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药炮制学》
- 格式:docx
- 大小:16.71 KB
- 文档页数:4
《中药炮制学》课程教学大纲课程名称:中药炮制学英文名称:Processing Methods of Chinese Medicinal Materials面授总学时:36适用对象: 专升本业余中药专业中药炮制是为了医疗、配方和制剂的需要,根据中医学理论和药物自身的性质,将中药材制成一定规格饮片所采用的一套加工技术。
中药炮制学则是对中药炮制各方面进行综合研究的一门学科。
中药炮制学是中药专业的一门专业课,与中医基础学、中药学、方剂学、要用植物学、分析化学、中药化学、中药鉴定学等课程有着密不可分的联系,是在学习上述相关课程并基本具备了中医药理论知识、植物学、化学及制剂分析等基础知识后再进行本学科的学习。
通过对中药炮制学的学习,要求学生理解和掌握中药炮制的概念、目的和意义;炮制对药物化学成分的影响;炮制法分类;炮制辅料;质量要求及净制、切制法;各重点药物的常用饮片、炮制方法、成品性状、炮制作用等基本理论和基本知识。
同时还要求理解和掌握各种炮制方法(主要包括各项传统炮制实验)的实验操作技能,培养在实际工作中的动手实践能力。
但考虑到学生在学习过程中的客观条件限制,故对炮制实验部分不做硬性规定,大纲中所列炮制实验项目可根据实际情况加以选用。
中药炮制学理论课时为36学时,理论课与自学课时按1:2比例分配。
因学时所限,某些具体炮制方法中,可选择重点药物或代表性药物进行讲解,对其他药物采取自学形式为主。
本大纲主要规定教师面授主要内容。
第一章 绪论*【目的要求】1掌握中药炮制、中药炮制学、炮制与炮炙的区别、中药炮制的起源和发展。
2熟悉中药炮制学科的基本任务。
3了解中药炮制相关法规。
【教学内容】1中药炮制、中药饮片概念、炮制与炮炙、饮片加工与饮片炮炙等概念的区别。
2中药炮制发展的历史过程及三大炮制专著的作者、成书年代、记载药物的数量。
3在汉代以前,是中药炮制的起源和萌芽时期,汉至宋代是中药炮制形成和迅速发展时期,金元明时代是炮制目的探讨和炮制理论发展时期,清代时炮制进一步扩大应用和炮制学说百家争鸣时期,民国时期中药炮制基本处于停滞阶段,新中国成立后炮制进入了整理提高的新时期。
《中药炮制学》基础知识之中药炮制的起源与发展①掌握中药炮制与中药炮制学的基本概念及其任务;②熟悉中药炮制学的起源、发展情况,熟悉重要的中药炮制文献;③了解中药炮制的有关法规。
第一节概述┍中药:以天然药物为主要来源,在中医药理论指导下认识和应用的药物,也是人们对我国传统药物的总称。
分三种商品形式①中药材:中药的原药材;│②中药饮片:经过切削、炮制供煎汤剂的中草药。
③中成药:以中草药为原料,经制剂加工制成各种不同剂型的中药制品,包括丸、散、膏、丹各种剂型┝炮制:是我国的一项传统制药技术,也是我国医药学独有的制药术语。
│┌在古代是指制药总称,在现代多指单味药材加工成饮片。
炮制的同义词,历代有炮炙、修治、修制、修合、修事、治削、合和、合药、饮片加工等。
│└“炮”字代表各种与火有关的加工处理技术。
“制”字代表各种更广泛的加工处理方法。
┝中药炮制:根据中医药理论,依照辨证施治用药需要和药物自身性质,以及调剂、制剂的不同要求,所采取的一项制药技术。
┕中药炮制学:专门研究中药炮制理论、工艺、规格、质量标准、历史沿革及其发展方向的学科。
•中药炮制学的任务┌遵循中医药理论体系,继承中药传统炮制技术和理论的基础├应用现代科学技术,探讨炮制原理,改进炮制工艺,制订饮片质量标准└提高中药饮片质量,保证临床用药的安全有效,从而不断创新与发展•不同专著的炮制名称:┍张仲景《金匮玉函经》┇炮炙┝雷《雷公炮炙论》┇书名以“炮炙”,正文多用“修事”┝缪希雍《炮炙大法》┇炮炙┝陈嘉谟《本草蒙筌》┇制造┕张仲岩《修事指南》┇书名以“修事”,正文用“炮制”第二节中药炮制的起源与发展◆中药炮制的起源:┍起源于用药实践,其历史可追溯到原始社会。
┕中药炮制产生的前提条件①中药的发现和应用;②火的出现和应用,炮生为熟,形成了中药炮制的雏形(火制);③酒的发明与应用,产生了辅料制法,充实了药物炮制的内容;④陶器的发明与应用,创造了必要的工具条件。
中药炮制学中药炮制学:中药炮制学是专门研究中药炮制的理论,操作方法,规格质量以及发展方向的学科。
主要任务:主要任务是在继承传统的重要炮制理论和操作技术的基础上,进一步学习和运用现代科学知识对其进行探讨,研究,改进,并逐步搞清炮制原理与临床疗效的关系,以便进一步改进炮制方法,提高饮片质量,逐步实现中药炮制的现代化,使其更好的为人民保健事业服务。
本草代表作:1.《神农本草经》东汉末期(第一部药学专著)2.《神农本草经集注》南北朝梁代作者陶弘景(第一部医学典籍)3.《本草纲目》明朝作者xx4.《新修本草》最早的药典研究目的:逐步应用现代科学理论来阐明中药炮制原理,指导和促进炮制方法的改革,炮制工艺的统一,制定炮制品和饮片的质量标准,保证临床应用。
炮制的目的:一、降低或消除药物的毒性或副作用二、改变和缓和性能三、增强疗效四、引药归经五、便与调剂和制剂六、保证药物净度,便于储存七、XX味XX嗅,利于服用药性:就是指药物的性质和功能。
常用的炮制方法:一、修治主要包括1.纯净处理:采用挑、拣、簸、筛、刮、刷等方法去掉灰屑、杂质及非药用部分,使药物清洁纯净。
2.粉碎处理:采用捣、碾、磅、锉等方法使药物粉碎,以符合制剂和其他炮制法的要求。
3.切制处理:二、水治主要包括1.洗:将药物放入清水中,出去上浮杂物以及下沉脏物,及时捞出晒干备用。
2.淋:将不宜浸泡的药材,用少量清水浇洒喷淋,使其清洁和软化。
3.泡:将质地坚硬的药物在保证其药效的原则下,放入水中浸泡一段时间使其变软。
4.润:又称闷或伏,根据药材质地的软硬,加工时的气温、工具,用淋润、泡润、露润,包润,复润,双润等多种方法,使清水或其他液体辅料徐徐入内,在不损失或少损失要小的前提下,使药材便软,便于切制饮片。
5.漂:将药物置宽水或长流水中浸泡一段时间,并反复换水,以去掉腥味、盐份以及毒性成分的方法。
6.xx:系借药物在水中的沉降性质分取药材极细粉末的方法。
三、火制主要包括1.炒:有炒XX、炒焦、炒碳等不同的清炒法。
中藥炮制學(加粗字體為重點)中药炮制学:是专门研究中药炮制理论、工艺、规格、质量标准、历史沿革及其发展方向的学科,是一门综合应用性学科。
(名詞解釋)中药炮制:是根据中医药理论,依照辩证施治用药需要和药物自身性质,以及调剂,制剂的不同要求,所采取的一项制药技术。
(名詞解釋)一炮制方法对临床疗效的影响1.净制①除去杂质②除去非药用部位或分离不同的药用部位③除去一些外形相似的其他有毒药物2.加工切制切制的目的是提高煎药质量或有利于进一步炮制和调配。
3.加热炮制加热是中药炮制的重要手段,其中炒制和煅制应用最为广泛。
制药原则:相反为制:是指用药性相对立的辅料或药物来制约偏性或改变药性。
如酒制大黄相资为制:是指用药性相似的辅料或某种炮制方法来增强疗效。
如盐制知母相畏(或相杀)为制:是指利用某种辅料来炮制药物,以制约该药物的毒副作用。
如生姜杀半夏、南星毒相恶为制:利用某种辅料或某种方法来减弱药物的烈性。
如米泔水制苍术二具体方法制其形:改变外形、药用部位制其性:改变性能制其味:调整五味或矫正劣味制其质:改变质地和性质炮制对药性的影响一、对四气五味的影响四气:寒凉温热(平性)五味:辛、甘、酸、苦、咸(淡、涩)有三种情况:一是“反制”,通过炮制纠正药物过偏之性。
如姜栀子二是“从制”,通过炮制使药物的性味增强。
如胆黄连三是通过炮制,改变药物性味,扩大药物的用途。
如生地为清营凉血之品,而制成熟地后具有滋阴补血的功效。
所谓“毒”主要是指药物的毒性和偏性(副作用),炮制能消除或降低毒副作用。
中藥炮制的目的:毒去效存最主要的目的是减毒增效,满足临床需要。
1.降低或消除毒副作用2.改变或缓和药性3.增强药物的疗效4.改变或增强药物的作用趋向5.改变药物作用的部位或增强对某部位的作用6.便于调剂制剂7.洁净药物,利于贮藏保管8.利于服用炮制对药物化學成分的影响一、炮制对含生物碱类药物的影响1有效成分①性质稳定—可加热或用辅料处理,如醋元胡;②不耐热—生用,应避免或少加热,如石榴皮、山豆根;③水溶性大—少泡多润,如槟榔、苦参;2有毒成分通过炮制,转化成毒性较小的成分,如川乌二、炮制对含苷类药物的影响1有效成分:①破坏分解酶,如槐花、黄芩、苦杏仁;②避免醋制;③采用少泡多润的方法,如秦皮、大黄等;2非有效成分:通过水洗、在酸性条件下处理加以破坏。
2024执业药师《中药炮制学》制霜法煨法提净法水飞法
其他制法总结
执业药师《中药炮制学》
一、制霜法
制霜法是通过汽沸、蒸馏或沸水煎法将药物沉淀成状物,以治疗多项疾病的一种中药炮制方法。
它也称为"蒸馏霜",是将可溶性的或可吸收的有效成分从药物中分离出来,以获得霜状物质的药物炮制过程。
制霜法主要分为两步,即汽沸和冷却,前者是将原料加入热水后持续沸腾,以及水温可控制的蒸馏药液;后者是将上述药液放入冰水中迅速冷却,使其具有固态霜状。
同时,在炮制过程中,还应根据每种药物自身的性质添加不同的抗结剂(如小苏打等),以促进霜的结晶过程。
二、煨法
煨法是一种利用水煮熬的方法,将原料药物煨煮而成的炮制方法。
它是经过配伍、加水、煨熬、晾沥等步骤加工制成的物质。
它主要是通过原料药物的多次加水煨熬而成的状物,可以大大提高药物的有效成分的溶解度,提高药物细胞组织的分解速度,有效提高药物的疗效。
煨法的具体操作可分为两步:一是将原料药物加水煨熬,完成各种药物有效成分的提取;二是将煨熬后的药液晾沥,获得煨法制成的状物。
三、提净法
提净法是指一种以水提取有效药物成分的炮制方法。
中药炮制学试题及答案一、选择题1. 中药炮制学是一门研究什么的学科?A. 中药的种植与采集B. 中药的加工与炮制C. 中药的鉴定与应用D. 中药的化学成分分析答案:B2. 下列哪项不是中药炮制的目的?A. 降低毒性B. 增强疗效C. 改变药性D. 增加药物的美观度答案:D3. 中药炮制中的“炒”法主要起到什么作用?A. 杀菌消毒B. 增强药性C. 降低毒性D. 改善口感答案:B二、填空题1. 中药炮制的基本原则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答案:安全、有效、经济2. 中药炮制中的“炙”法是指将药材与_________共同加热处理。
答案:液体辅料三、简答题1. 简述中药炮制中“蒸”法的特点及其应用。
答:中药炮制中的“蒸”法是利用水蒸气对药材进行加热处理的方法。
其特点包括温度均匀、加热时间短、能较好地保留药材的有效成分。
此法常用于处理需要软化、去毒或增强药效的药材。
2. 阐述中药炮制中“炒”法的分类及其各自的作用。
答:“炒”法在中药炮制中分为清炒、拌炒、炒炭等几种。
清炒主要用于去除药材的腥味或异味,拌炒则是在炒制过程中加入其他辅料以增强药效,炒炭则是使药材表面炭化,以止血或收敛。
四、论述题1. 论述中药炮制学在现代中医药发展中的重要性。
答:中药炮制学是中医药学的重要组成部分,它通过对药材的加工处理,能够提高药材的疗效,降低或消除药材的毒副作用,改善药材的药性,使其更适合临床应用。
在现代中医药发展中,炮制学不仅有助于提升中药的安全性和有效性,而且对于中药的标准化、国际化也具有重要意义。
五、案例分析题1. 某患者因长期服用含有马钱子的中药,出现了中毒症状,请分析可能的原因,并提出相应的炮制改进措施。
答:马钱子含有剧毒成分,长期服用可能导致中毒。
可能的原因包括炮制不彻底、剂量控制不当等。
改进措施包括:加强马钱子的炮制过程,确保毒性成分被有效降低;严格控制马钱子的用量,避免超量使用;在临床应用中,应密切监测患者的症状变化,及时调整用药方案。
中药炮制学
一中药炮制学概述
1.中药炮制学的定义
2.中药炮制的意义
3.中药炮制作用的论述
4.中药炮制的发展趋势
二中药炮制的基本方法
1.中药炮制的原则
2.中药炮制的分类及辅料
3.中药炮制的基本方法与技术
三中药炮制与临床疗效
1.净制对临床疗效的影响
2.切制对临床疗效的影响
3.加热炮制对临床疗效的影响
4.辅料炮制对临床疗效的影响5、多种方法炮制、突出临床需要的药效,提高医疗效果
四中药炮制增效减毒的途径
1.中药炮制增效的途径
2.中药炮制减毒的途径
五中药饮片质量现状与分析
1.中药饮片的类型
2.中药饮片的现状分析
3.中药饮片的质量要求
4.中药饮片质量研究展望
六中药炮制技术的保密与发展
1.中药炮制技术的保密
2.我国中药饮片炮制技术的相关规定
3.加强知识产权保护,促进炮制技术发展。
第二章中药传统炮制理论第一节中药制药论一.制药原则清代徐灵胎的《医学源流论》:“凡物气厚力大者,无有不偏;偏则有利必有害。
欲取其利,而去其害,则用法以制之,则药性之偏者醇矣。
其制之义又各不同,或以相反为制,或以相资为制,或以相恶为制,或以相畏为制。
而制法又复不同,或制其形,或制其性,或制其味,或制其质……”。
亦称之为传统的制药原则二.含义与应用1. 相反为制:是指用药性相对立的辅料(包括药物)来制约中药的偏性或改变药性。
如:酒黄连,酒大黄。
(黄连苦寒,吴茱萸辛热,用吴茱萸制黄连,可以吴茱萸的辛热杀黄连的大寒之性。
)2. 相资为制:指用药性相似的辅料或某种炮制方法来增强药效。
如蜜制甘草。
(蜂蜜甘平,益气补中,和百药。
甘草,味甘性平,有益气和中作用,二者药性相似,蜜制甘草可增强甘草的补中益气作用。
蜜制百合可增强其润肺止咳的功效。
)3. 相畏为制:是指利用某种辅料能制约某种药物的毒副作用来炮制该药物。
如姜半夏。
(生半夏有毒,使人呕吐等;生姜发表,止呕,开痰作用,以生姜炮制半夏可抑制半夏的使人呕吐副作用,降低毒性,增强化痰止咳作用。
)4. 相恶为制:利用某种辅料或中药来炮制以减弱某些中药的副作用。
如米泔水制苍术。
(苍术芳香燥烈,米泔水甘平,益气除烦,可缓和苍术的燥性。
)5. 相喜为制:指用某种辅料或中药来炮制,以改善中药的形色气味,提高患者的信任感和接受度,利于服用,发挥药效,增强商品价值。
如醋制乳香、没药。
6. 制其形:是指通过炮制改变中药的外观形态和分开药用部位。
如:碾、捣或切制,不同药用部位分开入药7. 制其性:是指通过炮制改变中药的性能。
如酒制黄连8. 制其味:是指通过炮制调整中药的五味或矫正劣味。
如醋制乳香9. 制其质:是指通过炮制改变中药的质地。
如王不留行炒至爆花,穿山甲、龟甲、鳖甲砂炒至酥脆,矿物药煅或淬等第二节中药生熟论1.生泻熟补:有些中药生品具有泻下作用,炮制后泻下作用缓和,能够产生滋补的功效。
《中药炮制学》练习题一、A型题:1.提出雷公炮炙十七法的是A.雷敩B.陶弘景C.缪希雍D.陈嘉谟E.李时珍2.提出三类分类法的是A.陈嘉谟B.陈师文C.张仲景D.王好古E.张元素3.中药发展史上,第一部具有炮制规范性要求的书是A.神农本草经B.备急千金要方C.新修本草D.太平惠民和剂局方E.汤液本草4.第一部炮制专著是A.神农本草经B.本草经集注C.肘后备急方D.雷公炮炙论E.炮炙大法5.炮制理论的形成时期是A.汉代B.唐代C.宋代D.元、明代E.清代6.葛可久的《十药神书》提出了A.炮制解毒理论B.净制理论C.炭药止血理论D.归经理论E.以上都不是7.《修事指南》的作者是A.李时珍B.张仲岩C.陈嘉谟D.张仲景E.陶弘景8.提出生熟异用学说的人是A.孙思邈B.张仲岩C.陈嘉谟D.张仲景E.陶弘景9.提出“凡药制造,贵在适中,不及则功效难求,太过则气味反失”的作者是A.缪希雍B.张仲岩C.陈嘉谟D.张仲景E.陶弘景10.中药炮制的理论依据是A.中医中药理论B.五行学说C.藏象学说D.现代医药理论E.归经理论11.炮制品种的扩大应用时期是A.元代B.明代C.清代D.梁代E.现代12.苍术炮制后,燥性降低的原因是A.挥发油含量降低B.苍术酮含量降低C.皂苷含量降低D.生物碱含量降低E.以上都不是13.下列那味药炮制后,可矫臭矫味A.珍珠 B.远志 C.乌梅D.九香虫E.桑螵蛸14.有效成分为挥发油的药物,不宜采用的炮制方法为A.净制B.水浸泡 C.加热炮制 D.阴干 E. 抢水洗15.具有通血脉、行药势、散寒、矫味矫臭作用的辅料是A.醋B.生姜汁C.酒D.甘草汁E.蜜16.教材采用的分类方法是A.三类分类法B.五类分类法C.工艺与辅料相结合的分类法D.以药用部位来源属性分类法E.雷公炮炙十七法17.一般工具书采用的分类方法是A.炮制方法与药用部位相结合B.工艺与辅料相结合C.五类分类法D.三类分类法E.以药用部位进行分类18.下列药物中需用烫法去毛的是A.枇杷叶B.石韦C.骨碎补D.金樱子E.鹿茸19.“饮片”一词最早见于A.本草纲目B.雷公炮炙论C.炮炙大法D.武林旧事E.本草从新20.含芳香挥发性成分的药材,其人工干燥温度最高不超过A.100℃B.8O℃C.50℃D.35℃E.25℃21.常用手捏法检查水处理软化效果的药物是A.白芍B.大黄C.山药D.白术E.延胡索22.产生翘片的原因是A.切制技术不良B.饮片外部含水过高C.饮片内部含水过高D.刀具不锋利E.贮藏不当23.芳香性药物宜采用下列哪一种方法处理A.烈日曝晒B.明火烘焙C.浸泡软化D.宽水漂洗E.喷淋软化24.旋转式切药机不适于切制下列哪一类药材A.薄荷B.半夏C.槟榔D.延胡索E.枳实25.极薄片的厚度为A.0.5mm以下B.1~2mm C.2~3mm D.2~4mm E.5~10mm26.制龟甲指的是A.砂烫龟甲B.砂烫醋淬龟甲C.水泡龟甲D.砂烫酒淬龟甲E.酒炙龟甲27.蛤粉炒法适用的药物是A.胶类药材B.动物类药材C.树脂类药材D.矿物类药材E.贝壳类药材28.固肠止泻宜选用A.生苍术B.麸炒苍术C.焦苍术D.土炒苍术E.米泔浸苍术29.下列药物用中火加工炮制的是A.炒苍耳子B.炒芥子C.炒槟榔D.炒莱菔子E.炒牵牛子30.下列药物中常用米炒法炮制的有A.斑蝥B.九香虫C.蕲蛇D.人参E.栀子31.干姜砂炒制得的炮制品为A.干姜B.煨姜C.炮姜D.姜炭E.生姜32.下列药物要求炒爆花的是A.炒麦芽B.炒芥子C.炒王不留行D.炒薏苡仁E.炒槟榔33.山楂炒后缓和药性,是其中何类成分减少的结果A.氨基酸B.生物碱C.挥发油D.有机酸E.鞣质34.醋柴胡的炮制作用是A.增强疏肝止痛作用B.抑制升浮之性,增强清肝退热截疟作用C.增强止痛作用D.缓和升散之性,增强疏肝止痛作用E.以上都不是35.炙法中先拌辅料后炒药操作的药物有A.醋乳香B.盐知母C.蜜麻黄D.醋没药E.油炙淫羊藿36.炙法中多用文火,下列药物操作时应用中火的是A.知母B.杜仲C.甘草D.柴胡E.补骨脂37.盐炙药物时,每l00kg中药,用食盐A.lkg B.2~3kg C.5kg D.8~10kg E.15kg38.蜜炙后主要目的为矫味免吐的药物是A.麻黄B.马兜铃C.甘草D.瓜蒌E.款冬花39.若蜜浓稠不能与药物拌匀时,可以A.增加用蜜量B.加适量开水稀释C.加适量冷水稀释D.加适量冷开水稀释E.减少药量40.蜜炙药物时,一般用量为A.10%B.20%C.25%D.15%E.40%D. 缓和药性E.减少副作用41.下列哪味药物采用先炒药后加盐水的方法炮制A.补骨脂B.益智仁C.续断D.黄柏E.知母42.盐炙药物时,加水溶化食盐时,一般加水量应为食盐的A.2~3倍B.4~5倍C.6~7倍D.8~9倍E.10倍43.煅石膏的炮制目的是A. 降低寒性B.消除副作用C.增强收敛生肌作用D.增强散瘀止痛作用E.矫臭矫味44.下列药物宜用扣锅煅法炮制的是A.泽泻 B.乳香C.灯心草 D.蒲黄 E.干姜45.下列矿物药临床上一般不生用的是A.白矾B.石膏C.代赭石D.炉甘石 E.石决明46.干漆采用扣锅煅法制炭后可A.降低毒性B.产生止血作用C.增强止血作用D.收敛止泻E.清热利水47.桑螵蛸的炮制方法是A.清蒸法B.酒蒸法 C.水煮法 D.煅炭E.醋蒸法48. 黄芩软化的最佳方法是A.蒸半小时B.煮半小时C.蒸10分钟D.少泡多润 E.减压浸润49.只用白矾炮制的半夏是A. 生半夏B. 清半夏C. 姜半夏D. 法半夏E. 半夏曲50.炮制法半夏所用辅料为A.甘草、白矾 B. 甘草、生姜 C. 生姜、白矾 D. 白矾、石灰E. 甘草、石灰51.发酵的最佳工艺条件为A.温度0~4℃相对湿度50~60%B.温度25℃相对湿度50~60%C.温度30~37℃相对湿度70~80%D.温度<60℃相对湿度70~80%E. 温度30~37℃相对湿度50~60%52.发芽法要求药物的发芽率不低于A.60%B.75%C.85%D.90%E.100%53.朱砂采用下列何种方法炮制A.明煅B.豆腐制C. 水飞D.煅淬E.碾捣54.蜈蚣常用的炮制方法为A.炒黄B.炒焦 C. 复制法D.烘焙法E.土炒55.水飞法主要适用于A.不溶于水的矿物药B.植物药C.易溶于水的矿物药D.贝壳类药物E.化石类药物二、B型题:1.现将与火有关的炮制方法称为A.炮制B.修治C.修制D.炮炙E.修事2.能涵盖所有炮制方法的称谓是A.炮制B.修治C.修制D.炮炙E.修事3.首次对中药炮制方法进行总结的是A.陶弘景B.李时珍C.孙思邈D.缪希雍E.张仲岩4.白芍切片后曝晒呈A.红色B.绿色C.黑褐色D.白色E.黄棕色5.槟榔切片后曝晒呈A.红色B.绿色C.黑褐色D.白色E.黄棕色6.黄芩用冷水润软切片晒干呈A.红色B.绿色C.黑褐色D.白色E.黄棕色7.骨碎补去毛采用什么方法A.刷去毛B.刮去毛C.烫去毛D.撞去毛E.挖去毛8.检查独活的软化程度,应采用A.弯曲法B.指掐法C.穿刺法D.手捏法9.检查大黄的软化程度,应采用A.弯曲法B.指掐法C.穿刺法D.手捏法10.检查白芍的软化程度,应采用A.弯曲法B.指掐法C.穿刺法D.手捏法11.检查泽泻的软化程度,应采用A.弯曲法B.指掐法C.穿刺法D.手捏法12. 宜采用先炒药后加蜜水拌炒的药物是A.车前子B.百合C.乳香D.金樱子E.黄柏13.宜采用先炒药后加盐水拌炒的药物是A.车前子B.百合C.乳香D.金樱子E.黄柏14.宜采用先加蜜拌润再炒的药物是A.车前子B.百合C.乳香D.金樱子E.黄柏15.枇杷叶蜜炙时,药物与炼蜜的比例为A.100:5B.100:20C.100:25D.100:15E.100:10三、C型题:1.具有矫味矫臭作用的辅料是A.黄酒B.米醋C.两者都是 D.两者都不是2.能够引药入肝的辅料是A.黄酒B.米醋C.两者都是 D.两者都不是3.炮制品应遵循的法规是A.中国药典B.炮制规范C.两者都是D.两者都不是4.当归常用的炮制方法有A.醋炙B.酒炙C.两者均是D.两者均不是5.黄连常用的炮制方法有A.醋炙B.酒炙C.两者均是D.两者均不是6.香附常用的炮制方法有A.醋炙B.酒炙C.两者均是D.两者均不是7.蟾酥酒制的目的是A.便于粉碎B.增强疗效C.两者都是D.两者都不是8.甘遂醋制的目的是A.便于粉碎B.增强疗效C.两者都是D.两者都不是9.先加定量的酒拌匀闷润至吸尽后,再用文火炒干的药物是A.大黄B.牛膝C.两者都是D.两者都不是10.既可酒炙又可醋炙的药物是A.大黄B.牛膝C.两者都是D.两者都不是11.治疗脾胃虚弱宜选用A.生甘草B.蜜炙甘草C.两者均可D.两者均不可12.治疗咽喉肿痛宜选用A.生甘草B.蜜炙甘草C.两者均可D.两者均不可13.杜仲饮片类型有A.丝B.块C.两者皆有D.两者皆无14.厚朴饮片类型有A.丝B.块C.两者皆有D.两者皆无15.菟丝子的炮制方法有A.盐炙B.炒黄C.两者皆可D.两者皆不可16.砂仁的炮制方法有A.盐炙B.炒黄C.两者皆可D.两者皆不可17.黄芩蒸制的目的是A.破坏酶,保存苷B.便于软化切片C.两者皆有D.两者皆无18.天麻蒸制的目的是A.破坏酶,保存苷B.便于软化切片C.两者皆有D.两者皆无四、X型题:1.为杀酶保苷,常采用的炮制方法有[ABCD]A.炒法B.蒸法C.煮法 D. 烘法E.泡法2.炮制对中药药性的影响主要有[ABCDE]A.炮制对四气五味的影响B.炮制对升降浮沉的影响C.炮制对药物归经的影响D.炮制对药物毒性的影响E.炮制对补泻的影响3.能够影响药性的辅料有[ABCDE]A.黄酒B.食醋C.生姜汁D.黑豆汁E.胆汁4.去心是指除去药材的[AD]A.胚芽B.韧皮部C.胚乳D.木质部E.以上都不是5.其他加工的方法包括[ABD]A.碾捣B.拌衣C.去心D.揉搓E.水选6.筛选的主要目的有[ABE]A.除去杂质B.除去辅料C.除去非药用部位D.除去败片E.大小分档7.下列哪种药物宜切厚片[ABCE]A.甘草B.大黄C.苍术D.当归E.茯苓8.下列药物中宜切成段是有[ABCDE]A.小蓟B.薄荷C.白茅根D.麻黄E.怀牛膝9.白术炮制时可采用炮制方法有[AC]A.土炒 B. 米炒 C. 麸炒D.砂炒E.蛤粉炒10.下列药物炮制时用中火加工的是[ACDE]A.炒乳香B.煅血余炭C.米炒斑蝥D.炒苍耳子E.焦栀子11.可用砂炒法炮制的药物有[BCE]A.蜈蚣B.穿山甲C.刺猬皮D.鳖甲E.乌梢蛇12.下列药物炮制时不宜用武火炒炭的有[BCE]A.大黄炭B.荆芥炭C.蒲黄炭D.血余炭E.槐花炭13.以下常用醋炙法炮制的药物有[ADE]A.莪术B.巴戟天C.益智仁D.青皮E.延胡索14.常用酒炙法炮制的药物有[ABCE]A.大黄B.乌梢蛇C.香附D.九香虫E.常山15.炙法中先炒药后加辅料操作的药物有[ABCDE]A.醋艾叶炭B.蜜百合C.盐知母D.醋乳香E.酒五灵脂16.蜜炙的注意事项有[ABCD]A.火力宜小,以免焦化B.时间稍长,尽量除去水分C.炼蜜过于粘稠,可加适量开水稀释D.炼蜜不宜过老E.炙后立即密闭贮存17.研究表明,苦杏仁燀制的工艺为[ABCDE]A.沸水投药B.用水量应是药材的10倍以上C.煮烫时间5分钟D.及时干燥E.簸去种皮。
中药炮制学第一章 绪论第一节 中药炮制的起源与发展一 中医炮制的起源二 中医炮制的发展第二节 中药炮制的研究一 研究内容二 研究方法第三节 有关中药炮制的法规第二章 炮制与临床疗效第一节 炮制是中医用药的特点第二节 中药炮制与临床疗效第三节 传统只要的原则第四节 炮制对药性的影响一 炮制对四气五味的影响二 炮制对升降沉浮的影响三 炮制对归经的影响四 炮制对毒性的影响第五节 炮制对制剂的影响一 饮片是汤剂和中成药的基本原料二 汤剂和中成药对饮片的外观质量与内在质量要求第三章 中药炮制的目的及对药物的影响第一节 中药炮制的目的第二节 炮制对药物理化性质的影响一 炮制对含生物碱类药物的影响二 炮制对含甙类药物的影响三 炮制对含挥发油类药物的影响四 炮制对含鞣质类药物的影响五 炮制对含有机酸类药物的影响六 炮制对含油脂类药物的影响七 炮制对含树脂类药物的影响八 炮制对含蛋白质 氨基酸类药物的影响九 炮制对含糖类药物的影响十 炮制对含无机化合物类药物的影响第四章 中药炮制的分类及辅料第一节 炮制的分类一 雷公炮灸十七法二 三类和五类分类法三 工艺与辅料相结合的分类法四 以药用部分的来源分类法第二节 中药炮制常用辅料一 液体辅料二 固体辅料第五章 炮制的质量要求和贮藏保管第一节 炮制的质量要求第二节 中药及炮制品的贮藏保管一 贮藏中的变异现象二 变异的自然因素三 贮藏保管方法第六章 中药饮片工业的管理及饮片厂的设计 第一节 中药饮片工业的管理一 中药饮片工业的发展概况二 饮片工业改革的思路与改革方向三 中药饮片工业的管理第二节 中药饮片厂的设计一 中药饮片厂建设的基本要求二 厂房 设备及技术力量的设计三 饮片车间设计第三节 饮片厂的废水处理一 废水的预处理二 活形物泥法三 生物膜法第七章 净选与加工第一节 清除杂质第二节 分离和清除非药用部位第三节 其它加工第八章 饮片切制第一节 切制前的水处理第二节 饮片类型及切制方法第三节 饮片的干燥第四节 饮片的包装第五节 影响饮片质量的因素第九章 炒法第一节 清炒法第二节 加辅料炒第十章 灸法第一节 酒灸法第二节 醋灸法第三节 盐灸法第四节 姜灸法第五节 蜜灸法第六节 油灸法第十一章 煅法第一节 明煅法第二节 煅淬法第三节 扣锅煅法第十二章 蒸煮燀第一节 蒸煮法第二节 煮法第三节 燀法第一章 绪论第一节 中药炮制的起源与发展一、中药炮制的起源中药的炮制是随着中药的发现和应用而产生的,有了中药就有中药的炮制,其历史可追溯到原始社会。
引言
甘草、茯苓等常见的重要药材,大都需要经过炮制工艺后才能作为药材使用,这一过程专业且工艺讲究,既能够将药材的原本天然药性保留下来,又要去掉药材本身的一些对人体有害的成分,且由于临床上的应用普遍,需求量高,因此需要炮制方便,药性保留充分。
本文将以甘草这一药材为研究对象,从甘草的基本概述出发,通过对甘草炮制工艺的梳理和研究,以及经过炮制工艺后药效的发挥情况、临床应用普及说明,对该药材以及其炮制工艺发展进行一定的了解和整理,为后面的研究提供参考。
一、甘草炮制的概述
1.甘草的来源、产地
甘草是一种我们日常生活中常见的以一位中草药,其还有很多好听的别名,如:甜草根、红甘草、粉甘草等,是多年生草本植物。
从甘草的种植常分布于青海、新疆、甘肃等地可以大概得出其喜好干燥环境,适合生长在砂土或者是砂质壤土地带。
2.甘草的炮制方法
甘草作为一种重要中药药材具有解毒、抗炎、抗变态反应、祛痰等功效,但是其在作抗炎作用中,由于琥珀酸盐的活性较高,毒性也巨大,因此在入药使用时,需要进行炮制,以降低其毒性。
甘草的炮制方法主要通过将晾晒好的甘草片加入炼熟的蜂蜜与少许开水,搅拌均匀后用热气焖十分钟,随后倒入锅内炒至深黄色,待粘性消失后晾干,便炮制出炙甘草。
此外,甘草在炮制时还可以加入麦冬、阿胶、人参、生姜等热性药物,以中和其凉性。
3.甘草的炮制作用
《本草纲目》:“甘草外赤中黄,包兼坤离,味浓气薄,资金土德。
协和群品,有元老之功;善治百邪,得王道之化。
赞帝力而人不知,敛神功而己不与,可谓药中之良相也。
”经过炮制后的炙甘草甘温益脾,且由于在炮制过程中加入了蜂蜜,因此味道较之甘草更加甘甜,性温而不燥,具有补气、润肺、止咳的功效。
还能顾护中气,养胃调脾
二、甘草炮制的成品性状
一般的甘草为类圆形或椭圆形厚片,或斜片,类似黄芪。
表面黄白色,略显纤维性,中间有一较明显的棕色形成层环纹及放射状纹理,有裂隙,传统称为“菊花心”。
周边棕红色、棕色或灰棕色,粗糙,具纵皱纹。
质坚,有粉性。
味甜而特殊。
经过炮制后,常被磨制成颗粒或者是粉状,颜色加深成为灰褐色。
此外根据炮制的工艺不同成品还以有略微的差异,以及使用用途、功能的微妙不同,如蜜炙甘草的表面呈老黄色,稍带光泽,由于炮制的过程中加入了蜂蜜,为晾晒完全的情况下会略带黏性,闻起来还有有股焦香的味道,口感味微甜。
经过炮制的甘草具备了化痰止咳、清热解毒的功效,同时由于甘草本身就有消炎杀菌的作用,还可以用来治疗胃溃疡或者是调节内分泌等。
三、甘草炮制的临床应用
1.肺热咳嗽
甘草的最基本临床应用就是与鼠粘根、桔梗同用,治疗肺热咳嗽,痰热阻肺,咳嗽痰黄等,具有很好的清热止咳功效。
若孩子出现体热引发的咳嗽胡哲哮喘症状,可以与猪胆汁同用清热,古代《圣惠方》中记载的良药凉膈丸正是如此运用而来。
2.咽喉肿痛
甘草的清热解毒与桔梗的清欢润肺相搭配,能够治疗咽喉肿痛,在《伤寒论》中就有记载:“桔梗汤,用于风邪热毒客于少阴,上攻咽喉,咽痛喉痹,咳嗽。
”即使没有桔梗的调和,单用甘草煎水服制作而成的甘草汤,同样可以治疗咽喉痛、舌肿。
若与牛蒡子、连翘、麦冬等共同煎制而成的甘桔牛蒡汤,对于咽痛失音,也有非常明显的效果。
3.安神补气
进入更年期的妇女常会产生精神恍惚,心情抑郁,不能自主,哈欠连天的症状,大多是由于气血不足导致的,这种情况下,将甘草与小麦、大枣同用,可以起到有养心安神,补脾益气的作用,对彧现在社会常见的抑郁症、癔病,更年期综合征,神经衰弱,均有良好的调理效果。
4.脾胃虚弱
脾虚的人常会产生食欲不振、身体乏力的症状,这种情况下取蜜炙甘草与人参、白术、茯苓同服,俗称四君子汤,可以起到益气补脾的作用,用于脾胃虚弱,
肠鸣泄泻,心腹胀满,全不思食,四肢倦怠。
蜜炙甘草与黄芪、人参、升麻等同煮为补中益气汤,用于调理人们出现的脾胃气虚,中气不足,脏器下垂等常见症状。
除以上的集中主要应用外,甘草还具有还有缓和药性,调和百药的功效。
若与热药附子、干姜等大热性药品同用,能缓和附子、干姜的燥热,以防伤阴;若和寒药石膏、知母等大寒性药品同用,能缓和石膏、知母的寒气,以保护脾胃;大黄、芒硝具有强的推泻功效,将甘草与大黄、芒硝同用,能缓和泻下作用,避免泻劲太强,人体虚脱;对于党参、白术、熟地、当归等大补药,加入甘草中和可以缓和其补力,使作用缓慢但是持久发挥作用,慢慢被人体吸收;同样和热药通用可以中和热性,与寒药同食可以降低寒性对人体的影响。
因此甘草素有“百药之首”和“国老”之称。
综上以上我们可以了解到,甘草的基本药性和炮制方法以及炮制后的功效变化,甘草的炮制工艺经历了由原始较繁到现代较简的发展过程。
到现在临床上最常用的是甘草和蜜甘草两种方法。
参考文献要求:
[1]张炳鑫.中药炮制品古今演变评述[M].第4版.北京:人民卫生出版社, 2019:64-64.
[2]叶定江.中药炮制学[M].上海:上海科技出版社,2016:50-52.
[3]国家药典委员会.《中华人民共和国药典》[S].一部.北京:中国医药科技出版社,2015:11-12.
[4]席先蓉,陈庆.正交设计研究甘草蜜炙工艺[J].中国中药杂志,2016:10-12.
[5]黄树清.浅谈蜜炙甘草方法的改进[J].中草药,2017,19(10):50-5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