初中思想品德课教学
- 格式:doc
- 大小:22.50 KB
- 文档页数:3
七年级上册思想品德教学计划3篇七年级上册思想品德教学计划篇1一.指导思想:针对七年级学生如何走向新的学习生活,适应新课标教学的需要,使学生适应新的学习环境“学会做人、学会做事、学会合作”,特制订如下计划。
二.教材分析:本册教材共有四个单元,就教材体系而言,既体现综合又有整体感,神形散聚,杂而不乱,立足于学生当前成长过程中存在问题,着眼于学生未来发展。
既有全面性,又有科学性和典型性。
三.学情分析:根据调查,全体班级情况有所区别,优生、差生差别大。
有些男生、女生对待学习态度不端正,学习目的不明确,导致这样的原始是:错误的意识形态,扭曲变形的价值观念。
四.改善措施:1.讲练结合,对考点、重点、难点要讲解透彻,言简意赅,让学生多读多练,锻炼学生全面灵活的思维。
2.体现创新。
重视课本知识与社会实践相结合,以提升学生的综合素质,培养创新能力。
五.教学进度安排:时间内容第一周第一课第一框题第二周第一课第二框题第三周第二课第一.二框题第四周第三课第一框第五周第二框题第六周第三框题第七周第四课第一框题第八周第二框题第九周第三框题第十周复习迎考第十一周期中考试第十二周第五课第一.二框题第十三周第三框题第十四周第六课第一.二框题第十五周第七课第一框题第十六周第二框题第十七周第八课第一.二框题第十八周第九课第一.二框题第十九周复习迎考第二十周期末考试七年级上册思想品德教学计划篇2一.学生双基能力、学习方法和非智力因素情况分析本学期任教七年级C203.C204两个班的思想品德课。
思想品德虽然在小学阶段有过几年的学习,但进入初中把它作为文化考试科目还是第一次,也是第一次接触心理方面的系统学习,还有开卷方式也是第一次接触,另外,七年级学生也是我校课堂模式改革的实验对象,新的课改模式对他们来说实施起来有一定难度,就开学的情况来看,学生学习思想品德课的积极性还算比较高,思想也比较活跃,但是由于第一次接触政治学科,很多能力还有待培养,课改实施也有一个适应过程,因此,本学期在抓好各项教学常规工作的基础上,增加课堂改革力度的基础上,还要加强能力素质教学,努力提升学生利用所学知识分析问题、解决问题的能力,真正把教学工作落到实处。
思想品德教学计划(模板8篇)思想品德教学计划篇1本学期是学生升学关键的一学期,九年级思想品德复习时间短、任务紧。
扎实搞好中考复习,是取得理想成绩的前提条件,科学有效地学习,有助于提高学业成绩。
为了进一步巩固学生初中三年所学思想品德的知识,以及学生对所学思想品德知识的理解和应用,有效的提高学生中考考试的学业成绩,按照学校及教研组的安排,特制定九年级思想品德学科复习计划。
本校九年级学生通过两年半初中的学习,在思想品德方面基本上懂得具有高尚道德情操、良好心理品质的重要性。
但由于受社会的影响,加上本校地理环境的特殊性,学生的思想波动性比较大,有部分学生有厌学、只顾贪玩、享乐的不良现象,有上进心的一部分学生在学习过程中也存在知识学的不扎实,缺乏独立分析问题、解决问题的能力。
因此,这一个学期要尽快提高学生的学业成绩,让他们顺利的毕业,升入理想的高中,必须要下一番苦功夫不可。
以教育部初中《思想品德课程标准》为标准,以安徽省《中考考纲》为指导,以学生为本,让学生巩固初中阶段思想品德课程中重要的内容知识点,学生能够灵活的应用和理解所学的知识,全面落实情感、态度、价值观目标要求,学会考试的一些方法和技巧,有效的提高学生中考考试的学习成绩。
组内教师精诚团结、取长补短、资源共享、注重实效,以集体的力量确保学科优势。
1、七年级思想品德课本--九年级思想品德课本;2、20xx年安徽省中考思想品德考纲;3、20xx年7月1日----20xx年4月30日国内外重大时事;4、优化设计;5、强化模拟训练。
根据时间的关系和现有的复习资料,复习的时间分三个阶段进行:第一阶段:3月至4月底。
主要采取地毯式复习法。
第一轮复习的时间最长,也是夯实基础的最关键时期。
每年中考试题几乎都是“题在书外,理在书中”,因此,熟悉课本非常重要,所以采取地毯式复习。
对七年级--九年级思想品德课本中所有知识进行全面的梳理,(两课时完成一个单元);将考纲要求的知识点按识记、理解、运用不同层次的要求,结合教材进行总体、全面的复习,复习目标侧重于对基础知识的领会、记忆、理解、运用,并使其系统化。
初中思想品德课堂教学的几点方法在中学品德课堂教学中,长期存在“重知识传授,轻能力培养”的现象,学生成为被动的的课堂配角,形成“老师讲,学生听”“老师问,学生答”的单一刻板的教学模式,学生学习兴趣不高。
因此,老师教学的主导作用与激发学生的主体性的教学活动模式,已成为当务之急。
为此,我进行了一些尝试和探索,总结如下:1.课堂教学要“活”,更为活跃的思维,能驾驭教材,拓展教材,激发学生兴趣。
爱因斯坦说“兴趣是最好的老师。
”“孔子云,知之者不如好知者”。
众所周知,品德课时概念.原理.知识点往往具有一定的深度,而学生由于知识掌握程度,抽象思维能力,社会生活阅历等原因,往往在理解上还存在一定困难,有不少学生感觉品德课难学,因而老师在充分发掘教材的同时,只有化抽象的理论为朴素的道理,才能激发学生的兴趣与互动。
必须做到两点:1.1 内容活,老师注意拓展学生的的思维空间,积极引导学生利用电视、广播、报刊、互联网等渠道掌握信息,关注社会、关注自然、关注人生。
如我常常以课本为依托,根据课本内容,找到合适的切入点,把身边的、世界的、近期发生的事情通过专题、图片、投影、照片展示等多种方法引到教学中来,让学生能感受到思想品德课的原理、观点离他们并不是那么遥远,都是实实在在的道理。
例如:在上《面对公共生活》一课时,就可结合时事:全国火车第六次大提速展开,轨道上有车速高达220至250千米的动车组,又有车速120至180千米的普通车组。
如何才能保证他们的畅通?展开想象。
1.2 形式活,若老师只是平铺直叙,教材内容亦步亦趋讲解,容易枯燥乏味,使学生产生厌倦感,因此,授课时,除恰当运用讲、议、看等手段外,巧妙的运用成语典故、名人格言、诗歌、散文、民谚等等,可以极大的吸引学生的注意力,给学生留下深刻的印象。
同时,在活动安排上,可尝试开展一些新闻发布会,课堂论辩、社会调查,角色模拟等丰富多彩的活动,让学生在探究和活动中充分展示和发挥自己的个性和才华。
七年级思想品德教学计划5篇七年级思想品德教学计划篇1一、教学指导思想按照学校的教学工作计划要求,认真学习新课程标准,适应教学改革形势发展要求,努力探索新课程标准的教学模式和教学方法,从根本上转变教学观念,积极推进教研教改,优化课堂教学,切实提高教育教学质量。
二、学情分析七年级学生一般都在12、13岁左右,心理不成熟,主要表现在学习自信心、交往能力和情绪控制等方面不足。
学生学习的能力差,学习习惯没有养成。
三、教材分析本教材共有四个单元:《珍爱生命热爱生活》、《走进新的学习生活》和《相逢是首歌》、《生活告诉自己“我能行”》。
珍爱生命热爱生活单元的编排,对刚步入青春期的学生具有很强的针对性。
其内容为引领学生体会生命的可贵,领悟人生的意义。
走进新的学习生活单元,让学生认识集体对个人发展的作用,对自己有正确的认识,学生明确学习的重要性和掌握好的学习方法,知道受教育既是权利又是义务。
三单元主要让学生学会正确交往,知道交往的重要性。
四单元主要培养学生良好的道德品质。
四、教学措施1、激发学生学习兴趣,调动学生学习积极性,以学生为中心开展教学,树立“一切为了学生,为了学生的一切”的教育理念。
2、采用互动体验式教学,注重学生的全面发展,活跃课堂,激发学生主动学习;5、学会倾听、沟通、尊重学生,并学会向学生学习,成为学生学习活动的组织者,学生成长的促进者;对学生充满信心,关心每一个学生的成长,关注学生的每一点进步,并给予及时的、真诚的帮助,激发学生的学习动机,培养学生的学习兴趣,充分调动学生的学习积极性,信任学生的学习能力,接纳学生的各种观点和想法,鼓励学生独立思考、自主学习,充分发挥他们的创造力和想象力。
五、本学期主要教学工作1、继续钻研学习新课程标准,学好教学改革新理论,努力提高自身教学教研理论水平。
2、加强教研活动,积极参与集体备课,做到多听课、多总结。
认真学习他人、他校的先进教学经验,做到互相学习,取长补短,努力提高教学能力。
初中思想品德教案导入一、教学目标1. 让学生理解并掌握基本的思想品德概念和原则,培养正确的价值观和道德观。
2. 培养学生具备良好的公民素质,尊重他人,关心社会,热爱祖国。
3. 培养学生具备自主学习、合作学习、探究学习的能力,提高他们的综合素质。
二、教学内容1. 教材内容:根据人教版初中思想品德教材,选择适合的教学内容进行教学。
2. 教学资源:利用多媒体课件、教学视频、案例分析等资源,丰富教学手段。
三、教学方法1. 情境教学法:通过创设情境,让学生在实际情境中感受和体验思想品德的教育。
2. 案例教学法:通过分析典型案例,引导学生思考和探讨,培养学生的道德判断力和价值观。
3. 小组讨论法:组织学生进行小组讨论,鼓励他们发表自己的观点和看法,提高他们的合作能力和沟通能力。
四、教学过程1. 导入新课:教师通过讲述一个引人深思的故事或者案例,引发学生对思想品德的思考,激发他们的学习兴趣。
2. 讲授新课:教师根据教材内容,进行系统的讲解和阐述,让学生理解和掌握思想品德的基本概念和原则。
3. 案例分析:教师呈现一个典型案例,引导学生进行分析和讨论,培养他们的道德判断力和价值观。
4. 小组讨论:教师组织学生进行小组讨论,鼓励他们发表自己的观点和看法,提高他们的合作能力和沟通能力。
5. 总结提升:教师对课堂内容进行总结和提升,强调思想品德在实际生活中的重要性,引导学生树立正确的价值观和道德观。
6. 布置作业:教师布置相关的作业,让学生进行巩固和拓展,提高他们的自主学习能力。
五、教学反思教师在课后进行教学反思,总结课堂教学的优点和不足,不断改进教学方法和策略,提高教学效果。
同时,教师要关注学生的学习反馈,及时调整教学内容和难度,满足学生的学习需求。
六、教学评价通过课堂表现、作业完成情况、小组讨论参与度等方面,对学生的学习情况进行全面评价,了解学生的学习效果,为下一步的教学提供参考。
七、教学资源1. 多媒体课件:教师制作多媒体课件,展示教材内容和相关案例。
初中思想品德综合实践活动课教案第一章:认识自我1.1 教学目标让学生了解自己的兴趣、优点和不足。
培养学生正确认识自我,增强自信心。
1.2 教学内容介绍正确认识自我的重要性。
引导学生通过自我观察、自我评价等方式了解自己。
1.3 教学活动让学生填写自我介绍表格,包括姓名、年龄、性别、兴趣爱好等。
学生分组,每组成员互相介绍,了解彼此的优点和不足。
教师组织讨论,引导学生认识到每个人都有自己的独特之处,不必过分比较。
1.4 教学评价观察学生在自我介绍时的表现,了解他们对自己认识的程度。
评估学生在小组讨论中的参与程度和表达能力。
第二章:尊重他人2.1 教学目标让学生理解尊重他人的重要性。
培养学生尊重他人的习惯和态度。
2.2 教学内容介绍尊重他人的意义和表现。
引导学生了解不同文化和背景下的尊重差异。
2.3 教学活动教师通过案例分析、讨论等方式讲解尊重他人的重要性。
学生进行角色扮演,模拟在不同场景下尊重他人的行为。
小组讨论,引导学生思考如何在日常生活中做到尊重他人。
2.4 教学评价观察学生在角色扮演中的表现,了解他们对于尊重他人的理解和实践。
评估学生在小组讨论中的参与程度和观点表达。
第三章:团队合作3.1 教学目标让学生了解团队合作的重要性。
培养学生团队合作精神和解决问题的能力。
3.2 教学内容介绍团队合作的重要性。
引导学生了解团队合作的基本原则和技巧。
3.3 教学活动教师通过案例分析、讨论等方式讲解团队合作的重要性。
学生分组进行团队任务,如解谜游戏、接力比赛等。
教师引导学生反思团队合作的过程,总结团队合作的重要性。
3.4 教学评价观察学生在团队任务中的表现,了解他们对于团队合作的理解和实践。
评估学生在反思过程中的参与程度和观点表达。
第四章:负责任的行为4.1 教学目标让学生理解负责任的行为的重要性。
培养学生负责任的意识。
4.2 教学内容介绍负责任的行为的表现和意义。
引导学生了解不负责任行为的后果。
4.3 教学活动教师通过案例分析、讨论等方式讲解负责任的行为的重要性。
思品课教案初中课时:1课时年级:初中教材:《思想品德》教学目标:1. 让学生了解情绪的类型及特点,认识到情绪对身心健康的影响。
2. 培养学生学会调节情绪,做情绪的主人。
3. 提高学生与他人沟通、交流的能力,形成良好的情感态度和价值观。
教学重点:1. 情绪的类型及特点。
2. 学会调节情绪的方法。
教学难点:1. 情绪调节能力的培养。
2. 形成良好的情感态度和价值观。
教学过程:一、导入新课(5分钟)1. 教师通过与学生互动,了解他们对情绪的认识。
2. 提问:同学们,你们知道自己的情绪吗?情绪对我们的生活有什么影响?二、课堂探究(15分钟)1. 教师引导学生学习情绪的类型及特点,如喜、怒、哀、惧等。
2. 学生分享自己经历过的情绪,讨论情绪对身心健康的影响。
3. 教师介绍调节情绪的方法,如注意力转移法、宣泄法、自我暗示法等。
4. 学生分组讨论,探讨如何在日常生活中运用这些方法调节情绪。
三、实例分析(10分钟)1. 教师展示与情绪调节相关的实例,如成功调节情绪的故事、情绪失控导致的后果等。
2. 学生分析实例中的人物如何运用正确的方法调节情绪,从而取得更好的生活效果。
3. 学生分享自己的实例,互相借鉴经验,提高情绪调节能力。
四、小组活动(5分钟)1. 教师组织学生进行小组活动,让学生在实际操作中学会调节情绪。
2. 学生通过小组活动,培养合作精神,提高沟通、交流能力。
五、总结提升(5分钟)1. 教师引导学生总结本节课的学习内容,强调情绪调节的重要性。
2. 学生分享自己的收获,表明自己在日常生活中要努力做情绪的主人。
3. 教师提出要求,希望学生在面对挫折和困难时,能够保持积极的心态,调节好自己的情绪。
教学反思:本节课通过讨论、实例分析、小组活动等多种教学手段,使学生了解了情绪的类型及特点,学会了调节情绪的方法。
但在实际操作中,部分学生仍需加强情绪调节能力的培养。
在今后的教学中,教师应更加关注学生的个体差异,针对性地进行指导,帮助学生形成良好的情感态度和价值观。
初中思想品德教师教学计划10篇初中思想品德教师教学计划篇1一.指导思想:大力推行新课程改革,努力践行新课改理念,树立开拓创新精神和改革探索意识,积极探求中学思想品德课教学的新路子,全面落实素质教育的具体目标,开拓我校思想品德课教学的新局面。
二.学情分析:八年级的学生经过一年的新教材学习,掌握了一定的与学生日常生活比较密切的心理品质知识和一些法律常识,学习积极性有了很大的提高,能自觉认真地学习。
学生的阅读能力、分析问题能力和语言组织能力有了明显的提高。
三.教材分析:全书共有四单元、十课书。
第一单元相亲相爱一家人。
这一单元有两个内容,一是爱在屋檐下,二是我与父母交朋友。
这单元的内容主要是讲述家庭是社会的基本单位,是青少年成长的摇篮,父母是孩子的第一位老师,对孩子的成长起着举足轻重的作用。
第二单元师友结伴同行。
这一单元的内容有两个,一是同侪携手共进。
二是老师伴我成长。
这一单元的内容是关于在学校人际交往中,我们同老师,与同学交往出现的相关问题。
第三单元我们的朋友遍天下。
本单元的内容两个,一是多元文化“地球村”,二是网络交往新空间。
这单元的教育属于未来教育,可以培养我们面向未来的开阔视野和开阔胸襟。
第四单元交往艺术新思维。
这一单元的内容有四个,一是友好交往礼为先,二是竞争合作求双赢,三是心有他人天地宽,四是诚信做人到永远。
了解现现代社会的交际方式,注意自身的言谈举止,学会展示自己,学会交往。
四、教学目标1.通过教学要求中学生在家庭中要学会与父母交流,沟通,体会家长的辛苦,孝敬父母和长辈,处理好同父母的关系。
2.我们要正确处理学校内的人际关系,养成提高自己的沟通能力,在学校这个具体情境中与人流畅地交流,沟通,努力建立良好的人际关系。
3.从文化的多样性和丰富性入手,掌握与不同文化背景下的人民友好交往;了解网络交往,学会自我保护,过健康的网络生活。
4.进一步理解和把握如何友好交往、合作竟争、关心他人、诚信做人等等。
初中思想政治教育教案初中思想政治教育教案篇1一、教学目标:1、认识什么是合作中竞争与竞争中合作;2、把握在合作中竞争和在竞争中合作的技能;3、在学习如何竞争与合作的过程中使学生学会如何做人。
二、教学重点:竞争和合作的关系;把握在合作中竞争和在竞争中合作的技能。
三、教学难点:在学习如何竞争与合作的过程中使学生学会如何做人四、教学过程:1、在合作中竞争竞争与合作并不是水火不容的关系,而是相互依存的。
比如美国的微软公司和我国的汉王科技公司,两者既是市场竞争的对手,又是合作的伙伴,微软的产品中有汉王的科技,两家的产品在同一市场竞争,在竞争与合作中都得到了进展。
其实许多公司在进展自己的业务时,要求员工有通力合作的精神,以树立良好的公司形象,如要求员工步调全都,互通信息,互相支持。
与此同时,员工之间的竞争也非常激烈。
许多员工把整个身心投入到工作去,提高自己的“业绩”,以使自己在公司中得到更快进展。
这就是所谓的“在合作中竞争”。
指导学生划出“在合作中竞争”的内涵(97页)。
①活动:班集体的合作竞争②目的:通过明志中学八班级5班的阅历,引导学生明白在合作中竞争会使集体更强大,使个人进步更快。
③要求:阅读材料,归纳明志中学八班级5班的阅历,讨论明志中学八班级5班的阅历归我们的启发?分析在建立良好班级体中,如何处理同学间的竞争关系?④老师小结:取长补短、携手共进,是我们在合作中竞争的目标。
明志中学八班级5班是先进集体。
这个集体具有良好的班风,有一股永不服输的精神。
在与兄弟班级的竞赛中,大家心往一处想,劲往一处使,各项工作都做的得很出色。
班上同学各有自己的目标,大家在学习中开展竞赛,你追我赶,各显神通,互相帮助,成绩都很优秀。
这一事例使我们明白了,在合作中竞争会使我们个人进步更快,使集体更加强大。
竞争是一种有效的合作方式,对我们来说要善于找准自己的优势,扬长避短,敢于与他人竞争。
下面我们看96页的材料,每位同学选一个项目,按要求完成填空,等一会我们全班沟通。
初中思想品德课堂教学案例分析1. 引言思想品德课程在初中教育中扮演着至关重要的角色,对学生的思想道德建设具有重要影响。
本文旨在通过分析一份思想品德课堂教学案例,探讨如何有效地进行思想品德教育。
2. 案例分析本案例选取了一节初中思想品德课堂教学活动,主题为"友谊与合作"。
以下是活动具体内容的分析和总结:- 教师通过引入有关友谊和合作的真实故事,引起学生的兴趣和思考,激发学生对主题的关注。
- 通过小组合作讨论的形式,促使学生进行互动交流,分享彼此的观点和经验。
这种互动能够培养学生的合作意识和团队精神。
- 教师设计了一系列角色扮演游戏,让学生在游戏中体验友谊和合作的重要性,并通过反思和讨论加深对主题的理解。
- 在活动结束后,教师进行简短的评价和总结,鼓励学生运用所学知识和所具备的能力,积极投入到日常生活中的友谊和合作中。
3. 教学目标与反思通过对该案例分析,可以得到以下教学目标和教学反思:- 目标一:培养学生的人际交往能力。
通过互动交流和合作的形式,培养学生与他人进行友好合作的能力。
- 目标二:提升学生的团队合作精神。
通过小组合作讨论和角色扮演游戏,加深学生对团队合作的理解。
- 目标三:加强学生的道德意识。
通过反思和讨论,引导学生对友谊和合作的道德价值进行深入思考,形成正确的道德观念。
在实施该案例教学过程中,我们可以结合具体学生需求和实际情况进行灵活调整。
同时,教师还应保持对学生参与情况的观察和评价,及时进行反馈和引导,以提高教学效果。
4. 结论思想品德课堂教学案例的分析可以帮助教师更好地设计和实施教学活动,提高学生的思想品德素养。
通过针对具体主题的案例教学,学生能够亲身体验与主题相关的情境,通过互动和反思,提高他们的道德素质和人际交往能力。
浅谈初中思想品德课的实践性教学初中思想品德课教学的主要任务是对学生进行系统的品德教育,使学生逐步确立正确的政治方向,培养良好的道德品质,养成文明的行为习惯,逐步形成正确的世界观、人生观、价值观。
相比较初中的数、语、外等学科而言,思想品德课最重视学生的内心世界,教育目的更直接针对学生内在心理品质的塑造。
因此,教师必须利用实践来拓展课堂教学,体现生活性和实效性,使我们的教学过程更加事半功倍,教学效果更加突出显著。
例如,七年级第二单元第三课的《人的生命的独特性》,我们就可以把学生带到操场上,一边有秩序地进行活动,一边完成教育教学任务。
学生们一面感受蓝天、小草、树木等自然的美好,一面感受《世界因生命而精彩》(上一节课的教学内容),同时也为本节课的教学工作做好了准备。
教师在总结、回顾上节课知识后,导入本课:对比小草、树木和其他生物,人的生命又有什么不同之处呢?也就是说人为什么能成为这个世界的主宰?因为我们是最具智慧的生物。
在大大的操场和小小的小草对比下,学生用心感受世界的美好,感叹生命是这个地球上最珍贵的同时,感到人生命的美好。
然后我因势利导:如果我们每个人都感到自己生命的美好的话,那么,我们是不是更要珍惜别人的生命呢?因为生命对于我们每个人来说都只有一次,而且我们每个人的生命都有自己的精彩,有自己的快乐,有自己的幸福,那么,我们每个人就应该尊重其他生命的独特性,于是顺利完成本节课教育教学内容。
多年以后,很多学生都会回忆和怀念这样的课堂,也会因此了加深对生命的敬畏和尊重。
另外,我们的思想品德课教学还应该和社会实践活动相结合。
要引导学生走出校门,走向社会,走向大自然,使学生们开阔眼界、增长知识。
社会实践活动课把对学生的思想品德素质、文化知识素质、身体心理素质教育融为一体,有利于提高学生的动手动脑能力,有助于学生个性健康发展,有助于增强课程育人的整体功能,有利于全面落实义务教育的培养目标。
例如,我们在学习法律知识的时候,就展开了实践性教学活动。
初中思想品德课教案导言:思想品德教育是培养学生积极向上的人生态度和正确价值观的重要环节。
本次教案将从培养良好习惯、引导学生关注身心健康、建设和谐友好的校园环境等多个方面展开,旨在帮助学生养成良好的思想品德。
一、培养良好习惯1. 学习习惯的培养:介绍课堂学习、复习备考的方法,引导学生规范自己的学习行为。
2. 生活习惯的培养:教授文明用语、帮助学生养成整洁、有序的生活习惯。
3. 人际关系习惯的培养:引导学生尊重他人、互相帮助,培养友善的人际交往习惯。
二、关注身心健康1. 身体健康:学习正确的饮食、锻炼和休息等知识,培养良好的身体健康习惯。
2. 心理健康:介绍正面心态的重要性,教授调节情绪的方法,提供心理健康的保护措施。
三、维护公共秩序1. 学校环境的整洁卫生:激发学生爱护和美化校园的意识,组织校园环境的清理和整修。
2. 维护交通秩序:通过讲解交通规则,培养学生遵守交通规则的习惯。
四、培养公民意识1. 爱国热情的培养:通过学习优秀的爱国人物和事迹,激发学生对国家的热爱之情。
2. 诚信意识的培养:教授诚信的重要性,引导学生诚实守信。
3. 法律意识的培养:普及法律知识,提倡遵守法律,培养学生的合法意识。
五、培养人文关怀1. 同学关爱:引导学生关注他人需求,培养团结友爱的集体精神。
2. 社会关怀:开展社区服务活动,增加学生对弱势群体的关注。
六、培养创新意识1. 创新思维的培养:开展探究性学习,激发学生创新思维和动手实践的能力。
2. 创新行动的培养:鼓励学生参与创新竞赛和社会实践活动,提升创新能力。
七、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1. 理解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介绍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内涵和重要性。
2. 实践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促进学生将核心价值观内化于心、外化于行。
八、培养良好的人际关系1. 沟通技巧的培养:教授有效的沟通技巧,让学生学会与他人进行良好的交流。
2. 互助合作的培养:组织合作活动,培养学生的团队合作意识和合作能力。
初中思想品德教育课教案人的一生中,思想品德的培养至关重要。
在初中阶段,思维方式、价值观和道德准则正在形成,这时的思想品德教育显得尤为重要。
本文将从多个角度探讨初中思想品德教育课的教案。
一、课程说明思想品德教育课是一门培养学生的思维意识、道德观念和文化修养的综合性课程。
通过课堂教学、实践活动和讨论,学生将了解到不同的价值观和思维模式,并逐渐形成自己独立思考和判断的能力。
二、教学目标1. 培养学生正确的道德观念和价值观,促进他们健康成长;2. 培养学生独立思考和判断的能力,提高他们的综合素质;3. 提升学生的情感态度,培养他们爱国、爱人民、爱社会的意识;4. 培养学生诚信、守法、团结协作的意识,并形成正确的道德行为。
三、教学内容1. 爱与友谊:通过课堂讨论和实践活动,引导学生了解友谊的重要性和建立良好的人际关系的方法。
2. 诚信与诚实:通过案例分析和个人经历,让学生深刻认识诚信的重要性,树立诚实守信的观念。
3. 团队协作:通过小组活动和角色扮演,培养学生的团队合作精神和集体荣誉感。
4. 独立思考:通过集中讨论和个人研究,激发学生的思辨能力和独立思考的意识。
5. 感恩与奉献:通过实践活动和学习材料,引导学生感恩家庭、学校和社会,并主动参与社会公益活动。
6. 文明礼仪:通过模拟情景和个人操守,培养学生的民族风貌和文明礼仪观念。
7. 爱国主义教育:通过红色经典和纪念活动,提升学生对祖国、民族和英雄人物的认识和热爱。
8. 积极心态:通过心理辅导和案例分析,引导学生树立积极向上的心态和对未来的美好期待。
四、教学方法1. 讲授法:通过教师的讲解和课件展示,引导学生理解教育内容。
2. 互动探究法:通过小组活动、讨论和问题解答,激发学生的主动学习兴趣。
3. 案例分析法:通过真实案例和生活经验,引导学生分析和判断道德问题。
4. 角色扮演法:通过角色扮演,让学生亲身体验和感受不同的道德观念和行为方式。
五、教学设计1. 教学引入:通过对生活中真实案例的分析,激发学生对道德问题的思考。
新课标初中思想品德教案一、教学目标1. 让学生理解关爱他人的重要性,认识到关爱他人是中华民族的传统美德。
2. 培养学生关爱他人、乐于助人的品质,提高学生的人际交往能力。
3. 引导学生关注社会,关注他人,培养学生的社会责任感和使命感。
二、教学内容1. 关爱他人的意义:关爱他人是中华民族的传统美德,是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重要体现。
2. 关爱他人的方法:尊重他人,关心他人,帮助他人,乐于分享。
3. 关爱他人的实践:从日常生活中做起,关注身边的人和事,积极参与社会公益活动。
三、教学过程1. 导入:通过一个发生在校园里的关爱他人的故事,引发学生对关爱他人的关注。
2. 新课导入:介绍关爱他人的意义,让学生认识到关爱他人是中华民族的传统美德。
3. 案例分析:分析关爱他人的方法,让学生学会如何关爱他人。
4. 小组讨论:让学生分成小组,讨论如何在日常生活中关爱他人,分享各自的体会和感悟。
5. 实践分享:邀请几位学生分享他们在生活中关爱他人的实践经历,让大家共同学习。
6. 总结提升:总结本节课的主要内容,强调关爱他人的重要性,鼓励学生从现在做起,关爱他人,温暖社会。
7. 课后作业:布置一道关于关爱他人的实践作业,让学生在课后去关爱身边的人,将所学付诸实践。
四、教学方法1. 情境教学法:通过故事、案例等情境,引发学生的情感共鸣,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
2. 小组讨论法:让学生在小组内进行讨论,培养学生的合作意识和团队精神。
3. 实践教学法:鼓励学生课后去关爱身边的人,将所学知识付诸实践,提高学生的实践能力。
五、教学评价1. 课堂表现:观察学生在课堂上的参与程度、发言情况,了解学生的学习状态。
2. 课后作业:检查学生的课后作业,了解学生在关爱他人方面的实践情况。
3. 学生互评:鼓励学生互相评价,共同提高。
通过本节课的学习,让学生认识到关爱他人的重要性,学会关爱他人,乐于助人,培养良好的道德品质。
同时,引导学生关注社会,关注他人,培养学生的社会责任感和使命感,为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中国梦贡献力量。
初中思想政治教案教学目标:1. 让学生理解并掌握基本的法律知识,提高法治意识。
2. 培养学生正确的道德观念和行为习惯。
3. 引导学生树立正确的人生观、价值观和世界观。
教学内容:1. 法律知识:宪法、刑法、民法、行政法等基本法律概念和规定。
2. 道德观念:诚信、尊重、责任、公正、友善等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
3. 人生观、价值观和世界观:培养学生积极向上、热爱生活、尊重生命、关爱他人、关注社会、追求真理的态度。
教学过程:一、导入(5分钟)1. 教师通过提问方式引导学生回顾上节课的内容,为新课的学习做好铺垫。
2. 利用时事新闻、案例等素材,引出本节课的主题,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
二、新课教学(20分钟)1. 教师简要介绍本节课的教学内容,明确学习目标。
2. 采用案例分析、讨论、问答等形式,详细讲解法律知识,让学生理解和掌握。
3. 结合实际生活,引导学生学习道德观念,培养学生良好的行为习惯。
4. 通过小组讨论、分享等方式,帮助学生树立正确的人生观、价值观和世界观。
三、课堂练习(10分钟)1. 教师布置针对本节课内容的练习题目,让学生巩固所学知识。
2. 学生独立完成练习,教师巡回指导,解答学生疑问。
四、总结与反思(5分钟)1. 教师引导学生回顾本节课所学内容,总结法治意识和道德观念的重要性。
2. 学生分享自己的学习心得和感悟,交流在实际生活中如何践行法治和道德。
3. 教师对学生的表现进行点评,鼓励学生继续努力,做到知法守法、品德高尚。
教学评价:1. 课堂表现:观察学生在课堂上的参与程度、发言积极性和学习态度。
2. 练习成绩:评估学生在课堂练习中的表现,检验学习效果。
3. 课后反馈:收集学生和家长的意见和建议,不断改进教学方法。
教学资源:1. 教材:道德与法治课程教材。
2. 案例素材:时事新闻、法律案例等。
3. 教学工具:多媒体设备、黑板、粉笔等。
教学建议:1. 注重理论与实践相结合,让学生在实际生活中体验法治和道德的重要性。
八年级下册思想品德教学计划一、指导思想大力推行新课程改革,努力践行新课改理念,具有开拓创新精神和改革探索意识,积极探求中学思想品德课教学的新路子,较好落实素质教育的具体目标,开拓我校思想品德课教学的新局面。
二、工作目标1、按照课程计划,完成好八年级《思想品德》(上)的教学目标任务。
2、创造条件,积极开展中学生道德实践活动。
3、根据我校学生实际,开展学生良好行为习惯的养成教育。
三、教材分析本册书包含四个单元十课的内容,以人际交往为主题,围绕学生生活圈的扩展,分别是相亲相爱一家人,师友结伴同行,我们的朋友遍天下,交往艺术新思维。
掌握基本的交往礼仪,学会人际交流与沟通;善于与人合作,努力建立良好的人际关系。
知道孝敬父母和诚实守信是做人的根本,能够孝敬父母,做一个诚实的人;学会尊重宽容他人,能够平等待人,与人为善。
这是教学目标。
通过半年时间的教育教学,帮助学生学会交往,提高他们的交往品德,增强他们适应社会的能力,使他们终身受益。
这是一个艰巨的任务。
教学的重点难点是:学生交往品德的培养,道德实践活动的开展。
四、教情分析我们学校是一个平原初级学校,家庭教育和学校教育相对落后,教学条件和学生基础都不好,所以我们面临着不少的困难:1,我们学校有六个教学班,不便于开展课堂教学。
2,教学设施设备奇缺,只有一个多媒体教室,其它教室简单的只有黑板和粉笔。
4,学生封闭管理,二百多学生挤在狭小的校园,既没有开展实践活动的时间也没有开展实践活动的空间。
5,学生被限制在家庭和学校这个小圈子里,家庭教育的放任和学校管理的苛刻,导致学生从小参与广阔社会生活的机会少,社会实践能力差,良好的行为习惯也没有养成。
等等困难的存在,造成我们教学工作的难题是:一是如何用新颖的教学手段,激发学生的兴趣,调动学生参与教学活动的积极性;二是如何具体落实教学目标里的能力目标任务,使学生知行统一。
五、教学措施1,教师要反复学习新课标,深入理解新课改的基本精神,加大探索创新的力度,尽快摸索出一条既适应新形势要求又切合我校教学条件和教学对象实际的教育教学的新路子。
初中思想品德与政治教案年级:初一下册教材版本:人教版教学目标:1. 让学生理解自尊和自信的含义,认识到自尊和自信对个人成长的重要性。
2. 培养学生养成自信自立的生活态度,克服自卑心理,树立正确的人生观和价值观。
3. 提高学生的交往能力,学会尊重他人,与他人和谐相处。
教学重点:1. 自尊和自信的含义及重要性。
2. 培养自信自立的生活态度。
3. 学会尊重他人,与他人和谐相处。
教学难点:1. 如何帮助学生树立自尊和自信。
2. 如何培养学生养成自信自立的生活态度。
教学过程:一、导入新课(5分钟)1. 教师通过向学生展示一些成功人士的故事,引发学生对自尊和自信的思考。
2. 学生分享自己身边的例子,讨论自尊和自信的重要性。
二、自主学习(10分钟)1. 学生阅读教材,了解自尊和自信的含义。
2. 教师提问,检查学生的学习效果。
三、课堂讲解(15分钟)1. 教师详细讲解自尊和自信的含义,引导学生正确认识自己。
2. 讲解自尊和自信的重要性,以及如何培养自尊和自信。
3. 讲解如何克服自卑心理,树立正确的人生观和价值观。
四、案例分析(10分钟)1. 教师展示一些案例,让学生分析案例中的人物是如何树立自尊和自信的。
2. 学生分组讨论,分享自己的感悟。
五、小组活动(10分钟)1. 教师组织学生进行小组活动,让学生通过实际行动来培养自尊和自信。
2. 学生分享活动中的体会和收获。
六、总结与反思(5分钟)1. 教师引导学生总结本节课的学习内容,巩固知识点。
2. 学生分享自己的学习心得,反思自己在自尊和自信方面的不足。
教学评价:1. 学生能够理解自尊和自信的含义,认识到自尊和自信对个人成长的重要性。
2. 学生能够养成自信自立的生活态度,克服自卑心理,树立正确的人生观和价值观。
3. 学生能够学会尊重他人,与他人和谐相处。
浅谈初中思想品德课教学
初中思想品德教师应努力促使学生形成自觉的、积极的学习态度,使学生得到健康的发展,使思想品德课真正达到有效教学。
下面本人结合自己的教学实践谈谈一些肤浅的认识和做法。
一、思品课堂导入应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才能提高课堂的有效教学。
教师若能设计出一个新颖的有趣的开场白,就可以激发学生的学习欲望,增强参与热情,唤起学习动机,激活思维,收到先声夺人的效果。
导入,是一节课的开始,好比是一首歌的前奏,如果前奏悠扬、动听、气势磅礴,就很容易吸引听众。
导入得好与否,直接影响到该节课的质量。
二、思品课堂应该是生活化的课堂,才能提高课堂的有效教学。
新课程以广阔的自然和社会作背景,与社会、学生的实际有着广泛联系。
因此,我们在课堂教学中应关注学生的生活经验、学习经验,更要注意创设现实生活情境,启发、引导学生,并且让学生关注身边人,关心身边事,在生活中学习,使课堂成为生活化的课堂。
过去的课堂所传授的知识与社会生活联系并不紧密,因此培养出来的学生在面对生活中的问题时常常束手无策,课堂成了与生活割裂的空间,知识成了从生活中剥离的纯粹的知识。
新课程指导下的课堂,正努力地还课堂以生活的本来面目,时时洋溢着生活的气息。
如:在讲“消费者权益保护法”时,可以引导学生自己去思考、去解答,“在日常生活消费中,我们应怎样才能维护自己的合法权
益?”又如;在教学“正当防卫”时,新课伊始,我就对学生说:“我们知道,打伤人都要负法律责任的,可是有一次,小明打伤了小王却不用负责任。
”每个同学都表现出惊讶的神情,都急着要知道老师究竟有为什么,一种强烈的求知欲望油然而生,这样学生就能以极高的热情参与到教学过程之中。
在生活化的课堂教学中,学生的生活在丰富、在发展,教学贴近了学生的生活,课堂变成了学生探索世界的窗口,使知识在生活中得到了应用。
三、思品教师要善于为学生创设宽松的学习环境,才能提高课堂的有效教学。
有研究表明,80%的学习困难与过重压力有关,解除这些压力,明显有助于学习效率的提高和创造潜能的开发。
毫无疑问,对一个教师来说,善于为学生营造宽松愉悦的成长环境,甚至比其自身的学识是否渊博更重要。
教师与学生交流方式恰当了,学生上课时的心理负担减轻了,学习的效率自然就高。
民主平等的多样化的课堂教学方式能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和创设宽松愉悦的学习环境。
而诙谐幽默的思品课是最快乐的,今天的课堂,已经改变了原有的僵化模式,正如海菌兹·雷曼麦所说:“用幽默的方式说出严肃的真理比直截了当提出更能为人们所接受。
”所以教师采用诙谐的故事、幽默的语言可以让课堂富有生机,让整个课堂充满快乐。
四、思品教师要改变教学模式,引导学生探究性学习,才能提高课堂的有效教学。
传统的思想政治课教学过分强调接受,冷落,贬低发展和探究,
在实践中对学生的学习进行极端处理,死记硬背。
这种学习不仅不能促进学生的发展,反而成为学生发展的阻力。
《新课程标准》要求适应初中生的身心发展特点,贴近现实生活,强调学生自身的观察、感受和体验,教师应注重思维、感情和行为方式的培养。
这就要求广大初中思想品德教师尽快走出传统教学的误区,充分发挥本课吸引学生的独特条件(如时政热点、名人轶事等),把思想品德教学置于广阔的社会现实中,探究学习,使学生真正成为学习的主体,以参与求体验,以创新求发展,以科学的态度进行创造性的教学。
例如,在学习活动课《可持续发展的选择》时,我有意识地结合国家现在实施的西部大开发战略,把本课内容进行扩展,改为“关注西部的发展”。
在课前我先让学生查找相关资料,自学课本内容,并在小组内交流自学心得,然后推选代表在课堂发言,从而引出在西部大开发中应坚持可持续发展战略。
这样就把这两大战略联系起来,既达到了学习本课的目的,又把握了时政热点,调动了学生学习积极性,让学生通过探究学习更好地去体验社会现实。
同时也引导了学生探究性学习,提高了课堂的有效教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