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药学——补虚药(一)
- 格式:doc
- 大小:46.50 KB
- 文档页数:14
中药学——补虚药1. 定义以补虚扶弱,纠正人体气血阴阳的不足为主要功效,常用以治疗虚证的药物,称为补虚药,又称补养药或补益药。
2.分类、特点及适应范围1)补气药特点:性味多甘温或甘平,主入脾、肺经功效:补气。
适应证:气虚诸证(尤对脾气虚、肺气虚证疗效最为显著,也用于心气虚,元气虚极欲脱)2)补阳药特点:味多甘、辛、咸,性多温热,主入肾经功效:温补肾阳。
适应证:肾阳不足诸证、脾肾阳虚、肺肾两虚等证。
3)补血药特点:多甘温,质润,主入心、肝、脾、肾经。
功效:补血养血。
适应证:各种血虚病证。
4)补阴药 :特点:多甘寒质润,主入肺、胃、肝、肾经。
功效:滋养阴液,兼润燥、清热。
适应证:阴虚诸证 (肺阴虚、胃阴虚、肝阴虚、肾阴虚等证) 3. 配伍应用1)根据人体气、血、阴、阳相互依存的关系配合应用补虚药。
2)适当配伍健脾消食药顾护脾胃。
4. 使用注意1)注意邪正关系,防止“闭门留寇”。
2)不可滥用补益药。
(药皆有偏性、误补益疾)3)注意“虚不受补”的情况,应注意补而兼行,使补而不滞。
4)注意气血阴阳之间关系,配伍应用。
5)补虚药一般气味俱厚,如作汤剂,一般宜适当久煎,使药味尽出。
6)虚弱证一般病程较长,补虚药宜采用蜜丸、煎膏(膏滋)、口服液等便于保存、服用,并可增效的剂型。
5. 各类药功效第一节补气药人参大补元气,复脉固脱,补脾益肺,生津养血,安神益智。
西洋参补气养阴,清热生津。
党参健脾益肺,养血生津。
太子参益气健脾,生津润肺。
黄芪补气升阳,益卫固表,利水消肿,生津养血,行滞通痹,托毒排脓,敛疮生肌。
白术健脾益气,燥湿利水,止汗,安胎。
山药益气养阴,补脾肺肾,涩精止带。
白扁豆健脾化湿,和中消暑。
甘草补脾益气,清热解毒,祛痰止咳,缓急止痛,调和诸药。
大枣补中益气,养血安神。
蜂蜜补中,润燥,止痛,解毒;外用生肌敛疮。
第二节补阳药鹿茸补肾壮阳,益精血,强筋骨,调冲任,托疮毒。
紫河车温肾补精,益气养血。
淫羊藿补肾阳,强筋骨,祛风湿。
『五版中药学』补虚药1.补气药人参【歌诀】人参味甘,大补元气,止渴生津,调营养卫。
【药性】甘、微苦,微温。
归肺、脾、心经。
【功效】大补元气,补脾益肺,生津,安神益智。
【应用】元气虚脱证;肺脾心肾气虚证;热病气虚津伤口渴及消渴;气血亏虚之心悸,失眠。
【用法用量】煎服,3~9g;挽救虚脱可增为15~30g。
宜文火另煎兑服。
【注意】反藜芦。
党参【歌诀】党参甘平,补中益气,止渴生津,邪实者忌。
【药性】甘,平。
归脾、肺经。
【功效】补脾益肺,补血,生津。
【应用】脾肺气虚证,气血两虚证,气津两伤证。
【用法用量】煎服,9~30g。
【鉴别用药】人参与党参均具有补脾气、补肺气、益气生津、益气生血及扶正祛邪之功,用于脾肺气虚、津伤口渴、消渴、血虚及气虚邪实之证。
但党参甘平和缓,药力薄弱,古方治上述之轻证和慢性疾患,多用党参加量代替人参。
但党参不具有人参益气救脱之功,凡元气虚脱之际仍以人参为用。
人参尚可益气助阳、安神增智,而党参兼有补血之功。
黄芪【歌诀】黄芪性温,收汗固表,托疮生肌,气虚莫少。
【药性】甘,微温。
归脾、肺经。
【功效】补气健脾,升阳举陷,益卫固表,利尿消肿,托毒生肌。
【应用】脾胃气虚及中气下陷诸证;肺气虚及表虚自汗;气虚水肿,小便不利;气血亏虚,疮疡难溃难腐或溃久难敛。
【用法用量】煎服,9~30g。
益气补中宜炙用,余多生用。
白术【歌诀】白术甘温,健脾强胃,止泻除湿,兼祛痰痞。
【药性】甘、苦,温。
归脾、胃经。
【功效】益气健脾,燥湿利水,止汗,安胎。
【应用】脾胃气虚证及脾虚之痰饮,水肿,小便不利;气虚自汗;脾虚胎动不安。
【鉴别用药】白术与苍术均具有健脾和燥湿两种功效。
然白术以健脾益气为主,多用于脾虚湿困而偏于虚证者;苍术以苦温燥湿为主,适用于湿浊内阻而偏于实证者。
此外,白术利尿、止汗、安胎,苍术则解表、祛风湿、明目。
甘草【歌诀】甘草甘温,调和诸药,炙则温中,生则泻火。
【药性】甘,平。
归心、肺、脾、胃经。
【功效】补脾益气,祛痰止咳,缓急止痛,清热解毒,调和诸药。
中药学专业知识补虚药功效:补充人体物质亏损、增强人体功能活动,以提高抗病能力、消除虚弱证候。
性味归经:补气和补阳类药大多药性甘温;补血和补阴类药药性甘温或甘寒不一。
适用:各种虚证。
第一节补气药一、人参、党参、西洋参、太子参二、黄芪、白术、白扁豆、山药三、甘草、蜂蜜、大枣、饴糖四、刺五加、红景天、绞股蓝人参【功效】大补元气,补脾益肺,生津止渴,安神益智。
【主治病证】(1)气虚欲脱证。
(2)脾气虚弱的食欲不振、呕吐泄泻。
(3)肺气虚弱的气短喘促、脉虚自汗。
(4)热病津伤的口渴,消渴证。
(5)心神不安,失眠多梦,惊悸健忘。
党参【功效】补中益气,生津养血。
【主治病证】(1)脾气亏虚的食欲不振、呕吐泄泻。
(2)肺气亏虚的气短喘促、脉虚自汗。
(3)气津两伤的气短口渴。
(4)血虚萎黄,头晕心慌。
西洋参【功效】补气养阴,清火生津。
【主治病证】(1)阴虚火旺之咳嗽痰血。
(2)热病气阴两伤之烦倦。
(3)津液不足之口干舌燥,内热消渴。
太子参【性能特点】功似人参,而药力甚弱。
能补气生津,多用于气津两伤之轻症,或兼热者更宜。
【功效】补气生津。
【主治病证】(1)脾虚食少倦怠,气津两伤口渴。
(2)肺虚咳嗽。
(3)心悸,失眠,多汗。
黄芪【功效】补气升阳,益卫固表,托毒生肌,利水消肿。
【主治病证】(1)脾胃气虚,脾肺气虚,中气下陷,气不摄血,气虚发热。
(2)自汗,盗汗。
(3)气血不足所致疮痈不溃或溃久不敛。
(4)气虚水肿、小便不利。
(5)气血双亏,血虚萎黄,血痹肢麻,半身不遂,消渴。
白术【功效】补气健脾,燥湿利水,止汗,安胎。
【主治病证】(1)脾胃气虚的食少便溏、倦怠乏力。
(2)脾虚水肿,痰饮。
(3)表虚自汗。
(4)脾虚气弱的胎动不安。
山药【功效】益气养阴,补脾肺肾,固精止带。
【主治病证】(1)脾虚气弱之食少便溏或泄泻。
(2)肺虚或肺肾两虚的喘咳。
(3)肾阴虚证,消渴证。
(4)肾虚遗精、尿频、带下。
白扁豆【功效】健脾化湿,消暑解毒。
第二十一单元补虚药一、概念:凡以补益正气、增强体质、治疗虚证为主要作用的药物,称为补虚药,又称补益药或补养药。
二、功用与适应症:补气,用于气虚证;补阳,用于阳虚证;补血,用于血虚证;补阴,用于阴虚证。
三、注意:1.宜久煎(另煎),或做丸散剂;2.注意配伍健脾消食药。
1第一节补气药治疗气虚证,见气短、乏力、头晕、脉虚无力、舌淡等。
主治肺脾气虚证。
肺气虚见自汗、恶风、易感冒、语音低怯等;脾气虚见食少、便溏、消瘦、脏器下垂等。
人参甘、微苦,微温。
归肺、脾经。
大补元气——气虚欲脱证。
补脾益肺——脾气虚弱的食欲不振、呕吐泄泻。
肺气虚弱的气短喘促、脉虚自汗。
生津止渴——热病津伤的口渴,消渴证。
安神益智——心神不安,失眠多梦,惊悸健忘。
【配伍】人参配附子:人参甘温补气,力宏固脱;附子辛热回阳,补火救逆。
两药相合,大补大温,益气回阳,治亡阳气脱效佳。
人参配蛤蚧:人参甘温善补肺气,蛤蚧性平补肺益肾。
两药相合,补肺益肾而定喘嗽,治肺肾两虚,动辄气喘甚效。
人参配麦冬、五味子:人参性温补气,麦冬寒凉滋阴,五味子酸收敛阴。
三药相合,益气养阴、生津止渴,为治气阴两虚之口渴、多汗,以及消渴所常用。
【用法用量】内服:煎汤,3~9G,大补元气可用15~30G,文火另煎,与煎好的药液合对,或频频灌之;研粉,一次1G,一日2次;或入丸散。
野生人参功效最佳,多用于挽救虚脱;生晒人参性较平和,适用于气阴不足者;红参药性偏温,多用于气阳两虚者。
【使用注意】为保证人参的补气药效,服用人参时不宜饮茶水和吃白萝卜。
因属补虚之品,邪实而正不虚者忌服。
反藜芦,畏五灵脂,恶莱菔子、皂荚,均忌同用。
2党参甘,温。
归脾、肺经。
补中益气——脾气亏虚的食欲不振、呕吐泄泻,肺气亏虚的气短喘促、脉虚自汗。
生津养血——气津两伤的气短口渴。
血虚萎黄,头晕心慌。
人参与党参的比较人参、党参,均能补气生津,治脾胃气虚倦怠乏力、肺气不足气短喘促,以及气津两伤之口渴等证。
然,人参源于五加科,性微温而善大补元气,为治气虚欲脱第一要药;又善安神增智,治心神不安的心悸、失眠、健忘等证。
中医主治系列-中西医骨伤学【代码:329】-中药学(一)-补虚药[单选题]1.功能补肺气,补肺阴,补脾气,补肾固涩的药物是A.太子参B.西洋参C.黄精D.山药E.五味子(江南博哥)正确答案:D[单选题]2.具有助阳益阴,固涩下焦功效的药物是A.补骨脂B.菟丝子C.益智仁D.肉苁蓉E.草河车正确答案:B[单选题]3.具有润肺清心,养胃生津功效的药物是A.天冬B.石斛C.生地D.麦冬E.黄精正确答案:D[单选题]4.患者,男,70岁。
心气不足,脉结代,心动悸。
首选药物是A.党参B.黄芪C.山药D.白术E.甘草正确答案:E[单选题]5.患者,女,40岁。
腰膝酸软,小便频数,大便溏泄,目涩昏暗,视力下降。
首选药物是A.枸杞子B.菟丝子C.覆盆子D.五味子E.决明子正确答案:B[单选题]6.患者,男,50岁。
时有咳嗽,动则气喘,阳事无力。
首选药物是A.西洋参B.白果C.蛤蚧D.五味子E.杏仁正确答案:C[单选题]7.患者,女,47岁。
月经淋漓不断,五心烦热,失眠健忘,腰酸腿软,行走无力,舌质红,脉细。
首选药物是A.龟板B.牡蛎C.知母D.黄柏E.地骨皮正确答案:A[单选题]8.患者,女,28岁。
心内烦热,睡眠欠佳,常有口渴,舌红,脉细数。
首选药物是A.麦冬B.女贞子C.墨旱莲D.杜仲E.续断正确答案:A[单选题]9.淫羊藿、巴戟天共同的功效是A.补肾益精,养血益气B.补肾壮阳,祛风除湿C.温肾壮阳,祛寒除湿D.补肾助阳,润肠通便E.补肾益肺,止血化痰正确答案:B[单选题]10.既可滋补肝肾,又可凉血止血的药物是A.石斛B.玉竹C.墨旱莲D.枸杞子E.女贞子正确答案:C[单选题]11.患者,女,50岁。
胃痛隐痛喜按,空腹痛甚,得食痛减,纳差,神疲乏力,时有腹泻脱肛,舌淡苔白,脉虚弱。
用升阳益气健脾法治疗,应首选B.党参C.黄芪D.太子参E.山药正确答案:C[单选题]12.患者,男,56岁。
精神不振,体倦乏力,面色萎黄,畏寒肢冷,腰膝酸软,阳痿,舌淡脉沉细。
中药学记忆口诀—补虚药一、补气药补气甘温肺脾归,四参芪术药扁甘。
饴蜜枣绞红景加,壅中助湿理气辅。
元气虚脱吉林参,生津增智补肺脾。
性味甘温高丽参,温补力强阳虚好。
党参补中养血强,生津力缓慢病施。
太子参用补心气,洋参性寒养阴行。
脾肺气虚用术芪,止汗固表利水同。
黄芪升阳托疮毒,白术安胎养胎宜。
山药平补脾肺肾,肾气不固遗带消。
和中化湿白扁豆,脾虚暑湿吐泻清。
甘草和药补中气,祛痰缓急解毒疗. 二、补阳药补阳咸甘温脾肾,巴羊鹿沙菟智仁。
补骨锁杜苁蓉紫,阳萎不举或虚喘。
鹿茸益精强筋骨,调冲托疮散虚寒。
阳虚崩漏鹿角胶,补血止血助阳雄。
温补不腻鹿角霜,血弱精寒带遗崩。
巴戟羊藿补肾阳,祛风强筋关节通。
沙菟补肾养肝用,丝子止泻安胎行。
助阳润肠苁蓉锁,补阳益精便秘动。
温肾壮阳补骨脂,阳萎遗精泻五更。
杜续安胎强筋骨,续断止血疗伤取。
补骨益智温脾肾,益智摄唾骨止泻。
温肾纳气强腰膝,腰酸虚喘蚧桃供。
葫芦巴散下焦寒,寒疝冷痛温命门。
仙茅温肾又壮阳,腰膝冷痛祛寒松。
虫草气血阴阳补,河车也有一样功。
海马海狗蛤蟆油,红膻温肾各不同三、补血药补血甘温心肝归,滋腻助湿消食助。
归地芍胶首乌眼,血少面白补血回。
补血活血配当归,血虚便秘润肠搜。
填精益髓肝肾虚,补血养阴熟地谋。
白芍养血性寒凉,柔肝平肝止痛优。
阿胶止血能滋阴,虚劳咳嗽咯血救。
补血可用制牛膝,生用破血下肢走。
首乌制用补精血,生用润肠截疟投。
眼肉安神补心脾,劳伤心脾用不同。
四、补阴药补阴甘寒归五脏,沙麦龟鳖旱莲女。
百合天冬杞斛玉,黄精桑葚黑芝麻。
养血补心止崩漏,肾虚阳亢龟板医。
鳖甲滋阴软坚功,退热除蒸效力雄。
二冬沙竹养肺胃。
麦冬清心天清肾。
百合润肺能止咳,清心安神虚烦息。
石斛滋养肾胃阴,养胃生津消渴离。
滋补肝肾女贞子,乌发明目眩晕医。
凉血止血旱莲草,虚热出血肝肾悦。
养肺润肠蜂蜜用,干咳咽痛便秘泄。
桑椹滋阴养血功,明目润肠消渴宜。
滋补肝肾枸杞子,益精明目最相益。
中药学记忆口诀—清热药一、清热泻火药清热泻火药,苦甘二路煎,苦寒清热强,甘寒养阴恋。
中药学——补虚药(一)1、中阳衰微、胃有寒湿者,忌用的药物是A、太子参B、西洋参C、益智仁D、菟丝子E、山药2、人参的归经是A、肺、脾、心B、脾、肺、肝C、肾、脾、肺D、肺、心、肝E、脾、肾、心3、西洋参用法用量是A、煎服,3 ~9gB、另煎兑服,3-6gC、文火另煎分次兑服,3-10gD、煎服,3-6gE、另煎兑服,3-9g答案与解析1、B西洋参味甘、微苦,性凉。
【功效】补气养阴,清热生津(B对)。
太子参味甘、微苦,性平。
【功效】补气健脾,生津润肺(A 错)。
益智仁味辛,性温。
【功效】暖肾固精缩尿,温脾开胃摄唾(C 错)。
菟丝子味辛、甘,性平。
【功效】补肾益精,养肝明目,止泻,安胎(D错)。
山药味甘,性平。
【功效】益气养阴,补脾肺肾,固精止带(E 错)。
2、A人参:[性能]甘、微苦,微温。
归肺、脾、心经。
3、B西洋参:[用法用量]另煎兑服,3-6g。
人参:[用法用量]煎服3-9g;挽救虚脱可用15-30g。
宜文火另煎分次兑服。
野山参研末吞服,每次2g,日服2次。
第二十二单元补虚药细目一概述●要点一各类补虚药的功效、主治病证补虚药具有补虚作用,可主治人体正气虚弱、精微物质亏耗引起的精神萎靡、体倦乏力、面色淡白或要黄、心悸气短、脉象虚弱等。
具体地讲,补虚药的补虚作用又有补气、补阳、补血、补阴的不同,分别主治气虚证、阳虚证、血虚证、阴虚证。
此外,有的还分别兼有驱寒、润燥、生津、清热等及收涩功效,故又有其相应的主治病证。
●要点二补虚药的配伍方法首先应因证选药,必须根据气虚、阳虚、血虚与阴虛的证候不同,选择相应的对证的药物。
补气药和补阳药,补血药和补阴药,往往相辅而用;气血两虚,阴阳两虚者应气血双补或阴阳并补。
正虚邪实者,须配祛邪药以扶正祛邪。
补虚药常配理气健脾药,以使补药更好发挥疗效。
●要点三补虚药的使用注意事项补虚药原为虚证而设,凡身体健康,并无虚弱表现者,不宜滥用,以免导致阴阳平衡失调;实邪方盛,正气未虚者,以祛邪为要,亦不宜使用,以免“闭门留寇”。
中药学——补虚药(一)1、下列哪味药物具有安胎作用A、山药B、白术C、黄芪D、人参E、党参2、治疗气血不足,疮疡脓成不溃或溃久不敛,常选用的药物是A、山药B、西洋参C、白术D、黄芪E、太子参3、治疗气虚欲脱,脉微欲绝证的首选药物是A、人参B、党参C、西洋参D、怀山药E、太子参4、人参入汤剂的用法是A、先煎B、后下C、包煎D、另煎E、泡服5、具有补中益气,养血安神的补气药是A、甘草B、大枣C、白术D、饴糖E、蜂蜜答案与解析1、【正确答案】 B答案解析:白术功效:健脾益气,燥湿利尿,止汗,安胎。
山药功效:益气养阴,补脾肺肾,固精止带。
黄芪功效:补气健脾,升阳举陷,益卫固表,利尿消肿,托毒生肌。
党参功效:补脾肺气,补血,生津。
人参功效:大补元气,补脾益肺,生津,安神增智。
2、【正确答案】 D答案解析:黄芪主治:气血亏虚,疮疡难溃难腐,或溃久难敛。
本品以其补气之功还能收托毒生肌之效。
疮疡中期,正虚毒盛不能托毒外达,疮形平塌,根盘散漫,难溃难腐者,可用本品补气生血,扶助正气,托脓毒外出,常与人参、当归、白芷等品同用,如托里透脓散。
溃疡后期,因气血虚弱,脓水清稀,疮口难敛者,用本品补气生血,有生肌敛疮之效。
常与人参、当归、肉桂等品同用,如十全大补汤。
3、【正确答案】 A答案解析:人参主治:元气虚脱证。
本品为拯危救脱的要药。
适用于因大汗、大泻、大失血,或大病、久病所致元气虚极欲脱,脉微欲绝的危重证候。
4、【正确答案】 D答案解析:人参用法用量:煎服,3~9g;挽救虚脱可用15~30g。
宜文火另煎分次兑服。
5、【正确答案】 B答案解析:大枣功效:补中益气,养血安神。
补虚药补气药1.人参[性能]甘、微苦,微温。
归肺、脾、心经。
[功效]大朴元气补脾益肺,生津,安神增智。
[应用](1)元气虚脱证本品能大补元气,复脉固脱,为拯危救脱要药。
适用于因大汗、大泻、大失血或大病、久病所致元气虚极欲脱、气短神疲、脉微欲绝的重危证候。
单用有效,如独参汤。
若气虚欲脱兼见汗出,四肢逆冷者,应与回阳救逆之附子同用,以补气固脱与回阳教逆,如参附汤。
若气虚欲脱兼见汗出身暖,渴喜冷饮,舌红干燥者,本品兼能生津,常与麦冬、五味子配伍,以补气养阴,敛汗固脱,如生脉散。
(2)肺脾心肾气虚证本品为补肺要药,可改善短气喘促、懒言声微等肺气虚衰症状。
治肺气咳喘、痰多者,常与五味子、苏子、杏仁等药同用,如补肺汤。
本品亦为补脾要药,可改善倦怠乏力、食少便溏等脾气虚衰症状。
因脾虚不运常兼湿滞,故常与白术、茯苓等健脾利湿药配伍,如四君子汤。
若脾气虚弱,不能统血,导致长期失血者,本品又能补气以摄血,常与黄芪、白术等补中益气之品配伍,如归脾汤。
若脾气虚衰,气虚不能生血,以致气血两虚者,本品还能补气以生血,可与当归、熟地黄等药配伍,如八珍汤。
本品又能补益心气,可改善心悸怔忡、胸闷气短、脉虚等心气虚衰症状,并能安神益智,治疗失眠多梦、健忘。
常与酸枣仁、柏子仁等药配伍,如天王补心丹。
本品还有补益肾气作用,不仅可用于肾不纳气的短气虚喘,还可用于肾虚阳痰。
治虚喘,常与蛤蚧、五味子、胡桃等药同用。
治肾阳虚、肾精亏虚之阳瘘,则常与鹿茸等补肾阳、益肾精之品配伍。
(3)热病气虚津伤口渴及消渴证热邪不仅容易伤津,而且亦会耗气,对于热病气津两伤、口渴、脉大无力者,本品既能补气,又能生津。
治热伤气津者,常与知母、石膏同用,如白虎加人参汤。
消渴一病,虽有在肺、脾(胃)、肾的不同,但常常相互影响。
其病理变化主要是阴虑与燥热,往往气阴两伤,人参既能补益肺脾肾之气,又能生津止渴,故治消渴的方剂中亦较常用。
此外,与解表药、攻下药等祛邪药配伍,有扶正祛邪之效。
[用法用量]煎服,3 ~9g;挽救虚脱可用15-30g。
宜文火另煎分次兑服。
野山参研末吞服,每次2g,日服2次。
[使用注意]不宜与黎芦同用。
2. 西洋参[功效]补气养阴、清热生津。
[主治病证]气阴两伤证:肺气虚及肺阴虚证:热病气虚津伤口渴及消渴。
[用法用量]另煎兑服,3-6g。
[使用注意]据《药典》记载,不宜与黎芦同用。
3.党参[性能]甘,平。
归脾肺经。
[功效]补脾肺气补血生津。
[应用](1)脾肺气虚证本品性味甘平,主归脾肺二经,以补脾肺之气为主要作用。
用于中气不足的体虚倦息、食少便溏等症,常与补气健脾除湿的白术、茯苓等同用,以补对肺气亏虚的咳啸咳嗽气促、语声低弱等症,益肺气,止咳定喘。
其补益脾肺之功与人参相似而力较弱,临床常用以代替古方中的人参,用以治疗脾肺气虚的轻证。
(2)气血两虚证本品既能补气,又能补血,常用于气气虚不能生血,或血虚无以化气,见面色苍白或,而血两虚证。
费黄、乏力、头晕、心悸等症的气强其补气补血效果。
常配低黄低、自术、当归年意。
(3)气津两伤证本晶对热伤气津之气短,亦有补气生津作用,通用益气津两伤的轻证,宜与麦冬、五珠子等养阴生津之品同用。
此外,可与解表药成功外感及正虚邪实之证,与攻里药同用,用于气虚以扶正祛邪。
[使用注意]据《药典》记载不宜藜芦同用。
[鉴别用药]人参与党参,二药均能补脾气、补肺气、益气生津、益气生血和扶正祛邪,常用于肺、脾气虔证,气津两伤证,以及正虚邪实病证动但人参补气力强。
井能大补元气可用治气虚欲脱的危重病证,还能安神益智、益气壮阳,可治气血不足的心神不安等;党参补气力弱,但能养血,可用于血虚证等。
4.太子参[功效]补气健脾,生津润肺。
[主治病证]脾肺气阴两虚证。
5.黄芪[性能]甘,微温。
归脾、肺经。
[功效]补气健脾升阳举陷,益卫固表利尿消肿托毒生肌。
[应用](1)脾气虚证本品甘温,善人脾胃,为补中益气要药。
脾气虚弱,倦怠乏力,食少便溏者,可单用熬膏服,或与党参、白术等补气健脾药配伍;因其能升阳举陷,故长于治疗脾虚中气下陷之久泻脱肛、内脏下垂。
常与人参、升麻、柴胡等品同用,如补中益气汤;若脾虚水湿失运,以致浮肿尿少者,本品既能补脾益气,又能利尿消肿,标本兼治,为治气虚水肿之要药,常与白术、获苓等利水消肿之品配伍;本品又能补气生血,治血虚证亦常与补血药配伍,如当归补血汤以之与当归同用;对脾虚不能统血所致失血证,本品尚可补气以摄血,常与人参、白术等品同用,如归脾汤:对脾虚不能布津之消渴,本品能补气生津,促进津液的生成与输布而有止渴之效,常与天花粉、葛根等品同用,如玉波汤。
(2) 肺气虚证本品人肺又能补益肺气,可用于肺气虚弱,咳嘴日久,气短神疲者,常与紫竞、款冬花、杏仁等祛痰止咳平喘之品配伍。
(3)气虚自汗脾肺气虛之人往往卫气不固,表虚自汗。
本品能补脾肺之气,益卫固表,常与牡蛎、麻黄根等止汗之品同用,如牡蛎散。
若因卫气不固,表虚自汗而易感风邪者,宜与白术、防风等品同用,如玉屏风散。
(4) 气血亏虚,疮疡难溃难腐,或溃久难敛本品以其补气之功还能收托毒生肌之效。
疮疡中期,正虚毒盛不能托毒外达,疮形平塌,根盘散漫,难溃难腐者,可用本品补气生血,扶助正气,托脓毒外出,常与人参、当归、白芷等品同用,如托里透脓散。
溃疡后期,因气血虛弱,脓水清稀,疮口难敛者,用本品补气生血,有生肌敛疮之效。
常与人参、当归、肉桂等品同用,如十全大补汤。
此外,本品尚有补气行滞、补气摄血、补气生津作用,还可用于因气虚所致的血虚出血、消渴、中风后遗症、痹痛麻木等病证。
[用法用量]煎服,9~30g。
蜜炙可增强其补中益气作用。
[鉴别用药]人参与黄芪,二药均为补气要药,同用可增强补气之效。
但人参能大补元气,复脉固脱,并能补心、脾、肺气,以及能安神增智,为治内伤气虚第一要药;黄芪则以补脾、肺之气为主,并有补气升阳、益卫固表、托毒生肌、利尿消肿等作用,可用于相应气虚的多种病证。
6.白术[性能]中、苦,退。
归脾、胃经。
[功效]健脾益气、燥湿利尿、止汗、安胎。
[应用](1)脾气虚证本品甘苦性温,主归脾胃经,以健脾、燥湿为主要作用,被前人誉为“脾脏补气健脾第一要药”。
脾主运化因障气不足,运化失健,往水湿内生,引起食少、便溏泄泻、痰饮、水肿、带下诸证。
本品既长于补气以复脾之健运,又能燥湿、利尿以除湿邪。
治脾虚有湿,食少便溏或泄泻,常与人参、茯苓等品同用,如四君子汤。
脾虚中阳不振,痰饮内停者,宜与温阳化气、利水渗湿之品配伍,如苓桂术甘汤。
对脾虚水肿,本品可与茯苓、桂枝等药同用。
脾虚湿浊下注,带下清稀者,可与健脾燥湿之品同用。
(2) 气虚自汗本品对于脾气虚弱,卫气不固,表虚自汗者,其作用与黄芪相似而力稍逊,亦能补脾益气,固表止汗。
治汗出不止,单用本品。
脾肺气虚,卫气不固,表虚自汗,易感风邪者,宜与黄芪、防风补益脾肺、祛风之品配伍,以固表御邪,如玉屏风散。
(3)脾虚胎动不安本品还能益气安胎。
治疗脾虚胎儿失养者,本品可补气健脾,促进水谷运以养胎,宜与人参、阿胶等补益气血之品配伍;治疗脾虚失运,湿浊中阻之妊娠恶阻,呕恶不食,四肢沉重者,本品可补气健脾燥湿,宜与人参、茯苓、陈皮等补气健脾除湿之品配伍;治疗脾虚妊娠水肿,本品既能补气健脾,又能利水消肿,亦常与健脾利水之品配伍使用。
[用法用量]煎服,6-12g。
炒用可增强补气健脾止泻作用。
[使用注意]本品性偏温燥,热病伤津及阴虚燥渴者不宜。
[鉴别用药](1)黄芪与白术,二药均能补气、利水、止汗,但二药作用有所不同: 黄芪补脾肺之气,而白术主要补脾气;黄芪补中气而升阳,长于治疗中气不足、气虚下陷诸证,而白术补中气长于治疗脾虚失运、水湿痰饮内停诸证:黄芪补气利水,白术补气燥湿:黄芪补气固表之力强于白术。
此外,黄芪还能补气托毒、补气生血、补气通络,而白术则能补气安胎等。
(2)白术与苍术,二药均能健脾燥湿,可治牌失键运,湿浊中阻证。
但白术能补气健牌,并能固表止汗、益气安胎,可用治气虚自汗、气虚胎动不安等:苍术则燥湿力强,尤宜于湿盛不虚者,同时还能祛风湿、解表、明目,可治风湿痹痛、外感风寒湿表证,以及夜盲症等。
7.山药[功效]益气养印外牌肺份固精止带。
[主治病证]脾虚证:肺虚证:肾虑证:消渴气阴两虚证。
8.甘草[性能]甘,平。
归心、肺、脾、胃经。
[功效]补脾益气,祛痰止咳,缓急止面,清热解毒,调和诸药。
[应用](1)心气不足脉结代,心动悸本品能补益心气,益气复脉。
主要用于心气不足朋致结代,心动悸者,单用本品。
属气血两虚,宜与补气养血之品配伍,姐炙甘草汤以之与人参、阿胶、生地黄等品同用。
(2)脾气虚证本品味甘,善入中焦,具有补益脾气之力。
因其作用缓和,直作为辅助药用,能“助参芪成气虚之功”,常与人参、白术、黄芪等补脾益气药配伍用于脾气虚弱之证。
(3)咳喘。
本品能止唉,兼能祛痰,还略具平喘作用。
单用有效。
可随证配伍用于寒热虚实多种咳喘,有痰无痰均宜。
(4) 脘腹、四肢挛急疼痛本品味甘能缓急,善于缓急止痛。
对脾虚肝旺的脘腹挛急作痛或阴血不足交四肢挛急作痛,常与白芍同用,即芍药甘草汤临床常以芍药甘草汤为基础,随证配伍用于血虚、血瘀、寒凝等多种原因所致的脘腹、四肢挛急作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