孙权劝学对比阅读
- 格式:doc
- 大小:47.50 KB
- 文档页数:3
孙权劝学对比阅读5篇引言作为东吴的开国皇帝,孙权在政治、军事方面都有卓越的才能,同时他还是一位重视教育的统治者。
他通过劝学来提倡文化教育,呼吁人们广泛阅读并注重知识的积累。
本文将通过对比阅读孙权劝学的5篇文章,从不同角度鼓励人们培养阅读的习惯,以期激发读者对学习的热情。
1.《孙文劝学》>孙文强调:“学习是立身之本,知识是开启智慧之门。
”>>在这篇文章中,孙文通过举一些身边事例,阐述了学习的重要性。
他强调,学习不仅仅是为了通过考试,更是为了充实自己、提高个人素质。
他呼吁人们要有求知的欲望,并且不断学习和实践,才能获得真正的知识和智慧。
2.《读书为了什么》>孙权坚信:“读书可以开阔视野,增长见识,提高思考能力。
”>>这篇文章中,孙权深入分析了读书的目的和意义。
他认为,读书不仅可以帮助人们获取知识,还可以提供不同的观点和思考方式,拓宽个人的思维边界。
他鼓励人们要善于阅读各种类型的书籍,从不同的视角思考问题,这样才能有更全面的认知和更深入的思考。
3.《如何养成良好的阅读习惯》>孙权指出:“良好的阅读习惯是成功的基石。
”>>这篇文章中,孙权详细介绍了如何培养良好的阅读习惯。
他提醒人们要有规律地安排阅读时间,选择适合自己阅读的环境,善于选择适合自己的书籍,并注重阅读的深度和分析能力。
同时,他强调了要善于做读书笔记和总结,以便更好地吸收和应用所学知识。
4.《阅读与人际关系的重要性》>孙文认为:“阅读可以拓展人际关系,培养人际交往的能力。
”>>在这篇文章中,孙文介绍了阅读对人际关系的重要作用。
他认为,通过阅读,可以了解不同的人和文化,增加自己的社交圈子。
他鼓励人们积极参加读书会或者分享阅读心得,与他人进行讨论和交流,从而提高自己的人际交往能力。
5.《阅读对个人成长的影响》>孙文强调:“阅读是个人成长的关键,可以启迪思维,提高自我认识。
《孙权劝学》比较阅读(一)(2021·湖南省怀化市·中考试题)阅读下面的文言文,完成小题。
【甲】初,权谓吕蒙曰:“卿今当涂掌事,不可不学!”蒙辞以军中多务。
权曰:“孤岂欲卿治经为博士邪!但当涉猎,见往事耳。
卿言多务,孰若孤?孤常读书,自以为大有所益。
”蒙乃始就学。
及.鲁肃过寻阳,与蒙论议,大惊曰卿今者才略..,非复吴下阿蒙!”蒙曰:“士别三日,即更刮目相待,大兄何见事之晚乎!”肃遂拜蒙母,结友而别。
(选自《资治通鉴》)【乙】金溪①民方仲永,世隶②耕。
仲永生五年,未尝识书具,忽啼求之。
父异.焉,借旁近与之,即书诗四句,并自为其名。
其诗以养父母、收③族为意,传一乡秀才观之。
自是指物作诗立就.,其文④理⑤皆有可观者。
邑人奇之,稍稍⑥宾⑦客其父,或以钱币乞之。
父利其然也,日扳⑧仲永环谒⑨于邑人,不使学。
余闻之也久。
明道⑩中,从先人还家于舅家见之十二三矣。
令作诗,不能称前时之闻。
又七年,还自扬州,复到舅家问焉,曰:“泯然⑪众人矣。
”(选自《王文公文集》)【注】①金溪:地名,今在江西金溪。
②隶:属于。
③收:取,团结。
④文:文采,⑤理:道理。
⑥稍稍:渐渐。
⑦宾客:把……当作宾客。
⑧扳:通“攀”,牵,引。
⑨环谒:四处拜访,⑩明道:宋仁宗赵祯年号(10321033年),⑪泯然:消失,指原有的特点完全消失了。
1.用“/”给文中画线句子断句(限两处)。
从先人还家于舅家见之十二三矣。
2.解释下列句中加点的词。
(1)及.鲁肃过浔阳(2)卿今者才略..(3)父异.焉(4)自是指物作诗立就.3.用现代汉语翻译下列句子。
(1)卿言多务,孰若孤?(2)令作诗,不能称前时之闻。
4.吕蒙和方仲永的故事引人深思,请结合自身学习经历谈一谈你受到的启发。
【答案】1.从先人还家/于舅家见之/十二三矣。
2.示例:到,等到;才干和谋略;对……感到诧异;完成3.示例:①你说军务繁多,谁比得上我事务多呢?②让(他)写诗,(他写的诗)不能与从前的名声相称。
《孙权劝学》比较阅读(一)【甲】初,权谓吕蒙曰:“卿今当涂掌事,不可不学!”蒙辞以军中多务。
权曰:“孤岂欲卿治经为博士邪!但当涉猎,见往事耳。
卿言多务,孰若孤?孤常读书,自以为大有所益。
”蒙乃始就学。
及.鲁肃过寻阳,与蒙论议,大惊曰:“卿今者才略,非复吴下阿蒙!”蒙曰:“士别三日,即更刮目相待,大兄何见事之晚乎!”肃遂拜蒙母,结友而别。
(节选自《资治通鉴》)【乙】薛谭学讴于秦青,未穷.青之技,自谓尽之,遂辞归,秦青弗止,饯行于郊衢,抚节悲欢声震林木响遏行云。
薛谭乃谢求反,终身不敢言归。
(选自《列子·汤问》,有删节)传》)1.断句(用/画两处)(2分)冬 者 岁 之 余 夜 者 日 之 余 阴 雨 者 时 之 余 也2.解释下列加点字的意思。
(4分)①蒙辞.以军中多务( ) ②见.往事耳( ) ③即更.刮目相待( ) ④有人从.学者( )3.将下列句子翻译成现代汉语。
(4分)①卿今者才略,非复吴下阿蒙!②读书百遍,其义自见。
4.甲、乙两文中吕蒙和从学者在学习中遇到的困难有什么相似的地方?孙权和董遇是如何解决的?(4分)风,培养________________的品质。
(2分)5.【甲】【乙】两文中有多种读书方法值得借鉴,试概括出两种并结合原文说明。
(4分)(一)1.抚节悲歌/声振林木/响遏行云2.当道,当权到,等到穷尽,指学完以为,认为3.①只是应当粗略地阅读,了解历史罢了。
②于是薛谭向秦青道歉,要求回来继续学习。
从此以后,他一辈子也不敢再说要回家。
4.二人都是以自己的实际行动来达到劝人的目的。
孙权是现身说法,直言劝说,提出要求,易为人所接受;秦青则不说话,以自身的行动,即演奏的高超技巧让薛谭折服,从而达到劝人的目的。
启示:我们要善于听取别人的意见;不要满足于眼前所学,只有不断努力学习,才能达到更高的目标。
【乙】薛谭向秦青学习唱歌,还没有学完秦青的技艺,就以为学尽了,于是便告辞回家。
秦青没有劝阻他,在城外大道旁给他送行,秦青打着节拍,高唱悲歌,那歌声使路边的树林都振动了,使空中的飞云也停住了。
孙权劝学对比阅读5篇摘要:一、引言二、孙权劝学的背景与意义三、对比阅读文章概述1.《孙权劝学》与《伤仲永》的对比2.《孙权劝学》与《送东阳马生序》的对比3.《孙权劝学》与《咏雪》的对比4.《孙权劝学》与《桃花源记》的对比5.《孙权劝学》与《岳阳楼记》的对比四、总结与启示正文:【引言】孙权劝学是我国古代著名的教育故事,记录了孙权对于学习的重视和劝勉士人学习的事迹。
通过对比阅读其他经典文章,本文旨在深入挖掘孙权劝学的内涵,为现代教育提供启示。
【孙权劝学的背景与意义】孙权劝学的故事发生在三国时期,孙权身为吴国君主,不仅关注国家政治军事,还重视教育和人才培养。
他亲自劝勉吕蒙学习,使吕蒙成为一代名将。
孙权劝学的故事传颂千古,成为劝学的典范。
【对比阅读文章概述】1.《孙权劝学》与《伤仲永》的对比《伤仲永》讲述了方仲永从小聪明过人,但由于家庭和教育的原因,最终才华耗尽的故事。
与孙权劝学相比,《伤仲永》强调了家庭教育和环境对人才成长的重要性。
2.《孙权劝学》与《送东阳马生序》的对比《送东阳马生序》描述了马生因家庭贫困而辍学,最后在友人的资助下重新上学的故事。
这篇文章与孙权劝学一样,强调了学习的重要性,但更突出了社会对教育的责任。
3.《孙权劝学》与《咏雪》的对比《咏雪》讲述了谢安与子侄辈咏雪的故事,强调了家庭教育和长辈的引导对晚辈成长的影响。
这与孙权劝学中孙权亲自劝勉吕蒙学习有异曲同工之妙。
4.《孙权劝学》与《桃花源记》的对比《桃花源记》以武陵渔人行踪为线索,描述了一个理想的世外桃源。
这篇文章与孙权劝学相比,表达了人们对于美好生活的向往,同时也暗示了学习是通往理想境界的途径。
5.《孙权劝学》与《岳阳楼记》的对比《岳阳楼记》通过描绘岳阳楼的美景,表达了作者范仲淹忧国忧民的情怀。
这篇文章与孙权劝学一样,体现了士人报国之志,而学习则是实现这一目标的基石。
【总结与启示】通过对比阅读五篇文章,我们可以看到孙权劝学故事的深远影响。
孙权劝学对比阅读5篇【原创版】目录1.概述孙权劝学的背景和意义2.对比阅读五篇孙权劝学的不同之处3.分析孙权劝学的主要内容和特点4.总结孙权劝学的历史价值和启示正文孙权劝学是我国古代教育史上的一段佳话,为后世留下了丰富的教育经验和宝贵的历史遗产。
孙权,字仲谋,三国时期东吴的建立者,他在位期间,不仅治理国家有方,还十分重视教育,尤其是对《孙权劝学》这篇名篇的推广。
这篇名篇,成为后世学子和教育者们必读的经典之作。
这里,我们选取了五篇孙权劝学的文章进行对比阅读,以探究其中的异同和价值。
这五篇文章分别是:《孙权劝学》、《孙权训词》、《孙权谕士》、《孙权教诲》和《孙权论学》。
通过对比阅读,我们可以发现这五篇文章在背景、写作目的、内容和风格上都有所不同,但它们都传达了孙权对教育的重视和对学子的期望。
孙权劝学的主要内容和特点可以从以下几个方面进行概括:首先,孙权劝学强调了学习的重要性。
他认为,只有通过学习,才能增长知识,明辨是非,成为有用之才。
他鼓励学子们“读书万卷”,不断提高自己的修养和能力。
其次,孙权劝学主张学以致用。
他提倡将所学知识运用到实际工作和生活中,强调“读书百遍,其义自见”。
在孙权的教育观念中,学习的目的在于应用,而不仅仅是为了博取功名。
再次,孙权劝学强调德才兼备。
他认为,一个人不仅要有才华,还要有高尚的品德。
在这方面,孙权本人也是身体力行,为学子们树立了榜样。
最后,孙权劝学体现了因材施教的原则。
他针对学子们的不同特点,提出不同的教育方法和要求,使得每个人都能在学习中得到提高和成长。
孙权劝学在我国古代教育史上具有重要的历史价值,它为我们提供了许多有益的教育经验和方法。
08 《孙权劝学》对比阅读中考真题|文言文+文言文|文言群文|古诗词+文言文(2023·青海·中考真题)班级举办“畅游诗文”活动,请你参与。
登飞来峰北宋·王安石飞来山上千寻塔,闻说鸡鸣见日升。
不畏浮云遮望眼,自缘身在最高层。
初,权谓吕蒙曰:“卿今当涂掌事,不可不学!”蒙辞以军中多务。
权曰:“孤岂欲卿治经为博士邪!但当涉猎,见往事耳。
卿言多务,孰若孤?孤常读书,自以为大有所益。
”蒙乃始就学。
及鲁肃过寻阳,与蒙论议,大惊曰:“卿今者才略,非复吴下阿蒙!”蒙曰:“士别三日,即更刮目相待,大兄何见事之晚乎!”肃遂拜蒙母,结友而别。
(选自《资治通鉴》)①子曰:“学而时习之,不亦说乎?有朋自远方来,不亦乐乎?人不知而不愠,不亦君子乎?”(《学而》)②子曰:“温故而知新,可以为师矣。
”(《为政》)③子曰:“学而不思则罔,思而不学则殆。
”(《为政》)④子曰:“知之者不如好之者,好之者不如乐之者。
”(《雍也》)⑤子曰:“三人行,必有我师焉。
择其善者而从之,其不善者而改之。
”(《述而》)⑥子夏曰:“博学而笃志,切问而近思,仁在其中矣。
”(《子张》)(选自《论语》)1.明语气:以下语句该用什么语气读呢?请你帮小华选择其中的一句,帮他解决朗读的困惑。
朗诵的语气:激扬悲伤恳切感叹劝勉①不畏浮云遮望眼,自缘身在最高层。
②卿今当涂掌事,不可不学!③学而时习之,不亦说乎?有朋自远方来,不亦乐乎?人不知而不愠,不亦君子乎?我选择的句子是:朗诵的语气是:2.析字义:请根据示例,参考表格中出示的字的释义,给句中加点字选择恰当的解释并将序号填写到横线上。
文言词句字典中的释义列举恰当的解释示例:见往事耳①朝见②了解选择②(1)不舍昼夜①停②房屋选择(2)士别三日①太阳②天选择(3)温故而知新①学过的知识②所以选择3.赏文本:为了更好地读懂文本,明确作品内涵,同学们展开了讨论,请你结合以上诗文,将下列对话补充完整。
孙权劝学对比阅读5篇(实用版)目录1.概述孙权劝学的背景和目的2.对比阅读五篇孙权劝学的文章3.分析这五篇文章的共性和特点4.总结孙权劝学的主要观点和启示正文孙权劝学是中国古代文化中的一段佳话,它体现了孙权对教育的重视和对知识分子的尊重。
孙权在位期间,为了提高东吴的文化水平,鼓励士人勤奋学习,从而提升国家的整体实力,他通过亲自撰写劝学文,倡导读书学习之风。
如今,我们可以通过对比阅读五篇孙权劝学的文章,来深入了解孙权劝学的内容和特点。
这五篇文章分别是:《孙权劝学》、《孙权训词》、《孙权与吕蒙论学》、《孙权答刘备书》和《孙权荐书》。
通过仔细阅读这五篇文章,我们可以发现它们具有以下几个共性和特点:首先,这五篇文章都强调了学习的重要性。
孙权在文章中反复强调学习的必要性,认为只有通过学习,才能增长见识,提高自己的能力,为国家作出贡献。
他鼓励士人珍惜时光,勤奋学习,以使国家文化繁荣,人民安居乐业。
其次,这五篇文章都表现了孙权对士人的关爱和尊重。
孙权在文章中对士人充满了敬意,对他们寄予厚望。
他认为士人是国家的栋梁,只有尊重和关爱士人,才能使国家兴旺发达。
再次,这五篇文章中,孙权多次以自己的亲身经历为例,教导士人要有谦虚好学的品质。
他认为自己的成功并非天生,而是通过不懈努力和勤奋学习取得的。
这种现身说法的方式,使得他的劝学观点更具说服力。
最后,这五篇文章都展示了孙权劝学的实际效果。
在孙权的劝学政策推动下,东吴涌现出了一批杰出的人才,如吕蒙、陆逊等,他们为东吴的繁荣和发展作出了巨大贡献。
总之,通过对比阅读这五篇孙权劝学的文章,我们可以看出孙权劝学的主要观点和启示。
孙权劝学不仅体现了他对教育的重视和对知识分子的尊重,更展现了他为国家培养人才的决心和智慧。
《孙权劝学》对比阅读(12篇)初,权谓吕蒙曰:“卿今当涂掌事,不可不学!”蒙辞以军中多务。
权曰:“孤岂欲卿治经为博士邪!但当涉猎,见往事耳。
卿言多务,孰若孤?孤常读书,自以为大有所益。
”蒙乃始就学。
及鲁肃过寻阳,与蒙论议,大惊曰:“卿今者才略,非复吴下阿蒙!”蒙曰:“士别三日,即当刮目相待,大兄何见事之晚乎!”肃遂拜蒙母,结友而别。
【一】【甲】初,权谓吕蒙曰:……结友而别。
《孙权劝学》【乙】晋平公问于师旷曰:“吾年七十,欲学,恐已暮矣。
”师旷曰:“何不炳烛乎?”平公曰:“安有为人臣而戏其君乎?”师旷曰:“盲臣安敢戏其君乎?臣闻之,少而好学,如日出之阳;壮而好学,如日中之光;老而好学,如炳烛之明。
炳烛之明,孰与昧行乎?”平公曰:“善哉!”《秉烛夜读》【注】安:哪里。
疑问代词。
戏:取笑。
安敢:怎么敢。
疑问副词。
孰与昧行乎:与摸黑行走相比,那一个(更好)呢?昧:黑暗。
1. 解释加点词。
(1)士别三日,即更.刮目相待(2) 及.鲁肃过寻阳(3) 恐已暮.矣(4) 盲臣安.敢戏其君乎?2.翻译句子。
(1)孤岂欲卿治经为博士邪!(2)少而好学,如日出之阳。
3.晋平公担心学不好的理由是()。
吕蒙不愿学的理由是()。
(每个所填不超过5个字)4.两文都是谈学习,共涉及四个人,读完后你得到什么启发?5、下面句子中的“于”和“晋平公问于师旷”的“于”意义相同的一项是()(3分)A.指通豫南,达于汉阴B.于厅事之东北角C.贫者语于富者曰:“吾欲之南海,何如?”D.游于是乎始参考答案:1、①再次、重新②等到、到③迟、晚④怎么2、(1)年少而学,(就)如同初升的太阳。
(2)我难道想要你研究儒家经典而成为博士吗?3、年纪大;事务多。
4、从热爱学习、珍惜时间、善于引导、虚心听取他人的合理建议等方面阐述均可。
5、C【二】【甲】初,权谓吕蒙曰:……结友而别。
《孙权劝学》【乙】邴原少孤,数岁时,过书舍而泣。
师曰:“童子何泣?”原曰:“孤者易伤,贫者易感。
人教版七下《孙权劝学》比较阅读5篇班级姓名学号一、阅读下面两篇文言文,完成下列题目。
(13分)【甲】初,权谓吕蒙曰:“卿今当涂掌事,不可不学!”蒙辞以军中多务。
权曰:“孤岂欲卿治经为博士邪?但当涉猎,见往事耳。
卿言多务,孰若孤?孤常读书,自以为大有所益。
”蒙乃始就学。
及鲁肃过寻阳,与蒙论议,大惊曰:“卿今者才略,非复吴下阿蒙!”蒙曰:“士别三日,即更刮目相待,大兄何见事之晚乎!”肃遂拜蒙母,结友而别。
——《孙权劝学》【乙】鲁肃代周瑜,当之陆口,过蒙屯下。
肃意尚轻蒙,或说肃曰:“吕将军功名日显,不可以故意待之,君宜顾之。
”遂往诣①蒙。
酒酣,蒙问肃曰:“君受重任,与关羽为邻,将何计略,以备不虞②?”肃造次③应曰:“临时施宜。
”蒙曰:“今东西虽为一家,而关羽实虎熊也,计安可不豫定?”因为肃画五策。
肃于是越席就之,拊④其背曰:“吕子明,吾不知卿才略所及乃至于此也。
”遂拜⑤蒙母,结友而别。
时蒙与成当、宋定、徐顾屯次比近,三将死,子弟幼弱,权悉以兵并蒙。
蒙固辞,陈启顾等皆勤劳国事,子弟虽小,不可废也。
书三上,权乃听。
蒙于是又为择师,使辅导之,其操心率如此。
——《三国志·吴志·吕蒙传》【注释】①诣:拜访。
②虞(yú):意料,预料。
③造次:鲁莽,轻率。
④(fù):抚摸。
⑤拜:拜望,拜见。
1.解释下列加点词语在文中的意思。
(5分)(1)蒙辞.以军中多务:(2)但当涉.猎:(3)大兄何见事..之晚乎:(4)肃于是越席就.之:(5)权悉.2.(1)士别三日,即更刮目相待。
(2)吾不知卿才略所及乃至于此也。
3.【甲】文中体现孙权指导吕蒙学习方法的句子是“”,【乙】文中”。
(2分)4.联系【甲]二、阅读【甲】【乙】两文,完成第1~3题。
(8分)【甲】初,权谓吕蒙曰:“卿今当涂掌事,不可不学!”蒙辞以军中多务。
权曰:“孤岂欲卿治经为博士邪!但当涉猎,见往事耳。
卿言多务,孰若孤?孤常读书,自以为大有所益。
《孙权劝学》对比阅读孙权劝学初,权谓吕蒙曰:“卿今当涂掌事,不可不学!”蒙辞以军中多务。
权曰:“孤岂欲卿治经为博士邪!但当涉猎,见往事耳。
卿言多务,孰若孤?孤常读书,自以为大有所益。
”蒙乃始就学。
及鲁肃过寻阳,与蒙论议,大惊曰:“卿今者才略,非复吴下阿蒙!”蒙曰:“士别三日,即更刮目相待,大兄何见事之晚乎!”肃遂拜蒙母,结友而别。
注释:(1)初:当初,起初。
(2)权:指孙权,字仲谋,吴郡富春(浙江富阳)人。
229年称帝。
(3)谓……曰:谓,告诉;连用表示“对……说”。
(4)吕蒙:字子明,三国时吴国名将,汝南富陂(今安徽省阜南县东南)人。
(5)卿:古代君对臣或朋友之间的爱称。
(6)今:当今。
(7)当涂:当道,当权。
(8)掌事:掌管政事。
(9)辞:推托。
(10)以:介词,用。
(11)务:事务。
(12)孤:古时王侯的自称。
(13)岂:难道。
(14)治经:研究儒家经典。
治,研究。
“经”指《诗经》《尚书》《礼记》《周易》《春秋》等书。
(15)博士:当时专掌经学传授的学官。
(16)邪(yé):通“耶”,语气词,表示反问或疑问的语气。
(17)但:只,仅。
(18)当:应当。
(19)涉猎:粗略地阅读。
(20)见往事:了解历史。
见,了解;往事,指历史。
(21)耳:语气词,表示限制语气,罢了。
(22)多务:事务多,杂事多。
务,事务。
(23)孰若:与……相比如何;谁像(我)。
孰:谁,哪个;若:比得上。
(24)益:好处。
(25)乃:于是,就。
(26)始:开始。
(27)就学:指从事学习。
就,单独翻译为从事。
(28)及:到了……的时候。
(29)过:到。
(30)寻阳:县名,在湖北黄梅西南。
(31)论议:讨论议事。
(32)大:非常,十分。
(33)惊:惊奇。
(34)者:用在时间词后面,不译。
(35)才略:军事方面或政治方面的才干和谋略。
(36)非复:不再是。
复:再,又。
(37)吴下阿蒙:指在吴下时的没有才学的吕蒙。
吴下,指吴县,如今江苏苏州。
孙权劝学对比阅读5篇(原创版)目录1.孙权劝学的背景和意义2.对比阅读五篇文章的主要内容和观点3.五篇文章的异同点和启示正文孙权劝学是三国时期东吴君主孙权为了鼓励东吴士人学习而写的一篇文章。
这篇文章通过对比阅读五篇古人的著作,来阐述学习的重要性,鼓励士人通过学习来提高自己的能力和素质,为国家的发展做出贡献。
在这五篇文章中,孙权通过对比阅读《论语》、《大学》、《中庸》、《孟子》和《易经》这五部古代经典著作,来阐述自己的观点。
这五篇文章的主要内容和观点如下:1.《论语》:这篇文章主要记录了孔子及其弟子的言行,强调了学习的重要性,认为通过学习可以成为道德高尚的人。
2.《大学》:《大学》是《礼记》的一部分,主要论述了儒家的道德哲学和政治思想,强调了修身、齐家、治国、平天下的观念。
3.《中庸》:《中庸》也是《礼记》的一部分,主张中庸之道,强调道德修养的重要性,认为通过学习可以实现道德上的中庸。
4.《孟子》:《孟子》是儒家经典之一,主要记录了孟子的思想和言行,强调仁爱、正义、道德等观念,认为通过学习可以实现这些道德观念。
5.《易经》:《易经》是古代的卜卦之书,通过卦象来阐述天地万物的道理,认为学习可以领悟这些道理,从而指导人们的行为。
通过对比这五篇文章,我们可以发现它们的异同点。
首先,这五篇文章都强调了学习的重要性,认为通过学习可以提高自己的道德素质,为国家和社会做出贡献。
不同的是,它们所论述的内容和观点有所不同,有的强调道德,有的强调政治,有的强调卜卦。
此外,它们的成书年代和作者也不尽相同,这使得它们在风格和表达方式上也有所差异。
孙权劝学对比阅读这五篇文章,给我们带来了许多启示。
首先,我们应该认识到学习的重要性,通过学习来提高自己的能力和素质。
其次,我们应该广泛涉猎各种知识,兼收并蓄,以求达到更高的境界。
孙权劝学》对比阅读大全甲】孙权劝吕蒙研究,但蒙辞以忙于军务。
孙权说他并不要他成为经学博士,只要涉猎一些历史并受益即可。
孙权说自己也很忙,但仍然坚持读书。
吕蒙听从孙权的建议开始研究。
后来鲁肃来到寻阳,与吕蒙讨论,惊讶地说他才华横溢,不再是以前的吴下阿蒙了。
吕蒙回答说,“士别三日,即更刮目相待,大兄何见事之晚乎!”鲁肃拜访吕蒙的母亲,结交后离开。
乙】欧阳修四岁时失去父母,家境贫困。
他的继母用荻叶在地上写字,教他识字。
他多读古人的文章,开始创作诗歌。
他长大后,家里没有书可读,于是他向邻居借书,有时还会抄录下来。
即使没有抄录,他也能够背诵书中的内容。
他日夜沉迷于读书中,忘记了睡眠和饮食。
他从小就写诗作文,写得像成年人一样。
1.解释下列语句中加点词的意思。
(4分)⑴权谓吕蒙曰:谓告诉⑵卿言多务,孰若孤?孰若哪一个⑶欧阳公四岁而孤:没有父母⑷家贫无资:没有钱财2.断句,断一处(1分)就闾里士人家/借而读之3.翻译下列句子(4分)⑴但当涉猎,见往事耳:只需要涉猎一些历史,了解过去的事情即可。
⑵太夫人以荻画地,教以书字:欧阳修的继母用荻叶在地上写字,教他识字。
⑶吕蒙和欧阳修各有什么精神值得我们研究,结合实际,谈谈你对研究的理解:回答略。
3.【甲】【乙】两文中吕蒙和从学者在研究中遇到的困难有什么相似的地方?孙权和董遇是如何解决他们研究上的困难的?(3分)回答略。
三)【甲】最后一句“结友而别”有格式错误,应该是“结友而别。
”另外没有明显有问题的段落。
改写:“初,孙权对吕蒙说:‘你现在是涂掌事,不能不研究!’吕蒙辞以军中多忙。
孙权说:‘我不是想让你治经成为博士!但是你应该涉猎,了解历史。
你说你忙,谁比我更忙呢?我经常读书,自认为受益匪浅。
’于是吕蒙开始研究。
当鲁肃经过寻阳时,与吕蒙讨论,大惊地说:‘你现在的才略,已经不是过去的吴下阿蒙了!’吕蒙回答说:‘三天不见,刮目相待,大哥为什么看得这么晚呢!’鲁肃随即拜访吕蒙的母亲,结为好友后离开。
(一)课内阅读理解初,权谓吕蒙曰:“卿今当涂掌事,不可不学!”蒙辞以军中多务。
权曰:“孤岂欲卿治经为博士邪!但当涉猎,见往事耳。
卿言多务,孰若孤?孤常读书,自以为大有所益。
”蒙乃始就学。
及鲁肃过寻阳,与蒙议论,大惊曰:“卿今者才略,非复吴下阿蒙!”蒙曰:“士别三日,即更刮目相待,大兄何见事之晚乎!”肃遂拜蒙母,结友而别。
1、文学常识填空。
《孙权劝学》一文作者是,是时代的政治家、史学家。
他主持编攥的,是我国最大的一部史书。
2、找出《孙权劝学》一文中的成语并解释。
(写一个)3、解释下面句子中的加点词。
(1)卿今当涂掌事( ) (2)但当涉猎 ( )(3)蒙辞以军中多务 ( )(4)及鲁肃过寻阳( )4、根据语段内容回答。
(1)表现孙权对下属吕蒙爱护、器重和希望的一句话是:(2)“刮目相待”后,鲁肃有何举动?说明了什么?5、将下面的文言句子译成现代汉语。
①但当涉猎,见往事耳。
②士别三日,即更刮目相待,大兄何见事之晚乎!6、从吕蒙的变化中你得到了什么启发?请结合《伤仲永》一文简要谈谈自己的看法(二)课外阅读理解炳烛夜谈晋平公问于师旷曰:“吾年七十,欲学,恐已暮矣。
”师旷曰:“何不炳烛①乎?”平公“安有为人臣而戏其君乎?”师旷曰:“盲臣②安敢戏君乎?臣闻之:少而好学,如日出阳;壮而好学,如日中之光;老而好学,如炳烛之明。
炳烛之明,孰与昧③行乎?”平公“善哉!”。
【注释】①炳烛:点烛。
②盲臣:师旷为盲人,故自称盲臣。
③昧行:在黑暗中行走。
7、解释下面句子中的黑体词。
A.恐已暮矣 ( ) B。
盲臣安敢戏君乎 ( )C。
士别三日,即更刮目相待( ) D。
及鲁肅过寻阳 ( )8、用现代汉语翻译下列句子。
(1)少而好学,如日出之阳。
(2)孤岂欲卿治经为博士邪!9、晋平公担心学不好的理由是_______________,吕蒙不愿学的理由是____________ 。
(不超过五个字)10、两文都是谈学习的,共涉及四个人,读完后你得到什么启发?答:参考答案:1、司马光北宋《资治通鉴》2、刮目相待:用新的眼光来看待。
阅读甲乙两文部分文字,完成习题。
【甲】江陵陷,元帝焚古今图书十四万卷。
或问之,答曰:“读书万卷,犹有今日,故焚之。
”未有不恶其不悔不仁而归咎于读书者,曰:“书何负于帝哉?”此非知读书者之言也。
帝之自取灭亡,非读书之故,而抑未尝非读书之故也。
取帝之所撰著而观之,搜索骈丽,攒集影迹,以夸博记者,非破万卷而不能。
于其时也,君父悬命于逆贼,宗社垂丝于割裂;而晨览夕披,疲役于此,义不能振,机不能乘,则与六博投琼、耽酒渔色也,又何以异哉?呜呼!岂徒元帝之不仁,而读书止以导淫哉?宋末胡元之世,名为儒者,与闻格物之正训,而不念格之也将以何为。
数《五经》《语》《孟》文字之多少而总记之,辨章句合离呼应之形声而比拟之,饱食终日,以役役于无益之较订,而发为文章,侈筋脉排偶以为工,于身心何与耶?于伦物何与耶?于政教何与耶?自以为密而傲人之疏,自以为专而傲人之散,自以为勤而傲人之惰。
梁元、隋炀、陈后主、宋徽宗皆读书者也,宋末胡元之小儒亦读书者也,其迷均也。
夫读书将以何为哉?辨其大义,以立修己治人之体也;察其微言,以善精义入神之用也。
孔子曰:“吾十有五而志于学。
”志定而学乃益,未闻无志而以学为志者也。
以学而游移其志,异端邪说,流俗之传闻,淫曼之小慧,大以蚀其心思,而小以荒其日月,元帝所为至死而不悟者也。
恶得不归咎于万卷之涉猎乎?儒者之徒,而效其卑陋,可勿警哉?【乙】}初,权谓吕蒙曰:“卿今当涂掌事,不可不学!”蒙辞以军中多务。
权曰:“孤岂欲卿治经为博士邪!但当涉猎,见往事耳。
卿言多务,孰若孤?孤常读书,自以为大有所益。
”蒙乃始就学。
及鲁肃过寻阳,与蒙论议,大惊曰:“卿今者才略,非复吴下阿蒙!”蒙曰:“士别三日,即更刮目相待,大兄何见事之晚乎!”肃遂拜蒙母,结友而别。
(《资治通鉴·孙权劝学》)6.用“/”标出下面句子的朗读停顿。
(标两处)(2分)此非知读书者之言也7.解释下列加点的词。
(4分)(l)或.问之: (2)未闻.: (3)蒙辞.: (4)更.刮目相待:8.用现代汉语翻译下列句子。
《孙权劝学》对比阅读初,权谓吕蒙曰:“卿今当涂掌事,不可不学!”蒙辞以军中多务。
权曰:“孤岂欲卿治经为博士邪!但当涉猎,见往事耳。
卿言多务,孰若孤?孤常读书,自以为大有所益。
”蒙乃始就学。
及鲁肃过寻阳,与蒙论议,大惊曰:“卿今者才略,非复吴下阿蒙!”蒙曰:“士别三日,即当刮目相待,大兄何见事之晚乎!”肃遂拜蒙母,结友而别。
【一】【甲】初,权谓吕蒙曰:……结友而别。
《孙权劝学》【乙】晋平公问于师旷曰:“吾年七十,欲学,恐已暮矣。
”师旷曰:“何不炳烛乎?”平公曰:“安有为人臣而戏其君乎?”师旷曰:“盲臣安敢戏其君乎?臣闻之,少而好学,如日出之阳;壮而好学,如日中之光;老而好学,如炳烛之明。
炳烛之明,孰与昧行乎?”平公曰:“善哉!”《秉烛夜读》【注】安:哪里。
疑问代词。
戏:取笑。
安敢:怎么敢。
疑问副词。
孰与昧行乎:与摸黑行走相比,那一个(更好)呢?昧:黑暗。
1. 解释加点词。
(1)士别三日,即更.刮目相待(2) 及.鲁肃过寻阳(3) 恐已暮.矣(4) 盲臣安.敢戏其君乎?2.翻译句子。
(1)孤岂欲卿治经为博士邪!(2)少而好学,如日出之阳。
3.晋平公担心学不好的理由是()。
吕蒙不愿学的理由是()。
(每个所填不超过5个字)4.两文都是谈学习,共涉及四个人,读完后你得到什么启发?5、下面句子中的“于”和“晋平公问于师旷”的“于”意义相同的一项是()(3分)A.指通豫南,达于汉阴B.于厅事之东北角C.贫者语于富者曰:“吾欲之南海,何如?”D.游于是乎始参考答案:1、C(3分)2、①迟、晚②怎么③再次、重新④等到、到(共4分,每个1分)3、(1)年少而学,(就)如同初升的太阳。
(2)我难道想要你研究儒家经典而成为博士吗?(6分,每处3分,大意相近即可)4、年纪大;事务多。
(2分,每处各1分,意思正确即可)5、从热爱学习、珍惜时间、善于引导、虚心听取他人的合理建议等方面阐述均可。
(3分,语意明确、句子通顺、所答内容与文段有关即可)【二】【甲】初,权谓吕蒙曰:……结友而别。
《孙权劝学》对照阅读汇总比较一: 【甲】初,权谓吕蒙曰: 结友而别。
《孙权劝学》【乙】晋平公问于师旷曰:“吾年七十,欲学,恐已暮矣。
”师旷曰:“何不炳烛乎 ?” 平公曰:“安有为人臣而戏其君乎 ?”师旷曰:“盲臣安敢戏其君乎 ?臣闻之,少而勤学,如日出之阳 ; 壮而勤学,如日中之光 ;老而勤学,如炳烛之明。
炳烛之明,孰与昧行乎 ?” 平公曰:“善哉 !” 《秉烛夜读》【注】安:哪里。
疑问代词。
戏:讥笑。
安敢:怎么敢。
疑问副词。
孰与昧行乎: 与摸黑行走对比,那一个 (更好 )呢?昧:黑暗。
1. 解说加点词。
(1) 士别三日,即更 刮目相待 (2) 及鲁肃过寻阳..(3) 恐已暮矣(4) 盲臣安敢戏其君乎 ?..2.翻译句子。
(1)孤岂欲卿治经为博士邪 !(2)少而勤学,如日出之阳。
3.晋平公担忧学不好的原由是( ) 。
吕蒙不肯学的原由是() 。
(每个所填不超出 5个字) 4.两文都是谈学习,共波及四个人,读完后你获得什么启迪?5、下边句子中的“于”和“晋平公问于师旷”的“于”意义同样的一项为哪一项( )(3 分) A. 指通豫南,达于汉阴 B.于厅事之东北角 C.贫者语于富者曰:“吾欲之南海,何如?” D.游于是乎始比较二: 【甲】初,权谓吕蒙曰: 结友而别。
《孙权劝学》【乙】邴原少孤,数岁时,过书舍而泣。
师曰:“童子何泣 ?”原曰:“孤者易伤,贫者易感。
凡得学者,有亲也。
一则愿其不孤,二则羡其得学,中心感慨,故泣耳。
”师恻然曰:“欲书可耳 !”原曰:“无钱资。
”师曰:“童子苟有志,吾徒相教,不求资也。
”于是遂就书。
一冬之间,诵《孝经》《论语》。
1.解说加点词。
(1)但当涉猎(2) 孤岂欲卿治经为博士邪...(3)邴原少孤 (4) 欲书可耳... 2.翻译句子。
(1)卿言多务,孰若孤 ?孤常念书,自认为大有所益。
(2)童子苟有志,吾徒相教,不求资也。
3.甲乙两文的内容都与学习相关。
甲文重视:乙文重视:比较三:【 甲】初,权谓吕蒙曰 友而别。
04《孙权劝学》比较阅读比较阅读(共12组54题)(一)(2023下·浙江宁波·七年级统考期中)阅读下面文言文,完成下面小题。
【甲】孙权劝学初,权谓吕蒙曰:“卿今当涂掌事,不可不学!”蒙辞以军中多务。
权曰:“孤岂欲卿治经为博士邪!但当涉猎,见往事耳。
卿言多务,孰若孤?孤常读书,自以为大有所益。
”蒙乃始就学。
及鲁肃过寻阳,与蒙论议,大惊曰:“卿今者才略,非复吴下阿蒙!”蒙曰:“士别三日,即更刮目相待,大兄何见事之晚乎!”肃遂拜蒙母,结友而别。
【乙】赵普传普少习吏事,寡.学术,及为相,太祖常劝以读书。
晚年手不释卷,每归私第,阖户.启箧取书,读之竟日。
及次日临政,处决如流。
既.薨,家人发箧视之,则《论语》二十篇也。
普性深沉有岸谷,虽多忌克,而能以天下事为己任。
宋初,在相位者多龌龊循默,普刚毅果断,未有其比。
尝奏荐某人为某官,太祖不用。
普明日复奏其人,亦不用。
明日,普又以其人奏,太祖怒,碎裂奏牍掷地,普颜色不变,跪而拾之以归。
他日补缀旧纸,复奏如初。
太祖乃悟,卒.用其人。
1.解释下列加点字的意思。
(1)寡.学术(2)阖户.启箧(3)既.薨(4)卒.用其人2.用现代汉语翻译下列句子。
(1)孤岂欲卿治经为博士邪!(2)及为相,太祖常劝以读书。
3.概括【乙】文记叙了关于赵普的哪两件事。
4.【甲】【乙】两文都和读书学习有关,请结合文本,说说你在两文中获得了怎样的启示。
【答案】1.少门已经最后 2.(1)我难道想让要你研究儒家经典成为专掌经学传授的学官吗!(2)等到(他)做了宰相,太祖常常拿读书来劝(他)。
3.①赵普在太祖劝说下勤奋读书。
②赵普接连三天向太祖上书奏请任用人才,受到斥责仍坚持上奏。
4.两文中孙权和太祖都劝说自己的手下读书,甲文中吕蒙虚心读书,通过读书进步巨大,获得了鲁肃的惊叹,乙文中赵普勤奋读书,处理政事能够得心应手。
可见勤奋读书是使人进步的有效方式。
【解析】1.本题考查文言文词语的理解。
部编本《孙权劝学》课内外对比阅读一、阅读【甲】【乙】两部分文字【甲】陈康肃公善射,当世无双,公亦以此自矜。
尝射于家圃,有卖油翁释担而立,睨之久而不去。
见其发矢十中八九,但微颔之。
康肃问曰:“汝亦知射乎?吾射不亦精乎?”翁曰:“无他,但手熟尔。
”康肃忿然曰:“尔安敢轻吾射!”翁曰:“以我酌油知之。
”乃取一葫芦置于地,以钱覆其口,徐以杓酌油沥之,自钱孔入,而钱不湿。
因曰:“我亦无他,惟手熟尔。
”康肃笑而遣之。
——《卖油翁》【乙】初,权谓吕蒙曰:“卿今当涂掌事,不可不学!”蒙辞以军中多务。
权曰:“孤岂欲卿治经为博士邪!但当涉猎,见往事耳。
卿言多务,孰若孤?孤常读书,自以为大有所益。
”蒙乃始就学。
及鲁肃过寻阳,与蒙论议,大惊曰:“卿今者才略,非复吴下阿蒙!”蒙曰:“士别三日,即更刮目相待,大兄何见事之晚乎!”肃遂拜蒙母,结友而别。
——《孙权劝学》1.划分朗读节奏(划一处)(2分)陈康肃公善射2.解释下列加点词意思(4分)①释.担而立()②笑而遣.之()③蒙辞.以军中多务()④见.往事耳()3.翻译下列句子(6分)①见其发矢十中八九,但微颔之。
②孤岂欲卿治经为博士邪。
③士别三日,即更刮目相待4.结合全文,说说【甲】文中"康肃笑而遣之"中的"笑"包含了哪些意味?(6分)5.【甲】文中的陈公、卖油翁和【乙】文中的吕蒙都在某个方面取得了令人瞩目的成绩,请你从他们三人的身上提炼出一句有哲理的话作为你的座右铭。
(4分)1.(2分)陈康肃公|善射2.(4分)放下、打发、推托、了解3.(6分)卖油的老头看他射十箭中了八九成,只是微微点点头。
我难道是想要你研究儒家经典成为传授经书的学官吗?和有抱负的人分开一段时间后,就要用新的眼光来看待4.(6分)对卖油翁这有的高超技巧的佩服,在事实面前无话可说的尴尬(不好意思),知道自己的不足,以及对之前自己太过自傲的自嘲二、阅读下面的文言文,完成相关题目。
《孙权劝学》中孙权鼓励吕蒙学习,对主人公有积极的影响,从而使吕蒙进步很大;《伤仲永》中方仲永的父亲对他的学习产生了消极的影响,从而使其“泯然众人矣”。
启示:一个人要想立志成才,关键是后天的学习和教育,否则即使天资过人,也会一事无成。
《孙权劝学》对比阅读汇总比较一:【甲】初,权谓吕蒙曰:……结友而别。
《孙权劝学》【乙】晋平公问于师旷曰:“吾年七十,欲学,恐已暮矣。
”师旷曰:“何不炳烛乎?”平公曰:“安有为人臣而戏其君乎?”师旷曰:“盲臣安敢戏其君乎?臣闻之,少而好学,如日出之阳;壮而好学,如日中之光;老而好学,如炳烛之明。
炳烛之明,孰与昧行乎?”平公曰:“善哉!”《秉烛夜读》【注】安:哪里。
疑问代词。
戏:取笑。
安敢:怎么敢。
疑问副词。
孰与昧行乎:与摸黑行走相比,那一个(更好)呢?昧:黑暗。
1. 解释加点词。
(1)士别三日,即更.刮目相待(2) 及.鲁肃过寻阳(3) 恐已暮.矣(4) 盲臣安.敢戏其君乎?2.翻译句子。
(1)孤岂欲卿治经为博士邪!(2)少而好学,如日出之阳。
3.晋平公担心学不好的理由是()。
吕蒙不愿学的理由是()。
(每个所填不超过5个字)4.两文都是谈学习,共涉及四个人,读完后你得到什么启发?5、下面句子中的“于”和“晋平公问于师旷”的“于”意义相同的一项是()(3分)A.指通豫南,达于汉阴B.于厅事之东北角C.贫者语于富者曰:“吾欲之南海,何如?”D.游于是乎始比较二:【甲】初,权谓吕蒙曰:……结友而别。
《孙权劝学》【乙】邴原少孤,数岁时,过书舍而泣。
师曰:“童子何泣?”原曰:“孤者易伤,贫者易感。
凡得学者,有亲也。
一则愿其不孤,二则羡其得学,中心感伤,故泣耳。
”师恻然曰:“欲书可耳!”原曰:“无钱资。
”师曰:“童子苟有志,吾徒相教,不求资也。
”于是遂就书。
一冬之间,诵《孝经》《论语》。
1.解释加点词。
(1)但当涉猎..(2)孤岂.欲卿治经为博士邪(3)邴原少孤..(4)欲书.可耳2.翻译句子。
(1)卿言多务,孰若孤?孤常读书,自以为大有所益。
(2)童子苟有志,吾徒相教,不求资也。
3.甲乙两文的内容都与学习有关。
甲文侧重:乙文侧重:比较三:【甲】初,权谓吕蒙曰……友而别。
《孙权劝学》【乙】濮州刺史庞相寿坐贪污解任,自陈尝在秦王幕府。
上怜之,欲听还旧任。
魏征谏曰:“秦王左右,中外甚多,恐人人皆恃恩私,是使为善者惧。
”上欣然纳之,谓相寿曰:“我昔为秦王,乃一府之主;今居大位,乃四海之主,不得独私故人。
大臣所执如是,朕何敢违!”赐帛遣之。
相寿流涕而去。
1.解释加点词。
(1)但.当涉猎(2)非复.吴下阿蒙(3)是.使为善者惧。
(4)相寿流涕而去.2.翻译句子。
(1)士别三日,即更刮目相待,大兄何见事之晚乎!(2)今居大位,乃四海之主,不得独私故人。
3.文中吕蒙与李世民有什么相同的品行?能反映这种品行的历史故事还有不少,试举一例。
4.联系实际,谈谈从故事中得到的启示。
比较四:【甲】初,权谓吕蒙曰:……而别。
《孙权劝学》【乙】傅永字修期,清河人也。
幼随叔父洪仲入魏,寻复南奔。
有气干,拳勇过人,能手执鞍桥,倒立驰骋。
年二十余,有友人与之书而不能答,请洪仲,洪仲深让之而不为报。
永乃发愤读书,涉猎经史,兼有才干。
为崔道固城局参军,与道固俱降,入为平齐百姓。
帝每叹曰:“上马能击贼,下马能做露布,唯傅修期耳。
”1. 解释加点的词。
(1)卿言多务,孰若.孤(2)大兄何见事..之晚乎(3)寻.复南奔(4)涉猎经史,兼有才干2. 翻译句子。
(1)卿今当涂掌事,不可不学!(2)有友人与之书而不能答。
3. 吕蒙在短时间内才略惊人长进的原因是什么?4. 傅永为什么能够“发愤读书”?5. 吕蒙、傅永这两个人物有哪些共同特点?比较五:(一)《孙权劝学》(二)《诫子书》:夫君子之行①,静以修身,俭以养德,非澹泊②无以明志,非宁静无以致远。
夫学须静也,才须学也,非学无以广才,非志无以成学。
淫慢③则不能励精,险躁④则不能治性⑤。
年与时驰,意与日去,遂成枯落,多不接世,悲守穷庐,将复何及!注释:①行:行为,操行。
②澹泊:也写作“淡泊”,清心寡欲,不追求名利。
③淫慢:过渡怠惰。
淫,过度,慢,怠惰,不勤勉。
④险躁:过分急躁。
⑤治性:约束自己的性情。
10、请用简洁的语言概括《孙权劝学》的内容。
(2分)。
11、仔细阅读《诫子书》一文,说说诸葛亮写这封家信的用意是什么?(2分)。
12、下列句子中不含通假字的一项是()(2公)A、孤岂欲卿治经为博士耶!B、士别三日,即更刮目相待。
C、当窗理云鬓,对镜帖花黄。
D、日扳仲永环谒于邑人。
13、翻译下列句子。
(2分)卿言多务,孰若孤?孤常读书,自以为大有所益。
译文:。
14、仔细阅读《孙权劝学》一文,说说孙权是用什么方法劝吕蒙学习的?(2分)。
15、读了以上两篇短文后,你受到了怎样的启发,请就其中一个方面谈谈自己的认识。
19、解释下列加点的词。
(1分)①邑人奇.之()②非.淡泊无以..明志()20、翻译下列句子。
(2分)卒之为众人,则其受于人者不至也。
21、两文关于学习所持观点的相通之处是什么?其根据(或理由)各是什么?(3分)共同观点相通之处:比较六:[甲]余幼时即嗜学。
家贫,无从致书以观,每假借于藏书之家,手自笔录,计日以还。
天大寒,砚冰坚,手指不可屈伸,弗之怠。
录毕,走送之,不敢稍逾约。
以是人多以书假余,余因得遍观群书。
既加冠,益慕圣贤之道。
又患无硕师名人与游,尝趋百里外从乡之先达执经叩问。
……余立侍左右,援疑质理,俯身倾耳以请;或遇其叱咄,色愈恭,礼愈至,不敢出一言以复;俟其欣悦,则又请焉。
故余虽愚,卒获有所闻。
(节选自宋濂《送东阳马生序》)8.解释下列句子中加点的字。
(4分)①录毕,走送之,不敢稍逾约走:②尝趋百里外从乡之先达执经叩问尝:③蒙乃始就学乃:④及鲁肃过寻阳及:9.将下列文言语句翻译成现代汉语,(4分)①以是人多以书假余。
②蒙辞以军中多务10.甲文是通过( ) 和( )两件事来反映宋濂求学经历的,乙文则是通过( )从侧面反映了吕蒙的学习效果。
(3分)11.细读甲乙两文,谈谈宋濂、吕蒙两人的成功对你有什么启发?(4分)比较七:【甲】(《孙权劝学》)【乙】傅永字修期,清河人也。
幼随叔父洪仲自青州入魏,寻复南奔。
有气干,拳勇过人,能手执马鞍,倒立驰骋。
年二十余,有友人与之书而不能答,请洪仲,洪仲深让①之而不为报。
永乃发愤读书,涉猎经史,兼有才干。
帝每叹日:“上马能击贼,下马作露布②,唯傅修期耳。
”(《北史·傅永列传》)注:①[让]责备。
②[露布]公开的文告。
7.下列加点词意思相同的一组是( )(2分)A.蒙辞以军中多务不辞而别B.自以为大有所益精益求精C.自青州入魏,寻复南奔寻根问底D.涉猎经史,兼有才干品学兼优8.下列“之”字用法与其他三项不同的一项是( )(2分)A.大兄何见事之晚乎B.洪仲深让之而不为报C.策之不以其道D.愿陛下亲之信之9.用现代汉语翻译下列句子。
(4分)(1)但当涉猎,见往事耳(2)有友人与之书而不能答10.根据文章的意思,用自己的话回答下列问题。
(1)吕蒙在短时间内才略惊人长进的原因是什么?(2分)(2)傅永为什么能够“发愤读书”?(2分)(3)吕蒙、傅永这两个人物有哪些共同特点?(2分)答案:(一)1.迟、晚,怎么,2.年少爱好学习,就如同刚刚升起的太阳。
3.年纪大,事务多。
4.提示:热爱学习、珍惜时间、善于引导、虚心听取他人的合理意见。
(二)1.幼时丧父,读书。
2.你如立志学习,我愿意白教你,不要学费。
3.学习可以改变一个人,赞美邴原少而好学。
(三)1.这,离开,2.现在我在皇位,是天下的主人,不能只偏爱老朋友。
3.相同之处:虚心听取别人的建议。
示例:战国时齐王听取邹忌的建议,出现各诸侯国“皆朝于齐”的局面。
鲁庄公听取曹刿的建议,取得“长勺之战”的胜利。
4.有一份虚心,就会有一份收益。
唐太宗听取魏征的建议,成为一代明君而名垂千史。
学习生活中我们要广泛听取他人良好的建议,成为自己行动的指南,不断进步。
(四)1.不久2.有个友人寄给他一封信,他却不能回复。
3.他认清了学习的重要性,刻苦学习。
4.他遭叔父责备,受到刺激,认识到读书的重要性。
5.二人身份相同,都是武将,认识到读书的意义后都能刻苦学习,都有了惊人的长进。
11、告诫儿子要注重修身养性,生活节俭,以此来培养自己的品德。
(意对即可)12、B13、译文:你说事务多,谁比得上我事务多呢?我经常读书,自以为大有益处。
14、用自己读书的体会,现身说法。
(意对即可)15、提示:本题可就学习的重要性,以及志向、目标、修身、养德等其中一个方面谈自己受到的启发或教育。
(只要言之成理即可)参考答案: 19、①感到惊异②没有用来……(的方法或途径)20、①他最终成为一个平凡的人,是因为它没有受到后天的教育。
②用宁静修养身心,用俭朴培养品德。
21、观点:要靠后天持恒不懈,否则难以成才。
根据或理由:甲文:父亲醉心于眼前名利,致使仲永荒废学业;乙文:示例:不学习就无法增长才干,没有顽强意志就无法成就学业。
8.①走:路②尝:曾经③乃:才④及:到,等到9.①因此,人们多(愿意)把书借给我。
②吕蒙用军中事物多(为借口)推辞10.借书抄录:奔走求师;鲁肃的言行11.要想学有所成,必须不畏艰辛,虚心求学,刻苦读书;学习的起步晚了,只要坚持不懈,仍能取得长足的进步。
参考答案:7.(2分)D8.(2分)A 9.(4分)(1)只应当粗略地阅读,了解历史罢了。
(2分)(2)有个友人寄给他一封信,他却不能回复。
(2分)10.(4分)(1)吕蒙认清了学习的重要性;刻苦学习。
(意对即可)(2分)(2)傅永遭叔父责备,受到刺激;认识到读书的重要性。
(意对即可)(2分)(3)他们二人身份相同,都是武人(武将、武夫);认识到读书意义后都能刻苦学习;都有了惊人的长进。
(意对即可)(2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