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0中小学最新课改班级学生小组建设实施方案
- 格式:docx
- 大小:23.14 KB
- 文档页数:5
班级学习小组设置方案【介绍】班级学习小组是一种在课堂教学外、互相合作学习的组织形式。
设置班级学习小组可以提升学生的学习效果和综合素质,培养学生的合作能力和创新精神。
本文将围绕班级学习小组的建立、任务分配、角色设定、评价方式等方面,介绍一套完善的班级学习小组设置方案。
【建立班级学习小组】为营造良好的学习氛围和促进学生的互动合作,班主任应当在开学第一天就建立班级学习小组。
一般情况下,每个小组可由四到六名学生组成,学生之间的学科成绩相近或热爱同一领域的同学可以组成一个小组。
班级学习小组具有一定的临时性,可以根据学生的学习需求和班级实际情况确定小组人数和成员,并定期对小组进行调整。
【任务分配】小组任务是提升学生综合素质的重要途径之一。
在每个学期开始之前,班主任应制定小组任务,并结合学校教学大纲和教材要求进行任务的分配。
任务可以包括朗读、写作、讨论、实践等各种学习活动,旨在提高学生的语文表达能力、动手实践能力和批判思维能力。
任务分配时,应根据学生的兴趣爱好和擅长领域进行合理安排,以激发学生学习的热情和积极性。
【角色设定】班级学习小组中的学生角色有小组长、秘书、财务等。
小组长负责组织和协调小组的学习活动,秘书负责记录小组的讨论和总结,财务则负责管理小组的经费和物资。
这些角色的设定不是固定的,每个小组可以根据实际情况进行灵活调整。
设立学生角色有助于培养学生的组织能力和领导才能,提高学生的综合素质。
【时间管理】时间管理对班级学习小组的正常运作非常重要。
班主任应对小组任务的时间进行统筹安排,确保学生有足够的时间完成任务,并避免任务堆积。
同时,学生也应学会合理规划自己的时间,遵守小组学习的时间规定,不拖延任务,以充分发挥小组学习的效益。
【合作学习】班级学习小组的核心是合作学习。
学生在小组学习中应互相帮助、共同进步,共同完成任务。
合作学习可以提高学生的思维能力和解决问题的能力,培养学生的团队精神和协作能力。
班主任应引导学生积极参与小组学习,在学习过程中培养学生的合作意识和友好互助精神。
班级小组、成员评分细则每个小组及小组成员按照以下评分细则进行考评:一、学习(各科学习委员和小组长负责)1、课前:书本准备,未准备好的同学扣分1分,该小组扣1分。
2、每天各科作业完成情况。
小组内有未作业未完成情况,未完成的同学扣2分,该小组扣2分。
(各科学习委员检查上报小组长记载)3、作业完成不好被老师点名批评的,扣该同学1分,扣小组得分1分。
4、如发现抄作业的现象,一经查实,抄作业的同学及小组扣3分,借给作业本的同学和小组扣3分。
(各科学习委员检查上报小组长记载)二、卫生(劳动委员和小组长负责)(劳动委员记载)1、卫生打扫:卫生区域未打扫及时、干净的,扣小组2分;(包括垃圾筒是否倾倒干净,劳动工具是否整齐摆放等),卫生打扫中未打扫或打扫不积极的成员扣2分。
卫生保持:卫生区域打扫完毕后,要进行卫生保持,小组课间要对所负责区域进行检查,发现有卫生问题及时处理,未按组长要求去卫生保持的成员扣1分,保持差的小组扣1分。
教室内卫生保持由各小组负责,课桌周边卫生保持差的同学扣1分,同时扣该小组1分。
2、养成良好的卫生习惯,勤洗、勤换、衣作整洁。
因个人卫生不到位,受到老师批评或造成严重影响的该小组扣1分/次。
3、乱扔乱丢发现一次扣该同学2分,同时扣小组2分。
三、纪律(纪律委员和小组长负责)(小组长记载交纪律委员统计)1、每天按时到校,迟到早退者扣2分,扣该小组1分。
2、课间集会做到快、静、齐。
站队拖拉,交头接耳者扣2分/次;同时两操时做到姿态端正,不东张西望,不讲话,不按要求者扣2分/次。
3、课堂上,遵守课堂纪律,凡做与课堂无关事宜的一次扣1分,任课老师提出严厉批评的,或故意扰乱课堂纪律的个人扣2分/次。
4、自习、午休期间,有1人说话每次扣1分,同时扣该小组1分。
5、如果出现斗嘴、辱骂甚至打架者,当事人扣5分。
6、课前一歌认真唱,东张西望讲小话等扣个人2分/次,扣该小组2分;诗文早读按要求(站着读、声音响亮)不合要求扣个人2分/次,扣该小组2分。
班级学习小组实施方案为了提高班级学习效率,增强学生学习动力和团队合作能力,我们制定了以下班级学习小组实施方案。
一、建立学习小组。
1.1 确定小组成员,每个学习小组由5-6名学生组成,尽量保证小组成员的学习水平和学习态度相对一致。
1.2 定期调整小组成员,根据学生的学习情况和小组合作情况,定期进行小组成员的调整,确保每个小组都能够发挥最佳的学习效果。
二、制定学习计划。
2.1 确定学习目标,每个学习小组在每个学期初确定学习目标,包括学习内容、学习方法和学习时间安排。
2.2 制定学习计划,根据学习目标,每个小组制定详细的学习计划,包括每周学习任务和每日学习安排。
三、实施学习任务。
3.1 分工合作,根据学习计划,小组成员分工合作,共同完成学习任务,确保学习任务的高效完成。
3.2 相互监督,小组成员相互监督,确保每个成员按时完成学习任务,及时解决学习中遇到的问题。
四、开展学习讨论。
4.1 学习成果分享,每个小组成员在完成学习任务后,分享学习成果和学习心得,相互学习、交流和借鉴。
4.2 学习问题讨论,小组成员在学习中遇到的问题,可以在小组内进行讨论,共同解决学习中的困难。
五、评价学习效果。
5.1 定期评估学习效果,每个学期末,小组成员共同评估学习效果,总结学习成果和不足之处,为下个学期的学习提出改进建议。
5.2 学习成绩公示,小组学习成绩将在班级内公示,激励学生积极参与学习小组活动,提高学习积极性。
六、建立学习小组档案。
6.1 学习小组档案,每个学习小组建立学习档案,记录学习计划、学习成果、学习讨论和学习评价等内容。
6.2 学习小组成长记录,学习小组档案将作为学习小组成长的记录,为学生的学习发展提供有力的支持和保障。
七、加强学习小组管理。
7.1 学习小组指导老师,学校将指定老师负责学习小组的指导和管理,确保学习小组活动的顺利开展。
7.2 学习小组活动总结,每个学期末,学校将组织学习小组活动总结会,对学习小组的活动进行总结和评估,为下个学期的学习小组活动提供经验和借鉴。
不同阶段班级小组组建的原则和实施方法随着教育的改革与发展,小组合作已经成为教学中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
通过小组合作,学生可以相互交流、互相学习,提高学习效果。
在教学中适当地组建小组是非常重要的。
不同阶段的班级小组组建需要根据不同的原则和实施方法来进行。
一、小学阶段小学阶段的班级小组组建原则:1. 充分尊重学生的个体差异,每个学生都有机会在小组合作中表达自己的意见和观点。
2. 考虑到学生的年龄和心理特点,组建的小组要求小组成员的互助、互相合作以及互相尊重。
3. 根据学生的兴趣和能力来组建小组,尽量保证小组成员的共同目标和意愿。
4. 小组成员的角色要有明确的分工,例如组长、秘书等职位,并培养学生的组织和协调能力。
二、初中阶段初中阶段的班级小组组建原则:1. 尊重学生的个人特点和差异化需求,鼓励学生从多个角度和层面进行交流和合作。
2. 尽量均衡地组建小组,不论是学习成绩、性别、兴趣爱好等方面,确保小组成员之间的平等和多样性。
3. 强调学生之间的互补性,通过组队合作来弥补彼此的不足,提高整体的学习效果。
4. 鼓励学生参与小组活动,培养学生的合作与领导能力,提高学生的集体凝聚力。
初中阶段的班级小组组建实施方法:1. 采用学生自主选组的方法,鼓励学生选择与自己具有共同兴趣和目标的小组成员。
2. 根据学生的特长、能力和兴趣,将学生分配到不同的小组中,使小组成员之间的能力和兴趣互补。
3. 组织学生进行小组合作项目,鼓励学生充分发挥自己的才能,培养学生的团队合作意识和能力。
4. 定期进行小组合作的评估和反馈,为学生提供积极的鼓励和指导,促进学生的个人成长和团队凝聚力。
班级小组建设实施方案为了实现“构建生本课堂”的教学模式,小组建设和小组研究方法至关重要。
这些方法包括如何最优化组合小组、最优化分工以及如何进行小组评价等。
为了更好地开展小组合作研究,我们制定了以下实施方案:一、小组建设1.小组划分:我们将小组划分为组间同质、组内异质的形式。
2.小组管理:小组成员需要自我管理,并且责任要明确分工。
3.小组文化:每个小组都必须拥有“两个一”,即一条具有积极鼓励意义的格言和一套严格细致、具有约束力的“组规”。
4.小组的组建:小组的组建目的是让学生能够自我管理、自我约束,并在此基础上形成合作与竞争的良好局面。
在分组的时候,我们要优劣兼顾、男女比例平衡,每4人为一组,序号的排列可以按成绩进行,也可以按座次编号。
5.小组成员分工:小组成员是一个整体,小组是一个团队,强调集体行动,不搞个人主义。
组内对于各种任务要有明确分工,并且要明确落实到人。
①、正组长:在以身作则的基础上,对组员的研究、行为、思想等进行监督、督促和指导。
负责本组的研究情况。
同时,负责填写本小组一周内在校表现情况,负责开好周一的小组会议。
②、副组长:协助组长处理组内一切事务,同组长一起加强组内的向心力和凝聚力。
负责本组的研究情况及整个小组课前准备情况。
在讨论后,负责发言人的提名来汇报本小组讨论的结果,同时,均衡组内成员到黑板板书的机会。
③、学科组长:分管各科作业的收交、检查、记录,并及时将作业完成情况汇报给各科课代表,课代表核实后,将各小组作业完成情况登记到量化评比栏中。
同时,负责统计一周中组内成员在该学科的发言次数并填好统计表。
④、纪律监督员:负责本小组的课堂纪律维护,对于上课出现的说话、嬉笑、打闹、递纸条等现象及时制止。
⑤、得分记录员(各学科组长):负责记录本组的得分情况。
避免误加或误减分数,造成不必要的纠纷和混乱。
下课后及时汇报给各课代表。
⑥、检查员:负责检查本组成员导学案及讲义等的完成情况。
可以一人检查语文、数学、英语。
不同阶段班级小组组建的原则和实施方法
班级小组作为学生们日常学习和交流的重要方式,组建形式多样,可以根据阶段和需求制定不同的原则和实施方法。
1. 原则:
(1)学科导向:根据学科特点,将同学们按照学科分组,增强学科知识和技能的熟练度。
(2)兴趣导向:将同学们按照兴趣爱好分组,增强自主学习的积极性和主动性。
(3)竞赛导向:按照比赛项目分组,培养同学竞争意识和团队合作精神。
2. 实施方法:
(1)考虑学生性格、学习情况、兴趣爱好等因素,进行合理分组。
(2)制定小组分工,并根据小组成员的能力分配任务。
(3)鼓励同学们进行自主讨论和交流,共同完成任务。
(1)协作导向:将同学们按照特长、优点、能力划分小组,实现协作共赢。
(2)职业导向:将同学们按照职业规划、未来发展方向划分小组,促进职业素养的培养。
(3)领导力导向:将同学们按照领导能力、管理能力、沟通能力等方面划分小组,培养领导力。
(1)以小组为单位进行研究性学习,提升学习效果和创新能力。
(3)小组成员之间互相支持和帮助,形成良好的协作氛围。
(1)项目导向:将同学们按照项目的需求、专业能力等划分小组,共同完成专业化的项目。
(2)社交导向:将同学们按照性别、个性、兴趣爱好等方面划分小组,扩大社交圈子。
(3)国际化导向:将同学们按照民族、文化背景等方面划分小组,增强国际化思维。
(1)鼓励多方位的交流学习,提高专业能力和创新思维。
(2)各小组独立完成任务,同时加强与其他小组的交流协作,提高自主协作能力。
(3)开展多形式的社交和文化交流活动,促进多元文化交流。
不同阶段班级小组组建的原则和实施方法随着现代教育理念的不断发展,小组合作学习在学校教育中得到了越来越广泛的应用。
而班级小组组建作为小组合作学习的重要环节,其原则和实施方法对于小组学习的效果起着至关重要的作用。
不同阶段的班级小组组建都需要遵循一定的原则和实施方法,以确保小组的稳定运行和学习效果的最大化。
本文将分别探讨不同阶段班级小组组建的原则和实施方法。
1. 原则:小学阶段的班级小组组建需要遵循以下原则:(1)兴趣相投:小学生的兴趣爱好多样化,小组成员之间的兴趣相投可以增进他们之间的共鸣和合作意愿。
(2)性别之间均衡:小学阶段男女生的关系开始逐渐变得微妙,为了避免发生性别歧视或排斥现象,小组成员应该性别均衡。
(3)智能高低搭配:小组成员之间的智能水平参差不齐,要求小组内部的智能水平高低搭配,以促使小组成员相互学习。
2. 实施方法:(1)教师点名组建:教师可以根据学生之间的关系和性别智能等情况,通过点名的方式组建小组,确保小组成员之间的关系和性别智能均衡。
(2)兴趣组建:教师可以根据学生的兴趣爱好进行组建,比如将音乐爱好者组建到一起,美术爱好者组建到一起等。
(3)学生自愿组建:教师也可以鼓励学生自愿组建小组,通过学生自愿组建小组,可以增强小组成员之间的合作意愿和积极性。
(1)兴趣特长互补:初中学生的兴趣爱好和特长开始逐渐明确,小组成员之间的兴趣和特长应该能够互补,以促进小组成员之间的学习。
(2)个性特点对称:初中生的个性特点开始逐渐显现,小组成员之间的个性特点应该对称,以便平衡小组内部的关系。
(3)小组成员的自愿参加:初中生的自主性开始逐渐增强,小组成员应该是自愿参加小组的,以确保小组成员之间的合作积极性。
初中阶段的班级小组组建可以采取以下实施方法:(1)学科能力结构均衡:高中生的学科能力结构已经明确,小组成员之间的学科能力结构应该均衡,以促进小组成员之间的学习。
(1)学科能力结构组建:教师可以通过了解学生的学科能力结构,进行学科能力结构组建,将学科能力结构均衡的学生组建到一起。
小学高效课堂小组建设方案高中班级小组建设方案一、小学高效课堂小组建设方案1.分组原则(1)性格互补:将内向和外向的孩子分在同一组,让他们相互影响,共同进步。
(2)兴趣相近:将兴趣相近的孩子分在一起,让他们在探讨中产生共鸣,提高学习效果。
(3)特长发挥:将特长相似的孩子分在一起,让他们在小组活动中展示自己的才华,增强自信心。
2.小组活动内容(1)课堂讨论:老师提出问题,小组成员共同讨论,得出结论。
(2)实践操作:小组成员分工合作,完成老师布置的任务。
(3)成果展示:小组成员将讨论成果或实践操作结果在全班进行展示。
3.评价机制(1)小组得分:每个小组在讨论、实践、展示等环节的表现都会得到相应的分数。
(2)个人得分:小组成员在小组活动中的表现为个人得分,计入期末总评。
二、高中班级小组建设方案1.分组原则(1)学科互补:将不同学科特长的学生分在同一组,让他们相互学习,共同进步。
(2)兴趣相近:将兴趣相近的学生分在一起,让他们在探讨中产生共鸣,提高学习效果。
(3)能力相当:将能力相当的学生分在一起,让他们在竞争中相互激励,共同成长。
2.小组活动内容(1)课堂讨论:老师提出问题,小组成员共同讨论,得出结论。
(3)实践活动:小组成员分工合作,完成老师布置的实践活动任务。
3.评价机制(1)小组得分:每个小组在讨论、研究、实践等环节的表现都会得到相应的分数。
(2)个人得分:小组成员在小组活动中的表现为个人得分,计入期末总评。
(3)优秀小组评选:每学期末,评选出表现优秀的小组,给予表彰和奖励。
三、实施策略1.营造氛围:鼓励孩子们积极参与小组活动,营造团结、协作、竞争的氛围。
2.培养能力:通过小组活动,培养孩子们的团队协作能力、沟通能力、创新能力等。
3.关注个体:关注每个孩子在小组活动中的表现,及时给予指导和建议。
4.激励评价:定期对小组活动进行评价,激励孩子们不断进步。
5.家校合作:与家长保持密切沟通,共同关注孩子的成长,形成家校共育的良好局面。
中小学最新课改实施方案一、工作目标:以改变教学方法、优化教学模式和提高课堂效益为重点,实现在新课改中学生全面发展、个性发展,可持续性发展及教师自身可持续发展,构建达标课堂。
促进学校教育教学工作再上新台阶。
二、具体目标:1、以导学案编写和使用作为本期课改的重点,一方面抓导学案的编写,要求教师动手编写导学案,另一方面,很抓导学案的使用落实情况,通过常规检查,跟踪听课评课等,最大限度的发挥导学案的作用,体现导学案的价值。
2、课堂基本要求:A、教师主导:民主授课,教师前后累计讲授时间不超过20分钟左右,师生互动带动生生互动。
B、学生主体:学生在课堂内表现积极主动,情绪热情饱满,勇于自我表现。
C、课堂活动:学生能积极动脑、动手、动口、,体验知识获得和能力形成的全过程。
三、建立健全组织,明确互相分工组长:xx职责:负责全校课改工作的总体规划及协调副组长:xx xx职责:负责全校课改的具体事务的组织筹划成员:语文学科数学学科组长:xx 组长:xx成员:xxx、xx 成员:xxx、xxx英语组组长:xxxx成员:xxx、xx职责:负责按时、保质保量地完成课改的相关材料及工作的实施四、强化教师队伍建设,促进学校可持续发展“在学习中进步,在研究中提高,在创新中发展”这是时代对教育提出的现实要求,也是时代对教师素质提出的挑战。
素质教育呼唤着高素质的教师,建设高素质的教师队伍是全面推进素质教育的根本保证。
提高学校教育教学质量需要。
为此,在新的阶段下,我校将立足于新课改的实施加大对教师队伍建设的培养力度,派教师去参加上级安排的新课改培训,多去听上级组织的观摩课、示范课、优质课。
五、初步尝试由于我校教师队伍年龄上呈两极分化,年纪大的近五年陆续退休,再就是近几年招聘的年轻老师,中间层次的没有几人,因此,可以想象我校实施课改有一定难度的。
所以学校领导班子经过认真讨论,觉得我校实施课改步子不宜过大在去年五年级实施课改的基础上,新增六年级参与课改,逐步实施。
课改小组实施方案一、背景介绍。
当前,教育领域正处于快速发展和变革的时期,课程改革成为教育改革的重要内容。
为了更好地适应社会的发展需求,提高教学质量,我校决定成立课改小组,制定实施方案,推动课程改革。
二、目标确定。
1. 提高学生学习兴趣,激发学习动力;2. 增强学生的创新意识和实践能力;3. 调整教学内容和方式,促进学生全面发展;4. 建立多元评价体系,促进教师专业成长。
三、具体措施。
1. 制定课程改革计划。
成立课改小组,由校领导、教研组长、学科骨干教师等组成,制定课程改革计划,明确目标和时间节点。
2. 调整教学内容和方式。
结合学科特点和学生实际,调整教学内容和方式,注重学科知识与实践应用的结合,推动教学由传统的知识传授向能力培养转变。
3. 强化教师培训。
组织专家讲座、教学观摩、教研讨论等形式,提高教师的课程设计和教学能力,使其更好地适应课程改革的要求。
4. 建立多元评价体系。
建立多元化的学生评价体系,包括考试成绩、作业表现、课堂表现、实践能力等多个方面,全面评价学生的学习情况。
5. 加强家校合作。
通过家长会、家长课堂等形式,加强家校合作,让家长更多地了解学校的课程改革举措,共同关注学生的学习发展。
四、实施效果评估。
1. 制定评估标准。
课改小组制定课程改革实施效果评估标准,包括学生学习兴趣、学习成绩、教师教学水平等方面。
2. 定期评估。
定期对课程改革实施效果进行评估,发现问题及时调整,确保课程改革方案的顺利实施。
3. 完善方案。
根据评估结果,不断完善课程改革方案,提高教学质量,促进学生全面发展。
五、总结。
课程改革是教育改革的重要内容,我校成立课改小组,制定实施方案,旨在提高教学质量,促进学生全面发展。
通过调整教学内容和方式、强化教师培训、建立多元评价体系、加强家校合作等措施,推动课程改革的顺利实施,取得显著成效。
我们将继续坚持不懈地推进课程改革,为培养德智体美劳全面发展的社会主义建设者和接班人而努力奋斗。
课改班级实施方案一、课改目标。
我们制定课改班级实施方案的目标是,提高学生的学习兴趣和主动性,培养学生的创新思维和实践能力,促进学生全面发展。
通过课改,我们希望能够打破传统的教学模式,激发学生的学习潜能,使他们在学习过程中更加积极主动,形成自主学习的习惯。
二、课改内容。
1. 调整教学内容。
我们将结合学科特点和学生兴趣,调整教学内容,注重知识的前瞻性和实用性,使学生学到的知识更加贴近生活,更加具有实践意义。
2. 更新教学手段。
我们将引入多媒体教学、实验教学、讨论式教学等多种教学手段,丰富教学内容,提高教学效果。
通过多种教学手段的运用,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培养他们的创新能力。
3. 推进课堂改革。
我们将积极推进课堂改革,注重学生的参与性和体验性,打破传统的教学模式,构建以学生为主体的教学格局,让学生在课堂上能够更加积极地参与到学习中来,形成良好的学习氛围。
三、课改保障。
1. 教师培训。
为了确保课改方案的顺利实施,我们将组织教师参加相关的培训,提高他们的教学水平和教学能力,使他们能够更好地适应课改的要求。
2. 学校支持。
学校将提供必要的支持和保障,包括教学设备的更新、教学资源的共享等,为课改班级的实施提供有力保障。
3. 家长配合。
我们将积极与家长沟通,争取他们的理解和支持,共同为学生的教育发展努力。
四、课改评估。
为了及时了解课改班级实施方案的效果,我们将定期进行评估,收集学生、家长和教师的意见和建议,及时调整和完善课改方案,确保课改的顺利实施。
总之,课改班级实施方案的制定是为了更好地满足学生的学习需求,提高教学质量,促进学生的全面发展。
我们将以科学的理念和务实的态度,全力推进课改班级实施方案的落实,为学生的成长和发展创造更好的条件。
课堂学习班级小组建设实施方案一、引言随着教育改革的不断深化,小组合作学习逐渐成为课堂教学中的重要组织形式。
通过小组合作学习,不仅能够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提高他们的自主学习能力,还能够培养他们的团队合作精神和沟通交流能力。
因此,本方案旨在探讨如何在课堂学习中有效地进行班级小组建设,以促进学生的全面发展。
二、小组建设的目标与原则(一)目标1.提高学生的学习积极性和参与度;2.培养学生的自主学习能力和解决问题的能力;3.增强学生的团队合作精神和责任意识;4.促进学生之间的交流与互动,形成良好的课堂氛围。
(二)原则1.自愿组合与教师指导相结合;2.异质分组与同质分组相结合;3.稳定性与灵活性相结合;4.注重过程评价与结果评价相结合。
三、小组建设的具体步骤(一)了解学生特点,合理分组1.通过问卷调查、观察等方式了解学生的兴趣爱好、学习风格、性格特点等;2.根据学生的特点进行合理分组,每组4-6人,确保组内成员具有异质性;3.每组推选一名组长,负责协调组内事务。
(二)明确小组职责,制定规则1.明确小组长、记录员、汇报员等角色职责;2.制定小组讨论、发言、记录等规则;3.建立小组评价机制,包括自评、互评和教师评价。
(三)培训小组长,提高组织能力1.对小组长进行定期培训,提高他们的组织协调能力和领导能力;2.鼓励小组长发挥榜样作用,带领组内成员共同进步;3.定期召开小组长会议,交流经验和解决问题。
(四)设计小组活动,激发学习兴趣1.根据课程内容设计具有挑战性和趣味性的小组活动;2.鼓励小组成员共同完成任务,分享成果;3.通过竞赛、展示等方式激发小组成员的积极性和创造力。
(五)关注小组动态,及时调整策略1.密切关注各小组的学习进展和成员表现;2.针对出现的问题及时给予指导和帮助;3.根据实际情况调整分组策略和活动设计。
四、小组建设的保障措施(一)加强教师培训,提高指导能力1.对教师进行小组合作学习理念和方法的培训;2.提高教师在课堂中的观察、指导和评价能力;3.鼓励教师之间交流经验,共同提高。
课改中的班级学习小组建设永小王英高效课堂离不开高效的学习小组。
学习小组是高效课堂成功的命脉之一,是学生展开竞争和合作的主阵地。
组建和评价学习小组,是班主任高效管理班级和实施高效课堂的第一步。
学习小组的组建并非简单的把几名学生放在一块,而是需要班主任老师全面考虑并且同任课教师商量后进行分组。
一、学习小组的组建主要依据以下几个原则:原则一:组内异质,组间同质主要依据学习成绩,初建学习小组,在学生相互并不了解的基础上,依据成绩采取一条龙的形式分组,每组学生分为三个层次:a层—b层—c层。
原则二:适中人数每组人数以4—6人为宜,一般为:aa-bb-cc;每个班级一般分为12—15个学习小组。
原则三:合理搭配除成绩外班主任老师还要考虑男女同学的搭配、文理科的搭配、学生的性格以及学生的兴趣和爱好。
组长的选择学习小组组建完成后,需要选择组长,并由组长组建小组机构。
组长在学习小组中的作用既相当于“小班主任”,要管理组员;同时又相当于“小老师”,既要管纪律,又要抓学习。
要组织组员进行课程预习和安排课上展示。
因此,选择组长要慎重。
组长的选择主要考虑以下几方面 1、首先考虑学习成绩,成绩在小组内要处于中上等,但并不一定是学习最好的,一般由a或b层次的学生担任。
2、其次考虑其个人品行、组织能力、责任心和威信等因素。
小组组织机构全权由组长负责。
小组文化的建设。
小组文化的建设正如我们的班级文化建设一样,能够起到凝聚、团结小组的作用。
小组文化的建设主要包括给小组起名、设计组徽、制定组训以及奋斗目标。
这样可以使得每个小组更有凝聚力。
二、小组的评价小组评价在整个小组建设中占有非常重要的作用。
如果没有评价或评价不到位的话,那么学习小组就相当于形同虚设。
通过评价,激发学生的竞争和合作意识,让学生在课堂上质疑和对抗;通过评价,让学生逐步意识到学习是自己的事情,自己是学习的主人。
一)、小组评价在课堂上可以起到如下作用:1、有利于发挥教师的主导作用。
班级小组建设方案一、背景与目标随着教育教学的改革,学生的个性发展、协作能力和创新思维等能力已成为教育工作的重要目标。
为了促进班级学生间的合作、提升学生的综合素质,本方案旨在建立一个良好的班级小组合作机制,培养学生的合作精神和团队意识,激发学生的创造力和积极性。
二、方案内容1.建立班级小组根据班级特点和学生个体差异,将全班学生分成若干个小组,每个小组由5-6名学生组成。
小组成员可按任课教师的指定组成,也可以由学生自主组队,但要避免过于固定的小组成员结构,以保证小组之间的互动和融合。
2.确定小组导师每个小组配备一位导师。
导师可以是任课教师、班主任、年级组长或其他教育专家。
导师的职责是负责指导小组的工作、提供学习和解决问题的指导,并与小组成员保持良好的沟通和互动。
3.明确小组工作目标每个小组在建立之初应明确小组工作目标。
工作目标可以是学科研究、创新项目、社会实践等。
小组成员要为小组工作目标共同努力,形成合作共赢的合作机制。
4.定期小组活动每个小组应定期举行小组活动。
活动内容可以是小组项目讨论、问题解决、学习分享等。
活动时间可以在课余时间、课堂内或者课堂外进行。
活动形式可以是小组会议、讨论、实践等,以激发学生的创造力和参与热情。
5.培养小组合作技能小组合作技能的培养应贯穿于整个小组建设过程中。
可以开展小组合作技能培训,组织学生进行分工合作、协作讨论等活动,培养学生的团队合作能力和沟通交流技巧,提升学生的协作能力和创新思维。
6.评价与奖励每个小组的成绩、合作氛围、奉献精神等应进行评价。
评价可以由导师和整个班级学生参与,并向学生公开。
评价结果可作为小组成员个人发展和综合素质评价的参考依据。
对于表现优异的小组,可以给予奖励和荣誉称号。
奖励可以是班级内表彰、校级评选等,以激发学生对小组合作的积极性和参与度。
三、实施方式与时间安排根据具体情况,建议本方案的实施方式和时间安排如下:1.确定班级小组的建立目标,并明确导师的职责和小组活动的形式等,时间安排:1周2.组织班级学生自由组队或导师指定组队,形成小组结构,时间安排:2天3.培训小组成员的合作技能,时间安排:2周4.定期组织小组活动,时间安排:每周一次,每次2小时5.评价小组合作效果和个人贡献,时间安排:每学期结束时四、预期效果与评估通过班级小组建设方案的实施,预期能达到以下效果:1.促进班级学生间的合作和交流,增强班级凝聚力;2.培养学生的合作精神和团队意识,提升学生的协作能力;3.激发学生的创造力和积极性;4.提升学生的综合素质和学习成绩。
课堂学习小组建设方案一、小组划分原则1.1按照兴趣划分1.2按照能力划分能力差异是客观存在的,为了使每个学生都能在小组中发挥自己的优势,我们可以将学生按照能力进行分层。
这样,学生在小组合作中可以互相学习、互相促进。
1.3按照性格划分性格决定了一个人的行为方式,为了使小组内部和谐,我们需要考虑学生的性格特点。
将性格相近的学生分在同一小组,有助于他们更好地沟通、合作。
二、小组建设目标2.1提高学习效果通过小组合作,使学生在互动中提高学习效果。
学生在小组内部互相讨论、解答疑问,有助于加深对知识点的理解。
2.2培养团队精神小组建设要注重培养学生的团队精神。
在小组活动中,学生需要学会承担责任、互相支持,共同完成任务。
2.3提升综合素质通过小组建设,使学生在团队协作、沟通表达、创新能力等方面得到锻炼,提升综合素质。
三、小组活动设计3.1小组讨论小组讨论是课堂学习小组建设的基础。
教师可以设计一些具有讨论性的问题,引导学生进行思考、交流。
3.2小组展示小组展示是检验学生合作成果的重要环节。
每个小组可以选取一个代表,对讨论成果进行汇报。
3.3小组竞赛小组竞赛可以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培养学生的竞争意识。
教师可以设计一些竞赛题目,让学生在小组内部进行竞赛。
3.4小组实践小组实践是将理论知识应用到实际中的有效途径。
教师可以设计一些实践性任务,让学生在小组内部合作完成。
四、小组建设策略4.1建立激励机制为了激发学生的学习积极性,教师可以设立一些奖励措施,如优秀小组、最佳合作伙伴等。
4.2加强指导教师在小组建设过程中要充分发挥指导作用,及时解答学生的疑问,引导他们进行有效合作。
4.3营造氛围教师要通过课堂管理,营造一个和谐、宽松的氛围,让学生在小组建设中感受到学习的乐趣。
4.4反馈与调整教师要对小组建设进行定期反馈,了解学生的需求和问题,及时进行调整。
课堂学习小组建设是一项长期、系统的工程,需要教师和学生的共同努力。
通过合理划分小组、明确建设目标、设计活动、制定策略,我们相信,课堂学习小组建设一定能取得显著成效,为学生的成长奠定坚实基础。
2024年班级小组建设方案一、引言班级小组建设是一个学校教育工作的重要环节,通过小组建设可以促进学生之间的交流与合作,提高学生的主动性和创造力,培养学生的团队合作精神和领导能力。
本文将从四个方面介绍2024年班级小组建设方案,包括小组的组建、任务分配、活动开展和成果评估。
二、小组的组建1. 组建原则:根据学生的个性特点和兴趣爱好,将学生分成若干个适当规模的小组。
2. 组建方法:可以采用随机分组或者分组竞争的方式进行。
随机分组可以让学生互相交流,培养他们的社交能力;而分组竞争则可以激发学生的竞争动力,培养他们的团队合作精神。
3. 小组角色:每个小组设置一个组长和一名秘书,组长负责统筹协调小组工作,秘书负责记录和通知小组成员。
三、任务分配1. 任务确定:根据学校的教学计划和班级学生的实际情况,为每个小组确定一个任务。
2. 任务分配:根据小组成员的个性特点和能力水平,将任务进行合理的分配。
可以将任务分为主要任务和辅助任务,主要任务由小组成员共同完成,辅助任务由小组成员根据自己的特长和兴趣进行选择。
3. 任务目标:明确任务的目标和要求,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和主动性。
四、活动开展1. 学习分享:每周安排一次小组学习分享活动,让小组成员分享自己的学习心得和学习方法,以促进学生之间的交流与合作。
2. 课外活动:每学期安排一次小组课外活动,可以是户外拓展、科技创新、社会实践等,既可以增加学生的课余生活乐趣,又可以培养学生的团队合作精神和领导能力。
3. 学科竞赛:组织小组参加学科竞赛,提高学生的学科水平和竞赛经验,激发学生的创造力和潜能。
4. 社会实践:每学年安排一次小组社会实践活动,可以参观企业、社区服务、做公益等,培养学生的社会责任感和实践能力。
五、成果评估1. 成果展示:每学期安排一次小组成果展示活动,让小组成员展示他们完成的任务和活动成果,以促进学生之间的互相学习和交流。
2. 评估方式:根据任务完成情况、学习分享质量、课外活动表现等方面进行评估,采用综合评价的方式进行评估,既注重个人贡献,又注重团队合作。
2024年学校课改小组工作计划范文一、背景介绍随着时代的发展,社会变革的加速,传统的教育模式已经无法满足学生发展的需求。
为了适应当今社会的变化和培养具有创新能力的人才,我校决定成立课改小组,进行课程改革的探索和实践工作。
小组成员包括校领导、教师代表、学生代表、家长代表等,旨在凝聚全校师生与家长之间的共识和合作,共同推动课程改革,促进学生的全面发展。
二、工作目标1. 制定符合现代教育理念的课程改革方案。
2. 推进课程改革实施,培养学生创新能力和实践能力。
3. 加强家校合作,形成共同促进学生发展的良好氛围。
4. 搭建教师交流平台,提升教师专业化能力和教学质量。
三、工作内容1. 调研研究(1)组织小组成员进行调研,了解国内外优秀案例和经验。
(2)收集学生和家长的意见和建议,为课程改革方案提供参考。
2. 制定课程改革方案(1)召开小组会议,集思广益,制定具体的课程改革方案。
(2)对现有课程进行评估,确定需要改革的重点和阶段目标。
(3)结合学校定位和学生需求,设计符合现代教育理念的课程体系。
3. 推进课程改革实施(1)制定详细的实施计划,明确责任分工和时间节点。
(2)组织开展教师培训,提升教师的教学水平和创新能力。
(3)为学生提供多元化的学习机会和实践平台,培养其创新意识和实践能力。
4. 加强家校合作(1)组织学校教师和家长代表开展交流活动,增进相互了解和信任。
(2)定期召开家长会议,介绍课程改革进展情况,征求家长的意见和建议。
(3)建立家校共育的机制,共同协助学生的发展和成长。
5. 搭建教师交流平台(1)建设课程改革网站或在线平台,供教师交流教学经验和教材资源。
(2)组织课堂观摩活动,激发教师的创新思维和教学热情。
(3)开展教学竞赛或教学沙龙,提高教师的专业素养和团队合作能力。
四、工作时间安排1. 2024年1月-3月:调研研究阶段,收集意见和建议。
2. 2024年4月-6月:制定课程改革方案,召开小组会议,并对现有课程进行评估。
2024班级小组的有关建设方案2024班级小组的有关建设方案范文一为有效提高课堂教学效率,促进学生的全员参与,倾力打造高效课堂的背景下,现就根据本校的实际情况,要求班级进行学习小组建设,为确保学习小组活动的`正常、有序开展,使之发挥高的效能,特提出以下要求。
一、学习小组建设划分小组的原则:同组异质,异组同质。
即每个学习互助小组都必须由好、中、弱三类学生组成,组长必须是成绩、能力最强的。
根据我校各班级的实际人数组建学习小组(要求6组,多余学生任课教师任组长),要求每小组人数6人。
明确一名组长,一名副组长,其他同学可担任本组卫生委员、纪律委员、各科负责人等,保证人人有责任,人人要参与。
班主任根据期中考试成绩对学习小组进行划分,并将学习小组的名单打印张贴、并分发给任课教师。
1.小组建设及作用①把教室内的前后黑板充分利用,分成块,作为各小组展示的主要阵地。
②要求学生准备好文件夹、双色笔和纠错本、练习本。
③各科fanwen.wenku1/article/2221168.htMl教师充分利用小组进行课堂效果的落实检查,发挥组长的监督、督查作用。
例如:上课抽查要做到每组至少一人;2、组员分工组内一般设立一名组长、一名副组长,实行分工管理(1-46 2-35),一名组长负责两名学生。
开始的时候小组长一般要选择有较强组织能力,责任心强的学生担任。
班主任和任课教师要经常指导学生既要积极承担个人责任,又要相互支持,密切配合,发挥团队精神,有效地完成小组学习任务。
教研室2024班级小组的有关建设方案范文二一、建设学习小组的意义学习中,学生的合作学习有助于提高学习效率,提高课堂效率。
有助于打造高效课堂,实现高效学习。
小组学习作为教学活动的重要环节,对形成自主参与、乐于探究和创新等意识具有重要的促进作用。
二、组建原则1 、“同组异质,异组同质”原则根据学生各自不同的学业成绩、心理特征、性格特点、兴趣爱好、学习能力、家庭情况等方面组成学习能力相当的学习小组,一般以异质为主,使小组成员之间具有一定的互补性和个性化。
中小学课改班级学生小组建设实施方案一、小组建设的指导思想1.它是尝试教育以及实施高效课堂的支柱。
2.利用小组合作学习的好处:打破原来单一的“插秧式”的授课方式,更能体现“以人为本”的生本教育理念;培养学生小集体的团队精神;给学生提供展示的机会,增强学生的自信心,特别是学困生能够参与到课堂展示的机会更多了;有利于落实兵教兵、兵练兵、兵强兵的小对子;增强了学生的自我管理的能力,有利于班主任的管理。
二、小组划分的原则:小组的划分应该遵循“同质结对,异质编组,组间平行”的原则。
根据学生各自不同的学业成绩、心理特征、性格特点、兴趣爱好、学习能力、家庭情况等方面组成学习能力相当的学习小组,一般以异质为主,使小组成员之间具有一定的互补性和个性化。
同时保持组与组之间的同质,以便促进组内合作与组间竞争。
(1)男女比例分配要适中。
有的老师分配小组只是简单的按成绩分,没有结合班级内学生的性别比例进行合理搭配,这是非常不科学的,要想让小组的效益最大化,还必须注意小组内成员的性别搭配,也就是男女生比例要合理调配好。
(2)学生性格搭配要互补。
无论是在分班还是在分组时,老师应该注意学生性格的差异,尤其是开放性的课堂,如果不把外向内向性格的同学搭配好,那么小组的同学在课堂中便不能很好的配合,让各小组都能抢到展示的机会。
所以老师必须把外向的同学平均分配到各个小组织中,只有这样才能让外向的同学带动内向的同学,从而得到更好的提升。
(3)优势学科与弱势学科要结合好。
(4)座位的安排要合理。
兵练兵、兵教兵、兵强兵是学生合作学习最好的效果,作为班主任应该为同学们创设这样的机会,因此在座位的安排上应该有所规划,从而让学生会在同一小组内,优生可以相互探讨,后进生也可以非常容易的请教优生。
一般来说,我们座位的排布是优秀生居中,中等生和待转化生同学在两边,这样优生与优生可以随时交流,优等生与待转化生同学也可以随时进行交流。
每班有6——8个小组为宜,每组4——6人为最佳。
三、小组内的基本机构人员设置:正组长主抓学习方面工作,副组长侧重于纪律、卫生、生活等方面的工作。
组内科代表:根据学生各科成绩的不同,设置组内科代表,每人负责1个学科的作业收交和批改工作。
四、小组长的选拔。
在合作学习中,小组长是小组活动的灵魂,既是小组活动的领导者,又是小组活动的组织者,同时又是教师的小助手,小组长在小组合作学习中具有举足轻重的作用。
只有明确了小组长的职责,开展系统有效的培训,充分发挥小组长的作用,小组合作学习才能真正产生实效。
1、学习成绩最好是中上等学生。
小组长是一个管理者,无论是在学习还是在生活方面的作用都很关键。
小组长在各方面必须能够起到带头引领作用,小组长的选拔必须要考虑他的学习成绩,如果学习成绩不好,即使再负责任,也不会被同学信服。
小组长不一定是学习成绩最好的,但必须是小组内学习方面的的佼佼者,只有这样才能服众,他的话组内同学才会听,自己在小组管理方面才会有号召力,才能把整个小组管理好。
2、性格应外向;小组长不但学习成绩要好,而且性格应外向一些。
作为老师应挑选外向的同学做小组长,如果小组长内向的话,那么他在很多方面都起不到带头引领作用。
如在课堂展示中不会积极主动地进行展示,那么其他的组员也不会太积极主动,想让组内同学主动展示,积极参与,小组长必须率先垂范、作好表率。
3、责任心、组织管理能力要强;一个优秀的小组必然有一个责任心很强、组织管理能力较强的小组长。
如果小组成员学习不投入、不认真,课堂展示中不参与,小组长应该及时发现及时进行整改,否则,学生的学习效果不会好。
所以老师在选小组长时,必须挑选责任心强的同学,至于组织管理能力,老师可以在以后的工作中对小组长进行专门培训,通过后天的培养锻炼小组长的管理能力会得到一定程度的提高。
4、小组长的选拔方式要多样。
可自荐、可老师指定、也可组员评选。
五、小组长的职责:1、小组长的带动作用学习中积极主动,课堂中积极参与,勇于展示,敢于点评,善于补充,做学生学习的榜样,更好的带动同学们去展示。
2、小组长的组织管理作用每个小组都是一个固定的学习组织,组长要充分挥其组织管理的作用,带领学生遵守班规和组规,按规定完成各项学习任务,课前组织好课本的预习,课中组织好各个环节的学习和活动管理,课后跟踪各项作业的完成情况。
(1)、课前准备:要起到提醒、督促作用。
提醒组员及时就位、摆放好学习用品、清理好桌面、等待上课。
(2)、管理好本组的学科代表、学习对子、师徒关系。
要组织、督促他们各施其职。
(3)、理解、熟悉课堂各个环节的要求,并切实组织好课堂上的各个环节。
(4)、关注组员状态、落实对组员的过关检测和帮扶措施。
作为小组长应该及时的和组员进行沟通,特别是组内特殊的同学,从而让小组内的每一个成员都能够非常积极主动的参与课堂。
六、小组长的培训:1、培训方式:班主任定期培训,科任教师定期培训。
2、培训内容:教师培训的内容是课堂的流程、组织管理的方式方法、作业的检查及批改等;每班每周至少组织一次小组长会议。
在开学之初、在新组建班级之初,班主任每天都要对小组长的管理工作进行关注,抽时间与小组长进行座谈,了解他们在管理小组中的困惑,给他们指导管理小组的方式、方法,帮助他们增强小组的荣辱感,交给他们如何对组内特殊同学进行帮扶,为他们在管理中遇到的困难扫清道路。
给小组长创设交流经验的平台,及时将自己遇到的困惑说出来,发挥集体的优势共同想办法去解决,增加小组长的管理经验。
比如说,在交流时,有的同学就曾提出作为小组长应多对小组成员进行鼓励、赏识,少进行批评指责,并且当组内同学遇到不懂的问题时,组长应该有耐心的进行讲解,决不能因问题简单而露出不屑的神情,否则会影响组员学习的热情。
通过召开小组长座谈会,小组长的能力提升很快,过一段时间,老师可以组织得不用这么频繁了,而让小组长根据情况不定时来自发主动地的进行交流。
每周评选优秀小组长每周班主任应结合任课老师的意见,结合同学们的评价,结合平时的各项工作选出优秀的小组长进行表彰,可以从物质精神两方面进行奖励,让小组长因自己的努力而有所收获、得到认可,从而都能对自己分担的管理工作保持高度的热情。
作为班主任,要想培养好小组长,不但要有方式方法上的指导,也要采取各种措施不断地进行激励,让同学们都能很快的得到提升。
七、小组文化建设:(一)、班级文化有两种形式:有形文化、无形文化。
有形文化:值日本、组牌、组训、粉笔盒、粉笔擦等;无形文化:指做不出来的,通过长时间培养、认识的提高而形成的一种文化,如:小组目标、组规、小组集体荣誉感、组内风气、组内人际关系、组长威信等。
种文化的区别和联系:有形文化是表象,可临时建设,可强制强定;无形文化本质,需长期过程的积累才能形成,可以感化人感染人。
有形文化是无形文化的反应,并且促进无形文化的完善,无形文化通过有形文化才能表现出来。
(二)小组文化建设的步骤:1、定组长带领组员定组名、组号、组牌等,在制定时,应围绕学校的理念或班级文化来引领学生起一个积极向上富有新意的响亮的名字,有利于凝聚人心,形成小组目标和团队精神。
如至善、求知、雄鹰、学无止境、永不言败等。
2、由正副组长,带领组员依据老师指导,制定详细的组规。
从常规的到校、卫生、午休、纪律到课堂的参与、学习状态、作业等都要根据班规制定本组的组规。
3、每日反思会由每小组组长反思每天小组成员表现。
有表扬、有批评、有鼓励。
4、由班主任指导,班级策划,由正副组长共同组织一次形式多样的小组活动。
如开组会、座谈、游戏等,和谐组员之间的关系,增强小组凝聚力,促进组内同学的相互了解和团结协作,形成团结向上、勤于钻研、积极进取的组风。
首先就要把本次培训精神传达给组员。
5、组建小组管理机构。
在班主任指导下,安排自己的副组长(常规、卫生、纪律等)、值日组长。
给每个组员进行分工,让自己不是一个人在战斗!6、以身作则,成为榜样,善于处理组员间的矛盾,做好组员的思想工作,团结小组组员一起为实现小组目标而努力!八,小组的评价:如果没有考核,没有评价,就等于一纸空文。
所以对小组进行适当合理的评价也是决定合作学习成功与否的关键环节。
客观准确的评价工作就是对分组学习的画龙点睛,对于学习小组的成员日后更好的开展合作学习,起着良好的反馈促进作用。
(一)评价的原则1、及时性:最好是当堂的评比当堂公布,当天的评比一定要当天公布。
不能让这些评比结果过夜,更不能让组员等待一周排名出来之后才知道自己加了哪些分,扣了哪些分。
2、客观性:一般情况加扣分的标准统一为2分/次。
对个别重大贡献可以事先通过组规约定额外加分,如发表了文章、获得了大奖、参加了大型活动等。
3、公正性:安排值日组长进行值日,组长和所有的组员要加强督查,确保加扣分都按要求进行,确保没有徇私舞弊的情况。
如遇加扣分纠纷,一般由组长判决。
4、激励性:评比对事不对人,客观公正,这是起到激励作用的前提。
另一方面,也要求评比有兑现,这对班级管理提出了要求,只有班主任重视、只有这个评比有约束力,才能引起组员的重视,才能有激励的作用。
另一方面,要求组长善于利用评比激励个别落后的组员,如对平时不参与的组员有时候双倍加分,予以激励。
5、团体性:对小组的评价一律采用捆绑式评价,培训他们的合作意识与团队精神。
当然,评价除了这种量化评比之外,还可以有精神评价。
组长利用一日反思,对组员进行表扬与批评,这就是一种精神评价。
另外,对于组员的典型表现可以及时反馈给班主任、乃至组员的家长,这也是精神评价的有力手段。
另外,还要注意结果与过程相结合,对合作小组的评价应着眼于过程,而对个人的评价应该比较偏重于结果。
教师在具体操作时要灵活把握,在兼顾效益与公平的原则下,最大程度地调动每一个学习小组和个体成员的学习积极性是做好小组评价的关键。
(二)班级具体的评比要求如下:1、每节课统计,每天评比,每周小结,每月、每期总结等。
要求每个副组长统计出自己组的每个同学一天中参与课堂展示的次数,填写好表格。
根据次数的多少排出名次。
参与次数多的同学在第二天晨会上会受到全班表扬,并且积累作为评选月优秀个人的依据。
对于参与次数少(或没有参与)的同学,由组长先了解情况、谈心交流,而且这部分同学要自己写出第二天参与课堂展示的目标,第二天进行跟踪。
对于问题比较大的学生老师要亲自了解情况,和学生共同讨论解决办法和拟定目标。
通过这种办法,一个月进行一次大的评比、表彰、奖励(建议奖励采取多种形式)。
2、设定各种荣誉称号(优秀组长、优秀副组长、优秀课代表、展示高手、点评专家等等),全班每周评选一次,设立专栏,贴照片进行公示。
同样累计参选每月的文明称号的评选。
3、以组为单位,每个星期进行评比“高效课堂常规评比栏”的表格,规范好的项目就贴标签过关。
每个月进行一次评比,规范到位的小组,组长可参加评选优秀小组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