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校毕业生求职程序与就业途径
- 格式:doc
- 大小:14.50 KB
- 文档页数:3
毕业生就业途径随着大学毕业季的到来,毕业生们纷纷面临着找工作的压力和选择。
找到一份满意的工作是每个大学生的梦想,因此,了解和掌握适合自己的毕业生就业途径至关重要。
本文将介绍几种常见的毕业生就业途径,并提供一些建议,帮助毕业生们做出明智的选择。
1. 校园招聘会校园招聘会是大学生就业的重要渠道之一。
每年各大高校都会举办招聘会,邀请各类招聘单位来校进行招聘活动。
毕业生可以通过参加招聘会,在现场了解各企业的需求和招聘信息,并与招聘单位的工作人员进行面对面的沟通。
这是一个比较直接和便捷的就业途径,也能够提高就业的成功率。
建议:参加招聘会前,毕业生们应提前准备好个人简历、求职信等求职材料,能够清晰地表达自己的优势和求职意向。
同时,对目标企业进行充分的了解,以便能够更好地与招聘人员进行沟通和交流。
2. 实习就业实习是大学生就业的重要途径之一。
通过实习,毕业生们能够获得实际工作经验,提升自己的专业技能和能力。
在实习过程中,毕业生们还有机会展示自己的潜力和才华,从而为将来的就业打下坚实的基础。
建议:在选择实习就业时,毕业生们应该根据自己的专业和兴趣,选择适合自己的实习机会。
同时,要积极投入到实习工作中,学习和提升自己的能力,与同事建立良好的人际关系,为未来的就业打下良好的基础。
3. 跨省就业随着经济全球化的发展,越来越多的毕业生选择跨省就业。
这种就业途径通常能够提供更广阔的发展空间和更好的薪资待遇。
然而,跨省就业也面临着许多挑战,包括适应新环境、融入新团队等方面的问题。
建议:在选择跨省就业时,毕业生们应提前了解目标城市的就业市场、生活成本和工作环境等信息,以便做出明智的决策。
同时,适应新环境和融入新团队是很重要的,毕业生们应保持积极的心态,努力适应并融入新的工作和生活中。
4. 自主创业越来越多的大学毕业生选择自主创业,成为自己的老板。
创业虽然困难,但是也给予了毕业生们充分发挥自己才华和创造力的机会。
创业不仅能够实现自己的梦想,还能够为社会创造就业机会,推动经济发展。
求职的主要途径一、主要途径:1、本校毕业生就业指导中心2、参加招聘会(主要是学校和人才市场)3、网络、报刊、杂志、广播、电视等媒体渠道4、个人的社会关系渠道5、个人社会实践、毕业实习或业余兼职等6、直接联系用人单位,自我推荐7、参加公务员选拔二、就业途径特点分析:1、大学生求职途径招聘会排第一,调查显示:大学生选择网上求职的占%,选择校园招聘会的占%,选择专场招聘会的占%。
2、网络是大学生求职利用最多、最有效的工具。
3、公务员是个香饽饽,但僧多粥少,竞争非常激烈第三节就业信息的收集和处理一、就业信息的内容1、供求信息(1)用人单位的信息。
一些毕业生在选择单位时对用人单位情况不甚了解,在择业时带有很大的随意性和盲目性,如只挑选大城市而不问用人单位的性质、业务范围;有的只图单位名称好听就盲目拍板等等,要避免这些现象,做到对用人单位有个比较客观的评价,关键在于掌握用人单位的信息。
(2)职业情况。
了解产业分类与结构,以及随着社会的发展,产业结构的调整和变化趋势;了解职业的分类与结构,以及该职业发展的趋势,使自己总揽全局,以便更好地把握自己,在国家建设的大背景下找到自己的正确位置。
(3)当年毕业生总的供求形势。
如全国当年毕业生的总人数,同类高校、同类专业的毕业生的情况,哪些专业紧俏,哪些专业供大于求等等。
(4)本专业培养目标、发展方向、适用范围、对口单位的情况。
(5)同自己专业直接对口或相关的行业、部门和单位的现状和发展趋势。
2、就业政策和相关规定(1)了解国家就业方针、原则和政策。
不仅仅可以了解当年的就业政策,更重要的是了解当前的就业形势和对策。
(2)了解相关的就业法律法规。
不仅可以取得合法权益,而且可以扞卫自己的正当权利,减少不必要的损失。
作为大学毕业生来说就必须清楚地了解就业法规、法令,学会用法律来保护自己。
(3)地方的用人政策。
如外地生源进沪、进京户口的申请政策和程序、参加选调生和西部志愿者的相关政策等。
求职择业途径和方法技巧求职择业途径和方法技巧一、择业的一般程序一般说来,择业的过程应包括以下几个方面:首先,要尽可能多地猎取就业信息,包括当年的就业政策、用人单位需求信息等;其次,要对搜集到的信息进行筛选,依据自己的状况,选择好适合自己的就业方向;第三,向用人单位发去自荐信或托付别人推举;第四,参与用人单位组织的笔试;第五,参与用人单位组织的面试或主动拜见用人单位;第六,用人单位试用或录用。
二、就业信息的猎取和筛选1、高校生尽可能从多渠道猎取就业信息。
一般可通过毕业生就业办公室、毕业生就业指导中心、新闻媒介、劳务市场、人才沟通会、历届校友、因特网等来猎取就业信息。
2、在对自己全面、客观、公正的评价和对用人单位具体了解的基础上合理的筛选就业信息。
三、求职择业的方法与技巧所谓求职择业的技巧,主要是指求职择业过程中良好的人际沟通,每位高校生要仔细学习和讲求人际交往艺术,培育良好的人际沟通力量,为自己求职择业铺平道路。
1、要正确估量自己的实力和爱好,充分了解自己的个人技能,做好自我评价。
2、要了解用人单位常用的聘请方法。
3、确定求职策略和方法,避开盲目匆忙求职。
4、毕业生可通过多种形式的渠道进行求职,诸如网上求职、投寄求职信、电话自荐、应征广告、职介所或亲友推举等等。
四、求职择业材料的预备(一)求职择业材料预备的一般原则:1、内容详实、格式规范;2、富有独特、针对性强;3、设计美观、杜绝错误。
(二)就业推举表的预备毕业生在填写推举表时要仔细认真,字迹端正(或者打印),内容详实,切不行马虎潦草,更不能弄虚作假。
(三)简历的编写和制作简历是一份资料,是个人生活、学习、工作、经受、成果的的概括集锦。
1、个人简历的格式一般有两种,一种是按年月挨次列出自己的学习工作经受;另一种是依据需要有选择地列出自己的学习、工作经受,充分表现自己的技能、品德。
2、个人简历的主要内容可分为两部分。
第一部分应列出自己的姓名、性别、年龄、学校、院系及专业,获得何种学位及概括自己的愿望和工作目的等;其次部分可简述自己学习、工作经受,包括所学主要课程及学习成果,在学校和班级所担当的职务、在校期间所获得的各种嘉奖和荣誉、业余爱好和特长、适合从事的工作、通讯地址和邮政编码等。
高校毕业生就业形势及就业途径随着社会的发展和高等教育的普及,高校毕业生的数量逐年递增。
然而,就业市场的需求增长速度却未能与之完全匹配,这使得高校毕业生面临着日益严峻的就业形势。
当前,高校毕业生就业形势呈现出以下几个主要特点。
首先,就业竞争激烈。
每年都有大量的毕业生涌入就业市场,而优质的就业岗位相对有限,导致竞争压力不断增大。
尤其是在一些热门行业和大城市,岗位的竞争更是达到了白热化的程度。
其次,就业结构失衡。
一方面,某些传统行业的就业需求逐渐减少,而新兴行业和领域的人才需求却得不到满足;另一方面,地区之间的就业机会分布不均,大城市就业机会相对较多,但生活成本高、竞争激烈,而一些中小城市和基层地区虽然有人才需求,但对毕业生的吸引力不足。
再者,对毕业生的综合素质要求不断提高。
如今的用人单位不仅仅看重学历和专业知识,更注重毕业生的实践能力、创新能力、沟通能力、团队协作能力等综合素质。
此外,受经济形势和政策调整的影响较大。
当经济增长放缓或政策发生变化时,一些行业可能会出现裁员或招聘冻结的情况,这也给毕业生就业带来了不确定性。
面对如此严峻的就业形势,高校毕业生可以通过以下多种途径来实现就业。
校园招聘是毕业生就业的重要途径之一。
很多企业会直接到高校举办招聘会,提供各类岗位。
毕业生应提前准备好简历,充分了解招聘企业的需求和岗位要求,积极参加校园招聘活动,争取与用人单位进行面对面的交流和沟通。
网络招聘平台也是毕业生求职的常用渠道。
通过在各大招聘网站上注册账号、填写简历,毕业生可以搜索到大量的招聘信息。
但需要注意的是,要仔细甄别信息的真实性和可靠性,避免陷入招聘陷阱。
参加公务员和事业单位考试也是不少毕业生的选择。
这类工作通常具有稳定性和较好的福利待遇,但竞争也相当激烈。
毕业生需要提前做好充分的准备,包括了解考试内容、进行系统的复习等。
自主创业是近年来越来越受到关注的就业途径。
对于有创新思维和创业意愿的毕业生来说,自主创业可以充分发挥个人的优势和特长,实现自我价值。
大学生择业技巧一、毕业生求职择业要经过哪些程序?一般来说,大学毕业生求职择业需要经过下列程序:1、了解就业政策。
2、了解、收集就业需求信息。
3、根据社会需求和个人实际情况确定择业意向。
4、参加推荐或双向选择活动,“推销”自己。
5、签订就业协议书。
到了这一步,实际上择业程序也就基本结束6、到单位报到上班。
二、毕业生收集社会需求信息的主要渠道有哪些?1、学校的毕业生就业工作主管部门。
学校的毕业生就业工作主管部门,是学校对毕业生进行就业政策咨询和就业工作指导的职能部门。
多年来,他们与各部委、各省市的毕业生就业计划部门和调配部门以及各用人单位,都保持密切的、长期的工作联系,掌握着很多用人单位的资料介绍和社会需求信息。
而用人单位对他们有信任感和依赖关系,在长期合作的实践中已经形成了稳定而可靠的供需信息网络。
因此,从学校的毕业生就业工作主管部门得来的信息,一般都具有较强的针对性和可靠性,是毕业生获取社会需求信息的主要渠道。
2、学校分管毕业生就业工作的老师。
他们是具体负责学校毕业生就业工作的,同一定范围内的相关用人单位有着广泛的接触,就业指导经验也比较丰富。
一般来说,学校的就业工作主管部门所收集到的社会需求信息也会及时地通报到他们那里,因此他们也是毕业生获取社会需求信息的主要途径之一。
3、报纸、杂志、广播、电视等传播媒体。
各级各类企事业单位、三资企业、民办企业等用人单位常常通过报纸、杂志、广播、电视等新闻媒体传播自己对毕业生的需求信息。
教育部高校学生司,全国高校毕业生就业指导中心,中央各部委的人事部门,各省市的毕业就业工作主管部门(包括计划部门和调配部门),以及地方或用人单位的人事部门等,也经常通过各种媒体发布本系统、本地区或本单位对毕业生的需求信息,这些都是毕业生收集需求信息的有效渠道。
4、人才市场和毕业生供需见面会。
目前,我国的人才市场(含大学毕业生就业市场)已初具规模,各用人单位实行信息联网,他们把自己的人才需求信息输入计算机网络,为高校毕业生提供信息服务与咨询。
第六讲大学生就业途径的选择一、就业途径的选择(一)毕业选择大学生在刚入学时就应该考虑自己毕业后做什么,从而进行科学的学业计划和职业计划,有条不紊地实现自己的职业目标。
但毕业时究竟有几种选择呢?1、就业即毕业生毕业前由学校推荐,通过招聘会等多种途径与用人单位双向选择后,签定就业协议、劳动合同或其它有效就业证明材料落实工作职位。
大学生也可以利用自己的知识、才能和技术,以自筹资金、技术入股、寻求合作等方式自主创业和灵活就业。
2、升学深造毕业生毕业时通过考研或专升本的形式提高学历层次,增强自身的竞争力,同时也减缓了就业压力。
因此,考研和专升本成为许多应届本专科毕业生的选择。
3、出国留学是指毕业生毕业时通过公费或自费的形式,申请到国外高校求学深造。
目前,也有一部份毕业生到境外的企事业单位去工作。
4、延时就业延时就业是指应届毕业生在毕业离校前未能落实工作单位或由于其他原因未签定就业协议,即视为延时就业。
(二)基层就业的大体途径一、大学生就业途径面面谈(1)用人单位高校专场招聘会一般由用人单位通太高校就业指导部门安排,在指定高校举行招聘应届毕业生小型的招聘会。
信息披露渠道:高校就业指导部门的就业网站、公告栏披露,学院网页、公告栏公告,。
特点:涉及的专业、人数不太多,但招聘对象目的性强——指定高校、指定专业的毕业生,应聘成功概率大;特别是安排在学院、系一级招聘的,成功的概率更大。
由用人单位到高校内招聘是目前毕业就业的主要渠道。
建议:主动参与,踊跃应聘。
(2)高校组织举行的毕业生(年度)双选会一般由高校就业部门通过发函、电话联系全国各地用人单位参加。
每一年一次,大多安排在每一年的11-12月份。
也有的高校在春天举行第二次双选会。
信息披露渠道:高校就业指导部门的就业网站、公告栏披露。
特点:1)参加的用人单位多,散布在各行业、地域、各层次,如国有、股分、民营企业,多数单位安排在本校及周围宾馆;2)需求的专业和人数均多,毕业生有较大范围的选择;3)一般除举行高校自己的毕业生外,还会有许多外校的毕业生前来应聘。
1、毕业生就业有哪些程序?答:⑴招生与就业指导处免费发放就业协议书和湖南理工学院毕业生就业推荐书,毕业生每人一套(一式四份) 。
⑵各系审核签署意见后加盖各系院行政公章,最后到招生与就业指导处审核签署意见盖章。
⑶毕业生参加各类人才交流会,向用人单位自我推荐、呈送推荐材料,参加用人单位的面试或笔试。
⑷毕业生与用人单位签订就业协议书。
⑸协议书加盖用人单位和学院毕业生就业指导中心公章后,一份寄用人单位,两份交学院招生与就业指导处,一份留存自已保管。
⑹凭《就业协议书》办理就业《报到证》手续。
⑺凭就业《报到证》到学校档案室转迁毕业生档案。
⑻凭就业《报到证》到保卫处转迁户口。
⑼凭就业《报到证》到用人单位办理报到手续。
2、毕业生择业期限有何规定?答:普通高校毕业生择业期限为2年。
如:2008届毕业生择业期限为2008年7月1日至2010年6月30日。
超过规定的择业期,毕业生本人带毕业证书到学校招生与就业指导处办理回生源市州自主择业手续(或人事代理手续)3、毕业生如何获取就业信息?答:⑴从家长、亲戚、朋友、老师、同学及熟人处获取。
⑵毕业生就业工作部门提供的信息。
⑶通过毕业生就业市场参加“双向选择会”获取信息。
⑷通过参观、毕业实习了解情况。
⑸通过报刊、广播、电视等宣传工具汇集资料。
⑹通过打电话或写求职信咨询。
⑺通过利用高科技手段因特网获取信息。
4、毕业生签订《就业协议书》需注意哪些问题?答:⑴要注意弄清用人单位是否具备合法的资格。
⑵要按规定的程序签订就业协议:按照签订就业协议的程序,学校应是最后签章,但在实际工作中,有些毕业生为图方便,要求学校先盖章,再交用人单位签章。
⑶双方协商条款的内容必须在备注栏中注明:一是关于工资福利待遇,住房条件,服务期限等等。
二是明确违约处理办法。
三是考研出国问题。
5、择业期内档案、户口由谁保管?答:⑴对已落实就业单位毕业生的档案,毕业生凭本人毕业证书、就业《报到证》到东院招聘大厅领取档案,用人单位要求邮寄的,请作说明和登记,学校代为邮寄。
大学生主要的几种就业渠道◆高校毕业生就业市场和人才市场从我国目前的大学高校毕业生就业工作来看,初步实现了“市场导向、政府调控、学校推荐、毕业生和用人单位双向选择”的就业模式,就业市场已成为高校毕业生找工作、用人单位选用人才的主要途径。
高校毕业生在运用就业市场时,应该注意以下几点:1.了解市场用人“行情”,做到心中有数。
2.搞清自身优势和短处,做到扬长避短。
3.明确择业时的权利和义务,尤其要明确毕业生的职业选择权和服从国家需要的这个最基本的权利和义务。
4.遵守就业市场的运行规则和公共道德。
5.在市场竞争时,既要充分保护自己的竞争权利,又要维护他人的选择机会,做到竞争得力,诚实守信,品德高尚。
6.从客观实际出发调整自己的主观意愿,有所得也有所失,有所为也有所不为,做到期望值适度。
7.危机意识不可或缺。
市场是无情的,竞争是激烈的,面对政府精简、企业转制,每个高校毕业生都应有找不到工作的心理准备,这是市场给我们上的第一课。
随着招生规模的扩大,高校毕业生就业压力越来越大,这有用人制度上的冲突,也有思想观念上的冲突。
高校毕业生必须充分认识到我国的高等教育正从精英教育转变为大众化的教育。
因此必须更新自己的就业观念,不要一谈就业,就奔着“大院”去,机关、科研院所需要人才,基层更需要人才。
毕业生要树立基层意识、事业意识和奋斗意识。
从长远而言,真正解决就业问题是面向基层,拓宽就业渠道。
要提倡一种“先就业,后择业”的观念。
随着人才流动的加剧,人才不能“从一而终”,就业、择业应该是伴随一生的事情,就业的形式也将更加多样化,要通过在相关或相近专业的锻炼来培养自己多方面的才能和适应能力。
◆毕业生自主创业党的十五大向全党全国人民提出了一项深化经济体制改革的重大战略。
这就是:在积极促进公有制经济发展的同时,允许和鼓励个体、私营、外资等非公有制经济发展。
在这历史性重大突破的推动下,我国的就业机制也在向纵深发展,就业的渠道更宽更广了。
大学毕业生的就业流程一、确立就业目标(九月)通过就业指导课、专家讲座、老师、就业指导中心、家长、网络、书籍、学长等多种渠道,明确毕业目标。
二、择业准备(十月)1、准备书面材料书面资料包括毕业生推荐表、求职信、简历、成绩单及各种证书、已发表的文章、论文、取得的成果等。
2、填写毕业生推荐表毕业生推荐表是学校发给毕业生填写的并附有各系及学校就业指导中心书面意见的推荐表格。
是学校正式向用人单位推荐毕业生的书面材料,具有权威性和可靠性,需认真填写,字迹要工整、清晰、整洁。
3、撰写求职信求职信是针对特定的用人单位写的。
要集中突出个人的特征与求职意向,书写要清晰、简明,态度要诚恳,用语要得当并能打动招聘人。
写好求职信是敲开择业大门的重要步骤。
4、撰写简历简历是针对特定的工作岗位写的。
简历主要叙述求职者的客观情况,浓缩大学生活的精华部分,将相关的经验、成绩、能力、性格等简要的列举出来,以达到推介自己的目的。
文字要写得简洁精炼,切忌拖泥带水。
简历并没有固定的格式,对于社会经历较少的大学毕业生,一般包括个人基本资料、学历、社会工作、社会实践、课外活动、所获荣誉、兴趣爱好、特长等。
三、掌握就业政策(十月)通过国家相关就业指导中心网站、中国高校毕业生就业服务信息网/,北京高校毕业生就业信息网(/default.aspx),北京工业大学耿丹学院就业指导网,就业宣传栏,就业类报纸、报刊,了解国家就业政策及学校的实施意见,使择业行为理性化、规范化。
四、获取有效的就业信息(十一月)其方法和渠道大致如下:1、国家主管部门、学校以及具备条件的各种人才中心组织举办的供需见面会、招聘会、洽谈会等。
2、校内外的毕业生就业信息网。
3、系老师提供的信息。
4、在国家就业方针、政策、计划指导下,在学校允许择业的范围内,毕业生可以采取:(1)直接到目标单位自荐;(2)寄发求职信;(3)请老师、同学、亲友协助等方式联系单位。
5、通过报刊、杂志、广播电视等媒体获取社会需求信息。
大学生就业主要途径及基本常识随着多年的连续扩招,高等教育已呈现为大众化教育特点,大学生就业机制逐渐趋于市场化,如高校毕业生仍停留在以前的就业模式下,对市场的主动性寻求和积极参与性不够,是无法适应就业市场的选择和需求的,毕业生要树立“就业大众化”的择业理念与定位,努力通过多途径、多种方式实现就业,并熟悉和掌握就业基本常识。
一、校内求职途径(一)校园招聘会每年大学生毕业之际,会有很多企业、公司到各大高校开展校园招聘,这种招聘方式被称为散点式招聘。
从2003年起至今,校园招聘会已基本成熟并定型,据统计有80%的毕业生是通过校园招聘信息找到工作的。
用人单位直接来校内招聘,学生求职成功率往往比参加社会招聘会的成功率高。
因为用人单位是基于对学校及学生的认可而进行招聘的,也避免了院校之间、学生和有工作经验的求职者之间的竞争。
校园招聘会的优点是针对性强,安全可靠,降低了大学生的求职成本。
因此,校园招聘是大学毕业生的主要求职途径,也是大学生求职的最有效途径。
(二)学校推荐就业学校的就业推荐是大学生求职的一个重要而有效的途径,即通过学校毕业生就业指导中心推荐,获得就业渠道并取得就业成功的方式。
有统计显示,每年通过这种方式就业的大学生大约占总就业率的40%。
(三)高校自行举办的小型招聘会为提高本校毕业生就业率,很多高校每年都会集中邀请一些与学校建立长期合作关系的用人单位,开展与学生供需见面的招聘活动。
这种招聘会基本上专门针对本校的毕业生,所招的职位要求与本校的专业方向相符或相近。
因此,这种求职途径对本校毕业生来讲较受欢迎并具有吸引力。
(四)高校联合举办大型校园专场招聘会这类是高校之间分行业、分学科的横向联合举办的专场招聘会,面向本区域高校的毕业生并具有一定的招聘规模。
从2007年校园招聘会的新动向看出,行内若干企业联合举办招聘会是以后高校招聘会的主要发展方向。
(五)综合性人才招聘会全国各大城市高新技术人才中心或人力资源机构,每年都会举办各种各样的招聘会。
大学生求职择业应该遵循的程序对大学生来说,一个完整的择业过程,至少包括收集信息、自我分析、确立目标、准备材料、参加招聘会(投递材料)、参加笔试、参加面议、签订协议、走上岗位等环节。
走好择业的每一步,对成功实现自己的职业理想十分重要。
一、收集信息收集信息是就业活动的第一步。
大学生在择业过程中,需要通过各种渠道收集的信息大致包括五个方面的内容。
1、当前大学生就业市场的供需形势。
2、政策和法规信息:3、具体用人单位的信息。
4、就业活动安排信息。
5、成功择业的经验、教训的信息。
二、自我分析在收集信息的基础上,大学生要联系自身实际,理智地进行自我分析。
自我分析包括以下四点:1、自身综合素质、能力的自我测评。
2、分析自己的性格、气质。
一个人的性格和气质对所从事的工作有一定的影响,如果能从事与自己的性格、气质相符合的工作,就容易出成绩。
3、自己在择业过程中,具有哪些优势,哪些劣势,应该如何扬长避短。
4、问问自己究竟想做什么。
即自己想在那一方面有所发展,想成为什么样的人:换句话说.即白己的“满足感”是什么,价值标准是什么。
三、确定目标自我分析的结果是为了确立自己的择业目标。
从大的范围来说,大学生首先需要确定的择业目标包括以下三个方面:1、择业的地域。
首先生确定是在沿海城市就业,还是在内地就业;是留在本地,还是去外地就业。
此时,既要考虑是否符合政策规定,向时还要考虑生活习惯以及今后的发展等因素。
2、择业的行业范围。
必须确定是在本专业范围内就业,还是跨出本专业到其它行业就业;是从事本专业范围内的技术工作、管理工作、社会工作,还是从事教学工作、科研工作等。
此时应多想自己的综合素质、能力以及兴趣、特长等。
3、择业的单位。
必须确定是上大企业,还是去小公司或应聘公务员;是选择国有企业,还是选择三资企或民营企业。
在这些单位中,有哪些前来招聘,自己是否符合条件,自己最希望到哪一家企业工作。
对于愿意从事教育工作的大学生,是选择高校,还是选择中等职业学校或者具他学校,等等。
就业程序了解用人单位的招聘程序、毕业生的手续办理程序,对于大学毕业生顺利就业很有帮助。
一、用人单位招聘程序通常包括确定用人需求、制定招聘方案、发布招聘信息、获得候选人、筛选候选人、候选人进入用人单位工作等一系列环节。
(一)确定用人需求一般是具体的业务部门根据部门工作量和事业发展情况制定人员预算,把缺少的人数及岗位情况报给人力资源管理部门,由人力资源管理部门会同业务部门根据实际情况决定是否招聘。
(二)制定招聘方案在招聘需求获批以后,人力资源管理部门确定招聘方式。
招聘方式一般有两种,一是从单位内部调动,二是从面向社会公开招聘。
(三)发布招聘信息用人单位发布信息的渠道包括:单位自己的网站,高校就业网站,人才网站,教委毕业生就业网站,电视、报纸、杂志等媒体,招聘会。
也有的大公司有针对性地在部分高校进行校园招聘宣讲。
(四)收集求职简历用人单位在发布招聘信息的同时,会告知毕业生在限定的时间内以规定的方式提交个人简历。
现在为了工作方便大多数单位要求发送电子简历,但在招聘会等特定情况下也收取纸质简历。
(五)筛选候选人人力资源管理部门对申请人的基本情况进行初步筛选,然后根据报名与需求情况确定下一步筛选流程,一般都采用面试或笔试的方式,很多单位二者都用,甚至反复好几次。
六)签约与毕业生接收用人单位经过各项考核后,与决定录用的毕业生签订就业协议。
在毕业生报到后办理毕业生的人事档案关系转递,完成正式接收。
二、毕业生就业程序(一)毕业生就业材料毕业生就业材料包括毕业生推荐表、就业协议书和报到证。
1.毕业生推荐表。
它是以学校名义向用人单位推荐毕业生的表格,对用人单位具有较大的权威性和可靠性,大部分用人单位把该表作为应聘的主要面试资料。
2.就业协议书。
其全称是《全国普通高等学校毕业生就业协议书》,它是由各省级教育行政部门统一制定的在本辖区内使用的格式协议书。
协议由用人单位、毕业生、学校三方签字盖章生效。
其目的在于明确毕业生、用人单位和学校在毕业生就业工作中权利和义务,为国家派遣提供依据。
高校毕业生求职程序与就业途径
作者:牟琳
来源:《当代旅游(下旬)》2018年第03期
随着我国社会各项制度的完善,高校毕业生在求职程序和就业途径上也不断规范,高校毕业生就业工作已经成为各高校开展的长项工作,各省市的毕业生就业主管部门和各用人单位也形成了一套完整的招聘、考核、就业工作程序。
高校毕业生在就业之前充分了解求职就业途径和程序,有助于高校毕业生更好的找到自己心仪的工作单位,更为顺利的实现就业。
一、广泛收集各类就业信息
如:各项就业政策、就业负责机构、社会需求情况、各高校毕业生资源等。
随着就业制度的改革,就业信息越来越被求职者所看重。
就业信息的获取对职业选择起着举足轻重的作用。
包括各高校毕业生就业指导部门、各省市就业相关部门及人力资源保证部门和人才市场、互联网等
二、进行自我分析,确立就业目标
根据自身专业学习情况、分析自身在就业过程中的优势和劣势,以及自己的兴趣和爱好、是否有特殊的才能等,分析自身综合素质和能力。
求职前,要结合自身的实际情况以及专业发展因素,明确就业地域,要确定未来的就业范围,选择就业单位的性质。
比如是选择大城市,还是中小城市;是想从事技术类的工作、管理类的工作还是科研类的工作;是去大企业,还是去小公司,这些都是要在求职前明确的。
三、完善自荐材料,参加招聘活动
求职时,为更好的让用人单位了解高校毕业生的情况,每名毕业生应提交自身的自荐材料,这些材料可以包括:高校推荐表、个人求职简历、自荐信、所取得的各类证书的证明材料等。
这些材料一方面包含了求职者的个人信息,另一方面展现了求职的个人能力,高校推荐表可以体现该名求职者在校期间的表现情况,自荐信则介绍了自己的能力优势、就业态度和人生发展规划等,各类证书的证明材料体现了自己所取得的成绩,从另一个侧面介绍了自己具备的工作能力。
毕业生在掌握了各类就业信息之后,结合自己的就业目标,要积极参加各类招聘活动。
其中包括校内招聘、校外综合性招聘、求职自荐及网络求职等。
四、笔试面试后签约
高校毕业生通过参加招聘活动后,用人单位根据自己用人需要,经过筛选,会组织笔试和面试,笔试与面试都是双向行为,一旦接到笔试面试通知,毕业生可以根据自己的求职意向选择是否参加。
双方签约即双方签订就业协议书。
就业协议书是明确用人单位、毕业生、高校在毕业生就业过程中权利、义务的書面表现形式,是用人单位和广大高校毕业生确立劳动关系的法律依据,也是双方确立劳动关系的重要标志。
目前我国高校毕业生在毕业前夕,统一下发由国家教育部制订,省就业主管部门自行印制的《全国普通高等学校毕业生就业协议书》,一式四份。
签订就业协议书是一种法律行为,高校毕业生一经签订协议书,就视为生效合同,是有法律效力的,一旦出现就业纠纷,它将作为主要依据,因此高校毕业生必须正确认识,严肃对待,慎重签订就业协议书。
五、毕业后到用人单位报到
高校毕业生在顺利完成学业,与用人单位签订就业协议之后,完成毕业相关手续,领取毕业证书和学位证书之后,应在双方协商的时间内前往用人单位报到上班。
六、调整和改派
调整手续是指高校毕业生毕业时,申请人事档案缓派留校的,或没有具体用人单位派回生源地人社局的,当已找到具体工作,需要人事档案派遣的高校毕业生的就业手续。
改派手续是指高校毕业生毕业时已派遣到具体的用人单位,但现在与原单位违约,又联系到新的单位,需要办理重新派遣的毕业生的就业手续。
这种情况下,高校毕业生需提供原用人单位同意解除双方就业协议的退函、本人原报到证以及新单位接收函或协议书等材料之后,高校就业主管部门会到上一级就业主管部门办理改派手续。
(作者单位:大连医科大学)
参考文献
[1]刘斌,宋专茂,戴馥心.《大学生职业生涯规划与就业指导》[M].沈阳:东北财经大学出版社,2010(1):156.
[2]辽宁省教育厅组.《大学生职业生涯发展与规划》[M].沈阳:辽宁大学出版社,2007.
[3]李雄德.《大学生职业发展与就业指导》[M].北京:北京理工大学出版社,2012.
[4]张翠英.能力本位高职学生质量评价研究[J].湖南师范大学,2007.
[5]尹涛.大学生就业能力构成要素分析[J].魅力中国(社会科学),2010.
[6]张继栋.《大学生职业发展与就业指导》[M].北京:高等教育出版社,2009.
[7]文祺.《全国高校专业解读》[M].北京:北京理工大学出版社,2011.
[8]辽宁省教育厅.《就业与创业概论(第2版)》[M].沈阳:辽宁大学出版社,2007.
[9]陆士桢,徐莉:《青年职业生涯管理辅导》[M].北京:中国青年出版社,2007.
[10]肖建中.《职业规划》[M].北京:北京大学出版社,2004.
[11]张智强主编:《大学生职业规划与人生发展》[M].北京大学出版社,2011.
[12]马士斌.《大学生生涯辅导》[M].北京:机械工业出版社,200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