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学典型
- 格式:doc
- 大小:78.00 KB
- 文档页数:25
文学典型的审美特征人类的内心世界是复杂而多变的,文学作品通过描写人物的情感和思想,将读者带入一个真实而丰富的世界。
在文学作品中,情感细腻和形象生动是其中的典型审美特征。
情感细腻是指作品能够表达出人物的情感变化和内心的细微感受。
在文学作品中,作者通过描写人物的言行举止、内心独白以及与他人的对话,展现出人物的情感变化。
例如,在一部爱情小说中,作者可以通过描写男女主角的相处过程和心理活动,表达出他们的爱情的喜悦、痛苦、迷茫等情感。
这种情感细腻的描写让读者能够更好地理解和感受人物的内心世界,增强作品的情感共鸣。
形象生动是指作品中的人物形象具有鲜明的个性特点和生动的形象形态。
通过细致入微的描写和生动的语言表达,使人物形象在读者脑海中栩栩如生。
例如,在一篇描述自然景色的散文中,作者可以通过描写大自然的美丽景色,如鲜花盛开的草原、蓝天白云的海滩,使读者仿佛身临其境,感受到大自然的壮丽和宁静。
这种形象生动的描写让读者能够更好地感受到作品中的人物和场景,增强作品的艺术感染力。
在文学作品中,情感细腻和形象生动是相辅相成的,二者互为表里。
如果一篇作品只有情感细腻而没有形象生动,读者可能会感到缺乏真实感和代入感;反之,如果一篇作品只有形象生动而没有情感细腻,读者可能会感到空洞和冷漠。
因此,作品应该通过情感细腻和形象生动的描写,使读者能够更好地理解和感受人物的内心世界,同时也能够感受到作品中的人物和场景的真实和生动。
在写作过程中,我会尽力刻画人物的情感和思想,通过描写人物的言行举止和内心独白,展现出他们的情感变化和内心的细微感受。
同时,我会通过细致入微的描写和生动的语言表达,使人物形象在读者脑海中栩栩如生。
通过这种方式,我希望能够让读者感受到作品中人物的真实感和代入感,同时也能够感受到作品中的人物和场景的真实和生动。
情感细腻和形象生动是文学作品的典型审美特征。
通过这两个方面的描写,作品能够更好地表达人物的情感和思想,同时也能够让读者感受到作品中的人物和场景的真实和生动。
文学的典型审美特征作为文学形象的高级形态之一,典型是文学言语系统中显出特征的富于魅力的性格。
文学典型作为符合人类审美理想的一种范型模式,文学形象的一种高级形态,它是指写实型作品言语系统中呈现的、显出特征的、富于审美魅力的、含有丰厚历史意蕴的性格。
文学典型呈现如下美学特征:文学典型的特征性黑格尔认为:“性格的特殊性中应该有一个主要的方面作为统治方面”,它就是能“把一切都融贯成为一个整体的那种深入渗透到一切的个性……这种个性就是所言所行的同一泉源,从这个泉源派生出每一句话,乃至思想、行为举止的每一个特征”。
也就是说,一个人物性格的最基本方面可以形成这个人物个性的“总特征”。
鲁迅笔下的阿Q,他的“精神胜利法”就是这种“总特征”。
他自己一贫如洗,他就想“我儿子会阔得多啦”,骂了别人,觉得自己胜利了。
他头上有癞疮疤,人家拿他开玩笑,开始他“怒目而视”,后就对人说:“你还不配”。
他被人打了,他心里想:“我总算被儿子打了,现在的世界真不像样!”于是他又心满意足地走了。
直到最终人家要杀了他了,他还为状纸上的圆圈画得不圆而羞愧,后来他想“孙子才画得很圆很圆呢”,于是他睡着了。
阿Q的许多行为都与他的“精神胜利法”息息相关。
有人发现,阿Q的性格中竟有十组矛盾着的侧面:(1)质朴愚昧但又圆滑无赖;(2)率真任性而又正统卫道;(3)自尊自大而又自轻自贱;(4)争强好胜但又忍辱屈从;(5)狭隘保守但又盲目趋时;(6)排斥异端而又向往革命;(7)憎恶权势而又趋炎附势;(8)蛮横霸道而又懦弱卑怯;(9)敏感禁忌而又麻木健忘;(10)不满现状但又安于现状,呈现了丰富多彩的性格内涵。
然而阿Q并不是一个精神分裂症患者,所有这些-矛盾着的侧面,都是一个被压迫的奴隶,带着其“精神奴役的创伤”,在不同的生活境遇里的必然的反应,而每一种性格特征后面,都能透射出一道历史的折光,包含着深厚的历史内涵。
文学典型就是这样,在鲜明的整体特征和丰富的局部特征的展示中,成为一个立体的“圆整人物”,成为显示出无穷魅力的个性。
浪漫主义文学的典型代表作1. 引言浪漫主义是一种19世纪早期起源于欧洲的文学、艺术和思想运动,以强调个体情感、超越现实世界和强烈的个人意识为特征。
在浪漫主义文学中,我们可以找到许多经典的代表作品,它们展示了浪漫主义的核心理念和情感。
2. 《孤独星球》- 约翰·基茨《孤独星球》是约翰·基茨于1818年发表的一部长诗。
这部作品描绘了一个年轻人被命运所压制并最终寻求自由和宣泄内心情感的故事。
基茨通过对大自然、爱情和灵魂内在深处的探索,表达了个人情感与自然界之间密切联系的观念,并体现了浪漫主义追求个体解放的核心价值。
3. 《傲慢与偏见》- 简·奥斯汀《傲慢与偏见》是简·奥斯汀于1813年发表的一部小说。
这部作品以女主角伊丽莎白·班纳特为中心,描绘了她与贵族达西先生之间的爱情故事。
通过对社会阶级固化、爱情与婚姻观念的批判,奥斯汀展现了浪漫主义关注人性和情感的重要性。
小说中的对话和描写也展示了奥斯汀独特的幽默风格。
4. 《哥德尔、埃舍尔、巴赫》- 道格拉斯·霍夫斯塔特《哥德尔、埃舍尔、巴赫》是美国作家道格拉斯·霍夫斯塔特于1979年发表的一本书。
该书从数学、艺术和音乐领域探讨了思维的可能性和人类意识的复杂性。
霍夫斯塔特通过讲述三位不同领域创造者的故事,传达出浪漫主义关注个体灵魂发展,并超越传统思维模式和现实限制的思想。
5. 总结以上所列举的作品只是浪漫主义文学中众多经典代表作品中的一小部分。
浪漫主义文学通过对个体情感和超越现实世界的渴望的表达,给读者带来了强烈的情感冲击,并鼓励人们追求真实、自由和个人独立性。
这些作品影响了整个文学界,并对后世作家产生了深远的影响。
文学概论笔记第六章文学形象的理想状态典型意象意境第一节文学典型典型:最早提出于17世纪以前,实际上为类型概念;18世纪以后强调人物自身的个性;19世纪80年代末,恩格斯说:“要塑造典型环境中的典型人物。
”;20世纪70-80年代,中国出现“典型”探讨热。
一、典型的美学特征(即典型是什么?)(一)鲜明独特的个性(唯一性)个性:指人与众不同的个别特征,它是由每个人先天的素养的差异和后天不同社会环境、独特的生活经历形成的。
典型个性:①独特而不可重复性②生动、丰富、复杂(变化)(二)巨大深刻的历史内容(历史感,以金庸小说为例。
)(三)深远持久的艺术魅力艺术魅力:指文学作品的各种审美因素衍生出来的综合性的审美效应。
艺术魅力具体表现为:吸引力、感染力、震撼力。
其内涵主要包括真实性、新颖性、诚挚性、蕴藉性。
诚挚性:主要指作者的态度很真诚蕴藉性:人物形象的含蓄性二、典型化典型化:作家依据自己的审美观点,审美理想,对生活现象进行筛选,加工,创造出具有鲜明个性和高度真实性的艺术形象过程。
(一)个性化(善于发现人物特征,突出人物特征)1、选取:发现生活中能打动你的人或事,作为原型,要与已有的文学典型不同,才有写作价值。
(要点:原型,比较已有类型)2、组合:对原型加工,对生活的人物形象的突出特征进行组合。
(要点:从很多人物形象中选取适合的材料重新组合)3、突出:不是材料的累积,而是对特点的提升。
(二)本质化(强调人物形象要深刻)艺术家在创作过程中通过对生活现象的集中或摄取,在个别中表现一般,在偶然中反映本质的过程。
一、典型环境和典型人物(一)典型环境的性质和特征典型环境:是作家以现实社会环境为依据,经过集中提炼、升华的一种审美创造,并表现着一定历史时期社会状态的全局和总情势。
类别:大环境和小环境大环境:指作品中社会历史背景,即人物活动的历史时代和社会环境。
小环境:指人物的具体生活场所,以及该环境中人物关系的复杂性。
两者关系:相互依存的关系,小环境受大环境制约。
0000影响深远的100个文学形象1、伟大的爱国诗人——屈原“博闻强志,明于治乱,娴于辞令”。
愤而著《离骚》,报国无门,怒投汩罗江。
香草美人以自喻,洁身自好志趣高。
——司马迁《史记.屈原贾生列传》。
0002、机智勇敢、不畏强暴的爱国者——蔺相如“完璧归赵”智勇全,渑池会谈斗秦王,“负荆请罪”度量宽,将相相和美名传。
司马迁评:“知死必勇”,“威信敌国”,“退而让颇,名重泰山”。
——司马迁《史记.廉颇蔺相如列传》。
0003、礼贤下士,急人之危的爱国者——信陵君门客三千,下交候生。
“窃符救赵”,弃嫌救国。
并列四公子,名冠诸候不虚名。
——司马迁《史记.魏公子列传》。
00004、为国忍辱负重的——勾践兵败国亡苦为奴,卧薪尝胆整十年。
忍辱负重不偷生,发愤图强雪国耻。
——《国语》,司马迁《史记.越王勾践世家》。
005、失败的英雄——项羽少怀大志,嫉恶如仇,初见始皇:“彼可取而代之!”破釜沉舟,以少胜多战巨鹿;鸿门轻信,放虎归山成祸患;挺进咸阳,火烧阿房称霸王;号令天下,大失民心势孤单;“垓下之围”,四面楚歌泪别姬;乌江有路,至死不肯过江东。
虽败犹荣。
司马迁《史记.项羽本记》。
00006、热爱祖国、坚贞不屈的使者——苏武汉武帝天汉元年出使匈奴,困遭牵连被迫投降,为保气节自杀未遂,流放边地牧羊十九载。
李陵劝降不改志,汉节牛毛脱落尽。
汉匈和婚归故里,壮士当年白发人。
——班固《汉书.苏武传》。
00007、浪子回头的典型——周处年少不知勤学早,并列“三害”是元凶。
一朝翻悟知学重,浪子回头金不换。
——南北朝宋代刘义庆《世说新语.周处》。
0000 8、神医——华佗医治疑难杂症是高手,开刀麻醉是鼻祖。
一生为民德高尚,不为孟德卑奴颜。
宁死不屈传真迹,只叹世人不识金。
南北朝宋朝范晔《后汉书.华佗》。
00009、忠于爱情、敢于反抗封建礼教的妇女形象——刘兰芝“十三能织素,十四学裁衣,十五弹箜篌,十六诵诗书。
十七为君妇,心中常苦悲。
文学四要素文学四要素是美国学者艾布拉姆提出的,他提出文学是一种活动,由四个相关的要素组成,即世界、作者、作品和读者,四者共同构成文学活动。
其中世界是文学活动产生和存在的物质基础,更是文学作品再现或反映的对象;作者是文学创作的主体,不仅是写作的主体,而且也是把自己对世界的体验通过作品传达给读者的主体;读者是文学接受的主体。
通过阅读作品而与作者达成沟通;作品是作者的创造物和读者阅读的对象,是使上述一切环节成为可能的中介。
这四个要素在文学活动中形成相互渗透,相互依存,相互作用的整体关系。
文学典型:1、定义:文学典型是文学形象的高级形态之一,指写实型作品,言语系统中呈现出的具有显出特征的富有审美能力的,含有丰富历史意蕴的性格,又称为典型人物或典型性格。
2、典型人物的审美特征一般具有以下三点:典型人物的审美特征:三方面:具有独特饱满鲜明的个性;具有巨大深刻的社会概括性;典型人物的个性和社会概括性具有统一性。
3、典型论的发展及论争典型的概念基本上由西方文论创立,其发展大致经过了三个阶段:17世纪以前,类型说;18世纪以后,个性典型观;19世纪80年代末,马克思主义典型观趋于成熟,“典型环境中的典型人物”代表巴尔扎克《高老头》《欧也妮·葛朗台》鲁迅《孔乙己》《阿Q正传》马克思主义典型论〔高度的个性化背后蕴藏着巨大的社会历史内容和揭示社会发展潮流〕〔时代背景下共同群体的特征〕〔历史过程中本质的真实〕马克思主义典型论要求:1、充分表现人物的真实个性〔细节的真实〕2、要求个人的典型与他的生活环境结合起来,从而更好地表现整个社会的现实和精神状态作家不仅要写出主人公“怎么样”,而且要写出“为什么”,不仅要告诉读者主人公的思想和行动,而且也要写出是什么社会环境驱使主人公如此思想和行动。
马克思主义典型论不是永恒人性的代表,而是现实世界的矛盾的突出反映,属于特定的历史状态。
例如:《红与黑》1830年历史纪实,仅仅属于资产阶级。
文学意境与文学典型所谓意境是指抒情型作品中呈现的那种情景交融、虚实相生的形象系统及其所诱发和开拓的审美想象空间。
所谓文学意象是指反映了主体的一种愿望,以为此愿望受外界影响而产生的形象,也就是“表意之象”即具有象征意蕴的文学形象。
通过概念我们可以看到文学意象和文学意境都是文学形象,但却有不同的内涵和特点:简单的说意象偏重于象征,意境偏重于性情。
对于二者的区别我们可以在各自的特征来理解:文学意象具有指意性、暗示性和朦胧性的特点,而文学意境具有情景交融、虚实相生、感会于心、韵味无穷的特点。
一个重在表达、一个重在造境而传情。
在一次讨论学习方法的班会上,谈到读书要学思结合、大胆质疑时,我引用了气象学家竺可桢的故事。
一次,竺可桢先生读《凉州词》,在读到“黄河远上白云间”一句时,心里疑惑。
作为气象学家,他很清楚那里的天气。
凉州离黄河上千里,根本看不到黄河。
白云也并不多见,那里风沙大,经常是沙尘满天,一片混黄,说“黄沙远上白云间”还差不多。
他推测“黄河”应为“黄沙”,可能是在历代传抄刊印的过程中弄错了。
他查了很多资料,原句的确是“黄沙远上白云间”。
话音未落,就有学生问,现在为什么不改过来呢。
我说,“质疑”得还挺快的啊。
同学们都笑了。
其实,这就是文学意境与生活实境的问题,即文学的真实性问题。
“黄沙远上白云间”是纯客观的生活实境描述,实写凉州地区的天气特点——风大、沙尘大,这是科学的气象记录。
真则真,但缺少诗词的意境美。
“黄河远上百云间”,把千里外的黄河移到眼前,把满天的黄沙抹得澄明如洗,山与河形成上下、纵横、点线的和谐构图,诗境辽远、明朗、豪迈、舒畅。
这一移,现实生活的实境就变成了文学作品的意境,它源于生活而又不同于生活,对生活实境进行了选择和改造。
说到这,我又想起了以前看过的一篇文章,大意是说父亲给儿子讲《龟兔赛跑》的故事。
父亲语重心长地问儿子听明白没有,儿子凝神沉思了一会儿说,乌龟事先一定知道兔子中途会睡觉,否则比赛太没有意义了。
【文学概论】文学典型一、典型论的发展及争论(一)西方典型论的发展的三个阶段17世纪以前, 西方的典型观基本是类型说。
18世纪时狄德罗就认为: 如果“屠瓦拿财务员是某一守财奴”“格里则尔神父是某一伪君子”, 而文学作品中的“守财奴”和“伪君子”却“是根据世上所有的一切屠瓦拿和格里则尔来形成的”。
18世纪后, 开始了由重视共性到重视个性转变, 形成了个性典型观占据主导的时期。
黑格尔更是这种观点的代表。
19世纪80年代末, 马克思主义典型观趋于成熟, 把人类的典型理论发展到了一个崭新阶段。
进入20世纪之后, 由于艺术中心的转移, 西方关于典型的研究相对显得沉寂, 而马克思主义典型观却在社会主义国家中得到应用和发展, 并成为中心议题之一。
(二)典型论在现代中国的发展我国典型观的应用时在1949年之后, 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初, 我国主要从苏联移植了典型理论, 当时认为典型性就是阶级性, 典型人物更是将某个阶段的共同特征集中于一个人物身上。
这种“阶级论典型说”明显地带有庸俗社会学和机械唯物主义论的倾向。
接着出现的是“共性与个性的统一说”, 这种见解开始重视个性因素, 对于纠正庸俗社会学的影响和类型化、概念化倾向有一定作用, 但仍未能把握典型的特征。
后来“共名说”, 认为典型不仅活在书本上, 而且流行在生活中, 成了人们用来称呼某些人的“共名”。
它是人们自觉不自觉地效仿榜样, 是人物塑造所能达到的最高成就的意志。
但是, “共名说”对典型本质缺乏必要的理论概括, 仅以是否广泛流传作为判定典型的标准。
“必然与偶然的联系说”, 此说认为对典型的共性与个性的统一, 不能仅做静止、抽象的解释, 而应深入到比共性与个性的统一范畴更深的层次中, 即方到本质与现象, 必然与偶然的范畴上来考察。
二、文学典型的审美特征文学典型一般呈现如下美学特征(一)典型的特征性特征性原则, 这是典型必备的美学特点。
“特征化”的概念, 是由德国艺术史家希尔特提出来的, 是指“组成本质的那些个别标志”, 是“艺术形象中个别细节把所要表现的内容突出地表下出来的那种妥帖性”。
文学典型的审美特征的艺术魅力举例说明文学作品作为一种艺术形式,其审美特征是文学艺术赖以存在的必要条件。
文学典型的审美特征包括情感表现、形式美感、思想深度和语言表达等多个方面,这些特征共同构成了文学作品的艺术魅力。
情感表现是文学作品中最基本的审美特征之一,它可以引起读者的共鸣,让人深刻体验到作品所传递的情感。
例如,钱钟书的《围城》中,女主角孔夫人的内心变化由被困、失望到最终感受到纯爱,情感变化的描写,让我们深入到她的内心世界。
还有王安忆的小说《长恨歌》,通过对韶华易逝、人生短暂的感慨,引发了读者对时间和生命的思考,产生了深层次的共鸣。
形式美感是文学作品中的另一个重要特征,它体现了作品从艺术形式上所表达的美感。
例如,鲁迅的小说《狂人日记》采用独特的散文体式,通过精辟又生动的笔触,将主人公的精神状态和社会环境一一展现出来,让作品形成了独特的美感。
另外,朱自清的《荷塘月色》运用诗歌化的语言表达方式,将夏夜的荷塘清幽之美体现得淋漓尽致,使人流连忘返,感受到了诗意化的美感。
思想深度是文学作品中非常重要的一个审美特征,它能够引发人们对身世、命运、人性等一系列重要话题的思考。
比如,余华的小说《兄弟》中,通过对家庭、爱情、友情、成长等多个方面的思考,描绘了普通人在纷繁复杂的时代背景下的命运和生活。
又如,人称“钻石王老五”的张爱玲的小说《红玫瑰与白玫瑰》则通过对两位女性的形象建构,表达了对旧时代的社会道德以及北上广的都市生活的批评,引发了读者的人性思考。
语言表达是文学作品最为直观的特征之一,它能让读者感受到作品的语言魅力和风格美感。
例如,茨威格的小说《断头皇后》选择了一种过渡平铺、平静表面下掩盖着刻骨铭心剧烈冲击的叙述方式,以及宛如俄罗斯民谣般清越的故事情节,这种独特的语言风格让读者直抵灵魂。
同样,莫言的小说《檀香刑》通过幽默、辛辣的语言展现了黑暗的历史中人性的扭曲,具有极强的感染力。
总的来说,文学作品的审美特征是文学艺术的咀嚼点,它们的精致描写、深入思考以及独特的语言风格等特征,共同塑造了艺术魅力无限的文学作品。
文学典型的艺术魅力文学作为一门艺术,具有独特的魅力,它能够通过文字的表达,唤起人们内心深处的情感共鸣,引发思考和启迪灵感。
文学作品以其独特的艺术形式和丰富的内涵,给人们带来了无尽的想象空间和情感体验。
下面,我将从情感共鸣、思想启迪和审美享受三个方面,具体阐明文学典型的艺术魅力。
首先,文学作品能够通过情感共鸣,触动人们内心深处的情感。
文学作品以其独特的叙事方式和生动的语言,将人物的内心世界和情感状态展现得淋漓尽致。
当我们阅读文学作品时,往往会与作品中的人物产生情感共鸣,感同身受地体验他们的喜怒哀乐。
比如,在读《红楼梦》时,我们会为贾宝玉的纯真和林黛玉的忧伤而动容,为他们的遭遇和命运而感到心痛。
这种情感共鸣使我们与作品产生了一种特殊的情感联系,让我们更加深入地理解和感受作品所传递的情感。
其次,文学作品能够通过思想启迪,引发人们对生活和人性的思考。
文学作品往往以其独特的视角和深刻的洞察力,揭示了人类的内心世界和社会现实。
通过阅读文学作品,我们可以从中汲取智慧和启示,思考人生的意义和价值。
比如,在读《老人与海》时,我们可以从老人的坚持和勇气中汲取力量,思考人生的意义和价值。
文学作品通过其独特的思想深度和哲理内涵,激发了我们对生活和人性的思考,使我们更加深入地认识和理解自己。
最后,文学作品能够给人们带来审美享受,让人们感受到艺术的美和魅力。
文学作品以其独特的艺术形式和精湛的语言,给人们带来了视觉和听觉上的享受。
通过阅读文学作品,我们可以欣赏到作者的文学才华和创作技巧,感受到文字的美和韵律。
比如,在读《红楼梦》时,我们可以欣赏到曹雪芹的细腻描写和独特的意境,感受到文字的美和韵律。
文学作品通过其独特的艺术形式和精湛的语言,给人们带来了审美的享受,让我们感受到艺术的美和魅力。
由此可见,文学作为一门艺术,具有独特的魅力。
它能够通过情感共鸣、思想启迪和审美享受,唤起人们内心深处的情感共鸣,引发思考和启迪灵感。
通过阅读文学作品,我们可以与作品中的人物产生情感共鸣,感同身受地体验他们的喜怒哀乐;我们可以从作品中汲取智慧和启示,思考人生的意义和价值;我们还可以欣赏到作者的文学才华和创作技巧,感受到文字的美和韵律。
文学典型文学理论作为文学形象的高级形态之一,典型是文学话语系统中显出特征的富于魅力的性格。
它在叙事性作品中,又称典型人物或典型性格。
文学典型是写实性文学形象的高级形态,是人类创造的艺术至境的基本形态之一,也是中西文论共同发现和阐释的符合审美理想的范型模式之一,不过西方文论对它研究得更充分,理论更成熟而已。
目录编辑本段西方典型论发展的三阶段虽然中西都有典型论,但典型(tupos)的概念,却基本上是由西方文论创立的。
它的发展大致经历了三个阶段。
17世纪以前,西方的典型观基本是类型说。
如狄德罗就认为:如果“屠瓦拿财务员是某一守财奴”,“格里则尔神父是某一伪君子”,而文学作品中的“守财奴”和“伪君子”却“是根据世上所有的一切屠瓦拿和格里则尔来形成的。
这要显出这类人物的最普遍最突出的特点,这不是恰恰某一个人的画像”。
18世纪后,开始了由重视共性到重视个性的转变,形成了个性典型观占主导的时期。
黑格尔便是这种观点的代表,下文还将论及。
19世纪80年代末,马克思主义典型观趋于成熟,把人类的典型理论发展到了一个崭新的阶段。
进入20世纪之后,由于艺术中心的转移,西方关于典型的研究相对显得沉寂,而马克思主义典型观,却在社会主义国家中得到应用和发展,并成为中心议题之一。
典型论在现代中国的发展随着马克思主义在中国的传播,西方典型观于“五四”以后传人我国,但真正的讨论和应用是在新中国成立之后。
新中国成立初,我们主要从苏联移植了典型理论,当时认为典型性就是阶级性,典型人物便是将某个阶级的共同特征集中于一个典型人物身上。
这种“阶级论典型”说明显地带有庸俗社会学和机械唯物论的倾向。
接着出现的是“共性与个性的统一”说。
这种见解开始重视个性因素,对于纠正上述庸俗社会学的影响和类型化、概念化倾向有一定作用,但仍未能把握典型的特征。
因为世界上一切事物都是个性与共性的统一,把事物的最一般属性看作典型的本质,并不能把典型形象与一般形象区别开来,而且把一个活鲜鲜的艺术生命整体——典型,机械地划分这是个性、那是共性,实际上也是行不通的,仍带有机械唯物论的阴影。
出于对“阶级论典型”说和“共性与个性统一”说的怀疑,有人提出了“共名”说。
认为典型不仅活在书本上,而且流行在生活中,成了人们用来称呼某些人的“共名”。
它是人们自觉不自觉地仿效的榜样,是人物塑造所能达到的最高成就的标志。
此说在研究方法上别开生面,不是就典型本身论典型,而是企图从艺术形象的审美效果上去判定是否是典型,提出了一个新的视角。
但是,由于“共名”说对典型的本质缺乏必要的理论概括,不易为人把握,仅以是否广泛流传作为判定典型的标准,也未见周密,仅从普遍性判定典型也容易回到类型说老路上去。
于是又有人寻找新途径,提出了“必然与偶然的联系说”。
此说认为对典型的共性与个性的统一,不能仅作静止、抽象的理解,而应深入到比共性与个性的统一范畴更深的层次中,即放到本质与现象、必然与偶然的范畴上来考察。
典型之所以具有个性体现共性的特点,其实质正在于在偶然的现象中体现必然性的本质或规律。
这里以运动的而不是静止的观点透视典型,在解释典型的复杂性与多样性方面是比“共性与个性统一”说前进了一步,但“必然与偶然”,仍然是世间一切事物的普遍联系,仍不足以揭示典型的本质。
“文化大革命”后,由于人们对过去政治化、公式化文艺的反感,所以第一个出现的新观点便是“个性出典型”。
虽然对消除“四人帮”的反动影响有一定作用,但这个观点从理论上看不过是跳到另一极上来反对这一极。
思路上总是在共性与个性两极之间徘徊,并未跳出“共性与个性统一”说的格局。
20世纪80年代,人们以“中介一特殊”说,打破了典型研究的困境。
此说认为,哲学为了便于解释复杂的事物,往往使用三个概念:个别、特殊、一般。
“特殊”是个别与一般的中间环节,又叫“中介”,典型就是这个“中介”。
典型包含有个别的因素,但又不是个别;典型包含有普遍的因素,但又不是普遍;它是处于个别与一般之间的一个特殊层次。
逻辑范畴的“特殊”揭示了典型的深层本质:典型即“特殊”。
“特殊”对个别而言是本质,对本质而言又是现象;个别对一般而言是远离本质的现象,“特殊”较之于个别对一般而言,则是更加切近本质的现象。
“中介一特殊”说的观察视角虽然仍用哲学切人法,但邑不是生硬地,运用哲学范畴去硬套文艺现象,而是一种具体的辩证分析。
它的出现·,使典型研究终于跳出了机械唯物论的纠缠,获得了生机。
这些见解从不同角度,逐步逼近了典型的本质和特征,丰富了典型理论。
但是,典型作为一种文学形象,一种审美形态,为什么偏要以哲学的眼光来审视呢?人类为什么不应当首先把它当作一种美学现实,用审美的眼光直接去把握它的本质呢?编辑本段文学典型的美学特征文学典型作为符合人类审美理想的一种范型模式,文学形象的一种高级形态,它是指写实型作品言语系统中呈现的、显出特征的、富于审美魅力的、含有丰厚历史意蕴的性格,又称为典型人物或典型性格。
文学典型一般应呈现如下美学特征:典型的特征性马克思在《致斐·拉萨尔》的信中批评他说:“我感到遗憾的是,在性格的描写方面看不到什么特出的东西。
”从这里,马克思主义提出了审视典型的一个重要原则,即特征性原则。
这是典型必备的美学特点。
“特征”(charakteristische)的概念,是由德国艺术史家希尔特(hirt,1759~1839)提出来的。
所谓“特征”,是指“组成本质的那些个别标志”,是“艺术形象中个别细节把所要表现的内容突出地表现出来的那种妥帖性”。
在希尔特的启发下,黑格尔把“特征性”当作艺术创作的重要原理加以提倡。
从外延看,“特征”可以是一句话、一个细节、一个场景、一个事物、一个人物、一种人物关系等。
就内涵而言,“特征”具有两种属性:其一,它的外在形象极其具体、生动、独特;其二,它通过外在形象所表现的内在本质又是极其深刻和丰富的。
“特征”是生活的一个凝聚点,现象和本质在这里相连,个别与一般在这里重合,形与神在这里统一,意与象在这里聚首,情与理在这里交融。
作家在创造典型时,只要能准确地捕捉到这个“凝聚点”,加以强化、扩大和生发,就可以成功地塑造出典型来。
所以,我们把作家抓住生活中最富有特征性的东西,加以艺术强化、生发的过程,叫做“特征化”。
典型的创造是通过特征化实现的,“特征化”在艺术表现中显示了巨大的能量。
高明的作家可能通过特征化把上述的各个因素,单独地变为传世之作。
如陆游的《示儿》,把临终的遗言变成千古名篇;契诃夫把“打喷嚏”一个细节,生发成一篇名扬四海的小说;杜甫的《兵车行》,是通过一个场景,给我们留下大唐帝国穷兵黩武给人民带来严重灾难的历史画卷;鲁迅通过人血馒头治痨病这件事,揭示了中华民族深刻的历史教训和悲剧命运的根源;尤涅斯库在《秃头歌女》中,通过“夫妻对面不相识”的人际关系,让你产生透心的悲凉。
也就是说,上述诸因素无论哪一种被“特征化”了,都可以产生不朽之作。
所以巴尔扎克说:“特征”的特点在于“用最小的面积惊人地集中了最大量的思想”。
而文学典型的特征化原则,是要求调动这一切方面特征化的表现力为形成文学典型的“特征性”服务。
这样,对文学典型的“特征性”,就要分两个层次来理解了。
首先,文学典型必须具有贯穿其全部活动的总特征。
黑格尔认为:“性格的特殊性中应该有一个主要的方面作为统治方面”,它就是能“把一切都融贯成为一个整体的那种深入渗透到一切的个性……这种个性就是所言所行的同一泉源,从这个泉源派生出每一句话,乃至思想、行为举止的每一个特征”。
也就是说,一个人物性格的最基本方面可以形成这个人物个性的“总特征”。
为什么有的学者把典型称为“共名”呢?就是因为真正的文学典型,都必须具有鲜明的“总特征”。
鲁迅笔下的阿Q,他的“精神胜利法”就是这种“总特征”。
他自己一贫如洗,他就想“我儿子会阔得多啦”,骂了别人,觉得自己胜利了。
他头上有癞疮疤,人家拿他开玩笑,开始他“怒目而视”,后就对人说:“你还不配”。
他被人打了,他心里想:“我总算被儿子打了,现在的世界真不像样!”于是他又心满意足地走了。
直到最终人家要杀了他了,他还为状纸上的圆圈画得不圆而羞愧,后来他想“孙子才画得很圆很圆呢”,于是他睡着了。
阿q的许多行为都与他的“精神胜利法”息息相关。
此外,像林黛玉的“多愁善感”,像薛宝钗的“世故圆滑”,像王熙凤的“心狠手辣”等等都是这些典型的“总特征”,使人物成为独特的“这一个”,成为一个鲜·活的富有魅力的生命。
所以法国文艺理论家泰纳(hippolyteadolphetaine,1828—1893)也说:“可见艺术品的本质在于把一个对象的基本特征,至少是重要的特征,表现得越占主导地位越好,越显明越好”。
其次,文学典型还必须具有在总特征制约下的丰富多彩的局部特征。
如果一个人物只有总特征,而没有丰富多彩的局部特征。
那么这个人物即使写得好,也不过是一个单色人物,又称为“扁平人物”,常表现为某种类型化倾向,是人类叙事文学不甚发达阶段上的产物。
虽然类型化典型和“扁平人物”至今仍有巨大的审美价值,但是自19世纪以来,叙事文学的人物描写毕竟达到了更高的境界。
人物性格由单一到复杂,像托尔斯泰那样,使人物性格从心灵到行动都得到了多层次、多侧面的展现。
安娜·卡列尼娜的性格展现了女人——这种上帝的杰作所包含的母性、妻性、女儿性的全部丰美的意蕴及其生命的奇光异彩。
叙事文学的艺术至境追求已经发展到要塑造性格复杂丰满的“圆整人物”的阶段。
黑格尔早就对这种理想的“范型模式”作了呼唤,他说:“性格同时仍需保持生动性和完满性,使个别人物有余地可以向多方面流露他的性格,适应各种各样的情境,把一种本身发展完满的内心世界的丰富多彩性显示于丰富多彩的表现。
”黑格尔的意思是说,典型人物的性格不仅要鲜活,而且一定展现人物性格的丰富多彩和多重结合。
通过局部特征性,塑造一种十分立体的、呼之欲出“圆整人物”。
鲁迅笔下的阿q形象,可以说已经达到了这样的高度。
有人发现,阿Q的性格中竟有十组矛盾着的侧面:(1)质朴愚昧但又圆滑无赖;(2)率真任性而又正统卫道;(3)自尊自大而又自轻自贱;(4)争强好胜但又忍辱屈从;(5)狭隘保守但又盲目趋时;(6)排斥异端而又向往革命;(7)憎恶权势而又趋炎附势;(8)蛮横霸道而又懦弱卑怯;(9)敏感禁忌而又麻木健忘;(10)不满现状但又安于现状,呈现了丰富多彩的性格内涵。
然而阿Q并不是一个精神分裂症患者,所有这些矛盾着的侧面,都是一个被压迫的奴隶,带着其“精神奴役的创伤”,在不同的生活境遇里的必然的反应,而每一种性格特征后面,都能透射出一道历史的折光,包含着深厚的历史内涵。
文学典型就是这样,在鲜明的整体特征和丰富的局部特征的展示中,成为一个立体的“圆整人物”,成为显示出无穷魅力的个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