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三课 多极化趋势的加强
- 格式:doc
- 大小:32.00 KB
- 文档页数:2
人民版高中历史专题九当今世界政治格局的多极化趋势三多极化趋势的加强一、教学目标:(一)知识与能力:分析苏联解体的原因,培养学生辨证分析问题的能力;了解两极格局瓦解后多极化趋势加强的史实,认识多极化趋势对当今政治格局的影响。
(二)过程与方法:引导学生掌握多极化趋势加强的前提,表现及对世界历史发展的影响,适时适量地设置问题,展示图片,创设情景,启发学生积极参与教学活动。
(三)情感与价值观:通过对苏联解体历史的分析,认识到政治改革和经济发展对社会主义建设的重要性;从中感悟苏联挫折不是社会主义的失败;树立开放的世界意识。
二、教学重点和难点:重点:苏联解体的影响;两极格局瓦解后,多极化趋势加强以及“一超多强”局面的形成。
难点:怎样认识苏联解体与社会主义发展的关系;怎样理解多极化趋势对世界历史发展的影响。
三、学情分析我校属于农村学校,高中生源一般,整体素质不是太理想。
高一年级的历史学习,是学生在高中阶段学习历史的起点,也是关键。
能否树立正确的历史观念,掌握科学的学习方法,培养一定的历史思维,便决定了学生历史学习的好坏。
高中历史教材的编写采用了专题的形式,以专题为线索展现历史发展脉络,打破了时空的界限。
采用专题的形式编写教材,这一体例对教学有以下几点不利:⑴知识系统不完整,同一阶段不同历史现象的联系不紧密;⑵专题之间的跳跃性大,新知识的学习缺少旧知识的铺垫;⑶专题性的历史内容理论性强,难度加大;⑷各模块教材之间历史知识的重复。
所以教学时,一定要注意专题内知识的完整性问题,同时还要考虑本专题知识与其他专题的联系。
在有限的时间里,如何深入浅出地把历史知识向学生讲述清楚,并引导他们通过学习活动有所收获,这对历史教师无疑是一个重大挑战。
四、教学方法情境创设法、解读史料法、图示法、分析归纳法五、教学过程与教学内容【教学流程】我们今天一起来学习专题九的第三课“多极化趋势的加强”。
本专题讲述的是二战后世界政治格局的发展趋势。
9.3多极化趋势的加强(教学素材)一超多强“一超”是指美国,“多强”是指中国、俄罗斯、欧盟、日本.1991年,苏联解体,冷战结束,两极格局也随之瓦解。
世界多极化作为一种历史趋势,大体上是在20世纪90年代后才出现的。
冷战结束以后,美国成了世界上唯一的超级大国。
这种形势,一方面使得美国政府主宰世界的欲望更加膨胀,于是加紧推行霸权主义和单边主义的对外政策;另一方面,旧的平衡被打破,新的平衡一时难以建立起来,两极格局解体留下的空间,客观上有利于多极化趋势的发展。
大国之间,包括冷战期间敌对国之间的相互关系发生重大的变化,众多国家包括美国的盟国都要求美国与其相互尊重、平等互利,通过对话和合作,促进共同的发展和繁荣,这使美国推行单边扩张政策越来越困难了。
“多强”主要指欧盟、日本、中国、俄国(不包括印度、巴西等国,后有解释)冷战结束以来,欧洲统一和自主、自强的速度和规模令人关注。
欧盟实施马斯特里赫特条约,扩充和完善共同市场,发行欧元,建立货币联盟,进而推行共同外交政策和防御计划,推行统一的宪制改革,以及欧盟和北约的扩大,使欧洲不事声张地切实地成为多元世界里的重要成员。
它们发出自己的声音,提出自己的主张,树立起了一个力量整体的形象。
俄罗斯苏联与美国并列的两个“超级大国”之一。
1991年苏联解体,俄罗斯继承了苏联百分之七十的实力,俄罗斯是联合国安全理事会五大常任理事国,对安理会议案拥有否决权。
俄罗斯是世界第二军事强国,拥有着强大的军事实力和强大的核武器库。
现在俄罗斯亦为在全球范围内文化、经济、军事、政治以及科技等诸多领域拥有巨大影响力的世界性强国,亦是世界上最大最重要的经济体之一。
中国中国自实行改革开放政策以来,遵循邓小平开辟的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前进,经济增长迅速,建设成就举世瞩目,综合国力显著增强,政治和社会保持长期稳定,使中国的国际地位有了很大的提高。
尽管中国的国力比起西方发达国家仍有差距,但作为世界上最大的发展中国家,中国的崛起,以及它在国际社会中表现出来的坚守原则,不结盟,不当头,不怕压,不信邪的严正态度,不能不对世界格局产生重大的影响。
《多极化趋势的加强》导学案一、学习目标1、理解多极化趋势加强的表现和原因。
2、认识多极化趋势对世界政治、经济和国际关系的影响。
3、培养分析国际形势和国际关系的能力,增强对世界和平与发展的关注。
二、学习重难点1、重点(1)多极化趋势加强的表现,如欧盟、俄罗斯、日本、中国等在国际舞台上的作用。
(2)多极化趋势对国际关系格局的影响。
2、难点(1)多极化趋势加强的原因及深层次的动力。
(2)多极化趋势下国际合作与竞争的新特点。
三、知识梳理(一)多极化趋势加强的表现1、欧盟(1)欧盟的成立和发展:1993 年欧盟正式成立,随着一体化进程的推进,欧盟在经济、政治、外交等领域的影响力不断增强。
(2)经济实力:欧盟是世界上最大的经济体之一,其在国际贸易、金融等方面具有重要地位。
(3)政治影响力:在国际事务中,欧盟积极主张多边主义,推动国际合作和全球治理。
2、俄罗斯(1)苏联解体后的俄罗斯:继承了苏联的大部分遗产,仍是世界上具有重要影响力的大国。
(2)军事实力:拥有强大的军事力量,尤其是在核威慑方面。
(3)外交政策:在国际舞台上,俄罗斯积极维护自身利益,发挥着独特的作用。
3、日本(1)经济崛起:二战后日本经济迅速发展,成为世界经济大国。
(2)谋求政治大国地位:积极参与国际事务,努力提升自身在国际政治中的地位。
4、中国(1)改革开放后的发展:经济持续快速增长,综合国力不断提升。
(2)国际地位的提高:在国际事务中发挥着越来越重要的作用,成为推动世界和平与发展的重要力量。
(二)多极化趋势加强的原因1、经济多极化(1)各国经济发展不平衡:新兴经济体的崛起,改变了世界经济格局。
(2)区域经济一体化:欧盟、亚太经合组织等区域经济组织的发展,促进了经济多极化。
2、政治格局的变化(1)冷战的结束:打破了美苏两极格局的束缚,为多极化发展创造了条件。
(2)各国独立自主意识增强:越来越多的国家主张在国际事务中发挥自身的作用。
3、科技发展(1)信息技术的进步:推动了经济全球化和各国之间的联系,促进了多极化的发展。
第03课多极化趋势目录考纲考情 (1)思维导图 (1)知识梳理 (2)考点精讲 (2)考点1 世界多极化的发展 (2)考点2 国际关系 (7)典例精析 (10)易混易错点 (13)【考纲考情】【思维导图】【知识梳理】掌握1个关系:国际关系。
把握1个实质:国际竞争的实质。
明确2个趋势:多极化趋势、国际关系民主化趋势。
【考点精讲】考点1 世界多极化的发展一、世界多极化的发展1.世界多极化的形成与发展⑴当今国际形势的一个突出特点:世界多极化深入发展。
⑵世界多极化的形成及原因①第二次世界大战后,形成了以美苏对峙为标志的世界两极格局。
20世纪80年代末90年代初,东欧剧变、苏联解体,美苏对峙的两极格局被打破。
②世界各种力量在错综复杂的关系中出现新的分化组合,大国之间的关系经历重大而深刻的调整,国际格局向多极化发展。
⑶世界走向多极化的意义①世界向多极化发展,是建立在多种力量相互依存又相互制约基础上的,有利于世界的和平与发展。
②有利于遏制霸权主义和强权政治,建立国际新秩序。
是时代进步的要求,符合各国人民的利益。
(4)世界多极化国际格局的特点(1)从发展趋势看:世界多极化发展是建立在多种力量相互依存、相互制约基础上的,有利于世界的和平与发展。
(前途是光明的)(2)从发展道路看:世界多极化的发展将是一个漫长的曲折的充满复杂斗争的演变过程,单极与多极的矛盾,将在一个相当长的时期内存在。
(道路是曲折的)(3)从国际体系看:在世界多极化加速推进过程中,传统国际体系正在发生深刻变革与调整。
随着经济全球化的发展,发展中国家和新兴大国力量逐渐增强,国际政治中的权力关系正在经历变化,国家关系朝着民主化方向发展。
【相关链接】单极格局与多极格局国际格局:是指国际舞台上主要力量之间形成的一种结构或状态,是主要行为体在一定历史时期内所形成的一种力量对比的态势或结构。
单极格局:指某个主要大国(霸权国)或国家集团在国际政治中占据主导地位。
3 世界多极化趋势的加强一、教学目标二、教材分析与教学建议重点:两极格局结束和多极化趋势的表现难点:东欧剧变和苏联解体的原因教材内容分析与建议本课教材主要讲述了以美、苏为首的两极格局解体过程和新的国际格局──“一超多强”的多极化格局发展趋势。
建议教师在教学时适当补充文字材料、图片等,尽量还原和创设历史情境,并在可能的条件下,发挥学生的主观能动作用,收集相关历史资料,展开研究,使学生积极参与对重大历史问题的分析,使之多角度深刻理解两极格局解体的本质原因和新的世界格局形成过程中各方力量对世界和平与发展应该做出的努力。
本课引言用文字叙述及照片创设历史情境,使学生对两极格局解体的标志性事件──苏联解体产生感性认识,也可使学生产生探究其深刻原因的兴趣。
引言中包括本课学习任务:教师需要与学生一起探究的两个问题(导致苏联解体的原因有哪些?冷战结束后世界政治格局是怎样的?)、需要解决的三个概念(东欧剧变、苏联解体、欧洲联盟)。
第二次世界大战后世界格局的基本特点是两极对峙,两极格局的形成和持续,代表着战后力量均势的出现和持续。
它一方面具有相对稳定性,但另一方面,自20世纪60年代末70年代初开始,它已日益受到逐步壮大起来的各种其他力量的挑战。
美苏力量的相对衰落,西方主要资本主义国家经济实力的均衡化趋势,美国主要盟国(西欧、日本等)向美国的“领导”地位提出的挑战,第三世界国家的发展壮大及其进行的反对两霸的斗争,都日益动摇着两极格局。
到80年代中期,两极格局已经远不像战后初期那样完整了。
1991年12月下旬苏联的骤然消失,标志着两极中的一极自行坍塌,终于导致支配战后世界国际关系40多年的两极格局的最后崩溃。
这是第二次世界大战后20世纪最重大的事件之一。
两极格局的解体所造成的冲击波不仅震撼着欧洲,更对世界形势和国际关系产生了难以估量的影响。
本课在第2、3课的基础上,讲述两极格局解体的过程以及当今世界格局的发展趋势──“一超多强”的多极化趋势。
第三课多极化趋势的增强(专题九)
1 东欧剧变
(1)背景:A国内政治体制僵化,经济机制活力衰退,经济发展速度下降,社会矛盾丛生。
B 戈尔巴乔夫改革:因为其推行“新思维”,使人们的思想发生混
乱,结果是改革走入死胡同。
C 东欧各国的政治经济困难积重难返。
(2)概况:20世纪80年代末90年代初,波兰、民主德国、匈牙利等东欧国家相继发生剧变。
(3) 影响:苏联在欧洲构筑的政治、经济、军事体系全线崩溃。
2 苏联解体
(1)过程:A八一九事件:a 导火线:1991年8月,苏联公布《苏维埃主权共和国
联盟条约》,将苏联变成了一个松散的邦联。
b结果:改变
了苏联国内的政治力量对比,国家政权性质发生根本变化。
B 解体:1991年12月22日,俄罗斯等11国领导人签署《阿拉木图宣言》,
苏联完全解体。
(2)影响:导致两极格局最终瓦解。
二鼎足之势话西方
1 美国
(1)目标:以经济实力后盾,以军事实力为依托,以“民主”和“人权”为旗帜,试图建立“单极世界”。
(2)表现:A1998年美英空袭伊拉克;B1999年发动科索沃战争;C21世纪又相继发动阿富汗战争和伊拉克战争。
2西欧
(1)欧盟成立:A1991年,欧共体12国签订《欧洲联盟条约》,简称《马约》。
B1993年,欧盟正式成立。
(2)货币:1999年,欧元正式启用。
(3)努力建立独立的防务体系,摆脱对美国和北约的军事依赖。
3日本
(1)目标:谋求政治大国和军事大国
(2)措施:A在增强日美关系的同时,注重与亚洲邻国建立密切的经济分工与合作关系。
B 在欧美面前以“亚洲代表”自居。
C 1992年通过《联合国维持和平行
动合作法案》,为其在联合国名义下向海外派兵打开了大门。
(3)影响:20世纪90年代初以来,日本军事力量迅速膨胀,引起亚洲各国的担忧和疑虑。
三走出低谷的俄罗斯
1 问题
(1)政治:国家存有分裂的威胁,民族冲突严重。
(2)经济:生产大幅下降,通货膨胀;财政赤字严重,面临经济危机。
2 走出低谷
(1)1993年,俄罗斯开始调整对外政策,推行全方位外交,以确保大国地位。
(2)俄罗斯增强与欧盟的关系,以牵制美国,并协调与独联体其他国家的关系,保持在独联体中的地位和影响。
(3)2000年出任总统的普京,推行务实政策,使俄罗斯走出了低谷。
3 国际地位:仍是对美国世界支配地位构成挑战的国家。
四风云际会看东方
1 不结盟运动进一步发展:1992年第十次不结盟国家首脑会议召开,不结盟运动扩大,
中国被吸纳为不结盟运动观察员国。
2 中国在国际舞台上的作用:中国综合国力进一步增强,国际地位进一步提升;并相
继加入亚太经合组织和世界贸易组织,在新国际格局的
建立中发挥着越来越重要的作用。
3 “一超多强”的局面形成
(1)表现:世界存有着美国、日本、俄罗斯、欧盟、中国等力量中心,暂时形成“一超多强”的局面。
(2)趋势:世界政治格局正朝着多极化方向加快发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