七年级语文上册教师教学用书
- 格式:doc
- 大小:689.00 KB
- 文档页数:81
中学教资七年级上册语文书教案中学教资七年级上册语文书教案(精选篇1)教学目标1、了解雅鲁藏布大峡谷的自然生态情况,感受大峡谷的壮丽奇异之美。
2、有感情地朗读课文。
教学时数:1课时教学过程一、导入新课《观潮》一课向我们呈现了一种壮丽的美,今天,我们一起走进雅鲁藏布大峡谷,看看那里是怎样一道风景线。
二、初读,感知全文1、出示雅鲁藏布大峡谷的图片,感受它的美、险、奇。
2、初读课文,要求:读准字音,不添字,不加字。
3、抽读课文,检查预习情况。
4、说一说,听了、读了课文对雅鲁藏布大峡谷的介绍,你觉得哪个词最能体现它的特点?再读读课文,看看有没有合适的字?梳理归纳出“壮丽”“奇异”5、默读全文,找一找课文哪个自然段的内容在写雅鲁藏布大峡谷的壮丽。
哪些段落在写它的奇异。
壮丽( 2自然段)奇异( 3-4自然段)三、再读,感悟全文1、齐读2自然段,读一读,哪些句子最能说明雅鲁藏布大峡谷的壮美。
海拔:3000米长5044米平均深:22686009从这些数字中,我们深切地感受到了雅鲁藏布大峡谷的壮观。
这种方法叫──列数字。
2、除了列数字外,作者还运用了做比较的方法,找一找在哪儿?“美国的科罗拉多大峡谷……一争高下”(齐读)通过对比你发现了什么。
你想说什么吗?3、指导朗读,强调气势。
4、齐读3-4自然段,找一找,你认为哪些现象最能体现出雅鲁藏布大峡谷的奇异。
奇异:山异(热带雨林、冰川)水异(涓涓细流、滔滔江水)生物的多样性5、指导朗读。
中学教资七年级上册语文书教案(精选篇2)《论语》十则教学目标①掌握常用的文言实词,能用现代汉语翻译课文。
②理解课文思想内容,能流畅地朗读、背诵课文。
③积累成语、格言、警句。
教学重点理解课文思想内容,能流畅地朗读、课前准备①搜集资料:了解孔子及其儒家学说的概况;了解《论语》的主要内容;搜集最能表现松柏品性的诗句。
②借助工具书,通读全文,把握内容梗概。
第一课时教学内容介绍孔子和《论语》,研读有关学习的内容。
同步阅读阅读下文,完成习题。
读书三益①我们常常听到一些人感叹:“工作这么忙,头绪这么多,哪顾得上读书学习?”②此话听起来似乎很有理,实则并不尽然。
③其实人们读书的时间多是从闲暇中挤出来的。
古人就有“读书三余”论,即:冬者,岁之余;夜者,日之余;阴雨者,时之余也。
欧阳修又归纳出“读书三上”论,即:车上、厕上、枕上。
时代变了,“三余论”在今天未必可行,而“三上论”科学与否也值得讨论,但挤时间读书学习的精神总是值得提倡的。
现在实行“双休日”,加上节假和年假,一年将近有100多天的休闲时间,何尝没有时间读书呢?④或许有人会说,休闲休闲,顾名思义,是用来休息的,怎么可以用来读书呢?其实,这里有个如何理解“休闲”的问题。
以我之见,读书也是一种休闲,而且是高雅、优质的休闲,至少有三益:⑤读书是一种享受。
各种书籍,不论是政治理论、文学名著、诗词歌赋,还是自然科学,只要去读,都会是一种愉悦。
陆游有诗云:“官身常欠读书债;禄米不供沽酒资。
剩喜今朝寂无事,焚香闲香玉溪诗。
”丁玲也深有体会地说:“读书是一种享受。
读书有一种味道,很高的,可以忘掉一切的味道……”休闲享受是各种各样的,有人喜欢享受睡眠,有人喜欢享受踏青,有人喜欢享受网络,而读书应该也可以是一种非常好的休闲方式。
⑥读书可以健脑健心,延年益寿。
人的大脑是越用越灵的。
美国心理学家发现,脑细胞的旧神经根,在新环境的刺激下能长出新的神经。
如果经常坚持读书学习,脑细胞就会不断更新。
同时,读书还可以集中人的意念,养心怡神,有利于身心健康。
日本医学家春山茂雄的《脑内革命》一书,详细阐述了这种用脑的健康理论。
他认为人在读书学习中,身心放松,把注意力集中在一个目标上,脑内就会产生一种神奇的波纹。
这种波纹会使大脑分泌出一种物质,使人轻松敏捷,能够提高思维能力和创造能力。
⑦读书还可以疗疾。
阅读书报,可以解除人的烦恼,消除精神障碍,使之气血流畅,从而达到疗病的效果。
在德国,许多医院都为病人开设了专门的图书馆。
初中语文新课程标准教材语文教案( 2019 — 2020学年度第二学期 )学校:年级:任课教师:教学参考 / 初中语文教参 / 七年级上册语文教参编订:XX文讯教育机构义教语文七上教学用书:附录教材简介:本教材主要用途为通过学习语文的内容,培养学生的阅读能力、交流能力,学习语文是为了更好的学习和工作,为了满足人类发展和实现自我价值的需要,本教学参考资料适用于初中七年级语文科目, 学习后学生能得到全面的发展和提高。
本内容是按照教材的内容进行的编写,可以放心修改调整或直接进行教学使用。
以下短文请教师根据情况自行取舍,灵活运用。
怎样查字典阅读时如果碰到某个字,只知道它的读音而不了解它的意义,或只知道它的字形而不知道它的读音和意义,作文时如果要用到某个字,只知道它的读音而忘记了写法,这时就要靠工具书的帮助。
怎样才能迅速而准确地从字典中找到这个字呢?这里向你介绍三种最常用的查字法。
一种是音序查字法。
很多字典或词典是按汉语拼音字母的顺序编排的。
根据一个字的汉语拼音第一个字母,就可以在“汉语拼音音节表”中找到这个字的拼音音节在正文中的页码,再按照这个字的声调到那一页中去找。
凡是要查只知道读音而不知道写法或意义的字,都可以用这种方法,但必须熟悉汉语拼音字母顺序和汉语拼音音节。
另一种是部首查字法。
有些字典或词典是按照部首编排的,按音序编排的字典也往往附有部首检字表。
查字时首先要确定这个字的部首,然后从字典的“部首目录”中查出属于这个部首的字在部首检字表中的页码,就可以按照这个字除部首以外部分的笔画数,从正文中找到它。
有些字在检字表中分别放在不同部首下,例如“功”在“工”部和“力”部中都可以查到。
凡是要查只知道写法而不知道读音和意义的字,都可以用这种方法,但必须熟悉汉字常见的部首。
还有一种是笔画查字法。
凡是查读音不知道、部首又不明显的字,宜用这种方法。
只要数准字的笔画,就可以在字典的“难查字笔画索引”中查到这个字在正文中的页码。
部编版七年级上册语文教学参考资料1第01课《春》教案教学目标①反复朗读,感知内容,体会美②理清思路,揣摩词语,品味语言。
③联系实际,广泛阅读,开阔视野。
教学重点反复朗读,感知内容,揣摩词语,品味语言。
课前准备古今中外写春的作品很多,课前布置学生去搜集关于春的诗文,以开阔视野,拓展思路,增加知识积累。
教学内容整体感知课文内容,理清文章思路。
教学设计整体感悟①导入新课课文中这一幅幅的画面,让我们在美丽的春光中陶醉,为那洋溢的诗情所感染,为那盎然的生机所激动。
春,会在我们的心灵中幻化出一派充满诗情画意的美好景象。
春天是美丽的,当我们带着对美好景物的热爱、赞美之情的时候,我们思想的河流会跳动出充满对生命热爱的美妙无比的浪花;我们感情的波澜也会在秀美迤逦的景色的云海中起伏飘荡。
朱自清先生在散文《春》中所描绘的景物就充盈着跃动的活力和生命的灵气。
今天,我们一起学习《春》,了解感知作者是怎样用心灵去感受春天的景物、将自己的情感倾注其中的。
出示目标,板书课题。
②感知内容a.认知性朗读,读准字音,疏通字词,朗读中教师正音,学生圈点。
b.感知性朗读,朗读时记住课文内容,并将大屏幕上的画面按课文内容的顺序重新排列,从而理清文中的思路。
勾勒轮廓春草图——草报春春花图——花争春盼春——绘春春风图——风唱春——颂春春雨图——雨润春迎春图——人迎春研读与赏析朱自清先生将自己的感情融于景物中,在他的笔下,所有的景物——那小草,那春花,无不充盈着跃动的活力和生命的灵气,以至于也撩拨起我们的喜爱之情。
①潜心精读:[问题组]a.你喜欢朱自清先生描绘的哪一幅图画?b.说说你为什么喜欢?体会作者的思想感情。
(赏析好词好句)c、读一读,读出情。
学生自主、合作、探究学习:学生自由朗读、思考、体味后,四人小组讨论交流,每组推举一人全班讨论发言。
全班讨论回答,明确上述问题。
“说说你为什么喜欢”一题,是让学生自己去读书,去感悟,可以是一个词用得好,可以是一句话写得形象、生动。
单元归属要求:音、体、美、微机、综合、校本、地方、技术按16周做计划。
编排本书的单元布局改变了以往按文体安排单元的形式,教材符合新课程的不再强调语文的文体知识的要求,更加注重学生的人文体验。
以下是单元安排:第一单元:人与自我之一(家庭亲情)第二单元:人与自我之二(学习体验)第三单元:人与自然之一(自然美景)第四单元:人与自然之二(理想信念)第五单元:人与社会之一(科学世界)第六单元:人与社会之二(想象世界)二、教科书的主要特点:第一,构建新的教科书体系。
这本书力图构建语文综合实践体系。
按人与自我(人类、生命、人格、人性、人生等)、人与社会(社区、群体、家庭、民族、国家等)、人与自然(自然环境、生态等)三大板块组织教材,每个板块分若干单元(主题),每个单元包括阅读、写作、口语交际、综合性学习两大部分。
采用这种编排体系,注重教材的实践性,自始至终把语文学习置于实践活动之中;突出教材的综合性,减少头绪,突出重点,阅读、写作,口语交际,综合性学习整合在一起,语文基本功的培养与个性发展、人格养成整合在一起。
第二、致力于全面提高学生的语文素养。
各个环节的设计兼顾知识和能力、过程和方法,情感态度和价值观三个方面。
力图在提高学生正确理解和运用祖国语言文字的能力,养成良好的语文学习习惯的同时,丰富学生的人文素养,培养社会责任感和创新精神。
教科书内容强调工具性与人文性的统一,培养扎实的语文基本功与开发潜在能力、创新能力的统一。
第三,积极倡导自主、合作、探究的语文学习方式,注重培养学生的创新精神。
内容和设计上注重激发学生的主体意识进取精神,充分关注学生的个体差异和不同的学习需求,为学生提供各自的发展空间。
阅读部分,选文的练习和提示,都尊重学生阅读的自主性和独立性,引导学生在阅读的过程中自主发现、自主建构文本意义,鼓励学生对阅读内容做出有个性的理解。
便学生在阅读中不仅仅是获得信息、汲取知识、而且是发现自我、充实自我。
写作、口语交际部分,注意引导学生表达真情实感、展示独特个性、使学生的学习写作和口语交际,成为他们健康人生重要开端。
单元归属的要求,更加注重学生的人文体验。
以下是单元安排:第一单元:人与自我之一(家庭亲情)第二单元:人与自我之二(学习体验)第三单元:人与自然之一(自然美景)第四单元:人与自然之二(理想信念)第五单元:人与社会之一(科学世界)第六单元:人与社会之二(想象世界)二、教科书的主要特点:第一,构建新的教科书体系。
这本书力图构建语文综合实践体系。
按人与自我(人类、生命、人格、人性、人生等)、人与社会(社区、群体、家庭、民族、国家等)、人与自然(自然环境、生态等)三大板块组织教材,每个板块分若干单元(主题),每个单元包括阅读、写作、口语交际、综合性学习两大部分。
采用这种编排体系,注重教材的实践性,自始至终把语文学习置于实践活动之中;突出教材的综合性,减少头绪,突出重点,阅读、写作,口语交际,综合性学习整合在一起,语文基本功的培养与个性发展、人格养成整合在一起。
第二、致力于全面提高学生的语文素养。
各个环节的设计兼顾知识和能力、过程和方法,情感态度和价值观三个方面。
力图在提高学生正确理解和运用祖国语言文字的能力,养成良好的语文学习习惯的同时,丰富学生的人文素养,培养社会责任感和创新精神。
教科书内容强调工具性与人文性的统一,培养扎实的语文基本功与开发潜在能力、创新能力的统一。
第三,积极倡导自主、合作、探究的语文学习方式,注重培养学生的创新精神。
内容和设计上注重激发学生的主体意识进取精神,充分关注学生的个体差异和不同的学习需求,为学生提供各自的发展空间。
阅读部分,选文的练习和提示,都尊重学生阅读的自主性和独立性,引导学生在阅读的过程中自主发现、自主建构文本意义,鼓励学生对阅读内容做出有个性的理解。
便学生在阅读中不仅仅是获得信息、汲取知识、而且是发现自我、充实自我。
写作、口语交际部分,注意引导学生表达真情实感、展示独特个性、使学生的学习写作和口语交际,成为他们健康人生重要开端。
尤其是综合性学习部分、突出自主性、主要由学生自行设计和组织活动、自主选择确定活动内容和方式、突出合作性,特别注重探索和研究过程,培养创新精神。
最新部编版语⽂七年级上册全册说课稿附⽬录完整版共154页⼈教部编最新⼈教部编版语⽂七年级上册全册说课稿2019年秋初中⽬录1、《春》(朱⾃清)说课稿⼀、说教材《春》是初中语⽂⼈教部编版第⼀册第⼀单元的第⼀篇⽂章,是朱⾃清的⼀篇诗意盎然的写景抒情散⽂。
作者抓住春天的特征,⽤诗意般的语⾔来描绘春回⼤地,万物复苏,⽣机勃发的景象,赋予它以感情和⽣命,⽽作者热爱春天,憧憬未来的欣喜之情油然⽽现。
这是⼀⾸抒情诗,⼀幅风景画,更是⼀曲春天的赞歌,本单元第⼀篇课⽂,由《春》这⼀课开始,为学习后⾯三篇感情基础,让学⽣在实践中掌握最基本的语⽂学习⽅法。
根据以上分析,结合最新课标的教学⽬标和要求。
⼆、说教学⽬标1.学习欣赏感悟,感受作者的审美情感。
2.学习抓住景物特征有层次地写景的⽅法,初步掌握⽐喻、拟⼈、引⽤等修辞⼿法。
3.感悟作者充满诗情画意和⾳乐之美的语⾔,领悟对春天的热爱、赞美之情。
三、说教学重点、难点1.学习抓住景物特征有层次写景的⽅法,初步掌握⽐喻、拟⼈、引⽤等修辞⼿法。
2.学习⽤充满诗情画意和⾳乐之美的语⾔,表达出对春天的热爱、赞美之情。
四、说教学过程创设情景,导⼊新课:当秋风萧瑟的时候,当⼤雪纷飞的时候,每个⼈都会在⼼中渴望春天。
因为春天带给⼈温暖,带给⼈希望,带给⼈⼒量。
每当春回⼤地的时候,⼈们往往情不⾃禁地吟诗作⽂。
(引导学⽣背诵有关春天的古诗。
)今天我们学习朱⾃清先⽣的散⽂——《春》(出⽰课题)。
明确⽬标。
⼀、读春1.听⼀听:听⽼师范读课⽂,整体感知,在听的时候圈点勾画⽣字词。
2.读⼀读:有感情地朗读,读得热情洋溢,有滋有味,有情有境。
3.记⼀记:每学习⼀篇课⽂,我们⾸先都要积累⼀些新词。
在听读中,你圈点勾画了哪些⽣字词?你为什么觉得它们重要?4.想⼀想:《春》中描写了春天的哪⼏种代表性的事物?⽂章依次描写了哪⼏幅图画?请⽤简明的语⾔加以概括。
描写了春天的代表性事物:⼭、⽔、⽇、草、花、风、⾬;依次描绘了五幅图画:春草图、春花图、春风图、春⾬图、迎春图。
部编版七年级上册语文教学参考资料1第01课《春》教案教学目标①反复朗读,感知内容,体会美②理清思路,揣摩词语,品味语言。
③联系实际,广泛阅读,开阔视野。
教学重点反复朗读,感知内容,揣摩词语,品味语言。
课前准备古今中外写春的作品很多,课前布置学生去搜集关于春的诗文,以开阔视野,拓展思路,增加知识积累。
教学内容整体感知课文内容,理清文章思路。
教学设计整体感悟①导入新课课文中这一幅幅的画面,让我们在美丽的春光中陶醉,为那洋溢的诗情所感染,为那盎然的生机所激动。
春,会在我们的心灵中幻化出一派充满诗情画意的美好景象。
春天是美丽的,当我们带着对美好景物的热爱、赞美之情的时候,我们思想的河流会跳动出充满对生命热爱的美妙无比的浪花;我们感情的波澜也会在秀美迤逦的景色的云海中起伏飘荡。
朱自清先生在散文《春》中所描绘的景物就充盈着跃动的活力和生命的灵气。
今天,我们一起学习《春》,了解感知作者是怎样用心灵去感受春天的景物、将自己的情感倾注其中的。
出示目标,板书课题。
②感知内容a.认知性朗读,读准字音,疏通字词,朗读中教师正音,学生圈点。
b.感知性朗读,朗读时记住课文内容,并将大屏幕上的画面按课文内容的顺序重新排列,从而理清文中的思路。
勾勒轮廓春草图——草报春春花图——花争春盼春——绘春春风图——风唱春——颂春春雨图——雨润春迎春图——人迎春研读与赏析朱自清先生将自己的感情融于景物中,在他的笔下,所有的景物——那小草,那春花,无不充盈着跃动的活力和生命的灵气,以至于也撩拨起我们的喜爱之情。
①潜心精读:[问题组]a.你喜欢朱自清先生描绘的哪一幅图画?b.说说你为什么喜欢?体会作者的思想感情。
(赏析好词好句)c、读一读,读出情。
学生自主、合作、探究学习:学生自由朗读、思考、体味后,四人小组讨论交流,每组推举一人全班讨论发言。
全班讨论回答,明确上述问题。
“说说你为什么喜欢”一题,是让学生自己去读书,去感悟,可以是一个词用得好,可以是一句话写得形象、生动。
目录致老师们 (3)第一单元单元说明 (5)1 在山的那边 (6)2 走一步,再走一步 (13)3短文两篇 (17)4 紫藤萝瀑布 (23)5 童趣 (34)写作.口语交际.综合性学习这就是我 (39)第二单元单元说明 (42)6 理想 (43)7 短文两篇 (50)8 人生寓言(节选) (56)9 我的信念 (63)10 《论语》十则 (74)综合性学习.写作.口语交际漫游语文世界 (79)第三单元单元说明 (95)11 春 (96)12 济南的冬天 (102)13夏感 (112)14 秋天 (117)15 古代诗歌五首 (121)写作.口语交际.综合性学习感受自然 (144)第四单元单元说明 (151)16 化石吟 (153)17 看云识天气 (162)18 绿色蝈蝈 (168)19 月亮上的足迹 (179)20 山市 (186)综合性学习.写作.口语交际探索月球奥秘 (191)第五单元单元说明 (203)21 风筝 (204)22 羚羊木雕 (224)23 散步 (234)24 诗两首 (246)25 《世说新语》两则 (260)写作.口语交际.综合性学习我爱我家 (265)第六单元单元说明 (273)26 皇帝的新装 (274)27 郭沫若诗两首 (286)28 女娲造人 (296)29 盲孩子和他的影子 (299)30 寓言四则 (305)综合性学习.写作.口语交际追寻人类起源 (311)附录 (325)致老师们这套教师教学用书是与《义务教育课程标准实验教科书·语文》(七~九年级)配套的,旨在帮助教师更好地理解和使用教科书,以便完成教学任务,提高教学质量。
但愿它能成为老师们的好帮手。
一、编写这套教师教学用书,我们注意了以下几个方面:1.以党的教育方针和《义务教育语文课程标准》(实验稿)为指导,以《义务教育课程标准实验教科书·语文》(七~九年级)为依据,努力体现课程标准的精神和教科书的编写意图;2.从广大教师的实际出发,既有利于教师把握教科书的内容,解决备课中的实际困难,又给教师发挥独立钻研教材的主动性和教学的创造性留有一定的空间,有利于教师发展教学个性;3.编写的每一个环节都要求教师注意对学生进行知识和能力、过程和方法、情感态度和价值观的教育;4.注意吸收语言文学界和语文教育界的最新研究成果。
语文教师教学用书
一、《语文》(全一册)
《语文》是一本综合性的语文教材,主要内容有:基本语法、文体、古典文学、现代文学、新闻报道、语文教学法、翻译、作文等。
内容紧扣语文课程标准,全面涵盖语文课程的各个方面,让学生更好地学习语文。
二、《语文教学法》(全一册)
《语文教学法》是一本语文教师必备的教学用书,主要内容有:语文教学理论、教学方法、教学策略、课堂管理、教学设计、评价等。
本书以实用性为主,注重理论与实践的结合,能够帮助语文教师更好地进行语文教学。
三、《中学语文课程标准》(全一册)
《中学语文课程标准》是一本关于中学语文课程的标准规范,主要内容有:中学语文课程的总体目标、学习任务、学习内容、教学组织形式、评价方式等。
本书可以帮助语文教师更好地指导学生学习语文,实现语文课程的有效教学。
《向日葵》教学设计东莞市南城区南城中学吴琼教学过程:《傲雪梅花》教学设计教材分析:本课的学习内容是中国花鸟画表现技法。
按照国家义务教育美术新课程标准造型·表现学习领域中设置的阶段目标,指导学生通过学习梅花的表现技法,让学生近距离地熟悉中国画的工具、材料,有意识地运用中国画的表现语言来传递自己的思想感情,发展具有个性的表现能力。
教材运用大量图片和优秀中国画作品欣赏,介绍梅花的生长习性、造型特点以及人格精神的寓意,又从认识中国传统绘画表现角度出发,引导学生了解中国传统绘画中的笔墨表现的特点,体会笔墨的韵味,感受画家所寄托的人格精神,并能感受中国画托物言志的特点。
组织学生展开讨论,充分发表自己的意见。
另外,选择梅花画法中笔墨运用、线条组织、画枝干和花瓣的基本要领,作为技能学习的内容,学习使用国画用具,尝试国画的表现技法,在此基础上,拓展到国画中同样表现人格精神的兰、竹、菊等其他题材的欣赏与学习。
调动学生的学习积极性,让学生用美术、音乐、生物、历史、地理、文学等知识进行探究性地学习,丰富学生的知识面,让学生在浓郁的文化氛围中,体会民族艺术的伟大。
教学目标:情感态度目标通过梅花挺直坚硬、生机勃勃的造型特点,让学生感受梅花顽强、倔强、挺拔向上的精神,感受艺术作品中的象征意义,进一步了解艺术作品与自然的关系,感受主观情感和客观自然景物相互交融而成就的艺术境界。
培养学生热爱自然、热爱民族艺术的情感。
知识技能目标1 .熟悉中国画工具、材料,体会笔墨的韵味。
2 .学习传统的画梅技法,尝试水墨的表现技法。
3 .运用所学,尝试表现其他题材,发展有个性的表现能力。
过程与方法目标学生通过互动的学习方式,参与到对梅花的学习活动中,尝试中国画工具和材料,体验作画的过程,丰富视觉、触觉和审美经验,获得对中国画学习的持久兴趣。
教学思路:整个教学过程以欣赏感受、笔墨尝试到创作表现为线索逐步展开,分两个课时,第一课时,由赏梅——咏梅——画梅展开,体会梅花顽强、挺拔向上的精神,体会笔墨的韵味;第二课时,学生大胆尝试水墨技法,亲自感受中国传统画法的艺术魅力。
新修订初中阶段原创精品配套教材七年级上册教师教学用书第一单元教材定制 / 提高课堂效率 /内容可修改The seventh grade first volume teacher's teaching book first unit教师:风老师风顺第二中学编订:FoonShion教育七年级上册教师教学用书第一单元第一单元单元说明本单元以人生为主题组元,五篇课文,都是抒写人生感悟的精彩篇章。
有诗歌,有散文;有现代文,有文言文;有中国作品,有外国作品。
同一主题的课文内容,可以融会贯通。
《在山的那边》,“山”与“海”两个相对的形象,是富有象征意义的,这首诗抒写童年的想望和困惑,成年的感悟和信念,启示人们要实现远大的理想,必须百折不挠,坚持奋斗,要一次次地战胜失望,不停地翻过无数座山。
《走一步,再走一步》,是过来人的经验之谈,在人生道路上,艰难险阻并不可怕,大困难可以化整为零,化难为易,走一步,再走一步,定能战胜一切困难。
《生命生命》,从种种生命现象写起,抒写理性的思考,表达了顽强乐观、积极向上的人生态度。
《紫藤萝瀑布》,由紫藤萝瀑布的辉煌、藤萝的命运,感悟生命的长河是无止境的,一时的不幸,个人的不幸,都不足畏;人生,也应该是豁达的,乐观的,奋发的,进取的。
《童趣》回忆童稚时代的种种情趣,人是有精神活动的,在精神作用之下,自能享受无穷的物外之趣。
本单元的阅读教学,要求整体把握课文内容,用心领会写作意图,联系自己的生活体验,想想人生的大问题。
在阅读方法上,主要提高朗读能力,要求读音准确,停顿恰当,能初步读出语气。
本单元是七~九年级阶段语文学习的第一单元,在起始阶段具有定位、定势的意义,影响深远。
务必认真贯彻义务教育语文课程标准,争取开个好头。
要确认学生是语文学习的主人,是学习和发展的主体,教师是学习活动的引导者和组织者。
教师应引导、组织学生自主地、合作地、探究性地从事学习,要努力形成这种新的学习方式。
七年级上期语文教案教案6辅助教学材料推荐随着科技的不断进步和发展,人们的生活和教育方式也在不断地改变。
以前的教育方式主要依靠老师的授课和学生的笔记,但现在也开始引入各种电子教具和教学辅助材料,以帮助学生更好地学习和理解知识。
在七年级上期的语文教学中,教案教案6提出了辅助教学材料的推荐,为学生的学习和老师的教学提供了更多的选择和便利,下面就来介绍一下这些材料和它们的优点。
一、《语文阅读》这是一本由人民教育出版社出版的辅助教材,适合初中语文教学的需要。
该书主要包括了阅读和写作两大部分,旨在培养学生语文阅读能力和写作能力。
书中的阅读材料涵盖了多个领域,如文学、历史、科学、人文社科等,有助于拓展学生的视野和学科知识。
此外,书中还有大量的阅读理解题和写作指导,有助于学生更深入地理解和掌握教材内容,提高学生的阅读和写作能力。
二、《中考语文必备1000字词语》这是一本由北京师范大学出版社出版的词典辅助教材,针对中学生高中阶段的学习需要,选取了1000个常用的汉字和词语,其中包括了基础词汇、高频词汇和中考重点词语等。
这本书可以帮助学生在语文教学中更快地掌握词汇,更准确地理解教材内容,有助于学生成为语文高手。
三、《人教版小学语文》虽然这是一本小学语文教材,但它的内容非常适合初中学生使用作为语文辅助教材。
该书主要包括了语文知识的基础概念和应用,对初中学生理解和掌握语文知识非常有帮助。
此外,这本书还配有美术插图和注释说明,帮助学生更好地理解和记忆教材内容。
四、《古文观止》这是一本中国古代文学的经典辅助教材,包括了约300篇古文名篇,内容丰富,风格各异。
此书可作为学生阅读、背诵、复述、写作等方面的指导材料,既可以直接运用在语文学科教学中,也可以作为文学类选修课程的辅助教材。
以上四种辅助教材虽然各有不同,但它们都可以成为初中语文教学的好帮手。
借助这些优秀的辅助教材,可以让学生更好地掌握语文知识,提高语文成绩,同时也可以让老师在教学中更灵活地运用不同的学习方式,以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和学习态度。
全息大语文2024武汉专版七年级教师用书《全息大语文2024武汉专版七年级教师用书》是为了适应新的教学要求和教材体系,同时结合武汉地区的实际情况而编写的。
本教师用书旨在帮助教师更好地理解和掌握教材,并有效地进行教学活动。
下面将从教材特点、教学目标、教学内容、教学方法和评价方法这几个方面进行介绍。
一、教材特点:(1)适应当地实际:该教材针对武汉地区的文化背景和学生的学习特点进行编写,突出了本地区的地域特色和文化传统。
(2)学科交叉:教材内容涉及语文学科与其他学科的融合,通过跨学科的教学,培养学生的综合素养。
(3)多元文化体验:通过教材内容的设置,让学生能够在学习中感受到多元文化,提高对多元文化的认知和理解能力。
(4)注重实践能力培养:教材设置了大量的实践性任务,使学生在实际操作中提高语文水平和综合素养。
二、教学目标:(1)知识目标:通过教学,使学生掌握语文基本知识和技能,包括文字、阅读、写作、听说、翻译等方面的知识。
(2)能力目标:培养学生的语言表达能力、思维能力、分析判断能力、批判性思维能力等。
(3)情感目标:培养学生的文学情感和审美能力,提高学生对文学作品的品味与欣赏。
三、教学内容:(1)模块设计:将教学内容按照模块化的方式进行设计,每个模块以一个具体主题为中心,包括文言文、现代文、阅读、写作等方面的内容。
(2)文化意识:教材内容涵盖华夏文明、地域文化、民族文化等方面的内容,使学生对中华文化有更深入的了解和认识。
(3)文学鉴赏:通过选择优秀的文学作品,培养学生对文学的鉴赏能力和艺术欣赏能力,提升学生的审美情趣。
四、教学方法:(1)任务型教学法:通过设置具有一定难度和要求的任务,引导学生主动参与,提高学习主动性和自主学习能力。
(2)合作学习法:通过小组合作学习,培养学生的团队协作能力和沟通能力,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和积极性。
(3)多媒体教学法:结合现代技术手段,运用多媒体教学设备,丰富教学资源,增强教学的互动性和趣味性。
最新教学资料·部编版初中语文人教版七年级上册教师用书·古诗文5童趣课文研讨一、整体把握本文主旨是写作者儿时的“物外之趣”。
“物外之趣”虽非物自身所有,却又与物有关,它是观物者的主观体验作用于物的结果,也可以说是因物而生成之意趣。
本文中所说的夏蚊及草间之虫皆极细小之物,可以诱发儿童的好奇心和想像力,意趣即由此生成。
开篇先说作者儿时视力极好,然后点明文章主旨。
“张目对日”,犹言两眼能经受强光刺激;“明察秋毫”,言视力极佳,极细小之物也看得一清二楚。
有如此好的视力,再加上“见藐小之物必细察其纹理”的癖好,因而能发现“物外之趣”。
这是总提,仅用32字,行文简洁可见。
以下分述。
夏蚊成雷,人不堪其苦,而年幼的作者异想天开,将它想像成“群鹤舞于空中”的动人图景,并且看得入了迷。
随后他又联想到曾经见过的“鹤唳云端”的图景,于是“留蚊于素帐中,徐喷以烟,使之冲烟而飞鸣”,结果是他真的见到了这样的图景。
这是一幅凭借想像而“放大”了的图景,它表现了一个孩子幼稚心灵中自发的审美意识。
此其一。
其二,作者年幼时居城中,渴望见到大自然风光而不得,于是他用想像来实现自己的愿望。
他把花园里土墙凹凸处和花台上的丛草想像成树林,把虫蚊想像成野兽,把高出的小土块想像成丘陵,把低陷的小土块想像成山沟,这使他有了一个自由而广阔的天地,可以饱览“大自然”的风光。
有一天,有两只小虫在草间相斗──在年幼作者的想像中就成了两兽在树林里相斗,使他看得格外入神;不料一个“庞然大物”拔山倒树而来。
一伸舌,便将两兽一齐吞入腹中。
年幼的作者被吓得六神无主;待到清醒过来,幻觉消失,才发现此前那个“庞然大物”不过是一只癞虾蟆。
他恼恨之极,却并不想伤害它,仅以鞭打示惩──用什么做鞭子,文章未做交代,大概是小树枝吧?他惩罚癞虾蟆,可能含有为两小虫复仇的意思,但从“驱之别院”一举来看,主要原因是它破坏了自己的审美情趣。
作者用“物外之趣”一语来统摄以上二事,意在说明他幼年时已有自发的审美意识和审美情趣。
单元归属要求:音、体、美、微机、综合、校本、地方、技术按16周做计划。
编排本书的单元布局改变了以往按文体安排单元的形式,教材符合新课程的不再强调语文的文体知识的要求,更加注重学生的人文体验。
以下是单元安排:第一单元:人与自我之一(家庭亲情)第二单元:人与自我之二(学习体验)第三单元:人与自然之一(自然美景)第四单元:人与自然之二(理想信念)第五单元:人与社会之一(科学世界)第六单元:人与社会之二(想象世界)二、教科书的主要特点:第一,构建新的教科书体系。
这本书力图构建语文综合实践体系。
按人与自我(人类、生命、人格、人性、人生等)、人与社会(社区、群体、家庭、民族、国家等)、人与自然(自然环境、生态等)三大板块组织教材,每个板块分若干单元(主题),每个单元包括阅读、写作、口语交际、综合性学习两大部分。
采用这种编排体系,注重教材的实践性,自始至终把语文学习置于实践活动之中;突出教材的综合性,减少头绪,突出重点,阅读、写作,口语交际,综合性学习整合在一起,语文基本功的培养与个性发展、人格养成整合在一起。
第二、致力于全面提高学生的语文素养。
各个环节的设计兼顾知识和能力、过程和方法,情感态度和价值观三个方面。
力图在提高学生正确理解和运用祖国语言文字的能力,养成良好的语文学习习惯的同时,丰富学生的人文素养,培养社会责任感和创新精神。
教科书内容强调工具性与人文性的统一,培养扎实的语文基本功与开发潜在能力、创新能力的统一。
第三,积极倡导自主、合作、探究的语文学习方式,注重培养学生的创新精神。
内容和设计上注重激发学生的主体意识进取精神,充分关注学生的个体差异和不同的学习需求,为学生提供各自的发展空间。
阅读部分,选文的练习和提示,都尊重学生阅读的自主性和独立性,引导学生在阅读的过程中自主发现、自主建构文本意义,鼓励学生对阅读内容做出有个性的理解。
便学生在阅读中不仅仅是获得信息、汲取知识、而且是发现自我、充实自我。
写作、口语交际部分,注意引导学生表达真情实感、展示独特个性、使学生的学习写作和口语交际,成为他们健康人生重要开端。
尤其是综合性学习部分、突出自主性、主要由学生自行设计和组织活动、自主选择确定活动内容和方式、突出合作性,特别注重探索和研究过程,培养创新精神。
第四,遵循语文教育规律,突出学生的语文实践活动,使学生在实践申学习语文。
这套教科书力图使学生学习的过程,变成读写听说的不断实践的过程,在语文实践中受到熏陶感染的过程。
第五、力求建立开放、有弹性和富有活力的教科书体系。
教材体现了课内外和校内外的结合,使教科书由课内走向课外。
可以看出,教材选文文质兼美,难易适度,符合学生的阅读心理,适合学生学习。
三、教学目标新课程教材的教学目标,不再是教材的教学目标,而是学生的语文学习目标,教材只是例子,重要的在于学生的情感体验。
1、掌握七(上)阶段要求掌握的生字词的音义,并学会运用。
2、学习本册书上的课文,完成木学期的教学任务。
3、培养学生良好的语文学习习惯,掌握常用的学习方法。
4、培养学生语文朗读能力,使之能有感情的朗读课文,为培养学生语文语感打下基础。
5、大量阅读课程标准要求的课外读物,增加阅读量。
6、指导学生理解课文中的文战的主题含义和丰富的思想感情。
7、培养学生良好的语文素养,语文学习中贯穿情感教育和道德教育。
四、教学措施首先、要注意教学目标的整合性。
传统的目标设计有重结论轻过程、重认知轻情感、重智能变化轻心理体验。
新课程强调知识与技能、过程与方法、情感态度与价值观三个纬度的有机结合。
其次、要注意教学内容的开放性。
要使语文课由单一转向综合,由平面转向立体,由封闭转向开放,激发了学生学习课文的浓厚兴趣,拓展了学生的视野,加深了对课文的理解。
第三、要注意教学方式的互动性。
要实现由少民主、不平等、单向传输向师生的和谐、民主、平等、互动转变。
师生互教互学,彼此形成一个学习的共同体。
第四、要注意教学过程的活动性。
尽可能把过去由自己包办的讲解、提问转化设计成学生的多种活动,不仅让学生读一读、写一写、说一说,而且让他们画一画、唱一唱、演一演,做一做……通过学生的自主活动,让学生掌握知识,并融会贯通,烂熟于心。
第五、注意教学手段的多样性。
应引进多种信息化教学手段,使学生从单一枯燥的学习中解脱出来,去领略课堂里的精彩世界,要增强了语文课的吸引力,加速了学生盛知过程,促进了认知的深化。
第六、要注意教学组织形式的灵活性。
要在课堂教学中想方设法组织学生运;用自主、合作、探究等灵活多样的学习方式。
第七、注重教学评价的多元性。
要改变以往一刀切的评价机制,实行全面的评价学生的语文素养。
语文教学就是要从一个个标点、一个个词语、一个个句子开始构建或更新学生的言语世界,与此同时,构建或更新学生的人文世界。
第一单元单元计划【单元分析】新学期开始了,又一阶段的语文学习之旅启程了。
第一单元以家庭人生为主题,五篇课文都是抒写人生感悟的精彩篇章。
【教学重点】学习这个单元,必须抓住如下要点:1、整体把握课文内容,理清文章脉络。
2、领会作者的写作意图,提炼文章主旨。
3、联系自己的生活体验,学会思考人生。
4、学会朗读,做到读音准确、停顿恰当,能初步读出语气。
5、学习并积累课文中精彩的字词句段,学会在自己的表达中运用本单元精彩的语言材料。
本单元是七~九年级阶段语文学习的第一单元,在起始阶段具有定位、定势的意义,影响深远。
务必认真贯彻义务教育语文课程标准,争取开个好头。
要确认学生是语文学习的主人,是学习和发展的主体,教师是学习活动的引导者和组织者。
教师应引导、组织学生自主地、合作地、探究性地从事学习,要努力形成这种新的学习方式。
要牢牢把握语文课程的性质和目标,防止这样或那样的偏颇,一切着眼于“全面提高学生的语文综合素养”,努力培养学生的识字写字能力、阅读能力、写作能力、口语交际能力,人文教育要贯穿于日常的教学过程之中,通过熏陶感染,收到潜移默化的功效。
引导学生探究,要从学生实际出发,首先要摸清学生的已知领域与未知领域,据以确定探究什么,怎样引导学生探究,要重视学生探究的过程和方法。
探究之后,还要回顾探究的得失,总结经验教训,使学生逐步学会学习。
要注意语言的积累、感悟和运用。
语言学习总是从模仿开始的,要模仿着说和写,日积月累,丰富语言,提高语言表达能力。
朗读教学要有示范,要有指导,要多让学生自己练读,使全体学生都得到提高。
本单元综合性学习,根据新生入学的情境,以“自我介绍”为主题,设计了多种活动方式,进行口语交际和写作练习。
综合性学习是一种新型的学习方式和新型的教学活动,不像单纯的口语交际、单纯的写作训练那样简单,有许多准备工作要做,教师要满腔热情,组织好这种学习活动。
《散步》【理念设计】新课程强调课堂上学生的主动参与,各种感观全方位的参与,要求课堂上以学生为主体,教师要关注学生的生活经历与感情体验。
教学内容与方法的设计要结合学生的特点,与学生的生活密切联系,既重结果又重过程,为此本节课总体教学策略是以学生为中心,关注学生的生活。
【教材分析】莫怀戚的《散步》,这是人教版七年级《语文》上册第一单元的一篇讲读课文。
本单元以亲情为主题,所选的课文都是围绕着亲情和家庭生活的。
《散步》正是体现着浓浓亲情的一篇文章。
文章记叙了一家三代野外散步的“生活细节”,表现出一家人之间互敬互爱的真挚感情,体现了中华民族尊老爱幼的传统美德。
这单元的学习要求是要在整体感知课文内容的基础上,注意语言的积累和运用,并学习朗读和圈点勾画。
所以,教学这篇课文,要在学生学习前面课文所掌握的方法的基础上,在老师的启发指导下,在学生的合作探究过程中,运用所学方法,继续巩固单元要求。
【学生分析】七年级的学生正处于发展独立思维的重要阶段,他们的主动性和求知欲都已大大提高,不再喜欢被动地接受知识,已初步具有自主、合作、探究学习的能力。
但同时缺乏良好的观察生活的品质,对生活缺少体验,对散文知识了解更少,而且由于受社会上许多不良因素影响和家庭的误导,有些学生甚至没有形成正确的家庭道德伦理准则。
不能深层次领悟文章意境,因此,我通过引导学生去自读自悟、圈点勾画、自主探究及小组讨论等,使其在对散文有初步的了解的同时,深入体会课文浓浓的亲情及优美意境,并从中感悟出正确的家庭伦理道德准则。
【教学目标】1.知识与能力目标:整体感知课文;继续练习朗读和圈点勾画,积累语言;锻炼理解能力和表达能力;发散思维能力和想象能力。
2.过程与方法目标:抓住关键语句精读课文,品味文章的语言美,自主、合作、探究,领悟课文深长的意味。
3.情感态度价值观目标:感受文章字里行间的亲情与责任感,培养尊老爱幼、珍爱亲情、珍爱生命的思想感情,提高学生的人文素养。
【教学重点】1.品味文章语言美的特点,感受课文浓浓的亲情,学习表达生活之美。
2.培养尊老爱幼的思想感情,提高学生的人文素养。
【教学难点】1.揣摩文中一些关键词、句的深层含义,学会联系语境,在动态的语境中理解词句。
2.指学生在阅读中如何发现美、品评美,把阅读的过程当作美点追寻的过程,逐步提高学生赏读美文的能力。
【教学方法】1.情感感染法和启发点拨法2.自主-合作-探究3.品读法【教学过程】主要有如下六个环节:一导入;二感知;三探究;四感悟;五拓展一、导入播放《给妈妈洗脚》的公益广告视频。
根据看到的画面,在下面横线上加上你认为恰当的修饰语:妈妈地笑了(生自由答)。
在生自由回答后,师加以小结,再用优美语言激情导入:是啊,仅仅是孩子端来的一盆水,生活中多不起眼的一个寻常细节呀,然而它却不仅仅缓解了妈妈一天忙碌的疲劳,更让妈妈从心底感到了由衷的幸福与安慰,今天就让我们来学习一篇散文,也是从一件寻常小事中去感受一个家庭生活的和谐与温馨(板书:课题作者)设计意图及依据:因为有图有声的直观电视画面更能撞击人们的心灵,通过这样的导入更容易让学生融入爱的氛围,激发起学生学习本文的热情。
二、整体感知用自己喜欢的方式自由读课文,然后说说文章讲述了怎样的一件事。
提示:在学生讲述的过程中,提醒学生:要想把事情概括清楚,就要留意介绍事情发生的时间、地点、人物、起因、经过和结果;语言也要尽量简洁一些。
在这个环节中,学生初步了解了文章内容,理清了文章脉络,明确了——这是一个关于家庭的故事。
三、合作探究(一)创作台词,分角色朗读课文1.分配朗读任务:既然这是一个关于家庭的故事,家庭里有四个成员,事情的走向就与家庭成员的性格密切相关。
现在我们每个语文学习小组具体负责研究一个人物,共同探讨人物性格,揣摩人物语言,进行朗读练习;还要完成一个特别挑战任务——把文中的一些叙述性语言转化成相应人物的语言,合作自行补充创作人物台词。
分配:第一小组——“母亲”;第二小组——“我”;第三小组——“儿子”,;第四小组——旁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