南京综合自然地理实习报告
- 格式:doc
- 大小:1.87 MB
- 文档页数:13
目录
前言
一、实习目的
二、实习方法
三、实习的相关课程
四、实习时间与地点安排
五、实习内容与具体要求
第一章实习地域地理概况
一、实习区域的地理位置
二、实习区域的自然地理概况
第二章地质地貌
一、南京地区地质地貌简介
二、典型的地质地貌地区
第三章土壤地理
一、实习地点
二、实习目的内容
三、实验工具
四、实验步骤
五、黄棕壤概述
第四章植物地理
一、实习地点
二、实习目的
三、实习区域气候条件
四、本区与山东地区的植物群落比较
五、主要植物
第五章水文学
一、长江
二、玄武湖
结束语
前言
一、实习目的
自然地理野外综合实习是高等院校地理科学专业教学大纲中有明确规定的教学内容之一,观察与实践是学习、研究地质学、地貌学、土壤学和植物地理学等的重要方法,因此,野外实习对于自然地理学就有着特别重要的意义。
自然地理野外综合实习的目的分为四个方面:
首先,印证课堂上学习的本专业的基本知识,培养并提高学生对自然现象的观察和独立研究的能力以及运用专业理论和方法进行分析问题、解决问题的能力;其次,收集第一手资料,为解释相关现象和自然演化规律,了解实习地的地质地貌演化过程;
第三,发现问题,培养并激发兴趣点,培养科学家探索精神。
第四,开阔视野,增加阅历,为将来相关专业研究打下良好的专业基础。
二、实习方法
1.?踏勘法。通过对实习地线路的观察和资料分析,了解地质地貌的总体特征。
2.?定量研究与定性分析相结合的方法。
3.?地图法。利用已有的地形图资料,填注调查区的相关内容,并进行专业分析。
三、实习的相关课程
实习课程包括本科期间学习的地质学基础、地貌学、生物地理学、土壤学课程。主要内容包括:矿物和岩石的识别,地质地貌类型与构造岩石的关系、了解地层分布、火山活动及其产物的特点、河流与地貌形成、生物分布与地理特征间的关系、不同的土壤类型与母岩间的关系等。
四、实习时间与地点安排
根据地理与旅游学院实习课程计划,本次本科二年级综合自然地理野外综合实习安排在11月下旬进行。根据实习内容、实习条件,结合我院实际情况,实习地选为南京及周边地区,主要实习地点根据实习内容,按照“点”、“线”、“面”相结合的原则设计具体实习线路。
实习出发前两天:开准备动员会;实习前室内辅导,进行野外实习的准备工作。第一天:早晨乘客车从日照至南京,途中观察沿线景观变化。下午到达南京前观察六合瓜埠火山。
第二天:南京汤山—孔山—棒槌山—湖山—大石碑—国家地质公园
第三天:紫金山天文台—中山植物园
第四天:小茅山及中山垭口—中山陵
第五天:燕子矶—玄武湖
第六天:地质博物馆
第七天:返校
五、实习内容与具体要求
这次南京野外综合实习,地质地貌部分是在学完《地质学基础》、《地貌学》等课程的基础上进行的。实习的任务是使学生获得基本地质现象的感性认识,包含对三大类岩石的肉眼鉴定,认识底层剖面,识别主要的化石,判识基本的褶皱和断裂构造,了解重要的内外动力地质现象,使书本知识更好地和实际相结合。同时,还要使学生在判读地形图,在地形图上定点,使用地质罗盘测量产状,记录地质现象、地质示意削面图、地质素描图,采集和编录标本以及编写地质报告等基本地质工作方法和技能受到初步训练。通过实习,使学生对地质工作的性质与内容有所了解,开阔眼界,培养对地理科学的热爱,巩固专业思想,为后续学习奠定基础。
野外实习是地质地貌教学中非常重要的环节,为了得到良好的教学效果,一方面要靠教师讲解,更要靠学生刻苦学习,使理论与实际相结合。
第一章实习地域地理概况
一、实习区域的地理位置:
江苏省苏州市与南京市,地理位置为北纬31度14分—32度37分、东经118度22分—119度14分。
二、实习区域的自然地理概况:
南京为江苏省会,地处长江下游平原景色优美是我国着名的风景旅城市,地理优越,风景佳丽,有国家生产力布局中最大的经济核心区——长江三角洲、宁镇丘陵小区、江淮平原,属北亚热带季风区,四季分明,雨水充沛,光能资源充足,
平均气温15.7度,南京市面积为6516平方公里。
第二章地质地貌
一.南京地区地质地貌简介:
从南京向东到镇江再折向南东东抵武进县境孟河一带,绵延了一系列丘陵、低山,称为宁镇山脉。它全长约100余公里,标高一般为100—200米,最高峰为南京紫金山主峰,海拔448米区内其它较高的山头还有:栖霞山、幕府山、孔山、汤山、仑山。这里地层发育齐全,从震旦系到第四系均有出露。构造变形程度中等,构造现象清楚典型,岩浆岩类、火山岩类众多且出露广泛。加之这里地质研究程度高,交通便利,观察容易,已成为地质旅游和教学实习的良好场所,在国内享有盛誉。
二、典型的地质地貌地区
1、六合方山
1)南京长江北岸六合、仪征一带,耸立着十余座由
玄武岩构成的锥状火山丘及平顶方山,如瓜埠山、灵岩
山等,属于六合火山群的一部分。
2)组成火山锥的岩层及其特征:
构成该火山基底的岩石是第三纪中新世的浦镇组(相
当于洞玄观组),它主要出露在方山的东南坡,为一套
胶结疏松的砂砾层,中、上部为棕黄色砂砾层夹砂质层,
砾石形状圆滑,成分以石英岩、石英砂岩及燧石等为主,
有清晰的大型单向斜层理,含硅化木化石,属河流相沉
积物。覆盖在浦镇组之上的岩石是一套灰黑色火山集块岩及火山角砾岩等火山碎屑岩。火山碎屑成分主要是各种形态的火山弹、火山渣、火山砾,此外还有少量磨圆度很高浦镇组砾石,填隙物为火山灰。
在火山碎屑岩之上为橄榄玄武岩。它呈新月状围绕山顶分布(北坡火山口开裂和缺失),造成方山顶部的悬崖和陡坎,厚50米至70米。岩石呈暗紫红色和深灰色。微晶质或隐晶质,具气孔构造。
此外,玄武岩在此处柱状节理明显,形成了石柱林,多为六棱柱,少数五棱、七棱柱。这是因为玄武岩溢出地面后围绕结晶中心收缩冷凝裂开,最终形成六棱柱。石柱多垂直于岩层层面,相对于地面倾斜。
2、汤山—孔山—棒槌山—湖山—大石碑地区
汤山位于南京东郊宁镇褶皱束南带,由三列山组成,其走向北北东。北列山海拔高度在120—169米,包括排山与棒槌山;中列山山势较高,一般标高为160—250米,包括孔山、火石峰等,主峰孔山高341.8米;南列山简称汤山,其主峰标高为292.3米。三列山之间是两个谷地。
1)地层
这里地层出露齐全而清楚,易于观察。寒武系、奥陶系以及志留系下统均分布在汤山。中列山与南列山体之间的谷地为志留系所在,谷地的形成是该地岩性软弱,易受侵蚀所致。
下中泥盆统茅山群很不发育,仅零星见于中列山。
上泥盆统五通组至下二叠统孤峰组发育良好,均产出在中列山,因采石公路达山顶,剖面切割的清楚,化石丰富。
上二叠统龙潭组地层位于中列山北侧谷地之中,谷地的形成是该组地层岩性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