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外新闻作品研究试题
- 格式:doc
- 大小:24.00 KB
- 文档页数:5
2015年10月高等教育自学考试全国统一命题考试中外新闻作品研究试卷(课程代码00661)一、单项选择题(本大题共15小题,每小题1分,共15分)1、下列新闻作品中,作者为毛泽东的是(D)A、《延安庆祝日本无条件投降》B、《共产党员刘胡兰慷慨就义》C、《上海严寒》D、《我三十万大军胜利南渡长江》2、下列关于描写手法,表述不正确的是(B)A、描写主要有人物描写、细节描写、景物描写、场面描写等类型B、描写的作用在于说明新闻事件的起因、发展经过及结果C好的描写可以生动有力地表现新闻内容和主题D、恰当地运用描写手法,可以增强新闻作品的表现力和吸引力3、关于退缓式导语,下列表述正确的是( D )A、是第- -代导语B、是第二代导语C、出现于19世纪中期D、出现于20世纪70年代以后4、《写在绢帕上的诗一访邓拓夫人丁- 岚》的体裁是( B)A、人物消息B、人物专访C、人物特写D、人物素描5、新闻价值要素中的接近性,是指(C)A、报道刊发的时间要最大限度地接近于新闻事实发生的时间B、报道者在采访过程中要与采访对象尽可能在心理上接近,以更好地了解采访对象C、新闻事实同受众在地理上或心理上的距离越接近,新闻价值越大D、新闻报道的主题要和通过采访收集的事实材料贴近6、下列报道属于现场新闻的是(B)A、《学习南京市绿化经验要注意三点不足之处》B、《抢菜记》C、《一本充满自我批评精神的新书一<临床误诊100例>》D、《京郊出现“科学热”》7、我国深度报道勃兴于(D)A、民国初年B、20世纪50年代C、抗战期间D、20世纪80年代8、新闻报道中的注释性背景,是指(D)A、对报道中所涉及的历史事件的说明B、对报道的主题或意义所做的解释C、对报道中的人物思想和活动做出的解释D、专业报道领域中对科技成果、技术性问题的释疑,以帮助读者看懂新闻内容9、新闻作品分析的起步阶段是( C )A、理性认识阶段B、理性认识与感性认识相统- -阶段C、感性认识阶段D理性认识与感性认识相分离阶段10、下列作品中,以抗美援朝志愿军为报道对象的是( D )A、《相思正是吐黄时》B、《生命的支柱》C、《在烈火中永生》D、《谁是最可爱的人》11、下列关于新闻作品共性与个性的表述,错误的是(C)A、好的新闻作品要善于在所报道的人和事的特殊性中发现个性B、表现形式上的求新是求得新闻作品个性的重要方式之一C、只要具备了鲜明突出的个性,这篇新闻作品就-定是好作品D、新闻作品的共性包含在新闻报道的基本原则和规律之中12、“美、日汽车贸易高级谈判今晚在8内瓦以坎特向桥本赠送一把竹刀的戏剧性场面开始。
2015年4月全国自考中外新闻作品研究模拟试卷(一)一、单项选择题(本大题共15小题,每小题1分,共15分)在每小题列出的四个备选项中只有一个选项是符合题目要求的,请将其代码填写在题后的括号内。
错选、多选或未选均无分。
第1题反映“伟大的事业要从最小的事情做起”这一主题的通讯是()A. 《“一厘钱”精神》B. 《英雄登上地球之巅》C. 《华阳礁上补给忙》D. 《中原我军占领南阳》【正确答案】 A【你的答案】本题分数1分第2题“一尘不染,两袖清风,视名利安危淡似狮泉河水,二离桑梓,独恋雪域,置民族团结重如冈底斯山。
”这是党和人民送给一位鞠躬尽瘁的好干部的挽联。
这幅挽联出自()A. 《核弹元勋的“三子”》B. 《县委书记的榜样——焦裕禄》C. 《领导干部的楷模——孔繁森》D. 《为了周总理的嘱托》【正确答案】 C【你的答案】本题分数1分第3题“白崇禧经常说,‘不怕共产党凶,只怕共产党生根’”。
这句话出自哪一篇新闻作品()A. 《延安庆祝日本无条件投降》B. 《桌上的表》C. 《中原我军占领南阳》D. 《我三十万大军胜利南渡长江》【正确答案】 C【你的答案】本题分数1分第4题《春夜》是一篇()A. 人物消息B. 人物专访C. 风貌通讯D. 新闻特写【正确答案】 D【你的答案】本题分数1分第5题《夜宿车马店》的作者是()A. 穆青B. 邓拓C. 范敬宜D. 刘云山【正确答案】 D【你的答案】本题分数1分第6题反映在发展多种经营时,如何保持自然生态平衡的工作通讯是()A. 《并非鱼草之争》B. 《“妈妈教我放鸭子”》C. 《鄱阳湖出现世界上最大的白鹤群》D. 《小城风光更迷人》【正确答案】 A【你的答案】本题分数1分第7题《桌上的表》反映的事实发生在()A. 解放重庆时B. 解放上海时C. 解放洛阳时D. 解放南阳时【正确答案】 C【你的答案】本题分数1分第8题在一篇报道日本游客在寒山寺听新年钟声的新闻中,子夜时分大钟一共敲响了()A. 100次B. 101次C. 108次D. 99次【正确答案】 C【你的答案】本题分数1分第9题《水面下的桥梁》一文的背景是()A. 前苏联卫国战争B. 抗美援朝战争C. 伊拉克战争D. 第一次世界大战【正确答案】 A【你的答案】本题分数1分第10题《华阳礁上补给忙》是一篇()A. 现场短新闻B. 深度报道C. 解释性新闻D. 述评性新闻【正确答案】 A【你的答案】本题分数1分第11题在《墨索里尼悬尸米兰街头》一文中,“她躺在地上,身穿皱巴巴的短外套,黑头发卷曲着:即使死了,看上去也是那样年轻”一段描写的是()A. 墨索里尼的宣传部长B. 墨索里尼的女秘书C. 墨索里尼的女儿D. 墨索里尼的情妇【正确答案】 D【你的答案】本题分数1分第12题“一滴水能反映出太阳的光辉,一件平常事足以体现我们时代最美好的思想、最高尚的风格”,这句话是下列哪篇报道的开篇()A. 《领导干部的楷模——孔繁森》B. 《为了六十一个阶级弟兄》C. 《英雄登上地球之巅》D. 《县委书记的榜样——焦裕禄》【正确答案】 B【你的答案】本题分数1分第13题《奥斯威辛没有新闻可写》一文采用的结构形式是()A. 纵式结构B. 横式结构C. 纵横交叉式结构D. 双线并行式结构【正确答案】 D【你的答案】本题分数1分第14题《巴黎陷落后的一个月》一文中反复出现了一个日期,这个日期正好是法国国庆节。
2015年4月高等教育自学考试全国统一命题考试中外新闻作品研究试题课程代码:00661本试卷满分100分,考试时间150分钟考生答题注意事项:1.本卷所有试卷必须在答题卡上作答。
答在试卷和草稿纸上的无效。
2.第一部分为选择题。
必须对应试卷上的题号使用2B铅笔将“答题卡”的相应代码涂黑。
3.第二部分为非选择题。
必须注明大、小题号,使用0.5毫米黑色字迹笔作答。
4.合理安排答题空间,超出答题区域无效。
选择题部分一、单项选择题(本大题共15小题,每小题1分,共15分)在每小题列出的四个备选项中只有一个是符合题目要求的,请将其选出并将“答题纸”的相应代码涂黑。
未涂、错涂或多涂均无分。
1、下列不属于新闻体裁的作品形式是A、深度报道B、报告文学C、消息D、通讯2、新闻报道中运用说明的表现手法,主要是为了A、让报道主题更加简洁凝练B、使报道语言更加华丽多彩C、抒发作者的思想感情D、对新闻事实或人物的相关背景材料进行介绍和解说3、只突出最有新闻价值、最能激起人们兴趣的部分要素的导语是A、第一代导语B、延缓式导语C、间接导语D、第二代导语4、在消息写作中占据绝对主导地位的结构方式是A、悬念式结构B、并列式结构C、对比式结构D、倒金字塔结构5、新闻作品中的议论与抒情,要求做到A、缘事而发,情景交融B、多多益善,使报道更加生动C、宏观入手,注意升华D、务求平实,尽量避免使用6、中国新闻作品中的深度报道崛起于A、1987年B、20世纪50年代C、民国初年D、20世纪70年代7、下列对于新闻作品结构的表述中,错误的是A、各种新闻体裁,其结构要求有一定区别B、结构安排的原则之一是既能恰当地反映新闻事实,又能充分显示新闻主题C、结构安排是我们评析一篇新闻报道时所应注意的一个重要方面D、纵横式结构是文学作品经常釆用的一种结构方式,不应出现在新闻作品中8、消息《我三十万大军胜利南渡长江》的作者是A、阎吾B、穆青C、毛泽东D、范长江9、下列对于新闻报道时效性的表述,错误的是A、一般而言,事实发生和新闻报道之间的时间距离越短,其新闻价值就越大B、迅速及时是新闻报道的特点与要求之一C、新闻报道要求“唯快是好”,任何新闻事件发生后,均应迅速报道出来D、新闻报道求快,但如何才算迅速及时,并没有硬性的时间规定10、《中国改革的历史方位》与《红色的警告》这两篇新闻作品,体裁上属于A、消息B、特写C、评论D、深度报道11、下列作品属于突发事件报道的是A、《记鲁迅》B、《巴黎陷落后的一个月》C、《水面下的桥梁》D、《断电使纽约陷于一片黑暗》12、社会主义新闻事业的根本原则是A、重要性原则B、真实性原则C、党性原则D、接近性原则13、科技新闻报道中对于一些名词术语或技术性问题的解释,一般被称为A、历史背景B、地理背景C、注释性背景D、描述性背景14、下列对于新闻敏感的表述,错误的是A、它是指记者迅速辨别和捕捉事实变动的信息并衡量其新闻价值大小的一种能力B、它是新闻工作者对客观事物的一种综合的考察与分析判断能力C、它主要涉及记者的釆访活动,而对编辑等环节没有影响D、它是新闻工作者在长期新闻实践中培养起来的一种职业能力15、名篇《奥斯威辛没有新闻可写》所釆用的结构方式是A、悬念式结构B、倒叙结构C、时间顺序结构D、双线式结构二、多项选择题(本大题共5小题,每小题2分,共10分)在每小题列出的五个备选项中至少有两个是符合题目要求的,请将其选出并将“答题纸”的相应代码涂黑。
填空题(第1章)1.中国古代经典称:“上古结绳面治,后世圣人易之以书契”。
2.发明家改进了造纸技术,以树皮、破布、废麻为原料,于公元105年制成了质量完好的纸张。
3.孔子编辑而成的,虽然记载历史,但从内容上看,不少篇章酷似现代新闻标题或导语。
4.古代希腊著名的史诗,和《奥德赛》,是行吟诗人历代累积的成果。
5.原始社会末期,人们在口头传播之外,又发明了结绳纪事、击鼓传讯、烽火报警、、图画传声等传播方式。
6.是记录和传达人类语言的书写符号,是人类思想的新工具。
7.世界各国的文字都是由文字发展演变而来的。
8.纸张的发明,是对世界文明的重大贡献。
9.公元前59年,尤利乌斯·恺撒当选为罗马执政官不久,就创办了。
10.公元前6年,恺撒的外甥又创办了《每日纪事》。
11.大约在《每日纪事》、《每日纪闻》刊行的同时,罗马境内还出现了早期的。
12.到了唐代,邸演变为,邸报亦由此演变为进奏院状。
13.唐代玄奘的真实地报道了其足迹所至的100多个国家的新闻,增长了人民的见识。
14.在15、16世纪之交,德国富格尔家族雇人将所得到的消息抄写,编辑成对外出售。
填空题(第2章)15.的发明和普及,是近代报刊诞生的第一个必要条件。
16.约在公元1450年前后,德国人改进了金属活字印刷技术。
17.近代报刊的第二个必要条件是社会对于新闻信息的。
18.法国的邮政制度形成于统治时期的1464年。
19.世界上最早的新闻印刷品出现于公元11世纪的。
20.1482年发行于德国奥格斯堡的,是欧洲最古老的新闻印刷品。
21.欧洲人最早看到的印刷物是入侵欧洲时带出的纸币和纸牌。
22.根据近代报业的标准,只有在公元初期出现的定期新闻刊物,才能称得上是近代意义上的报纸。
23.1615年,爱格诺尔弗·莫尔创办的,被认为是世界新闻史上第一家真正的报纸。
24.1621年8月,英国出版商鲍尔尼和艾克尔在国王的特许下,创办了英国第一家定期刊物。
中外新闻作品研究名解:倒金字塔“结构”——即以重要程度或受众关心程度依次递减的顺序,先主后次地安排新闻中的和项事实。
解释性报道——即在交代了时间、地点、人物、事件的基础上,重点回答新闻事实为什么会发生以及将来如何发展的一种报道形式。
调查性报道——又称揭露性报道,是一种在积累了充分事实的基础上,以系统、深入地揭露问题为主旨的报道形式。
新闻素描——用朴素自然的描写手法、准确平实记录新闻事件或新闻人物的新闻体裁。
新闻述评——又叫述评性消息,是一种以述为主,边述边评,夹述夹评的新闻体裁。
选择及填空:1、新闻具有时间新近、内容新鲜的特点。
2、新闻是新近发生的事实的报道。
3、作者的立场、观点、意见、倾向,应寓于对事实的选择、安排和客观叙述之中,让读者自己从事实中去领会作者的意图,辨别是非曲直。
4、用事实说话这一特点,决定了新闻语言的客观性。
5、新闻语言还必须简练、通俗、生动。
6、新闻作品中最主要、最常见的体裁——消息,一般由导语、主体、背景、结尾等部分构成。
7、联系时代背景研究新闻作品,首先应从新闻作品的社会内容、社会影响方面,考察它与时代的关系。
8、时代对新闻作品的影响,不仅反映在内容上,也反映在它的表现形式上。
9、黄远生对通讯文体的发展,作出了开拓性的贡献。
10、新闻作品研究的思维特点,体现于整个过程,大体可以从感性与理性、共性与个性、主观性与客观性等几个方面来说明。
11、《惊心动魄的脑科手术》是一篇特稿。
12、早在20世纪初,美国《麦克卢尔》杂志上登载的林肯·斯蒂芬斯的《城市的耻辱》开“黑幕揭发”之先河。
13、调查性报道可分为两类:一类是针对某人某事进行的“单项揭丑式”报道,如“水门事件”报道。
一类是针对某一方面存在的问题进行的“综合分析式”报道,揭露剖析政府的公共机构及整个社会体制的弊端。
14、《延安庆祝日本无条件投降》运用了概括叙述和典型事例相结合的手法。
15、《共产党员刘胡兰慷慨就义》是一篇人物新闻,运用了人物对话的写作特色。
全国2018年7月自考中外新闻作品研究试题课程代码:00661一、单项选择题(本大题共15小题,每小题1分,共15分)在每小题列出的四个备选项中只有一个选项是符合题目要求的,请将其代码填写在题后的括号内。
错选、多选或未选均无分。
1.消息名篇《我三十万大军胜利南渡长江》的作者是( )A.阎吾B.穆青C.毛泽东D.胡乔木2.社会生活及消费类报道,一般属于( )A.硬新闻B.软新闻C.消息D.特写3.新闻导语产生于( )A.1830年的“政党报道”时期B.14至16世纪近代报刊出现之时C.19世纪中期美国“南北战争”期间D.20世纪初“客观报道”发端之时4.下列作品中,表现祖国大陆与台湾“血浓于水,两岸一家”骨肉亲情的是( )A.《写在绢帕上的诗》B.《春夜》C.《别了,“不列颠尼亚”》D.《相思正是吐黄时》5.通讯《生命的支柱》报道的主要对象是( )A.张海迪B.雷锋C.李素丽D.徐虎6.“昨天,记者在正在施工中的市纺织站购物中心看到:一人手持两根尺余长的直径22毫米的螺纹钢互相敲击,便见钢材一截截落下来。
”这段文字所采用的是( )A.场面描写B.细节描写1C.心理描写D.景物描写7.新闻作品中最基本、最常见的表现手法是( )A.描写B.议论C.说明D.叙述8.下列不属于新闻体裁的是( )A.深度报道B.报告文学C.消息D.通讯9.在消息写作中占据绝对主导地位的结构方式是( )A.悬念式结构B.并列式结构C.对比式结构D.倒金字塔结构10.新闻史上《华盛顿邮报》关于“水门事件”的著名报道,属于( )A.解释性报道B.大特写C.调查性报道D.电讯11.西方一般认为,在差不多同样重要的事件中,某一事件的发生地距离读者所在地越近,则( )A.新闻价值越高B.新闻价值越低C.不能确定其新闻价值的高低D.没有新闻价值12.从新闻语言的角度看,新闻文体属于( )A.记叙文体B.散文文体C.故事文体D.议论文体13.我国新闻工作的根本宗旨是( )A.全心全意为人民服务B.保持清正廉洁的作风C.努力维护新闻的真实性D.发扬团结协作的精神14.消息《中原我军占领南阳》的作者是( )A.范长江B.胡乔木C.刘少奇D.毛泽东215.作品《春夜》的体裁是( )A.消息B.深度报道C.新闻特写D.调查报道二、多项选择题(本大题共5小题,每小题2分,共10分)在每小题列出的五个备选项中至少有两个是符合题目要求的,请将其代码填写在题后的括号内。
《中外新闻史》一、填空1.《向导》的首任主编是蔡和森。
2.《中国青年》的首任主编是恽代英。
3.新华通讯社的前身叫红色中华通讯社。
4.巴黎和会中唯一的中国记者是胡政之。
5.“五四”运动时期,毛泽东在长沙创办了《湘江评论》周刊。
6.外国人在我国本土创办的第一份中文报刊是《东西洋考每月统记传》。
7.人类最早的新闻传播形式是口头传播。
8.世界上第一家日报是1650年在德国莱比锡创办的《新到新闻》。
9. 世界上第一家通讯社哈瓦斯社于1835 年创建于法国。
10.世界上第一份成功的廉价报纸是1833年9月3日创办的《太阳报》。
11.世界上第一份中文近代报刊是《察世俗每月统计传》。
12.《国闻报》是严复创办的报纸。
13.中国社会主义青年团中央办的第一个机关报是《先驱》。
14.中国第一个新闻学研究团体是北京大学新闻学研究会。
15.《新青年》杂志的创始人是陈独秀。
16.邓小平主编过的军队报纸是《红星》。
17.抗战时期,中国共产党在国统区主办的报纸中最有影响的是《新华日报》。
18.法国历史最悠久的报纸是《费加罗报》。
19.第一张便士报是《纽约太阳报》。
20.雇佣马克思为驻伦敦通讯员的美国报纸是《论坛报》。
二、判断1.我国最早的民间报纸出现于宋朝。
(√)2.我国汉代就有了邸报。
(X )3.姚公鹤的《上海新闻史》是我国第一本新闻史专著。
( X )4.《大清报律》是我国新闻史上第一部完整的新闻法。
(√)5.中国共产党主办的第一张日报是《新华日报》。
(X )1906. 清代的新闻法制是我国封建社会中最成熟、最完善的。
(√)7. 明代的邸报从不允许出现批评皇帝的内容,也绝不可能出现。
(√)?8. 上海最早的中文报纸是《上海新报》。
(√)9.在刚创办的时候,红色中华通讯社和《红色中华》报是同一家机构。
(√)10. 16世纪是世界新闻事业的“创世纪”。
(X )三、名词解释1.唐进奏院状报唐代中期,在封建机构内部发行和传递的官报。
2017年10月高等教育自学考试全国统一命题考试中外新闻作品研究试卷(课程代码:00661)一、单项选择题:本大题共15小题,每小题1分,共15分。
1.一般而言,新闻报道时效性和新闻价值之潞的关系是(C)A.事实发生和新闻报道之间的时间距离越短,新闻价值越小B.时效性和新闻价值之间没有关联C.事实发生和新闻报道之间的时间距离越长,新闻价值越小D.所有的新闻,都是越快越好2.下列作品中,属予新闻述评的是( A )A.《分清主流与支流奠把“开头”当“过头”》B.《上海严寒》C.《阿西、亚妮当众挥毫妙趣横生》D.《经济学家赶集》3.新闻作晶中最基本、最常见的表现手法是(C)A.议论B.描写C.叙述D.抒情4.评析新闻作品时,单纯依靠感性认识容易产生的弊端是(A)A.片面、肤浅 B.机械、僵硬C.缺乏创新性D.容易产生雷同5.下列作品中,作者为邹韬奋的是(D)A.《中原我军占领南阳》B.《别了,“不列颠尼亚”》C.《祁连山北的旅行》D.《华美窗帷的后面》6.记者对重大事件或正在发展进行的事件而做的追踪报道,并在这一过程中不断采写、刊发薪阏报道。
这种报道形式一般被称为( A )A.连续报道B.调查性报道C.最终报道D.解释性报道7.新闻报道者在采、写、编、播、摄、录等方面的知识,被称为(C)A.政治素养B.理论素养C.业务知识D.文化知识8.下列不符合新闻语言总体要求的是(D)A.准确严谨B.鲜明生动C.简洁明了D.专业性强9.在消息写作中,占主导地位的结构形式是(C)A.对比式结构B.时间顺序结构C.倒金字塔结构D.并列式结构10.下列记者中,不属于美国调查记者的是(D)A.林肯·斯蒂芬斯B.伍德沃德C.伯恩斯坦 D.埃德加·斯诺11.消息名篇《金山同志追悼会在京举行》的作者是(C)A.郭超人B.艾丰C.郭玲春D.穆青12.对一个认识对象,进行多方位、多层次、多角度的思考和探索,力图真实地反映这个事物的整体及其和周围事物构成的立体西面,这种思维方式是(B)A.宏观思维B.立体思维C.求异思维D.创造性思维13.作品《春夜》的体裁是(C)A.消息B.深度报道C.特写D.调查报道14.下列关于描写手法,表述不正确的是(B)A.描写主要有人物描写、细节描写、景物描写、现场描写等类型B.描写的作用在于说明新闻事件的起因、发展经过及结果C.好的描写可以生动有力地表现新闻内容和主题D.恰当地运用描写手法,可以增强新闻作品的表现力和吸引力15.消息名篇《我三十万大军胜利南渡长江》在语言上的特色是(B)A.情感充沛B.简洁精练C.细腻婉约D.复杂深入二、多项选择题:本大题共5小题,每小题2分,共10分。
全国2002年4月高等教育自学考试中外新闻作品研究试题课程代码:00661第一部分选择题一、单项选择题(本大题共20小题,每小题1分,共20分)在每小题列出的四个选项中只有一个选项是符合题目要求的,请将正确选项前的字母填在题后的括号内。
1.《别了,“不列颠尼亚”》的报道内容所反映的年代是( )A. 1945年B. 1966年C. 1997年D. 1949年2.《京郊出现“科学热”》中所报道的主要人物是一位( )A.农民B.农业教育工作者C.农村干部D.农村基层科技人员3.“它的美是水和桥构成的”是一篇新闻作品的开头部分提到的。
这篇新闻作品是( )A.《水面下的桥梁》B.《枫桥兴会扶桑客,子夜钟鸣百又八》C.《水城威尼斯》D.《滦河水向天津奔来》4.《从邮局看变化》的报道内容所涉及的城市是( )A.呼和浩特B.乌鲁木齐C.拉萨D.银川5.《日本签字投降》的作者,在采写此稿时所运用的主要采访方式是( )A.个别访问B.向当事人提问C.现场观察D.电话采访6.《运载火箭飞越万里长空》中的第三篇短新闻,主要报道的是( )A.火箭发射时的情景B.打捞仪器仓的情景C.火箭准确落入预定海域的情景D.火箭沿着预定轨道飞行的情景7.《“飞天”凌空》中的主人公是( )A.空军飞行员B.民航飞机驾驶员C.跳水运动员D.工艺美术工作者8.消息《大平夫人看望“欢欢”,“长得多么可爱啊!”》一文中对熊猫的描写采用了( )A.象征性手法B.拟人化手法C.比喻手法D.夸张手法9.下列新闻作品中,表现邓拓、丁一岚的文字缘、革命情的作品是( )A.《相思正是吐黄时》B.《写在绢帕上的诗》C.《一篇没有写完的报道》D.《依依惜别的深情》10.播发《周恩来总理逝世北京沉浸在悲痛之中》的通讯社是( )A.法新社B.美联社C.共同社D.路透社11.“38×365=?”这一算式,反映了张先生对家乡的刻骨铭心的思念之情,它出自( )A.《祁连山北的旅行》B.《相思正是吐黄时》C.《夜宿车马店》D.《华阳礁上补给忙》12.“报纸的主角”通常指( )A.言论B.消息C.图片D.版面13.成功运用对比手法深化主题的消息是( )A.《醒来,铜陵!》B.《从邮局看变化》C.《大老齐成了“香饽饽”》D.《菜价追踪》14.“抢鸭这一民间传统项目,惊险而又富有浪漫色彩……”这一段文字,出自通讯( )A.《水城威尼斯》B.《“妈妈教我放鸭子”》C.《小城风光更迷人》D.《水面下的桥梁》15.反映在多种经营中如何保持自然生态平衡问题的工作通讯是( )A.《学习南京市绿化经验要注意三点不足之处》B.《滦河水向天津奔来》C.《并非鱼草之争》D.《小城风光更迷人》16.新闻《奥斯威辛没有新闻可写》中的奥斯威辛集中营,是纳粹德国的一个大屠场。
中外新闻作品研究知识考点(00661)一、常考点(多见单选、多选、填空)1.《别了,不列颠尼亚》报道了什么事件?香港回归。
2.《京郊出现科学热》中出现的人的职业?大学教授廉平湖。
3.《水域威尼斯》的开头:威尼斯是世界著名的水域,它的美是水和桥构成的,今天,它是世界上唯一没有汽车的城市。
4.《从邮局看变化》写的是哪个地方的事?时间是?1980年的乌鲁木齐5.《日本签字投降》的采访方式是?现场观察6.《运载火箭飞越万里长空》由四篇短小通讯组成,其中的第一句话都是对其内容的概括,其内容分别是:①记者王建国、侯业扬、钱钢自某发射场报道我国第一枚动载火箭发射情景称;①我国发射的第一枚运载火箭,在高空顺利地完成了级间分离、关机等一系列程序,精确地沿着预定轨道飞完了全程。
①从我国本土发射的第一枚运载火箭,飞越了万里长空,今天在这里准备地落入了预定海域。
①当我国第一枚运载火箭在这里重返大气层距离海面三千米至四千米高度时,装有火箭飞行重要参数的仪器仓,自动从弹体弹射出来,打开降落伞,发出无线电定向信号,穿过去层,向洋面飘落。
7.《“飞天”凌空》中描写的人物的职业是?跳水运动员。
8.《大平夫人看望“欢欢”,“长得多可爱啊!”》运用的表现手法是:拟人。
9.《写在绢帕上的诗》的作者是:其主题是?作者:柏生。
主题:表现了邓拓与丁一岚之间的文字缘,革命情。
10.《周恩来总理逝世北京沉浸在悲痛之中》是由外国哪家著名通讯社发布的?法新社。
11.求异思维是什么?是一种朝着不同方向、沿着不同途径思考问题的方法,常常冲破思考的习惯范围,激发非习惯的联想,从而引出更多更深刻的信息,本质来说也是一种创造性思维,最大的功能是求异。
12.毛泽东的作品有:《中原我军占领南阳》、《我三十万大军胜利南渡长沙》。
13.穆青的作品有:《县委书记的榜样——焦裕禄》、《水城威尼斯》。
14.《欧洲金融界进入大竞争时代》是什么类型的报道?解释性报道。
15.《巴西获得美洲杯赛冠军》的结构是?倒金字塔结构:以重要程度或受众观程度依次递减的顺序,先主后次地安排新闻中的各项事实,较重要的往前放,次要的往后放。
全国2022年4月自考00661《中外新闻作品研究》真题全国2022年4月自考00661《中外新闻作品研究》真题1.(单选题,1 分)下列作品中属于风貌通讯的是()A、《记鲁迅》B、《巴黎陷落后的一个月》C、《华美窗帷的后面》D、《断电使纽约陷于一片黑暗》2.(单选题,1 分)解释性报道的重点在于下列新闻要素中的哪一个要素?()A、WhatB、WhenC、HowD、Why3.(单选题,1 分)“倒金字塔结构”一般应用于()A、通讯B、特稿C、消息D、深度报道4.(单选题,1 分)下列著名记者中,以揭露清末民初官场黑幕而闻名的是()A、黄远生B、穆青C、范长江D、邵飘萍5.(单选题,1 分)下列对于新闻作品表现手法的表述,其中不当的是()A、不同新闻体裁在表现手法上并无特殊要求B、新闻作品中常用的基本表现手法有叙述、描写、议论、抒情等C、好的表现手法的运用,有利于增强新闻作品的说服力、感染力D、描写手法的主要功能之一是增强新闻作品的表现力和吸引力6.(单选题,1 分)下列作品中,以香港回归这一重大历史事件为报道对象的是()A、《别了,“不列颠尼亚”》B、《春夜》C、《相思正是吐黄时》D、《小城风光更迷人》7.(单选题,1 分)下列有关新闻主题的表述中,错误的是()A、它是新闻作品的中心思想B、它是记者认识和提炼新闻事实的思想结晶C、所有的新闻作品,都要求有深刻的主题统帅D、它体现了新闻作品所具有的新闻价值8.(单选题,1 分)通讯《谁是最可爱的人》的报道对象是()A、张海迪B、志愿军战士C、李素丽D、人民警察9.(单选题,1 分)下列不符合新闻语言的总体要求的是()A、准确严谨B、专业性强C、简练明白D、鲜明生动10.(单选题,1 分)新闻报道《领导干部的楷模—孔繁森》的体裁是()A、消息B、通讯C、特写D、公告11.(单选题,1 分)“慷慨者逆声而击节,酝籍者见密而高蹈,浮慧者观绮而跃心,爱奇者闻诡而惊听”,主要表述的是作品研究者的()A、客观性B、主观性C、发散性D、统摄性12.(单选题,1 分)“美国星际航行员阿姆斯特朗今天晚上格林威治时间2时26分成了第一个登上月球的人。
浙江省2018年7月高等教育自学考试中外新闻作品研究试题课程代码:00661一、单项选择题(在每小题的四个备选答案中选出一个正确答案,并将其号码填在题干的括号内。
每小题1分,共20分)1.新闻与历史的最大区别在于它对事实的报道必须( )。
A.真实可靠B.迅速及时C.形象生动D.通俗易懂2.“先有事实,后有新闻”决定了新闻的( )。
A.新鲜属性B.时效属性C.真实属性D.重要属性3.作者在新闻作品中表达、抒发思想感情的表现手法是指( )。
A.叙述B.抒情C.议论D.说明4.常常被称为“报纸的主体”、“报纸的主角”的新闻文体是( )。
A.消息B.通讯C.特写D.专访5.解释性报道的重点在于要对新闻要素的哪个要素作出详尽而准确的分析?( )A.何人要素WhoB.何地要素WhereC.何因要素WhyD.如何要素How6.美国《华盛顿邮报》对“水门事件”的报道,属于( )。
A.解释性报道B.特稿C.单项揭丑式报道D.综合分析式报道7.《中国的西北角》的作者是( )。
A.黄远生B.邵飘萍C.范长江D.邓拓8.《上海严寒》消息中引用了诗句“前天一夜风雪,昨夜八百童尸”。
请问这是哪位诗人的诗句( )。
A.田间B.艾青C.臧克家D.李季9.《经济学家赶集》这篇报道是1980年4月25日发表在哪家报纸的( )。
A.经济日报B.光明日报C.市场报D.人民日报10.《为了六十一个阶级弟兄》的结构形式是( )。
A.纵式结构B.横式结构1C.纵横式结构D.对比式结构11.《武汉百里长堤巍然锁大江》报道的是哪一年武汉人民的抗洪斗争( )。
A.1931年B.1957年C.1991年D.1999年12.《华美窗帷的后面》的作者是( )。
A.邹韬奋B.范长江C.张明D.邓拓13.《春夜》一文的体裁是( )。
A.新闻特写B.人物专访C.旅游通讯D.风貌通讯14.《延安庆祝日本无条件投降》一文的主要表现手法是( )。
A.粗线条的概括叙述和典型事例相结合B.细微的描写和概括叙述相结合C.直接抒情和间接抒情相结合D.间接议论和直接议论相结合15.《枫桥兴会扶桑客子夜钟鸣百又八》报道的有关内容是( )。
中外新闻作品研究新闻作品阅读分析部分(通讯等)1.华美窗帷的后面(风貌通讯邹韬奋、通过现象看本质,深刻揭示了华美窗帷后没的资本主义社会的“脓疮”,至今对认识资本主义社会仍有意义。
语言风格:文字具体生动,平易近人,带着辛酸的幽默写资本社会的世态炎凉,对劳苦大众寄以深切的同情。
表现特色:选材典型、因小见大。
2.祁连山北的旅行(节录)(通讯范长江、题材重大,材料翔实,视野开阔,内容深刻。
语言风格:写景状物,具体生动;评人论事,舒卷自如,融叙述、描写、抒情、议论为一体。
3.桌上的表(通讯张明、特点:由小见大、角度不一般化。
结构特色:有条不紊、叙事紧凑、首尾呼应。
4.访“葡萄常”(人物专访邓拓、通过软枝葡萄百年兴衰的历史,展示常家五姑侄的坎坷命运,具有很前感到新闻性和历史纵深感。
特点:因人写事,缘事写人。
语言风格:行云流水、不事雕饰、朴实平易、娓娓而谈。
)5.春夜(意境优美的新闻特写,动人的抒情诗。
特点:写领袖人物时另辟蹊径、独具匠心、不落俗套、别开生面。
写作手法:优美清新的语言,情景交融的描写,对人物言谈举止、音容笑貌的细致刻画。
)6.为了六十一个阶级兄弟(事件通讯中国青年报记者(有时会考选择题)特点:纵横式结合的结构形式,现场描述、于叙事中写人。
《为了六十一个阶级兄弟》报道的是一个头绪纷繁的感人事件,反映了在党的领导下,一方有难,八方支援,团结协作,战胜困难的崇高精神。
这篇通讯采用了时空结合的结构形式,即纵横式结合的结构形式。
以时间的进展为纵向线索,同时又一空间的变化为横向线索,把发生在同一时间、不同地点的事情巧妙地交织在一起,做到时空结合,纵横交错,引人入胜。
通讯中虽涉及的部分、单位不少,又人多事杂,叙事却有条不紊;虽事件经过波澜起伏,却变而不乱,衔接自然。
整篇通讯把复杂的事件交代得清晰明了,出色地展现了这种结构形式多彩多姿的特色。
7.英雄登上地球之巅(郭超人、中国登山队员突破人类登山史上90年来未能突破的难关。
1.为什么研究新闻作品必须要有明确的指导思想?2.为什么新闻作品研究者要以马列主义、毛泽东思想、邓小平理论为指导?3.对改革开放以来,新闻报道在形式和内容上的新情况、新问题、新变化、新创造、应该本着什么原则进行研究?4.为什么说马克思主义新闻学是马克思主义科学体系的重要组成部分?5.为什么研究新闻作品应采取实事求是的科学态度?6.怎样才能做到实事求是?7.为什么在评析新闻作品时,首先要从政治上,对它做出评析?8.什么是社会主义新闻工作者的“新闻本源观〃?为什么必须坚持这个观念?9.什么是新闻的真实性?10.解释"新闻”之"新”的含义?11.怎样理解新闻的重要性?12.怎样在新闻中体现“新闻必须用事实说话〃?13.新闻语言的特点是什么?14.什么是新闻作品结构?15.怎样看待改革开放以来新闻写作的发展变化?16.研究新闻作品为什么要联系作品的时代背景?17.怎样联系时代背景研究新闻作品?18.你怎样理解时代对新闻作品的形式上的影响?(举例)新闻文体是反映社会生活的一种形式。
不同的时代、不同的社会文化背景、不同的阅读心理和阅读习惯,对新闻文体有不同的要求。
例如导语,在近代报刊创立之初,消息没有什么特殊的结构形式,只是按照事件发生的时间顺序将新闻事实记录下来,这样,最终要、最新鲜、最有新闻价值的内容的布道突出。
到19世纪中期,美国爆发南北战争,人们急于了解瞬息万变的战争情况,许多报纸为了抢发新闻,争取读者,争取利用电报发稿,把主要新闻事实放在开头部分,快速传播出去,于是出现了导语。
早期的导语,时、地、人、事、因要素俱全被称为第一代导语。
随着时代的进步和社会节奏的加快,20世纪30年代后,又出现了突出最有新闻价值,最能激起人们兴趣的部分要素的第二代导语。
20世纪70年代以来,新闻写作突破了"倒金字塔”式的结构,向自由式、灵活多样的形式发展,导语也越来越多样,出现了间接导语、退缓式导语、复合式导语等许多新形式。
研究新闻作品为什么要有正确的指导思想?答:新闻作品是社会现实生活最迅速、最直接的反映。
一篇新闻作品,从采集、制作到面向社会公开传播,是一个复杂的系统工程。
客观事物的多样性,报道者的立场观点、认识水平、价值取向、评价标准,无一不对新闻作品产生这样或那样的影响。
因此,研究新闻作品必须要有正确的指导思想,这是新闻作品研究的一项重要的基本原则。
分析新闻作品为什么要坚持正确的舆论导向?答:新闻作品是纷纭复杂、变化万千的客观事物的反映。
新闻作品的作者的立场观点不同,对客观事物的认识和把握程度不同,对事物就有不同的选择。
即使对同一件新闻事件、新闻人物,往往也会表现出不同的态度,给予不同的评价,得出不同的结论,采取不同的表现手法,写出社会效果截然不同的新闻作品。
所以,在研究评析新闻作品时,首先要从政治上对它作出准确的分析判断,坚持正确的舆论导向。
新闻的真实性包括哪些内容?答:新闻的真实性包含以下三个方面:新闻中的具体事实必须真实,完全符合客观事实,包括构成新闻的诸要素,引用的资料等。
新闻中概况的事实必须准确,不能夸大缩小,以点代面,以偏概全,要实事求是地概况事实全貌,完全同实际一致;不仅要确保具体事实本身的准确无误,还要求在总体上和相互联系上也符合客观实际,也就是说,不仅要注意具体事实的真实准确,还要注意从总体上、本质上以及发展趋势上把握事物的真实性。
分析新闻作品为什么要了解和把握新闻作品产生的时代背景?答:研究新闻作品,只有尽可能的把它放在广阔的时代背景下分析、比较、衡量,才能做到既有点上的了解,又有面上的把握。
新闻是时代的产物,与它所产生的时代有最直接、最密切的联系。
优秀的新闻作品,大都在不同程度上,从不同角度、不同方面记录了它所产生的那个时代的生活和斗争。
每个时代所产生的无数新闻作品,犹如一面镜子,折射出那个时代的人世百态,展现出那个时代的社会风情。
所以,了解和把握新闻作品所产生的时代,对我们的研究新闻作品是大有裨益的。
《中外新闻作品研究》试题展开全文2018年4月高等教育自学考试《中外新闻作品研究》试题课程代码:00661一、单项选择题1.对我国通讯文体作出了开拓性贡献,正式奠定了通讯文体在报纸上的地位的著名记者是A.刘少少 B.徐铸成C.黄远生 D.邵飘萍2.下列新闻作品中,属于郭超人的代表作品是A.《英雄登上地球之巅》 B.《华美窗帷的后面》C.《为了六十一个阶级弟兄》 D.《谁是最可爱的人》3.以简洁的文字、简明扼要的方式及时报道新闻事实的新闻文体是A.消息 B.解释性报道C.评论 D.深度报道4.《人人要学会·写新闻》一文的作者是A.胡乔木 B.陆定一C.郭超人 D.范长江5.常用来对新闻报道中的新闻事实或人物的有关背景材料进行介绍和解说的表现手法是A.叙述 B.议论 C.描写 D.说明6.下列关于新闻重要性的表述,错误的是A.新闻的重要性,是由它所蕴含的意义决定的,不单纯取决于题材的大小B.重要性是新闻价值中的一个可变因素C.考察新闻的重要性时,出发点应该是报道者对该事件的理解和评价D.由于新闻对人们的工作、生活和思想所产生的直接或间接影响不同,作用不同,因此会导致人们对新闻重要性在认识上的差异7.关于退缓式导语的说法,下列表述正确的是A.它是第一代导语 B.它是第二代导语C.它出现于19世纪中期 D.它出现于20世纪70年代以后8.《祁连山北的旅行》一文的作者是A.范长江 B.邹韬奋 C.邵飘萍 D.埃德加·斯诺9.下列关于西方新闻文体中的“特稿”,表述不当的是A.特稿是西方新闻写作中的一种特殊文体B.特稿的主要作用在于迅速、简明地报道最新事实C.特稿是以形象生动的手法,将新闻事件、人物、场景、气氛等具体、生动地再现出来的报道形式D.在广义上,西方的特稿包括除消息、评论外的所有新闻文体10.新闻价值要素中的接近性,是指A.报道刊发的时间要最大限度地接近于新闻事实发生的时间B.报道者在采访过程中要与采访对象尽可能在心理上接近,以更好地了解采访对象C.新闻事实与受众在地理上或心理上的距离越接近,新闻价值越大D.新闻报道的主题要和通过采访收集的事实材料贴近11.“美、日汽车贸易高级谈判今晚在日内瓦以坎特向桥本赠送一把竹刀的戏剧性场面开始。
全国2002年4月高等教育自学考试中外新闻作品研究试题课程代码:00661第一部分选择题一、单项选择题(本大题共20小题,每小题1分,共20分)在每小题列出的四个选项中只有一个选项是符合题目要求的,请将正确选项前的字母填在题后的括号内。
1.《别了,“不列颠尼亚”》的报道内容所反映的年代是( )A. 1945年B. 1966年C. 1997年D. 1949年2.《京郊出现“科学热”》中所报道的主要人物是一位( )A.农民B.农业教育工作者C.农村干部D.农村基层科技人员3.“它的美是水和桥构成的”是一篇新闻作品的开头部分提到的。
这篇新闻作品是( )A.《水面下的桥梁》B.《枫桥兴会扶桑客,子夜钟鸣百又八》C.《水城威尼斯》D.《滦河水向天津奔来》4.《从邮局看变化》的报道内容所涉及的城市是( )A.呼和浩特B.乌鲁木齐C.拉萨D.银川5.《日本签字投降》的作者,在采写此稿时所运用的主要采访方式是( )A.个别访问B.向当事人提问C.现场观察D.电话采访6.《运载火箭飞越万里长空》中的第三篇短新闻,主要报道的是( )A.火箭发射时的情景B.打捞仪器仓的情景C.火箭准确落入预定海域的情景D.火箭沿着预定轨道飞行的情景7.《“飞天”凌空》中的主人公是( )A.空军飞行员B.民航飞机驾驶员C.跳水运动员D.工艺美术工作者8.消息《大平夫人看望“欢欢”,“长得多么可爱啊!”》一文中对熊猫的描写采用了( )A.象征性手法B.拟人化手法C.比喻手法D.夸张手法9.下列新闻作品中,表现邓拓、丁一岚的文字缘、革命情的作品是( )A.《相思正是吐黄时》B.《写在绢帕上的诗》C.《一篇没有写完的报道》D.《依依惜别的深情》10.播发《周恩来总理逝世北京沉浸在悲痛之中》的通讯社是( )A.法新社B.美联社C.共同社D.路透社11.“38×365=?”这一算式,反映了张先生对家乡的刻骨铭心的思念之情,它出自( )A.《祁连山北的旅行》B.《相思正是吐黄时》C.《夜宿车马店》D.《华阳礁上补给忙》12.“报纸的主角”通常指( )A.言论B.消息C.图片D.版面13.成功运用对比手法深化主题的消息是( )A.《醒来,铜陵!》B.《从邮局看变化》C.《大老齐成了“香饽饽”》D.《菜价追踪》14.“抢鸭这一民间传统项目,惊险而又富有浪漫色彩……”这一段文字,出自通讯( )A.《水城威尼斯》B.《“妈妈教我放鸭子”》C.《小城风光更迷人》D.《水面下的桥梁》15.反映在多种经营中如何保持自然生态平衡问题的工作通讯是( )A.《学习南京市绿化经验要注意三点不足之处》B.《滦河水向天津奔来》C.《并非鱼草之争》D.《小城风光更迷人》16.新闻《奥斯威辛没有新闻可写》中的奥斯威辛集中营,是纳粹德国的一个大屠场。
这个集中营设在( )A.波兰B.奥地利C.德国D.捷克17.人物专访《英迪拉·甘地》一文中的主人公英迪拉·甘地夫人,是一位曾任国家总理的政坛名人。
这个国家是( )A.巴基斯坦B.印度C.斯里兰卡D.尼泊尔18.如实地陈述客观事实,通过事实表达作者意见观点的新闻写作方法叫( )A.白描B.缘物寄情C.议论D.用事实说话年,我国新闻媒体大力宣传的改革开放伟大时代的领导干部楷模是( )A.蒋筑英B.孔繁森C.邓稼先D.徐虎20.以事实的重要程度或受众关注程度依次递减的顺序,先主后次地安排新闻事实的结构模式叫( )A.金字塔式结构B.倒金字塔式结构C.纵式结构D.平行式结构二、多项选择题(本大题共5小题,每小题2分,共10分)在每小题列出的五个选项中有二至五个选项是符合题目要求的,请将正确选项前的字母填在题后的括号内。
多选、少选、错选均无分。
21.下列新闻作品中,写外国题材的有( )A.《别了,“不列颠尼亚”》B.《水面下的桥梁》C.《世界最佳急诊室》D.《华美窗帷的后面》E.《阿西、亚妮当众挥毫妙趣横生》22.有的新闻作品为了叙述节奏的需要,常常运用双线式布局方法来安排结构。
下列属于双线式结构的新闻作品是( )A.《美国宇航员登上月球》B.《世界最佳急诊室》C.《断电使纽约陷入一片黑暗》D.《圣海伦斯火山突然爆发》E.《奥斯威辛没有新闻可写》23.为了增强新闻作品的表现力和吸引力,有的消息也运用白描的手法,使得消息有形象感。
下列作品中有形象感的是( )A.《我三十万大军胜利南渡长江》B.《别了,“不列颠尼亚”》C.《日本签字投降》D.《一本充满自我批评精神的新书》E.《陕北有煤海》24.下列新闻作品中属于军事报道的是( )A.《桌上的表》B.《运载火箭飞越万里长空》C.《核弹元勋的“三子”》D.《英雄登上地球之巅》E.《中原我军占领南阳》25.新闻作品常见的表现手法有( )A.描写B.抒情C.叙述D.说明E.议论第二部分非选择题三、简答题(本大题共3小题,每小题8分,共24分)26.简析《从邮局看变化》一文以小见大的写作特色。
27.《鄱阳湖出现世界上最大的白鹤群》一文中有大量的数字。
简析数字在本文中的作用。
28.新闻的真实性,主要包含哪几方面的要求?四、论述题(本大题共2小题,每小题13分,共26分)29.结合实际论述新闻作品研究者应具有的专业素养。
30.联系具体作品,分析外国新闻作品的主要写作特点。
五、分析题(本大题共20分)31.分析《夜宿车马店》的写作特色。
答题要求:论点明确,虚实结合,条理清晰,文字简洁,写成不少于600字的评析文章,自拟标题。
夜宿车马店刘云山内蒙古自治区土默特右旗今年获得历史上最好的收成,粮食总产亿多万斤,比去年增长二成;油料总产4000多万斤,比去年增长百分之七十多。
全旗350多个穷队,今年面貌都有很大变化。
农村的繁荣,给集镇也带来了兴旺。
不久前的一个晚上,记者来到这个旗萨拉齐古镇的车马店投宿,生动地感受到了社员们丰收的喜悦。
记者在暮色苍茫中来到车马店的时候,老远就听到里面传出庄户人爽朗的笑声和牲口的叫唤声。
进店一看,宽敞的院子被进城来卖粮卖油的车辆挤得水泄不通。
店堂里灯火通明,满屋子的人拉呱得挺热火。
车马店的老炊事员周二旦一边飞动着菜刀,一边乐呵呵地说:“俺在店里干了十多年,天天跟庄户人打交道。
过去庄户人眉头上挽着疙瘩,如今,个个膘得脸上放光。
那些年住店的,多数人拿的是红(高粱)黄(玉米)面窝头,舀两碗开水就着吃;现在可不一般了,拿着白面馒头还嫌不顺口,还要到街上买块豆腐割斤肉,打二两白干,人家就图那个美气哩!”“那算啥美气!”坐在菜案旁的一位叫贾满贵的瘦高个老汉有点不服气地说,“上一次进城来卖公粮,俺把儿媳妇、小孙孙、老姑娘一齐拉了来,饭馆里的烧麦、馅饼、锅魁,娃娃们想吃的都尝遍了。
服务员一算帐,俺一次掏给他十几块。
俺今年一家打了1万斤粮食,8000斤油料,光卖给国家的粮食油料就是1万斤,进钱3500块,那场面才叫美气哩!”“贾大个子,如今你肚圆了,兜鼓了,可前几年记得你进城拉返销粮时,在店里光吃点窝点。
”车马店服务员丁大叔“揭底”了。
这时,来自黄河边上十六股村的青年后生高兴宽接上话茬:“过去队里年年不分红。
有次俺爹进城,说要领俺去开开眼。
到了街里,一不敢进商店,二不敢进饭馆,兜里空空,怕看了眼馋。
这回俺进城,一次就卖了3000多斤油料。
”说到这里,高兴宽拍拍自己鼓囊囊的上衣口袋。
“小伙子买啥好东西了,叫众人看看。
”不知谁这么说。
高兴宽倒实在。
他打开一个大大的包袱,里边全是衣服,有媳妇的,有妹妹的,有老父亲老母亲的,什么涤纶、涤卡、弹力呢,都是时兴货。
青年后生说他还打算买台切面机,给村里人加工切面,让庄户人也能吃上城里人吃的饭。
满屋子的人好象都是老熟人,越谈越起劲,越拉越高兴。
车马店的火炕似乎也烧得分外热,更显得店堂里温暖如春。
(新华社呼和浩特1981年11月30日电)全国2002年4月高等教育自学考试中外新闻作品研究试题参考答案课程代码:00661一、单项选择题(本大题共20小题,每小题1分,共20分)二、多项选择题(本大题共5小题,每小题2分,共10分)三、简答题(本大题共3小题,每小题8分,共24分)26.这是一篇反映新成就、新变化的动态消息。
记者选取邮局这个特殊窗口,抓住内地往新疆寄食品包裹大量减少这个事实,反映了新疆同全国各地一样发生的可喜变化,视角独特,构思巧妙,小中见大,小窗口反映了大主题。
27.(1)运用数字,具体说明“最大”,突出其新闻价值。
(2)文中数字,具有实证性,使消息更具可信性、权威性。
(3)通过白鹤数量不断增加的一组数字,反映了当地各级党组织、政府和人民群众对保护自然生态环境的关心、重视。
28.真实性包含三方面的要求:(1)具体事实必须完全真实,完全符合客观实际。
(2)概括事实必须准确。
(3)注意在总体上本质上以及发展趋势上把握事物的真实性。
四、论述题(本大题共2小题,每小题13分,共26分)29.新闻作品研究者应具有较高的专业素养:(1)熟悉新闻学基础理论;(2)熟悉和掌握新闻采写业务知识,并力求获得一定的新闻采写实际体验;(3)较强的新闻敏感;(4)掌握分析比较的科学方法;(5)具有扎实的语言文字功底。
30.分析外国新闻作品的主要写作特点:(1)注重报道的接近性;(2)重视使用背景材料;(3)注重现场和可读性;(4)注重进行式报道;(5)语言简洁明快等。
五、分析题(本大题共20分)31.(1)宏观着眼,微观落笔。
(2)构思巧妙,主题突出。
(3)语言生动,特色鲜明。
(4)选材典型,以一当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