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语》中有关“仁义礼智信”的名句
- 格式:doc
- 大小:35.50 KB
- 文档页数:4
论语中有关于仁的句子以及解释
1.子曰:“苟志于仁矣,无恶也。
”——《里仁》
孔子说:“如果立志追求仁德,就不会去做坏事了。
”
当一个人内心充满仁爱之心的时候,自然就和恶事绝缘了。
正所谓:人为善,福虽未至,祸已远离;人为恶,祸虽未至,福已远离。
2.子曰:“知(zhì)者乐水,仁者乐山;知者动,仁者静;知者乐,仁者寿。
”——《雍也》
孔子说:“聪明的人喜爱水,仁德的人喜爱山。
聪明的人爱好活动,仁德的人爱好沉静。
聪明的人活得快乐,仁德的人长寿。
”
知通智,知者就是智慧的人,后面也是类似。
因为内心充满了仁爱,所以人也会变得耐心而沉静。
也正是因为对万事万物有了爱心,所以自己也会延绵长寿。
3.子曰:“知者不惑,仁者不忧,勇者不惧。
”——《子罕》
孔子说:“智慧的人不疑惑,仁德的人不忧愁,勇敢的人不畏惧。
”
正是因为有了仁爱,所以无论我们前往哪里,都会遇见朋友,也总是会得到他人的爱敬。
所以从不用忧愁。
《论语》中关于诚信的句子
1、知之为知之,不知为不知,是知也。
2、道千乘之国,敬事而信,节用而爱⼈,使民以时。
3、弟子,入则孝,出则悌,谨而信,泛爱众而亲仁。
行有余力,则以学文。
4、恭,宽,信,敏,惠。
恭则不侮,宽则得众,信则人任焉,敏则有功,惠则足以使⼈。
5、君子不重,则不威;学则不固。
主忠信。
无友不如已者。
过,则勿惮改。
6、人而无信,不知其可也。
大车无輗,小车无軏,其何以行之哉
7、吾日三省吾身:为人谋而不忠乎?与朋友交而不信乎?传不习乎?
8、贤贤易色;事父母,能竭其力;事君,能致其身;与朋友交,言而有信。
虽曰未学,吾必谓之学矣。
9、信近于义,言可复也。
恭近于礼,远耻辱也。
因不失其亲,亦可宗也。
10、言必信,行必果。
硁硁然小人哉!抑亦可以为次矣。
11、言忠信,行笃敬,虽蛮貊之邦,行矣。
言不忠信,行不笃敬,虽州里,行乎哉?立则见其参于前也,在舆则见其倚于衡也,夫然后行。
12、益者三友,损者三友。
友直,友谅,友多闻,益矣。
友便辟,友善柔,友便佞,损矣。
13、主忠信,徙义,崇德也。
爱之欲其生,恶之欲其死。
既欲其生,又欲其死,是惑也。
诚不以富,亦只以异。
14、见贤思齐焉,见不贤而内自省也。
15、弟子,入则孝,出则悌,谨而信,泛爱众而亲仁。
行有余力,则以学文。
《论语》中有关“仁义礼智信”的名句《论语》中有关“仁义礼智信”的名句1.【原文】子曰:“唯仁者能好人,能恶人。
”【译文】孔子说:“只有那些有仁德的人,才能爱人和恨人。
”【解析】孔子讲“仁”,不仅是要“爱人”,而且还有“恨人”。
只有做到了“仁”,才会有正确的爱和恨。
2.【原文】樊迟问仁,曰:“仁者先难而后获,可谓仁矣。
”【译文】樊迟问孔子怎样是仁,孔子说:“仁人对难事,做在人前面。
有收获时,他得在人后,这可以说是仁了。
”3.【原文】子曰:“知者乐水,仁者乐山;知者动,仁者静;知者乐,仁者寿。
”【译文】孔子说:“聪明人喜爱水,仁德人喜爱山;聪明人灵活,仁德人专一。
聪明人快乐,仁德者长寿。
”4.【原文】子贡曰:“如有博施于民而能济众,何如?可谓仁乎?”子曰:“何事于仁?必也圣乎!尧舜其犹病诸。
夫仁者,己欲立而立人,己欲达而达人。
能近取譬,可谓仁之方也已。
”【译文】子贡说:“如果有人普遍照顾百姓又能确实济助众人,这样如何呢?可以称得上行仁吗?”孔子说:“这样何止于行仁,一定要说的话,已经算是成圣了!连尧舜都会觉得难以做到啊!所谓行仁,就是在自己想要安稳立足时,也帮助别人安稳立足,在自己想要进展通达时,也帮助别人进展通达。
能够从自己的情况来设想如何与人相处,可以说是行仁的方法了。
”5. 【原文】子曰:“巧言令色,鲜矣仁。
”【译文】孔子说:“花言巧语、满脸堆笑的人,很少有仁爱之心。
”6. 【原文】子曰:“志士仁人,无求生以害仁,有杀身以成仁。
”【译文】孔子说:“有志之士,仁义之人,不能为了求得保住性命而损害仁,而应舍生忘死来维护仁义。
”7.[论语原文]子曰:“博学而笃志,切问而近思;仁在其中矣。
”【译文】子夏说:“广泛学习钻研,坚定自己的志向,恳切地提出问题并且联系实际去思考,仁德就在其中了。
”1.【原文】子曰:“君子喻于义,小人喻于利。
”【译文】孔子说:“君子通晓道义,小人通晓私利。
”2.【原文】子曰:“不义而富且贵,于我如浮云。
论语解读仁义礼智信的道德观念论语是中国古代的一部经典著作,记录了孔子及其弟子的言行和思想。
在论语中,孔子提出了许多道德观念,其中包括仁义礼智信等重要概念。
本文将通过对论语的解读,探讨这些道德观念的内涵及其在现代社会中的重要作用。
一、仁仁是孔子思想中最核心的概念之一。
在《论语·为政篇》中,孔子说:“君子喻于义,小人喻于利。
”这句话表明,仁是一种高尚的品质,是指以义为准则,以利为次要考量,具有关心他人、回报社会的精神。
孔子还强调了仁的具体表现方式,如孝敬父母、友爱兄弟、尊敬师长等。
这些表现方式体现了人与人之间应有的互动关系,以及对他人需求的关心与尊重。
在现代社会,仁的道德观念仍然具有重要的意义。
当社会中出现冷漠、自私等问题时,通过弘扬仁的精神可以加强人与人之间的联系,减少社会矛盾的发生。
此外,仁也是一种修身养性的方式,可以提升个体的道德修养,使人更加和谐、宽容。
二、义义是指遵守社会公共利益,履行个人和社会所应承担的职责。
孔子在《论语·颜渊篇》中说:“吾未见好德如好色者也。
”这句话意味着,一个人如果能像追求个人欲望一样追求道德行为,就能实现真正的美德。
义的观念在现代社会依然具有重要的指导意义。
在复杂多变的社会环境中,人们需要遵守法律法规,尊重道德规范,积极履行自己的社会责任。
只有在这样的基础上,社会秩序才能得到维护,人与人之间的信任才能建立,共同进步的目标才能实现。
三、礼在《论语·子张篇》中,孔子提到了礼的概念:“君子不重则不威,学则不固。
”这句话揭示了礼的内涵,即对社会价值观念的尊重和遵循。
礼是一种行为准则,是社会公共准则和个人道德修养之间的结合。
在现代社会,礼的观念对维护社会和谐至关重要。
通过遵守礼仪,人们可以相互尊重,保持社会秩序的稳定。
礼还是进行人际交往的基本规范,它可以促进人们之间的和睦关系,增加互信和协作的机会,造福社会各个方面。
四、智智是指明辨是非、理解事物本质和追求真理的能力。
论语关于诚信的句子
1、知之为知之,不知为不知,是知也。
——《论语》
译文:懂就是懂,不懂就是不懂。
2、信近于义,言可复也。
恭近于礼,远耻辱也。
因不失其亲,亦可宗也。
——《论语》
译文:讲信用要符合于义,(符合于义的)话才能实行;恭敬要符合于礼,这样才能远离耻辱;所依靠的都是可靠的人,也就值得尊敬了。
3、吾日三省吾身:为人谋而不忠乎?与朋友交而不信乎?传不习乎?——《论语》
译文:我每天多次反省自己:替别人出主意做事情是否忠诚呢?与朋友交往是否诚实呢?老师传授的知识是否复习了呢?
4、言必信,行必果。
硁硁然小人哉!抑亦可以为次矣。
——《论语》
译文:说到一定做到,做事一定坚持到底,不问是非地固执己见,那是小人啊。
但也可以说是再次一等的士了。
5、贤贤易色;事父母,能竭其力;事君,能致其身;与朋友交,言而有信。
虽曰未学,吾必谓之学矣。
——《论语》译文:一个人能够看重贤德而不以女色为重;侍奉父母,竭尽全力;服侍君主,忠于职守;与朋友交往,讲求信誉。
这样的人,
尽管他自己说没有学习过,我一定说他已经有学问了。
实用文库汇编之《论语》中有关“仁义礼智信”的名句论语中“仁”的名句1. [论语原文]子曰:“唯仁者能好人,能恶人。
”[古文今译]孔子说:“只有那些有仁德的人,才能爱人和恨人。
”[个人浅析]孔子讲“仁”,不仅是要“爱人”,而且还有“恨人”。
只有做到了“仁”,才会有正确的爱和恨。
2.[论语原文]樊迟问仁,曰:“仁者先难而后获,可谓仁矣。
”[古文今译]樊迟问孔子怎样是仁,孔子说:“仁人对难事,做在人前面。
有收获时,他得在人后,这可以说是仁了。
”3.[论语原文]子曰:“知者乐水,仁者乐山;知者动,仁者静;知者乐,仁者寿。
”[古文今译]孔子说:“聪明人喜爱水,仁德人喜爱山;聪明人灵活,仁德人专一。
聪明人快乐,仁德者长寿。
”4.[论语原文]子贡曰:“如有博施于民而能济众,何如?可谓仁乎?”子曰:“何事于仁?必也圣乎!尧舜其犹病诸。
夫仁者,己欲立而立人,己欲达而达人。
能近取譬,可谓仁之方也已。
”5.[论语原文]子曰:“巧言令色,鲜矣仁。
”【译】孔子说:“花言巧语、满脸堆笑的人,很少有仁爱之心。
”6.[论语原文]子曰:“志士仁人,无求生以害仁,有杀身以成仁。
”【译】孔子说:“有志之士,仁义之人,不能为了求得保住性命而损害仁,而应舍生忘死来维护仁义。
”7.[论语原文]子曰:“博学而笃志,切问而近思;仁在其中矣。
”【译】子夏说:“广泛学习钻研,坚定自己的志向,恳切地提出问题并且联系实际去思考,仁德就在其中了。
”论语中“义”的名句1.[论语原文]子曰:“君子喻于义,小人喻于利。
”孔子说:“君子通晓道义,小人通晓私利。
”2.[论语原文]子曰:“不义而富且贵,于我如浮云。
”【原】子曰:“饭疏食、饮水、曲肱而枕之,乐亦在其中矣!不义而富且贵,于我如浮云。
”【译】孔子说:“吃粗粮、喝冷水、弯着胳膊当枕头,乐趣就在其中了!用不义的手段得到富贵,对我来说,(那些富贵)就象(天上的)浮云。
”3.[论语原文]子曰:见利思义,见危授命【原】子路问成人,子曰:“若臧武仲之智,公绰之不欲,卞庄子之勇,冉求之艺;文之以礼乐,亦可以为成人矣。
《论语》中“仁义礼智信”的名句篇一:_年一模前名著阅读汇编(教师版)>中有关〝仁义礼智信〞的名句1.【原文】子曰:〝唯仁者能好人,能恶人.〞【译文】孔子说:〝只有那些有仁德的人,才能爱人和恨人.〞【解析】孔子讲〝仁〞,不仅是要〝爱人〞,而且还有〝恨人〞.只有做到了〝仁〞,才会有正确的爱和恨.2.【原文】樊迟问仁,曰:〝仁者先难而后获,可谓仁矣.〞【译文】樊迟问孔子怎样是仁,孔子说:〝仁人对难事,做在人前面.有收获时,他得在人后,这可以说是仁了.〞3.【原文】子曰:〝知者乐水,仁者乐山;知者动,仁者静;知者乐,仁者寿.〞【译文】孔子说:〝聪明人喜爱水,仁德人喜爱山;聪明人灵活,仁德人专一.聪明人快乐,仁德者长寿.〞4.【原文】子贡曰:〝如有博施于民而能济众,何如?可谓仁乎?〞子曰:〝何事于仁?必也圣乎!尧舜其犹病诸.夫仁者,己欲立而立人,己欲达而达人.能近取譬,可谓仁之方也已.〞【译文】子贡说:〝如果有人普遍照顾百姓又能确实济助众人,这样如何呢?可以称得上行仁吗?〞孔子说:〝这样何止于行仁,一定要说的话,已经算是成圣了!连尧舜都会觉得难以做到啊!所谓行仁,就是在自己想要安稳立足时,也帮助别人安稳立足,在自己想要进展通达时,也帮助别人进展通达.能够从自己的情况来设想如何与人相处,可以说是行仁的方法了.〞5. 【原文】子曰:〝巧言令色,鲜矣仁.〞【译文】孔子说:〝花言巧语.满脸堆笑的人,很少有仁爱之心.〞6. 【原文】子曰:〝志士仁人,无求生以害仁,有杀身以成仁.〞【译文】孔子说:〝有志之士,仁义之人,不能为了求得保住性命而损害仁,而应舍生忘死来维护仁义.〞7.[论语原文]子曰:〝博学而笃志,切问而近思;仁在其中矣.〞【译文】子夏说:〝广泛学习钻研,坚定自己的志向,恳切地提出问题并且联系实际去思考,仁德就在其中了.〞1.【原文】子曰:〝君子喻于义,小人喻于利.〞【译文】孔子说:〝君子通晓道义,小人通晓私利.〞2.【原文】子曰:〝不义而富且贵,于我如浮云.〞【原文】子曰:〝饭疏食.饮水.曲肱而枕之,乐亦在其中矣!不义而富且贵,于我如浮云.〞【译文】孔子说:〝吃粗粮.喝冷水.弯着胳膊当枕头,乐趣就在其中了!用不义的手段得到富贵,对我来说,(那些富贵)就象(天上的)浮云.〞3.【原文】子曰:〝见利思义,见危授命.〞【原文】子路问成人,子曰:〝若臧武仲之智,公绰之不欲,卞庄子之勇,冉求之艺;文之以礼乐,亦可以为成人矣.〞曰:〝今之成人者何必然?见利思义,见危授命,久约不忘平生之言,亦可以为成人矣.〞【译文】子路问怎样才是一个完美的人,孔子说:〝如果具有臧武仲的智慧,孟公绰的清心寡欲,卞庄子的勇敢,冉求的多才多艺;再用礼乐增加文采,就可以算完人了.〞又说:〝现在的完人又何必这样呢,见到财利时,能想到道义;见到国家有危难时,愿付出生命;长期处于贫困的境遇也不忘平日的诺言,也就可以算做完人了.〞4.【原文】子曰:〝务民之义,敬鬼神而远之,可谓知矣.〞问仁.曰:〝仁者先难而后获,可谓仁矣.〞【译文】樊迟问怎样才是〝智〞,孔子说:〝专心致力于(倡导)人民应该遵从的仁义道德,尊敬鬼神,但要远离它(不可沉迷于靠鬼神求福),就可以算明智了.〞又问仁,答:〝吃苦在前.享受在后,就算仁了.〞5. 【原文】子曰:〝信近於义,言可复也.恭近於礼,远耻辱也.因不失其亲,亦可宗也.〞【译文】有子说:〝讲信用要符合于义,(符合于义的)话才能实行;恭敬要符合于礼,这样才能远离耻辱;所依靠的都是可靠的人,也就值得尊敬了.〞6. 【原文】子曰:〝夫达也者,质直而好义,察言而观色,虑以下人.〞【译文】孔子说:〝真正的通达是:品质正直,懂礼义;善于观察别人讲话的脸色;常考虑如何谦恭待人.〞1.【原文】子曰:〝非礼勿视.非礼勿听.非礼勿言.非礼勿动.〞【译文】孔子说:〝不合符礼教的话不能看,不合符礼教的东西不能听,不合符礼教的东西不能说,不合符礼教的事不能做.〞2.【原文】子曰:〝克己复礼为仁.一日克己复礼,天下归仁焉.为仁由己,而由人乎哉?〞【译文】孔子说:〝克制自己,按照礼的要求去做,这就是仁.你一旦这样克制自己,按照礼的要求去做了,天下的人就都赞许你是仁人了.实行仁德,在于自己,难道还在于别人吗?〞3.【原文】有子曰:〝礼之用,和为贵.先王之道.斯为美,大小由之.有所不行,知和而和,不以礼节之,亦不可行也.〞【译文】有子说:〝礼的应用,以和谐为贵.古代君王的治国方法,先贤流传下来的道理,最可贵的地方就在于此(依礼行事).无论大事小事,如果只是死板地按照和谐执中的办法去做,有时也会行不通.这是因为为和谐而和谐,而不依照礼制来节制,也是不可行的.〞4.【原文】子曰:〝事君尽礼,人以为谄也.〞【译文】孔子说:〝我完完全全按照周礼的规定去事奉君主,别人却以为这是诌媚呢.〞【解析】孔子一生要求自己严格按照周礼的规定事奉君主,这是他的政治伦理信念.但却受到别人的讥讽,认为他是在向君主谄媚.这表明,当时的君臣关系已经遭到破坏,已经没有多少人再重视君臣之礼了.5. 【原文】子曰:〝居上不宽,为礼不敬,临丧不哀,吾何以观之哉?〞【译文】孔子说:〝处于上位却不宽容,向人行礼没有敬意,面对丧事毫不悲伤,我还有什么期待呢?〞6.【原文】子曰:〝能以礼让为国乎?何有!不能以礼让为国,如礼何?〞【译文】孔子说:〝能够用礼让原则来治理国家,那还有什么困难呢?不能用礼让原则来治理国家,怎么能实行礼呢?〞7. 【原文】子曰:〝君子博学于文,约之以礼,亦可以弗畔矣夫!〞【译文】孔子说:〝君子广泛地学习古代的文化典籍,又以礼来约束自己,也就可以不离经叛道了.〞8.【原文】子曰:〝恭而无礼则劳,慎而无礼则葸,勇而无礼则乱,直而无礼则绞.仁以为己任,不亦重乎?死而后已,不亦远乎?〞1.知之为知之,不知为不知,是知也【原文】子曰:〝由,诲女,知之乎?知之为知之,不知为不知,是知也.〞【译文】孔子说:〝子路啊,我告诉你的知识,你都知道了吗?知道就是知道,不知道就是不知道,这种态度才是明智的.〞2.务民之义,敬鬼神而远之,可谓知矣【原文】樊迟问知,子曰:〝务民之义,敬鬼神而远之,可谓知矣.〞问仁,曰:〝仁者先难而后获,可谓仁矣.〞【译文】樊迟问怎样才是〝智〞,孔子说:〝专心致力于(倡导)人民应该遵从的仁义道德,尊敬鬼神,但要远离它(不可沉迷于靠鬼神求福),就可以算明智了.〞又问仁,答:〝吃苦在前.享受在后,就算仁了.〞3. 【原文】子曰:〝知者乐水,仁者乐山.知者动,仁者静.知者乐,仁者寿.〞【译文】孔子说:〝聪明智慧的人喜爱水,有仁德的人喜爱山;聪明智慧的人活跃好动,有仁德的人沉静稳重;聪明智慧的人快乐,有仁德的人长寿.〞5.仁者不忧;知者不惑;勇者不惧【原文】子曰:〝君子道者三,我无能焉:仁者不忧.智者不惑.勇者不惧.〞子贡曰:〝夫子自道也.〞【译文】孔子说:〝君子之道有三条,我都没能做到:仁德的人不忧愁.智慧的人不迷惑.勇敢的人不畏惧.子贡说:〝(这正是)老师您的自我表述啊!〞6.子曰:〝里仁为美,择不处仁,焉得知(zhì)?〞【译文】孔子说:〝与有仁德的人住在一起,是一件美事.如果你选择的住处不是跟有仁德的人在一起,怎么能说你是明智的呢?〞1.【原文】子曰:〝道千乘之国,敬事而信,节用而爱人,使民以时.〞【译文】孔子说:〝治理一个大国,要严肃认真地处理政事,讲究信用,节省财用,爱护臣下,根据农事的忙闲合理使用民力.〞2.【原文】子曰:〝弟子,入则孝,出则悌,谨而信,泛爱众而亲仁.行有余力,则以学文.〞【译文】孔子说:〝年轻弟-子,在家孝顺父母,出门敬重兄长,言语谨慎守信博爱众人,亲近仁人.做到这些后还有余力,就用来学习文化典籍.〞3.【原文】子夏曰:〝贤贤易色;事父母,能竭其力;事君,能致其身;与朋友交,言而有信.虽曰未学,吾必谓之学矣.〞【译文】子夏说:〝对待妻子,能看重其品德而不看重其容貌;侍奉父母,能尽心尽力;侍奉君主,能献出生命;与朋友交往,说话守信用.(这样的人,)虽然说没有经过学习,我必定说他学习过了.〞 4.【原文】子曰:〝君子不重,则不威;学则不固.主忠信.无友不如已者.过,则勿惮改.〞【译文】孔子说:〝君子不庄重,就不会有威严;从事学习,学业就不会巩固.要把忠诚和信实作为(待人处事的)主导思想.不跟与自己不同道的人做朋友.犯了错误,要不怕改正.〞5.【原文】有子曰:〝信近于义,言可复也.恭近于礼,远耻辱也.因不失其亲,亦可宗也.〞【译文】有子说:〝诺言符合义的原则,才可以实践诺言.恭敬符合礼的原则,才可以免遭耻辱.依靠自己的亲族,也就可靠了.〞6. 【原文】子曰:〝人而无信,不知其可也.大车无輗,小车无軏,其何以行之哉?〞【译文】孔子说:〝一个人不讲信用,不知他怎么做人哩!(就像)大车少了輗,小车少了軏,车子还怎么能走呢?〞7. 【原文】子以四教:文,行,忠,信.【译文】孔子从四个方面教育学生:古代文献,行为规范,对人忠心,诚实守信.8. 【原文】子曰:〝言必信,行必果.硁硁然小人哉!抑亦可以为次矣.〞【译文】孔子说:〝说话一定兑现,做事一定果决.这是(不懂变通的)固执的小人呀!不过也可以算是再次一等的士了.〞9. 【原文】子张问仁于孔子.孔子曰:〝能行五者于天下为仁矣.〞〝请问之.〞曰:〝恭,宽,信,敏,惠.恭则不侮,宽则得众,信则人任焉,敏则有功,惠则足以使人.〞【译文】子张问孔子,怎样做可以称仁.孔子说:〝能将五种品德施行于天下,就可以称仁了.〞子张说:〝请问哪五种.〞孔子说:〝恭敬,宽厚,信实,勤勉,(给人)恩惠.恭敬就不会招来侮辱,宽厚就能得到众人拥护,信实就会得到别人任用,勤勉就会有成绩,(给人)恩惠就足以使唤人.〞_. 【原文】曾子曰:〝吾日三省吾身:为人谋而不忠乎?与朋友交而不信乎?传不习乎?〞【译文】曾子说:〝我每天多次反省自己:替人办事没有尽心尽力吗?与朋友交往没有做到诚实守信吗?老师传授的学业没有经常复习吗?〞文学名著推荐与阅读复习梳理> 作者吴承恩,明朝小说家.【主要内容】:本书主要描述了孙悟空大闹天宫,唐僧出世和师徒四人西天取经等故事,赞扬了以孙悟空为主的师徒四人不畏艰险.百折不挠的可贵精神.由孙悟空大闹天宫;唐僧出世;孙悟空.猪八戒.沙僧一起保护唐僧取经等三大部分组成.一路上历尽千辛万苦,战胜形形色色的妖魔鬼怪,经过九九八十一难,功成圆满,终成正果.【阅读感受】:①这部小说善于说故事,可读性强;②善于塑造人物形象,它所塑造的孙悟空.猪八戒等人物使人过目不忘;③全书充满了天马行空的想像和大胆奇特的夸张.【人物形象及对应的典型情节和性格特征】孙悟空:大闹天宫.三打白骨精.真假美猴王.智取红孩儿.三借芭蕉扇本领高强.勇敢机智.爱憎分明.忠心耿耿.敢作敢当.敢于反抗喜欢〝戴高帽〞.好胜心强.爱搞恶作剧特殊本领:筋斗云七十二变火眼金睛武器:金箍棒猪八戒: 高老庄招亲.四圣试禅心.三打白骨精.女儿国遇难一方面好吃懒做.爱搬弄是非.耍小聪明.爱占小便宜.贪恋女色;另一方面又不失忠勇和善良.战斗勇猛.能知错改错.淳朴憨厚唐僧:三打白骨精.四圣试禅心.女儿国遇难崇信佛法.严守戒律.目标明确.坚定执着;但有时贤愚不分.好坏不辨沙和尚: 流沙河皈依佛门.三打白骨精.四圣试禅心.保护唐僧西天取经路上,任劳任怨,忠心不二(二)历年历届考题汇编1.【_年北京中考】>是一部神话小说,主要讲述了唐僧师徒四人去西天取经的故事.唐僧的大徒弟孙悟空曾自称〝齐天大圣〞,他能一个跟头翻十万八千里,他还能七十二变,是一个极富神话色彩的艺术形象.2.【_年朝阳二模】:读破万卷书,神交千古人:古典名著中塑造了众多经纶满腹.性格鲜明的人物.读>,我们走近了善于进谏的的邹忌.读>,我们结识了直率鲁莽的黑旋风李逵.足智多谋的②智多星吴用 .读>,我们感动于唐玄奘的③信念坚定(心地善良??).孙悟空的忠心耿耿.3.>是我国〝四大古典名著〞之一,作者是明代的①吴承恩.>以丰富想象描绘奇异的神魔世界的同时,也借唐僧师徒在西天取经途中斩妖除魔的故事,表现了②惩恶扬善(邪不胜正)的古老主题.其中〝三打白骨精〞.〝计盗紫金铃〞.〝③ 〝真假美猴王〞〞等都是人们耳熟能详的故事.>篇二:>经典名句一.>中关于儒家思想的经典名句1.曾子曰:〝士不可以不弘毅,任重而道远.仁以为己任,不亦重乎?死而后已,不亦远乎?〞(>)2.子贡问曰:〝有一言而可以终身行之者乎?〞子曰:〝其恕乎!己所不欲,(>)3.子曰:〝名不正,则言不顺 ;言不顺,则事不成;事不成,则礼乐不兴;礼乐不兴,则刑罚不中;刑罚不中,则民无所措手足.〞(>)4.子曰:〝非礼勿视, 非礼勿听 ,非礼勿言,非礼勿动.〞(>)5.人而无信,不知其可也. >)6.子曰:〝老者安之,朋友信之,少者怀之.〞(>)7.子曰:〝饭疏食.饮水,曲肱而枕之,乐亦在其中矣.不义而富且贵, 于我如浮云.〞(>)8.不患寡而患不均,不患贫而患不安.(>)9.朝闻道,夕死可矣. (>)_.孔子谓季氏曰〝八佾舞于庭,是可忍,孰不可忍也?〞( >) (八佾(yì):古代舞蹈奏乐,八个人为一行,这一行叫一佾.八佾是八行,八八六十四人,只有天子才能用.诸侯六佾,大夫四佾.)二.>中关于教育思想的经典名句1.子曰:〝学而时习之,不亦说乎?有朋自远方来,不亦乐乎?人不知而不愠,不亦君子乎?〞(>)3.子曰:〝温故而知新,可以为师矣.〞(>)4.子曰:〝学而不思则罔,思而不学殆.〞(>)5.子曰:〝由,诲女知之乎?知之为知之,不知为不知,是知也.〞(篇>>)6.子贡问曰:〝孔文子何以谓之‘文’也?〞子曰:〝敏而好学,不耻下问,是以为之‘文’也.〞(>)7. 子曰:〝默而识之,学而不厌,诲人不倦,何有于我哉!〞(而篇>>)8. 子曰:〝不愤不汽启,不悱不发.举一隅不以三反则不复也.〞(愤:心求通而未得;悱:口欲言而未能.)(>9. 子曰:〝吾尝终日不食,终日不寝,以思,无益,不如学也.〞(灵公篇>>) _. 子曰:〝知之者不如好之者,好之者不如乐之者.〞>)三.>中关于为人处事的经典名句1.曾子曰:〝吾日三省吾身——为人谋而不忠乎?与朋友交而不信乎?传不习乎?〞(>)2.子曰:〝见贤而思齐焉,见不贤而内自省也.〞(>)3.子曰:〝三人行,必有我师焉;择其善者而从之,其不善者而改之.〞(>)4.子曰:〝岁寒,然后知松柏之后凋也.〞(>)_. 君子坦荡荡,小人长戚戚. (>)_. 子在齐闻>,三月不知肉味.(>)_. 子曰:质胜文则野,文胜质则史.文质彬彬,然后君子. (也篇>>)(译文:朴实多于文采,就未免粗野;文采多于朴实,又未免轻浮.文采和朴实想适当,这才是个君子.文质彬彬:形容人既文雅又朴实,后来多用来指人文雅有礼貌.)_. 知者乐水,仁这乐山;知者动,仁者静;知者乐,仁者寿.(也篇>>)_.工欲善其事,必先利其器. (>)_.人无远虑,必有近忧.(>)_.道不同,不相为谋. (>)_.子曰:〝巧言乱德,小不忍则乱大谋.〞(>)_.不以言举人,不以人废言. (>)_.子在川上曰:〝逝者如斯夫,不舍昼夜.〞(>)_.三军可夺帅也,匹夫不可夺志也.(>)_.其身正,不令而行;其身不正,虽令不从. (>)_.言必信,行必果.(>)_.在其位,不谋其政.(>)_.道听而途说,德之弃也.(>)_.君子有三戒:少之时,血气未定,戒之在色;及其壮也,血气方刚,戒之在斗;及其老也,血气既衰,戒之在得. (>)_.君子成人之美,不成人之恶.小人反是. (>23.往者不可谏,来者犹可追. (>24.子曰:〝君子食无求饱,居无求安,敏于事而慎于言,就有道而正焉,可谓好学也已.〞(25.子曰:〝吾十有五而志于学,三十而立 , 四十而不惑 ,五十而知天命,六十而耳顺,七十而从心所欲,不踰矩.〞( >)26.子夏为莒父宰,问政.子曰:〝无欲速,无见小利.欲速,则不达;见小利,则大事不成.〞 >27.既来之,则安之. (>)28.不患人之不己知,患不知人也. (>)四.富于情感生命鲜活的孔子1.宰予昼寝.子曰:〝朽木不可雕也,粪土之墙不可杇也;于予与何诛?〞子曰:〝始吾于人也,听其言而信其行;今吾于人也,听其言而观其行.于予与改是.〞( >)(杇:wū,泥工抹墙的工具叫杇,把墙壁抹平也叫杇.何诛:责备什么呢?)2.子曰:〝吾有知乎哉?无知也.有鄙夫问于我,空空如也.我叩其两端而竭焉.〞 >3.子欲居九夷.或曰:〝陋,如之何?〞子曰:〝君子居之,何陋之有!〞 >4.子曰:〝莫我知也夫!〞子贡曰:〝何为莫知子也?〞子曰:〝不怨天,不尤人,下学而上达.知我者其天乎〞(>)(译文:孔子道:〝没有人知道我呀!〞自贡道:〝为什么没有人知道您呢?〞孔子道:〝不怨恨天,不责备人,学习一些平常的知识,却透彻了解很高的道理.知道我的,知识天吧!〞)5.叶公问孔子于子路,子路不对.子曰:〝女奚不言曰:‘其为人也,发愤忘食,乐以忘忧,不知老之将至.’〞(>)6.子见南子,子路不说.夫子矢之曰:〝予所否者,天厌之!天厌之1〞 >(译文:孔子去和南子相见,子路不高兴.孔子发誓道:〝我假若不对的话,老天厌弃我!老天厌弃我!〞)据说汉人取名讲究〝女诗经,男楚辞,文论语,武周易〞,不知这种说法从何而来,不过现代人取名字确实很喜欢引经据典.这是好事.今人多有数典忘祖的倾向,外国语大学遍布全国,却不曾听说有一个国学学院(据说有还是有的,不过都相当低调).取名的时候,终于想到祖宗了,于是临时抱佛脚的不在少数.1.蓁蓁(音真).>:〝桃之夭夭,其叶蓁蓁〞.蓁蓁,茂盛貌.2.燕飞.>:〝燕燕于飞,差池其羽〞.3.淑慎.>:〝终温且惠,淑慎其身〞.淑慎,和善谨慎.如台湾有艺人名萧淑慎.4.惠然.>:〝终风且霾,惠然肯来〞.惠然,顺从貌.5.静姝.>:〝静女其姝,俟我于城隅〞._版三国里就加了个叫静姝的角色Orz.下文还有个〝静娈〞,都是娴静美丽的意思.6.炜彤.>:〝彤管有炜,说怿女美〞.彤:红色.炜:光彩.7.洵美.>:〝自牧归荑,洵美且异〞.洵美就是很美的意思.>:〝洵美且仁〞.〝洵美且好〞.8.燕婉.>:〝燕婉之求〞.燕婉:安静和顺,也指如意郎君.字面漂亮,但这一篇>主旨是讽刺卫宣公的乱伦,上下文的意思不是很好,慎用.9.如云.>:〝鬒发如云,不屑髢也〞.如云:像云一样众多.>:〝出其东门,有女如云〞.屈原>:〝九嶷缤兮并迎,灵之来兮如云〞._.邦媛.>:〝展如之人兮,邦之媛也〞.邦:国家.媛:美女.另有〝邦彦〞——>:〝彼其之子,邦之彦兮〞.彦:杰出的人才.如北宋有词人名周邦彦._.灵雨.>:〝灵雨既零〞.灵雨:及时雨.需要指出的是,南方人分不清前后鼻音,该词极易被念成〝淋雨〞,再取个〝落汤鸡〞的外号就是顺利成章的事了_.朝雨.>:〝朝隮于西,崇朝其雨〞.指早晨的雨.唐时王维有诗曰:〝渭城朝雨浥轻尘, 客舍青青柳色新〞._.芃芃(音朋).>:〝我行其野,芃芃其麦〞.芃芃:草木茂盛貌.值得一提的是,该篇的作者许穆夫人是我国见于记载的第一位女诗人._.绿竹.>:〝瞻彼淇奥,绿竹青青〞._.琇莹.>:〝有匪君子,充耳琇莹〞.琇:宝石.莹:光亮透明._.巧倩.美盼.>:〝巧笑倩兮,美目盼兮〞.上文连用六个比喻,赞美卫庄公夫人的美貌,文字很美._.佩玉.>〝巧笑之瑳,佩玉之傩〞.篇三:经典>名句五十条带翻译经典>名句五十条带翻译求学篇1.学而时习之,不亦说乎?有朋自远方来,不亦乐乎?人不知而不愠,不亦君子乎?>【讲解】学习了,而能按时去实践,不也高兴吗!有朋友自远方来,(切磋学理),不也快乐吗!别人不了解我,我并不埋怨,不也是君子吗!2.君子食无求饱,居无求安,敏于事而慎于言,就有道而正焉,可谓好学也已.>【讲解】有道德有学问的人不贪图饮食的满足.居室的舒适(不把精力放在吃住上),而求做事勤快.说话谨慎,向有道德有学问的人请教,这样做,就可以说是一个好学的人了.3.知之为知之,不知为不知,是知也.>【讲解】知道就是知道,不知道就是不知道,这就是真知啊.4.学而不思则罔,思而不学则殆.>【讲解】只读书却不思考,就会感到迷惑而无所得;只是空想却不认真学习,就会弄得精神疲倦而无所得.5.温故而知新,可以为师矣.>(温故知新)【讲解】温习已知的旧知识,又能领悟到新的东西,可以凭借这一点做老师了.6.吾十有五而志于学,三十而立,四十而不惑,五十而知天命,六十而耳顺,七十而从心所欲,不逾距.>【讲解】我十五岁时开始立志学习,三十岁时能立足与社会,四十岁时能通情达理遇事不再疑惑,五十岁时懂得了天命的道理,六十岁能听的进不同的意见,到了七十岁时已经达到随心所欲,想怎么做就怎么做,也不会超出规矩.7.朝闻道,夕死可矣.>【讲解】早上懂得了真理,晚上就死去,也是可以的(爱真理胜于爱生命).8.不愤不启,不悱不发;举一隅不以三隅反,则不复也.> (举一反三)【讲解】(教学生)不到他苦思冥想怎么也弄不明白的时候,不去开导他;不到他想说而又说不出来的时候,不去启发他.告诉他(四方形)的一个角,他不能由此推出另外三个角,就不再往下教他(新知识)了.9.发奋忘食,乐以忘忧,不知老之将至云尔.>【讲解】发奋时候竟忘记吃饭,快乐时候就忘记了忧愁,把自己就要老了这件事也不放在心上,如此罢了.〞_.古之学者为己(所谓为己之学),今之学者为人.>【讲解】古代读书人学习的目的,在于修养自己的学问道德(然后去为国家.人民服务),现在读书人学习的目的,在于给别人看(希望得到别人的赞美和任用)._.知之者不如好之者,好之者不如乐之者.——>【讲解】懂得它不如爱好它,爱好它不如以它为乐.立志篇_.士不可以不弘毅,任重而道远.>【讲解】读书的人不可不抱负远大,意志坚强,因为他重任在身而路程遥远. _.三军可夺帅也,匹夫不可夺志也.>【讲解】三军中可以夺取统帅,但是不可能强迫改变一个平民百姓的志向. _.岁寒,然后知松柏之后凋也.>【讲解】到了一年最寒冷的季节,才知道松柏树是最后凋谢的.品德篇_.仁远乎哉?我欲仁,斯仁至矣>【讲解】仁,距离我远吗?只要我想要做到仁,仁就随着心念到了._.其身正,不令而行;其身不正,虽令不从.>【讲解】自身言行正当,即使不下命令,别人也会跟着行动;若自身言行不正当,即使三令五申,别人也不会跟着行动._.巧言令色,鲜矣仁.>【讲解】花言巧语,装出和善的面孔.这种人,心里不会有多少〝仁德〞(这种人不会有真正的爱人之心)._.过也,人皆见之;更也,人皆仰之.>【讲解】有了过错,别人都能看到;改了,人们都会敬仰他._.德不孤,必有邻.(>)【讲解】世界上有道德的人是不会孤立的,一定有很多思想一致的人和他在一起._.文质彬彬,然后君子.——>【讲解】一个人的高尚的品质和外在的表现一致,然后才能成为君子._.君子不器>【讲解】君子不要像器具一样(只有一种固定的用途,要在任何环境都能发挥君子的作用)_.君子不可小知而可大受也,小人不可大受而可小知也.>【讲解】人格高尚的人不可用小事情考验他,却可以委以重任;人格低下的人不可委以重任,却可用小事情考验他.23.志士仁人,无求生以害仁,有杀生以成仁.> (杀身成仁)【讲解】有志之士和仁人,不会贪生怕死而损害仁,只会勇于牺牲来成全仁. 24.不义而富且贵,于我如浮云.>【讲解】做不应该做的事从而做官发财,对我来说,好比是天空浮来浮去的过眼烟云.25.知者不惑,仁者不忧,勇者不惧.>【讲解】聪明的人不会疑惑,实行仁德的人会忧愁,真正勇敢的人,不会畏惧.26.知者乐水,仁者乐山.知者动,仁者静.知者乐,仁者寿.>【讲解】聪明智慧的人爱水,有仁德的人爱山.聪明智慧的人爱活跃,有仁德的人爱沉静.聪明智慧的人快乐,有仁德的人长寿.。
仁义礼智信名句有关仁义礼智信名句篇一:《论语》中有关“仁义礼智信”的名句论语中“仁”的名句1. [论语原文]子曰:“唯仁者能好人,能恶人。
”[古文今译]孔子说:“只有那些有仁德的人,才能爱人和恨人。
”[个人浅析]孔子讲“仁”,不仅是要“爱人”,而且还有“恨人”。
只有做到了“仁”,才会有正确的爱和恨。
2.[论语原文]樊迟问仁,曰:“仁者先难而后获,可谓仁矣。
”[古文今译]樊迟问孔子怎样是仁,孔子说:“仁人对难事,做在人前面。
有收获时,他得在人后,这可以说是仁了。
”3.[论语原文]子曰:“知者乐水,仁者乐山;知者动,仁者静;知者乐,仁者寿。
”[古文今译]孔子说:“聪明人喜爱水,仁德人喜爱山;聪明人灵活,仁德人专一。
聪明人快乐,仁德者长寿。
”4.[论语原文]子贡曰:“如有博施于民而能济众,何如?可谓仁乎?”子曰:“何事于仁?必也圣乎!尧舜其犹病诸。
夫仁者,己欲立而立人,己欲达而达人。
能近取譬,可谓仁之方也已。
”5.[论语原文]子曰:“巧言令色,鲜矣仁。
”【译】孔子说:“花言巧语、满脸堆笑的人,很少有仁爱之心。
”6.[论语原文]子曰:“志士仁人,无求生以害仁,有杀身以成仁。
”【译】孔子说:“有志之士,仁义之人,不能为了求得保住性命而损害仁,而应舍生忘死来维护仁义。
”7.[论语原文]子曰:“博学而笃志,切问而近思;仁在其中矣。
”【译】子夏说:“广泛学习钻研,坚定自己的志向,恳切地提出问题并且联系实际去思考,仁德就在其中了。
”论语中“义”的名句1.[论语原文]子曰:“君子喻于义,小人喻于利。
”孔子说:“君子通晓道义,小人通晓私利。
”2.[论语原文]子曰:“不义而富且贵,于我如浮云。
”【原】子曰:“饭疏食、饮水、曲肱而枕之,乐亦在其中矣!不义而富且贵,于我如浮云。
”【译】孔子说:“吃粗粮、喝冷水、弯着胳膊当枕头,乐趣就在其中了!用不义的手段得到富贵,对我来说,(那些富贵)就象(天上的)浮云。
”3.[论语原文]子曰:见利思义,见危授命【原】子路问成人,子曰:“若臧武仲之智,公绰之不欲,卞庄子之勇,冉求之艺;文之以礼乐,亦可以为成人矣。
论语中的仁义的名言名句1、有子曰:“其为人也孝弟,而好犯上者,鲜矣;不好犯上,而好作乱者,未之有也。
君子务本,本立而道生。
孝弟也者,其为仁之本与!”2、子曰:“巧言令色,鲜矣仁!”3、子曰:“弟子入则孝,出则弟,谨而信,泛爱众,而亲仁。
行有余力,则以学文。
”4、子曰:“人而不仁,如礼何?人而不仁,如乐何?”5、子夏问曰:“‘巧笑倩兮,美目盼兮,素以为绚兮。
’何谓也?”子曰:“绘事后素。
”曰:“礼后(于仁)乎?”子曰:“起予者商也!始可与言诗已矣。
”6、子曰:“里仁为美。
择不处仁,焉得知?”7、子曰:“不仁者不可以久处约,不可以长处乐。
仁者安仁,知者利仁。
”8、子曰:“唯仁者能好人,能恶人。
”9、子曰:“苟志于仁矣,无恶也。
”10、子曰:“富与贵是人之所欲也,不以其道得之,不处也;贫与贱是人之所恶也,不以其道得之,不去也。
君子去仁,恶乎成名?君子无终食之间违仁,造次必于是,颠沛必于是。
”11、子曰:“我未见好仁者,恶不仁者。
好仁者,无以尚之;恶不仁者,其为仁矣,不使不仁者加乎其身。
有能一日用其力于仁矣乎?我未见力不足者。
盖有之矣,我未之见也。
”12、子曰:“人之过也,各于其党。
观过,斯知仁矣。
”13、或曰:“雍也,仁而不佞。
”子曰:“焉用佞?御人以口给,屡憎于人。
不知其仁,焉用佞?”14、孟武伯问:“子路仁乎?”子曰:“不知也。
”又问。
子曰:“由也,千乘之国,可使治其赋也,不知其仁也。
”“求也何如?”子曰:“求也,千室之邑,百乘之家,可使为之宰也,不知其仁也。
”“赤也何如?”子曰:“赤也,束带立于朝,可使与宾客言也,不知其仁也。
”15、子张问曰:“令尹子文三仕为令尹,无喜色;三已之,无愠色。
旧令尹之政,必以告新令尹。
何如?”子曰:“忠矣。
”曰:“仁矣乎?”曰:“未知,焉得仁?”“崔子弑齐君,陈文子有马十乘,弃而违之。
至于他邦,则曰:‘犹吾大夫崔子也。
’违之。
之一邦,则又曰:‘犹吾大夫崔子也。
’违之。
关于解释:仁者,人二也。
指在与另一个人相处时,能做到融洽和谐,即为仁。
仁者,易也。
凡事不能光想着自己,多设身处地为别人着想,为别人考虑,做事为人为己,即为仁。
儒家重仁,仁者,爱人也。
简言之,能爱人即为仁。
上下相亲,谓之仁。
——《礼记》爱人利物之谓仁。
——《庄子》义者,人字出头,加一点。
在别人有难时出手出头,帮人一把,即为义。
古字义,离不开我,用我身上的王去辨别是非,在人家需要时,及时出手,帮人家一两下,即为义。
义,利也。
——《墨子》除去天地之害,谓之义。
——《礼记》礼者,示人以曲也。
己弯腰则人高,对他人即为有礼。
因此敬人即为礼。
古之礼,示人如弯曲的谷物也。
只有结满谷物的谷穗才会弯下头,礼之精要在于曲。
丘闻之,民之所由生,礼为大。
——孔子礼之用,和为贵。
——《论语》智者,知道日常的东西也。
把平时生活中的东西琢磨透了,就叫智。
观一叶而知秋,道不远人即为此。
心欲小而志欲大,智欲圆而行欲方。
——《淮南子》知者虑,义者行,仁者守。
——《春秋》信者,人言也。
远古时没有纸,经验技能均靠言传身教。
那时的人纯真朴素,没有那么多花花肠子,故而真实可靠。
别人用生命或鲜血换来的对周围世界的认识,不信是要吃亏的。
以此估计,信者,实为人类之言,是人类从普遍经验中总结出来的东西,当然不会骗人。
民不求其所欲而得之,谓之信。
——《礼记》信近于义,言可复也。
——《论语》关于名言警句:己所不欲,勿施于人。
言必信,行必果。
礼之用,和为贵。
不学礼,无以立。
君子敬而无失,与人恭而有礼,四海之内皆兄弟也。
君子义以为质,礼以行之,孙以出之,信以成之。
君子哉!士不可不弘毅,任重而道远。
仁以为己任,不亦重乎?死而后己,不亦远乎?当仁,不让于师。
——《论语》(译:遇到应该做的好事,不能犹豫不决,即使老师在一旁,也应该抢着去做。
后发展为成语“当仁不让”。
)恻隐之心,仁也;羞恶之心,义也;恭敬之心,礼也;是非之心,智也。
——孟子一、仁仁者,人也,亲亲为大。
《论语》中有关“仁义礼智信”的名句篇一:2019年一模前名著阅读汇编(教师版)《论语》中有关“仁义礼智信”的名句1【原文】子曰:“唯仁者能好人,能恶人。
”【译文】孔子说:“只有那些有仁德的人,才能爱人和恨人。
”【解析】孔子讲“仁”,不仅是要“爱人”,而且还有“恨人”。
只有做到了“仁”,才会有正确的爱和恨。
2【原文】樊迟问仁,曰:“仁者先难而后获,可谓仁矣。
”【译文】樊迟问孔子怎样是仁,孔子说:“仁人对难事,做在人前面。
有收获时,他得在人后,这可以说是仁了。
”3【原文】子曰:“知者乐水,仁者乐山;知者动,仁者静;知者乐,仁者寿。
”【译文】孔子说:“聪明人喜爱水,仁德人喜爱山;聪明人灵活,仁德人专一。
聪明人快乐,仁德者长寿。
”4【原文】子贡曰:“如有博施于民而能济众,何如?可谓仁乎?”子曰:“何事于仁?必也圣乎!尧舜其犹病诸。
夫仁者,己欲立而立人,己欲达而达人。
能近取譬,可谓仁之方也已。
”【译文】子贡说:“如果有人普遍照顾百姓又能确实济助众人,这样如何呢?可以称得上行仁吗?”孔子说:“这样何止于行仁,一定要说的话,已经算是成圣了!连尧舜都会觉得难以做到啊!所谓行仁,就是在自己想要安稳立足时,也帮助别人安稳立足,在自己想要进展通达时,也帮助别人进展通达。
能够从自己的情况来设想如何与人相处,可以说是行仁的方法了。
”5【原文】子曰:“巧言令色,鲜矣仁。
”【译文】孔子说:“花言巧语、满脸堆笑的人,很少有仁爱之心。
”6【原文】子曰:“志士仁人,无求生以害仁,有杀身以成仁。
”【译文】孔子说:“有志之士,仁义之人,不能为了求得保住性命而损害仁,而应舍生忘死来维护仁义。
”7[论语原文]子曰:“博学而笃志,切问而近思;仁在其中矣。
”【译文】子夏说:“广泛学习钻研,坚定自己的志向,恳切地提出问题并且联系实际去思考,仁德就在其中了。
”1【原文】子曰:“君子喻于义,小人喻于利。
”【译文】孔子说:“君子通晓道义,小人通晓私利。
论语中109条关于仁的句子
1. “己所不欲,勿施于人”。
就好比你自己不喜欢吃榴莲,那你也别硬塞给别人呀!这就是仁的一种体现呀。
2. “仁者爱人”。
想想看,当你真心关爱身边的人,像父母对孩子那般无微不至,这难道不是仁吗?
3. “克己复礼为仁”。
你要是能克制自己的欲望,遵守各种规范,不就像一个君子一样做到仁了吗?
4. “刚毅木讷近仁”。
那些看起来老实巴交但很坚毅的人,不就有点接近仁的感觉吗?
5. “志士仁人,无求生以害仁,有杀身以成仁”。
这不就像那些为了正义不惜牺牲自己的英雄们,他们多有仁心啊!
6. “仁者安仁,知者利仁”。
真正有仁德的人会安心于行仁,聪明的人会利用仁,这多有道理呀!
7. “唯仁者能好人,能恶人”。
只有真正的仁者才能正确地喜欢人、厌恶人,这不是很深刻吗?
8. “苟志于仁矣,无恶也”。
要是一心追求仁,那肯定不会做坏事啦,这不是很明显吗?
9. “当仁,不让于师”。
遇到该做的仁义之事,连老师都不用谦让呀,这是多么高尚的品质!
10. “仁远乎哉?我欲仁,斯仁至矣”。
仁离我们远吗?你要是真的想做到仁,那仁马上就来了呀!
我觉得中关于仁的这些句子真的太有智慧了,能给我们很多为人处世的启示,让我们不断提升自己的品德和修养。
论语中讲诚信的句子论语中讲诚信的句子1、知之为知之,不知为不知,是知也。
2、道千乘之国,敬事而信,节用而爱人,使民以时。
3、弟子,入则孝,出则悌,谨而信,泛爱众而亲仁。
行有余力,则以学文。
4、恭,宽,信,敏,惠。
恭则不侮,宽则得众,信则人任焉,敏则有功,惠则足以使人。
5、君子不重,则不威;学则不固。
主忠信。
无友不如已者。
过,则勿惮改。
6、人而无信,不知其可也。
大车无輗,小车无軏,其何以行之哉7、吾日三省吾身:为人谋而不忠乎?与朋友交而不信乎?传不习乎?8、贤贤易色;事父母,能竭其力;事君,能致其身;与朋友交,言而有信。
虽曰未学,吾必谓之学矣。
9、信近于义,言可复也。
恭近于礼,远耻辱也。
因不失其亲,亦可宗也。
10、言必信,行必果。
硁硁然小人哉!抑亦可以为次矣。
11、言忠信,行笃敬,虽蛮貊之邦,行矣。
言不忠信,行不笃敬,虽州里,行乎哉?立则见其参于前也,在舆则见其倚于衡也,夫然后行。
12、益者三友,损者三友。
友直,友谅,友多闻,益矣。
友便辟,友善柔,友便佞,损矣。
13、主忠信,徙义,崇德也。
爱之欲其生,恶之欲其死。
既欲其生,又欲其死,是惑也。
诚不以富,亦只以异。
1、子曰:君子周而不比,小人比而不周。
孔子说:君子相互团结但不互相勾结,小人相互勾结但不能互相团结。
2、子曰:君子怀德,小人怀土;君子怀刑,小人怀惠。
孔子说:君子所思是德行,小人所思是有利可图;君子心中想的是法,小人心中想的是侥幸。
3、子曰:“君子喻于义,小人喻于利。
”孔子说:“君子明白大义,小人只知道小利。
”4、子曰:君子不器。
孔子说:君子不应该像器具一样,作用仅限于某一方面,应多才多艺。
5、子曰:君子坦荡荡,小人长戚戚。
孔子说:“君子心胸宽广,小人经常忧愁。
”6、子曰:君子成人之美,不成人之恶;小人反是。
孔子说:君子通常成全他人的好事,不破坏别人的事,而小人却与之完全相反。
7、子曰:君子和而不同;小人同而不和。
孔子说:君子态度和顺,但不会苟同别人;小人容易附和别人的'意见,但其实不能与别人平和相处。
论语中讲诚信的句子论语中讲诚信的句子11、知之为知之,不知为不知,是知也。
2、道千乘之国,敬事而信,节用而爱人,使民以时。
3、弟子,入则孝,出则悌,谨而信,泛爱众而亲仁。
行有余力,则以学文。
4、恭,宽,信,敏,惠。
恭则不侮,宽则得众,信则人任焉,敏则有功,惠则足以使人。
5、君子不重,则不威;学则不固。
主忠信。
无友不如已者。
过,则勿惮改。
6、人而无信,不知其可也。
大车无輗,小车无軏,其何以行之哉7、吾日三省吾身:为人谋而不忠乎?与朋友交而不信乎?传不习乎?8、贤贤易色;事父母,能竭其力;事君,能致其身;与朋友交,言而有信。
虽曰未学,吾必谓之学矣。
9、信近于义,言可复也。
恭近于礼,远耻辱也。
因不失其亲,亦可宗也。
10、言必信,行必果。
硁硁然小人哉!抑亦可以为次矣。
11、言忠信,行笃敬,虽蛮貊之邦,行矣。
言不忠信,行不笃敬,虽州里,行乎哉?立则见其参于前也,在舆则见其倚于衡也,夫然后行。
12、益者三友,损者三友。
友直,友谅,友多闻,益矣。
友便辟,友善柔,友便佞,损矣。
13、主忠信,徙义,崇德也。
爱之欲其生,恶之欲其死。
既欲其生,又欲其死,是惑也。
诚不以富,亦只以异。
论语中讲诚信的句子21、子曰:君子周而不比,小人比而不周。
孔子说:君子相互团结但不互相勾结,小人相互勾结但不能互相团结。
2、子曰:君子怀德,小人怀土;君子怀刑,小人怀惠。
孔子说:君子所思是德行,小人所思是有利可图;君子心中想的是法,小人心中想的是侥幸。
3、子曰:“君子喻于义,小人喻于利。
”孔子说:“君子明白大义,小人只知道小利。
”4、子曰:君子不器。
孔子说:君子不应该像器具一样,作用仅限于某一方面,应多才多艺。
5、子曰:君子坦荡荡,小人长戚戚。
孔子说:“君子心胸宽广,小人经常忧愁。
”6、子曰:君子成人之美,不成人之恶;小人反是。
孔子说:君子通常成全他人的好事,不破坏别人的事,而小人却与之完全相反。
7、子曰:君子和而不同;小人同而不和。
孔子说:君子态度和顺,但不会苟同别人;小人容易附和别人的意见,但其实不能与别人平和相处。
关于解释:仁者,人二也。
指在与另一个人相处时,能做到融洽和谐,即为仁。
仁者,易也。
凡事不能光想着自己,多设身处地为别人着想,为别人考虑,做事为人为己,即为仁。
儒家重仁,仁者,爱人也。
简言之,能爱人即为仁。
上下相亲,谓之仁。
——《礼记》爱人利物之谓仁。
——《庄子》义者,人字出头,加一点。
在别人有难时出手出头,帮人一把,即为义。
古字义,离不开我,用我身上的王去辨别是非,在人家需要时,及时出手,帮人家一两下,即为义。
义,利也。
——《墨子》除去天地之害,谓之义。
——《礼记》礼者,示人以曲也。
己弯腰则人高,对他人即为有礼。
因此敬人即为礼。
古之礼,示人如弯曲的谷物也。
只有结满谷物的谷穗才会弯下头,礼之精要在于曲。
丘闻之,民之所由生,礼为大。
——孔子礼之用,和为贵。
——《论语》智者,知道日常的东西也。
把平时生活中的东西琢磨透了,就叫智。
观一叶而知秋,道不远人即为此。
心欲小而志欲大,智欲圆而行欲方。
——《淮南子》知者虑,义者行,仁者守。
——《春秋》信者,人言也。
远古时没有纸,经验技能均靠言传身教。
那时的人纯真朴素,没有那么多花花肠子,故而真实可靠。
别人用生命或鲜血换来的对周围世界的认识,不信是要吃亏的。
以此估计,信者,实为人类之言,是人类从普遍经验中总结出来的东西,当然不会骗人。
民不求其所欲而得之,谓之信。
——《礼记》信近于义,言可复也。
——《论语》关于名言警句:己所不欲,勿施于人。
言必信,行必果。
礼之用,和为贵。
不学礼,无以立。
君子敬而无失,与人恭而有礼,四海之内皆兄弟也。
君子义以为质,礼以行之,孙以出之,信以成之。
君子哉!士不可不弘毅,任重而道远。
仁以为己任,不亦重乎?死而后己,不亦远乎?当仁,不让于师。
——《论语》(译:遇到应该做的好事,不能犹豫不决,即使老师在一旁,也应该抢着去做。
后发展为成语“当仁不让”。
)恻隐之心,仁也;羞恶之心,义也;恭敬之心,礼也;是非之心,智也。
——孟子一、仁仁者,人也,亲亲为大。
《论语》中有关“仁义礼智信的名句篇一:2022年一模前名著阅读汇编(教师版)1.【原文】子曰:“唯仁者能好人,能恶人。
”【译文】孔子说:“只有那些有仁德的人,才能爱人和恨人。
”【解析】孔子讲“仁”,不仅是要“爱人”,而且还有“恨人”。
只有做到了“仁”,才会有正确的爱和恨。
2.【原文】樊迟问仁,曰:“仁者先难而后获,可谓仁矣。
”【译文】樊迟问孔子怎样是仁,孔子说:“仁人对难事,做在人前面。
有收获时,他得在人后,这可以说是仁了。
”3.【原文】子曰:“知者乐水,仁者乐山;知者动,仁者静;知者乐,仁者寿。
”【译文】孔子说:“聪明人喜爱水,仁德人喜爱山;聪明人灵活,仁德人专一。
聪明人快乐,仁德者长寿。
”4.【原文】子贡曰:“如有博施于民而能济众,何如?可谓仁乎?”子曰:“何事于仁?必也圣乎!尧舜其犹病诸。
夫仁者,己欲立而立人,己欲达而达人。
能近取譬,可谓仁之方也已。
”【译文】子贡说:“如果有人普遍照顾百姓又能确实济助众人,这样如何呢?可以称得上行仁吗?”孔子说:“这样何止于行仁,一定要说的话,已经算是成圣了!连尧舜都会觉得难以做到啊!所谓行仁,就是在自己想要安稳立足时,也帮助别人安稳立足,在自己想要进展通达时,也帮助别人进展通达。
能够从自己的情况来设想如何与人相处,可以说是行仁的方法了。
”5.【原文】子曰:“巧言令色,鲜矣仁。
”【译文】孔子说:“花言巧语、满脸堆笑的人,很少有仁爱之心。
”6.【原文】子曰:“志士仁人,无求生以害仁,有杀身以成仁。
”【译文】孔子说:“有志之士,仁义之人,不能为了求得保住性命而损害仁,而应舍生忘死来维护仁义。
”7.[论语原文]子曰:“博学而笃志,切问而近思;仁在其中矣。
”1.【原文】子曰:“君子喻于义,小人喻于利。
”【译文】孔子说:“君子通晓道义,小人通晓私利。
”2.【原文】子曰:“不义而富且贵,于我如浮云。
”【原文】子曰:“饭疏食、饮水、曲肱而枕之,乐亦在其中矣!不义而富且贵,于我如浮云。
关于解释:仁者,人二也。
指在与另一个人相处时,能做到融洽和谐,即为仁。
仁者,易也。
凡事不能光想着自己,多设身处地为别人着想,为别人考虑,做事为人为己,即为仁。
儒家重仁,仁者,爱人也。
简言之,能爱人即为仁。
上下相亲,谓之仁。
——《礼记》爱人利物之谓仁。
——《庄子》义者,人字出头,加一点。
在别人有难时出手出头,帮人一把,即为义。
古字义,离不开我,用我身上的王去辨别是非,在人家需要时,及时出手,帮人家一两下,即为义。
义,利也。
——《墨子》除去天地之害,谓之义。
——《礼记》礼者,示人以曲也。
己弯腰则人高,对他人即为有礼。
因此敬人即为礼。
古之礼,示人如弯曲的谷物也。
只有结满谷物的谷穗才会弯下头,礼之精要在于曲。
丘闻之,民之所由生,礼为大。
——孔子礼之用,和为贵。
——《论语》智者,知道日常的东西也。
把平时生活中的东西琢磨透了,就叫智。
观一叶而知秋,道不远人即为此。
心欲小而志欲大,智欲圆而行欲方。
——《淮南子》知者虑,义者行,仁者守。
——《春秋》信者,人言也。
远古时没有纸,经验技能均靠言传身教。
那时的人纯真朴素,没有那么多花花肠子,故而真实可靠。
别人用生命或鲜血换来的对周围世界的认识,不信是要吃亏的。
以此估计,信者,实为人类之言,是人类从普遍经验中总结出来的东西,当然不会骗人。
民不求其所欲而得之,谓之信。
——《礼记》信近于义,言可复也。
——《论语》关于名言警句:己所不欲,勿施于人。
言必信,行必果。
礼之用,和为贵。
不学礼,无以立。
君子敬而无失,与人恭而有礼,四海之内皆兄弟也。
君子义以为质,礼以行之,孙以出之,信以成之。
君子哉!士不可不弘毅,任重而道远。
仁以为己任,不亦重乎?死而后己,不亦远乎?当仁,不让于师。
——《论语》(译:遇到应该做的好事,不能犹豫不决,即使老师在一旁,也应该抢着去做。
后发展为成语“当仁不让”。
)恻隐之心,仁也;羞恶之心,义也;恭敬之心,礼也;是非之心,智也。
——孟子一、仁仁者,人也,亲亲为大。
仁义礼智信相关论据一、仁仁者爱人,其行为关注社会公益,注重人际互动与情感交流。
下面是仁的相关论据:1.《论语》中有云:「己所不欲,勿施于人。
」这是孔子主张培养仁爱之心的表现。
只有懂得体恤别人、关心别人,才能做到仁。
2.在《礼记》中有类似的论述:「人不厌其加于人,而不足以相报;人不厌其取于人,而不足以相与。
」这说明仁者常常给予别人更多的爱与关怀,并不求回报。
3.中国古代哲学家荀子认为,「人性本恶」,只有通过「良心教化」,通过修身、齐家、治国、平天下的过程,培养自己的「仁义之心」,才能成为真正的仁者。
二、义义者讲责任、讲正义,注重社会伦理道德。
下面是义的相关论据:1.《中庸》中有云:「诚则明,明则诚。
」这句话是说,只有讲真实,讲诚信,才能做到公正、平等与真正的义。
2.《大学》中有类似的论述:「至诚之道可以前行,学问之道可以中庸而止。
」也就是说,只有诚实守信,不偏不倚地追求公正,才能不断前进,并达到真正的思想高峰。
3. 《论语》中有一句话:「朝闻道,夕死可矣。
」这是孔子劝人向道德理想迈进的表现。
只有通过不断实践,坚守道义,才能做到真正的义。
三、礼礼者注重传统文化,遵循社会规范,尊重文化传统并遵守社会行为规范。
下面是礼的相关论据:1. 《周礼》是中国古代传统文化重要的礼仪文献之一。
它规定了从外部的社交礼仪,到内部的亲戚婚嫁等具体的生活细节,形成了一套具有特色的中国社会行为规范。
2. 《书经》是中国传统文化中的经典文献之一,它把「仁、义、礼、智、信」视作人的世界观和价值观的根基,指导人们在社会生活中遵循道德规范,遵守礼仪法则。
3. 礼还涉及到社交、交际、社会轻重的划分、宴礼、祭祀等方面,提醒我们在社交场合如何表现自己。
四、智智者追求真理,注重学识与思考,强调知识与智慧。
下面是智的相关论据:1. 《大学》中有云:凡事预则立,不预则废。
这是说,无论是做事还是学习,都要预测可能出现的问题,做到有备无患。
这需要有丰富的知识储备和敏锐的思考能力支持。
论语中关于仁义礼智信的句子1. 有关仁义礼智信的名言,要孔子的学而时习之不亦说乎有朋自远方来不亦乐乎人生态度发愤忘食,乐以忘忧、不知老之将至…。
饭疏食、饮水,曲肱而枕之,乐亦在其中矣。
不义而富且贵,于我如浮云。
贤哉,回也!一箪食,一瓢饮,在陋巷,人不堪其忧。
回也不改其乐。
贤哉,回也!士志于道,而耻恶衣恶食者,未足与议也。
富与贵,是人之所欲也;不以其道,得之不处也。
贫与贱,是人之所恶也;不以其道,得之不去也。
富而可求也,虽执鞭之士,吾亦为之。
如不可求,从吾所好。
有朋自远方来,不亦乐乎?见利思义,见危授命。
修己以敬……修己以安人…修己以安百姓。
可以托六尺之孤,可以寄百里之命,临大节而不可夺也。
志士仁人,无求生以害仁,有杀身以成仁。
君于疾没世而名不称焉。
夫达也者,质直而好义。
察言而观色,虑以下人。
君子泰而不骄,小人骄而不泰。
君子易事而难说(悦),说(悦)之不以道,不说(悦)也。
君子之仕也,行其义也。
子谓于产。
“有君子之道四焉:其行己也恭,其事上也敬,其养民也惠,其使民也义。
” 君子和而不同,小人同而不和。
君子矜而不争,群而不党。
君子周而不比,小人比而不周。
君子坦荡荡,小人常戚戚。
仁者不忧,知者不惑,勇者不惧。
放于利而行,多怨。
求仁而得仁,又何怨。
质胜文则野,文胜质则史。
文质彬彬,然后君子。
君子谋道不谋食,……君子忧道不忧贫。
法语之言,能无从乎?改之为贵。
巽与之言,能无说乎?绎之为贵。
说而不绎,从而不改,吾末如之何也已矣。
见善无不及,见不善如探汤。
君子尊贤而容众,嘉善而矜不能。
士而怀居,不足为士矣!做人格言不学礼,无以立。
己所不欲,匆施于人。
己欲立而立人,己欲达而达人。
躬自厚而薄责于人,则远怨矣。
见贤思齐焉,见不贤而内自省也。
三人行,必有我师焉,择其善者而从之,择其不善者而改之。
吾日三省吾身:为人谋而不忠乎?与朋友交而下信乎?传不习乎?居处恭,执事敬,与人忠。
君子敬而无失,与人恭而有礼,四海之内皆兄弟也,言忠信,行笃敬,虽蛮貊之邦,行矣。
《论语》中有关“仁义礼智信”的名句论语中“仁”的名句1. [论语原文]子曰:“唯仁者能好人,能恶人。
”[古文今译]孔子说:“只有那些有仁德的人,才能爱人和恨人。
”[个人浅析]孔子讲“仁”,不仅是要“爱人”,而且还有“恨人”。
只有做到了“仁”,才会有正确的爱和恨。
2.[论语原文]樊迟问仁,曰:“仁者先难而后获,可谓仁矣。
”[古文今译]樊迟问孔子怎样是仁,孔子说:“仁人对难事,做在人前面。
有收获时,他得在人后,这可以说是仁了。
”3.[论语原文]子曰:“知者乐水,仁者乐山;知者动,仁者静;知者乐,仁者寿。
”[古文今译]孔子说:“聪明人喜爱水,仁德人喜爱山;聪明人灵活,仁德人专一。
聪明人快乐,仁德者长寿。
”4.[论语原文]子贡曰:“如有博施于民而能济众,何如?可谓仁乎?”子曰:“何事于仁?必也圣乎!尧舜其犹病诸。
夫仁者,己欲立而立人,己欲达而达人。
能近取譬,可谓仁之方也已。
”5.[论语原文]子曰:“巧言令色,鲜矣仁。
”【译】孔子说:“花言巧语、满脸堆笑的人,很少有仁爱之心。
”6.[论语原文]子曰:“志士仁人,无求生以害仁,有杀身以成仁。
”【译】孔子说:“有志之士,仁义之人,不能为了求得保住性命而损害仁,而应舍生忘死来维护仁义。
”7.[论语原文]子曰:“博学而笃志,切问而近思;仁在其中矣。
”【译】子夏说:“广泛学习钻研,坚定自己的志向,恳切地提出问题并且联系实际去思考,仁德就在其中了。
”论语中“义”的名句1.[论语原文]子曰:“君子喻于义,小人喻于利。
”孔子说:“君子通晓道义,小人通晓私利。
”2.[论语原文]子曰:“不义而富且贵,于我如浮云。
”【原】子曰:“饭疏食、饮水、曲肱而枕之,乐亦在其中矣!不义而富且贵,于我如浮云。
”【译】孔子说:“吃粗粮、喝冷水、弯着胳膊当枕头,乐趣就在其中了!用不义的手段得到富贵,对我来说,(那些富贵)就象(天上的)浮云。
”3.[论语原文]子曰:见利思义,见危授命【原】子路问成人,子曰:“若臧武仲之智,公绰之不欲,卞庄子之勇,冉求之艺;文之以礼乐,亦可以为成人矣。
”曰:“今之成人者何必然?见利思义,见危授命,久约不忘平生之言,亦可以为成人矣。
”【译】子路问怎样才是一个完美的人,孔子说:“如果具有臧武仲的智慧,孟公绰的清心寡欲,卞庄子的勇敢,冉求的多才多艺;再用礼乐增加文采,就可以算完人了。
”又说:“现在的完人又何必这样呢,见到财利时,能想到道义;见到国家有危难时,愿付出生命;长期处于贫困的境遇也不忘平日的诺言,也就可以算做完人了。
”4.[论语原文]子曰:“务民之义,敬鬼神而远之,可谓知矣.”问仁.曰:“仁者先难而后获,可谓仁矣.”【译】樊迟问怎样才是“智”,孔子说:“专心致力于(倡导)人民应该遵从的仁义道德,尊敬鬼神,但要远离它(不可沉迷于靠鬼神求福),就可以算明智了。
”又问仁,答:“吃苦在前、享受在后,就算仁了。
”5.[论语原文]子曰:“信近於义,言可复也.恭近於礼,远耻辱也.因不失其亲,亦可宗也.”【译文】有子说:“讲信用要符合于义,(符合于义的)话才能实行;恭敬要符合于礼,这样才能远离耻辱;所依靠的都是可靠的人,也就值得尊敬了.”6.[论语原文]子曰:“夫达也者,质直而好义,察言而观色,虑以下人.”【译文】孔子说:“真正的通达是:品质正直,懂礼义;善于观察别人讲话的脸色;常考虑如何谦恭待人.”论语中“礼”的名句1.[论语原文]子曰:“非礼勿视、非礼勿听、非礼勿言、非礼勿动。
”【译文】孔子说:“不合符礼教的话不能看,不合符礼教的东西不能听,不合符礼教的东西不能说,不合符礼教的事不能做.”2.[论语原文]子曰:“克己复礼为仁.一日克己复礼,天下归仁焉.为仁由己,而由人乎哉?”【译文】孔子说:“克制自己,按照礼的要求去做,这就是仁.你一旦这样克制自己,按照礼的要求去做了,天下的人就都赞许你是仁人了.实行仁德,在于自己,难道还在于别人吗?”3.[论语原文]有子曰:“礼之用,和为贵.先王之道.斯为美,大小由之。
有所不行,知和而和,不以礼节之,亦不可行也.”【译文】有子说:“礼的应用,以和谐为贵.古代君王的治国方法,先贤流传下来的道理,最可贵的地方就在于此(依礼行事).无论大事小事,如果只是死板地按照和谐执中的办法去做,有时也会行不通.这是因为为和谐而和谐,而不依照礼制来节制,也是不可行的.”4.[论语原文]子曰:“事君尽礼,人以为谄也.”【译文】孔子说:“我完完全全按照周礼的规定去事奉君主,别人却以为这是诌媚呢。
”【评析】孔子一生要求自己严格按照周礼的规定事奉君主,这是他的政治伦理信念。
但却受到别人的讥讽,认为他是在向君主谄媚。
这表明,当时的君臣关系已经遭到破坏,已经没有多少人再重视君臣之礼了。
5.[论语原文]子曰:“居上不宽,为礼不敬,临丧不哀,吾何以观之哉?”【译文】孔子说:“处于上位却不宽容,向人行礼没有敬意,面对丧事毫不悲伤,我还有什么期待呢?”6.[论语原文]子曰:“能以礼让为国乎?何有!不能以礼让为国,如礼何?”【译文】孔子说:“能够用礼让原则来治理国家,那还有什么困难呢?不能用礼让原则来治理国家,怎么能实行礼呢?”7.[论语原文]子曰:“君子博学于文,约之以礼,亦可以弗畔矣夫!”【译文】孔子说:“君子广泛地学习古代的文化典籍,又以礼来约束自己,也就可以不离经叛道了.”8.[论语原文]子曰:“恭而无礼则劳,慎而无礼则葸,勇而无礼则乱,直而无礼则绞.仁以为己任,不亦重乎?死而后已,不亦远乎?”【译文】孔子说:“只是恭敬而不以礼来指导,就会徒劳无功;只是谨慎而不以礼来指导,就会畏缩拘谨;只是勇猛而不以礼来指导,就会闯祸,只是率直而不以礼来指导,就会说话尖刻。
在上位的人如果厚待自己的亲属,老百姓当中就会兴起仁的风气;君子如果不遗弃老朋友,老百姓就不会对人冷漠无情了。
”论语中“智”的名句1.知之为知之,不知为不知,是知也【原】子曰:“由,诲女,知之乎?知之为知之,不知为不知,是知也。
”【译】孔子说:“子路啊,我告诉你的知识,你都知道了吗?知道就是知道,不知道就是不知道,这种态度才是明智的。
”2.务民之义,敬鬼神而远之,可谓知矣【原】樊迟问知,子曰:“务民之义,敬鬼神而远之,可谓知矣。
”问仁,曰:“仁者先难而后获,可谓仁矣。
”【译】樊迟问怎样才是“智”,孔子说:“专心致力于(倡导)人民应该遵从的仁义道德,尊敬鬼神,但要远离它(不可沉迷于靠鬼神求福),就可以算明智了。
”又问仁,答:“吃苦在前、享受在后,就算仁了。
”4.知者乐水,仁者乐山【译】孔子说:“聪明智慧的人喜爱水,有仁德的人喜爱山;聪明智慧的人活跃好动,有仁德的人沉静稳重;聪明智慧的人快乐,有仁德的人长寿。
”5.仁者不忧;知者不惑;勇者不惧【原】子曰:“君子道者三,我无能焉:仁者不忧、智者不惑、勇者不惧。
”子贡曰:“夫子自道也。
”【译】孔子说:“君子之道有三条,我都没能做到:仁德的人不忧愁、智慧的人不迷惑、勇敢的人不畏惧。
子贡说:“(这正是)老师您的自我表述啊!”6.子曰:“里仁为美,择不处仁,焉得知(zhì)?”【译】孔子说:“与有仁德的人住在一起,是一件美事.如果你选择的住处不是跟有仁德的人在一起,怎么能说你是明智的呢?”论语中“信”的名句1.子曰:“道千乘之国,敬事而信,节用而爱人,使民以时。
”(译文)孔子说:“治理一个大国,要严肃认真地处理政事,讲究信用,节省财用,爱护臣下,根据农事的忙闲合理使用民力。
”2.子曰:“弟子,入则孝,出则悌,谨而信,泛爱众而亲仁。
行有余力,则以学文。
”(译文)孔子说:“年轻弟-子,在家孝顺父母,出门敬重兄长,言语谨慎守信博爱众人,亲近仁人。
做到这些后还有余力,就用来学习文化典籍。
”3.子夏曰:“贤贤易色;事父母,能竭其力;事君,能致其身;与朋友交,言而有信。
虽曰未学,吾必谓之学矣。
”(译文)子夏说:“对待妻子,能看重其品德而不看重其容貌;侍奉父母,能尽心尽力;侍奉君主,能献出生命;与朋友交往,说话守信用。
(这样的人,)虽然说没有经过学习,我必定说他学习过了。
”4.子曰:“君子不重,则不威;学则不固。
主忠信。
无友不如已者。
过,则勿惮改。
”(译文)孔子说:“君子不庄重,就不会有威严;从事学习,学业就不会巩固。
要把忠诚和信实作为(待人处事的)主导思想。
不跟与自己不同道的人做朋友。
犯了错误,要不怕改正。
”5.有子曰:“信近于义,言可复也。
恭近于礼,远耻辱也。
因不失其亲,亦可宗也。
”(译文)有子说:“诺言符合义的原则,才可以实践诺言。
恭敬符合礼的原则,才可以免遭耻辱。
依靠自己的亲族,也就可靠了。
”6.子曰:“人而无信,不知其可也。
大车无輗,小车无軏,其何以行之哉?”(译文)孔子说:“一个人不讲信用,不知他怎么做人哩!(就像)大车少了輗,小车少了軏,车子还怎么能走呢?”7.子以四教:文,行,忠,信。
(译文)孔子从四个方面教育学生:古代文献,行为规范,对人忠心,诚实守信。
8.子曰:“言必信,行必果。
硁硁然小人哉!抑亦可以为次矣。
”(译文)孔子说:“说话一定兑现,做事一定果决。
这是(不懂变通的)固执的小人呀!不过也可以算是再次一等的士了。
”9.子张问仁于孔子。
孔子曰:“能行五者于天下为仁矣。
”“请问之。
”曰:“恭,宽,信,敏,惠。
恭则不侮,宽则得众,信则人任焉,敏则有功,惠则足以使人。
”(译文)子张问孔子,怎样做可以称仁。
孔子说:“能将五种品德施行于天下,就可以称仁了。
”子张说:“请问哪五种。
”孔子说:“恭敬,宽厚,信实,勤勉,(给人)恩惠。
恭敬就不会招来侮辱,宽厚就能得到众人拥护,信实就会得到别人任用,勤勉就会有成绩,(给人)恩惠就足以使唤人。
”10.曾子曰:“吾日三省吾身:为人谋而不忠乎?与朋友交而不信乎?传不习乎?”(译文)曾子说:“我每天多次反省自己:替人办事没有尽心尽力吗?与朋友交往没有做到诚实守信吗?老师传授的学业没有经常复习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