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学音乐论文:浅谈音乐教学中的德育渗透
- 格式:docx
- 大小:16.89 KB
- 文档页数:4
浅谈音乐教学中德育的渗透1. 引言1.1 音乐与德育的关系音乐教学也是一种德育教育的重要途径。
通过学习音乐,学生可以培养出良好的品德和道德观念,学会尊重他人、团结合作、勇于创新等美德。
音乐教学中的德育渗透,不仅可以提升学生的道德素质,还可以促进学生全面发展,培养他们的独立思考能力、自主学习能力和团队合作精神。
音乐教学中的德育教育是不可或缺的一部分,对于学生成长成才具有重要意义。
1.2 音乐教学中德育的重要性在音乐教学中,德育的重要性不可忽视。
音乐是一门涵盖情感、理性、美感等方面的综合艺术,能够直接影响学生的心灵与情感。
通过音乐教学,可以培养学生的品德修养,引导他们正确的人生态度,促进情感的发展,提升自我认知能力,塑造正面价值观。
德育在音乐教学中的渗透,不仅能让学生获得音乐技能,更能使他们成为具有情感共鸣力和正直品质的人。
2. 正文2.1 音乐教学中培养学生的品德修养音乐教学在培养学生的品德修养方面具有重要作用。
通过学习音乐,学生可以培养出人文情怀和社会责任感,培养良好的道德品质和行为习惯。
音乐教学可以通过合作演奏和集体表演等形式,培养学生的团队合作精神和社会责任感。
在音乐团队中,学生需要互相配合、相互支持,共同完成一次完美的演出。
这种团队合作的过程不仅可以提升学生的音乐技能,还能够培养学生的责任感和集体荣誉感,让他们学会尊重他人、关心集体。
音乐教学在培养学生的品德修养方面具有独特的作用。
通过学习音乐,学生可以感受美与善的力量,培养出积极向上的情感态度和良好的道德品质。
音乐教育不仅可以提升学生的音乐素养,更能够塑造学生的良好品格和行为习惯,为他们未来的发展奠定良好的基础。
2.2 音乐教学中引导学生正确的人生态度音乐教学中引导学生正确的人生态度不仅在于传授音乐知识和技能,更在于通过音乐的艺术表达和情感传递引导学生积极向上、尊重他人、勇于创新的人生态度,为他们未来的成长和发展奠定坚实的基础。
这也符合教育的终极目标,即培养德、智、体、美全面发展的学生。
音乐德育教学渗透论文(共4篇)本文从网络收集而来,上传到平台为了帮到更多的人,如果您需要使用本文档,请点击下载按钮下载本文档(有偿下载),另外祝您生活愉快,工作顺利,万事如意!第1篇:浅谈在小学音乐教学中如何渗透德育音乐新课标把“情感态度与价值观”放在课程目标的首位。
音乐教学课堂最大特点就是通过特定的课堂艺术氛围感染学生,调动学生的兴趣,打动学生的情感,让学生在愉悦的学习过程中获得知识,受到教育。
音乐是通过听觉来进入它的世界,它是无形的,需要我们用心灵去捕获,所以在音乐教学中,教师除了传授知识,还要不失时机地激发学生爱国热情,从而达到运用音乐语言来陶冶学生的美好心灵和美好情操,使他们成为社会主义建设者和接班人的目的。
何謂德育?狭义的德育专指学校德育。
学校德育是指教育者按照一定的社会或阶级要求,有目的、有计划、有系统地向受教育者施加思想、政治和道德等方面的影响,并通过受教育者积极的认识、体验与践行,使其形成一定社会与阶级所需要的品德的教育活动,即教育者有目的地培养教育者品德的活动。
一、创设情境,精设导语,激发学生的爱国情怀音乐是一种听觉艺术,在进行音乐教学时,给予学生一幅引人入胜的画卷,能引发学生无穷的想象力与创造力,所以它的力量是不可估量的。
特别是一些革命历史歌曲激越高昂,歌曲旋律高亢雄壮有力,歌词意义层层推进,具有鲜明的时代背景。
是对学生进行爱国主义教育和了解革命先辈的革命历程的有益教材。
《音乐课程标准》提出:教材应该遵循教育性原则。
“教材应将思想性与艺术性有机的结合,体现音乐教育的规律,体现思想品德教育。
”因此,当我在教唱这些革命历史歌曲时,总是要结合作者和作品创作产处的时代背景来创设情境,巧设形象鲜明、内容生动、言简意赅的导语,把学生引入特定的艺术情境和时代中去,让学生展开丰富的想象和创作思维,领悟艺术的真谛。
比如我在教学《中华人民共和国国歌》一课时,我是这样创设情境意境导入的:我首先播放一段北京奥运会的开幕式升旗仪式视频,让学生从视频画面中感受庄严隆重的升国旗仪式,让学生感受歌中那号角式的音调,感受歌曲鼓舞人心,催人奋进的旋律。
浅谈小学音乐教学中德育的渗透小学音乐教学是培养学生综合素质的重要途径之一,德育是教育中不可或缺的一部分。
在小学音乐教学中,德育的渗透是非常重要的,它不仅可以培养学生的道德情操和美德,还可以提高学生的艺术修养和情感体验。
本文将从音乐教学中的德育渗透入手,探讨小学音乐教学中如何有效地渗透德育,促进学生成长与发展。
小学音乐教学中的德育渗透应着力培养学生的情感体验和审美情操。
音乐是一门表达情感的艺术,学习音乐可以激发学生的情感体验和审美情操。
在音乐教学中,教师可以通过引导学生欣赏、理解和表达音乐作品,帮助学生更好地感受音乐所传递的情感,培养学生对美的追求和热爱。
在学习音乐的过程中,学生会接触到各种不同类型的音乐作品,通过欣赏不同风格的音乐,学生可以感受到不同文化背景下的情感表达方式,增强对人文情操的认识。
在音乐教学中,教师还可以通过音乐作品的解析和演绎,引导学生发现音乐作品背后的深层意义,帮助学生培养对美的感知能力和独立思考能力。
通过这样的教学过程,学生可以在音乐中感受到人性的美好和温暖,激发学生对美的向往和追求,培养学生的人文情怀和审美情感。
小学音乐教学中的德育渗透是非常重要的,它可以培养学生的情感体验和审美情操,塑造学生的品格和人格,培养学生的团队意识和合作精神,激发学生的创新意识和创造能力。
在音乐教学中,教师应该注重德育渗透的过程,通过科学的教学设计和丰富的教学手段,引导学生全面发展,促进学生健康成长与发展。
希望未来的小学音乐教学能够在德育渗透方面取得更好的成效,让学生在音乐的海洋中感受到美的力量,收获成长的喜悦。
【浅谈小学音乐教学中德育的渗透】。
浅谈小学音乐教学中德育的渗透小学音乐教学是学生德育的重要组成部分,通过音乐教学,可以培养学生的美感、情感和品质,促进学生身心健康发展。
本文将从音乐教学的角度来探讨小学音乐教学中德育的渗透。
一、培养学生的审美情趣音乐是一门艺术,它具有独特的审美魅力,可以激发学生对美的追求。
在音乐教学中,教师可以通过多样的教学手段,如演唱、听音乐、观看音乐剧等,引导学生欣赏各种音乐形式,培养其审美情趣。
教师还可以让学生参与音乐创作和合奏,让学生通过自己的实践体会到音乐的美好,进而自主追求音乐的表现力和艺术性。
通过音乐教学的渗透,可以培养学生的审美能力和鉴赏能力,提高学生对美的敏感度。
三、培养学生的合作意识和团队精神音乐教学中需要学生进行合作和协调,培养学生的合作意识和团队精神。
在合唱和乐器合奏等活动中,学生需要相互配合,共同完成音乐作品,这就需要学生具备良好的合作意识和团队精神。
在音乐教学中,教师可以通过分组合作、团队竞赛等方式,激发学生的合作热情,培养学生的合作意识和团队意识。
教师还可以组织学生参加音乐比赛和音乐节等活动,让学生通过比赛和演出来锻炼合作能力和团队精神。
通过音乐教学的渗透,可以培养学生积极参与合作、相互尊重和协调的意识和能力。
四、培养学生的责任感和自信心音乐教学中,学生要负责自己的演奏或演唱任务,这需要他们具备一定的责任感和自信心。
在音乐教学中,教师可以通过评选演出者、组织音乐会等方式,让学生争取机会展示自己的才华和努力,培养学生的责任感和自信心。
教师还可以通过鼓励和肯定学生的努力和进步,激发学生的自信心和自豪感。
通过音乐教学的渗透,可以培养学生的责任感和自信心,提高学生的自我管理和自我激励能力。
小学音乐教学中德育的渗透对学生的身心发展和品质教育起着重要的作用。
通过培养学生的审美情趣、情感表达能力、合作意识和团队精神,以及责任感和自信心,可以培养学生健康的人格和积极乐观的心态,促进学生全面发展。
教师应在音乐教育中注重德育的渗透,充分发挥音乐教学的育人功能。
浅谈小学音乐教学中德育的渗透音乐是人类生活中不可或缺的一部分,它不仅仅是一种艺术形式,更是一种情感的表达和精神的寄托。
在小学音乐教学中,德育的渗透是至关重要的,因为音乐教育不仅是为了培养学生的音乐表演技巧,更是为了培养学生的美好品质和良好行为习惯。
本文将从音乐教学中的德育渗透方面展开讨论,探讨如何在音乐教学中引导学生树立正确的价值观和道德观念。
小学音乐教学中德育的渗透可以通过音乐作品的选择和教学内容的安排来实现。
教师可以选择一些旋律优美、歌词朴实、富有教育意义的音乐作品来教学,通过这些音乐作品,可以引导学生感受美好情感,培养学生的审美情趣和情感表达能力。
教师还可以在教学内容中融入一些德育教育的内容,例如讲解音乐作品背后的故事、歌词中所表达的正能量和积极态度等,引导学生在音乐欣赏的过程中,培养正确的价值观和道德观念。
小学音乐教学中德育的渗透还可以通过音乐教学活动的设计来实现。
音乐是一门艺术,它需要学生在合作中共同完成音乐创作和表演。
在这个过程中,教师可以组织学生进行小组合作,让学生学会倾听和尊重他人的意见,学会互相合作,培养学生的集体主义精神和团队合作能力。
教师还可以通过音乐教学活动来培养学生的礼貌和乐于助人的品质,比如在学生的音乐表演中,教师可以让学生互相鼓励、互相表扬,让学生学会欣赏他人、关心他人,培养学生的乐于助人的良好品质。
小学音乐教学中德育的渗透还可以通过音乐教学中的言传身教来实现。
教师是学生的榜样,他们的言行举止会直接影响学生的行为习惯和品德修养。
在音乐教学中,教师不仅仅是传授音乐技能,更是要引导学生树立正确的人生观和价值观。
教师应该在平时的生活中,注重自己的言行举止,做一个有品德的人,用自己的行动来影响学生,让学生从教师身上学到做人的道理和做事的态度。
教师还可以在日常教育中,通过讲故事、讲道德、讲情感的方式,来引导学生正确的认识人生,正确的看待世界,培养学生的美德和道德风尚。
小学音乐教学中德育的渗透需要教师结合学生的实际情况,因材施教,精心设计音乐教学活动,引导学生培养正确的价值观和道德观念。
浅谈音乐教学中的德育渗透音乐教育是培养学生全面发展的重要途径之一,德育渗透在音乐教学中具有重要意义。
音乐教学不仅仅是教授技巧和知识,更是培养学生的审美情感和道德素养,促进学生的全面发展。
本文将从德育渗透的定义和意义、音乐教学中德育渗透的方式与方法、德育渗透对学生的影响等几个方面进行浅谈,以期为音乐教学中德育渗透提供一些思路和借鉴。
一、德育渗透的定义和意义二、音乐教学中德育渗透的方式与方法1. 案例教育法在音乐教学中,可以通过引用音乐作品中的一些故事或事件,与学生进行讨论和分享,引导学生在音乐中感受到民族精神、人文情怀、道德品质等。
教师可以通过介绍某位音乐家的故事,让学生了解音乐家不仅仅是技术的创造者,更是人格的升华者,激发学生对音乐教学的兴趣和对音乐家的尊重。
2. 观摩学习在音乐教学中,教师可以组织学生去参观音乐会、音乐剧、音乐展览等活动,让学生在欣赏音乐的过程中感受到音乐对人情感和品德的熏陶,使学生通过观摩学习,感受音乐教育对品德的影响。
3. 氛围营造在音乐教学中,可以通过营造积极、向上的教学氛围,让学生在音乐中感受到美好、纯洁的情感和品格,促进学生的全面发展。
教师可以在音乐课堂上播放一些优美的音乐,让学生在音乐中感受美好情感,培养学生的审美情感和品格修养。
4. 自主探究在音乐教学中,教师可以鼓励学生开展音乐作品的创作和表演,让学生通过音乐的创作和表演,感受音乐对人情感和品德的熏陶,从而促进学生的全面发展。
三、德育渗透对学生的影响德育渗透对学生的影响主要体现在以下几个方面:1. 提升情感修养2. 塑造品德风范3. 促进全面发展德育渗透通过音乐教学,可以促进学生的全面发展。
音乐教学不仅仅是培养学生的技能和知识,更是培养学生的审美情感和品德修养,促进学生的全面发展。
浅析德育在小学音乐教学中的渗透德育是指德性教育,是指通过对学生的思想道德品质,情感态度以及价值观念等进行教育,培养学生良好的品行和人格。
而小学音乐教学作为学生全面素质教育的一部分,也应该将德育教育渗透到音乐教学的各个环节中,以促进学生全面发展。
本文将从音乐教学内容的选择、教学方法的运用、教育目标的制定以及师生关系的建立等方面,探讨德育在小学音乐教学中的渗透。
小学音乐教学中,德育也应该贯穿于教学方法的运用中。
音乐教学是一个注重情感和体验的过程,学生在音乐学习中需要通过情感的表达去感受音乐,理解音乐,从而形成对音乐的热爱和对生活的热爱。
在音乐教学中,教师可以通过启发式教学、情境教学、体验式教学等各种教学方法,引导学生在音乐学习中培养爱、美、善的情感,培养学生的感恩心、包容心、团结心和创新思维等良好品质。
小学音乐教学中,德育还应渗透于教育目标的制定中。
音乐教学的目标应该不仅仅是培养学生的音乐素养,更应该是培养学生的德育素养。
教师在设定音乐教学目标时,需要充分考虑学生的德育发展需求,设置符合学生年龄特点、符合学生身心成长的德育目标。
培养学生善于表达、善于倾听、善于合作等品质,提高学生对音乐的审美情感和创造性思维等能力。
通过明确的德育目标,引导学生在音乐学习中潜移默化地养成良好的品格和行为习惯,提高学生的思想道德素质。
小学音乐教学中,德育还应渗透于师生关系的建立中。
音乐教学是一个师生情感交流和心灵沟通的过程,在师生关系的建立中,教师应该尊重学生个体差异,关爱学生,引导学生用音乐表达自己的情感和情绪,关注学生的价值追求和内心世界,通过音乐欣赏、音乐创作、音乐表演等活动,加强师生之间的情感联系,从而影响学生的情感和品德成长。
教师还应该在音乐教学过程中做好自身的示范,用自己的言传身教来引导学生。
通过教师的示范和引导,学生才能更好地明白美好的德育理念,培养感恩、自信、团结、包容等良好品质。
小学音乐教学是一个全面发展学生的过程,德育应该贯穿于教学的方方面面。
小学音乐教学中德育的渗透近年来,随着教育的发展和进步,小学音乐教学中注重德育建设也逐渐成为教师们的重要任务之一。
音乐教育中蕴含着大量的文化和道德的内涵,教师在课上把道德教育的观念嵌入到音乐教育的教学当中,不仅可以提升学生的音乐素养,还可以促进学生的德育教育,从而形成既有良好的音乐素养,又有良好的思想道德品质的全面发展。
本文笔者将从小学音乐教学中德育的渗透进行探讨。
一、从音乐文化的视角分析小学音乐教学中德育的渗透传统的音乐文化是中国古代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
小学音乐教学需要融入传统音乐文化的内涵,让学生在音乐教学中感受中国传统的文化氛围。
例如,在讲授《庐山谣》时,教师可以介绍庐山的历史文化渊源,告诉学生庐山茶道、庐山文化等方面的知识,让学生在音乐学习中感受中国优秀的传统文化。
另外,小学音乐教学也应当注重传承美好的音乐文化传统。
音乐是人类文化表达的重要方式,它蕴含着人们对生命和爱的感悟,而在音乐教学中德育交融,可以让孩子们更好地弘扬和继承传统音乐文化。
比如,教师可以讲授悠扬的广东民歌《茉莉花》,让学生明白它所表达的情感,抒发出爱国、爱家乡、爱人民的情感,从而引导学生形成高尚的精神追求。
二、从音乐行为的角度分析小学音乐教学中德育的渗透小学音乐教学是一个纯粹的艺术教育过程,音乐行为的行为表现对德育渗透是非常重要的。
在教学中,教师应当注重培养学生的音乐行为习惯,如音乐作业的规范性、音乐考试的纪律性、音乐课上的礼仪性等等。
教师不仅仅要注重培养音乐行为习惯,还要注重培养道德行为习惯。
例如,在讲授《爱我中华》这首民族爱国歌曲时,教师可以让学生感受到这首歌曲背后所蕴含的中国传统美德,让学生产生爱国主义意识,从而引导学生在所有行为当中牢记国家和民族利益高于个人利益,培育高尚的道德情感。
三、从音乐感悟的角度分析小学音乐教学中德育的渗透小学音乐教学不仅仅是为了培养学生的音乐能力,也应该是为了培养学生的情感和思维能力。
音乐可以让学生在情感上得到充分的滋养,培养积极向上的人生态度。
浅谈音乐教学中的德育渗透1. 引言1.1 音乐教学中的德育渗透的重要性通过音乐教学,学生可以学会感恩、感激,学会团结、合作,学会尊重、理解。
德育渗透在音乐教学中的实践,不仅可以提高学生的音乐素养,更可以培养学生的情感素质和社会责任感。
借助音乐教学传递正能量,引导学生树立正确的人生观、价值观,让他们在音乐的世界里感受到真善美的力量,激发他们的创造力和想象力。
德育渗透对音乐教学具有重要的意义。
它可以深化学生的人文素养,提升他们的审美修养,培养学生的道德情感和社会责任感。
音乐教学中的德育渗透需要持续加强,让学生在音乐的世界中获得全面的成长和发展。
通过音乐教学中的德育渗透,我们可以培养出更多具有良好人文素养和健康人格的优秀学生,为社会的和谐发展做出积极的贡献。
2. 正文2.1 音乐教学与德育的关系音乐教学中的德育渗透是至关重要的。
通过音乐教学,不仅可以让学生感受到美的力量,更能够通过音乐作品中传递的正能量,引导学生修身齐家治国平天下的思想,培养学生积极向上的价值观和行为准则。
音乐教学与德育密不可分,是学生全面发展的重要途径之一。
2.2 培养学生的审美情感和道德修养在音乐教学中,教师可以选择一些具有高度审美价值和艺术感染力的音乐作品进行传授和演绎,引导学生从中感受美的魅力,培养他们的审美情感。
通过学习音乐作品的背景故事和创作背景,学生还能够理解音乐作品背后的情感和意义,从而提升他们的道德修养和人文素养。
培养学生的审美情感和道德修养不仅可以提升他们的文化素质和综合素养,还可以促进他们的全面发展和自我提升。
在音乐教学中,注重培养学生的审美情感和道德修养,对于实现德育与音乐教学的有机结合,促进学生全面发展具有重要意义。
通过音乐教学中的德育渗透,可以激励学生树立正确的人生观和价值观,培养他们的社会责任感和道德品质,实现德育与音乐教学的良性互动和双向促进。
2.3 音乐教学中的德育实践音乐教学中的德育实践包括教师在教学中通过一系列的活动和方法,引导学生养成正确的道德观念和价值观念。
浅谈音乐教学中德育的渗透1. 引言1.1 音乐教学中德育的重要性音乐教学与品德培养密不可分。
通过学习音乐,学生可以培养自律、坚持、团队合作等良好品质。
音乐教学中的团队合作让学生学会尊重他人、合作共赢,培养学生的团队精神和责任感。
音乐教学还可以培养学生的情感表达能力和社会责任感。
通过演奏、表演等活动,学生可以学会用音乐表达自己的情感,并关注社会问题,具有社会责任感和文化自觉。
音乐教育与德育的整合是非常重要的,它不仅可以促进学生个人成长,还能影响学生的道德修养和社会责任感。
音乐教学中德育的渗透是教育事业中不可或缺的一环,通过音乐教育,学生可以不仅学到音乐技能,更可以塑造健康的人格和品格。
2. 正文2.1 音乐教学与品德培养的关系音乐教学还可以通过集体合作和表演来培养学生的团队精神和合作意识。
在音乐团体中,学生需要相互配合、共同努力才能完成一场成功的演出,这不仅能够培养学生的责任感和团队精神,还可以让他们体验到团队合作的乐趣和成就感。
音乐教学还可以通过学习音乐历史和文化来启发学生对文化传承和历史发展的理解,从而培养学生对传统文化的尊重和珍惜。
通过学习不同地区和民族的音乐作品,学生可以感受到不同文化背景下的音乐风格和情感表达方式,从而培养出开放包容的国际视野和文化素养。
音乐教学与品德培养的关系紧密相连,通过音乐教育可以在潜移默化中培养学生的品德修养和情感世界,帮助他们成为有道德品质和积极人生态度的个体。
2.2 音乐教学如何影响学生的道德观念音乐作为艺术形式,能够教育学生欣赏美和追求美好。
通过学习音乐,学生可以感受到音乐中蕴含的情感和情绪,培养他们的情感共鸣和同理心。
这种情感体验可以让学生更加关注他人的感受,培养他们的同情心和爱心,从而形成具有同理心和善良品质的道德观念。
音乐教学也可以通过学习音乐作品中的主题和内容,引导学生思考人生的意义和价值观。
很多音乐作品都涵盖了对于人性、社会和生活的深刻思考,通过分析和理解这些作品,学生可以对自己的生活和行为进行反思,形成积极的人生态度和品德观念。
浅谈音乐教学中的德育渗透1. 引言1.1 音乐教学的重要性音乐教育在学校教育体系中扮演着重要的角色,它不仅仅是传授音乐知识和技能,更是培养学生全面素质和个性发展的有效途径。
音乐教学可以激发学生的情感,培养学生的审美能力,提高学生的表达能力和团队合作能力。
通过学习音乐,学生可以感受到美的力量,培养出积极向上的心态和情感。
音乐教学还可以促进学生的智力发展,提高学生的学习兴趣和学习潜力。
音乐教学还可以帮助学生建立正确的人生观和价值观,引导学生树立正确的人生目标和追求。
音乐教学在学校教育中占据着重要的地位,对学生的成长和发展具有重要意义。
通过音乐教学,可以培养出全面发展的学生,提高学生的综合素质,为他们的未来发展奠定良好的基础。
【2000字】1.2 德育在音乐教学中的意义在音乐教学中,德育的意义不可忽视。
德育在音乐教学中扮演着至关重要的角色,它不仅能够帮助学生培养出色的音乐技能,更能够促进学生的道德素养和修养。
音乐教学是一个培养学生全面发展的过程,德育的渗透可以在音乐学习过程中引导学生形成正确的价值观和态度,培养他们的情感、道德、智力等各方面的素养。
通过音乐教学中的德育,学生可以学会尊重他人、团队合作、自我管理等重要素质,这些都能够对学生未来的发展起到积极的影响。
德育在音乐教学中的意义不仅在于培养学生的音乐才能,更在于促进学生全面发展,让他们成为有道德素质的社会人才。
音乐教学中德育的渗透,将为学生的成长和未来奠定坚实的基础。
2. 正文2.1 音乐教学中德育的渗透方式在音乐教学中,德育的渗透方式是多种多样的。
教师在教学过程中要以身作则,通过自身的言行举止来示范学生正确的道德观念。
教师可以选择有意识地选取那些体现正直、诚实和守时等美德的音乐作品进行教学,引导学生从音乐中感受并领悟道德。
教师可以通过音乐作业设计,让学生在音乐学习中培养良好的品质和习惯,比如要求学生互相合作完成音乐创作,提倡团队精神和合作意识。
浅谈小学音乐教学中德育的渗透小学音乐教学是学校教育中不可或缺的一部分,而德育则是教育的重要内容之一。
在小学音乐教学中,德育的渗透是至关重要的,它不仅可以培养学生的良好品质和道德观念,还可以提高学生的音乐修养和审美情操。
本文将浅谈小学音乐教学中德育的渗透,探讨如何通过音乐教学培养学生的品德和素质。
小学音乐教学中德育的渗透通过音乐内容的选择和教学方法的设计来实现。
在音乐内容的选择方面,教师可以精心挑选一些具有积极价值观的歌曲或曲目,如歌颂祖国、民族团结、友爱互助等内容的音乐作品,引导学生通过音乐了解国家、社会和人生,激发他们对美好生活的向往和追求。
教师还可以选取一些经典的音乐作品,让学生在欣赏和演奏中感受音乐的魅力,从中汲取情感和智慧,培养他们的审美情操和认知能力。
在教学方法的设计方面,教师可以通过音乐鉴赏、音乐创作、音乐表演等方式,引导学生积极参与音乐活动,培养他们的合作精神和创造力,锻炼他们的坚韧意志和团队精神,促进学生全面发展。
小学音乐教学中德育的渗透通过音乐教学的过程和氛围来实现。
在音乐教学的过程中,教师应该注重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给予他们自由发挥和表达的空间,鼓励他们勇于尝试和创新,在尊重个性的基础上培养学生的责任感和团队意识,让他们在音乐活动中收获快乐、感受成功,培养乐观向上的心态。
在音乐教学的氛围中,教师应该营造积极向上、和谐美好的情境,引导学生学会欣赏他人、尊重他人,培养良好的人际关系和行为习惯,促进学生的心灵健康和全面发展。
在小学音乐教学中可以通过音乐活动和实践来实现德育的渗透。
教师可以组织学生参加一些音乐实践活动,如音乐会、合唱比赛、交响乐团等,让学生在实践中感受音乐的魅力,培养他们的自信与合作精神,激发他们的潜能和创造力,提高他们的综合素质。
教师还可以利用音乐活动向学生灌输正确的价值观和行为准则,引导他们树立正确的人生观和世界观,培养他们的社会责任感和公民意识,促进他们的全面发展和成长。
浅谈音乐教学中的德育渗透【摘要】音乐教学中的德育渗透是十分重要的。
通过音乐教学,可以融入德育教育,培养学生的审美情操,倡导团队合作精神,引导学生正确价值观念,促进学生全面发展。
德育在音乐教学中扮演着重要的角色,可以帮助学生建立正确的人生观和价值观,培养学生的美好情操。
展望未来,音乐教学德育渗透将会更加深入,为学生的全面发展打下坚实的基础。
通过音乐教学中的德育渗透,我们可以为学生的成长和发展提供更多有益的指导和帮助。
【关键词】音乐教学,德育渗透,审美情操,团队合作,正确价值观念,全面发展,重要性,未来展望。
1. 引言1.1 音乐教学与德育渗透的重要性在音乐教学中,德育渗透具有重要性。
音乐教学作为学校课程中的一项重要内容,不仅仅是为了教授学生音乐知识和技能,更重要的是要培养学生的综合素养和良好品德。
德育渗透是指在音乐教学过程中,注重培养学生良好的品德修养和正确的人生观价值观,通过音乐教学潜移默化地影响学生的思想和行为,使其成为品学兼优的人才。
2. 正文2.1 音乐教学中如何融入德育教育音乐教学中如何融入德育教育是一个重要的话题。
在音乐教学中,德育教育的渗透应该是全方位的,贯穿始终。
教师可以通过选择适合学生的音乐作品来传达正能量和积极情感。
音乐作品可以反映社会现实,体现人性美,引导学生正确的道德观念和行为准则。
教师可以通过音乐教学活动来培养学生的纪律意识和责任感。
在合唱排练中,教师可以要求学生严格遵守规定,做到听从指挥,团结协作,培养学生团队合作精神。
教师还可以通过音乐教学引导学生发展良好的品德。
在学习音乐史和文化时,可以让学生领悟到音乐家们的艰辛奋斗和坚韧不拔,从而激发学生的向上向善的价值观念。
通过这些方法,音乐教学可以成为一种有效的德育教育手段,帮助学生在音乐艺术中不仅追求技艺的提高,更注重品德的培养和综合素质的提升。
2.2 培养学生的审美情操培养学生的审美情操是音乐教学中德育渗透的重要方面。
通过音乐教学,学生可以接触各种不同风格和流派的音乐作品,从而培养对美的感知能力和审美情操。
浅谈小学音乐教学中德育的渗透
小学音乐教学是培养学生良好品德和积极情感的重要途径之一,德育在音乐教育中具
有重要的渗透作用。
本文将从音乐教学的内容、教学方法和评价体系等方面论述小学音乐
教学中德育的渗透。
小学音乐教学的内容中渗透了德育教育。
音乐是人类情感交流和审美体验的一种方式,通过音乐教学可以引导学生培养积极向上的情感和品德。
在教学内容的选择上,可以选取
具有积极意义、能够激发学生热情的音乐作品,如高尚的民族音乐、优美的古典音乐等。
在教学中可以通过歌曲的教唱、音乐活动的参与等方式,引导学生关注和培养自身的品德
素养,如友爱、勤奋、坚持等。
小学音乐教学的方法中体现了德育教育的渗透。
德育的培养需要以德育为中心的教学
方法,音乐教学正是一个德育的重要途径。
在音乐教学中,教师可以采用情感教育、启发
式教学等方法,通过音乐的表演和欣赏,激发学生的情感体验,培养学生的情感表达能力
和情感认知能力。
音乐教学也可以引导学生团队合作、积极参与等德育活动,培养学生的
集体荣誉感和责任感。
小学音乐教学中的评价体系体现了德育教育的渗透。
评价是教学的重要环节,在音乐
教学中完善的评价体系可以促进学生的德育发展。
音乐教学的评价应该注重学生的整体素
质和德育表现,而不仅仅关注学术成绩。
通过综合评价的方式,可以全面了解学生的音乐
知识和表现,如学生的歌唱技巧、合作精神、参与度等,从而引导学生全面发展。
浅析德育在小学音乐教学中的渗透随着社会的不断发展,人们对教育的要求也越来越高。
教育不仅仅是传授知识,更重要的是培养学生的品德和素养。
德育教育是培养学生全面发展的重要组成部分,而音乐教学作为学生综合素质教育的一项重要内容,也需要在其中渗透德育教育的内容。
本文就浅析德育在小学音乐教学中的渗透进行探讨。
一、培养学生的情感态度音乐是情感的艺术,能够引发人们内心的共鸣。
在音乐教学中,教师可以通过演唱一些具有感染力的歌曲、播放一些优秀的音乐作品等方式,来引导学生产生真情实感,培养学生的情感态度。
教师可以选用一些歌曲来表达爱国情怀、友情情感等,让学生在歌曲中感受到爱的力量及友谊的重要性。
通过这样的方式,不仅丰富了学生的情感世界,还能够让学生懂得感恩、珍惜。
二、促进学生的合作精神在音乐教学中,学生需要进行集体合唱、合奏等活动,这就需要学生们相互合作,共同完成音乐创作、演出等任务。
在合作的过程中,学生们需要互相协调,互相配合,增强了学生们的团队意识和合作精神。
在这个过程中,教师也可以通过引导学生们学习欣赏他人的音乐作品,学会尊重他人的创作、欣赏他人的成果,从而培养学生的合作精神和团队意识。
三、提高学生的审美情趣四、培养学生的自我约束能力音乐教学中也包含了音乐技能的训练,学生需要通过不断的练习来提高自己的演奏和表演技巧。
在这个过程中,学生们需要具备一定的毅力和自我约束能力,才能够坚持不懈地进行音乐练习。
而这些毅力和自我约束能力正是德育教育所倡导的品质之一。
通过音乐教学,学生们可以在不断的练习中培养自己的毅力和自我约束能力,提高自身的品质和素养。
五、促进学生的性格发展音乐是一门富有情感的学科,它可以激发学生的艺术细胞,培养学生的审美能力,同时也可以对学生的性格发展起到促进的作用。
在音乐教学中,学生们需要通过演唱、合奏等形式来表达自己的情感,这需要学生们具有一定的情感表达能力和勇气。
在音乐教学中,教师可以通过引导学生们多进行表演和演出,提高他们的自信心、勇气和表达能力,从而促进学生的性格发展。
小学音乐教学中德育的渗透小学音乐教学中的德育渗透引言:音乐是一种普遍存在于人类社会中的艺术形式,而小学阶段是孩子个性、情感和价值观形成的关键时期。
因此,在小学音乐教学中,要注重德育的渗透,通过音乐教学的方式培养孩子的道德素养和品德修养,促进其全面的人格发展。
本文将浅谈小学音乐教学中德育的渗透。
一、小学音乐教学中的情感教育情感是音乐的重要组成部分,而音乐的聆听和演奏过程都是情感体验的过程。
在小学音乐教学中,教师可以通过选择富有情感的音乐作品,引导学生去感受音乐中的情感,培养孩子的情感素质。
比如,通过演唱民歌,引导学生深入感受歌词中所描绘的情感,理解其中的情感表达方式,并通过歌曲中的情绪色彩引发学生的情感共鸣,从而培养学生的审美情感和敏感性。
此外,在小学音乐教学中,教师还可以通过编排合唱、舞蹈等形式,让学生合作演出,培养他们的合作精神和情感交流能力。
比如,可以编排带有正能量和积极向上主题的合唱曲目,让学生集体合唱,共同传递和分享情感。
在合唱过程中,学生需要相互协作,相互倾听和理解,从而培养学生的沟通、合作和表达能力。
二、小学音乐教学中的道德教育音乐作为一种艺术形式,往往代表着一种价值观和道德寄托。
在小学音乐教学中,教师可以通过选取具有积极主题和社会意义的音乐作品,引导学生去理解其中的道德观念和人生哲理,培养他们正确的价值观和道德意识。
例如,可以选择带有爱国主义精神和社会责任意识的音乐作品,让学生通过欣赏和演唱,理解爱国、助人为乐的道德观念。
此外,在小学音乐教学中,教师还可以通过音乐故事的讲述,向学生传递正面的道德信息。
通过讲述音乐家、作曲家的故事,学生可以了解到他们的努力和品格,从而受到启发和感召。
教师还可以引导学生通过音乐美术欣赏,理解音乐作品中的道德寓意,培养学生对美的感知力和审美能力。
三、小学音乐教学中的个性教育音乐是一种独特的表达方式,也是孩子展现个性的机会。
在小学音乐教学中,教师需要充分尊重和关注每个学生的个性差异,通过音乐教学的方式,引导学生发展其独特的个性特点,并培养学生的自信心和自我表达能力。
浅谈小学音乐教学中德育的渗透音乐教育在小学阶段扮演着重要的角色,不仅可以培养学生的音乐素养,还可以通过音乐教学渗透德育教育,促进学生的全面发展。
本文将就小学音乐教学中德育的渗透进行探讨,并提出一些具体的教学方法和策略,以期能够更好地发挥音乐教育在德育教育中的作用。
一、音乐教学与德育的关系二、德育在小学音乐教学中的渗透1. 通过音乐作品传递正能量音乐作品是音乐教学的核心内容,不同的音乐作品所表达的情感和主题都有所不同。
教师可以精心挑选那些富有正能量和积极意义的音乐作品,通过欣赏和演唱这些作品来影响学生的情感和情绪。
教师可以选择那些表达爱、友情、勇气等积极情感的歌曲,让学生在欣赏和演唱中感受到美好与温暖,从而在情感上得到滋养,形成积极向上的心态和情绪。
2. 引导学生积极参与音乐活动音乐教学不仅仅是传授知识和技能,更重要的是培养学生的情感体验和参与意识。
教师应该通过精心设计的音乐活动,鼓励学生积极参与,培养他们的合作精神和团队意识。
教师可以组织学生进行合唱、打击乐队等集体音乐表演,让学生在合作中学会尊重他人、团结互助,培养学生的集体荣誉感和责任感。
1. 注重情感体验音乐是一种情感语言,教师在音乐教学中应该注重培养学生的情感体验和情感表达能力。
学生在音乐欣赏和演唱中可以感受到音乐的魅力,从而对美好情感和道德观念产生共鸣。
教师可以通过情感体验的导入、情感表达的引导等方式,引发学生内心深处的共鸣,激发其对美好和真善美的追求。
四、结语小学音乐教学是培养学生情感、认知和技能的重要途径,同时也是德育教育的有力渠道。
教师在音乐教学中应该注重将德育教育融入到音乐教学中,通过音乐作品的选择和演唱、音乐活动的设计和组织等方式,引导学生感受音乐的魅力,培养学生的合作精神和团队意识,同时引导学生正确树立美好的道德观念,使其在音乐学习的过程中获得情感、认知和道德方面的双重滋养。
这样,才能更好地发挥音乐教育在德育教育中的作用,为学生的全面发展和健康成长提供更好的保障。
浅谈音乐教学中德育的渗透音乐教学应当注重培养学生的情感和情操。
音乐是情感的艺术,它能够引发人们内心深处的情感共鸣,激发人的情感和情操。
在音乐教学中,教师应该注重培养学生的情感体验和情感表达能力,帮助学生用音乐语言表达自己的情感,激发学生的创造力和情趣。
而这种情感体验和表达能力的培养,正是对学生德育的一种渗透。
通过音乐,学生可以感受到美,感受到善良和温暖,从而养成积极向上的情感品格。
音乐教学要注重培养学生的团队合作精神和集体荣誉感。
音乐是一种群体性艺术,演奏一曲悦耳动听的乐曲需要全体乐手的协作,合唱一首激昂豪迈的歌曲需要全体歌者的配合。
在音乐教学中,教师应该引导学生在集体音乐活动中学会相互合作,懂得团队精神和责任感。
通过相互配合、相互鼓励、相互支持,学生可以在音乐活动中培养出一种团结友爱、互助互利的品格。
而这种团队合作精神和集体荣誉感的培养,也正是对学生德育的一种渗透。
音乐教学还要注重培养学生的自我管理能力和自我约束能力。
音乐学习需要学生具备一定的自我管理和自我约束能力,要求学生严格要求自己,规范自己的行为和做事方式。
在音乐教学中,教师应该引导学生养成良好的学习习惯和行为习惯,培养学生的自制力和自律意识。
通过音乐学习,学生可以感受到严谨的学习态度和自律的学习精神,从而培养出一种自律和自制的品格。
而这种自我管理能力和自我约束能力的培养,也正是对学生德育的一种渗透。
音乐教育是培养学生全面发展的重要途径,也是渗透德育教育的重要渠道。
在音乐教学中,教师应该注重培养学生的情感和情操、团队合作精神和集体荣誉感、艺术修养和审美情趣、自我管理能力和自我约束能力、创新意识和创造能力,从而促进学生全面发展,培养出优秀的德育品格。
只有如此,才能更好地实现音乐教学的社会使命和教育目标。
【浅谈音乐教学中德育的渗透】。
小学音乐论文:浅谈音乐教学中的德育渗透音乐教学中的德育渗透是非常重要的。
根据《中国教育改革和发展纲要》的指导,教师应该在教学全过程中融入德育,以自己的行为来激发学生的全面发展。
音乐教学中的德育内容非常丰富,以爱国主义教育为中心,同时也包括对家乡、自然、研究、劳动、科学的爱,以及远大理想、革命传统、师长尊敬和友爱等方面的教育。
这些都有助于学生形成高尚的道德品质。
在音乐教学中,教师应该通过生动的音乐形象,将德育融入美育之中,帮助学生发展德育自我教育能力。
为了实现这一目标,教师应该从备课开始,挖掘教材中的德育因素。
有些教材的德育目的非常明显,如《我们多么幸福》、《颂祖国》和《咱们从小讲礼貌》等。
还有一些教材则被称为隐性教材,如《到小熊家里去》、《金扁担》、《小乌鸦爱妈妈》和《看龙船》等歌曲。
这些教材中有丰富的德育内涵和深刻的哲理,需要教师在备课时去挖掘、发现和理解。
例如,在学唱《看龙船》时,教师可以联系祖国今天的美好,引导学生分析歌词,理解其中的深刻含义。
音乐教育是实施美育的重要手段之一。
教师应该抓住音乐要素所塑造的形象,诱导学生进入歌曲意境,抒发美好的情感。
这样可以陶冶情操、品行修养,树立正确的审美观。
在学唱《国歌》时,教师除了让学生了解歌词意义、时代背景和作者生平外,还应该抓住歌曲中号角式的呼喊、急切呐喊和三连音的运用等音乐本身的特点,以此激起学生对祖国的热爱之情,进而树立时代责任感。
这样,学生在演唱时就能够情不自禁,寓理于情,情理交融。
放学歌》是一首表达学生对教师热爱之情的歌曲,讲述了教师护送学生放学离校的情景。
在教唱时,应注意到三拍子的叙事性及抒情性,引导学生充分投入感情,动情地歌唱。
学生在演唱时情真意切,充满了对教师满腔的爱。
通过这首歌曲,学生受到了艺术的感染、熏陶和教育。
教师要认真设计教学中的各个环节,使德育渗透在教学的全过程。
不应追求形式生硬的说教,而是要见缝插针联系实际。
要制定切实可靠的音乐常规来训练学生讲文明、有礼貌的好惯。
小学音乐教学中德育的渗透音乐与德育是密切相关的两个领域,对小学生的全面发展都起到重要作用。
音乐教学中融入德育元素,不仅有利于培养学生的审美情趣和艺术修养,更可以促进他们的品德与道德素养的培养。
本文将浅谈关于小学音乐教学中德育的渗透,探讨如何在音乐课堂中融入德育理念,对于提升小学生的品德素质有着重要的意义。
一、音乐教育与德育的关系音乐教育既是审美教育,也是德育的重要组成部分。
音乐教育不仅可以培养学生的音乐素养和艺术修养,更可以通过音乐作品展现的思想、情感和道德给学生带来精神的熏陶。
德育是培养学生良好道德品质和道德行为的过程,在音乐教育中,可以通过音乐作品的鉴赏和创造,引导学生正确树立人生观、价值观、世界观。
二、德育在小学音乐教学中的渗透1.音乐欣赏与情感培养音乐是情感的艺术,能够通过音乐作品传递出丰富的情感内容。
在小学音乐教学中,可以引导学生通过音乐欣赏,体验多样的情感表达,激发他们对美的感受和追求。
同时,通过对音乐作品的解析和讨论,引导学生表达自己的情感和感受,培养学生的情感表达能力和情感认知水平。
2.乐器学习与耐心培养小学音乐教学中,乐器学习是重要的一环。
学习乐器需要学生具备耐心和毅力,这是培养学生品德素质的重要环节。
通过乐器学习,让学生明确目标、坚持练习,不仅能够培养他们的学习态度和意志品质,还能让他们体验到毅力和耐心带来的成果,从而激发他们在其他领域的自信心。
3.合唱和合作精神合唱是小学音乐教学中的重要内容,通过合唱,学生能够感受到集体合作的力量和团队精神。
在合唱过程中,学生需要相互配合,和谐合作,这正是培养学生团队合作能力和集体荣誉感的良好机会。
同时,通过选择有意义的曲目,引导学生理解歌曲的含义和主题,培养他们对社会公德和集体荣誉的重视。
4.音乐创作与创新意识小学音乐教学中,音乐创作是培养学生创新能力和创造力的重要途径。
通过创作音乐,可以培养学生的想象力、创造力和表达能力,引导他们自由思考和开拓思维。
浅谈音乐教学中的德育渗透
《中国教育改革和发展纲要》指出:“教师应当把德育贯穿和渗透到教育和教学全过程中,并以自己的楷模作用,促进学生的全面发展。
”
音乐教学含有丰富的德育内容。
音乐教学中的德育是以爱国主义教育为中心展开的。
此外,音乐教材中还教育学生爱家乡、爱自然、爱学习、爱劳动、爱科学,树立远大理想、继承革命传统,尊敬师长、互相友爱等,从多种角度帮助学生形成高尚的道德品质。
音乐教学应通过生动的音乐形象,在进行审美教育的同时,动之以情,晓之以理,寓德育于美育之中,不断发展学生德育上的自我教育能力。
一、增强德育意识,从备课入手,挖掘教材中的德育因素。
教师应当牢固地树立德育意识,以教材为内容,以课堂为阵地,认真钻研教材,分析和挖掘教材中的德育因素,做到每堂课都能有德育的侧重点。
有些教材具有明显的思想教育目的,属显性教材,如:《我们多么幸福》、《颂祖国》、《咱们从小讲礼貌》等。
而还有一些教材,如:《到小熊家里去》、《金扁担》,《小乌鸦爱妈妈》、《看龙船》等歌曲,被称为隐性教材。
这些教材丰富的德育内涵和深刻的哲理需要教师在备课时去挖掘、发现和理解。
如:歌曲《看龙船》表现了端午节热烈紧张的赛龙舟场面和兴奋激动的心情。
在学唱时,除了让学生了解爱国诗人屈原的故事外,还应联系祖国美好的今天,引导学生分析歌词,理解“屈原爷爷看见了也会笑得胡子翘”的深刻含义。
二、寓德育于音乐艺术美之中
《九年义务教育全日制小学、初中音乐教学大纲》明确提出:“音乐实施美育的重要途径。
”还特别提出:“音乐教育应寓思想教育于音乐艺术之中。
要注意音乐知识教学、音乐能力培养,思想品德教育的配合。
”
作为美育手段之一的音乐教育,它对于陶冶情操、品行修养,树立正确的审美观起到独特的作用,教师应紧紧抓旋律、节奏、音色、拍子、曲式、和声等音乐要素所塑造的形象,诱导学生进入歌(乐)曲意境,抒发美好的情感。
让学生在理解美、表现美、鉴赏美中培养高尚的情操和道德。
在学唱《国歌》时,除了让学生了解它的歌词意义、时代背景、作者生平外,更要抓住歌曲中号角式的呼喊,再三强调的“前进”,后半起的急切呐喊及三连
音的运用等音乐本身的特点,既准确地表现了歌曲,又激起对祖国无比热爱之情,进而树立时代责任感。
同学们在演唱时严肃、自豪、情感真挚,可谓是情不自禁,寓理于情、情理交融。
《放学歌》是一首以教师护送学生放学离校为题,尽情抒发了学生对教师热爱之情的歌曲,在教唱时,应注意到三拍子的叙事性及抒情性,引导学生充分投入感情,动情地歌唱。
“教师辛苦了,教师再见了……”学生在演唱时情真意切,充满了对教师满腔的爱。
在生动的感情体验过程中,受到艺术的感染、熏陶和教育。
三、寓德育于教学的全过程
教师要认真设计教学中的各个环节,使德育渗透在教学的全过程。
不追求形式生硬说教,要见缝插针联系实际。
要制定切实可靠的音乐常规来训练学生讲文明、有礼貌的好习惯。
从学生步入音乐教室、师生问好、坐站姿势等都要养成一定的规范动作,以培养遵守纪律、举止文明、尊老敬师的良好行为,基本训练要通过发声练习、节奏训练,听音练耳等培养学生和谐统一的良好心态,新课教学要结合教材采用多种方法,使德育内容有机地渗透在教学中,课堂小结要面向全班各类学生,鼓励他们发扬优点,克服缺点,通过这些使学生逐步养成良好的习惯和高尚的行为。
四、寓德育于各种课型之中
小学音乐教学的内容主要包括唱歌教学、读谱知识,欣赏教学和综合训练等,教师要分析这些课型的特点,寓德育于各种课型之中。
课本中的唱歌教学所选用的歌曲内容丰富题材,体裁广泛,演唱风格多样,歌曲的优美旋律与生动活泼的语言学生爱听爱唱,教育内容最容易被儿童理解和接受。
如:《到小熊家里去》、《生日》等歌曲,学生在学会歌曲的同时,也懂得了人与人之间要互相关心,互相帮助、团结友爱,和睦相处,整个唱歌教学的过程,就是通过歌曲,艺术形象的对学生进行思想教育,情操陶冶的过程。
在进行乐理、视唱、练耳教学时,要注意在传授知识,培养技能的同时,加强对审美能力的培养。
在逐步了解音乐语言及表现情感的过程中,激发音乐的兴趣,陶冶学生的情操。
音乐欣赏教学通过对古今中外音乐作品的欣赏,培养学生健康的情趣,开阔
视野,提高鉴赏能力,培养高尚的情操。
特别是通过对我国民歌、民族音乐的欣赏,使学生热爱祖国民族音乐文化激励爱国热情和民族自豪感。
如:欣赏《歌唱二小放牛郎》一曲时,结合今年抗战胜利五十周年向学生进行爱国主义教育,激起学生的爱国之情。
欣赏教学时,要使学生身临其境,去享受欢乐,感受痛苦,去愤怒地遣责,去激情地歌唱。
一旦学生全身心地投入到美妙的音乐世界,就能唤起他们爱国主义的感情,让他们感到劳动的自豪,学习生活的愉快,英雄行为的可敬可佩,在不知不觉中受到心灵的净化。
五、寓德育于各种教学手段之中
结合教材讲音乐故事,将古今中外音乐家传记,名人与音乐,趣闻轶事,作品珍闻等用故事形式讲给学生听或让学生讲,在学生细小的心灵中留下深刻的印象,产生不可估量的影响。
结合教材做音乐游戏。
游戏是儿童最感兴趣的活动之一,它使儿童的个性得到充分表现,有助于培养儿童坚毅的性格及团结友爱,互相帮助的品质。
如:“捉迷藏”、“小青蛙找家”,“跟我一起去旅行”,“数哈蟊等游戏,不仅使孩子们感受到愉快的音乐气氛,而且还从游戏中受到启迪。
结合教材做律动、歌表演,这是儿童喜闻乐见的活动形式,特别受低年级同学的喜爱。
它通过形体动作表现音乐,加深了对音乐作品理想,如把各民族音乐用这个民族典型的舞蹈动作来表现,加深对民族音乐的理解和热爱。
而集体舞表演更是培养学生团结协作的集体主义精神。
六、寓德育于教师的自身形象之中
假如教师不爱自己的事业,对自己的家乡,自己的民族缺乏亲情,对追求真善美没有热忱,他就不可能从教材中挖掘深刻的内涵,也不可能按《大纲》的要求把德育渗透到教学中去。
七、以乐辅德
音乐是情感的艺术,它充分利用鲜明的节奏、优美的旋律、丰富的和声、美妙的音色来表情达意,因而能直接触动学生的情感中枢,震撼学生的心灵,对学生的情感世界、思想情操、道德观念的渗透和影响是很大的。
所以,学校音乐教育能以乐辅德。
如教唱革命历史歌曲《义勇军进行曲》、《长江之歌》等,能使学生爱憎分明,能唤起他们对敌人的仇恨、对祖国和人民的热爱;教唱叙事歌曲
《军民大生产》、《读书朗》、《歌唱二小放牛朗》、《小卫士赖宁》等能激发学生爱劳动、爱学习的热情,能培养学生高尚的道德情操,能规范学生的行为习惯、净化学生的心灵。
一个献身于音乐教育事业的教师应当具有远大的理想、高尚的情操,丰富的知识,认真的态度,这将会对学生起着示范作用。
教师整洁大方的衣着,自然端庄的教态、形象生动的语言、富有激情的歌唱,优美动听的琴声,准确娴熟的指挥、工整认真的板书都会时刻影响着学生,使学生潜移默化,耳濡目染。
特别是教师的师爱品质,道德行为对学生一生都可能发生着影响,因此,教师必须从自我做起,平时严格要求自己,抓好个人师德修养,为人师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