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中数学数学归纳法(1)苏教版选修2-2
- 格式:doc
- 大小:94.00 KB
- 文档页数:3
数学归纳法(1)苏州市第三中学 夏正华教学目标:1理解数学归纳法的概念,掌握数学归纳法的证明步骤.2通过数学归纳法的学习,体会用不完全归纳法发现规律,用数学归纳法证明规律的途径.掌握从特殊到一般是应用的一种主要思想方法.教学重点:掌握数学归纳法的原理及证明问题的方法.教学难点:能用数学归纳法证明一些简单的数学命题.活动一:情境引入,给出定义和操作步骤一、情景引入:老师:前面我们用归纳法得到许多结论,如等差数列{n a }的通项公式1(1)n a a n d =+-;自然数平方和公式2222(1)(21)1236n n n n ++++++=这些命题都与自然数有关,自然数有无限个,我们无法对所有的自然数逐一验证,那么问题:能否依据归纳法的特征来证明这些与自然数有关的命题呢?我们今天一起来研究这个内容老师:大家用归纳法来求一个数列的通项公式问题:已知数列{n a },1a =1,且11n n na a a +=+(n =1,2,3…),计算2a ,3a ,4a ,猜想n a 学生:212a =,313a =,414a =,1n a n= 老师:我们用3次计算猜出了通项公式,后面的没有验证怎么能够保证通项公式一定正确呢?这里用了不完全归纳,由有限项归纳出无限项,这未必可靠,如何解决这个问题呢?我们不能用前面学习过的完全归纳法来解决,我们生命是有限的。
问题:能否寻找到一种方法,通过有限步骤的推理,替代无限的逐个验证呢?老师:我们一起来回顾找到通项公式的过程12a a ⎛⎫ ⎪⇓ ⎪ ⎪⎝⎭23a a ⎛⎫ ⎪⇓ ⎪ ⎪⎝⎭34a a ⎛⎫ ⎪⇓ ⎪ ⎪⎝⎭… 老师:不想一直写下去。
观察推理结构特征,能否得出一般的推理形式呢?学生:若能由1k a k =推出111k a k +=+即可 老师:这样就解决了无穷的问题老师:大家说对吗?很多学生有疑惑,没关系。
刚才从数的角度理解有困难,找形来帮忙把。
游戏:播放多米诺骨牌视频播放视频:多米诺骨牌(正常)问题:同学们眼神都很惊诧,你在惊诧什么呢?学生:第一块骨牌倒下后,其它的都倒下了。
高中选修2-2 2.3《数学归纳法》教学设计一、教材分析数学归纳法是一种重要的数学证明方法, 在高中数学内容中占有重要的地位, 其中体现的数学思想方法对学生进一步学习数学、领悟数学思想至关重要.数学归纳法的证明过程中展现的推理和逻辑思维让学生体会到数学的严谨和规范.学习数学归纳法后学生对等差等比数列、数列求和、二项式定理、整除问题等问题的解决有了新的方法.首先, 我们需要初步掌握了由有限多个特殊事例得出一般结论的推理方法, 即不完全归纳法, 这是研究数学问题, 猜想或发现数学规律的重要手段.但是, 由有限多个特殊事例得出的结论不一定正确, 这种推理方法不能作为一种论证方法.因此, 在不完全归纳法的基础上, 必须进一步学习严谨的科学的论证方法——数学归纳法, 这是促进思维从有限性发展到无限性的一个重要环节, 掌握数学归纳法的证明过程是培养严密的推理能力、训练抽象思维能力、体验数学内在美的好素材.二、教学目标1. 知识目标(1)了解由有限多个特殊事例得出的一般结论不一定正确, 初步理解数学归纳法原理.(2)能以递推思想为指导, 理解数学归纳法证明数学命题的两个步骤一个结论.(3)初步会用数学归纳法证明一些与正整数相关的简单的恒等式.2.能力目标(1)通过对数学归纳法的学习, 使学生初步掌握观察、归纳、猜想、分析能力和严密的逻辑推理能力.(2)进一步发展学生的抽象思维能力和创新能力, 让学生经历知识的构建过程, 体会类比的数学思想.(3)在学习中培养学生大胆猜想, 小心求证的辨证思维素质以及发现问题、提出问题的意识和数学交流的能力.3.情感目标(1)通过对数学归纳法原理的探究, 亲历知识的构建过程, 领悟其中所蕴含的数学思想和辨正唯物主义观点.(2)体验探索中挫折的艰辛和成功的快乐, 感悟数学的内在美, 激发学生学习热情, 使学生喜欢数学.(3)学生通过置疑与探究, 初步形成正确的数学观, 创新意识和严谨的科学精神.三、教学重点与难点1. 教学重点借助具体实例了解数学归纳法的基本思想, 掌握它的基本步骤, 运用它证明一些与正整数有关的简单恒等式, 特别要注意递推步骤中归纳假设的运用和恒等变换的运用.2. 教学难点(1 如何理解数学归纳法证题的严密性和有效性.(2)递推步骤中如何利用归纳假设, 即如何利用假设证明当时结论正确.四、教学方法本节课采用类比启发探究式教学方法, 以学生及其发展为本, 一切从学生出发.在教师组织启发下, 通过创设问题情境, 激发学习欲望.师生之间、学生之间共同探究多米诺骨牌倒下的原理, 并类比多米诺骨牌倒下的原理, 探究数学归纳法的原理、步骤;培养学生归纳、类比推理的能力, 进而应用数学归纳法, 证明一些与正整数有关的简单数学命题;提高学生的应用能力, 分析问题、解决问题的能力.既强调独立思考, 又提倡团结合作;既重视教师的组织引导, 又强调学生的主体性、主动性、平等性、交流性、开放性和合作性.五、教学过程(一)创设情境, 提出问题情景一: 明朝刘元卿编的《应谐录》中有一个笑话: 财主的儿子学写字.这则笑话中财主的儿子得出“四就是四横、五就是五横……”的结论, 用的就是“归纳法”, 不过, 这个归纳推出的结论显然是错误的.情境二:平面内三角形内角和是, 四边形内角和是, 五边形内角和是, 于是得出:凸边形内角和是 .情境三: 数列的通项公式为可以求得于是猜想出数列的通项公式为.情景四:粉笔盒中有10支白色粉笔, 怎么证明它们是白色的呢?结论: 情景一到情景三都是由殊事例得出的一般性结论, 即不完全归纳法不一定正确.因此,它不能作为一种论证方法, 情景四是完全归纳法, 结论可靠但要一一核对,工作量大.提出问题: 如何寻找一个科学有效的方法证明结论的正确性呢?我们本节课要学习的数学归纳法就是解决这一问题的方法之一.(二)实验演示, 探索解决问题的方法① 1. 几何画板演示动画多米诺骨牌游戏, 师生共同探讨: 要让这些骨牌全部倒②下, 必须具备哪些条件呢③第一块骨牌必须倒下.两块连续的骨牌, 当前一块倒下一定导致后一块倒下.可以看出, 条件②事实上给出了一个递推关系: 当第块倒下时, 相邻的第块也倒下.这样, 只要第1块倒下, 其他所有的就能够相继倒下.无论多少块, 只要①②成立, 那么所有的骨牌一定可以全部倒下.演示小节: 数学归纳法原理就如同多米诺骨牌一样.2. 数学归纳法原理证明一个与正整数 有关的命题, 可按下列步骤进行:(1) (归纳奠基) 当n 取第一个值0n (*0n ∈)时命题成立;(2) (归纳递推)假设当 时命题成立, 证明当 时命题也成立.只要完成这两个步骤, 就可以断定命题对从 开始的所有正整数 都成立. 上述证明方法称为数学归纳法.主要有两个步骤、一个结论: 其中第一步是递推的基础, 解决了特殊性;第二步是递推的依据, 解决了从有限到无限的过渡.这两步缺一不可.只有第一步, 属不完全归纳法;只有第二步, 假设就失去了基础.(注:数学归纳法是证明与自然数有关的数学命题的重要方法.在用数学归纳法证题时注意以下三句话“递推基础不可少, 归纳假设要用到, 结论写明莫忘掉.”)(三)迁移应用, 理解升华例1 用数学归纳法证明:如果 是一个等差数列, 那么 对于一切 都成立.证明: (1)当1n = 时,左边1,a = 右边()1111,a d a =+-=结论成立(2)假设当 时结论成立, 即则当1n k =+ 1k k a a d +=+ ()11a k d d =+-+ ()1[11]a k d =++-当 时, 结论也成立.由(1)和(2)知,等式对于任何*n ∈都成立.例2 已知数列{}n a 其通项公式为21,n a n =-试猜想该数列的前n 项和公式,n S 并用数学归纳法证明你的结论. 用假设凑结论解: (1)323459S S a =+=+= 4349716S S a =+=+=(2) 猜想2,n S n =问题转化为证明213521.n n ++++-=证明:(1) 当1n =时,左边=1,右边=1,等式是成立的.(2) 假设当 时等式成立, 即有()213521k k ++++-= 则当1n k =+,有()()()()22213521[211][211]211k k k k k k k ++++-++-=++-=++=+因此, 当 时, 等式也成立由(1)和(2)知,等式对于任何*n ∈都成立.(四)反馈练习, 巩固提高课堂练习:课本第95页练习1, 2(五)课堂小结: 让学生归纳本节课所学内容, 不足的老师补充.1.归纳法是一种由特殊到一般的推理方法2.数学归纳法作为一种证明方法,它的基本思想是递推思想,证明程序为,两 个步骤一个结论.3数学归纳法的科学性: 基础正确, 可传递.用有限的步骤证明无限的结论.(六)布置作业课本第96页习题 2.3 A 组1.2.。
§2.3 数学归纳法课时目标 1.了解数学归纳法的原理.2.能用数学归纳法证明一些简单的数学命题.3.掌握数学归纳法的实质及与归纳,猜想的关系.4.能运用数学归纳法解决实际问题.1.数学归纳法公理对于某些________________的数学命题,可以用数学归纳法证明. 2.证明步骤对于某些与正整数有关的数学命题,如果(1)当n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结论正确.(2)假设当__________________时结论正确,证明当__________时结论也正确. 那么,命题对于从n 0开始的所有正整数n 都成立.一、填空题1.用数学归纳法证明1+a +a 2+…+a n +1=1-a n +21-a(a ≠1,n ∈N *),在验证n =1时,等号左边的项是__________.2.用数学归纳法证明“2n >n 2+1对于n ≥n 0的自然数n 都成立”时,第一步证明中的起始值n 0应取______.3.已知f (n )=1+12+13+…+1n (n ∈N *),证明不等式f (2n )>n 2时,f (2k +1)比f (2k )多了____项.4.设f (n )=1n +1+1n +2+1n +3+…+12n (n ∈N *),那么f (n +1)-f (n )=______________.5.用数学归纳法证明“(n +1)(n +2)·…·(n +n )=2n ·1·3·…·(2n -1)”,从“n =k 到n =k+1”左端需增乘的代数式为__________.6.用数学归纳法证明:1+2+3+…+n 2=n 4+n 22时,则n =k +1时的左端应在n =k 时的左端加上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7.用数学归纳法证明:1+2+22+…+2n -1=2n -1 (n ∈N *)的过程如下: (1)当n =1时,左边=1,右边=21-1=1,等式成立.(2)假设当n =k 时等式成立,即1+2+22+…+2k -1=2k -1,则当n =k +1时,1+2+22+…+2k -1+2k =1-2k +11-2=2k +1-1.所以当n =k +1时等式也成立.由此可知对于任何n ∈N *,等式都成立.上述证明的错误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8.已知数列{a n }的前n 项和为S n ,且a 1=1,S n =n 2a n (n ∈N *).依次计算出S 1,S 2,S 3,S 4后,可猜想S n 的表达式为________________.二、解答题9.试比较2n +2与n 2的大小(n ∈N *),并用数学归纳法证明你的结论.10.在数列{a n }中,a 1=12,a n +1=a n2a n +1(n =1,2,3,…).(1)求a 2,a 3;(2)猜想数列{a n }的通项公式,并用数学归纳法证明你的结论.能力提升11.已知f (n )=(2n +7)·3n +9,存在正整数m ,使得对任意n ∈N *都能使m 整除f (n ),则最大的m 的值为多少?并证明之.12.等比数列{a n }的前n 项和为S n ,已知对任意的n ∈N *,点(n ,S n )均在函数y =b x +r (b >0且b ≠1,b ,r 均为常数)的图象上.(1)求r 的值;(2)当b =2时,记b n =2(log 2a n +1)(n ∈N *),证明:对任意的n ∈N *,不等式b 1+1b 1·b 2+1b 2·…·b n +1b n>n +1成立.1.数学归纳法在证明与正整数n 有关的等式、不等式、整除问题及数列问题中有广泛的应用.2.在证明n =k +1时的命题中,怎样变形使之出现n =k 时的命题的形式是解决问题的关键,要找清n =k +1时式子结构或几何量的改变.答 案知识梳理1.与正整数有关2.(1)取第一个值n 0(例如n 0=1,2等)时 (2)n =k (k ∈N *,且k ≥n 0) n =k +1 作业设计 1.1+a +a 2解析 当n =1时,a n +1=a 2. ∴等号左边的项是1+a +a 2. 2.5解析 当n 取1、2、3、4时2n >n 2+1不成立,当n =5时,25=32>52+1=26,第一个能使2n >n 2+1的n 值为5.3.2k解析 观察f (n )的表达式可知,右端分母是连续的正整数,f (2k )=1+12+…+12k ,而f (2k +1)=1+12+…+12k +12k +1+12k +2+…+12k +2k .因此f (2k +1)比f (2k )多了2k 项.4.12n +1-12n +25.2(2k +1)6.(k 2+1)+(k 2+2)+…+(k +1)27.没有用到归纳假设,不是数学归纳法8.S n =2nn +1解析 S 1=1,S 2=43,S 3=32=64,S 4=85,猜想S n =2nn +1.9.证明 当n =1时,21+2=4>n 2=1, 当n =2时,22+2=6>n 2=4,当n =3时,23+2=10>n 2=9, 当n =4时,24+2=18>n 2=16, 由此可以猜想, 2n +2>n 2 (n ∈N *)成立. 下面用数学归纳法证明:①当n =1时,左边=21+2=4,右边=1, 所以左边>右边,所以原不等式成立. 当n =2时,左边=22+2=6, 右边=22=4,所以左边>右边;当n =3时,左边=23+2=10,右边=32=9,所以左边>右边. ②假设n =k 时(k ≥3且k ∈N *)时,不等式成立, 即2k +2>k 2,那么n =k +1时, 2k +1+2=2·2k +2=2(2k +2)-2>2k 2-2. 要证当n =k +1时结论成立, 只需证2k 2-2≥(k +1)2, 即证k 2-2k -3≥0, 即证(k +1)(k -3)≥0. 又∵k +1>0,k -3≥0, ∴(k +1)(k -3)≥0.所以当n =k +1时,结论成立.由①②可知,n ∈N *,2n +2>n 2.10.解 (1)a 2=a 12a 1+1=122×12+1=14,a 3=a 22a 2+1=142×14+1=16.(2)猜想a n =12n ,下面用数学归纳法证明此结论正确.证明:①当n =1时,结论显然成立.②假设当n =k (k ∈N *)时,结论成立,即a k =12k,那么a k +1=a k2a k +1=12k 2×12k+1=12k +2=12(k +1). 也就是说,当n =k +1时结论成立.根据①②可知,结论对任意正整数n 都成立,即a n =12n.11.解 ∵f (1)=36,f (2)=108=3×36, f (3)=360=10×36,∴f (1),f (2),f (3)能被36整除,猜想f (n )能被36整除.证明:n =1,2时,由上得证,假设n =k (k ∈N *,k ≥2)时,f (k )=(2k +7)·3k +9能被36整除,则n =k +1时,f (k +1)-f (k )=(2k +9)·3k +1-(2k +7)·3k =(6k +27)·3k -(2k +7)·3k=(4k +20)·3k =36(k +5)·3k -2(k ≥2). ∴f (k +1)能被36整除.因此,对任意n ∈N *,f (n )都能被36整除. 又∵f (1)不能被大于36的数整除, ∴所求最大的m 值等于36. 12.(1)解 由题意:S n =b n +r , 当n ≥2时,S n -1=b n -1+r . 所以a n =S n -S n -1=b n -1(b -1), 由于b >0且b ≠1,所以n ≥2时,{a n }是以b 为公比的等比数列. 又a 1=b +r ,a 2=b (b -1), a 2a 1=b ,即b (b -1)b +r =b ,解得r =-1. (2)证明 当b =2时,由(1)知a n =2n -1, 因此b n =2n (n ∈N *),所证不等式为2+12·4+14·…·2n +12n>n +1.①当n =1时,左式=32,右式= 2.左式>右式,所以结论成立, ②假设n =k (k ∈N *)时结论成立, 即2+12·4+14·…·2k +12k>k +1,则当n =k +1时, 2+12·4+14·…2k +12k ·2k +32(k +1) >k +1·2k +32(k +1)=2k +32k +1.要证当n =k +1时结论成立, 只需证2k +32k +1≥k +2,即证2k +32≥(k +1)(k +2),由基本不等式2k +32=(k +1)+(k +2)2≥(k +1)(k +2)成立, 故2k +32k +1≥k +2成立,所以当n =k +1时,结论成立.由①②可知,n ∈N *时,不等式b 1+1b 1·b 2+1b 2·…·b n +1b n >n +1成立.。
2.3《数学归纳法》导学案(2)学习目标1.了解归纳法的意义,培养学生观察、归纳、发现的能力;2.了解数学归纳法的原理,能以递推思想作指导,理解数学归纳法的操作步骤;3.抽象思维和概括能力进一步得到提高。
学习重点、难点重点:借助具体实例了解数学归纳的基本思想,掌握它的基本步骤,运用它证明一些与正整数n (n 取无限多个值)有关的数学命题。
难点:1、学生不易理解数学归纳的思想实质,具体表现在不了解第二个步骤的作用,不易根据归纳假设作出证明;2、运用数学归纳法时,在“归纳递推”的步骤中发现具体问题的递推关系。
学习过程一、复习回顾一般地,证明一个与正整数n 有关的命题,可按下列步骤进行:(1) (归纳奠基)证明当n 取第一个值*00()n n N ∈时命题成立;(2) (归纳递推)假设*0(,)n k k n k N =≥∈时命题成立,证明当1n k =+时命题也成立 。
--------------数学归纳法二、例题剖析:例题1、用数学归纳法证明:3n 5()n n N ++∈能被6整除证明:特别提示:数学归纳法证题的关键是“一凑假设,二凑结论”,在证题的过程中,归纳推理一定要起到条件的作用,即证明n=k+1成立时必须用到归纳递推这一条件。
例2 已知数列 1111,,,,,1×44×77×10(3n -2)(3n +1)计算1234S ,S ,S ,S ,根据计算的结果,猜想n S 的表达式,并用数学归纳法进行证明。
解:例3、是否存在常数a b 、,使得等式222212n 1335(2n-1)(21)2an n n bn ++++=⋅⋅⋅++对一切正整数n 都成立,并证明你的结论。
点拨:对这种类型的题目,一般先利用n 的特殊值,探求出待定系数,然后用数学归纳法证明它对一切正整数n 都成立。
解:例4 比较2n与n2 (n∈N*)的大小三、课堂练习:练习1、用数学归纳法证明:1+2+22+…+2n-1=2n-1 (n∈N*)练习2.下面是某同学用数学归纳法证明命题1111223(1)1nn n n+++=•••++的过程。
2.3 数学归纳法知识梳理一般地,对于某些与正整数有关的数学命题,用数学归纳法证明分两步:(1)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2)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知识导学与自然数n 有关的命题,我们无法对所有的自然数逐一验证,可用数学归纳法证明,对于数学归纳法要求的两步缺一不可,第一步是基础,第二步是循环递增,直至无穷,学习时要正确理解,特别是在前步的基础上,下一步如何成立,是不是证明了这两步就对所有的自然数都成立?结合例子来理解.疑难突破为什么证明(1)(2)两步就能说明对于所有的n≥n 0都成立呢?剖析:这是因为第一步首先验证了n 取第一个值n 0,这样假设就有了存在的基础,至少k=n 0成立,根据假设和合情推理,证明n=k+1时也成立,这实质上是证明了一种循环,如验证了n 0=1成立,又证明了n=k+1成立,这就一定有n=2时成立,n=2成立,则n=3成立,n=3成立,则n=4也成立,如此反复,以至无穷,对所有n≥n 0的整数就都成立了.数学归纳法用两步就可以巧妙地解决了无限问题,这就是数学方法的神奇.数学归纳法这两步缺一不可,只完成步骤(1)而缺少步骤(2),就作出判断得出不正确的结论,因为单靠步骤(1)无法递推下去,即n 取n 0以后的数时命题是否正确,我们无法判定,同样,只有步骤(2)而缺少步骤(1),也可能得出不正确的结论,缺少步骤(1)这个基础,假设就失去了成立的前提,步骤(2)也就没有意义了.用数学归纳法证明有关问题的关键,在于第二步,即n=k+1时成立是利用假设n=k 时成立,根据有关的定理、定义、公式、性质等数学结论,推证出n=k+1时成立,而不是直接代入,否则n=k+1时也成假设了,命题并没有得到证明.典题精讲【例1】 证明12-22+32-42+…+(2n-1)2-(2n)2=-n(2n+1).思路分析:用数学归纳法证明等式时要注意等式两边的项数随n 怎样变化,即由n=k 到n=k+1时,左右两边各增添哪些项.证明:(1)当n=1时,左边=12-22=-3右边=-1×(2×1+1)=-3,∴左边=右边,等式成立.(2)假设当n=k 时等式成立,即12-22+32-42+…+(2k-1)2-(2k)2=-k(2k+1)成立.则当n=k+1时,左边=12-22+32-42+…+(2k-1)2-(2k)2+[2(k+1)-1]2+[2(k+1)]2=-k(2k+1)+(2k+1)2-(2k+2)2=(2k+1)(k+1)-4(k+1)2=(k+1)[2k+1-4(k+1)]=(k+1)(-2k-3)=-(k+1)[2(k+1)+1]=右边,∴当n=k+1时,等式成立.由(1)(2)可知对于任意正整数n ,等式都成立.绿色通道:可用数学归纳法来证明关于自然数n 的恒等式,证明时两步缺一不可,第一步必须验证,证明n=k+1时,必须用假设n=k 成立的结论证明.变式训练:用数学归纳法证明)1(4)22(21861641421+=+++⨯+⨯+⨯n n n n . 证明:(1)当n=1时,左边=81421=⨯,右边=81)11(41=+⨯,左边=右边,等式成立.(2)假设当n=k 时,等式成立,即)22(21861641421+++⨯+⨯+⨯k k =)1(4+k k 成立. 则当n=k+1时,左边=]2)1(2)[1(21)22(21861641421+++++++⨯+⨯+⨯k k k k =)2)(1(4)1()2)(1(41)2(]2)1(2)[1(21)1(42+++=++++=+++++k k k k k k k k k k k =)2(41++k k =右边. ∴当n=k+1时等式成立.由(1)(2)可知等式恒成立.【例2】数列{a n }满足a 1=61,前n 项和S n =2)1(+⨯n n a n . (1)写出a 2、a 3、a 4;(2)猜出a n 的表达式,并用数学归纳法证明.思路分析:研究数列问题,可先由前n 项归纳猜想,再证明.解:(1)令n=2,∵a 1=61,∴S 2=2)12(2+⨯a 2, 即a 1+a 2=3a 2.∴a 2=121. 令n=3,得S 3=2)13(3+⨯a 3,即a 1+a 2+a 3=6a 3,∴a 3=201. 令n=4,得S 4=2)14(4+⨯a 4,即a 1+a 2+a 3+a 4=10a 4,∴a 4=301. (2)猜想a n =)2)(1(1++n n ,下面用数学归纳法给出证明. ①当n=1时,a 1=)21)(11(161++=结论成立. ②假设当n=k 时,结论成立,即a k =)2)(1(1++k k , 则当n=k+1时,S k =2)1(+k k a k =)2(2)2)(1(12)1(+=++•+k k k k k k , S k+1=12)2)(1(+++k a k k , 即S k +a k+1=12)2)(1(+++k a k k .∴112)2)(1()2(2++++=++k k a k k a k k . ∴a k+1=)3)(2(1)2)(3(12)2)(1()2(2++=++=-+++k k k k k k k k k k. ∴当n=k+1时结论成立.由①②可知,对一切n ∈N *都有a n =)2)(1(1++n n 成立. 绿色通道:由递推关系或前n 项和公式求通项可求出前n 项,再归纳猜想,用数学归纳法证明数列的通项公式.变式训练:对于数列{a n },若a n+1=a n 2-na n +1,n ∈N *,当a 1=2时,求a 2、a 3、a 4并猜想a n 的一个通项公式.解:a 2=a 12-1×a 1+1=22-1×2+1=3,a 3=a 22-2×a 2+1=32-2×3+1=4,a 4=a 32-2a 3+1=42-3×4+1=5,猜想a n =n+1(n ∈N *).证明:(1)当n=1时,a 1=1+1=2成立.(2)假设当n=k 时,a k =k+1成立,则当n=k+1时,a k +1=a k 2-ka k +1=(k+1)2-k(k+1)+1=k+2.∴当n=k+1时结论成立.由(1)(2)可知,a n =n+1(n ∈N *)成立.【例3】 试用数学归纳法证明n 3-3n 2+8n-6能被6整除.思路分析:与自然数n 有关的命题都可以用数学归纳法证明.证明:(1)当n=1时,13-3×12+8×1-6=0能被6整除.(2)假设当n=k 时结论正确,即k 3-3k 2+8k-6能被6整除,则当n=k+1时,(k+1)3-3(k+1)2+8(k+1)-6=(k 3-3k 2+8k-6)+3k(k+1)+6.∵3k(k+1)和6都能被6整除,∴当n=k+1时结论正确.由(1)(2)可知命题成立.绿色通道:用数学归纳法证明整除性问题时,注意构造出归纳假设来,用上假设证明出. 变式训练:求证:n 3+(n+1)3+(n+2)3(n ∈N *)能被9整除.证明:(1)当n=1时,13+(1+1)3+(1+2)3=36能被9整除.(2)假设当n=k 时命题成立,即k 3+(k+1)3+(k+2)3能被9整除,则当n=k+1时,(k+1)3+(k+2)3+(k+3)3 =k 3+(k+1)3+(k+2)3+9k 2+27k+27=[k 3+(k+1)3+(k+2)3]+9[k 2+3k+3]能被9整除.由(1)(2)可知命题成立.问题探究问题:是否存在常数a 、b ,使等式2)12)(12(5323112222++=+-+⨯+⨯bn n an n n n 对于一切n ∈N *都成立.导思:存在性问题先假设存在,然后求出符合条件的量.本题求a 、b 两个量只需两个等式即可,而已知条件是对于一切n ∈N *都成立,即有无数个等式,只需取两特定n 值即可求出.求出得到的a 、b 对于一切n ∈N *是否成立,需用数学归纳法证明.像这种存在性问题可由特殊求出a 、b ,即不完全归纳法得出结论,再用数学归纳法加以证明对所有的n ∈N *都成立.探究:假设存在a 、b 使得等式对一切n ∈N *都成立,则当n=1,n=2时成立,即⎩⎨⎧==⇒⎪⎪⎩⎪⎪⎨⎧++=+++=,4,12224154312131b a b a b a 即有24)12)(12(5323112222++=+-+⨯+⨯n n n n n n . 对n ∈N *是否成立,下面用数学归纳法给出证明:(1)当n=1时,左边=313112=⨯,右边=3121411=+⨯+,等式成立. (2)假设当n=k 时等式成立,即24)12)(12(5323112222++=+-+⨯+⨯k k k k k k ,则当n=k+1时, .2)1(4)1()1(64)2)(1()32(2)2)(12(121)32(2252121)3212(121)32)(12()1(24)32)(12()1()12)(12(53231122222222右边=+++++=+++=+++•++=+++•++=+++•++=++++++=+++++-+⨯+⨯k k k k k k k k k k k k k k k k k k k k k k k k k k k k k k k k k∴当n=k+1时等式成立.根据(1)(2)可知等式对任何n ∈N *都成立.。
2019-2020年苏教版高中数学(选修2-2)2.3《数学归纳法》word教案5篇一、教学目标知识与技能:(1)体会归纳推理这种基本的分析问题法,并把它们用于对问题的发现中去。
(2)明确归纳推理的一般步骤,并把这些方法用于实际问题的解决中去。
过程与方法:(1)通过歌德巴赫猜想引入课题,激发学生的学习积极(2)通过师生合作做实验的过程,让学生体会数学的严谨性;(3)通过生活中的实例,让学生体会归纳推理的思想方法。
情感态度与价值观:正确认识归纳推理在数学中的重要作用,养成从小开始认真观察事物、分析问题、发现事物之间的质的联系的良好个性品质,善于发现问题,探求新知识。
二、教学重点:理解归纳推理的思维过程与一般形式。
三、教学难点:运用归纳推理得到一般性的结论。
四、教学方法与手段:多媒体演示,互动实验。
五、教学过程:情景一:歌德巴赫猜想问题1:同学们,你们有没有听说过一个世纪难题,歌德巴赫猜想,简称“1+1”?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问题2:你们知道这个歌德巴赫猜想的具体内容吗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问题3:你们想不想知道歌德巴赫是怎样提出这个猜想的?1742年,歌德巴赫在教学中发现:4=2+2, 6=3+3, 8=3+5, 10=3+7=5+5, 12=5+7, 14=3+11=7+7, 16=3+13=5+11, 18=5+13=7+11, 20=3+17=7+13, 22=3+19=5+17=11+11,……由此,他猜想:任何大于2的偶数都可以表示为两个素数之和(简称“1+1”),可是他既证明不了这个猜想,也否定不了这个猜想。
于是,歌德巴赫写信给当时的大数学家欧拉。
欧拉在给他的回信中说,他相信这个猜想是正确的,但他不能证明。
叙述如此简单的问题,连欧拉这样首屈一指的数学家都不能证明,这个猜想便引起了许多数学家的注意。
数学归纳法1一、学情分析数学归纳法被安排在高二下学期?普通高中课程标准实验教科书选修2-2?〔苏教版〕第二章第三节,这个阶段的学生思维趋于成熟,能进行抽象的逻辑思维分析。
在知识方面:已经学过高中阶段的大局部的知识板块,具有一定的知识储藏;在能力方面:初高中已经将类比推理渗透到教材的很多章节,学生正在不知不觉地应用着。
二、设计思想本节课主要是利用以前学习过的知识,认识一种思维方法——类比推理。
在整个过程中,学生已经具备独立研究知识的能力,所以在教学中我从学生已学过的数学实例和生活中的实例出发,唤起学生的经验,找到知识的生长点。
三、课程资源在中小学数学教学中,对合情推理的能力培养都有一定的要求。
而且在整个高中教材中有很多章节已经渗透了用类比推理的方式生成新的知识,比方必修2阅读局部增加了“平面几何与立体几何的类比〞,必修5中“等差与等比数列的类比〞等等。
四、教学目标1、理解数学归纳法的概念,掌握数学归纳法的证明步骤。
2、通过数学归纳法的学习,体会用不完全归纳法发现规律,用数学归纳法证明规律的途径.掌握从特殊到一般是应用的一种主要思想方法。
五、教学重点与难点教学重点:掌握数学归纳法的原理及证明问题的方法。
教学难点:能用数学归纳法证明一些简单的与正整数有关的数学命题。
教具准备:多媒体课时安排:1课时〔共三课时〕六、教学过程:〔一〕、问题情境:数列{a n},a1=1,且〔n=1,2,3…〕通过对n=1,2,3,4,前4项的观察,我们可以猜测出其通项公式为,这种方法叫?生答:归纳推理〔从特殊到一般〕归纳法〔归纳推理〕:由一系列有限的特殊事例得出一般结论的推理方法。
问题1:这是一盒白色的粉笔。
完全归纳法:考察全体对象,得到一般结论的推理方法。
〔结论一定可靠,但需逐一核对,实施较难〕问题2:天下乌鸦一般黑。
不完全归纳法:考察局部对象,得到一般结论的推理方法〔结论不一定可靠,但有利于发现问题,形成猜测〕回到刚刚的问题,刚刚得出的猜测属于〔?〕生答:不完全归纳,不一定成立,必须通过严格的证明.怎么证明?思考1:与正整数n有关的数学命题能否通过一一验证的方法来加以证明呢?思考2:如果一个数学命题与正整数n有关,我们能否找到一种既简单又有效的证明方法呢?很多同学小时候都玩过这样的游戏,多米诺骨牌游戏〔多米诺骨牌〔domino〕是一种用木制、骨制或塑料制成的长方形骨牌。
苏教版高中数学数学归纳法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1、数学归纳法的原理及应用.2、数学归纳法的思想实质及在归纳推理中发现具体问题的递推关系.一、数学归纳法:数学归纳法是证明关于正整数n的命题的一种方法,在高等数学中有着重要的用途,因而成为高考的热点之一。
近几年的高考试题,不但要求能用数学归纳法去证明现代的结论,而且加强了对于不完全归纳法应用的考查,既要求归纳发现结论,又要求能证明结论的正确性,因此,初步形成“观察—-归纳—-猜想—-证明”的思维模式,就显得特别重要。
一般地,证明一个与正整数n有关的命题,可按下列步骤进行:(1)(归纳奠基)证明当n取第一个值n = n0时命题成立;(2)(归纳递推)假设n=k()时命题成立,证明当时命题也成立。
只要完成这两个步骤,就可以断定命题对从开始的所有正整数n都成立。
上述证明方法叫做数学归纳法。
数学归纳法是推理逻辑,它的第一步称为奠基步骤,是论证的基础保证,即通过验证落实传递的起点,这个基础必须真实可靠;它的第二步称为递推步骤,是命题具有后继传递性的保证,即只要命题对某个正整数成立,就能保证该命题对后继正整数都成立,两步合在一起为完全归纳步骤,称为数学归纳法,这两步各司其职,缺一不可,特别指出的是,第二步不是判断命题的真伪,而是证明命题是否具有传递性,如果没有第一步,而仅有第二步成立,命题也可能是假命题。
题型一、用数学归纳法证明恒等式例1、例1数学归纳法证明13+23+33+…+n 3=41 n 2(n +1)2 证明:① 当n =1时,左边=13=1,右边=()11114122=+⋅⋅, 故等式成立.② 假设n =k (N ∈k ,且k ≥1)时等式成立。
§2.3 数学归纳法(一)一、基础过关1.一个与正整数n 有关的命题,当n =2时命题成立,且由n =k 时命题成立可以推得n =k+2时命题也成立,则下列说法正确的是________.①该命题对于n >2的自然数n 都成立②该命题对于所有的正偶数都成立③该命题何时成立与k 取值无关2.用数学归纳法证明:1+11+2+11+2+3+…+11+2+3+…+n =2n n +1时,由n =k 到n =k +1左边需要添加的项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3.若f (n )=1+12+13+…+12n +1(n ∈N *),则n =1时f (n )是________. 4.已知f (n )=1n +1n +1+1n +2+…+1n 2,则f (n )共有________项,且f (2)=________. 5.在数列{a n }中,a 1=2,a n +1=a n 3a n +1(n ∈N *),依次计算a 2,a 3,a 4,归纳推测出a n 的通项表达式为________.二、能力提升6.用数学归纳法证明等式(n +1)(n +2)…(n +n )=2n ·1·3·…·(2n -1)(n ∈N *),从k 到k +1左端需要增乘的代数式为________.7.已知f (n )=1n +1+1n +2+…+13n -1(n ∈N *),则f (k +1)-f (k )=________. 8.以下用数学归纳法证明“2+4+…+2n =n 2+n (n ∈N *)”的过程中的错误为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证明:假设当n =k (k ∈N *)时等式成立,即2+4+…+2k =k 2+k ,那么2+4+…+2k +2(k +1)=k 2+k +2(k +1)=(k +1)2+(k +1),即当n =k +1时等式也成立.因此对于任何n ∈N *等式都成立.9.用数学归纳法证明(1-13)(1-14)(1-15)…(1-1n +2)=2n +2(n ∈N *). 10.用数学归纳法证明:12-22+32-42+…+(-1)n -1·n 2=(-1)n -1·n (n +1)2. 11.已知数列{a n }的第一项a 1=5且S n -1=a n (n ≥2,n ∈N *),S n 为数列{a n }的前n 项和.(1)求a 2,a 3,a 4,并由此猜想a n 的表达式;(2)用数学归纳法证明{a n }的通项公式.三、探究与拓展12.是否存在常数a 、b 、c ,使得等式1×22+2×32+3×42+…+n (n +1)2=n (n +1)12(an 2+bn +c )对一切正整数成立?并证明你的结论.答案1.②2.11+2+3+…+k +(k +1)3.1+12+134.n 2-n +1 12+13+145.26n -5 6.2(2k +1)7.13k +13k +1+13k +2-1k +18.缺少步骤归纳奠基9.证明 (1)当n =1时,左边=1-13=23,右边=21+2=23, 等式成立.(2)假设当n =k (k ≥1,k ∈N *)时等式成立,即(1-13)(1-14)(1-15)…(1-1k +2)=2k +2, 当n =k +1时,(1-13)(1-14)(1-15)…(1-1k +2)·(1-1k +3) =2k +2(1-1k +3)=2(k +2)(k +2)(k +3)=2k +3, 所以当n =k +1时等式也成立.由(1)(2)可知,对于任意n ∈N *等式都成立.10.证明 (1)当n =1时,左边=1,右边=(-1)1-1×1×22=1, 结论成立.(2)假设当n =k 时,结论成立.即12-22+32-42+…+(-1)k -1k 2=(-1)k -1·k (k +1)2, 那么当n =k +1时,12-22+32-42+…+(-1)k -1k 2+(-1)k (k +1)2 =(-1)k -1·k (k +1)2+(-1)k (k +1)2 =(-1)k ·(k +1)-k +2k +22=(-1)k ·(k +1)(k +2)2. 即n =k +1时结论也成立.由(1)(2)可知,对一切正整数n 都有此结论成立.11.(1)解 a 2=S 1=a 1=5,a 3=S 2=a 1+a 2=10, a 4=S 3=a 1+a 2+a 3=5+5+10=20,猜想a n =⎩⎪⎨⎪⎧5 (n =1)5×2n -2, (n ≥2,n ∈N *). (2)证明 ①当n =2时,a 2=5×22-2=5,公式成立. ②假设n =k (k ≥2,k ∈N *)时成立,即a k =5×2k -2, 当n =k +1时,由已知条件和假设有a k +1=S k =a 1+a 2+a 3+…+a k=5+5+10+…+5×2k -2.=5+5(1-2k -1)1-2=5×2k -1. 故n =k +1时公式也成立.由①②可知,对n ≥2,n ∈N *,有a n =5×2n -2. 所以数列{a n }的通项公式为 a n =⎩⎪⎨⎪⎧5 (n =1)5×2n -2 (n ≥2,n ∈N *). 12.解 假设存在a 、b 、c 使上式对n ∈N *均成立, 则当n =1,2,3时上式显然也成立, 此时可得⎩⎨⎧1×22=16(a +b +c ),1×22+2×32=12(4a +2b +c ),1×22+2×32+3×42=9a +3b +c ,解此方程组可得a =3,b =11,c =10, 下面用数学归纳法证明等式1×22+2×32+3×42+…+n (n +1)2=n (n +1)12(3n 2+11n +10)对一切正整数均成立.(1)当n =1时,命题显然成立.(2)假设n =k 时,命题成立.即1×22+2×32+3×42+…+k (k +1)2=k (k +1)12(3k 2+11k +10), 则当n =k +1时,有1·22+2·32+…+k (k +1)2+(k +1)(k +2)2 =k (k +1)12(3k 2+11k +10)+(k +1)(k +2)2=k (k +1)12(k +2)(3k +5)+(k +1)(k +2)2 =(k +1)(k +2)12(3k 2+5k +12k +24) =(k +1)(k +2)12[3(k +1)2+11(k +1)+10]. 即当n =k +1时,等式也成立.由(1)(2)可知,对任何正整数n ,等式都成立.。
数学归纳法1、知识与技能(1)了解归纳法,理解数学归纳法的原理与实质,掌握数学归纳法证题的两个步骤。
(2)会证明简单的与正整数有关的命题。
2、过程与方法努力创设课堂愉悦的情境,使学生处于积极思考,大胆质疑的氛围,提高学生学习兴趣和课堂效率,让学生经历知识的构建过程,体会类比的数学思想。
3、情感态度价值观通过本节课的教学,使学生领悟数学思想和辩证唯物主义观点,激发学生学习热情,提高学生数学学习的兴趣,培养学生大胆猜想,小心求证的辩证思维素质,以及发现问题、提出问题的意见和数学交流能力。
教学重点、难点:教学重点:借助具体实例了解数学归纳法的基本思想,掌握它的基本步骤,运用它证明一些简单的与正整数n(n取无限多个值)有关的数学命题。
教学难点:(1)学生不易理解数学归纳法的思想实质,具体表现在不了解第二个步骤的作用,不易根据归纳假设作出证明。
(2)运用数学归纳法时,在“归纳递推”的步骤中发现具体问题的递推关系。
第2课时一、复习巩固数学归纳法的两个步骤二、实例应用例1、平面内有n 个圆,其中每两个圆都相交于两点,且无3个圆交于一点。
求证:这n 个圆将平面分成()22f n n n =-+个部分。
解析:当1n =时,一个圆将平面分成2个部分,()12f =,结论成立; 假设当n k =时,结论成立,即n 个圆将平面分成()22f k k k =-+个部分,当1n k =+时,第(k+1)个圆与前面k 个圆有2k 个交点,这2k 个交点将第(k+1)个圆分成2k 段,每段将各自所在区域一分为二,于是增加了2k个区域,所以k+1个圆将平面分成了()()12f k f k k +=+个部分,()()22212221(1)2f k k k k k k k k +=-++=++=+-++; 所以,当1n k =+时,结论成立。
综上所述,这n 个圆将平面分成()22f n n n =-+个部分。
例2、对于n N *∈,求证:()1211(2)n n x x +-+++,可被()233x x ++整除。
数学归纳法(1)
一、教学目标:
1.了解数学归纳法的原理,理解数学归纳法的一般步骤。
2.掌握数学归纳法证明问题的方法。
3.能用数学归纳法证明一些简单的数学命题。
二、教学重点:掌握数学归纳法的原理及证明问题的方法。
难点:能用数学归纳法证明一些简单的数学命题。
三、教学过程:
【创设情境】
1.华罗庚的“摸球实验”。
2.“多米诺骨牌实验”。
问题:如何保证所摸的球都是红球?多米诺骨牌全部倒下?处了利用完全归纳法全部枚举之外,是否还有其它方法?
数学归纳法:数学归纳法实际上是一种以数学归纳法原理为依据的演绎推理,它将一个无穷的归纳过程转化为一个有限步骤的演绎过程,是处理自然数问题的有力工具。
【探索研究】
1.数学归纳法的本质:
无穷的归纳→有限的演绎(递推关系)
2.数学归纳法公理:
(1)(递推奠基):当n取第一个值n0结论正确;
(2)(递推归纳):假设当n=k(k∈N*,且k≥n0)时结论正确;(归纳假设)
证明当n=k+1时结论也正确。
(归纳证明)
由(1),(2)可知,命题对于从n0开始的所有正整数n都正确。
【例题评析】
例1:以知数列{a
n }的公差为d,求证:
1
(1)
n
a a n d
=+-
说明:①归纳证明时,利用归纳假设创造递推条件,寻求f(k+1)与f(k)的递推关系,是解题的关键。
②数学归纳法证明的基本形式;
(1)(递推奠基):当n取第一个值n0结论正确;
(2)(递推归纳):假设当n=k(k∈N*,且k≥n0)时结论正确;(归纳假设)
证明当n=k+1时结论也正确。
(归纳证明)
由(1),(2)可知,命题对于从n0开始的所有正整数n都正确。
EX: 1.判断下列推证是否正确。
P88 2,3
2. 用数学归纳法证明
2
)1
(
)1
3(
10
3
7
2
4
1+
=
+
+
+
⨯
+
⨯
+
⨯n
n
n
n
K
例2:用数学归纳法证明
111
1
1231
n n n
++⋅⋅⋅≥
+++
(n∈N,n≥2)
说明:注意从n=k到n=k+1时,添加项的变化。
EX:1.用数学归纳法证明:111111111234212122n n n n n
-
+-++-=+++-++L L (1)当n=1时,左边有_____项,右边有_____项;
(2)当n=k 时,左边有_____项,右边有_____项;
(3)当n=k+1时,左边有_____项,右边有_____项;
(4)等式的左右两边,由n=k 到n=k+1时有什么不同?
变题: 用数学归纳法证明
21111222n ++⋅⋅⋅< (n ∈N +)
例3:设f(n)=1+
11123n
++⋅⋅⋅,求证n+f(1)+f(2)+…f(n-1)=nf(n) (n ∈N,n ≥2) 说明:注意分析f(k)和f(k+1)的关系。
【课堂小结】
1.数学归纳法公理:
(1)(递推奠基):当n 取第一个值n 0结论正确;
(2)(递推归纳):假设当n =k (k ∈N *,且k ≥n 0)时结论正确;(归纳假设)
证明当n =k +1时结论也正确。
(归纳证明)
由(1),(2)可知,命题对于从n 0开始的所有正整数n 都正确。
2. 注意从n=k 到n=k+1时,添加项的变化。
利用归纳假设创造递推条件,寻求f(k+1)与f(k)的递推关系.
【反馈练习】 1.用数学归纳法证明3k ≥n 3(n ≥3,n ∈N)第一步应验证( )
A n =1
B n =2 D n =4
2.用数学归纳法证明()11111231
2n n n N n +
+++<∈>-L 且第二步证明从“k 到k+1”,左端增加的项数是( ) A. 12k + B 12k - C 2k D 12
k - 3.若n 为大于1的自然数,求证 13212111>+++++n n n Λ 证明 (1)当n =2时,2413127221121>=+++ (2)假设当n =k 时成立,即
2413212111>+++++k k k Λ
24
13)1)(12(2124132
2112124131122112124131111221121213121,1>+++=+-++=+-++++>+-++++++++++++=k k k k k k k k k k k k k k k n Λ时则当 4.用数学归纳法证明()()()()()*+++=⋅⋅⋅⋅-∈L L L L n n 1n 2n n 2132n 1,n N
【课外作业】
《课标检测》。