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2年上半年教师资格统考《教育知识与能力》真题及答案
- 格式:docx
- 大小:23.44 KB
- 文档页数:13
--------2012年上半年《中学教育教学知识与能力》真题--解析一、单选题1,前苏联凯洛夫主编的,力图以马克思主义为指导,系统研究教育问题,总结前苏联20世纪20-30年代教育正反两方面经验,并对我国有着广泛影响的教育专著是()。
答案A,《普通教育学》B,《大教学论》C,《民主主义与教育》D,《教育学》考点教育学的发展分值2分正确答案D文字解析凯洛夫是前苏联著名教育家。
他主编的《教育学》力图以马克思主义为指导,系统研究教育问题,恿结了苏联20世纪20-30年代的教育经验,批判地吸收了教育史上进步教育家的思想,对我国产生过很大影响。
2,决定教育性质的根本因素是()。
A,生产力B,文化C,政治经济制度D,科学技术考点教育的属性分值2分正确答案A文字解析政治经济制度是决定教育性质的直接因素而不是根本因素。
3,在教育研究中,通过考察事物发生和发展的过程,揭示其本质和发展规律的研究方法是()。
答案A,调查法B,访谈法C,历史法D,实验法考点教育学的研究对象及任务分值2分---------------------------------------------------------------------------------------------------------------------------------正确答案C文字解析考察教育研究方法中历史法的概念。
4,学校教育与生产劳动相脱离始于()。
答案A,原始社会B,奴隶社会C,封建社会D,资本主义社会考点教育与社会生产力的相互关系分值2分正确答案B文字解析由于原始社会生产力水平很低,所以教育还没有从生产劳动和社会生活中分化出来成为独立的形态。
奴隶社会学校教育同生产劳动相脱离并且相对立。
5,我国2006年修订后颁布的《义务教育法)规定,义务教育实行国务院领导,省、自治区、直辖市人民政府统筹规划实施,由()。
答案A,地市级人民政府为主管理的体制B,县级人民政府为主管理的体制C,乡级人民政府为主管理的体制D,镇级人民政府为主管理的体制考点义务教育制度分值2分正确答案B文字解析《义务教育法》第一章第七条规定,义务教育实行国务院领导,省、自治区、直辖市人民政府统筹规划实施,县级人民政府为主管理体质。
2012年上半年《中学教育教学知识与能力》真题--解析一、单选题1,前苏联凯洛夫主编的,力图以马克思主义为指导,系统研究教育问题,总结前苏联20世纪20 - 30年代教育正反两方面经验,并对我国有着广泛影响的教育专著是( )。
答案A,《普通教育学》B,《大教学论》C,《民主主义与教育》D,《教育学》考点教育学的发展分值 2 分正确答案D文字解析凯洛夫是前苏联著名教育家。
他主编的《教育学》力图以马克思主义为指导,系统研究教育问题,恿结了苏联20世纪20-30年代的教育经验,批判地吸收了教育史上进步教育家的思想,对我国产生过很大影响。
2,决定教育性质的根本因素是( )。
答案A,生产力B,文化C,政治经济制度D,科学技术考点教育的属性分值 2 分正确答案A文字解析政治经济制度是决定教育性质的直接因素而不是根本因素。
3,在教育研究中,通过考察事物发生和发展的过程,揭示其本质和发展规律的研究方法是( )。
答案A,调查法B,访谈法C,历史法D,实验法考点教育学的研究对象及任务分值 2 分正确答案C文字解析考察教育研究方法中历史法的概念。
4,学校教育与生产劳动相脱离始于( )。
答案A,原始社会B,奴隶社会C,封建社会D,资本主义社会考点教育与社会生产力的相互关系分值 2 分正确答案B文字解析由于原始社会生产力水平很低,所以教育还没有从生产劳动和社会生活中分化出来成为独立的形态。
奴隶社会学校教育同生产劳动相脱离并且相对立。
5,我国2006年修订后颁布的《义务教育法)规定,义务教育实行国务院领导,省、自治区、直辖市人民政府统筹规划实施,由( )。
答案A,地市级人民政府为主管理的体制B,县级人民政府为主管理的体制C,乡级人民政府为主管理的体制D,镇级人民政府为主管理的体制考点义务教育制度分值 2 分正确答案B文字解析《义务教育法》第一章第七条规定,义务教育实行国务院领导,省、自治区、直辖市人民政府统筹规划实施,县级人民政府为主管理体质。
2012上半年辽宁教师资格证小学教育教学知识与能力真题及答案一、单项选择题1.不是创设情景的教学方法是( )。
A.故事引趣B.观察演示C.组织活动D.引导联想答案:C2.“儿童中心主义”教育理论,违背了( )。
A.间接经验与直接经验相结合的规律B.传授知识和发展智力相统一的规律C.知识教学与思想教育相统一的规律D.教师主导作用与学生主体作用相结合的规律答案:D3.班主任工作是从( )开始的。
A.评定学生操行B.教育个别学生C.了解和研究学生D.组织班集体答案:C4.苏轼评价王维“诗中有画,画中有诗”,这一思维过程属于( )。
A.联想B.幻想C.理想D.想象答案:D5.下列教师促成的纪律属于结构创设的是( )。
A.规定限制B.理解C.协助D.同情答案:A6.( )的课堂行为指与促进课堂教学目的实现相联系的行为。
A.积极B.权威C.民主D.消极答案:A7.新课程提倡师生新关系。
新课程中具有现代师生关系的模式( )。
A.合作模式B.平等模式C.管理模式D.授受模式答案:A8.德育方法很多,榜样示范法是很重要的一种方法。
能体现这种方法的是( )。
A.惩前毖后.治病救人B.言者无罪。
闻者足戒C.有则改之.无则加勉D.桃李不言.下自成蹊答案:D9.教师在教学过程中,对正在进行的教学活动进行不断自我认识和反思的能力是( )。
A.教学设计能力B.教学组织能力C.教学决策能力D.教学监控能力答案:D10.( )型的课堂气氛最有助于知识的学习。
A.集权B.权威C.教师主导D.民主答案:D11.班主任了解学生最基本的方法是( )。
A.观察法B.谈话法C.问卷法D.实验法答案:A12.美国学生热衷于吸收各学科的成就。
然后通过辩论剔除混乱知识体系中的糟粕和谬论,从而获得迅速进步。
这个现象说明了( )。
A.学习的实践性B.学习的渗透性C.思考的独立性D.思想的开放性答案:B13.“学而时习之,温故而知新”反映了( )教学原则。
2012上半年中学教师资格证《教育知识与能力》真题及答案ChiCken(小鸡)”,说着,将母鸡、小鸡的单词板书下来。
这种做法,同学们感到意外,但他们很安静。
我接着说道:“这位提问的同学能发现问题,并敢于提出来,我要表扬你,但同时还要批评你,一是发言不举手,二是说话怪声怪气。
同学们,你们知道说话的语气对表达词义的作用吗?”我又给同学们举出了几个同样的词语因语气不同可能会表达不同词义的实例。
接下来的讲课非常顺利,同学们屏神静气的听讲,连那位顽皮的男孩子也安静地坐着,不好意思地看着我,仿佛是在向我道歉……。
问题:材料中的“我”贯彻了哪些教学原则?试加以分析。
31.材料:学生张琼进入青春期后,非常关注自己的相貌。
但她认为自己长相难看,不被人喜爱。
看到同学聚在一块咯咯地笑,她就认为她们在笑话自己;在寝室里,若听到同学在谈论某某长得漂亮,会以为是在影射自己;上课未被老师点名发言,也会认为老师嫌自己难看不愿意点自己……所有这一切致使她郁郁寡欢,不愿意与同学沟通交流,学习效率低下,学习成绩明显下降。
问题:请运用心理学知识分析案例中张琼的问题,并提出合理建议。
答案二、辨析题22.【解析】教育有广义和狭义之分,狭义的教育是教育者根据一定的社会要求,有目的、有计划、有组织地对受教育者施加影响,促使他们朝着所期望的方向发展的活动。
教育是一种有目的地培养人的活动,这是教育区别于优路网校其他事物现象的根本特征,是教育的质的规定性。
由此可知,教育是人类所独有的社会现象,教育是有意识、有目的、自觉地对受教育者进行培养的过程。
动物界所谓的“教育现象”只是动物的一种生存本能,不符合教育的本质,所以动物界不存在教育。
23.【解析】知识是个体通过与环境相互作用后获得的信息及其组织,其实质是人脑对客观事物的特征与联系的反映。
能力是直接影响活动效率,使活动得以顺利完成的个性心理特征。
从本质上讲,知识属于认识的范畴,而能力属于实践活动的领域。
2012年上半年教师资格考试小学-教育教学知识与能力真题一、单项选择题(本大题共20小题,每小题2分,共40分)1.课堂导入方式多种多样。
引导学生观察实物样品标本、模型图表、幻灯片、电视片等,引起学生的兴趣,在从观察中提出问题,创设研究问题的情境,学生为解决直观感知中带来的疑问,产生了学习新知识的强烈要求。
这种导入方式称之为()。
A.直观导入B.练习导入C.事例导入D.悬念导入2.在学习过程中,学习者本人并没有受到直接的外在强化,但通过观察他人某种行为受到强化,从而在自己身上也产生了类似的强化效果,心理学家班杜拉将这种现象称为()。
A.替代强化B.无意强化C.内在强化D.负强化3.某学生活泼、好动、乐观、灵活,喜欢交朋友,爱好广泛,但稳定A.多血质B.胆汁质C.黏液质D.抑郁质4.独立形态时期的第一本教育学著作是()。
A.《雄辩术原理》B.《康德论教育》C.《大教学论》D.《论科学的价值和发展》5.“如果给我一打婴儿,我保证能够任意把他们培养成任何一类人,或者医生、律师、商人和领导者,甚至于乞丐和盗贼”。
这句话的作者是(),是环境决定论的代表人物。
A.华生B.洛克C.柯尔伯格D.皮亚杰6.遗传素质是人身心发展的()。
A.主导因素B.决定因素C.物质前提D.内部动力7.个体身心发展有两个高速发展期:新生儿与青春期,这是身心发展()规律的反映。
A.顺序性B.不平衡性C.阶段性D.个别差异性8.新一轮基础教育课程改革的理论基础包括()。
A.人本主义理论、多元智能理论、素质教育理论B.人的全面发展理论、多元智能理论、建构主义理论C.人的全面发展理论、合作教育学理论、建构主义理论D.人本主义理论、合作教育学理论、素质教育理论9.下面情况发生了学习的是()。
A.小李从亮处走进暗室,视力显著提高B.小明喝酒后脾气变得暴躁C.小张服用兴奋剂后百米赛跑夺冠D.大猩猩模仿游人吃饼干10.学习活动中最稳定、最可靠、最持久的推动力是()。
教师资格认定考试小学教育教学知识与能力真题2012年上半年一、单项选择题在每小题列出的四个备选项中只有一个是符合题目要求的。
1. 课堂导入方式多种多样。
引导学生观察实物样品标本、模型图表、幻灯片、电视片(江南博哥)等,引起学生的兴趣,再从观察中提出问题,创设研究问题的情境,学生为解决直观感知中带来的疑问,产生了学习新知识的强烈要求。
这种导入方式称之为______A.直观导入B.练习导入C.事例导入D.悬念导入正确答案:A[解析] 题干描述的是课堂直观导入的内涵。
2. 在学习过程中,学习者本人并没有受到直接的外在强化,但通过观察他人某种行为受到强化,从而在自己身上也产生了类似的强化效果。
心理学家班杜拉将这种现象称为______A.内在强化B.负强化C.替代强化D.无意强化正确答案:C[解析] 题干阐述的是替代强化的含义。
3. 某学生活泼、好动、乐观、灵活,喜欢交朋友,爱好广泛,但稳定性差,缺少耐性,见异思迁。
他的气质类型属于______A.多血质B.胆汁质C.黏液质D.抑郁质正确答案:A[解析] (1)胆汁质的人以精力旺盛、粗枝大叶、表里如一、刚强、易感情用事为特征。
(2)多血质的人以反应迅速、有朝气、活泼好动、动作敏捷、情绪不稳定为特征。
(3)黏液质的人稳重,但灵活性不足;踏实,但有些死板;沉着冷静,但缺乏生气。
(4)抑郁质的人以敏锐、稳重、体验深刻、外表温柔、怯懦、孤独、行动缓慢为特征。
4. 第一本独立形态时期的教育学著作是______A.《雄辩术原理》B.《康德论教育》C.《大教学论》D.《论科学的价值和发展》正确答案:C[解析] 在教育学史上,一般把夸美纽斯的《大教学论》看成是第一本教育学著作,此后,人们开始了教育学的独立探索时期。
5. “如果给我一打婴儿,我保证能够任意把他们培养成任何一类人,或者医生、律师、商人和领导者,甚至于乞丐和盗贼。
”这句话的作者是______,他是环境决定论的代表人物。
2012年上半年教师资格考试《小学教育知识与能力》真题一、单项选择题(本大题共20小题,每小题2分,共40分。
在每小题列出的四个备选项中只有一个是符合题目要求的,错选、多选或未选均无分)1[单选题]课堂导入方式多种多样。
引导学生观察实物样品标本、模型图表、幻灯片等,引起学生的兴趣,再从观察中提出问题,创设研究问题的情境,使学生为解决直观感知中带来的疑问,产生学习新知识的强烈要求。
这种导入方式称之为()。
A.直观导入B.练习导入C.事例导入D.悬念导入参考解析:直观导入法,又称"开门见山"导入法,即教师一上课就开门见山地点出课题,并由课题生发开去。
采用此方法,可立即唤起学生的学习兴趣。
题干中教师引导学生观察实物样品标本、模型图表、幻灯片等,引起学生的兴趣,提出并解决直观感知带来的疑问,让学生渴望学习新知识,这种方法符合直观导入法。
2[单选题]在学习过程中,学习者本人并没有受到直接的外在强化,但通过观察他人某种行为受到强化,从而在自己身上也产生了类似的强化效果,心理学家班杜拉将这种现象称为()。
A.内在强化B.负强化C.替代强化D.无意强化参考解析:题干所述现象为替代强化。
替代强化:学习者如果看到成功或失败的行为,就会增强或抑制其行为发生的倾向,是指一种榜样替代的强化。
美国心理学家班杜拉将强化分为自我强化、替代强化、直接强化。
3[单选题]某学生活泼、好动、乐观、灵活,喜欢交朋友,爱好广泛,但稳定性差,缺少耐性,见异思迁。
他的气质类型属于()。
A.多血质B.胆汁质C.黏液质D.抑郁质参考解析:①多血质的人表现出这样的特点:容易形成有朝气、热情、活泼、爱交际、有同情心、思想灵活等品质;也容易出现变化无常、粗枝大叶、浮躁、缺乏一贯性等特点。
这种人活泼、好动、敏感、反应迅速、喜欢与人交往、注意力容易转移、兴趣和情感易变换等等。
这种人适宜于做要求反应迅速而灵活的工作。
②粘液质人的表现特点:粘液质相当于神经活动强而均衡的安静型。
2012年上半年教师资格证考试《教育知识与能力》(中学)题1解析本题考查对教育专著的识记情况。
苏联凯洛夫所主编的《教育学》一书曾对我国产生过很大影响,内容包括以下三部分:作为科学一般方法论基础的马克思列宁主义哲学,以及马克思、恩格斯、斯大林关于文化和教育的学说;经过批判地改造过的教育学的历史遗产,学校及其他教育机关的工作与发展的历史经验,特别是苏联进步的教育学对于科学的贡献;苏联学校及其他教育机关的现代工作经验以及家庭教育的经验。
故D项正确。
A项:《普通教育学》是德国著名的哲学家和教育家赫尔巴特的重要著作,它的出版标志着教育学已经成为一门规范、独立的学科。
与题干不符,排除。
B项:《大教学论》由捷克教育家夸美纽斯所著,重点阐释了教学理论问题。
与题干不符,排除。
C项:《民主主义与教育》是美国著名教育家杜威的代表作,他在此书中明确表示教育的目的是要使个人能够继续他的教育,不是要在教育历程以外去寻觅别的目的,把教育当作这个别的目的的附属物。
与题干不符,排除。
故正确答案为D2解析本题考查政治对教育的制约。
政治经济制度决定教育的性质。
政治制度决定教育的领导权,社会的政治制度决定受教育的权利和程度,社会的政治制度决定教育目的、教育政策、教育制度和教育内容体系。
C项正确。
A项:生产力水平决定教育规模和速度。
与题干不符,排除。
B项:文化影响着教育的内容、水平、教育教学方法的使用、教育目的的确立等。
与题干不符,排除。
D项:科学技术能够影响教育者的观念,能够影响受教育者的数量和教育质量,能够影响教育的内容、方法和手段,影响教育技术。
与题干不符,排除。
故正确答案为C3解析本题考查对教育研究方法的理解情况。
教育研究方法有观察法、调查法、历史法、实验法、行动研究法。
历史法是指研究者通过搜集某种教育现象发生、发展和演变的历史事实,并加以系统、客观地分析研究,从而揭示教育发展规律的一种研究方法。
故C项正确。
A项:调查法是指研究者通过问卷、访谈、测验等方式,有目的、有计划地搜集研究对象的有关资料,对取得的第一手资料进行分析综合,从而揭示事物的本质和规律,寻求解决实际问题的方案的一种研究方法。
1.苏联凯洛夫主编的,力图以马克思主义为指导,系统研究教育问题,总结前苏联20世纪20~30年代教育正反两方面经验,并对我国有着广泛影响的教育专著是()A.《普通教育学》B.《大教学论》C.《民主主义与教育》D.《教育学》javascript:void(0)javascript:void(0)javascript:void(0)javascript:feedback(698091)答案: D解析:2.决定教育性质的根本因素是()A.生产力B.文化C.政治经济制度D.科学技术javascript:void(0)javascript:void(0)javascript:void(0)javascript:feedback(698092)答案: A1解析:社会政治经济制度是决定教育性质的直接因素,社会生产力是决定教育性质的根本因素。
3.在教育研究中,通过考察事物发生和发展的过程,揭示其本质和发展规律的研究方法是()A.调查法B.访谈法C.历史法D.实验法javascript:void(0)javascript:void(0)javascript:void(0)javascript:feedback(698093)答案: C解析:历史研究法是以系统方式收集、整理教育现象发生、发展和演变的史料,诠释理解史料及事件关系的方法。
4.学校教育与生产劳动相脱离始于()A.原始社会B.奴隶社会C.封建社会D.资本主义社会2javascript:void(0)javascript:void(0)javascript:void(0)javascript:feedback(698094)答案: B解析:由于原始社会生产力水平很低,所以,教育还没有从生产劳动和社会生活中分化出来。
在奴隶社会里,出现了专门从事教育工作的教师,产生了学校教育,使教育从社会生活中分化出来,成为独立的形态。
5.我国2006年修订并颁布的《义务教育法》规定,义务教育实行国务院领导,省、自治区、直辖市人民政府统筹规划实施,由()A.地市级人民政府为主管理的体制B.县级人民政府为主管理的体制C.乡级人民政府为主管理的体制D.镇级人民政府为主管理的体制javascript:void(0)javascript:void(0)javascript:void(0)javascript:feedback(698095)答案: B解析:根据我国《义务教育法》第一章第七条规定,义务教育实行国务院领导,省、自治区、直辖市人民政府统筹规划实施,由县级人民政府为主管理的体制。
2012年上半年全国教师资格考试《教育教学知识与能力》(小学)真题一、单项选择题1.课堂导入方式多种多样。
引导学生观察实物样品标本、模型图表、幻灯片、电视片等,引起学生的兴趣,在从观察中提出问题,创设研究问题的情境,学生为解决直观感知中带来的疑问,产生了学习新知识的强烈要求。
这种导入方式称之为( )。
A.直观导入B.练习导入C.事例导入D.悬念导入2.在学习过程中,学习者本人并没有受到直接的外在强化,但通过观察他人某种行为受到强化,从而在自己身上也产生了类似的强化效果,心理学家班杜拉将这种现象称为( )。
A.内在强化B.负强化C.替代强化D.无意强化3.某学生活泼、好动、乐观、灵活,喜欢交朋友,爱好广泛,但稳定性差,缺少耐性,见异思迁。
他的气质类型属于( )。
A.多血质B.胆汁质C.黏液质D.抑郁质4.第一本独立形态时期的教育学著作是( )。
A.《雄辩术原理》B.《康德论教育》C.《大教学论》D.《论科学的价值和发展》5.“如果给我一打婴儿,我保证能够任意把他们培养成任何一类人,或者医生、律师、商人和领导者,甚至于乞丐和盗贼“。
这句话的作者是( ),是环境决定论的代表人物。
A.华生B.洛克C.柯尔伯格D.皮亚杰A.美育B.劳动教育C.爱国主义教育、D.美育、劳动教育13.桃李不言,下自成蹊”这句话所体现的德育方法是( )。
A.说服教育法B.锻炼法C.陶冶法D.榜样法14.认为动机水平适中时最有利于激发学习动机的理论是( )。
A.成就动机理论B.耶克斯一多德森定律C.成绩结构理论D.强化理论15.我国奴隶社会的教育内容是( )。
A.四书五经B.六艺C.自然科学D.生产技能16.被毛泽东称为”伟大的人民教育家”的陶行知提出的主要教育主张是( )。
A.因材施教B.遵循自然C.教学做合D.官能训练17.( )是全部教育活动的主题和灵魂,是教育的最高理想。
A.教育方针B.教育政策C.教育目的D.教育目标18.只能进行自我中心思维的儿童,其认知发展处于( )。
2012年上半年全国统考教师资格考试《教育知识与能力(中学)》真题及详解[视频讲解]一、单项选择题(本大题共21小题,每小题2分,共42分)在每小题列出的四个备选项中只有一个是符合题目要求的,请用2B 铅笔把答题卡上对应题目的答案字母按要求涂黑。
错选、多选或未选均无分。
1.前苏联凯洛夫主编的,力图马克思主义为指导,系统研究教育问题,总结前苏联20世纪20~30年代教育正反两方面经验,并对我国有着广泛影响的教育专著是( )。
A .《普通教育学》B.《大教学论》C .《民主主义与教育》D .《教育学》【答案】D【解析】凯洛夫是前苏联著名教育家。
他主编的《教育学》力图以马克思主义为指导,系统地研究教育问题,总结了苏联20世纪20~30年代的教育经验,批判地吸收了教育史上进步教育家的思想,对我国产生过很大影响。
凯洛夫的教育思想主要体现在:①对教育的本质和作用的论述;②对共产主义教育的目的和任务的论述;③对教育理论的论述。
2.决定教育性质的根本因素是( )。
A.生产力B .文化C .政治经济制度D .科学技术【答案】A【解析】生产力水平是教育发展的物质基础,同时也对教育提出了与一定生产力相适应的要求。
生产力是决定教育性质的根本因素,其对教育的决定作用具体表现在:①生产力水平决定着教育发展的规模和速度;②生产力水平制约着教育结构的变化;③生产力发展水平制约着教育的内容和手段。
政治经济制度是决定教育性质的直接因素,在同一政治经济制度下,不同国家的教育虽有差异,但其教育的性质是相同的。
3.在教育研究中,通过考察事物发生和发展的过程,揭示其本质和发展规律的研究方法是( )。
A.调查法B .访谈法C .历史法D .实验法【答案】C【解析】历史研究法是指通过收集某种教育现象的发生、发展和演变的历史事实,并加以系统客观的分析研究,从而认识教育发展规律的一种研究方法。
对中学教师来说,就是对所从事的教育教学工作过程加以回顾,通过分析和思考,将教育措施、教育现象与教育效果之间关系的感性认识上升到理性认识的一种研究方法。
2012 年(上半年)全国教师资格考试《教育知识与能力》一、单项选择题(本大题共 21 小题,每小题 2 分,共 42 分。
在每小题列出的四个备选项中只有一个是符合题目要求的,请用 2B 铅笔把答题卡上对应题目的答案字母按要求涂黑。
错选、多选或未选均无分。
)1.前苏联凯洛夫主编的,力图以马克思主义为指导,系统研究教育问题,总结前苏联 20 世纪 20—30 年代教育正反两方面经验,并对我国有着广泛影响的教育专著是()。
A.《普通教育学》B.《大教学论》C.《民主主义与教育》D.《教育学》2.决定教育性质的根本因素是()。
A.生产力B.文化C.政治经济制度D.科学技术3.在教育研究中,通过考察事物发生和发展的过程,揭示其本质和发展规律的研究方法是()。
A.调查法B.访谈法C.历史法D.实验法4.学校教育与生产劳动相脱离始于()。
A.原始社会B.奴隶社会C.封建社会D.资本主义社会5.我国 2006 年修订后颁布的《义务教育法》规定,义务教育实行国务院领导,省、自治区、直辖市人民政府统筹规划实施,由()。
A.地市级人民政府为主管理的体制B.县级人民政府为主管理的体制C.乡级人民政府为主管理的体制D.镇级人民政府为主管理的体制6.在中学阶段开设的语文、数学、物理、化学等课程属于()。
A.学科课程B.综合课程C.活动课程D.社会课程7.编写教材(教科书)的直接依据是()。
A.课程计划B.课程目标C.课程标准D.课程说明8.以美国教育家杜威为代表的现代教育派倡导的”三中心”是()。
A.儿童、教材、活动B.教师、活动、经验C.儿童、活动、经验D.教师、经验、教材9.在学校教育中,学生对客观世界的认识主要借助的是()。
A.生产经验B.生活经验C.直接经验D.间接经验10.明确提出“教学水远具有教育性”的教育家是()。
A.今美纽斯B.赫尔巴特C.杜威D.赞可夫11.“桃李不言,下自成蹊”所体现的德育方法是()。
1.苏联凯洛夫主编的,力图以马克思主义为指导,系统研究教育问题,总结前苏联20世纪20~30年代教育正反两方面经验,并对我国有着广泛影响的教育专著是()A.《普通教育学》B.《大教学论》C.《民主主义与教育》D.《教育学》答案: D解析:2.决定教育性质的根本因素是()A.生产力B.文化C.政治经济制度D.科学技术答案: A解析:社会政治经济制度是决定教育性质的直接因素,社会生产力是决定教育性质的根本因素。
3.在教育研究中,通过考察事物发生和发展的过程,揭示其本质和发展规律的研究方法是()A.调查法B.访谈法C.历史法D.实验法答案: C解析:历史研究法是以系统方式收集、整理教育现象发生、发展和演变的史料,诠释理解史料及事件关系的方法。
4.学校教育与生产劳动相脱离始于()A.原始社会B.奴隶社会C.封建社会D.资本主义社会答案: B解析:由于原始社会生产力水平很低,所以,教育还没有从生产劳动和社会生活中分化出来。
在奴隶社会里,出现了专门从事教育工作的教师,产生了学校教育,使教育从社会生活中分化出来,成为独立的形态。
5.我国2006年修订并颁布的《义务教育法》规定,义务教育实行国务院领导,省、自治区、直辖市人民政府统筹规划实施,由()A.地市级人民政府为主管理的体制B.县级人民政府为主管理的体制C.乡级人民政府为主管理的体制D.镇级人民政府为主管理的体制答案: B解析:根据我国《义务教育法》第一章第七条规定,义务教育实行国务院领导,省、自治区、直辖市人民政府统筹规划实施,由县级人民政府为主管理的体制。
6.在中学阶段开设的语文、数学、物理、化学等课程属于()A.学科课程B.综合课程C.活动课程D.社会课程答案: A解析:略。
7.编写教材(教科书)的直接依据是()A.课程计划B.课程目标C.课程标准D.课程说明答案: C解析:课程标准是国家课程的纲要性文件,是国家对基础课程的基本规范和要求,是教材编写、教学、评估和考试命题的依据。
2012年上半年全国教师资格考试《教育教学知识与能力》(小学)真题一、单项选择题1.课堂导入方式多种多样。
引导学生观察实物样品标本、模型图表、幻灯片、电视片等,引起学生的兴趣,在从观察中提出问题,创设研究问题的情境,学生为解决直观感知中带来的疑问,产生了学习新知识的强烈要求。
这种导入方式称之为( )。
A.直观导入B.练习导入C.事例导入D.悬念导入2.在学习过程中,学习者本人并没有受到直接的外在强化,但通过观察他人某种行为受到强化,从而在自己身上也产生了类似的强化效果,心理学家班杜拉将这种现象称为( )。
A.内在强化B.负强化C.替代强化D.无意强化3.某学生活泼、好动、乐观、灵活,喜欢交朋友,爱好广泛,但稳定性差,缺少耐性,见异思迁。
他的气质类型属于( )。
A.多血质B.胆汁质C.黏液质D.抑郁质4.第一本独立形态时期的教育学著作是( )。
A.《雄辩术原理》B.《康德论教育》C.《大教学论》D.《论科学的价值和发展》5.“如果给我一打婴儿,我保证能够任意把他们培养成任何一类人,或者医生、律师、商人和领导者,甚至于乞丐和盗贼“。
这句话的作者是( ),是环境决定论的代表人物。
A.华生B.洛克C.柯尔伯格D.皮亚杰A.美育B.劳动教育C.爱国主义教育、D.美育、劳动教育13.桃李不言,下自成蹊”这句话所体现的德育方法是( )。
A.说服教育法B.锻炼法C.陶冶法D.榜样法14.认为动机水平适中时最有利于激发学习动机的理论是( )。
A.成就动机理论B.耶克斯一多德森定律C.成绩结构理论D.强化理论15.我国奴隶社会的教育内容是( )。
A.四书五经B.六艺C.自然科学D.生产技能16.被毛泽东称为”伟大的人民教育家”的陶行知提出的主要教育主张是( )。
A.因材施教B.遵循自然C.教学做合D.官能训练17.( )是全部教育活动的主题和灵魂,是教育的最高理想。
A.教育方针B.教育政策C.教育目的D.教育目标18.只能进行自我中心思维的儿童,其认知发展处于( )。
2012年上半年《中学教育教学知识与能力》真题--解析一、单选题1,前苏联凯洛夫主编的,力图以马克思主义为指导,系统研究教育问题,总结前苏联20世纪20 - 30年代教育正反两方面经验,并对我国有着广泛影响的教育专著是( )。
答案A,《普通教育学》B,《大教学论》C,《民主主义与教育》D,《教育学》考点教育学的发展分值 2 分正确答案D文字解析凯洛夫是前苏联著名教育家。
他主编的《教育学》力图以马克思主义为指导,系统研究教育问题,恿结了苏联20世纪20-30年代的教育经验,批判地吸收了教育史上进步教育家的思想,对我国产生过很大影响。
2,决定教育性质的根本因素是( )。
答案A,生产力B,文化C,政治经济制度D,科学技术考点教育的属性分值 2 分正确答案A文字解析政治经济制度是决定教育性质的直接因素而不是根本因素。
3,在教育研究中,通过考察事物发生和发展的过程,揭示其本质和发展规律的研究方法是( )。
答案A,调查法B,访谈法C,历史法D,实验法考点教育学的研究对象及任务分值 2 分正确答案C文字解析考察教育研究方法中历史法的概念。
4,学校教育与生产劳动相脱离始于( )。
答案A,原始社会B,奴隶社会C,封建社会D,资本主义社会考点教育与社会生产力的相互关系分值 2 分正确答案B文字解析由于原始社会生产力水平很低,所以教育还没有从生产劳动和社会生活中分化出来成为独立的形态。
奴隶社会学校教育同生产劳动相脱离并且相对立。
5,我国2006年修订后颁布的《义务教育法)规定,义务教育实行国务院领导,省、自治区、直辖市人民政府统筹规划实施,由( )。
答案A,地市级人民政府为主管理的体制B,县级人民政府为主管理的体制C,乡级人民政府为主管理的体制D,镇级人民政府为主管理的体制考点义务教育制度分值 2 分正确答案B文字解析《义务教育法》第一章第七条规定,义务教育实行国务院领导,省、自治区、直辖市人民政府统筹规划实施,县级人民政府为主管理体质。
6,在中学阶段开设曲语文、数学、物理、化学等课程属于( )。
答案A,学科课程C,活动课程D,社会课程考点课程的类别分值 2 分正确答案A文字解析在中学阶段开设的语文、数学、物理、化学等课程属于学科课程。
7,编写教材(教科书)的直接依据是( )。
答案A,课程计划B,课程目标C,课程标准D,课程说明考点课程的概念分值 2 分正确答案C文字解析课程标准是教材编写、教学活动、评价和考试命题的依据8,以美国教育家杜威为代表的现代教育派倡导的“三中心”是()答案A,儿童、教材、活动B,教师、活动、经验C,儿童、活动、经验D,教师、经验、教材考点课程理论流派分值 2 分正确答案C文字解析杜威反对教育以学科为中心,倡导教育要以儿童为中心,并提出了“儿童”“活动”“经验”的“新三中心论"9,在学校教育中,学生对客观的世界认识主要借的是()答案A,生产经验C,直接经验D,间接经验考点教学的内涵分值 2 分正确答案D文字解析在学校教育中,学生对客观世界的认识主要借助的是间接经验。
10,明确提出,“教学永远具有教育性”的教育家是()答案A,夸美纽斯B,赫尔巴特C,杜威D,赞可夫考点教育学的发展分值 2 分正确答案B文字解析赫尔巴特在西方教育史上第一次明确提出“教育性教学”的思想。
他明确指出,“不存在‘无教学的教育’,这个概念,正如反过来,我不承认有任何无教育的教学。
”11,桃李不言,下自成蹊“所体现的德育方法是()答案A,榜样示范法B,说服教育法C,品德评价法D,情感陶冶法考点德育的意义分值 2 分正确答案A文字解析“桃李不言,下自成蹊”所体现的德育方法是榜样示范性。
12,杨柳被教室窗外的小鸟所吸引,不能专心听课。
这属于()答案A,注意分配B,注意广度C,注意分散D,注意转移考点中学生注意发展的特点分值 2 分正确答案C文字解析注意分散是指注意离开了心理活动所要指向的对象,转到无关对象上去的现象。
13,王老师在讲“果实“这个概念时,列举了苹果、花生等可食果实的例子,也列举了棉籽、橡胶等不可食使用的例子,这种教学法称为()答案A,变式B,范式C,原型D,演义考点教学方法的概念分值 2 分正确答案A文字解析运用变式是使学生形成一般表象的必要条件。
讲果实的概念时,不只选周可食的果实,还选择一些不可食的果实,以避免学生把“可食性”作为果实的本质特征。
14,“一题多解”的教学方式主要用于训练学生的哪一种思维?( )。
答案A,直觉思维B,发散思维C,动作思维D,集中思维考点教学过程的基本规律分值 2 分正确答案B文字解析发散思维又称求异思维、辐射思维,是指思考问题时信息朝各种可能的方向扩散.并引出更多新信息,使思考者能从各种设想出发,不拘泥于一个途径,不局限于既定的理解,尽可能做出合乎条件的多种解答。
一般应用“一题多解”、“一事多写”、“一物多用”等方式培养发散思维能力。
15,某中学一次数学考试中,陈鹏是唯一满分的学生。
当老师宣布考试成绩时,陈鹏内心非常高兴,但他却表示出若无其事的样子。
这反映了青少年情绪发展具有( )。
答案A,稳定性B,持久性C,掩饰性D,短暂性考点中学生的情绪特点分值 2 分正确答案C文字解析这反映了青少年情绪发展具有掩饰性。
16,肖晓活泼好动,善于交际,思维敏捷,易接受新事物,兴趣广泛,注意力容易转移。
他的气质类型属于( )。
答案A,多血质B,胆汁质C,粘液质D,抑郁质考点中学生的情绪特点分值 2 分正确答案A文字解析多血质的典型特征是活泼好动,反应迅速,热爱交际,能说会道,适应性强,具有明显的外向倾向,粗枝大叶。
17,某生近期情绪低落、思维迟缓、活动减少,容易自我否定、甚至产生自杀念头。
他的主要问题是( )。
答案A,焦虑B,强迫C,抑郁D,恐怖考点中学生的情绪特点分值 2 分正确答案C文字解析主要问题是抑郁18,心理辅导老师通过帮助李晓明建立焦虑等级,让他想象引起焦虑的情境,进行放松训练,从而缓解他的考试焦虑。
这种心理辅导的方法是( )。
答案A,强化法B,系统脱敏法C,理性一情绪疗法D,来访者中心疗法考点心理辅导概述分值 2 分正确答案B文字解析这种心理辅导的方法是系统脱敏法、系统脱敏法是指当某些人对某事物、某环境产生敏感反应(害怕、焦虑、不安)时,我们可以在当事人身上发展起一种不相容的反应,使对本来可引起敏感反应的事物,不再发生敏感反应。
从而达到消除焦虑或恐惧的目的。
19,学生能相信并接受他人的观点,从而改变自己的态度与行为,同时将这些观点纳入自己的价值体系,说明其品德发展达到( )。
答案A,服从阶段B,依从阶段C,认同阶段D,内化阶段考点德育的涵义分值 2 分正确答案D文字解析品德的形成要经历依从、认同、内化三个阶段。
内化指在思想观点上与他人的思想观点一致。
将自己所认同的思想和自己原有的观点、信念融为一体,构成一个完整的价值体系。
20,学生兴趣小组的纪律主要属于( )。
答案A,教师促成纪律B,群体促成纪律C,任务促成纪律D,自我促成纪律考点学习策略的概念分值 2 分正确答案B文字解析学生兴趣小组属于非正式群体,非正式群体促成的纪律是在集体舆论和集体压力的作用下形成的群体行为规范,属于集体促成的纪律。
21,李老师坚信自己能教好学生,在教育教学中表现出很高的热情。
这主要反映了他具有较高的教学( )。
答案A,认知能力B,监控能力C,操作能力D,效能感考点教学的内涵分值 2 分正确答案D文字解析教师的教学效能感,是指教师对自己影响学生行为和学习成绩的能力的主观判断。
四、简答题1,辨析动物也存在教育。
考点教育的属性分值8 分正确答案观点错误。
解析:教育有广义和狭义之分,狭义的教育是教育者根据一定的社会要求,有目的、有计划、有组织地对受教育者施加影响,促使他们朝着所期望的方向发展的活动。
教育是一种有目的地培养人的活动,这是教育区别于其他事物现象的根本特征,是教育的质的规定性。
由此可知,教育是人类所独有的社会现象,教育是有意识、有目的、自觉地对受教育者进行培养的过程。
动物界所谓的“教育现象”只是动物的一种生存本能,不符合教育的本质,所以动物界不存在教育。
文字解析先回答对错,回答是以教育是一种有目的地培养人的活动,这是教育区别于其他事物现象的根本特征,是教育的质的规定性回答就好。
2,辨析知识多少与能力高低成正比。
考点学习策略的特征分值8 分正确答案说法片面知识是个体通过与环境相互作用后获得的信息及其组织,其实质是人脑对客观事物的特征与联系的反映。
能力是直接影响活动效率,使活动得以顺利完成的个性心理特征。
从本质上讲,知识属于认识的范畴,而能力属于实践活动的领域。
知识与能力是互动的,能力的形成和发展离不开知识的积累,知识的积累会更好地促进能力的形成和发展,但能力又不是简单的知识积累。
知识是能力转化的基础与前提,没有知识的吸收与积累,能力也就成了无源之水,无本之木。
因此,知识是能力形成的基础,并能促进能力的发展;能力对知识的获得又起着一定的制约作用,能力越强,获得知识越快、越多。
机械地说知识与能力成正比,说法有失片面。
文字解析知识与能力高低有关系,知识积累对能力提高有积极作用,但不是绝对。
3,辨析学习迁移是学习过程中常见的现象,它对新知识、新技能的学习起促进作用。
考点有效促进学习迁移的措施分值8 分正确答案学习迁移也称训练迁移,是指一种学习对另一种学习的影响,或习得的经验对完成其他活动的影响。
学习迁移按照不同的分类标准,会有不同的分类结果。
如根据迁移的性质和结果来划分,可以把学习迁移分为正迁移和负迁移,其中正迁移对学习起促进的积极作用,负迁移对学习起干扰、阻碍的消极作用。
由此,笼统地说学习迁移对学习新知识起促进作用是不准确的。
文字解析学习迁移分为正迁移和负迁移,其中正迁移对学习起促进的积极作用,负迁移对学习起干扰、阻碍的消极作用。
4,辨析个体的道德认识与道德行为是一致的。
考点德育的涵义分值8 分正确答案说法错误道德认识亦称为道德观念,是指对道德行为准则及其执行意义的认识,是个体品德中的核心部分。
道德认识的结果是获得有关的道德观念、形成道德信念。
道德行为是个体在一定的道德认识指引和道德情感激励下所表现出来的对他人或社会具有道德意义的行为,它是道德观念和道德情感的外在表现。
道德行为的形成受到主观和客观等各方面的影响,有了好的道德认识,不一定能形成正确的道德行为。
所以二者不一定完全一致。
文字解析道德行为的形成受到主观和客观等各方面的影响,有了好的道德认识,不一定能形成正确的道德行为。
5,简述课程计划的含义和内容。
考点课程内容分值10 分正确答案课程计划是指导和规定教学活动的依据,也是制定课程标准的依据。
课程计划的基本内容包括:教学科目的设置;学科顺序;课时分配;学年编制与学周安排。