课堂观察活动案例
- 格式:doc
- 大小:148.50 KB
- 文档页数:15
第1篇一、背景随着新课程改革的不断深入,核心素养成为教育界关注的焦点。
核心素养强调学生应具备的关键能力和必备品格,旨在培养适应未来社会发展需要的创新型人才。
为了更好地落实核心素养的培养,我校开展了以“翻转课堂”教学模式为核心的教研活动,旨在探索一种以学生为中心、注重学生自主学习能力培养的教学模式。
二、活动目标1. 提高教师对核心素养的理解和认识,明确核心素养在教学中的体现。
2. 探索翻转课堂的教学模式,优化教学设计,提高教学效果。
3. 培养学生的自主学习能力、合作探究能力和创新实践能力。
4. 促进教师之间的交流与合作,形成良好的教研氛围。
三、活动内容1. 理论学习:组织教师学习核心素养的相关理论和翻转课堂的教学模式,通过专家讲座、案例分析等形式,使教师对核心素养和翻转课堂有深入的理解。
2. 教学设计:以学科为单位,分组进行教学设计,要求教师结合核心素养的要求,设计翻转课堂的教学方案。
方案包括课前学习任务单、课堂活动设计和课后评价等。
3. 课堂实践:选取部分班级进行翻转课堂的实践,教师根据教学设计方案,开展教学活动。
同时,组织其他教师进行观摩,交流反馈。
4. 教学反思:课后,教师进行教学反思,总结经验教训,撰写教学反思报告。
5. 交流分享:组织教师进行教学成果的交流分享,通过教学案例展示、教学经验分享等形式,促进教师之间的相互学习和共同进步。
四、活动过程1. 理论学习阶段:通过专家讲座,教师对核心素养和翻转课堂有了初步的认识。
随后,教师通过自学、讨论等形式,深入学习相关理论。
2. 教学设计阶段:教师根据核心素养的要求,结合学科特点,设计翻转课堂的教学方案。
在设计过程中,教师注重培养学生的自主学习能力、合作探究能力和创新实践能力。
3. 课堂实践阶段:教师按照教学设计方案,开展翻转课堂教学。
在课堂上,教师引导学生进行自主学习、合作探究和创新实践,充分调动学生的积极性。
4. 教学反思阶段:教师对翻转课堂的教学过程进行反思,总结经验教训,并提出改进措施。
幼儿园自然观察案例:探索自然,感知万物生长在幼儿园的教学活动中,自然观察是非常重要的一环。
幼儿园孩子们对于大自然的好奇心和敏感度使得他们特别喜欢参与各种自然探索的活动。
作为幼儿园老师,在安排自然观察案例时,需要注重如何让孩子们通过观察自然,感知万物生长,发现身边的美好,培养对自然的热爱和保护意识。
1. 观察对象的选择:在幼儿园的自然观察活动中,选择观察对象是非常关键的。
可以选择观察花草、昆虫、小动物等自然界的生物,或者是观察季节变化、天气变化等自然现象。
在此过程中,可以教给幼儿们如何尊重和保护自然,怎样爱护动植物。
2. 观察工具的使用:在进行自然观察时,需要准备一些简单的观察工具,比如放大镜、小铲子、小水桶等。
这些工具可以帮助孩子们更仔细地观察和记录他们所看到的一切,从而培养他们的观察能力和动手能力。
3. 观察过程的引导:在进行观察时,老师需要引导孩子们仔细观察,提出问题,启发他们去思考。
在观察一棵树时,可以问孩子们树上有多少片叶子?叶子的形状是怎样的?树上有没有小鸟?这样的问题可以激发孩子们的好奇心和思考能力。
4. 观察记录的方式:观察完毕后,可以让孩子们画出所观察到的东西,或者记录在日记本上。
通过绘画和文字的方式,可以帮助孩子们把所观察到的事物加深印象,并且培养他们的观察力和表达能力。
5. 个人观点和理解:自然观察不仅可以帮助孩子们感知自然,发现自然的美丽,更重要的是可以培养他们热爱自然和保护环境的意识。
通过自然观察,孩子们能够学会尊重和关爱大自然,让他们从小就具备对自然的敬畏之心和保护之心。
总结回顾幼儿园自然观察案例的开展,有利于孩子积极参与自然,激发他们对自然的热爱和保护意识。
通过这一系列的自然观察活动,孩子们能够更加深入地了解自然界的奥秘,感知万物生长。
学校可以在此基础上进行更多的自然教育活动,培养孩子们对自然的热爱,同时也加深他们对环境保护的认识。
通过对自然观察案例的深度和广度的探索,可以帮助孩子们更好地认识自然,培养他们对自然的热爱。
合作体:课堂观察小组任教教师:浙江省余杭高级中学路雅琴老师授课内容:高中生物中的“性别决定和伴性遗传”合作程序:(1)课前会议(2007年1月19日)(2)课堂观察(2007年1月19日第四节)(3)课后会议(2007年1月20日)课后会议交流材料目录✧路雅琴课后反思✧吴江林课堂观察报告(结构性语言)✧彭小妹课堂观察报告(理答)✧郑超课堂观察报告(课堂中的预设与生成)✧屠飞燕课堂观察报告(问题的预设与生成)✧钟慧课堂观察报告(提问、引导与理答)✧喻融课堂观察报告(提问)✧姜平课堂观察报告(教师肢体语言)《性别决定和伴性遗传》课后反思路雅琴《性别决定和伴性遗传》这堂课在吴老师的帮助和指导下,终于上了下来。
上完后,感触颇多。
1、自己在上课的时候对结构性陈述方面明显不够,略显生硬,所以以后要多关注这个方面,上课的时候注意承上启下,保持课堂的完整性和流畅性。
上完一块内容要恰到好处的给予总结,并在总结中引出下面要讲的内容。
2、因为自己从前很少在课堂探究和应用小组合作学习,所以第一次要用这种方式上课,所以学生和我自己都不是很适应,准确的说是没有真正的探究和没有真正的合作。
3、上课的时候追问的时候,因为问题是临时生成的,所以追问的时候追问的不到位,也就是我要问的意思不够清楚。
另外我上课的时候如果问一个学生问题,我眼睛是对着他一个人的,而且我以前认为就应该是这样的,体现对学生的尊重,而且也养成了习惯,经吴老师指出后,原来这是不对的,没有面向全体学生。
以后要改正这个不良习惯。
有点难,不过要努力。
另外我上完后我觉得自己表现不错的地方也是有的,以后应该多多保持。
比如说说话随意,比较有亲和力,学生和我关系良好。
因此上课的时候都会听我讲课,看我“表演”,但是不符合现在的教学理念,以后要努力做到学生和我一起“表演”。
最后感慨于学生的聪明,竟然能把最后一个问题自己分析出来,并且把答案理的那么清楚,感觉我都不用讲了,不过最后我还是讲了一遍。
课堂观察活动案例──几何概率习题课一、背景任教教师:卓玲宁(厦门第二外国语学校数学一级老师,教龄十五年,教学效果良好.)内容主题:几何概率习题课(人教A版必修3)观察者:(数学教研组:陈海峰,洪宏伟,周羽鹏,陈建楷)二、课前会议:2009年11月18日(一)卓玲宁老师说课1、教材分析本课时内容为几何概率的的讲评课.几何概率是新课程改革实验教材新增的内容,也是中学数学的核心知识——概率的一部分.它对基本事件是无限个时的概率起到很好的作用.2、学情分析学生在本节课之前已经学习完等可能事件发生的概率,几何概率后的一节练习课,并要求学生完成了导与练后面的一些练习对本部分的知识加以巩固.我认为导与练这本教辅能充分的满足学生的巩固以及反馈这部分知识的需要,他的难度由易到难,是一本不可多得的教辅,所以要求学生一定要努力完成,同时要学生根据自己的情况进行测试,就是不看教辅答案.把每次的练习当作测试.我教的是文科的3,4两个班,对学生的认识比较清楚,学生虽然是高二了,但是回答问题的积极性还是比较高,平时的作业习惯比较好的,男生只有6个,教学组织与管理相对轻松些.3、学习目标本节课的目标是通过学生的练习评讲几何概率的应用,对学生理解的疑难问题进行点拨.纠正学生理解存在的的一此误区.同时对角度型,长度型,面积型,体积型的几何概率有所区分和了解.4、教学设计本节课因为是练习评讲,所以设定以知识技能为主线,穿插进行评讲,并对练习中出现的问题进行有侧重的强调和变式练习.我本节课打算利用学生昨天我晚自己看班时学生的疑问入手,针对性的进行讲解.(二)卓老师与观察者的交流陈海峰:首先对卓老师的充分准备表示谢意.同时与给我们提出一个新的课题,就是如果使习题讲评题更加有效,很高兴卓老师想通过题组的形式进行教学,而不是按题号顺序进行讲评.这对我们来说应该说是很值得学习的.还有一个问题,就是变式一下,那么究竟如何变式能抓住本质,能使学生的产生“新鲜感”,因为一些所谓的优秀生已经将题目做对了.那么是真正的理解,还是只是暂时性的做对,这个如何面对?另外我们今天的观察工具是课堂教学组织形式的观察表,就是观察学生的通过同步学习,自主学生还是合作学习,那么在实际的授课,我猜测是不是同步学习我能及时的观察出来,那么至于是不是自主学生习,还是通过合作学习探讨得到的,这个不知道卓老师在课前如何实施的?卓老师:如何使习题讲评课更加有效,这个问题我也一直接在思考,我也想到过用提问的方式解决,再出习题的方式用幻灯片让学生思考作答,然后再确定学生的真实的掌握情况.我一般是布置作业以后,让学生去独立完成,在遇到困难的基础上,如果是自己没办法解决的,才向别的优秀学生进行请教.周羽鹏:你们的学生比我们学校的学生更加自觉,领悟力更加好.那么有一个问题,学生回家完成的作业你是如何调控的,会不会有学生将后面的答案一抄到底来应付了事,如果是这样的,那么卓老师是如何发现与避免的?卓老师:这个我最头痛的问题,因为如果学生自觉的参与晚自习,那么碰到我值班时,应该说能比较好的避免,但是也要正好值到这个班才行.当然我认为也要相信学生,希望学生的会向善向好.洪宏伟:学生的学习的时候对教学组织形式即自主学习、同步学习,合作学习都是下意识的,我们对一节课是不是要充分的把握住几个基本点.(三)卓老师与观察者讨论观察点三位观察者都观察记录学生的导与练几何概率部分的作业完成情况,然后统计出相应的人数,同时大致地检查学生完成作业的质量.三、课中观察:2009年11月18日,上午第3节课(一)观察工具以1.2.3.2这个量表为主(二)观察位置的选择本节课首先观察学生的作业情况,由老师收集学生的作业,我们小组三人分别检查学生的作业或学生的完成质量,本班的学生有56人,教室相对比较宽敞,所以我们作了如何分工,我作在前门观察,后面由周羽鹏观察,洪宏伟老师坐在教室的中间进行观察,主要观察教师使用的教学语言,教学用具,教学的行走路线,教学的板书.还有学生的回答情况等等.(三)观察过程上课前.观察者于上课前10分钟到达年段室,由于卓老师收集作业后我们三个大致地了解了一些情况,发现学生中还是有一些完成得不好,有空白之处,但是习惯还比较好.有出现“怎么办?”哭脸等现状,预备铃响时进入教室,与学生进行了短暂的交流,主要是翻交还学生的教辅——导与练.学生没有出现空白不作现象,但是有4个学生明显是属于抄袭课后答案的,因为比较整洁,没有思考的痕迹在里面.说明教师还是有一定的威信,学生会遵守,但是也出现滥竽充数的现象.上课中.各位老师根据统一的观察表和确定好的主要观察对象进行细致的观察.四、课后会议:2009年11月18日,上午第4节课(一)卓老师的课后心得对照我刚刚我看到的1.2.3.2观察量表,我也从这几个方面小结束一下.对于同步学习方面,我的教学节奏应该是中速的,这里边有两个原因,一是那是文科学生,二是学生毕竟属于二类学校,教学中我感到学生的参与面还是很广泛的,学生都会及时回应老师的问题,这一点自己感到比较满意.对于自主学习方面,我认为确实应该延伸到课堂之外,就是学生作业的完成情况,然后再考虑课堂的情况,这样效果会好些.教学我会及时肯定学生的良好的思维与做法,学校效果比较好.对于本节课的合作学习,我感觉比较没法运用,也希望观察组的老师给以良好的建议(二)观察者简要报告观察结果三位观察者:陈海峰,周羽鹏,洪宏伟老师观察的都是课堂教学的组织形式及其效果这张量表.即1.2.3.2这个表.表1.2.3.2主要研究教师在课堂教学组织形式上的调控问题.主要是观察教师在课堂上是否实施了课堂教学的三大形式,即合作学习,自主学习,同步学习这三种形式,同时要考教师在组织形式上对教学目标、教学内容的吻合度,以及老师根据教学环境和教学进程中中变换教学组织形式的能力.以期为教师的课堂教学组织与形式的合法运用提出建设性的建议.周羽鹏:我坐在教室最后一排最后一组观察观察表与观察结果——观察记录观察内容效果评价优良中一般差同步学习教学节奏√学习氛围√学生的参与面√自主学习针对性地提出学习的要求√个别指导√学习效果(是否达成目标)√激励性评价√合作学习建立规则(异质分组、角色分工、评价方式等)√学生参与积极性√教师的调控及指导√动时机突破教学难点√突出教学重点√技能训练√学习效果(是否达成目标)√组织形式与教学目标的吻合度组织形式与教学内容的吻合度根据环境和教学进程需要变换教学组织形式的能力根据观察表提供的信息——(1)教师对合作学习的运用较少.所以我都打了一般.(2)教师对同步学习的应用较高,说明传统的传授式教学还是占据着主导地位.典型片段分析及建议——师:首先我们来看P113的变式探究第一题.学生:听讲,看自己的练习配合讲授.师:如果这个正方体出现内切,外切的现象那么我们如何来处理呢,学生:还是要抓住体积型的几何概率来分析.师:很好,所以大家平时在做题时要自己思考一下,这道题如何改动一下又该如何,我能不能胜任,这种改动有没有道理.然后与老师交流一下.分析及建议:教师通过讲评学生的练习,达到对知识的一定了解,然后再进行适当的延伸是什么必要的,但是总的看来还是教师的传授式学习.如果改为由学生来提出问题.比如老师试问:这个题我们解决了,那么你能将这道题换一下汤吗,就是方法不变,但是题目发生的一些变化,大家想想看,能提出什么问题.我想能使学生的思维更加开阔.洪宏伟,这堂课,我是坐在中间位置给以探讨,发现教师的行走路线也基本在讲台,到学生中间的次数极少,只有一部分在前排第一列的学生关照相对较多.察记录观察内容效果评价优良中一般差步学习教学节奏√学习氛围√学生的参与面√主学习针对性地提出学习的要求√个别指导√学习效果(是否达成目标)√激励性评价√作学习建立规则(异质分组、角色分工、评价方式等)√学生参与积极性√教师的调控及指导√动时机突破教学难点√突出教学重点√技能训练√学习效果(是否达成目标)√组织形式与教学目标的吻合度√组织形式与教学内容的吻合度√根据环境和教学进程需要变换教学组织形式的能力√观察表及观察结果:和刚才周羽鹏老师的差不多,可能由于我坐在学生的旁边,所以看得比较仔细些,个别学生已经不满足于教师的讲解.开始独立地做自己的事,虽然也是看导与练这本书的内容,可是已经不大配合老师的授课了.说明学生的学习氛围还是很好的,不脱离数学学习,可是参与性方面比较不足,所以我与周老师的这个方面不同,其余都相同.典型片段分析——本节课教师讲解了如下问题:师:变式训练3-1,变式训练4-1;基础达标2;能力提升7;师:能力提升9;能力提升11(1);师:能力提升8;师:能力提升11-2;能力提升10题此外还有书本的两道题.分析及建议:教师都是利用传统的讲授式方法.学生对此配合也不错,那么一个问题是,如果是学生会了.那么讲解的必要性达到多少呢.是不是我们可以来研究一下.可以说大部分同学都没有问题,应该还有一小部分同学有问题,那么能不能叫那些学优生来辅导那些还有疑问的学生,起到针对性更强的作用.陈海峰:我坐在前门对教师进行观察.发现卓老师的行走路线以黑板前与讲台与学生指间的空间为主.同时看到卓老师的学生对老师的讲授还是很积极配合,气氛良好,那么就给我们提出一个课题,习题课如何上更好些.以下是我的观察记录.观察表及观察结果:察记录观察内容效果评价优良中一般差步学习教学节奏√学习氛围√学生的参与面√主学针对性地提出学习的要求√习个别指导√学习效果(是否达成目标)√激励性评价√作学习建立规则(异质分组、角色分工、评价方式等)√学生参与积极性√教师的调控及指导√动时机突破教学难点√突出教学重点√技能训练√学习效果(是否达成目标)√组织形式与教学目标的吻合度√组织形式与教学内容的吻合度√根据环境和教学进程需要变换教学组织形式的能力√我对照了我们另外两个观察组的成员的观察量表,发现看法基本是一致的,对于教师在复习课(习题课)的问题,应该采用什么方法,也是我们值得探讨的问题,就是讲评课是不是都是由老师在讲,学生只能听.这一点值得我们大伙儿来研究.分析及建议:正如刚刚洪宏伟老师所说的,教师有按自己的题组进行适当的讲授,应该说是很好的,那么有如下问题.讲解完了导与练的教辅问题后,剩下的时间再讲解书本问题,是不是有点本末倒置.还有一个问题,小结、强调.是不是应该如此,就是教师在布置任务时要让学生除了会作题之外,还要会研究习题.就是相同题组即使用相同知识的东西要圈出来.也就是教师这个工作由于学生来完成,这样起到一个合作学习,自主学习的作用.是不是能使复习的讲评课的教学组织形式不在单一.同时学生一个知识点的变式就会更加清楚些.(三)本次观察形成的结论经过卓老师与全体参与课堂观察的老师进行交流,全体老师达成了如下共识.(1)复习课如何脱离单一的授受式模式,这个应该值得大家在继续研究.(2)从相信学生的潜力的角度上说,这节课还是有点放不开,虽然看起来学生学习的气氛不错,但是我想课堂追求的不应该是气氛,只是思维活动量,让学生在安静的状态下进行思维,这时表现出来可能是压抑,但是那应该是黎明前的黑暗.不久他应该曝发,应该是大胆的个性尝试,但是只要学生有在认真的思考,那么课也是成功的.(3)对个别的题目进行适当的引申也是高中数学的基本要求,本节课中卓老师有进行必要的扩充,值得继续发扬.(4)使用本量表时还存在一个问题,对于一些自主学习,有个别环节可能是成功的,有个别环节可能是失败的,那么应该如何在表格中得到良好的体现.还有对个别的课题,如复习讲评课是不是有必要追求那么多的课堂组织形式.(5)对本表的一些栏目建议应该配合其它量表进行使用,如本节课,我想至少应该配合1.2.1.4.2的教师练习讲评方式和效果观察表一起使用,才能达到比较良好的效果.否则单一的使用过于笼统,看不出其课堂的本质.。
一、背景随着新课程改革的深入推进,课堂教学越来越注重学生主体地位的体现,培养学生的核心素养成为教育教学的重要目标。
为了更好地了解和改进语文课堂教学,我校语文教研组于2023年3月开展了课堂观察活动。
本次观察的对象是青年教师张老师执教的《荷塘月色》一课。
二、观察目的1. 了解张老师课堂教学的实际效果,分析其教学设计、教学方法、课堂管理等方面的优点和不足。
2. 通过观察,为青年教师提供改进教学的参考和建议,促进青年教师的专业成长。
3. 总结语文课堂教学的有效策略,为教研组的教学研究提供实践依据。
三、观察内容1. 教学目标达成情况2. 教学内容处理3. 教学方法运用4. 课堂组织与调控5. 学生学习状态四、观察过程(一)课前准备1. 张老师精心准备了教学课件,包括课文内容、背景介绍、图片展示等。
2. 教师制定了详细的教学计划,明确了教学目标、重难点。
3. 教师提前与学生沟通,了解学生的预习情况。
(二)课堂观察1. 教学目标达成情况:张老师围绕“欣赏荷塘月色之美,体会作者情感”这一教学目标,通过图片展示、朗读、讨论等方式,引导学生深入理解课文内容,达到了预期目标。
2. 教学内容处理:张老师对课文进行了合理的处理,将重点放在对荷塘月色的描写上,通过分析作者的写作手法,让学生感受作者的情感。
3. 教学方法运用:张老师采用了多种教学方法,如:- 朗读法:通过范读、齐读、分组读等方式,让学生感受课文的语言美。
- 讨论法:引导学生就课文内容展开讨论,培养学生的思辨能力。
- 图片展示法:通过展示荷塘月色的图片,帮助学生直观地理解课文内容。
4. 课堂组织与调控:张老师能够灵活地组织课堂,关注学生的学习状态,及时调整教学节奏。
在课堂讨论环节,张老师鼓励学生积极参与,并对学生的发言给予及时评价和指导。
5. 学生学习状态:学生在课堂上的学习状态良好,积极参与讨论,对课文内容表现出浓厚的兴趣。
五、观察结果与分析(一)优点1. 教学目标明确,重难点突出。
小学观察记录案例(多篇)案例一:小明的课堂观察记录观察日期:2021年10月1日观察时间:上午9点-10点观察地点:小明所在的三年级课堂观察对象:- 学生:小明- 教师:李老师观察内容:- 小明专注地听课,认真完成课堂作业。
- 小明与同学积极合作,参与小组讨论活动。
- 小明向教师提问,并展示出对知识的渴望。
- 小明在课堂中举手回答问题,并给出正确的答案。
观察心得:小明在课堂上表现出色,表现出较好的研究态度和积极性。
他展示了良好的研究能力和沟通能力。
在与同学的互动中,小明展现了团队合作的能力。
他的参与度高,注重课堂纪律,并展现出一定的创造力和逻辑思维能力。
案例二:小红的体育课观察记录观察日期:2021年10月3日观察时间:下午2点-3点观察地点:小红所在的四年级体育课堂观察对象:- 学生:小红- 教师:张老师观察内容:- 小红积极参与体育活动,运动技能较好。
- 小红与同学之间互助互动,形成团队协作。
- 小红遵守体育课规则,尊重教师和同学。
- 小红在体育活动中展现出良好的耐力和柔韧性。
观察心得:小红在体育课上表现出色,展示了她的运动天赋和个人素质。
她具备较强的体育技能和协作能力,在与同学的交流中积极参与,展现出高度的团队合作精神。
小红表现出良好的体育课纪律,展示了聆听和尊重他人的态度。
案例三:小刚的美术课观察记录观察日期:2021年10月5日观察时间:上午10点-11点观察地点:小刚所在的五年级美术课堂观察对象:- 学生:小刚- 教师:王老师观察内容:- 小刚在美术课上认真跟随教师示范,积极动手尝试。
- 小刚的绘画技巧较好,作品具有一定创意和想象力。
- 小刚与同学之间分享和交流绘画心得和建议。
- 小刚对美术作品展现出较高的欣赏和理解能力。
观察心得:小刚在美术课上表现出强烈的艺术兴趣和较好的研究态度。
他能够灵活运用绘画技巧,并在作品中展现出个人创造力和想象力。
小刚善于思考和表达,他与同学之间的交流和分享进一步丰富了他的美术体验。
小学数学教研案例范文一、教研背景。
在我们小学数学教学中,经常会遇到学生对数学概念理解不透彻、课堂参与度不高的情况。
为了改善这种状况,我们数学教研组开展了一次以“如何让小学数学课堂更生动有趣,提高学生学习积极性”为主题的教研活动。
二、教研团队。
本次教研活动由经验丰富的张老师牵头,成员包括各个年级的数学骨干教师。
我们这个团队风格各异,有严谨细致的李老师,思维活跃的小王老师,还有亲和力超强的赵老师。
大家凑在一起,就像一个数学教学的“超级战队”,准备为提升数学课堂质量大干一场。
三、教研过程。
# (一)课堂观察。
我们先选择了一位年轻教师小刘老师的课堂进行观察。
小刘老师讲的是三年级的“长方形和正方形的周长”这一内容。
课堂上,小刘老师按照传统的教学方法,先在黑板上画了长方形和正方形,然后讲解周长的定义,接着列出公式,让学生做练习。
可是,我们发现很多学生在做练习的时候都有点懵懵懂懂的,课堂气氛也比较沉闷。
下课后,我们就围坐在一起开始讨论。
张老师先开了个头:“大家都说说看,小刘老师这堂课问题出在哪呢?我感觉就像在给一群小木偶讲课,孩子们都没什么反应。
”小王老师马上接话:“我觉得就是太干巴了,一上来就讲定义公式,孩子们能不迷糊吗?就像你给一个没见过蛋糕的人,直接告诉他蛋糕的配方,他能想象出蛋糕的美味吗?”李老师推了推眼镜,严肃地说:“我觉得缺乏直观性,对于三年级的孩子来说,他们更多的是要通过实际操作去理解概念。
光在黑板上画,他们很难真正理解周长到底是什么。
”赵老师也点头说道:“对呀,而且课堂互动也不够,感觉小刘老师一个人在台上唱独角戏,孩子们都成了观众,没有真正参与进来。
”# (二)头脑风暴。
经过对小刘老师课堂的分析,我们开始头脑风暴,想办法让这堂课“活”起来。
小王老师首先提出:“我们可以让孩子们自己动手量一量。
比如说,给每个小组发一些长方形和正方形的卡片,让他们用尺子量出边长,然后自己算出周长。
这样既能让他们直观地理解周长的概念,又能提高他们的动手能力。
《启蒙运动》课堂观察案例杭州市余杭高级中学历史组[基本情况]任课教师:刘美(杭州市余杭高级中学,历史一级教师。
)教学内容:《启蒙运动》课堂类型:课堂探究型观察类型:专题性观察活动背景:课堂观察已成为我校教研活动的品牌。
在改进听评课方式,切实提高课堂教学有效性方面具有积极独到的作用,课堂观察活动正在成为我们历史组推进课题研究、提高教学有效性的主要抓手![课前会议](一)刘美老师说课(5分钟)一、说课题启蒙运动作为西方资产阶级第二次思想解放运动,在教材中上启文艺复兴,下启19世纪以来的文学艺术,地位重要。
但新教材分两课阐述启蒙运动——“理性与自由的启蒙”、“主权在民的政治启蒙”,内容分散,不易于学生学习和理解,因此在教学中我采取了教材的整合,两课并一课。
启蒙思想丰富多彩,教学上有进一步发掘的空间。
二、说目标知识目标:了解启蒙运动的背景;知道孟德斯鸠、伏尔泰、卢梭的主要政治主张;体验进步思想对社会发展的重要意义。
能力目标:提高学生利用素材,获取和处理信息的能力。
情感态度与价值观目标:感受和认同启蒙思想家们的进步主张。
三、我的想法1、针对启蒙运动的背景、内容和影响这几块相对分散的内容,我最终选用了康德的一篇介绍启蒙运动的文章《什么是启蒙》把这三个部分串联起来,使教学流程显得更加流畅和自然。
2、通过所有流程和互动设计,凸显启蒙运动的真谛——理性。
3、运用大量文字、图片资料,化抽象为具体。
四、说过程第一环节:导入。
通过引起学生对启蒙老师的回忆,结合康德对启蒙的定义,引入课题。
第二环节:通过康德对启蒙运动真谛的总结,进入启蒙运动的内容。
通过三组文字材料,突破重难点,解读伏尔泰、孟德斯鸠、卢梭的主要观点。
第三环节:通过康德对启蒙运动障碍的思考,展开启蒙运动背景的探讨。
引导学生从政治、经济、思想、和科学的角度思考,感受社会存在决定社会意识的历史规律。
第四环节:通过康德对启蒙运动影响的评价,结合图片资料,分析启蒙影响。
大班课堂观察记录(三篇精选)大班课堂观察记录(篇1)今天,我有幸走进了一个大班课堂,观察和体验了其教学过程。
大班课堂的特色和挑战显而易见,学生们之间的个体差异,教师如何有效地引导与管理,都是我观察的重点。
学生互动情况在大班课堂中,学生的互动显得尤为关键。
今天,学生们在小组讨论时表现出色,能够积极参与并分享自己的见解。
但在全班互动时,由于人数众多,部分学生的声音被淹没,未能充分展现自己的观点。
教师教学方法教师采用了多种教学方法,如讲解、演示、小组讨论和角色扮演等,以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
其中,角色扮演这一环节特别受欢迎,学生们在模拟情境中积极参与,不仅加深了对知识的理解,还提高了实际应用能力。
学生参与程度整体而言,学生参与程度较高。
但在某些较难理解的知识点上,部分学生表现出困惑和迷茫。
教师此时需要及时给予指导和帮助,确保每个学生都能跟上教学进度。
课堂氛围课堂氛围整体轻松活跃,学生们能够自由发表意见,教师也鼓励学生大胆尝试和提问。
但在某些时候,课堂纪律稍显松散,教师需要加强管理和引导。
课堂管理效果教师在课堂管理方面做得相当不错。
她能够灵活应对各种突发情况,确保课堂秩序井然。
同时,她也非常注重培养学生的自我管理能力,引导学生形成良好的学习习惯。
教学目标达成通过本次课堂观察,我认为教师的教学目标已经基本达成。
学生们不仅掌握了基础知识,还学会了如何应用这些知识解决实际问题。
但在某些细节方面,还需进一步完善和改进。
教学资源利用教师在教学资源的利用上表现得相当出色。
她充分利用了多媒体、网络等资源,为学生提供了丰富的学习材料。
同时,她也鼓励学生利用图书馆等资源进行深入学习。
学生反馈意见课后,我与学生进行了简单的交流,了解他们对本次课堂的看法。
学生们普遍表示,他们喜欢这种多样化的教学方式,并认为自己在课堂上收获颇丰。
同时,他们也提出了一些建议,如希望教师能够给予更多关注和指导等。
总结而言,这次大班课堂观察给我留下了深刻的印象。
“My family”课堂观察案例教学主题:My family 我的家庭教学观念(理念):深化主题文本再构观察教师:南坪实验小学洋世达校区英语组全体成员【观察目的】(一)观察目的:课堂观察作为研究课堂的最基本的、也较为微观的科学方法,其实质就是改善教学研究方法,提高课堂教学效益、提升教师专业品质。
(二)观察点的确定及理由:由于是初次尝试课堂观察,老师们针对自己感兴趣的,平时教研活动接触最多的,容易懂的,易操作的观察点。
再加之观察者人数不多,因此每一位观察者选择了一个观察点。
【观察对象】经过再三讨论,四位观察者确定的观察点如下:万玲:以学生学习——倾听——有多少学生能倾听老师的讲课?能倾听多少时间?有多少学生能倾听同学的发言?(1个观察点)吴琳:以崔教授的课堂评价中的维度, “课堂文化中的民主58点”:学生参与课堂教学活动的人数,时间怎样?课堂气氛怎样?作为我的观察视角(1个观察点)王雪:学生学习—互动—学生的互动习惯怎么样?出现了怎样的情感行为?(1个观察点)张丹:学生学习→互动”→第8看点—参与提问/回答的人数、时间、对象、过程、质量如何?。
(1个观察点)我组教师通过以上这些角度对冯茜老师所执教的是四年级人教版上册U6 My Family的第四课时《The Wizard of OZ》进行了课堂观察。
【课前会】(一)冯茜老师说课1.内容主题这堂课是PEP英语Unit6 话题是My family 我的家庭。
本单元主要内容是介绍自己家庭的人数,有哪些人和这些人的职业。
本课主要是以童话为背景,让学生在语境中运用单元已学话题,在故事中感知如何爱自己的家人。
2.学生情况本次上课我所执教的是4年级学生。
班上共有40名学生。
学生英语基础较好,学生对英语感兴趣,乐于学习,喜欢创新。
所以在主题中加入了的童话的元素,提高学生的兴趣,深化主题并培养学生积极思考的好习惯。
3.目标定位本节课的学习目标有5个大目标,9个小目标:(1)语言知识目标:①了解故事《绿野仙踪》中的人物并能正确说出单词:②在故事语境中运用句型;③能在语境中理解句子,并能正确的读出句子,在进行灵活运用。
《信息的编程加工》课堂观察案例课堂观察记录表范例一、课堂视察说明任教老师:昌荣, 教龄9年, 中学一级老师。
内容主题:《信息的编程加工》(必修模块) 视察者:郑兴航张自珍虞晓月刘素珍魏一静胡晓军二、课前会议(2021年3月30日)〔一〕任教老师说课1.教学目标(1)通过体验一个完整的程序设计过程, 知道利用计算机解决问题的步骤和根本思想方法。
(2)知道算法的概念, 能描述一个实际问题的算法流程。
(3)能说出算法的三种根本构造。
2.教学环节设计本节课以“解密屏保程序”为主线, 以编程加工的一般步骤“分析问题―设计算法―编写代码―调试运行”为主要环节进展教学, 并引入“编程菜鸟”的角色, 引导学生层层深化、梯度递进地完成半成品VB工程, 制作特性化屏保程序, 初步驾驭运用计算机编程解决实际问题的根本方法。
〔二〕视察者与授课者沟通郑兴航〔教研组长, 活动主持人〕:在以往的教学中, 发觉课堂上师生互动环节少、效果差, 本次视察重点探讨如何提高师生互动的效果。
昌荣:建议从情境的有效性、问题的有效性、师生互动的效果、课程目标达成度这几个角度设置视察点。
魏一静:我来视察学生的表现吧。
我准备视察4位学生, 主要视察他们在课堂上留意力集中的时间、课堂参加度以及最终课堂任务的达成状况。
张自珍:我们信息技术课的特点是老师要经常下去辅导学生, 所以我的视察点就定为课堂上老师辅导的质量和互动效果。
虞晓月:情境的设置应当为教学目标效劳, 我就来视察这两者的关联状况吧。
三、课堂实录〔2021年4月3日, 下午第6节课〕老师带着学生一起回忆计算机加工信息的三种类型。
〔情境导入〕老师展示用VB制作的特性屏保, 该屏保输入密码方能解锁, 密码屡次输错那么进展提示。
老师提出问题:要编程制作这样一个屏保程序, 应从哪儿下手呢?引出编程加工概念。
〔算法概念〕老师提出问题:解决数学题的步骤有哪些?师生共同梳理、归纳出编程加工的四个环节。
随后, 老师抛出“问题链”, 协助学生形成算法的清楚概念。
1.课堂观察教学案例(陕西省宝鸡市教育局教研室任军利)一、背景授课教师:***授课内容:I’m going to be a basketball player人教版《新目标英语》八年级观察教师:西安一中初中部英语组全体教师活动背景:12011年5月16日,由陕西省教育厅主办、陕西省教育科学研究所承办的“陕西省第一期校本研修引领者培训班”在西安举行。
5月18日下午,培训班全体学员在西安高新-中集体观摩了一节英语课。
这次活动是聚焦课堂、进行课例研究的一次教研契机。
二、课前会议:5月17日1.杨老师说课杨老师的课前教学设计(1) 教学目标①Review the words about occupations.2 Talk about dreams with the future tense “be going to do" and learn to report others dreams in the third person.③Get to know about the hot social issue__Xian Expo 2011 and its purpose.④. Learn how to hold on dreams and try to make efforts to make them come true.(2)教学步骤Step 1:课堂导人。
与学生互致问候,导人教学。
Step 2:复习关于“职业”(occupations) 的词汇。
多数词汇基于课本,有些词汇是课外补充的,如accountant. lawyer、volunteer. director等。
做猜测游戏Tabooe Step 3:谈论梦想(dreams)。
首先学生结成对子,围绕问题"What are you going to do when you grow up? How are you going to do that?Where are you going to work?"进行会话;然后四人一组讨论,一人当记者,其他三人谈论自己的梦想;之后,“记者”向全班汇报本组成员的梦想,并用实物投影呈现汇报的内容,其他学生帮助“记者”修改文中的语法错误等;最后,教师与学生一起分享Langston Hughes的诗歌。
幼儿园科学探究活动案例:观察与实验1.概述在幼儿园阶段,幼儿正处于认知和思维发展的关键时期,科学探究活动对他们的成长起着至关重要的作用。
观察与实验作为科学探究活动的重要形式之一,能够培养幼儿的好奇心和探索精神,激发他们对世界的兴趣。
本文将通过具体的案例,探讨幼儿园科学探究活动中观察与实验的重要性和方法。
2.案例一:探索水的性质在幼儿园科学探究活动中,老师可以组织幼儿进行水的性质的观察与实验。
老师可以向幼儿展示水的三种状态:液态、固态和气态,并引导幼儿观察水在不同状态下的表现。
接下来,可以进行实验,让幼儿通过加热或冷却水,观察水的状态变化,从而认识到温度对水的影响。
通过这样的观察与实验,幼儿不仅能够了解水的性质,还能培养动手动脑的能力。
3.案例二:探索植物生长另一个适合幼儿园科学探究活动的案例是观察与实验植物生长。
老师可以引导幼儿观察不同种类的植物,并提出问题:为什么植物需要阳光和水?可以进行实验,让幼儿分别给一些植物充足的阳光和水,而其他植物则少给阳光或水,观察植物的生长情况。
通过这个实验,幼儿可以深入了解植物生长的必要条件,同时也能培养他们的观察和实验能力。
4.总结与回顾通过以上两个案例的观察与实验,幼儿可以深刻地认识到科学探究活动的重要性。
观察与实验是科学探究活动的重要形式,可以帮助幼儿建立对世界的认知和理解。
在幼儿园阶段,科学探究活动应该贯穿于整个学习过程,培养幼儿的科学精神和实验精神,为他们未来的学习打下坚实的基础。
5.个人观点与理解作为幼儿园科学探究活动的文章写手,我深切理解观察与实验在幼儿园教育中的重要性。
观察与实验不仅可以激发幼儿的好奇心,还能够培养他们的观察力和实验能力,为他们未来的学习打下坚实的基础。
幼儿园阶段是幼儿认知和思维发展的关键时期,科学探究活动应该成为幼儿学习的重要组成部分,从而引导他们建立对世界的正确认知。
6.结语观察与实验作为科学探究活动的重要形式,对幼儿的成长具有重要意义。
课堂观察量表开发:思路与案例吴江林(浙江省杭州市塘栖中学,311106)摘要:开发课堂观察量表的前提是弄明白需要解决的问题的内涵与边界,并把它清晰地表达出来。
问题的内涵与边界明确后,应该有一个清晰的解决思路,并且有相应的具体观察指标来支撑这个思路,使各种观察指标形成一个有效的证据收集体系。
由此,可按照“研究问题”“设计依据”“使用说明”的思路开发观察量表。
具体结合四个观察量表的开发实例加以说明。
关键词:课堂观察观察量表研究问题设计依据使用说明你看到了什么,取决于你想看什么或者准备看什么。
课堂观察也是如此。
课堂观察是一个拟定研究问题、确定解决策略、收集相关证据、得出有关结论的研究过程。
课堂的复杂性和不可逆性对快速、科学地收集证据提出了很高的要求,而课后会议的时间限制与听众的可接受性对结论的直观性和逻辑性也提出了较大的挑战。
所以,把问题解决的策略工具化,是课堂观察的现实需要。
从操作性来看,观察量表是一种比较理想的工具形式,甚至在某种程度上,观察工具即为观察%一份具体的观察量表对应的是一个特定的教育教学问题,因此,开发观察的前提是白需要解决的问题的与,把地达出来%问题的内涵与边界明确后,应该有一个的解决,有相应的具体观察个,观察一个有效的证据收集体系%课堂观察的情境属性,要求设计观察时地想,观察过程应的问题,对观察结有的论思路。
此,按照“研究问题”“设计依据”“使用说明”的思路开发观察量表,可能是一较有效的办法。
下面,结合四个观察量表的开发实例具体说明。
一、聚焦“学习支架的设计与利用”的观察量表开发(一)研究问题维果茨基的“最近发展区”理论认为,学生的发展有两种水平,一种是现有(实际)发展水平,另一种是可能(潜在)发展水平,两者之间的差距就是“最近发展区”。
因此,根据“最近发展区”搭建学习支架是到达潜在发展水平的有效策略%学习支架是由教师创设并用于学生课堂学习的框架%因此,学习支架对学生学习的影响,取决于两个因素:一是学习支架的设计,二是学习支架的利用%因此,从“学习支架的设计与利用”角度来研究“教师创设、使用的学习支架能否促进学生的学习”,能抓住这一研究问题的关键%(二)设计依据学习支架有范例、问题、建议、向导、图表、模型、解释、对话、合作等多种类型。
案例一:课堂观察计划案例以下是一个关于“对文科学生在理科课堂上学习行为的观察计划”案例:1. 观察的目的:了解文科学生在理科课堂学习中的行为表现,以便为改变文科学生在理科课堂中的不良表现提供依据。
2. 观察对象:6名高二年级学生,优、中、差生各2名( 3名男生,3 名女生) 。
3. 观察的内容:课堂学习行为主要指听讲、作笔记、回答教师提问、向教师提问题、参与讨论、课堂练习;非学习行为主要指和同学说话、睡觉、吃东西、喝水、东张西望、做其他事情等,还包括学生在课堂上的情绪状态。
4. 观察的取样和安排:学科取样:抽取物理、化学、生物三科;时间取样:观察两周,每周每科听三节,总共18节。
5. 观察记录表:表6-1 学生课堂学习情况观察记录表(样例)学科:听课时间:任课教师:(记录时,每节课有45分钟。
该表省略了中间段,以……代替)观察内容 1 2 3 4 5 6……40 41 42 43 44 45学习行为听课笔记答问……非学习行说话睡觉张望……为附:记录符号,如,听课认真;,不认真听课;,正确完成了课堂练习;,没有正确完成课堂练习。
6. 观察的注意事项:(1)在观察前要熟悉观察内容,对于观察表所包含的观察项目,基本达到熟记程度;(2)在正式观察前要进行预试观察;(3)观察时不要以研究者的身份自居,要与观察对象保持良好的关系,保证观察对象的常态。
案例二:课堂观察记录工具制作和所有的科学观察一样,课堂观察也需要凭借一定的观察工具,需要特定的方法和技术,否则,效果低下,意义甚微。
在确定课堂观察点后,如何获得适当的观察记录工具,成了实施课堂观察过程中不容回避的问题。
怎样开发新的观察记录工具呢?总的来说,开发新的观察记录工具主要有两个阶段:一是分析设计阶段,首先,根据观察点的特性,确定观察记录工具的类型。
以观察提问为例,如果想观察“提问的数量”,则应该采用定量的观察记录工具;如果想观察“提问的层次”,应该采用定性的工具;如果观察“提问的有效性”,显然应该采用定量和定性相结合的观察记录工具。
第1篇一、引言为了提高教育教学质量,加强教师之间的交流与合作,我校定期开展教研活动。
课堂观察是教研活动的重要组成部分,旨在通过观察教师的课堂教学,发现教学中的问题,探讨解决策略,从而提高教师的教学水平。
本文以我校某次教研活动为例,对课堂观察进行总结和分析。
二、观察对象与内容1. 观察对象:我校某年级某学科教师2. 观察内容:教师的教学设计、课堂组织、教学方法、师生互动、教学效果等方面三、观察过程1. 观察前的准备在观察前,观察者需对观察对象的基本情况进行了解,如教师的教学经验、教学风格等。
同时,观察者还需熟悉观察内容,制定观察记录表。
2. 观察过程观察者按照观察记录表,对教师的教学设计、课堂组织、教学方法、师生互动、教学效果等方面进行观察和记录。
观察过程中,观察者需保持客观、公正,真实反映课堂情况。
3. 观察后的讨论观察结束后,观察者与教师进行面对面交流,对观察到的现象进行反馈。
教师根据反馈,反思自己的教学行为,找出存在的问题,并提出改进措施。
四、观察结果与分析1. 教学设计观察发现,教师的教学设计较为合理,能够根据教材和学生实际情况,制定合适的教学目标。
但在教学内容的安排上,部分内容过于简单,缺乏深度。
2. 课堂组织教师能够较好地组织课堂,使课堂氛围活跃。
但在课堂纪律管理方面,部分学生存在注意力不集中、纪律散漫等问题。
3. 教学方法教师运用了多种教学方法,如讲授法、讨论法、案例分析法等。
但在实际教学中,部分教学方法运用不够灵活,未能充分发挥学生的主体作用。
4. 师生互动教师能够与学生进行良好的互动,关注学生的个体差异。
但在课堂提问环节,部分问题过于简单,未能激发学生的思考。
5. 教学效果总体来说,教师的教学效果较好,大部分学生能够掌握教学内容。
但在课堂练习环节,部分学生存在抄袭现象,反映出学生的学习态度不够端正。
五、改进措施1. 优化教学设计,提高教学内容深度教师应根据教材和学生实际情况,调整教学内容,提高教学难度,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
课堂观察活动案例——乘法的初步认识一、背景任教教师:贾振礼(官渡镇惠庄小学数学高级级老师,教龄37年,教学效果良好.)内容主题:乘法的初步认识(人教版新教材小学二年级数学下册第三单元乘法的初步认识的内容)观察者:(数学教研组:张春山、汤立全、张相云、吴春旺、刘正虎)二、课前会议:2015年4月10日(一)贾振礼老师说课一、说教材1.说课内容:九年义务教育六年制小学数学下册第19-20页的例1以及练习五中的第1~3题。
2.教材简析:学生已经学过加法、减法,这一节是学生学习乘法的开始,由于学生没有乘法的概念,而且这个概念又难以建立,在这种情况下,教材一开始就专列了这一节内容。
使学生知道乘法的含义,为以后学习乘法的其它知识奠定十分重要的基础。
教材十分重视让学生实际操作,首先提出了让学生摆一摆、算一算。
通过实物图、加法算式与乘法算式相对照)乘法算式的写法、意义与加法算式相对照。
这样形数的有机结合,使学生初步认识乘法。
在认识乘法过程中学会乘法算式的写法和读法。
从中我们可以清晰得出二个知识点:一是初步认识相同加数及相同加数的个数,从而引入乘祛,这是本节课教学的一条主线。
二是乘法算式的写法和读法,这是理解乘法的意义和实际计算的基础。
3.教学目标:通过本节课的教学,要求学生达到以下三个目标:(1)学生初步认识乘法的含义,知道求几个相同加数的和,用乘法计算比较简便。
(2)会读写乘法算式。
(3)口述乘法算式的意义。
4.教学重、难点及关键:初步理解乘法的含义,能根据要求正确写出乘法算式是本节课的重点;理解乘号前、后两个数所表示的不同意义是本节课的难点。
其中识别相同加数是本节课的关键。
二、说教法和学法本节课教学设计从四导入手,导入新课、导学新知、导练、导总结。
教师在课堂教学中只起着带路人向导作用,学生困惑时给予启发,阻塞时给予点拨,上台阶时给予铺垫。
攀登时,给予鼓劲。
让学生在教师指导下自觉地发现新知,探究新知。
参与知识形成的全过程。
课堂观察活动案例——乘法的初步认识一、背景任教教师:贾振礼(官渡镇惠庄小学数学高级级老师,教龄37年,教学效果良好.)内容主题:乘法的初步认识(人教版新教材小学二年级数学下册第三单元乘法的初步认识的内容)观察者:(数学教研组:张春山、汤立全、张相云、吴春旺、刘正虎)二、课前会议:2015年4月10日(一)贾振礼老师说课一、说教材1.说课内容:九年义务教育六年制小学数学下册第19-20页的例1以及练习五中的第1~3题。
2.教材简析:学生已经学过加法、减法,这一节是学生学习乘法的开始,由于学生没有乘法的概念,而且这个概念又难以建立,在这种情况下,教材一开始就专列了这一节内容。
使学生知道乘法的含义,为以后学习乘法的其它知识奠定十分重要的基础。
教材十分重视让学生实际操作,首先提出了让学生摆一摆、算一算。
通过实物图、加法算式与乘法算式相对照)乘法算式的写法、意义与加法算式相对照。
这样形数的有机结合,使学生初步认识乘法。
在认识乘法过程中学会乘法算式的写法和读法。
从中我们可以清晰得出二个知识点:一是初步认识相同加数及相同加数的个数,从而引入乘祛,这是本节课教学的一条主线。
二是乘法算式的写法和读法,这是理解乘法的意义和实际计算的基础。
3.教学目标:通过本节课的教学,要求学生达到以下三个目标:(1)学生初步认识乘法的含义,知道求几个相同加数的和,用乘法计算比较简便。
(2)会读写乘法算式。
(3)口述乘法算式的意义。
4.教学重、难点及关键:初步理解乘法的含义,能根据要求正确写出乘法算式是本节课的重点;理解乘号前、后两个数所表示的不同意义是本节课的难点。
其中识别相同加数是本节课的关键。
二、说教法和学法本节课教学设计从四导入手,导入新课、导学新知、导练、导总结。
教师在课堂教学中只起着带路人向导作用,学生困惑时给予启发,阻塞时给予点拨,上台阶时给予铺垫。
攀登时,给予鼓劲。
让学生在教师指导下自觉地发现新知,探究新知。
参与知识形成的全过程。
一、联系实际,设疑导新。
好的开头是成功的一半。
新课导入是课堂教学的重要环节,是一堂课成功的起点。
本节课一开始从生活实例引入,让学生看图,听录音,算一算本班捐款情况。
这样把数学与生活实际联起来,使学生感到生活中处处有数学,学起来有用处,就容易激发兴趣。
然后设疑,问学生在“解答的过程中遇到什么困难?””怎么解决这种困难?”让学生产生去发现问题,解决问题的强烈欲望,从而导入新课,学生跃跃欲进,激发了学生探求新知的欲望,为探求新知创下良好的开端。
二、由"扶"到"放",导学探究叶圣陶先生曾说:”当教师像是帮助小孩走路。
扶他一把,要随时准备放,能放手就放手。
"例1的教学有三个层次,第一个层次是师生共同摆红花,教师指导写乘法算式。
第二个层次是让学生自己摆方块,尝试写乘法算式。
第三个层次是学生看图说留意,独立写乘法算式:这样由“扶”到“放”,逐步让学生探究新知。
学生学习方法的指导也是先由教师指导写算式的方法,然后让学生小组交流小结写乘法算式的方法。
"一看、二数",到运用"一看、二数"的方法让学生独立写乘法算式。
教师始终处于客体地位,把学生推到主体地位。
教师只在关键处启发、点拨,留给学生充分的时间和空间,让学生积极主动参与知识的全过程,领悟到知识的真谛。
同时,在由“扶”到“放”的过程中,始终遵循学生的认识规律:由具体形象到抽象,由感性到理性。
引导学生通过自己的观察、思考、比较到动口说一说,概括出乘法的含义,建立表象,形成新的知识结构。
同时也培养了学生探究新知的思维品质,促进思维的发展。
3.合理设计练习导练,强化新知。
要达到学生掌握知识。
最终发展能力的目的,学生的思维就必须经过反复多次,循序渐进的实际应用。
本节课的练习有两个层次,第一个是基本练习,是让学生看图写出加法算式和乘法算式,使学生初步掌握求几个相同加数的和,还可以用乘法算,并能正确写出乘法算式。
第二个层次是综合练习。
形式上多种多样,生动有趣,符合一年级小朋友的心理特征,让他们在动中学,玩中学,游戏中学,使他们对新知的认识升华一步,进而形成技能。
4.指导学生学会归纳总结。
新课后,教师引导学生对新课前提出的那几个学习目标进行总结,这种总结既有知识的总结,又有学习方法的总结。
这样由新课开始想学什么到结束时回忆总结学会什么,这种做法,对整课的教学内容起到梳理概括,画龙点睛的作用。
帮助学生把新知识纳入到已有的知识结构中去,同时,增强学的目标意识,有利于提高学生整体思考能力和概括总结的能力。
三、教学程序设计1.复习铺垫,孕伏新知,设疑导新。
(1)让学生看图,听录音,从本班具体捐款的事实中算出本班捐款的情况,产生下列三道连加的算式:2十2十2=6,3+3+3+3=12,5+5+5+5+5+5=30 (2)师:刚才解答的过程中,遇到什么困难?从中揭示知识生长点,为认识乘法作知识迁移。
(3)导新:有一种方法比较简便,只要一步就可以解答,同学们想不想学?这种方法就是乘法,这节课我们先来学习“乘法的初步认识”。
(揭示课题:乘法的初步认识)2.引导探究,掌握新知(一)检查学生预习情况,让学生说说你想学什么?从而揭示学习目标。
这样,既增强学生的学习目标意识,也培养了学生的思维能力。
(二)教学例1通过直观,让学生动手操作,初步理解乘法的意义,掌握乘法算式的写法和读法。
具体采用以下模式:动手操作、叙述图意(感知阶段)——列加法算式,观察说出加数的特点(建立表象)——写出乘法算式(形成新的概念)。
(1)师生共同摆红花,师指导写乘法算式(2)学生自己摆方块,尝试写乘法算式。
(3)学生看图说图意,独立写乘法算式。
(4)分析比较,揭示本质。
指导学生观察比较黑板上的板书:用加法算用乘法算2+2+2=6 2×3=63+3+3+3=12 3×4=124+4+4+4+4=20 4×5=20(1)让学生看一看这三道算式有什么共同的特点?(2)让学生比一比这两种算式,哪一种比较简便?(3)让学生说一说"求几个相同加数的和。
用乘法计算比较简便”这个结论。
这样通过分析比较,不仅揭示了本质特点,同时也有利于学生抓住知识的内在联系。
构建新的认知结构。
(三)分层导练,巩固新知1.做课本Pll0“做一做”的第1题。
2.先读算式,再用圆片摆一摆。
2×3 3×23.根据乘法算式,有节奏地做拍手游戏。
2×6 5×24.说一说下面两个算式有什么不同?然后做“找朋友”游戏。
4×3 3×4根据低年级学生的心理特征和本节课的教学重、难点,设计上面这组生动有趣的有梯度的练习,可以巩固学生对所学知识的理解和掌握,逐步形成技能技巧。
(四)引导总结,强化新知通过这节课的学习,你知道哪些知识,学到哪些方法?还有什么不明白的问题提出来。
大家一起探讨解决。
引导学生对教学内容归纳小结,起到梳理概括,画龙点睛,提炼升华的作用,从而加深学生的印象。
帮助学生建立新的知识结构。
(二)贾振礼老师与观察者的交流贾振礼老师:为孩子们创设宽松空间。
我根据儿童爱猜的心理,由于学生的生活经验和知识基础不同,乘法的理解也是各种各样,但我并未扼制学生的想象,而是给学生一个宽松的空间,让他们的好奇心得到充分的满足,使他们在想象和争论中激起探索的兴趣与欲望。
汤立全老师:太抽象的东西对于小学二年级学生来说很难接受,你会用什么方法让学生接收?贾振礼老师:利用学生熟悉的事物,让学生感悟、体验,建立数感。
乘法的初步认识学生很难结合具体的量获得直观感受。
小学生的思维正从具体形象思维向抽象逻辑思维发展,根据这个特点,我联系小学生生活中的实际,充分让同学们认识乘法。
(三)观察者的具体分工1、汤立全老师负责学生活动;2、张春山老师负责教师行为;3、吴春旺老师负责师生互动;4、张相云老师负责课堂教学中各类资源的使用;5、刘正虎老师负责学生活动记录表。
三、课中观察:2015年4月10日,上午第3节课(一)观察工具以量表一、二、三、四、五为主(二)观察位置的选择二年级的学生有40人,我们作了以下分工,张春山老师、汤立全老师前面观察,后面由吴春旺、张相云、刘正虎老师观察,主要观察教师使用的教学语言,教学用具,教学的行走路线,教学的板书.还有学生的回答情况等等.(三)观察过程上课前.观察者于上课前10分钟到达二年级教室,到达指定位置。
上课中.由贾振礼老师授课。
各位老师根据自己的观察表和确定好的主要观察对象进行细致的观察.四、课后会议:2015年4月10日,下午第3节课(一)贾振礼老师的课后心得对照各种观察量表,我也从这几个方面小结一下.反馈教学的过程是对信息反馈的及时调控,有利于提高课堂质量的途径之一。
因为孩子们在自主探索的过程中有成功的机会,也存在着失败的可能性,由于他们能力的差异,有的孩子往往达不到预期的目标,所以在教学中我也总是在课堂中及时的反馈。
及时的发现每一个孩子的思维闪光点,同时也可以及时准确的知道他们的不足之处。
在这节课中,重难点定位就是让孩子们了解并掌握乘法的意义,即几个几相加可以更简便的用乘法来计算。
所以在上课的时候,尽量的让更多的孩子参与到学习中来,让他们有更多的机会来发表自己的见解,加深对乘法意义的印象。
(二)观察者根据各自量表简要报告观察结果新课程有效教学观摩课课堂教学观察表四(课堂教学中各类资源的使用)新课程有效教学观摩课课堂教学观察表五(学生活动记录表)(三)本次观察形成的结论经过贾振礼老师与全体参与课堂观察的老师进行交流,全体老师达成了如下共识。
(1)课如何脱离单一的授受式模式,这个应该值得大家在继续研究;网络多媒体不能有效运用。
(2)从相信学生的潜力的角度上说,这节课还是有点放不开,虽然看起来学生学习的气氛不错,但是我想课堂追求的不应该是气氛,只是思维活动量,让学生在安静的状态下进行思维,这时表现出来可能是压抑,但是那应该是黎明前的黑暗。
不久他应该曝发,应该是大胆的个性尝试,但是只要学生有在认真的思考,那么课也是成功的。
(3)对个别的题目进行适当的引申也是数学的基本要求,本节课中贾振礼老师有进行必要的扩充,值得继续发扬。
(4)使用本量表时还存在一个问题,对于一些自主学习,有个别环节可能是成功的,有个别环节可能是失败的,那么应该如何在表格中得到良好的体现。
还有对个别的课题,如讲评课是不是有必要追求那么多的课堂组织形式。
(5)对本表的一些栏目建议应该配合其它量表进行使用,才能达到比较良好的效果。
否则单一的使用过于笼统,看不出其课堂的本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