血小板输注无效及其处理

  • 格式:ppt
  • 大小:223.00 KB
  • 文档页数:29

下载文档原格式

  / 29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血小板输注无效的处理
1 非免疫因素的处理
积极治疗原发病,控制感染、纠正DIC 适当增加血小板输注数量及次数 注意血小板离心及储存条件,尽可能输给24小时内
采集的新鲜血小板 脾肿大者需增加每次输入血小板数量,脾脏大小不
影响血小板存活期。不必缩短输血周期。脾切除可 纠正此情况 病人情况许可条件下避免使用两性霉素B、万古霉 素、 环丙氟哌酸等药物
血小板输注无效 及其处理
李亚琪
常用血小板制剂
1 浓缩血小板
采用多联采血袋采集全血后6-8小时内在20-24C条 件下用大容量离心机将血小板分离出并悬浮在血浆 内所制成浓缩血小板。200ml全血制备的血小板含 量≥2.0×1010,容量为25-35ml。血小板在输注时 无需交叉配血 ,要求ABO血型相同输注。
如果需要还可以详细计算输注血小板的剂量:
血小板输入量
需要的血小板计数增加量(109/L) X 全血容量(L)
(109/L) =
0.67
定义
“血小板输注无效”是指受血者在给予合适 剂量的血小板输注后在体内存活期很短,血小 板输注的相关计算增长值较差的一种病理状 态。
由于免疫相关及非免疫相关因素的影响,多 次输入血小板后,致使血小板输注无效,出 血趋势不减轻,甚至加重,此外还可引起发 热反应或输血性紫癜等。
(5)循环免疫复合物:自身或同种免疫性血小板
减少症患者体内常有循环免疫复合物(CIC),CIC 可以非特异性地与血小板Fc受体结合,被单核巨噬 系统所清除,导致输注无效。
(6)自身抗体:自身抗体对输入血小板的回升值
影响不大,但可显著缩短血小板存活期。
血小板输注无效的产生机制
1 网状内皮系统的破坏
发热、败血症时IL-1、TNF、PGE2可激活网状 内皮系统,使血小板被快速清除
4 使用HLA配型和血小板交叉配型,增加血小板相容性, 争取ABO血型相合,HLA配型相合,血小板抗原(PFA) 相合。
若输注后1小时 CCI〈 7500/μL 18-24小时 CCI〈 4500/μL
连续3次即可判断为血小板输注无效
3 血小板恢复百分率(PPR)
(输后血小板计数-输前血小板计数) ×全血容量
PPR(%)=
输注血小板总数×2/3
注:全血容量=体表面积(m2)×2.5
2/3为校正因子,因输入的血小板有33%进入脾脏
非独立原因
(3)弥散性血管内凝血:消耗大量血小板
(4)抗菌素的应用:二性霉素B、万古霉素、环丙
沙星等
(5)成分血的质量:血小板在收集、离心、储存期
间,若条件不当而被激活,可造成“储存损伤”影 响血小板质量,导致输注无效
(6)造血干细胞移植:预处理全身照射、GVHD、静
脉闭塞病(VOD)、CsA的应用、HLA抗体的产生
上,产生的特异性抗体只与血小板而不与淋巴细胞起作用
(3) ABO血型不合 血小板表面存在 ABO抗原,随输血次数增多
而增加。 输入血小板25次后,ABO相合的血小板无效输注发生率为 36% ABO主要/次要抗原不相关的血小板无效输注发生率为75%
(4)药物所致的抗体:药物及其代谢产物可为半
抗原导致抗体形成,引发药物性免疫性血小板减少 症,输入血小板常造成输注无效。引起本症的药物 有:消炎痛、氨基比林、苯巴比妥、头孢菌素等。
输注剂量及方法
建议血小板输注的时间应当在30分钟以上。在儿科 输血时,建议输血速度为20-30ml/kg/hr
对成人而言,正常情况下输注1个单位的单采血小 板可以使体内血小板水平增加20× 109/L
对大多数成年患者,通常每次给予1个单位的单采 血小板。年龄较小的儿童(体重<20kg),每次给 予10-15ml/kg
临床发生率约为30-70%
血小板无效输注的判断标准
1 临床表现:
出血倾向不减轻,或出现输血性紫癜, 出血加重。
(输血后血小板计数没有明显增高但临 床出血症状有明显改善,应认为血小板输注 有效)
2 血小板纠正计数指数(CCI)
(输后血小板计数-输前血小板计数) ×体表面积
CCI=
输注的血小板总数×1011 注:血小板计数单位为109/L,体表面积单位为m2
2 机器单采血小板
使用血细胞分离机在无菌密闭的条件下,从单个供 体内分离采集血小板成分。每袋单采血小板容量为 200-300ml, 含量≥2.5×1011。
单采血小板的优点
来自单个供体,即节约献血员,又可以降低 同种异体免疫
血小板质量佳,临床输注方便,便于开展血小 板配型,输注效果好
混入的红细胞和白细胞数量较少,降低输血 反应和输血传染性疾病发生率
BMT时供者T细胞直接破坏血管内皮细胞,加 速血小板黏附。
2 免疫性破坏
HLA抗原不合的血小板输入后,供者混杂的 单核细胞、激活的B淋巴细胞上的黏附分子 作用于患者的T淋巴细胞,引起CD8+细胞的 增殖,破坏输入的血小板。
ABO不合或血小板抗原不合,输入血小板后, 发生抗原抗体反应,或激活补体系统,或 引发细胞毒作用,破坏输入的血小板。
免疫因素的处理
1 严格控制预防性血小板输注,避免手工分离 血小板,尽量输注单采血小板以减少与供者抗 原的接触,降低或推迟免疫反应发生
2 去除血小板制剂中的白细胞,正确使用白细 胞滤器,禁止挤压及冲洗滤器
3 用0.3-0.6J/cm2剂量的紫外线(波长为280320nm)照射,使白细胞灭活,失去抗原作用
若输注后1小时PPR〈60% 24小时PPR〈40% 可判断为血小板输注无效
血小板输注无效的原因
1 非免疫相关因素(占67.5%)
(1)发热及败血症:感染可使血小板生存期缩
短 , G¯ 败 血 症 患 者 的 血 小 板 无 效 输 注 发 生 率 为 57.5%
(2)脾脏肿大:血小板破坏比正常人增加30%,但
(7)其他:成人>儿童、女性〉男性
2 免疫相关因素(占17.5%)
(1) HLA同种异型免疫(占11.7%)有妊娠史的妇女常见.HLA
抗体是引起血小板输注无效ຫໍສະໝຸດ Baidu主要抗体。血小板表面有HLA-I类 抗原,可产生HLA同种抗体,而带有HLA-II类抗原的白细胞更容 易产生此类抗体。
(2)血小板特异性抗原不合(占2.1%) 存在于血小板糖蛋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