职业教育“双师型”教师培养培训经费的政策研究
- 格式:docx
- 大小:31.16 KB
- 文档页数:5
职业培训中心双师型教师培养计划一、背景与目标随着我国经济的快速发展,职业教育作为培养高素质技能型人才的重要途径,越来越受到社会的广泛关注。
职业培训中心作为职业教育的重要组成部分,肩负着为企业和社会培养具备实际操作能力和理论知识的复合型人才。
而在职业教育中,教师作为教育教学的主导者,其素质和能力直接影响到人才培养的质量。
因此,加强职业培训中心教师队伍建设,提高教师的教学水平和实践能力,是提高职业教育质量的关键。
在此背景下,我国职业培训中心双师型教师培养计划应运而生。
该计划旨在通过加强教师的培训和实践,提高教师的专业技能和教学能力,培养一支既具备丰富理论知识,又具备较强实践能力的双师型教师队伍。
二、双师型教师定义与重要性双师型教师是指同时具备理论知识教学能力和实践操作能力的教师。
他们既能从事理论教学,又能指导学生进行实践操作,具备教师和工程师(或技师)的双重身份。
双师型教师在职业教育中具有重要意义,他们是连接学校教育与企业需求的桥梁,能够更好地满足社会对高素质技能型人才的需求。
三、培养计划内容1.选拔与培训(1)选拔对象:职业培训中心在岗教师,具备一定的实践经验和教学能力。
(2)选拔方式:通过个人申请、单位推荐、专家评审等环节,选拔具有培养潜力的教师。
(3)培训内容:理论教学、实践操作、教学方法、职业素养等。
(4)培训方式:线上课程、线下实操、名师讲座、企业实习等。
2.实践与锻炼(1)企业实习:安排教师赴企业进行为期一年的实习,深入了解行业现状和发展趋势,掌握企业需求。
(2)实践项目:鼓励教师参与职业培训中心的实践项目,提高实际操作能力。
(3)教学比赛:组织教师参加各类教学比赛,提升教学水平和技能。
3.激励与保障(1)待遇提升:对培养成为双师型教师的教师,在职称评定、工资待遇等方面给予政策倾斜。
(2)荣誉表彰:对在培养过程中表现突出的教师,给予表彰和奖励。
(3)继续教育:鼓励教师参加国内外继续教育,提升自身素质。
高职课程改革背景下“双师型”师资队伍建设策略研究课题中期研究报告课题界定:1.本课题中的“双师型”师资特指高职院校教师中符合教育部“高等职业院校人才培养工作评估方案”中关于双师素质教师要求的教师。
本研究调查的对象、列举的案例、提出的问题、解决的对策均以这一类教师为对象。
2.本课题的实践研究及基本策略假设模型验证以江苏电大武进学院等学校为基础而展开。
一、课题概况(一)选题的价值1.选题的理由近三十年来,我国自上而下出台了一系列文件、政策,推动高职教育蓬勃发展,取得了较大成就。
2003年2月,教育部高教司发布了《高职高专院校人才培养工作水平评估方案(试行)》,通过评估,促进了我国高职院校“双师型”师资队伍的建设。
但是,对照发达国家职教师资的培养经验,通过对我国高职院校师资队伍的调查研究,我们发现:就我国宏观政策制度层面来看,高职师资的保障激励、培养培训等配套机制不够完善;就高职院校自身微观操作层面来看,课程改革、教师专业发展、校企合作等实际工作还存在许多现实困难。
目前,既需要自上而下从国家层面,也需要自下而上从高职院校层面,共同来探索、研究,总结出有中国特色的“双师型”高职教师培养规律,建立一支数量充足、质量合格、结构合理、素质优化的高职“双师型”师资队伍,保障我国高等职业教育的持续、稳定、健康发展。
对照教育部2008年5月新发布的《高等职业院校人才培养工作评估方案》中双师素质教师达标和优秀的比例,我们江苏电大武进学院还有较大差距,如何抓住评估契机加大“双师型”师资队伍建设力度,值得研究。
2.本课题研究的重点、难点重点:引导高职院校在整体扎实推进高职课程改革的进程中有效拉动“双师型”师资队伍建设各项举措的实质进展。
难点:校企合作、产教结合、产学研结合的实效问题。
3.本课题所要解决的主要问题(1)尽力解决学校重视“双师型”师资建设结果,而长期建设规划不够的问题。
(2)尽力解决学校重视“双师型”师资数量增加,其实际作用发挥不力的问题。
教师培训经费管理制度教师培训经费是学校为了提升教师专业素养、提高教育教学质量而投入的经费,是学校教师培训工作的重要保障。
为了保证教师培训经费的合理使用和管理,学校需要建立一套科学、规范的教师培训经费管理制度。
本文将从以下几个方面来探讨教师培训经费管理制度的相关内容。
一、培训经费的申请与审批教师培训经费的申请与审批是教师培训经费管理中的重要环节。
学校应当设立专门的教师培训经费管理部门,负责教师培训经费的申请与审批工作。
教师在参加培训前,应当填写培训经费申请表,并提供相关培训计划、资料等。
管理部门应当根据学校的教育教学发展需要和教师的专业需求,审核培训经费的合理性、必要性和有效性,并确定是否予以批准。
二、培训经费的管理与监督教师培训经费的管理与监督是保证经费使用合规的关键环节。
学校应当建立健全的培训经费管理制度,明确经费的使用范围、标准和流程。
经费管理部门应当加强对培训经费的监督与核查,确保经费的合理使用。
对于超出预算或有问题的经费,应当及时进行追责和处理,确保经费使用符合规定并取得预期的培训效果。
三、培训经费的使用与报销教师培训经费的使用与报销是培训经费管理中的重要环节。
在培训结束后,教师应当按照培训经费管理制度的要求,及时提供相关培训证明、发票等材料,并填写报销表。
经费管理部门应当按照规定的流程和程序,对教师的报销申请进行审核和审批,并及时进行经费的拨付。
四、培训经费的考核与评估教师培训经费的考核与评估是检验经费使用效果的重要手段。
学校应当建立培训经费使用效果的考核与评估机制,对教师培训的效果进行定性和定量的评估。
通过考核与评估,可以发现问题和不足,并对教师培训经费管理制度进行完善和优化。
总之,建立科学、规范的教师培训经费管理制度,对于保证教师培训经费的合理使用和管理非常重要。
同时,学校还应当加强对教师培训经费的使用效果的考核和评估,进一步提高教师培训的质量和水平。
只有做好教师培训经费的管理工作,才能更好地发挥培训经费的作用,提升学校教育教学水平。
教师培训经费管理制度引言:教师培训是提高教育质量、推动教学创新的重要途径之一。
然而,在教师培训过程中,经费的管理一直是一个关键问题。
如何合理分配、高效使用教师培训经费,是促进教师培训有效进行的关键环节。
本文将通过分析现有的教师培训经费管理制度,提出相应的改进策略。
一、教师培训经费管理现状回顾近年来,教师培训经费管理逐渐得到重视,一些学校和教育部门已经制定了相应的管理制度。
然而,现有的管理制度存在一些问题。
首先,经费分配不够公平,一些优秀的教师很难得到足够的培训经费支持。
其次,经费使用效益不高,一些教师培训项目的实际效果无法得到有效评估。
因此,有必要对教师培训经费管理制度进行改进。
二、提高教师培训经费分配公平性的措施为了提高教师培训经费分配的公平性,可以采取以下措施。
首先,建立综合评估体系,根据教师的综合素质和业绩来确定培训经费的分配比例。
其次,加强信息公开,对教师培训经费的分配原则和标准进行公示,让教师们了解经费分配的依据。
三、提升教师培训经费使用效益的方法为了提升教师培训经费的使用效益,可以采取以下方法。
首先,加强培训项目的前期评估,确保每个培训项目都能够满足教师的需求,并能够取得实际效果。
其次,建立培训效果评估机制,定期对教师进行培训效果的评估,并将评估结果作为教师培训经费分配的重要依据。
四、完善教师培训经费管理的流程为了完善教师培训经费管理的流程,可以采取以下措施。
首先,建立教师培训经费管理的责任制,明确各级单位在经费管理中的职责和权限。
其次,健全财务监督机制,对教师培训经费的使用情况进行监督和审计,防止出现滥用或浪费现象。
五、加强对教师培训经费管理制度的宣传教育为了加强对教师培训经费管理制度的宣传教育,可以采取以下措施。
首先,制作相关宣传资料,向学校和教师普及教师培训经费管理的重要性和相关政策。
其次,开展培训经费管理知识的培训,提高教育管理者和教师的培训经费管理能力。
六、加强对教师培训经费的监管深化教师培训经费管理,需要加强对教师培训经费的监管。
教育部等四部门关于印发《深化新时代职业教育“双师型”教师队伍建设改革实施方案》的通知文章属性•【制定机关】教育部,国家发展和改革委员会,财政部,人力资源和社会保障部•【公布日期】2019.08.30•【文号】教师〔2019〕6号•【施行日期】2019.08.30•【效力等级】部门规范性文件•【时效性】现行有效•【主题分类】教师队伍建设正文教育部等四部门关于印发《深化新时代职业教育“双师型”教师队伍建设改革实施方案》的通知教师〔2019〕6号各省、自治区、直辖市教育厅(教委)、发展改革委、财政厅(局)、人力资源社会保障厅(局),新疆生产建设兵团教育局、发展改革委、财政局、人力资源社会保障局:现将《深化新时代职业教育“双师型”教师队伍建设改革实施方案》印发给你们,请结合实际认真贯彻执行。
教育部国家发展改革委财政部人力资源社会保障部2019年8月30日深化新时代职业教育“双师型”教师队伍建设改革实施方案教师队伍是发展职业教育的第一资源,是支撑新时代国家职业教育改革的关键力量。
建设高素质“双师型”教师队伍(含技工院校“一体化”教师,下同)是加快推进职业教育现代化的基础性工作。
改革开放以来特别是党的十八大以来,职业教育教师培养培训体系基本建成,教师管理制度逐步健全,教师地位待遇稳步提高,教师素质能力显著提升,为职业教育改革发展提供了有力的人才保障和智力支撑。
但是,与新时代国家职业教育改革的新要求相比,职业教育教师队伍还存在着数量不足、来源单一、校企双向流动不畅、结构性矛盾突出、管理体制机制不灵活、专业化水平偏低的问题,尤其是同时具备理论教学和实践教学能力的“双师型”教师和教学团队短缺,已成为制约职业教育改革发展的瓶颈。
为贯彻落实《中共中央国务院关于全面深化新时代教师队伍建设改革的意见》和《国家职业教育改革实施方案》,深化职业院校教师队伍建设改革,培养造就高素质“双师型”教师队伍,特制定《深化新时代职业教育“双师型”教师队伍建设改革实施方案》。
教师教育培训经费使用管理制度第一节:背景介绍教育是国家的基石,而教师作为教育事业中最重要的人才群体,承载着培养人才的重要任务。
为了提升教师的专业水平和培训质量,教育部门普遍设立了教师教育培训经费。
然而,由于使用管理制度的不健全,教育培训经费的使用效果并不理想,急需完善管理制度。
第二节:明确教育培训经费的用途教育培训经费主要用于教师参加各类培训、学术研讨会、教材建设以及课程设计等方面。
明确用途可以规范经费的使用范围,确保经费的有效利用。
第三节:建立预算评估机制教师教育培训经费应该根据需要制定合理的预算,并进行评估。
通过制定预算和评估机制,可以合理分配经费,防止浪费和滥用。
第四节:加强培训管理教育机构应该建立专门的培训管理部门,负责对教师培训进行统筹安排和督导,确保教师参加的培训符合需求和规定。
第五节:推动教育培训内容创新随着教育领域的进步和变革,教师所需的培训内容也需要不断创新。
教育机构应该加大对教师培训内容的研发力度,提供符合时代需求的培训课程。
第六节:加强教师培训师资力量建设培训师资力量决定了培训效果的好坏,教育机构应该加强培训师资力量的建设,提高培训师的专业素养和教学能力,从而提升培训质量。
第七节:制定培训成果考核制度培训成果考核制度可以评估教师参加培训的效果,促进培训的实效化。
培训机构应该根据教师参加培训的内容和目标,制定相应的考核指标和评价体系。
第八节:加强绩效评估与激励机制绩效评估与激励机制是激发教师培训积极性的关键。
通过对教师培训成果进行评估,建立激励机制,可以提高教师参与培训的积极性和学习动力。
第九节:强化教师财务管理教育机构应该建立完善的教师财务管理制度,确保教育培训经费的使用透明、规范,防止财务违规行为的发生。
第十节:完善监督机制监督机制是保证教育培训经费使用合规的重要手段。
教育部门应加强对教育培训经费的监督和审计,发现问题及时纠正,确保经费使用的合理性和效益。
总结:通过建立完善的教师教育培训经费使用管理制度,可以提高教师培训的质量和效果,推动教育事业的发展。
中职院校“双师型”教师队伍建设研究随着我国经济的快速发展和劳动力市场的需求,中等职业教育已成为我国教育体系的重要组成部分。
作为培养技术技能人才的重要基地,中职院校在教学质量和教师队伍建设方面面临着许多挑战。
近年来,中职院校“双师型”教师队伍建设成为教育界和政府关注的热点问题。
本文将从中职院校“双师型”教师队伍的概念、建设现状和发展趋势等方面展开研究,以期为中职院校的教师队伍建设提供一定的思路和参考。
一、概念解释“双师型”教师是指具有行业工作经验和教育专业知识的教师,他们不仅具备专业技能和知识,还具备教育教学的理论知识和实践能力。
由于行业技能和教育教学的双重背景,这类教师能够更好地将课堂内容与实际工作联系起来,培养学生的实际操作能力和解决问题的能力。
在中职院校中,双师型教师被视为校园中的“金字招牌”,是推动中职教育质量提升和学生发展的关键力量。
二、建设现状目前,我国中职院校“双师型”教师队伍建设的现状存在一些问题。
一是教师队伍结构不完善。
由于历史原因、学校条件限制等因素,中职院校的教师队伍普遍以学历较低、工作年限较短的教师为主,双师型教师比例较低。
二是教师培训不足。
目前,虽然有一定数量的双师型教师,但由于教师培训体系不健全,导致双师型教师在教学实践中难以发挥应有的作用。
三是教育资源不足。
不少中职院校由于经费不足、设施条件差等原因,难以提供良好的实践平台和教学资源,制约了双师型教师的发展。
三、发展趋势为了解决上述问题,中职院校“双师型”教师队伍建设将呈现出以下几个发展趋势。
一是政策支持。
国家将加大对中职院校“双师型”教师队伍建设的政策支持力度,为中职院校提供更多的政策倾斜和扶持措施。
二是培训体系完善。
为了提高双师型教师的教学水平和实践能力,教育部门将加强对双师型教师的培训工作,建立健全的培训体系和评价机制。
三是资源投入增加。
政府将加大对中职院校的经费投入,提升学校的教学设施和资源条件,为双师型教师提供更好的教学平台和实践条件。
“双师型”教师培养方案为确保我校教师队伍能适应职业教育不断发展和专业建设的需要,建立一支教学能力强、学识水平高、实践操作能力过硬的“双师型”教师队伍,不断提高教育教学质量,促进学校快速发展,现结合我校师资实际,经学校研究,特制定本方案:一、指导思想以国务院《关于大力发展职业教育的决定》文件精神为指导,以提高教师能力为本位,强化措施,多层次培养,不断壮大“双师型”教师队伍,满足专业建设发展和提高教学质量的需要。
二、组织机构为加强我校“双师型”教师队伍建设的管理、组织和实施,学校成立了“双师型”教师培养工作领导小组,全面负责培养对象选拔、培训项目安排、培训经费落实和考核评估等工作。
组长:叶光炳副组长:江会平胡钰凤成员:李怀东王微波杨冬琴方勇胡立新江红三、总体目标按照学校事业发展规划,在未来的2-3年内,“双师型”教师的比例提高3个百分点,同时应具备以下能力和素质:1.基本素质:具备良好的思想素质和职业道德,对所任教的专业具有较强的理论水平和丰富的教学经验。
2.职业素质:具有较强的行业职业基本理论、基础知识和实践能力,并能应用于各种教学环节。
3.管理能力:熟悉企业或行业的管理规定,具备指导学生参与企业行业管理和参加基本生产实践活动的能力。
4.创新能力:善于接受新信息、新知识、新观念,掌握创新的一般原理和技能,指导学生开展创新活动。
四、培养“双师型”教师的途径与方法1.宣传教育。
学校利用各种机会,采取各种方式加强宣传教育,要求教师要忠于事业、牢记使命,要乐于育人、爱岗敬业、教书育人、无私奉献,要勤于学习、提升自我,勇于反思,锐意创新。
同时教师的职称与技能证书与评职称、结构工资制紧密挂钩,加强教师教学成果和技能竞赛的评选、奖励工作,大力表彰优秀教师。
2.岗位培训。
学校创造条件,积极组织各类教育教学培训和企业实践培训活动,规定各专业教师必须每学期参加一次到两次教育教学培训活动或者企业实践培训活动,每年的教育教学培训累计时长不得低于一个星期,企业实践培训累计时长不得低于一个月。
教师培训经费使用管理制度教师培训是提高教师专业素养和教育教学水平的重要途径,教师培训经费的使用管理制度对于保证培训效果、防止资源浪费具有重要意义。
本文将从培训经费的管理原则、申请与审批程序、经费使用范围和方法、培训成果监测等方面进行介绍和分析。
一、管理原则教师培训经费的使用管理应遵循公平、公开、高效的原则。
公平意味着所有教师均有平等参与的机会,不偏袒任何一方。
公开意味着培训经费的使用、审批等决策应对教师透明化,避免信息不对称。
高效意味着经费的使用应注重效益,确保培训资源的最大化利用。
二、申请与审批程序教师培训经费的申请与审批程序应具体明确、规范化。
教师根据个人培训需求提出申请,说明培训目的、内容、时间以及经费预算等信息。
学校或部门负责人进行审批,并根据培训计划和经费预算情况进行优先级排序。
三、经费使用范围和方法教师培训经费的使用应注重多元化和灵活性,既可以用于参加外部培训班、研讨会等,也可以用于学习资源、教育技术设备的购置。
经费使用可以采取费用报销、次数补贴、预付款等方式进行。
经费使用应遵循公共财政纪律和相关规定。
四、培训成果监测教师培训经费使用管理制度应包括对培训成果的监测和评估。
教师参加培训后应提交培训心得和成果报告,学校或部门进行评估和反馈。
通过监测培训结果,可以及时发现问题并进行改进,提高培训效果。
五、建立培训经费管理专门机构为了更好地管理教师培训经费的使用,建议建立培训经费管理专门机构。
该机构负责制定具体的经费管理规定和流程,监督和审查经费使用情况,提供培训经费管理的咨询和指导等服务。
六、加强信息化管理在教师培训经费使用管理中,加强信息化管理是非常重要的。
通过建立培训经费使用管理系统,可以实现申请、审批、报销等各个环节的信息流畅和公开透明。
此外,信息化管理还能方便对培训经费的使用情况进行监控和统计。
七、定期绩效评估教师培训经费使用管理制度应进行定期绩效评估,以了解培训效果和经费利用情况。
职业院校“双师型”教师培养模式研究作者:刘秀丽来源:《科技资讯》 2015年第6期刘秀丽(吉林省双辽市职业中专吉林双辽136400)摘要:当前,对于职业院校来说,“双师型”教师在招聘时是很难招聘到的,因为这种“能文能武”,即有“教师资格证”又有“职业资格证”或企业经验的教师实在难求。
因此作为职业院校必须自己培养“双师型”教师,积极探索“双师型”教师培养模式,提高教师队伍整体水平。
文章研究了校企合作机制下的培养模式、“双证书”考核模式、行业协会培养模式新教师成长计划模式。
关键词:“双师型”教师职业院校培养模式中图分类号:G420文献标识码:A文章编号1672-3791(2015)02(c)-0000-00教师培养是学校人力资源开发与管理的重要内容,也是学校提升教育教学质量的有效途径。
“双师型”教师是职业教育对专业课教师的一种特殊要求,即要求专业课教师具备两方面的素质和能力:一要具有较高的文化和专业理论水平,有较强的教学、教研能力和素质;二要熟练掌握专业实践技能,一定的组织生产经营和科技推广能力,以及指导学生创业的能力和素质。
“双师型”教师应同时拥有“教师资格证书”和“专业技术职务证书”。
“双师型”教师队伍建设是职业学校专业师资队伍建设的方向,培养高素质的职业学校“双师型”教师队伍是提高技能型人才培养质量、完善现代职业教育体系的关键性因素。
教育部要求,到“十二五”末,职业院校“双师型”教师占比要达到50%以上。
当前,对于职业院校来说,“双师型”教师在招聘时是很难招聘到的,因为这种“能文能武”,即有“教师资格证”又有“职业资格证”或企业经验的教师实在难求。
因此作为职业院校必须自己培养“双师型”教师,积极探索“双师型”教师培养模式,提高教师队伍整体水平。
1职业院校“双师型”教师培养模式1.1校企合作机制下的培养模式“双师型”师资队伍的质量建设任重而道远,打造“双师型”教师队伍是一个长期的过程,其发展和提升空间是巨大的,不可能一蹴而就。
高职院校“双师型”教师队伍建设:政策、问题与建议教师是学校教育的关键要素,要提高人才培养的质量,首先要建立一支高水平的教师队伍。
高职教育自诞生以来一直在探索与职业教育相适应的教师队伍建设,特别是高素质“双师型”教师队伍的建设。
一、“双师”概念的提出与演进20世纪80年代,第一所高职学院金陵职业大学诞生。
在办学实践中,基于高职教育与普通高等教育在人才培养目标和规格、培养过程、教学方式上的不同,对高职教师素质提出了不同要求,要求高职教师要具有两方面的能力,即传授知识的能力和指导学生实践的能力。
1991年,王义澄在《努力建设“双师型”教师队伍》一文中首次提出“双师型”教师概念,文章提出,建设一支能将理论与实际密切结合的、合理的“双师型”教师队伍是办好专科教育的关键。
自此之后,高职院校建设“双师型”教师队伍成为热点。
国家陆续出台的相关政策文件,逐步明确双师的概念以及高职教育双师的具体要求。
梳理这些政策文件,大致经历了以下三个阶段。
(一)1994—1999年:政策导向阶段从第一所高职学院诞生到1985年,经原国家教委批准,各地共兴办了120多所高职学院。
由于高等职业教育在我国发展时间不长、经验不足、重视不够,以及高职学院在办学中还存在着政策不配套、发展不平衡、办学条件不足、专业特色不明显等问题,结果多数学校把高等职业教育办成了普通专科。
加上长久的“重理论、轻实践”的积习,高职教育在发展中慢慢暴露出职业教育师资不足、结构不合理、缺乏专业实践指导教师等问题。
因此,在这一阶段,出台了一系列以提高教师专业实践技能為导向的政策。
从1994年国务院在《中国教育改革和发展纲要》的实施意见中提出“教师职称和专业技术职称双职称制”开始,到1995年原国家教委颁布的《关于开展建设示范性职业大学工作的通知》提出“建设一支专兼结合、结构合理、素质较高的师资队伍。
专业课教师和实习指导教师具有一定的专业实践能力,其中有1/3以上的‘双师型’教师”,“双师型”教师这一概念正式进入政策文本,“双师型”教师成为高职教育专任教师的发展目标,也是学院办学基本条件之一。
新时期中等职业学校“双师”型教师的培养策略研究职业教育的职业性和实践性特点,决定了职业学校的专业教师,不仅必须具备教师的基本能力和素质,还必须有丰富的现代新型知识和实践能力,既能讲课又能指导实训操作,“教师像师傅”。
培养这样一批数量充足、理论扎实、实践能力强、学术水平高、创新能力强的专兼结合的“双师”型师资队伍,是整个中等职业学校又好又快发展的关键。
下面,笔者结合实际,对“双师”型教师的培养策略,谈几点看法。
一、创新“双师”型教师培养理念1、制定“双师”型教师校本培养标准。
以学校专业课教师的实际现状为主要依据,然后学习参照全国各地“双师”培养标准,制定出我校“双师”型教师校本培养标准。
“双师”型教师标准的总体界定:一是必须持有双证,即相应学段的教师资格证,所教专业相应等级的行业从业资格证。
二是应具有“双素质”,即应有人民教师高尚的师德师风及渊博的专业文化素质,应具备相应行业的职业道德及熟练的实际操技能。
2、理清“双师”型教师培养思路。
根据我校专业课教师的综合素质情况和总体的“双师”型教师要求,把我校专业课教师具体的划分为三个层次开展“双师”型教师校本培养。
第一个层次是初级“双师”型教师培养,是校本培养研究的重点。
第二层次是中级“双师”型教师培养,是学校的中坚力量。
第三层次是高级“双师”型教师培养,这部分教师是所在专业的学科带头人。
为完成三个层次的“双师”型教师校本培养,三个方面进行。
其一是以专业课教师为对象,据各自不同特点,以自身的薄弱环节为突破点,开展针对性的校本培养。
具体做法是:(1)实施学历达标工程。
对学历不合格的教师由成教处负责,用两至三年时间完成学历达标任务,学校报销百分之三十的学费。
(2)实施教师资格达标工程。
对没有教师资格证的教师由师训处负责,每年利用寒、暑假及双休日进行四周集中文化基础知识和教育学、心理学知识辅导,并下发相关资料让教师平时自学。
(3)实施专业技能达标工程。
对没有获取所教专业行业资格证书的教师由培训办负责,一是针对考纲,组织资料,开展校本自培。
教师培训与发展经费使用管理规定一、背景随着教育事业的快速发展,培养优秀的教师成为各级教育部门的首要任务。
然而,教师培训与发展经费使用管理规定的制定成为当下的一项重要议题。
本文将围绕着教师培训与发展经费使用管理规定展开讨论。
二、教师培训的重要性教师培训是提高教育水平和教学质量的关键环节。
通过培训,教师可以不断更新自己的知识和专业能力,提升教育教学水平,并能够更好地适应新时代的教育要求。
三、教师培训经费的来源教师培训经费的来源主要包括政府拨款、企事业单位的捐赠以及学校自筹等。
各级教育部门应当合理分配和使用这些经费,确保教师培训能够顺利开展。
四、教师培训经费的管理原则教师培训经费的使用管理应当遵循公平、公正、公开的原则,确保每一位教师都有机会参加培训并享受相应的福利待遇。
同时,经费的使用应当透明,避免出现浪费、挪用等不当行为。
五、教师培训的内容和形式教师培训的内容和形式应当多样化,既包括专业知识的培训,也包括教学实践和教育教学研究的培训。
培训可以通过线下课程、线上学习和实践活动等形式进行,以满足不同教师的需求。
六、教师培训效果的评估教师培训的效果评估是教师培训与发展经费使用管理的重要环节。
评估可以通过考试成绩、教学观摩和学生评价等多种方式进行,以确保培训的效果达到预期目标。
七、教师培训与发展经费的追溯机制应当建立教师培训与发展经费的追溯机制,对经费的使用情况进行跟踪和监督。
通过建立追溯机制,可以及时发现并纠正经费管理中的问题,确保教师培训经费的正常使用。
八、教师培训的长期规划教师培训应当具有长期规划性,不仅要关注当下的培训需求,还要考虑未来的发展趋势。
各级教育部门应当制定长期教师培训规划,确保培训能够顺利进行并不断适应社会发展的需求。
九、教师培训与发展经费的透明化教师培训与发展经费的使用情况应当向社会公开,接受社会的监督。
透明化的管理有利于维护经费使用的公正性,促进教育公平。
十、教师培训与发展经费的管理机构的建设应当建立专门的教师培训与发展经费管理机构,负责监督经费的使用,规范培训的开展以及培训效果的评估。
教师队伍培训经费使用方案教师队伍培训是提升教师专业素养和教育教学水平的重要途径,而培训经费的合理使用则是保障培训效果的关键。
本文将就教师队伍培训经费的使用方案进行探讨,并提出一些建议,旨在提高教师培训的效果,促进教育事业的发展。
一、国家层面上的教师培训经费使用方案在国家层面上,应当建立完善的教师培训经费管理机制,明确资金来源、使用范围和审批程序。
首先,应增加教师培训经费的投入,提高教师培训的质量和规模。
其次,要加强教师培训经费的监督和管理,确保资金的合理使用。
最后,应构建教师培训经费的绩效评估体系,对培训效果进行评估,及时发现和解决问题,提高培训效果。
二、学校层面上的教师培训经费使用方案学校作为教师队伍培养的主要实施者,应制定具体的教师培训经费使用方案。
首先,学校要合理安排培训经费的使用,统筹规划各项培训活动,确保培训资源的最优配置。
其次,学校要加强对教师培训的组织和管理,建立科学、合理的培训计划,提供多样化的培训形式和内容。
最后,学校要注重培训成果的跟踪和评估,通过观察和调研等方式,了解教师培训的实际效果,并及时调整培训策略。
三、教师个体层面上的教师培训经费使用方案教师作为教育教学工作的主要参与者,要自觉加强个人教师培训的规划和管理。
首先,教师要做好个人教师培训计划,根据自身的职业发展需求和学科特点,选择适合的培训项目和机构。
其次,教师要加强自我学习和专业交流,利用培训经费购买教育教学相关的书籍、期刊和学术会议的参会费等。
最后,教师要将培训成果与教育教学实践相结合,运用所学知识和技能提升教育教学质量。
总结教师队伍培训经费使用方案对于提高教育教学水平和培养优秀教师有着重要意义。
在国家层面上,应加强对教师培训经费的投入和管理。
学校要制定合理的教师培训经费使用方案,注重培训资源的统筹规划和培训效果的评估。
教师个体应自觉加强个人教师培训的规划和管理,将培训成果与教育教学实践相结合。
只有通过各方共同的努力和合理的经费使用方案,才能够提高教师的教育教学水平,推动教育事业的发展。
职业教育双师型教师认定培养项目经费预算哎呀,啥是“职业教育双师型教师认定培养项目经费预算”呀?对于我们小学生初中生来说,这可真是个难懂的大词儿!
就好像我们在学校里,老师教我们数学,又教我们怎么做人,这就是两种能力。
那“双师型教师”是不是也得有两种厉害的本事呀?
要培养这样的老师,那得花不少钱吧!比如说,得给老师们买书学习,那书可不能少,各种各样的专业书、教育书,这得花不少钱吧?这就像我们学习,得买好多好多的练习册、辅导书一样。
还要让老师们去参加培训,去好远好远的地方,住酒店、坐火车,这些费用能少吗?这就跟我们出去春游似的,车费、住宿费都得算进去。
还有啊,得请一些特别厉害的专家来给老师们讲课,那专家的费用能低吗?这就好比请了个超级大明星来学校,出场费肯定不便宜!
给老师们准备一些教学工具、设备,让他们能更好地教我们,这也得花钱呀!就像我们上美术课,得有彩笔、画纸,上体育课得有篮球、足球,这些东西都得买。
再想想,老师们学习累了,是不是也得给点补贴,鼓励鼓励他们?这就像我们考了好成绩,爸爸妈妈会给我们奖励一样。
你说,如果经费不够,那老师们能学到足够的本事来教我们吗?肯定不能啊!那要是经费太多,是不是又浪费了呢?
所以啊,这个经费预算可得好好算,不多不少刚刚好,才能让老师们变得超级厉害,教我们更多的知识和本领!
我的观点就是:这个经费预算一定要精打细算,把每一分钱都花在刀刃上,让老师们成为真正的“双师型”高手,带着我们在知识的海洋里快乐地遨游!。
“双师型”教师培养存在的问题及对策经过改革开放后三十余年的快速发展,高职高专教育在我国高等教育事业中已占据“半壁江山”,为国家输送了大批面向生产、建设、服务和管理第一线的高技能人才。
培养一支能适应高等职业教育要求的高素质“双师型”教师队伍是培养社会需要的应用型人才的关键,也是高职高专院校生存和发展的基础。
一、高职高专院校“双师型”教师培养存在的问题近年来,在政府和各级主管部门对高职高专教育工作的扶持和各高职高专院校自身的积极努力下,“双师型”教师培养工作取得了一定的成绩和经验,但目前高职高专院校“双师型”教师的培养中还存在以下问题。
(一)“双师型”教师内涵和认定标准不统一对于高职高专院校来讲,要培养和造就“双师型”教师队伍,首要一点就是要确立一套适合学校自身实际并具有可操作性的“双师型”教师认定标准。
然而,目前教育界对“双师型”教师内涵的理解见仁见智,存在一定分歧,还没有一个能够被广泛接受,影响力较大的定义,教育主管部门也只是提出要加强“双师型”教师队伍建设,却并未规定“双师型”教师的明确标准,在教育部的各种文件中,对“双师型”教师的界定也不尽统一。
这使得不同学校的“双师型”教师队伍建设目标不同,教师难以明确个人的发展方向,阻碍了高职高专院校“双师型”教师队伍的整体发展。
(二)双师型”师资队伍结构欠合理通过调查,发现高职高专院校“双师型”教师队伍结构有欠合理的地方。
从年龄结构来看,“双师型”教师队伍青黄不接,30岁以下的年轻教师占多数,缺乏能担当教学和科研重任的骨干老教师;从学缘结构来看,来源渠道比较单一,从高校毕业直接任教的教师占较大比例,缺少富有实践经验的教师;从学历结构来看,教师学历层次总体偏低;从职称结构上来看,高级职称比例偏低,中、初级职称教师较多;从数量上来看,“双师型”教师普遍不足,严重制约着高职高专院校的发展。
(三)双师型”教师培训环节薄弱一是培训制度不健全。
大部分院校还缺乏具有自身特色的“双师型“教师培训模式以及规范的管理方法,也缺少整体系统的”双师型”教师培养培训长效运行机制。
职业教育“双师型”教师培养培训经费的政策研究摘要:我国现已从人口大国转变成为人力资源大国,今后所面临的新的历史任务是从人力资源大国向人力资源强国迈进,中等职业教育担负着培养生产服务一线的高素质技能型人才的重要职责和任务。
就目前情况来看,中等职业教育还不能很好适应社会经济发展的要求,仍然是教育大发展中的一个薄弱环节。
要完成中职教育培养技能型人才这一历史赋予的使命,决定因素是师资,要具有一大批师德高尚、理论基础厚实、实践技能扎实、创新意识强的中职教师。
“双师型“教师的培养培训是中职师资队伍建设的重中之重,培养培训经费由国家负责,但目前来看,除了国培外,省级培训还是要由学校负担一些经费,对民族地区农村中职校说是一个比较大的负担,因此,由国家出资培养培训中职“双师型”教师是提高中职学校“双师型”教师比率的有力保障。
关键词:职业教育双师型培训经费政策研究国家教育部职业教育与成人教育司副司长刘占山在《全国职业教育师资队伍建设工作座谈会》上进一步明确了职业教育师资队伍建设标准。
到2010年,全国中等职业学校专任教师学历合格率平均应达到80%左右,专业课教师占专任教师总数的比例应不低于60%,“双师型”教师占专业教师总数的比例应达60%。
也就是说,“十二五”期间专业课教师总数达到60万,其中新增专业课教师24万,“双师型”教师总数达到36万,大部分“双师型”教师要在“十二五”期间培养。
要实现这一目标,关键是深化认识,加大投入,拓宽培养渠道,健全培养培训体系。
通过2008至2010年这三年间的中等职业教育攻坚战,中职“双师型”教师培养培训体系有了很大的改善,但是在经费投入方面还是存在着值得探讨的空间,本文通过对现有的经费政策进行研究,分析了在中职双师型教师培养培训过程中的经费政策合理性与不合理性,提出今后更好的经费政策建议和意见,希望对今后的中职双师型教师培养培训工作有一定的参考价值。
一、目前政策现状研究目前中职“双师型”教师培养培训相关的经费政策主要有以下一些文献资料。
1.全国性政策文件及措施(1)《教育部关于“十二五”期间加强中等职业学校教师队伍建设的意见》中明确指出:“各地要建立以政府财政拨款为主,多渠道筹措的中等职业学校教师队伍建设经费保障机制。
地方教育事业费和职业教育专项经费中,均要安排一定比例用于教师队伍建设,并做到逐年增长。
要落实好职业院校教师素质提高计划相关项目经费。
中等职业学校也要在公用经费和其他事业收入中安排一定比例用于教师队伍建设。
”(2)《教育部关于进一步完善职业教育教师培养培训制度的意见》(教职成[2011]16号)中指出:“加大经费投入,各地要建立以政府财政拨款为主,多渠道筹措的经费保障机制,地方教育事业费和职教专项经费中,均要安排一定比例用于职业教育教师培养培训工作和基地建设,并做到逐年增长。
要积极引导行业企业为教师培养培训提供人才、设备、技术、资金等方面的支持。
”(3)国家教育部《关于加强中等职业学校教师队伍建设的意见》的通知。
关于中等职业教育师资培养和培训经费的来源,要采取多渠道筹集的办法。
县(市)级以上教育行政部门应在教育事业费中安排专款用于职教师资的培养和培训;有条件的地方教育行政部门或学校主管业务部门,可设立中等职业学校教师培养和培训专项基金;中等职业学校也可从创收中提取一定比例的经费,用于支付教师的培养和培训费用。
(4)国发〔2012〕41号《国务院关于加强教师队伍建设的意见》,其中加强经费保障,各级人民政府要加大对教师队伍建设的投入力度,新增财政教育经费要把教师队伍建设作为投入重点之一,切实保障教师培养培训、工资待遇等方面的经费投入。
教师培训经费要列入财政预算。
幼儿园、中小学和中等职业学校按照年度公用经费预算总额的5%安排教师培训经费;高等学校按照不同层次和规模情况,统筹安排一定的教师培训经费。
切实加强经费监管,确保专款专用,提高经费使用效益。
(5)教育部财政部关于实施职业院校教师素质提高计划的意见(教职成[2011]14号),其中提到:职业院校专业骨干教师国家级培训、中等职业学校青年教师企业实践项目所需经费,以中央财政投入为主,主要用于支付培训费、食宿和交通补贴等相关费用,不足部分由地方财政、职业院校和教师个人负担。
职业院校兼职教师推进项目经费由地方财政和职业院校负担,主要用于兼职教师课酬补助。
师资培养培训体系建设项目由中央财政专项支持,各承担培训和开发任务的项目单位要相应加大投入力度,各省(区、市)实施的省级项目,所需经费由省级统筹安排。
由以上几项政策文件精神可知,中职“双师型”教师的培养培训经费在全国范围内都是有相关规定的,大部分培养培训资金都由国家财政拨款,一部分由省级财政拨款,一部分由中职学校承担,少部分由受训教师自负。
通过这几年的情况来看,各方面都能按文件要求将所需资金划拨到位,并确实用于中职教师的培养培训之中,但是在资金的分配中有很多的不合理情况,比如:一是用于教材开发的比例过重。
培由以上几项政策文件精神可知,中职“双师型”教师的培养培训经费在全国范围内都是有相关规定的,大部分培养培训资金都由国家财政拨款,一部分由省级财政拨款,一部分由中职学校承担,少部分由受训教师自负。
通过这几年的情况来看,各方面都能按文件要求将所需资金划拨到位,并确实用于中职教师的培养培训之中,但是在资金的分配中有很多的不合理情况,比如:一是用于教材开发的比例过重。
培训教材根据不同专业使用不同的教材,但是不管那个专业,都有很多可选的已有教材,虽然没有标明是中职教师培养培训专用教材,但是用于中职教师培训并不是不行,不必要重新进行教材编印,而实际上重新编印的专用教材大多数也是抄袭拼凑而成的,并不是真正精编特效的教材,所以分配大量的培养培训经费进行培养培训教材开发是不合理的;二是用于培训基地建设的资金比例过大。
从现在已确定的中职专业教师培养培训基地来看,大多数都是具有一定规模和实力的高职院校和重点大学,还有一些实力雄厚的国家级重点中职学校,这些学校本身就有很好的办学条件,具有培养培训中职教师的条件和资格,没有必要再对其进行大量的资金投入。
2.地方性政策文件及措施(1)辽宁省政府今年将投入1000万元专项资金,用于职业教育师资培训工作。
该省教育厅副厅长何晓淳介绍,该省至今已连续4年投入千万专项资金培训职教师资,旨在到2010年中职学校“双师型”专业课教师达到60%。
辽宁省依托省级教师培训基地,开展教师专业技能培训,完成了数控技术、汽车维修、电子商务等十多个专业的5000多名专业骨干教师的培训。
如沈阳市开展了“千名教师进企业,千名技师进学校”活动,建立了职业学校教师定期到企业实践制度。
为提高教师队伍的学历水平,省教育厅与沈阳理工大学联合举办工程硕士研究生班,省财政对每名教师补助14000元培训费用,已有116名中等职业学校在职教师攻读硕士学位。
辽宁还制定了多项政策吸引优秀人才。
从2004年起,在中等职业学校教师职务系列中增设教授级高级讲师职称,已连续进行3年,全省已有80多名教师获得了教授级高级讲师职务,这一政策极大地吸引和稳定了一批高水平人才从事中等职业学校教育教学工作。
(2)广西推3项新举措培养中职“双师型”教师。
记者日前从自治区教育厅获悉,今年我区在创新中等职业学校教师培养模式方面,陆续推出“4+1”模式、合作培养免费中职师范生、实施中等职业学校教师学历与技能提升计划等3项新举措,用以加强中等职业学校“双师型”教师队伍建设。
①教育厅资助每位学员5000元参加“4+1”模式。
今年,广西将试行开展“4+1”模式培养中职教师。
“4+1”模式是面向具有理工科背景的本科毕业生(含在职中等职业学校教师),进行职业教育教学理论的学习和专业实践能力的实习实训,计划在1年内确保其在学习结束时获得教师资格证书和职业技能资格证书。
据了解,“4+1”模式培养经费由自治区教育厅给予每位学员5000元的资助。
2011年,计划依托广西大学、广西工学院开展计算机科学与技术、机械工程及自动化、骑车电子、机电一体化、商务等5个专业,共计划招收学员200名。
②合作培养免费中职师范生,每生每年资助1万元。
根据自治区教育厅与天津职业技术师范大学的合作协议,从 2011 年起,我区委托天津职业技术师范大学定向培养本科学历的免费中职师范生,学制为四年,录取批次为本科提前批。
2011年招生计划为50名,具体专业有汽车维修工程教育、机械设计制造及其自动化、电气信息类、网络工程、电子商务、物流管理、材料成型及控制工程(模具方向)、电气工程及自动化、汽车服务工程、计算机科学与技术、自动化、数字媒体技术等12个专业方向。
招生对象面向广西籍应届高中毕业生,只要高考成绩和身体条件符合招生录取要求,有志从事中等职业教育的考生,都可在我区普通高校招生本科提前批填报志愿,报考免费中职师范生。
据了解,自治区对免费中职师范生的学费、住宿费和生活补助标准为每生每年资助1万元。
③实施中职教师学历与技能提升计划。
从今年起,自治区教育厅将依托广西大学、广西师范大学等中职师资培养培训基地,重点实施“全区中职教师研究生学历提升计划”和“中职教师成人高等教育本科学历补偿教育计划”。
研究生学历提升计划,每年计划录取180人,通过减免一定的学费,鼓励支持符合条件的中等职业学校教师在职就读地方性研究生班。
成人高等教育本科学历补偿教育计划,面向参加成人高考全国统考的中等职业学校在职教师和管理人员,实行“计划单列、学校委托、参加统考、单独划线”的招生录取办法,每年计划录取300人。
(3)广东:今年各中等职业学校(不含技工学校)骨干教师参加省级骨干教师专业技能培训的补助费用继续由省厅按不同地区、不同专业标准和培训规模拨付省级职教师资培训基地,由职教师资培训基地按以下标准给予减免。
省级培训补助经费减免范围:①东西两翼、粤北山区市和50个山区县中等职业学校教师参加技能培训由省全额减免培训费;②其余地区学校教师参加培训,凡参加技能培训项目中带“?”的由省全额减免培训费、参加培训项目中不带“?”的由省减免一半培训费;③16个扶贫开发重点县中等职业学校教师参加技能培训的住宿费由省按每天40元/人的标准减免。
为保证师资培训的质量和培训经费的使用效益,未通过培训考证或考核的教师,相关费用省厅不予减免。
(4)福建省:参训学员的培训费和食宿费由省教育厅专项经费承担,交通费、差旅补贴由派出学校按规定报销。
(5)山东省:经费使用和考核。
2011年省财政安排专项资金500万元,并根据各专业培训的成本核拨到培训点。
各专业的培训期为一个月,学习、生活费用由培训点承担,往返费用由派出单位承担。
(6)安徽省:参训教师培训期间的培训费、住宿费和生活补助费由省级财政拨付给承担培训任务的基地,学员生活和交通费由所在学校按规定报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