浅析唐代科举制度的特点
- 格式:doc
- 大小:33.00 KB
- 文档页数:2
深度解析唐代的科举制度——科举没你想的那么简单文/岭南狐公子隋朝开科取士,是为庶族地主开辟进身之阶,但强大的世家大族势力拼命反对,未能达此目的,所以只能说是给科举制搭了个架子。
而唐高祖规定,士子自行荐举和朝廷考试,从而给科举制增添了内容。
唐玄宗以后,考试科目增多,考试范围扩大,考试制度也更为精细,成为宋、元、明、清各朝考试的蓝本。
唐代科举制包括以下内容:一、常举又称贡举,每年在尚书省举行一次考试 (称省试)。
主考官主考官最初是吏部考功司的考功员外郎;开元二十四年(736年),朝廷以员外郎资望浅,无法镇住考场为由,改为礼部侍郎主考,并在礼部设立考场。
这样,礼部掌管取人权,吏部掌管用人权。
此后,这种考试制度一直沿袭到清朝。
应试者应试者有生徒和乡贡。
生徒是国子六学 (国子学、太学、四门学、律学、书学、算学,均隶属于国子监)、弘文馆、崇文馆和地方州、县学的学生。
他们中除律学、书学、算学之外,学习的主要科目是九经,即《诗》、《书》、《易》、《周礼》、《仪礼》、《礼记》、《左传》、《公羊传》和《榖梁传》。
唐太宗李世民时,朝廷以九经门类繁多,章句繁杂,诏令国子祭酒孔颖达与儒学家编纂170卷的《五经正义》 (即《周易正义》、《尚书正义》、《毛诗正义》、《礼记正义》和《春秋左传正义》) 等,作为当时基本而又标准的课本。
乡贡是未入上述学校学习的学生,他们可以向所在州、县投牒(即本人身份、履历证书) 自荐,由州、县地方官吏逐级进行考试,成绩合格者方可由州送至中央政府所在地参加省试。
由于他们是随各州进贡物品同送尚书省的,故称乡贡。
唐太宗李世民时,朝廷以九经门类繁多,章句繁杂,诏令国子祭酒孔颖达与儒学家编纂170卷的《五经正义》考试科目常举的科目时增时减,最为常见的有秀才、进士、明经等科,但真正重要而又为时人所向往的,也就是二三科。
例如,唐初秀才科等第最高,后来日渐冷落。
高宗永徽二年(651年),朝廷明令废止。
时人大都趋向于明经、进士两科。
唐代科举制度特色1.吏部授官:唐代科举考试及第者,只是取得出仕资格,如欲出仕,还须经过吏部的释褐试,方得授官。
吏部择人的标准有四:一为体貌端正,二为说话有条理,三为书法工整美观,四为文辞优美。
2.重进士科:唐代对进士科出身的士人特别尊重,有“三十老明经,五十少进士”的说法:大抵应进士科的考生,每百人取录一、二人,而应明经科的考生,则约每十人取一、二人。
3.评行与公卷:唐代的科举考试仍保留汉代以来的誉望风气,主考官并非单凭考生的成绩而定等第,还考虑考生的知名程度,故应考前,必云集京师,竞将自己的得意作品,送呈京师的达官贵人,以邀名誉,观素学,以期即使临场失准,亦可被录取,此种做法称为「公卷制」元朝科举制度还有两个明显的特点;一是优待“国族”,压抑“汉人”和“南人”。
人数上占很少数的蒙古、色目人与人口众多的“汉人”、“南人”录取名额相等,科举中选的机会就大不相等了。
可见此种科举不平等,实际上还阻碍了科举规模的进一步发展。
其次,元朝规定的科举考试的科目有三。
“经疑经义以观其学之底蕴,古赋诏诰章表以著其文章之华藻,复策之以经史时务以考其用世之才”。
与前代相比,最重要的变化是程朱理学被正式定为考试取士的标准。
按朱熹的四书训说在南宋末年已被立于官学,表明开始为政府所承认,但当时它在儒家学统各派当中远未取得独尊的正统哲学的地位。
宋末科试始许用朱注,惟仅为允许采取的诸家学说之一。
直到元朝颁布科举制度,程朱理学才被政府定于一尊。
凡“四书”和《诗经》均须用朱注,《周易》主程、朱氏之说,《尚书》以朱熹门人蔡沈阐释为主,《春秋》用程颐私淑胡安国所传,除《礼记》尚用古注疏、《春秋》许并用三传外,其他儒家经典一以程朱理学的阐发附会为本。
元朝科学制度对于理学在中国社会的推广,起了重要的作用。
元朝科举制度的作用:明朝科举制度主要特点有:( 一)科举与学校完全合流明朝的学校,除了国子学、府州县学以外,还有宗学、社学、武学等等,虽种类繁多,数量巨大,但其根本目的不外乎教化民众,为科举储才。
浅析唐代科举制度的特点浅析唐代科举制度的特点科举制度真正确立在唐代,是在封建庶族地主经济高度发达,士族门阀势力衰落的情况下实行的。
庶族地主经济实力的不断增强,使得他们要求政权的再分配和政治地位的提高。
因此,选择一种既能加强中央集权又能平衡各阶层利益的选士制度,实为唐代政治所必需的。
科举制度的确立,无疑满足了大一统帝国的统治需要。
为了改革九品中正制,隋文帝于开皇七年(587年)命各州“岁贡三人”,应考“秀才”。
隋炀帝在大业元年(605年)设进士科取士,成为以后的科举。
在整个隋朝的三十八年内,总共举行了四至五次科考,总共取秀才、进士十二人。
唐朝继承并发展了这一制度。
唐朝的科举分为常科与制科两类。
常科每年举行,制科则是皇帝临时设置的科目。
常科的考生有生徒和乡贡,常科名目很多,依据应举人的条件和考试内容分为秀才、明经、进士、明法、明书、明算等科。
生徒是在国子监(国子学、弘文馆、崇文馆)、各地学馆入学考试合格的学生。
乡贡则是通过府试、州试的人,又称举人;考头名的称解元。
通过朝庭尚书省的省试者称为进士及第,考头名的称状元,其余分甲第和乙第。
唐朝初年,由吏部考功员外郎主持科举考试,开元二十四年(726年),以郎官地位太轻,改由礼部侍郎主持。
唐代科举中最常见的科目是进士和明经。
进士一般试帖经、杂文、策论,分别考记诵、辞章和政见时务。
明经一般试帖经、经义、策论。
所以进士和明经的区别主要在于辞章和经义。
当时人重进士和轻明经。
进士每年录取名额不过三十人,加上明经也只有百人左右。
除了每年的常科考试外,还有临时不定期由皇帝亲自主持的科举考试,叫制科。
唐代制科的科目见于记载的就有百种,如博学宏词科、文经邦国科、达于教化科、可以理人科等。
参加制科的人不仅有白身,也包括有出身和官职的人。
应试者可以由他人举荐,也可自荐。
开元以后,全国参加制科的人“多则两千,少犹不减千人”,所以“所收百才有一”。
考试以策论为主,也考经史和诗赋。
录取后“文策高者,特赐与美官,其次与出身”。
试论唐代科举制度的利与弊一、概括唐代是我国古代一个非常繁荣昌盛的朝代,这得益于其先进的政治制度,其中科举制度是尤为重要的一项。
在这一制度下,唐朝选拔出了大批优秀的治国人才,进而推动了一个时代的繁荣。
任何制度都有其两面性,唐代科举制度也不例外。
本文拟从利与弊两方面对唐代科举制度进行深入探讨。
唐代科举制度的积极作用显而易见。
它通过严格的考试来选拔官员,确保了官员的素质。
科举考试分为秀才、明法、明经、明算等多个科目,涵盖了文学、法律、哲学、数学等多个领域,使得各种人才都能找到展示自己才能的机会。
唐代科举制度还促进了社会公平,因为不论出身贫富,只要有才能,都可以通过考试获得官职,从而提升了社会的流动性。
唐代科举制度也存在一些弊端。
过于注重文学才能,而忽视了实用性。
进士科是最为重要的科目,而进士科主要考察的是文学才能。
这导致了很多有实际才能的人才无法通过考试获得官职,而一些只会吟诗作赋的人却能够高居要位。
唐代科举制度存在舞弊现象。
由于考试是选拔官员的主要途径,因此一些人会动用各种关系来作弊,影响了科举制度的公正性。
唐代科举制度对考生的束缚较大。
考生需要经过严格的资格审查和身份验证,才能够参加科举考试。
这使得一些有才能的人因为种种原因而无法参加考试,从而限制了科举制度选拔人才的范围。
1. 唐代科举制度的历史背景唐代(公元618年 907年)是中国历史上一个极为繁荣的时期,政治稳重、经济发达,文化艺术更是独领风骚。
在这个背景下,科举制度应运而生,成为了选拔官员和拓展文人阶层的主要途径。
唐代科举制度的确立,既继承了前朝的选拔制度,又为后世的科举制度奠定了基础。
在隋唐时期,随着士族势力的衰退和庶族地主阶级的逐渐崛起,原有的九品中正制已经无法满足社会的需求。
为了适应社会发展的需要,隋朝实行科举制度,采用分科取士,让人才能够更好地脱颖而出。
科举制度得到了进一步的发展与完善。
从唐太宗(公元598年 649年)开始,科举制度逐渐成为选拔官员的主要方式,取代了之前的九品中正制。
试论唐代科举制度的利与弊一、本文概述唐代科举制度,作为中国封建社会选拔官员的重要机制,对唐代乃至后世的社会、政治、文化产生了深远影响。
本文旨在探讨唐代科举制度的利与弊,通过对科举制度的起源、发展及其在唐代社会的具体应用进行深入分析,以期更全面地理解这一制度在古代中国的作用和影响。
文章将首先概述科举制度的基本内容和特点,然后分别从积极和消极两个方面,探讨科举制度对唐代社会的推动作用和存在的问题。
在此基础上,文章将进一步分析科举制度对后世的影响,以及对现代社会的启示意义。
通过本文的研究,我们期望能够更深入地理解科举制度在中国历史中的地位和作用,从而为今天的人才选拔和教育改革提供有益的借鉴。
二、唐代科举制度的起源与发展唐代科举制度的起源可以追溯到隋朝。
隋朝统一全国后,为了选拔人才,开始实行科举考试,但此时的科举制度尚未形成完整的体系。
唐代继承并发展了隋朝的科举制度,逐渐形成了完备的科举体系。
唐代科举制度的发展可以分为几个阶段。
初期,科举考试主要以明经和进士两科为主,明经主要考察儒家经典,进士则主要考察文学才华。
随着唐朝的发展,科举制度逐渐扩大,增设了明法、明字、明算等科目,涵盖了法律、书法、数学等多个领域,为选拔各类专业人才提供了渠道。
到了唐高宗和唐玄宗时期,科举制度得到了进一步的完善。
考试内容更加广泛,考试形式也更加规范。
唐朝还实行了“乡贡”和“府试”制度,使得更多地方的士子有机会参加科举考试。
唐朝还建立了“贡院”作为科举考试的专门机构,进一步提高了科举考试的权威性和公正性。
唐代科举制度在继承隋朝的基础上不断发展完善,形成了完备的科举体系,为唐朝的繁荣和稳定做出了重要贡献。
唐代科举制度也为后世的科举制度提供了重要的借鉴和参考。
三、唐代科举制度的利益唐代科举制度,作为中国古代选拔官员的主要方式,对于当时的政治、文化、社会等多个领域产生了深远的影响,其利益主要表现在以下几个方面:扩大了统治基础,提高了官员素质:科举制度的实行,打破了门阀世袭的旧有格局,使得更多的士人有机会通过考试进入官场。
简述唐朝和宋朝科举制度的异同点。
摘要:一、唐朝科举制度概述二、宋朝科举制度概述三、唐朝与宋朝科举制度的相同点四、唐朝与宋朝科举制度的不同点五、总结正文:随着历史的发展,唐朝和宋朝的科举制度在继承前代基础上,进行了一定程度的改革和完善。
本文将对这两个朝代的科举制度进行简要概述,并分析其异同点。
一、唐朝科举制度概述唐朝科举制度是在隋朝“九品中正制”的基础上发展起来的,设立了常科、制科和武举三种考试形式。
其中,常科主要包括明经、进士两科,是唐朝科举制度的核心。
明经科主要测试考生对儒家经典的掌握程度,而进士科则侧重于文学才能和政治智慧。
制科则是皇帝临时设置的考试,选拔特殊人才。
武举则主要选拔军事人才。
二、宋朝科举制度概述宋朝科举制度在唐朝基础上进行了改革,设立了举世闻名的“三元制”:解试、省试、殿试。
解试是地方选拔考试,省试是省级选拔考试,殿试则是皇帝亲自主持的最终选拔。
宋朝科举制度同样分为文科、武科两类,文科主要包括经义、诗赋、论策等科目,武科则主要包括马射、步射、武艺等。
三、唐朝与宋朝科举制度的相同点1.选拔人才的目的:两个朝代的科举制度都是为了选拔政治人才,提高国家治理水平。
2.考试形式:均采用分科考试制度,根据考生的兴趣和才能进行分类选拔。
3.儒家经典地位:两个朝代的科举制度都重视儒家经典的传承与发扬,明经科是重要考试科目。
四、唐朝与宋朝科举制度的不同点1.考试内容:唐朝科举制度重视诗赋才华,而宋朝则更注重经义和论策。
2.考试难度:宋朝科举制度逐渐提高了考试难度,增加了科举选拔的严谨性。
3.选拔程序:唐朝科举制度有较为复杂的选拔程序,而宋朝则简化了选拔程序,提高了选拔效率。
4.官职分配:唐朝科举制度官职分配较为宽松,进士及第后即可获得官职;宋朝则严格规定了科举及第者的官职晋升途径。
五、总结唐朝和宋朝的科举制度在继承前代基础上,根据时代需求进行了改革和完善。
虽然两个朝代的科举制度在考试内容、选拔程序等方面存在一定差异,但它们的共同目的都是为了选拔政治人才,提高国家治理水平。
唐朝的科举考试制度及其演变唐朝是中国历史上一个辉煌的时代,其文化、政治和经济都取得了长足的发展。
尤其是唐朝的科举考试制度,在中国历史上占据着重要的地位。
本文将从唐朝科举考试的独特性、考试的形式、考试的内容以及科举考试制度的演变等方面进行深入的探讨。
唐朝科举考试的独特性唐朝的科举考试制度可以说是与其他王朝截然不同的。
唐朝的科举考试实行的是九品中正制,即按照考试成绩将人才分为九个等级,其中中正为中等,分为五等,正一至正五。
与此不同的是,唐代的士子考试是固定在洛阳和长安两个地方进行,以避免有人利用地理优势通过船只等手段取得优势。
考试的形式唐朝科举考试分为两类:状元和贡举。
其中状元是指在科举考试中得到最高分的人。
贡举则是指由州、县等一级官员举荐的优秀人才。
贡举考试只有一次机会,而状元则有特权,在下次科举考试时可以直接晋升为进士。
唐朝的科举考试是公平公正的,考生在考试前需要各地县官和考官进行抽签,随机安排到相应的考场。
并且,唐代的科举考试有一个重要特点,那就是任何一个草台班子出身的学者都可以参加考试,只要他们能够通过门槛。
考试的内容唐朝科举考试的考题主要分为经义、史传、子部和集部等类别。
其中经义是最为重要的,成了唐代科举考试中的核心内容。
经义考题主要采用朱子、周敦颐、程颐等人的作品,通过对作者思想和作品的理解来考察考生的能力。
此外,唐朝科举考试题目还注重关注国家、时事等方面的知识和理解,都有可能成为考题内容。
而在唐代的考题中,不仅要求考生能够背诵文句,还要求考生能够理解文章的意思,这是当时的考试难度之一。
科举考试制度的演变唐朝的科举考试制度在历史上的发展有着非常重要的地位,同时也是影响科举制度演变的重要因素之一。
在唐代末年,由于战乱和其他因素,科举制度的体系出现了动荡。
随着宋朝的崛起,科举考试在形式和内容上发生了重大变化。
由于开考范围越来越广,考生数量不断增加,导致考题难度在逐渐降低。
到明清时期,考题逐渐变成了许多经典的包纸题,内容过于固定,难度也越来越低。
隋唐科举制度特点篇一:浅析唐代科举制度的特点浅析唐代科举制度的特点科举制度真正确立在唐代,是在封建庶族地主经济高度发达,士族门阀势力衰落的情况下实行的。
庶族地主经济实力的不断增强,使得他们要求政权的再分配和政治地位的提高。
因此,选择一种既能加强中央集权又能平衡各阶层利益的选士制度,实为唐代政治所必需的。
科举制度的确立,无疑满足了大一统帝国的统治需要。
为了改革九品中正制,隋文帝于开皇七年(587年)命各州“岁贡三人”,应考“秀才”。
隋炀帝在大业元年(605年)设进士科取士,成为以后的科举。
在整个隋朝的三十八年内,总共举行了四至五次科考,总共取秀才、进士十二人。
唐朝继承并发展了这一制度。
唐朝的科举分为常科与制科两类。
常科每年举行,制科则是皇帝临时设置的科目。
常科的考生有生徒和乡贡,常科名目很多,依据应举人的条件和考试内容分为秀才、明经、进士、明法、明书、明算等科。
生徒是在国子监(国子学、弘文馆、崇文馆)、各地学馆入学考试合格的学生。
乡贡则是通过府试、州试的人,又称举人;考头名的称解元。
通过朝庭尚书省的省试者称为进士及第,考头名的称状元,其余分甲第和乙第。
唐朝初年,由吏部考功员外郎主持科举考试,开元二十四年(726年),以郎官地位太轻,改由礼部侍郎主持。
唐代科举中最常见的科目是进士和明经。
唐朝的特点有哪些?有何区别?唐朝作为中国历史上最为辉煌繁荣的朝代之一,秉持着开放包容、繁荣昌盛的理念,留下了许多令人称道的特点和独特之处。
下面将从政治、经济、文化等多个方面进行介绍和分析,以便更好地了解唐朝的特点和其与其他朝代的区别。
一、政治方面1. 唐朝的政治制度相对开明、稳定。
唐太宗通过继承隋朝的制度以及推行“贞观之治”,形成了中央集权的政治模式,并实行科举制度选拔人才,高官制度科层分明,政务得以高效运转。
2. 宰相权力日益加强,政治地位突出。
唐中宗开创唐朝中央集权制度,设置重臣宰相,使得宰相对于朝廷中的事务影响力越来越大。
而后唐睿宗推行的“帝王宅邸”的政策,更是在政治上加重了宰相的权力。
3. 名士风采荟萃,形成文人政治的特点。
唐朝由于科举制度的实施,鼓励文人士大夫参与政治,致力于管理国家事务,因此,政治上文人的影响力日益增强,文人官员扮演着非常重要的角色。
二、经济方面1. 财政稳定且庞大。
唐朝经济繁荣,是中国古代历史上最为繁荣的时期之一,积累了丰厚的财富,国库充盈。
唐代设立了礼部、税务部门等,将财政收入和商品管理办得井井有条。
2. 通过对外贸易的开展,促进了经济的繁荣和文化的交流。
唐代进行了对外贸易,丝绸之路的打通和海上丝绸之路的开辟,使得唐朝与西域和海外地区之间进行了广泛的经济交流,带动了贸易活动的繁荣。
3. 温和的税收政策,增加了人民财富的积累。
唐朝实行稳定的税收政策,降低税率,减轻了农民和商人的负担,使得社会财富得到了更好地积累和分配,进一步推动了经济的繁荣。
三、文化方面1. 科举制度的推行,为人才的选拔提供了广阔的舞台。
唐朝实行科举制度,通过举办乡试、会试和殿试,选拔优秀的文人才子,为国家培养了大量的人才,促进了文化的繁荣。
2. 文化开放,涌现了众多杰出的文化艺术家。
唐朝文化开放包容,形成了儒家、道家、佛家并存的思想格局,众多文化艺术家如杜牧、李白等纷纷涌现,使得唐朝文化达到了一个前所未有的高峰。
浅析唐代科举制度的特点科举制度真正确立在唐代,是在封建庶族地主经济高度发达,士族门阀势力衰落的情况下实行的。
庶族地主经济实力的不断增强,使得他们要求政权的再分配和政治地位的提高。
因此,选择一种既能加强中央集权又能平衡各阶层利益的选士制度,实为唐代政治所必需的。
科举制度的确立,无疑满足了大一统帝国的统治需要。
为了改革九品中正制,隋文帝于开皇七年(587年)命各州“岁贡三人”,应考“秀才”。
隋炀帝在大业元年(605年)设进士科取士,成为以后的科举。
在整个隋朝的三十八年内,总共举行了四至五次科考,总共取秀才、进士十二人。
唐朝继承并发展了这一制度。
唐朝的科举分为常科与制科两类。
常科每年举行,制科则是皇帝临时设置的科目。
常科的考生有生徒和乡贡,常科名目很多,依据应举人的条件和考试内容分为秀才、明经、进士、明法、明书、明算等科。
生徒是在国子监(国子学、弘文馆、崇文馆)、各地学馆入学考试合格的学生。
乡贡则是通过府试、州试的人,又称举人;考头名的称解元。
通过朝庭尚书省的省试者称为进士及第,考头名的称状元,其余分甲第和乙第。
唐朝初年,由吏部考功员外郎主持科举考试,开元二十四年(726年),以郎官地位太轻,改由礼部侍郎主持。
唐代科举中最常见的科目是进士和明经。
进士一般试帖经、杂文、策论,分别考记诵、辞章和政见时务。
明经一般试帖经、经义、策论。
所以进士和明经的区别主要在于辞章和经义。
当时人重进士和轻明经。
进士每年录取名额不过三十人,加上明经也只有百人左右。
除了每年的常科考试外,还有临时不定期由皇帝亲自主持的科举考试,叫制科。
唐代制科的科目见于记载的就有百种,如博学宏词科、文经邦国科、达于教化科、可以理人科等。
参加制科的人不仅有白身,也包括有出身和官职的人。
应试者可以由他人举荐,也可自荐。
开元以后,全国参加制科的人“多则两千,少犹不减千人”,所以“所收百才有一”。
考试以策论为主,也考经史和诗赋。
录取后“文策高者,特赐与美官,其次与出身”。
略论唐代科举制度$刘建强论及中国的教育制度与考试制度,不能忽视延续了一千三百余年的具有鲜明中国特色的封建科举制度,虽然它已经随着清王朝的没落而归于寂静,但它对于中国古代社会的政治、经济、军事、文化、教育等方方面面都是不可小视的“存在”。
科举制度是一个长长的历史过程,它在不同的历史时期呈现出不同的面貌,对其考察,也应是历史的、客观的,不可一概而论,简单地肯定或否定。
本文选择唐代科举加以分剖,是因为它处在科举制度演进的上升过程中,有较多的积极因素可资借鉴,概括说来,它具有以下一些显著特点。
首先,唐代科举具有开放性。
其实质性原因植根在它所处的特定的社会和时代大背景中。
唐代是一个伟大的时代,是继汉代之后在政治、经济、军事、文化等各方面都极尽灿烂辉煌的时代。
空前的繁荣和强大,无可争议的世界领先地位,使李唐统治者获得前所未有的自信、气魄、胆略和雄心,也造就了唐代社会从上到下普遍的开放心态。
统治者敢于创建一种面向全社会的开放型选才机制,自觉把眼光下移到庶族地主及附着其上的下层人士的身上。
隋代设进士科取士开启了唐人的思路,唐承隋制并有所发展,在反复实践中很快规范化为一整套便于操作的科举制度。
科举制在理论上是开放的,不分贫富贵贱门第出身都有同样的机会。
而事实上读书需要有经济上的支持,年复一年去叩击一扇扇科举大门更要有金钱做后盾,这不可避免地会阻碍许许多多确有才学的寒门士子的求进之路。
所谓开放不过是相对的,但毕竟摆脱了两汉察举制、魏晋南北朝九品官人法的束缚,打破了长期以来豪门世族控制仕路、垄断政权的局面。
吸收广大庶族地主阶层的文人参与政权,补充官僚队伍,扩大统治基础,这无疑是明智之举,是历史的进步。
唐科举的开放和唐文人的开放恰相吻合。
大唐帝国的富足强盛和恢宏气象激扬唐代文人建功立业的豪情壮志,刺激了他们在政治上和文学上的双重追求,并对外部世界取一种主动、积极、开放的姿态。
科举制度给他们实现抱负,展示才华提供了渠道。
唐朝科举制度的优点篇一:浅析唐代科举制度的特点浅析唐代科举制度的特点科举制度真正确立在唐代,是在封建庶族地主经济高度发达,士族门阀势力衰落的情况下实行的。
庶族地主经济实力的不断增强,使得他们要求政权的再分配和政治地位的提高。
因此,选择一种既能加强中央集权又能平衡各阶层利益的选士制度,实为唐代政治所必需的。
科举制度的确立,无疑满足了大一统帝国的统治需要。
为了改革九品中正制,隋文帝于开皇七年(587年)命各州“岁贡三人”,应考“秀才”。
隋炀帝在大业元年(605年)设进士科取士,成为以后的科举。
在整个隋朝的三十八年内,总共举行了四至五次科考,总共取秀才、进士十二人。
唐朝继承并发展了这一制度。
唐朝的科举分为常科与制科两类。
常科每年举行,制科则是皇帝临时设置的科目。
常科的考生有生徒和乡贡,常科名目很多,依据应举人的条件和考试内容分为秀才、明经、进士、明法、明书、明算等科。
生徒是在国子监(国子学、弘文馆、崇文馆)、各地学馆入学考试合格的学生。
乡贡则是通过府试、州试的人,又称举人;考头名的称解元。
通过朝庭尚书省的省试者称为进士及第,考头名的称状元,其余分甲第和乙第。
唐朝初年,由吏部考功员外郎主持科举考试,开元二十四年(726年),以郎官地位太轻,改由礼部侍郎主持。
唐代科举中最常见的科目是进士和明经。
唐朝考课制度的特点全文共四篇示例,供读者参考第一篇示例:唐朝考课制度是唐代中国的一种重要的选拔人才的制度,也是中国科举制度的前身。
它对后来的科举制度有着深远的影响,为中国历史上选拔人才提供了一种有效的途径。
下面我们来详细了解一下唐代考课制度的特点。
唐代考课制度的选拔范围广泛。
在唐代,考课是一个重要的选拔人才的渠道,不仅仅局限于官员,还包括了诸如医生、教师等其他各行各业的人才。
这样一来,就为各行各业的人才提供了一个公平的选拔机会,有利于社会的人才流动和社会的发展。
唐代考课制度注重实践能力。
在唐代,考课不仅仅是为了选拔那些书本上的高手,更注重实际的所见所闻。
唐代的皇帝和官员们希望选拔出那些有实际才能的人才,能够为国家的治理和发展做出实际的贡献。
唐代考课制度具有一定的灵活性。
唐代考课制度不是一成不变的,而是随着时代的变化和社会的需要而不断地进行改革和完善。
唐代官员们在实践中总结经验,逐渐形成了一套较为完备的考课制度,以适应当时社会的需要。
唐代考课制度还注重选拔人才的潜力和能力。
唐代官员们在选拔人才的时候,并不仅仅看重个人的学识和经验,更重要的是看重个人的潜力和能力。
唐代考课制度强调发现和培养人才,为国家的治理和长远发展提供了可靠的人才支持。
唐代考课制度是中国封建社会选拔人才的一种重要制度,具有广泛的选拔范围、注重实践能力、具有一定的灵活性和重视个人潜力和能力的特点。
这种制度为中国的人才选拔提供了一个有效的途径,对中国历史的发展具有重要的意义。
第二篇示例:唐朝是中国历史上一个辉煌灿烂的时代,其唐朝考试制度更是独具特色,对后世影响深远。
唐朝考试制度的特点主要有以下几个方面:其一、科举制度的确立。
唐朝是中国科举制度的开端,唐太宗李世民在位时就开始设立明经、明法、明算、元礼四科,并开始在全国设立了乡试、州试以及朝试等多级考试制度。
这一制度不仅为唐代官员选拔提供了标准化的评定方式,也为后世科举制度的发展奠定了基础。
试论述唐、宋、明、清四朝科举的主要特点。
唐代初年即已开科取士,并逐渐制度化。
其特点是:
第一,考试科目由杂乱而逐渐突出了重点。
第二、确立分级考试制度。
第三,考生来源主要有两类。
一类是中央和地方官学的学生,另一类是不在校的自愿应试者。
第四,授官。
进士及第分甲乙等,明经分四等,这都只是取得做官资格,并可免除徭役。
第五,唐代科举,实际上是考试与荐举相结合,荐举人的作用很大。
宋初基本沿袭唐制。
陆续进行了许多重要改革,使科举制度趋于完备,并形成进士科的空前繁荣。
第一,宋太祖开宝六年正式确立殿试制度,因而形成乡,省。
殿三级考试制度。
第二,陆续建立和完善了糊名、誊录、锁院,隔帘等保密规则,严格了勘磨(复查)制度。
第三,进士科成为最主要科目,录取数量大增。
明清两代科举取士的方式基本相同,进士科成了唯一的常科。
和前几代相比,明清两代又有以下主要变化。
第一,参加科举必从入学开始。
学校有两类,一类是中央的国子监,只有贡生才能入学。
一类是县、府州的地方学校,在科考中达到一、二等,才能参加乡试。
各类学校都有定额。
第二,考试增为县、院、乡、会、殿试五级。
第三,八股文是各级考试的重要文体,八股文题目必然出自《四书》、《五经》。
第四,科考与授官。
殿试成绩分三甲,一甲三名,称赐进士及第;二甲多为十七名,称赐进士出身;其余为三甲,称赐进士出身。
殿试后多半立即授官,一甲正六品与从六品,一般入翰林院;其余七品,有京官地方官之别。
唐代科举制度发展的特点《说说唐代科举那点事儿》嘿,今儿咱就来唠唠唐代科举制度发展的那些特点,这可真是挺有意思的事儿呢!咱先说说这唐代科举的范围那叫一个广啊!不像有些时候,考试机会就那么一丁点儿。
唐代那可是敞开了大门,啥人都能来试试。
不管你是富家子弟还是穷酸秀才,都能在科举这条道上比划比划。
就好比一场超级大派对,谁都能来凑个热闹。
而且啊,唐代科举的科目那是相当丰富多样。
什么进士科、明经科、明法科等等,感觉就像是个超级大超市,各种“商品”任你挑选。
你要是文采好,那就去考进士科,说不定就能一举成名天下知。
要是擅长律法,那就去明法科溜达溜达,也能闯出一番名堂来。
这就好像是游戏里选职业,总有一个适合你的“角色”!还有一点特别有意思,唐代科举有时候就跟买彩票似的。
为啥这么说呢?因为你永远不知道最后能不能中举。
有时候运气好了,一下子就飞黄腾达了;运气不好呢,可能考了一辈子还是个白衣。
这就很刺激有没有?就像老天在和你玩游戏,随时给你个大惊喜或者大“惊吓”。
不过呢,唐代科举也不是那么好混的。
那竞争激烈程度可不比现在考公务员差。
大家都削尖了脑袋往里钻,想要出人头地。
要是没点真本事,还真不好意思在这科举场上晃悠。
唐代的科举还像是个造星工厂,一旦中了进士,那可就是明星般的存在。
走在街上都感觉倍儿有面子,大家都对你投来羡慕的眼光。
而且,这中举后还能结交各种达官贵人,人脉那是蹭蹭往上涨啊!总的来说,唐代科举制度既有它的好处,让更多的人有了出人头地的机会;但也有让人头疼的地方,那激烈的竞争可不是闹着玩的。
不过呢,正是因为有了这么个独特的科举制度,才让唐代变得更加丰富多彩,人才辈出。
咱现在想想,还真是挺有意思的一段历史呢!。
试论唐代科举制度的利与弊科举是历代封建王朝通过考试选拨官吏的一种制度。
魏晋以来,官吏大多从各地高门权贵子弟中选拨,权贵子弟无论优劣,都可以做官。
许多出身低微但是有真才实学的人,却不能到中央和地方担任高官。
为改变这种弊端,隋文帝开始用分科考试来选举人才。
隋文帝时期正式设置分试科,考核参选者对时事的看法,按考试成绩选拨人才。
我国科举制度正式诞生,由于采用分科取试的方法,所以叫做科举。
到了唐代,科举制度进一步完善、发展。
唐代的科举分长举、制举两种。
所谓长举是指每年分科举行的科举;制举是指有由帝临时下诏举行的科举。
由于常举和制举选拨人才的目的不同、因此在考试内容、考生来源、考试方法上有很大区别,而常举以其长期性、固定性的优点成为了科举中最重要的部分。
一.唐代科举制度的积极作用唐代国运较长,政局相对稳定,这位科举制度的发展创造了条件。
唐王朝一方面要求地方官员向朝廷推荐德才兼备的人才;另一方面积极推行科举考试制度、逐步扩大考试科目,增加考试内容,完善考试程序,从而使科举考试制度取代了以荐举为主的选士制度,成为当时领先于世界的用人取士制度。
唐代科举制度是魏晋九品中正制的基础上发展起来的一种官吏选拨制度。
它打破了“上品无寒门,下品无士族”的门第观念,采取公平竞争和择优录取的公开考试方式,为人才的脱颖而出创造了条件。
这对于前代的选官制度无疑是一大进步,具体表现在以下几个方面:(一)从政治来看,科举制度实施以后, 满足了封建君主专制政治的要求, 收到了集权中央、巩固封建统治的效果。
第一, 它取代了汉魏以来的察举制和九品中正制, 把选拔官吏的权力更有效地由地方士族和长官手里集中到中央,官吏选用大权由中央朝廷来行使, 这就加强了全国政权的统一和集中。
第二, 它以考试为统一标准, 全国要想做官的人都全力以赴地去适应这些标准, 这就加强了思想的统一; 公开、平等的仕进之路, 刺激与网罗了大批中下层知识分子, 使他们有了参与政权的机会, 从而调和了阶级矛盾, 有利于政权的稳定。
唐朝的官员选拔与制度唐朝是中国历史上最辉煌的时代之一,其繁荣和发展与官员选拔与制度密不可分。
唐朝的官员选拔与制度经历了多次改革与完善,确立了一套严格而具有科学性的选拔制度,秉承着德才兼备的原则,使得唐朝官员队伍中涌现出了一批又一批杰出的政治家、文学家和军事家。
一、唐代官员选拔制度的总体特点唐代官员选拔制度的总体特点是基于科举制度,并配以其他辅助制度的调整,具有以下几个方面的特点。
首先,唐代实行科举制度,倡导以文才取人。
科举制度是唐代官员选拔与制度中最重要的一环,借鉴自隋朝的制度。
每年举行的科举考试分为两个等级,一般是在主、秀两名之间选拔。
通过科举考试,有能力、有文化的人才得以脱颖而出,选拔到政府机构中从事政务工作。
科举制度的实施有效地提高了官员的素质,推动了政府管理的科学化。
其次,唐代推行乡试制度并配以举荐制度,拓宽了选拔渠道。
乡试是唐代选拔进士的初试,考察的是候选人的基本才能,通过乡试的考生可以参加殿试。
而举荐制度则是通过官员的推荐,将有潜力的人才引荐给政府,进一步拓宽了选拔渠道,给予那些优秀但没有参加科举的人才一次展示自己的机会。
此外,唐代还重视学校教育,培养官员人才。
唐代设立了许多官办学校,培养和选拔人才成为唐朝官员选拔的一个重要环节。
这些学校不仅仅是为了考试训练,更重要的是培养学生的修养,使他们成为道德高尚的官员。
最后,唐代官员选拔制度注重公平公正。
唐代选拔官员的考试制度十分严格,考试内容及评分标准都是公开透明的,旨在确保选拔的公正性。
同时,唐代还规定了官员的工作年限,以避免官员腐败和滥权。
这些制度的规定,使得唐代官员选拔更加科学严谨,减少了不正之风的滋生。
二、唐代官员选拔与制度的发展与完善唐代官员选拔与制度在历史的长河中进行了多次的发展与完善。
这些改革与完善使得唐朝官员选拔与制度更加科学、合理。
唐代初期,官员选拔主要依赖举荐和考试的方法。
举荐主要是由官员推荐有资质的人才,考试主要采用取士、推举、举荐和评议相结合的方法。
浅析唐代科举制度的特点
科举制度真正确立在唐代,是在封建庶族地主经济高度发达,士族门阀势力衰落的情况下实行的。
庶族地主经济实力的不断增强,使得他们要求政权的再分配和政治地位的提高。
因此,选择一种既能加强中央集权又能平衡各阶层利益的选士制度,实为唐代政治所必需的。
科举制度的确立,无疑满足了大一统帝国的统治需要。
为了改革九品中正制,隋文帝于开皇七年(587年)命各州“岁贡三人”,应考“秀才”。
隋炀帝在大业元年(605年)设进士科取士,成为以后的科举。
在整个隋朝的三十八年内,总共举行了四至五次科考,总共取秀才、进士十二人。
唐朝继承并发展了这一制度。
唐朝的科举分为常科与制科两类。
常科每年举行,制科则是皇帝临时设置的科目。
常科的考生有生徒和乡贡,常科名目很多,依据应举人的条件和考试内容分为秀才、明经、进士、明法、明书、明算等科。
生徒是在国子监(国子学、弘文馆、崇文馆)、各地学馆入学考试合格的学生。
乡贡则是通过府试、州试的人,又称举人;考头名的称解元。
通过朝庭尚书省的省试者称为进士及第,考头名的称状元,其余分甲第和乙第。
唐朝初年,由吏部考功员外郎主持科举考试,开元二十四年(726年),以郎官地位太轻,改由礼部侍郎主持。
唐代科举中最常见的科目是进士和明经。
进士一般试帖经、杂文、策论,分别考记诵、辞章和政见时务。
明经一般试帖经、经义、策论。
所以进士和明经的区别主要在于辞章和经义。
当时人重进士和轻明经。
进士每年录取名额不过三十人,加上明经也只有百人左右。
除了每年的常科考试外,还有临时不定期由皇帝亲自主持的科举考试,叫制科。
唐代制科的科目见于记载的就有百种,如博学宏词科、文经邦国科、达于教化科、可以理人科等。
参加制科的人不仅有白身,也包括有出身和官职的人。
应试者可以由他人举荐,也可自荐。
开元以后,全国参加制科的人“多则两千,少犹不减千人”,所以“所收百才有一”。
考试以策论为主,也考经史和诗赋。
录取后“文策高者,特赐与美官,其次与出身”。
制举以开元时期为最盛,唐文宗太和以后就很少举行了。
武则天主政时,曾首创了由皇帝主持,覆核进士资格的殿试;和取武将的武科举。
但是,二者在唐朝时并未有成为定例。
唐代的科举仍然留有一定的举察制影子。
例如:士子在应试前,流行把自己的作品呈送社会名流,希望名流能向主考推荐。
除了武则天主政的一段时间外,唐代的科举没有糊名的习惯。
考官在评卷时,考生的名声往往是考虑因素之一。
这样做的原意跟举察一样,是希望可以兼顾人材在试场外的表现。
但同时这亦无可避免造成了不公平,出现士子与考官之间的利益瓜葛。
到了唐末吏治败坏时,弊病更甚。
整个唐朝的科举取士约一万人。
唐代的宰相中,百份之八十是进士出身,可见科举的成效。
但科举亦并非唐代政府招纳人材的唯一方法,门荫入仕和杂色入流也是唐代重要的入仕途径。
到了唐代后期,出身寒门由科举入仕者渐多,与世族门荫入仕者形成两大官僚派系集团,互相倾轧,史称“牛李党争”。
唐朝的新科进士仅授予的官职远较后代进士低微。
例如,唐朝秀才科上上第授正八品上官职,明经科的上上第授从八品下官职而进士、明法两科,甲第授从九品上;乙第只能当最小的官从九品下。
著名诗人王维考中状元后当的太乐丞,就是从八品下的小官。
因此,唐朝的科举类似于现代的基层公务员招考。
科举制度,作为封建社会取士的一种制度,是封建统治者为了适应当时客观形势的需要而采取的一种选拔官吏的办法,是对魏晋以来的察举制和九品中正制的一种挑战和冲击,它为大量平民百姓进入仕途和提高政治地位提供了一个平台,故倍受青睐。
唐代的科举制度处于科举制度的上升过程中。
因而它具有以下特点:
首先、唐代的科举制具有开放性,其实质性原因在于它所处的特定的社会和时代大背景
中。
唐代是一个伟大的时代,是继汉代之后在政治、经济、军事、文化等方面都极尽灿烂辉煌的时代,空前的繁荣和强大,使李唐统治者获得前所未有的自信、气魄、胆略和雄心,也为统治者着眼于庶族地主及其下层人士提供了条件。
科举制在理论上是开放的,不分贫富贵贱门第出身都具有同样的机会,打破了长期以来豪门世族控制仕路,垄断政权的局面。
并且吸收广大庶族地主阶层的文人参与政权,补充官僚队伍,扩大统治的基础,这是历史的进步。
其次、唐代科举制具有一定的公平性,主要体现在以下三个方面:
第一、公平竞争原则。
从报考生源和报考条件看,原则上所有人皆可“投牒自进”,没有财产的限制,没有年龄的限制,除了女性成员外,任何人都可以公平的参与竞争,打破了“上品无寒门,下品无势族”的门第观念。
第二、择优录用的平等原则。
唐代科举制度选拔官员的标准是“一切以程文定去留”,即依照考试成绩决定是否合格,以分取士。
在一定程度上体现了平等原则,正所谓“为政之要,惟在得人,用非其财,必难致政”。
第三、公开和客观的原则。
从命题的制定,考场的规定,评卷的标准等来看是公开和客观的。
这较门荫制度下官宦权贵子弟凭借门第出身入仕这种赤裸裸的不平等来说,应该是很大的进步。
再次、唐代科举具有系统性和灵活性,其系统性表现为考录程序和考试科目已逐渐规范为比较严谨合理的体系。
“唐制,取士之科,多因隋旧,然其大要有三。
由学馆者曰‘生徒’,由州县者曰‘乡贡’,升于有司而进退之……其天子自诏者曰制举,所以待非常之才焉。
”“生徒”和“乡贡”并不是都可以参加科举考试,而是先要通过“省试”和“解试”,通过者才能被送至中央,然后参加科举考试。
在不断的发展中,这一套从地方到中央的考录程序越来越完善。
同时,唐代科举考试的科目也在实践中逐渐形成体系,“……其科之目,有秀才、有明经、有俊士、有进士、有明字、有明算、有一史、有三史、有开元礼、有道举、有童子”。
不仅如此,唐代科举设科取士还有很大的灵活性,能以灵活多样的科目来适应不断变化的现实社会的需求,如此不拘一格,不泥守一辙,使科举制度在规定之下又有很大的自由。
唐代科举制度与之前的察举制、九品中正制相比,更能体现出任人唯贤、任人唯才的相对公平的选士精神,在中国选士制度史上具有划时代的意义。
它曾经促进了唐代的强盛统一,也一度使唐朝社会混乱,既有利于吏治的清明,也在一定程度上诱发了腐败;既促进了文学的发展,也阻碍了学术的进步;既促进了学校教育的发展,也使学校沦为其附属;既选拔了大量的才智之士,也虚耗了无数学子的人生光阴。
现在我们应当对其进行重新评价,为今天教育制度的改革提供更多的借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