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6章 世界植被分布规律及植被区划
- 格式:ppt
- 大小:7.43 MB
- 文档页数:30
(一)、植被分布水平地带性规律植被分布具有明显的纬度地带性和经度地带性。
热量分带和构造分区都是基本地域分异规律的典型表现,它们构成了不同形式的地域分异的基础。
在地球表面,基本地域分异规律具体表现为纬度地带性和经度地带性。
1.纬度地带性世界植被的纬度地带性规律1)北半球自北至南依次出现寒带的苔原、寒温带的针叶林、温带的夏绿阔叶林、亚热带的常绿阔叶林以及赤道的雨林,大体上是沿纬度排列的。
2)欧亚大陆中部与北美中部,自北向南依次出现苔原、针叶林、夏绿林、草原和荒漠,植被分布也呈现明显的纬度地带性。
但这种分布规律是相对的,常受海陆位置、地形、洋流性质以及大气环流等因素的强烈影响。
我国植被的纬度地带性规律1)在东部湿润森林区,由于温度随着纬度的增加而逐渐降低,在气候上自北向南依次出现寒温带、温带、暖温带、亚热带和热带气候,因此受气候影响,植被自北向南依次分布着针叶落叶林、温带针叶落叶阔叶林、暖温带落叶阔叶林、北亚热带含常绿成分的落叶阔叶林、中亚热带常绿阔叶林、南亚带常绿阔叶林、热带季雨林、雨林。
2)西部由于地处亚洲内陆腹地,在强烈的大陆性气候笼罩下,再加上从北向南出现了一系列东西走向的巨大山系,如阿尔泰山、天山、祁连山、昆仑山等,打破了纬度的影响,这样,西部从北到南的植被水平分布的纬度变化如下:温带半荒漠、荒漠带、暖温带荒漠带、高寒荒漠带、高寒草原带、高原山地灌丛草原带。
我国植被分布的地带性规律取决于温度和湿度条件,但由于青藏高原、北部寒潮和东南季风的影响,使得主要植被分布的方向,从东南向西北延伸,依次出现森林、草原、荒漠三个基本植被地带。
从大兴安岭—吕梁山—六盘山—青藏高原东缘一线,分我国为东南和西北两个半部。
西北半部季风影响微弱,为无林的旱生性草原和荒漠。
在这里具体描述一下东南半部,东南半部是季风区,发育各种类型的中生性森林,在东南半部森林区,自北而南,随着热量递增,植被的带状分布比较明显,它们依次为寒温性针叶林带、温带针阔叶混交林带、暖温带夏绿阔叶林、亚热带常绿阔叶林、热带季雨林带、赤道雨林带。
第六章植物的自然分布区与植被第一节植物的分布区植物的分布区是指每种植物的一定个体共同分布的一定地域。
一、植物分布区的类型根据植物分布区的大小,将植物分布区分为广域分布和狭域分布两种。
大多数植物都是狭域分布的。
二、植物分布区的中心1、多度分布是指在一个种的分布区内,个体数量最多、最密集的地方。
2、发生或起源中心是指某一物种或更高级的分类学单位在地球表面发生的地点。
3、变异中心是指植物种的分布区内包含变异类型最多的地区。
4、残遗中心是指环境条件的变化导致原本广域分布的种残存的狭小地区。
三、植物分布区的形成1、物种起源的方式(1)单境发生论物种是在一个地点发生后逐渐传播出去的。
(2)多境发生论物种可以在多个不同地区同时或者不同时发生。
2、植物的侵移是指一个新的物种形成以后,只要其原始分布区周围存在适合该物种发展的有利条件,该物种就可能向分布区以外迁移、扩展自己的分布范围的过程。
3、影响植物分布区形状和边界的因素气候因素、土壤因素、地形因素、生物因素、历史因素、认为因素4、外来入侵植物是指由于人为因素或自然因素,从原来生长地区进入另一生长地区,并对新的生长地区的生物、农林牧渔业生产造成损失,或给人类健康造成伤害,或破坏生态平衡的植物。
第二节植物群落和植被一、植物群落是指一定时间内居住在一定生境中的各居群组成的植物群体。
1、植物群落的种类组成及其数量特征(1)统计方法最小样方法。
(2)统计分析多度、盖度、频度①多度是指植物群落中各植物种的个体数量。
一般采用记名计数法和目测估计法。
Ⅰ记名计数法在一定面积的样地上直接统计各植物种的个体数量,然后以占样地中全部的植物个体总数百分比表示。
◆一般用于乔木植物。
Ⅱ目测估计法不测定绝对数量,而是按照事先划分的等级记载各种植物的多度。
常用的等级标准是德国植物学家德鲁特(O.Drude)运用的分级制:Soc 个体数极多Cop 个体数多(分三级)Cop3 个体数很多Cop2 个体数多Cop1 个体数尚多Sp 个体数不多(分散)Sol 个体数很少(独立孤生)un 仅有1株②盖度是指植物群落中各种植物的相对投影面积、即水平空间面积。
第六章植被分布规律与植被区划第一节植被分布规律第二节植被区别第三节人与植被第一节植被分布规律影响植被分布的主要因素:1,气候:是决定植被分布的主要因素,主要是热量和水分以及两者之间的配合状况。
2,土壤:土壤和植被之间的关系也相当密切,但是相应地带内地土壤类型,同样也取决于该地带的气候类型,因此,土壤对植被的影响一定程度上也看出是气候的间接作用。
3,人为影响:人类可破坏植物群落,也可建立新的植物群落。
植被分布规律植被水平分布规律(水平地带性)植被垂直分布规律(垂直地带性)一、植被水平分布的规律性(水平地带性)(一)纬度地带性与经度地带性1,纬度地带性由于太阳辐射提供给地球的热量有从南到北的规律性差异,因而形成不同的气候带(以北半球为例)南亚热带暖温带热带亚热带中亚热带温带中温带寒带北亚热带寒温带与此相适应,植被也成带状分布,从南到北依次出现北寒带冻原寒温带针叶林温带夏绿阔叶林亚热带常绿阔叶林热带雨林、季雨林南以热量为主导因素,引起植被沿着纬度方向有规律更替,称为植物分布的纬度地带性。
我国东南部,从南到北,植被分布为纬度地带性。
2,经度地带性由于海陆的分布,大气环流和大地形等综合作用的结果,从沿海到内陆,降水量逐渐减少。
因此,在同一热量带,各地水分条件不同,植被分布发生明显变化。
荒漠草原夏绿林内陆海西东以水分条件为主导因素,引起植被分布由沿海向内陆,按经度方向呈带状依次更替,称为植被分布的经度地带性。
在北美最明显。
(常绿硬叶林)落基山(针阔混交林、落叶阔叶林)森林荒漠草原森林太平洋大西洋纬度地带性水平地带性经度地带性(二)世界各地植被水平分布规律1,北半球欧亚大陆植被分布规律(包括北非)根据植被类型和分布特点,可把欧亚大陆分为三个主要的纬度地带系列:西岸系列(含北非)内陆系列东岸系列大冻原冻原冻原太针叶林针叶林针叶林西夏绿阔叶林温带草原针阔混交林平常绿硬叶林温带荒漠夏绿阔叶林洋荒漠(热带亚热带)亚热带荒漠常绿阔叶林洋稀树草原、疏林季雨林雨林2,北半球北美植被分布规律整个北美,植被经度地带性分布明显。
植被分布规律植被分布规律是指不同地区的植被类型和分布的特点。
它受到地理环境、气候条件、土壤质地、地形等因素的影响。
根据这些因素,各地的植被类型和分布会有所不同。
以下将详细介绍植被分布规律的因素和特点。
首先,气候条件是影响植被分布规律的重要因素之一。
不同的气候对植物的生长和繁殖有着直接的影响。
温暖湿润的气候条件有利于植物的繁茂生长,通常会出现丰富的森林植被。
亚热带地区和热带地区的气候条件适合热带雨林的生长,而温带和寒带地区的气候条件则更适合针叶林和草原的生长。
而在极地地区,因为极端的寒冷气候和短暂的生长季节,只有一些耐寒植物能够生长。
其次,土壤质地也是影响植被分布规律的重要因素之一。
土壤的成分和质地对植物的生长有着决定性的影响。
土壤的质地会影响植物的根系生长、水分的保持和供应,从而影响植物在该地区的分布情况。
比如,盐碱地的土壤质地较差,对大多数植物的生长不利,所以在这些地区主要出现耐盐碱植物。
相反,肥沃的土壤则有利于多种植物的生长,所以在这些地区植物的种类多样性也比较丰富。
此外,地形也会对植被的分布产生影响。
地势的高低、山脉的存在以及地形的复杂程度都会影响植被的分布。
比如,在高山地区,由于海拔的升高,温度逐渐下降,气候条件变得苛刻,只有一些耐寒植物能够在高山环境中生存。
而在低洼地区,由于水分的积聚,湿地植被会相对丰富。
总的来说,植被分布规律受到气候条件、土壤质地和地形等多种因素的综合影响。
不同的地区因为这些因素的差异,植被类型和分布也会有所不同。
探究植被分布规律对于环境保护、生态建设和合理利用自然资源都具有重要意义。
绪论【重点、难点】1. 植物地理学的研究对象2. 植物地理学的研究方法【复习思考】1.植物地理学与生态文明的关系?2.植物在生物圈中的作用?3.地理科学专业为什么要学习植物地理学?4.简述植物地理学的发展历程。
5.简述你家乡的植被状况。
6.植物地理学研究的基本内容。
1.生物圈(biosphere)2.植被(Vegetation)第一章植物分类类群、演化与地球环境【学习目标】1. 认知类目标:了解植物分类原则、分类方法、分类系统及命名方法;了解各类植物主要特征、代表种及常见种、发生及其与全球自然环境变化的关系。
【重点、难点】1.植物的命名、植物界各大类群的特征2.植物进化与地球环境【复习思考】1.举例说明植物的命名法则。
2.论述植物个体发育与系统发育之间的关系。
3.论述被子植物的发展与地球环境之间的关系。
4.分析地球生命耦合系统。
5.如何在野外识别植物?举例说明。
6.试比较苔藓植物、蕨类植物和种子植物的形态结构及其生活史特征。
7.被子植物的主要特征。
1.种(species)2.种群(population)3.双受精现象4.个体发育(ontogeny)5.系统发育(phylogeny)第二章植物区系空间分异与环境演变【学习目标】1. 认知类目标:掌握植物区系的概念,了解植物分布区的形成及演变原因,了解岛屿生物地理学理论及其应用,了解生物入侵的有关知识。
【重点、难点】1.植物分布区的形成及演变、岛屿生物地理学理论2.中国植物区系的特点及区划【复习思考】1.植物分布区的主要类型及形成原因。
2.物种形成的理论有哪些?3.影响植物分布区变化的因素有哪些?4.中国植物区系的基本特征有哪些?及分区5.岛屿生物地理平衡理论的主要内容是?影响岛屿植物区系的主要因素6.我国生物入侵的现状如何?7.世界植物区系分区1.植物区系(flora)2. 物种形成(speciation)3.地理替代种(vicarious species)4.成对种5.生物入侵(biological invasion)6.地理残遗分第三章植物生活与环境—植物生态类群的分化【学习目标】1. 认知类目标:掌握主要生态因子(光、水、温度)对植物个体生活的影响及植物的适应策略;了解营养元素、生物条件、地形条件及风、雪、火对植物的影响;熟悉生活型的概念,了解不同的生活型和生活型的不同分类体系,掌握植物生活史与适应策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