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文档之家› 《中国商道》读书笔记

《中国商道》读书笔记

《中国商道》读书笔记

《中国商道》对中国两个商品经济繁荣的时代——先秦和明清——的商业典籍做了系统的整理,收录了中国古代的文化瑰宝《范子计然》和《明清商书》,并对中国古典经济学轻重术进行了分析。全书引用大量典籍,具有重要的史料价值。读完《中国商道》,大家将对中国古代的商业文明有进一步的认识。

本书作者翟玉忠,是北京大学中国与世界研究中心特约研究员、上海交大海外教育学院产业创意研究所研究员、国学专家、财经评论家,现任新法家网站总编辑。

一、上溯到商朝末年,中国就有了古典经济学的大致雏形,其中部分理论整整领先西方三千年。

1. 中国古典经济学的三个原则——自然原则、均平原则和储备原则

甲午战败后,许多人对中华文明失去了信心,由此对中国古代的经济思想也持有消极看法。但事实上,中国古典经济学思想具有明显的超前性。

作为中国商道的起源,中国古典经济学轻重术由来已久。据《逸周书·文传解第二十五》记载,约公元前1117年春,周文王临终前曾向太子姬发讲述治国大道,其中就出现了中国古典经济学的轮廓。

中国古典经济学的核心有三个原则——自然原则、均平原则和储备原则。

自然原则,顾名思义,强调对自然规律的把握。西周后,中国就发展出了按时间安排生产的法规体系,顺时取物、节约使用,以维护生态的持续生产。

均平原则,强调平衡各阶层的利益,也强调赋税的均平。这种均平要通过一系列政策来实现,在农业主导的中国古代社会,历代政府都会公平折算土地分给人民。生产者与消费者的利益平衡也是一个要点。农民和商人的利益时常会有冲突。中国古典经济学倡导国家调节粮食价格,“农末俱利”。

储备原则一直被当做中国经济思想的核心,储备商品来防备不可预知的灾害,同时用来调节市场。

2.中国古代储备货币的发行

公元前524年,单穆公劝谏景王铸大钱时阐述了商品储备货币的发行理论。

《国语·单穆公谏景王铸大钱》中说:古时候,天灾降临,于是统计财货,权衡钱币的轻重,以赈济百姓。如果百姓嫌钱轻物重,就铸造大钱来行用,大钱辅佐小钱流通。如果百姓嫌钱重物轻,就多铸小钱来行用,小钱铺佐大钱流通。

储备货币的发行是以实际财富为基础的,如果没有大量的商品储备,国家也就没有了调节市场的能力。

《管子·山权数第七十五》中特别强调本国的物价水平要和其他国家保持一致。如果商品价格高,其他国家就会倾销商品到本国来牟利。如果价格过低,本国的物资就会流到别的国家。

二、中国古典经济学理论不仅是经商的范本,更是治国的良药

据传,春秋时越国大夫范蠡的师父计然是一名著名的谋士、经济学家。他博学多才,尤善计算。在南游越国时,收了范蠡为徒。《范子计然》这本书的书名就是取了范蠡和计然两人的名讳。

据学者唐廷猷考证,《范子计然》一书成书于西汉年间,不太可能是春秋时期的范蠡和计然所写,或许是后人假托二人之名所写的书。

书中记叙了勾践想讨伐吴国,于是召计然来询问。计然给了越王一些建议。

计然指明了贸易的诀窍,强调了储备的作用,指出了顺应自然的必要性。为了平衡百姓的利益,计然还倡导国家适度地干预物价。

他的计策紧扣着中国古典经济学的三个原则,在治国方面发挥了很大的作用。

三、上到修身之道,下到吃喝嫖赌,事无巨细一一尽在《明清商书》

1. 明清商书的涌现

中国的明清时代正是市场经济繁荣发展的时期。在这一时期,国内贸易和海外贸易不断扩张,商人们的地位有了显著的提高。

很多人转行从商、想学习经商之道,于是出现了一些指导人们如何经商的书籍,也就是明清商书。

2. 明清商书的内容

这些商书内容五花八门,最重要的部分往往是经商时的注意事项和外出时应该注意的细节和要点。比如,《士商类要》中有一段,大

意是:外出乘船的时候,应该早些停泊码头,不能贪快赶路。夜间出行,应该及早投宿,早点睡觉,晚上不要脱内衣。住宿旅店的时候,门窗要关紧落锁。生活起居、铺设用度不要过分奢侈,以免引人注目,招来祸殃。

除了这些外出注意事项外,商书中还提到了对商人职业素养的要求。商人要养成良好的生活习惯,戒酒戒赌戒嫖。另外,有些商书还记录了一些普世的修身之道。

中国商道“走出去”的浙商

中国商道“走出去”的浙商 2013年4月13日

“走出去”的浙商 【摘要】浙商自古以来走遍四方,在中国的各个角落都留下了他们的身影,从古代到现代,浙江人都用他们智慧的头脑与勤劳的双手将其他省市甚至全世界当做了他们的市场,没有浙江人不能去的地方,有贸易的地方就会有浙江商人。古代他们为生活、税赋所困,带着家乡的特产外出经商;近代,借工业革命浪潮,浙江省工商业开始高速发展,英国等国将其当做打开中国市场的重要途径,浙江商人抓住西方冲击的挑机遇,勇于迎接挑战。当代浙江更是成为了国际化的都市。义乌在南非开办了小商品海外分厂,温州人在巴西圣保罗建立了中华商城。国家“走出去”政策扶持,浙江商人自身对于机会的敏感嗅觉让浙商在现代真正做到了全球的规模。浙商,大海边的商人,他们的果敢、豪放、拼搏、无谓的精神,从不拘泥与眼前的所得,“走出去”的发展模式才是浙商一直遵循的。 【关键字】浙商走出去机遇发展 Zhejiang merchants since ancient times throughout the around, every corner of China have left their figure, from ancient to modern, zhejiang people use their minds and industrious hands to regard other provinces even other countries around the world as their market, the person from zhejian can went to every place they want. When treating happen ,you can always see the person from zhejiang .in Ancient they have strong stress from live from texts , with hometown specialty to they went out for business; In modern times, by the industrial revolution wave, zhejiang industry and commerce began to high speed development, Britain and other countries wang to open the Chinese market as the important way of zhejiang businessmen, seize opportunities, the impact of western pick the courage to meet the challenge. Nowadays zhejiang is becoming a international city. Y iwu in South Africa started the commodity overseas branch factory, wenzhou people in Sao Pablo, Brazil established the mall. Government's "going out" policy support, zhejiang businessmen for their chance to sensitive sense of business let zheshang in modern truly global scale. Zhejiang merchants , the sea side of the merchants, their courageous, bold and unconstrained, hard work, meaningless spirit, never stand and present income, "going out" is the developing mode of zhejiang businessmen have been followed. Keyword Zhejiang merchants going out opportunity development

《中国商道》读书笔记

《中国商道》读书笔记 《中国商道》对中国两个商品经济繁荣的时代——先秦和明清——的商业典籍做了系统的整理,收录了中国古代的文化瑰宝《范子计然》和《明清商书》,并对中国古典经济学轻重术进行了分析。全书引用大量典籍,具有重要的史料价值。读完《中国商道》,大家将对中国古代的商业文明有进一步的认识。 本书作者翟玉忠,是北京大学中国与世界研究中心特约研究员、上海交大海外教育学院产业创意研究所研究员、国学专家、财经评论家,现任新法家网站总编辑。 一、上溯到商朝末年,中国就有了古典经济学的大致雏形,其中部分理论整整领先西方三千年。 1. 中国古典经济学的三个原则——自然原则、均平原则和储备原则 甲午战败后,许多人对中华文明失去了信心,由此对中国古代的经济思想也持有消极看法。但事实上,中国古典经济学思想具有明显的超前性。 作为中国商道的起源,中国古典经济学轻重术由来已久。据《逸周书·文传解第二十五》记载,约公元前1117年春,周文王临终前曾向太子姬发讲述治国大道,其中就出现了中国古典经济学的轮廓。 中国古典经济学的核心有三个原则——自然原则、均平原则和储备原则。

自然原则,顾名思义,强调对自然规律的把握。西周后,中国就发展出了按时间安排生产的法规体系,顺时取物、节约使用,以维护生态的持续生产。 均平原则,强调平衡各阶层的利益,也强调赋税的均平。这种均平要通过一系列政策来实现,在农业主导的中国古代社会,历代政府都会公平折算土地分给人民。生产者与消费者的利益平衡也是一个要点。农民和商人的利益时常会有冲突。中国古典经济学倡导国家调节粮食价格,“农末俱利”。 储备原则一直被当做中国经济思想的核心,储备商品来防备不可预知的灾害,同时用来调节市场。 2.中国古代储备货币的发行 公元前524年,单穆公劝谏景王铸大钱时阐述了商品储备货币的发行理论。 《国语·单穆公谏景王铸大钱》中说:古时候,天灾降临,于是统计财货,权衡钱币的轻重,以赈济百姓。如果百姓嫌钱轻物重,就铸造大钱来行用,大钱辅佐小钱流通。如果百姓嫌钱重物轻,就多铸小钱来行用,小钱铺佐大钱流通。 储备货币的发行是以实际财富为基础的,如果没有大量的商品储备,国家也就没有了调节市场的能力。 《管子·山权数第七十五》中特别强调本国的物价水平要和其他国家保持一致。如果商品价格高,其他国家就会倾销商品到本国来牟利。如果价格过低,本国的物资就会流到别的国家。

中国商道的简单介绍

中国商道的简单介绍 中国商道是指中国传统商业文化中的一种道德伦理系统,将商业活动 视为道德修行的一种方式。它通过规范商业行为,培养商人的品质和道德 意识,强调诚信、信用、诚实和正直等价值观念。中国商道以其独特的文 化内涵和价值观念在中国商业社会中扮演着重要的角色。 中国商道的起源可以追溯到古代中国的商业发展阶段。古代中国商人 在商业活动中注重人际关系和道德准则的遵守。尤其是在商业交流和商业 契约中,商人之间相互信任、合作和守信用被视为至关重要的原则。这种 商业伦理观念渗透到中国商人的行为准则中,被称为中国商道。 中国商道的核心理念是诚信。诚信在中国传统文化中被视为一种美德,商人的诚信被认为是商业成功的基石。中国商业社会中,人们对商人的信 用和诚实度量的尺度往往远超过法律的制裁。商人之间的口碑传播和社会 评价在商业决策和合作中扮演着重要的角色。诚信在中国商道中不仅仅是 道德原则,也是商业成功的关键。 除了诚信,中国商道还注重商业人的自律和道德修养。商人被要求遵 守职业道德,保持个人操守和修养。商人被视为社会的精英,他们应该身 体力行,以身作则,同时关注社会责任和公共利益。商人必须具备正确的 价值观念,追求长期的经济和社会效益,而不是短期利益的追逐。 此外,中国商道还强调商业行为的公平与正义。商业活动应遵循公平 竞争和法律规则,商人应该尊重合同和契约精神,不以不正当手段获取利益。商业人应该对社会负有责任,通过商业活动的成功来回报社会,促进 社会进步和共同繁荣。

中国商道的传统观念和理念在当代中国商业社会中仍然有着重要的影响。尽管中国的商业环境在开放之后发生了巨大变化,但商人的道德操守和商业伦理观念仍然被广泛尊重和遵循。中国的大企业家和商业领导人在商业活动中注重诚信、信用和道德准则,他们将商业成功与社会责任紧密结合。 总之,中国商道是中国传统商业文化中的重要组成部分,它通过强调诚信、自律、公平和公正等价值观念,规范商业行为,塑造商人的品质和道德意识。中国商道在中国商业社会中起到了重要的作用,促进商业活动的健康发展和社会进步。

中国古代名著中的商道

中国古代名著中的商道 我国改革开放以来,不仅吸引了不少外资,而且还吸取了不少国外先进科学技术与管理经验,无疑,都有助于我国现代化建设。这就是鲁迅所说“运用脑髓,放出眼光”的“拿来主义”。按照毛泽东的话说,就是“洋为中用”。实践证明,是正确的,是有益的。可是有人却走上极端,认为外国的一切都好,主张“全盘西化”;认为我国一切落后,尤其对我国传统文化采取虚无主义的态度,就大错特错了。我国传统文化丰富多彩,博大精深。仅以开工厂办企业经商而言,就能从中吸取许多有益而实用的东西。比如我国伟大而光辉的军事名著《孙子兵法》(包括三十六计)从古至今就对经商具有积极而深远的影响。《史记·货殖外传》中记载,战国时期白圭提出商贸致富论,主张采用“人弃我取,人取我与”的办法经商。他认为经商必须掌握时机,运用智谋,犹如孙吴用兵,商鞅行法。无论是北方的晋商,还是南方的徽商,也无论是现代华人首富巨商李嘉诚等,他们的成功,无不是运用《孙子兵法》中实事求是、关照全局、预测发展、权衡利害、辩证分析、把握时机、主动积极、扬长避短等智慧与计谋的结果。值得注意的是,《孙子兵法》对国外商界也产生了巨大影响。仅以世界经济强国的美国与日本为例。美国人称《孙子兵法》是历史上最杰出的智慧。美国管

理学家C·S·乔治在《管理思想史》一书中指出:“你若想成为管理人才,就必须读《孙子兵法》。”日本人将《孙子兵法》列为商界领袖必读之书。中国传统文化中其他名著也是如此。例如,韩国有句话叫“不要和没读过‘三国’的人说话。”《三国演义》对韩国的影响,由此可见一斑。韩国企业更是把《三国演义》中的方略运用于企业管理和经营策略里。韩国现代炼油公司于2005年出台的《伦理经营指南》中指出:“把诸葛亮、关羽、曹操推为实践伦理经营的优秀人物,是因为诸葛亮光明正大、公私分明;关羽则是忠诚、固守公平竞争原则的代表;曹操被视为推行开放经营和人才经营的第一人。刘备虽然懂得谦虚恭让,但过于功利;张飞的下场说明了领导不尊重下属会招致的后果。再如我国唐朝吴兢所著《贞观政要》一书,不仅被日本当代主管阶层视为不可不读的”领导学“,更被日本工商和知识界所推崇、研读和应用,成为科学技术和国民经济的管理指南。尤其经久不衰的我国儒学,不仅对全球华人有深远影响,而且对全球人才精英的影响也是巨大的。1988年1月,当代2/3的诺贝尔得主聚集巴黎开会,会上发表宣言,第一句话就是:“如果人类在21世纪生存下去,必须回首2500年前去吸取孔子的智慧。”我之所以罗列以上这些,是想那些对我国优秀传统文化采取虚无主义的人(当然包括商界)猛醒过来,今后在学习外国先进东西“洋为中用”的同时,更要认

商道

在阅读了商道一书后我认为书中层出不穷的商业手段与现代企业管理手法有诸多不谋而合之处。 1组织结构。书中我们所熟悉的“大房”、“都房”、“大行首”、“行首”、“书记”和“店长”的岗位设置,容易让我们联想到现在的事业部式的组织结构。 2市场细分。林尚沃首次卖铜器,跑到贫穷的地方向穷困人家推销铜器,结果被几个妇人取笑。这说明要销售产品,该对整个市场来个划分,找出适合的目标市场,有的放矢。这就是现在的市场细分。 3风险决策。书中有多处涉及到风险决策,仅举一例,如林尚沃建议许三甫买断锡源,就有清国船只是否提前到来和朝廷是否同意松商延期交货等随机因素需要在决策中考虑。 4危机管理。剧情引人如胜的很大原因,就是江商或者松商面临多次的经营危机以及其化解手法。当江商因为都房林尚沃因洪景之乱而受到牵扯,江商在信息发布、稳定人心和人事安排上都体现了现代危机管理理念。 5企业文化建设。我们看到江商和松商代表两中截然不同的企业文化。江商中的人物,大多出身微贱,粗俗可笑,但是上下和睦,同心同德。所以,虽然被松商整得很惨,但最终能东山再起,独领风骚。松商中的人物,大多文质彬彬,气度不凡。但因为长期尔虞我诈,胡作非为,并不团结相爱,接连发生内讧,自断手足,削弱了实力。 仔细阅读《商道》,还能看到诸如政府采购、垄断经营、招投标管理、领导艺术、激励艺术、谈判艺术甚至是营销组合(产品、价格、管道和促销)等等许多现代企业管理的影子。这些商术是在商业实践中逐步累计起来的经验。 商道就是经商的道理。商术靠学,商道靠悟。无论是洪德铢的“商道即人道”还是林尚沃总结的“财上平如水,人中直似衡”的商道,其都需要回答三个问题:如何看待经商?怎样经商?经商的终极目的是什么? 1中国自古以来就有重农抑商的传统,士大夫强调“万般皆下品,唯有读书高”,看样子紧邻的古朝鲜也不例外。尚沃的父亲林峰赫大半辈子沉侵在追求成为译官的梦想中,这本来没有错,但他不放弃无望的译官之路而从商的原因却在于他有点看不起商人。当年他的好友洪德铢让他看清考试腐败,译官难求而去从商,他不屑一顾。晚年他在醒悟“对译官的痴迷是无谓的执着”后而毅然下海,并在在燕京的虎皮交易中初尝经商的成功喜悦。 《商道》用洪德铢和林峰赫两种不同的人生,告诉人们不管你从商与否,都必须重视商业,尊重商人,认识到从商与从政、从事学术研究一样,同样可以有大作为,同样可以为社会谋取福利。从农业社会、工业社会到现在的商业社会,从商应该更有可为。 2洪德铢有一席话“做生意不是为了赚钱,而是为了赚取人心”正好说明了怎样经商的问题。无论是江商的洪德铢还是松商的朴酬未,都知道经商必须要获得人心。但是,洪德铢始终以诚信为本来争取人心,而朴酬未则是用心术来试图获得人心,前者把赚取人心当作毕生的信念,而后者则把争取人心当手段。一旦有利害冲突,前者宁愿破产也不背弃“赚取人心”的信念,而后者则可以对自己

商道即人道

商道即人道 陶朱五字商训:天,地,人,神,鬼。 天:为先天之智,经商之本; 地:为后天修为,靠诚信立身; 人:为仁义,懂取舍,讲究“君子爱才,取之有道”; 神:为勇强,遇事果敢,敢闯敢干; 鬼:为心机,手法活络,能“翻手为云,覆手为雨”。期限要约定,切勿延迟,延迟则信用失。 《陶朱公经商十八法》 生意要勤快,切勿懒惰,懒惰则百事废。接纳要谦和,切勿暴躁,暴躁则交易少。 价格要订明,切勿含糊,含糊则争执多。账目要稽查,切勿懈怠,懈怠则资本滞。 货物要整理,切勿散漫,散漫则查点难。出纳要谨慎,切勿大意,大意则错漏多。 临事要尽责,切勿放任,放任则受害大。用度要节俭,切勿奢侈,奢侈则钱财竭。 买卖要随时,切勿拖延,拖延则机会失。赊欠要识人,切勿滥出,滥出则血本亏。 优劣要分清,切勿混淆,混淆则耗用大。用人要方正,切勿歪斜,歪斜则托付难。 货物要面验,切勿滥入,滥入则质价低。钱账要清楚,切勿糊涂,糊涂则弊窦生。 主心要镇定,切勿妄作,妄作则误事多。工作要细心,切勿粗糙,粗糙则出劣品。 期限要约定,切勿马虎,马虎则失信用。说话要规矩,切勿浮躁,浮躁则失事多。 新安商训

斯商,不以见利为利,以诚为利;斯业,不以富贵为贵,以和为贵;斯买,不以压价为价,以衡为价;斯卖,不以赚赢为赢,以信为赢;斯货,不以奇货为货,以需为货;斯财,不以敛财为财,以均为财;斯诺,不以应答为答,以真为答;斯贷,不以牟取为贷,以义为贷;斯典,不以情念为典,以正为典。 《陶朱公经商十二则》 能识人。知人善恶,账目不负。能接纳。礼文相待,交往者众。能安业。厌故喜新,商贾大病。能整顿。货物整齐,夺人心目。能敏捷。犹豫不决,终归无成。 能讨账。勤谨不怠,取行自多。 能用人。因才四用,任事有赖。 能辩论。生财有道,阐发愚蒙。 能办货。置货不苛,蚀本便经。 能知机。售贮随时,可称名哲。 能倡率。躬行必律,亲感自生。 能运数。多寡宽紧,酌中而行。陶朱致富《十二戒》 勿鄙陋,勿虚华,勿优柔,勿强辨,勿懒惰,勿固执, 勿轻出,勿贪赊,勿争趣,勿薄育,勿昧时,勿痴赁。 商圣陶朱公经商“三谋三略” 一、《三谋》: 《人谋》 用人要正,忠奸定兴废。大事要慎,妄托受大害。待人忌躁,暴躁交易少。 处事宜静,浮躁误事多。言行宜和,和气能生财。做事宜勤,懒惰百事废。 《事谋》 用度宜俭,奢华财源败。做工宜精,粗糙出劣品。货期要准,马虎失信用。 交易要速,拖延失良机。进货要严,滥入货价减。出纳要谨,潦草差错多。 《物谋》 优劣要清,混淆耗损大。存物要整,散漫难查点。价格要明,含糊多争执。 赊欠要审,滥出亏血本。账目要清,糊涂弊端生。查帐要勤,懈怠滞本金。 二、《三略》: 《货略》、《价略》、《市略》

《货殖列传》读后感

《货殖列传》读后感 读完某一作品后,对人生或者事物一定产生了许多感想吧,是时候抽出时间写写读后感了。那要怎么写好读后感呢?以下是收集整理的《货殖列传》读后感,仅供参考,希望能够帮助到大家。 《货殖列传》读后感1 司马迁的《货殖列传》至今已经有2100多年了,可仍然有着一定的现实意义。货殖,即经商,做买卖,靠贸易以生财求利之意。在《货殖列传》里,司马迁详细地介绍了汉代及其以前有货殖的种种情况,如商贾怎样致富,各地有什么货物,以及经济状况怎样影响人民的生活,形成什么样的社会风气,等等。它是关于古代社会经济的重要文献。本文主要论述了货殖的重要性及其不得不然的道理。它说明为积累财富而努力发展生产和贸易,对于改善人民生活,形成好的社会风气和巩固国家统治都有十分重要的作用,并指出不断发展生产和贸易是符合客观发展规律的。司马迁很早就能够注意社会的经济生活,并且清楚地认识到发展生产、交换贸易和积累财富等等的重要性,反映了他的卓越的经济思想,这是十分可贵的,很值得重视。 文章一开头就否定了老子所设思的理想社会,老子说:“至治之极,邻国相望,鸡狗之声相闻,民各甘其食,美其服,安其俗,乐其业,至老死不相往来。”司马迁认为:这种理想美好的情形,不能光靠教

化,也要靠发展经济。 人是讲利益的,“天下熙熙,皆为利来;天下壤壤,皆为利往。”你看,大家热热闹闹地、高高兴兴地、忙忙碌碌地云集又离散为了什么?还不是实惠。你光空头政治行吗?农民种地,人们就有饭吃,工人做工,就会有生产日用品、矿山、铁路、高楼,商人经商,货物就流通 市场经济下,价格自动调节,比如,今年大蒜贵了,明年种蒜的就多,猪肉贱了,喂猪的就少了,南方的菜贵了,其他地方的菜就流向南方。北方的劳动力稀少,劳力就开到北方,并没有人强迫和组织他们这样做,这就是司马迁说的“物贱之征贵,贵之征贱,各劝其业,乐其事,若水之趋下,日夜无休时,不召而自来,不求而民出之。岂非道之所符,而自然之验邪。” 文章还谈到:“仓廪实而知礼节,衣食足而知荣辱。”“渊深而鱼生之,山深而兽往之,人富而仁义附焉。”在这里,司马迁虽然过分强调了财富对道德的影响,而他的见解也不无道理,有饭吃,生活幸福,出去做盗贼的就少,从小不教育,没能力抚养,不学好的可能性就大,谚曰:“千金之子,不死于市。”此非空言也。如果我们能够满足人们日益增长的物质、精神的需要,加以教育,宣传道德的榜样,社会就会长治久安。 文章据事论理,颇能服人;结构谨严,层次分明;语言精美,明快畅达,时而援引经典,时而征引民谣,雅俗并用,不仅论理性强,且亲切自然,活泼生动,故虽属说理文章,读来亦颇觉有味。 《货殖列传》读后感2

电视剧《商道》观后有感

电视剧《商道》观后有感 《商道》的确是一部难得的电视剧,看后给人思考良多,甚至观看的间歇,就让你不停的思考一些关涉本质的东西,比如什么是商,什么是金钱,金钱在人类社会历史中究竟扮演了一个什么角色等等。等到《商道》看完之际,只觉脑袋沉沉,不知是连续的观察累着了身体,还是思索填充了整个脑际。 《商道》涉及了一个根本的问题就是:什么是商道,如何看待金钱。《商道》自给出了答案:商即人,商道即是人道,做生意就是赚取人心,如果做生意只为获取利润,人就会成为金钱的奴隶,等等都是关于商道的核心阐释;对于金钱,林尚沃的态度是,停滞的金钱失去了社会功用,金钱来自社会还应该还之于社会——所以林尚沃在剧情的后期,免除了所有欠江商钱的债务人之债务并将帐册彻底焚毁,并借给所有愿意做生意的人5两天银(清朝银两),在这里充分看到,林尚沃看开了金钱,并没有成为金钱的奴隶,他认识到华丽衣服的世人外表下是相同的躯体,人生来不带金钱,死后也带不走金钱,金钱只有存在于社会之中,不断的流动,流向低洼的地方,才能够推动社会不断发展,从而实现金钱的社会价值。

从历史资料来看,林尚沃死后并没有将财产流给子孙家族,这让我们联想到林尚沃高贵的母亲,诚然,没有林尚沃值得尊敬的母亲,也不可能造就一个伟大的林尚沃,林尚沃的母亲对待金钱的态度与林尚沃一起告诉我们一个伟大智者的境界:商佛。在现今的社会,我们还有巴菲特、比尔·盖茨等捐献几乎全部财产于慈善事业的人,我们从这些曾经创造巨大财富并且于社会发展起到巨大正面作用的人身上,看到了智慧的光芒!也许,正是这种伟大的气度与有意社会的心怀,使他们实践了社会的“义道”,从而使他们创造出了巨大的财富。 这里面给我们提出了一个“意义”的思考,那就是什么样的财富才是有意义的。利润当然与财富概念密切联系,但是利润就等于财富吗?财富谁也不能带走,当他离世的时候,赚取利润的过程就是积累财富的过程,如何才使得这个过程变的有“意义”,以至于不会在赚取巨大利润的时候却感觉不到“富有”? 商道即是人道,这也让人想起社会之道又何尝不是人道呢?政道也和人心紧密联系,投资之道更是交织着人心的多解方程式。只有赢得人心的投资,才可能成就为人心所肯定的价值。伟大的投资家,不仅获得了巨大的财富或者说利润,还获得了人心的肯定,“他”并没有以破坏社会整体

中国商道

明清时期江西商人商业伦理精神的价值辨析 摘要:明清江西商人商业伦理精神的内容主要包括据义求利的财富伦理、崇俭黜奢的消费伦理、以和为贵的和合伦理、诚信经商的经营伦理、崇奉许逊的信仰伦理。在探讨明清江西商人商业伦理精神现代价值时,应结合我国市场经济的实际,不仅要看到江西商人商业伦理与现代市场经济的相合之处,也要看到其与现代市场经济的相异之面。考察明清江西商人商业伦理精神的价值在于:能为人们树立健康新型的财富观念、促进市场经济的和谐发展、倡导勤俭节约的社会风气、建设现代市场的经营伦理等提供历史的借鉴。 关键词:明清;江西商人;商业伦理;价值 明清江西商人在经商活动中,逐步建立了一套旨在促成商务与伦理相结合、商业与传统道德及江西区域文化相契合的商业伦理体系,其内容主要包括据义求利的财富伦理、崇俭黜奢的消费伦理、以和为贵的和合伦理、诚信经商的经营伦理、崇奉许逊的信仰伦理。使得明清江西商人成为当时著名的地方商帮之一,与徽商、晋商、陇西商等商帮一道,逐鹿于我国商界,活跃于大江南北,这不能不说是明清江西商人商业伦理作用下的奇迹。同时,也为后人提供了某些值得借鉴和汲取的历史价值。 一、明清江西商人商业伦理精神价值的考量 当前,我国要想顺利发展市场经济,在日趋激烈的国际竞争中占据优势,除了要勇于学习世界各国的优秀文化和先进的管理,更要善于利用我国的传统伦理文化。在考察明清江西商人商业伦理精神价值时,人们不仅要看到明清江西商人商业伦理精神与现代市场经济相合之处,也要看到其与现代市场经济相异的一面。 (一)明清江西商人伦理精神与市场经济的相合 明清江西商人的商业伦理的一些规范和精神,与现代市场经济是相合的,经过改造在一定条件下可以融入现代市场经济之中,并成为一种现实的力量,能对经济发展发生作用。这主要体现在以下几个方面: 第一,在明清江西商人的财富伦理中,就很注意引导人们在商业活动中正确求利,谋利而不失义。这种观念与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要求大体上是一致的,因为“任何时候,…义?和…利?作为个人生存、国家兴盛、社会发展之…第一要义?。其统一则兴,分割则衰;协调则昌,对立则亡。”人们知道市场经济是一个以创造财富为导向的经济,它是最崇尚财富的一种经济形态。因此发展市场经济,首要的应对财富有正确的认识,这主要包括财富获得与创造的方式、财富怎样消费、怎样看待有财富的人。而以怎样的方式获得和创造财富涉及到财富来源的正当性,涉及到与他人利益的分配关系。义利统一是社会主义本质的价值表达,义利统一和义利并重论是社会主义本质论在伦理价值观上的导向,因此社会主义市场经济是提倡和尊重个人通过诚实劳动、合法经营而获得的个人财富。 第二,社会主义市场经济是和谐发展的经济,明清江西商人所持有的和合伦理精神,与建设市场经济条件下和商文化的要求是相合的。和合为贵的伦理精神在商业经营中的作用在于,一方面能化解人际间的紧张与冲突,有利于商业经营网络的稳定;另一方面,能在经营网络的各成员间通过彼此的理解和沟通,增强良好的合作意识。和商文化的目标就是要缓解和减少冲突,改善人际关系,增强商业企业内部的凝聚力,端正行业之风,形成公平竞争,

《中国商道》读后感

《中国商道》读后感 《中国商道》内容简介:中国人普遍存在一种“宁为鸡首,不为牛后”的心理,也可以称之为小农心理,即总是希望能够占到属于自己的“一亩三分地”。拥有属于自己的团队和事业,这是中国人最重要的工作动机。中国人如何看待自身,想过怎样的生活,决定了中国人的心理,发展为中国人的行为模式,演化出中国人待人接物的互动规则,进而影响了中国组织的本质,也决定了中国管理不同于西方管理的特质。基于西方组织理论产生的一套现代管理,即便在西方社会也有其自身的问题和障碍,被运用于中国社会时,更产生了一系列适应不良的反应。关系管理的真义是在营造信任与和谐的环境,这有赖于可信赖行为的经营,长期的情感建立与人情交换,关系合约的缔结与维持,在人情困境中守住公平的底线,基于社会的一般道德标准建立小圈子内的良好规范,以及基于规范形成小圈子内舆论监督的环境。有经济学者主张要用新道德取代旧道德,新道德是市场上的守约道德,旧道德是熟人间的道德。殊不知,人类最主要的关系是情感性的关系而不是工具性的关系。所有道德,孔日仁孟日义耶稣讲博爱,主要都在规范情感性关系,较少涉及工具性关系,而买卖关系更只是人类关系中的一小部分。难道我们希望有一天人与人之间,没有友谊、没有情感,不讲伦理,连婚姻都是买卖关系? 中国商道的读后感,来自淘宝网的网友:中国人经商的历史源远流长、几千年的漫长发展积淀了丰富的商业变化,涌现出了很多名商巨贾。明清时期,中国商业达到了顶盛,出现了十大商帮:山西商帮、陕西商和、徽州商帮、宁波商帮、龙游商帮、洞庭商帮、江右商帮、福建商帮、广东商帮、山东商帮。其中山西商帮、徽州商帮负有盛名。宁波帮、龙游帮是晋、徽两大商帮之后势力最强的地缘性商人群体,在国内外商场十分活跃、成就卓著,发展到今天,“浙商”横空出世,散居各地的浙人商铺、浙江村、温州城、义乌街、《福布斯》中国富豪榜上的浙商强大军才,无不向世人证实:浙商已当之无愧为新时代中国第一商帮。晋商、徽商为何衰落?浙商又因何崛起?说史自省,读古明今。深入感受中国商道之精髓,剖析其经营思想,细辨其成败得失,其中蕴涵的中国商人特有的经商之道和致富秘诀,对当代商人仍具有许多深刻的启发和借鉴意义。 中国商道的读后感,来自卓越网的网友:自组织是解释中国人组织行为的关键,自组织会相互结成组织网络,互为联盟或上下游,所以中国的组织总以网络结构为主。正视自组织,善用自组织,学习管理自组织,正是中国这些管理智慧的根源。

选课中国商道与商人文化

选课中国商道与商人文化 中国古代不乏传奇商人,给后人留下许多值得品鉴、学习、反思之处,他们治产经商的故事对研究当前现实经济问题,推动当下市场经济体制转型发展有重要借鉴意义。《中国商人》课程旨在讲述中国商人故事,继承中国传统商业文化,重建现代商道精神,增强学生文化自信。通过对我国历代知名商人生平事迹的研究和精神世界的展示,探究其经营成败的内在逻辑,让学生学会运用历史眼光和辩证观点理性审视人生、财富与商业活动,树立正确的义利观。 一、传承传统商道精神深化学生专业认知 中国商文化历史悠久,古代的知名商人不胜枚举。选择哪些人物故事作为《中国商人》的课程素材是李强教授首先考虑的问题。在李强教授看来,“成功的人物素材需要能充分体现德育元素,符合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只有这样才能体现出案例的价值引领作用,才能真正使中国优秀传统商业文化发扬光大。我们要做的是致力于传承并弘扬传统商道精神,并在此基础上,重建现代商道精神。” 因而,李强教授在经过充分的文献调研与市场考察之后,选择了最能体现公平诚信、乐善好施、心系天下等商道核心精神的中国商人故事作为课程素材。在“商圣”范蠡注重回馈社会、“儒商”子贡“富而好礼”、“奇商”窦乂推崇仁德礼义、“官商”胡雪岩违背商道最终落败等素材中挖掘德育元素。比如,在讲述范蠡的故事时,不仅仅局限于其生平事迹的介绍,更重要的是分析其商业成功的因素。在这一点的讲解上,李强教授主动联系当下现实问题和学生一起进行有理有

据的分析,这让学生对课堂产生很大兴趣,受益匪浅。 这种授课方式充分发挥了教师的引领作用,让学生从中国古代商人故事中潜移默化地汲取营养,逐渐了解、进而认同中国商文化,使学生发自内心地对商科专业经世致用、富国强民的社会功能生发崇敬和向往之心。 二、组织课内外研讨融通古今商业文化 除了运用传统的讲授方式,李强教授还常采用头脑风暴法,把课堂还给学生,让学生畅所欲言,或用现代思维阐释传统故事,或以传统精神反思当下问题。他说,“讨论的过程是必要的。在讨论中学生会主动思考,这样才能让学生认同、内化中国商道精神。这对老师来说也是充满惊喜的,不仅会发现新时代大学生的许多新想法,有利于开发新课题,还能从讨论中更加了解学生,改进教学方法,提升学生的学习兴趣。”比如,在给学生讲到“儒商”子贡的故事时,李强教授提到,子贡为人谦卑,不仅注重自我修养也会回馈社会;但是孔子认为“儒商”不能只为自己博得好名声,更重要的是“移风易俗”“未若贫而乐,富而好礼者也”,感召更多人做好事。在这个议题之下,学生们发表各自看法,充分锻炼思考能力。最后,李强教授做总结性引导。这不仅使学生对传统“儒商”文化有了更深认识,更加深了学生对传统思想的内化。 与此同时,李强教授也考虑到现代大学生身处全媒体时代,深受网络文化影响。所以,除了课堂讨论,他还利用QQ、微信等网络平台组织学生开展课外研讨,或共同分析某本相关文献、某个商业活动,

中国商贸文化(第二版)课件全套专题商史商道

中国商贸文化(第二版)课件全套专题商史 商道 中国商贸文化(第二版)课件全套专题商史商道专题商史商道 中国商贸文化是一个博大精深的领域,蕴含着悠久的历史和独特的 商道智慧。本文将通过课件的形式,全面介绍中国商贸文化的发展历程、商史与商道的内涵,帮助读者更全面地了解中国商贸文化的魅力。 一、商史 商史是中国商贸文化中最为重要的组成部分之一。商史记录了中国 商贸活动的起源、演变和发展。从远古时期的原始交换到现代商业社 会的繁荣,中国商史经历了许多重要的历史事件和风云变幻的时代。 1. 原始交换 最早的商业活动可以追溯到原始社会,当时人们通过物物交换的方 式满足自己的需求。原始交换在小范围内进行,并缺乏明确的商业规 则和制度。 2. 农耕经济时期 随着农耕经济的出现,人们开始进行农产品的交换。这促使了商品 的出现,使得交换活动更加便捷。在这一时期,农民和手工业者成为 了最初的商人。 3. 官商体系的出现

随着国家体制的建立,官方开始参与商贸活动。商人逐渐从个体贸 易转变为与国家相关的商业机构,商业规模也日益扩大。 4. 丝绸之路的繁荣 丝绸之路是中国商史中的重大事件之一。通过连接东西方的贸易路线,中国与亚欧大陆进行了广泛的商业交往,推动了商品、文化和思 想的交流。 5. 资本主义经济的崛起 近代以来,中国商业发展进入了资本主义经济的阶段。从商业银行 的诞生到现代化的商业模式的出现,中国商贸文化逐渐融入国际商业 体系。 二、商道 商道是中国商贸文化的核心价值观和商业伦理。商道强调诚信、合 作和利益共享,在中国商贸活动中具有重要地位。 1. 诚信为本 中国商道强调诚信为本,认为商人应该言而有信、守信用。这种价 值观来源于中国古代的儒家思想,主张在商业活动中树立良好的声誉,建立长期的合作关系。 2. 合作共赢

中华商道与企业家精神

中华商道与企业家精神 中华商道与企业家精神 中华商道,是中国古代商业文化的代表性之一,众所周知,中国有着悠久的商业历史,在商业活动中,中华民族创造了许多贡献,它们所体现的中华商道文化和企业家精神,是我们今天所追求和传承的。 一、中华商道 1. 诚信 中华商道强调诚信。比如古代“四海之内,皆兄弟也”,商道让人们在生意上互相减轻对方的负担,缩短生意流程,哪个人有难,便立刻伸出援手。因此在商业活动中,诚信原则是必须遵循的道德规范。 2. 社会责任 中华商道也非常注重社会责任。商人或商会在古代,在很多场合都会承担社会公益的职责,他们希望有能力的人应该关注社会问题,贡献力量。诸如修路浚渠、助学捐资、助医济困、资助灾民以及赈济贫民等公益活动都有商人的参与。 3. 开放创新 中华商道强调开放创新,商人能够广泛地接触不同文化和商业

实践,从而更好地适应市场的需求。随着时间的推移,商人还会寻找开创新的商业机会,不断创新发展,创造更多的经济效益和社会价值。 二、企业家精神 1. 领导力 企业家精神强调领导力。企业家必须有良好的领导力,进行合理的资源分配,有效地管理团队,推动企业的整体发展。在中国古代商业活动中,“商行有长,必以德为先”是非常重要的信仰,同时也是中国古代商业文化中的重要组成部分。 2. 不畏挑战 企业家精神要求企业家在面对挑战时敢于挑战,不退缩。企业家必须有先知先觉的眼光,敢于接受挑战,更敢于创造机会。中国的历史上,很多成功的企业家都是在极端困难之下,克服了所有难以想象的挑战,成长为了成功的务实创业者。 3. 持续创新 企业家精神注重持续创新。中国的企业家多数有创新精神,能够不断地创新,开发新产品、新技术、新市场等。这是企业家不断进步和成长的重要因素。企业家精神也鼓励企业家注意发展环保、绿色技术等社会责任,对企业的整体发展具有积极的意义。

【国学商道】学孟洛川大商之道:财自道生,利缘义取

【国学商道】学孟洛川大商之道:财自道生,利缘义取 【国学商道】学孟洛川大商之道:财自道生,利缘义取2015-08-09 15:55 青年孟洛川和他的跟班孟三,在茶馆遇到正发愁分元宝的三兄弟,孟洛川巧妙地帮助三兄弟整分元宝:亡故的先父留下遗嘱,共有遗产17个元宝,老大得元宝的二分之一、老二得元宝的三分之一、老三得元宝的九分之一,问他们每一个人分别应该分几个元宝?答案是:老大9个元宝、老二6个元宝、老三2个元宝,亲爱的读者,你会算吗?!孟洛川正式拜士朋为师。第一次上课,孟洛川就在士朋面前炫耀自己的生意经:贵出如粪土、贱取如珠玉;生意做独市、买卖抢先行;三分利吃利、七分利吃本;同本不同利、差别在算计;百里不贩樵、千里能贩枣;小店买个便、大店买个全;不怕店门破、就怕店无货;货到街头死、人到市中活;南瓜再大本地卖、辣椒再小穿省过。如上言语,被士朋当头呵斥,士朋告诉孟洛川大商应该是一个什么样的人:夫大商者,胸存纵横四海之志,怀抱吞吐宇宙之气;其学通于大道,其功接于社稷,其势籴入惊风雨,粜出泣鬼神,也正所谓良贾何负名臣,大商笑看书生;大商之经商,有如伊、子牙之于治国;子、吴起之于用兵;商鞅之于变法。其学问之精深,道法之玄奥,意气之闳远,境界之高明,岂是你这等空想妄论,

俚谚俗语所能达到的。可笑之极。轻狂自负的孟洛川终于静下心来,开始虚心求教。课堂上,士朋拿出十二颗珠子,分别刻有“道”与“术”“取”与“予”“利”与“害”“常”与“变”“方”与“圆”“生”与“死”。士朋告诉孟洛川,将这十二颗珠子上的容学完,便可以结业而入道了。士朋首先拿出“道”与“术”两枚珠子,讲解万事万物皆不出“道”“术”这两大畴。道是河,术是舟;道是舵,术是桨;无河无以载舟,无舟难以渡河;无舵则无方向,无桨则无动力;所以“道”是方向法则和“术”是方法谋略。孟洛川首先选择了“术”珠,它认为方法谋略在经商中的作用比方向法则更为重要。士朋流露出一种不易察觉的失望。路是自个走出来的,点子是自个想出来的无事如有事提防,方可弭意外之变; 有事如无事镇定,方可消局中之危。为敌,我要让他心存忌惮 为友,我也要让他心服口服虽然,两点之间的直线最短,但是有的时候为了达到目的,却要迂回行动。直养无害曲能有成曲直之道即方圆之道直中见曲曲中见直,方中有圆,圆中有方大家无常道既知,法已晓,历练便是最好的老师情合情分缘聚缘散天意使然地到无边天作界山登绝顶我 为峰荀子有云:登高而招,臂非加长而见者远;顺风而呼声非加疾而闻者彰登东山而小鲁登泰山而小天下缘聚缘散自有期朱商经明奥理,鬼谷六韬藏玄机;野鹤归去闲心远,

《商道》观后有感:财上平如水,人中直似衡

《商道》观后有感:财上平如水,人中直 似衡 200多年前,一句座右铭“财上平如水,人中直似衡”成就了朝鲜一代商人林尚沃。视财物如水一样的平等,做人如同秤一样公正刚直。 财上平如水,人中直似衡——这是整部电视的精神核心,也是林尚沃留给后人的遗训。林尚沃这句遗言的用意是在警示后人,企图独占公平如水的财富的愚蠢的财产家,一定会因其聚敛的财物而遭遇不幸;做人不能正直如秤的卑鄙的财产家,无论何时,也终会因其卑鄙的为人而遭遇毁灭。所以,保持内心对钱财的平衡,守住自己的信念与道德准则。 做买卖,不是为了赚钱,而是为了赚取人心!——这是林尚沃一直遵循的经营理念。 30年河东30年河西,人生来不是带着财产来的,也不会因为拥有财产而终身富有,而不会因为穷困潦倒而终生不得翻身。财富是会转移的,会因为某些偶然和必然的契机而发生变化。 松商为了寻求暴利,屯米屯盐发放高利贷谋取暴利,最终导致百姓因苦不堪言而对松商失去信任,间接使松商的店铺生意日渐衰落。湾商,为了稳定市场米价盐价以及因高

利贷而几近破产的穷苦百姓,像松商高价购买而以市价出售,挽救了无数的百姓。虽然在此中间损失很大,但赢回的是人心,以后购买都会先选择湾商店铺。真是长远实在的举措。正如现在,很多富豪都会长期做慈善,取之于民用之于民,为天下苍生贡献一份自己的力量。 30年,湾商洪德柱经商30年打下的基础,被松商迫害导致破产,但长久以来,洪德柱的“做买卖,不是为了赚钱,而是为了赚取人心”的经营理念一直教导着湾商的每一个人。近朱者赤,林尚沃正是因为有了这位正直的启蒙老师,为成就石崇大师对他“商佛”期望。30年,林尚沃放弃朝鲜第一译官的梦想,而成就朝鲜第一商人。虽不是皇帝,但为了百姓疾苦,朝鲜商业,以及朝鲜与清国之间的国际贸易,亲力亲为,操劳终身。他将毕生都献给了朝鲜商界,他所带领的湾商以及朝鲜商界出现从未有过的繁荣和富庶。百姓安居乐业,盗贼也被感化下山。正是他所推崇的经营理念为他打开了生意之门。30年,松商朴周命一手创建松商,只因利欲攻心,终使被近墨者黑的手下郑志寿赶出松商。有什么样的师傅,就有什么样的徒弟,看到被自己一步步怂恿下激发出野心的郑志寿奸商的面孔,终于幡然醒悟,退出商界。30年,人生能有几个30年,一个几经循环的时间段,能成就其成就,亦能毁灭其野心。当一切都成为过去,看到的自己

人生哲学

一、钱是给内行人赚的——世界上没有卖不出的货,只有卖不出的货的人。­ 二、想干的人永远在找方法,不想干的人永远在找理由;世界上没有走不通的路,只有想不通的人­ 三、销售者不要与顾客争论价格,要与顾客讨论价值。­ 四、带着目标出去,带着结果回来,成功不是因为快,而是因为有方法。­ 五、没有不对的客户,只有不够的服务。­ 六、营销人的职业信念:要把接受别人拒绝作为一种职业生活方式。­ 七、客户会走到我们店里来,我们要走进客户心里去;老客户要坦诚,新客户要热情,急客户要速度,大客户要品味,小客户要利益。­ 八、客户需要的不是产品,而是一套解决方案,卖什么不重要,重要的是怎么卖。­ 九、客户不会关心你卖什么,而只会关心自己要什么。没有最好的产品,只有最合适的产品。 一、关于修身修养­ ★相由心生,改变内在,才能改变面容。一颗阴暗的心托不起一张灿烂的脸。有爱心必有和气;有和气必有愉色;有愉色必有婉容。­ ★口乃心之门户。口里说出的话,代表心里想的事。心和口是一致的。­ ★一个境界低的人,讲不出高远的话;一个没有使命感的人,讲不出有责任感的话;一个格局小的人,讲不出大气的话。­ ★企业跟企业最后的竞争,是企业家胸怀的竞争,境界的竞争。­ ★看别人不顺眼,是自己的修养不够。­ ★有恩才有德,有德才有福,这就是古人说的"厚德载物"。­ ★人的一生就是体道,悟道,最后得道的过程。­ ★好人——就是没有时间干坏事的人。­ ★同流才能交流,交流才能交心,交心才能交易。­ ★同流等于合流,合流等于合心,合心等于交心。­

二、关于成功­ ★要想成功首先要学会"变态"——改变心态、状态、态度等。­ ★成功之道=思考力×行动力×表达力。­ ★许多不成功不是因为没有行动前的计划而是缺少计划前的行动。­ ★功是百世功,利是千秋利,名是万世名。­ 三、关于团队­ ★什么是团队,看这两个字就知道,有口才的人对着一群有耳朵的人说话,这就是团队。­ ­ 四、关于沟通­ ★沟通必须从正见、正思维、正语、正精进、正念出发,才能取得一致有效的合作。中国人的沟通总是从家里开始的。­ ★高品质的沟通,应把注意力放在结果上,而不是情绪上,沟通从心开始。­ ★沟通有3个要素:文字语言、声音语言、肢体语言。文字语言传达信息,声音语言传达感觉,肢体语言传达态度。­ ★影响沟通效果有3个要素:场合、气氛和情绪。­ ★沟通的3个特征:行为的主动性,过程的互动性,对象的多样性。­ ★沟通的5个基本步骤:点头、微笑、倾听、回应、做笔记。­ ★沟通的5个心:喜悦心、包容心、同理心、赞美心、爱心。­ ★沟通是情绪的转移,信息的转移,感情的互动。沟通没有对错,只有立场。­ ★人际沟通,最忌讳的就是一脸死相。要学习《亮剑》中李云龙的笑。笑能改变自己,笑能给人以力量,笑能创造良好气氛,笑能带给他人愉悦,笑是成功的阶梯。­ ­

电视剧《青瓷》观后感

电视剧《青瓷》观后感 一天与公司老板聊天,聊到了一个人,聊到了一个爱说谎的人,聊到了一个爱说谎并被所有和他有过交织的人都在骂他的人!由此人让老板提到了“说谎”,继而又提到一部电视剧——《青瓷》(又名:《中国式关系》),推荐我没事儿的时候可以看看,长长精细儿!因此,我带着学习的心态用心的观看了这部电视剧,并且发扬了学生时代时养成的做笔记的良好习惯,不过记笔记的方式有所不同而已——一边在电脑上观看《青瓷》,一边用腾讯微博做着笔记。呵呵,一个同事还在微博中评论我的笔记:“对《青瓷》全神贯注的看啊,引经据典,感悟深刻。”说到感悟,就来个如下分享: 一、浮石——借角色自我升华 在网上搜索电视剧《青瓷》的时候,也查到了该剧的作家——浮石。浮石真名胡刚,湖南人。毕业于湘潭大学哲学系,留校任职十年,教过大学,管过教大学的老师;下海做老板十年,曾经千万身家,曾经身陷囹圄,曾经负载累累……《青瓷》是浮石2003年至2004年因涉嫌行贿被羁押在看守所里306天的创作“成果”,是他的的长篇处女作。《青瓷》获“全国优秀畅销图书奖”、入选“改革开放三十年最有影响力书目”,并在越南、韩国出版,并且拍成了由王志文、张国立等人主演的电视剧。 留心一下作家浮石的经历,一个哲学系的学生,留校当过老师任过教并在学校人事处做过干部,后来也就是1998年下海经商,在湖

南创办了自己的拍卖公司,主要是做法院的拍卖业务,成天跟承办法官打交道,生意一度风生水起,真的是槌子一响,黄金万两,造就了千万的身家。这不就是活生生的剧中人物——张仲平嘛!如果浮石没有入狱,就不会有《青瓷》的问世。剧中张仲平与颜若水一次次密晤到决裂、与曾真讲述“雅贿”到相爱、与曾真无性爱情升华的“真爱”、心中埋藏对夏雨的思念、面对妻子重病又幡然悔悟、对江小璐母女的无私帮助、对徐艺大道理式的挽救等等这些对张仲平的睿智、良知、沉稳、圆滑、老练,描写的淋漓尽致,不难看出浮石是在借着剧中人物张仲平来感慨自己的经历,同时也是在完成心中自我的升华! 二、青瓷——中国式关系 浮石为何要把这个故事取名“青瓷”呢?这样一个雅致不俗的名字,内容叙述的却是那样一个如战场的商场火药味、烟火气十足的故事。除了因为“青瓷”是串联故事的一根线索,故事以“青瓷”为名是不是有其它的寓意呢?在百度中搜索“青瓷”:青瓷,瓷器也。源于古老的中国,是中国人引以为傲的国粹之一。高贵典雅的青瓷更是瓷器中的精品,其品相精美,气质不凡,一瓶、一罐、一碟、一盏,无不折射出一种源自中国悠久文明的温润光华,看上去高雅大气但却极易破碎,人与人之间的关系不正如青瓷吗? 电视剧《青瓷》后面的副标题——中国式关系,看到这个中国式关系,那些有背景、有资源、有关系的人肯定是会心微笑,可是那些草根阶层,就如孙悟空一样从石头缝里蹦出来的没背景、没资源、没关系的人,会不会心中一颤呢?所谓中国式关系,是一种中国式符号

相关主题
文本预览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