校本课程的文化使命
- 格式:pdf
- 大小:1.42 MB
- 文档页数:4
构建核心价值观铸就学校文化魂摘要:现代学校呼唤文化办学,现代学校管理也越来越需要以愿景来引领学校成员,让学校焕发活力。
学校文化是指“学校成员在特定价值观指引下,使用各种符号系统建构的生活方式。
”学校文化的核心成分是学校核心价值观,是全校成员共同的追求和实践原则,引领着学校的各项工作。
优质学校和一般学校的区别正在于是否具有能够激发和保持活力的生活方式。
关键词:学校文化;核心价值观;重要支撑随着多元化时代的到来,学校发展进入了新的时代,现代学校呼唤文化办学,现代学校管理也越来越需要以愿景来引领学校成员,让学校焕发活力。
关于学校文化的定义,学者的提法很多,我们更倾向于——学校文化是指“学校成员在特定价值观指引下,使用各种符号系统建构的生活方式。
”学校文化的核心成分是学校核心价值观,是全校成员共同的追求和实践原则,引领着学校的各项工作。
优质学校和一般学校的区别正在于是否具有能够激发和保持活力的生活方式。
多年来,我们结合生源特点、历史沿革、学校定位、办学条件等实际情况,对以“一切为学生的终身发展奠定基础”为基本理念,以“学生优质、教师优秀、环境幽雅、条件现代、特色鲜明”为目标的现代学校文化建设进行了深入的思考和探索,引导全体成员在教育活动中注入更深刻的思想,将其转化为行动方案,在实施中让教育活动更富有智慧,形成独特的学校文化氛围。
一、现代学校管理的战略性调整,决定了学校文化建设的重要作用现代学校管理任务逐步由管理学校到领导学校转变,现代学校管理者不能只是循规蹈矩地执行命令,更要创造性地激发学校的发展动力,现代学校管理越来越需要以愿景来引领学校成员,让学校焕发活力。
学校需要经营,但更重要的是优质的文化“领导”,“领导”好了,“经营”才有所依赖。
学校文化是指学校成员在特定价值观指引下,使用各种符号系统建构的生活方式。
这个定义同时回答了学校文化的核心、载体(质料)和内涵,也进一步体现了和校园文化的区别。
学校文化可以从很多维度进行结构分析,从活动类型可以分为课堂文化、课外活动文化、日常交流文化;从组织层次可以分为班级文化、年级文化;从主体可以分为教师文化、学生文化、干部文化等,更为逻辑的分析是根据学校的文化体系和载体的分类,学校文化可以分为:价值观、精神文化、制度文化、行为文化和物质文化,价值观是学校文化的核心要素。
校本课程的概念校本课程是指由学校自主设计、制定、实施、评估的课程。
校本课程以学校的办学特色和教学需求为依托,围绕学校的办学目标和学生发展需求,依据教育教学的规律和特点,依据学校的教学条件和教学资源,由学校教育工作者根据学校的实际情况,以学校组织教学活动的形式和过程而设计制定的课程。
校本课程的实施需要教师和学校领导层密切合作,共同完成课程设计、实施和评估。
首先,校本课程的概念和特点。
校本课程是以学校为主体,针对学校的教育教学实际情况制定的课程。
校本课程具有以下特点:一是贴近学校实际,根据教育教学的规律和特点,以满足学校的实际教学需求为出发点;二是重视学生的发展,注重培养学生的核心素养和实践能力;三是强调学校的办学特色和教学特点,体现学校办学理念和价值观;四是灵活多样,可以根据学校的需求和教学条件进行个性化设计和灵活调整。
其次,校本课程的设计和实施。
校本课程的设计和实施是一个系统工程,需要学校教育工作者密切合作,共同完成。
首先,要全面了解学校的教学实际情况,包括学校的办学目标、学校教学资源、学生的学习特点和教师的教学水平等方面的情况。
其次,要结合学校的办学特色和教学需求,确定校本课程的总体设计思路和教学目标。
然后,确定校本课程的具体内容和教学安排,包括教学内容、教学方法、教学资源以及评价方式等。
最后,进行校本课程的实施和评估,不断完善和提高校本课程的质量。
再次,校本课程对学校发展的意义。
校本课程是学校发展的重要保障和支撑。
一方面,校本课程可以有效促进学校教育教学的质量提升,提高学生成绩和学校声誉。
另一方面,校本课程可以增强学校的办学特色和知名度,提高学校的竞争力和吸引力。
同时,校本课程还可以促进学校内部管理的完善和提升,增强学校的核心竞争力。
最后,校本课程的发展趋势和对策。
随着时代的变迁和教育观念的更新,校本课程呈现出以下发展趋势:一是注重学生的发展,关注学生的综合素养和实践能力的培养;二是注重校本课程的与社会的结合,体现学校的社会责任和使命;三是注重信息化和智能化技术的运用,提高校本课程的质量和效率;四是注重协同育人,鼓励学科间的融合和跨学科的发展。
实施五好教育,成就幸福人生发布时间:2022-10-21T03:13:05.661Z 来源:《中小学教育》2022年第476期作者:李毅[导读] 建立了“五彩教育”的校本课程体系,“五好育德”作为五彩课程之首,肩负起了立德树人的使命。
四川省广元市利州区南鹰小学628000摘要:全面贯彻党的教育方针,为党育人,为国育才,全面落实立德树人根本任务,培养德智体美劳全面发展的社会主义建设者和接班人是学校育人的旨归,也是时代教育的最强音。
我校从“以德养慧,成就幸福人生”的办学理念出发,以五彩教育为支点,以五彩之首的“五好育德”为抓手,依据小学生的特点,建立了相应的经纬交织的静态与动态德育课程。
在课程内容、实施、评价上形成了有效的闭合系统,促进了学生德育素养的整体提升。
关键词:五好教育立德树人德育教育我校位于广元市利州区郑州街386号,始建于1940年。
我校将习主席提出的“为党育人,为国育才”作为办学的根本任务,根据小学生年龄特点,从习惯入手,建立了“五彩教育”的校本课程体系,“五好育德”作为五彩课程之首,肩负起了立德树人的使命。
一、寻根溯源:根植德育文化校园文化的建设与发展,无疑会为师生的学习创造出良好的文化环境,同时在培育时代所需的德智体美劳全面发展的人才上,其价值与重要性也进一步得到彰显。
那么,如何加强校园文化建设,使校园文化独具特色,是作为校园主体之一的教师应该加以考虑的重要问题。
近年来,我校秉承了“以德养慧,成就幸福人生”的办学理念,以 “乐学善思,文雅阳光”为培养目标,以“五彩飞扬,幸福成长”为特色目标,以“展利州风采,办巴蜀精品”为发展目标,努力积淀校本文化。
为落实校园文化的育人功能,促进学校内涵发展,我校开发了彰显学校文化特色的“五彩”校本课程,从“五好育德”“五爱养慧”“五会健体”“五能尚美”“五学创新”等五个维度,构建了“五彩课程”的框架体系。
二、课程建设:力求立体多元《五好养成课程》是“五彩课程”之首。
“非遗文化”校本课程是传承传统文化的有效途径作者:陈一芹来源:《师道·教研》2017年第09期非物质文化遗产(简称“非遗文化”),是指具有民族历史积淀、能广泛、突出代表民族特色的民间文化。
传承中华优秀传统文化,不仅是文化工作者的责任,更是每一个教育工作者乃至当代中国人不可推卸的历史使命和时代担当。
全面复兴中华优秀传统文化,是2017国务院重大决策。
今年1月,中共中央办公厅、国务院办公厅印发了《关于实施中华优秀传统文化传承发展工程的意见》(以下简称《意见》),并发出通知,要求各地区各部门结合实际认真贯彻落实。
《意见》指出:“实施中华优秀传统文化传承发展工程,是建设社会主义文化强国的重大战略任务。
”“要围绕立德树人根本任务,遵循学生认知规律和教育教学规律,按照一体化、分学段、有序推进的原则,把中华优秀传统文化全方位融入思想道德教育、文化知识教育、艺术体育教育、社会实践教育各环节,贯穿于启蒙教育、基础教育、职业教育、高等教育、继续教育各领域。
以幼儿、小学、中学教材为重点,构建中华文化课程和教材体系。
”本文以深圳市南山实验教育集团(简称南实集团)鼎太小学分校非遗文化校本实践研究为例,探究该课程对于传承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现实意义、策略方法与实施途径,寻找课程与传统文化的契合点,培养具有民族情怀与世界视野的创新人才。
一、对“非遗文化”的解读与思索如前所述,“非遗文化”是能代表民族特色的民间文化。
文化是民族的血脉。
“民间”的概念具有着多重维度切入的丰富性和复杂性,正如王光东说:“从民间价值立场看民间,看到的更多是民间所蕴含的自由精神以及对他们自在生活逻辑的尊重和理解。
”中华民间艺术,来自民间生活,具有自发性和非功利性,是对自然与生命的礼赞,也是绵延至今的民族传统的另一种表达。
民俗艺术作为一切艺术的母体,与精英艺术有着明显的差异,它不仅昭示着一方的生活领域,也承担着一方的大众化精神取向。
千百年来,中华子孙生生不息,将朴素的思想、情感、习俗和技艺寄托于各种形式的艺术之中,不仅具有独特的美学价值和艺术价值,更是一种活态的文化基因,它承载着民族古老的生命记忆,以其丰富的形象语言传承着民族智慧和民族精神。
浅谈合理构建“君子文化”校本课程合理构建“君子文化”的校本课程,是当前中国学校教育面临的一个重大问题。
君子文化是中国传统优秀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是中华民族历史的珍贵遗产,在现代社会仍然具有很强的生命力。
因此,在加强学生道德教育方面,构建君子文化校本课程,是当务之急。
一、理解君子文化君子文化是中国传统文化中的精髓之一,是古代儒家文化的主流思想。
它是礼、义、廉、耻等诸多美德的综合体,主要突出了儒家文化中的仁、义、礼、智、信等五个方面,它不但体现了中华民族的传统美德,更是中国古典文化重要的道德理念。
二、君子文化的价值和功能君子文化作为中国传统文化之一,具有着深刻的道德意义。
君子的行为是以仁为本,以礼为法,以义为准则,以廉为底线,以耻为红线的。
这一文化的价值和功能是多方面的:1、具有传承中国传统文化的使命。
君子文化的传承代表了中国传统文化的传承。
2、具有美化社会风气的功能。
君子文化是一种高尚的品德标准,是对社会腐化现象的一种有力改善。
3、具有促进人类思想的进步的作用。
君子文化强调仁爱和尊重,这些道德标准可以帮助人类思想的进步和创新。
1、仁爱学生应该学习如何对自己的身心及身边的人关爱并提供必要的帮助,学会关注社会弱势群体,发扬“慈善精神”。
2、礼仪学生应该了解中国古代礼仪文化的基本内容,学会通过身体语言、言行举止传达优雅和尊敬之情。
3、勇气和坦率学生应该学会面对困境,勇于发挥自己的优势并能够合理发表见解,坚持真理,敢于面对批评。
4、义务和责任学生应该了解家庭、社区及整个社会的权利和义务,了解社会发展的基本规律,学会如何承担责任,为家庭和社会作出应有的贡献。
5、公正学生应该学会如何评判事物的公正性,强调公平对待每个人,了解公正法律对于维护社会秩序和保护人民权益的作用。
四、结语君子文化是中华民族的传统美德与精神主张,是中国传统文化的重要内容,尤其在如今快速发展的社会中,提倡和传播君子文化愈发扮演着重要的角色。
回归应然:新建学校的文化使命与责任自觉作者:戴拥军来源:《江苏教育》2014年第06期学校不是一个方位的概念,不是一个地域的符号,更不是一组高大的建筑,而是地域上鲜活的生命意象,是高贵圣洁的文化殿堂。
作为一所新建学校的校长,不应当把主要精力消耗在学校的硬件建设上,而应当自觉地担当起文化启校、文化立校的使命,用心思考和构建学校文化发展战略,用文化开启学校发展的美好未来。
为此,在新学校规划、设计和建设过程中,建设者要始终坚持理念引导、文化介入的原则,确保新学校的建设能够按照古德莱德所说的“一个被称作学校的地方”的应然形态进行。
在规划新学校文化建设思路上,我们坚持以教育哲学为引导,以核心价值观为灵魂,以文化传统为根系,以地域资源为源泉,以师资建设为支撑,以多样化课程为载体,以管理制度创新为保障,以师生完整而幸福地成长为目标,顶层设计,系统规划,分层推进,整体架构学校文化的图谱,使视觉文化、理念文化、精神文化、制度文化、课程文化和师生的行为文化等互为映衬,并由学校的核心价值观引线穿珠,形成一个相互关照的整体。
现结合我们句容市华阳实验小学新校区建设谈几点体会。
一、坚守教育的价值取向,寻找新校文化“立意”的原点雅斯贝尔斯在《什么是教育》中有一段名言:“教育,不能没有虔敬之心,否则最多是一种劝学的态度,对终极价值和绝对真理的虔敬是一切教育的本质。
缺少对…绝对‟的热情,人就不能生存,或者人就活得不像一个人,一切就变得没有意义。
”美国教育哲学家乔治·泰勒说:“那些不用哲学去思考教育问题的教育工作必然是肤浅的——好的好不到哪里去,坏的则每况愈下。
”在应试教育巨网几乎笼罩着中国校园的每一个角落、一切不能为应试教育服务的教育根本无立足之地的今天,人们的教育理想正在流失,教育的价值逐渐旁落,教育的行为方式几乎走向了真正教育的反面。
在这样的背景下,教育人必须要有自己的理想信念,学校必须要有教育的信仰。
只有不让遥远的地平线从视界消失,我们前行的每一步才会有意义。
幸福教育之幸福⽂化滋养⽂化品质孕育书⾹校园丰润镇中学幸福教育之幸福⽂化幸福⽂化是幸福教育的引领和⽅向。
幸福⽂化指的是学校教育思想、教育理念、学校愿景、学校⽬标、校风、教风、学风、校训、校徽、校歌等,通过校园环境、制度规范、师⽣⾏为加以体现,并逐步内化为具有学校幸福教育特点的核⼼价值观。
包括理念⽂化、环境⽂化、制度⽂化和⾏为⽂化。
⼀、理念⽂化--引领幸福★学校使命:培养富有⼈性、具有个性的中学⽣。
⼈性+个性=合格的中学⽣(⼈性通过《弟⼦规》等经典的学习得以蕴育;个性通过⾼效课堂、校本课程的构建得以张扬)★学校愿景:构建书⾹幸福校园,即:通过经典阅读,使学⽣具有书⽣⽓、教师具有书卷⽓、学校具有书⾹⽓,最终达成幸福校园的⽬标。
★学校的办学理念、校训、教风、学风、校徽和校歌。
办学理念:经典教育,以⽂化⼈。
校训:修⾝、敬业、敦品、励学教风:塑仁爱之师,育德馨之⽣蕴书⾹之⽓,达幸福之境学风:慎思、明辨、博学、笃⾏⼆、环境⽂化--浸润幸福校园环境⽂化从性质上可分为两种,⼀种是静态⽂化,⼀种是动态⽂化,校园静态⽂化包括校舍结构布局和各种教育设施,它对学⽣的影响不是批评、说教,⽽是感染,是熏陶,是浸润,是潜移默化的影响,是润物细⽆声的春⾬。
因此,我校进⼀步加强校园⽂化建设,丰富育⼈的环境。
我们的校园,没有什么豪华的设施,没有美轮美奂的建筑,但到处清清爽爽,到处妥妥帖帖,到处花红柳绿,到处书⾹流溢。
⼀步⼊我们的校园,“书⾹”⽓息扑⾯⽽来。
刻着“求知”⼆字的⽂化⽯昭⽰着我们的办学宗旨:汲取⽂化之⽢泉,求得⼈⽣之真谛。
往⾥⾛,⾼⼤秀美的“书”字雕塑在书⾹⼴场矗⽴,谦和的孔⼦在⽂化墙上传着千年之道。
进⼊装饰古朴⼤⽅的“问道厅”,这⾥集中体现了我校的特⾊建设——问道书⾹。
古今中外著名的思想家、⽂学家聚集这⾥,⿎励我们诵读经典,品味书⾹,求书问道。
穿过“问道厅”,是我校最美的“仁智园”,这⾥碧草茵茵,绿树掩映,鲜花点缀,鸟⼉啼鸣,书声琅琅,偶有琴声悠扬,歌声嘹亮。
什么是“校本”“校本”,即以校为本。
新世纪之初,“校本”思潮呼唤着教育理论工作者、研究者关注校本、走向校本,以“为了学校,在学校中,基于学校”为特征的校本课程、校本研究、校本培训、校本管理等校本活动开始成为大家研究与实践的新领域。
1、校本课程:典型的校本课程开发是完全自发、自主的课程开发,是完全出于学校内部需要(主要是教师和学生的需求),完全依靠自身的条件和资源的全员参与、自我评价的课程开发活动。
它是“实践——开发——反思——改进”的“草根”开发模式。
主要具有以下五个方面的特点:(1)自发、自愿;(2)自我控制和地方控制;(3)回应内部需要;(4)利用自身资源;(5)内部评价。
有关校本课程开发与国家课程开发之间的区别见下表。
2、校本教研:所谓校本教研,概括地说,就是为了改进学校的教育教学,提高学校的教育教学质量,从学校的实际出发,依托学校自身的资源优势、特色进行的教育教学研究。
它是一种“基于学校”、“在学校中”、“为了学校”的教学研究。
校本教研有三层基本含义:①研究教学,包括教学的内容、目的、手段,教学模式及其建构,教学设计与实施,教学评价等等。
在现今时代,就是研究课程及其实施,特别是校本课程的开发及实施;②从学校的实际出发进行研究,按照新课程的要求,从学生状况、教师构成,学校历史、现状及其资源环境出发进行研究;③教学研究的主体是学校领导、教师。
教学质量事关学校的荣誉和生命,与学校中人休戚相关;我们的教育正处于一个大变革的时代,素质教育的推行,教育管理、教育体制的不断创新,以及正在进行的课程改革,都要求广大教育工作者更新教育教学观念,彻底改革传统的教与学的方式。
在这场革命面前,学校要承担起教育教学研究的使命。
随着学校主体意识的觉醒,校本这一理念越来越被广大学校所接受,学校确定了在教育教学研究中的主体地位。
校本教研是一种学校行为,要立足以校为本,创新教研制度,同时又是一种教师教学研究行为,通过自我反思,同伴互助,专业引领等活动,为教师的专业化成长创造条件。
“山品教育”文化引领特色校本课程构建——奠基孩子一生发展摘要:“握山小学”因山得名,白云山就是学校的天然背景,本质上也是一幅文化的大背景。
要挖掘白云山文化的内涵,赋予教育更多养分,以山的品格教育人、影响人,在山的精神涵养中浸润、熏陶,凸显学校特色。
以山喻人,以山育人,攀登的过程中所发现的山的品格与教育的目标相伴相随,这也正是创建学校特色文化所应遵循的思路。
我校在校本课程建设中,努力挖掘地域文化资源,以学校所在地区独有的一种文化现象——“山品教育”为文化引领,对国家课程,校本课程进行系统规划、合理开发,将德育、综合实践活动和科技创新活动组合统整,使我校的课程体系更具特色,从而打造学校特色品牌,推动学校文化内涵的不断提升。
关键词:国家课程学校课程体系云山文化山品教育特色课程一、以“山品教育”文化为资源,拓展延伸,使德育课程实施凸显校本化,奠基孩子一生品质1.渗透“山品教育”文化资源,拓展国家课程学习内容。
我校的校本特色课程是基于广州白云山文化的“山品教育”课程。
广州白云山为广东最高峰九连山的支脉,是南粤名山之一,自古就有“羊城第一秀”之称,“国家5A旅游风景区”。
而广州市白云区握山小学恰处于云山之东麓,因此,我们研究白云山文化特征,将山之实、山之灵和山之秀的核心文化精神迁移融入到学校教育中,并形成办学理念、校训、校风、教风、学风、德育理念、课堂理念、管理理念、发展目标、培养目标等一套理论体系,即“山品教育”特色课程。
2.开发“山品教育”文化资源,突现我校“山之基”德育教育特色。
德育是教育的诉求。
比较完整的道德教育过程,一般包括提高认识、陶冶情感、锻炼意志、确立信念和培养行为习惯等主要环节。
白云山的基座深深地扎根于大地之中,稳固地托起庞大的山体,这是一种生命的厚度,承载万物,支撑全部,以浑厚之品格成就每一种精彩。
我校正是积极开发这种山品德育教育特色课程,体现“山之基”就是一套比较完整的道德教育过程,用以辅助国家德育课程教学。
学校文化自觉重在以校为本【编者按】镇江行,必游金山、焦山。
镇江之美,又岂止“两山”?教育之大美,正在这座宜居山水小城精彩演绎。
作为中国首所新式回民学校的穆源小学,历经百年岁月沧桑。
在擦亮民族底色的同时,更让我们欣喜地看到校魂铸就、师生与时俱进的勃勃生机;樊安成校长智慧付出,心血倾尽的宝塔路小学,已然成为镇江教育发展的标杆,许多有益探索与可喜成果,可圈可点,可学可用,弥足珍贵。
本刊将陆续编发“两山”地区的校长稿。
欢迎其它地区的一线校长赐稿,让我们的“特别策划”高潮迭起,风景无限。
校长的文化自觉就是校长和他的领导团队在追求学校发展进步中对学校教育深刻的文化思考和积极探索,体现在校长办学过程中的思想观念和行为方式的主动选择上,校长的文化自觉决定了这所学校文化发展的厚度、宽度、长度,决定着这所学校的品行、质量、水平。
校长是教育的领头人,需要文化自觉的意识与实践,以校为本,引领学校发展应该成为校长的自觉实践。
一、校长应当清晰自己的文化使命当下,我们应把学校里的每一天都要看作是一种“生活”,为全校师生构筑关怀的人生,牢固确立以学生发展为本的思想,提高师生的学校生活质量,是当前校长的文化使命。
某种意义上,校长办学就是营造一种以人的发展为本的文化氛围,氛围发展的过程,就是文化使命自觉实践的过程,引领学校发展应该成为校长的自觉追求。
校长要不局限于行政的推动,不束缚于潜规则,不屈服于世俗的压力,积极而自觉的构建学生主体地位,转变学生学习方式。
使学生获得知识技能的过程,是学会学习,形成正确价值观、世界观的过程,为学生素质的全面提高、终身发展和未来完美生活作准备。
为教师专业水平的提高和全面发展搭建平台,积极创设乐业空间,努力使教师教育学生的过程既是促进学生人格发展的过程,同时也成为自身追求成功、享受快乐的过程,成为促进教师生命质量升华的过程。
二、文化引领是校长办学的必然选择校长正确的办学思想,先进的办学理念是学校文化的灵魂,它包括对教育意义和功能的理解,对人才、质量标准的看法,对师生关系,教学关系的认识等等。
校本课程建设:校长的责任与使命-校长管理论文校本课程建设:校长的责任与使命罗刚淮学校的核心使命是什么?美国著名课程专家拉尔夫·泰勒有过一个很经典的论述:“课程是学校教育的核心任务。
”学校教书育人,看起来只是在实施课程,其实不然,按照新课程理念要求,学校和教师既是课程的实施者,也是课程的开发者和创生者。
新课程理念告诉我们,课程不只是一个静态的文本,更是一个动态的过程,一节课里课本是课程,教案活动是课程,教师的言行举止,师生交往交流,学生的素养和表现等,都是课程。
如此说来,课程的外延几乎等于学校教育的外延,学校里的一草一木和一举一动都是各种形式的课程,或隐性或显性地出现在学校的课程之中。
所以,从这一角度说,学校不存在有没有校本课程的问题,所有学校都有自己的校情历史,都有学校的运行程序,都有师生群体以及交往活动,这些都是最本色的校本课程。
因此,学校存在的便只是校本课程的优劣问题,有些学校能够提供科学优质的校本课程,而有的学校则是提供了拙劣粗陋的校本课程。
优质学校提供完整系统的优质课程,一些薄弱学校则缺少精品的课程。
学生和家长对于学校的信赖或是怨艾,某种角度说,就是对这所学校提供的课程的情绪反应。
家长因此而择校,寻找适合孩子的优质课程。
从理想的教育状态说,学校比拼的其实是学校的课程,所谓重点校与薄弱校,名校与“不名”学校的差别就在学校提供的课程上。
具有一定的理念高度的校长一定能正确认识课程,会把课程建设作为学校办学的核心工作来做,学校课程的状况关系着学校的兴衰存亡。
其实,课程建设也并非高不可攀的。
如前所述,学校的课程包括文本的课程,如,教科书、学校自编教材等,还包括学校其他的物态形式,比如,学校的文化布置、学校的规章制度、学生的活动等。
广义的课程包括学校教育教案甚至管理的思想理念和实际行动,狭义的课程单指学校形成正式的文本,并列入学校实际教育教案和管理工作中的。
学校的广义课程涵盖狭义的课程,校长的责任则是一方面对广义的课程进行适当的遴选,激浊扬清,正本清源,逐步提升广义课程的教育价值;另一方面则从广义的课程中寻找到本校最具特色最有价值的课程资源素材,精心提炼,系统规划,专注建设,逐渐形成学校的文化品牌,通常形成文本化的或者音像形态,比如有的学校根据多年的实践,编制出《国学启蒙》,推广国学经典诵读;有的学校根据长期的科技教育,编制成《科学入门手册》,另外,还有的学校创编出校园武术操、校园情景剧汇编、快乐作文、新教师入门手册等。
第23卷 第4期 天 中 学 刊 V ol. 23 No. 4 2008年8月 Journal of Tianzhong Aug. 2008收稿日期:2008-05-05作者简介:李宝庆(1976~ ),男,山东菏泽人,西南大学教育学院副教授,博士。
校本课程的文化使命李宝庆(西南大学,重庆 400715)摘 要:校本课程开发,其实质是学校文化的重构。
校本课程的文化使命在于建设以人为本的精神文化、科学与人文整合的课程文化、回归生活的课程文化、多元共生的课程文化。
关键词:校本课程;课程文化;文化使命 我国目前的基础教育课程改革无疑是一场深层次、全方位的课程改革。
这种改革的最终目的在于改变教师和学生的生存状态,因而它就是一种深层次的学校文化变革,它必将导致学校文化的转型和重建。
校本课程开发,其实质是学校文化的重构。
当前对中小学校本课程开发的探讨虽已成为基础教育课程改革的热点话题,但我国专家、学者、中小学教师对校本课程开发的概念、类型、程序、所需条件和价值追求等方面的研究仍停留在技术和理论表层。
我国学术界对校本课程开发这个舶来品真正所需的制度支撑和文化内涵还缺乏深入的研究,抛开校本课程生存的文化土壤,仅从技术层面去把握与理解西方的校本课程,已不足以指导我国的校本课程开发实践,并取得实际效果。
学校如何通过校本课程的开发,促进学校文化的建设与发展,使学校的个性得以充分张扬,学校特色得以充分突显,学校文化力得以充分释放,最终使学校的办学宗旨、培养目标得以全面落实,是每位学校管理者不可回避和必须解决好的重要问题。
一、开发校本课程,建设以人为本的精神文化 “以人为本”既是现代教育的价值取向,也是我国进行学校文化建设的基本价值取向。
它符合了现代学校发展的民主性、人文性、开放化、信息化走向,顺应了学生发展的主体化、个性化、社会化的趋势。
学校所面对的是一个个正在成长的、有诸多发展需要的生命体,它理所应当要为师生各方面的发展需要和生长提供条件和可能。
学校教育既然以促进人的生命发展为主旨,就必须把学校文化当作是师生生命历程的重要部分,关注师生生命的全部内容和全部过程,而不仅仅是认知方面的发展。
学校就不应该成为将原材料制成产品以满足生活中各种需要的工厂,其最根本的生命意义在于学校全体成员的发展、精神生活的充实以及生命境界的提升。
校本课程开发对于“以人为本”精神文化建设的意义主要体现在校本课程开发的目标方面。
校本课程开发的目标至少包括两个方面,一个是针对学生的课程目标,另一个是针对教师的专业发展目标。
即校本课程开发既要促进学生的特长发展,也要促进教师的专业发展。
校本课程的目标要关注学生的发展,关注学生完美个性的养成,注重学生良好心理品质的形成,使学生养成健康的审美情趣和生活方式。
校本课程目标的制定首先要考虑学生的需求,最大限度地满足学生发展上的各种不同层次和水平的需要,体现学生的个体差异性,促进学生在原有基础上获得充分的、可持续的发展。
校本课程的内容要关注全体学生、关注学生的差异性,尤其要关注那些弱势群体(学习障碍者、少数民族学生等),防止知识和文化的霸权。
尤其重要的是,课程内容要关注学生的生活体验,从而满足学生理智生活、情感生活、审美生活、道德生活的需要。
“以人为本”的理念既强调全体学生都得到全面发展,又强调学生的个体差异。
校本课程开发不仅承认学生的差异,而且满足每个学生的不同发展需要,以促进学生最大限度的发展。
从校本课程开发概念中可以看出,校本课程是一种“可供学生选择的课程”。
校本课程开发给学生提供了一个自我个性张扬的现实中图分类号:G420文献标识码:A文章编号:1006-5261(2008)04-0004-04李宝庆:校本课程的文化使命·5·条件。
每一个学生都可以对想学的内容作一个系统安排,根据自己将来发展的需求,选择形成一个具有独特性的个性化课程,因而校本课程开发强调学生的主体性要求,课程与教学向学生的现实生活世界回归,发挥儿童的主动性和创造性。
因此,校本课程是在统一课程形态下的个性展示,是为适应学生的能力、性向以及现实生活需要而设计的符合学生利益的课程。
随着素质教育的不断推进以及我国课程理论研究的不断深入,三级课程管理体制被提到议事日程上来,教师的课程职能发生了重大变化,尤其是校本课程的开发,对当代教师将会提出更多的角色要求和素质要求。
校本课程开发要求教师自己确定课程目标、课程内容,负责课程实施、课程评估,而不仅仅是实施课程,因而必然有助于教师课程能力的全面提高。
一般而言,教师通过对学生需求、学校环境、自身能力等三个方面的分析来确定课程目标。
校本课程开发是一个创造过程,是教师对课程内容进行选择并加以组织的过程。
由于校本课程是基于学校而开发的,因而少有外来现存的经验可供参考,教师必须自己根据实际情况制定评价方案,并实施评价。
二、开发校本课程,建设科学与人文整合的课程文化在学校教育中,课程是育人的蓝图,课程文化是现代学校文化建设的核心内容和根本途径。
课程文化的再造是课程改革的直接诉求和终极目标。
课程文化作为现代学校文化的核心,是按照现代社会的时代要求和青少年、儿童心理生理发展特点,对现代社会文化的选择、提炼而形成的一种课程观念和课程活动形态[1]。
课程改革的重要使命不仅仅在于课程知识与结构的变革,更重要的是,要实现课程文化的重建。
从某种意义上讲,课程改革实质上是一种课程文化的重建。
课程文化既是学校文化的主体,同时又是构建学校文化共同体的一种手段。
教师通过课程实施过程让学生掌握文化智能、人格素养。
课程作为一种构建学校文化共同体的手段,其功能不仅体现在教师创造性地运用自己富有智慧的有效劳动、让学生学到知识、掌握文化等方面,更重要的是形成一种教风、学风、一种学校组织精神,从而影响学生的一生。
科学主义是科学文化发挥到极致的表现,它的核心是“科学崇拜”和“工具理性”。
科学主义作为一种文化观,把科学尤其是自然科学知识看作是人类知识的典范,自然科学以其权威性、严肃性和有效性而成为人类知识中最有价值或惟一有价值的部分,它可以用来解决人类所面临的所有问题。
在科学主义的支配下,课程文化也表现出强烈的科技取向,表现出这样一些特点:在课程目标上,着眼于把学生培养成诸如工程师、科学家或技术工人之类的对社会生活有直接作用的人;重视学生的智力和潜能的发展;认为人的智能发展是迅速掌握现有知识、认识客观事物规律的关键,也是理解和控制自然的前提。
20世纪中期以来,一些睿智的思想家已经开始对科学理性与人文精神的对立表现出深深的忧虑,有学者甚至把这种状况看成是现代文明所受到的最严重的威胁。
于是,寻求科学文化与人文文化的沟通与融合,已成为不同研究领域的学者所共同关心的问题。
特别是自20世纪80年代末以来,在教育领域里寻求科学主义与人本主义两极之间的平衡,已经变成了一种集体行动,我们可以从“学会生存”、“学会学习”、“学会关心”、“学会理解、宽容与尊重”、“学会共同生活”等这些具有国际意义的教育思潮中把握这种融合趋势的脉搏。
伴随着科学主义教育与人本主义教育逐步走向融合之势,课程文化也开始摆脱原有视野的局限,跨入了新的视野中,于是,科学人文性课程文化观便确立了。
科学人文性就是以建立在科学理性之上的人文精神来规范、统领科学,从而实现科学与人文彼此关照、相互包容,最终达到二者协调统一,形成你中有我、我中有你的浑然一体的关系。
这正如美国著名学者萨顿所提倡的,为了防止科学主义的出现,就要建立科学人文主义。
“我们必须准备一种新的文化,第一个审慎地建立在科学——人性化的科学之上的文化,即新人文主义”。
“新人文主义不排除科学,相反将最大限度地开发科学”。
它将“赞美科学所含有的人性意义,并使它重新和人生联系在一起”[2](P124)。
由此而论,科学与人文整合的课程文化是现代学校课程文化建设所倡导的一种新的课程文化形态。
科学主义文化观和人本主义文化观之间由矛盾冲突到最终走向融合,形成科学与人文相结合的课程文化观,是现代课程发展的必由之路,而校本课程的开发也正承担着建设科学与人文整合的课程文化的重要使命。
校本课程发轫于对唯科学文化下课程科学化运动的反思,发展于科学文化下学校重建课程改革的实践活动。
校本课程的科学人文性是指以人文精神为指导,对科学进行规范,以科学理性为基础,促进和提升人文精神,从而形成科学与人文相包相容、浑然一体的关系,以促进学生人格完善和个性全面和谐发展为目标,力求把“科学素质与人文修养的辩证统一”、“科学知识、科学精神和人文精神的相互融合”、“科学的人道主义”及“学会生存”、“学会关心”、“学会共同生活”、“学李宝庆:校本课程的文化使命·6·会创造”等当代先进的教育理念贯穿到课程改革与发展的全过程中。
三、开发校本课程,建设回归生活的课程文化科学世界与生活世界是人的两个生长家园,科学世界对生活世界的日益僭越致使生活世界逐渐被遮蔽。
回归生活世界是现代哲学的基本趋向。
生活世界最先由德国现象学家胡塞尔提出,其初衷是对抗以事实与意义截然分开为特征的实证主义科学世界观,理性构成了科学主义的根本特征。
既然生活世界对于人的生长、人的发展具有如此重要的意义,那么,作为培养人的教育、作为教育核心的课程,回归生活世界也就成为必然。
生活世界理论对思考课程问题的启示在于:为克服“科学世界”造成人的危机和教育危机,课程必须回归“生活世界”,生活世界是课程发生的场所,也是课程意义生成的场所,课程只有向生活世界回归才能体现课程的真谛。
课程回归生活世界意指课程需要从游离于人的生活世界之外,回归到人的生活世界之中,使学生领悟到世界以及人存在的意义,回归田园般的生活世界实际上是寻找被科学主义遗忘的人的世界,为学生寻找“在家的温暖感觉”的精神依托。
课程“回归生活世界”的根本动因在于课程意义与价值的回归与重建,以弥补科学世界对课程意义与价值的遮蔽与悬置缺陷。
长期以来,学校课程主要指向“科学世界”,“科学世界”是建立在数理——逻辑结构基础上的由概念原理和规律、规则构成的世界,是由一系列语言符号构建的封闭世界,并以冷冰冰的形式和姿态呈现出来,它轻视人的情感、直觉与体验,将人的生命活动机械化、刻板化。
当前,我们的课程对生活世界的长期漠视显而易见,它把“生活世界”与“知识世界”完全对立起来,从而导致课程意义的创生失去了根基。
校本课程是回归生活世界的课程文化,从本质意义上说,就是强调自然、社会和人在课程体系中的有机统一,使自然、社会和人成为课程的基本来源。
因此,学校教师应形成这样的信念:“自然即课程、社会即课程、自我即课程。
”[3]自然即课程,意味着课程应向自然界开放,与自然界融为一体,使学生有机会走向自然,并在感受、认识和探索自然的过程中谋求人对自然的伦理精神、审美体验和求真意志的统一,进而成为自然的关爱者、有创造力的生产者和有责任心的环境保护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