林下食用菌栽培技术
- 格式:wps
- 大小:14.50 KB
- 文档页数:5
林下食用菌栽培技术林下食用菌栽培技术林下食用菌栽培技术就是利用水源方便干净的空闲林地,充分利用其遮阴、散射光充足、通风好、温湿度适宜等有利条件生产食用菌的一种新型栽培模式。
以香菇为例。
1 菌棒的运输和摆放当菌棒的3个接种点菌丝圈基本成环时,运往林地里摆放。
运输时应注意轻拿轻放,不要使菌棒有破口,避免污染,更要注意不要使菌棒折断。
运输途中温度应控制在32℃以下,高于35℃菌丝停止生长,高于40℃超过2 h菌丝将烧死。
菌棒运到林下“井”字型码放,每3 d倒垛1次;也可直接平铺于林下地面,每隔几天滚动1次;最好直接上架入棚,不用倒垛、滚动。
此间温度管理适温22℃~26℃,要及时掀膜通风降温,中午前后可适当喷水降温,一般要求少量即可。
2养菌转色2.1管理。
经过15~20 d,当白色菌丝基本长满菌棒,菌棒全部转白并有大部分出现瘤状突起,方可进行下一步的扎眼放气,以加快菌丝的生理成熟,一个菌棒可扎100个左右微孔。
此时应注意:菌棒失水多的将孔减小、减少,不使之过分失水。
扎眼后,棚内湿度70%左右,温度20℃~22℃;12℃以下不利转色,大于30℃会造成菌丝伤害,此时菌龄已达80 d以上,正处于转色及子实体原基分化形成期。
扎眼后5~7 d,浇水闷棚2~3 d。
当菌棒内白色菌丝全部长出白色绒毛并吐黄水时,大通风,使白色绒毛倒伏黄水变干,菌棒即转变成棕褐色,转色完成。
2.2注意问题2.2.1 高温高湿条件下,链霉菌发生较多应及时用柴油或机油浸蘸,以防止扩散传染。
2.2.2只有在白色菌丝长满后才可进行扎眼放气,促进菌丝向生理生长转化,不可过早,否则不利转色。
2.2.3浇水闷棚的2—3 d内,不可见大风,否则不利转色。
色度以棕褐色为宜,浅则产量低品质不佳,深则产量低但品质好。
2.2.4养菌转色期内菌袋内有出小菇现象。
3脱袋排场3.1 当整个菌袋内2/3以上转成棕褐色时,可脱袋排场。
菌棒于棚内架上交错摆放,菌棒问距lO cm,4个延长米140个菌棒,每延长米35个左右。
北方速生林下食用菌的高效栽培技术考虑到食用菌对栽培环境的郁闭性具有一定的要求,在进行食用菌栽培时,应结合林区的林分状况,采取适当的措施为食用菌营造良好的生长环境。
一般而言,林区树龄在4-5年且长势较好的区域可以直接进行食用菌栽培,对于部分树木长势较差,枝叶不是特别茂盛的区域,需要适当添加遮阳网来提升林下空间的郁闭性。
根据林分结构的不同,进行食用菌栽培时的作业方法不同,当树木行间距为3×6m时,可以选择搭建两个拱棚进行食用菌培育,但受到空间限制,会给食用菌栽培带来一定的难度。
此外还应考虑到光照度对食用菌栽培质量的影响,适当覆盖遮阳网。
二、菌种选择和茬口配置根据食用菌的生物学特性及从成本、效益、市场以及林下栽培试验及食用菌栽培技术的难易程度等多方面考虑,通过筛选最终确定了5种适合北方林下栽培推广的品种。
分别是:平菇、鸡腿菇、黄背木耳、杏鲍菇、香菇。
为了合理利用时间,充分利用设施和土地,将食用菌高、低温品种搭配,安排合理的茬口衔接。
主要有:低温平菇-高温平菇、高温香菇或黄背木耳-鸡腿菇;鸡腿菇-高温香菇、高温平菇或黄背木耳-鸡腿菇;杏鲍菇-黄背木耳、高温平菇或高温香菇-鸡腿菇。
三、合理配置栽培料适宜食用菌生长,成本低,产量高的培养料配方:木屑60%、棉子皮20%、麸皮12%、玉米面3%、蔗糖1%、石膏粉1.5%、磷酸二铵1%、其它1.5%(包括各种微量元素)。
料水比为1∶1.1-1.3。
四、灭菌方法改变原来灶式灭菌时间长、容量小、劳动力强度大等缺点,实现了规模化灭菌,短时间达到良好效果。
密封罩选用耐高温、寿命长的塑料薄膜两层,外罩一层花格布,组成一个密封的大空间,该空间可容纳菌棒4500个,是原灭菌灶容量的4.5倍。
配料装入配料袋后,直接按规格摆放在一起,罩上灭菌罩送入常压蒸汽进行灭菌。
4小时后罩内温度可升至100-110℃,恒定后维持18-20小时即可。
这种灭菌方法与传统灭菌方式相比具有:灭菌容量大、操作方便、大大降低劳动强度、灭菌质量好、无死角、不会出现烧焦或灭菌不周现象、时间短、周转快、成本比原来降低80%以上,而且可移动,使用方便,便于工厂化生长。
林下种菌技术路线
林下种菌技术是一种利用天然树林或人工种植林带养殖食用菌的
技术。
其主要特点是充分利用林下生态环境,不仅可以免费利用树干、树枝等废弃物,还能最大限度地保护生态环境,防止土地荒漠化及破
坏森林资源。
林下种菌技术主要包括以下几个环节:
1. 布袋制作:选用优质的菌包材料,将其装入菌袋中,加入种
菌草和玉米等辅料进行培养,以培育出健康的菌种。
2. 培养技术:在宜温宜湿、通风透气的环境中进行培养,为菌
体提供充足的养分和水分,促进其快速生长。
3. 种植管理:将培养好的菌袋埋在林下深度适当的地方,并定
期进行通风、浇水、施肥、病虫害防治等管理工作。
4. 收割处理:在菌体生长到预定大小后,进行采摘,处理干燥
或加工,最终得到高品质的食用菌。
以上是林下种菌技术的基本路线。
通过不断地提高技术水平和管
理能力,可以取得更好的种植效果,为人们提供更加健康、绿色、安
全的食品。
几种常见的林下食用菌栽培技术1.林下黑木耳地摆免设施栽培技术黑木耳非常适合林下栽培,可以采用地摆栽培。
免搭建设施,适当安装喷水装置即可。
林地可以选用板栗林、油松林、杨树林等。
①菌袋码袋南方长棒靠在立架上,短棒采用地摆模式在地上相距10cm打穴码放。
菌袋间距10cm,每平方米可摆20~25袋。
②开口每个16.2×35cm的菌袋刺孔120~180个为宜,孔径大则孔数少,孔径小则孔数多。
孔深在0.5cm之内最好。
③催芽利用草帘子、塑料膜及微喷等设备集中打造耳床出耳条件,促使耳芽快速形成。
将恢复好的菌袋,经过消毒处理、开口后,摆在床上,袋间距2~3cm,每平米45~50袋。
上覆盖塑料膜后盖上草帘子或遮阳网(75%),菌床两头及床边每隔4~5米设通风口。
耳床温度控制在15~24℃,湿度控制在80~90%。
大约经7~10天,原基可形成,15天左右形成耳芽,便可进行分床管理。
④育耳管理使用微喷喷水。
看温度浇水、看天气浇水;干干湿湿、干湿交替,干要干透,湿要湿透。
出耳芽后,可揭去草帘,每天早、晚喷雾状水,最好用微喷。
初期因耳片抗逆性差,要勤喷、轻喷、细喷。
当耳片长至扁平或圆盘状时,应适当加大喷水量,但要注意干湿交替管理。
⑤采收晾晒及时采收:耳片完全展开,边缘开始变薄。
及时干制:搭建晾晒床架,铺设专用晾晒网,顶上附有遮雨布,可提高晾晒效率,保证耳片的洁净度,利于控制耳型。
2.林下栗蘑简易设施栽培技术栗磨鲜嫩的子实体香味浓郁,味道鲜美、口感极佳,干品形同佳丽舞裙,故名“舞茸”。
除了味美,栗磨同时还有较高的营养价值和药用价值。
栗蘑与板栗林、苹果林等间套种,实现仿野生栽培。
除生产外,具有观赏价值,采摘趣味性强。
①栽培过程仿野生栽培栗蘑的适宜出菇期在5月上旬至10月上旬。
清明节前后覆土栽培较好。
栽培环节:挖畦、消毒、包帮、脱袋、摆棒、覆土、浇水、搭建小拱棚、出菇管理。
②出菇管理根据栗蘑生长特性,大致分为两个阶段:出菇前阶段和出菇阶段。
山东省依托食用菌良好的研发、种植基础和丰富的资源,已成为我国食用菌生产规模和产业发展强省,食用菌总产量、总产值和出口创汇等产业综合指标稳居全国前三位[1-2]。
从20世纪80年代以来,全省食用菌科研人员和食用菌从业人员努力探索、大胆创新,先后研究了利用棉籽壳、果树木屑、玉米芯、稻草、玉米秸秆等进行替代料栽培的技术,逐步建立了室内、塑料大棚、山洞、林—菌、菜—菌等多种生产模式,实现了周年产菇[3]。
食用菌产业的快速发展,为引领乡村振兴、助力精准扶贫、改善生态环境、增加农民收入做出了积极贡献。
林下栽培食用菌(“林—菌”模式)是近年来兴起的林下种植经济模式,与其他食用菌栽培模式相比,林下栽培食用菌具有基础设施投入低、管理简单、生境回归、口味独特等特点,既可以实现生长空间的充分利用,而且在水、温、气、热等环境因素方面互补互惠、共生循环,是一种比较典型的资源节约型、环境友好型农业生产模式。
但同时因为各地的经济树种不同且存在较多的局部环境气候类型,这就对选择适宜的食用菌种类、培养基料、管理技术等有了更高的要求。
因此,发展林下栽培食用菌要因地制宜、因时制宜地选择适合当地的食用菌菌种和管理模式,及时调整管理技术,以获得更好的社会效益和经济效益[4]。
1林下栽培食用菌种类《吴菌谱》中记载,“出于林者为蕈,地者为菌”[5],说明食用菌的原生地都是在自然环境中,所以大部分食用菌品种都可在林下人工栽培。
山东省林下食用菌常见的品种主要包括香菇(Lentinusedodes )、大球盖菇(Stropharia rugosoannulata )、黑木耳(Auricu ⁃laria auricula )、灵芝(Ganoderma lucidum )、平菇(Pleurotus ostreatus )、草菇(Volvariella volvacea )等。
2林地选择及处理发展林下栽培食用菌的地块要求有便利的交通条件,尽量选择速生杨、银杏等枝干挺拔、有适合的遮阳密度且不形成郁闭层的现有经济林,林地周围有洁净水源、排灌方便,没有空气污染,以保证食用菌的安全生产和产品的安全性。
林地栽培食用菌技术林地栽培食用菌技术常规食用菌生产主要有两种模式。
一是工厂化生产,但对设施条件要求较高,一般投资都在上千万元以上,因此发展有局限性,不宜大范围推广;另一种是家庭式生产模式,主要以温室、大棚为栽培场所,菇房和生产设备相对比较简陋,散布在近郊各区,难以规模化生产,而且每亩菇棚投入需要5万元以上,大面积发展同样受限。
这两种固定设施的生产模式由于连年生产,容易造成环境恶化,杂菌丛生,病害加重,造成减产甚至绝收;防病用药还有造成产品污染、农药超标的危险。
林菌生态反季节间作高产具有许多好处。
一是能充分利用林地资源,林菌共生互补,自然和谐。
林地可为食用菌提供凉阴和氧气,食用菌栽培管理同时为树木提供水分,出菇后菌糖还田又是优质肥料。
二是大大简化了食用菌栽培措施,降低了生产成本。
林地栽培食用菌只需建小拱棚或盖地膜即可。
三是林地小气候使可栽培食用菌品种增多。
利用棚室高温季节只能种植草菇、灵芝等少数品种,由于林地阴凉、温度较低,高温季节除可种植耐高温品种外,还可种植香菇、双孢菇、平菇、鸡腿菇、木耳等多个品种。
四是栽培模式多。
林地栽培模式可采用地床、覆土、半覆土、浅沟、卧栽或立栽等。
五是可进行周年栽培。
冬季林地内日光照射使菇棚温度上升,夜间盖草帘保温,也可进行生产。
林地食用菌栽培的模式1.林间覆土畦栽食用菌。
所谓畦栽是指选取林间空地挖成一定长和宽的畦坑,然后再进行播种栽培的方法。
适合畦栽的食用菌有平菇,鸡腿菇、姬松茸等。
2.林间地表地栽食用菌。
所谓地栽食用菌,即是将菌袋放在林间地表面上让其生长子实体的方法。
适合地栽的食用菌有香菇、黑木耳、黄背木耳等。
3.林间立体栽培食用菌。
立体栽培主要是采取利用林地空间,挂袋出菇出耳的栽培方法。
适合立体栽培的食用菌有黑木耳、黄背木耳、猴头等。
林地食用菌栽培茬口安排选择管理看护方便,地势平坦,水源充足,3年生以上的人工林地进行栽培生产。
林地栽培食用菌应选择抗逆性强,适应性广的中、高温型高产菌株。
林下菌菇种植实施方案林下菌菇种植是一种环保、高效的农业生产方式,通过利用森林资源,种植各类食用菌菇,不仅可以提高森林资源的综合利用效益,还可以增加农民收入,改善生态环境。
因此,制定一套科学合理的林下菌菇种植实施方案,对于推动农业结构调整,促进农业可持续发展具有重要意义。
一、选址。
选择适宜的地理环境和气候条件是林下菌菇种植的关键。
一般来说,选择海拔800米以下的山地,地势平缓,土壤肥沃,阳光充足,水源充足的地方更为适宜。
同时,要考虑附近交通便利程度和市场需求情况,以便后期销售。
二、菌种选择。
林下菌菇种植的主要品种有木耳、香菇、平菇、松茸等。
在选择菌种时,要根据当地气候条件和市场需求来确定,同时要选择优质的种苗,保证菌种的品质和产量。
三、基础设施建设。
林下菌菇种植需要建设菌棚、水源、通风设施等基础设施。
菌棚的搭建要考虑通风、遮阳、保温等因素,保证菌棚内的适宜生长环境。
同时,要建设水源设施,保证灌溉和菌棚内湿度的需求。
四、管理技术。
林下菌菇种植的管理技术主要包括菌种接种、菌棚管理、病虫害防治等方面。
在菌种接种方面,要保证接种质量和数量,控制好接种时间和接种量。
在菌棚管理方面,要定期通风、浇水、施肥,保证菌棚内的温湿度适宜。
在病虫害防治方面,要采用生物防治和物理防治相结合的方式,减少化学农药的使用,保证菌菇的品质和安全。
五、市场销售。
林下菌菇种植的最终目的是销售,因此要根据市场需求,制定销售计划,寻找销售渠道,提高产品附加值。
可以通过农产品批发市场、电商平台、农产品合作社等多种方式进行销售。
六、风险防范。
林下菌菇种植过程中存在各种风险,如气候风险、市场风险、病虫害风险等。
因此,要制定相应的风险防范措施,降低风险带来的损失。
总之,林下菌菇种植实施方案的制定需要全面考虑种植环境、菌种选择、基础设施建设、管理技术、市场销售和风险防范等因素,科学合理地制定种植计划,以保证林下菌菇种植的顺利进行和取得丰收。
如何种植林下食用菌_食用菌种植的种植方法(2)食用菌栽培方法:食用菌畦地栽培法畦地栽培,不需搭建菇房和床架,是一种投资少,成本低,周期短,见效快的栽培方法。
畦地要选地势高爽、背风、排水畅通的空闲地。
按南北向整成宽0.8—0.9米,长10—15米的长形畦,畦中间挖一条宽17厘米,23厘米,宽13厘米的土埂,两畦间留一条深33厘米,宽40厘米的沟,以便行走和管理操作。
畦床上喷洒20%的氨水或撒菜籽饼粉驱杀害虫。
栽培时,先用1%石灰水浸泡培养料24小时,然后捞起用清水冲淋至ph值7.5—8,沥去多余的水分,即可铺料播种,按铺一层料,撤一层菌种,共分 3层,料厚15厘米左右。
播好种后用木板将料层轻轻拍平压紧,使菌种与培养料紧密结合,以利菌丝恢复生长,防止干燥和抑制杂菌污染小播种后,菌床上搭环形棚架,上盖塑料薄膜和草帘。
开头3—4天,为菌丝恢复和定植时期,以保温、保湿为主,要盖紧塑料薄膜,若菌床内温度超过25℃时,可在早晚打开畦两头的薄膜通风降温。
5—7天后,菌丝长入培养料内应进行适当通风,以减少料面水分,促使菌丝向料层内生长。
当菌丝长到料厚一半时,可加大通风量,使菌丝尽快向料深层生长,料面干燥,长出的菌丝生活力强,粗壮。
20天左右菌丝长透培养料,应加强通风和增加光照,并适当喷水,促进子实体迅速形成。
管理上主要通过揭闭薄膜和草帘,并适当喷水,调节水、热、气、光等条件,以满足菇体的良好生长,当菇体充分长大至成熟即可采收。
食用菌栽培方法:食用菌一体化种植模式食用菌一体化栽培模式是食用菌种植获取优质高产的有效途径之一,此方法种植食用菌,能有效提高食用菌产量,延长出菇时间,增加单产,也能促使蔬菜获得二氧化碳,达到了互利的目的,通过定陶县多种经营服务中心和食用菌工作站,几年的实验与推广,增产效果明显,菇房和菜棚建造模式如下:1、双孢菇养菇房建造模式养菇房为水泥砖结构,东西走向,长50M,宽9M,前后墙高2.8M,每隔2M有一竖排通气孔,通气孔大小为25×30CM,山墙高3.8M。
林下食用菌栽培与管理技术林下栽培食用菌是近几年兴起的林下经济产业模式之一,两者不仅生长空间互补,而且在光、气、水、温等因素的利用上互补互惠、循环相生、协调发展,成为各地区发展农村经济、促使农民脱贫致富奔小康的一项产业,真正体现了“以林养菌、以菌促林”的良性循环。
与其他食用菌栽培方式相比,林下栽培具有成本低、管理简单的特点,而我国幅员辽阔,森林资源丰富,可实现较好的经济效益和生态效益。
但同时我国地理、气候复杂,森林种类繁多,这就导致各地食用菌菌种、培养料、管理技术差异较大,因此,要因地制宜、因时制宜地选择适合当地的食用菌菌种和管理模式,也可以与休闲观光农业进行结合,促进该产业的健康持续发展,获得更好的社会效益和经济效益。
林下栽培食用菌种类我国食用菌种类丰富,大部分现有的食用菌可在森林中人工栽培包括香菇、草菇、鸡腿菇、双胞蘑菇、黑木耳、灵芝、羊肚菌、大球盖菇、蜜环菌、竹荪、灰树菇、茶树菇、平菇、姬松茸等,还有很多人工驯化的野生菌,也可在林下人工栽培。
要求栽培食用菌的林地及周围环境水源和空气无污染,确保林地生态环境良好和产品质量的安全性。
在水源无法保证的情况下,可通过安装管道引进自来水或者打井抽取地下水,以确保水质符合生活用水的标准。
林地在栽培食用菌前要进行相关处理,做好畦床、排水沟以及残枝废叶清理等工作,畦床的长、宽度根据具体栽培的菌种确定,畦床做好后需晾晒几天,然后在其表面及周围撒一层石灰进行杀菌消毒。
林下食用菌栽培基质林下食用菌栽培的基质和其他栽培方式所用的基质基本一样,大多都是采用一些农业下脚料,比如麦秸、玉米秸秆、玉米芯、棉籽壳、木屑、麸皮、米糠、废木材等。
具体应选用何种基质还需依据食用菌不同种类的营养需求、生物学特性、栽培地的资源条件和原料的市场价格来定。
食用菌按其栽培所需的原材料可分为木腐菌和草腐菌。
木腐菌以香菇为例,常用培养基配方有:(1)木屑78.0%、麦麸20.0%、石膏1.0%、蔗糖1.0%;(2)秸秆培养基:棉籽壳30.0%、杂木屑30.0%、玉米芯20.0%、麦麸18.0%、蔗糖1.0%、过磷酸钙0.5%、石膏0.5%;(3)其他培养基:甘蔗渣45.0%、杂木屑35.0%、麦麸18.0%、石膏1.8%、磷酸二氢钾0.2%。
林下食用菌的栽培与管理模式研究二、林下食用菌的栽培与管理模式1. 栽培环境选择林下食用菌的栽培环境选择是其成功栽培的关键。
一般来说,林下食用菌栽培地点选择在海拔800-1500米的山地,因为这个海拔范围内的气温、湿度和光照条件都适合食用菌的生长。
地形应选择平坦开阔的地块,以便进行大面积的菌棒培育和管理作业。
2. 基质选择与处理林下食用菌的基质主要是木屑、秸秆、玉米芯等农作物秸秆类废弃物,采用混合比例适当、水分合适的基质可提高菌棒的接种率和产量。
基质需要进行合理的处理,主要是破碎、蒸煮、晾晒等工序,以提高基质的透气性和保水性,降低基质中的杂菌菌种数量。
3. 菌棒的制备与接种菌棒是林下食用菌栽培的关键环节,其制备与接种的质量直接影响着菌棒生长的情况和产量。
菌棒的制备包括原料混合、包袋、压实、灭菌、接种等工序,接种过程中需要注意保持无菌状态,避免外界杂菌的污染。
4. 管理与维护林下食用菌在生长过程中需要进行适当的管理与维护,主要包括适时的通风换气、日常的保湿喷雾、病虫害的防治等。
对生长过程中的不良环境反应,及时调整温湿度等条件,以保证生长环境的稳定性。
5. 收获与加工林下食用菌一般在生长1-2个月后即可收获,在采摘时应注意轻拿轻放,避免损伤菌丝体,影响下一轮产量。
收获后,及时进行初加工,如去根、清洗、晾晒等,保证产品质量。
三、林下食用菌的优势及面临的挑战1. 优势林下食用菌的种植不仅可以利用废弃的农作物秸秆等资源,减少了农作物秸秆的焚烧污染,还可以增加农业产值,提高农民收入。
林下食用菌的种植方式利用了天然的生态环境,对土壤和森林资源具有较低的影响,符合可持续发展的理念。
2. 面临的挑战林下食用菌的种植存在一些挑战,主要包括菌棒制备工艺的标准化、菌棒接种技术的提高、病虫害防治技术的提升等方面的问题。
由于市场对于林下食用菌需求的不断增长,林下食用菌的品种研发和产品加工技术亟待提高。
四、林下食用菌的栽培与管理模式优化1. 技术创新针对林下食用菌种植中存在的问题,需要加大对菌棒制备工艺的研究和改进,提高菌棒接种率和产量;同时加强病虫害防治技术的研究,开发新的绿色防治产品,减少对环境的影响。
发展林下食用菌种植的技术需求1. 引言1.1 概述概述:林下食用菌种植技术是指将食用菌种植于林地底下的一种农业生产方式。
随着人们对绿色、有机食品的需求逐渐增加,林下食用菌种植作为一种可持续发展的农业模式,被越来越多的农民和投资者所青睐。
林下食用菌种植技术的出现,一方面弥补了传统农业生产对于土地的过度利用和环境的破坏;另一方面,也为林地资源的合理利用提供了新思路。
相比于传统的露天或温室种植模式,林下食用菌种植技术更具有生态友好性,可以最大程度地保护自然生态系统的平衡。
然而,发展林下食用菌种植技术也面临着一系列技术需求。
首先,通过研究和开发适应不同菌种的培养基配方,提高其生产效益和质量。
其次,需要进一步完善种植技术,探索适应不同气候环境和树种的种植模式。
此外,林下食用菌种植过程中,还需要解决病虫害防治、菌种选择等问题。
本文将详细探讨林下食用菌种植技术的背景以及相关的技术需求。
通过对已有研究成果的综述和分析,旨在总结和提炼出发展林下食用菌种植技术的关键要点,并对未来的发展进行展望。
希望能够为相关领域的研究者和实践者提供参考和启示,推动林下食用菌种植技术的创新与发展。
1.2 文章结构文章结构部分的内容可以包括以下几个方面:首先,介绍本文的编写方式。
可以说明本文采用的是逻辑分析的方式进行撰写,通过分析林下食用菌种植的技术需求来呈现文章的主题。
其次,说明文章的结构框架。
可以提及文章的整体划分为引言、正文和结论三个部分,分别对应着相关内容的阐述和综合。
再次,具体介绍各个部分的主要内容。
引言部分主要概述文章的主题,说明林下食用菌种植技术的背景,并明确文章的目的。
正文部分分为两个小节,分别对林下食用菌种植技术的背景和技术需求进行详细阐述。
结论部分则对整篇文章进行总结,并对未来发展进行展望。
最后,强调文章结构的合理性和逻辑性。
可以提及文章结构的设计是为了确保内容的条理清晰,各个部分之间的关系紧密,并使读者能够更好地理解和把握文章的主题和论述。
林下食用菌的栽培与管理模式研究
林下食用菌是一类不需要大规模种植的菌类,可以在林下或森林边缘种植,是一种适合环境保护的经济作物。
林下食用菌的栽培技术不仅可以改善土壤质量,还可以增加土地利用率,提高农民的收入。
1.选择适合的菌种
不同的菌种适合不同的生态环境和种植条件,因此必须根据所在地区的气候、土壤和森林类型等因素选择适合的菌种。
2.选择适宜的环境
林下食用菌需要适合的生态环境,如果生态环境不适宜,也就无法栽培林下食用菌。
选择适宜的生态环境,可以提高林下食用菌的生长速度,增加产量。
3.质量保证
林下食用菌的质量是栽培成功的关键。
在栽培和管理的过程中,必须保证生长的环境卫生、土壤的肥力和水分的供应等条件,以确保菌类的健康生长,从而保证质量。
4.宜于收获和管理
栽培林下食用菌一定要考虑收获和管理的便利性,包括菌棚的大小、布局、开间、门窗、通风等因素,同时也要考虑后续的必要管理维护。
5.管理稳定照顾
林下食用菌是一种生长速度较快的菌类,不同阶段的管理需求不同。
一般要根据菌类的生长情况,结合自然条件,制定适当的管理措施,保证生长过程的稳定。
6.保护环境
林下菌种的生长环境就是森林生态环境,我们需要采取必要的措施,加强森林生态环境的保护和管理,防范扰乱森林生态系统,以确保林下食用菌的品质和数量。
总之,林下食用菌的栽培和管理有很多关键因素,必须综合各种因素考虑。
只有多方面维护,才能产生健康的和优质的菌类,从而提供更优质的食品和增加农民的收入。
林下食用菌不同栽培模式配套技术示范林下食用菌是指在森林环境中生长的食用菌类,是一种绿色、有机的农产品。
林下食用菌的栽培模式主要包括天然林下栽培、人工林下栽培和复合林下栽培等多种形式,每种形式都有不同的配套技术。
本文将围绕林下食用菌的不同栽培模式和配套技术展开深入探讨,希望通过本文的阐述,让读者更加全面、深刻地了解林下食用菌的栽培模式和配套技术。
一、天然林下栽培1. 天然林下栽培是指在自然生长的天然林下进行食用菌种植。
这种栽培模式环境自然,无需大量投入,但是鉴别采摘技术和保护自然环境的配套技术非常重要。
2. 在天然林下栽培中,采摘技术是非常关键的环节。
因为天然林下生长的食用菌往往分布不均匀,需要专业的鉴别采摘技术,以避免误摘和破坏环境。
3. 保护自然环境也是天然林下栽培的重要配套技术。
在种植过程中,要注意保护原始植被,避免破坏生态平衡,同时积极参与生态修复,以保障天然林下栽培的可持续性发展。
二、人工林下栽培1. 人工林下栽培是指专门种植林下食用菌的人工林地。
这种栽培模式需要较多的人工投入,但由于环境可控,对配套技术的要求相对较低。
2. 在人工林下栽培中,环境控制和管理是重要的配套技术。
通过人工手段调控温度、湿度等环境因素,提高食用菌的产量和品质。
3. 生长基质的选择和管理也是人工林下栽培的重要技术。
选择合适的生长基质,进行科学管理,可以有效提高食用菌的生长速度和产量。
三、复合林下栽培1. 复合林下栽培是指在天然林下或人工林下,通过多种农业种植方式进行的复合种植。
这种栽培模式整合了多种资源,需要多种技术配套支持。
2. 在复合林下栽培中,多种植物栽培技术是重要的配套技术。
通过植物种植多样化,可以提供更丰富的养分、调节土壤环境,从而促进食用菌的生长。
3. 生态平衡调控也是复合林下栽培的重要技术之一。
在不同植物种植的基础上,要注意调控各类害虫和病害,保持生态平衡,提高食用菌的产量和品质。
总结回顾通过对林下食用菌不同栽培模式配套技术的全面探讨,可以看出每种栽培模式都有其独特的优势和技术要求。
山区林下食用菌仿野生栽培技术
山区林下食用菌仿野生栽培技术是一种新兴技术,是将人工制作的菌种、菌袋撒播于郁闭度60%-70%的山区林地,在自然条件下菌丝在地面以下生长,雨季来临后蘑菇出菇或人工辅助喷水后出菇。
仿野生栽培技术的关键在于菌种选择、季节选择、水分控制和菌块技术等方面。
通过对这些技术的合理运用,可以实现“果菇同步,赏花采菇同步”的休闲观光模式,同时也能促进山区森林健康发展和野生菌菌塘面积及菌丝密度的扩大。
在山区林下进行食用菌仿野生栽培时,需要充分考虑当地的气候、环境和土壤条件,选择合适的菌种和栽培时间,并进行科学的管理和维护,以确保仿野生栽培的成功。
林下食用菌的栽培与管理模式研究一、引言林下食用菌是指在林木下生长的食用真菌,具有丰富的营养价值和药用价值。
随着人们生活水平的不断提高和健康意识的增强,林下食用菌的需求量越来越大。
由于林下食用菌的野生生长环境受到了严重破坏,市场供应受到了一定程度的影响。
开展林下食用菌的栽培与管理模式研究对于满足市场需求、保护生态环境具有重要的意义。
1. 林下食用菌的种类常见的林下食用菌包括牛肝菌、张家口牛肝菌、平菇、松茸、黑木耳等,这些食用菌种类各具特色,适合在不同类型的林地中栽培。
目前,林下食用菌的栽培方式一般包括自然生长、人工培育和混凝土基质栽培等方法。
混凝土基质栽培是最常见的栽培方式,其原理是将菌种培养在混凝土基质中,利用适宜的环境条件,促进菌种生长繁殖。
林下食用菌的管理模式主要包括土壤环境的调控、病虫害的防治、温度湿度的控制等方面。
通过科学的管理模式,可以提高林下食用菌的产量和质量,保证种植的经济效益。
三、林下食用菌的栽培技术1. 选择适宜的林地栽培林下食用菌需要选择适宜的林地,一般选择有不同树种构成的、形成了完整生态链的林地,以保证菌种的良好生长环境。
2. 菌种培育菌种培育是栽培林下食用菌的第一步,一般选择菌种在混凝土基质中培育,培育完成后,再进行林下培育。
3. 控制土壤环境对于林下食用菌的栽培来说,土壤环境的控制非常重要。
调节土壤的pH值、有机质含量、水分含量等,以保证菌种生长所需的环境条件。
4. 防治病虫害在林下食用菌的栽培过程中,要严格控制病害和害虫的发生,采取科学的防治措施,保障菌种的正常生长。
5. 温湿度的控制林下食用菌对温湿度的要求较高,要根据菌种的生长习性和生理特点,合理控制栽培环境的温湿度,提高产量和质量。
四、林下食用菌的管理模式通过施肥、翻耕等措施,保持土壤的肥力和通气性,提高菌种的生长条件。
定期巡视,采取物理方法和化学防治方法,保证林下食用菌的健康生长。
利用温室大棚等方式,控制林下食用菌生长环境的温湿度,保持适宜的生长条件。
2018 年第 9 期(下半月)Nong Min Zhi Fu Zhi You 农民致富之友103科研◎林业科学林下栽培食用菌,对提高林地利用效率,增加经济效益有着显著作用。
本文主要以鸡腿菇栽培为例,分析了林下食用菌生态栽培技术,现将具体研究内容介绍如下:1 林地选择与处理1.1 林地选择鸡腿菇林下栽培应该选择枝繁叶茂,郁闭度较高的林地,要确保地势平坦,排灌方便,林地周围水源供给充足。
一般情况下,杨树林、核桃林都适合鸡腿菇林下栽培。
在作畦前要做好林地清理工作,将林地内的杂草,枯枝烂叶及时清理出林地,进行时焚烧或深埋。
在林间空地做25cm ,宽度结合林间行距综合确定,长度不限的畦床。
畦床制作完成后在上方和四周撒上一层石灰进行消毒,并灌溉透水。
1.2 搭设遮阳棚在郁闭度不高的林下栽培鸡腿菇时,还应该在鸡腿菇种植上方搭设遮阳棚。
一般情况下,遮阳棚搭设在距离其面高2~3m 处,以起到遮光阻挡雨水,拦截枯枝落叶等作用。
为了确保阳光不会直射到鸡腿菇上,遮阳棚的边缘应该超过畦床2m ,在遮阳棚的四周,应该使用防虫网封闭,防止害虫进入。
1.3 配置增湿降温设备合适的温度和湿度是确保鸡腿菇增产增效的关键,因此应该在遮阳棚四周上方架设喷水管道,并在管道上安装单向喷头。
一般在间隔4~5m 位置,架设一排喷头管道,以便向畦床喷水,增湿、降温。
供水管道,应该确保卫生清洁,符合农田灌溉用水要求,并保证供水充足,电路通畅。
2 科学选择品种鸡腿菇均具有耐低温,抗高温的性能,一般在3~30℃环境下均能够正常生长,20~25℃环境是最佳的生长温度。
外界温度超过35℃时,菌丝就会自溶。
子实体在8~28℃温度范围内均能够正常生长发育,最适宜的温度为12~24℃。
在种植之前,一定要科学选择优质品种,确保菌丝活力较强,分解和吸收基质营养物质能力强,抗逆性/适应能力强,出菇率高,有效保障子实体拥有的商品价值和营养价值。
3 林下食用菌生产栽培技术3.1 基质配置选择使用玉米秸秆、棉籽壳、麸皮、石灰、石膏、碳酸钙、磷酸二氨作为基质配制原料,所占比例分别为63%、22%、5%、5.4%、1.8%、1.8%和1%。
北方速生林下食用菌的高效栽培技术作者:龚志鹏来源:《农民致富之友(上半月)》 2019年第1期近些年来快速增长的人工速生林,可直观体现出我国对林业资源建设的重视程度。
在速生林不断生产与发展的同时,也会有全新的矛盾出现。
前期投入较大以及生产周期较长等,都在制约速生林的进一步发展,不能获得理想的经济效益与生态效益。
发展林下经济是弥补速生林见效慢这一缺陷的有效途径,林下经济作为一种全新的经济模式出现。
在这种模式中,食用菌作为热点问题存在。
食用菌从本质上来说是一种传统的林副产品,林下间作对食用菌的生长有积极意义。
成本低、收益高是林下间做食用菌的明显优势与特征。
在此种模式之下,资源可得到较为有效的保护,然后将其优势逐渐转化为经济与生态优势。
北方速生林下食用菌栽培必须严格遵循相关要求与要点,借此获取理想的经济效益与生态效益。
一、选择合适的林分选择4-5年生郁闭度在0.7-0.8的人工速生林地(树势偏弱的林地可适当增加遮阳网等辅助措施,以改善遮荫度)。
不同密度的林分:4m×5m,3m×6m,4m×4m,发展食用菌效果有所不同。
其中,3m×6m的林分行间可以搭建两个小拱棚,但不方便作业。
由于光照较强,需要加遮阳网;4m×5m的林分搭建一个小拱棚,郁闭度不够高,需要加遮阳网。
二、栽培料配方经充分的市场调研后,针对某地的资源优势和食用菌的营养需求,进行多菌种试验,最终筛选出适宜食用菌生长,成本低、产量高的培养料配方:木屑60%,棉子皮20%,麸皮12%,玉米面3%,蔗糖1.0%,石膏粉1.5%,磷酸二铵1.0%,其它1.5%(包括各种微量元素)。
料水比为1∶1.1-1.3。
三、林下食用菌栽培技术1.安装林下设施栽培设施主要是指配套供水系统,该系统适用于林间食用菌发展,经过一系列改良设计后得出。
其中主要包括供水系统、管道系统、微喷系统。
首先,从供水系统角度来说,每16hm2需要设置一眼井,深度需要达到120m,还要配备相应的井房、泵以及过滤装置。
林下食用菌栽培技术
林下食用菌栽培技术就是利用水源方便干净的空闲林地,充分利用其遮阴、散射光充足、通风好、温湿度适宜等有利条件生产食用菌的一种新型栽培模式。
以香菇为例。
1 菌棒的运输和摆放
当菌棒的3个接种点菌丝圈基本成环时,运往林地里摆放。
运输时应注意轻拿轻放,不要使菌棒有破口,避免污染,更要注意不要使菌棒折断。
运输途中温度应控制在32℃以下,高于35℃菌丝停止生长,高于40℃超过2 h菌丝将烧死。
菌棒运到林下“井”字型码放,每3 d倒垛1次;也可直接平铺于林下地面,每隔几天滚动1次;最好直接上架入棚,不用倒垛、滚动。
此间温度管理适温22℃~26℃,要及时掀膜通风降温,中午前后可适当喷水降温,一般要求少量即可。
2养菌转色
2.1管理。
经过15~20 d,当白色菌丝基本长满菌棒,菌棒全部转白并有大部分出现瘤状突起,方可进行下一步的扎眼放气,以加快菌丝的生理成熟,一个菌棒可扎100个左右微孔。
此时应注意:菌棒失水多的将孔减小、减少,不使之过分失水。
扎眼后,棚内湿度70%
左右,温度20℃~22℃;12℃以下不利转色,大于30℃会造成菌丝伤害,此时菌龄已达80 d以上,正处于转色及子实体原基分化形成期。
扎眼后5~7 d,浇水闷棚2~3 d。
当菌棒内白色菌丝全部长出白色绒毛并吐黄水时,大通风,使白色绒毛倒伏黄水变干,菌棒即转变成棕褐色,转色完成。
2.2注意问题
2.2.1 高温高湿条件下,链霉菌发生较多应及时用柴油或机油浸蘸,以防止扩散传染。
2.2.2只有在白色菌丝长满后才可进行扎眼放气,促进菌丝向生理生长转化,不可过早,否则不利转色。
2.2.3浇水闷棚的2—3 d内,不可见大风,否则不利转色。
色度以棕褐色为宜,浅则产量低品质不佳,深则产量低但品质好。
2.2.4养菌转色期内菌袋内有出小菇现象。
3脱袋排场
3.1 当整个菌袋内2/3以上转成棕褐色时,可脱袋排场。
菌棒于
棚内架上交错摆放,菌棒问距lO cm,4个延长米140个菌棒,每延长米35个左右。
3.2注意事项
3.2.1转色必须完全,否则不应急于脱袋。
3.2.2菌棒码放距离不应少于10 cm,否则出菇后由于空间较小,易造成香菇互相挤压,影响产量和品质。
3.2.3脱袋后,湿度以85%~90%为最好,温度为21℃~35℃,适温为21℃~23℃,昼夜温差最好在10℃左右。
3.2.4脱袋时可用木棒适当拍打震动加强刺激,有利于子实体形成,加快出菇。
3.2.5一般第1潮菇不需注水即可出菇,特殊情况如菌棒失水过多,则必须注水方可出菇。
4出菇前期管理
香菇菌丝达到生理成熟后,突然受到外界环境条件刺激(干湿交替、
昼夜温差、外来震动),菌丝开始相互交织,扭结成盘状组织,并不断分化成子实体原基,原基形成的特征是菌膜破裂,不规则的菌丝露出,继而变成浅褐色,从裂口逐渐隆起,隆起部分慢慢增大而分化成菇蕾或从爆裂处直接形成小菇蕾。
此时应注意水分和通气管理,如遇上高温或过于干燥的环境,会致使菇蕾枯萎死亡,此期湿度应控制在85%~90%,温度22℃~28℃,此条件下,菇蕾长成成品菇只需3~4 d,反之则需1周或更长时间。
温度在22℃~25℃,光线适中,则菌肉厚、菇柄短、色深、质量好,为所谓厚菇;当温度在4℃~8℃,湿度50%~60%时,菇顶出现龟壳状裂痕,此菇质量最佳,为所谓花菇。
5出菇期管理
菌丝分化成小菇蕾后即进入出菇阶段。
湿度控制在85%~90%,温度以不高于30℃为好,此问早、中、晚各喷水1次;早晚喷水增加湿度,中午喷水降低温度。
正常天气情况下,促进出菇,白天基本覆盖,晚上小对流通风,人工制造较大的温湿度差,以利于菇蕾形成长出。
出蕾后白天早、中、晚均需通风1次,以利于菌丝呼吸,夜间温度不低于18℃则通对流风。
6采菇
当香菇菌盖直径6~8 cm,成伞形,菌盖未展平,盖下菌膜开裂为适宜采收期,早则产量低,晚则开伞质量差。
菌棒出厂时,一般 2 kg 左右,每出一潮菇,重量减少1/3~1/2。
所以每潮菇采收完后,需养菌丝15~20 d,使菌丝休养生息,恢复生长,然后利用注射针进行补水,全生育期补水4~6次,多的可达8次,第1次注水使菌棒恢复到2kg,不超过4 kg,以后每注水一次重量均较前一次轻一些。
7注水管理
夏季第1批注水第3 d开始出菇,第6 d即可采收,采收期3~5 d,所以第2批注水应较第1批晚注水3 d,即第1批注水3 d后开始注第2批,依此类推,直到全部注完,等最后一批注完后,使第1批注水的正好采收后已养菌20 d左右,随即可进行第2潮菇的生产。
以后随着温度的下降,出菇变得缓慢,分批注水可根据实际情况逐渐缩短间隔期,达到均衡上市连续采收。
所注水应为无污染的地下水,且水温越低对菌丝刺激越大,越有利于出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