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5第15课 中外经济文化交流(第1课时)备课课件(华东师大版七年级下册)

  • 格式:ppt
  • 大小:2.30 MB
  • 文档页数:5

下载文档原格式

  / 5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这些邮票分别反映了什么历史史实?
郑和下西洋
第15课 中外经济文化交流
【总体感知,挑战提问】
一、郑和下西洋
1、西洋指哪里? 2、郑和远航的时间?先后几次下西洋? 3、郑和远航的随行人员大概有多少? 4、郑和船队的规模如何? 5、郑和远航最远到达哪里? 6、郑和远航的意义?
文莱
西洋:文莱以西的东南亚和印度洋沿岸地区
【组内探究】郑和为什么能够 成功地实现远航?
社会安定、国力雄厚
勇气和探险精神
一、郑和下西洋
哥伦布海船 长24.5米,宽6米
郑和大号宝船长151.8米,宽61.6 米
>一个标准足球场
<半个篮球场
百 船 竞 发 壮 观 景 象
郑和下西洋与欧洲航海家远航比较表 达· 伽马 绕过非洲南 地点 下西洋 到达美洲 端到达印度 时间 1405-1433年 1492-1504年 1497-1498 次数 7次 4次 1 次 年 人数 27800人 1000-1500人 160人 大号宝船62艘 船数 4艘 17艘 (共百余艘) 大号宝船 120吨 船只 长24.5米 长151.8米 100吨 大小 宽 6米 宽61.6米 50吨 姓名 郑和 哥伦布
随堂练习
1、郑和下西洋最远达到( A.印度洋沿岸和红海沿岸 C.红海沿岸和非洲东海岸
C

Байду номын сангаас
B.印度洋沿岸和非洲东海岸 D.榜葛剌和红海沿岸
2、参与《大清时宪历》制定的外国传教士是( A、利玛窦 B、汤若望 C、马可波罗
B

D、晁衡
3、郑和第一次下西洋是在 哪一年?他的远航有何意义? 1405年,促进了明朝于亚非国家的经济文化交流。
一、郑和下西洋
1、时间: 2、目的: 3、次数: 4、人数: 1405年 —— 1433年 宣扬国威,加强同海外各国的联系 7次 一般在27000人左右
5、船队规模:宝船最多时达百余艘 6、路线: 7、意义: 从刘家港出发,最远抵达非洲东海岸 和红海沿岸,到过30多个国家和地区 促进了明朝与亚非国家的经济文化交流
一、郑和下西洋 二、外国贡使
三、传教士与《大清时宪 历》
• 本课通过郑和下西洋、外 国贡使、外国传 教士与《大清时宪历》的内容,反映了明 朝和清朝初期的中外经济文化交流由兴盛 到衰弱的过程。明代初期及明末清初,中 外经济文化交流尚能进 行,其中,郑和下 西洋可以说是中 国与外部世界交流的一个 高潮。而明清时期的对外关系,总体上是 封闭的,我们称之为闭关锁国。这就是下 节课我们要学习的内容。
汤若望是明清之 际著名传教士。他是 德国人,受耶酥会的 派遣到中国传教。清 初,他负责管理钦天 监,制定《大清时宪 历》。
钦天监,中国古代国家天文台,承担观察天象、颁布历法 的重任。钦天监正,相当于国家天文台台长。由于历法关 系农时,加上古人相信天象改变和人事变更直接对应,钦 天监正的地位十分重要。
自学“外国传教士来华”一目,思考回答: (1)外国传教士来华始于明朝万历 ____年间,他们 来华的主要目的是在中国境内传教 ____,但同时 也将西方科学知识 ____________传入中国,从而促进了中 外文化交流。 (2)明末清初,外国传教士纷纷来华,著名的 利玛窦 和德国传教士汤若望 有意大利传教士_______ ______ 等。其中,利玛窦 ______与明朝科学家徐光启合作 介绍西方科学知识,汤若望 ______在清初出掌钦天 监,制定了科学、精准的新历法 《大清时宪历 _________》。
利 玛 窦
利玛窦是意大利的传教 士。1601年,他到北京,向 万历皇帝进贡《坤舆万国全 图》及自鸣钟等,得到召见, 并获准在北京居住传教。利 玛窦在传教中,尽量把儒家 学说和天主教的教义结合起 来,以争取当地官员和士大 夫的支持。在与明朝士大夫 接触过程中,他介绍了当时 西方的一些天文、地理、数 学等近代自然科学知识。
郑和下西洋是世 界航海史上的壮举!
如何正确评价郑和下西洋?
• 利:1、郑和下西洋是世界航海史上的伟大 壮举
2、加强了中国同亚非国家的经济文化 交流 3、展示了中华民族非凡的智慧和勇气。 • 弊: 郑和下西洋的主要目的是扬我国威, 不计经济利益,加重了人民的负担。
学习郑和敢于 冒险、不怕困难, 坚强勇敢的精神。
课堂检测
郑和 率船队 1、从_____ 1405 年到_____ 1433 年,明太监_____ 刘家港出发,穿越 七次下西洋。他的船队从______ 马六甲海峡,横渡_____ 印度 洋,最远抵达 ______ ___________ 非洲东海岸 和________ 红海沿岸,从而促进了明朝与 _____ 亚非 国家的经济文化交流。 2、明朝与外国的贸易往来,实行_________ 外国贡使 制 度,其结果是加重了政府的财政负担。 3、明末清初,外国传教士纷纷来华。其中,著 利玛窦 和德国的_______ 名的有意大利的_______ 汤若望 等。 西方科学技术 传入 他们在传教 ____的同时,也将____________ 中国。
成祖疑惠帝亡海外,欲踪迹之,且欲 耀兵异域,示中国富强。 ——《明史· 郑和传》
1.宣扬明朝的国威,加强与海外各 目的: 国的联系。 2.寻找失踪的建文帝。
郑和: 本姓马,回族。12岁入 宫当宦官,被派到朱棣的燕 王府当差,在靖难之变中, 为燕王朱棣立下战功,被提 拔在宫内做官,官至四品, 并赐姓郑,改名和。 郑和是中国历史上最杰 出的航海家。 郑和的才能在他一生所 做的各项伟大事业中体现得 淋漓尽致,他在航海、外交、 军事、建筑等诸多方面都表 现出卓越的智慧与才识。
自学“明朝的外国贡使制度”一目,思考回答: (1)特点: 朝贡 、中国_____ 回赐 ,这是明 ①主要方式是外国_____ 朝对外贸易的主要形式; ②明朝对海外诸国的朝贡有严格限制; ③明朝的回赐远远超过所接受的贡物,对附载 商货往往超值收购。
评价:这项制度是明朝“大国至上”观念的反应, 在一定程度上有利于中外的经济文化交流。但明 朝的超额回赐和超值收购,加重了明朝的财政负 担,不利于正常的贸易交往,是不可取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