欧大陆东端,一个在亚欧大陆西端。
相距如此遥远的两个国家,为什么会在19世纪中期爆发战争呢?这场战争能否避免呢?今天让我们一起学习第1课鸦片战争。
(二)新课讲授
目标导学一:鸦片走私与林则徐禁烟
1.请同学们阅读教材第2页正文第一自然段内容,指出鸦片战争前中英贸易情况?
茶叶、生丝
呢绒、布匹
(清前期中英贸易情况——中国出超,英国入超,英国处于贸易逆差地位)
教师引导:为了扭转贸易逆差,英国想到了什么?(答案提示:鸦片)
2.教师引导学生阅读第3页图片、数据资料;同时出示一则材料,让学生分析讨论:鸦片走私给中国带来的危害。
多媒体课件展示材料:
(鸦片)槁人形骸,蛊人心志,丧人身家,实生民以来未有之大患,其祸烈于洪水猛兽。
——魏源
(答案提示:财政危机、政治更加腐败、军队战斗力下降)
3.教师过渡:面对鸦片的输入所造成的严重危害,道光帝派主力禁烟的林则徐为钦差大臣,前往广东查禁鸦片。
多媒体展示林则徐:“若鸦片一日未绝,本大臣一日不回,誓与此事相始终,断无中止之理。
”“苟利国家生死以,岂因祸福避趋之。
”和虎门销烟图(指出林则徐禁烟的决心)
提出问题:有人说,鸦片战争是由林则徐的过激行为引起的,如果没有林则徐的虎门销烟,英国就不会发动战争。
这种观点对吗?为什么?(答案提示:不对。
虎门销烟只是英国发动侵华战争的借口,这场战争的爆发是必然的,不可避免的。
)
目标导学二:英国发动侵略战争
1.教师多媒体课件展示“鸦片战争形势示意图”,教师据图讲述鸦片战争的经过。
教师:鸦片战争以大清王朝的的失败而结束,其实当时英国派往中国作战的士兵前后不过万人,而清王朝派往南方作战的兵力超过10万人,但却打了败仗,其原因有哪些?
学生讨论后回答:①清朝政治制度腐朽(根本原因);②清朝统治腐败;③中国国力衰弱;④经济落后,武器落后等。
2.教师总结:英国是当时世界上第一强国,这样一个拥有先进生产力和近代战争武器的英国在同清王朝的较量中明显处于优势,这也决定了社会制度、生产力落后的清王朝在鸦片战争中必然失败的命运。
“落后就要挨打”是鸦片战争留给国人最深刻的历史教训。
目标导学三:《南京条约》的签订
1.教师指出:1842年8月,清政府被迫与英国签订了中国近代史上第一个丧权辱国的不平等条约──中英《南京条约》。
多媒体课件展示《南京条约》的主要内容:
割地:割香港岛给英国
赔款:2100万银元
五口通商:广州、福州、厦门、宁波、上海
关税协定:英商进出口货物税款,双方协议
2.教师引导学生,逐条归纳内容,并分析其危害后,教师进行总结归纳:
割地:严重损害中国的领土主权。
赔款:不但加剧了清政府的财政困难,也加重了中国人民的负担。
五口通商:使东南沿海门户大开。
损害了中国的贸易主权。
协定关税:这表明关税税则中国自己不能做主决定,使中国开始丧失关税自主权。
同时,其他资本主义国家也以“利益均沾”为借口,纷纷效尤。
这样,中国的关税自主权就落入到所有与中国通商的资本主义国家手中。
《南京条约》是近代历史上外国侵略者强加给中国人民的第一个不平等的条约,中国的领土、关税、贸易主权遭到破坏。
3.教师引导学生阅读第7页正文部分内容,并提问:《南京条约》签订后,西方侵略者有强迫中国签订了哪些条约?有什么样的危害?
学生回答:中英《虎门条约》、中美《望厦条约》、中法《黄埔条约》。
英国通过《虎门条约》获得了领事裁判权、片面最惠国待
遇和在通商口岸租地建房的权利。
美国和法国通过条约,除享受英国在华取得的各种特权外,还扩大了侵略权益。
4.教师总结:《南京条约》签订后,中国名义上是独立的国家,但是其自主政治已开始遭到外来干预,中国社会的自热经济遭到破坏,开始从封建社会变为半殖民地半封建社会。
(三)课堂总结
鸦片战争前,中国在政治上是主权独立,领土完整;经济上是男耕女织式的自然经济,社会性质是封建社会。
鸦片战争后,中国的主权独立和领土完整遭到破坏,自然经济开始解体,开始沦为半殖民地半封建社会。
中国社会的最主要矛盾变为外国资本主义列强和中华民族的矛盾,中国人民开始肩负起反封建反侵略的双重革命任务。
因此,鸦片战争是中国历史在转折点,是中国近代史的开端。
鸦片战争是新学期历史教学第一课,也是后面课程学习的重要铺垫。
因此,要着重培养学生的学习习惯的养成。
在本课中,我始终把学习目标贯穿整个教育教学地方始终,通过视频资料、创设历史情境、分组讨论学习等各种形式,让学生在快乐中学习,在兴趣中学习。
同时让学生能树立正确的历史唯物史观,进而树立正确的价值观、人生观。
当然,我在教学上还有许多改进的地方,语言更加
简练,增加逻辑性,同时多听课,多请教,多学习,进一步提高自己的教育教学水平。
模板,内容仅供参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