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文档之家› 13.收入支出模型(1)

13.收入支出模型(1)

13.收入支出模型(1)
13.收入支出模型(1)

第十三章国民收入的决定:收入支出模型

名词解释:

1.均衡产出:和总需求相等的产出就叫均衡产出或收入

2.消费函数或消费倾向:随着收入的增加,消费也会增加,但消费的增加不如收入的增加多,消费和收入的这种关系叫消费函数或者叫消费倾向

3.边际消费倾向(MPC):增加的消费和增加收入之比率,也就是增加一单位收入中用于增加消费部分的概率。

4.平均消费倾向(APC):指的是任一收入水平上消费支出在收入中的比率

5.储蓄函数:储蓄随收入的增加而增加的比率是递增的,储蓄与收入的这种关系是储蓄函数。

6.投资乘数:收入的变化与带来这种变化的投资支出的变化的比率。

7.政府购买支出乘数:是指收入变动对引起这种变动的政府购买支出变动的比率。

8.税收乘数:收入变动与引起这种变动的税收变动的比率。

9.政府转移支付乘数:收入变动与引起这种变动的政府转移支付变动的比率。

10.平衡预算乘数:政府收入和支出同时以相等的数量增加或减少时国民收入变动与政府收支变动的比率。

11.出口乘数:收入变动对引起这种变动的出口变动的比率。

12.乘数原理:指的是自发总支出的增加所引起的国民收入增加的倍数。

13边际储蓄倾向(MPS):储蓄增量对收入增量的比率。

14平均储蓄倾向(APS):任一收入水平上储蓄在收入中所占的比率。

简述题:

1.什么是凯恩斯定律?

凯恩斯定律是指在《通论》提到的生产和收入决定于总需求的理论,在西方经济学中有时被称为“凯恩斯定律”。凯恩斯认为不论需求量有多少,经济社会均能以不变的价格提供相应的供给量。也就是说,当社会总需求变动时,产量与收入会适用总需求的变动而变动,使得供求相等,而不会引起价格变动。

2.什么叫边际消费递减规律?

凯恩斯认为,当收入增加时,人们增加他们的消费,但是消费量的增加小于增加的收入,边际消费倾向随着收入的增加而递减,这就是边际消费递减规律。

3.什么是乘数原理,其发挥作用的假定条件是什么?

乘数原理是指自发总需求的增加所引起的国民收入增加的倍数。说明了各种支出变动对国民收入变动的影响。

假定条件:(1)社会中存在闲置资源(2)投资和储蓄的决定是相互独立的(3)货币供应量的增加适应支出增加的需要。

4.凯恩斯消费理念概论?

1.收入支出模型做出的假设是什么?

(1)所分析的经济中不存在政府,也不存在对外贸易,只有家户部门和企业部门。

(2)投资是外生的不随利率和产量而变动。

(3)没有这就和未分配利润。

(4)价格刚性。(不影响价格的前提下,有需求便有供给)、

2.从家户消费函数求取社会消费函数时,考虑一系列限制条件?

(1)国民收入的分配;(2)政府税收政策;(3)公司未分配利润在利润中所占的比例;

论述题

1.论述两部门,三部门经济中国民收入的决定(西方经济学—宏观部分辅导书P28)

试用图形分析两部门国民经济中国民收入的决定

(1)如图所示,图中横轴表示收入,纵轴表示支出,45度线上的任意一点都表示收入=支出

(2)根据凯恩斯的消费理论可知,在两部门经济中,向右上方倾斜的消费曲线加投资曲线i,得到消费投资曲线C+I,这条曲线就是总支出曲线。

(3)总支出曲线与45度线的交点B点就决定了在两部门经济中的国民收入为y0。

(4)当y0左边:Y<C+I, 表示存货投资小于零,此时会扩大生产来满足居民的需求。相反在y0右边:Y>C+I, 表示存货投资大于零,此时会缩减生产。直到回到均衡点y0为止

(1)如图所示,图中横轴表示收入,纵轴表示支出,45度线上的任意一点都表示收入=支出

(2)三部门中,加入了政府后,国民收入从总支出的角度来看就变为了消费、投资和政府购买之和即c+i+g,而从总收入的角度看,就变为了消费、储蓄和税收之和,即c+s+t。因为收入等于支出时决定了均衡的国民收入,故c+i+g=c+s+t,消去c就得i+g=s+t

(3)从已知可以看出i+g是一个常数n0,所以总支出曲线是一条水平线。根据凯恩斯的消费理论,储蓄s曲线向右上方倾斜,加一定量税t,仍然向右上方倾斜,两条曲线的交点B点就是均衡点。(4)当y0左边:s+t<i+g, 即收入小于支出(需求),此时为了满足需求就会扩大生产。相反在y0右边: s+t>i+g, 即收入大于支出(需求),此时就会减少生产。直到回到均衡点y0为止

2.影响社会消费的因素

收入水平、商品价格水平、利率水平、收入分配状况、消费信贷状况、消费者年龄构成、社会保障制度、风俗习惯(凯恩斯认为最根本的是收入)

(五)计算题1、假设某经济社会的消费函数为c=100+0.8y,投资为50(单位:10亿元)

试计算(1)均衡国民收入、消费和储蓄(2)当投资增至100,试求增加的收入

(3)若消费函数变为c=100+0.9y,其他条件不变,求增加的收入

(4)消费函数变动后,乘数有何变化

1、假设某经济社会的消费函数为c=100+0.8y,

投资为50(单位:10亿元)

试计算(1)均衡国民收入、消费和储蓄

因为y=c+i=100+0.8y+50

所以y=750

C=100+0.8×750=700

S=y-c=750-700=50

(2)当投资增至100,试求增加的收入

因为y=c+i=100+0.8y+100

所以y=1000

比原来增加了1000-750=250

(3)若消费函数变为c=100+0.9y,其他条件不变,求增加的收入

函数变化后,因为y=c+i=100+0.9y+50

所以y=1500

比原来增加了1500-750=750

(4)消费函数变动后,乘数有何变化

原消费函数下乘数k=

变化后乘数k=

可见乘数增大了1倍

2、假设某经济社会的消费函数为c=100+0.8y

d

,投资i=50,政府购买性支出g=200,政府转移支付tr=62.5,税收t=250(单位:10亿元)试计算(1)均衡国民收入

(2)求投资乘数、政府购买乘数、转移支付乘数、税收乘数和平衡预算乘数

(3)假设社会达到充分就业所需要的国民收入为1200,试问 增加政府购买 减少税收 增加政府购买和税收同一数额实现充分就业,各需多少?

2、假设某经济社会的消费函数为

c=100+0.8y

d ,投资i=50,政府购买性支出g=

200,政府转移支付tr=62.5,税收t=250(单

位:10亿元)

试计算(1)均衡国民收入

因为y=c+i+g c=100+0.8yd yd=y-t+ tr

∴y=100+0.8yd+50+200

∴y=100+0.8(y-250+62.5)+50+200

∴y=1000

(2)求投资乘数、政府购买乘数、转移支付乘

数、税收乘数和平衡预算乘数

投资乘数

政府购买乘数

转移支付乘数

税收乘数

平衡预算乘数

(3)假设社会达到充分就业所需要的国民收入

为1200,试问 增加政府购买 减少税收 增加政

府购买和税收同一数额实现充分就业,各需多

少?

原来均衡收入为1000,现在需要达到1200,则

缺口?y=200

政府增加购买:

减少税收:

由题意得

即同时增加政府购买200和税收200就能实现充

分就业

3、假设某经济社会的消费函数为c=100+0.8y

d

5

8.0

1

1

=

-

=

1

1

10

9.0

1

1

=

-

=

1

1

5

8.0

1

1

1

1

=

-

=

-

=

β

i

k

5

8.0

1

1

1

1

=

-

=

-

=

β

g

k

4

8.0

1

8.0

1

-

=

-

-

=

-

-

=

β

β

t

k

4

8.0

1

8.0

1

=

-

=

-

=

β

β

tr

k

1

)4

(

5=

-

+

=

+

=

t

g

b

k

k

k

40

5

200

=

=

?

=

?

g

k

y

g

50

4

200

200

=

=

=

?

t

k

t

(

]

)

(

1200

[8.0

100

1200g

i

t

t

t

r

?

+

+

+

+

?

+

-

+

=

t

g?

=

?200

=

?

=

?t

g

投资i =50,政府购买性支出g =200,政府转移支付tr =62.5,税收t=0.25y (单位:10亿元) 试计算(1)均衡国民收入

(2)求投资乘数、政府购买乘数、转移支付乘数、税收乘数和平衡预算乘数

(3)假设社会达到充分就业所需要的国民收入为1200,试问 增加政府购买 减少税收 增加政府购买和税收同一数额实现充分就业,各需多少?

3、假设某经济社会的消费函数为c=100+0.8y d ,投资i =50,政府购买性支出g =200,政府转移支付tr =62.5,税收t=0.25y (单位:10亿元) 试计算(1)均衡国民收入

因为y=c+i+g c=100+0.8yd yd=y-t+ tr ∴y=100+0.8yd+50+200

∴y=100+0.8(y-0.25y+62.5)+50+200 ∴y=1000

(2)求投资乘数、政府购买乘数、转移支付乘数、税收乘数和平衡预算乘数 投资乘数

政府购买乘数

转移支付乘数

税收乘数

平衡预算乘数 (3)假设社会达到充分就业所需要的国民收入为1200,试问 增加政府购买 减少税收 增加政府购买和税收同一数额实现充分就业,各需多少?

原来均衡收入为1000,现在需要达到1200,则

缺口?y=200

政府增加购买: 减少税收:

由题意得

即同时增加政府购买400和税收400就能实现充

分就业

4、假设某经济社会的消费函数为c=50+0.8y d ,投资i =150,政府购买性支出g =200,政府转移支付tr =100,税收t=0.35y (单位:10亿元) 试计算(1)均衡国民收入

(2)求投资乘数、政府购买乘数、转移支付乘数、税收乘数和平衡预算乘数 (3)预算盈余BS

(4)假设t 降至0.15,那么新的均衡收入为多少?新的乘数为多少?计算新的预算盈余

(5)当边际消费倾向变为0.9,其他条件不变时,预算盈余是变大还是变小

4、假设某经济社会的消费函数为c=50+0.8y d ,

投资i =150,政府购买性支出g =200,政府转

移支付tr =100,税收t=0.35y (单位:10亿元)

试计算(1)均衡国民收入 因为y=c+i+g c=50+0.8yd yd=y-t+ tr ∴y=50+0.8yd+150+200

∴y=50+0.8(y-0.35y+100)+150+200

∴y=1000 (2)预算盈余BS

BS=tY-G-tr=0.35×1000-200-100=50

(3)假设t 降至0.15,那么新的均衡收入为多少?计算新的预算盈余

因为y=c+i+g c=50+0.8yd yd=y-t+ tr

5

.225.018.011

t 111=--=--=)

()(βi k 5.2)

25.01(8.011

)1(11=--=--=t k g β2

)25.01(8.018.0)1(1-=---=---=t k t ββ2)

25.01(8.018

.0)1(1=--=--=t k tr ββ5

.0)2(5.2=-+=+=t g b

k k k 80

5

.2200==?=?g k y g (])(1200[8.01001200g i t t t r ?++++?+-+=t g ?=?400

=?=?t g

∴y=50+0.8yd+150+200

∴y=50+0.8(y-0.15y+100)+150+200

∴y=1500

(4)当边际消费倾向变为0.9,其他条件不变时,预算盈余是变大还是变小

当边际消费倾向变为0.9时,y=50+0.9yd+150+200

∴y=50+0.9(y-0.35y+100)+150+200

Y=1180.72

预算盈余:

BS= tY-G-tr=0.35×1180.72-200-100=113.25 预算盈余的变化:

△BS=113.25-50=63.25

预算盈余变大了

第十三章收入—支出模型作业上课讲义

第十三章国民收入决定:收入—支出模型 补充部分 一、名词解释 1. 消费函数 2. 平均消费倾向 3. 边际消费倾向 4. 储蓄函数 5. 平均储蓄倾向 6. 边际储蓄倾向 7. 投资乘数 8. 乘数 9. 政府转移支付乘数 10. 平衡预算乘数 二、单选题 1. 消费者储蓄增多而消费支出减少,则 ( )。 A GDP将下降,但储蓄S将不变 B GDP将下降,但储蓄S将上升 C GDP和储蓄S都下降 D GDP不变,但储蓄S下降 2. 在社会生产能力过剩情况下,社会提倡节俭会使( B )。 A.储蓄量增加,国民收入增加 B.储蓄量增加,国民收入减少 C.消费量增加,国民收入增加 D.消费量增加,国民收入减少 3. 在两部门经济中,均衡发生在() A总支出等于企业部门的收入 B实际储蓄等于实际投资 C计划储蓄等于计划投资 D实际消费加实际的投资等于产出值 4. 假定其他条件不变,厂商投资增加将引起() A消费水平下降,国民收入增加 B消费水平提高,国民收入增加 C消费水平不变,国民收入增加 D储蓄水平下降,国民收入增加 5. 如果由于计划投资支出的减少而导致原来GDP的均衡水平改变,可以预期() A GDP将下降,但储蓄将不变 B GDP将下降但储蓄上升 C GDP和储蓄都将下降 D GDP不变,储蓄下降 6. GDP的均衡水平与充分就业的GDP水平的关系是() A两者始终相等 B除了特殊失衡状态外,GDP均衡水平通常就意味着是充分就业时的GDP水平 C GDP的均衡水平不可能是充分就业的GDP水平 D GDP的均衡水平可能是也可能不是充分就业的GDP水平 7. 投资减少导致GDP下降,可以预期() A消费将上升,储蓄下降 B消费和储蓄都下降 C消费和储蓄都上升 D消费下降,储蓄上升 8. 在两部门经济模型中,若现期GDP水平为4000亿,消费者希望从中支出2900亿消费,

13.收入支出模型(1)

第十三章国民收入的决定:收入支出模型 名词解释: 1.均衡产出:和总需求相等的产出就叫均衡产出或收入 2.消费函数或消费倾向:随着收入的增加,消费也会增加,但消费的增加不如收入的增加多,消费和收入的这种关系叫消费函数或者叫消费倾向 3.边际消费倾向(MPC):增加的消费和增加收入之比率,也就是增加一单位收入中用于增加消费部分的概率。 4.平均消费倾向(APC):指的是任一收入水平上消费支出在收入中的比率 5.储蓄函数:储蓄随收入的增加而增加的比率是递增的,储蓄与收入的这种关系是储蓄函数。 6.投资乘数:收入的变化与带来这种变化的投资支出的变化的比率。 7.政府购买支出乘数:是指收入变动对引起这种变动的政府购买支出变动的比率。 8.税收乘数:收入变动与引起这种变动的税收变动的比率。 9.政府转移支付乘数:收入变动与引起这种变动的政府转移支付变动的比率。 10.平衡预算乘数:政府收入和支出同时以相等的数量增加或减少时国民收入变动与政府收支变动的比率。 11.出口乘数:收入变动对引起这种变动的出口变动的比率。 12.乘数原理:指的是自发总支出的增加所引起的国民收入增加的倍数。 13边际储蓄倾向(MPS):储蓄增量对收入增量的比率。 14平均储蓄倾向(APS):任一收入水平上储蓄在收入中所占的比率。 简述题: 1.什么是凯恩斯定律? 凯恩斯定律是指在《通论》提到的生产和收入决定于总需求的理论,在西方经济学中有时被称为“凯恩斯定律”。凯恩斯认为不论需求量有多少,经济社会均能以不变的价格提供相应的供给量。也就是说,当社会总需求变动时,产量与收入会适用总需求的变动而变动,使得供求相等,而不会引起价格变动。 2.什么叫边际消费递减规律? 凯恩斯认为,当收入增加时,人们增加他们的消费,但是消费量的增加小于增加的收入,边际消费倾向随着收入的增加而递减,这就是边际消费递减规律。 3.什么是乘数原理,其发挥作用的假定条件是什么? 乘数原理是指自发总需求的增加所引起的国民收入增加的倍数。说明了各种支出变动对国民收入变动的影响。 假定条件:(1)社会中存在闲置资源(2)投资和储蓄的决定是相互独立的(3)货币供应量的增加适应支出增加的需要。 4.凯恩斯消费理念概论? 1.收入支出模型做出的假设是什么? (1)所分析的经济中不存在政府,也不存在对外贸易,只有家户部门和企业部门。 (2)投资是外生的不随利率和产量而变动。 (3)没有这就和未分配利润。 (4)价格刚性。(不影响价格的前提下,有需求便有供给)、 2.从家户消费函数求取社会消费函数时,考虑一系列限制条件? (1)国民收入的分配;(2)政府税收政策;(3)公司未分配利润在利润中所占的比例; 论述题 1.论述两部门,三部门经济中国民收入的决定(西方经济学—宏观部分辅导书P28) 试用图形分析两部门国民经济中国民收入的决定 (1)如图所示,图中横轴表示收入,纵轴表示支出,45度线上的任意一点都表示收入=支出

经济利润模型

经济利润模型 1、经济利润的概念经济利润是指经济学家所 持的利润概念。经济利润不同于会计利润。(1)经济收入:收入=期末财产-期初财产(2)经济成本:不仅包括会计上实际支付的成本,而且还包括机会成本。(3)经济利润:是用税后经营利润减去企业的全部资本费用。经济利润=税后净利润-股权费用=税后经营营利润-税后利息-股权费用=税 后经营利润-全部资本费用=期初投资资 本×投资资本回报率-期初投资资本×加 权平均资本成本=期初投资资本×(投资资 本回报率-加权平均资本成本)2、价值 评估的经济利润模型(1)公式:企业价值等于期初投资资本加上经济利润的现值。企业实体价值=期初投资资本+经济利润 现值注意:公式中的投资资本是指企业 在经营中投入的现金:全部投资资本=所 有者权益+净债务=(流动资产-经营流动负债)+(长期资产净值-经营长期负债)。(2)优点:①经济利润模型与现金流量折现模型在本

质上是一致的,是经济利润具有但可以计量单一年份价值增加的优点,而自由现金流量法却做不到。②经济利润之所以受到重视,键是它把投资决策必需的折现现金流量法与关业绩考核必需的权责发生制统一起来了。 企业价值评估的现金流量折现法(通常也称之为收益法)是基于预期未来现金流量和贴现率的估价方法,它根据企业未来的预期收益,通过收益还原(或称为资本化处理)来估测企业的价值。长期以来,现金流量折现法是最典型和最重要的一种评估方法,已成为企业价值评估的主流方法。在应用中,现金流量折现法有许多途径,但主要有企业折现现金流量模型(enterprise discounted cash flow model)和经济利润模型(economic profit model)两种,其中企业折现现金流量模型在实践中运用最广。但经济利润模型也日渐普及,它的优势在于能突出地显示公司是否在赚回其资本成本。我国在利用收益法评估企业价值实践中,主要是利用企业折现现金流量模型模型,经济利润模型很少使用。本文将探讨经济利润模型在我国企业价值评估实践中的作用,以及对经济利润模型进行变形,使之能更便捷地评估企业价值。(共2 页) 关键词:企业价值评估,经济利润模型,折现现金流量模型,应用,现金流量折现法,收益法评关键词估,未来现金流量,价值实践,资本化处理,估价方法 教材谈到

第二章 国民收入的决定:收入-支出模型

第二章国民收入的决定:收入-支出模型 一、名词解释 边际消费倾向边际储蓄倾向平均消费倾向乘数效应货币幻觉消费函数储蓄函数外生变量内生变量投资乘数 二、选择题 1.在凯恩斯的两部门经济模型中,如果边际消费倾向值为0.8,那么自发支出乘数值必是()。 A. 1.6; B. 2.5; C. 5; D. 4。 2.如果投资支出I突然下降,那么凯恩斯模型预期()。 A.GNP将开始持续下降,但最终下降将小于投资I的下降; B.GNP将迅速下降,其量大于投资I的下降; C.GNP将迅速下降,其量小于投资I的下降量,但将没有进一步下降趋势; D.GNP将开始持续下降,直至大大超过投资I的下降量。 3. 假定其它条件不变,厂商投资增加将引起()。 A.国民收入增加,消费水平不变; B.国民收入增加,消费水平提高; C.国民收入增加,消费水平下降; D.国民收入增加,储蓄水平下降。 4. 如果由于计划投资支出的减少而导致原来GNP的均衡水平改变,可以预期()。 A.GNP将下降,但储蓄S将不变; B.GNP将下降,但储蓄S将上升; C.GNP和储蓄S都将下降; D.GNP不变,但储蓄S下降。 5. 消费者储蓄增多而消费支出减少,则()。 A.GNP将下降,但储蓄S将不变; B.GNP将下降,但储蓄S将上升; C.GNP和储蓄S都将下降; D.GNP不变,但储蓄S将下降。 6. GNP的均衡水平与充分就业的GNP水平的关系是()。 A.两者完全相同; B.除了特殊的失衡状态,GNP均衡水平通常就意味着是充分就业时的GNP水平; C.GNP的均衡水平完全不可能是充分就业的GNP水平; D.GNP的均衡水平可能是也可能不是充分就业的GNP水平; 7. 在凯恩斯45度线图中消费函数与45度线相交点的产出水平表示()。 A.净投资支出I大于零时的GNP水平; B.均衡的GNP水平; C.消费C和投资I相等; D.没有任何意义,除非投资I恰好为零。 8 .下列那一种情况不会使消费水平增加?()。 A.自发性支出增加; B.自发性税收下降; C.自发性转移支付增加; D.净收入增加。 9. 若其他情况不变,所得税的征收将会使()。 A.支出乘数和税收乘数都增大; B.支出乘数增大,税收乘数变小; C.支出乘数和税收乘数都变小; D.支出乘数变小,税收乘数变大。 10. 如果边际储蓄倾向为0.3,投资支出增加60亿,可以预期,这将导致均衡水平GNP 增加()。 A.20亿元; B.60亿元; C.180亿元; D.200亿元。 11. 四部门经济和三部门经济相比,乘数效应()。 A.变大; B.变小; C.不变; D.变大,变小或不变均有可能,不能确定。 12.假定净出口函数是X=X-mY,净出口余额为零,增加投资将()。 A.使净出口余额和收入增加; B.收入增加,但使净出口余额变为负值; C.收入增加,但对净出口余额没有影响; D.收入不受影响,但净出口余额变为负值。

阿里的成本结构和收入模型

成本结构 成本战略定位 阿里巴巴在成本战略方面实施的是低成本与差异化相辅相成的双重战 略,以低成本作为集团整体的基础战略,在电商零售平台和金融理财等新业务上采用差异化战略作为辅助,这种双重战略是以阿里巴巴广泛的跨领域业务范围和庞大的用户支持为基础的。 1.塑造低成本价值链。 成本领先战略的意义在于以成本驱动生 产,以最低的成本产生最大的收益。对于阿里 巴巴这个多元化的电子商务企业来说,成本领先就是要寻求最优的成本组 合,坚守成本洼 地,塑造低成本价值链,将释放出来的富余成本投放到企业的核心生产线 上。阿里巴巴拥 有一个强大的综合类互联网交易平 台,它重新整合价值链,取代了传统商品交易的中间环节,直接为供应商和购买方服务,以低于传统交易成本的价格为依据收取服务费。在整 个交易过程中,很多不必要的营销支出得以避 免,对于买卖双方和第三方交易服务方都是 个低成本的选 择。互联网交易平台不仅是支撑阿里巴巴经营多年的固定收益项目,还能以 较少成本达到扩大企业影响、增加其他核心业务收益的目 的。因此阿里巴巴在扩展新业务 的同时仍然不忘完善互联网交易平台的各项基础设 施,从而为用户提供更好的交易体验。 为进一步扩大“低成本产品”范围,天猫与各地农产品供应商合作,打造了一条直接连接农产品与消费者的供应 链,推出“喵鲜生”板块,主打新鲜水果、海鲜肉类和进口零食等高端食 品,致力于品牌时尚化、行业垂直化、会员价值化、无线个性化、服务分 层化的“五化”理念。在物流板 块, 阿里巴巴与中国邮政展开战略合 作,并入股全峰快 递,将各县级市囊括在其物流业务的据点范围内,还针对全国各高校设立阿里巴巴服务站, 在校园内定点接收师生的邮递物品。阿里巴巴还投资物流供应链管理企 业“卡行天下”, 致力于整合小微物流企业。 2.采用差异化战略。 随着信息技术的进一步发展,如今的互联网购物平台可谓百花齐放,各具特色。比如:唯品会专注于大牌特卖;苏宁易购主打电器;京东商城除了家用电器,还延伸到食品百货;亚马逊中国则打通国际道路,开设国外代购频道。身处众多特点鲜明的网购平台中,阿里巴巴仍能一枝独秀,稳坐国内电商龙头之位,其中最大的原因,就是阿里巴巴在坚守成本领先战略的同时,还另辟蹊径,提供差异化服务。录,阿里巴巴便会根据消费者 的喜好进行一对一的广告投放,也就是说,每一个消费习惯和偏好不同的用户接收到的淘 宝广告都是不一样 的。从表面上看,这样一对一的广告投放需要花费较多的时间和人 力, 付出的成本似乎不符合阿里巴巴所追求的低成本战 略,但实际上通过阿里巴巴旗下的数据平台阿里云,这些工作就可以轻松完成且不需要耗费太多成 本。这就是阿里巴巴高新技术所驱动的差异化服务。阿里巴巴旗下的第三方支付平台支付宝也是其差异化服务的一 种方 式。支付宝原本是淘宝网的一个快捷支付系 统,在2004 年从淘宝网独立出 来,逐渐发 展成为国内最大的第三方支付平台。消费者在支付网购商品的货款 时,先付款到支付宝, 当货物抵达消费者手中再进行收货确 认,由支付宝将货款支付给卖家。如此一来支付宝就 承担着中间担保的责 任,若发生退货事项,又可以起到制约商家的作 用。近几年支付宝 又推出一项理财服务“余额宝”,它与天弘基金合作,取消基金买入金额下 限,以高

第二章《国民收入的决定——收入与支出模型》复习题及参考答案

第二章《国民收入的决定——收入-支出模型》复习题一、名词解释 1.消费函数;2. 储蓄函数; 3. 投资乘数;4. 平衡预算乘数 5. 平均消费倾向; 6. 边际消费倾向; 7.均衡收入; 8.意愿投资; 9.意愿消费 二、单项选择题 1.若MPC=0.6,则I增加100万(美元),会使收入增加( )。 A. 40万 B. 60万 C. 150万 D. 250万 2.根据消费函数,决定消费的因素是( )。 A. 收入 B. 价格 C. 边际消费倾向 D. 偏好 3.根据简单国民收入决定模型,引起国民收入减少的原因是( )。 A. 消费减少 B. 储蓄减少 C. 消费增加 D. 储蓄增加 4.若MPC=0.2,则政府税收乘数值为( )。 A. 5 B. -0.25 C. -4 D. 2 5.政府购买乘数Kg、政府转移支付乘数Ktr之间的关系是( )。 A. Kg<Ktr B. Kg =Ktr C. Kg>Ktr D. 不确定 6. 在两部门经济中,乘数的大小( )。 A.与边际消费倾向同方向变动 B. 与边际消费倾向反方向变动 C.与边际储蓄倾向同方向变动 D. 与边际储蓄倾向没关系 7. 当消费函数为C=α+βy时,则APC( )。 A. 大于MPC B. 小于MPC C. 等于MPC D. 上述三种情况都有可能 8. 两部门经济中,总支出等于总收入时,说明( )。 A. 计划存货投资一定等于零 B. 非计划存货投资一定等于零 C. 非计划存货投资不等于零 D. 事前投资等于事前储蓄 9. 政府预算平衡时,若MPC=4/5,政府购买增加100万元,则国民收入( )。 A. 不变 B. 增加200万元 C. 增加100万元 D. 减少100万元 10. 在两部门经济中,均衡发生于()之时。 A.实际储蓄等于实际投资 B. 实际消费加实际投资等于产出值 C.计划储蓄等于计划投资 D. 总支出等于企业部门的收入 11. GDP的均衡水平与充分就业的GDP水平的关系是()。 A.两者完全等同 B.除了特殊的失衡状态,GDP均衡水平通常就意味着充分就业时的GDP水平 C.GDP的均衡水平完全不可能是充分就业的GDP的水平 D.GDP的均衡水平可能是也可能不是充分就业的GDP水平 12. 下列()情况不会使收入水平增加。 A.自发性支出增加 B. 自发性税收下降 C. 自发性转移支付增加 D. 净税收增加 13. 平均消费倾向和平均储蓄倾向之间存在着互补关系,两者之和( )。 A. 大于1 B. 小于1 C. 永远等于1 D. 永远不等于1 14. 在以下四种情况中,乘数最大的是( )。 A. 边际消费倾向为0.8 B. 边际消费倾向为0.75 C. 边际消费倾向为0.5 D. 边际消费倾向为0.4 15. 四部门经济与三部门经济相比,乘数效应()。 A. 变大 B. 变小 C. 不变D.以上均有可能,不能确定 16、边际消费倾向与边际储蓄倾向之和,是() A.大于1的正数B.小于2的正数C.零D.等于1 17、根据消费函数,引起消费增加的因素是() A.价格水平下降B.收入增加C.储蓄增加D.利率提高18、消费函数的斜率取决于()

作业成本核算的模型及基本要素

作业成本要素与核算模型(上) by AMT 邓为民 作业成本核算模型是实施作业成本法(Activity-Based Costing)的基础,是对作业成本法核算体系的描述,因此作业成本核算模型在作业成本法的实施过程中具有重要地位。作业成本要素是构成作业成本核算模型的元素,他们按照一定规则组合在一起形成作业成本核算模型。本文通过对作业成本要素和核算模型的分析,来探讨扩展的作业成本核算模型,这种核算模型不仅是实施作业成本法的基础,对开发作业成本管理系统也具有借鉴意义。 作业成本要素 作业成本核算模型包括五大要素:资源、作业、成本对象、成本动因和分配路径,以及会计期间和组织结构两个辅助要素。资源、作业和成本对象是成本的承担者,是可分配对象。在企业中,资源、作业和成本对象都具有比较复杂的关系,因此,增加资源账户、作业账户和成本对象

账户来分别管理资源、作业和成本对象。下面分别对各要素进行分析: 资源 从广义讲,资源(Resource)作为一个概念外延非常广泛,涵盖了企业所有价值载体,但是,在作业成本法下,资源实质上是指为了产出作业或产品而进行的费用支出,实际上,资源就是指各项费用总体。 资源:作为分配对象的资源就是消耗的费用,可以理解为每一笔费用。资源可以直接面向作业和成本对象分配,就是传统成本法的直接材料。 资源账户对象资源账户是从资源类别的角度描述资源。账户在传统成本中已经存在,制造费用、直接材料、直接人工就是账户。 在作业成本法中,资源账户不仅是一个分类的概念,而且还作为分配的主体,是一个分配对象。在传统成本中,制造费用汇总后按工时分配,实际制造费用账户作为一个主

第三章 简单国民收入决定模型习题答案

第三章 简单国民收入决定模型(收入-支出模型) 习题参考答案 复习与思考 1.答:所谓凯恩斯定律是指,不论需求量为多少,经济制度都能以不变的价格提供相应的供给量,就是说社会总需求变动时,只会引起产量和收入的变动,直到供求相等,而不会引起价格变动。这条定律提出的背景是,凯恩斯写作《就业、利息和货币通论》一书时,面对的是1929-1933年西方世界的经济大萧条,工人大批失业,资源大量闲置。在这种情况下,社会总需求增加时,只会使闲置的资源得到利用从而使生产增加,而不会使资源价格上升,从而产品成本和价格大体上能保持不变。这条凯恩斯定律被认为适用于短期分析。在短期中,价格不易变动,社会需求变动时,企业首先考虑调整产量而不是变动价格。 2.答:如教材中图 3.5所示。 45°线上的点都表示产品市场上总供给与总需求是相等的,意味着产品市场是均衡的。图中总需求曲线即为图3.5中的c +i 曲线,该线与45°线的交点E 点就是产品市场的均衡点,该点所决定的收入水平即为均衡国民收入y*。在这一点家庭的计划消费与企业的计划 投资之和正好等于产出水平,企业既不会出现产品积压,也不会出现产品不足,因而,产 i

出将保持原有的规模,所以该点决定的产出是均衡国民收入。 当产出偏离y*时,都不会处于均衡状态。当产出大于y*时(如图中的A 点),总产出大于总需求,这时,企业将会出现非意愿存货,为此要降低产出水平。相反,当产出小于y*时,总需求大于总产出,产出将会增加。因而,只有E 点是均衡点,也只有E 点所决定的产出y*是均衡国民收入。 3. 答:如教材中图3.6,s 线即为储蓄曲线。投资曲线是一条纵坐标为i 的平行于横轴的直线,两条线的交点E 点就是均衡点,E 点所决定的收入水平y*就是均衡收入水平。 当收入水平偏离y*时,产出都不会处于均衡。当产出水平大于y*时,从图中可以看到,储 蓄大于投资,这意味着,经济中的总供给(总产出)大于总需求。因为,当储蓄与投资分别加上相同的部分消费c 时,就分别是经济中的总产出与总需求,所以,储蓄与投资就可以分别代表总产出与总需求,因此,储蓄大于投资就意味着总产出大于总需求,所以,经济中的厂商将会出现存货意外增加,非意愿存货出现并大于0,厂商将会减少产出。相反,当产出水平小于y*时,总需求大于总产出,存货出现意外减少,即非意愿存货小于0,厂商将增加产出。总之,大于或小于产出水平y*时,都不会处于稳定的水平,因而,只有y*是均衡国民收入。 4. 答:均衡收入的变化量与带来这种变化的因素的变动量之比率称为乘数,或者也可定义为,某一因素变动所引起的均衡国民收入变动的倍数。用公式可表示为:k=Δy/ΔA ,其中k 为乘数值,ΔA 为自发支出的变化,它包括投资变化Δi 、政府购买变化Δg 和转移支付变化Δtr 等,这个公式表明了自发需求变化导致产出以k 倍变化。这个理论反映了现代经济的特点,即由于经济中各部门之间的密切关系,某一部门支出(即需求)的增加必然在经济中引起其他部门的连锁反应,从而使收入以k 倍的值增加。 一般说来,需求增加时,只有经济中存在没有得到充分利用的资源,并且假定自发需 图3.6 投资—储蓄法均衡国民收入的决定 i,s s

第二章:简单的国民收入决定:总收入——总支出模型

第二章简单的国民收入决定:总收入——总支出模型 一、单项选择 1.如果MPC=0.75,税收增加10元将会导致储蓄改变() A.-30元; B .-10元;C.10元; D .30元 2.在均衡状态下,投资等于() A.私人储蓄;B.预算盈余; C.A+B;D.既不是A也不是B。 3.在一个两部门模型中,收入的均衡发生在() A.计划或意愿投资等于计划或意愿消费时;B.总供给等于计划投资时; C.总供给等于总需求时;D.储蓄等于投资。 4.如果MPC=0.50,自主性投资改变10元,将导致() A.均衡收入水平有10元的增加;B.均衡收入水平有20元的增加; C.自主性消费水平有10元的增加;C.投资将增加20元。 5.MPC和MPS之和等于1,这是因为() A.任何两个边际量相加总是等于1; B.MPC和MPS都是直线; C.国民收入的每一元钱不是用于消费就是用于储蓄; D.经济中的投资水平不变。 6.满足储蓄等于投资的均衡点使经济稳定是因为() A.在这一点上政府停止干预; B.任何处于均衡外的经济将回到均衡点; C.人们为了有效地使用资源而把所有资源都用于投资; D.以上都正确。 7.因总漏出(指使总支出减少的量)大于总注入(指使总支出增加的量)而造成的经济不均衡可以通过以下哪一项来调整?() A.刺激投资的增加;B.减少税收;C.A和B;D.提高MPS。 8.在坐标图上,表示收入和支出的45度线意味着() A.直线上所有的点表示消费等于储蓄;B.所有的点表示收入等于储蓄; C.所有的点表示消费等于收入;D.以上都不正确。 9.在收入的均衡水平上,() A.非意愿存货为零;B.计划支出等于实际支出; C.GDP没有变动趋势; D .以上都正确。 10.下面哪一种说法不正确?() A.利率下降会增加意愿存货; B.利率下降使意愿的支出曲线向上移动; C.利率下降使IS曲线向右移动; D.利率下降,意愿的支出与实际的支出在更高的收入水平上相等。 11.在可支配收入中,MPS为0.25,则MPC为() A.0.25 B.0.75C.1.0 D.0.64 12.国民收入均衡水平的提高往往被认为是下列何者的增加所引起的?() A.进口;B.意愿的自主性支出;C.税率;D.私人储蓄。 13.国民收入中的MPC的值越大,则()

第二章国民收入的决定——收入—支出模型

第二章 国民收入的决定——收入—支出模型 例题讲解: 例1 名词解释: (1)有效需求:凯恩斯把总需求函数和总供给函数的交点处的需求量称为有效需求,并认为有效需求决定了国民收入的均衡值,经济学通常把有支付能力的需求看作有效需求。 (2)乘数:指收入的变化带来这种变化支出的初始变化之间的比率。用公式表示为K=△Y/△J ,式中,△Y 是国民收入的变化,△J 是支出的变化。乘数作用可通过初始支出后的消费的收入变化来说明。 (3)充分就业:是指在一定的货币工资水平下所愿意工作的人都可以得到就业的一种经济状况。充分就业是凯恩斯在《通论》中提出的范畴,凯恩斯认为,充分就业是由有效需求决定的,如果有效需求不足,从而造成非自愿性失业,社会就不能实现充分就业。充分就业与某些失业现象的存在并不矛盾,如摩擦性失业和自愿失业,这两种失业都是正常的。只有非自愿性失业,社会就不能实现充分就业。充分就业也可以理解为各种经济资源得到了充分利用。 (4)恒常收入:弗里德曼认为,一个家庭借以取得收入的财富可由两种财富构成,即人力资本与非人力资本两部分构成。由于人力资本无法从统计资料测得,因此弗里德曼引入恒常收入的概念,把恒常收入视为财富(人力和非人力)的预期收入的现值,恒常收入大致可以根据所观察到的若干年收入的数值的加权平均数计得,距现在的时间越近,权数越大;反之,则越小。 例2 假定边际消费倾向为0.9,所得税为收入的三分之一,政府决定增加支出以使国民生产总值增加750美元,政府开支应该增加多少?这对财政赤字有何影响? 解:政府购买支出乘数为 () t b K g --=111 所以()[]t b Y K Y G g --?=?=?11代入已知参数得: ΔG=750×[1-0.9(1-1/3)]=300 预算赤字的变动即政府开支的变动减去税收的变动。政府开支上升300美元。因国民生产总值增加750美元同时边际税率为1/3,所以,税收增加250美元。因而,预算赤字上升50美元。 例3、假设某经济的消费函数为C=100+0.8Y d (其中Y d 为个人可支配收入);投资I=100,政府购买支出G=200,政府转移支付TR=62.5(单位均为10亿美元),税率t=0.25。问: (1) 均衡国民收入是多少? (2) 投资乘数和政府税收乘数分别是多少? (3) 当政府将一笔支出用在政府购买上对国民收入的影响是否和将这一笔支出用 在政府转移支付上对国民收入的影响一样?为什么? 解:(1)根据题意可得: Y=C+I+G =100+0.8×(Y-0.25Y+62.5)+100+200 =450+0.6Y ,解得:Y=1125

企业的22种利润模型

企业的22种利润模型 1、客户解决方案模式 (1)含义: 为了了解客户而投资,设计解决方案,建立良好的客户关系,对供应商来说,这种做法在发展客户关系的初期是净投入,但以后会带来大量的利润。 (2)适用情况: IT行业 (3)典型案例: 互联网的产生大大的提高了人们的工作效率,然而目前泛滥的网络病毒却让人们胆战心惊,厉害的病毒可以使企业的信息系统全部瘫痪:个人电脑资料丢失、运转失常,带来巨大的经济损失。同时也催生了一个新的产业——“杀毒产业”。 1999年,金山软件公司开始介入杀毒市场,他们首先制作了金山毒霸网络测试版在互联网上免费下载,虚心听取用户的意见和建议,及时改进产品,前后历时18个月,经历了150万测试用户的考验。2000年11月,成熟的金山毒霸软件正式出笼,金山公司再接再厉,10万份限时使用版敞开大门免费发放,将声势造至最高潮。等到正式版发售的当天,一下吃进全行业最大订单(16万套),一夜间超越诸多老牌厂商,迈入杀毒业三甲行列。 与此同时,金山公司极力打造专业杀毒软件供应商的形象,每有新病毒出现,金山必先声夺人在网上向用户预警,同时在第一时间推出专用杀毒方案,久而久之,用户对金山有了强烈的依赖感。 2001年6月,金山在全国100多家主要城市统一启动“反病毒体验”行动,以每套5元工本费的价格发放金山毒霸2体验版50套,并承诺购买体验版的用户有资格以68元的特优价格升级到定价168元的正式版。此番连卖带送,为新版软件“预定”了大量客户。 2001年金山公司销售额突破1亿元,其中杀毒软件系列就贡献了3000万元,利润近30%,并成功超越老牌劲旅江民公司,位居次席(瑞星首居)。 2、产品金字塔模式 (1)含义:

利润计划运营成本收益分析

第六讲:利润计划:运营成本收益分析 一、预测销售收入 二、销售/成本计划 三、现金流量计划 商业计划之 运营预测和分析 01 总体描述 02 比率分析 03 营运成绩 04 金融条件 05 或有负债 01 总体描述:本部分要从公司总体损益状况开始,这些状况要基于企业的财务数据,如最近三年以及未来三年的净收入、销售成本、营运费用、利息支出及利息收入。把这些历史数据和将来的预计数都列出来,使风险投资人一眼就可以看清楚企业的经营状况及未来的发展前景。如下表: 02 比率分析:列出净收入、销售成本、营业开支、利息支出和净利润并计算他们的百分比。百分比 前年实际值 去年实际值 今年预测值 明年预测值 后年预测值 净收入 100 100 100 100 100 销售成本 100 50 50 63 65 营业开支 — 25 20 10 8 利息支出 — 25 10 4 3 净利润 — — 20 23 24 ★ 本公司的经营业绩及盈利预测 明年预测值 后年预测值 净收入 100 400 1000 4000 10000 销售成本 100 200 500 2500 6500 营业开支 100 100 200 400 800 利息支出 100 100 100 200 300 净利润 (200) — 200 900 2400 流动资产 20 40 400 1400 4300 机器设备 100 400 600 1000 1000 土地及建筑物 — — — — — 其他资产 10 10 10 10 10 流动负债 20 240 100 400 1000 600 — 股东权益 10 -190 510 1410 4310 财务预测总表

收入—支出模型作业

收入—支出模型作业 TYYGROUP system office room 【TYYUA16H-TYY-TYYYUA8Q8-

第十三章国民收入决定:收入—支出模型 补充部分 一、名词解释 1. 消费函数 2. 平均消费倾向 3. 边际消费倾向 4. 储蓄函数 5. 平均储蓄倾向 6. 边际储蓄倾向 7. 投资乘数 8. 乘数 9. 政府转移支付乘数 10. 平衡预算乘数 二、单选题 1. 消费者储蓄增多而消费支出减少,则 ( )。 A GDP将下降,但储蓄S将不变 B GDP将下降,但储蓄S将上升 C GDP和储蓄S都下降 D GDP不变,但储蓄S下降 2. 在社会生产能力过剩情况下,社会提倡节俭会使( B )。 A.储蓄量增加,国民收入增加 B.储蓄量增加,国民收入减少 C.消费量增加,国民收入增加 D.消费量增加,国民收入减少 3. 在两部门经济中,均衡发生在() A总支出等于企业部门的收入 B实际储蓄等于实际投资 C计划储蓄等于计划投资 D实际消费加实际的投资等于产出值 4. 假定其他条件不变,厂商投资增加将引起() A消费水平下降,国民收入增加 B消费水平提高,国民收入增加 C消费水平不变,国民收入增加 D储蓄水平下降,国民收入增加 5. 如果由于计划投资支出的减少而导致原来GDP的均衡水平改变,可以预期() A GDP将下降,但储蓄将不变 B GDP将下降但储蓄上升 C GDP和储蓄都将下降 D GDP不变,储蓄下降 6. GDP的均衡水平与充分就业的GDP水平的关系是() A两者始终相等 B除了特殊失衡状态外,GDP均衡水平通常就意味着是充分就业时的GDP水平 C GDP的均衡水平不可能是充分就业的GDP水平 D GDP的均衡水平可能是也可能不是充分就业的GDP水平 7. 投资减少导致GDP下降,可以预期() A消费将上升,储蓄下降 B消费和储蓄都下降 C消费和储蓄都上升

收入—支出模型作业

收入—支出模型作业 Last revision date: 13 December 2020.

第十三章国民收入决定:收入—支出模型 补充部分 一、名词解释 1. 消费函数 2. 平均消费倾向 3. 边际消费倾向 4. 储蓄函数 5. 平均储蓄倾向 6. 边际储蓄倾向 7. 投资乘数 8. 乘数 9. 政府转移支付乘数 10. 平衡预算乘数 二、单选题 1. 消费者储蓄增多而消费支出减少,则 ( )。 A GDP将下降,但储蓄S将不变 B GDP将下降,但储蓄S将上升 C GDP和储蓄S都下降 D GDP不变,但储蓄S下降 2. 在社会生产能力过剩情况下,社会提倡节俭会使( B )。 A.储蓄量增加,国民收入增加 B.储蓄量增加,国民收入减少 C.消费量增加,国民收入增加 D.消费量增加,国民收入减少 3. 在两部门经济中,均衡发生在() A总支出等于企业部门的收入 B实际储蓄等于实际投资 C计划储蓄等于计划投资 D实际消费加实际的投资等于产出值 4. 假定其他条件不变,厂商投资增加将引起() A消费水平下降,国民收入增加 B消费水平提高,国民收入增加 C消费水平不变,国民收入增加 D储蓄水平下降,国民收入增加 5. 如果由于计划投资支出的减少而导致原来GDP的均衡水平改变,可以预期() A GDP将下降,但储蓄将不变 B GDP将下降但储蓄上升 C GDP和储蓄都将下降 D GDP不变,储蓄下降 6. GDP的均衡水平与充分就业的GDP水平的关系是() A两者始终相等 B除了特殊失衡状态外,GDP均衡水平通常就意味着是充分就业时的GDP水平C GDP的均衡水平不可能是充分就业的GDP水平 D GDP的均衡水平可能是也可能不是充分就业的GDP水平 7. 投资减少导致GDP下降,可以预期() A消费将上升,储蓄下降 B消费和储蓄都下降 C消费和储蓄都上升 D消费下降,储蓄上升 8. 在两部门经济模型中,若现期GDP水平为4000亿,消费者希望从中支出2900亿消费,计划投资为1300亿,则可预计()

企业的22种赢利模型

企业的22种赢利模型 1、客户解决方案模式 (1)含义: 为了了解客户而投资,设计解决方案,建立良好的客户关系,对供应商来说,这种做法在发展客户关系的初期是净投入,但以后会带来大量的利润。 (2)适用情况: IT行业 (3)典型案例: 互联网的产生大大的提高了人们的工作效率,然而目前泛滥的网络病毒却让人们胆战心惊,厉害的病毒可以使企业的信息系统全部瘫痪:个人电脑资料丢失、运转失常,带来巨大的经济损失。同时也催生了一个新的产业——“杀毒产业”。1999年,金山软件公司开始介入杀毒市场,他们首先制作了金山毒霸网络测试版在互联网上免费下载,虚心听取用户的意见和建议,及时改进产品,前后历时18个月,经历了150万测试用户的考验。2000年11月,成熟的金山毒霸软件正式出笼,金山公司再接再厉,10万份限时使用版敞开大门免费发放,将声势造至最高潮。等到正式版发售的当天,一下吃进全行业最大订单(16万套),一夜间超越诸多老牌厂商,迈入杀毒业三甲行列。

与此同时,金山公司极力打造专业杀毒软件供应商的形象,每有新病毒出现,金山必先声夺人在网上向用户预警,同时在第一时间推出专用杀毒方案,久而久之,用户对金山有了强烈的依赖感。 2001年6月,金山在全国100多家主要城市统一启动“反病毒体验”行动,以每套5元工本费的价格发放金山毒霸2体验版50套,并承诺购买体验版的用户有资格以68元的特优价格升级到定价168元的正式版。此番连卖带送,为新版软件“预定”了大量客户。 2001年金山公司销售额突破1亿元,其中杀毒软件系列就 贡献了3000万元,利润近30%,并成功超越老牌劲旅江民公司,位居次席(瑞星首居)。2、产品金字塔模式 (1)含义: 在在产品金字塔模式中,满足客户关于产品风格、颜色、价格等偏好因素是最重要的。正式客户在收入和偏好上的差别,才形成了产品的金字塔,在塔的底部,是低价位、大批量的产品;在塔的顶部,是高价位、小批量的产品。 大多数利润集中在金字塔的顶部,但塔底部的产品也具有重要的战略作用,因为这里的产品可以起到“防火墙”的作用。 防火墙产品可以阻碍竞争者的进入,保护金字塔顶部产品的丰厚利润。 (2)适用情况:

论运营成本收益分析

更多资料请访问.(.....) 更多企业学院:...../Shop/ 《中小企业管理全能版》183套讲座+89700份资料...../Shop/40.shtml 《总经理、高层管理》49套讲座+16388份资料...../Shop/38.shtml 《中层管理学院》46套讲座+6020份资料...../Shop/39.shtml 《国学智慧、易经》46套讲座...../Shop/41.shtml 《人力资源学院》56套讲座+27123份资料...../Shop/44.shtml 《各阶段员工培训学院》77套讲座+ 324份资料...../Shop/49.shtml 《员工管理企业学院》67套讲座+ 8720份资料...../Shop/42.shtml 《工厂生产管理学院》52套讲座+ 13920份资料...../Shop/43.shtml 《财务管理学院》53套讲座+ 17945份资料...../Shop/45.shtml 《销售经理学院》56套讲座+ 14350份资料...../Shop/46.shtml 《销售人员培训学院》72套讲座+ 4879份资料...../Shop/47.shtml 第六讲:利润计划:运营成本收益分析 一、预测销售收入 二、销售/成本计划 三、现金流量计划 商业计划之运营预测和分析 01 总体描述 02 比率分析 03 营运成绩 04 金融条件 05 或有负债 01 总体描述:本部分要从公司总体损益状况开始,这些状况要基于企业的财务数据,如最近三年以及未来三年的净收入、销售成本、营运费用、利息支出及利息收入。把这些历史数据和将来的预计数都列出来,使风险投资人一眼就可以看清楚企业的经营状况及未来的发展前景。如下表:

相关主题
文本预览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