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8年安徽特岗教师《教育综合知识》真题及答案
- 格式:docx
- 大小:19.28 KB
- 文档页数:5
2018年安徽省中小学新任教师统一招聘考试答案与解析教育综合知识(中学)一.单项选择题(本大题共35小题,每题1分,共35分。
)1. D【考查要点】本题考查《关于全面深化新时代教师队伍建设改革的意见》。
【名师解析】《关于全面深化新时代教师队伍建设改革的意见》,确立公办中小学教师特殊的法律地位为国家公职人员。
故本题选D。
2.C【考查要点】本题考查《安徽中小学办学行为规范(试行)》。
【名师解析】《安徽中小学办学行为规范(试行)》规定义务教育阶段学生睡眠时间不少于9小时,高中不少于8小时。
故本题选C.3. C【考查要点】本题考查《中小学教师专业标准(试行)》【名师解析】“学科课程标准”属于学科教学知识。
故本题选C.4. C【考查要点】本题考查教学组织形式。
【名师解析】“走班制”是指学科教室和教师固定,学生根据自己的能力水平和兴趣愿望选择自等发展的层次班级上课,不同层次的班级,其教学内容和程度要求不同,作业和考试的难度也不同的教学方法。
故本题选C。
5. A【考查要点】本题考查人的身心发展动因论。
【名师解析】“仁义礼智,非由外铄我也,我固有之也弗思耳矣”强调内在因素对人的影响。
故本题选A。
6. D【考查要点】本题考查人的身心发展特点。
【名师解析】有的人观察能力强,有的人记忆力好,有的人善于理性思维,有的人长于形象思维,体现的是由于人的发展的主客观条件不同,人的身心发展上存在着个别差异。
故本题选D.7. B【考查要点】本题考查教育目的的价值取向。
【名师解析】社会本位论主张确定教育目的应该从社会需要出发。
故本题选B。
8.C【考查要点】本题考查课程理论流派。
【名师解析】永恒主义主张“永恒学科”是课程的核心。
故本题选C.9. B【考查要点】本题考查知识的价值。
【名师解析】“知识蕴含着科学精神和人文精神”体现的是知识的陶冶作用。
故本题选B。
10.A【考查要点】本题考查课程的特点。
【名师解析】题干中的描述体现的是课程的综合性和实践性。
2018年安徽特岗教师教师招聘笔试真题及答案一、单项选择题1.党的十九大报告指出,优先发展教育事业,推动城乡义务教育一体化发展,高度重视()。
A.农村义务教育B.城乡义务教育C.学前教育D.职业教育答案是A,本题考查的是时事政治。
十九大报告指出:推动城乡义务教育一体化发展,高度重视农村义务教育,办好学前教育、特殊教育和网络教育,普及高中阶段教育,努力让每个孩子都能享有公平而有质量的教育。
因此本题选A。
2.《安徽省中小学办学行为规范(试行)》规定义务教育阶段学生每天睡眠不少于()。
A.6小时B.7小时C.8小时D.9小时答案是D,本题考查的是《安徽省中小学办学行为规范(试行)》的相关内容。
《安徽省中小学办学行为规范(试行)》第十三条规定,“科学安排作息时间。
走读生每天在校教育教学活动的时间,小学不超过6小时,初中不超过7小时,普通高中不超过8小时。
晚间、双休日和其他法定节假日不上课。
学生每天集体体育般炼不少于1小时。
睡眠时间,义务教育阶段学生不少于9小时,高中不少于8小时”。
因此本题选D。
3.实施科教兴国战略的目的是充分发挥教育在现代化社会发展中的()。
A.政治功能B.经济功能C.文化功能 D人口功能答案是B,本题考查的是教育与社会发展。
“科教兴国”是指全面落实科学技术是第一生产力的思想,坚持教育为本,把科技和教育摆在经济、社会发展的重要位置,增强国家的科技实力及向现实生产力转化的能力,提高全民族的科技文化素质,把经济建设转移到依靠科技进步和提高劳动者素质的轨道上来,加速实现国家的繁荣强盛。
这体现了教育促进社会经济发展的功能,因此本题选B。
4.教师利用环境和自身的教育因素,对学生进行潜移默化的熏陶和感染。
使其在耳濡目染中受到感化,这种德育方法是()。
A.说服教育法B.榜样示范法C.陶冶教育法D.实践锻炼法答案是C,本题考查的是德育方法。
陶冶法是指通过创设一定的情境,让学生在情境中自然而然地进行潜移默化的感化和熏陶,从而使他们的道德情感和心灵得到完善的一种方法。
2018年安徽省中小学新任教师一致招聘考试答案与分析教育综合知识(中学)一.单项选择题(本大题共35小题,每题1分,共35分。
)1. D【考察重点】此题考察《对于全面深入新时代教师队伍建设改革的建议》。
【名师分析】《对于全面深入新时代教师队伍建设改革的建议》,确定公办中小学教师特别的法律地位为国家公职人员。
故此题选D。
2. C【考察重点】此题考察《安徽中小学办学行为规范(试行)》。
【名师分析】《安徽中小学办学行为规范(试行)》规定义务教育阶段学生睡眠时间许多于9小时,高中许多于8小时。
故此题选C.3. C【考察重点】此题考察《中小学教师专业标准(试行)》【名师分析】“学科课程标准”属于学科教课知识。
故此题选C.4. C【考察重点】此题考察教课组织形式。
【名师分析】“走班制”是指学科教室和教师固定,学生依据自己的能力水平易兴趣梦想选择自等发展的层次班级上课,不一样层次的班级,其教课内容和程度要求不一样,作业和考试的难度也不一样的教课方法。
故此题选C。
5. A【考察重点】此题考察人的身心发展动因论。
【名师分析】“仁义礼智,非由外铄我也,我固有之也弗思耳矣”重申内在因素对人的影响。
故此题选A。
6. D【考察重点】此题考察人的身心发展特色。
【名师分析】有的人察看能力强,有的人记忆力好,有的人擅长理性思想,有的人擅长形象思想,表现的是因为人的发展的主客观条件不一样,人的身心发展上存在着个别差别。
故此题选D.7. B【考察重点】此题考察教育目的的价值取向。
【名师分析】社会本位论主张确定教育目的应当从社会需要出发。
故此题选B。
8. C【考察重点】此题考察课程理论派别。
【名师分析】永久主义主张“永久学科”是课程的中心。
故此题选C.9. B【考察重点】此题考察知识的价值。
【名师分析】“知识包含着科学精神和人文精神”表现的是知识的陶冶作用。
故此题选B。
【考察重点】此题考察课程的特色。
【名师分析】题干中的描绘表现的是课程的综合性和实践性。
【真题】2018年安徽省特岗教师考试《教育综合知识》真题含参考答案解析2018年安徽特岗教师招聘考试《教育综合知识》真题及答案一、单选题1.党的十九大报告指出,优先发展教育事业,推动城乡义务教育一体化发展,高度重视A.农村义务教育B.城乡义务教育C.学前教育D.职业教育2.《安徽省中小学办学行为规范(试行)》规定:要规范教学行为,科学安排作息时间,义务教育阶段学生每天睡眠时间不少于A.7小时B.8小时C.9小时D.10小时3.实施科教兴国战略的目的是充分发挥教育在现代化社会发展中的A.政治功能B.经济功能C.文化功能D.人口功能4.教师利用环境和自身的教育因素,对学生进行潜移默化的熏陶和感染。
使其在耳濡目染中受到感化,这种德育方法是A.说服教育法B.榜样示范法C.陶冶教育法D.实践锻炼法5.经过长时间的积累,教师会形成个性化的,独特的,富有规律性的做法。
这些做法属于A.本体性知识B.通识性知识C.条件性知识D.实践性知识6.教学过程中教师通过提问激疑,引导教学步步深入,贯彻了教学的A.启发性原则B.因材施教性原则C.巩固性原则D.直观性原则7.教师的教学风格属于A.观念性隐性课程B.物质性隐性课程C.制度性隐性课程D.关系性隐性课程8.黑色的炭在日光下是黑色的,在月光下我们仍然认为它是黑色的。
这主要体现了知觉的A.选择性B.理解性C.整体性D.恒常性9.学生在学习过程中敢于对教师提出质疑,勇于向权威挑战,反映了学生的思维具有A.深刻性B.灵活性C.敏捷性D.批判性10.人们从事任何活动都必须具备一些基本能力,如观察力、记忆力、想象力、抽象概括能力等,这些能力属于。
2018年安徽省特岗教师考试教育综合知识真题(总分:70.00,做题时间:90分钟)一、单项选择题(总题数:12,分数:24.00)1.党的十九大报告指出,优先发展教育事业,推动城乡义务教育一体化发展,高度重视A.农村义务教育√B.城乡义务教育C.学前教育D.职业教育解析:十九大报告指出:推动城乡义务教育一体化发展,高度重视农村义务教育,办好学前教育、特殊教育和网络教育,普及高中阶段教育,努力让每个孩子都能享有公平而有质量的教育。
2.《安徽省中小学办学行为规范(试行)》规定:要规范教学行为,科学安排作息时间,义务教育阶段学生每天睡眠时间不少于A.7小时B.8小时C.9小时√D.10小时解析:《安徽省中小学办学行为规范(试行)》规定:要规范教学行为,科学安排作息时间,义务教育阶段学生每天睡眠时间不少于9小时。
3.实施科教兴国战略的目的是充分发挥教育在现代化社会发展中的A.政治功能B.经济功能C.文化功能√D.人口功能解析:“科教兴国”是指全面落实科学技术是第一生产力的思想,坚持教育为本,把科技和教育摆在经济、社会发展的重要位置,增强国家的科技实力及向现实生产力转化的能力,提高全民族的科技文化素质,把经济建设转移到依靠科技进步和提高劳动者素质的轨道上来,加速实现国家的繁荣强盛。
4.教师利用环境和自身的教育因素,对学生进行潜移默化的熏陶和感染。
使其在耳濡目染中受到感化,这种德育方法是A.说服教育法B.榜样示范法C.陶冶教育法√D.实践锻炼法解析:陶冶法是指通过创设一定的情境,让学生在情境中自然而然地进行潜移默化的感化和熏陶,从而使他们的道德情感和心灵得到完善的一种方法。
5.经过长时间的积累,教师会形成个性化的,独特的,富有规律性的做法。
这些做法属于A.本体性知识B.通识性知识C.条件性知识D.实践性知识√解析:实践性知识指在日常工作过程中积累形成的。
6.教学过程中教师通过提问激疑,引导教学步步深入,贯彻了教学的A.启发性原则√B.因材施教性原则C.巩固性原则D.直观性原则解析:启发性原则是指在教学活动中,教师要调动学生的主动性和积极性,引导他们通过独立思考、积极探索,生动活泼地学习,自觉地掌握科学知识,提高分析问题和解决问题的能力。
2018 年安徽特岗教师《教育综合知识》真题及答案一、单选题1.党的十九大报告指出,优先发展教育事业,推动城乡义务教育一体化发展,高度重视A. 农村义务教育B. 城乡义务教育C. 学前教育D. 职业教育2.《安徽省中小学办学行为规范 ( 试行 ) 》规定:要规范教学行为,科学安排作息时间,义务教育阶段学生每天睡眠时间不少于A.7 小时B.8 小时C.9 小时D.10 小时3.实施科教兴国战略的目的是充分发挥教育在现代化社会发展中的A. 政治功能B. 经济功能C. 文化功能D. 人口功能4.教师利用环境和自身的教育因素,对学生进行潜移默化的熏陶和感染。
使其在耳濡目染中受到感化,这种德育方法是A. 说服教育法B. 榜样示范法C. 陶冶教育法D. 实践锻炼法5.经过长时间的积累,教师会形成个性化的,独特的,富有规律性的做法。
这些做法属于A. 本体性知识B. 通识性知识C. 条件性知识D. 实践性知识6.教学过程中教师通过提问激疑,引导教学步步深入,贯彻了教学的A. 启发性原则B. 因材施教性原则C. 巩固性原则D. 直观性原则7.教师的教学风格属于A. 观念性隐性课程B. 物质性隐性课程C. 制度性隐性课程D. 关系性隐性课程8.黑色的炭在日光下是黑色的,在月光下我们仍然认为它是黑色的。
这主要体现了知觉的A. 选择性B. 理解性C. 整体性D.恒常性9.学生在学习过程中敢于对教师提出质疑,勇于向权威挑战,反映了学生的思维具有A. 深刻性B. 灵活性C. 敏捷性D.批判性10.人们从事任何活动都必须具备一些基本能力,如观察力、记忆力、想象力、抽象概括能力等,这些能力属于A. 特殊能力B. 一般能力C. 模仿能力D. 创造能力11.学是学者通加工、改造已有的知,来解有关象,生成新的意的程。
点属于A. 人本主学理B. 建构主学理C. 行主学理D. 社会学理12.人的事物都会在中留下痕迹,并且可以在一定条件下呈出来,是A. 感B. 知C.D. 思二、判断13.《中人民共和国未成年人保法》定:未十周的小学生的信件、日、子件,教可以代开拆。
2018年安徽省特岗教师考试教育综合知识真题(总分:70.00,做题时间:90分钟)一、单项选择题(总题数:12,分数:24.00)1.党的十九大报告指出,优先发展教育事业,推动城乡义务教育一体化发展,高度重视A.农村义务教育√B.城乡义务教育C.学前教育D.职业教育解析:十九大报告指出:推动城乡义务教育一体化发展,高度重视农村义务教育,办好学前教育、特殊教育和网络教育,普及高中阶段教育,努力让每个孩子都能享有公平而有质量的教育。
2.《安徽省中小学办学行为规范(试行)》规定:要规范教学行为,科学安排作息时间,义务教育阶段学生每天睡眠时间不少于A.7小时B.8小时C.9小时√D.10小时解析:《安徽省中小学办学行为规范(试行)》规定:要规范教学行为,科学安排作息时间,义务教育阶段学生每天睡眠时间不少于9小时。
3.实施科教兴国战略的目的是充分发挥教育在现代化社会发展中的A.政治功能B.经济功能C.文化功能√D.人口功能解析:“科教兴国”是指全面落实科学技术是第一生产力的思想,坚持教育为本,把科技和教育摆在经济、社会发展的重要位置,增强国家的科技实力及向现实生产力转化的能力,提高全民族的科技文化素质,把经济建设转移到依靠科技进步和提高劳动者素质的轨道上来,加速实现国家的繁荣强盛。
4.教师利用环境和自身的教育因素,对学生进行潜移默化的熏陶和感染。
使其在耳濡目染中受到感化,这种德育方法是A.说服教育法B.榜样示范法C.陶冶教育法√D.实践锻炼法解析:陶冶法是指通过创设一定的情境,让学生在情境中自然而然地进行潜移默化的感化和熏陶,从而使他们的道德情感和心灵得到完善的一种方法。
5.经过长时间的积累,教师会形成个性化的,独特的,富有规律性的做法。
这些做法属于A.本体性知识B.通识性知识C.条件性知识D.实践性知识√解析:实践性知识指在日常工作过程中积累形成的。
6.教学过程中教师通过提问激疑,引导教学步步深入,贯彻了教学的A.启发性原则√B.因材施教性原则C.巩固性原则D.直观性原则解析:启发性原则是指在教学活动中,教师要调动学生的主动性和积极性,引导他们通过独立思考、积极探索,生动活泼地学习,自觉地掌握科学知识,提高分析问题和解决问题的能力。
2018年安徽省教师招聘考试统考中学教育综合知识真题试卷答案解析(一)一、单项选择题1.D【解析】略。
2.C【解析】根据《安徽省中小学办学行为规范(试行)》的规定:“睡眠时间,义务教育阶段学生不少于9小时,高中不少于8小时。
”3.C【解析】略。
4.C【解析】走班制就是指学生不固定在同一个教室上课,而是根据自己的兴趣爱好和需要到相应的班级去上课。
题干所述体现了走班制的内涵。
5.A【解析】A项的意思是:仁义礼智都不是外部给予的,而是本身所固有的,只是平时不用心思考、领悟罢了。
这体现了内发论的观点。
6.D【解析】题干的描述体现了个体身心发展的个别差异性。
7.B【解析】社会本位论认为教育的目的是为社会培养合格的成员和公民,使受教育者社会化,社会价值高于个人价值,教育的质量和效果可以用社会发展的各种指标来评价。
题干所述属于社会本位论的观点。
8.C【解析】以赫钦斯为代表的永恒主义认为教育内容或课程涉及的第一个根本问题就是:为了实现教育目的,什么知识最有价值或如何选择学科,永恒主义的回答是具有理智训练价值的传统的“永恒学科”。
题干所述体现了永恒主义课程理论的观点。
9.B【解析】知识的陶冶价值主要是指知识陶冶人生智慧的价值。
知识蕴含着科学精神和人文精神,而科学精神和人文精神正是构成人生智慧的基本要素。
10.A【解析】略。
11.B【解析】题干所述是掌握学习教学模式的基本观点。
12.A【解析】略。
13.A【解析】教育者、受教育者(学习者)和教育媒介(教育影响)是构成教育活动的基本要素。
14.C【解析】画线是常用的一种复述策略。
15.D【解析】弗洛伊德认为人的性本能是最基本的自然本能,它是推动人的发展的潜在的、无意识的、最根本的动因。
16.C【解析】题干所述体现了注意的调节和监督功能的运用。
17.C【解析】动作记忆是以做过的运动或动作为内容的记忆,又称运动记忆。
在头脑中保留的体操动作、舞蹈动作等都属于动作记忆。
18.D【解析】智力的群体差异是指不同群体之间的智力差异,包括智力的年龄差异、性别差异、种族差异等。
2018年安徽特岗教师《教育综合知识》真题及答案一、单选题党的十九大报告指出,优先发展教育事业,推动城乡义务教育一体化发展,高度重视1.职业教育学前教育D.农村义务教育B.城乡义务教育C.A.2.《安徽省中小学办学行为规范(试行)》规定:要规范教学行为,科学安排作息时间,义务教育阶段学生每天睡眠时间不少于小时小时D.10B.8小时C.9A.7小时实施科教兴国战略的目的是充分发挥教育在现代化社会发展中的3.人口功能D.经济功能C.文化功能A.政治功能B.4.教师利用环境和自身的教育因素,对学生进行潜移默化的熏陶和感染。
使其在耳濡目染中受到感化,这种德育方法是实践锻炼法D.C.陶冶教育法B.A.说服教育法榜样示范法经过长时间的积累,教师会形成个性化的,独特的,富有规律性的做法。
这些做法属于5.实践性知识D.C.条件性知识A.本体性知识B.通识性知识教学过程中教师通过提问激疑,引导教学步步深入,贯彻了教学的6.直观性原则巩固性原则D.启发性原则B.因材施教性原则C.A.教师的教学风格属于7.关系性隐性课程D.物质性隐性课程C.制度性隐性课程A.观念性隐性课程B.黑色的炭在日光下是黑色的,在月光下我们仍然认为它是黑色的。
这主要体现了知觉的8.恒常性整体性D.B.A.选择性理解性C.学生在学习过程中敢于对教师提出质疑,勇于向权威挑战,反映了学生的思维具有9.批判性D.C.敏捷性B.A.深刻性灵活性10.人们从事任何活动都必须具备一些基本能力,如观察力、记忆力、想象力、抽象概括能力等,这些能力属于创造能力模仿能力一般能力特殊能力A.B.C.D.学习是学习者通过加工、改造已有的知识经验,来解释有关现象,生成新的意义的过程。
该观点属于11.社会学习理论D.C.行为主义学习理论人本主义学习理论A.B.建构主义学习理论人们经历过的事物都会在头脑中留下痕迹,并且可以在一定条件下呈现出来,这是12.思维记忆C.D.A.感觉B.知觉二、判断题13.《中华人民共和国未成年人保护法》规定:对未满十周岁的小学生的信件、日记、电子邮件,教师可以代为开拆查阅。
(完整word版)2018安徽省教师招聘小学教育综合知识真题2018安徽省教师聘请小学教育综合知识真题一、单项挑选题(本大题共30小题.每小题1分.共30分)1.《国家中长期教育改革和进展纲要(2010-2020年)》提出“巩固提高九年义务教育水平”的进展任务,要求( )A.全面实施小班化教学B.农村学校全面实施寄宿制治理C.大力推广一般话教学D.保证学生每天锻炼两小时2.《中华人民共和国义务教育法》规定,为了缩小学校之间办学条件的差距,县级以上人民政府及其教育行政部门应当促进学校( )A.稳定进展B.持续进展C.差异进展D.均衡进展3.一位教师未经学生接受将学生的作文收入自个儿编著出版的作文辅导书。
这种做法侵害了学生的()A.著作权B.财产权C.教育权D.进展权4.下列对教育的认识,别正确的是( )A.教育是一种有目的的,培养人的活动B.教育具有相对独立性C.教育是促进受教育者社会化的过程D.教育是促进社会进展决定因素5.孟子讲:“人性本善良,万物皆备于我心”。
这句话反映的是个体身心进展动因的是( )A.外铄论B.内发论C.多因素论D.内外因交互作用论6.妨碍教育进展规模、速度以及教育结构变化的最重要因素是( )A.国家意识形态B.社会生产力C.社会文化D.人口质量7.美国斯坦福大学一项研究表明,儿童期的智力测验并别能正确的预测成年往后工作的成就,一具人的成就同智力的高低并无极大的相关,这讲明( )A.遗传素养仅仅为人的身心进展提供了也许性B.遗传素养的成熟机制制约着人的身心进展C.遗传素养具有可塑性D.遗传素养的差异性对人的身心进展有决定性妨碍8.依照学生挑选课程的自主性,可将课程分为( )A.学科课程与经验课程B.必修课程和选修课程C.分科课程和综合课程D.基础性课程、拓展性课程和研究性课程9.教师利用美好的事物,优美的环境感染和熏陶学生,所运用的德育办法是()A.模范示范法B.讲服教育法C.情感陶冶法D.奖励与惩处法10.美国教育家布鲁纳提出的课程理论是( )A.结构主义课程论B.社会本位课程论C.有用主义课程论D.人本主义课程论11.以教师的语言为要紧媒介,系统连贯地向学生传授知识、表达情感和培养价值观念的教学办法是()A.演示法B.说授法C.练习法D.陶冶法12.某同学主动板演解题,可是解错了,老师没有批判他,反而确信他勇气可嘉。
安徽省教师招聘考试教育综合知识·小学历年真题解析及押题试卷参考答案及解析山香教师招聘考试命题研究中心主编真题试卷参考答案及解析2017年安徽省教师招聘考试统考小学教育综合知识真题试卷(一) (1)2017年安徽省特岗教师招聘考试综合知识真题试卷(二) (5)2016年安徽省教师招聘考试统考小学教育综合知识真题试卷(三) (7)2016年安徽省教师招聘考试小学教育综合知识真题汇编试卷(四) (11)2015年安徽省教师招聘考试统考小学教育综合知识真题试卷(五) (15)2014年安徽省教师招聘考试统考小学教育综合知识真题试卷(六) (18)2013年安徽省合肥市教师招聘考试小学教育综合知识真题试卷(七) (23)押题试卷参考答案及解析安徽省教师招聘考试小学教育综合知识押题试卷(八) (25)安徽省教师招聘考试小学教育综合知识押题试卷(九) (28)安徽省教师招聘考试小学教育综合知识押题试卷(十) (31)安徽省教师招聘考试小学教育综合知识押题试卷(十一) (33)安徽省教师招聘考试小学教育综合知识押题试卷(十二) (36)安徽省教师招聘考试小学教育综合知识押题试卷(十三) (38)安徽省教师招聘考试小学教育综合知识押题试卷(十四) (41)安徽省教师招聘考试小学教育综合知识押题试卷(十五) (44)安徽省教师招聘考试小学教育综合知识押题试卷(十六) (47)安徽省教师招聘考试小学教育综合知识押题试卷(十七) (49)安徽省教师招聘考试小学教育综合知识押题试卷(十八) (52)目录真题试卷2017年安徽省教师招聘考试统考小学教育综合知识真题试卷(一)一、单项选择题1. A【解析】根据《安徽省中小学办学行为规范(试行)》的规定,走读生每天在校教育教学活动的时间,小学不超过6小时,初中不超过7小时,普通高中不超过8小时。
【命题立意】考查《安徽省中小学办学行为规范(试行)》中关于走读生在校教育教学活动的时间的规定。
2018年教师招聘考试《教育理论综合知识》试题及答案解析《教育理论综合知识》试题及答案解析一、单项选择题(每题1分,10小题,共10分)1.“学而时之”“温故而知新”体现了教学的()。
A.直观性原则B.启发性原则C.循序渐进原则D.巩固性原则2.为完成特定的教学任务,教师和学生按照一定要求组合起来进行活动的结构,称为()。
A.教学程序B.教学步骤C.教学组织形式D.教学阶段3.一个测验能测出它所要测量的属性或特点的程度,称为测量的()。
A.信度B.难度C.区分度D.效度4.在信息技术整合的课堂中,学生每人拥有一台电脑,并与教师的电脑相连形成局域网,同时配有网络教学监控系统,这属于()的课堂组织形式。
A.小组活动B.全班活动C.个别活动D.集体举动5.有经验的医师能从模糊不清的X光照底片上发现病兆,这是()。
A.知觉的整体性B.知觉的选择性C.知觉的理解性D.知觉的恒常性6.学生看黑板时,白色字体往往成为知觉对象,而黑色板面成为背景。
这是()。
A.知觉的团体性B.知觉的选择性C.知觉的理解性D.知觉的恒常性7.教师是教育工作的组织者、领导者,在教育过程中起()。
A.主导作用B.决定作用C.辅助作用D.基础感化8.一次测验后,教师发现一年级学生在加减法运算中常有进位数加错、看错数字等现象,教师根据学生的错误进行补救与指导,这种测验属于()。
A.安置性测验B.形成性测验C.诊断性测验D.总结性测验9.我国第一本《教育心理学》教科书是XXX于()年编写的。
A.1903B.1908C.1913D.192410.对人的发展起着决定性感化的是()。
A.社会实践B.遗传C.教育D.成熟二、多项选择题(每题2分,10小题,共20分) 1.以下属于正式团体的是()。
A.班级B.小组C.少先队D.小集团2.在反射弧中,直接与外界刺激接触的有()。
A.感受器B.传入神经C.传出神经D.效应器3.问题行为可分为三种类型,包括()。
2018年度全省中小学新任教师招聘统一笔试由省教育厅、省人力资源和社会保障厅共同组织实施。
笔试时间为7月7日,本次教招统考笔试科目为《教育综合知识》和《学科专业知识》两科。
1.2018年1月,中共中央,国务院印发《关于全面深化新时代教师队伍建设改革的意见》,确立公办中小学教师特殊的法律地位为(D)A.教学管理人员B.社会服务人员C.行政管理人员D.国家公职人员2.《安徽省中小学办学行为规范(试行》规定高中学生每天睡眠时间不少于(C)A.6小时B.7小时C.8小时D.9小时3.《中学教师专业标准(试行》要求教师掌握多方面专业知识,其中的“学科课程标准”属于(C)A.教育知识B.学科知识C.学科教学知D.通识性知识4.在教育改革过程中,某些学校根据不同学生的学习需求,打破班级原有结构,重新组成教学班,学生可以到不同的教学班上课。
这被称为(c)A.合作学习B.道尔顿制C.走班制D.分层教学5.下列说法中,最接近“内发论”思想的是(A)A.仁义礼智,非由外铄我也,我固有之也,弗思耳矣B.生而同声,长而异俗,教使之然也C.一个人的身心发展是内外因素在个体实践活动中相互作用的结果D.最初的心灵像一块白板,一切观念和记号都来自于后天的经验6.“有的人观察能力强,有的人记忆能力好:有的人善于理性思维,有的人长于形象思维。
”这句话说的是人的发展具有(D)A.顺序性B.不平衡性C.阶段性D.个别差异性7.“国家的教育制度只有一个目标,那就是造就公民.”这种教有目的观属于(B)A.个人本位论B.社会本位论C.生活本位论D.知识本位论8.中小学课程不管过去、现在、未来都应是“不变的学问”,因此,学习者要认真地阅读那些经历了许多世纪仍广泛流传的经典著作。
这种观点属于课程理论流派中的(C)A.经验主义B.后现代主义C.永恒主义D结构主义9.“知识藴涵着科学精神和人文精神”,这意味着知识具有(B)A.认识价值B.陶冶价值C.能力价值D.实践价值10.推行STEAM、创客教育、研学旅行等课程,引导学生走出校门、走向社会,在真实、多元、跨学科的社会生活情境中学习。
2018安徽教师招聘考试《小学教育综合》真题卷与参考答案1.《安徽省中小学办学行为规范(试行)》规定走读生每天在校教育教学活动的时间,小学不超过( ) AA.6小时B.7小时C.8小时D.9小时.1.A【解析】根据《安徽省中小学办学行为规范(试行)》的规定,走读生每天在校教育教学活动的时间,小学不超过6小时,初中不超过7小时,普通高中不超过8小时。
2.《中小学公共安全教育指导纲要》规定,公共安全教育的形式在小学() CA.以体验和辨析为准B.以活动和体验为主C.以游戏和模拟为主D.以游戏和辨析为主2.C【解析】根据《中小学公共安全教育指导纲要》的规定,公共安全教育的形式在小学以游戏和模拟为主,初中以活动和体验为主;高中以体验和辨析为主。
3.关爱小学生属于《小学教师专业标准》内容专业理念和师德中的() BA.职业理解与认识B.对小学生的态度与认识C.教育与教学的态度与行为D.个人修养与行为4.《基础教育课程改革纲要(试行)》关于综合实践活动课程,下列说法错误的是() BA.国家规定必须实施的课程B.只在小学阶段开设C.目标是提高学生利用所学知识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D.包括“研究性学习”B【解析】根据《基础教育课程改革纲要(试行)》的规定,从小学至高中设置综合实践活动并作为必修课程,其内容主要包括:信息技术教育、研究性学习、社区服务与社会实践以及劳动与技术教育。
强调学生通过实践,增强探究和创新意识,学习科学研究的方法,发展综合运用知识的能力。
增进学校与社会的密切联系,培养学生的社会责任感。
在课程的实施过程中,加强信息技术教育,培养学生利用信息技术的意识和能力。
了解必要的通用技术和职业分工,形成初步技术能力。
所以,B项的说法是错误的。
5.下列关于师生关系的属性的表述中,不恰当的是() DA.教育关系B.心理关系C.伦理关系D.合同关系【解析】师生之间的现实关系是不断变化和丰富多样的,可以从不同的层面进行划分,主要表现为社会关系、教育关系、心理关系和伦理关系。
2018安徽特岗教育综合知识真题解析一、单选题1.党的十九大报告指出,优先发展教育事业,推动城乡义务教育一体化发展,高度重视A.农村义务教育B.城乡义务教育C.学前教育D.职业教育2.《安徽省中小学办学行为规范(试行)》规定:要规范教学行为,科学安排作息时间,义务教育阶段学生每天睡眠时间不少于A.7小时B.8小时C.9小时D.10小时3.实施科教兴国战略的目的是充分发挥教育在现代化社会发展中的A.政治功能B.经济功能C.文化功能D.人口功能4.教师利用环境和自身的教育因素,对学生进行潜移默化的熏陶和感染。
使其在耳濡目染中受到感化,这种德育方法是A.说服教育法B.榜样示范法C.陶冶教育法D.实践锻炼法5.经过长时间的积累,教师会形成个性化的,独特的,富有规律性的做法。
这些做法属于A.本体性知识B.通识性知识C.条件性知识D.实践性知识6.教学过程中教师通过提问激疑,引导教学步步深入,贯彻了教学的A.启发性原则B.因材施教性原则C.巩固性原则D.直观性原则7.教师的教学风格属于A.观念性隐性课程B.物质性隐性课程C.制度性隐性课程D.关系性隐性课程8.黑色的炭在日光下是黑色的,在月光下我们仍然认为它是黑色的。
这主要体现了知觉的A.选择性B.理解性C.整体性D.恒常性9.学生在学习过程中敢于对教师提出质疑,勇于向权威挑战,反映了学生的思维具有A.深刻性B.灵活性C.敏捷性D.批判性10.人们从事任何活动都必须具备一些基本能力,如观察力、记忆力、想象力、抽象概括能力等,这些能力属于A.特殊能力B.一般能力C.模仿能力D.创造能力11.学习是学习者通过加工、改造已有的知识经验,来解释有关现象,生成新的意义的过程。
该观点属于A.人本主义学习理论B.建构主义学习理论C.行为主义学习理论D.社会学习理论12.人们经历过的事物都会在头脑中留下痕迹,并且可以在一定条件下呈现出来,这是二、判断题13.《中华人民共和国未成年人保护法》规定:对未满十周岁的小学生的信件、日记、电子邮件,教师可以代为开拆查阅。
【导语】2018年度全省中⼩学新任教师招聘统⼀笔试由省教育厅、省⼈⼒资源和社会保障厅共同组织实施。
本次教招统考笔试科⽬为《教育综合知识》和《学科专业知识》两科。
为⼤家收集了2018年安徽中⼩学教师招聘考试《教育综合知识》真题及答案,供各位考⽣估分。
以下是为⼤家准备的相关内容,希望对⼤家有所帮助!2018年安徽中⼩学教师招聘考试《⼩学教育综合知识》真题及答案 ⼀、单项选择题(本⼤题共35⼩题,每⼩题1分,共35分。
) 1.党的⼗九⼤报告指出,建设教育强国是中华民族伟⼤复兴的(A) A.基础性⼯程 B.辅助性⼯程 C.阶段性⼯程 D.形象性⼯程 2.《安徽省中⼩学办学⾏为规范(试⾏)》规定义务教育阶段学⽣每天睡眠不少于(D) A.6⼩时 B.7⼩时 C.8⼩时 D.9⼩时 3.《中⼩学教育质量综合评价指标框架(试⾏)》中的“学业负担状况关键指标”不包括(C) A.学习时间 B.课业质量 C.学习⽔平 D.学习压⼒ 4.⼼理学是研究⼼理现象及其发展规律的科学,⼼理现象⼜称(C) A.⼼理过程 B.⼼理特性 C.⼼理活动 D.⼼理特质 5.从教育系统运⾏的空间特性来看,可将教育形态划分为(D) A.古代教育、近代教育和现代教育 B.农业社会的教育、⼯业社会的教育与信息社会的教育 C.⾮制度化教育与制度化教育 D.家庭教育、学校教育与社会教育 6.嗅觉适应⼀般表现为感受性的(B) A.提⾼ B.降低 C.或提⾼或降低 D.没有变化 7.意志的⾸要特征(A) A.⾃觉确定⾏动⽬的 B.对活动的调节 C.克服内外困难 D.以随意运动作为基础 8.斯滕伯格的智⼒成分亚理论中的成分中的“成分”不包括(A) A.经验成分 B.操作成分 C.知识获得成分 D.元成分 9.程序性知识学习在头脑中表征⽅式被称为(C) A.图式 B.认知结构 C.产⽣式系统 D.命题络 10.关于“圆的直径是它半径的两倍”学习是(C) A.概念学习 B.认知策略 C.规则或原理学习 D.下位学习。
2018年安徽省教师公开招聘考试(幼儿园-教育理论综合知识)真题试卷汇编5(题后含答案及解析)题型有:1. 单项选择题 6. 判断题7. 简答题9. 材料分析题单项选择题1.4~5岁儿童在活动中能保持有意注意( )A.3.5分钟B.10分钟C.20分钟D.20~25分钟正确答案:B解析:在良好的教育环境下,3岁幼儿能够集中注意3~5分钟左右,4岁幼儿注意可持续10分钟左右,5~6岁的幼儿注意能保持20分钟左右。
2.3岁小明回家兴奋地告诉妈妈,他今天得了一颗小红花,但后来,妈妈了解到根本没有这回事,这说明幼儿( )A.想象无明确的目的B.撒谎C.移情D.想象同现实混淆正确答案:D解析:幼儿的记忆存在着正确性差的特点,容易受暗示,容易把现实与想象混淆,常用自己虚构的内容来补充记忆中残缺的部分,把主观臆想的事情当作自己亲身经历过的事情来回忆。
3.幼儿经常把动物或一些物体当人来对待,比如:经常看见幼儿和花儿说话,这体现出幼儿具体形象思维的( )特点。
A.具体性B.形象性C.经验型D.拟人性正确答案:D解析:拟人性是指学前儿童往往把动物或一些物体当人对待。
他们赋予小动物或玩具以自己的行动经验和思想感情和它们说话,把它们当作好朋人来对待。
4.幼儿“电报式语言”出现在( )A.1~1.5岁B.1.5~2岁C.2~3岁D.3岁以后正确答案:B解析:出现双词句(电报句)阶段是在幼儿1.5~2岁这个年龄阶段。
5.幼儿期典型的性格特征是( )A.好模仿B.好奇好问C.好动D.破坏行为正确答案:A解析:模仿性强是幼儿期的典型特征,小班幼儿表现尤为突出。
6.下列哪种行为不利于调节幼儿激动的情绪( )A.转移注意力B.大声呵斥C.冷处理D.消退正确答案:B解析:成人帮助孩子控制情绪的方法包括:转移注意法、冷处理法、消退法。
7.现代社会的发展,新思潮的涌入,性别角色越来越模糊,主要影响幼儿性别角色行为的因素有( )①生物遗传因素②父母对幼儿性别角色和行为起着引导和强化的作用③模仿和扮演的角色④大众媒体的强化A.①②③B.①②④C.②③④D.①②③④正确答案:D解析:影响幼儿性别角色行为的因素有:(1)生物因素对幼儿性别行为有一定的影响;(2)父母的行为对幼儿性别角色和行为起着引导、被模仿和强化的作用;(3)大众媒体的强化,大众媒体在一定程度上也会强化;(4)教学环境;(5)模仿与扮演游戏。
2018年安徽特岗教师《教育综合知识》真题及答案一、单选题1.党的十九大报告指出,优先发展教育事业,推动城乡义务教育一体化发展,高度重视A.农村义务教育B.城乡义务教育C.学前教育D.职业教育2.《安徽省中小学办学行为规范(试行)》规定:要规范教学行为,科学安排作息时间,义务教育阶段学生每天睡眠时间不少于A.7小时B.8小时C.9小时D.10小时3.实施科教兴国战略的目的是充分发挥教育在现代化社会发展中的A.政治功能B.经济功能C.文化功能D.人口功能4.教师利用环境和自身的教育因素,对学生进行潜移默化的熏陶和感染。
使其在耳濡目染中受到感化,这种德育方法是A.说服教育法B.榜样示范法C.陶冶教育法D.实践锻炼法5.经过长时间的积累,教师会形成个性化的,独特的,富有规律性的做法。
这些做法属于A.本体性知识B.通识性知识C.条件性知识D.实践性知识6.教学过程中教师通过提问激疑,引导教学步步深入,贯彻了教学的A.启发性原则B.因材施教性原则C.巩固性原则D.直观性原则7.教师的教学风格属于A.观念性隐性课程B.物质性隐性课程C.制度性隐性课程D.关系性隐性课程8.黑色的炭在日光下是黑色的,在月光下我们仍然认为它是黑色的。
这主要体现了知觉的A.选择性B.理解性C.整体性D.恒常性9.学生在学习过程中敢于对教师提出质疑,勇于向权威挑战,反映了学生的思维具有A.深刻性B.灵活性C.敏捷性D.批判性10.人们从事任何活动都必须具备一些基本能力,如观察力、记忆力、想象力、抽象概括能力等,这些能力属于A.特殊能力B.一般能力C.模仿能力D.创造能力11.学习是学习者通过加工、改造已有的知识经验,来解释有关现象,生成新的意义的过程。
该观点属于A.人本主义学习理论B.建构主义学习理论C.行为主义学习理论D.社会学习理论12.人们经历过的事物都会在头脑中留下痕迹,并且可以在一定条件下呈现出来,这是A.感觉B.知觉C.记忆D.思维二、判断题13.《中华人民共和国未成年人保护法》规定:对未满十周岁的小学生的信件、日记、电子邮件,教师可以代为开拆查阅。
14.“揠苗助长”违背了人的身心发展的顺序性。
15.教科书规定了学科的教学目的与任务、知识的范围、深度和结构、教学进度以及有关教学法的基本要求。
16.个体活动制约着环境影响的内化与主体的自我建构。
17.激情是在出乎意料的紧张情况下所产生的情绪状态。
18.动作技能的形成需要长时间的反复练习,因此练习的次数越多越好。
19.需要是对有机体内部不平衡状态的反映,表现为有机体对内外环境条件的欲求。
20.不管刮风下雨,学生们都能坚持锻炼,毫不动摇,这是意志果断性的表现。
三、简答题21.简述谈话法的含义及其运用的基本要求。
22.简述激发学生学习动机的方法。
四、材料分析题23.阅读材料,回答问题。
重庆市江北区洋河花园实验小学在二十多年的办学过程中,通过校园文化环境、课程体系、教学模式、评价管理的重构,要求教育者基于人的生长性及可塑性。
相信每个孩子身上都有“美”,让每个孩子都能得到所需要的教育,获得个性化成长,逐渐形成了“成全每一个孩子”的理念。
学校创设了《“激活课堂”评价表》,并对教师的课堂教学提出了具体要求。
例如情境创设要引发学生的思考,能让学生发出自己的声音;要确保教师对学生不同理解的倾听,避免教师用自己的思考压制和取代学生的思考;要为师生的共同成长提供契机。
走进教室,随处可见孩子们手捧书籍,静静阅读;在操场上,足球、篮球、田径等运动项目则开展得如火如荼……师生关系良好、生生关系平等、家校关系和谐,洋河花园实验小学朝着实现“成全每一个孩子”的目标迈出了坚实的步伐。
——资料来源:尹从昭、曹海燕:《在这里,成全每一个孩子》,载《人民教育》,2018年第2期,有改动。
(1)新时代的教师应树立什么样的学生观?(2)成为“成全每一个孩子”,新时代的教师应如何处理师生关系?【参考答案】一、单选题1. A【解析】十九大报告指出:推动城乡义务教育一体化发展,高度重视农村义务教育,办好学前教育、特殊教育和网络教育,普及高中阶段教育,努力让每个孩子都能享有公平而有质量的教育。
2. C【解析】《安徽省中小学办学行为规范(试行)》规定:要规范教学行为,科学安排作息时间,义务教育阶段学生每天睡眠时间不少于9小时。
3. C【解析】“科教兴国”是指全面落实科学技术是第一生产力的思想,坚持教育为本,把科技和教育摆在经济、社会发展的重要位置,增强国家的科技实力及向现实生产力转化的能力,提高全民族的科技文化素质,把经济建设转移到依靠科技进步和提高劳动者素质的轨道上来,加速实现国家的繁荣强盛。
4. C【解析】陶冶法是指通过创设一定的情境,让学生在情境中自然而然地进行潜移默化的感化和熏陶,从而使他们的道德情感和心灵得到完善的一种方法。
5. D【解析】实践性知识指在日常工作过程中积累形成的。
6. A【解析】启发性原则是指在教学活动中,教师要调动学生的主动性和积极性,引导他们通过独立思考、积极探索,生动活泼地学习,自觉地掌握科学知识,提高分析问题和解决问题的能力。
7. A【解析】隐性课程的表现形式主要有:(1)观念性隐性课程。
包括隐藏于显性课程之中的意识形态,学校的校风、学风,有关领导与教师的教育理念、价值观、知识观、教学风格、教学指导思想等。
(2)物质性隐性课程。
包括学校建筑、教室的设置、校园环境等。
(3)制度性隐性课程。
包括学校管理体制、学校组织机构、班级管理方式、班级运行方式。
(4)心理性隐性课程。
主要包括学校人际关系状况,师生特有的心态、行为方式等。
8. D【解析】知觉的恒常性是指客观事物本身不变,但知觉条件在一定范围内发生变化时,人的知觉映象仍相对不变。
9. D【解析】思维的批判性是指善于批判地评价他人的思想与成果,也善于批判地对待自己的思想与成果。
10. B【解析】一般能力是指观察、记忆、思维、想象等能力,通常也叫智力。
它是人们完成任何活动所不可缺少的,是能力中最主要又最一般的部分。
特殊能力是指人们从事特殊职业或专业需要的能力。
11. B【解析】建构主义的学习观认为:学习的主动建构性。
学习不是由教师向学生传递知识的过程,而是学生建构知识的过程;学习者不是被动的信息吸收者,而是主动的信息建构者。
学习者综合、重组、转换、改造头脑中已有的知识经验,来解释新信息、新事物、新现象,或者解决新问题,最终生成个人的意义。
12. C【解析】记忆是人脑对过去经验的保持和再现。
它是比感知觉更为复杂的心理现象。
人们感知过的事物、体验过的情绪情感、做过的活动及动作等都可能在头脑中留下痕迹,以后还会再认或回忆出来,这就是记忆现象。
二、判断题13. ×【解析】《中华人民共和国未成年人保护法》第三十九条规定任何组织或者个人不得披露未成年人的个人隐私。
对未成年人的信件、日记、电子邮件,任何组织或者个人不得隐匿、毁弃;除因追查犯罪的需要,由公安机关或者人民检察院依法进行检查,或者对无行为能力的未成年人的信件、日记、电子邮件由其父母或者其他监护人代为开拆、查阅外,任何组织或者个人不得开拆、查阅。
14. √【解析】人从出生到长大成人,身心发展是一个由低级到高级、由简单到复杂的连续不断的发展过程。
个体身心的发展在整体上存在一定的顺序,身心发展的个别过程和特点的出现也具有一定的顺序。
“拔苗助长”、“陵节而施”都是有违身心发展的规律的。
15. ×【解析】课程标准规定了学科的教学目的与任务、知识的范围、深度和结构、教学进度以及有关教学法的基本要求。
16. √【解析】17. ×【解析】激情,是一种爆发性、强烈而短暂的情绪体验。
18. ×【解析】动作技能的练习并不是越多越好,要有必要而适当的练习。
19. √【解析】题干描述的属于需要的概念。
20. ×【解析】题干描述的是意志坚韧性的表现。
三、简答题21.谈话法亦称问答法,是教师根据学生已有的知识和经验,通过师生间的问答使学生获取知识的一种方法。
谈话法的基本要求:(1)谈话前,要在明确教学目的、把握教材重点、摸透学生情况的基础上,认真拟定谈话的提纲,精心设计谈话的步骤,审慎选择谈话的方式,正确解析谈话的问题。
(2)谈话过程中,教师提出的每一个问题,都应紧扣教材,难易适当,既要面向全体,又要因人而异。
(3)谈话结束后,教师要及时小结,使学生零乱的知识得到整理,错误的地方得到纠正,含混的答案得到澄清。
22.(1)了解和满足学生的需要,促进学习动机的产生。
(2)重视立志教育,对学生进行成就动机训练。
(3)帮助学生确立正确的自我概念,获得自我效能感。
(4)培养学生努力导致成功的归因观。
(5)创设问题情境,激发兴趣,维持好奇心。
(6)根据作业难度,恰当控制动机水平。
(7)充分利用反馈信息,妥善进行奖惩。
(8)正确指导结果归因,促使学生继续努力。
四、案例分析题23. (一)新时代的教师应树立这样的学生观:(1)学生是发展的人。
(2)学生是独特的人完整的人,有自身的独特性,与成人有巨大差异。
(3)学生是教育活动的主体。
(4)学生是责权主体。
(5)学生的成长需要人文的关怀。
(结合材料即可)(二)①了解和研究学生;②树立正确的学生观;③热爱、尊重学生,公平对待学生;④提高教师自身的素质(影响师生关系的核心因素);⑤主动与学生沟通,善于与学生交往。
(结合材料即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