铁路隧道病害整治施工方案
- 格式:doc
- 大小:16.00 KB
- 文档页数:3
铁路隧道常见病害原因分析及整治技术摘要:由于运营年限、结构形式和运营路段的环境条件不同,隧道病害也多种多样。
根据病害部位可分为两类:隧道地表病害和内部病害。
其中,表面病害有剥落、掉块、裂缝、渗漏等,内部病害有空洞、坍塌、漏水、沉降、错位等。
目前,国内外隧道病害维修模式和设备单一,存在效率低、检测率低、误报率高等缺陷。
因此,研究一套系统、全面的隧道病害维修技术方案,是铁路隧道运营安全亟待解决的问题。
关键词:铁路隧道;病害原因;整治技术1铁路隧道的施工特点铁路隧道工程的施工环境颇为复杂,受地质、水文、气候等多重因素的制约,铁路隧道工程施工还需要使用众多大规格的机械设备,加之隧道内部空气不畅以及光线的不足,使得工程项目的整体施工难度较大。
铁路隧道工程施工通常需要多个工种和工序的完美衔接配合,且其主要在狭窄的工作面上展开大规模的进料、出渣运输等活动,其施工难度非常大,机械设备的应用优势难以得到有效发挥,施工技术难以高效落实到位,不利于工程建设工作的顺利开展。
对此,工程施工方案的确定必须立足于实际情况,采用合适的施工技术,增强各道工序间的衔接,构成一条富有秩序性的施工流线,以便高效推进施工进程。
2铁路隧道施工中的病害原因2.1衬砌欠厚及个别部位存在脱空和不密实现象(1)爆破设计不合理,未正确判断围岩岩性和岩石结构,在围岩软弱或完整性不足地段未及时调整爆破参数,造成隧道开挖轮廓不平、棱角分明。
(2)初期支护不规范,喷混凝土前未进行测量复核,欠挖部分处理,喷混凝土时凹凸面未喷平,初期支护平整度不符合规范要求。
(3)防水板固定不牢,铺设时留有足够的松铺系数。
混凝土浇筑后,防水板与初始支撑面粘贴不紧密。
(4)混凝土浇筑过程中未严格按要求进行振捣;当管道堵塞或混凝土浇筑至拱顶位置时,混凝土坍落度未及时调整,导致该位置混凝土不密实,背面出现空隙。
(5)当混凝土浇筑至拱顶灌浆时,现场人员经验不足,向搅拌站提供的补充量不准确,或主观认为浇筑已完成,未经认真分析,停止泵送混凝土,导致二次衬砌厚度不足,造成空洞。
铁路隧道常见缺陷及整治措施摘要:随着交通基础设施的快速发展,高等级铁路建设了一大批隧道投入运营,大大改善了交通环境,但隧道建设过程中和运营后陆续暴露出诸多缺陷病害,已成为影响铁路运营的重大安全隐患。
尤其是高速铁路隧道,受施工技术条件的限制,出现隧道衬砌厚度不足、背后脱空、裂纹、渗漏水等情况,严重危及行车交通安全,因此需要我们在铁路隧道质量缺陷防治上下功夫,要研究把消缺前置。
1.1目的(1)树立系统化理念,强化技术管理能力(2)推行标准化管理,提升隧道施工品质(3)落实常态化管理,严控隧道施工质量(4)坚持科技创新,增强隧道专业化能力1.2背景一是质量意识差。
自2018 年国铁集团开展红线检查以来,隧道工程质量有所改进,整体水平逐步提升,但是还是有部分项目隧道问题突出,特别是在红线检查工作已开展多轮的情况下,还有项目在红线监督检查中被发现存在隧道二衬厚度严重不足的情况,并被认定不良行为,这在一定程度上反应了有些项目的质量意识比较差,还需要提高。
二是质量隐患多。
一方面是原材料的把控能力弱,由于环保要求高,地材资源紧缺,可供项目选择的合格料源受限,另外项目原材料进场关没有把好,项目物资、试验部门联动效果不佳,导致一些质量不合格的材料进入现场,质量风险高;另一方面是现场监督执行不力,有些隧道协作队伍施工行为不受控,管理人员缺乏有效的监管手段,三检制度未得到落实,关键工序质量隐患大。
二、初期支护缺陷类型2.1初支厚度不足2.1.1缺陷现象喷射混凝土厚度不足,喷射回弹量大。
2.1.2原因分析(1)轮廓面欠挖(2)拱架加工精度不足或立架偏位(3)沉降收敛超预留沉降量或沉降量预留不足(4)喷射混凝土平整度差,喷射厚度不足(薄弱部位:①台阶连接处;②锁脚位置;③下台阶拱脚;)(5)初支脱空、空洞(薄弱部位:钢架周边、背后及连接板间)(6)隧底虚渣清理不干净,底、墙连接处定位控制不准(7)测量放样不准(控制点扰动、计算错误等)2.1.3防控措施(1)开挖测量放线控制:架子队每循环测量放样、工区每周每掌子面复核一次、项目部每月每掌子面核查一次,留存记录、数据;对围岩级别变更及易出问题洞口,加密检查次数。
铁路隧道渗漏水病害整治方案1.拱部大面积渗漏水隧道拱部大面积渗水病害,采用拱部壁后注浆措施,注浆钢管采用Ф42mm 马牙扣形浆管,间距3m(纵向)×2m(环向)梅花型布置,注浆材料为水泥砂浆。
施工要点封锁后,采用风钻钻孔,孔径45~50mm,孔深根据既有衬砌厚度而定,一般深入岩体10~20cm,钻孔后清孔,然后埋设注浆管,埋管前在马牙扣处缠以沾有铅油的麻丝,用大锤将钢管打入孔内,使麻丝与孔壁充分挤压紧密。
打管时在外露段丝扣一端带压盖螺帽以保护丝扣,最后用塑胶泥将孔口周围封闭。
注浆前进行注浆试验,用秒表记下注入和流出时间,据此确定注浆量,注浆压力,检查管路设备运行情况,注浆材料用胶凝时间2~5min的水泥浆,如不满足添加速凝剂。
试验完成合格后,自拱脚向拱顶依次连续压注,多水地段先两头后中间。
同时专人观察注浆压力、衬砌变形和储浆筒的漏下降情况,若跑浆可间隙注浆。
当注浆压力达到设计终压后稳定10分钟,注浆孔不进浆或少进浆,即可结束注浆,在停泵后立即封闭孔口阀门,拆卸和清洗管路,待浆液凝固后截除外露注浆管,然后用塑胶泥封堵孔口。
2.施工缝、裂缝、单点渗漏水和衬砌渍水病害整治对于拱部单点漏水、一般渗漏水施工缝、裂缝采用凿槽,填充GTL快速堵漏剂或立止水瞬间堵漏剂封堵,严重地段先设Ф70半圆型PVC管排水槽,以堵漏剂封堵,并进行衬砌表面防水处理;地下水丰富地段沿起拱线流水槽内钻孔,用Ф30PVC管引排;衬砌表面渍水采用刮涂防水混凝土处理。
施工时沿渗水缝凿成梯形断面(内口40mm、外口60mm,深50mm的楔形槽)然后按设计填充GTL快速堵漏剂或立止水瞬间堵漏剂,用抹刀抹平,最后抹M20防水水泥砂浆厚20mm。
对于填充立止水的槽,抹平后,保持15分钟湿润,最后在槽及周围刮涂优止水防水剂两层,对于衬砌渍水区处理时。
将区内及周围清洗干净,然后用调好的防水水泥砂浆抹20mm。
PVC管的埋设:施工沿起拱线有渗漏水处凿流水槽,沿边墙竖向凿排水槽,流、排水槽均凿成倒梯形断面(内口120mm、外口100mm,槽深80mm)沿流水槽与水平方向成45°角斜向上钻Ф50mm引水孔,沿排水槽钻Ф50mm引水孔,引水孔长2m,孔中塞Ф30PVC管,管外以土工布包紧,缠细铁丝固定,管两头以麻筋破布塞紧。
铁路隧道常见病害原因分析及整治技术摘要:我国铁路隧道数量日益增多,截至2021年3月,全路运营铁路隧道约15554座,长度约18771.8km,其中高速铁路隧道4728座,长度约8185.9km。
铁路隧道建成时,部分区段存在拱墙背后空洞、衬砌厚度不足等施工缺陷,经过运营期列车荷载作用,极易引发其他各类病害,如衬砌渗漏水、开裂、掉块,隧底裂损、下沉与翻浆冒泥、上拱等。
这些病害恶化了铁路隧道服役性能,降低了隧道结构的安全可靠度和稳定性,威胁线路行车安全。
铁路隧道病害的原因涉及到环境、设计、施工、运营维护等多个方面,铁路隧道检测与整治已经成为继铁路建设之后的重要任务。
关键词:铁路隧道;常见病害;整治技术引言隧道开挖建成后,山体中的既有水系重新分布。
西北地区黄土隧道受地质、水文条件影响,围岩中的氯化盐、硫酸盐、碳酸盐等易溶盐类遇水后,伴随渗漏水流入隧道纵、环向排水盲管内结晶,久而久之造成排水盲沟(管)结晶堵塞,进一步发展导致既有排水系统失效。
另外,隧道渗漏水病害还会导致混凝土结构劣化,引发道床翻浆冒泥、接触网漏电跳闸等问题。
尤其在冬季,寒区铁路隧道渗漏水还常演变为衬砌挂冰、道床冻结等次生灾害。
因此,有必要针对既有线隧道渗漏水病害类型、原因及整治措施等开展进一步研究。
1铁路隧道常见病害原因分析1.1渗漏水由于隧道防排水系统不完善、年久失修,且隧道所在区域地下水丰富,雨水或地下水渗进隧道裂缝,极易产生渗漏水。
对京原铁路隧道病害整治施工发现,衬砌腐蚀剥落、衬砌裂缝、衬砌背后空洞不密实、衬砌厚度及强度不足、衬砌结构及围岩结构内部有裂缝病害等,都可造成渗漏水病害。
1.2冬季挂冰由于隧道位于较寒冷地区,渗漏水若得不到有效整治,可能造成冬季隧道冻害,引发拱部挂冰、边墙结冰、围岩冻胀、衬砌涨裂、隧底冰锥等病害。
1.3衬砌腐蚀该病害与地下水经地层的岩性及其所含侵蚀性物质有关。
在某些环境地质条件下,溶于水中的侵蚀性介质沿衬砌施工缝、变形缝、裂缝、毛细孔等路径,对衬砌混凝土产生物理、化学反应,机车长时间喷出的煤烟等也在衬砌内侧留下腐蚀痕迹。
铁路隧道修复专项施工方案一、概述铁路隧道是保障列车运行安全和顺畅的重要设施,然而随着时间的推移和自然因素的影响,铁路隧道会出现各种破损和损坏情况。
为了确保铁路隧道的正常运行,维护工作显得尤为重要。
本文针对铁路隧道修复工作,提出一套专项施工方案。
二、初步评估在进行修复工作之前,必须进行对隧道的初步评估,这将有助于确定修复工作的范围和难度。
初步评估的主要内容包括隧道的结构稳定性、病害种类和程度、修复工期等。
评估结果将为后续的修复工作提供重要参考。
三、施工方案制定根据初步评估的结果,制定详细的施工方案是修复工作的关键环节。
施工方案应包括以下几个方面:1. 修复目标:明确修复工作的目标和要求,例如确保隧道的结构安全、增强隧道的防水性能等。
2. 修复方法:根据病害种类和程度,选择适宜的修复方法,如钢筋混凝土补强、水泥砂浆喷涂等。
3. 施工流程:详细规划施工流程,包括材料准备、设备调试、病害处理、施工验收等各个环节。
4. 安全措施:制定相关安全措施,保障施工人员的安全,如安全装备的配备、安全警示标识的设置等。
5. 质量控制:建立完善的质量控制体系,确保修复工作的质量达到预期目标,如抽查工程、检测合格率等。
四、施工过程根据施工方案,进行具体的修复工作。
在施工过程中应注意以下几个方面:1. 施工组织:合理组织施工人员和设备,确保施工工作的顺利进行。
2. 材料使用:严格按照规定的材料进行使用,杜绝使用假冒伪劣材料。
3. 施工技术:采用先进的施工技术和设备,提高工作效率,确保修复质量。
4. 环境保护:在施工过程中注意环境保护,避免对周边环境造成污染。
五、施工验收修复工作完成后,进行施工验收是必不可少的环节。
施工验收应包括对修复质量和安全措施的检查,并对合格的工程进行记录和归档。
六、训练和培训为了确保修复工作的顺利进行,相关施工人员应接受必要的训练和培训,提高其技术水平和安全意识。
七、结论铁路隧道修复是一项繁琐而重要的工作,本文提出的专项施工方案可为实际工作提供指导。
交通世界TRANSPOWORLD收稿日期:2020-05-12作者简介:任强(1980—),男,陕西渭南人,高级工程师,研究方向为工程项目管理。
铁路隧道大变形及塌方病害整治技术任强(中国水利水电第三工程局有限公司,陕西西安710024)摘要:针对中老铁路普亚村一号隧道施工中出现的初期支护裂缝、大变形、侵限以及塌方等病害问题,分析了病害发生的原因,提出了对应的整治措施,详细介绍了隧道大变形及塌方病害整治技术,确保了施工工期、质量和安全。
关键词:中老铁路;隧道工程;隧道大变形;塌方;侵限中图分类号:U457.2文献标识码:B0引言中老铁路是“一带一路”倡议提出后首条以中国技术和标准建设并与中国铁路网直接联通的国际铁路,是泛亚铁路中线的重要组成部分。
中国段即玉磨铁路(玉溪至磨憨)正线全长508.53km ,玉溪至西双版纳为双线,西双版纳至磨憨为单线。
老挝段即磨万铁路全长414km ,设计为单线隧道,其中桥梁长度近62km 、隧道长度近198km ,桥梁和隧道在线路总长度中的占比达到了62.7%。
目前正在修建的中老铁路老挝段即磨万铁路(磨丁至万象)普亚村一号隧道穿越复杂地质区,初期支护变形、开裂、脱落、侵限甚至塌方等病害严重影响了施工进度和质量,并存在重大安全隐患。
因此,提出大变形及塌方病害整治技术具有重要意义。
关于铁路隧道大变形及塌方病害的防治问题,我国技术人员开展了大量研究工作。
王云龙等[1]依托木寨岭隧道,在研究板岩隧道塌方的工程特征及影响因素基础上,提出了板岩的层状特性,指出了初期支护跟进的不及时是发生塌方的主因。
许占良[2]针对板岩隧道塌方问题提出了超前全断面注浆加固塌体、选择合理的注浆钻孔机械和加强监控量测并严格预警的处理措施。
本文针对普亚村一号隧道1号横洞、2号横洞以及进出口段施工中出现的初期支护变形、开裂、侵限以及塌方等病害,提出对应的整治措施,以确保施工安全,提高施工速度和质量。
1工程概况1.1工程基本情况普亚村一号隧道位于相嫩站—班普亚站区间,隧道全长6023m ,最大埋深695m ,为单线铁路隧道,设计车速为160km/h 。
铁路隧道常见病害原因分析及整治技术摘要:近些年,社会快速发展,带动了我国各领域进步。
目前,衬砌开裂、脱空、施工缝及底板渗水是铁路隧道常见四大病害,危及隧道运营安全。
为此,文章结合西南地区铁路建设施工经验,从设计、施工各环节较为全面地总结了以上四种隧道病害产生的主要原因,并提出了针对不同程度病害的整治措施和预防建议,相关成果可为铁路隧道的设计、施工提供参考。
关键词:隧道病害;裂缝;脱空;渗水引言铁路隧道工程施工监理是对工程质量以及施工安全进行严格控制与管理,隧道工程的质量关系人们的生命安全。
工程施工质量是保证铁路建设的核心,是铁路工程施工管理过程中不可推卸的责任,影响隧道工程质量的因素较多,如人为因素、机器因素、材料因素以及环境因素等。
为了实现对铁路隧道工程施工质量有效的监督与管理,需要把控好每一个影响工程质量的因素,针对不同的因素采取不同的措施,对每一个环节严格控制,保证铁路隧道工程的施工质量。
1进入隧洞前防排水施工技术分析(1)施工人员充分了解隧道顶部具体的情况,如果发现隧道顶部存在着岩石裂缝的情况,应该采用混凝土喷射的方式,封闭隧道顶部的裂缝,然后才能进行铺砌施工作业。
(2)施工线路上部分路段存在着溶腔积水的现象,施工技术人员必须采取有效的措施,排除溶腔内的积水。
(3)如果隧道施工线路上存在着地表泉眼,施工技术人员应借助导管,将其彻底从施工区域内引出,避免影响后续的施工。
(4)施工技术人员还必须按照隧道施工具体的要求,在隧道洞门的上方设置完善的截水沟,将地表的水及时排出,减少地表渗水。
此外,为了避免在施工中隧道洞门边、仰坡出现渗漏水溜坡、坍塌的问题,施工技术人员还应该对其采用喷射混凝土或者浇筑混凝土端墙的方式进行防水处理。
2铁路隧道施工中的缺陷2.1缺少完善的施工风险评估体系现阶段,隧道建设项目的风险评估报告是对以往建设项目风险报告的借鉴或只停留在设计阶段,其在现有建设项目中使用时,无法发挥最佳的效果。
隧道结构常见病害及整治⽅法隧道结构常见病害及整治⽅法李帅深圳市地铁集团有限公司运营总部维修中⼼摘要:本⽂重点对隧道病害成因进⾏分析的基础上,主要归纳了公路隧道常见病害,并对其进⾏简单的分类,阐述了衬砌裂损和渗漏⽔公路隧道病害形式的整治措施进⾏,以期对隧道病害有更深的认识。
关键词:隧道;病害;整治我国是⼀个多⼭的国家,⼭地和丘陵占据了国⼟⾯积的75%左右,近年来,随着我国⾼速公路及铁路建设的迅猛发展,交通基础设施建设规模的不断扩⼤,为保障⾏车的安全性、舒适性与快捷性,公路隧道的数量和占路线总⾥程的⽐例越来越⾼。
然⽽,相当⽐例的隧道出现衬砌厚度不⾜和衬砌背后空洞,以及由此引发的变形、裂缝及渗漏⽔等病害问题。
座运营铁路隧道统计资料分析表明,隧道均不同程度存在衬砌变形、裂缝和渗漏⽔等问题,占总数左右的隧道出现衬砌渗漏⽔和结构裂损等病害。
⽽据调查,⽇本以上的公路隧道和铁路隧道,存在隧道病害,⼤约有的隧道病害严重(衬砌开裂、衬砌剥落、路⾯变形、塌落等),我国公路隧道⽬前尚未展开⼤规模的隧道病害调查研究⼯作。
这些隧道结构常见病害对交通的不利影响⼗分显著,⼈们对隧道病害问题⼰经越来越重视,本⽂主要对隧道病害成因进⾏简单的分析,研究归纳公路隧道常见病害,并对其进⾏简单的分类,以期对隧道病害有更深的认识。
1公路隧道常见病害成因分析及分类1.1公路隧道常见病害的成因(1)洞⼝段岩体稳定性差洞⼝边坡和仰坡不稳,导致危⽯脱落或坡⾯失稳,在遇⾬⽔冲刷则容易坍塌,或使⽚⽯护坡破损等;洞⼝段不良地质也会导致⼭体滑移,挤压洞门,使得洞门衬砌、挡墙或翼墙开裂;洞⼝段的排⽔设施若失效,也会使边坡和仰坡失稳,如隧道进⼝处截⽔天沟的损坏,失去了正常排⽔功能,使得边坡坍⽅。
(2)不良地质中的隧道病害处于不良地质体(如岩堆、暗河、溶洞、泥⽯流等)中的隧道,在施⼯期间由于未能有效处理,为运营期留下隐患,随着运营期的增长,极易出现病害,如衬砌变形、拱墙错台等。
铁路隧道拱顶病害分析及整治措施摘要文首先对隧道拱顶衬砌的常见缺陷及其形成原因进行了分析,然后在此基础上提出了相应的处理方法,最后提出了预防衬砌缺陷的措施,对隧道拱顶衬砌的施工具有一定的借鉴意义。
关键词铁路隧道;拱顶病害;整治措施引言随着经济的发展和基础设施的大力建设,我国逐渐成为世界上隧道工程数量最多、建设速度最快的国家之一,但目前高速铁路隧道大断面开挖施工过程中由于自然地质条件等的影响,多存在渗漏水、衬砌裂缝、衬砌坍塌和掉块等病害。
衬砌坍塌和掉块现象对隧道施工带来了极大地安全隐患,严重威胁着工程设备和人员安全。
如果处理不当,则会给工程质量遗留后患,给后期维修养护工作带来极大的困难。
因此,防塌防掉、治塌治掉工作已经成为隧道施工的首要问题。
1 隧道拱顶衬砌缺陷及形成原因顶面滑坡、地震、雨雪冰冻灾害等外因引起的缺陷由于具有不确定性,所以难以进行预防,而内因大部分是因人为因素引起,可通过一定的技术手段进行处理,同时通过针对性地预防措施,可以有效避免缺陷的形成。
衬砌厚度不足是最常见隧道缺陷,衬砌厚度不足具体可分为整体不足和局部不足。
这种缺陷在围岩较差的区段最为常见,衬砌厚度主要取决于开挖面,在开挖面确定后,基本不能调整衬砌浇筑的厚度,所以造成衬砌厚度不足的主要原因是因为施工单位技术水平不高,对隧道进行超欠挖,或者是施工单位偷工减料、没有严格按照设计要求施工造成的。
另一种常见的缺陷是衬砌背后空洞,这种缺陷形成的原因一方面可能是由于衬砌厚度不足,造成实际厚度达不到设计厚度要求造成的,另一方面可能是施工中因为混凝土材料的收缩、浇筑施工进度过快、混凝土自重压迫等原因造成[1]。
2 工程概况2.1 工程概述某铁路手爬岩隧道全长1685m,为双线隧道,隧道采用两端组织施工法,进口为反坡施工,出口为顺坡施工,其中进口施工段长840m,出口施工段长845m。
为低瓦斯隧道,隧道最大埋深120m,局部为浅埋隧道,20‰坡度下坡,出口边坡仰坡位于松散块石土中,岩质陡坎,隧道整体地面高程330m~470m地面最大高差140m,手爬岩隧道D2K129+459~D2K129+437段洞身位于侏罗系上统蓬莱镇组(J3p)砂岩夹泥岩弱风化地层,Ⅲ级围岩。
铁路线路病害整治施工方案一、垂直磨损整治措施针对铁路线路的垂直磨损问题,我们采取以下整治措施:对磨损严重区段进行定期检查,记录磨损程度及发展趋势。
根据磨损情况,制定合理的维修计划,采用机械打磨或人工打磨的方式,去除磨损部位。
在维修过程中,注意保持轨道几何尺寸的正确性,确保行车安全。
二、水平磨损整治方法对于水平磨损问题,采取以下措施进行整治:加强线路巡查,及时发现水平磨损部位。
采用专业设备对磨损部位进行打磨或修复,恢复轨道的平整度。
对于磨损严重的区段,考虑进行轨道更换或整体改造。
三、陷割病害修复方案针对陷割病害,采取以下修复方案:对陷割部位进行详细勘察,分析陷割原因。
清除陷割部位的杂物,并进行必要的排水处理。
采用合适的填充材料对陷割部位进行填充,并进行压实处理。
对修复后的部位进行定期检查,确保修复效果持久。
四、脱模病害修复方案对于脱模病害,我们采取以下修复方案:对脱模部位进行检查,分析脱模原因。
清除脱模部位的杂物,并进行必要的清理工作。
采用合适的胶合剂或焊接技术对脱模部位进行修复。
修复后需进行强度测试,确保修复质量符合要求。
五、铁轨断裂修复方案针对铁轨断裂问题,采取以下修复方案:立即封锁断裂区段,确保行车安全。
对断裂部位进行详细检查,分析断裂原因。
采用专业焊接技术对断裂部位进行修复,确保焊接质量。
修复后进行必要的强度测试和运行试验,确保行车安全。
六、道岔病害整治措施对于道岔病害,采取以下整治措施:定期检查道岔设备,及时发现病害。
对磨损或损坏的道岔部件进行更换或修复。
调整道岔设备的几何尺寸,确保行车顺畅。
加强道岔设备的维护保养,延长使用寿命。
七、隧道桥梁病害对策针对隧道桥梁病害,采取以下对策:定期对隧道桥梁进行检查,及时发现病害。
对损坏部位进行修复或加固处理,确保结构安全。
加强隧道桥梁的排水处理,防止水害发生。
定期进行隧道桥梁的维护保养,延长使用寿命。
八、轨道沉陷修复方案对于轨道沉陷问题,采取以下修复方案:对沉陷部位进行详细勘察,分析沉陷原因。
铁路隧道常见病害原因分析及整治技术摘要:2020年,高速铁路四线四线主体框架全面建成,高速铁路八线八线八线高速铁路建设加快,中国铁路运营里程达到14.6×104公里。
近年来,在中国铁路开通项目框架内,隧道裂缝和漏水不仅降低了混凝土的耐久性和隧道内各种设施的运行,加剧了隧道内的环境,而且严重影响了安全。
关键词:铁路隧道;常见病害;原因分析;整治技术引言随着我国交通基础设施的高速发展,隧道工程数量逐年增加,大量运营隧道存在不同程度的性能劣化和病害,常见的病害有衬砌开裂、渗漏水、空洞、翻浆冒泥、混凝土碳化、腐蚀结晶、冻融破坏,甚至发生掉块,这些病害严重影响隧道的运营安全。
1铁路隧道病害成因分析1.1自然因素自然因素造成的铁路隧道施工问题主要是由于不可预测的恶劣天气影响到施工的速度和质量。
隧道的水文结构很复杂,隧道地基中存在夹层、注水层或结构薄弱,可能会影响隧道地基的荷载和应力分布。
隧道启用后,列车运行可能对底座和下部围岩造成有害振动,甚至造成连续裂缝,导致围岩位移,逐渐造成损坏,导致底座长期受累。
特别是在雨季,地下水的含量相对较高,如果基岩破裂或粘附不良,水可能会漏出裂缝,从而造成周期性吸入纸浆泥等现象,从而可能影响列车运行。
1.2施工原因铁路隧道质量缺陷和疾病主要是由于许多原因造成的,如铁路隧道施工期间措施执行不力、施工技术不准确、工具延迟和质量控制不足。
具体分析如下:(1)屋顶变形。
第一个原因是连接操作导致罐壳干燥时混凝土或其他原因中断;二、在双筒浇筑时,双筒上设置的所有观察孔均封闭,操作人员不能观察混凝土浇筑是否填满了车顶模板的内部空间,只能根据经验判断,容易形成车顶的间隙;第三,第一支架不均匀,局部粗糙度较大,导致密封板安装不均匀,密封板后出现间隙。
这些不同原因造成的岩壁变形在不同程度上可能导致岩壁周围的岩层支撑物丢失、岩壁周围的岩层部分坍塌或部分坍塌,从而导致岩壁破裂和破裂,从而危及行车安全,甚至危及行车安全(2)双层屋面钢筋保护层厚度不足。
铁路线路病害整治施工方案1. 引言铁路是国家交通运输的重要组成部分,铁路线路的安全和正常运营对国家经济发展和人民生活至关重要。
然而,长期以来,铁路线路病害问题一直存在,并对铁路运输带来严重影响。
为了解决和预防铁路线路病害问题,我们制定了本施工方案,旨在全面整治铁路线路病害,确保铁路线路安全运营。
2. 施工目标本施工方案的主要目标是:•根据铁路线路病害的类型和程度,采取相应的整治措施,确保线路的安全性和可靠性。
•提高线路的承载能力,降低运营安全风险。
•完成整治工作,保证线路在规定时间内恢复正常运营。
3. 施工内容本施工方案涵盖以下铁路线路病害的整治内容:3.1 轨道病害轨道病害包括垂直磨损、水平磨损、陷割、脱模、铁轨断裂等。
针对不同类型的轨道病害,采取如下整治措施:•垂直磨损:通过修复和更换受损轨道,恢复轨道的垂直度,保证列车行驶的平稳性和安全性。
•水平磨损:采用轨面磨削技术,削平受损轨道,提高轨道的平整度。
•陷割:填充合适的材料,恢复陷割段的高度,增加轨道的稳定性。
•脱模:修复脱模的轨道,确保轨道的连接紧密,防止发生断裂。
•铁轨断裂:对断裂的铁轨进行焊接修复或更换,确保轨道的完整性。
3.2 道岔病害道岔病害主要包括道岔机、道岔心、道岔辅助机构等受损或失效。
针对不同类型的道岔病害,采取如下整治措施:•道岔机受损:修复或更换受损的道岔机,确保其正常运转。
•道岔心受损:修复或更换受损的道岔心,保证道岔的定位准确。
•道岔辅助机构失效:修复或更换受损的道岔辅助机构,确保整个道岔系统的正常工作。
3.3 隧道和桥梁病害隧道和桥梁病害包括裂缝、渗漏、桥面铺装脱落等问题。
针对不同类型的隧道和桥梁病害,采取如下整治措施:•裂缝处理:填充防水材料,修补裂缝,确保结构的完整性。
•渗漏处理:采用防水涂层,修复渗漏问题,防止水分侵蚀结构。
•桥面铺装脱落:重新铺设桥面铺装,确保桥面的平整度和牢固性。
4. 施工步骤本施工方案的具体施工步骤如下:1.确立整治前的线路检查和评估标准,并制定相应的检查计划。
新建铜仁至玉屏铁路TYTJ-1标段第二项目部隧道缺陷整治专项施工方案编制:审核:批准:中铁一局集团有限公司铜玉铁路工程指挥部第二项目部二零一五年三月目录1 编制依据 (1)2 编制范围 (1)3 工程概况 (1)4 施工方案 (3)4.1初支背后脱空处理方案 (3)4.1.1处理方案 (3)4.1.2施工操作要点及要求 (3)4.1.2.1施做注浆孔 (3)4.1.2.2埋设注浆管 (3)4.1.2.3浆液配制 (3)4.2衬砌背后脱空处理方案 (4)4.2.1处理方案 (4)4.2.1.1衬砌背后压浆 (4)4.2.1.2 注浆 (6)4.2.2工艺流程 (6)4.2.2.1钻孔施工 (7)4.2.2.2注浆施工 (7)4.2.2.3注浆效果评定 (8)4.2.3施工操作要点及要求 (8)4.3衬砌开裂处理方案 (8)4.4仰拱、衬砌渗漏水处理的施工方法 (10)4.4.1 仰拱填充施工缝渗漏水处理方案 (10)4.4.2衬砌渗漏水处理方案 (11)5 质量要求 (13)5.1、主控项目 (13)5.2、一般项目 (13)6 注意事项 (13)6.1安全注意事项 (13)6.2环保注意事项 (13)7 安全、质量及环境保护措施 (14)隧道病害整治专项施工方案1 编制依据1.1、《铜仁至玉屏线IDK34+311川洞隧道设计图》及配套图纸(TYTJ-1标)1.2、《铜仁至玉屏线IDK33+234江口隧道设计图》及配套图纸(TYTJ-1标)1.3、《铜仁至玉屏线IDK32+783凉风坳隧道设计图》及配套图纸(TYTJ-1标)1.4、高速铁路隧道工程质量验收标准(TB10753-2010)1.5、高速铁路隧道工程施工技术指南(铁建设【2010】241号)1.6、铁路隧道工程施工安全技术规程(TB10304-2009)1.7、《铁路隧道防排水施工技术指南》(TZ331-2009)1.8、《铁路混凝工程施工技术指南》TZ210-20101.9、《铁路混凝土结构耐久性设计暂行规定》铁建设〔2005〕157号1.10、我公司现有技术水平、机械设备能力及质量、安全、环保与职业健康管理体系2 编制范围适用于铜玉铁路TYTJ-1标第二项目部施工范围内隧道的初支背后脱空、衬砌背后脱空、衬砌开裂、渗漏水处理。
隧道病害形成的原因及整治措施隧道病害形成的原因及整治措施正文随着铁路建设的发展,相应修建的隧道也越来越多,铁路隧道成为运营维护的关键部分。
实现对铁路隧道常见病害的高效管理显得越加重要。
通过对铁路隧道常见病害进行分析。
按照病害产生可分为:隧道水害、衬砌腐蚀、衬砌裂损、隧道冻害、洞门损坏、整体道床损坏、附属建筑物损坏等7类,并按照病害对隧道结构功能和运营安全的影响将病害程度分为一般、轻度、中度、重度、严重五个等级隧道水害:隧道水害是指在隧道修建和运营过程遇到的水的干扰和危害,是最常见的隧道病害。
漏水的原因:除地下水丰富外,主要是隧道设计与施工不当造成的。
隧道穿过含水的地层。
隧道衬砌综合治水设施不完善或年久失效。
隧道漏水的种类:隧道漏水,按其发生的部位和流量分为:拱部有渗水、滴水、漏水成线和成股射流。
边墙有渗水、淌水两种。
少数隧道有涌水病害。
按水源补给情况分为:地下水补给;地表水补给。
隧道漏水防治的原则及要求:防水原则:隧道防排水应采取“防、截、排、堵结合,因地制宜,综合治理”的原则。
防治要求:对地表水和地下水做妥善处理,洞内外应有完整的防排水设施,以保证设备的正常使用和行车安全。
要做到:拱部不滴水,边墙不淌水,安装设备之孔眼不渗水。
隧底不涌水,道床不积水。
在有冻害地段的隧道,拱部和边墙基本上不渗水,衬砌背后不积水。
碎石道床无翻浆冒泥,整体道床基床稳定。
消除侵蚀性水对衬砌的腐蚀。
整治方法:截水 :截住水源减少流向隧道的水量。
主要是在洞外和衬砌外靠水源侧周围,开挖截水沟,修建截水洞,或做好地面天然沟溪防渗漏的铺砌工程。
排水:为疏导隧道周围的水和排出隧道内的水所采取的措施。
“以排为主”,就是首先考虑水的出路。
主要是利用沟、管、槽及钻孔等排水。
为排出较大的水量可设泄水洞,或利用施工时的平行导坑排水。
衬砌的排水措施,是通过衬砌背后的纵向、横向和竖向排水暗槽、盲沟,集水、钻孔,将地下水导入隧道内两侧或中心设置的排水沟把水引出洞外.堵水:为封堵漏水,堵塞衬砌背后水路或衬砌渗漏部位水路所采取的治水措施.防水:为防止隧道渗水和漏水可采取下述措施,防止大面积渗漏.采用防水混凝土,来提高自身密实度和抗渗性.设置内、外贴式防水层.改建或更换隧道衬砌时,亦可采用复合衬砌.防止局部缝隙渗漏:构筑中的衬砌施工缝、伸缩缝、沉降缝,一般用下面几种:橡胶、塑料止水带.沥青木板油膏、沥青麻筋、油毡防水层.氯丁胶片防水层等作主要隔水层.隧道的渗漏缝隙,可用速凝止水材料,如超早强水泥等堵塞.隧道冻害隧道冻害的原因:中国冻土地带分布在高纬度的地区.修建于冻土地区的隧道,由于气候严寒,易造成隧道冻害.隧道冻害是寒冷地区和严寒地区的隧道内水流和围岩积水冻结,引起隧道拱部挂冰、边墙结冰、洞内网线设备挂冰、围岩冻胀、衬砌胀裂、隧底冰锥、线路冻起等,影响安全运营和建筑物的正常使用.防冻措施:要点是将水排除在冻结圈之外,以防发生冻害.完善隧道防排水设施.在严寒地区应设置深埋渗水沟、防寒泄水洞,在寒冷地区应设置浅埋保温侧沟.加强衬砌结构.改良土壤,压浆固结岩石土.保温防冻解冻,如在衬砌与围岩间加设保温层,洞口设防寒帘幕,排水沟采暖防冻,泄水洞夏季通热风解冻.其他防冰措施可作为临时紧急处理.隧道衬砌腐蚀病害原因:衬砌腐蚀与地下水流经地层的岩性及所含侵蚀性物质有关.隧道衬砌背后或仰拱、铺底下的环境水,容易沿衬砌混凝上的毛细孔、工作缝、变形缝及其他孔洞渗流到衬砌内侧,形成隧道渗漏水.在某些环境地质条件下,溶解于环境水中的一些侵蚀性介质,对衬砌混凝土和砌石、灰缝产生物理性或化学性的侵蚀作用而形成腐蚀病害.病害种类:衬砌遭受物理性侵蚀:冻融交替部位的冻胀性裂损;干湿交替部位的盐类结晶性胀裂损坏.衬砌遭受化学性腐蚀:硫酸盐侵蚀、镁盐侵蚀、软水溶出性侵蚀、碳酸性侵蚀、一般酸性侵蚀.危害:衬砌冻胀性裂损和内部化学变化结晶产生物理性的胀裂破坏,以及化学性腐蚀使衬砌疏松剥落,以致结构强度及承载能力降低。
铁路隧道病害整治施工方案
1、工程概况
本标段隧道病害整治共××座,隧道棚洞处理××处。
隧道病害主要有衬砌背后空洞××延长米,衬砌厚度不足××延长米,施工缝漏水处理××个渗水点(淌水、线流,渗水、滴水,季节性渗水、滴水,单点渗漏水)。
2、施工组织方案
本标段施工组织工区间平行有序、工区内流水作业施工模式,设置××个施工架子共××人分别对××座隧道进行病害整治。
3、施工方法
①隧道渗漏水病害整治
渗漏水病害整治:影响电化挂网的隧道渗漏水整治按照“拱部以堵、边墙以排为主,防、排、截、堵相结合”的原则进行处理。
隧道拱部渗漏水采取衬砌背后注浆、衬砌裂缝注浆封堵,衬砌表面防水为主的处理措施。
渗漏水严重地段采取边墙埋管引排的处理措施。
隧道拱圈线流、淌水、渗水、滴水病害整治:线流、淌水段衬砌背后围岩富水、裂隙发育,采取隧道拱部衬砌背后注浆+渗漏水缝压浆封堵+边墙埋管引排等综合措施进行整治。
隧道拱圈季节性渗水、滴水:季节性渗水、滴水段衬砌背后围岩发育季节性地下水,裂隙较发育。
采取隧道拱部衬砌背后注浆+渗漏水缝压浆封堵等综合措施进行整治。
拱圈点状渗漏水:一般就是因为衬砌不密实造成的。
采用衬砌背后注浆+外刷防水涂层的措施,渗漏水很大时,可增加埋管引排措施。
②隧道衬砌结构加固
衬砌如有开裂、破损、衬砌厚度不足等病害,病害处于发展阶段,可能危及行车安全或已经危及行车安全,采取措施进行处理。
净空有富余时,采取喷锚加固,净空紧张时,采用凿槽埋入W钢带加固,局部的压溃、剥落,先凿除原有的破损衬砌,再喷锚加固。
对有渗漏水的
地段,结合渗漏水病害整治综合实施。
③隧道衬砌背后空洞处理
对发现隧道衬砌背后存在空洞、或回填不密实的,采取衬砌背后回填注浆处理。
④隧底病害整治
隧底翻浆冒泥等病害,采取基底压浆等处理措施。
隧道道床积水,主要就是拱部渗漏水造成的,结合渗漏水病害整治综合实施。
4、工期方案
隧道病害整治计划工期:××××年××月××日-××××年××月××日。
5、环保方案
病害整治凿除衬砌、清除道砟等引起的弃砟,无法利用,弃于眼线固定的弃砟(弃土)场,不得随意弃置,污染水体与占用土地。
施工中产生的废液、废水等,不得随意排放污染水体与土体,集中收集,采取措施统一处理。
注浆材料选取无毒、无害、绿色环保材料,注浆时避免对水井、水库等水资源的污染。
既有线上的凿槽,钻孔时带水施工,喷混作业采取湿喷工艺,防止粉尘污染。
隧道作业完成后,及时清理。
生活区的垃圾、废水集中处理、禁止随意丢弃或排放。
6、施工安全措施
施工期间对行车计划要有充分的了解,施工组织结合行车计划,避免施工与行车干扰,并征得运输部门认可获批准,施工前签订施工安全协议。
施工前对现场施工人员进行安全教育培训,进行成绩考核,通过后方可进入现场施工。
全部施工必须在窗口期间进行,并设置专人负责行车安全联络、防护等,每次施工在天
窗结束30分钟前完成。
驻站安全防护员与现场安全防护员必须进行培训后方可上岗。
施工中注意地质条件变化,进行必要的监控测量,及时了解围岩与衬砌的受力情况,当发现异常时,采取有效措施,确保行车安全。
对既有设施,采取可靠的防护措施,防止造成破怀。
施工机械材料等不得侵限。
隧道渗漏病害整治、衬砌结构加固与衬砌背后空洞病害整治过程中,为防止既有衬砌破坏,确保安全,采用型钢套拱进行临时防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