超声引导下上肢神经阻滞 陈明兵
- 格式:ppt
- 大小:26.58 MB
- 文档页数:43
我院成功开展超声引导下臂丛神经阻滞麻醉
5月13日上午,我院麻醉科、超声医学科、骨一科紧密配合,为一名尺骨鹰嘴骨折的患者进行了我市首例超声引导下臂丛神经阻滞麻醉。
麻醉由姜建利主任指导,席琳麻醉师操作,超声医学科赵君智主任进行超声精准引导、穿刺留置导管、持续给药,术后并为患者连接镇痛泵止痛。
麻醉科姜建利主任介绍说:臂丛神经阻滞麻醉是骨科上肢手术麻醉的主要方法,传统臂丛神经阻滞有时效果欠佳,原因多数是由于传统麻醉方法过程中麻醉药物不能注射于理想的位置,导致麻醉药物不能分布浸润到神经组织,且盲穿极有可能损伤神经、血管,严重者可出现气胸。
这一问题一直困扰着麻醉医师及临床骨科医师,近年来超声技术开始应用于神经组织的定位与引导,可以在直视的情况下看到
穿刺针的路径及麻醉药物注射后的分布和扩散情况,极大的提升了麻醉的效果。
超声引导下的神经阻滞麻醉,既可精确定位神经,提高操作成功率和麻醉质量,又可缩短药物起效时间、降低局麻药用量,操作损伤小、适应范围广,能克服解剖变异带来的穿刺困难,尤其适用于小儿、意识不清、麻醉效果不佳或全身麻醉病人。
此类麻醉对操作的人员要求高,进针时必须观察到穿刺针,探头轻微的移动或成角可使成像显著改变,要求操作人员对超声的彩色血流指示、图像放大、聚焦及图像保存技术非常熟悉。
此项技术在宝鸡地区尚属首次应用,这一麻醉技术的成功实施,标志着我院麻醉和超声定位技术水平在宝鸡地区乃至全国范围内处于领先地位。
超声引导下的锁骨上臂丛神经阻滞--Vincent W.S. etal.臂丛神经阻滞的成功有赖于准确的神经定位、进针和局麻药的注入。
不幸的是,目前所用的标准操作技术都是盲目的,是依靠进针前体表标志和进针后诱发的异感,或以神经刺激器引起肌肉收缩来确定。
常常需要多次穿刺才能成功,导致与穿刺相关的疼痛和并发症。
这对于锁骨上途径尤其危险,因为有发生气胸的可能。
在超声引导下行臂丛神经阻滞有可能提高成功率和减少并发症。
我们假设,超声成像可帮助准确定位臂丛神经并引导进针至靶神经。
本研究的目的是对目前最先进的以超声技术行锁骨上臂丛神经阻滞及其临床应用进行评价。
方法:经医院伦理委员会批准,获得书面同意后,选择40名择期行上肢手术的健康门诊病人接受超声引导下锁骨上臂丛神经阻滞。
排除上肢神经缺陷或锁骨上臂丛阻滞禁忌的患者。
前29例病人使用了配备8—MHZ直线探头的东芝Core Vision Pro unit (东芝公司,东京,日本)。
其余11名患者使用的是配备5—12MHZ直线探头、彩色多普勒、能复合成像的飞利浦ATL HDI 5000SonoCT unit。
待病人开放静脉和建立常规监测后,扫描臂丛和周围结构的关系。
患者仰卧位头偏向对侧45度,超声探头放在锁骨上窝的冠状斜面,在横断面下观察锁骨下动脉和臂丛(例如,在约90度时,图1)。
臂丛是一簇低回声节,常位于圆型搏动怀低回声锁骨下动脉的侧面,锁骨下动脉位于高回声的第一肋上方。
接着,皮肤消毒和麻醉后,将22号50mm的绝缘阻滞针(Stimuplex;Braun Medical) 从探头(在无菌封套内)的外侧端置入,沿超声束方向、与探头长轴平行进针(图2),并实时观察针的移动方向。
一旦针尖达到臂丛(图3),打开神经刺激器(Stimuplex),从0.5mA开始增加至最大1.5mA诱发肌颤搐。
检查并记录最小刺激电流、肌颤搐的部位、是否有异感出现。
然后,将含有1:200000肾上腺素的2%利多卡因20ml和0.5%的布比卡因20ml在3~5分钟内缓慢注入。
超声引导下臂从神经阻滞的临床应用超声引导下的神经阻滞是一种非侵入性技术,能够减轻疼痛、缩短术后恢复期和降低并发症发生率。
本文将讨论超声引导下臂神经阻滞的临床应用。
超声引导下的臂神经阻滞是一种精确、安全、可重复性强的技术,通过超声仪可以实时观察神经位置和扫描神经区域,以准确注射麻醉药物。
超声引导下的臂神经阻滞可用于上臂和前臂,包括桡神经、肱神经和正中神经。
下臂神经阻滞是较为常见的技术。
下臂神经阻滞可用于手术前、术中和术后的疼痛管理。
手术前的神经阻滞可以减轻手术后的疼痛且恢复更快。
手术后的神经阻滞可以帮助控制疼痛且在影响神经功能的情况下避免麻痹等不良反应。
下臂神经阻滞最常用于两种手术:前臂和手部手术和上臂手术。
前臂和手部手术范围广泛,包括腕管综合征、去除肿瘤、肘关节置换和骨折修复等。
这些手术通常需要在小范围内对神经进行阻滞,由于神经分支较多且位置复杂,因此超声引导下的阻滞技术是更好的选择。
而对于需要进行麻醉的上臂手术,如肩部或肘部的手术,超声引导下的臂神经阻滞可以延长麻醉的持续时间,且降低对常规麻醉和镇静药物的需求量。
超声引导下的臂神经阻滞还有其他优势。
首先,它可减少患者镇静药物的使用,从而减少镇静药物的副作用。
其次,与其他神经阻滞技术相比,超声引导下的神经阻滞可减少对周边组织的损伤。
最重要的是,超声技术可以帮助确定深层神经位置,减少误注射的发生,从而降低术后并发症的风险。
超声引导下臂神经阻滞适用于各种疾病和手术,具有医学价值和广泛的临床应用前景。
但是需要注意的是,操作人员需要接受专业的培训和实践,以确保操作的安全和有效性。
超声引导下臂从神经阻滞的临床应用超声引导下的臂神经阻滞是一种临床应用广泛的技术,常用于手术麻醉、疼痛管理和诊断等领域。
通过超声引导下的臂神经阻滞,可以有效地控制疼痛、减轻手术刺激和提高手术治疗效果。
本文将重点介绍超声引导下的臂神经阻滞的临床应用。
超声引导下的臂神经阻滞主要包括尺神经阻滞和桡神经阻滞。
尺神经阻滞是指通过超声引导下的技术,将局部麻醉药注射到尺神经周围,阻断尺神经的感觉和运动传导,达到麻醉效果。
常用于手部和前臂的手术麻醉和术后疼痛管理。
桡神经阻滞是指通过超声引导下的技术,将局部麻醉药注射到桡神经周围,阻断桡神经的感觉和运动传导,达到麻醉效果。
常用于上臂和肘部手术麻醉和术后疼痛管理。
超声引导下的臂神经阻滞具有以下优点:超声引导可以清晰地显示神经和周围组织的解剖结构,提供了高分辨率的影像,有助于准确定位和定向注射麻醉药物。
超声引导下的臂神经阻滞可以减少手术刺激和损伤,提高手术治疗效果。
超声引导下的臂神经阻滞可以减轻疼痛,提高患者的手术体验和术后恢复。
在临床应用中,超声引导下的臂神经阻滞需要专业的医生进行操作。
医生需要具备扎针和超声操作的技术和经验,以及对臂神经解剖和神经阻滞的理解。
在操作过程中,医生会采用消毒、局麻等步骤,确保安全和有效。
超声引导下的臂神经阻滞也存在一些局限性和风险。
超声设备的成本较高,需要专业的设备和维护。
患者可能出现局部麻醉药过敏、神经损伤、感染等风险。
超声引导下的臂神经阻滞也需要一定的操作技巧和经验,医生操作不当可能会导致阻滞失败或其他并发症。
超声引导下的臂神经阻滞在临床应用中具有广泛的应用前景。
通过准确定位和定向注射局部麻醉药物,可以有效地阻断臂神经的传导,达到麻醉效果。
需要注意的是,在临床操作中需要专业的医生进行操作,并注意患者的安全和风险控制。
超声引导下臂丛神经阻滞在儿童上肢手术中的应用摘要:超声引导下的神经阻滞已经逐渐成为区域麻醉中的一项重要技术,可以提高神经阻滞的质量和成功率,降低并发症的发生率。
神经组织在横断面超声图像中表现为多样的圆形或者椭圆形,而且是被相对高回声图像包绕的低回声区域;从纵向角度来看,每根神经表现为相对较高回声,被许多不连续的低回声条纹所间隔。
上肢手术是小儿外科常见的手术,但由于小儿生理结构特殊,解剖学标志不清楚和神经深度随年龄不同变异大,小儿心理不成熟以及语言表达能力欠缺等原因从而增加臂丛神经阻滞的操作难度。
神经阻滞在超声引导下具有直观性,能将局麻药物尽可能的作用于神经周围,取得确切的麻醉效果,减少了局麻药的用量,减少了并发症的发生。
关键词:超声引导;神经阻滞1导言超声引导臂丛神经阻滞是目前广泛使用的定位技术,主要包括肌间沟法,锁骨上、下路和腋路法等,其中腋路法是最常见的方法,但采用何种剂量的局部麻醉药物,临床没有明确的规定。
根据以往经验,采用不同剂量的局麻药物对阻滞效果有一定影响。
超声引导下神经阻滞是能够在允许的最小剂量范围内达到最佳阻滞效果。
2超声技术的基础知识超声波具有特定的波长与频率,其波长与频率成反比;频率与分辨率相关,波长与穿透性相关。
临床应用的超声频率在2.5~20MHz之间,高频率(>10MHz)可清晰地显示神经分布、走行及粗细。
超声的扫描方式有短轴和长轴扫描;短轴扫描(横切)超声波束与神经走向垂直,臂丛神经为类园形、圆形或卵圆形的小低回声区及包绕周围的小强回声带;长轴扫描(纵切)超声波束与神经走向平行,神经呈条索状、多数平行排列但不完全连接的低回声区及分隔其间的强回声带。
超声引导穿刺有“平面内”和“平面外”技术;平面内技术穿刺针与探头轴线平行,针与目标完全可见;平面外技术穿刺针与探头轴线垂直,只能显示针的截面。
临床多使用短轴平面内技术,既能清晰显示目标神经又能实时显示针尖和药物扩散;但两种技术都没有结果证实其优越性,具体选用是个人的喜好。
超声引导下臂从神经阻滞的临床应用
超声引导下的臂神经阻滞指的是通过超声成像技术来引导神经阻滞技术的应用。
随着
超声成像技术的发展,越来越多的临床医生开始使用超声引导下的神经阻滞技术来进行各
种手术和治疗,这种技术已经被证明是一种非常有价值的神经阻滞技术。
超声引导下的臂神经阻滞的过程中,医生会使用超声设备来观察和定位要阻滞的神经,然后使用注射器将药物注射到神经附近的位置。
通过这种方式,医生可以定位神经较准确
地注射药物,从而达到治疗和缓解疼痛的目的。
1. 上肢骨折后疼痛
在一些上肢骨折后的患者中,由于受伤造成的疼痛非常剧烈,患者很难忍受。
这时使
用超声引导下的臂神经阻滞技术可以减轻疼痛,并在手术前或手术后的复原期间帮助患者
恢复正常活动。
2. 肩关节手术后疼痛
肩关节手术后患者常常会出现疼痛,手臂活动受到限制,这严重影响了患者的生活和
工作。
在这种情况下,使用超声引导下的臂神经阻滞技术可以减轻疼痛,提高手臂的活动度,帮助患者更快地恢复到正常活动。
肱骨头骨折后疼痛是患者很难忍受的一种痛苦,这也是超声引导下的臂神经阻滞技术
的一种非常好的应用。
通过使用超声设备,医生可以精确定位神经,并将药物注射到神经
附近。
这种技术可以有效地减轻疼痛,帮助患者恢复正常活动。
超声引导的腋神经阻滞在上肢手术麻醉及减轻上臂止血带疼痛的临床效果观察尊敬的女士、先生:我们将邀请您将参加一项关于超声引导的腋神经阻滞在上肢手术麻醉及减轻上臂止血带疼痛的的临床研究。
请您仔细阅读以下信息,然后决定是否参加与该项研究。
如有不清楚的问题,可以向研究者咨询。
1.背景介绍随着社会的发展,上肢手术的术式日趋复杂,要求患肢相对静止,尤其是止血带的长期、反复压迫致远端部位疼痛不适,烦躁体动,给麻醉管理及手术操作造成影响。
临床上多采用镇静镇痛药,或静脉全麻的方式,但这可能增加呼吸和循环系统不良事件,另外肌间沟及腋路臂丛神经联合阻滞的方法被证实在上肢手术中麻醉及止血带效果确切。
肌间沟入路臂丛尺神经阻滞起效延迟,亦难以解决其膈神经阻滞、神经内注药、特别是锁骨下动脉的血管分支内注药,造成局麻药的中枢系统中毒表现。
腋路臂丛神经阻滞易于定位穿刺,对前臂尺神经、正中神经支配区域阻滞完善,但不能耐受上臂止血带。
目前超声设备及技术的发展,多位学者报道采用超声引导腋神经阻滞,效果确切,同时在腋路可以清晰的显示肌皮神经。
2.研究的目的是什么?我们将本研究的目的是为止血带下行上肢手术的患者实施超声定位下腋神经或肌间沟臂丛阻滞,均联合腋路臂丛阻滞的麻醉方式。
通过观察患者感觉阻滞情况,运动功能阻滞情况,术中麻醉效果,患者满意度及不良事件等,探索上肢手术最适的麻醉方式,为临床提供一种有效的麻醉途径。
3.为什么要求我参加?我参与后会用什么麻醉方式?您将于止血带下行上肢手术,因此邀请您参加本项研究。
如果您决定参加本研究,您有可能被选择“超声引导腋神经联合腋路臂丛阻滞”(A组)和“超声引导肌间沟联合腋路臂丛阻滞”(B组)下行手术治疗,具体使用何种方法是在研究前就被随机分配原则所决定的。
4.参与本研究我能获得什么利益?参加本研究,您不会获得任何报酬,但是我们医生会询问您有关疾病的情况,负责医生将对您进行体格检查,以及必要的监测。
在手术后的一段时间医生将会密切关注您进入研究后的病情变化,及时掌握你的病情变化,并且在整个研究过程中的任何时候对您的疑问进行解答,为您提供及时周到的医疗服务。
超声引导下臂从神经阻滞的临床应用
超声引导下神经阻滞是一种常见的临床应用技术,主要用于局部麻醉和疼痛管理。
该
技术通过使用超声波图像来定位和导引注射针的精确位置,以确保药物精确注射到目标神
经区域,从而实现局麻和疼痛管理的效果。
超声弹性成像是一种基于机械波原理的成像技术。
声波通过软组织传播时会发生衰减
和散射。
利用声波与不同组织的相互作用,可以得到组织的声速、衰减系数和声阻抗等信息,进而可以生成图像。
在超声引导下神经阻滞中,医生使用超声探头将声波传输到体内,然后观察和分析这些声波的散射和衰减情况,从而获取神经和周围组织结构的图像。
超声引导下神经阻滞具有以下优点。
相比传统的盲目注射技术,超声引导下神经阻滞
可以提高麻醉和疼痛管理的准确性。
通过观察和分析超声图像,医生可以精确定位神经和
周围组织的结构,避免误伤或误注射。
超声引导下神经阻滞可以减少患者的不适感和并发
症的发生。
由于可以精确注射药物到目标神经区域,患者的疼痛感和并发症的风险降低。
超声引导下神经阻滞可以提高医生的操作便捷性。
使用超声探头可以直观地观察神经结构
和药物的散布情况,有助于医生进行准确的导引和控制。
超声引导下神经阻滞是一种常见的临床应用技术,可以提高局麻和疼痛管理的准确性
和安全性。
该技术在手术和疼痛管理中有广泛的应用,对患者的治疗效果和舒适度有着重
要的影响。
超声引导下不同路径臂丛神经阻滞的要点吴张明仁和区人民医院四川攀枝花 617000开展传统臂丛神经阻滞时,需结合患者体表标志物进行穿刺或盲穿,难以有效定位体内神经,尤其过于肥胖患者,进行神经时,药物无法精准输注至神经阻滞周围,降低阻滞成功率。
近年来,超声显像定位技术逐渐用于麻醉中,可视性操作,可减少穿刺创伤,提升麻醉效果,但不同路径下进行臂丛神经阻滞,适用证各异。
本文就超声引导下开展不同路径臂丛神经阻滞时麻醉方法及适应症要点等知识进行科普。
1.超声技术用于臂丛神经阻滞中应用价值超声波波长与频率呈负相关,用于临床医学中超声频率大多处于2.5-20MHz 间,利用超声波高频特性,可清晰观察人体内神经分布、走行。
超声扫描时,分为短轴与长轴两种方案。
观察臂丛神经时,超声图像多呈圆形、卵圆形或类圆形区域,低回声。
利用长轴扫描时,超声波束与体内神经呈平行关系,成像后可见神经呈平行、索状排列,同时可见低回声区、强回声带。
随着超声技术不断发展,超声引导逐渐用于臂丛神经阻滞中,开展麻醉处理时,可清晰观察臂丛神经情况,动态观察穿刺针进程,进而保障麻醉效果,规避术中不良反应。
此外,超声引导下开展麻醉,可有效解决传统盲穿弊端,减小对机体损伤,提高麻醉阻滞成功率,用于臂丛神经阻滞中,具有重要应用价值。
2.肌间沟臂丛阻滞方法及适应症超声引导下开展肌间沟臂丛阻滞,方法如下:经胸锁乳突肌开始扫描,精确胸锁乳突肌锁骨头,随后沿环状软骨水平向外侧扫描,找到前、中斜角肌位置,结合超声成像,对前、中斜角肌、胸锁乳突肌与血管、横突进行综合分析,找到肌间沟臂丛神经根。
在神经图像呈圆形、椭圆形低回声较多位置处,确定穿刺位置。
穿刺针由外至内进针,规避路径上的神经和血管,穿刺针沿进针点逐渐进入臂丛神经根,随后在超声引导下观察针尖抵达需阻滞神经处推注药物,结合实际情况调节进针位置,并利用相同方案阻滞其余神经根,使药物将上干、中干与可能的下干神经完全包围后停止给药。
麻醉有关新技术、新业务进展题目:超声指引下锁骨上臂丛神经阻滞单位:南昌大学第二隶属医院麻醉科邮编: 330006作者姓名:龙小飞胡衍辉徐国海联系电话:超声指引下锁骨上臂丛神经阻滞超声成像的基来源理超声波超声波是指不可以被人耳听到的高频声波(频次大于 20kHz)。
医用的超声波频次在兆赫( MHz)区,往常使用的频次为 1~20 兆赫兹,波长大概为 1mm。
所以对大于 1mm的组织构造分辨率较好,大多半神经的直径在 2~10mm之间,使超声能用于神经阻滞。
超声探头超声探头(换能器)拥有两重功能,即发射和接收声波,假如对超声探头内的压电晶体(石英)芯片施加电流,可产生震动形式的机械能,即超声波。
当超声波在拥有不一样阻抗的组织内传导时,经反射、折射和 / 或散射,被反射回探头的声波转变为电信号,这些电信号经超声仪进行办理,即形成了超声图像。
超声图像依据反射声波量的不一样,组织构造会体现出不一样的超声图像。
含水量高的组织,比如血管和囊肿,超声表现为无回声图像(黑或暗),因为超声波简单经过这些组织传导,并且几乎没有反射。
相反,骨和韧带可阻拦声波的传导,被反射回超声探头形成强回声图像(亮或白)。
拥有中等致密度和声阻抗的组织,比如肝实质和甲状腺,超声表现为低回声图像(灰色)。
图像分辨率图像的清楚度由空间分辨率决定,分辨率是超声仪划分两个构造的能力,空间分辨率包含轴向分辨率和侧向分辨率,与超声的频次有关。
轴向分辨率是指划分沿超声束轴上的两个构造的能力,轴向分辨率由超声波的频次决定。
高频波波长短,轴向分辨率好。
侧向分辨率指划分位于并列的两个构造的能力,侧向分辨率与探头的声束宽度有关,与超声波的频次成反比。
高频探头波长短,声束宽度窄。
很多要素会影响超声图像的分辨率。
总的来说,高频探头产生的分辨率高。
但是高频探头在组织中衰减严重,所以不合用于皮下5cm的构造。
机体组织对声波产生折射、散射和汲取,返回探头声波减少,成像会较差。
23周边正常组织区别开来。
经相关研究发现,患有子宫肌瘤的女性群体年龄多处于生育期,青春期的女性发病几率较低,当妇女停经后,肌瘤会出现萎缩或消除,因此女性患子宫肌瘤的原因可能与女性激素相关,患者的症状严重程度与肌瘤部位以及有无变性具有很大关系。
当患者肌瘤发生于粘膜下或肌壁间时,会有月经量大和月经期延迟等特点,肌瘤体积较大时,触压患者会下腹部会有坠胀感以及明显肿块,尿急、尿频、过多的阴道分泌物等表现[3]。
病情严重者会影响患者的生活,所以患者应尽早发现尽早治疗,控制病情进一步发展。
目前,子宫肌瘤的临床诊断方法主要依靠于彩超检查、宫腔镜、腹腔镜及子宫输卵管造影等协助诊断,当患者确定患有子宫肌瘤后,应依患者的生育情况、年龄、症状及肌瘤的部位、数目、大小全面考虑采取合适的方法进行治疗。
目前子宫肌瘤的临床手术治疗方法,有传统开腹手术、经阴道或宫腔镜及腹腔镜等。
肌瘤切除术适用于35岁以下希望保留生育功能的患者,多开腹或腹腔镜下切除;粘膜下肌瘤部分可经阴道或宫腔镜摘除。
传统开腹手术多用于病情复杂、瘤体大以及个数多的情况。
传统开腹手术与腹腔镜手术对比,具有手术创面大,术后恢复时间长,患者创伤较大以及术后并发症较多等缺点,但随着医疗技术的不断更新,使得更多的微创技术被广泛应用于各项疾病的治疗中。
腹腔镜子宫切除术作为一项微创型手术,具有手术创面小、术中出血量少、手术恢复时间短、术后并发症少、患者痛苦小等优势,被多数患者及医生所推崇,并且经腹腔镜手术后的患者能够保有子宫的正常功能,手术效果理想。
本文通过研究发现,研究组患者的的各项手术指标、术后状况、并发症发生情况均优于比较组,P <0.05。
综上所述,腹腔镜子宫肌瘤切除术比传统开腹手术在治疗子宫肌瘤上具有明显优势,且临床效果显著,应值得在临床上广泛推广应用。
【参考文献】[1]栾会娟.两种手术方法治疗子宫肌瘤的疗效比较[J].实用临床医学,2017,18(04):67-68.[2]宋林娜.不同剥除方式治疗子宫肌瘤效果比较[J].河南医学研究,2017,26(09):1675-1676.[3]王江莉,王爱芹,杨学君.腹腔镜与传统开腹手术治疗子宫肌瘤的临床效果观察[J].中国处方药,2017,15(10):120-121.传统解剖定位法是通过麻醉医师对患者体表进行盲探定位,其操作难度较大,并发症多,安全性不高,同时也给患者增加痛苦,故此方法的实用性不强[1]。
探讨 B超引导下不同模式肌间沟臂丛神经阻滞麻醉用于上肢安达市利达医院151400【摘要】目的研究进行上肢手术麻醉时应用B超引导下不同模式肌间沟臂丛神经阻滞麻醉的效果和安全性。
方法将本院自2019年8月~2020年8月收治的68例上肢手术患者当作研究对象,根据电脑随机方式将其分为两组,每组34例。
给予参照组B超引导下肌间沟臂丛上支神经周围注药阻滞麻醉,给予实验组B超引导下肌间沟臂丛中支神经周围注药阻滞麻醉。
对比麻醉效果和并发症发生情况。
结果对比麻醉效果,实验组优良率为97.06%,明显高于参照组(P<0.05);对比并发症发生情况,实验组发生率为2.94%,明显低于参照组(P<0.05)。
结论为上肢手术患者进行麻醉时,使用B超引导下肌间沟臂丛中支神经周围注药阻滞麻醉能够提升麻醉效果,并且具有较高的安全性,可以保证手术治疗效果,值得推广和应用。
【关键词】B超引导;肌间沟臂丛神经阻滞麻醉;麻醉效果[Abstract] Objective To study the effect and safety of different modes of interscalene brachial plexus block anesthesia guided by B-ultrasound in upper limb surgery. Methods 68 patients with upper limb surgery in our hospital from August 2019 to August 2020 were randomly pided into two groups, 34 cases in each group. Patients in the control group were given B-ultrasound-guided intramuscular sulcus brachial plexus peripheral injection anesthesia, while patients in the experimental group were given B-ultrasound-guided intramuscular sulcus brachial plexus peripheral injection anesthesia. The anesthetic effect and complications were compared. Results compared with the anesthetic effect, the excellent and good rate of the experimental group was97.06%, which was significantly higher than that of the referencegroup (P < 0.05); compared with the incidence of complications, the incidence of the experimental group was 2.94%, which was significantly lower than that of the reference group (P < 0.05). Conclusion for patients undergoing upper limb surgery anesthesia, the use of B-ultrasound-guided interscalene brachial plexus middle branchperipheral injection anesthesia can improve the anesthetic effect, and has high safety, can ensure the effect of surgical treatment, it is worth promoting and applying.[Key words] B-ultrasound guidance; interscalene brachial plexus block anesthesia; anesthetic effect就目前情况来看,在进行骨科手术的时候一般会使用臂丛神经阻滞麻醉,可以帮助患者减少手术所带来的疼痛【1】。
超声引导下臂丛神经阻滞麻醉在上肢手术中的效果分析发布时间:2022-10-19T03:17:30.198Z 来源:《医师在线》2022年15期作者:蒋向北[导读] 目的分析上肢手术中应用超声引导下臂丛神经阻滞麻醉的效果。
蒋向北云南省文山州广南县人民医院 663300【摘要】目的分析上肢手术中应用超声引导下臂丛神经阻滞麻醉的效果。
方法以我院2020年9月-2021年9月诊疗124例上肢手术患者作为研究对象,分为观察组(n=62,超声引导臂丛神经阻滞麻醉)和对照组(n=62,传统臂丛神经阻滞麻醉),比较分析两组相关手术麻醉临床指标、穿刺成功率及并发症情况。
结果观察组麻醉并发症发生率(3.23%)低于对照组(14.52%),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手术麻醉临床指标及丙二醛、血浆缺血修饰蛋白浓度指标均优于对照组(P<0.05)。
结论超声引导下臂丛神经阻滞麻醉用于上肢手术过程中其效果较好,麻醉起效时间快,持续持续时间长,能明显降低麻醉并发症风险,可在临床广泛实施应用。
【关键词】超声引导;臂丛神经阻滞麻醉;上肢手术上肢手术为临床常见型外科手术,其手术过程需利用麻醉行臂丛神经阻滞[1]。
在传统麻醉过程中,一般是借助解剖进行位置确定,然而,此种方法难度较大、一次性穿刺成功率低,易出现神经受损情况。
基于此,临床在肢体手术中引进超声引导下臂丛神经阻滞麻醉,其麻醉效果优于传统臂丛神经阻滞麻醉,起效快,痛苦小。
为进一步分析超声引导下臂丛神经阻滞麻醉在上肢手术中的效果,现将研究结果报告如下:1一般资料1.1一般资料以我院2020年9月-2021年9月诊疗124例上肢骨折患者,作为研究对象,分为观察组(n=62)和对照组(n=62)。
观察组患者男女比例为31:31,年龄21-86岁,平均(46.52±1.25)岁;对照组患者男女比例为30:32,年龄20-85岁,平均年龄(47.31±1.23)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