数字通信原理..
- 格式:ppt
- 大小:1.19 MB
- 文档页数:49
数字通信原理 robert g. gallager.数字通信原理是通信工程领域中的重要基础知识,它涉及到信息的传输、编码、调制与解调等方面。
而在这个领域中,Robert G. Gallager 是一位备受推崇的专家。
他在数字通信原理的研究与教学方面做出了巨大贡献。
本文将探讨数字通信原理的重要性以及Robert G. Gallager 在这一领域的杰出贡献。
数字通信原理是现代通信系统中不可或缺的一部分。
它涉及到将信息转换为数字信号,并通过信道进行传输。
在这个过程中,编码、调制和解调等技术起着关键作用。
数字通信原理不仅可以实现高效的信息传输,还可以提高通信系统的可靠性和抗干扰能力。
因此,对数字通信原理的深入理解对于通信工程师来说至关重要。
Robert G. Gallager 是数字通信原理领域的重要人物之一。
他在这一领域的研究工作为我们揭示了许多重要的原理和技术。
他的著作《数字通信原理》被公认为该领域的经典教材之一。
在这本书中,Gallager 详细介绍了数字通信的基本原理,并提供了丰富的实例和案例来帮助读者更好地理解概念和技术。
Gallager 的贡献不仅体现在他的著作中,还体现在他的教学和研究工作中。
他在麻省理工学院担任教授期间,培养了一批优秀的学生,并为他们提供了宝贵的指导。
他的研究工作涉及到编码理论、信息论和网络协议等多个领域。
他的研究成果为数字通信原理的发展做出了重要贡献,并广泛应用于实际通信系统中。
数字通信原理的研究和应用正在不断发展。
随着技术的进步和需求的增加,我们对数字通信原理的理解和掌握将变得更加重要。
Robert G. Gallager 的工作为我们提供了宝贵的参考和指导,他的成就将激励着更多的研究者和工程师投身于数字通信原理的研究和应用中。
总之,数字通信原理是通信工程领域中的重要知识,它涉及到信息的传输、编码、调制与解调等方面。
Robert G. Gallager 是数字通信原理领域的杰出专家,他的著作和研究工作为我们提供了深入理解和应用数字通信原理的重要参考。
数字通信原理课后答案数字通信原理是现代通信工程学的重要基础课程,它涉及到数字信号处理、调制解调、信道编码、多址技术等多个方面的知识。
学好数字通信原理对于理解现代通信系统的工作原理和提高通信系统的性能至关重要。
下面我们来看一些数字通信原理课后习题的答案。
1. 什么是数字通信原理?数字通信原理是研究数字信号在通信系统中的传输、调制解调、编解码、多址技术等基本原理和技术的学科。
它主要包括数字信号的产生与传输、数字调制解调技术、数字信道编码与解码技术、数字通信系统的性能分析等内容。
2. 为什么要学习数字通信原理?数字通信原理是现代通信系统的基础,它涉及到数字信号处理、调制解调、信道编码、多址技术等多个方面的知识。
学好数字通信原理可以帮助我们理解现代通信系统的工作原理,提高通信系统的性能,为后续学习和工作打下坚实的基础。
3. 什么是数字信号处理?数字信号处理是将模拟信号转换为数字信号,并对数字信号进行处理的一种技术。
它包括采样、量化、编码等过程,可以实现信号的数字化处理和传输。
4. 什么是调制解调技术?调制是将数字信号转换为模拟信号的过程,解调是将模拟信号转换为数字信号的过程。
调制解调技术是数字通信中非常重要的一环,它可以实现数字信号在模拟信道中的传输。
5. 什么是信道编码与解码技术?信道编码是在数字通信中为了提高通信系统的可靠性而对数字信号进行编码的一种技术,解码则是对接收到的编码信号进行解码恢复原始信息的过程。
信道编码与解码技术可以有效地提高通信系统的抗干扰能力和误码率性能。
6. 什么是多址技术?多址技术是在同一频率和时间资源上实现多用户同时通信的一种技术。
它包括时分多址、频分多址、码分多址等多种方式,可以实现多用户之间的有效通信。
通过以上习题的答案,我们可以对数字通信原理有一个初步的了解。
数字通信原理是通信工程学中的重要基础课程,它涉及到数字信号处理、调制解调、信道编码、多址技术等多个方面的知识。
学好数字通信原理对于理解现代通信系统的工作原理和提高通信系统的性能至关重要。
一、填空题1.模拟信号的特点是,数字信号的特点是。
2.PAN信号的连续,离散,它属于信号。
3.信源编码的功能是,信源解码的功能是。
4.衡量数字通信可靠性的指标是和。
5.抽样是把离散化,量化是把离散化。
6.均匀量化时量化区内的最大量化误差为,过载区内的最大量化误差为。
7.已知段落码可确定样值所在量化段的和。
8. l=8的逐次渐近型编码器(即A律13折线编码器),判定值共有种,a2的判定值为,a3的判定值为,a4的判定值有。
9.PCM30/32系统的帧周期为,l=8时帧长度为,1秒传输帧。
10.PCM30/32系统帧结构中TS0时隙的作用是,TS16时隙的作用是,话路时隙为。
11. 抽样门的作用是和,分路门的作用是。
12.前方保护的作用是,前方保护时间T前= ,前方保护的前提状态是。
13.后方保护的作用是,后方保护时间T后= ,后方保的前提状态是。
14.基带数字信号是,其频带为。
15.矩形脉冲(“1”码)经线路传输后波形失真、有拖尾,会产生,严重时造成。
16.常用的均衡波形有和;眼图用来衡量。
17.再生中继器由、和三部分组成。
18.形成二次群的方法有和,一般采用。
19.数字复接要解决和两个问题,不同步的后果是。
20.异步复接二次群的帧周期为,帧长度为,其中信息码为,插入码为,一帧中码速调整用的插入码最多为。
二、单项选择题(在备选答案中只有一个是正确的,将其选出并把它的标号写在题后括号内)1.真正能客观地反映数字通信系统传输效率的指标是 ( )A.信息传输速率 B.符号传输速率C.频带利用率 D.A、B、C均可2.抽样信号的频谱中所含频率成份为( )A.原始频带 B.原始频带和nfs的上、下边带C.nfs的上、下边带 D.原始频带和fS、2fs的上、下边带3.CCITT规定话音信号的抽样频率选为( )A.6.8KHz B.≥6.8KHzC.8KHz D.≥8KHz4.PCM30/32系统合路的PAM信号的样值间隔(大部分)为 ( )A.3.91μS B.125μSC.2×3.91μS D.0.488μS5.PCM30/32系统传输复帧同步码的位置为 ( )A.第1帧TS16前4位码 B.第1帧TS16C.F0帧TS16前4位码 D.F0帧TS166.样值为301Δ,它属于A律13折线的(l=8) ( )A.第4量化段 B.第5量化段C.第6量化段 D.第7量化段7.PCM30/32系统方框图中标志信号发输出的有 ( ) A.信令码 B.复帧同步码C.信令码和复帧同步码 D.话音码字8.标志信号的抽样周期为 ( )A.T(125μS) B.2TC.15T D.16T9.第19路信令码的传输位置为 ( )A.第4帧TS16后4位码 B.F4帧TS16C.F4帧TS16前4位码 D.F4帧TS16后4位码10.PCM30/32路一个同步帧的时间为 ( )A.125μS B.250μSC.375μS D.500μS11.误码增殖产生的原因是 ( )A.码型变换 B.码型反变换C.码间干扰 D.定时抖动12.再生中继器中均衡放大的作用是 ( )A.将失真的波形均放成适合抽样判决的波形 B.放大 C.消除码间干扰 D.消除噪声干扰13.再生中继器中调谐电路的作用是 ( )A.放大 B.取出时钟成份C.取出时钟及其谐波 D.滤波14.数字通信系统(传送话音信号)误码率应低于 ( )A.10-5 B.10-6C.10-7 D.10-815.就小信号的量化信噪比而言,A13折线非均匀量化编8位码相当于均匀量化编( )A.9位码B.10位码C.11位码D.12位码16.异步复接中的同步指的是 ( )A.各低次群数码率相同 B.收、发各路信号对准C.收、发定时同步 D.二次群的帧同步17.码速调整后各一次群(支路)100.38μS内的比特数为 ( )A.205 B.205或206C.212 D.25618.异步复接二次群的过程中各一次群码速调整用的插入码有 ( )A.4b B.28bC.0~1b D.1b19.异步复接二次群的帧同步码有 ( )A.7b B.8bC.10b D.12b20.STM--4的一帧的字节数 ( )A.9 x 270 B.9 x 270x4C.9 x 261 x 4 D.9 x 270 x 16三、判断题(判断下列各题是否正确,正确者在题后括号内打“√",否则打“×")1.传送话音信息时,数字通信系统中一般不需信道编、解码器。
数字通信原理与技术的发展数字通信是指利用数字信号进行信息传输的一种通信方式。
它通过对原始信号进行采样、量化和编码等处理,将信息转化为二进制码流进行传输。
随着科技的不断进步,数字通信原理与技术也在不断发展与创新,本文将对数字通信原理与技术的发展历程进行探讨。
一、数字通信原理的发展1.1 模拟与数字通信的对比模拟通信是指利用连续变化的模拟信号进行信息传输的一种通信方式。
模拟通信具有传输距离远、频带宽广等优点,但也存在着噪声干扰、信号衰减等问题。
相比之下,数字通信利用二进制码流进行传输,能够更好地抵抗噪声干扰,提高传输质量。
1.2 数字通信的基本原理数字通信的基本原理包括信号采样、量化、编码和调制等方面。
信号采样是指对连续信号进行离散化处理,以便于数字化处理和传输。
量化是将采样得到的信号离散化到一定量级内的过程,以便于数字编码表示。
编码是将量化后的信号用二进制码表示的过程,常见的编码方式包括PCM、Delta调制等。
调制是将数字码流转化为模拟信号的过程,以便于在信道中传输。
1.3 数字通信的发展历程数字通信的发展可以追溯到20世纪40年代末的数字计算机和数字通信机场域网。
随着技术的不断进步,数字通信技术逐渐应用于电话网络、广播电视、无线通信等领域,并取得了重大突破。
20世纪70年代引入了数字交换机,实现了电话网络的数字化处理。
80年代,数字通信进入了数字融合的时代,数字通信技术与计算机网络、传感器技术等相结合,为信息交流提供了更加便捷的方式。
二、数字通信技术的发展2.1 数字通信技术的分类数字通信技术根据传输介质的不同,可以分为有线数字通信技术和无线数字通信技术。
有线数字通信技术主要包括光纤通信、同轴电缆通信等;而无线数字通信技术则包括无线电通信、卫星通信等。
2.2 数字通信技术的应用数字通信技术在现代社会的各个领域都得到了广泛的应用。
在移动通信方面,数字通信技术实现了移动电话的普及,并进一步发展出3G、4G、5G等高速移动通信技术。
数字通信原理穷举
数字通信原理是关于数字信号的传输、编码、调制和数字通信系统的设计与性能分析等方面的知识。
以下是数字通信原理的主要内容:
1. 数字信号的基本概念和性质,包括离散时间信号、离散幅度信号、数字信号的采样和量化等。
2. 数字信号编码的基本原则和常用的编码方式,如脉冲编码调制、调幅编码、调频编码和编码复用等。
3. 数字调制的基本原理和常用的数字调制方式,如二进制振幅移位键控、相位移位键控和正交振幅调制等。
4. 数字信道的性质和误差控制方法,包括信道等化、码间串扰抑制和纠错编码等。
5. 数字通信系统的信道模型和性能分析方法,包括信噪比、比特误码率和频谱效率等。
6. 实际数字通信系统的设计与性能分析,如数字调制解调器的设计、纠错编码的选择和误差控制策略等。
总之,数字通信原理是数字通信技术的基础,掌握其中的知识可以帮助人们设计和实现高效、可靠的数字通信系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