金属材料工程专业指导性培养方案
- 格式:doc
- 大小:488.00 KB
- 文档页数:19
材料科学与工程专业培养计划人才培养方案一、专业概述材料科学与工程专业是一门研究和探索现代材料科学的学科,旨在培养具备材料研发、制备、加工和应用能力的专业人才。
该专业主要涉及材料科学与工程、金属材料工程、非金属材料工程等多个方向,为学生提供全面、系统的材料学科基础知识,培养学生深厚的科学研究理论功底和较强的实践能力。
专业毕业生可以从事材料工程师、材料科学研究员等职业。
二、培养目标1.掌握材料科学与工程基础知识,具备系统研究材料的能力;2.具备材料研发、制备、加工、应用的综合技能;3.具备基础科研和工程实践能力,能解决材料领域的实际问题;4.具备团队合作和创新意识,能在跨学科环境中进行协作;5.具备良好的人文素养和社会责任感。
三、培养方案1.课程设置:-基础课程:材料科学与工程导论、普通化学、普通物理、工程数学、电子电工基础等;-专业课程:材料学基础、材料物理学、材料化学、材料加工工程、材料性能与测试、材料表面工程等;-选修课程:金属材料工程、非金属材料工程、高分子材料工程、纳米材料工程等;-实践课程:材料实验、材料工程实习、材料工程设计等。
2.实践教学:-实验实践:组织学生进行材料实验,培养学生动手实践的能力,加深对理论知识的理解;-实习实训:安排学生参与企业实习,熟悉材料工程实际应用情况,提升实际工作能力;-项目实践:组织学生参与科研项目,培养学生科研实践和团队协作能力。
3.专业实践活动:-学术交流:组织学生参加国内外学术会议、论坛、讲座等,拓宽学生视野,增强学术交流能力;-实践竞赛:组织学生参加各类学科竞赛,激发学生学习兴趣,培养创新思维和解决问题的能力;-社会实践:组织学生参与社会实践活动,了解社会发展需求,培养社会责任感。
四、教学手段1.采用多媒体教学手段,注重实验观察和实例分析,培养学生分析和解决问题的能力;2.引入案例教学,将学生置于真实的材料工程情境中,培养学生实际应用能力;3.建立实验室资源共享平台,提供丰富的实验教学资源,支持学生开展科研实践。
冶金工程专业培养方案2022冶金工程是以金属材料的提取、精炼、成型和应用为主要研究对象的一门工科学科。
冶金工程专业致力于培养掌握冶金与材料科学基本理论、基础知识和基本技能的高级科学技术人才,以及具有较强的工程实践能力和系统分析能力的高级工程技术人才。
本专业学生主要学习冶金学、物理化学、材料力学、材料学、材料工程、冶金设备与自动化电气技术等相关课程,并在实习和实践中掌握冶金工程实际操作的技能。
二、培养目标1.具有扎实的数理基础知识、冶金与材料学科基础理论和基础知识,具备较强的数学分析、计算机应用和实验技能。
2.具有系统的冶金与材料工程综合设计、规划、操作等基本技能。
3.具备较强的自主学习、独立研究和创新能力,具有运用所学知识分析和解决实际工程问题的能力。
4.具备较强的团队合作和社会交往能力,具有良好的工程伦理和职业素养。
三、培养对象1. 具有较好的数学、物理、化学等文理科基础的高中毕业生;2. 具有一定的工程制图基础和实际动手能力;3. 对冶金与材料科学感兴趣,愿意从事冶金工程与材料科学技术研究和应用的学生。
四、培养方案1.基础课程学习(1)数学:高等数学、线性代数与解析几何、概率统计;(2)物理:大学物理;(3)化学:无机化学、有机化学;(4)材料学科基础:金属材料学、非金属材料学、材料分析、材料机械性能测试;(5)冶金学科基础:冶金物理化学、材料热力学、冶金热加工原理、冶金自动控制原理;(6)其他基础课程:工程制图、大学英语等。
2.专业课程学习(1)冶金工程导论;(2)金属材料加工基础;(3)物理冶金学;(4)金属材料电化学;(5)金属材料腐蚀与防护;(6)金属材料表面工程;(7)金属材料表征技术;(8)金属材料制造技术;(9)现代冶金工艺;(10)金属材料设计与成型技术;(11)材料自动化与电气技术。
3.实践课程学习(1)冶金工程实习;(2)材料工程实验;(3)冶金设备维护与操作;(4)冶金工程设计实习;(5)材料加工与成型实践。
上海大学金属材料工程专业卓越工程师培养方案目录1. 上海大学金属材料工程专业培养标准 (4)1.1培养目标 (4)1.2知识、能力和素质要求 (4)2. 上海大学金属材料工程专业培养方案 (8)2.1培养方案制订的基本原则 (9)2.2培养方案制订的总体思路 (9)2.3课程体系框架和特点 (10)2.4教学大纲 (14)2.5 企业学习阶段培养方案 (23)附件: (26)1. 《材料科学概论B》课程教学大纲 (26)2.《科技英语》课程教学大纲 (28)3.《材料表征技术A》课程教学大纲 (30)4.《材料科学基础(一)(二)》课程教学大纲 (34)5. 《固态相变》课程教学大纲 (38)6.《金属凝固过程及组织控制》课程教学大纲 (40)7. 《金属材料学》课程教学大纲 (42)8. 《金属力学性能》课程教学大纲 (45)9. 《金属物理性能》课程教学大纲 (47)10. 《金属塑性成形原理》课程教学大纲 (50)11. 《传热学》课程教学大纲 (54)12. 《计算机在材料科学中的应用D》课程教学大纲 (56)13. 《耐磨技术与数值计算(专题研讨课)》课程教学大纲 (59)14. 《失效分析》课程教学大纲 (60)15. 《热处理工艺学》课程教学大纲 (63)16. 《金属焊接工艺基础》课程教学大纲 (65)17. 《金属塑性成形工艺A》课程教学大纲 (67)18. 《现代铸铁》课程教学大纲 (69)19. 《材料保护技术及其工程设计》课程教学大纲 (71)20. 《铸造非铁合金材料》课程教学大纲 (73)21. 《材料表面工程技术》课程教学大纲 (75)22. 《材料和热加工物理模拟技术》课程教学大纲 (77)23. 《金属材料的魅力(1)(研讨课)》课程教学大纲 (79)24. 《金属材料的魅力(2)(研讨课)》课程教学大纲 (80)25. 《材料类专业职业生涯培训》课程教学大纲 (82)26. 《复合材料》课程教学大纲 (85)27. 《材料制备技术新进展》课程教学大纲 (88)28.《模具设计与制造》实验课程教学大纲 (91)29. 《新型功能材料》课程教学大纲 (92)30. 《特种铸造技术》课程教学大纲 (96)31. 《材料起源、发展及未来(教授论坛)》教学大纲 (99)32. 《现代冶金与新材料(校友论坛)》课程教学大纲 (102)33.《金属材料工程实验技术(1)》实验课程教学大纲 (104)34. 金属材料工程实验技术(2)》实验课程教学大纲 (105)35. 《金属材料工程实验技术(3)》实验课程教学大纲 (106)36. 大学生科技实践(1)(2)教学大纲 (109)1. 上海大学金属材料工程专业培养标准1.1培养目标金属材料工程专业卓越工程师主要培养具备金属材料工程领域的基础知识,了解材料科学与工程领域的相关专业知识,能在现场从事产品的生产、营销和服务或工程项目的施工、运行和维护等方面工作,适应社会主义市场经济发展的高层次、高素质、德智体全面发展的科学研究与工程技术人才。
金属材料工程的培养方案一、培养目标金属材料工程专业培养旨在培养具有扎实的材料学理论基础,系统的金属材料加工与制造知识,较强的分析和解决实际问题能力,工程实践能力和创新精神的高级复合型人才。
二、培养方案金属材料工程专业以培养学生的工程实践能力、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和创新精神为目标,课程设置涵盖了材料学、材料加工与加工工艺、金属材料物理性能测试与分析、金属材料表面改性与涂层技术等方面。
课程设置既包括了理论学习,也包括了实际操作与工程实践,以期学生在学习过程中不仅能获得扎实的理论知识,同时还能积累宝贵的工程经验。
1. 材料学基础本课程立足于培养学生对金属材料的基本认识和理解,涉及金属晶体结构、缺陷结构与性能、金属材料的相变与组织性能关系、金属的力学性能等方面的内容。
2. 金属材料加工与加工工艺本课程重点介绍各种金属材料的加工方法,包括锻造、压力加工、粉末冶金等,通过课程学习和实际操作,学生可以了解到不同工艺对金属材料结构和性能的影响,以及如何选择合适的加工工艺以满足特定的要求。
3. 金属材料物理性能测试与分析本课程主要介绍了常见的金属材料物理性能测试方法和分析技术,包括金属材料的拉伸测试、硬度测试、冲击测试等,通过实验操作,培养学生对金属材料性能测试方法的掌握,并能够进行数据分析和结果解释。
4. 金属材料表面改性与涂层技术本课程主要介绍了金属材料表面改性的方法和技术,包括电化学处理、热处理、表面涂层等,通过实验操作,培养学生对金属材料表面处理方法的掌握,以及对表面涂层性能的理解。
以上为金属材料工程专业的培养方案,课程设置旨在培养学生扎实的理论基础和丰富的工程实践经验,以期每一位学生在毕业后都能够成为具有较强创新能力和实践能力的高级复合型人才。
希望这份培养方案能够为金属材料工程专业的学生提供一个全面系统的学习指导,成为创新的人才。
金属材料工程专业人才培养方案(工学,材料类,080405)一、专业简介金属材料工程专业2017年开始招生。
专业师资由专业基础教师和专业教师共22人组成,其中教授10人,副教授6人,博士16人,是一支具有材料科学与工程学科理论知识扎实、实践能力强、具有多学科方向交叉融合的高水平师资队伍。
专业依托我校化学实验中心,材料实验中心,机械实验中心等平台为学生提供良好的实验条件,在金属材料表面腐蚀与防护及无损检测方向具有一定的特色。
二、培养目标本专业毕业生期待毕业后5年内能达成下列目标:目标1:具有良好社会责任感、职业道德及人文素养;目标2: 能够进行金属材料技术与产品研发、工艺与设备设计和生产技术管理;目标3:在金属材料结构与分析、金属材料与复合材料制备、先进材料保护等领域具有就业竞争力,并有能力从事相关科学研究能力;目标4:具备团队合作能力、沟通表达能力和工程项目管理能力;目标5:具备创新精神、可持续发展理念和国际化视野,具有不断学习和适应发展能力。
三、毕业要求毕业生应同时具有知识、能力与素质三大方面的素养,共计12条培养标准。
(1)工程知识:能够将数学知识、自然科学、工程基础和专业知识用于解决复杂工程问题。
(2)问题分析:能够应用数学、自然科学和工程科学的基本原理,识别、表达、并通过文献研究分析复杂工程问题,以获得有效结论。
(3)设计/开发解决方案:能够设计针对本专业领域复杂工程问题的解决方案,设计满足特定需求的系统、单元(部件)或工艺流程,并能够在设计环节中体现创新意识,考虑社会、健康、安全、法律、文化以及环境等因素。
(4)研究:能够基于材料科学与工程基本理论并采用科学方法对复杂工程问题进行研究,包括设计实验、分析与解释数据、并通过信息综合得到合理有效的结论。
(5)使用现代工具:能够针对复杂工程问题,开发、选择与使用恰当的技术、资源、现代工程工具和信息技术工具,包括对复杂工程问题的预测与模拟,并能够理解其局限性。
金属材料工程专业人才培养方案一、培养目标与规格1.专业代码、名称专业代码:080202专业名称:金属材料工程2.专业培养目标本专业培养适应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和未来社会与发展需要,德、智、体、全面发展,培养具有坚实的自然科学基础和一定的人文社会科学知识,掌握系统的材料科学基本理论与金属工程应用技术、基本实验技能和科学创新研究方法,具备金属材料科学与工程等方面的知识,能在材料结构研究与分析、金属材料成形与控制、腐蚀与防护以及材料检测等领域,从事科学研究、技术开发、工艺和设备设计、质量检验、生产及经营管理等方面工作的高级工程技术人才。
3.专业培养要求本专业学生主要学习材料科学的基础理论,掌握金属材料的成分、组织结构、生产工艺、环境与性能之间关系的基本规律。
通过综合合金设计和工艺设计,提高材料的性能、质量和寿命,并开发新的材料及工艺。
毕业生应获得以下几方面的知识和能力:(1)掌握材料科学的基础理论;(2)掌握金属材料的专业基础理论知识;(3)掌握金属材料的成型和加工工程的专业知识和技术经济管理知识;(4)掌握金属材料制品的检测、产品质量控制和防护措施的基本知识和技能;(5)具有金属材料的设计、选用及正确选择生产工艺及设备的初步能力;(6)具有本专业必需的机械、电工与电子技术、计算机应用的基本知识和技能;(7)具有研究开发新材料、新工艺和设备的初步能力;4.主干学科与相近专业主干学科: 材料科学与工程学科相近专业:无5.主要课程材料概论;材料科学基础;材料工程基础;材料成形技术,材料科学分析测试方法;材料性能学;材料力学6.学制及学分要求学制四年,修满160.5学分方能毕业。
其中通识教育课程34学分,学科基础教育课程40学分,专业教育课程50.5学分,实验实践教育课程26学分,综合素质教育课程10学分。
7.授予学位工学学士学位二、金属材料工程专业教学计划1.通识教育课程(34学分)2.学科基础教育课程(40学分)3.专业教育课程(50.5学分)(1)基础课程(32.5学分)(2)限选课程(12学分)(3)任选课程(至少修满6学分,可由科技创新的学分冲抵)4.实验实践教学课程(26学分)(包括课程设计、课内实践、各种实习实训、毕业设计等)5.综合素质教育课程(10学分)注:全校通选课程本科生在校四年中至少选修4学分。
Metallic Materials Engineering(门类:工学,专业类:材料类,专业代码:080405)一、专业培养目标本专业培养具有良好的人文社科素养和职业道德,具备创新思维和一定的国际视野,系统掌握金属材料工程专业基础知识,具有工程实践应用能力,在海洋装备、轨道交通、机械制造、石油和煤炭等行业,从事新材料、新工艺和新技术研发、生产技术开发和过程控制、工程设计、企业管理和教学科研等工作,拥有社会责任感和使命感,德智体美劳全面发展的应用创新型人才。
毕业5年左右应达到如下培养目标:目标1:身心健康,具备良好的敬业与创新精神、人文社会科学素养、社会责任感和工程职业道德,关注全球和社会问题,具有质量意识、环境意识和安全意识,在工程实践中综合考虑法律、安全、环境和可持续发展等因素。
目标2:熟悉材料科学与工程及相关领域前沿发展现状和趋势,具备从事金属材料工程领域科学研究、工程设计和技术服务等工作所需要的数学、自然科学、工程基础和专业知识,能够运用现代工具研究和解决生产中与金属材料相关的设备、工艺和产品质量等方面出现的复杂工程问题。
目标3:具备一定创新能力,能够从事金属材料和相关领域的工程设计、应用研究和生产管理工作,胜任研发/设计工程师或质量工程师等职责。
目标4:拥有团队合作精神和国际化视野,能够在多学科和多元文化环境中进行有效沟通和交流,作为企业的技术或管理骨干,具备工程项目的管理能力。
目标5:拥有自主获取知识、终身学习和自我提高的能力,通过继续教育或实践不断拓展自己的知识和能力,持续提高专业素养和自身素质。
二、毕业要求学生通过学习金属材料工程专业的基本知识和基本技能,具备适应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经济发展、面向一线的应用创新型人才所需要的知识、能力和素质。
本专业毕业生应达到以下要求:1.工程知识:能够将数学、物理、化学、机械、力学、电工电子和专业知识用于解决金属材料工程领域复杂工程问题。
2.问题分析:能够应用数学、自然科学、工程科学基本原理和材料研究方法,结合文献研究对金属材料工程领域复杂问题进行识别、表达和分析,以获得有效结论。
基于OBE理念的金属材料工程专业导论课程教学改革路径—
—以百色学院为例
聂洪波;李德贵
【期刊名称】《教育进展》
【年(卷),期】2022(12)8
【摘要】专业导论是大学新生了解本专业概况的入门课程,也是实现工程教育人才培养目标的先导课程,对大学生毕业要求的达成至关重要。
基于OBE理念的金属材料工程专业导论课程,解决了课程目标与毕业要求脱钩的问题,采用了反向设计正向
实施的原则,确定了课程目标与相应毕业要求的支撑关系,建立面向产出的课程教学
评价机制。
通过本课程,学生理解专业人才培养目标和毕业要求,达成特定德育目标、部分工程素养和发展能力,掌握专业课程设置和进度安排等。
专业导论在宣贯OBE
理念人才培养方案的同时,课程设计自身也在贯彻OBE理念。
【总页数】7页(P2805-2811)
【作者】聂洪波;李德贵
【作者单位】百色学院材料科学与工程学院百色
【正文语种】中文
【中图分类】G64
【相关文献】
1.基于CDIO工程教育理念下的专业导论课程教学改革研究——广东白云学院服
装设计与工程专业导论课程教学改革实践2.基于CDIO工程教育理念下的专业导
论课程教学改革研究——广东白云学院服装设计与工程专业导论课程教学改革实践3.OBE理念下课程思政与"金课"融合教学探索与实践
——以轨道交通车辆工程专业导论课程为例4.基于OBE理念的专业课程教学改革与实践
——以"无机非金属材料工学"为例5.基于OBE理念的历史学专业基础课程的教学改革路径--以“人文科学导论”课程为例
因版权原因,仅展示原文概要,查看原文内容请购买。
常州大学金属材料工程专业本科培养方案(专业代码:080405)一、指导思想以邓小平同志提出的“教育要面向现代化,面向世界,面向未来”的思想为指导,以较厚的基础、较宽的专业口径、较强的工程应用能力和较高的综合素质和适应能力为基本出发点,兼顾相近学科之间的交叉,在总结本专业毕业生在各行业工作的实际状况和社会对本专业毕业生知识结构、能力要求的基础上制定此培养方案。
二、专业培养目标本专业培养掌握坚实的自然科学基础,有一定人文社会科学基础知识、计算机基础和外语能力,掌握较宽厚系统的材料科学与工程基础知识,受到较强工程技术和研究技能训练,能在冶金、材料结构研究与分析、金属材料制备、金属材料成形等领域从事科学研究、技术开发、工艺和设备设计、工程设计与技术改造、生产及经营管理等方面工作的复合型人才和材料质量检测与分析、零件失效的综合分析、表面工程与防护技术的高级科技人才。
本专业毕业的学生,既可从事材料性能改进、质量控制、开发新材料、新工艺和新技术等材料科学与工程领域的科技工作,又可承担相关专业领域的教学和管理工作。
三、毕业生的基本要求本专业以材料科学的四个基本要素(材料的结构、加工、表征和性能)为框架,以材料的组织与结构―――材料的性能与用途―――材料的设计与制备为主线,构成了本专业的课程体系与主要教学内容。
本专业具有专业面宽、专业基础雄厚的特点,通过各方面的学习与训练,可使学生在知识、能力、素质等方面得到较大提高。
1.思想道德拥护中国共产党的领导,热爱祖国,热爱社会主义;具有富国强民、振兴中华的理想;具有强烈的事业心和高度的责任感;具有辩证唯物主义的世界观、高尚的精神境界及文明的行为举止。
2.知识结构(1)系统掌握本专业所必需的自然科学、技术科学及人文社会科学的基础知识和材料科学的基本理论;具有较全面的金属材料领域的研究开发、加工成型、工艺与设备设计等方面的必备知识,了解本专业领域的发展趋势;具有机械、控制、经济管理等领域的相关知识。
金属材料工程专业培养方案一、专业定位与培养目标专业定位:金属材料工程专业学生具有较深厚材料科学基础,熟悉材料研究有关的基本理论与实验方法,掌握材料加工原理,能够进行金属材料的工艺设计。
至少掌握一门外语,并有一定的金属材料生产和制备技术与技能,了解有关领域的发展趋势。
毕业生能够在机械、冶金、电子、军工、航空航天等部门从事金属材料的生产、研究和开发工作,并可以进一步培养成为高级材料科学研究人才,在科研单位和高等院校从事科研和教学工作。
培养目标:本专业培养德、智、体、美全面发展,掌握材料科学与工程基本知识和金属材料工程专业知识与技能,能在金属材料的制备、检测、加工与成形等领域从事科学研究、技术开发、工艺和设备设计、生产经营管理等方面从事专业工作,具备创新意识的高素质工程技术人才。
具体要求:1. 热爱祖国,拥护中国共产党的领导,坚持党的基本路线,掌握马列主义、毛泽东思想、邓小平理论和三个代表重要思想的基本原理,树立正确的人生观、价值观。
具有良好的学风和心理素质,以及高尚的职业道德。
2. 较系统地掌握材料科学与工程的基础理论。
3. 具有金属材料工程专业所必需的专业知识和实验技能,了解学科前沿及发展趋势,具有创新能力和实践能力。
4. 具有本专业必需的机械制图、计算、测试和文献检索等基本技能及较强的计算机和外语应用能力。
5. 具有一定的实验设计、结果分析、撰写论文和参与学术交流的能力。
6. 具有金属材料的设计、选用及正确选择成形生产工艺及设备的初步能力,以及研究开发新材料、新工艺和设备的初步能力。
7. 具有较强的自学能力、创新意识和较高的综合素质。
二、学期与学制学期:每学年分为秋季、春季和夏季三个学期,夏季学期为选择性学期,不列入学期排序。
学制:标准学制4年,学习期限3—6年。
三、毕业学分及授予学位毕业学分:160学分授予学位:工学学士四、专业核心课程材料科学与工程、工程制图、机械设计基础、电工与电子技术基础、计算机信息技术、材料力学、材料科学基础、材料的力学性能、工程材料学、金属材料学、材料制备技术、材料分析技术、材料加工原理、材料成型CAD/CAM 、模具设计与制造等。
金属材料工程专业指导性培养方案
部门:机械与汽车工程学院
部门负责人:许德章
审核:陶庭先
校长:干洪
制订日期:2013年4月
一、培养目标与基本要求
培养目标:
本专业培养德智体美全面发展、诚信实干、基础扎实、实践能力强、综合素质高、具有创新精神,具备金属材料基础理论、铸造及热处理、表面工程等专业方向相关的工程技术知识,能在冶金、金属材料的制备、金属材料的铸造成型及热处理、材料结构研究与分析、材料表面处理等领域从事科学研究、技术与产品开发、工艺和设备设计、生产和经营管理等方面的应用型高级工程技术人才。
基本要求:
1、热爱社会主义祖国,拥护中国共产党的领导,树立正确的人生观、世界观和价值观,具有良好的思想品德、社会公德和职业道德。
2、掌握专业所需的基础科学理论知识,掌握本专业扎实的专业基础理论及必要的专业知识,具有本专业所必需的基本技能,具有良好的业务素养。
3、掌握科学的思维方法,具有创新能力和较强实践能力,具有较强的终身学习能力、获取及处理信息能力。
4、具有良好的心理素质和适应能力,掌握科学锻炼身体的基本技能,受到必要的军事训练,达到国家规定的大学生体育和军事训练合格标准。
毕业生应获得的知识和达到的能力:
1、掌握金属材料的铸造成型及热处理、材料表面处理、材料耐蚀与磨损的基础理论,以及表面处理、腐蚀与防护、耐蚀与磨损等方面的专业知识和技能;
2、掌握金属材料铸造成型工艺及设备的设计与制造方法;
3、掌握电镀、化学镀、涂装、真空镀、离子喷涂等原理与工艺方法;
4、具有从事金属材料及其耐蚀、耐磨及防腐材料的研究,正确地制定生产工艺及选用设备的初步能力;
5、具有本专业必需的机械、电工与电子技术、计算机应用的基本知识和技能;
6、具有研究开发和应用新材料、新工艺和相关设备的初步能力;
7、具有较强的创新意识及获取知识和运用知识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
业务范围:
1、从事金属材料的铸造成型及热处理、表面工程、材料的腐蚀与防护等行业的技术工作;
2、从事金属材料的设计、制备、成型及其性能的检测与分析;
3、从事材料生产组织、技术管理和材料性能的检测、缺陷分析等技术监督工作;
4、从事金属材料生产技术管理、设备维护运行管理和经营销售等工作;
5、从事金属材料工程方面的科研、教学等工作。
二、专业方向
金属材料工程
三、学制:本科四年
四、主干学科、主要课程、主要实践教学环节
主干学科:材料科学与工程
主要课程: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毛泽东思想和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概论、高等数学Ⅰ、大学英语、画法几何及机械制图I、机械设计基础Ⅱ、工程力学Ⅱ、材料化学、材料科学基础、材料力学性能、金属固态相变原理、金属材料学(Metal Material Science)、表面工程学、液态成型原理、电化学原理、铸造工艺学主要实践教学环节:专业认识实习、专业生产实习、专业综合设计/实验、毕业设计(论文)
五、课程配置流程图、专业教育内容与课程体系
金属材料工程专业教育内容与课程体系
金属材料工程专业实践教学内容与体系
六、专业指导性培养计划表:见表一~表七。
表一、各教学环节学时分配表
表二、实践教学环节表
毛泽东思想和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概论(1)(2) 高等数学Ⅰ(1)(2)
2、每生还必须从全校公共选修课中选满至少80学时的公共选修课。
在完成第一专业学业的基础上,完成以上课程的学习,可以获得安徽工程大学辅修专业证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