马工程版-政治学概论笔记(完整版)
- 格式:doc
- 大小:30.00 KB
- 文档页数:9
《政治学概论》听课笔记第一章绪论政治是人类社会发展到一定阶段后出现的特殊的历史现象。
产生于人与人之间的利害冲突,是社会中占统治地位的阶级,通过建立以暴力为基础的国家政权,利用法律这种强制性的手段来调节利益分配,解决社会冲突的活动。
政治学是研究人类政治活动的规律性的一门科学。
任何一种政治学说,都是某些阶级的利益和意志的直接反映。
有鲜明的阶级性和意识形态色彩的学说。
马克思主义政治学理论体系的根本特征,在于它是建立在无产阶级的世界观和方法的基础之上的学说,它集中地反映了人类社会中绝大多数人的利益和要求。
第一节政治学研究对象政治学作为社会科学的一个领域,是研究政治现象产生的原因、过程及其规律的科学。
古希腊:城邦,城市国家。
亚里士多德:国家的活动。
中国古代:主要是统治的意思。
古往今来主要分两种观点:(一)历史上剥削阶级思想家以及当代西方政治学者的解释。
(二)马克思主义的解释。
(一)对政治的解释共分五种:(1)道德观点,把政治等同或归结为伦理道德。
(2)法律现象,是立法和执法的过程。
(3)争夺权力以及施展谋略和玩弄权术的活动。
(4)"管理众人之事"即管理公共事务的活动。
(5)围绕着政府制定和执行政策而进行的活动。
(二)对政治的本质和含义归纳:(1)根源:是经济,政治是经济的集中表现,政治关系归根到底是由经济关系决定的。
(2)实质:是阶级关系,在阶级社会中,阶级性是政治的基本特性。
(3)核心:是政治权力,政治权力的中心问题是国家。
(4)活动:是科学、艺术,用辩证唯物主义和历史唯物主义方法来研究它。
政治:是以经济为基础的上层建筑,是经济的集中表现,以政治权力为核心展开各种社会活动和社会关系的总和。
马克思主义政治观提示了政治现象的范围,主要有两点:一是时间范围。
二是界定政治现象与非政治现象的标准。
政治学的研究对象:马克思主义认为,政治活动的核心是国家政权问题。
国家政治是所有阶级社会上层建筑的核心部分,是政治上层建筑的主体。
政治学概论马工程知识点 -回复
1.政治学概论是研究政治的基本概念、理论和实践的学科。
2.政治学概论涵盖了国家政治、国际政治和比较政治等领域。
3.政治学概论的重要内容包括政治制度、政治参与和政治决策等。
4.政治学概论还研究政府的组织结构、政治意识形态和政治经济
等方面。
5.学习政治学概论可以帮助我们更好地理解和分析政治问题。
6.政治学概论的研究方法主要包括文献研究、实地调查和统计分
析等。
7.政治学概论也涉及到一些经典政治思想和政治理论的学习和解读。
8.政治学概论培养我们的批判思维和分析能力,提高我们的政治
素养。
9.政治学概论可以帮助我们了解不同国家和地区的政治制度和运作方式。
10.政治学概论研究的内容非常广泛,涉及到社会学、经济学和历史学等多个学科。
11.学习政治学概论需要具备一定的历史常识和基础知识。
12.政治学概论的学习可以帮助我们更好地理解政治事件和政治决策的背后原因。
13.政治学概论还研究政治权力的来源、运作和分配等问题。
14.政治学概论的学习对于从事政治工作或研究的人来说具有重要意义。
15.政治学概论的学习可以提供理论支持和指导,对于解决实际政治问题具有积极意义。
16.学习政治学概论可以帮助我们培养全球视野,了解国际政治的复杂性。
17.政治学概论研究的内容与人类社会的组织和运作密切相关。
18.学习政治学概论可以帮助我们更好地理解政治行为和政治文化。
19.政治学概论的学习可以培养我们的社会责任感和公民意识。
20.政治学概论还可以帮助我们分析和预测政治发展的趋势和影响。
政治学概论马工程知识点-回复摘要:一、政治学基本概念1.政治学定义2.政治学的研究对象3.政治学的研究方法二、政治学的历史发展1.古代政治学2.中世纪政治学3.近现代政治学三、政治学的主要分支1.政治理论2.政治制度3.政治行为四、政治学在我国的发展1.政治学在中国的早期发展2.政治学在中国的现代化进程3.政治学在中国的当前研究热点正文:政治学是一门研究政治现象、政治制度和政治行为的学科。
政治学的研究对象包括政治组织、政治制度、政治行为、政治思想等。
政治学的研究方法包括实证分析、规范分析、历史分析等。
政治学的历史发展悠久,可以追溯到古代。
在古代,政治学主要是对国家治理、君主制和城邦制度的探讨。
中世纪,政治学受到神学和经院哲学的影响,主要研究教会与国家的关系。
近现代,政治学逐渐独立,研究范围不断扩大,形成了政治理论、政治制度和政治行为等分支。
政治学的主要分支包括政治理论、政治制度和政治行为。
政治理论主要研究政治思想、政治哲学、政治意识形态等;政治制度主要研究国家制度、政府制度、选举制度等;政治行为主要研究政治参与、政治沟通、政治决策等。
政治学在我国的发展历程曲折而富有成果。
早期,政治学在中国的发展主要受到西方政治学的影响,研究内容集中在政治制度、政治思想等方面。
在现代化进程中,政治学在我国取得了长足发展,研究范围不断扩大,研究方法日益多样化。
当前,政治学在中国的研究热点包括国家治理、政治体制改革、民主化进程等。
总之,政治学是一门研究政治现象的学科,具有广泛的研究领域和多样的研究方法。
政治学在我国的发展历程中,不断借鉴西方政治学成果,逐步形成了具有中国特色的政治学体系。
政治学概论笔记导论第一节政治学及其研究对象和研究方法一:政治的涵义:1.政治是建立在一定经济基础之上的上层建筑2.政治是以一定的阶级利益和阶级关系为基本内容的社会关系3.政治的根本问题是国家政权问题4.政治作为一种特定的社会现象,有其自身运行和发展的规律二:政治学的研究对象和研究范围1.政治学以社会政治现象、政治关系及其发展作为其研究对象。
2.政治学的研究领域:(1)政治学理论与方法(2)中国政治与政治制度(3)比较政治与政治制度(4)行政管理(5)公共政策三、政治学的研究方法1.历史分析方法2.阶级分析方法3.经济–政治分析方法4.矛盾分析方法5.调查研究方法6.综合交叉研究方法第一章阶级与国家第二节国家的本质一、马克思主义关于国家本质的基本观点第一,国家是一个历史范畴,是社会内部矛盾运动发展的结果第二,国家是阶级统治的工具第三,国家的作用缓和冲突,把冲突控制在秩序的范围内。
第三节国家的职能一、内部职能和外部职能内部职能主要是实行社会控制,以维护政治经济秩序和稳定;外部职能主要是防御外来侵略,保卫国家安全。
二、政治职能和社会职能1.国家的政治职能即国家的阶级统治职能,是国家按照统治阶级意志,综合作用各种手段并以强制力保障实施的,维护社会秩序的职能。
2.国家的社会职能,即统治阶级运用国家权力对社会公共事务进行管理的职能。
第二章国家权力与国家形式第一节国家权力一、国家权力的涵义国家权力是按照统治阶级意志,在一定地域范围内管辖政治和社会公共事务,对内对外正式代表国家并以国家机构保障实施的权力。
二、国家权力的特征:1.主权性2.强制性3.普遍性三、国家权力的结构1.国家功能性权力通常分为三个部分:立法权、行政权和司法权2.国家层级性权力是国家在不同行政层级上的配置权力,主要中央与地方层级上的配置权力。
第二节国家政权组织形式一、国家政权组织形式概述1.政体的涵义国家政权组织形式,又称政体,是指一个国家的统治阶级为了实现阶级统治所采用的一定的政权组织形式,即统治阶级组织国家政权机关的形式。
马克思主义政治学概论期末复习知识点总结一、马克思主义的历史背景•工业资本主义的兴起与发展•资本主义社会的矛盾和危机•法国大革命和工人运动的兴起二、马克思主义的基本原理•辩证唯物主义和历史唯物主义•阶级斗争和生产力决定论•社会意识的综合性和相对独立性三、马克思主义政治学的基本内容•马克思主义政治学的研究对象和方法•马克思主义政治学与其他政治学流派的比较•马克思主义政治学的分类四、阶级与阶级斗争的理论•马克思主义对阶级概念的界定•阶级结构与阶级意识形态•阶级斗争的内在动力和实现方式五、国家与政权的理论•马克思主义对国家和政权的定义和特征•马克思主义对国家机器的批判•马克思主义关于无产阶级专政的理论六、社会主义的理论和实践•马克思主义对社会主义的目标和内涵的阐述•马克思主义对社会主义发展阶段的划分•社会主义的建设道路和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实践七、马克思主义政党理论•马克思主义政党的基本特征和作用•马克思主义政党的组织原则和领导方式•马克思主义政党的发展和现代化建设八、民主与法治的理论•马克思主义对民主和法治的理解•社会主义民主的特点和优势•马克思主义对法治建设的指导原则九、国际关系与国际共产主义运动•马克思主义对国际关系的分析和评价•马克思主义对国际共产主义运动的指导意义•马克思主义在国际政治舞台的影响和传承十、马克思主义政治学在当代中国的发展•马克思主义政治学与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的关系•马克思主义政治学在中国的应用和发展•马克思主义政治学对中国实践的指导作用以上是马克思主义政治学概论的重要知识点总结,希望对大家的期末复习有所帮助。
祝大家考试顺利!。
《政治学概论》笔记
第一章绪论
1、剥削阶级思想家关于政治的解释
(1)用道德的观点解释政治,把政治等同或归结为伦理道德。
代表人物:我国古代的孔子、希腊的柏拉图、亚里士多德。
(2)认为政治是一种法律现象,将政治说成是立法和执法的过程。
代表人物:凯尔逊
(3)将政治视为争夺权利以及施展谋略和玩弄权术的活动。
代表人物:我国古代的韩非子、意大利思想家马基雅维里。
(4)将政治看作是“管理众人之事”即管理公共事物的活动。
代表人物:我国近代民主革命的先行者孙中山。
(5)把政治解释为围绕政府制定和执行政策而进行的活动,是一种实现“社会价值的权威性分配的活动。
代表人物:美国政治学家戴维·伊斯顿。
二、马克思主义关于政治的论断
根据马克思主义经典作家对政治的论述,我们可以将政治的实质和含义归纳为以下几点:
第一,政治的根源是经济,政治是经济的集中表现,政治关系归根到底是由经济关系决定的。
第二,政治的实质是阶级关系。
第三,政治的核心是政治权利。
第四,政治活动是科学,是艺术。
3、政治
政治是以经济为基础的上层建筑,是经济的集中表现,是以政治权力为核心展开的各种社会活动和社会关系的总和。
4、中国古代政治学
儒学的主要典籍是《论语》和《孟子》,它的政治原则为:“礼治”“德治”和“王道”。
法家的代表作《韩非子》,主张“法治”和“霸道”。
道家的代表作《老子》,主张“无为而治”。
1.政治的涵义:有的从道德的角度解释政治,把政治归结为一种伦理价值,一种规范性的道德要求,倡导“德治仁政" ;有的把政治的本质归结为一种超自然、超社会的力量,认为人和国家都是“上帝”或“上天”的创造物,都受“上帝”或“上天”至高无上的意志的支配;有的从权力出发研究和阐释政治,把政治的本质归结为权力,认为社会政治生活实质上是一种权力关系,研究政治首先就要研究权力问题;有的从管理的角度来解释政治,认为政治是运用国家政权或公共权力对公共事务的管理活动;有的则从权力运作和利益分配的角度来观察和理解政治,认为政治是对一个社会进行的权威性价值分配。
2.西方政治观类型:1)伦理政治观2)权力政治观3)神学政治观:政治是天意或神意的体现4)管理政治观✓代表性的非马克思主义政治观:✓ 1.价值论的解释:政治是一种社会价值追术,是一种规范性的道德。
✓ 2.神学论的解释:政治是一种超自然、超社会力量的体现和外化。
✓ 3.权力论解释:政治是围绕着权力展开的活动,包括对于权力的追求、运用和维护。
✓ 4.管理论解释:政治是公共管理活动。
✓ 5.决策论的解释:政治是对于社会价值的权威性分配的决策活动。
3.马克思主义政治观:1)政治是建立在一定经济基础之上的上层建筑2)政治是一定积极利益和阶级关系为基本内容的社会关系3)政治的根本问题是国家政权问题4)政治作为一种特定的社会现象,有其自身运行和发展的规律4.主权的内涵:5.行为主义政治学概念:6.阶级概念与内涵:7.国家概念、要素、职能、本质:8.中国国家性质的基本内涵:人民民主专政作为社会主义中国的国体,既具有无产阶级专政的本质特征,又具有鲜明的中国特色。
其基本内容如下:1)人民民主专政的性质2)人民民主专政的领导核心3)人民民主专政的主要任务4)人民民主专政的阶级基础和群众基础9.国家权力的含义:国家权力是按照统治阶级意志,在一定地城范围内管辖政治和社会公共事务,对内对外正式代表国家并以国家机构保障实施的权力。
政治学概论马工程导论一、政治学概论政治学是一门研究政治现象、政治制度、政治过程与政治行为的学科。
它是一门综合性很强的学科,不仅涉及到政治哲学、政治理论、政治制度与组织、政治思想史及国际政治等方面,而且内容还十分广泛,包括经济、文化、历史、社会等多个领域。
政治学是一门开放的学科,不断地与社会现实相互影响、相互作用和相互促进的反馈过程。
政治学所研究的对象主要是国家政权、政治组织、政治制度与政治过程的各个方面,包括政治理论上的国家、民主、自由、平等、正义等概念,历史上的政治制度、政治活动、政治运动,国际政治关系中的国际政治体系、国际政治活动、国际组织等。
政治学的研究方法也不断地在发展,“大政治”与“小政治”、“实证政治学”与“规范政治学”、“比较政治学”与“国际政治学”等不同的方法在政治学的研究中都具有重要的地位。
政治学对于管理的研究和政治组织的管理有很大的帮助。
政治学至今已经产生了许多重要的理论和方法,如权力理论、利益理论、制度理论等,这些理论和方法为组织管理提供了重要的帮助,形成了一套全面、系统、科学的政治组织管理体系。
同时,政治学对于政府管理和公共政策也有很大的贡献。
二、马工程导论马工程导论是机械工程中的一门基础课程,是介绍机械原理、力学、机械设计原理和机械零件设计的一门综合性的课程。
马工程导论主要涉及以下内容:1.机械原理:介绍力的基本概念和力矩,动力与功率的基本概念和常用的力学模型;2.支撑力设计:介绍支撑力学位,主要是更深入地了解工程中的承受和平衡力学问题;3.机械零件设计:介绍机械零件的设计原理和设计过程,包括零件的滚动、滑动、传递力和传递动力等问题;4.机械动力学:介绍机械动力学的基本知识和机械转动问题,包括自行车的转弯和跑步的机械原理等。
马工程导论是机械工程的重要课程,很多机械工程师在工作中都需要对这门课程的知识进行进一步的运用和发展。
马工程导论不仅提供了机械工程的基本理论和方法,而且还可以为机械工程师提供一个全面的专业背景,并为他们的职业发展提供支持。
政治学概论笔记导论第一节政治学及其研究对象和研究方法一:政治的涵义:1.政治是建立在一定经济基础之上的上层建筑2.政治是以一定的阶级利益和阶级关系为基本内容的社会关系3.政治的根本问题是国家政权问题4.政治作为一种特定的社会现象,有其自身运行和发展的规律二:政治学的研究对象和研究范围1.政治学以社会政治现象、政治关系及其发展作为其研究对象。
2.政治学的研究领域:(1)政治学理论与方法(2)中国政治与政治制度(3)比较政治与政治制度(4)行政管理(5)公共政策三、政治学的研究方法1.历史分析方法2.阶级分析方法3.经济–政治分析方法4.矛盾分析方法5.调查研究方法6.综合交叉研究方法第一章阶级与国家第二节国家的本质一、马克思主义关于国家本质的基本观点第一,国家是一个历史范畴,是社会内部矛盾运动发展的结果第二,国家是阶级统治的工具第三,国家的作用缓和冲突,把冲突控制在秩序的范围内。
第三节国家的职能一、内部职能和外部职能内部职能主要是实行社会控制,以维护政治经济秩序和稳定;外部职能主要是防御外来侵略,保卫国家安全。
二、政治职能和社会职能1.国家的政治职能即国家的阶级统治职能,是国家按照统治阶级意志,综合作用各种手段并以强制力保障实施的,维护社会秩序的职能。
2.国家的社会职能,即统治阶级运用国家权力对社会公共事务进行管理的职能。
第二章国家权力与国家形式第一节国家权力一、国家权力的涵义国家权力是按照统治阶级意志,在一定地域范围内管辖政治和社会公共事务,对内对外正式代表国家并以国家机构保障实施的权力。
二、国家权力的特征:1.主权性2.强制性3.普遍性三、国家权力的结构1.国家功能性权力通常分为三个部分:立法权、行政权和司法权2.国家层级性权力是国家在不同行政层级上的配置权力,主要中央与地方层级上的配置权力。
第二节国家政权组织形式一、国家政权组织形式概述1.政体的涵义国家政权组织形式,又称政体,是指一个国家的统治阶级为了实现阶级统治所采用的一定的政权组织形式,即统治阶级组织国家政权机关的形式。
政治学概论马工程第二版笔记1. 简介政治学概论是政治学的入门教材,马工程第二版是该教材的更新版本。
本文将以政治学概论马工程第二版为主题,深入探讨其中的重要观点和概念。
2. 政治学概论马工程第二版的内容概述政治学概论马工程第二版包含了政治学的基本概念、理论和方法。
书中涉及了政治学的起源、发展历程、专业领域、学科范式、基本概念等内容,全面地介绍了政治学的重要知识。
3. 政治学的基本概念和理论在政治学概论马工程第二版中,作者对政治学的基本概念和理论进行了系统的介绍。
其中包括了国家、政府、政策、民主、权力、参与等概念,以及现代政治学的主要理论,如现实主义、自由主义、构建主义等。
4. 政治学研究的方法与技巧在书中,作者还介绍了政治学研究的方法与技巧,包括了定性研究和定量研究的基本原则、逻辑和技术。
这些内容有助于学生更好地理解政治学研究的实践方法和专业技能。
5. 个人观点和理解政治学概论马工程第二版的内容丰富而深入,能够帮助读者建立起对政治学相关概念和理论的全面认识。
通过阅读本书,我深入了解到了政治学作为一门独立学科的重要性和意义,也对政治学研究的方法与技巧有了更清晰的认识。
6. 总结与回顾总体而言,政治学概论马工程第二版为读者提供了一本全面、深入的政治学入门教材。
通过深度和广度兼具的内容,读者能够对政治学有一个系统而全面的认识。
这本书将成为政治学爱好者和学生的重要参考资料。
以上就是对政治学概论马工程第二版的一些个人观点和理解。
希望本文能对您有所帮助,也欢迎您进行讨论和共享。
政治学概论马工程第二版的内容囊括了政治学的基本概念、理论和方法,为读者提供了全面系统的政治学知识。
本书的一大特点在于其对于政治学研究方法的介绍,这对于初学者来说是非常重要的。
在接下来的讨论中,我们将更深入地探讨书中的一些重要观点和概念。
政治学概论马工程第二版对于政治学的基本概念进行了详细的介绍和阐述。
书中对于国家、政府、政策等概念进行了深入的解释,使读者能够更清晰地理解这些概念在政治学中的重要性以及它们之间的关系。
政治学概论笔记导论第一节政治学及其研究对象和研究方法一:政治的涵义:1.政治是建立在一定经济基础之上的上层建筑2.政治是以一定的阶级利益和阶级关系为基本内容的社会关系3.政治的根本问题是国家政权问题4.政治作为一种特定的社会现象,有其自身运行和发展的规律二:政治学的研究对象和研究范围1.政治学以社会政治现象、政治关系及其发展作为其研究对象。
2.政治学的研究领域:(1)政治学理论与方法(2)中国政治与政治制度(3)比较政治与政治制度(4)行政管理(5)公共政策三、政治学的研究方法1.历史分析方法2.阶级分析方法3.经济–政治分析方法4.矛盾分析方法5.调查研究方法6.综合交叉研究方法第一章阶级与国家第二节国家的本质一、马克思主义关于国家本质的基本观点第一,国家是一个历史范畴,是社会内部矛盾运动发展的结果第二,国家是阶级统治的工具第三,国家的作用缓和冲突,把冲突控制在秩序的范围内。
第三节国家的职能一、内部职能和外部职能内部职能主要是实行社会控制,以维护政治经济秩序和稳定;外部职能主要是防御外来侵略,保卫国家安全。
二、政治职能和社会职能1. 国家的政治职能即国家的阶级统治职能,是国家按照统治阶级意志,综合作用各种手段并以强制力保障实施的,维护社会秩序的职能。
2.国家的社会职能,即统治阶级运用国家权力对社会公共事务进行管理的职能。
第二章国家权力与国家形式第一节国家权力一、国家权力的涵义国家权力是按照统治阶级意志,在一定地域范围内管辖政治和社会公共事务,对内对外正式代表国家并以国家机构保障实施的权力。
二、国家权力的特征:2.强制性3.普遍性三、国家权力的结构1.国家功能性权力通常分为三个部分:立法权、行政权和司法权2.国家层级性权力是国家在不同行政层级上的配置权力,主要中央与地方层级上的配置权力。
第二节国家政权组织形式一、国家政权组织形式概述1.政体的涵义国家政权组织形式,又称政体,是指一个国家的统治阶级为了实现阶级统治所采用的一定的政权组织形式,即统治阶级组织国家政权机关的形式。
政治学概论笔记导论第一节政治学及其研究对象和研究方法一:政治的涵义:1.政治是建立在一定经济基础之上的上层建筑2.政治是以一定的阶级利益和阶级关系为基本内容的社会关系3.政治的根本问题是国家政权问题4.政治作为一种特定的社会现象,有其自身运行和发展的规律二:政治学的研究对象和研究范围1.政治学以社会政治现象、政治关系及其发展作为其研究对象。
2.政治学的研究领域:(1)政治学理论与方法(2)中国政治与政治制度(3)比较政治与政治制度(4)行政管理(5)公共政策三、政治学的研究方法1.历史分析方法2.阶级分析方法3.经济–政治分析方法4.矛盾分析方法5.调查研究方法6.综合交叉研究方法第一章阶级与国家第二节国家的本质一、马克思主义关于国家本质的基本观点第一,国家是一个历史范畴,是社会内部矛盾运动发展的结果第二,国家是阶级统治的工具第三,国家的作用缓和冲突,把冲突控制在秩序的范围内。
第三节国家的职能一、内部职能和外部职能内部职能主要是实行社会控制,以维护政治经济秩序和稳定;外部职能主要是防御外来侵略,保卫国家安全。
二、政治职能和社会职能1.国家的政治职能即国家的阶级统治职能,是国家按照统治阶级意志,综合作用各种手段并以强制力保障实施的,维护社会秩序的职能。
2.国家的社会职能,即统治阶级运用国家权力对社会公共事务进行管理的职能。
第二章国家权力与国家形式第一节国家权力一、国家权力的涵义国家权力是按照统治阶级意志,在一定地域范围内管辖政治和社会公共事务,对内对外正式代表国家并以国家机构保障实施的权力。
二、国家权力的特征:1.主权性2.强制性3.普遍性三、国家权力的结构1.国家功能性权力通常分为三个部分:立法权、行政权和司法权2.国家层级性权力是国家在不同行政层级上的配置权力,主要中央与地方层级上的配置权力。
第二节国家政权组织形式一、国家政权组织形式概述1.政体的涵义国家政权组织形式,又称政体,是指一个国家的统治阶级为了实现阶级统治所采用的一定的政权组织形式,即统治阶级组织国家政权机关的形式。
2.政体与国体国体与政体的关系,是内容与形式的辩证关系国体决定政体,政体反映国体,政体具有相对独立性。
3.政体的选择(1)影响政体的因素:国体,社会政治力量的要求,具体历史条件,文化传统,和民族构成,民族习惯,民族心理,国际环境(2)政体选择多样性(3)~~~~~自主性(4)~~灵活性和变异性二、不同类型国家的政权组织形式(一)剥削阶级国家的政权组织形式1.君主制君主制是指由一名君主实际上或名义上掌握最高国家权力的政体类型。
世袭制2.共和制总体特征:最高国家权力机关和国家元首由选举产生并有一定任期(二)社会主义国家的政权组织形式1.公社制2.苏维埃制3.人民代表大会制第三节国家结构形式一、国家结构形式的涵义国家结构形式,是指国家为了处理中央与地方、整体与部分的关系而对国家权力进行的划分与配置。
二、国家结构形式的基本类型1.单一制是将国土按地域划分成若干行政单位、具有统一主权的国家结构形式。
2.复合制其一般特征室友由若干个国家或地区作为成员单位通过协议组成联合体。
(1)联邦制。
由若干具有相对独立的政治实体(州,邦,省)通过制定并遵守统一的联邦宪法而形成的具有单一主权的国家结构形式。
(2)邦联制。
是由若干独立的主权国家为实现某种特定目的,通过缔结条约分享部分国家主权而形成的松散的国家联合形式。
第三章国家机构第一节国家机构的涵义与构成一、国家机构的涵义国家机构是统治阶级为了实现和维护本阶级的意志和利益,履行国家职能,行使国家权力,按照一定原则组建的国家机关体系的总和。
国家机构基本特点:(1)阶级性(2)社会性(3)实体性(4)职权性二、国家机构的构成1.国家元首国家元首是国家的机构职位(首脑)2.立法机关立法机关是行使立法权,制定、修改、中止和废除法律的国家机关。
3.行政机关行政机关是指执行立法机关制定和通过的法律和法案,并且管理政治与社会事务及各行政职能部门机关事务的组织机关4.司法机关是指行使司法权的机关。
第二节西方国家的国家机构一、西方国家机构的组织原则分权制衡原则三权彼此平行分立,分别由不同的国家机关,独立掌握和行使第四章政治民主第一节政治民主的涵义一、政治民主的概念广义:泛指在社会生活的各个领域中实行按照多数人的意志进行决定的社会活动机制。
狭义:即政治民主,主要表现为国家政治制度层面的民主。
二、政治民主的基本特征1.民主是一种政治上层建筑2.民主具有阶级性3.民主是历史的、具体的、相对的4.民主是普通性与特殊性的统一第二节西方资本主义民主二、西方资本主义民主制度第一,议会制度。
议会是资产阶级代议制民主制的核心机构和主要制度标志,它一般由通过选举产生并具有一定任期的议员组成,被视为民意的代表机构。
第二,选举制度。
选举制度又称竞争性选举,是当代西方资本主义民主的重要实现机制之一。
第三,政党制度。
是当代西方资本主义民主的另一重要实现机制,是西方民主制度不可或缺的要素。
具体原因:一是工人运动及各种社会运动的推动。
二是社会主义的压力和和影响。
三是资产阶级内部的矛盾。
三、西方资本主义民主的实质及其局限性资本主义民主的实质是资产阶级的专政,是资产阶级统治集团内部的民主,是对无产阶级和其他劳动人民的专政。
局限性:第一,私人资本和权势集团控制公共权力。
第二,促成政治短期行为,不利于社会长远发展。
第三,高额成本,社会负担沉重。
第五章政党和政党制度第一节政党的涵义和作用二、政党的涵义和特征政党的定义:政党是代表一定阶级、阶层或社会集团的根本利益,由其中一部分最积极的成员所组成,具有特定的政治纲领和政策主张,采取共同的行动,为参与、取得和维护政权而展开政治活动的政治组织。
基本特征:第一,政党是阶级斗争的产物。
第二,政党是由阶级、阶层以及其他重要社会集团中政治上最积极、最活跃的一部分人所组成。
第三,政党有自己的组织个纪律。
第四,政党有自己的政治纲领第五,政党与政权联系紧密三、政党在政治生活中的作用第一,争取、团结和影响群众。
第二,集中阶级的意志第三,培养政治骨干第四,掌握、行使或影响国家权力。
第二节政党制度二、政党制度的主要类型(一)资本主义国家的政党类型1.两党制是指资本主义国家中两个主要政党通过竞选取得议会多数席位,或赢得总统选举而轮流执掌政权的一种政党制度。
英国第一,两党活动围绕下议院选举展开。
第二,两党采取集中制原则。
美国第一,两党竞争主要表现在总统竞选上。
第二,两党组织结构松散。
第三,两党制以单人选区多数制为基础。
新变化:第一,政党存在的社会基础趋向一致第二,立法与政策主张趋同2.多党制就是在资本主义国家中多党并立,由在竞选中获胜的政党或政党联盟执政的政党制度。
三类:第一,两极多元格局的多党制。
第二,多元并存的多党制。
第三,一党独大的多党制。
3.一党制是指一个国家只有一个合法政党的政党制度。
(二)社会主义国家的政党制度共产党单独执政第六章政治参与第一节政治参与概述一、政治参与的涵义和特征政治参与定义为:政治参与是指公民、社会团体和组织及政党参加公共政策的制定与执行,管理国家事务和社会事务,管理经济和文化事务等行为。
基本特征:第一,政治参与的主体是公民、社会团体和组织及政党。
第二,政治参与的内容与范围涉及公共政策(政策的制定与执行)、公共管理(国家事务、社会事务、经济和文化事务的管理)以及公共服务的提供。
第三,政治参与主要指实际行为,而不包括政治心理、态度、认知等主观因素。
二、政治参与的类型1.个别参与和组织参与2.主动参与和被动参(动员参与)3.直接参与和间接参与三、政治参与的作用第一,促进公民政治素养的提高。
第二,推进公共决策的民主化、科学化第三,监督政治系统的运转消极影响:骚乱,极端和盲目的参与,会大大削弱政府权威。
第二节西方国家的政治参与一、西方国家政治参与的形式1.投票表决2.政治选举3.合作行动又称社团活动4.个别接触又称个人接触、政治接触或主动接触,是指公民出于个人原因,主动接触政府官员或其他公职人员,表达政治意愿,进而试图影响决策的行为。
二、西方国家政治参与的特征与实质1.西方国家政治参与的特征(1)以资本实力为基础,表现出实质上的不平等(2)利益取向的狭隘性(3)政治参与以公民个人行动为主要形式(4)政治参与的效果或影响力相当有限2.西方国家政治参与的实质它仍然只是资产阶级政治统治前提下的政治参与。
第七章政治文化第一节政治文化的涵义与功能一、文化与政治学文化广义的文化是指人所创造的不同于自在自然和自身生物本能的东西,包括物质文化、制度文化和观念文化三中基本形态。
狭义的文化就是观念文化,其中既包括风俗习惯、社会心理等我自发形态的文化,也包括科学、艺术、哲学等自觉形态的文化。
2.政治文化的概念人们在社会政治生活中会形成关于政治生活的风俗习惯、政治情感、政治态度等自发的政治心理和自觉反映政治实践和政治关系的系统的政治意识。
就是政治文化(1)主体是一定社会成员(2)政治文化形成和发展的基础,是以社会生产关系为主要内容的经济基础和以政治制度为主要内容的上层建筑。
(3)长期积累(4)政治文化是由政治心理、政治价值观、政治思想等要素构成的有机整体。
3.政治文化研究的内容第一,对政治文化传统的研究第二,对现实政治思想的研究。
第三,对公民政治态度的研究。
第四,政治文化比较研究。
第五,政治文化与政治制度关系的研究。
二、政治文化的特征第一,政治文化具有鲜明的阶级性。
第二,政治文化具有相对独立性。
第三,政治文化的发展具有历史继承性四、政治文化的功能第一,塑造和影响政治主体的政治行为。
第二,影响社会政治制度的创制、发展和变迁。
第三,影响政治发展的道路和进程。
第二节政治社会化一、政治社会化的涵义政治社会化则是指人从“自然人”“社会人”转变为“政治人”的过程,即人通过学习和参与社会政治活动获得有关政治的知识和规范,认识自己的政治角色、地位和责任,形成个人独特的政治人格与行为特征的过程。
二、政治社会化的过程1.儿童时期的政治社会化指人从出生到获得公民资格的时期,以家庭学校为途径,以直观、感性、形象的政治事务为学习对象,模仿学习2.青年时期的~人从获得公民资格到成年的阶段。
学习政治思想,政治规范,形成政治人格。
理论学习实践。
3.成年期的政治社会化成年期是人的生理和心理成熟期。
社会实践活动,技能,完善政治人格。
三、政治社会化的途径家庭、学校、社会组织、大众传媒、政治实践第八章政治发展第一节政治发展的涵义与理论一、政治发展的涵义政治发展,是指国家政权体系在与经济和社会发展相互作用中进行的,以完善和巩固国家政权为核心,以推动经济社会发展为使命的政治建设。
二、马克思主义政治发展理论第一,经济社会发展决定政治发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