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学四年级读书指导课教学设计及反思
- 格式:doc
- 大小:23.50 KB
- 文档页数:6
部编版语文四年级上册《快乐读书吧》教学设计及反思一. 教材分析《快乐读书吧》是部编版语文四年级上册的一篇课文,主要介绍了课外阅读的重要性以及如何选择适合自己的读物。
教材通过生动的案例和有趣的故事,引导学生认识到阅读的乐趣,激发他们的阅读兴趣。
本文旨在培养学生良好的阅读习惯,提高他们的语文素养。
二. 学情分析四年级的学生已经具备了一定的阅读能力,对故事情节有一定的理解能力。
但他们对于如何选择适合自己的读物,以及如何将阅读与生活实际相结合还需要引导。
此外,部分学生可能对阅读缺乏兴趣,需要通过有趣的故事和活动激发他们的阅读热情。
三. 教学目标1.知识与技能:了解课文内容,理解阅读的重要性,学会如何选择适合自己的读物。
2.过程与方法:通过讨论、分享、讲故事等方式,提高学生的阅读理解能力。
3.情感态度与价值观:培养学生热爱阅读,乐于分享的良好习惯。
四. 教学重难点1.教学重点:引导学生认识到阅读的重要性,学会如何选择适合自己的读物。
2.教学难点:激发学生的阅读兴趣,使他们主动参与到阅读活动中。
五. 教学方法1.情境教学法:通过生动的故事和实际案例,引导学生体验阅读的乐趣。
2.讨论法:学生进行小组讨论,分享彼此的阅读心得。
3.启发式教学法:提问引导学生思考,激发他们的学习兴趣。
六. 教学准备1.准备相关的故事素材和案例,用于引导学生讨论和分享。
2.准备阅读推荐书单,为学生提供更多的阅读选择。
七. 教学过程1.导入(5分钟)通过一个有趣的故事引入课题,引发学生的兴趣。
例如,讲述一个人因为阅读而收获快乐和成长的故事。
2.呈现(10分钟)介绍课文内容,让学生了解课外阅读的重要性。
通过讲解和示例,让学生明白如何选择适合自己的读物。
3.操练(10分钟)学生进行小组讨论,分享彼此的阅读心得。
让学生谈谈自己喜欢的书籍以及阅读的感受。
4.巩固(10分钟)提问环节,检查学生对课文内容的理解。
引导学生思考如何将阅读与生活实际相结合。
四年级《经典诵读》教案及反思一、教学目标:1.1 知识目标:学生能够熟读《经典诵读》中的选定篇目,理解其中的经典文化内涵。
1.2 能力目标:提高学生的朗读表达能力,培养语言韵律感。
激发学生对古典文学的兴趣,促使其主动阅读。
1.3 情感目标:培养学生对中华经典文学的热爱和尊重,传承中华优秀文化。
二、教学内容与安排:2.1 教学内容:选定经典诵读材料,包括诗歌、小说片段等,涵盖古代和现代经典。
2.2 教学安排:第1-2节课:介绍《经典诵读》的背景和重要性,引发学生对经典文学的兴趣。
第3-6节课:分别深入讲解每一篇选定的经典诵读材料,进行逐句解读和语言点分析。
第7-9节课:组织学生进行朗读训练,提高其朗读的流畅度和感情表达。
三、教学方法与手段:3.1 教学方法:采用讲授、讨论、演示和实践相结合的方式,灵活运用多媒体辅助教学。
3.2 教学手段:使用PPT展示经典诵读材料,辅以音频示范,帮助学生更好地理解韵律和语调。
分组进行互动讨论,激发学生思考和表达兴趣。
四、教学评估:4.1 形成性评价:在课堂中通过提问、讨论等形式,及时检查学生对经典诵读材料的理解和朗读水平。
4.2 综合性评价:通过期末朗读比赛、小组展示等形式,对学生整体的诵读水平和对经典文学的理解进行评价。
五、教学反思:5.1 优点:通过选取经典文学作品,激发了学生对文学的兴趣,提高了他们的文学素养。
采用多媒体辅助,使教学内容更直观生动,有助于学生更好地理解和模仿。
5.2 不足:部分学生在朗读时发音不准确,需要更多的语音训练。
部分学生对古典文学缺乏兴趣,可能需要更多的引导和启发。
5.3 改进措施:引入更生动有趣的教学方法,如角色扮演、小组竞赛等,提高学生学习积极性。
设计更加贴近学生生活的经典文学选材,增加学生的亲近感和兴趣。
通过这次《经典诵读》教学,我深刻认识到培养学生对经典文学的热爱和理解,需要多样化的教学手段和引导。
未来我将不断优化教学方案,更好地满足学生的认知需求,激发其对中华经典文学的浓厚兴趣。
人教部编版四年级上册语文《快乐读书吧四》教学设计及教学反思一. 教材分析《快乐读书吧四》是人教部编版四年级上册的语文教材,旨在培养学生的阅读兴趣,提高学生的阅读能力。
本节课的教学内容主要包括两部分:一部分是关于课外阅读的指导,另一部分是课外阅读推荐。
通过本节课的学习,学生将了解如何进行有效的课外阅读,掌握一定的阅读技巧,并能够选择适合自己的阅读材料。
二. 学情分析四年级的学生已经具备了一定的阅读能力,对文学作品有一定的鉴赏能力,但部分学生对课外阅读的兴趣不高,阅读面较窄。
此外,学生的阅读习惯和阅读方法有待进一步提高。
三. 教学目标1.让学生了解课外阅读的重要性,激发学生的阅读兴趣。
2.培养学生良好的阅读习惯和阅读方法。
3.引导学生选择适合自己的阅读材料,提高阅读效果。
四. 教学重难点1.让学生理解课外阅读的重要性。
2.培养学生良好的阅读习惯和阅读方法。
3.引导学生选择适合自己的阅读材料。
五. 教学方法采用讨论法、问答法、示范法等教学方法,以学生为主体,教师为指导,充分发挥学生的积极性和主动性。
六. 教学准备1.准备相关的课外阅读材料,如故事书、科普书等。
2.准备阅读指导手册,以便学生进行自主学习。
七. 教学过程1.导入(5分钟)教师通过向学生介绍一些著名的文学作品,引发学生对阅读的兴趣,进而引入本节课的主题——课外阅读的重要性。
2.呈现(10分钟)教师向学生呈现一些统计数据,显示课外阅读对学生的学习成绩、思维能力、情感培养等方面的积极影响,让学生认识到课外阅读的重要性。
3.操练(10分钟)教师引导学生进行小组讨论,分享彼此的阅读心得和经验,让学生了解如何选择适合自己的阅读材料,并掌握一定的阅读方法。
4.巩固(5分钟)教师选取一些典型的阅读材料,让学生进行现场阅读,检验学生的阅读效果,并对学生的阅读方法进行指导和纠正。
5.拓展(10分钟)教师向学生推荐一些适合四年级阅读的课外书籍,扩大学生的阅读面,提高学生的阅读能力。
他们召来了欧律狄刻,把她交还给俄耳甫斯,但有个条件:在他们抵达阳世之前,他不得回顾跟在身后的她。
于是夫妇二穿过冥国的重重大门,走到一条引领他们走出黑暗地界的小径,不断向上攀登。
他知道妻子一定就在他身后,但是他特别想看她一眼,好确定她在不在。
他们很快就要到达阳间了,周围的一片潹黑渐渐变成了灰色。
他高高兴兴地踏入日光之下,然后回头看她。
然而他回头回得太早了,她还在洞窟里呢,当他看到她站在一片朦胧的光芒中,就伸出双臂去拥抱她,就在这一瞬间,她消失了,重新掉进黑暗中。
他只听见她轻轻地说了一声“别了”。
(2)提问:“冥国”是什么?
(3)提问:谁能给大家朗读这一段?
三、指导制定阅读计划,做好阅读记录
1.(出示课件10)规划阅读进度:接下来我们将阅读这两本书,你打算怎样安排阅读时间,保障阅读进度?
2.(出示课件11)教师出示“阅读计划表”示例,请同学说说自己看懂了什么,这样做的好处是什么,自己的阅读计划又该如何做。
阅读书目《中国神话传说》
阅读时限月日-----月日(共天)
阅读时间阅读页码完成任务的满意度自评
第一天P1--P20
第二天P21--P40
第三天P41--P60
…………
提示:(出示课件12)制定阅读计划表需要根据所选书目的页码,合理规划每天的阅读量,以及对自己每天的阅读情况进行反馈,以便保证自己的阅读进度和阅读质量。
3.讨论交流:如何制定自己的阅读计划?(出示课件13)。
部编四年级上语文《快乐读书吧》优质课教学设计一. 教材分析《快乐读书吧》是部编四年级上册的一篇阅读指导文章。
文章以轻松愉快的语言引导学生养成良好的阅读习惯,让学生感受到阅读的乐趣。
教材从学生的阅读兴趣出发,提供了大量的阅读材料,让学生在阅读中提高自己的语文素养。
二. 学情分析学生在经过三年多的语文学习后,已经具备了一定的阅读能力,对文章的内容能够进行简单的理解和分析。
但部分学生在阅读过程中,仍然存在阅读速度慢、理解能力不强等问题。
因此,在教学过程中,需要关注这部分学生的学习需求,帮助他们提高阅读能力。
三. 教学目标1.让学生掌握文章的主要内容,理解文章所传达的阅读理念。
2.培养学生良好的阅读习惯,提高学生的阅读兴趣。
3.提高学生的阅读理解能力,使他们能够准确理解文章的主旨。
4.培养学生合作学习的能力,提高他们的团队协作意识。
四. 教学重难点1.重点:让学生掌握文章的主要内容,理解文章所传达的阅读理念。
2.难点:培养学生良好的阅读习惯,提高学生的阅读理解能力。
五. 教学方法1.情境教学法:通过设置具体的阅读情境,让学生在实践中学会阅读。
2.互动式教学法:引导学生进行小组讨论,激发学生的思维,提高他们的团队协作能力。
3.引导式教学法:教师引导学生进行阅读,帮助他们理解文章的主旨。
六. 教学准备1.教师准备:熟悉教材内容,了解学生的学习情况,设计好教学活动。
2.学生准备:预习教材内容,了解文章的大致内容。
七. 教学过程1.导入(5分钟)教师通过一个有趣的阅读小故事,引起学生对阅读的兴趣,然后引导学生说出自己对阅读的看法,从而导入本课。
2.呈现(10分钟)教师带领学生一起阅读教材,让学生初步感知文章的内容。
在这个过程中,教师要注意引导学生理解文章所传达的阅读理念。
3.操练(10分钟)教师设计一些阅读练习题,让学生在小组内进行讨论,从而加深对文章内容的理解。
4.巩固(10分钟)教师选取一些文章中的重点句子,让学生进行翻译和理解,从而巩固所学内容。
四年级阅读指导课教案及反思怎么写【教学目标】1. 让学生掌握阅读策略,提高阅读速度和效率,培养良好的阅读习惯。
2. 通过阅读指导,提高学生的阅读兴趣和阅读能力,扩大阅读面。
3. 让学生了解阅读的重要性和必要性,掌握阅读的方法和技巧,提高阅读素养。
【教学内容】1. 阅读基本技巧:快速阅读、略读、精读、阅读与笔记等。
2. 阅读策略:问题解决、预测、概括、比较、分析等。
3. 阅读材料的选择和使用:选书、看书、笔记、练习等。
【教学步骤】1. 导入:通过一些阅读小游戏和故事,引导学生进入阅读状态,并引入本节课的阅读指导主题。
2. 阅读基本技巧讲解:通过实例演示和讲解,让学生了解快速阅读、略读、精读等基本技巧,并让学生在实际阅读中尝试运用。
3. 阅读策略讲解:结合具体阅读材料,让学生了解问题解决、预测、概括等阅读策略,并在阅读实践中尝试运用。
4. 阅读材料的选择和使用讲解:通过实例讲解和讨论,让学生了解如何选书、看书、笔记、练习等,并让学生在实际阅读中尝试运用。
5. 课堂练习:让学生在实际阅读中运用所学知识和技巧,提高阅读速度和效率。
6. 反思与总结:让学生反思本节课所学内容,总结阅读方法和技巧,并鼓励学生在日常生活中多读书、好读书。
【教学反思】1. 通过学生的表现和反馈,了解学生对本节课所学内容的掌握情况,找出学生需要进一步指导和帮助的地方,并不断完善教学方案。
2. 通过学生的课堂练习和作业,检验学生对所学知识的应用情况和实际效果,进一步优化教学策略和指导方法。
3. 学生对本节课的参与度和兴趣程度是评价教学效果的重要指标之一。
通过学生的反馈和表现,了解学生对阅读指导课的兴趣和参与度,并听取学生的建议和意见,进一步改进教学方法和形式,提高学生的学习兴趣和参与度。
4. 综合考虑学生的阅读速度、理解能力、阅读兴趣和习惯等因素,评估本节课的教学效果,为下一步的阅读教学提供参考和指导。
5. 在反思总结的基础上,进一步思考如何将阅读指导与学生的实际需求相结合,提高学生的阅读素养和应用能力,为学生未来的学习和成长打下坚实的基础。
《快乐读书吧:十万个为什么》教学设计核心素养目标:1.文化自信:能产生阅读苏联作家米·伊林的《十万个为什么》、中国的《十万个为什么》《灰尘的旅行——中国科普作品精选》的兴趣。
2.语言运用:了解阅读科普作品的方法。
3.思维能力:在阅读科普作品时,能提出不懂的问题,并运用多种方法解决。
4.审美创造:能感受阅读科普作品的快乐,乐于与大家分享课外阅读的成果。
教学目标:1.能产生阅读苏联作家米·伊林的《十万个为什么》、中国的《十万个为什么》《灰尘的旅行——中国科普作品精选》的兴趣,自主规划阅读。
2.在阅读科普作品时,能提出不懂的问题,并运用多种方法解决。
3.能感受阅读科普作品的快乐,乐于与大家分享课外阅读的成果。
教学重点:保持对科普作品的阅读兴趣,能初步感知科普作品内容的有趣和语言的生动。
教学难点:能自主阅读科普作品,阅读时遇到不理解的问题,能试着用课上学过的方法去理解。
课前准备:教师准备多媒体课件。
学生准备《十万个为什么》等科普书籍。
课时安排:2课时第一课时课时目标:1.产生阅读苏联作家米·伊林的《十万个为什么》、中国的《十万个为什么》《灰尘的旅行——中国科普作品精选》的兴趣。
2.了解阅读科普作品的方法,制定个人阅读计划。
教学过程:一、多种途径激发阅读兴趣(一)板书课题:十万个为什么。
(二)大家说。
1.出示教材导语部分提到的生活现象:为什么铁会生锈?为什么面包放久了会发硬?为什么水能带走脏东西?水为什么能灭火?为什么加了酵母的面团会发起来?……2.让学生说说这些产生现象的原因。
3.引导:大家说得对不对呢?生活中的一些科学知识,我们可以通过阅读相关的科普作品来了解。
(三)你读过这本书吗?1.出示米·伊林的《十万个为什么》图片,这本书对自来水龙头、炉子、桌子、灶台、锅架、餐具柜、衣橱等,提出了许多有意思的问题,并介绍了相关的科学知识。
2.交流:读一读课本中米·伊林的《十万个为什么》中的一个片段,读完说一说:你了解到了什么知识?读起来有什么感觉?出示片段:你们家里每天总有人生炉子,煮马铃薯。
部编版四年级上册语文《快乐读书吧》教学设计及教学反思教材分析:《快乐读书吧》以“读神话故事”为学习内容,引导学生读一些神话故事。
感受远古世界的神奇和神话魅力。
多读神话故事可以探求奥秘,获得新知。
学情分析:四年级的学生已经阅读过一些故事,大多数孩子都喜欢读神话故事。
但是对于怎样读书,怎样快速了解一本书的大致内容,老师还需要着重指导。
教学建议:既然是教会学生读书,就要将这项本领落到实处。
所以,课前教师可安排学生自带故事书,在课堂上手把手地教会学生读书,并通过分享神话故事,引导学生读更多的神话故事书,体会神话的魅力。
教学目标:【知识与技能】1.通过阅读了解神话的特点。
2.指导学生了解课外阅读方法,进行有关神话的趣味积累,提高课外阅读的兴趣,养成良好的阅读习惯。
3.通过阅读神话故事,感受中国古代神话故事的丰富多彩,让学生从中了解中国和希腊悠久的历史、灿烂的文化、古老的文明,感受历史文化的璀璨与美好。
【过程与方法】通过小组合作交流,提高学生阅读神话的兴趣。
通过阅读方法的指导,帮助学生养成良好的课外阅读习惯。
【情感、态度与价值观】感悟故事中的人物形象和神话神奇的想象。
教学重难点:重点通过阅读神话故事掌握阅读神话故事的方法,调动学生阅读神话的兴趣,并养成阅读课外书的习惯。
难点了解中国和希腊悠久的历史以及灿烂的文化、古老的文明,感受历史文化的璀璨与美好。
教学准备:教师:制作多媒体课件。
学生:带一本自己最喜欢的神话故事书,并准备向别人推荐自己喜欢的一个神话故事。
教学时间:1课时教学过程:一、创设情境,感知神话人物1.同学们,大家都读过哪些神话故事呢?指名说。
你能把它的名字写在黑板上吗?(学生上黑板写名字)2.知道这么多神话故事,大家真了不起!在这些神话人物中,你最喜欢谁?为什么?(引导说出人物形象,特征,性格特点等)根据学生的回答相机板书:(本领大,呼风唤雨,乐于助人,与自然作斗争,不怕困难、坚持不懈、为民造福……)师评:古时候,科学不发达,很多事情人们无法解释,以为神在起作用呢!其实神就是人们心目的英雄,在神话里,他们本领高超,可以代表人去和恶劣的自然做斗争。
部编四年级上册第四单元《快乐读书吧》教学设计含反思一起走进“快乐读书吧”享受读书的快乐吧。
(出示课件)(板书:快乐读书吧)松的学习环境。
通过联系导读页,明确单元阅读学习目标任务。
板块二:初读课文,当堂训练任务一:感受神话引导学生想一想:世界是如何起源的?人类是怎样产生的?神和英雄如何生活?这些问题都是很久很久以前发生的事,我们的祖先用神话的方式给出解释,并依靠口头讲述使其代代相传。
现在我们就要在书中找到答案。
(板书:很久很久以前)任务二:了解神话我们要找开天辟地的人物要找哪本书?1.提问(1)你读过这本书吗?(2)书里都介绍了什么?2.小组合作交流:在小组里讲一讲自己喜欢的故事,其他同学认真倾听,谈谈自己对这个故事的感受是什么。
如果有同学也看过这个故事,可以进行补充或表达自己的读书感受。
3.通过重点词语把过程记录下来。
4.全班交流。
朗读文章是理解文章的基石,也是学生必须要掌握的基本知识。
任务一通过多种形式的朗读,帮助学生感受神话。
任务二通过了解《开天辟地》的故事去了解神话故事,感受神话的人物形象。
板块三:明确目标,理解神话任务三:走近读写绘1.什么是“读写绘”?“读写绘”教学,顾名思义,在阅读时,用“写”与“绘”来丰富发展学生的表达能力。
众所周知,儿童的语言表达能力十分有限,尤其是书面语言表达,但是这个年龄阶段的孩子运用线条、图形、色彩来表达事物、心情、感受的能力却极富创造力。
2.为什么要进行“读写绘”?读写绘作品是一个整合图画、语言、文字的特殊作品,在这一系列的过程中,既能培养学生的动手动脑能力,激发学生的创新意识和求知欲望,还能提高学生的写作能力、搜集信息、美术设计等综合素养。
了解读写绘的特点,创作读写绘的意义,学会进行读写绘作业,感受神话故事的神奇。
3. 怎样进行“读写绘”作业?老师先让孩子读故事,了解故事的梗概,接着让孩子根据故事情节画出图画,最后让孩子发挥想象自由创作故事。
在此过程中,孩子不仅要绘画精美,色彩鲜艳,每张画都有丰富的内涵,图与图之间能呈现独特的叙事关系,而且孩子还要可以解读词汇,用熟悉的语句结构,将主题巧妙涵盖进去,汇聚成结构完整、内容丰富的故事。
统编版小学语文四年级下册快乐读书吧昆虫记整本书阅读导读课教学设计教学内容本课程为小学语文四年级下册《快乐读书吧》单元的《昆虫记》整本书阅读导读课。
教学内容以法布尔所著《昆虫记》为基础,通过引导学生阅读,激发学生对自然科学的兴趣,同时提升学生的阅读理解能力和文学鉴赏能力。
教学目标1. 知识与技能:使学生掌握《昆虫记》的基本内容,理解作品中的科学知识和文学艺术。
2. 过程与方法:培养学生自主阅读和合作学习的能力,通过讨论、分享等方式深入理解文本。
3. 情感态度价值观:培养学生对自然科学的热爱,激发学生对生命和生态环境的尊重和保护意识。
教学难点1. 科学知识与文学叙述的结合:帮助学生理解《昆虫记》中复杂的昆虫知识和生动的文学描写。
2. 深层次主题的探讨:引导学生探讨作品中的生态、生命等深层次主题。
教具学具准备- 《昆虫记》书籍- 多媒体教学设备- 阅读笔记模板- 昆虫模型或图片教学过程1. 导入:利用多媒体展示昆虫的图片或视频,激发学生的兴趣,引入《昆虫记》。
2. 背景介绍:简介法布尔及其《昆虫记》,讲解作品的历史背景和科学价值。
3. 自主阅读:分发书籍,让学生自主阅读《昆虫记》选段,并记录阅读笔记。
4. 小组讨论:学生分组,讨论阅读内容,分享自己的理解和感受。
5. 主题探讨:教师引导,深入探讨作品中的主题,如昆虫的生命力、自然界的和谐等。
6. 总结与反思:学生总结学习收获,教师点评并引导学生进行课后反思。
板书设计板书将围绕《昆虫记》的主要内容和教学目标进行设计,包括作品简介、作者介绍、昆虫知识摘要、文学艺术特色等板块。
作业设计- 个人作业:学生完成一篇关于《昆虫记》的读后感,要求结合课程内容和个人的阅读体验。
- 小组作业:各小组成员合作,选择一种昆虫,制作一份介绍该昆虫的生活习性和在《昆虫记》中的描写的报告。
课后反思课后,教师应反思教学过程中的有效性和学生的参与度,评估是否达到教学目标。
同时,关注学生的作业完成情况,了解他们对课程内容的掌握程度,以便对后续教学进行相应的调整和优化。
部编四年级语文下册《快乐读书吧:十万个为什么》优质公开课教学设计及教学反思一、教学设计教学目标•培养学生对阅读的兴趣,激发他们对知识探究的热情。
•提高学生的阅读理解能力,培养学生的思辨能力和问题解决能力。
•培养学生主动提问、探索问题的习惯,促进思维的拓展。
教学内容•通过《快乐读书吧:十万个为什么》这本书,让学生了解到不同领域的奇闻异事,拓展知识面。
•引导学生分析、提炼问题,学会合理提出问题并寻找答案。
教学过程1.导入环节 (5分钟)–利用一些有趣的小故事或画面引起学生的兴趣,预热学习氛围。
2.主体教学 (40分钟)–阅读教学:老师为学生朗读故事,学生跟读。
–讨论环节:引导学生讨论故事中的问题,鼓励学生提出更多的“为什么”问题。
–探究环节:组织学生分组进行问题探究,鼓励他们积极探索并分享成果。
3.总结归纳 (10分钟)–整理学生们的问题和解答,引导学生做简单的总结。
–鼓励学生对学习进行反思和提出意见。
教学手段•多媒体辅助:利用图片、视频等多媒体资源展示问题情境,激发学生思考。
•小组合作:让学生分组合作,共同解决问题,培养团队合作能力。
•提问引导:老师灵活运用提问技巧引导学生主动思考,激发学习兴趣。
教学评价•即时反馈:教师及时对学生的问题解答和合作情况进行评价,并及时反馈。
•综合评价:考虑学生的提问质量、回答的深度、参与合作的积极性等综合评价学生的学习表现。
二、教学反思本堂课的教学使学生在阅读教学中融入了“为什么”这个探究问题的特点,帮助他们更深入地理解故事内容,培养了他们提问和解决问题的能力。
但在实际教学中,也有一些需要改进的地方: - 教师引导问题不够精准:在引导学生提问时,应更有针对性地引导学生,避免问题过于泛泛。
- 巩固探究环节:在未来的教学中,可以增加对学生问题探究的环节,让学生更加深入地思考和分享。
- 多样化的评价方式:除了对学生的回答及时评价外,还可以引入一些反馈机制,如同学互评、自评等,促进学生学习效果的提升。
部编(统编)语文四年级下册教案-第二单元《快乐读书吧二》带教学反思一、教学目标知识目标1.了解课文《快乐读书吧二》的内容和主题;2.掌握课文中重点词语的理解和运用;3.学会通过阅读理解文章的主要内容。
能力目标1.提高学生的阅读理解能力;2.培养学生的文字表达能力;3.让学生明白读书的乐趣,鼓励他们勤奋学习。
情感目标1.激发学生对阅读的兴趣;2.培养学生独立思考的能力;3.引导学生明白读书的重要性。
二、教学准备1.课文《快乐读书吧二》的课本或彩印资料;2.黑板、彩色粉笔或白板、马克笔;3.教学录音机或其他音频播放设备;4.学生课桌椅整齐摆放。
三、教学过程第一步:导入(5分钟)教师利用教学资源引入《快乐读书吧二》这篇课文,介绍课文的背景,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
第二步:朗读课文(10分钟)学生齐读课文,学生轮流朗读课文,注重语音语调的准确。
第三步:分组讨论(15分钟)学生分成小组,讨论课文中的重点词语及句子,探讨理解课文的关键。
第四步:理解课文(20分钟)教师带领学生理解课文中的具体内容,重点引导学生掌握文章的主旨,培养学生的阅读能力。
第五步:互动问答(10分钟)教师提出问题,让学生积极回答,加深对课文内容的理解。
第六步:小结(5分钟)教师对学生学习情况进行总结,强调课文的重点内容,培养学生的文字表达能力。
四、教学反思在本节课的教学过程中,学生表现出了对《快乐读书吧二》这篇课文的浓厚兴趣,他们积极参与课堂讨论,理解课文内容。
然而,教师在课堂管理方面需要更加注重学生的互动,提问环节可以更具针对性,激励学生思考。
通过本节课的教学,学生对阅读的兴趣得到了增强,课文的重点内容得到了学生掌握。
在未来的教学中,教师可结合多媒体资源,引入更多趣味性教学元素,提升教学效果。
总结:本节课的教学内容主要围绕《快乐读书吧二》这篇课文展开,通过多种教学方式引导学生理解文章内容,培养学生的阅读能力。
教师在教学过程中应更加注重学生的主动参与,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
人教部编版四年级上册语文《快乐读书吧四》教学设计及教学反思一、教学设计1. 教学目标•培养学生的阅读兴趣,提高阅读能力;•帮助学生理解课文内容,学习正确的朗读和表达方式;•引导学生从课文中汲取知识,思考问题,提高综合素养。
2. 教学内容•课文内容的解读和讲解;•配套练习的完成;•课文内容的拓展和延伸。
3. 教学方法•阅读课文,师生互动;•图文并茂,激发学生兴趣;•分组合作,讨论分享。
4. 教学过程第一课时1.导入新课,介绍教材内容和教学目标;2.分组朗读课文,教师点评;3.学生自主阅读,理解课文内容;4.小组讨论,总结课文中的重点知识。
第二课时1.复习上节课内容;2.完成配套练习,巩固知识;3.分组展示,互相学习;4.提出问题,引导学生深入思考。
第三课时1.学生自主阅读课文,并理解内容;2.分组展示对课文的理解和感悟;3.老师点评,引导学生独立思考;4.班级讨论,分享归纳。
二、教学反思经过这次教学,我发现学生在阅读方面有了明显的提高。
通过课文的解读和讲解,他们对课文内容有了更深入的理解,阅读速度和准确度也有所提高。
分组合作的方式让学生更积极参与,互相学习,更好地理解和消化知识。
但是,在教学过程中也存在一些不足,如有些学生对课文内容理解不透彻,表达能力仍有待提高。
下一步我将更注重个别辅导,引导学生多多思考,多多交流,提升他们的语文素养。
总的来说,这次教学取得了一定的成绩,但也有很多地方需要改进。
希望通过不断的反思和探索,能够更好地指导学生,提高他们的语文水平和综合素养。
四年级《课外阅读指导课》教学设计,执教:吴亚莉教学目标:1.了解一周读书情况,包括篇一:四年级阅读指导课教学设计《严文井童话集》阅读指导课教学设计四年级牛文静 20XX年4月15日教学目标:1、知识目标:学生能读懂书中的故事。
2、技能目标:学生能初步掌握课外阅读的方法,并达到一定的文字积累。
3、情感目标:培养学生对文本阅读的兴趣。
导读过程:一、导入1.师:同学们,今年是国内一位著名儿童文学作家的100周年诞辰,你们知道是谁吗?(板书:严文井)2.出示作家简介,指明读。
师:关于童话爷爷——严文井,同学们还想了解什么?(学生质疑)进一步介绍作者生平故事。
二、感知书籍1.师:今天,老师给大家带来了严文井爷爷的一本书,出示本书题目《严文井童话集》,大家想看吗?2.观看扉页照片,走近严文井爷爷。
3.读一读目录,了解书籍内容。
当你打开这本书,看到这目录,你会先从哪一部分读起?4.出示序言摘录,即编者的话。
从编者的话里,你了解到什么?小结:序言对于读者来说,如同畅游书海的指南针,能带领我们小读者更快的走进书里,走进作者的精神世界。
先读序言,这是一个很不错的读书方法。
三、指导读书方法1.老师讲三个故事的精彩片段,讲完后让学生猜想:你最想先接触哪一个?故事往后还会发生什么呢?设置悬念:还是请同学们亲自去读一读吧。
2.进入文本,品读故事。
接下来,我们先来读一读严文井爷爷著名童话作品之一“小溪流的歌”。
思考:(1)故事为什么以“小溪流的歌”为题,而不以“小河的歌”“大江的歌”“大海的歌”为题?(2)文中“枯树桩”、“乌鸦”和“泥沙”各有什么特点?分别可比喻社会生活中什么样的人?他们与“小溪流”有什么样的关系?(3)“小溪流的歌”是一首什么样的歌?3.细读童话后。
同桌交流。
4.这个有趣的童话故事蕴含着一个小道理。
作者想借着童话故事告诉我们什么道理?5、学生各自选择自己喜欢的童话阅读,读后交流讲了什么?有什么收获?四、童话爷爷寄语:欢迎你孩子,未来需要你的那双眼和那颗心。
预设:以前政府腐败,国家不强盛,许多帝国主义国家和我国签订不平等条约。
当时的国家不振作,软弱无能。
2.(出示课件30)出示表格。
学生默读11-17自然段,根据表格提示,搜集相关信息并填写表格。
(板书:耳闻“中华不振”→疑惑不解目睹“中华不振”→切身体会)(出示课件31)教师追问:听到、看到这一切,12岁的周恩来有什么感受呢?出示原文。
画出关键句,引领学生分析句子好处。
预设:比喻句,把“这个问题”比作“一团烈火”。
写出了周恩来忧国忧民,胸怀天下。
3.教师过渡:因为中华不振,才有不公正的一幕出现,其实,这样的事情,在当时的中国,不只是这一件两件。
请同学们看这一则材料:(出示课件32鸦片战争资料补充)师追问:听到这,你想说什么?学生自由回答。
预设:生气、愤怒……师小结:百年前这样的中国,这一幕幕随处可见,这只是中华不振的一个缩影,这样的情景使我们愤怒,也使年轻的周恩来愤怒。
所以,在修身课上魏校长问同学们为什么而读书时,周恩来是怎么回答的?(出示课件33)预设:为中华之崛起而读书。
(板书:立志“振兴中华”)师引导:与同学们回答的有什么不同?预设1:为明理而读书,为做官而读书,为挣钱而读书,为吃五、总结全文,布置作业1.(出示课件41)主题概括。
课文写周恩来少年时代耳闻目睹了中国人在外国租界里受外国人人欺凌却无处说理的事情,从中深刻体会到伯父说的“中华不振”的含义,从而立志要为中华之崛起而读书,表现了少年周恩来的博大胸怀和远大志向。
2.(出示课件42)课文小结。
同学们,通过这一节课的学习,我们对课文有了深入的理解,对有关的写作方法也有所了解,课文中的三件事之间是因果关系。
前面两件事是原因,后面一件事就是结果,多处是运用“过渡句、过渡段”衔接起来的。
3.(出示课件43-46)课堂演练。
4.(出示课件47)课后作业。
【板书设计】【教学反思】《为中华之崛起而读书》是四年级上册第七单元的一篇精读课文。
少年周恩来耳闻目睹了中国人在租界受外国人欺凌却无处说理的事情,从中深刻的体会到伯父说的“中华不振”的含义,从而立志要为振兴中华而读书,表现了周恩来的博大胸襟和远大志向。
快乐读书吧四教材分析:《快乐读书吧》以“读神话故事”为学习内容,引导学生读一些神话故事。
感受远古世界的神奇和神话魅力。
多读神话故事可以探求奥秘,获得新知。
学情分析:四年级的学生已经阅读过一些故事,大多数孩子都喜欢读神话故事。
但是对于怎样读书,怎样快速了解一本书的大致内容,老师还需要着重指导。
教学建议:既然是教会学生读书,就要将这项本领落到实处。
所以,课前教师可安排学生自带故事书,在课堂上手把手地教会学生读书,并通过分享神话故事,引导学生读更多的神话故事书,体会神话的魅力。
教学目标:【知识与技能】1.通过阅读了解神话的特点。
2.指导学生了解课外阅读方法,进行有关神话的趣味积累,提高课外阅读的兴趣,养成良好的阅读习惯。
3.通过阅读神话故事,感受中国古代神话故事的丰富多彩,让学生从中了解中国和希腊悠久的历史、灿烂的文化、古老的文明,感受历史文化的璀璨与美好。
【过程与方法】通过小组合作交流,提高学生阅读神话的兴趣。
通过阅读方法的指导,帮助学生养成良好的课外阅读习惯。
【情感、态度与价值观】感悟故事中的人物形象和神话神奇的想象。
教学重难点:重点通过阅读神话故事掌握阅读神话故事的方法,调动学生阅读神话的兴趣,并养成阅读课外书的习惯。
难点了解中国和希腊悠久的历史以及灿烂的文化、古老的文明,感受历史文化的璀璨与美好。
教学准备:教师:制作多媒体课件。
学生:带一本自己最喜欢的神话故事书,并准备向别人推荐自己喜欢的一个神话故事。
教学时间:1课时教学过程:一、创设情境,感知神话人物1.同学们,大家都读过哪些神话故事呢?指名说。
你能把它的名字写在黑板上吗?(学生上黑板写名字)2.知道这么多神话故事,大家真了不起!在这些神话人物中,你最喜欢谁?为什么?(引导说出人物形象,特征,性格特点等)根据学生的回答相机板书:(本领大,呼风唤雨,乐于助人,与自然作斗争,不怕困难、坚持不懈、为民造福……)师评:古时候,科学不发达,很多事情人们无法解释,以为神在起作用呢!其实神就是人们心目的英雄,在神话里,他们本领高超,可以代表人去和恶劣的自然做斗争。
统编(部编)四年级语文下册《快乐读书吧》教学设计及教学反思1.通过读书交流活动,培养学生边读书边思考的习惯。
2.让学生认识更多有益的课外书籍,从而进一步提高课外阅读的兴趣,养成良好的阅读习惯。
一、激发兴趣,导入新课。
同学们,今天我们来猜一个谜语:厚薄大小不相同,世界万物都包容,只要你能打开看,增加知识力无穷。
同学们,你们猜一猜它是什么?(书)你们喜欢读书吗?为什么?(书是知识的海洋,书里有精彩的世界。
)就让我们一起到书的世界里看一看吧。
二、指导方法,交流体会。
1.出示《十万个为什么》这本书的封面。
师:看到这本书的封面,你能了解到什么呢?(师相机介绍:中文题目、英文题目、作者、译者、图、出版社)2.作者及内容简介。
作者简介:米·伊林(1895—1953),苏联著名科普作家、工程师、儿童文学作家。
致力于写作通俗科学作品,如《十万个为什么》《房间的故事》《山与人》《人与自然》《在你周围的事物》等。
内容简介:《十万个为什么》的书名是截取了英国作家约瑟夫·鲁德亚德·吉卜林的一首小诗“五千个在哪里,七千个怎么办,十万个为什么”中的一句,在俄语中,“十万”用以形容数量之多,其实这本书并没有十万个问题。
米·伊林创作了这本书,他用屋内旅行记的方式,对日常生活中的许多事物提出饶有兴味的问题,进行有启发性的解释。
3.这是一部科普作品,同学们知道该怎么阅读这类作品吗?阅读科普作品的方法:(1)找出不懂的科技术语,通过上网查资料、与同学交流、请教老师或家长等多种方式弄明白,才能理解文章;(2)联系上下文,并结合生活经验来解决问题;(3)反复揣摩语言,增强感悟语言的能力;(4)读完之后思考总结,对于感兴趣的问题可以深入研究,关注最新的研究成果。
4.课件出示书中的一段内容,学生交流。
教师节选片段,引导学生体会内容的有趣和语言的生动。
5.教师小结:这些看似简单的问题,其实并不那么容易回答。
小学四年级读书指导课教学设计及反思
走进《爱的教育》
一、指导目的:
1、让学生在读书指导活动中认识《爱的教育》这本书及其它有益的课外书籍,从而进一步提高课外阅读的兴趣,养成良好的阅读习惯。
在阅读的过程中让孩子体会到读书的快乐,阅读的乐趣。
2、在活动中,潜移默化地进行读书方法的指导,培养学生的语言表达能力、想象能力。
3、在活动中对读书笔记的书写进行指导,让学生养成读课外书做读书笔记的好习惯。
二、指导重点:
让学生在读书指导活动中认识《爱的教育》这本书及其它有益的课外书籍,激发阅读的欲望。
三、课前准备:
小说《爱的教育》,并打印目录和“铁匠的儿子”这个故事。
四、指导课时:一课时
五、指导过程:
一、课前交流读书名言。
师:古往今来,许多名人都很爱读书,他们在大量阅读之后,写出了一句句精典的读书感言。
咱们课前说说你喜欢的读书名言好吗?。
二、激趣导入,激起学习欲望。
1、师:孩子们,刚才大家交流了有关读书的名人名言。
从你们的交流中,老师知道你们已经感悟到了读书的快乐。
正如培根所说:读书给人以快乐、给人以光彩、给人以才干。
这节课,老师就带着大家一起走进书籍的海洋。
前几天,你们读了《卡罗纳》这篇课文,谁愿意向同学们介绍卡罗纳这个故事?谁愿意补充?你学完这样一个动人的故事有什么感受吗?
2、人与人之间就应该真诚理解、相互关爱。
老师很想知道你们是怎样读这个故事的呢?(根据学生回答板书读书方法)读文章——品句子——谈感受。
学生齐读一遍读书方法。
3、大家知道这篇课文节选于哪本书吗?生齐答《爱的教育》
三、走进《爱的教育》。
1、师:今天这节课我们就一起走进《爱的教育》。
首先咱们一起了解怎样读一本书,(师出示)要读这本书你会怎么读?师小结:我们可以通过看封面读作者简介、前言、目录等来初步了解这本书,也可以用这些办法来选择你喜欢阅读的书籍。
孩子们,你们想了解这本书吗?请你们拿起桌上的目录快速浏览,想想你最想读哪一个故事?为什么?
2、师:学生交流。
3、师:我读完目录时和你们有同样的感受,每个故事都那么吸引我,让我充满好奇,真想一睹为快。
经过彻夜长读,我知道书里有一年如一日象大哥哥般照顾驼背同学的卡隆,有在海难
到来时把生的希望留给朋友的少年马里奥,有身体残疾家里贫穷却仍然在艰苦的条件下努力学习的克洛西,还有为了让做错事的孩子能继续上学而跪倒在校长面前苦苦哀求的母亲。
咱们今天就去认识一个“铁匠的儿子”。
4、师:请同学们拿起桌上的故事,边读文章边划出你喜欢的句子来品一品,再从中想想体会到什么。
(指着板书说)开始。
5、师:俗话说得好“不动笔墨不读书”,边读边圈点会让你收获更多。
6、师:孩子们,你从哪些句子中体会到什么?谁来说?请其他同学认真听,能互相补充就更棒了。
7、学生汇报交流。
8、师:你想对波列科西说什么?你想对他父亲说什么?
9、师:孩子们,你们对波列科西和对他父亲说的这番话可以把它作为体会写在读书笔记里。
你们平时读课外书有做读书笔记吧?是怎样做的?学生互相补充交流做读书笔记方法。
10、师:读课外书做读书笔记,会让我们更有收获。
我读完这个故事时,心情久久不能平静,并写下了我的读书笔记,想和大家分享。
想看看吗?(出示课件)
书名:《爱的教育》作者:意大利德*亚米契斯
文章题目:铁匠的儿子
主要内容:波列科西的经常遭受来自父亲的挨打和委屈,但他仍对父亲充满孝心,而且能在艰苦的条件下坚持努力学习。
优美句子:1、波列科西的父亲也曾经来过学校,他脸色苍白,双腿不停地抖动着,头发长长地垂到眼睛下面,总是一副怒气冲冲的样子。
2、“不!没有的事,父亲从来就没有打过我!”波列科西一下子从座位上跳起来,哆哆嗦嗦地嚷道,脸颊涨得通红。
我的感受:尽管波列科西经常受到父亲的毒打,却从不肯说父亲的不是;尽管没有宽松的家庭环境,却不肯放弃学习;尽管受尽了委屈,却在他人关爱时装成若无其事。
这是一个对父亲充满孝心,对学习富有上进心,对同学拥有爱心的孩子。
我多么希望他是我的学生,能多给他一份爱,让他健康快乐地成长。
11、师:这是我的读书收获,大家可以根据自己的习惯写读书笔记,如果能让他人阅读时赏心悦目就更好了。
12、师:孩子们,读完《铁匠的儿子》后,你还想知道波列科西将来的命运如何吗?你还想知道目录中其他人物的故事吗?请大家课后到《爱的教育》这本书中去感受爱的真谛。
四、拓展延伸。
1、师:孩子们,《爱的教育》这本书只是书海中的一朵浪花,好的书籍还有很多很多。
你读过什么好书吗?把它推荐给大家好吗?
2、师:孩子们,别忘了收获是满足,分享是快乐,大家应该互相借阅这些“精神食粮”。
(出示名人名言)生齐读
列夫托尔斯泰说:理想的书籍是智慧的钥匙。
杜甫说:读书破万卷,下笔如有神。
毛泽东说:饭可以一日不吃,觉可以一日不睡,书不可以一日不读。
师:孩子们,爱书吧,它是知识的源泉!它能给你智慧、给你快乐、给你光明。
本课教学反思
读书指导课是为推动课外阅读、提高学生阅读能力而确立的新课型,是一种“学会阅读”的实践课。
其任务是:激发学生的阅读兴趣,调动学生参与课外阅读的积极性;引导学生选择课外读物,指导学生总结、交流读书心得以及书写读书笔记,逐步增强阅读能力。
本课教学的主要目的是激起学生阅读《爱的教育》这本书的愿望。
首先:课前我安排交流“你喜欢的读书名言”,从而激发学生课外阅读的兴趣,活跃课堂学习氛围。
接着我从《卡罗纳》这篇课文入手,复习了读书方法,交流了读书收获,再引出《爱的教育》一书,使学生产生想了解这本书的欲望。
我在认识《爱的教育》一书时,以“要读这本书你会怎么读?”来引导学生如何选择喜欢阅读的书籍及怎样了解一本书。
我根据学生产生了解这本书的欲望设计了阅读目录的环节,让学生在快速阅读中思考“你最想读哪一个故事?说说理由。
”教学过程中学生的想法不一,充分发挥了学生对文本的想象能力,也最大程度地调动了学生对本书的好奇心。
其次:在阅读《铁匠的儿子》一文时,教学中学生阅读时思维活跃,在点拨中懂得从句子中体会文章的情感,并能积极表达自己的想法。
我原设想是课外阅读学生能品出文中的基本情感即可,其实教学过程中如果注意抓住个别学生回答中的信息进行生
成,一定能对本文的情感品出更深层次的内涵。
这与自己本身在教学中的倾听能力有关,这将是今后努力的方向。
然后:在教学中我在学生读文交流汇报后,设计了“你想对波列科西说什么?你想对他父亲说什么?”这一环节,达到对文章主题升华的目的。
通过展示教师的读书笔记指导学生如何做读书笔记并引导学生养成读课外书做读书笔记的好习惯,也达到与学生所体会到的情感产生共鸣的目的。
再次:我教学中设计的“读完《铁匠的儿子》后,你还想知道波列科西将来的命运如何吗?你还想知道目录中其他人物的故事吗?请大家课后到《爱的教育》这本书中去感受爱的真谛。
”这个对话最大程度地调动起学生阅读本书的兴趣,也做到从读一篇文章到读这本书的过渡。
同时在拓展中我让学生交流最近读过的好书,激发学生阅读其它书籍的热情。
从课堂上想展示自己读过的好书的孩子很多,足见这个环节为爱读书的孩子提供了展示的平台,对其它学生也具有很强的促动作用。
这让我感受到像这样的读书活动课应该多开展几次。
最后在读书名言中总结读书的意义,将教学气氛推向高潮,把学生阅读课外书籍的欲望燃到高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